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懂科普 >

综合知识

> 春茶春思

春茶春思

春茶春思

定义:春茶春思是指在春季喝茶时,想起了温暖的春天,引发了对生命、天地、人生的思考。

出处:大约在唐宋时期,茶文化盛行的时候,就有人开始在春天喝茶、聊天、思考人生。这种形式渐渐演变成了一个文学话题和艺术表现形式。

用法:一般用来表达对生命和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可以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例句:

1. 我喜欢在春天喝茶,感受大自然的生机和力量,也会有一种深深的春茶春思。

2. 春天的绿嫩嫩的茶叶,让我不仅品尝出滋味,更让我思考了生命中的种种,有了一番春茶春思。

3. 春日的第一杯茶,口感鲜美,同时也透露出一股淡淡的春茶春思。让我不由得放慢脚步,凝视着那些新生的树苗和绿草。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黄玉英的个人简介

黄玉英1992年毕业于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后又到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学位研究生进修班学习深造一年。原系赣南采茶剧团主要演员,赣南艺苑艺术团团长,赣南文艺学校校长。她表演风格规范大方,含蓄深沉,基本功扎实,人物性格鲜明,尤以唱功见长,深受广大观众喜爱,被誉为“红土地上的黄莺”。

她先后在舞台上塑造了近60个艺术形象,在上影厂拍摄的彩色戏曲片《茶童戏主》中饰女主角二姐,在电视台录制的优秀传统戏《钓拐》中饰三嫂。已先后录制了七盒录音带,CD若干张、一张VCD。其中个人专辑《采茶金曲》、《春茶春思》最具代表性。1992年5月在广州成功地举办了一场个人毕业独唱音乐会,广州四大报纸刊登了专访报道及演出剧照,受到社会各界人士好评,影响很大。经常参加一些重大演出活动,如:1986年为纪念长征胜利50周年赴北京进中南海为领导演出;1989年代表江西参加第二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演出,1990年参加了华东六省一市春节电视文艺晚会(联唱),1991年在电视台与赣州电视台合拍的音乐风光片《杜鹃红·茶林绿》中担任独唱;1992年参加了广东省电视台的“五一”和“五四”大型电视文艺晚会演出(独唱),为电视片《东江源》配唱主题歌;1996年在广西电视台四集电视连续剧《贝江女》中为女主角贝英配唱等,演唱的民歌在1978年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向海外侨胞播送。原中国音协常务副冯光钰先生在96年第二期《人民音乐》上以“艺术贵在创造”为题介绍了她的演唱。1993年被赣南师院聘为声乐副教授。从1995年始先后多次赴港、台、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进行文化艺术交流及学术交流活动。

带“春”字的词语有哪些?

春光四泄,春回大地,春雨连绵

请问李清照的比较优美欢快的诗词都有那些?请大家把这些词都告诉我,要带有解释的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

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

衣透。

见客入来,袜戋刬

金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

梅嗅。

李清照词作

鉴赏

此词为清照早年作

品,写尽少女纯情的神

态。

上片荡完秋千的精

神状态。词人不写荡秋

千时的欢乐,而是剪取

了“蹴罢秋千”以后一

刹那间的镜头。

此刻全部动作虽已

停止,但仍可以想象得

出少女荡秋千时的情景

,罗衣轻飏,象燕子一

样地空中飞来飞去,妙

静中见动。“起来慵整

纤纤手”,“慵整”

二字用得非常恰切

,从秋千上下来后,两

手有些麻,却又懒得稍

微活动一下,写出少女

的娇憨。“纤纤手”

语出《古诗十九首

》:“娥娥红粉妆,纤

纤出素手。”借以形容

双手的细嫩柔美,同时

也点出人物的年纪和身

份。“薄汗轻衣透”,

她身穿“轻衣”,也就

是罗裳初试,由干荡秋

千时用力,出了一身薄

汗,额上还渗有晶莹的

汗珠。这份娇弱美丽的

神态恰如娇嫩柔弱的花

枝上缀着一颗颗晶莹的

露珠。“露浓花瘦”一

语既表明时间是春天的

早晨,地点是花园也烘

托了人物娇美的风貌。

整个上片以静写动,以

花喻人,生动形象地勾

勒出一少女荡完秋千后

的神态。

下片写少女乍见来

客的情态。她荡完秋千

,正累得不愿动弹,突

然花园里闯进来一个陌

生人。“见客入来”,

她感到惊诧,来不及整

理衣装,急忙回避。

“袜刬”,指来不

及穿鞋子,仅仅穿着袜

子走路。“金钗溜”,

是说头发松散,金钗下

滑坠地,写匆忙惶遽时

的表情。词中虽未正面

描写这位突然来到的客

人是谁,但从词人的反

应中可以印证,他定是

一位翩翩美少年。“和

羞走”三字,把她此时

此刻的内心感情和外部

动作作了精确的描绘。

“和羞”者,含羞也:

“走”者,疾走也。然

而更妙的是“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二句。

它以极精湛的笔墨描绘

了这位少女怕见又想见

、想见又不敢见的微妙

心理。最后她只好借“

嗅青梅”这一细节掩饰

一下自己,以便偷偷地

看他几眼。下片以动作

写心理,几个动作层次

分明,曲折多变,把一

个少女惊诧、惶遽、含

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

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

划出来。唐人韩偓《竿

奁集》中写过类似的诗

句:“见客入来和笑走

,手搓梅子映中门。”

但相比之下,“和笑走

”见轻薄,“和羞走”

现深挚:“手搓梅子”

只能表现不安,“却把

青梅嗅”则可描画矫饰

:“映中门”似旁若无

人,而“倚门”则有所

期待,加以“回首”一

笔,少女窥人之态婉然

眼前。

这首词写少女情况

心态,虽有所本依,但

却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获“曲尽情悰”之誉

。全词风格明快,节奏

轻松,反用四十一字,

就刻画了一个天真纯洁

、感情丰富却又矜持的

少女形象,可谓妙笔生

花。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

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

三山去!

李清照词作

鉴赏

这首词气势磅礴、

豪迈,是婉约派词宗李

清照的另类作品,具有

明显的豪放派风格。近

代梁启超评为:“此绝

似苏辛派,不类《漱玉

集》中语。”可谓一语

中的,道破天机。

南渡以前,李清照

足不出户,多写闺中女

儿情;南渡以后,“飘

流遂与流人伍”,视野

开始开阔起来。

据《金石录后序》

记载建炎四年(1130)

春间,她曾海上航行,

历尽风涛之险。词中写

到大海、乘船,人物有

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

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

的感受有关。

词一开头,便展现

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

一色图卷。这样的境界

开阔大气,为唐五代以

及两宋词所少见。写天

、云、雾、星河、千帆

,景象已极壮丽,其中

又准确地嵌入了几个动

词,则绘景如活,动态

俨然。

“接”、“连”二

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

的波涛、弥漫的云雾,

自然地组合一起,形成

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

而“转”、“舞”两字

,则将词人风浪颠簸中

的感受,真地传递给

读者。所谓“星河欲转

”,是写词人从颠簸的

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

的银河似乎转动一般。

“千帆舞”,则写海上

刮起了大风,无数的舟

船风浪中飞舞前进。船

摇帆舞,星河欲转,既

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

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

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

壮采奠定了基调。因为

这首词写的是“梦境”

,所以接下来有“仿佛

”三句。“仿佛”以下

这三句,写词人梦中见

到天帝。“梦魂”二字

,是全词的关键。词人

经过海上航行,一缕梦

魂仿佛升入天国,见慈

祥的天帝。幻想的境界

中,词人塑造了一个态

度温和、关心民瘼的天

帝。“殷勤问我归何处

”,虽然只是一句异常

简洁的问话,却饱含着

深厚的感情,寄寓着美

好的理想。

此词则上下两片之

间,一气呵成,联系紧

密。上片末二句是写天

帝的问话,过片二句是

写词人的对答。

问答之间,语气衔

接,毫不停顿。可称之

为“跨片格”。

“我报路长嗟日暮

”句中的“报”字与上

片的“问”

字,便是跨越两片

的桥梁。“路长日暮”

,反映了词人晚年孤独

无依的痛苦经历,然亦

有所本。词人结合自己

身世,把屈原《离》

中所表达的不惮长途运

征,只求日长不暮,以

便寻觅天帝,不辞上不

求索的情怀隐括入律,

只用“路长”、“日暮

”四字,便概括了“上

下求索”的意念与过程

,语言简净自然,浑化

无迹。其意与“学诗谩

有惊人句”相连,是词

人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

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

力挣扎的苦闷。

着一“谩”字,流

露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词人现实中知音难遇

,欲诉无门,唯有通过

这种幻想的形式,才能

尽情地抒发胸中的愤懑

,怀才不遇是中国传统

文人的命运。李清照虽

为女流,但作为一位生

不逢时的杰出的文学家

她肯定也有类似的感慨

“九万里风鹏正举

”,从对话中宕开,然

仍不离主线。因为词中

的贯串动作是渡海乘船

,四周景象是海天相接

,由此而连想到《庄子

。逍遥游》的“鹏之徙

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说“鹏正举”,是

进一步对大风的烘托,

由实到虚,形象愈益壮

伟,境界愈益恢宏。大

鹏正高举的时刻,词人

忽又大喝一声:“风休

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气势磅礴,一往无

前,具大手笔也!“蓬

舟”,谓轻如蓬草的小

舟,极言所乘之舟的轻

快。“三山”,指渤海

中蓬莱、方丈、赢洲三

座仙山,相传为仙人所

居,可望而见,但乘船

前去,临近时即被风引

开,终于无人能到。词

人翻旧典出新意敢借鹏

抟九天的风力,吹到三

山,胆气之豪,境界之

高,词中罕见。上片写

天帝询问词人归于何处

,此处交代海中仙山为

词人的归宿。

前后呼应,结构缜

密。

这首词把真实的生

活感受融入梦境,巧妙

用典梦幻与生活、历史

与现实,自然会气度恢

宏、格调雄奇。

充分显示作者性情

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浣溪沙

李清照

淡荡春光寒食天,

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

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

江梅已过柳生绵。

黄昏疏雨湿秋千。

李清照词作

鉴赏

这首词为作者早年

所作,以白描手法写了

熏香、花钿、斗草、秋

草等典型的少女时代的

事物,借以抒发作者爱

春惜春的心情。

上片写少女春睡初

醒情景,用的是倒叙,

头两句是第三句睡醒后

的所见所感。“淡荡”

犹荡漾,形容春光融和

遍满。寒食节当夏历三

月初,正是春光极盛之

时。熏炉中燃点着沉水

香,轻烟袅绕,暗写闺

室的幽静温馨。这两句

先写出春光的宜人,春

闺的美好。

第三句写闺中之人

,词中没有去写她的容

貌、言语、动作,只从

花钿写她睡醒时的姿态

。“山枕”谓枕形如山

。“梦回山枕隐花钿”

是少女自己察觉到的,

不是别人看出来的。暮

春三月,春困人,她

和衣而卧,不觉沉沉入

睡,一觉醒来,才觉察

自己凝妆睡去,自己也

觉诧异。熏香已残,说

明入睡时间已久,见出

她睡得那样沉酣香甜。

她梦回犹倚山枕,出神

地望着室外的荡漾春光

,室内的沉香烟袅,一

种潜藏的春思隐约如见

。这几句不事修饰,淡

淡道来,却别有一番情

致。

下片写少女的心曲

。“海燕未来人斗草,

江海已过柳生绵”。古

人以为燕子产于南方,

春末夏初渡海飞来,故

称海燕。“斗草”是用

花草赌赛胜负的一种游

戏。时节已到寒食,为

什么不见燕子飞来呢?

女伴们斗草嬉戏,情怀

是多么欢畅。江梅花期

已过了,杨柳又正飞花

。这里写的是少女眼中

所见,心中所感种种景

致说明春事已经过半,

当此时少女的春闺寂寞

、情怀缭乱,含有作者

的惜春心情。这两句对

仗工整,既有动态,更

有细微的心理活动,极

尽工巧之妙。

“黄昏疏雨湿秋千

”,写的是另一种境界

。秋千本是少女喜欢的

游戏,尤其是当寒食时

节更是无此不欢。这一

句写的是黄昏时忽然飘

起细雨,把秋千洒湿了

,这是一种“无可奈何

”的情绪的外现,同上

两句所写的有精神上的

契合,都是少女春日心

情的写照。

此句写春愁却不用

“春愁”二句,只言雨

中秋千,却道出愁绪万

缕。

这首词以物写人,

以景写情,把春日少女

的姿态和内心世界写得

活灵活现,有“无我之

境”的妙趣。

●小重山

李清照

春到长门春草青。

江梅些子破,未开

匀。

碧云笼碾玉成尘。

留晓梦,惊破一瓯

春。

花影压重门。

疏帘铺淡月,好黄

昏。

二年三度负东君。

归来也,著意过今

春。

李清照词作

鉴赏

这首词闲适淡雅,

表惜春之情,为作者早

期作品。

“春到长门春草青

”一句,写作者晨起所

见。“长门”,汉代长

安离宫名,汉武帝陈皇

后失宠,曾居此。

“江梅”,遗核所

生,非经人工栽培,又

句直脚梅,也称野梅,

初春开红白色花。梅可

以说是早春的标志。

“些子”犹言一些

,即少量之意。“未开

匀”谓还未普遍开放。

惟其“未开匀”,所以

特别新鲜可爱,使人感

觉到春天已经来临。这

三句初春美景,寄寓着

作叹春之情。下面接写

饮茶。宋人将茶制成茶

饼,饮用时须用茶碾碾

成细末,然后煮饮。“

碧云笼碾”即讲碾茶。

“碧云”指茶叶之色。

“笼”指茶笼,贮茶之

具。

“玉成尘”既指将

茶碾细,且谓茶叶名贵

。“一瓯春”

意即一瓯春茶。晓

梦初醒,梦境犹萦绕脑

际,喝下一杯春茶,才

把它驱除。春草江梅,

是可喜之景,小瓯品茗

,是可乐之事,春天给

作者带来无限欢乐。上

片主要作者茗茶赏景的

欢愉之情,轻松优雅。

下片一下过到黄昏

,重点写月。“重门”

即多层之门。天刚黄昏

,月儿即来与人作伴,

淡淡的月光,照稀疏的

门帘上,花影掩映,飘

散出缕缕幽香,春日的

黄昏,是这样恬静,这

样香甜,难怪作者止不

转热烈赞叹:“好黄昏

!”这是“有我之境”

,这个“我”就是词人

。正是她,此刻正花前

月下徘徊留连,沐浴着

月之清辉,呼吸着花之

清香。末尾三句点题。

“东君”原为日神,后

来演变为春神。农历遇

闰年,一年中首尾常有

两个立春日的情况。“

二年三度”

加重表现痛惜之情

。“负东君”,这里特

就汴京之春而言。京师

的春光是这样迷人,即

使一年一度辜负了它,

也非常可惜,何况两年

中竟有三度把它辜负,

这该令人何等痛惜呢!

正因为如此,所以此次

归来,一定要用心地好

好度过汴京今年这个无

比美好的春天。下片着

重写作者叹春又惜春的

心情。

这首词写景如画,

意境淡远。最为人称道

的是“疏帘铺淡月,好

黄昏”一句,《疏帘淡

月》后成为词牌名。

●怨王孙

李清照

湖上风来波浩渺,

秋已暮、红稀香少。

水光山色与人亲,

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

清露洗、苹花汀草。

眠沙鸥鹭不回头,

似也恨、人归早。

李清照词作

鉴赏

这是一首秋景词,

词人以其独特的方式,

细腻委婉又具体形象地

传达出一种特色鲜明的

阴柔之美。

“湖上风来”句起

语不俗,避开俗套。秋

高气爽,常见风平波静

,而一旦朔风初起,便

会吹起悠远的水波,宣

告着深秋到了,所以说

“秋己暮”。而一句“

红稀香少”,更通过自

然界色彩和气味的变化

,进一步点染了深秋的

景观。大自然总是宜人

的,深秋季节却别有滋

味,这里,作者不说人

们如何的喜爱山水,倒

说“水光山色与人亲”

,将大自然人情化、感

情化了。正是这“与人

亲”,方换得人与景亲

,也才能真的领略到大

自然的水光山色中的景

物美,所以,作者所说

的“说不尽、无穷好”

言之有根,是从心田深

处发出的真诚的赞颂之

语。

下片虽然仍是对秋

景色的继续描绘,但却

不是简单的重复。莲实

叶老、露洗苹草,都标

示着深秋的时令,人所

共见,却易于忽略,一

经作者点染,便觉秋意

袭人。而沙滩上勾头缩

颈睡眠的鸥鹭等水鸟,

对于早早归去的人们头

也不回,似乎以此表示

了它们的不满。这里,

鸥鹭也人格化了,与上

片的山水的感情化似是

同样手法,但却一反上

片的山水“与人亲”,

而为鸥鹭对人恨,这一

亲一恨之间就带给读者

以清新多样之感,且通

过人们郊外的不能久留

,更深一层地透露出深

秋的到来。

这首词造景清新别

致,描写泪细密传神,

巧妙地运用拟人化手法

,写出了物我交融的深

秋美意,耐人寻味

●鹧鸪天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

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

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

画栏开处冠中秋。

人可煞无情思,

何事当年不见收。

李清照词作

鉴赏

这首《鹧鸪天》是

一首咏桂词,风格独特

,颇得宋诗之风,即以

议论入词,托物抒怀。

“暗淡轻黄体性柔

,情疏迹远只香留。”

这十四字形神兼备,写

出了桂花的独特风韵。

前句重赋“色”,兼及

体性;后句重咏怀,突

出“香”字。桂有三种

,白者名银桂,黄者名

金桂,红者名丹桂。常

生于高山之上,冬夏常

青,以同类为林,间无

杂树。

又秋天开花者为多

,其花香味浓郁。“暗

淡”、“轻黄”

二词,说明桂花不

以明亮炫目的光泽和禾

农艳娇媚的颜色取悦于

人。虽色淡光暗,却秉

性温雅柔和,自有情怀

疏淡,远迹深山,唯将

浓郁的芳香常飘人间。

以下转入议论。“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

花中第一流。”反映了

清照的审美观,她认为

品格的美、内的美尤为

重要。“何须”二字,

把仅以“色”美取胜的

群花一笔荡开,而推出

色淡香浓、迹远品高的

桂花,大书特书。“自

是花中第一流”为第一

层议论。

“梅定妨,菊应羞

,画栏开处冠中秋。”

为第二层议论。连清照

一生酷爱的梅花“暗淡

轻黄体性柔”的桂花面

前,也不能不油然而生

忌妒之意。而作者颇为

称许的菊花也只能掩面

含羞,自叹弗如。接着

又从节令上着眼,称桂

花为中秋时节的花中之

冠。“人可煞无情思

,何事当年不见收”,

为第三层议论。传说屈

原当年作《离》,遍

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

修身美德,唯独桂花不

其列。清照很为桂花抱

屈,因而毫不客气地批

评了这位先贤,说他情

思不足,竟把香冠中秋

的桂花给遗漏了,实乃

一大遗恨。

这首词以群花作衬

,以梅花作比,展开三

层议论,形象地表达了

词人对桂花的由衷赞美

。桂花貌不出众,色不

诱人,但却“暗淡轻黄

”、“情疏迹远”而又

馥香自芳,这正是词人

品格的写照。这首词显

示了词人卓而不群的审

美品味,值得用心玩味

另外说一声,李清照的词绝大部分都是悲伤的。

即使有例外也是不悲伤而已

欢乐很难说

标签: 春思 春茶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dongkepu.com/zonghezhishi/v7z8x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