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懂科普 >

综合知识

> 日本茶道文化历史

日本茶道文化历史

日本茶道文化历史

日本茶道(茶の湯,茶道)是一种日本传统艺术,涉及煮茶、品尝,同时也涉及园林艺术、瓷器、绘画、书法等方面。茶道是一种精神修养的方式,同时也是一种社交的场所。茶道的创始人是千利休,他的创造和发展使茶道成为了一种日本独特的文化。

茶道起源于茶的入口之地中国。在唐代,茶在日本被认为是一种药物,具有减轻疲劳和促进消化的作用。从唐代开始,日本向唐朝学习茶的制作方法。平安时期(794年-1185年),茶被视为一种流行的饮料,而且已经被作为仪式用饮了。

茶道在室町时代(1336年-1573年)达到了顶峰。茶道成为日本贵族社会中一种仪式性独特的文化,以茶道礼(茶事文化)见长。在这个时期,室町幕府的贵族和武将们把茶道作为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

在江户时代(1603年-1867年),茶道成为了一种普及性的文化,不再是只在贵族阶层中流行,一般百姓也能参与茶道活动。这期间,茶道艺术和传统不断完善和继承。茶器和茶席的准备越来越讲究,同时,关于茶道的书籍也得以发展。

现代的茶道在两个世纪以前开始发展,现在,茶道已经成为了日本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茶道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煮茶和品尝茶来感受和体验日本传统文化中的品味。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日本茶道的历史

  日本茶道从中国传播过去,而这个传播途径一般认为是通过佛教人士传播的。茶道的发展也和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日本茶道的历史,一起来看看。

  日本茶道的历史

  村田珠光的草庵流茶兴起(室町时代)

  日本茶道历史上半部分,讲清了茶是如何被传入日本,又如何开始变得有日本味的。但为什么茶道对于奠定日本文化道德观、审美观、价值观等等具有重大影响呢?来,喝口茶休息一下,茶道发展的要从日本战国时代一些你一定知道名人说起。

  前面说的茶道,主要还是遵循着中国传来的礼法,而开始成为富有日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则要从茶道“开山始祖”村田珠光说起。

  村田珠光曾经是一名奈良名寺的僧侣,也是一名茶人,他的茶道称之为草庵茶。为了更贴近日本人的风土,珠光创建了像是一般乡间农家风格的有别于书院茶的茶室模式,质朴简素但是对于民众而言却是相当有亲切感的茶室,这种茶室风格后来被称为草庵。这时茶道已经从贵族文化逐渐与平民生活融合,更注重精神的茶道。

  珠光扮演了开创者的角色。他喜爱幽静、朴质、古拙的“侘“的气氛,所有他的茶道也称之为“侘茶”、虽然不知道这与他学习佛法与禅理是否有直接关联,但曾有此一说,身有为僧侣的珠光是为了改革茶道而学习佛法的。另一个更广为人知的故事是,珠光曾在大德寺与名僧一休宗纯(大家可能更熟悉的是那个机智的一休和尚吧)学习禅并受到他的启发,更接受了一休和尚授予的证明其已经开悟的圆悟禅师的墨迹。那珠光到底悟到了什么呢?他原来发型了原来“禅理也在茶道中”

  茶道中有禅理?好像很玄吧?其实珠光主张茶道也该像日常生活道理一样:客人来了,需要诚心准备一服茶,而客人也要真心的感谢,是自然而然就该如此的事,没有多余的思考与心机,而不是刻意地去追求其他什么。所以,珠光以崇尚人心来制定茶道程序的作法,更重视精神层面的意义。珠光对茶道的改变,还包括了“人身平等”的概念。茶道可说是透过茶,将人心连在一起的一种方式。在茶室中,主客平等,相互尊重。因为不管是谁都是佛祖面前的众生。彼此平等,怀着相互感激的心,接受彼此的真心。因此珠光将茶室标准规定作四贴半,在小空间中,人们彼此促膝交流。这样小坪数的草庵,也称作“数寄屋”。

  珠光还将圆悟禅师的墨迹挂在茶室中最重要的位置“床之间”到访的客人需要对其行礼。以往茶室多半放的是佛像或是中国来的花鸟或是山水画作。唐物虽然珍贵,但在珠光之后,有德禅师的墨迹也开始被使用在茶室中的挂轴上。

  珠光领悟出茶道中也有禅理存在,提出了“禅茶一味”的观念,他的弟子们或多或少也都学习参禅,禅意与精神在茶道中越来越重要。关于草庵茶还有一种说法,(山东文化时代的“同仁斋”是依照珠光的建议建立的)当时珠光向整理“东山御物”的天才艺术家能阿弥学习中国器物的鉴赏与插花,受到能阿弥的赏识而被推荐称为足利义政的茶道师范。

  在这一时期,珠光将茶道的风格从形式化转为精神化,也将古拙、质朴与幽静的“侘寂”精神带入茶道中。他制定了以人为本的茶道程序,为日本茶道奠定了基础,可以说他就是茶道的开山始祖!而到了室町时代的晚期,有文载,当时已有流动性的摊贩在人潮聚集的街边或者庙前就地提供茶饮,因为价格便宜,号称“一服一钱”。可见当时饮茶文化已经普及于民间大众。

  武野绍鸥的侘茶(室町时代后期—安土桃山时代)

  现在在日本体验茶道,除了观赏装饰挂轴的床之间与美丽的和果子,整体气氛的沉谧与放松所带给人的精神享受,应该是许多人对茶道之美的共同感受。

  原来,日本许多文化都还是建筑在中国文化的基础上,但自平安时代起,假名的使用逐渐兴起,日式美学由文学开始自成一格,在属于日本纯粹的精神文化上,如同中国有诗词歌赋,日本则有和歌。和歌源于奈良时代,随着时间演变,“短歌”的和歌形式逐渐成为主流。和歌的创造称之为“歌道”,而创作和歌的人则是歌人。和歌早在奈良时代便存在于日本文学之中,而武野绍鸥除了是一个茶道的名人外,也是一位歌人。若一首和歌的上下句由不同歌人创作,则称为“连歌”。在和歌中,歌人咏了许多日本人的情怀,在寄物欲情的文词中,展现了日本文化中独有的细致与美感,包含了对自然的歌咏,对“侘”和“寂”的文字呈现等。

  武野绍鸥对美的意识显现不仅表现在和歌中,也表现在他开始选择用日本自产的器物做为茶具。他也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制作茶具。至此,日本茶道由物质转为精神性的概念更趋明确。

  “茶圣”千利休,茶道的大成

  武野绍鸥将和歌里的侘寂精神带入茶道后,使得珠光传下的草庵茶的精神层面与日本文学有了更深的交集。他的弟子千利休,传承了侘茶的精神,更以独特的美感和茶道精神制订了许多茶道的规则、茶道精神的核心概念、茶具的选用标准规则等等,后人尊称他为“茶圣”。

  还记得珠光所创的草庵茶与数寄屋吧!草庵茶所带给人的氛围,那种质朴、简约中突显出来的美感也就是“侘”。那并不是说粗糙与不完美是美丽的,而是在不精致的情况下,突显出本质的美。更进一步透过不同的搭配将美好以些许的不完美衬托出来。

  太抽象吗?简单来说,就是把很美丽的画,用简单的画框来搭配,来突显出画作的美,同时也不会使整个画面成为美的相争,而使人感觉画作更美。

  茶圣的事迹与逸说,自是不胜枚举,此处先暂且按下不说。但传承珠光侘茶的千利休,先后担任过织田信长与丰臣秀吉的茶头,凭借着独有的美感修养与茶道智慧,成为丰臣秀吉在推广茶道与谋略上的重要人物。当时的千利休虽深得丰臣秀吉的喜爱,但其崇尚质朴的“侘茶”却与丰臣秀吉喜好奢华排场的性格相差甚远。在这样的歧异下,两人的理念越来越背道而驰,在几次冲撞摩擦下,两人关系日渐恶化,为日后千利休受命切腹埋下了种子。 虽然千利休就这样死去了,但他在世时对于茶道的贡献却影响了现在日本文化的许多方面。他将珠光原本制订的数寄屋与茶室的建立、茶具的制作、茶花的选用、茶室外庭园的布置、茶室内的挂轴使用与鉴赏等,更进一步的贯彻。当时一般人的价值观仍是以“唐物(由中国或朝鲜传入日本国内的茶道具器皿)”为贵。据说千利休被认为拥有当时第一的美感,他不落入“中国或朝鲜传来的唐物才是珍贵”的窠臼中,以简朴为宗旨,完成了重视“侘”精神的“侘茶”。他发掘了许多原不被作为茶道使用的物品来做茶道具。例如他将原来用作装种子的“种壶”配上大小相合的涂盖(水指上的漆器盖子)来作为水指(盛装冷水的茶道具)。或是从日本国产的茶道具(称之为和物)中挑选出合乎自己眼光的物品来收藏,并以这些“和物”来举行茶事、茶会。为了找到后来的乐茶碗。从此开始,他发掘了许多日本国产制品来做为茶道具,影响了当时许多工艺的发展。可以说,千利休认同的器物,在当时便是公认的美。

  在此之外,千利休既重视茶道里的禅与侘,同时也重视以人为本的“和”的精神。对于千利休来说,茶道只是尽心准备一服美味的茶:

  “茶道的精髓就在于煮水、点茶并享用美味的茶汤,此外并无其他”在《利休百首》中也有这样的和歌,表达了千利休对茶道的感受与想法。而美味的茶的标准为何?就是令品尝的人感到心满意足。

  时至今日,千利休所尊崇的“侘”的美学,深入影响绘画、庭园、建筑、陶器、诗歌、工艺等领域。而日本茶道将吸收的中国茶文化进行内化后有了下列几项特质:崇尚自然、重视礼节、善于应用、精益求精,它们在众人的传承整合后,淬炼成今日的茶道。正如冈仓天心在《茶之书》中所说:”我们(日本人)的风俗、习惯、衣食住行、瓷器、漆器、绘画,乃至我们的文字,全部蒙受了茶道的影响。”

  大名茶道(安土桃山—江户时代)

  千利休在安土桃山时代的活跃,为茶道的发展开启了辉煌的一页。但并不是每个茶人都能如千利休一般得到如此崇高的地位。在这个时期,茶道的学习者有许多是各领地的大名(泛指拥有许多部下与家臣的有权武将)与武士。其中千利休有七名各自有所成就的弟子,一般被称之为“利休七哲”,多为当时的大名。当千利休接受丰臣秀吉赐死后,弟子细川三斋(后称三斋流)继承千利休的精神,而古田织部(后称织部流)在茶道中加入自己的创意,继续发展茶道。他创造出许多独到的茶具(如知名的织部烧)、茶室或是露地(茶室外的茶庭)的改造。“利休七哲”多为战国时代的大名,由此发展下去的茶道称为“大名茶道”。

  而大名茶道中“远洲流的小堀远州曾经是古田织部的弟子,同时也是一名杰出的建筑家与造园家。现在京都的赏樱名地桂离宫与大德寺便是他的著名作品。另外还有“石州流”的片桐石州,他继小崛远州后称为德川四代将军家纲的茶道师傅,也与千利休一样,重视淡泊闲静的茶道精神。

  三千家成立(江户时代至今)

  千利休过世后,千家子孙为躲避丰臣秀吉的追杀而逃往外地,千利休的继子少庵在逃亡后被获准回到京都继承千家。但因不想与父亲一样过着伴君如伴虎的日子,决定绝不出仕,并很早就将千家交与儿子千宗旦,自己只担任辅佐角色。千宗旦自小受千利休的喜爱,同样崇尚“侘茶”的精神,喜爱淡泊的生活。千宗旦也拒绝担任将军或大名茶道老师,因甘于过不富裕且平淡的生活,因而又有“乞食宗旦”的别名。这里的乞食可不是因为他曾经有过乞讨之事,而是表示生活极度简朴。因为他后来成为僧侣并寄宿于大德寺修行,将许多佛教中的禅思融入茶道中,使“禅茶一味”进一步发展。

  其子孙依照各自的志向,次男与祖父、父亲不同,成为大名四国高松藩松平家的茶道头,但后来辞官回京,在武者小路一带落脚,并盖了一茶室“官休庵”,后称“武者小路官休庵”。

  宗旦将千利休传下来的“不审庵”传给三子宗左后,就是今日的表千家。而千宗旦在自己设立的今日庵,传承至今日,就是里千家。不审庵、今日庵和官修庵统称三千家。千利休的许多其他优秀弟子也继承了他的茶道,各自在不同的地方成长起来。到了江户时代,德川将军崇尚朱子学与儒学,将日本从战争时代带入到民生富裕的江户时代,此时许多茶道名人与茶人纷纷开始向富裕起来的商人与民众传授茶道。至此,茶道进入了新的一页,朝民间普及。但当时因为许多人跟随者德川家搬迁到了江户(现在东京一带),一些学习过茶道的人也开始在那里授课。为了维持教学的正确与正统性,便开始了“家元”制度。在一些其他日本传统技能的门派中,也都可见“家元”这个角色。简单来说,家元等同于一个掌门人的位置,而且是属于世袭制的。一个流派的教学内容、方向、发展等等都是由家元来做领导的,避免了不挣钱与不正统的教学。而学习者希望教授茶道的话,也必须修习至一定程度,并获得允许资格,方可在外教学。也许有人对这种制度有所微词,但是家元制度的订立,却为后来希望学习的人保留了一个正规的学习渠道,同时也保证了教学的质量。

  明治时代,女性茶道学习者日增

  在明治维新后茶会与茶室多是实业家茶道爱好者所喜爱举办的。明治时代之前,女子至多只是接受茶道教育。但明治时代之后,首度在教育课程中设立了点茶课程。到了明治二十年,各地的女纸学校也纷纷开始设立点茶课程,从此之后,茶道开始被认为是女纸必备的教养课程。其中里千家的第十一代家元玄玄斋的长女到女子学校亲授茶道课程,将茶道的礼节与待人处事的心性,亲身传递。茶道到了现在,便不再像战国或江户时代那样是以男人为主的修习了。到了明治时代,有感于日渐西化的社会,在日本主办万国博览会时,里千家第十一代家元玄玄斋创立的“立礼”,便是符合西化的桌椅式点前,让不习惯跪坐的外国人也可以欣赏并体验茶道的美好之处。

  日本茶道的起源

  日本茶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纪,但茶叶的传入则是由遣唐使来完成的。日本古代没有原生茶树,也没有喝茶的习惯。自从奈良时代的遣唐使们把茶叶带回日本之后,茶这种饮料就在日本生根发芽了。相传在800多年前的中国宋代,日本的荣西禅师两次来到浙江,将中国的饮茶文化带到了日本,从而发展形成了日本茶道。与中国的茶文化历史相比,日本茶道的历史算不上悠久。

  日本茶道学界一般认为日本的茶最早是由传教大师最澄和尚于9世纪初由中国带入日本,后传说其将带回的茶种子种植于近江坂本的日吉神社,从而形成了后来的日吉茶园。据日本著名史书《类聚国史》记载,弘仁六年(815年)四月,嵯峨天皇巡幸近江国滋贺韩崎时曾接受了永忠和尚进奉的煎茶,茶这才开始见于日本正史。其后的三百余年间饮茶却从昙花一现之后又在日本悄然泯灭了。直到1191年荣西和尚从中国学成回国时再次将茶种子带回日本,并且种植于筑前国背振山,1207年明惠上人受荣西和尚所赠之茶种子,又将其种植在(木母)尾高山寺内,饮场习俗才逐渐在僧人中间流行开来。1214 年,将军源实朝因醉酒引起头痛,久治不愈,最后喝了荣西和尚进献的茶后才摆脱了病痛。荣西和尚还向将军进献了自己所著的《吃茶养生记》一书,借机宣扬茶德和饮茶的好处,从此茶在士大夫及武士阶层普及。 日本茶道产生之前的日本茶文化称为日本茶道前史。而真正意义上的日本茶道产生是直到15世纪末,16世纪初叶才由村田珠光、千利休等人完成的。村田珠光既是一位僧人,也是给日本茶道注入思想的第一人,因此被称为日本茶道的始祖。其后的武野绍鸥、千利休等人又逐步制定了更为详细、系统的规范。千利休被奉为茶道的集大成者。

  中国的茶文化来自平民大众的日常习俗,而日本则恰恰相反,饮茶文化走的是自上而下的道路,就如同明治年间的资本主义改革。茶在刚刚传到日本的时候完全属于奢侈品,只有皇族、贵族和少数高级僧侣才可以享受,茶道被当作一种高雅的先进文化而局限在皇室的周围,内容与形式都极力模仿大唐。自镰仓时代开始,在思想上受到《吃茶养生记》的影响,将茶尊奉为灵丹妙药的情况越来越普遍。而茶叶种植的高速发展也为茶走入平民家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段时间,饮茶活动以寺院为中心开始逐渐普及到民间。

日本茶文化

日本茶文化

  导语:日本茶道是在日本一种仪式化的、为客人奉茶之事。原称为“茶汤”。日本茶道和其他东亚茶仪式一样,都是一种以品茶为主而发展出来的特殊文化,但内容和形式则有别。茶道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最初是僧侣用茶来集中自己的思想,唐代赵州从谂禅师曾经以“吃茶去”来接引学人;后来才成为分享茶食的仪式。现在的日本茶道分为抹茶道与煎茶道两种,但茶道一词所指的是较早发展出来的抹茶道。下面为大家带来日本茶文化,快来看看吧。

  日本茶道的“茶室”,又称“本席”﹑“茶席”,为举行茶道的场所。日本的茶室一般用竹木和芦草编成。茶室面积一般以置放四叠半“榻榻米”为度,约9-10平方米。小巧雅致,结构紧凑,以便于宾主倾心交谈。茶室分为床间﹑客﹑点前﹑炉踏达等专门区域。室内设置壁龛﹑地炉和各式木窗,一侧布“水屋”,供备放煮水﹑沏茶﹑品茶的器具和清洁用具。床间挂名人字画,其旁悬竹制花瓶,瓶中插花,插花品种视四季而有不同。

  日本茶道的茶具因日本茶道源于中国,故而日本茶道的茶具也源于中国功夫茶具。其基本茶具与潮州功夫茶具一样也分四大件:凉炉,煮水用的风炉;茶釜,煮水用的铁制的有盖大钵;汤瓶,泡茶用的带柄有嘴罐,称“急须”;茶碗,盛茶汤用的瓷碗。

  另外,还有研磨茶叶的“茶磨”﹑夹白炭用的“火箸”;盛冷水的“水注”;盛白炭的“炭篮”;清洁茶具用的“水翻”;装香用的“香盒”;沏茶时用于搅拌的“茶筅”;取茶粉用的竹制“茶勺”;擦拭茶碗的“茶巾”;盛茶叶末的“茶罐”;用三根大鸟羽毛制成﹑用于拂尘的“羽帚”;盛炭的“炭斗”;盛炉灰的“灰器”;取水用的“水勺”等。

  日本茶道的用具名目繁多,不但有大小之分,还有“和物”(日本)与唐物(中国)﹑高丽物(朝鲜)之区别。

  品茗饮茶,自古讲究器具使用。小巧精致的茶具赏心悦目,自然不必多说,而使用大茶具也别有一番情趣。虽说北京曾出过著名的大碗茶,可要是和日本的大碗茶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这种大碗茶产自奈良市西北著名的西大寺。那里每年4月和10月的第二个周末,都会举行“大茶盛式”活动。日语中“盛”是“器具”之意,“大茶盛”就是大茶碗的意思。这种大茶碗也真够大的,高21厘米,直径为36厘米,周长107厘米,重达7公斤,堪称茶具中的巨无霸。

  喝大碗茶要两边人帮忙。

  源自700多年前的施舍

  为何要使用如此巨大的茶碗喝茶呢?据说在1239年,西大寺的高僧向寺院内的菩萨献茶后,为保佑“玉体安稳,万民丰乐”,将剩下的供茶施舍给聚集在寺中的信徒们饮用。当时,茶叶大多从中国进口,是高级奢侈品,只有贵族和僧侣间才流行饮茶,而日本民间,茶是被当成包治百病的药物使用的。

  施茶给众人饮用时,因没有足够的茶具,就用一个大水盆盛满茶水,一人一口,一直传递着喝下去。这样的做法在信徒中受到好评,西大寺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后来,这种发放茶水给参拜寺庙的信徒喝的传统就流传下来,直到今天。西大寺使用的茶具依然保持着当年的模样,成了日本独一无二的大茶碗。

  长老在煎茶

  喝大碗茶战战兢兢

  现在,饮茶已成了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习惯,但很多人仍然相信寺院的茶水能祛病除邪。西大寺每年春秋举行的“大茶盛式”都人满为患,尽管门票4000日元一张,还是极难买到。仪式本身与其说是分发茶水,更像是宗教仪式表演。参加者被带到铺着榻榻米的日式房间,跪坐在上等待。寺院长老在众僧侣簇拥下,神态庄严地缓缓踱进屋,开始讲述大茶碗的来龙去脉。听者正襟危坐,说者话音朗朗。然后,长老在众人注视下煎煮茶水。茶有两种,一种是煎茶,即把茶叶投入开水直接煎熬;还有一种是日本特有的抹茶,先把烘干的茶叶粉碎,然后加入开水搅拌成糊状。喝茶时5人一组,分得一个大茶碗。长老用长长的'茶勺象征性地向碗里注入茶水后就可饮用了。

  由于茶碗又大又重,一个人单独喝茶实在困难,需要两边的人协助才能捧起茶碗。喝茶时,头几乎要全部埋进碗中,从正面看,根本就瞧不见喝茶人的脸。由于紧张,不少人喝大碗茶时战战兢兢。据说,每年都有人把茶碗滑落,被大碗茶搞得狼狈不堪。

  日本茶文化

  日本跟我国一样都是亚洲国家,而且日本与我国的渊源甚深,日本以前的名字叫倭国,日本的很多文化和技术都是从我国流传过去的,如日本的纺织技术、造船技术、金工技术、文字,医术、天文历法、儒家思想、茶文化等。

  日本的茶道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纪,但是日本茶文化是源于中国的,早在唐朝时日本僧人最澄将茶种带到了京都比睿山;后来南宋时期日本僧人荣西也在天台山研习佛法并修学茶艺,写成了著名的《吃茶养生记》,而后茶这种饮料就在日本生根发芽了。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熔为一炉,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它不仅仅是物质享受,而且通过茶会,学习茶礼,陶冶性情,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正如桑田中亲说的:“茶道已从单纯的趣味、娱乐,前进成为表现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规范和理想。”

  日本茶道的起源和发展,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在隋唐,中国茶文化入“经”成“道”,有多批日僧前来留学,给日本带回了中国的佛与茶,始展日本茶文化“东方第一枝”。

  第二阶段在两宋,中国禅茶文化日渐成熟繁盛,此时,“取经”的日僧络绎不绝,名僧容西两次入宋,居留中国达二十四年之久,带回了禅味浓烈的中国茶道,并将圆悟禅师的《碧岩录》和“茶禅一味”的墨宝带回日本,自己又撰著《吃茶养生记》,由此成为日本佛教临济宗的祖师和日本茶道的先驱者。

  第三阶段在明清,在中国禅宗教义和“禅茶一味”的理念刺激和引导下,一种以崭新的精神和形式出现的茶道——草庵茶,在日本茶文化史上掀开了辉煌的一页,先驱者便是日本茶道的鼻祖村田珠光。珠光曾跟随一休大师参禅,经过艰苦的,最终成为一休大师的弟子,并从大师那里得到了圆悟克勤的的墨迹。珠光将之运用于茶道,开拓出了日本茶道茶禅结合的新境界,这便是“墨迹开山”典故的由来。圆悟克勤的墨迹成了禅茶结合的最初标志,也是日本茶道界的最高宝物,人们走进茶室,都要在墨迹前跪下行礼,以示对圆悟的敬意。由此,珠光被确立为日本茶道的开山,曾提出过“谨敬清寂”为茶道精神;后来千利休继承茶道,而后以“和、敬、清、寂”四字为原则,并成为融宗教、哲学、伦理、美学为一体的文化艺术活动。

;

日本人的茶道历史起源

  茶起源于中国并引进到了日本,在渐次形成日本茶道的过程中,中国人的饮茶方式乃至情趣被逐步消除掉了。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日本人的茶道历史起源,一起来看看。

  日本人的茶道历史

  日本茶道的源流,应上溯至8世纪上半叶。那时日本从中国引进茶文化,完全是照搬中国贵族书院式的茶道模式。可是,经过四五个世纪的吸收消化,到了16世纪,千利休提倡茶道应以“无中万般有”、“一即是多”的禅宗思想为根底,去掉一切人为的装饰,追求至简至素的情趣。他首先改革了茶室,由书院式的茶道,发展为草庵式的茶道,从茶室建筑、装饰和摆设,到煮茶方法、使用茶具样式和吃茶礼仪,进一步融入禅的简素清寂的精神,俗称“空寂茶”。由此在日本有“茶禅一昧”的说法,茶道也因此成为精神和交际礼法之道。

  日本茶道之女性的茶道

  女子教育和茶道要了解当今茶道为什么会友如此巨大的女性拥户群 ,还的追溯到明治时代,在明治时代以前,茶道是男性的专属,女子学教的茶道教育。

  明治八年一月,36岁的迹见花蹊在东京神田中猿 乐町设立了迹见女子学校,并在学校教学科目中设点茶一项,这是学校茶道的初始。迹见花蹊于天保十一年四月九日出生在大阪的木津村,20岁时继承其父经营的“寺子房”,精通汉学绘画的他对茶道也情有独钟,他从实践性的教育观点出发,充分认识到学校茶道教育重要性。

  明知十二年,京都女子学校也设立了点茶课程。明治二十年,当时的文部大臣森有礼提到:国家富强的根本在于教育,教育的根本在于女子教育”,“女子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成为贤妻良母所必须的气质才能。”强调了女子教育中艺能课程的重要性。从名之中后期开始。各地的女子学校纷纷设立茶道课程。到大正后起,京都市立第一高等女子学校三年级中有150多人、四年级中有100多人、五年级中有50人左右希望学习茶道课程。茶道开始被认为是一种 女性所必需的教养。当然,女子学校茶道教育的盛行和各茶道流派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其中以里千家最为积极。明知20年代,里千家十一世家元玄玄斋的长女犹鹿子到学校授课茶道,此后,历代里千家家元均担当了女子学校的茶道课程。他们希望通过学校教育的渗透 ,使茶道在女性中得以普及。在他们的努力下,到大正末期。女性的茶道人口超过了男性,此后更是占了主体的地位。

  日本人的茶道起源

  正如桑田中亲说的:“茶道已从单纯的趣味、娱乐,前进成为表现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规范和理想。”

  十六世纪末,千利休继承、汲取了历代茶道精神,创立了日本正宗茶道。他是茶道的集大成者。剖析利休茶道精神,可以了解日本茶道之一斑。

  村田珠光曾提出过“谨、敬、清、寂”为茶道精神,千利休只改动了一个字,以“和敬清寂”四字为宗旨,简洁而内涵丰富。“清寂”也写作“静寂”。它是指审美观。这种美的意识具体表现在“侘”字上。“侘(わび)”日语音为"wabi",原有“寂寞”、“贫穷”、“寒碜”、“苦闷”的意思。平安时期“侘人”一词,是指失意、落魄、郁闷、孤独的人。到平安末期,“侘”的含义逐渐演变为“静寂”、“悠闲”的意思,成为很受当时一些人欣赏的美的意识。

  这种美意识的产生,有社会历史原因和思想根源:平安末期至镰仓时代,是日本社会动荡、改组时期,原来占统治地位的贵族失势,新兴的武士阶层走上了舞台。失去天堂的贵族感到世事无常而悲观厌世,因此佛教净土宗应运而生。失意的僧人把当时社会看成秽土,号召人们“厌离秽土,欣求净土”。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很多贵族文人离家出走,或隐居山林,或流浪荒野,在深山野外建造草庵,过着隐逸的生活,创作所谓“草庵文学”,以抒发他们思古之幽情,排遣胸中积愤。这种文学色调阴郁,文风“幽玄”。

日本茶文化的历史起源

  日本茶文化不仅仅是物质享受,而且通过茶会,学习茶礼,陶冶性情,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日本茶文化的历史起源,一起来看看。

  日本茶文化的历史起源

  众所周知,茶文化最早发源于中国。中国的茶叶首传日本,一般上溯到遣唐使日本高僧最澄来华,实际上,茶首次传播到日本的时间还要早一些,据文献记载,隋文帝开皇十三年,茶已传到日本。至唐代,茶叶由日本高僧最澄将中国的茶树带回日本,茶这种饮料就在日本生根发芽,日本栽培茶树由此开始。

  后弘仁六年,嵯峨天皇巡幸近江,过京都西北的崇福寺和梵释寺时,因大僧正永忠亲自煎茶奉献天皇,天皇饮后龙心大悦,赞美有加,便命令进行种植,设立造茶所,专供宫廷,在皇宫中的法要会式里面也有使用茶的纪录。这就是日本茶饮用的最早记载,当时,茶叶十分贵重,只有僧侣、贵族阶级等少部分人才能品尝。

  到了宽平六年遣唐使的废止,与中国的交流也为之中断,在上层社会兴起的饮茶之风也逐渐衰退,仅有少部份的僧侣保持饮茶的习惯,当时高僧们播种的茶树,也淡出了记载。总的说来,平安时期的日本茶文化,无论各方面都是照搬中国唐代的茶文化。

  到了中国宋朝,日本国力又兴盛了起来,这时日本到了平安时代的末期,当权者平清盛再度与中国开始交流。到镰仓初期,后来被日本称为“日本茶祖”荣西禅师从中国学到了茶的加工方法,并将优质茶种与茶具带回日本,将种子种在九州的背振山上,当时荣西禅师所种植之茶被称为石上茶,他于公元一二一一年写成了日本第一部饮茶专著《吃茶养生记》,对日本茶道产生起了重要影响,书中介绍中国宋代的末茶冲饮法,为后来日本茶道的品茶艺术开了先河。之后公元一二五九年日本南浦昭明禅师来到我国浙江经山寺求学取经,学习了该寺院的茶宴仪程,将中国的茶道引进日本,成为中国茶道在日本的最早传播者。日本《类聚名物考》对此有明确记载:“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开山南浦昭明由宋传入。”之后,日本的茶文化逐渐演化为禅宗和律宗两大流派。镰仓时代,日本的饮茶活动以寺院为中心,以茶为药,茶文化逐渐由寺院普及到民间。镰仓末期,受中国宋代“斗茶”的影响,在日本上层武士中,“斗茶”开始兴起,“茶寄合”等游戏大受欢迎,茶歌舞伎等抹茶法也迅速扩展开来。

  经过几个世纪的消化吸收,直到16世纪日本丰臣秀吉时代(我国明朝中后期),千利休成为日本茶道高僧后,提出茶道应以“无中万般有”、“一即是多”的禅宗思想为根底,删除了茶文化中繁文缛节,追求至简至素的情趣, 进一步融入禅的简素清寂的精神,俗称“空寂茶”, 并在武士中流行,最终形成了现代所说的“茶道”。日本有“茶禅一昧”的说法,在禅茶一体化的基础上,将茶道还原到淡泊寻常的本来面目,为茶道的大众化奠定了基础。经千利休改良的茶道,其基本精神为“四规”,即“和、敬、清、寂”其实质是日本大和民族的凝聚化。千利休完全消除了茶道的娱乐性,将茶道的艺术境界带向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方向,茶道开始成为一种综合性的文化体系。

  现在日本流行的茶道,就是由千利休创立的。他集茶道之大成,主张茶室的简洁化,庭园的创意化,茶具小巧,木竹混用,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千家流”茶法。它的基本理论显然是受了中国茶道精髓的影响而形成,其主要的仪程框架规范仍源于中国。

  迄今为止,对日本民族文化艺术影响最为深远的,非千利休莫属。千利休不愧为世界级的文化名人。

  日本茶文化的历史发展

  中国茶叶约是在唐代时,便随著佛教的传播进入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因而最先将茶叶引入日本的,也是日本的僧人。公元1168年,日本国荣西禅师历近艰险至中国学习佛教,同时刻苦进行“茶学”研究,也由此对中国茶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荣西回国时,将大量中国茶种与佛经带回至日本,在佛教中大力推行“供茶”礼仪,并将中国茶籽遍植赠饮。其时他曾用茶叶治好了当时镰仓幕府的将军源宝朝的糖尿病,又撰写了《吃茶养生记》,以宣传饮茶之神效,书中称茶为“上天之恩赐”,是“养生之仙药,延年之妙术”。荣西因而历来被尊为日本国的“茶祖”。

  随著唐宋时期中国的茶叶与饮茶艺术﹑饮茶风尚引入日本的佛教寺院后,又逐渐普及到广大民间,使吃茶的习俗进入了日本平民的生活,并日益兴盛。

  15世纪时,日本著名禅师一休的高足村田珠光首创了“四铺半草庵茶”,而被称为日本“和美茶”(即佗茶)之祖。所谓“佗”,是其茶道的专用术语,意为追求美好的理想境界。珠光认为茶道的根本在于清心,清心是“禅道”的中心。他将茶道从单纯的“享受”转化为“节欲”,体现了修身养性的禅道核心。

  其后,日本茶道经武野绍鸥的进一步推进而达到“茶中有禅”﹑“茶禅一体”之意境。而绍鸥的高足﹑享有茶道天才之称的千利休,又于16世纪时将以禅道为中心的“和美茶”发展而成贯彻“平等互惠”的利休茶道,成为平民化的新茶道,在此基础上归结出以“和﹑敬﹑清﹑寂”为日本茶道的宗旨(“和”以行之;“敬”以为质;“清”以居之;“寂”以养志),至此,日本茶道初步形成。

  日本茶道的精神实质,追求人与人的平等相爱和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而在生活上恪守清寂﹑安雅,讲究礼仪。日本人民视为修身养性﹑学习礼仪﹑进行人际交往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日本茶道发扬并深化了唐宋时“茶宴”﹑“斗茶”之文化涵养精神,形成了具浓郁民族特色和风格的民族文化,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显示了有中国传统美德的深层内涵的茶文化之巨大影响。

浅谈日本茶文化的起源?

。日本茶道集固本之食道、长智之书画道、积勇之武道、增美之花道和清神之香道、乐道为一体,是日本独特的生活文化。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一起来看看。

  茶原产于中国,日本茶道源自中国的茶文化。在7世纪之前,日本人是不喝茶的。去中国学习佛教禅宗的日本僧侣在学习传播中国文化的时候,把中国的茶种和喝茶的道具和礼仪一起带回了日本。公元805年日本传教大师最澄从中国带回茶籽,栽种在比睿山麓,形成了日本最古的“日本茶园”。刚开始,这些茶叶作为一种贵重药物被利用,后来在日本栽培成功逐渐推广饮用,与此相对的符合日本人的茶道礼仪也渐渐制定出来。

  茶道的发展经历了众多茶道大家的推广和发展。茶道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三位是村田珠光、武野绍鸥、千利休。在室町时代,商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手工业发达,产品增多,竞争激烈,商业活动繁忙,城市奢华喧嚣。很多人为了享受宁静、闲寂的生活,追求“侘”的审美意识,往往找一块僻静的处所,过起了隐居的田园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村田珠光主张茶与禅在精神上的统一,提出了“谨敬清寂”的茶道精神,创作了“侘茶”这一茶道方式。武野绍鸥承先启后,对村田珠光的茶道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将日本的歌道理论中表现日本民族特有的典雅、素淡、纯净的思想汇入茶道,为日本茶道的进一步民族化、正规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十六世纪末,作为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继承、汲取了历代茶道精神,创立了日本正宗茶道。作为“千家流”流派的鼻祖,在他死后,他的后代创设了“表千家”、“裹千家”、“武者小路千家”三个流派。作为茶道主流一直延续到现在。经过千余年的历史发展,日本茶道已经发展成为融合建筑、园艺、美术、宗教、思想、文学、烹饪等诸文化风格的以饮茶为主体的综合艺术技能。

  浅谈日本茶文化的美学

  缺陷之美

日本茶道虽追求精神上的“一心”,但却倡导面对现实生活的不完美,欣赏缺陷。比如,茶道中使用的茶碗,不论从造型到色彩等,常常可见到不均衡一致的陶瓷品,有的左右不对称,有的是釉没足色,有的更是表面粗糙。还有茶室中的花入或挂轴等茶道美术品,入眼的常常不是整齐划一的感觉,多是参差不齐。这种带有缺陷的美,却常有深度的魅力。日本茶道认为,缺陷的美,是一种奇数单一的美。就如中国书法中的行草,行云流水间的狂草,在不是正楷的忘形中,独自拥有一种看似不整齐规范的奇美。

  简素之美

  简洁朴素单纯的美,是日本茶道文化的第二属性。日本茶道文化的基本元素之一,是禅宗的“无”,所以,茶道的简素,就是“无”的表现之一。比如,日本古来建筑中,神宫和茶室的建筑,虽然理念上都推崇简素之美,但神宫的简素和茶室的简素,却是同一概念下的两种简素。神宫的建筑是古朴、庄巖、静穆,京都的桂离宫,东京的明治神宫,选材上用巨木和整齐的巨石等;茶室的建筑,则是简单、纯朴、寂静,选材上是就地取材,粗木简瓦搭成,诠释了一种脱离于寺院的俗世修心养性之愿望。这两种简素,都体现了日本禅学的美感。茶庭中只有常绿树木而无花草,茶室中的挂画,也多为水墨淡彩的山水之作。尤其是茶室中的木柱或横梁,看似毫无精雕细刻,却有种稚拙笨朴的素美,令人入目难忘。进入茶庭和茶室,举目所见,没有绚烂只有素雅,这种简单的素美的深处,蕴藏着枯淡的清寂之美。

  枯槁之美

  毫无感觉的空白澄明,枯老中的孤高,历经岁月沧桑的变迁,不论怎样的苍老,其中都有着无觉的静默之美。在茶室中,常常见到挂轴中的书法或画,墨迹淡薄难辨,或者老旧斑剥的茶盒等,虽然一目所见,有种枯槁之状,但却令人感悟一种枯中沉淀的力量,外表不再强大,内在却雄气的阳刚厚重之美。

  自然之美

  无心,无念,无意识。不论是茶师或茶客,在茶室中,相视深礼一敬时,彼此流露出来的平常心态,为自然之美。古来日本茶道文化中,视人为做作的行为不美。所以,从茶见到茶人的行为,皆追求自然状态。比如,使用的茶碗不需名匠之作,不需华丽釉彩。最好的茶碗,就是自然烧制的粗陶。这和现代的一些所谓茶道新风完全不同。刻意的完美,不是美,自然无心的美,才是纯美。

  幽玄之美

  中国的古诗句有:庭院深深深几许,这和日本茶道提倡的幽玄之美,有着相同的意境。幽玄之古美,是一种无限深幽之处的无限意境之美。比如,在幽暗茶室中,简单的眼神和无言的会意,有种心领神会的幽深玄美。这种东方的含蓄之美,在茶道文化中达到极致。留白处的空阔意境,是一种自觉自悟的韶美,是一种非日常耀眼明灿的幽深玄阔之美。幽玄,不是阴暗沉郁之气氛,而是沉静中的寂落之美。

  脱俗之美

  踏入茶庭,走过碎石板路,进入茶室入座,这一过程,是一种短暂地脱离红尘俗世的忘我之境。放下尘念,远离喧闹,进入神清心宁的境地,这是日本茶道文化的一种忘我脱俗之美。日本茶庭的露地“石板路”,不仅仅是一条短短的路径,而是一种更多象征意义上的回归身心本我的回家之路。进入茶室前的净水洗手等动作,也是一种净心脱尘之举。茶道追求的脱俗之美,不是简单地脱离世俗红尘,不食人间烟火,而是让疲倦的身心得以短暂的净化,再以清新的“我”回到日常俗世中前行。所谓的脱俗,不是表象的脱离现实的生存规则,而是令人在真实生活中,自然畅顺地融入世道。利休大师倡导的“心中一尺自悟”,便是对脱俗最练达的诠释。世人若能心中有道,胸中有规地行走尘路,便不易迷失本我,会走得更逍遥自在。比如在茶席中聚会的开始前或结束后,禁忌高谈阔论地炫耀财富和摆弄学问之谈。不论是茶师还是茶客,茶前茶后的交流,大多是轻语温句的情趣之事。脱俗,便是俗人在此一时,求得此一刻的清净俗念之愿。

  静寂之美

  沉稳、安静、平和,面对日常中的“我”内省内悟,也是日本茶道文化的元素之一。茶道的开始和完了,时常都是在一种无言的静寂中展落。从茶师到茶客到茶具到挂轴到茶花,均以静为旨,以求得悟淡中感知雅美,静中品味动美。窗外的风声雨声鸟声,室内的水沸滚动声和茶师手中竹刷的轻动做声,众静皆一动过程中的寂美,是红尘俗人在日常中忘知忘觉的美感,而在日本茶道中,寂静之美,却非常重要。

日本茶文化的起源是什么

日本茶道源自中国。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熔为一炉,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它不仅仅是物质享受,而且通过茶会,学习茶礼,陶冶性情,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

  日本的茶道起源于中国,具有东方文化之韵味。它有自己的形成、发展过程和特有的内蕴。

  正如桑田中亲说的:“茶道已从单纯的趣味、娱乐,前进成为表现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规范和理想。”十六世纪末,千利休继承、汲取了历代茶道精神,创立了日本正宗茶道。他是茶道的集大成者。剖析利休茶道精神,可以了解日本茶道之一斑。

  村田珠光曾提出过“谨敬清寂”为茶道精神,千利休只改动了一个字,以“和敬清寂”四字为宗旨,简洁而内涵丰富。“清寂”也写作“静寂”。它是指审美观。这种美的意识具体表现在“侘”字上。“侘”日语音为“wabi”,原有“寂寞”、“贫穷”、“寒碜”、“苦闷”的意思。

  平安时期“侘人”一词,是指失意、落魄、郁闷、孤独的人。到平安末期,“侘”的含义逐渐演变为“静寂”、“悠闲”的意思,成为很受当时一些人欣赏的美的意识。这种美意识的产生,有社会历史原因和思想根源:平安末期至镰仓时代,是日本社会动荡、改组时期,原来占统治地位的贵族失势,新兴的武士阶层走上了舞台。失去天堂的贵族感到世事无常而悲观厌世,因此佛教净土宗应运而生。

  失意的僧人把当时社会看成秽土,号召人们“厌离秽土,欣求净土”。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很多贵族文人离家出走,或隐居山林,或流浪荒野,在深山野外建造草庵,过着隐逸的生活,创作所谓“草庵文学”,以抒发他们思古之幽情,排遣胸中积愤。这种文学色调阴郁,文风“幽玄”。

关于日本茶道文化,你都懂什么?

关于日本茶道文化,你都懂什么?

日本茶道历史

饮茶始于中国,佛教僧侣会通过喝茶来帮助自己冥想。在唐朝时传入日本,逐渐演变为一种完整的文化体验。茶道已逐渐成为展示复杂茶道知识程序的终极场所,同时也是展示自己对茶道瓷器等用具鉴赏力的时刻。它还为私人谈话提供了优雅的环境。整个茶道体验旨在从精神方面为参与者带来平静的共享体验。

日本茶道环境

中世纪的茶道会在家中准备专用的茶道空间,即茶室。通过拥有一个专门的房间,喝茶的人可以更轻松地将自己从日常事务中抽离出来,在当时是贵族的专属消遣之一。

一间茶室并不大,光线从窗户和纸屏风射进来。地板则由榻榻米垫组成。每个人都通过一扇只有90厘米高的小门弯腰才能进入,表示所有进入的人都是平等的。在进入之前,还必须在专门提供的石盆中洗手。

中世纪极简主义风格的茶室也沿用至今。并由鲜花、书法等装饰元素一起营造出和谐平静的氛围。茶室的视野首选是景观花园或者禅宗岩石花园等,目的都是为了营造出让人内心平静的氛围。

日本茶道器具

茶道中使用的所有器具都应该是最高质量的,还比如具有雕刻精美或古董藏品等特色和美感,而所有这些细节都会被客人注意到。茶道中使用的必备器具有茶壶、竹席、茶布、竹勺、废水碗、茶勺、茶碗等等。

日本茶道程序

在环境和用具方面一切都准备妥当之后,就开始进行泡茶。泡茶时重要的是动作要简洁、精确、优雅、克制。此外,在实际准备茶时应该保持沉默。首先用布将茶壶和竹勺擦干净。准备好后,将热水倒入茶碗中,但仅用来加热它们。然后将茶粉加入碗中,倒入热水并搅拌。喝茶时应该小口喝。最后,主人和客人可能会一起讨论其中的一些精致器具。

日本留学须知的茶道文化

  说起日本茶道,大家都知道它跟我国的茶道相比丝毫不逊色。日本茶道不止是一种生活艺术,更是一种可贵的精神,现在就跟随出国留学一起来了解日本茶道的详情吧,欢迎大家阅读。

  日本的茶道源于中国,却具有日本民族味。它有自己的形成、发展过程和特有的内蕴。正如桑田中亲说的“茶道已从单纯的趣味、娱乐成为表现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规范和理想。”十六世纪末,千利休继承、汲取了历代茶道精神创立了日本正宗茶道。

  茶道是一种包含了许多技艺与复杂的程序的生活艺术,从看似简单实则很讲究的茶具的冲洗,茶水的烹制,到沏茶、赏茶、闻茶、饮茶,每一步讲究的都是一种精致与唯美。走进一间茶馆,品上一小碗经过一步步细心熬制的茶水,再烦闷压抑的内心也能纯净安静下来。茶道不仅是修身养性、提高生活品位的艺术,更是增进友谊的途径,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品茶能够静心安神,可以体现“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同时与佛道儒的“内省修行”的思想相得益彰。茶道精神作为茶文化的关键,其本身就是一种灵魂的载体。

   茶道观点:和、敬、清、寂

  “和、敬、清、寂”是日本茶道奉行的四谛、遵循的四规、坚守的四则。这四个字是对日本茶道所有精神内涵的高度概括。只要一说到茶道人们从内心联想到的情景意蕴其实就是这四个字的抽象意念。

  在日本,茶道的主要思想宗旨是:主体的“元”即主体的绝对否定。这个茶道的主旨是无形的。作为“无”的化身而出现的有形的理念便是和、敬、清、寂。它们是“无”泊出生的四种现象。随着时间的发展从上面所说的几个内容中衍生出了日本茶道的种种优秀的技艺。

  和代表平和的和,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当我们进入茶室之中品尝一碗茶时,无论是客是主“请先”“请慢用”以及种种的言词,都代表了茶道中所蕴含的“和”之意。

  说到敬,则是对于长辈的尊敬,同时也代表了对于友人与同济间的敬爱。以和而敬,从此开始便展开了茶道的真随。

  清,则是清净、清洁的意思,也是茶道的种种礼仪,做法中十分强调的部分。

  寂乃是茶道中的美的最高理念,在求取“静”的同时,能观察自己知足的内心,在深沉的思索中让自己内心沉淀,是禅学中所生之思想,也是对于人生的最佳解答。

   饮茶程序

  日本茶道是必须遵照规则程序来进行喝茶活动。而茶道的精神,就是蕴含在这些看起来繁琐的喝茶程序之中。

  茶道品茶很讲究场所,一般均在茶室中进行。接待宾客时,待客人入座后。由主持仪式的茶师按规定动作点炭火、煮开水、冲茶或抹茶,然后依次献给宾客。

  客人按规定须恭敬地双手接茶,先致谢,尔后三转茶碗,轻品、慢饮、奉还。点茶、煮茶、冲茶、献茶,是茶道仪式的主要部分。需要专门的技术和训练,饮茶完毕,按照习惯,客人要对各种茶具进行鉴赏,赞美一番。最后,客人向主人跪拜告别,主人热情相送。

   茶道精神

  “一期一会”一词出自江户末期最大的茶人井伊弼所著茶论《茶汤一会集》。井伊说:追其本源,茶事之会,为一期一会,即使同主、同客可反复多次举行茶事,也不能再现此时此刻之事。每次茶事之会,实为我一生一度之会。由此,主人要千方百计,尽深情实意,不能有半点疏忽。客人也须以此世再不能相逢之情赴会,热心领受主人的每一个细小的匠心,以诚相交。

  由此可见,茶道是一场静心清魂的佛事。茶人不愧为在家的僧人。茶室可比作寺院的佛堂。所以,日本茶道思想是茶与禅的融会贯通。茶中有禅理,禅理又在品茶中深刻体会到。

   茶道影响

  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中国的茶文化传入日本后,经过几代日本茶人的潜心研究和改革创新,逐步形成了集宗教、伦理、美学等为一体,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茶道体系。茶道作为日本民族文化的代表,不仅影响了日本国民的精神文化、建筑风格、陶艺制造和饮食文化,还在其生活习惯、服饰、绘画、插花甚至文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没有茶道,就没有日本文化史。研究茶道,对于了解日本文化、日本社会有重要作用。

日本江户时代和现代的茶文化

日本江户时代和现代的茶文化

  导语:茶是日本传统的大众化饮料,平均每10人中有8人饮茶。还是在唐朝的时候,日本僧人最澄在浙江天台山留学,回国时,不仅将天台宗带到日本,还将茶种带到了京都比睿山。后来的僧人荣西也在天台山研习佛法并修学茶艺,写成了著名的《吃茶养生记》,记录了南宋时期流行于江浙一带的制茶过程和点茶法,从而被誉为日本的“茶祖”。而之后的留学僧圆尔辩圆带回了径山茶的种子,种植在自己的故乡静冈县,茶风从此开始流传。

  由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开创的统一全国的事业,到了其继承者德川家康那里终于大公告成。公元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户建立幕府,至1868年明治维新,持续了260多年。

  千利休自杀后,其第二子少庵继续复兴利休的茶道。少庵之子千宗旦继承其父,终生不仕,专心茶道。宗旦去世后,他的第三子江岑宗左承袭了他的茶室不审庵,开辟了表千家流派;

  他的第四子仙叟宗室承袭了他退隐时代的茶室今日庵,开辟了里千家流派;他的第二子一翁宗守在京都的武者小路建立了官休庵,开辟了武士者路流派茶道。此称三千家,四百年来,三千家是日本茶道的栋梁与中枢。

  除了三千家之外,继承利休茶道的还有利休的七个大弟子。他们是:蒲生化乡、细川三斋、濑田扫部、芝山监物、高山右近、牧村具部、古田织部,被称为“利休七哲”。

  其中的古田织部(1544-1615)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大茶人,他将利休的市井平民茶法改造成武士风格的茶法。古田织部的弟子很多,其中最杰出的是小掘远州(1579-1647)。小掘远州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茶人,他一生设计建筑了许多茶室,其中便有被称为日本庭园艺术的最高代表——桂离宫。

  片桐石州(1605-1673年)接替小掘远州作了江户幕府将军秀纲的茶道师范,他对武士茶道作了具体的规定。石州流派的茶道在当时十分流行,后继者很多。其中著名的有松平不昧(1751-1818年)、井伊直弼(1815-1860年)。

  千利休去世后,由他的子孙和弟子们分别继承了他的茶道,400年来形成了许多流派。主要有:里千家流派、表千家流派、武者小路流派、远州流派、薮内流派、宗偏流派、松尾流派、织部流派、庸轩流派、不昧流派等。

  由村田珠光奠其基,中经武野绍鸥的发展,至千利休而集大成的日本茶道又称抹茶道,他是日本茶道的主流。抹茶茶道是在宋元点茶道的影响下形成的。在日本抹茶道形成的之时,也正是中国的泡茶道形成并流行之时。在中国明清泡茶道的影响下,日本茶人又参考抹茶道的一些礼仪规范,形成了日本人所称之的.煎茶道。

  公认的“煎茶道始祖”是中国去日僧隐元隆琦(1592-1673),他把中国当时流行的壶泡茶艺传入日本。经过“煎茶道中兴之祖”卖碳翁柴山元昭(1675-1763)的努力,煎茶道在日本立住了脚。后又经田中鹤翁、小川可进两人使得煎茶确立茶道的地位。

  江户时期,是日本茶道的灿烂辉煌时期,日本吸收、消化中国茶文化后终于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日本抹茶道、煎茶道。日本茶道源于中国茶道,但是发扬光大了中国茶道。

  现代时期

  日本的现代是指1868年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茶在安土、桃山、江户盛极一时之后,于明治维新初期一度衰落,但不久又进入稳定的发展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日间的茶文化交流频繁,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日本茶文化向中国的回传。

  日本茶道的许多流派均到中国进行交流,日本茶道里千家家元千宗室多次带领日本茶道代表团到中国访问,第100次访问中国时,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千宗室。千宗室以论文《<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获南开大学哲学博士。

  日本茶道丹月流家元丹下明月多次到中国访问并表演。日本当代著名的茶文化学者布目潮风、沧泽行洋不仅对中华茶文化有着精深的研究,并且到中国进行实地考察。2001年4月,日本中国茶协会会长王亚雷,秘书长藤井真纪子等一行到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进行茶文化交流。

;

日本茶道文化的发展

日本茶道受到中国茶道的影响,日本茶道的历史 文化 发展状况了解吗?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日本茶道文化的发展,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日本的茶道精神

  学术界对日本茶道精神的解释主要使用三个概念:(一)和敬清寂;(二)一期一会;(三)独坐观念。这些概念与禅的思想是相联系的。

  在日本茶道中, 饮茶 被视为是参究佛法、修行得道的艺术活动。日本茶号称是日本文化的代表和结晶。茶道四谛——“和、敬、清、寂”是茶道的规范和法则,是日本茶道精神最主要的思想理念。

  “一期一会”一词出自江户末期最大的茶人井伊弼所著茶论《茶汤一会集》。井伊说:追其本源,茶事之会,为一期一会,即使同主、同客可反复多次举行茶事,也不能再现此时此刻之事。每次茶事之会,实为我一生一度之会。由此,主人要千方百计,尽深情实意,不能有半点疏忽。客人也须以此世再不能相逢之情赴会,热心领受主人的每一个细小的匠心,以诚相交。

  “独坐观念”一语也出自井伊弼的《茶汤一会集》。面对茶壶一只,独坐茶室,回味此日茶事,静思此时此日再不会重演,此刻茶人的心里不禁泛起一阵茫然之情,又用起一股充实感。茶人此时的心境可称为“主体的无”。

  日本茶道流派较多,各个流派的做法又有所不同,尽管如此,他们的基本精神仍是一致的,也就是“一期一会”的精神。一期一会为日本茶道用语,一期即人的一生,一会即仅有一次。一期一会强调要将一碗茶当做一生的唯一、最后一碗茶,要怀着感激的心态品味香茶,故在整个日本茶道礼仪中,鞠躬礼贯穿始终。

  日本茶道历史

  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早在唐代时便有“茶道”这个词。随着中国茶的对外传播,茶道随之传到国外,与当地的风土人情相融合,开出了茶道中的朵朵奇葩。

  9世纪时,日本僧人前往中国求学取经,将佛教传入日本,同时也使饮茶在日本普及开来。15世纪中后期,日本茶道的开山之祖田珠光开创了禅与茶相结合的、力求简洁的草庵茶风。后来他又将使日本茶事活动从娱乐互动的领域拓展到了艺术、哲学、宗教的领域,获得 “道”的地位,正式开创了日本茶道。

  1586年,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被任命为茶道高僧,他还原了茶道淡泊寻常的本来面目,使茶道从物质因素的束缚中挣脱了出来。明治维新之后,茶道有所衰落,直至二战之后,随着日本经济的复苏和发展,茶道才开始兴盛和流传。

  日本茶道与中国茶道大小异

  茶道由品茶演绎而来,品茶有如品味人生的过程,品位不同的茶有如品位不同的人生。她带给你幸福、高贵、陶醉,让你感受苦涩、卑微、风雨。令你沉思、明白责任、懂得包容。

  人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动物,虽然可能是无限的,但实际需求仍然是有限度的。日本元禄时代的茶书《南方录》中,立花实山阐述千利休所追求的日本茶道的理想形式时说:“小草庵的茶之汤,首先要依佛法修行得道为根本。追求豪华房宅、美味食品,乃俗世之举。屋,能遮雨;食,能解饥,足矣,此乃佛之教诲,茶之汤之本意也。

  汲水、取柴、烧水、点茶,供佛,施人,亦自饮;立花,焚香,此等行为皆为践行佛祖之举止也。”

  《南方录》开篇这段对日本茶道真谛的阐释文字,非常精当地概括出了日本茶道的最大特色,即它是基于对人的、对作为人的最低需求进行深刻反省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文化,它不仅恰到好处地满足了修习者的生物性需求,同时还得体地满足了修习者的社会性需求,并且亦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修习者的情感需求。日本茶道的这一特色,就集中体现在其主要的修行内容--“茶事”上面。

  “茶事”概说

  学习日本茶道,其基本程序是先学习行礼、寒暄的 方法 ,接下来是学习每一个茶道具的操作方法及其相关知识,然后是由浅入深地学习各种点炭、点茶的方法及其相关知识。这些分步修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完成一次理想的“茶事”。那么,什么样的“茶事”,才是茶人理想中的“茶事”呢?

  在具体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对“茶事”一词的含意,进行简单地整理和界定。由于日语的表记本身受中国汉字的影响很大,所以日语中使用的许多汉字与我们中国的现行汉字不但字形一样,而且在字意上也一样或者很相近。但是,我们切不可因此就望文生义,想当然地把日语中的汉字词等同于汉语来理解,如对待“茶事”和“茶会”这两个词就要格外注意这一点。

  在汉语中,自古以来,“茶事”一词很少用来表达“吃茶”的含义,它大多是用来表示茶的 种植 、采摘、制作、销售等茶业方面的事情;只有“茶会”这个词才是专门用来表达吃茶含义的词,但需特别注意的是,汉语的“茶会”也只有吃茶的含义,并没有特意将吃茶礼仪与 饮食礼仪 合并而行之意。

  与之相对,日语中的“茶事”与“茶会”则不同,它们都有吃茶之意。而且,在16世纪之前,“茶事”与“茶会”的含义区分不是很明确。例如,在《看闻御记》中,到处可见“茶事”与“茶会”的记录,细考其含义,基本都是指“斗茶”游戏之会而言的。对于《看闻御记》的记录者--后崇光院贞成亲王而言,斗茶游戏可谓是他及其周边的王公贵族们最为喜欢的游戏方法之一。这些王公贵族及其属下们每次举行这样的斗茶游戏时,都要预先决定一个“御头”(即负责人)并且大家轮流坐庄。一般情况下,“御头”要负责准备赌品,有时也会由参会者“赌品各持参”(《看闻御记》嘉吉三年正月二十四日条等)。赌品的内容也是各色各样,“有茶会,赌品为三色绵、圆镜一面、扇子一把、厚纸一束”(《经觉私要钞》宽正三年正月四日条等)。而且,“茶前一献”,即每次举行斗茶游戏前还要先喝上一杯酒,然后才开始斗茶。胜者各取所赢之物,赌品如有剩余,则用掷色子的方式来进行分配。“茶了酒宴催兴”,斗茶结束后往往还会尽情地大吃大喝一顿,大有一种小赌怡情的感觉。不过,有时这种斗茶游戏会连日进行,甚至会“朝行藏庵顺茶事……晚又茶事”夜以继日地斗茶(《看闻御记》永享七年七月十九日至二十三日条等),这就有点儿难以用“小赌”名之,大概该称之为“豪赌”了吧。

  但是,大体上自16世纪中后期开始,随着日本茶道的形成和发展,文献中逐渐趋向于用“茶会”来称呼一般意义的饮茶,而将“茶事”限定为日本茶道的专用语。那么,二者的区别何在呢?“所谓茶事,即通过点一碗浓茶,总括主客交流的所有要素,综合所有的文化,创造出新的美,时而作为一种社交活动来进行,时而作为一种庄严的仪礼来举办,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千宗室:《正午之茶事》“序言”,淡交社1985年)。简言之,“茶事”,就是食礼与茶礼的精美结合,即“茶事”不单包含饮茶,还伴有怀石料理的应酬,茶事的参加人数最多在5人左右,其更加重视和追求精神层面的内容;而“茶会”则多指单纯的饮茶,不伴有怀石料理的应酬,参加人数少可几十、数百,多可达几千,其重视的更多的是饮茶的社交性。在现代日本,有时举办茶会时,也会采取与“茶事”极为近似的形式,即分设“茶席”和“点心”席,在“茶席”专门喝茶,在“点心”席主人为客人提供一点儿简单的饭菜,简单得有时甚至就是一份盒饭或者一小碗荞面条,根本谈不上礼仪上的应酬。所以,我们在谈到日本茶道时,将其主要的修行内容“茶事”翻译成“茶会”是不够准确的,中文文献中对日本茶道的专业用语“茶事”的处理,直取其形意而不做翻译的做法,源自清人黄遵宪,笔者亦赞同其做法。

  日本茶道举办的茶事,种类很多,根据举办茶事的主题来进行分类的话,则既有以赏雪、月、花为主题的季节性茶事,也有庆祝某人新婚或逝世几周年之类的茶事等;若根据茶事具体举办的时间来分,则又可分为“拂晓茶事、早晨茶事、正午茶事、晚间茶事、临时茶事”这样五种。

  举办茶事时,主人在决定了茶事的主题、时间、地点以后,一般要充分考虑到客人回复的时间,大约在举办茶事的一到两个星期以前,正式向客人发出请帖,请帖里要注明茶事的时间、地点以及所邀请的客人。在现代社会,由于通讯手段愈来愈发达,亲密朋友间往往也会通过传真、电话来发出邀请,但在一般情况下,如举办正午茶事,主人都会用毛笔亲自书写请帖,函寄相邀。客人收到请帖以后,如果决定参加茶事,就要在举办茶事的两三天前给主人答复,并且要在正式举办茶事的前一天,去向主人当面致谢,这被称为“前礼”,而且在茶事结束的第二天,客人还要再一次到主人家,向举办茶事的主人表示感谢,这被称为“后礼”。

  茶事是“用餐仪礼”与“饮茶仪礼”的一种组合。一次正规的茶事,一般是由“前席(初座)”、“席间休息(日语称之为‘中立’)”、“后席(后座)”这样三部分构成。客人按约定的时间由茶庭进入茶室,先是主客的礼仪性寒暄,随后是点炭(初炭)、为客人献上怀石料理、茶点心。客人用完怀石料理、点心后退席至茶庭中小憩,此即所谓的“中立”。客人席间休息时,主人则要迅速重新整理和装饰茶室,一切准备停当后,按着约定好的击打方法敲铜锣以通知客人再次入席。这席间休息后的茶席即所谓的“后席”。“后席”的主要内容是点浓茶、点炭(后炭)、上茶点心、点薄茶、主客互致感谢辞别之礼。

  “一汁三菜”的怀石

  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因为人是动物,所以人也自然有着与动物一样的维持个体延续之需求,即“生物性需求”或“生理要求”。“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饮食”则是人的最基本的生物性需求。日本茶道的特色之一就在于,“茶事”将饮茶礼仪与用餐礼仪合而为一,首先满足了人的最基本的生物性需求。

  前席进餐→席间休息→后席吃茶,这种茶事的形式,大约是在日本天文年间(1532-1555)形成的(筒井hóng一:《怀石之研究》,淡交社2002年版,第56-57页)。日本茶道成立初期的茶事料理,是对本膳料理的一种简化。日本室町时代的正式料理--本膳料理,也被称作是七五三料理,一般是在摆放一个食案(一之膳),在其两侧摆两个食案(二之膳、三之膳),再多的时候还会在对面摆出四之膳至七之膳,而且一般在每个膳里各要摆放上七种、五种、三种点心。“绍鸥的时候,直到十年前,大家还会不吝金银准备二之膳、三之膳”(《山上宗二记》)。由此可见,茶事的料理虽然没有本膳料理那么正式,但在茶事成立初期也是相当讲究的。而且,由于过度追求满足客人的口福,如元龟3年(1572)的《乌鼠集四卷书》所述:“准备料理时的要点是,给山区的客人准备海河之物,给海滨之人准备山野之物。依此类推,给居住北方的人准备南国食物”,结果导致茶人将能否给客人献上珍奇物品看得很重要,茶事料理中的猎奇想法非常严重。

  但是,随着茶人对茶事的精神层面追求的加强,促动了茶人对作为日本茶道的料理的反省和深思,因而使带有二之膳、三之膳的茶事料理逐渐遭受到了被排斥的命运,于是才有了“怀石”料理的问世。《南方录》“墨引”卷中的“应在适当时候添炭,然后奉上怀石”,这大概是茶书中把茶事料理称作“怀石”的首次记录。

  那么,为什么要使用“怀石”一词呢?“怀石在禅林亦称作药石,僧人将温暖的石头抱在怀中抵挡饥饿感,因此有了‘怀石’的名称。禅林所谓的小食、夜食等,与药石和点心意同,吃得都十分简单清淡。‘怀石’是非常适合称呼草庵茶料理的文字,颇具有chà意并且非常有意趣”(《吃茶南方录坤》)。也就是说,茶人将日本茶道的茶事料理命名“怀石”,是受了佛教禅宗的影响,是茶人为了追求“chà”的意境和体现“chà”的精神而特意选定的名称。“小草庵的茶之汤,首先要依佛法修行得道为根本。追求豪华房宅、美味食品,乃俗世之举。屋,能遮雨;食,能解饥,足矣,此乃佛之教诲,茶之汤之本意也。”(《南方录》)“怀石”之意,可以说恰好顺合了日本茶道之本意。“怀石”这一重视日本茶道精神意义的表记,是在天明7年(1787)以后才得到了统一,并固定下来(筒井hóng一:《怀石之研究》,第92-95页)。

  理想的怀石料理,一般由“一汁三菜”构成。所谓一汁三菜,就是一种酱汤和一小碟生鱼丝、炖煮菜蔬、烧烤菜蔬。“草庵的料理,汁一,菜二或三,酒也要少些。过分费心思预备丰盛的料理是不适合chà茶室的(《南方录》)。”以《南方录》为首的茶书,都一致认为是千利休改革了以往的茶事料理,并吸收了禅院精进料理做法,才创立了一汁三菜的怀石。“利休在举办茶会时,料理超过三菜的极为稀少。”(《给宗甫公古织的疑问书》);“从前招待贵人是二汁三菜,但自利休改正后,即使是贵人也是仅用一汁三菜或一汁两菜,chà者一汁一菜。”(《茶道古典全集》第3卷,第438页)在chà茶形成的过程中,也唯有千利休是彻底遵照其师武野绍鸥“无论是何等珍奇客人也不可超过一汁三菜”的要求来做的。即使是对现世最大的当权者,只要是草庵的茶事,茶席里的料理也必须符合chà茶的精神趣向。(筒井hóng一:“会席料理”,载《京料理的历史》,柴田书店1979年)

  在对日本茶道的礼仪做法尚没有家元制度下这么容易统一的时代,关于“怀石”的形成,将其归功于某个个人是否妥当,或许还有值得商榷之处,历史如何,也还有待于历史学家们今后的努力。总之,从一味追求饱口福的“会席”、“会膳”,到“食,能解饥,足矣”这一契合日本茶道之本意的“怀石”的诞生,可以说实现了茶人从生物性需求向社会性需求、情感性需求的飞跃,也将日本茶道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精神层面。“怀石”不仅满足了茶人要“吃饭”这一生物性需求,而且因其是为宴请招待客人而制作的饭菜,自然也免不了要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性作用。按照日本茶道的礼法,在进食“怀石”的前席,一般壁龛上都会挂着一幅昭示着茶事主题的禅僧墨宝,主客间基于此进行“怀石”的应酬,虽不像在禅堂进餐那样要很庄重地合掌唱诵“食事五观文”,但彼此在同一主题下,共享一期一会的时空,可以说,这不仅满足了彼此交往的社会性需求,同时也实现了彼此间情感的互动,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彼此的情感需求。

标签: 历史 茶道 日本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dongkepu.com/zonghezhishi/nl4g8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