当前位置:懂科普 >

综合知识

> 凤凰单丛茶制茶工艺

凤凰单丛茶制茶工艺

凤凰单丛茶制茶工艺

1、采摘,采摘一芽二叶或三叶的嫩芽摊放在竹匾上,晾晒20~30分钟;

2、晾青,把茶叶放入凉茶室中,1小时后轻轻翻转茶叶,之后放入热锅中翻炒3~5分钟;

3、烘焙,将炒好的茶叶倒入专用的揉捻机中揉搓成条状,最后放入烘烤机中烘干。

1、采摘,采摘一芽二叶或三叶的嫩芽摊放在竹匾上,晾晒20~30分钟;

2、晾青,把茶叶放入凉茶室中,1小时后轻轻翻转茶叶,之后放入热锅中翻炒3~5分钟;

3、烘焙,将炒好的茶叶倒入专用的揉捻机中揉搓成条状,最后放入烘烤机中烘干。

凤凰单丛茶是一种传统的广东岭南茶,其制茶工艺如下:

1. 选料:选用具有良好品质的冻顶乌龙茶叶,叶子形状匀称、色泽绿亮,叶肉饱满。

2. 揉捻:在实现萎凋后,按照传统的优雅均匀揉捻,使茶叶饱满。

3. 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放在温暖潮湿的地方,进行发酵。凤凰单丛茶的发酵时间非常重要,一般需要进行3-5次发酵,每次发酵时间约为10-15小时。

4. 火化:将发酵好的茶叶放入炭火中,进行火化处理,一般需要火化2-3分钟。

5. 炒青:将火化好的茶叶放入铁锅中进行炒青,这一步过程需要掌握好温度和时间,500克茶叶的炒青一般需要4-5分钟。

6. 闷堆:炒青完成后,将茶叶装入竹篮子,进行闷堆3-5个小时。在闷堆期间,茶叶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让茶叶呈现出凤凰单丛茶独特的香气和味道。

7. 干燥:最后,将闷堆好的茶叶进行烤干,保证茶叶的质量和口感。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凤凰单枞茶的制作方法

单枞茶制作方法是一种茶叶的制作技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采青、摊青、晒青、做青、杀青、揉捻、烘火、烘干,其特征在于采青时间在晴天午后进行,采摘方法为开面或打头;摊青要及时,按照早采厚摊、后采薄摊的原则,晒青方法是在晴天采用日光晒青和阴天采用加温萎凋;做青包括摇青和凉青,做青过程在凉青间进行;杀青采用燃气炒青机,揉捻由揉捻机进行,烘火在烘培机中进行,烘干在烘培机中进行。优点是研究出一整套栽培制作单从茶的高档茶树品种,加工方法可靠,便于操作,加工制作成功北方单枞茶,填补了北方不产单枞茶的空白,经过有关专家鉴定,其品质优于南方的传统青茶。

一、采摘

凤凰单丛茶的制作程序,是从鲜叶采摘开始的。当新梢出现驻芽,一般采2~5叶。不能过嫩采摘,因鲜叶太嫩,其所含苦涩味物质多;也不能过老采摘,鲜叶粗老,叶细胞老化,纤维素多,制成干茶外形及滋味都差。所以,掌握芽叶生长在一定的成熟度 (嫩对夹叶),适时采摘。

采摘时间。有强烈日光时不采,雨天不采,雾水茶不采的规定。一般于午后开采,当晚加工,制茶均在夜间进行。要选择晴天下午1时至4时。制单极茶,鲜叶一定要经过晒青,晴天采摘有利于晒青。选择下午采摘,对鲜叶晒青有利因素是:下午4时以后,阳光的漫射不强烈,可避免灼伤鲜叶;适宜鲜叶轻度萎凋,水分适度挥发,增进鲜叶有效成分。

鲜叶采摘要求:做到手快、眼快;轻采轻放;松堆、分类隔开;及时晒青。所谓轻采轻放,即采摘时防止折断叶片,避免芽叶损伤;防止叶片在采摘时,被手温传热影响红变。松堆,即采下来的鲜叶不能压实,防止叶温升高;鲜叶采摘后要分类隔开,因茶树品种不一,采下来的茶青有乌叶、白叶、厚叶、薄叶、大叶、小叶之分,应分别置放茶筐,以利于分类加工;采回来的茶青,要及时晒青,如果阳光强烈,或当天采青叶数量多,不能马上晒青的鲜叶,应及时薄摊置放,为晒青程序作准备。

二、晒青

将采来的青叶,利用日光萎凋叫晒青。晒青的目的,是通过阳光照射,便茶青中一部分水分和青草气散发,增强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促进茶青内含物及香气的变化,为后续做青的发酵过程创造条件。这是凤凰单丛优异品质形成的第一个环节。 晒青工序,一定要按各种茶青的叶质情况,合理、均匀晒青。按 '一薄、二轻、二重、一分段'的原则操作。一薄,即晒青时,要做到叶片薄摊不重叠,使茶青叶受阳光照射后,达到水分蒸发一致和叶温一致。二轻,即茎短叶,薄叶片含水分少的应轻晒;在干旱天气,空气湿度小,采摘的青叶要轻晒。二重,即茎叶肥嫩,含水分多的叶片要重晒;在雨后采摘,空气湿度大的要重晒。一分段,即茎长叶多,老叶多的青叶要分段晒,即晒一段时间后,放置阴凉处,让其水分平衡再晒。如果一次重晒,会造成水分失调,形成干茶后,香气不高带苦涩味。 晒青工具:一是用竹蔑编织成的竹筛,茶农们称谓 '水筛',直径约120厘米,边高4厘米,筛孔直径0·66厘米,用于摊放鲜叶。每水筛摊放鲜叶约0·5公斤,摊放厚度越薄越好。晒青工具之二有晒青架,架高80~90厘米,宽约80厘米,用于承放多层水筛。晒青架应置于厂房外阳光充足处,薄摊好的茶青叶置于水筛中,承放在晒青架上,让阳光照射,不宜翻动。

制作凤凰单丛茶凤凰单丛,晒青最佳时间为下午4时至5时,掌握晒青时间长短,应视叶张的厚薄、含水量多少、阳光强弱等因素来决定。在气温25℃左右条件下,晒青时间约15~20分钟。在生产中,制茶能手凭综合经验,掌握晒青程度。 晒青程度要掌握:1.叶片失去原有鲜绿光泽,转为暗绿色;2.青叶基本贴筛,叶质柔软已失去弹性;3.茶青略有水香形成;4.茶青失水率约为10%~15%左右。 晒青工序注意事项有:1.阳光强烈时不能晒青,避免灼伤叶片;(2)避免晒青不足或晒青过度。晒青不足时,茶青含水量过多,少数叶张会变软,多数叶张呈紧张状态,导致成茶青条多,滋味苦涩;若晒青过度,因叶子失水过多,部分嫩叶会变红起皱,茶青就会还阳不起来,导致晾青时叶子不能恢复紧张状态,影响下一步的生化变化。

三、晾青

将晒青后的茶青连同水筛搬迸室内晾青架上,放在阴凉通风透气的地方,使叶子散发热气,降低叶温和平衡调节叶内的水分,以恢复叶子的紧张状态,称为晾青。 随着晾青时间增长,叶子又会呈萎凋状态。晾青 ,要做到薄摊,即一般青叶堆摊厚度不高于3厘米,如果堆摊过高,会造成叶温升高而致发酵加快,出现早吐香现象。

四、做青

做青是香气形成关键的工序,关系至成茶香气的鲜爽高低,滋味的浓郁淡薄。做青是由碰青、摇青和静置3个过程往返交替数次进行。在整个做青过程。要密切关注青叶回青、发酵吐香、红边状况,结合当天温湿度气候,看茶做青。这是一个积聚相当丰富经验的综合判断,许多制茶能手,是以铁棒磨针之工夫,非一日之功。 做青间要求室温20℃左右,相对湿度以80%为宜。碰青原理是:用双手从筛底抱叶子上下抖动,使茶青相互碰击,起到磨擦叶缘细胞,产生发酵作用。在多次碰青过程中,青叶的气味从青草气味→青香气味→青花香味→逐渐转为凤凰单丛茶各品种特有的自然花香微轻香气。 碰青的原则:必须视原料、品种、时间、晒青程度和天气情况而灵活掌握。碰青次数,一般是5次。每次碰青后,通过静置,会产生回青状态。在整个做青工序,以感官判断'看青碰青',一般掌握手的力度应先轻后重,次数由少到多,叶片摊放先薄后厚的原则。

做青工序技术性较强,有五个关键问题细述如下:1·夜间进行做青 在夜间做青的茶叶,通常是在下午一时左右开始采摘的鲜叶,具备的水分较平衡,有效物质多;夜间空气温度大,有利于茶叶的回青;二是夜间气温低,便于制茶操作,凤凰人的思想有一个概念,‘过夜'是好茶,因而,在操作方面比较细致,综合这几个因素,在夜间进行做青较有利于白天制作。2·做青工序中,要考虑如何保证茶青回青茶青在碰青后如果不能按时回青,其制成的干茶一定带苦涩味。茶青的回青原理是:在晒青过程中,叶片受日光照射水分消失快,而枝条叶脉水分消失慢,形成叶片与枝条的含水量不同。在碰青过程中,通过振动刺激,枝条叶脉的水分在循环流动,不断补充到叶片细胞中,使枝、叶水分协调平衡,形成茶叶的回青。通过水分的相互间流动,把枝条叶脉里所含的有效成分,输送到叶片细胞,同时,可减少苦涩味。因此,在做青过程中,一定要解决好水分的平衡,达到按时回青,在正常的加工中,通过第三次碰青,就要达到回青。3.做青叶吐香时间的掌握关系到成茶的香气高低,品质优次 做青过程中,常出现先吐香,慢吐香,不吐香的现象,而相应制成的干茶香气表现为香气不高、不清、无香。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受温度的影响,引起茶青的发酵,在操作过程中温度愈高,芳香物质的分解越快,形成先吐香,相反就慢。所以,在做青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气温操作,控制做青叶适时吐香。 在第三、四次碰青、静置阶段,感觉香气转变明显加快,从淡淡的水香逐渐转微花香至花香显露。此时,是转接下一工序的邻界点。随着做青、杀青、揉捻、烘干过程,品种的自然香型特征越发明显。4·做青叶的红边程度,是判断发酵的依据 其原理是,在碰青过程,给予茶青一定力度的碰损,使边缘叶细胞在酶的活动下,氧化而形成红边状态。其发酵适度与否,直接影响茶叶的质量。在碰青过程中,如果红边不够就要通过摇青,给予一定的力度磨擦叶片边缘;如果红边过多,就要减少摇青力度,控制氧化。  5·发酵过程,必须有一定的适宜温度 正常20℃左右,是制好茶的最佳温度。如果气温偏低,就必须把摇青时间延长,反之,温度过高,应把青叶松堆、薄摊,降低叶温,控制叶发酵在做青过程中,如果遇到北风干燥天气,室内湿度低,影响青叶回青。此时,必须及时采取措施保持一定湿度,控制青叶水分消失过快。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茶产业的进步。今天,一部分凤凰茶农,应用现代空调设备,保证做青过程的温湿度适宜,精心加工各种香型的名优单丛茶。

加工过程中,做青 (摇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青叶的回青阶段,就是从第一、第二次碰青之间,每次间隔时间掌握 1·5~2小时,在这过程中重点解决青叶回青。 在操作时要均匀,轻碰,松放、薄摊。青叶经过晒青后水分消失,形成柔软状态。如果碰青力度重,易使叶脉和叶细胞断折破损,影响水分循环补充,形成水分失调,不利于回青。 青叶的发酵阶段为第二阶段。第三次碰青到杀青,每次碰青间隔时间掌握2~2·5小时,这一过程重点注意发酵、吐香、红边现象。 在正常情况下,青叶从第三次碰青时就出现吐香,如没有出现吐香,就是温度偏低,发酵慢。应采取措施提高温度,加快发酵吐香。另外,从第三次碰青时青叶开始出现轻微红边状态。第四和第五次碰青后,两手紧握筛沿,用力做回旋转动,使叶梢在筛面作圆周旋转与上下跳动,使叶与叶之间相互碰撞、叶片与筛蔑相互磨擦,这就叫摇青。 通过五次碰青后,发酵程度已达到出现红边,叶形呈汤匙状,香气显清花香味,即为碰青、摇青适度。

五、杀青

杀青,也叫炒青。杀青的目的,是用高温抑制做青叶的酶促氧化,控制茶叶色、香、味的形成。 杀青方法:手工杀青,用口径72~76厘米的平锅或斜锅,锅温掌握在200℃左右,青叶投人锅时,发出均匀的响声。每锅投叶量1·5~2公斤。通过均匀翻动,开始以扬炒,让其青臭味挥发,以后转为闷炒,防止水分蒸发太多。炒至叶色渐变浅绿,略呈,叶面完全失去光泽;无青臭气味,气味变成微花香(品种香),即为杀青适度。目前,机械杀青在凤凰茶区己广泛应用,制茶能手不用打开杀青锅门,以贴近锅旁嗅闻气味,即可判断杀青适度出锅时间。 杀青工序注意事项有: (1)乌叶与白叶要分开杀青,根据青叶不同形态、茎细嫩、叶质厚薄、含水量的不一,掌握时间及火温要求应不同。 (2)火温控制适当,温度应先高后低,防止青叶烧焦。扬炒时间不宜太长,防止出现失水太多,叶片干枯、碎裂。火温不宜太低,闷炒时间不宜太长,防止出现叶片氧化红变。杀青适度的叶质柔软,便于揉捻成条做形。

六、揉捻

揉捻的目的:是使茶条成型,外型美观;使叶细胞破碎,茶叶内含物渗出黏附于叶面,经过生化作用,使茶叶色泽油润,滋味浓醇、汤色艳亮、耐冲泡。 揉捻过程的掌握要领如下: (1)青叶出锅后,应稍透散水气,随即进行温揉,温揉叶质柔软易卷曲成条造型。 (2)揉捻的力度应掌握先轻后重,宜逐渐加压,以揉出茶汁为适度,不宜用力过重。

七、烘焙

凤凰单丛茶烘焙方法分为初烘、摊凉、复烘3个阶段。其目的是蒸发叶内多余水分,促使叶内含物起热化、构香作用,增迸和固定品质,以利贮藏。 初烘:将揉捻叶置于烘笼内进行第一次初焙,火温要掌握在130~140℃,时间5~10分钟,中间要翻拌两次,翻拌要及时、均匀,摊放厚度不能高于1厘米,烘至六成千则可起焙摊凉。 摊凉:1—2小时,摊凉厚度不能高于6厘米,待初烘茶叶凉透,梗叶水分分布均匀为适度。 复烘:将初烘叶进行第二次复焙,火温掌握在100℃左右,摊放厚度不能高于6厘米,烘至八成干则可起焙摊凉。 最后,进行第三次烘干,火温掌握在70—80℃,烘至足干一般需2-6小时。 凤凰单丛茶不能一次烘干。烘干是茶叶品质优劣的关键性环节之一,在烘焙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茶叶变化情况,注意调节温度,初烘火温宜高一些,复烘火温宜低,烘笼上要加盖,以免香气散失。烘焙过程及时翻拌、坚持薄焙,多次烘干,促进茶叶色泽和香气、滋味综合显优。

八、贮藏

烘干完成茶叶要摊凉后及时贮藏,防止吸湿和生杂味。贮藏时包装物应不带其他杂味并起防潮作用,装后置于干燥处。凤凰茶农制作好转人存库产品的保管方法,是用白布袋内衬塑料袋,或用大铁锌桶或不锈钢桶贮装,可起到防光和防潮作用。用于销售包装的产品,用双层纸包装成长方立体型半斤装、2两装等,广东群众和许多海外侨胞,熟悉这种世俗沿袭的传统产品,亲切地称谓为'枕头包'。看着茶农们包装这种 '枕头包'单丛,犹如在观赏工艺造型。他们不用模具,就凭一双手,灵巧飞快地折叠出棱角分明,似如统一从模具出来一样,形状整齐的'枕头包'。这种包装产品虽然朴实无华,但是,许多外地的茶商或销售商,要完成这种包装形式,确是 '无从下手',需要用木模配置,才能一般整齐。 今天,凤凰人在保留传统包装的同时,开发出一系列防光、防潮、无异味的新型包装,有用于礼品的罐装产品,铝薄袋、小泡装(当然,单丛茶易碎,小泡袋不适用)等等。在市场上广为畅销。(3)如外形不壮直紧结,要进行第二次复炒、复揉以增强外形条索紧结。 (4)揉捻过程,避免叶温升高,防止水闷产生。揉好的茶叶要及时拆松、薄摊,并及时进行烘焙,防止茶叶继续氧化,导致成茶滋味欠爽,汤色暗红。

凤凰单丛茶怎样做法

【茶品类别】:乌龙茶

【产 地】:潮州市凤凰山

【保质期限】:2年

保存方法】:避光、 密封、防潮、防异味 。

【凤凰单丛制作】:采摘--晒 青--晾 青--(碰青-摇青-静置)--杀青--揉捻--解块--烘焙=(毛茶)→拣掉枝梗-剔去赤叶-再复焙=成品茶。

【凤凰单丛茶-功效】

凤凰单丛茶,属乌龙茶类极品名茶,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消滞去腻、 减肥美容等功 效。《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单丛茶是如何做的 凤凰单丛茶制作步骤

1、单丛春茶最为鲜、夏茶最为涩、秋冬两季较为香。凤凰的单丛一年只采一季春茶,茶树经过一个冬季,存贮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叶肉肥厚。采摘时间选择晴天下午1时至4时最好,从鲜叶采摘开始,当新梢出现驻牙,一般采2-3叶。鲜叶采摘要轻拿轻放、松堆分类隔开,采回的叶子要及时制茶,注意保鲜。

2、检测:凤凰单丛在鲜叶采摘后,加工前要进行两轮检测,工厂的定性检测:对于茶叶规格品质不达标的鲜叶坚决淘汰。专业机构的定量检测:通过华农专业人员及专业检测仪器对鲜叶进行农残、重金属、有害物质等一系列的检测,对于不达标的鲜叶坚决淘汰。坚持纯天然、无污染的健康好茶。

3、晒青:单丛茶晒青最佳时间为下午4时至5时,合理、均匀晒青,按一薄、二轻、二重、一分段的原则操作。使鲜叶轻度萎凋、水分适度挥发,晒到鲜叶触手柔软、青绿色变成暗绿色。根据气温不同,调整晒青时间。20℃-26℃,晒20-30分钟。28℃-33℃,晒10-15分钟。

4、晾青: 薄摊叶子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使叶子散发热气,降低叶温和平衡调节叶内的水分,以恢复叶子紧张的状态。

5、做青:是单丛茶香气形成的关键工序。做青温度要求在20℃左右,用手指尖摇使叶片相互摩擦促使氧化,形成绿叶染金边,持续进行16-18小时,每次摇青3-5分钟,每隔120分钟摇一次,6-7次往复。

6、杀青:目的是用高温抑制做青的酶促氧化,控制茶叶色、香、味的形成。单丛茶杀青最重要的是火候,锅温控制180℃-220℃,要在香气最适宜的温度进行杀青,才能保证制茶的香气与韧度。

7、揉捻:目的是使茶条成型,外型美观,使叶细胞破碎,单丛茶茶叶内含物渗出黏附于叶面,经过生化作用,是茶叶色泽油润,滋味浓稠、汤色艳亮。揉捻需要掌握轻、重、抖松的用力技巧。

8、初焙:将揉捻叶置于烘笼内进行一次初焙,火温要掌握在110℃,时间5-10分钟,中间要翻搅两次,翻拌要及时、均匀,摊放厚度不能高于一厘米,烘至6成干可起焙摊凉。

9、复焙:将初焙叶进行第二次复焙,火温掌握在100℃左右,摊放厚度不能高于6厘米,烘至八成干则可起焙摊凉。最后进行第三次烘干,火纹掌握在85-90℃。烘至足干,足干的茶叶含水量保持在7%左右。

9、拼配:由品茶师采用不同山头、不同海拔、不同茶种进行调小样,经过品茶,确定样品,然后进行拼配。保证品质,让口味趋同,更加丰富,配制出口感丰富、山韵、蜜韵突出,香气饱满,回甘持久,喉韵舒坦的标准好茶。

10、三选(色选、风选、手选):凤凰单丛茶经过色选、风选、手选,挑拣制作过程中的茶梗、茶果、老茶片、不成型烘焙过度的茶叶,去沥存金,坚守品质。

11、炭焙:炭火烘焙,通过炭焙增加天然的木香,提高香气饱满度,减少茶叶水分,延长茶叶的存放时间。经过22小时的炭火烘焙改变茶性,使茶性转温,常喝有助于暖胃,适合大多数人群饮用。

12、褪火:装铁罐里密封静置2-3个月。

13、挑拣:人工挑拣制作过程中的不符合标准的茶叶,去掉品质不高的,留下的都是高品质的上等茶叶,费时费力,只为坚守品质。

武夷岩茶和凤凰单丛茶的区别?从制作工艺、外形、味道等方面区别。

小陈茶事是这样的解释的:

一、有不同的代表树种

两种茶一母同胞,同属于乌龙茶系列,但因为后来的生长地不同,个性差异巨大。

闽北乌龙——武夷岩茶,广东乌龙——凤凰单丛。

二、工艺不同

武夷岩茶制作流程:采摘→倒青→做青(反复几次)→炒青→揉捻→复炒→复揉→走水焙→扬簸→拣剔→复焙→归堆→筛分→装箱。

凤凰单丛制作流程:采摘→晒青→凉青→浪青(碰青)→杀青(炒青)→揉捻→烘焙→装箱。

三、口感特征不同

武夷岩茶,岩骨花香特征明显。

凤凰单丛的魅力,在于它的韵味。茶友将美其名曰——山韵。所谓的山韵,即不同海拔种植的凤凰单丛,香气和滋味大有不同。

高山茶香会带有特殊的山韵;中山茶山韵较轻;低山茶的香气较飘逸,杯面香明显,但没有韵味。

据喝过凤凰单丛的人说,凤凰单丛的韵,比之武夷岩茶岩骨花香的韵,还是差了许多、许多。

武夷岩茶和凤凰单丛茶的区别?从制作工艺、外形、味道等方面区别。

虽同是乌龙茶,但凤凰单丛与武夷岩茶却差别甚大。

凤凰单丛既是茶树品种名,又是茶名;而武夷岩茶是闽北多种青茶的统称。凤凰单丛和武夷岩茶的差异不仅在于地域和品种,还在于工艺。尽管单丛和岩茶都有千变万化的香型,但截然不同,更不能相互表示。即便我用一百个形容词来形容它们的香气如何多变,也不及你亲身体验。

凤凰单丛产于广东潮州市潮安县凤凰镇凤凰山区。传统意义的“单丛”,得名于其“单株采制”的特点,即从同一株茶树上采摘鲜叶,进行加工。而现在意义上的单丛,则拓展为单株采制、单丛品系、或单丛品种采制。

按其成茶的香型可以主要分为:黄枝香、芝兰香、玉兰香、蜜兰香、杏仁香等十大香型。凤凰单丛内质香气清高,具天然的花香,滋味浓爽回甘。“山韵”是指凤凰单丛特有的花蜜香优雅,滋味浓爽甘滑的特征。凤凰单丛的制作工艺为:鲜叶 → 晒青 → 晾青 → 做青炒青 → 揉捻 → 理条 → 烘焙 → 复焙提香。凤凰单丛会更加注重香气。

“武夷岩茶”产于武夷山,武夷山多岩石,茶树生长在岩缝中,岩岩有茶。包括大红袍、名丛、肉桂、水仙、奇种等。武夷岩茶采用水仙、肉桂、菜茶或其他品种制茶。香气主要有兰花香,肉桂香,焦糖香等等。

武夷岩茶总体品质特征为:外形“蜻蜓头”,“背”,“砂绿润”。内质香气馥郁隽永,具有“豆浆韵”。“豆浆韵”可不是喝起来是豆浆味,而是口感醇厚,回味持久,又称“岩韵”。武夷岩茶的制作工艺为:鲜叶 → 萎凋 → 做青 → 杀青 → 揉捻 → 烘焙。武夷岩茶讲究重度多次焙火,汤色偏深,有特殊的“火工香”。

综合来说,凤凰单丛和武夷岩茶所处地域不同,所采制茶树品种也不同,工艺不同,香气、内质、滋味都不同。唯一相同的,应该是两者都属于青茶类了。

凤凰单丛茶的介绍

凤凰单丛茶,属乌龙茶类。产于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凤凰山。是从国家级良种凤凰水仙群体品种中选育出的优异单株,其成品茶品质优异,花香果味,沁人心脾,具独特的山韵。凤凰单丛茶有几十个品系与类型。其外形条索粗壮,匀整挺直,色泽黄褐,油润有光,并有朱砂红点;冲泡清香持久,有独特的天然兰花香,滋味浓醇鲜爽,润喉回甘。凤凰单丛茶的采摘初制工艺,是手工或手工与机械生产相结合。其制作过程是晒青一晾青一做青一杀青一揉捻一烘焙6道工序。

凤凰单枞属于什么类型的茶

单枞属于乌龙茶类的极品名茶。单枞是介于全发酵的红茶与不发酵的绿茶之间的半发酵乌龙茶,也是半发酵茶,它体现了乌龙茶制作过程最精细的制茶工艺。单枞是全国六大茶类之一,因凤凰山而得名。是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单枞有着900年的历史,源产地凤凰山,位于广东省潮安北部山区的凤凰镇,凤凰茶因山而得名,茶树单株采收,单丛制作。茶树称单丛茶树,所采制的茶叶被称为单丛茶。

凤凰单丛的外形条索粗壮,匀整挺直,色泽黄褐,油润有光,浓醇鲜爽,润喉回甘的凤凰单丛茶。凤凰单丛的制作过程包括八道工序,分别为采青、晒青、晾青、摇青、做青、杀青、揉捻和烘焙。

单枞茶的外形是呈条索状,比较的粗壮,但是整体均匀,色泽呈黄褐色,有着一股持久的清香,冲泡出来的茶汤一般为明亮的,味道浓厚香醇,回味甘甜。

凤凰单丛茶介绍 凤凰单丛茶简介

1、凤凰单丛茶,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2、凤凰单丛茶出产于凤凰镇,因凤凰山而得名。相传南宋末年,宋帝卫王赵 南逃路经乌岽山,口渴难忍,山民献红茵茶汤,饮后生津止渴,赐名为“宋茶”,后人称“宋种”。还有“凤凰鸟闻知宋帝口渴,口衔茶枝赐茶”的传说,因此又称“鸟嘴茶”。至清同治、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为提高茶叶品质,人们通过观察鉴定,实行单株采摘、单株制茶、单株销售方法,将优异单株分离培植,并冠以树名。当时有一万多株优异古茶树均行单株采制法,故称凤凰单丛茶。

3、凤凰单丛茶的采摘初制工艺,是手工或手工与机械生产相结合。制作过程是晒青、晾青、做青、杀青、揉捻、烘焙6道工序。按照制作工艺,可将其划分为肉桂香、黄枝香、蜜兰香等十大型号80多个品系。

4、成品茶外形条索粗壮,匀整挺直,色泽黄褐,油润有光,并有朱砂红点;冲泡清香持久,滋味浓醇鲜爽,润喉回甘,具独特的山韵。凤凰单丛茶形美、色翠、香郁、味甘,有诗云“愿充凤凰茶山客,不作杏花醉里仙”。

5、2010年04月0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凤凰单丛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凤凰单丛茶介绍

凤凰单丛,属乌龙茶类。主要产于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该区濒临东海,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足,茶树均生长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区,终年云雾弥漫,空气湿润,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在20℃左右,年降水量1800毫米左右,土壤肥沃深厚,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有利于茶树的发育与形成茶多酚和芳香物质。凤凰山茶农,富有选种种植经验,现在尚存的3000余株单丛大茶树,树龄均在百年以上,性状奇特,品质优良,单株高大如榕,每株年产干茶10余公斤。

茶品特征

单丛茶系在凤凰水仙群体品种中选拔优良单株茶树,经培育、采摘、加工而成。因成茶香气、滋味的差异,当地习惯将单丛茶按香型分为黄枝香、芝兰香、桃仁香、玉桂香、通天香等多种。

特点

单丛茶实行分株单采,当新茶芽萌发至小开面时(即出现驻芽),即按一芽、二三叶标准,用骑马采茶手法采下,轻放于茶罗内。有强烈日光时不采,雨天不采,雾水茶不采的规定。一般于午后开采,当晚加工,制茶均在夜间进行。经晒青、晾青、碰青、杀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历时10小时制成成品茶。

其外形条索粗壮,匀整挺直,色泽黄褐,油润有光,并有朱砂红点;冲泡清香持久,有独特的天然兰花香,滋味浓醇鲜爽,润喉回甘;汤色清澈黄亮,叶底边缘朱红,叶腹黄亮,素有“绿叶红镶边”之称,具有独特的山韵品格;另有一些特殊山场及树种的茶青,经碳火慢焙一段时间后,口感及香气便的更加独特,“山韵”较轻火茶更为深厚,耐泡度亦更高。

品种

凤凰单丛是产于潮汕地区,属于广东乌龙。

其具体的品种如下:宋种“东方红”,系幸存于凤凰山系中的4株宋代老名枞之一。宋种芝兰香,幸存于凤凰山系中4株宋代老名枞之一,老枞母树共有二株,香气幽雅,有细锐的芝兰花香,滋味醇厚鲜爽,回甘力强,汤色橙黄明亮,极耐冲泡,有明显的高山老枞“特韵”。到年底有茶叶出现“返春”现象,品味更佳。宋种蜜香单丛,是幸存的4株宋代老名枞之一。因其品质特点有明显的甘薯“蜜味”,故又名“宋种红薯香单丛”。蜜香高锐持久,有花香;滋味浓厚爽口,“蜜韵”突出,饮后满口生香,回甘力强,极耐冲泡。

八仙过海单丛:又名“八仙单丛”,是凤凰单丛十大花蜜香型珍贵名丛之一,因只存活八株于一处,并乌岽山上形民八仙过海之状,故取名“八仙过海”。茶叶香型特点是有明显的白玉兰花香蜜韵姜花香单丛:又名“通天香单丛”,因其茶叶有突出的姜花香味,香气冲天,故茶农称之“通天香”;是凤凰单丛十大花蜜香型珍贵名枞之一,成茶天然姜花香气馥郁持久,滋味浓醇爽口,有明显的姜花“特韵”,回味甘滑,极耐冲泡,饮之齿颊生香,成茶到年底“返春”回香,香味更佳。

蛤古捞单丛,又名“老哈蟆”,系凤凰单丛十大高香型珍贵名丛之一,因其母树形态而取名。蜜兰香单丛,成茶有“浓蜜幽兰”特韵,香气馥郁持久,滋味浓醇甘爽,汤色橙黄明亮,耐冲泡。

凤凰黄枝香单丛,系凤凰单丛十大花蜜香型珍贵名丛之一,因其茶叶香味有明显的黄栀子花香蜜韵而得名。

黄枝香单丛有多个株系,如石古坪田料埔黄枝香、凤溪庵角黄枝香、乌岽狮头脚黄枝香(又名文佳祥种)等。

玉兰香单丛,系凤凰单丛十大花蜜香型珍贵名枞之一,玉兰花香清幽馥郁,滋味浓醇鲜爽,汤色清澈明亮,饮之齿颊留香,连泡十多次香味仍存桂花香单丛,系凤凰单丛十大花蜜香型珍贵名丛之一,桂花香气清幽细长,滋味浓醇爽口,唇舌留香,汤色橙黄明亮,耐冲泡。二矛芝兰香单丛,系凤凰单丛十大花蜜香型珍贵名丛之一,茶叶芝兰花香幽雅细长,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橙黄明亮,极耐冲泡。

制茶工艺

凤凰单丛茶千姿百媚,丰韵独特的品质,是历代茶农沿用传统的工艺,精心制作而成。在传承工艺的历程中,不断的认识、改良、创新、向前迈进。凤凰人总结出一套有别于其他茶类的、独特的单株采制经验。这是一个经历了漫长的沉淀积累,凝聚着古今一代代茶人聪明智慧的优秀作品。

凤凰单丛茶的采摘初制工艺,是手工或手工与机械生产相结合。其制作过程是晒青一晾青一做青一杀青一揉捻一烘焙6道工序。其中环环紧扣相关,每一工序不能粗心随意,稍有疏忽,其成品非单丛品质,而降为浪菜或水仙级别,品质价格相差甚远

冲泡要诀

冲泡单丛茶和其他茶有一定区别,而且冲泡难度要大一些,手法上也更加讲究,如果冲泡不如法,容易苦涩,有违茶道。

冲泡单丛茶的最大特点,可用一个“快”字来总结:投茶快,洗茶快,出汤快。

单丛的投茶量一般应控制在6—7分满,水沸后冲瓯烫盏,然后投茶。投茶后不摇香,略略覆盖即可。洗茶要快,可用“刻不容缓”来形容。

煎水泡茶如同做文一样,也要讲究起承转合;如同泼墨一样,也要讲究浓淡干湿;如同抚琴一样,也要讲究轻重缓急;如同参禅一样,也要讲究明心见性。冲泡单丛茶时投茶、洗茶一定要快而且轻,这样才能发茶香、益茶味,才能顺茶理、尽茶情。

单茶出汤也要快。第一水不超过3秒,第二水不超过5秒,至第六水时不超过30秒。这样冲泡出的茶汤不苦不涩,品饮最宜。由于出汤快,所以从一水直至七六水,中间不用换水或再加热,可一壶水一冲到底,可谓畅快淋漓。

另外,三水后可翻一下茶瓯,如果冲泡得法,茶胆紧抱成团,瓯底香气最为优雅纯正。

凤凰单丝茶是什么茶

凤凰单丛茶,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特产,凤凰单丛茶出产于凤凰镇,因凤凰山而得名。相传南宋末年,宋帝卫王赵 南逃路经乌岽山,口渴难忍,山民献红茵茶汤,饮后生津止渴,赐名为“宋茶”,后人称“宋种”。

还有“凤凰鸟闻知宋帝口渴,口衔茶枝赐茶”的传说,因此又称“鸟嘴茶”。至清同治、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为提高茶叶品质,人们通过观察鉴定,实行单株采摘、单株制茶、单株销售方法,将优异单株分离培植,并冠以树名。

当时有一万多株优异古茶树均行单株采制法,故称凤凰单丛茶。

扩展资料:

产地环境

潮州市位于广东省东部,属南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21.4℃,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685.9毫米,四季常青。

潮州市茶叶主产区具有山高日照短,云雾雨量多,冬春不严寒,盛夏无酷暑的天气特点,极适合茶树生长,茶树生长没有明显的休眠期,四季都可产茶。

潮州市境内土壤类型为:黄壤、红壤、赤红壤和水稻土四大类。黄壤、红壤主要分布在海拔400米以上,PH值为4.5—6.5,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

标签: 单丛 凤凰 茶制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dongkepu.com/zonghezhishi/z7j9e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