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懂科普 >

综合知识

> 日照绿茶南茶北引历史

日照绿茶南茶北引历史

日照绿茶南茶北引历史

日照绿茶是山东省的特色名茶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据史书记载,在唐朝时期,日照地区就已经开始种植茶树,并且茶叶颇受欢迎。然而,当时生产的茶叶并不以绿茶为主,而是以黑茶为主。

到了宋代,日照地区逐渐开始生产绿茶。据《茶经》记载,“产日照山东茶,实味尝大,不比他州。”可见当时的日照绿茶品质已经得到了肯定。

南茶北引,指的是南方绿茶推广至北方的历史过程。在明代之前,北方生产的茶叶以青茶为主,绿茶较少。而随着南方绿茶逐渐进入北方市场,其保存方式、制作工艺等方面也得到了改进和提升。可以说,南茶北引不仅促进了绿茶的普及,也推进了茶叶制作技术的提高。

总的来说,日照绿茶南茶北引的历史可以看作是中国茶文化传承发展的一个缩影,同时也反映出不同地域茶叶在生产、制作和消费等方面的差异。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日照绿茶的历史

1966年东港区的前身日照县“南茶北引”获得成功。

此后东港茶叶不断发展,特别是自1998年以

来,日照市 *** 立足实际科学决策,把绿茶生产确立为农业特色经济的支柱产业进行重点培植,致力建设“江北绿茶第一基地”,日照绿茶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012年,日照绿茶区域内茶园面积已达到12万亩,茶园面积占到全省的茶园面积半数以上,年产茶叶1500吨,占山东省的50%以上。

是山东省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产量连续六年列全省第一,素称“北方第一茶”。

其中岚山区巨峰镇1000亩有机茶已通过欧盟国际有机食品发展中心认证,获得了欧盟市场的“通行证”。

产业发展

2012年,日照市东港区筹建集观光旅游、茶叶贸易、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日照茶博园(日照绿茶超市),同时努力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实现日照绿茶品牌建设的跨越。

日照市东港区人民 *** 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签署了合作建立北方茶叶生产基地的协议。

双方建立了长期技术协作关系,并多次邀请中国茶叶研究所的专家、教授来岚山港区巨峰镇、五莲县指导茶叶生产,定期举办茶叶技术培训班,双方合作建起了江北唯一的一个千亩茶叶示范园,从南方引进了龙井、福鼎大白茶等10余个国家级无性系良种。

茶叶技术人员相继攻克了十多项茶园优质丰产技术难关,完成了高效设施栽培等科研项目,并推广了扦插繁育、配方施肥、合理修剪等新技术。

使茶园面积不仅在规模上迅速扩大,而且在茶叶品种质量优化上有了显著的提高。

生产科技

日照市近几年来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冬季采用茶叶反季节栽培方法,建起冬暖式塑料大棚生产茶叶,所产大棚绿茶每年在春节前上市,大大提升了日照茶的知名度。

日照市在茶树栽培、管理、科研、试验、示范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尤其在茶树无公害栽培方面,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病虫害等措施,杜绝使用农药,重施有机肥,全区5万亩茶园己发展成为生态茶园,所产绿茶获绿色食品认证。

日照绿茶实施无公害栽培技术,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病虫害措施,杜绝使用农药.追施有机肥料,所产绿茶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自然环境

日照市地处山东省东南部,东临黄海,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

境内山地丘陵土壤呈微酸性,属黄棕壤土,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

优越的沿海气候条件和优良的环境,孕育了日照绿茶“叶片厚、滋味浓、香气高、耐冲泡”的独待品质,日照绿茶因此被誉为“江北第一茶”。

日照绿茶是哪一年引进日照的

日照绿茶是1966年南茶北引,试种成功!推荐您去日照绿茶直销网了解更具体的详情!

http://www.rzlvcha.cn

中国绿茶新贵日照绿茶

日照绿茶

产地:产于山东省日照市,品种:绿茶·完全不发酵·性偏寒。日照绿茶是20世纪“南茶北引”的产物。因为日照市的独特地理位置,日照茶树的越冬期比南方茶树的越冬期还要长一两个月,昼夜温差也大,日照绿茶的品质十分优越,常被称为“北方第一茶”。中国农科院茶科所对日照绿茶评价:香气高、滋味浓、叶片厚、耐冲泡,属中国高档绿茶。

如何挑选?

形状:卷曲细紧、显毫、匀整,色泽:墨绿,汤色:黄绿明亮,香气:鲜嫩高长,栗香浓郁,滋味:鲜醇爽口,回味甘醇,叶底:嫩绿明亮。

冲泡方法

取3克左右日照绿茶放入杯中,水温不宜过高,85C左右佳,茶叶泡至约15秒左右即可饮用。

茶的分类, 日照绿茶

茶叶原来只产在南方,所以你所说的这些绿茶品牌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成为一种优秀的茶叶品牌。

而日照绿茶是1950年代南茶北引后才开始生产的。与西湖龙井相比,无论是时间,还是知名度,都有较大差距。

但是日照绿茶虽然时间短,也有着自己特点。由于北方生长期长,所以叶片肥厚,耐冲泡,营养丰富,相较于南方茶叶,口味略重,在北方市场拥有很高的美誉度。如果假以时日,日照绿茶肯定会在中国名牌绿茶中占有一席之地。

日照绿茶的介绍

什么是日照绿茶?

南茶北引的广泛推展

青岛试种茶苗成功后,全国各地纷纷效仿,北起内蒙古,南到山东,开始广泛试种茶苗,其中以山东临沂最为出色。1958年冬,山东省林业厅与临沂地区林业局从我国南方种茶地区购进茶子5000多公斤,置于室内摊凉,未作任何处理。1959年春分配到临沂地区的日照大沙洼林场、平台苗圃,蒙阴岱崮林场,平邑万寿宫林场、明光寺林场等国有林场和沂水上峪,沂源坡丘,蒙阴宫家城子、前城子等大队及青岛市的中山公园。当时由于缺乏种植经验,出苗后未及时进行有效管理,致使大部分幼苗因冻旱而枯萎死亡,而生态条件较好的青岛市中山公园,由于管理认真,2.5亩茶园正常成活。

1965年春,原籍南方并在南方工作过的时任山东的谭启龙同志在青岛召开会议时,发现了中山公园内1959年种植的茶园,品尝所制茶叶,色香味均优于南方茶叶。随后,他便责成山东省商业厅严格选择地形,进行小面积试种。 同年秋,山东省糖业烟酒公司的吕新、陈德熙二人来临沂,与临沂地区商业、林业部门的科技人员共同研讨种茶事宜。临沂地区商业局、林业局也专门抽调王恩义、亓以怀、臧协福、夏建立、郭永田五名人员组成了临沂地区种茶领导小组,由王恩义任组长。种茶小组认真总结第一次种茶的经验教训,在省副食品公司的支持下,从浙江、安徽引进茶子,并进行了沙藏越冬处理。1966年春,在日照、莒南、莒县、蒙阴、费县、沂水六个县的二十多个大队试种茶园90亩,并首次在日照试种成活7亩。

1966年山东临沂南茶北引试种成功。

1967年,种茶领导小组进一步总结经验,采取有效管理措施,又在六个县试种了385亩,成活了308亩,成活率达80%,从此,正式拉开了我市“南茶北引”的序幕。 ·到1976年,全区13个县中已全部有茶园种植,总面积达46354亩。为推动全区茶叶生产的发展,1978年,建立了临沂地区茶叶试验站,成立了地区茶叶协会,专门从事茶叶生产的研究与指导。

1972年9月16日,《人民日报》登载山东省“南茶北引”成功的报道。1973年10月,国家农业部和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在临沂的日照县召开了6省区(山东、、新疆、陕西、河北、辽宁)“南茶北引西迁”经验交流会,与会专家认为山东省“南茶北引”是成功的。这一结论打破了理论界长期认为北纬30度以北不能种茶的历史。特别是针对我市沂蒙绿茶特点,创造了“区田栽培法”,被《中国茶树栽培学》(高等学校教科书)肯定为适合北方茶区的栽培法。在1978年全国茶叶区划会议上将鲁东南列入江北茶区,省把临沂地区划为茶叶生产基地;2013年“沂蒙绿茶”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015年“沂蒙绿茶”品牌价值达6.68亿元,涌现出了临沂市玉芽茶业有限公司、临沂市沂蒙春茶叶有限公司、临沭县春山茶场、山东蒙山龙雾茶业有限公司、山东沂蒙绿茶业有限公司、兰山区太公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等知名茶叶企业。到1978年,全省茶园面积达到近7300公顷,以后又在日照、胶南、五莲、荣成等地安排了茶叶高产栽培攻关试点,促进了茶叶产量的提高。

临沂市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且山清水秀,地貌良好,素有“山多高,水多高”的特点,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良好,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矿物质元素,特别适宜优质茶的生产。我市属高纬度茶区,茶树越冬期比南方长1~2个月,昼夜温差大,茶树光合产物积累多,茶树鲜叶内含成份明显高于南方茶叶。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使临沂生产的沂蒙绿茶汤色嫩绿明亮,叶形舒展,栗香浓郁,回味甘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素有“叶片厚、耐冲泡、内质好、滋味浓、香气高”的美誉,得到了国内外茶叶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和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截止到2015年底,茶园面积发展9万亩,干毛茶总产3100吨,产品主要有绿茶、红茶、黄茶、白茶等,其中名优茶总产1909吨,占61.6%,名优茶产值3.7亿元。

1998年,日照市提出“打造江北绿茶第一基地”,广泛种植茶叶,目前,日照绿茶区域内茶园面积已达到12万亩,茶园面积占到全省的茶园面积半数以上,年产茶叶1500吨,占山东省的50%以上,是山东省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产量连续六年列全省第一,素称“北方第一茶”。其中东港区巨峰镇1000亩有机茶已通过欧盟国际有机食品发展中心认证,获得了欧盟市场的“通行证”。

1966年山东临沂南茶北引试种成功。

莒南绿茶区是临沂典型绿茶生产基地,1978年莒南绿茶被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评定具有“叶片厚、耐冲泡、香气高、滋味浓”的优质特征。目前莒南县茶园面积己达3万余亩,年产优质莒南绿茶100万公斤。

1995年在第二届全国博览会上,莒南绿茶区有5个品种荣获二项金奖,二项铜奖,并代表山东名茶参加了第二十九届世界农业博览会; 1997年在第三届全国农业博览会上被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该产品销往北京、天津、哈尔滨、济南、青岛等各大中城市,深受消费者喜爱,开发前景美好.

1964年青岛南茶北引试种成功以后,试种基地转到青岛市崂山区,试种初期,由于幼苗成活率低,没能够普遍种植,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青岛市制定扶持,提供资金支持、技术指导,鼓励农民打破传统的种植结构,改良茶叶种植方式。

2004年5月青岛市首届“崂山茶节”成功举办,60多个品种的崂山茶参展,崂山万里江茶、崂山云雾茶等十大名茶风靡海内外,崂山茶文化的研究也在兴起。目前,崂山区茶叶种植面积达12000余亩。

近年来中国北方各地南茶北引试种成功案例不断报出,由于气候,士壤,栽培技术等原因,没有能够形成普遍种植的局面,最近的一次是内蒙古喀喇沁旗王爷府镇于家湾子村的茶树试种成功。

求一份关于山东绿茶文化的论文

几乎所有国人都知道,绿茶产自南方。假如有人问山东属于南方还是北方,几乎所有的国人都会回答,山东属于北方。可偏偏属于北方的山东出产一种不错的绿茶——日照绿茶。所以,在气候、地理等条件都属于“北方的南方,南方的北方”的山东日照,几乎是中国规模产茶最北的地方。

产茶日出先照之地

世界茶学家一致认为,世界上有三大海岸绿茶城市,分别是韩国宝城、日本静冈、中国日照,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临近大海,地处北纬35度左右,生长环境独特,没有污染,茶叶质量很高。

山东省日照市地处黄海之滨,自古被称为“日出先照之地”,有“碧海、蓝天、金沙滩”之美誉美景。这里是国内南茶北引最早也是最成功的地区。1966年前后,当时的山东因为有过在南方产茶省份工作的经验,为发展山东当时相对落后的经济,根据有关精神,决定在山东省靠近江苏、安徽的地方南茶北移,试种茶叶。在日照“南茶北引第一村”巨峰镇后黄埠村天润绿茶的近五百亩茶田里,现在依然可以看到当年栽种的老茶树。茶园后面是山,茶园前面是水,山环水绕,云雾缭绕,风景秀美。茶树旁就栽种有板栗树,日照绿茶的“板栗香”想必由此而来。四十年间,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验,这里先后试种了黄山小叶种、迎霜、福云二号。经过40多年的发展,物种的优胜劣汰,现在日照的五万亩茶树都十分抗冻、抗霜、出芽率高,加之现在的气候日益变暖,山东日照地区已成为山东省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多的地区,并有了“江北第一绿茶基地”的美誉。这里独特的自然环境,优越的地理条件和良好的空气质量及湿润海洋气候孕育了日照绿茶汤色黄绿明亮、栗香浓郁、回味甘醇、叶片厚、香气高、耐冲泡的独特优良品质,被誉为“中国绿茶新贵”。

叶绿汤绿内绿外绿

明前绿茶的新、稀、贵,带动着一批人加入到对明前名茶的追逐当中,但不是所有的人都喝得起上千元一斤的名贵茶,即便是喝得起,明前茶的产量也成问题。北京不少真正爱喝茶,懂喝茶的老茶客一到五月就会到在西花市大街49号启元茶庄和位于前门大43号庆林春茶庄这两家百年老字号找他们新一年的老朋友——日照绿茶。

因为日照的茶农在种植茶叶时施的是以鸡粪、羊粪为原料经过高温杀菌处理的有机复合肥,所以,茶叶的内在品质是“绿色”的。加之这里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使得茶叶的生产期缓慢,因而利于茶叶内含物质的积蓄,茶多酚、儿茶素等各种有效成分及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含量也远远高于其他绿茶。经鉴定,儿茶素、氨基酸的含量分别高于南方茶同类茶品13.7%、5.3%。

这种茶香气可以概括为“清、高、鲜绿,有很浓的黄豆清香味”,茶叶的“翠绿度”与“鲜爽滋味”与其他绿茶相比都十分突出,茶汤翠绿,并且泡一天茶叶还是很绿的。

日照绿茶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包括采茶、摊凉、杀青、揉捻、搓团提毫、烘干等工序。采茶、摊凉要求采摘必须精细,大小均匀一致,不采雨水叶、病虫叶、紫色叶。采摘叶必须用竹篓装盛,禁止用各种袋装,以防鲜叶红变和闷熟。进厂后抖松摊放,厚度不超过10厘米,摊放时间3到4小时,鲜叶开始透发香气即开始加工。杀青则采用国际最先进汽热杀青机,叶失水率约在35%到37%之间,也可用手工杀青并完成后摊凉。揉捻,采用6CRM-35型揉捻机,每桶装3公斤左右,轻揉不加压,时间3至5分钟,揉时过长,压力过重,易出现茶汁外溢,影响色泽和显毫。搓团提毫则采用手工操作,凭制茶技工经验加以调节,边搓团,边解块散热,搓制条形卷曲,茸毫显露,干燥达80%即可。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烘干,用941型箱式烘干机,边翻边抖动直至干燥,烘至含水量6%。

有日照所以有功效

日照绿茶的生长环境冬暖夏凉,春寒秋热,年降雨量900毫米左右。这里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使得茶叶的生产期缓慢,因而利于茶叶内含物质的积蓄。生长期每天日照14小时左右,所以叶片肥厚,内质好,耐冲泡。在种类繁多的各种绿茶中,它对人体的保健功能尤为显著。

日照绿茶具有特殊的香气,对中枢神经的疲劳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其生津指数远远高于其他饮品,有很好的润喉效果,喝完以后,连续背书、朗读、说话一小时都不会感到喉咙有干燥感。日照绿茶有很好的耐冲泡效果,早上冲泡,晚上茶香、口感如新,适合一天的饮用;茶多酚高于其他茶叶,利尿效果非常好,解暑效果明显。

日照绿茶既是一种天然有机饮品,又有很好的保健功能。经科学分析和实验室实验证明,日照绿茶含有较高的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茶多酚和生物碱,有多种营养和药效成分,具有清心明目,杀菌消炎降脂和消血脂、降低胆固醇,减少心血管疾病等功效。健康专家建议,电脑一族至少每天喝三杯绿茶,因为绿茶有抗辐射的作用,能减少计算机荧光屏X射线的辐射危害。茶中富含的茶多酚和脂多糖等成分,可以吸附和捕捉放射性物质并与其结合一起排出体外。

日照绿茶好茶不贵

又是一年品茗时。每年的这个时候,南方的茶农已经在忙乎夏茶的活计了,而因为北方春色来得晚,所以北方的日照绿茶不久前才摆上老字号启元、庆林春茶庄的柜台,让人们尝鲜。新茶面市,最高兴的莫过于老茶客。对于所有好茶,爱茶者而言,最稀罕的就是茶叶原产地的好品。身处南城,“好茶不贵”一直是启元和庆林春两家老茶庄的经营主脉,从每500克100至260元不等的正宗日照绿茶的价位上,就可以看出他们真的卖的不贵。

北京人把“柴、米、油、盐、酱、醋、茶”称做“开门七件事”。别看把“茶”放在最末的位置上,可它在老北京人的生活里少不了也离不开。为了让北京茶客喝上货真价实的正宗山东日照绿茶,启元和庆林春茶庄的总经理李志强多年来每年都要亲自到山东日照考察,密切关注当地日照茶山的气候和茶树的生长情况,从采摘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亲自把关,对山东日照茶产地严格实施标准化生产和有机绿色食品生产,加强茶园肥药管理,从收购、采摘到加工,更是精心注意每一个细小环节,并特聘高级制茶师炒制,量身定制日照天润绿茶。使喜欢尝鲜茶的北京人花钱不多就能品上货真价实、质量上乘的新日照绿茶。良好的产品质量,使启元和庆林春日照天润绿茶生产基地获得了原产地保护生产许可证。启元和庆林春茶庄销售的天润绿茶还在中国第三届国际名茶评比会上荣获金奖。李超然

细品日照绿茶

将水烧沸,最好用矿泉水,先把茶壶烫热,装上大约占壶容量十分之三四的茶叶,冲入沸水,用壶盖刮去浮上来的泡沫,此时便有一股天然的板栗香气扑鼻而来。隔15到30秒钟,再缓缓倒入小茶杯,先闻香,再品味,慢慢啜饮,便满口生香,回味甘美,清郁隽永,韵味无穷。也可以用玻璃杯冲泡。

日照绿茶详细资料大全

日照绿茶,山东省日照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日照是世界茶学家公认的三大海绿茶城市之一(另两个分别为日本静冈和韩国宝城)。日照绿茶具有汤色黄绿明亮、栗香浓郁、回味甘醇、叶片厚、香气高、耐冲泡等独特优良品质,被誉为“中国绿茶新贵”。

日照绿茶是中国最北方的茶。因为地处北方,昼夜温差极大,因而这种茶叶生长缓慢,但也正因为此,具备了南方茶所没有的特点。中国农科院茶科所对日照绿茶评价:香气高、滋味浓、叶片厚、耐冲泡,属中国高档绿茶。

2006年03月2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日照绿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日照绿茶 产地名称 :山东省日照市 品质特点 :汤色黄绿、栗香浓郁、回味甘醇 地理标志 :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批准文号 :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06年第43号 批准时间 :2006年03月23日 产品特点,品质特性,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品种分类,工艺特色,产地环境,历史渊源,生产情况,产品荣誉,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质量技术要求,专用标志使用,

产品特点

品质特性

日照绿茶具有汤色黄绿明亮、栗香浓郁、回味甘醇、叶片厚、香气高、耐冲泡等独特优良品质,被誉为“中国绿茶新贵”。 日照绿茶

营养价值

因为日照地处北方,昼夜温差极大,因而茶叶生长缓慢,较南方茶具有更多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对人体有利的微量元素。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测定,日照绿茶儿茶素和胺基酸的含量分别比南方茶同类产品高13.7%和5.3%,具有“叶片厚、滋味浓、香气高、耐冲泡”的特色。

药用价值

日照绿茶具有特殊的香气,对中枢神经的疲劳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其生津指数远远高于其他饮品,有很好的润喉效果,喝完以后,连续背书、朗读、说话一小时都不会感到喉咙有干燥感。日照绿茶茶多酚高于其他茶叶,利尿效果非常好,解暑效果明显。 日照绿茶既是一种天然有机饮品,又有很好的保健功能。经科学分析和实验室实验证明,日照绿茶含有较高的胺基酸,维生素矿物质,茶多酚和生物碱,由多种营养和药效成分,具有清心明目,杀菌消炎降脂和消血脂、降低胆固醇,减少心血管疾病等功效。茶中富含的茶多酚和脂多糖等成分,可以吸附和捕捉放射性物质并与其结合一起排出体外。 研究发现,日照绿茶还具有坚齿明目的功效,茶中含有丰富的氟,能预防龋齿发生;茶能抑制钙质的减少,起著保护牙齿的作用,多饮绿茶有助于保护眼睛,对白内障、夜盲症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日照绿茶

品种分类

日照绿茶按产季分为春茶、夏茶、秋茶。 春茶 被称为日照绿茶中的极品,特别是开春采摘的第一批更是极品中的极品,因为经过漫长冬季的洗礼,茶树叶芽生长的特别缓慢,第一批的产量更是极为稀少。整个春天会有好几批的采摘,其价格和品质是按采摘的时间来区分,越往前的品质越好,价格也贵些。第一批春茶上市的时间多为谷雨前后,春茶的特征茶叶嫩小叶厚,冲泡出来香气高、滋味浓、耐冲泡、口感清醇、鲜活清香、有浓郁的板栗香、豌豆鲜味。 夏茶 在三季茶中品质略低,因为经过漫长的酷暑,茶叶焦黄粗大,而且不耐冲泡,所含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也少,当然其价格也是最便宜的。秋茶叶片比夏茶要厚,炒出来的干茶略微显粗,干茶色泽翠绿,但是小 *** 增多;口感上,香气浓烈,有种特有的秋茶香,和铁观音的兰花香相似,茶多酚含量降低,所以秋茶没有苦涩感。相比而言比夏茶好比春茶差,中间档次。 秋茶 系用立秋前后采摘的茶叶所炮制,这时采摘的茶叶,由于气温有所下降,雨水也较夏天有所减少,茶叶生长又有所缓慢,因而这时的茶叶虽不及春茶之香醇,但其品质仍好于夏茶。

工艺特色

日照绿茶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包括采茶、摊凉、杀青、揉捻、搓团提毫、烘干等工序。采茶、摊凉要求采摘必须精细,大小均匀一致,不采雨水叶、病虫叶、紫色叶。采摘叶必须用竹篓装盛,禁止用各种袋装,以防鲜叶红变和闷熟。进厂后抖松摊放,厚度不超过10厘米,摊放时间3到4小时,鲜叶开始透发香气即开始加工。杀青则采用国际最先进汽热杀青机,叶失水率约在35%到37%之间,也可用手工杀青并完成后摊凉。揉捻,采用6CRM-35型揉捻机, 每桶装3公斤左右,轻揉不加压,时间3至5分钟,揉时过长,压力过重,易出现茶汁外溢,影响色泽和显毫。搓团提毫则采用手工操作,凭制茶技工经验加以调 节,边搓团,边解块散热,搓制条形卷曲,茸毫显露,干燥达80%即可。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烘乾,用941型箱式烘干机,边翻边抖动直至干燥,烘至含水量6%。 日照绿茶生产全过程

产地环境

日照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黄海之滨,介于东经118°25′—119°39′,北纬35°04′—36°04′之间。东临黄海,西接临沂市,南与江苏省连云港市毗邻,北与青岛市、潍坊市接壤,总面积5358.57平方千米。 日照市属鲁东丘陵,总的地势背山面海,中部高四周低,略向东南倾斜,山地、丘陵、平原相间分布。山地占总面积的19.7%,丘陵占52.9%,平原占19.9%,水域占7.5%。全市河流分属沭河水系、潍河水系和东南沿海水系。其中沭河是日照市境内最大的河流,由沂水进入莒县境内,纵贯莒县南北,境内干流长83.29千米;傅疃河是日照市最大独流入海河道,境内干流长60.72千米。境内无天然湖泊,共有水库595座,总库容13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10座。 日照境内有大小山头4358座。西部为泰沂山脉系,大多呈东南、西北走向;北部山脉多呈南北和西南、东北走向;中南部有7条互不衔接的山脉,走向各异;东部属胶东丘陵。海拔500米以上的有39座。 日照市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境内山地丘陵土壤呈微酸性,属黄棕壤土,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优越的沿海气候条件和优良的环境,孕育了日照绿茶“叶片厚、滋味浓、香气高、耐冲泡”的独待品质,日照绿茶因此被誉为“江北第一茶”。日照市是山东省唯一的“中国茶叶研究所北方示范区”,并有千亩茶园获得欧盟有机食品证。

历史渊源

日照是“中国北方绿茶之乡”,“日照绿茶”作为日照八大名片之一,闻名遐迩,是山东“南茶北引”的硕果之一。 关于当年南茶北引的背景,山东省茶文化协会会长王裕晏先生曾有一段介绍文字:“在谭启龙来山东担任时,毛与他谈起南茶北引,建议山东‘在山上多种些茶’。山东素有浓厚的饮茶习俗,是中国茶叶消费大省,即使每年从南方调拨4万多担茶叶,仍不能满足需求。当时茶叶是国家统配物资,是出口换汇的重要商品,增加调拨数量十分困难。谭启龙的到来,为山东从南方引种茶叶带来了机遇,他被誉为山东南茶北引的第一人。” 日照地处鲁东南,东临黄海,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尤其是山清水秀、云蒸雾绕的沿海山区,很适合种植茶叶。1959年,山东省 *** 确定日照作为“南茶北引”的试验县之一。 日照人素有饮茶的习惯,沿海渔民尤甚,出海前必须先饱饮一顿,然后才能上船。20世纪50、60年代,全县销售茶叶约5000余担,均由南方购进。日照选择上李家庄子、双庙、安东卫三村等几个点开始试种。他们采取走出去——去南方取经学习,请进来——请南方种茶专家来传授技术、现场指导的办法,克服了虫害、冻害等困难,终于在1966年试验成功,让南方茶叶逐渐适应了当地环境,也学会了茶叶的制作工艺。 1966年,东港区的前身日照县“南茶北引”获得成功。此后茶叶产业不断发展。 1966年,日照只有2个大队(村)8亩7分地种茶,到了1967年是14个村,1968年达到23个村,不仅面积越来越大,成活率也随之正比例攀升,1968年的时候,成活率已经达到80%以上了。三年实验结果,“南茶北引”在日照成功实现。 1973年10月,国家农业部和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在日照县召开了“南茶北引西迁”经验交流会,包括新疆、在内的6个省区派人参会。 至20世纪70年代,日照茶叶种植已经发展到300多个村,种植品种各不相同。 1980年,日照共有333个村种茶,茶园面积达到了10189亩。规模达到100亩以上的村,有十五六个,达到50亩以上的村,有50多个。随着茶园的扩大,产量也在逐步提高,每亩地平均产70多公斤的干茶,居山东省首位,接近全国的产茶水平。 1998年开始,日照市把绿茶生产确立为农业特色经济的支柱产业进行重点培植,致力建设“江北绿茶第一基地”,日照绿茶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日照绿茶

生产情况

2012年,日照绿茶区域内茶园面积已达到12万亩,茶园面积占到山东省的茶园面积半数以上,年产茶叶1500吨,占山东省的50%以上,是山东省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产量连续六年列山东省第一,素称“北方第一茶”。其中岚山区巨峰镇1000亩有机茶已通过欧盟国际有机食品发展中心认证,获得了欧盟市场的“通行证”。 2017年,日照绿茶茶园面积达到26.5万亩,年产量达15万吨,干毛茶总产值25.8亿元,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山东省的60%以上和75%以上。

产品荣誉

2004年2月,“日照绿茶”商标被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全省著名商标,成为山东省、乃至中国茶叶证明商标中唯一的著名商标。 2011年5月,“日照绿茶”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日照绿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山东省日照市人民 *** 《关于界定日照绿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日政字[2005]21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山东省日照市的东港区、岚山区、莒县、五莲县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选用黄山群体、龙井43、福鼎大白、鸠坑中小叶种茶树优良品种。 (二)立地条件 日照绿茶园 立地条件:要求地块背风向阳,坡度在25°以下,土壤pH值4.5至6.5,有机质含量大于1.0%,土层厚度不低于60厘米,地下水位在100厘米以下。 (三)栽培技术 1.播种:采用单行或双行种植,每穴播5至6粒种,出苗后定3至4株健壮苗。 2.茶苗栽植:茶苗栽植的最佳时间为3月中、下旬和10月中、下旬,栽后浇足定根水,并进行保墒。 (四)采摘 1.采摘时间:每年4月10日至9月30日为采摘期。 2.采摘标准:特级茶要求一芽一叶初展为主,一芽一叶在10%以下;一级茶要求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为主,含一芽二叶在20%以下;二级茶要求一芽二叶至一芽三叶初展为主,含一芽三叶在30%以下;不同级别茶叶均需按标准分批即时采、合理采。 3.采摘方法:提手采,不应捋采和抓采,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 (五)加工工艺 1.工艺流程: (1)卷曲形:摊青→杀青→揉捻→二青→做形烘干→提香→包装→入库。 (2)扁形:摊青→杀青→理条→做形(压扁)→辉干→包装→入库。 2.工艺要求: 鲜叶必须进行摊晾,摊放厚度不超过5厘米,鲜叶失水率应控制在15%至20%之间。杀青时投放鲜叶要均匀一致,按照“嫩叶老杀、老叶嫩杀”的原则选择不同的杀青温度和时间。做形时按照先高后低的原则调整温度,进行理条、整形。 (六)质量特色 1.感观: 日照绿茶 (1)卷曲形:外形:条索细紧、卷曲、匀整;不同级别茶叶色泽从翠绿到墨绿,但不得枯黄、断碎;内质:香气高,从鲜嫩到尚纯;汤色从嫩绿明亮到黄尚亮,但不得浑浊;滋味醇,无异味;叶底从明亮到尚亮,但不得花杂。 (2)扁形:外形:外形扁平,不同级别茶叶从光滑到尚平;色泽从嫩绿到深绿;匀整洁净。内质:香气高,从栗香到纯正;滋味醇,无异味;汤色从黄绿明亮到黄绿尚亮;叶底从明亮到绿欠匀。 2.理化指标: 水浸出物≥37.0%(m/m),粗纤维≤16.0%(m/m);对特级和一级日照绿茶,要求硒(Se)≥25毫克/千克(m/m),游离胺基酸总量≥3.0%(m/m)。

专用标志使用

日照绿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日照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日照绿茶怎么样?

什么是日照绿茶?

山东茶文化的发展与历史

中国是茶的故乡,在中国的发展史上茶文化也在不断的改善,茶文化已经在中国的各个地方生根发芽,每个城市、每个民族都有着不一样的茶文化,山东是中国历史中的名城,在山东文化中。茶文化也占了不可或缺的位置,下面和我一起来看看山东茶文化的发展和历史吧。

一、山东茶文化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据陆羽的记述,神农氏是中国第一位发现茶的饮用功能的始祖,而西周鲁国周公则使茶得以闻名于世,故而山东茶文化发展源远流长。饮茶于山东普及,始于唐宋时期,唐代宗李豫时(公元762年至779年)《封氏闻见记》中记有“南人好饮茶,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723年左右)泰安灵岩寺,到处煮茶,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到了中唐,北方饮茶已较为普及,江南大批茶叶长途运往华北,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自宋代至今,茶已成为山东人民的生活必需品。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而“孔孟之乡”山东作为华夏礼仪之地,更是提倡中国传统礼文化。客来泡茶,是许多地方的民俗和礼仪。茶,蕴含着一种“礼”的象征。

山东不仅有饮茶之风气,也产茶。《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据竺可桢研究和有关考古资料,指出四、五千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湿热,所以关于上古时期这一地区有茶的传说是有可能的。后由于气温骤然变寒使茶绝迹。据地方志记载,山东在元、明时期,昆嵛山区曾设有管理茶叶生产的机构“茶场提举”。又《中国茶叶》1979年曾报道,1940年日本石川县茶叶组合副组长本山亮一来山东调查种茶的可能性,在津浦铁路沿线北纬36°以南的旷野中,发现一株唯一的大茶树,“粗有三抱,高达五丈余”。

同年日本《茶》刊报道了这一发现,并刊载了大茶树照片一幅,但没有山东省茶的试验、生产记载。新中国建立后,山东于50年代开始从南方引种茶。在1952年到1966年期间,山东省进行“南茶北引”试种,从1966年起山东省开始有计划地发展茶叶生产,在对山东省宜茶土壤和气候条件进行全面调查以后,主要选择了三个区域开展大规模的引种试种:

(一)东南沿海茶区,包括崂山、胶南、日照、莒南、莒县、五莲、临沭等市县。

(二)鲁中南茶区,包括沂水、沂南、平邑、蒙阴、临朐、泰安、新泰、莱芜、费县、苍山、郯城、枣庄等市县。

(三)胶东半岛茶区,包括海阳、乳山、文登、荣成、牟平、蓬莱、招远、莱阳、即墨、平度等市县。

其中,东南沿海的茶叶种植面积一直巩固在2万亩左右,几乎不存在冻害问题,种茶的经济效益高于相同条件的其他经济作物收入,是山东省最适宜茶区。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继续坚持“南茶北引”,大力发展茶生产,取得了显着成就。山东省的茶生产经历了5个阶段,目前已形成3个重点茶区。

1、零星种植阶段(1952~1961年)

1952年泰安县率先开始引茶种植于徂徕山。1959年,省商业、农林、供销等部门从安徽黄山引进茶籽,在东南沿海7个县种植约330hmz,除青岛中山公园所剩几株外,其余全部死亡。1960年从中国茶叶研究所运来茶籽,栽植于省园艺研究所(泰安),法如种麦,越冬死亡。

2、计划引种阶段(1965~1970年)

1964年谭启龙在青岛考察工作,见到中山公园的成活茶树,即向农林、商业、供销部门交待了引种任务。1965年首先在五莲、青岛、临沂等地试栽,1966年扩大到淄博、烟台、潍坊、泰安等地。在总结以前引种失败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种茶的地形必须是背风向阳半山坡,并把好三关,即播种质量关、出苗关和越冬关。1967年在26个县播种近130hm2,成活率达45%,1968年播种成活率达85%,1970年种植160hm2,成活率达95%。自此总结出山东种茶必须抓好四个结合:种茶与植树造林(防护林)相结合、种茶与深翻改土相结合、种茶与兴修水利相结合、种茶与畜牧养殖相结合。

3、扩种和高产攻关阶段(1971~1980年)

1972年9月16日,《人民日报》登载山东省“南茶北引”成功的报道。1973年10月,国家农业部和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在日照县召开了6省区(山东、、新疆、陕西、河北、辽宁)“南茶北引西迁”经验交流会,与会专家认为山东省“南茶北引”是成功的。这一结论打破了理论界长期认为北纬30度以北不能种茶的历史。到1978年,全省茶园面积达到近7300hm2,以后又在日照、胶南、五莲、荣成等地安排了茶叶高产栽培攻关试点,促进了茶叶产量的提高。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dongkepu.com/zonghezhishi/p74k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