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懂科普 >

综合知识

> 铁观音王仕让

铁观音王仕让

铁观音王仕让

铁观音王仕让是中国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是福建省安溪县铁观音村的茶农。据传,他在1725年采摘到一株特别的茶树,并用其制作出了一种具有独特口感和香气的茶,这便是后来闻名世界的“铁观音”茶。

王仕让亲手制作的茶获得了皇室的青睐,并传播到全国各地。在他的影响下,铁观音茶也被赋予了一种仪式感和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茶文化中的代表之一。

如今,铁观音茶已经闻名世界,成为了喜爱茶饮的人们的首选之一。王仕让也因为他对茶文化的贡献被后人尊称为“茶圣”,并在中国茶文化中享有崇高的地位。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铁观音烟什么时候开始的?

1736年,八马先祖王仕让发现安溪好茶,呈乾隆皇帝,御赐“铁观音”,皇家贡茶由此诞生。

铁观音源起:

1736年,八马先祖王仕让发现安溪好茶,呈乾隆皇帝,御赐“铁观音”,皇家贡茶由此诞生。

铁观音传承:

王氏家族三百年、十三代人事茶,一直恪守八马铁观音24定律制茶,层层磨砺,练就铁观音的传统经典;

2009年,八马掌门人王文礼先生因对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的研究及传承的贡献,而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非遗(铁观音制作技艺)传承人”;

因为专注,昔日的皇室贡茶蜕变成今日的八马铁观音,尊贵犹胜当年。

铁观音传奇:

如今,铁观音已是中国茶叶品类之翘楚,得益于安溪铁观音的品牌优势,八马在连锁、出口、电商等均领先行业;

今天,八马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铁观音生产商、销售商。

铁观音的典故介绍

魏说:相传福建安溪县西坪乡的上尧松林头,有一个茶农叫魏荫,家里供奉这一尊观音菩萨,每天早晚都要冲泡三杯清茶礼敬座前,十分诚心。有一天晚上,魏荫梦见观音金身出现在屋后的山崖上,他双手合十向山崖跪拜,就在那崖石中间发现了一株奇异的茶树。喷发出兰花香味。魏荫正想上前探个究竟,却被狗吠声惊醒了。第二天清早他就扛着锄头上山,果然在石崖缝中有一株破土而出的`茶树,与梦中相似。他顺手摘了几十片茶叶回家烘制,冲泡之后有股奇香,喝了喉底回甘,精神大振。魏荫如获至宝,于是天天上山浇灌,精心培护,又将小茶树移到家中,分种在几口破铁锅里。他适时采制,果然品质特好,用以招待客人,个个赞不绝口。一天,一位私塾老师问他这是何种名茶。魏荫如实上告,并说茶树是在山崖上发现的,那山崖威武像个罗汉,后又移植在铁锅里,想给它取名“铁罗汉”。私塾老师摇头说:“有的罗汉狰狞吓人,让人联想起来不好。既然是观音托梦得来,不如称‘铁观音’更雅。”魏荫连声叫好,于是“铁观音”就此传开了。

王说:西坪尧阳有一位文士叫王仕让,平生喜欢收集奇花异草,家乡的书轩辟有一个花圃。有一天王仕让回乡度假,在一片荒园的层石间发现一株形态独特的茶树,香气扑鼻,立即采掘移种在书轩苗圃里,经过细心照顾,生长得枝叶繁茂。到了春天采摘之后,精心制作,果然形状独特,气味芬芳。假满到职,就送了一些给礼部侍郎方苞。方苞又将它进贡给乾隆皇帝。乾隆是个品茶行家,品尝后称赞为“佳品”。立即召见王仕让,询问由来。王仕让将经过禀述一番,并说尚未取名。乾隆掂量一下茶叶,觉得它貌似观音重如铁,产地在南岩,便赐名为“南岩铁观音”。后来茶树广植安溪全县,人们便称它为“安溪铁观音”了。

日春茶叶老板是哪里人

日春茶叶老板是安溪西坪镇人。

日春股份公司发源于铁观音的故乡——安溪西坪镇,是一家集茶基地建设,茶叶、茶具、茶食品开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大型专业化龙头企业,它的源头可至乾隆追溯年间(1736)王仕让发现铁观音。

公司简介

公司在“高端茶叶自主品牌供应商”战略定位的指导下,持续完善茶叶供应链体系升级:首先(茶叶来源),原茶来源多元化。

在现有感德、祥华片区1万多亩茶园的基础上,公司还积极深化“自己生产+合作社(散户合作、统一管理)+农民(使用我们的化肥及技术指导)+市场收购(通过我们的仪器检测)”的发展模式,实现茶叶年产量约1000吨(200万斤),日生产约5500斤。

同时带动安溪1万多户茶农发展,为每位农民年增创收入3000元以上;其次(加工),公司建有初制场五处,并在泉州台商投资区建设占地120余亩的精制厂一处,其拥有办公大楼、产品实验室以及符合食品卫生安全管控标准的现代化生产车间等硬件设施。

再次(品管),公司拥有专业、先进的检测实验室,配设参观通道,此外,通过与厂家共同承担肥料责任、建立国家级茶叶质量检测中心(第三方公正专职检测机构),全方位把控产品品质。

铁观音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1736年,八马先祖王仕让发现安溪好茶,呈乾隆皇帝,御赐“铁观音”,皇家贡茶由此诞生。

铁观音源起:

1736年,八马先祖王仕让发现安溪好茶,呈乾隆皇帝,御赐“铁观音”,皇家贡茶由此诞生。

铁观音传承:

王氏家族三百年、十三代人事茶,一直恪守八马铁观音24定律制茶,层层磨砺,练就铁观音的传统经典;

2009年,八马掌门人王文礼先生因对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的研究及传承的贡献,而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非遗(铁观音制作技艺)传承人”;

因为专注,昔日的皇室贡茶蜕变成今日的八马铁观音,尊贵犹胜当年。

铁观音传奇:

如今,铁观音已是中国茶叶品类之翘楚,得益于安溪铁观音的品牌优势,八马在连锁、出口、电商等均领先行业;

今天,八马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铁观音生产商、销售商。

铁观音的简单资料

铁观音茶,原产于福建省安溪县,发现于1725—1735年,属于乌龙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铁观音独具“观音韵”,清香雅韵,“七泡余香溪月露 满心喜乐岭云涛 ”。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AAAA,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铁观音的资料介绍

  铁观音既是一种珍贵的天然茶饮,又有很好的美容保健功能。经科和实践证明,铁观音含有较高的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茶多酚和生物碱,有多种营养和药效成分,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不仅香高味醇,是天然可口佳饮,而且养生保健功能在茶叶中也属佼佼者。于八年自福建安溪引进木栅区试种,分“红心铁观音”及“青心铁观音”两种,主要产区在文山期树属横张型,枝干粗硬,叶较稀松,芽少叶厚,产量不高,但制包种茶品质高,产期较青心乌龙晚。其树形稍,叶呈椭圆形,叶厚肉多。叶片平坦展开。

  铁观音的创制历史

  其创制年代,据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清上明制茶法》载:“青茶(即乌龙茶)起源:福建安溪劳动人民在清雍正三年至十三年(1725-1735年)创制发明了青茶,首先传入闽北后传入台湾省。”铁观音因品质优异,香味独特,各地相互仿制,先后传遍闽南、闽北、广东、台湾等乌龙茶区。20世纪70年代,日本刮起“乌龙茶热”,乌龙茶风靡全球。江西、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广西等部分绿茶区纷纷引进乌龙茶制作技术,进行“绿改乌”(即绿茶改制乌龙茶)。目前我国乌龙茶有闽南、闽北、广东、台湾等四大产区,以福建产制历史最长,产量最多,品质最好,尤以安溪铁观音和武夷岩茶闻名于海内外。

铁观音的名称由来

  一、“魏说”--观音托梦[1]

  铁观音  相传, 1720年前后,安溪尧阳松岩村(又名松林头村)有个老茶农魏荫(1703-1775),勤于种茶,又笃信佛教,敬奉观音。每天早晚一定在观音佛前敬奉一杯清茶,几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有一天晚上,他睡熟了,朦胧中梦见自己扛着锄头走出家门,他来到一条溪涧旁边,在石缝中忽然发现一株茶树,枝壮叶茂,芳香诱人,跟自己所见过的茶树不同……第二天早晨,他顺着昨夜梦中的道路寻找,果然在观音仑打石坑的石隙间,找到梦中的茶树。仔细观看,只见茶叶椭圆,叶肉肥厚,嫩芽紫红,青翠欲滴:魏荫十分高兴,将这株茶树挖回种在家小一口铁鼎里,悉心培育。因这茶是观音托梦得到的,取名"铁观音"。

  二、“王说”--乾隆赐名

  相传,安溪西坪南岩仕人王土让[清朝雍正十年副贡、乾隆六年曾出任湖广黄州府靳州通判,曾经在南山之麓修筑书房,取名“南轩”。清朝乾隆元年(1736年)的春天,王与诸友会文于“南轩”。每当夕阳西坠时,就徘徊在南轩之旁。有一天,他偶然发现层石荒园间有株茶树与众不同,就移植在南轩的茶圃,朝夕管理,悉心培育,年年繁殖,茶树枝叶茂盛,圆叶红心,采制成品,乌润肥壮,泡饮之后,香馥味醇,沁人肺腑。乾隆六年,王士让奉召人京,谒见礼部侍郎方苞,并把这种茶叶送给方苞,方侍郎品其味非凡,便转送内廷,皇上饮后大加赞誉,垂问尧阳茶史,因此茶乌润结实,沉重似铁,味香形美,犹如“观音”,赐名“铁观音”。

  还有一些 传说 与以上两种传说类似。这些传说的共同点是,茶树都与观音菩萨有关,故而茶名之中有“观音”二字。而之所以冠以“铁”字,又有两种解释:一是由于茶树叶片在太阳下闪烁着“铁色”之光,另一种说法是茶经过发酵后,“茶色如铁”。

  安溪铁观音主产区在西部的“内安溪”,高山海拔1045米铁观音发源地----安溪县蓝田乡,这里群山环抱,峰峦绵延,云雾缭绕,土质大部分为酸性红壤,土层深厚,特别适宜茶树生长。铁观音原产于福建安溪县西坪。“内安溪”为带季风气候,这里的民谚说:“四季有花常见雨,严冬无雪有雷声”,可谓得天独厚,群山环抱,土质大都是红壤,呈弱酸性,非常适宜于茶的生长,又可谓得地之灵气。安溪铁观音条索肥壮,卷曲紧结,汤色金黄明亮,香气馥郁,清香悠长,品之滋味浓郁,醇厚甘鲜,入口留余香,回味甘甜带蜜味,有“七泡有余香”之誉。

  安溪铁观音“沐日月之精,收山峦之气,得烟霞之华,食之能治百病”。常饮铁观音茶,有益于祛病保健,养生长寿,犹如观音菩萨保佑一般。加之安溪铁观音茶叶冲泡之后,量重如铁,形如观音,故名“铁观音”。

  铁观音的名茶鉴赏

  鉴别铁观音是一项高深的学问,安溪著名茶师和老茶农观形闻香即可鉴别茶叶优劣,道行高者甚至能品断此茶产何地何村、几年生茶树,特点突出者还能品味出自何名茶师之手。外行人品饮铁观音可从"观形、听声、察色、闻香、品韵"入手来辨别茶叶优劣。

  外形:条索肥壮、圆整呈蜻蜓头、沉重,枝心硬,枝头皮整齐,叶大部分向叶背卷曲,色泽乌黑油润,砂绿明显(新工艺中,红镶边大多已经去除)。

  内质:香气浓郁持久,音韵明显,带有兰花香或者生花生仁味、椰香等各种清香味;茶汤金黄、橙黄,滋味醇厚甘鲜,稍带蜜味,鲜爽回甘。

  叶底:枝身圆,梗皮红亮,叶柄宽肥厚(棕叶蒂),叶片肥厚软亮,叶面呈波状,称“绸缎面”。

  最核心特征:干茶沉重,色墨绿;茶汤香韵明显,极有层次和厚度;评叶底应肥厚软亮。

  鉴别精品铁观音是一项高深的学问,安溪著名茶师和老茶民观形闻香即可鉴别茶叶优劣,高者能品断是茶产何地何村,几年生茶树,特点突出者还能品味出自何名茶师之手。外行人品饮铁观音可从“观形、听声、察色、闻香、品韵”入手,辨别茶叶优劣。

  观形:优质铁观音茶条卷曲、壮结、沉重,呈青蒂绿腹蜻蜒头状,色泽鲜润,砂绿显,红点明,叶表带白霜。

  听声:精品茶叶较一般茶叶紧结,叶身沉重,取少量茶叶放入茶壶,可闻“当当”之声,其声清脆为上,声哑者为次。

  察色:汤色金黄,浓艳清澈,茶叶冲泡展开后叶底肥厚明亮(铁观音茶叶特征之一叶背外曲),具绸面光泽,此为上,汤色暗红者次之。

  闻香:精品铁观音茶汤香味鲜溢,启盖端杯轻闻,其独特香气即芬芳扑鼻,且馥郁持久,令人心醉神怡。有“七泡有余香”之誉。近来国内外的试验研究表明,安溪铁观音所含的香气成分种类最为丰富,而且中、低沸点香气组分所占比重明显大于用其他品种茶树鲜叶制成的乌龙茶。因而安溪铁观音独特的香气令人心怡神醉,一杯铁观音,杯盖开启立即芬芳扑鼻,满室生香。

  品韵:古人有“未尝甘露味,先闻圣妙香”之妙说。细啜一口,舌根轻转,可感茶汤醇厚甘鲜;缓慢下咽,回甘带密,韵味无穷。至于独特的“观音韵”何解?至今茶人尚未能解说清楚,只得留待后人品断,这也正是安溪铁观音之魅力所以。

铁观音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铁观音源自松岩魏荫所创

  “铁观音“这个惟妙惟肖的芳名,是何时何地和在什么情况下,谁给她定名?以往,曾有人认为:铁观音源自松岩魏荫所创。此说乃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其一:魏荫发现,加以培育研究,其时名为“魏荫种”。国家首屈的茶叶研究专家、中华全国供销社杭州茶叶研究所所长骆少君女士认为,产于安溪西坪松岩村的魏荫铁观音茶是传统的铁观音茶,松岩地域是铁观音最早的产地。福建省会农委副主任、省茶叶协会会长、高级农艺师冯庭俭先生认为,《安溪县志》早有记载安溪铁观音茶起源于松岩村。在福建省茶叶部门工作了一辈子的福建省农业厅经作处老专家李冬水,五十年代曾在西坪任区长,经调查也证实铁观音是魏荫首种。年逾八十的陈伴水先生也说:解放前后的教科书,也只说安溪铁观音茶为安溪西坪松岩魏荫所发现。

  其二:王氏成名。时尧阳人王仕让任朝廷副贡奉召进京,谒礼部侍郎方望溪,以魏荫种为礼品馈赠方,而方转进乾隆皇帝,乾帝饮之觉其味香色美,形沉似铁,美如观音,遂赐其名曰:铁观音。然近数十年来,在安溪西坪镇松岩与尧阳两村两族产生了两说的激烈争论,一为魏论,即魏荫梦观音托梦发现乃及成名;一为王说,乃王仕让发现以及进贡成名。两说争论不已,然追根溯源,《安溪县志》所载,安溪人流传;专家证实,松岩村魏荫发现是真,王仕让转进、乾隆赐名也是史实,故两者功不可没,若无魏荫无以得其佳品,若无王仕让无以获其御赐美名,所以两者俱是创始人,无可厚非。

  误区二:铁观音越香越好

  初入门者在购买铁观音时往往被一些茶商销售员灌输一些错误的概念,其中销售员多以香型迷惑消费者,让消费者以为香味高的就是好铁观音。[5]铁观音确实要讲究香,但并非越香越好。香气好的铁观音多是生长在高海拔的山区,那里云雾多,日光漫射,紫外线强,茶叶部积累较多芳香物质,茶叶厚柔软,嫩性强。这些地方的铁观音一般能制作出优质的茶香,价钱也较贵。此外,好的茶香与其品种有关。

  从整体表现来说,以铁观音茶等品种茶树为原材,用铁观音茶特定制法制成的铁观音茶具有浓郁的兰花香,滋味有特殊的甘露味,即俗称的“观音韵”。其所特有的花香、果香,并非茉莉、玉兰的鲜花窑制而成,而是由铁观音的茶树品种、气候、季节及独特工艺引发出来的天然香味。

  误区三:铁观音购买的产区分别

  现在的铁观音已经有很多地方生产,但是在质量方面,还是在铁观音发源地---安溪所 种植 加工生产出来的质量最好,那么我们怎么来购买正宗的安溪铁观音呢?在产地附近的话,我们可以直接到安溪买铁观音,不在产地的话,可以直接找“茗人堂生态茶庄”这个在铁观音原产地---安溪的茶家,这样我们也就能淘到真正的高品位的铁观音了!

谁是铁观音真正的创始人?

茶树良种“铁观音”树势不大,枝条披张,叶色深绿,叶质柔软肥厚,芽叶肥壮。采用“铁观音”良种芽叶制成的乌龙茶也称“铁观音”。因此,“铁观音”既是茶树品种名,也是茶名。铁观音原产安溪县西坪乡,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关于铁观音品种的由来,在安溪还留传着两种历史传说,一说是西坪茶农魏饮做了一个梦,观音菩萨赐给的一株茶树,挖来栽种而成;另一说是安溪尧阳一位名叫王士让的人在一株茶树上采叶制成茶献给皇上,皇上赐名“铁观音”而得。

一、“魏说”--观音托梦

相传, 1720年前后,安溪尧阳松岩村(又名松林头村)有个老茶农魏荫(1703-1775),勤于种茶,又笃信佛教,敬奉观音。每天早晚一定在观音佛前敬奉一杯清茶,儿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有一天晚上,他睡熟了,朦胧中梦见自己扛着锄头走出家门,他来到一条溪涧旁边,在石缝中忽然发现一株茶树,枝壮叶茂,芳香诱人,跟自己所见过的茶树不同……第二天早晨,他顺着昨夜梦中的道路寻找,果然在观音仑打石坑的石隙问,找到梦中的条树。仔细观看,只见茶叶椭圆,叶肉肥厚,嫩芽紫红,青翠欲滴:魏荫十分高兴,将这株条树挖回种在家小一口铁鼎里,悉心培育。因这茶是观音托梦得到的,取名"铁观音"。

二、“王说”--乾隆赐名

相传,安溪西坪南岩仕人王土让[清朝雍正十年副贡、乾隆六年曾出任湖广黄州府靳州通判,曾经在南山之麓修筑书房,取名“南轩”。清朝乾隆元年(1736年)的春天,王与诸友会文于“南轩”。每当夕阳西坠时,就徘徊在南轩之旁。有一天,他偶然发现层石荒园间有株茶树与众不同,就移植在南轩的茶圃,朝夕管理,悉心培育,年年繁殖,茶树枝叶茂盛,圆叶红心,采制成品,乌润肥壮,泡饮之后,香馥味醇,沁人肺腑。乾隆六年,王士让奉召人京,谒见礼部侍郎方苞,并把这种茶叶送给方苞,方侍郎间其味非凡,便转送内廷,皇上饮后大加赞誉,垂问尧阳茶史,因此茶乌润结实,沉重似铁,味香形美,犹如“观音”,赐名“铁观音”。

还有一些传说与以上两种传说类似。这些传说的共同点是,茶树都与观音菩萨有关,故而茶名之中有“观音”二字。而之所以冠以“铁”字,又有两种解释:一是由于茶树叶片在太阳下闪烁着“铁色”之光,另一种说法是茶经过发酵后,“茶色如铁”。

安溪铁观音主产区在西部的“内安溪”,这里群山环抱,峰峦绵延,云雾缭绕,土质大部分为酸性红壤,土层深厚,特别适宜茶树生长。铁观音原产于福建安溪县西坪。“内安溪”为带季风气候,这里的民谚说:“四季有花常见雨,严冬无雪有雷声”,可谓得天独厚,群山环抱,土质大都是红壤,呈弱酸性,非常适宜于茶的生长,又可谓得地之灵气。安溪铁观音条索肥壮,卷曲紧结,汤色金黄明亮,香气馥郁,清香悠长,品之滋味浓郁,醇厚甘鲜,入口留余香,回味甘甜带蜜味,有“七泡有余香”之誉。

安溪铁观音“沐日月之精,收山峦之气,得烟霞之华,食之能治百病”。常饮铁观音茶,有益于祛病保健,养生长寿,犹如观音菩萨保佑一般。加之安溪铁观音茶叶冲泡之后,量重如铁,形如观音,故名"铁观音"。

铁观音源自松岩魏荫所创 “铁观音“这个惟妙惟肖的芳名,是何时何地和在什么情况下,谁给她定名?以往,曾有人认为:铁观音源自松岩魏荫所创。此说乃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其一:魏荫发现,加以培育研究,其时名为“魏荫种”。国家首屈的茶叶研究专家、中华全国供销社杭州茶叶研究所所长骆少君女士认为,产于安溪西坪松岩村的魏荫铁观音茶是传统的铁观音茶,松岩地域是铁观音最早的产地。福建省常委会农委副主任、省茶叶协会会长、高级农艺师冯庭俭先生认为,《安溪县志》早有记载安溪铁观音茶起源于松岩村。在福建省茶叶部门工作了一辈子的福建省农业厅经作处老专家李冬水,五十年代曾在西坪任区长,经调查也证实铁观音是魏荫首种。年逾八十的陈伴水先生也说:解放前后的教科书,也只说安溪铁观音茶为安溪西坪松岩魏荫所发现。

王氏成名。时尧阳人王仕让任朝廷副贡奉召进京,谒礼部侍郎方望溪,以魏荫种为礼品馈赠方,而方转进乾隆皇帝,乾帝饮之觉其味香色美,形沉似铁,美如观音,遂赐其名曰:铁观音。然近数十年来,在安溪西坪镇松岩与尧阳两村两族产生了两说的激烈争论,一为魏论,即魏荫梦观音托梦发现乃及成名;一为王说,乃王仕让发现以及进贡成名。两说争论不已,然追根溯源,《安溪县志》所载,安溪人流传;专家证实,松岩村魏荫发现是真,王仕让转进、乾隆赐名也是史实,故两者功不可没,若无魏荫无以得其佳品,若无王仕让无以获其御赐美名,所以两者俱是创始人,无可厚非。由于传统铁观音和目前市面上比较鲜绿的铁观音有所区别,其主要是为了迎合现在市场消费者的视觉和味觉,对传统铁观音制作工艺进行相应的改进(或改变);且业界对后者的定位和定性还未达成一个共识,故此文对有别于传统做工的观音暂称为“现代铁观音”。

铁观音TeiGuanYin原产福建省安溪县。据《清水岩志》载:“清水高峰,出云吐雾,寺僧植茶,饱山岚之气,沐日月之精,得烟霞之霭,食之能疗百病。老寮等属人家,清香之味不及也。鬼空口有宋植二、三株其味尤香,其功益大,饮之不觉两腋风生,倘遇陆羽,将以补茶话焉”,说明安溪唐代已产茶。到明代茶产稍盛,《安溪县志》有“常乐、崇善等里货(指茶)卖甚多”的记载。18世纪后期安溪茶户有了较大发展。诗人阮 锡在《安溪茶歌》中有“安溪之山郁嵯峨,甚阴常湿生丛茶。居人清明采嫩叶,为价甚*保万家……”之句。随之茶区农民还选育出许多优良茶树品种,其中以铁观音制茶品质为最优。

来历:

一是“魏说”相传,清雍正三年(1725)年前后,西坪尧阳松林头(今西坪乡松岩村)老茶农魏荫(1703-1775),勤于种茶,又信奉观音,每日晨昏必在观音佛前敬献清茶一杯,数十年不辍。一夜,魏荫在熟睡中梦见自己荷锄出门,行至一溪涧边,在石缝中发现一株茶树,枝壮叶茂,芬芳诱人。魏荫好生奇怪,正想探身采摘,突然传来一阵狗吠声,把一场好梦扰醒。翌晨,魏荫循梦中途径寻觅,果然在观音仑打石坑的石隙间,发现一株如梦中所见的茶树,细加观察,叶形椭圆,叶肉肥厚,嫩芽紫红,青翠欲滴,异于他种。他喜出望外,遂将茶树移植在家中的一口破铁鼎里,悉心培育,经数年压枝繁殖,株株茁壮,叶叶油绿。便适时采制,果然茶质特异,香韵非凡,视为家珍,密藏罐中。每逢贵客佳宾临门,冲泡品评,凡饮过此茶的人,均赞不绝口。一天,有位塾师饮了此茶,便惊奇地问“这是何好茶?”魏荫便把梦中所遇和移植经过,详告塾师,并说此茶是在崖石中发现,崖石威武似罗汉,移植后又种在铁鼎中,想称它“铁罗汉”。塾师摇头道:“有的罗汉狰狞可怖,好茶岂可俗称。此茶乃观音托梦所获,还是称‘铁观音'才雅!”魏荫听后,连声叫好。

二是“王说”。相传,安溪西坪尧阳南岩(今西坪乡南岩村)仕人王士让,清雍正十年(1732)中副贡,乾隆十年(1745)出任湖广(今湖北)黄州府蕲州通判,曾筑书房于南山之麓,名为“南轩”。清乾隆元年(1736)春,王与诸友经常会文于南轩,每于夕阳西坠,徘徊于南轩之旁。一日,见层石荒园间有株茶树异于他种,遂移植南轩之圃,朝夕管理,精心培育,年年繁殖,枝叶茂盛,圆叶红心;采制成品,乌润肥壮,气味超凡;泡饮之后,香馥味醇,沁人肺腑。乾隆六年,王奉召赴京,晋谒礼部侍郎方望溪,以此茶馈赠。方侍郎品其味非凡,便转献内廷。乾隆帝饮后,甚喜,召见士让询问尧阳茶史,以其茶乌润结实,沉重“铁”,味香形美,犹如“观音”,赐名为“铁观音”。

乌龙茶——伤感的铁观音

我叫铁观音,来自福建安溪。是华南茶区里面四大乌龙茶之一,想当年我也是赫赫有名的,现在就来跟你们说说我的那些事!

先来介绍一下我的家乡,我的家在安溪县感德镇,从福建泉州出发上高速,到安溪县感德镇大概需要一个小时的车程,一路开车会感觉山越来越多,越接近感德,海拔就越来越高,下感德高速,映入眼帘的是「中国茶叶第一镇——感德」的标志。从地理角度上,我们是在戴云山的东南坡,地势从西北绵延到东南,(西北部主要以山地、丘陵为主,东南部地势则较平坦。)而我出生的地方,就是在西北的山区里,人们管那里(漳平、永春、华安交界的西半部)叫内安溪,西北以外到东南(与同安、南安接壤的东半部,叫做外安溪)称为外安溪。

都说高山云雾出好茶,我生长的地方山峦陡峭,风景秀丽,四季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独特的生态环境,因此才生得我如此优秀。外安溪就比较差了,到了外安溪地势就渐渐平缓,多低山丘陵,土层较薄,昼夜温差小,光照时间长,这就不是生长好茶的地方了,因此同是安溪茶,其中的区别就可见一斑啦。

关于我的名字,坊间有两个故事,我也搞不清底到哪个才是正史,就都讲出来给大家听听看,愿意相信哪个,那便是哪个了!

清朝年间,相传,是在1720 年前后,安溪尧阳松岩村有一位叫魏阴的老茶农,他很信奉观世音菩萨,几十年来每天早晚都会在观音佛前奉上一杯茶,从未间断。一天晚上,魏荫在睡梦中遇到了观音菩萨,菩萨指引他来到一条小溪旁,他在一处石缝中发现了一株神奇的茶树,这颗茶树树枝粗壮,茶叶茂盛,并且散发出阵阵诱人的芳香,跟自己种过的茶树天壤之别,他一阵欣喜若狂,在梦中拜谢了观音菩萨,并且守护着这颗树,直至天明。

第二天一大早,他便迫不及待地顺着昨夜梦境中的道路寻找,果然找到了梦中的茶树。茶叶叶肉肥厚,青翠欲滴,魏荫十分高兴,将这株茶树挖回种在家中培育。因这茶是观音托梦得到的,制作出的茶叶质感厚重,因此就取名铁观音。观音托梦的故事也流传了下来,也为我增添了一份神圣的色彩,这个就是我名字由来的第一个传说。

还有一个说法就比较务实一点,说是在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个名叫王仕让的书生。家住闽南安溪西坪南山,明天读书理想着能高中,闲暇之余他会到野外散散心,有一天,王仕让来到一处岩石旁,发现了一棵茶树。那茶树约有半人多高,芽叶肥厚发紫,叶缘椭圆,叶面平坦展开,与其他茶树很不一样。王仕让颇费了一番工夫,小心翼翼地把这棵茶树连根带土移植到了自己屋前的茶圃中,精心照料。很快,茶树在新环境中枝繁叶茂。

第二年春天,到了茶叶开园季节,王仕让采下了这棵茶树上的嫩芽,一芽两叶,单独摇青炒制,泡饮之后,茶香四溢,滋味甘醇,沁人肺腑,喝过的都连连称赞。后来他高中进士,认识了礼部侍郎方苞,就把茶叶送给了他。方苞一尝,大为赞叹。方苞知道乾隆爱茶,于是很快又将这罐进献给了乾隆皇帝。乾隆只轻啜了几口,就感觉唇齿留香、神清气爽、通体舒畅,于是龙心大悦,问了这是什么茶,却没人知道茶名,乾隆见此茶色泽乌润呈铁色,外形犹如观音,放在手心,似有铁的重感,遂赐名「铁观音」。有了皇家加持铁观音的美名不胫而走,这一点倒和我的姐姐岩茶大红袍有异曲同工之妙!

关于我的故事就说到这里啦,其实故事里的铁观音都是发酵度较高,又经过炭焙,温和不伤胃的茶。由于工艺复杂,当时的出产量并不高,做出来的都是品质上乘,被视为乌龙茶(青茶)中的极品。

说了这么多,你们知道我长啥样吗?跟普洱不一样,我的茶叶属于中叶种茶,我对于我的长相还是挺满意的,我的身体是椭圆形的,长得比较肥厚,到叶尖处下垂略略歪曲,边缘呈疏而钝的锯齿状,略向背面反卷,叶面呈波浪状隆起,具有明显的肋骨形。嫩梢肥壮,略带紫红。泡完后的叶底,特征也很明显,肥厚软亮,如丝绸缎面,少量叶尖略向左歪。整体来看我的叶子长得像桃子,所以也有人叫我「红心皱面歪尾桃」、「歪尾桃」、「红心观音」或「红芽歪尾桃」。这个就是我正宗的样子哦!

长在安溪环境得天独厚,本身也相当有内涵,本来应该是顺风顺水的我,最近几年却有衰退的迹象,说来也是一阵心酸啊。记忆中刚开始人们对我的评价大多有这么一句“幽幽兰香,余香绕齿袭人清。”也记不清有多少年轻人爱茶是因为先爱上我,被我吸引后踏上饮茶之旅的。

这样的一份情谊却因为这几年茶商的逐利迎合大众对于高香的追求,渐渐摒弃传统的做法,而采用轻发酵、轻焙火。导致现在市面上看到的铁观音大多以外观绿、茶汤绿、叶底绿为特征了,这像极了绿茶,让本是以乌龙茶做法闻名的我情何以堪,绿茶化了的我,在品饮时,投茶量比绿茶大,茶汤比绿茶浓,丢掉了我引以为荣的观音韵,幽幽兰香,剩下的满嘴苦涩,伤及胃肠。面对其它乌龙茶品种的名声鹊起,我却只能暗自神伤,何其悲哉。

遥想当年的我何其风光,有诗为证「铁色皱皮带志霜,含英咀美入诗肠。舌根未得天真味,鼻观先闻圣妙香。」有此评价也绝非浪得虚名。

因为从采摘到成茶过程都是极其讲究的。必须在嫩梢形成驻芽、顶叶刚展开呈小开面或中开面时,采下两至三叶,最标准的是一枝三叶型,并做到不折断叶片,不碰碎叶尖,不带余叶和老梗。高品质的我颗粒紧结重实、掷地有声,香气清雅悠长,内质丰厚。

春天时候我的状态是最好的,取 4~10 年树龄的老丛春茶叶,从下午 4~5 点、阳光转弱时开始晒青,晒至鲜叶柔软,光泽消失,略有清香。当春茶的茶青减重率约为 7%~10% 时,移入室内晾青、摊放。晾青时,叶内的水分重新分布,待晒青叶「还阳」后,即可进入摇青阶段。老丛茶树摘下来的我,叶厚脆韧,不易发酵,做青时必须重摇。摇青一般在下午的 6 点前后开始,持续到次日上午的 8 点左右历时 13~16 个小时。正常摇青 4 次即可,第一次摇青,2~3 分钟;第二次摇青,5~6 分钟,中间各静置 2~3 个小时。第三次摇青,是品质形成的关键环节,需摇青至茶青还阳硬挺、青气浓烈,方为适度。然后,再间隔 4~5 个小时,待青气退尽,花香初显,叶内水分明显减少,叶缘转黄红后,可进行第四次摇青。第四次摇青,可灵活掌握,摇青后,需要厚摊,促使内含物质充分转化,待花香浓郁,红边显现,叶缘被卷,待叶色黄绿时,即可转入固定做青品质的炒青阶段。

铁观音的揉烘,实际上包含了「三揉三烘」六道工序,依靠包揉,使茶坯条索紧结,弯曲成螺,直到塑制成型。然后通过文火慢烘,提高茶香的清纯度,把毛茶的含水率降低到 6% 左右。经过挑拣,去梗精制后的成品茶,颗粒紧结沉重,青蒂、绿腹、蜻蜓头,色泽鲜润,油亮砂绿,叶表泛白霜,汤色金黄,滋味醇厚甘鲜,香气兰香带蜜韵,耐泡且回甘好。这个才是我正确的打开方式,而清香型的做法工艺就简单了许多,做出来的茶也风靡一时,像绿茶但是却不长久,保存还需放冰箱,才造成了今日的局面,实在是不知道怎么说了!只盼人们重新重视生态茶园,多累计老枞茶树,恢复传统工艺,让我重新变得像乌龙茶。

抛开伤感的泪水,现在来就来说说怎么样泡我吧,跟传统乌龙茶一样,采用盖碗泡法,投茶法:下投法,茶水比:1 20,泡茶时间:一泡 1~2 分钟冲泡水温:90 ~95 ,

Step1 备器:准备好一套白瓷盖碗茶具,同时选上等铁观音备用。

Step 2 赏茶:双手拿茶荷,邀客欣赏铁观音干茶的色泽和外形。

Step 3 温碗:将随手泡的水注入盖碗中温碗,少量热水即可。

Step 4 温盅:将温碗用水倒入茶盅内温盅。

Step 5 温闻香杯:将温盅用水从左到右倒入闻香杯中温杯。

Step 6 温品茗杯:将温闻香杯用水倒入相应的品茗杯中温杯。

Step 7 弃水:将温杯用水弃入水盂或茶盘,可以借助茶夹。

Step 8 投茶:将茶荷中茶叶缓缓拨入盖碗。(Tips 将干茶从茶荷中拨入盖碗,也是有讲究的。用茶匙分「里、外、中」三下将干茶尽数拨入盖碗中,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Step 9 注水:向盖碗中注入 90 ~95 热水。

Step 10 温润泡:约 5~10 秒后,将温润泡茶水倒入茶盅。

然后就可以尽情享用了哈,我就是这样泡到手的,是不是想马上寻到上好的铁观音,来一泡呢?

铁观音名字的由来是什么?

1720年前后,安溪尧阳松岩村有个老茶农,名叫魏荫,他勤于种茶,善做乌龙茶,又笃信佛教,敬奉观音。每天早晚一定在观音佛前敬奉一杯清茶,几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

有一天晚上,魏荫睡熟了,蒙眬中梦见自己扛着锄头走出家门,他来到一条溪涧旁边,在石缝中忽然发现一株茶树,枝壮叶茂,芳香诱人,跟自己所见过的茶树不同……

第二天早晨,魏荫顺着昨夜梦中的道路寻找,果然在观音仑打石坑的石隙间,找到梦中的茶树。仔细观看,只见茶叶椭圆,叶肉肥厚,嫩芽紫红,青翠欲滴。魏荫十分高兴,将这株茶树挖回种在家中一口铁鼎里,悉心培育。因这茶是观音托梦得到的,于是取名为“铁观音”。

乾隆年间,安溪西坪南岩仕人王士让曾出任湖广黄州府靳州通判,曾经在南山之麓修筑书房,取名“南轩”。1736年的春天,他与诸友会文于“南轩”。每当夕阳西坠时,就徘徊在南轩之旁。

有一天,王士让偶然发现层石荒园间有株茶树与众不同,就把它移植在了南轩的茶圃里,朝夕管理,悉心培育,年年繁殖,茶树枝叶茂盛,圆叶红心,采制成品,乌润肥壮,泡饮之后,香馥味醇,沁人肺腑。

王士让奉召入京时,谒见礼部侍郎方苞,并把这种茶叶送给方苞,方侍郎闻其味非凡,便转送内廷,皇上饮后大加赞誉,垂问尧阳茶史,因此茶乌润结实,沉重似铁,味香形美,犹如“观音”,于是赐名“铁观音”。

松岩村魏荫发现是真,王仕让转进、乾隆赐名也是史实,故两人对“铁观音”均功不可没。

茶树良种铁观音树势不大,枝条披张,叶色深绿,叶质柔软肥厚,芽叶肥壮。采用铁观音良种芽叶制成的乌龙茶也称铁观音茶,因此,“铁观音”既是茶树品种名,也是茶名。“铁观音”茶树天性娇弱,产量不大,所以便有了“好喝不好栽”的说法,“铁观音”茶从而也更加名贵。

铁观音茶叶名字由来

唐末宋初,有位裴姓(俗名)高僧住在安溪驷马山东边圣泉岩的安常院,他自己做茶并传授乡民,乡民称茶为圣树。元丰六年(1083年),安溪大旱,请来普足大师祈雨果验,乡亲留普足大师于清水岩,他建寺修路恩泽于乡民。他听说圣茶的药效,不远百里到圣泉岩向乡民请教种茶和做茶,并移栽圣树。

一天,普足大师(清水祖师)沐浴梵香后前往圣树准备采茶,发现有美丽的凤凰正品茗红芽,不久又有山羌(俗称小黄鹿)来吃茶叶,他眼见此情景,非常感叹:“天地造物,果真圣树”。清水祖师回寺做茶,用圣泉泡茶,他思忖:神鸟、神兽、僧人共享圣茶,天圣也。此后,天圣茶成为他为乡民治病之圣方。

清水祖师也将自己种茶及作茶的方式传给乡民。南岩山麓,一位退隐打猎将军 “乌龙”,因他上山采茶追猎无意发明摇青工艺及发酵工艺,做出的天圣茶香气更足,味更甘醇。乡亲向他学习,以后,用此工艺做的茶大家都叫乌龙茶。

王士让告假回乡访亲会友,在南岩山麓发现此茶。乾隆六年(1741年),王士让奉召赴京师拜谒礼部侍郎方苞,携茶相赠。方苞品后,自感为茶中珍品,遂转献乾隆,乾隆召见王士让询茶来处,王细说茶之来源,乾隆细观茶叶形似观音脸重如铁,便赐名为“铁观音”。

扩展资料

铁观音茶叶营养成分:19世纪初,茶叶的成分逐渐明确。经过现代科学的分离和鉴定,茶叶中含有机化学成分达450多种,无机矿物元素达40多种。茶叶中的有机化学成分和无机矿物元素含有许多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

有机化学成分主要有:茶多酚类、植物碱、蛋白质、维生素、果胶素、有机酸、脂多糖、糖类、酶类、色素等。而铁观音所含的有机化学成分,如茶多酚、儿茶素、多种氨基酸等含量,明显高于其他茶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铁观音

铁观音有王说和魏说两个传说,哪个是真,区别在哪里?

乌龙茶中的精品“铁观音”发祥地在福建省安溪县西坪镇,这是世人公认,从无争议。但是关于铁观音的母本原株却有尧阳村的“王说”和松岩村的“魏说”两种说法,二者各说铁观音源自于此,此时早已难辨。安溪栽培乌龙茶已经有千年历史,“铁观音”从古至今较为一致的说法有三百多年,源自一株(也有说是两株)茶树苗。但是,这株母本茶树在哪里?一说在尧阳村,一说在松岩村。两个村各自认定“铁观音”最早源出的所在,均位于山涧岩缝之中,高耸突兀之处,那确实是能生产出好茶的地方。就算是御道这样在安溪经营生产铁观音多年的茶叶公司也很难断定哪个是真,那个是假。两个村现在对这两个地方十分看重,进行精心整治,兴建纪念碑、亭,吸引游客,以示荣耀。但是,碑亭标志的茶树虽然也有相当年岁,粗壮的茎干外皮皱裂流露出饱经风霜,可惜已不是母本原株。

坚持“铁观音”源产在尧阳村的,主要依据这样一个故事:1736年,也就是清乾隆元年,尧阳南阳有位读书人王仕让,勤奋好学。一日,在书轩旁偶然发现一株生态奇异的茶树,爱不释手,遂移植在书轩圃内,精心培育,适时采摘精制。果然,制成的茶品非同一般,色香味俱佳。次年,王仕让进京,特意带上这一茗茶敬送礼部侍郎方苞。方苞转献内廷,乾隆皇帝饮品之后大加赞赏,“以其茶乌润结实,沉重似铁,味香形美,犹如观音”,于是赐名为“铁观音”。有说乾隆皇帝不仅赐名,还为之亲笔题词。尧阳村族姓谓王,又因王仕让的缘故,这一“铁观音”来源的说法,被称为“王说”。

坚持“铁观音”源产在松岩村的,主要依据另一则故事:1725年,也就是清雍正三年,松岩村松林头茶农魏荫,笃信观音菩萨,每日晨昏都要以清茶三杯敬奉。数十年如一日,其虔诚之心感动了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忽有一夜,观音菩萨赐梦,让他在蒙间见到一株葱郁温润的茶树。第二天清晨,魏荫遵循梦中指引,终于在打石坑石崖峭壁上找到一株异于他种的茶树。魏荫如获至宝,把它移植在家中的一口破铁鼎里,用心护育,亲自培土、莳草、浇水,采撷制作的茶叶,果然是上品。“奇为观音所赐,又茶紧结沉实似铁,故名曰‘铁观音’。”松岩村族姓谓魏,又因茶农魏荫培育制作,这一“铁观音”来源的说法,被称为“魏说”。

两则故事说来生动有趣。从这两则故事可以看出,“铁观音”来源于西坪无疑,但是具体母本原株在哪里,怎样得名的,双方各执一词,坚持己见。特别是因何叫“铁观音”,一“仕”一“农”,大相径庭。御道茶业从故事本身分析,“魏说”过于虚幻,扑朔迷离,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实难令人信以为真。“王说”也有诸多不一致的地方,茶树的发现,有说是王仕让在书轩旁发现的,有说是王仕让偕友游南山发现的;“铁观音”的命名,有说是方苞,有说是乾隆皇帝。王仕让一位乡村仕人,与大名鼎鼎的大学士方苞有何交情,乾隆皇帝是否喝过“铁观音”,是否题过词,都无从考证。看来,故事纯属一种民间传说,是尧阳王族与松岩魏族商品营销的谋略。这种谋略颇似现代社会市场竞争中,推介品牌所采取的手段。

标签: 铁观音 王仕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dongkepu.com/zonghezhishi/mlq7l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