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懂科普 >

综合知识

> 宝塔诗即从一言起句

宝塔诗即从一言起句

宝塔诗即从一言起句

,以苍茫大地为背景,描绘出金戈铁马、万马奔腾的英雄壮志,以及江山如画、美人如花的风光人情。它是唐代一种流行的诗歌形式,主要表现宏伟壮丽、雄奇豪放、情感深邃的叙事风貌。宝塔诗的名字来源于其典故,相传宫廷中有人问一只塔内有多少级台阶,另一人则随口回答:“从一言起句,数北风南月,直至乐天知命。 ”这种回答形象生动、言简意赅,后来成为宝塔诗的固定名称,也是其叙事风格的代表。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宝塔诗鉴赏,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宝塔诗:宝塔诗从一言起句,依次增加字数,从一字到七字句逐句成韵,叠成两句为一韵。直至从一至七字,对仗工整,读起来琅琅上口,声韵和谐,节奏明快,有如“鲲鹏展翅,扶摇直上”之感。像这样字数逐句增多,如果把全诗横写,外形就像古代的宝塔一样,底宽上尖,中间逐层收缩像等腰三角形。请欣赏元稹所写的《茶》:

香叶 嫩芽

慕诗客 爱僧家

碾雕白玉 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 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 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 将至醉后岂堪夸。

宝塔诗,即从一言起句,依次增加字数,直至七字,是一种别具一格的诗歌形式,著名宝塔诗《茶》的作者是

宝塔诗《茶》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元稹

宝塔诗的解释宝塔诗的解释是什么

宝塔诗的词语解释是:杂体诗名。原称“一字至七字诗”。每句或每两句字数依次递增,形如宝塔,故名。从一字句到七字句逐句押韵,后也有增至九字句或九字句以上的。大多叠两句为一韵。

宝塔诗的词语解释是:杂体诗名。原称“一字至七字诗”。每句或每两句字数依次递增,形如宝塔,故名。从一字句到七字句逐句押韵,后也有增至九字句或九字句以上的。大多叠两句为一韵。结构是:宝(上下结构)塔(左右结构)诗(左右结构)。拼音是:bǎotǎshī。注音是:ㄅㄠˇㄊㄚˇㄕ。

宝塔诗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⒈杂体诗名。从一字句到七字句逐句成韵,或迭两句为一韵。后有增至八字句或九字句的。每句或每两句字数依次递增,形如宝塔,故名。

二、国语词典

诗体名。从一字句到七字句,逐句成韵。因字数依次递增,状如宝塔,故称为「宝塔诗」。后代也有延长到八、九字句者,其形制实源自唐代的一七令。

三、网络解释

宝塔诗宝塔诗,杂体诗的一种,是一种摹状而吟、风格独特的诗体。顾名思义,它形如宝塔。从一字句或两字句的塔尖开始,向下延伸,逐层增加字数至七字句的塔底终止,如此排列下来,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即如塔形、山形。起始的字,既为诗题,又为诗韵。宝塔诗,原称“一字至七字诗”,也叫“一七体诗”。从一字到七字句,逐句成韵,或叠两句为一韵,很有规律。后来有的增加到十字,甚至十五字的。

关于宝塔诗的成语

象牙之塔沙上建塔塔尖上功德聚沙成塔

关于宝塔诗的词语

聚沙成塔象牙之塔雁塔名标酒虎诗龙诗朋酒友诗情画意麒麟登塔雁塔新题画意诗情积沙成塔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宝塔诗的详细信息

求宝塔诗一首

一七令·茶

唐代: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译文:

茶,香叶,嫩芽。深受“诗客”和“僧家”的爱慕,用白玉雕成的碾把茶叶碾碎,再用红纱制成的茶罗把茶筛分。烹茶先要在铫中煎成“黄蕊色”,尔后盛载碗中浮饽沫。饮茶,不但夜晚要喝,而且早上也要饮。不论古人或者今人,饮茶都会谈到精神饱满,特别是酒后饮茶有助醒酒。

扩展资料:

宝塔诗最早的雏形始见于隋朝,隋·释慧英有《一三五七九言诗》为证。

其中从一言至七言的,又称为“一七体”诗,如是宝塔词则称《一七令》(词牌)。这种“一七体”诗(有的从一至九或一至十字),既立题又押韵,指物为题,以题为韵,一韵到底。诗人或状物赋形,或托物言志。每一句都各自成对。

第一字(也是第一句)既是题目,又是音韵,同时也规定了全诗描写的对象和范围。第二字往往是第一字的重复。其他六对,都是隔句押韵。这中“一七体”诗的特点是扣题紧凑,对仗工整,形成诗歌独有结构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字至七字诗·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宝塔诗

宝塔诗是怎么念的?

基本释义:杂体诗名。原称“一字至七字诗”。每句或每两句字数依次递增,形如宝塔,故名。从一字句到七字句逐句押韵,后也有增至九字句或九字句以上的。大多叠两句为一韵。

怎么写好“宝塔诗”

何谓宝塔诗?

  我们先来看初唐时僧人义净、无行的唱和之作:

  游

  愁

  赤县远

  丹思抽

  鹫岭寒风驶

  龙河激水流

  既喜朝闻日复日

  不觉颓年秋更秋

  已毕耆山本愿城难遇

  终望持经振锡往神州

  可以看到这首诗,是由一三五七九言句逐句而成,从上至下每句增加两个字,形状如同一座宝塔,故名宝塔诗。这首诗一般被认为是宝塔诗之祖,此后文人在此基础上又有不断的改造创新。

  一、三五七言体

  一部分诗人省去了一字联和九字联,将其改为三五七言的形式来创作宝塔诗,即三五七言体。如李白的《三五七言》:

  秋风清

  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

  寒乌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

  此时此夜难为情

  写秋夜之思,哀音促节,凄若繁弦。

  再如刘长卿的《新安送陆澧归江阴》:

  新安路

  人来去

  早潮复晚潮

  明日知何处

  潮水无情亦解归

  自怜长在新安住

  写送别之情,忧伤无奈。

  这两首诗的共同点就是组成的句子为三言、五言、七言,各为双句,短小精悍。

  二、一字至七字诗

  有一部分诗人省去了九字联,改一三五七九言为一二三四五六七言,于是就有了一字至七字诗。严格意义上的宝塔诗,就是一字至七字诗,也称为一七体诗。其形式是从一言起句,依次增加字数,由一字句到七字句,由上至下,层层叠叠,形如宝塔,不愧其宝塔之名。

  《唐诗纪事》中记载,白居易曾与友人一起唱和:

  乐天分司东洛,朝贤悉会兴化亭送别,酒酣,各请一字至七字诗,以题为韵。

  当时在座的文人,都是文坛名流:王起、李绅、令狐楚、元稹、魏扶、韦式、张籍、范尧佐。当时白居易作了这样一首宝塔诗:

  诗

  绮美

  瑰奇

  明月夜

  落花时

  能助欢笑

  亦伤别离

  调清金石怨

  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应我爱

  世间惟有君知

  自从都尉别苏句

  便到司空送白辞

  当时的要求是以诗题为韵,限定诗题只能是一个字,如白居易题目为诗,元稹为茶,韦式为竹等等。这样立题的同时立韵,再加上宝塔的形状,极其别致。在文人聚会之中用宝塔诗唱和,由此可见当时宝塔诗在当时已经是广泛流行的了。

  可以看到,白居易他们写的宝塔诗,还是一字句为单句、二字句至七字句为双句,后来连一字句也变成了双句。如张南史的《竹》:

  竹

  竹

  披山

  连谷

  出东南

  殊草木

  叶细枝动

  霜停露宿

  成林处处云

  抽笋年年玉

  天风乍起争韵

  池水相涵更绿

  却寻庾信小园中

  闲对数竿心自足

  三、 其他

  在以上宝塔诗的基本模式上字数有所增加,就有了一言至九言诗,如严维的《一字至九字诗联句》,有了一言至十五言诗,如杜光庭的`《怀古今》,等等。

  《儒林外史》中,也有一首宝塔诗:

  呆

  秀才

  吃长斋

  胡须满腮

  经书不揭开

  纸笔自己安排

  明年不请我自来

  这首诗在形式上的变化在于,他在保存了宝塔诗的外形的同时,将一字至七字诗中的双句模式改为了单句模式,因此更为宝塔状、更为短小精悍,充满谐趣。

  虽然宝塔诗带有了文字游戏的成分,但它也的确富有审美的功能。应该注意到,宝塔诗与文人的创作天性、文体的更新潜能有关,它不仅具备了诗歌艺术的游戏功能,还体现出了形式方面的创新与诗蕴的别致呈现,是中国诗歌中极富建筑美的代表诗作。而这种建筑美,也带来了文本视觉上的新意和快感,为古典诗歌增加了亮色。

后一句比前一句多一个字的诗是什么诗啊

你说的是宝塔诗

宝塔诗从一言起句,依次增加字数,从一字到七字句逐句成韵,叠成两句为一韵。直至从一至七字,对仗工整,读起来琅琅上口,声韵和谐,节奏明快

如:

秀才

吃长斋

胡须满腮

经书揭不开

纸笔自己安排

明年不请我自来

希望对你有帮助

山客山僧山里来的宝塔诗应该怎么读?

这首宝塔诗应该从下往上读。

山中山路转山崖,

山客山僧山里来,

山客看山山景好,

山杏山桃满山开!

宝塔诗的起源:

宝塔诗最早的雏形始见于隋朝,隋·释慧英有《一三五七九言诗》为证。其中从一言至七言的,又称为“一七体”诗,如是宝塔词则称《一七令》(词牌)。

这种“一七体”诗(有的从一至九或一至十字),既立题又押韵,指物为题,以题为韵,一韵到底。诗人或状物赋形,或托物言志。每一句都各自成对。

第一字(也是第一句)既是题目,又是音韵,同时也规定了全诗描写的对象和范围。第二字往往是第一字的重复。其他六对,都是隔句押韵。这中“一七体”诗的特点是扣题紧凑,对仗工整,形成诗歌独有结构美。读后使人玩味不已,其趣无穷。

扩展资料:

宝塔诗的特点:

宝塔诗的诗歌形式美,对后世新诗的发展影响极大。如现代文学史记载,像胡适、郭沫若、徐志摩、冰心等著名诗人都曾经在创作新诗时采用过像宝塔、阶梯等诗行排列的形式,显得新颖别致。

闻一多先生曾提出关于诗歌的“三美”理论,即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其中,“音乐美”强调诗的律动,“绘画美”强调诗的意境,“建筑美”强调诗的形式。这是值得推广和遵循的。

就拿宝塔诗来说,它在不同时期,不同年代,不同场合的确发挥了无比的艺术魅力,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诗歌样式。

宝塔诗茶带拼音

  chá。

  茶。

  xiāng yè,nèn yá。

  香叶,嫩芽。

  mù shī kè,ài sēng jiā。

  慕诗客,爱僧家。

  niǎn diāo bái yù,luó zhī hóng shā。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diào jiān huáng ruǐ sè,wǎn zhuǎn qū chén huā。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yè hòu yāo péi míng yuè,chén qián dú ì zhāo xiá。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

  xǐ jǐn gǔ jīn rén bù juàn,jiāng zhī zuì hòu qǐ kān kuā。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作品语文

  《宝塔诗茶》

  唐·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译文

  茶,分为清香的叶和细嫩的芽;诗人喜欢茶的高雅,僧家爱茶的脱俗;烹茶的时候用精致的茶碾和细密的红纱茶筛;煎出柔和美丽的,再小心的撇去茶末;深夜泡上一杯可与明月对饮,早上泡上一杯可以笑看朝霞;从很久之前人们就在饮茶,茶不仅能提神醒脑,消除疲倦,还能缓解酒醉,实乃佳品。

   赏析

  这首诗和其他的咏茶诗不一样,它具有形式美、韵律美,精巧玲珑,堪称一绝。这首诗在结构上搭造出了一个“金字塔”的结构,让人耳目一新。在韵律上,全部押的是险韵,一气呵成,证明作者的文字功力是十分深厚的。

  宝塔诗简介

  宝塔诗是杂体诗的一种,呈宝塔形状,底大顶细,第一句为一个字,然后逐字递增。宝塔诗从一言起句,依次增加字数,从一字到七字句逐句成韵,叠成两句为一韵。宝塔诗声韵和谐,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和其他的古诗有所不同,无论是视觉还是声韵都给人不一样的享受。

元稹+《一至七言诗》+鉴赏

(1)融情于景。在春风的到来下,桃花顿时开满了商山。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旖旎美好的花景。景色如此好,衬托出作者的好心情,即要升迁的得意,和志向将得到实现的喜悦之情。

(2)“临水读”:作者面临江水,春江水暖,正是水奔腾之时,这好比作者未来的仕途,将一帆风顺。二来,作者读到京书,“临江读”可显示作者迫不及待地想一施作为的心情。三来,作者面临大江,江河壮丽,显示了作者得到重用的博怀。

至于“舱内读”或“灯畔读”,地点截然不同,所见之景也不同,舱内、灯畔,地点狭小,环境清冷,完全不适合作者此时春风得意的心情。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0SUXAf30y9h2OPZT00GwWA

?pwd=pzsx 提取码: pzsx

   

古代像《茶》这种很美的宝塔诗,还有哪些?

宝塔诗,正如其名字,诗词的整体结构像宝塔排列一样工整,富有美感。“宝塔诗”是一种风格独特的诗体,更是诗词界的一朵奇葩,它起源很早,可以追溯到隋朝。它一言起句,依次逐句增加字数。除第一行仅有一行(通常只有一个字),作为题目以外,后边的都为每行两句,直至最后一行为七字句作为塔底而结束。所以,宝塔诗的原称为“一字至七字诗”,也叫“一七体诗”。 这种诗歌整体很美,且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很快便流行开来。

古代除了像《茶》这种很美的宝塔诗以外,还有很多。比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就曾写过一首至今仍流传下来的宝塔诗,原诗为

《诗》

绮美,瑰奇。

明月夜,落花时。

能助欢笑,亦伤别离。

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应我爱,世间唯有君知。

自从都尉别苏句,便到司空送白辞。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大和三年,在长安兴化池亭饮酒时宴席上所作,主客有李绅、元稹、张籍等共九人,当时白居易已经年近半百,准备辞去官职,隐退洛阳,他的这些好朋友来长安送别他,为他践行,好友们有感而发,为白居易写诗抒情,白居易就做了这首宝塔诗以回赠。

此外,比较著名的宝塔诗还有:令狐楚的《赋山》。原诗为: 

《山》

耸峻,回环。

沧海上,白云间。

商老深寻,谢公远攀。

山岩泉滴滴,幽谷鸟关关。

对岛西连陇塞,猿声南彻荆蛮。

世人只向簪裾老,芳草空余麋鹿闲。

这首诗里面描述了峻山,沧海,白云,简单几句就描述得极具画面感。甚至加入了谢灵运游山玩水等典故。读起来酣畅淋漓,很有艺术感。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dongkepu.com/zonghezhishi/w7x8e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