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懂科普 >

综合知识

> 阿里山神木介绍

阿里山神木介绍

阿里山神木介绍

阿里山神木是台湾阿里山特有的珍贵树种,是台湾岛上最高的树种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云杉树种之一。它的树干非常粗壮,可以达到3米以上的直径,有非常长的生命力和极强的抗逆性,也因此被誉为“森林之王”。

阿里山神木可以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山森林中生长,生长很缓慢,一颗巨木可能需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长成。它的树身很高大,有时高达50米以上,树冠广阔,枝繁叶茂,叶色深绿,非常美丽。

阿里山神木的木材质地非常坚硬,因此在台湾本岛古代建筑和庙宇的建筑中广泛使用。 现在,防火门、引水管、桥梁、三脚架和家具等用具也都造用使用阿里山神木。由于阿里山神木数量非常有限,因此被列为台湾的保育树种。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关于阿里山神木资料

阿里山有株树龄达3000多年的红桧树,高50余米,粗达20多米,巍巍挺立,虹劲苍郁,被人们尊为“阿里山神木”。

三代木

树中生树,三代同堂,实是罕见。此外还有千岁桧、同心木、三兄弟、三姐妹等奇木奇树。它们都青葱挺拔、摇曳多姿,为阿里山增添了不少魅力。日月潭地处南投县鱼池乡,系玉山与阿里山之间断裂盆地积水而成,湖周36千米,面积900多公顷,平均水深30多米,为台湾岛上第一天然大湖。潭中有一小岛,远看似碧玉盘中的二颗明珠,古人称玉岛、珠子岛;以小岛为界,北半湖如日轮,南半湖似新月,故名。日月潭四周群山环抱,林木葱郁,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水相映。湖光山色随季节、四时变幻,以夕阳烟霞、眉月清辉等景色最为迷人。日月潭畔山麓上,有亭台楼阁,潭西的涵壁楼,是观赏湖光山色首选之地。环湖有文武庙、玄奘寺、慈恩塔、孔雀园等古迹景观.

亚洲树王 阿里山神木

  中华大地,遍地是宝,其中历经千年甚至几千年的古树现今已然成为了国家重点保护遗产,它们经历了上千年的风吹雨打仍屹立不倒,时间在它们身上留下了历史的印记。接下来我们一起和 民族文化 来看看矗立千年的中国古树的相关资料!

  在阿里山主峰的神木车站东侧,耸立着一棵高凌云霄的大树,树身略倾侧,主干已折断,但树梢的分枝却苍翠碧绿,摇曳多姿,为阿里山增添了不少魅力。树高约52米,树围约23米,需十几人才能合抱,巍巍挺立,虬劲苍郁,被人们尊为“阿里山神木”。

  神木约生于周公摄政时代,故又被称为“周公桧”,据推算它已有2300多年高龄,是亚洲树王,仅次于美洲的巨树“世界爷”。1956年秋,树身曾遭雷击,现在上端所植之二代木,为1962年栽种。但遗憾的是,1997年7月1日,因大雨而有半边倒塌。

  在周公桧的东南方有一棵奇异有趣的“三代木”。三代木同一根株,能枯而后荣,重复长出祖孙三代的树木,是造化的神奇安排。横倒于地的第一代枯干,树龄已逾千年,矗立的第二代只剩空壳残根,高一丈的第三代则枝繁茂盛。

  神木由来

  原本指的是台湾阿里山上一棵树龄达到三千余年的红桧。该树木为日本技师小笠原富次郎于1906年11月发现,被日本人尊称为“神木”。据统计该树高53米,树龄达三千年以上,树干在距地面一米半高处的直径是4米66厘米,树干接者地面处的周围达23米,材积达五百立方米,阿里山森林铁路通车后,成为闻名中外的台湾地标之一。

  由于神木附近为早期日本的伐木区,战后国民接收林场后持续伐木,所以除了阿里山神木等红桧得以保存外,其余大型红桧都被砍伐殆尽,运回日本或外销国外,日本很多神社与鸟居,是早年来自阿里山的巨木红桧。1956年6月7日清晨,阿里山神木遭到雷击,树心油脂被焚毁,虽然还存活,却也在不久后即告枯萎。林务局管理处在神木残躯上种植红桧幼苗,以保持其绿意盎然的样子。此举曾遭致批评欺骗游客。

  1997年7月1日,神木本身因连日大雨,一半的树身迸裂倾倒在森林铁路上,压坏了铁轨。于1998年6月29日,正式放倒神木,阿里山神木也因此走入历史,倾倒的树身就此横置于原地,成为遗迹,供人瞻仰。

台湾的阿里山的“神木”

阿里山的神木--3000多年的红桧木,因其树龄久远树围巨大树型高大参天故被称之[神木].

原本屹立於阿里山森林铁道旁为阿里山代表景物之一--可30余年前被雷击焚烧焦死.仅余残干孤立.林管局乃在枯树顶端人公植栽枝叶企图保其[神木]形象.怎奈几年前中部台风时又将此枯干扫倒.

~~阿里山旧神木於是不存矣!

当局另选一颗约2000年左右的巨树称之为新神木,但因位在陡峭山涯边.且无论树型气势观看容易度等都无法和就神木相提并论.

当局只好在森林游乐区中辟筑多条木栈步道通联到一些因树型不佳无砍伐价值而存活的怪木周边...将这些怪木之名为各种奇特名称--如三代木,象鼻木,夫妻树...反倒成为引人拍照的噱头...

----------------------------------

台湾目前最高龄的新神木在桃园拉拉山.是2300年的红桧.

此外在桃园拉拉山的另一头--宜兰县境深山有著未被破坏砍伐密集的千年巨木群.已划为保护区人员进入.因此并不甚为大众所知.

为什么说“神木”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

阿里山神木,原本指的是台湾阿里山上一棵树龄达到三千余年的红桧。该树木为日本人小笠原富二郎於1906年11月发现,被日本人尊称为「神木」。据统计该树高53公尺,树龄达三千年以上,树干在距地面一公尺半高处的直径是4公尺66公分,树干接者地面处的周围达23公尺,材积达五百立方公尺,阿里山森林铁路通车后,成为闻名中外的台湾地标之一。

阿里山神木是一棵两树合抱、树龄三千岁以上的红桧,无论是树龄或胸径都曾是亚洲第一,位於阿里山铁道六十九公里处旁,和阿里山的日出、云海、高山铁路与樱花,并称为五大奇景。

1997年7月1日,神木本身因连日大雨,根部腐朽严重,一半的树身迸裂倾倒在森林铁路上,压坏了铁轨。在经过专家评估后,认为有安全之虞,於是於1998年6月29日,正式放倒神木,阿里山神木也因此走入历史,倾倒的树身就此横置於原地,成为遗迹,供人瞻仰。

阿里山的神木

分类: 地区 >> 台湾 >> 嘉义市

问题描述:

谁知道阿里山神木的的直径是多少?

解析:

1906年11月20日,嘉义厅技师小笠原富二郎上阿里山巡视,在密林中发现一棵阿里山红桧,推测树龄近三千年,目测树高185尺(重测为50公尺),树围60尺(23公尺),直径20尺,所在的地方标高7200尺(2160公尺),因此敬之为神木。依照日本奉神的习俗,在树干捆缚粗大的绳索,并且在树干底部周围设栅栏以示尊敬。1953年,阿里山神木遭雷击,元气大伤。1956年第二度再遭雷击起火而死。1962年,林务局为延续神木的精神象征,加上当时为祝贺伟寿而兴建介寿亭,寿比神木的神话岂可就此破灭。乃聘请爬树专家高谦福先生在神木顶端栽植七棵红桧苗木,借此神木顶端的残留绿意,假装神木依然健在。1997年7月1日,神木选择在香港回归时刻,倒伏三分之一树身,林务局开始抢救阿里山神木。1998年6月29日中午12∶50分,经过简单的仪式祭拜,在媒体全程录影及现场人员的见证下,八名工作人员以电锯配合钢索牵引而将神木放倒,阿里山神木正式走入历史。

关于阿里山和神木

风景如画的阿里山脉

阿里山脉位于玉山山脉的西面,平行于玉山山脉,北起浊水溪南岸的鼻头角,南至高雄县的凤山,全长135公里,山势较平缓,高度多在海拔1000~2500米,山顶犹如平台,最高峰阿里山,海拔2774米。

阿里山脉是台湾最西的一条山脉,旧称“蕃界岭”,著名的风景区阿里山、日月潭即在其中,是风光迷人的旅游胜地。

在台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到阿里山,不知台湾的美丽,不知台湾的伟大,不知台湾的宝藏。”这话虽然有些言过其实,但阿里山气势之雄伟、景色之壮丽、资源之丰富,确实名不虚传。

阿里山是人们对阿里山脉中心群峰的统称。传说很多年以前,高山族的一位酋长阿巴里,经常率领族人到深山打猎,他死后,族人为了纪念他,就用他的名字把这座山命名为阿里山。而包括阿里山在内的台湾岛最西边的一条山脉,也就被命名为阿里山脉。

所谓“台湾八景”之一的“阿里山”并非仅指一座山,而是指地跨南投、嘉义两县包括大武峦、祝山、塔山、对高岳等18座大山的阿里山脉风景区。区内群峰参差,溪壑纵横,既有悬岩峭壁之奇险,又有幽谷飞瀑之秀丽,其山光岚影千姿万态,茂林清泉各尽佳妙,是人间难得的胜境。

这里又是台湾三大原林产区之首,是我国少见的原始林区之一。高山处处是茂密森林,满溢着一股人的“原始野趣”,较之黄山、庐山、“五岳”等等,别具粗犷而壮伟的美。主峰阿里山在拥有几十座3000米以上高山的台湾虽只算“二级山”,但因其具备全国诸名山难以企及的四大胜景(云海壮丽、林涛神木、遍野樱花、祝山日出),所以驰誉全球,其地位有如富士山之在日本。要在“高山之岛”选最具代表性的“风景山”,实非阿里山莫属。

阿里山区游览路线甚多,如从草岭经塔山直上阿里的健行线、从溪头穿密林沿溪涧纵走的攀登线、从和社经神木坑纵走登阿里的步行线等,皆各有独特情趣。最为人称道的是自嘉义市乘火车直上阿里山主峰。

嘉义至阿里山的森林铁道和阿里山四大胜景合称“阿里五奇”。它始建于1912年,是世界铁路建筑史上的“奇迹”,其“螺旋形铁道”和“伞形齿轮直立汽缸式火车头”是铁道史上的创举,曾被说是“疯狂的设计”。铁路全长仅72公里,却由海拔30米上升到2450米,许多地段每公里爬高60米,坡度之大举世罕见。而且路多为万丈峡谷截断,必须架桥横跨。有人统计:72公里铁路,有桥梁100多座(其中高架桥97座),隧洞56处。火车从山脚登峰,似乘“螺旋梯”盘旋而上;铁路好像一个大弹簧圈,一半露出在山坡,另一半埋在山腹的隧道中,往往一座山要转几个圆圈。最险的山陡坡,火车又绕山,又钻洞,又在“之”字形轨道上忽进忽退,过桥时鸟雀在火车轮下面飞翔,其险难以描摹。

乘火车上阿里山是一次奇妙的森林之旅,只花几小时就可以历览热带、带、温带和寒带四大类型植被景观。车出嘉义,平原上是一座座烟草园,榕树、槟榔、芒果、茄(草字头加冬)等常绿阔叶树木点缀其间,有时也出现大片相思树林或龙眼果园,直到海拔800米的山都是热带植物的天下。过山之后,地形突然变得复杂:森林越来越密,大片竹林、台湾肖楠、油松、罗汉松密盖群山。越入深山植物种类越多,那错综参差生长在山峦峪峡中的带植物如楮、柯、栎、樟、榉、枫等等无不苍郁旺茂,悦人眼目。在海拔1405米的奋起湖有原始柳杉森林;海拔约2000米的屏遮那有柏杉群。过此就渐入温带林区,连天云浪中现出大塔山、小塔山的雄姿。火车飞越峻岭,景观为之一变,触目尽是“阿里山五本”(红桧、扁柏、亚杉、铁杉、松树),林涛澎湃,壮阔无边。山势更加陡峭,车经多处“之”形急升轨道才到达游览中心区的神木车站。从神木车站再向高处去就进人寒带林区,到处都是举世闻名的台湾冷杉。

阿里山脉东侧,有一系列断层线与断陷带同雪山山脉和玉山山脉相隔。其本身,则被浊水溪河谷的断层分割成南北两段:北段又叫加里山脉,与雪山山脉大致平行;南段则与玉山山脉大致平行。阿里山脉的全部山峰都在3000米以下,2000米以上的山峰也为数不多。整个山脉断断续续,山脊线不十分明显。同、雪山、玉山三大山脉相比,它的山势明显偏低,但从西部平原遥望,仍然显得高峻挺拔。

阿里山脉最高的一段,是与玉山一脉相连的阿里山群峰,包括鹿林山、石山、儿玉山、水山、祝山、万岁神、对高山、大塔山等高度在2400~2900米之间的一系列山峰。群峰之间,有一片海拔为1600~2400米、总面积在8万平方公里以上高山夷平面,它以阿里山火车站沼平为中心,与塔山、祝山等山峰共同构成了著名的阿里山游览区。这里夏季凉爽湿润,冬季也不十分寒冷,风力微弱,暴雨甚少,雾日多,云量大,雨水充沛,最冷月的平均气温为4.5摄氏度,而最暖月的平均气温为14摄氏度,气温的年变化比较缓和。加上环境幽雅,林木葱茏,成为全省最佳的避暑胜地。

阿里山是高山族中一个人数较少的分支——曹族聚居的地方。曹族共有4400多人,分为阿里山、卡那布和沙鲁阿三个族群,其中以分布在阿里山一带的阿里山曹族人数较多。阿里山曹族人性格强悍,善于狩猎,过去一直以狩猎为主要的生产方式。如今,分布在这里的曹族山村,以及他们那富有特色的民族风情,也给阿里山的壮丽风光增添了不少魅力。

台湾是一个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的海岛,一向享有“森林之海”的美誉。二三百年前,岛上山地和大部分平原,几乎都被茂密的森林所覆盖。经过多年的采伐,现在森林面积已经大为缩小,但仍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一半以上,是我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一个省份。全岛分布着许多林场和森林游乐区,阿里山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

阿里山林区东西长约46公里,南北宽约36公里,总面积达3.1万多公顷。其间,林木茂密,树种繁多,是一个巨大的森林宝库。

100多年前,阿里山森林主要是作为曹族同胞的狩猎场。当时,这里漫山遍野都是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野鹿、山猪等许多野兽出没其间。本世纪初,开始对这片森林进行勘察、伐木。日本侵略者占领时期,阿里山成为他们对台湾森林大搞掠夺式采伐的重点地区之一。当时这里的红桧巨材曾被大量运往日本,充作修筑皇宫、神社之用。至1945年,阿里山林区的木材已经被砍伐9000余公顷,共400多万立方米,剩余的可供采伐的天然林已为数很少。这以后,又继续大量采伐而未很好地抚育更新,至今除禁伐林之外,阿里山中心地带的森林资源已濒于枯竭,森林的采伐已转移到邻近地区,这里变成了一个主要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阿里山森林游乐区了。

目前,在阿里山建有森林公园。公园最下方的铁路旁,有一棵树龄超过3000年、高50多米、树围20多米、15个人才能合抱的巨大红桧树,被称为“阿里山神木”。1956年秋,此树因遭雷击而成枯木,后来接种新生代寄生红桧,才使古树树梢再现绿意。在它的东南方,还有一棵高40米、树龄1900余年的千年桧,由于它最早生长于汉代光武年间,因此又称为“光武桧”。再往东南,大约在公园区的,还有一棵奇异有趣的“三代木”。第一代树龄已逾千年,在它老死干枯的躯体中出生的第二代,也已很老壳空,残存的村干上又生出了第三代,枝叶繁茂,青翠挺拔,高达1丈。如此三代,同一根株,树中生树,枯而复荣,是世间罕见的奇村。

从阿里山公园沿山脊线向正北方向走不到20公里,有一个环境幽雅,景致清新的林区,即溪头台湾大学实验林。它是台湾最著名的一片示范林,面积约2500公顷,以柳杉和台湾杉数量最多,另有红桧、扁柏、棺木、孟家竹、麻竹、银杏等100余种树木以及苗圃、花圃。这里现在已建成为一个具有丰富多彩活动项目的森林游乐区,山上辟有大学池花园,截溪为湖,架竹为桥,青林疏影,幽静绝尘。溪头也有一棵红桧神木,高46米,树龄2800年,其特点是树干呈中空状态,肚子里有一块比树洞还大的石头,十分有趣。另外,在溪头和阿里山之间,还有一棵“眠月大神木”,又叫“安兰狄娘”,树高约48米,树围约7米。据推测,它已经活了4100多年,被称为“台湾树王”,其树龄之长,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的。

阿里山是一个奇景纷纭的旅游胜地。有人把森林、云海和日出叫做“阿里山三大奇观”,也有人把云海、日出、樱花和神木称为“阿里山四大胜景”,还有人把登山铁路、森林、云海、日出和晚霞合称为“阿里山五奇”。尽管说法不一,但都反映出阿里山风光之胜,景色之奇。

云海是阿里山最负盛名、最有代表性的美景奇观。“阿里云海”被列为台湾八景之一。在阿里山区,每当黄昏,雪白的云朵从空山灵谷间慢慢升起,顷刻之间,便笼罩住连绵起伏的山头。这时,站在二万坪、慈云寺、阿里山宾馆等处观赏,只见那滚滚的白云,就像汪洋大海,万顷波涛,又像大地铺絮、山谷堆雪,看去似是很远很远,却又像近在咫尺,轻拢慢涌,瞬息万变,气象雄浑,把山谷遮掩的若隐若现。人立山峰,遥望脚下那银光奔腾的云海,真有虚无飘渺、身居广寒之感。有时,阿里山又满山满谷浓雾弥漫,置身其间,飘飘欲仙,令人陶醉。

阿里山云雾特别多,是因为此地海拔已达2000多米,气温较低,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沿山坡上升,遇冷凝结成为云雾。由于阿里山正处于水汽刚刚凝结的高度,所以不仅其云量比它上面的玉山和下面的低山区都大,其全年雾日多达250多天,而且它的云雾由于经常受到上升气流的影响而不停地变化着,因而形成了特别美妙壮观的景象。

与云海同享盛名的阿里山奇观是日出。在阿里山公园东南方,有一座海拔2460米高的祝山观日峰,是观赏日出的绝佳场所。黎明时分,登临山顶的观日楼,可以看到远远的玉山轮廓在微弱的晨曦中逐渐显现出来的奇景。只见天空忽而墨兰,忽而淡青,忽而灰白,忽而殷红。不一会儿,墨绿色的山影渐渐清晰起来,周围似乎镶上了一条金丝花边,由窄到宽,使玉山诸峰宛如海上仙岛。天空白云,千变万化,使人感到群山荡漾,巨龙腾飞。接着红彤彤的一轮朝阳,蓦然烘托升起,像一个断了线的大红火球,跳上山头,腾向空中,跃升于白云之上,放射出万道金光,给危岩、山坡、森林和花草,涂上一层瑰丽的色彩。最后,云霞逐渐隐没,天上一片白色光芒,开始照射青山翠谷,真是五光十色,气象万千。

晚霞,也是阿里山的一大美景,特别是在远望如塔的塔山观赏晚霞,更是美妙绝伦。夕阳斜射,落日余辉通过加絮的白云,现出破碎的彩虹与霞光,一抹红,一簇紫,一团黄,一层绿,一堆青,层叠交织,七色纷飞,艳丽迷人。

阿里山不仅林木茂密、苍翠欲滴,而且野草鲜花布满山谷、盛开之时,馥郁绚烂。特别是樱花,每年三四月间,几乎开遍整个山区,无论村落、庭院,或是山径、坑谷,漫山遍野都是一堆堆、一丛丛如火的樱花,姹紫嫣红,艳丽多娇。游人在花丛中往来,呈现一派“春到高山樱似海,满山都是赏樱人”的动人景象。阿里山上有个樱花园,在这里赏樱更是美丽壮观。另外,还有杜鹃花、百合花、兰花等竞相开放,争奇斗丽。其中还有一些著名的品种,如石楠花,又名一叶兰,白色唇瓣加紫红斑点,小巧玲珑,极为可爱,为世界名兰。

在阿里山区,还有慈云寺、树灵塔、姊妹潭以及高山博物馆、高山植物园等名胜游览地。

慈云寺红檐绿瓦,掩映于青山绿野之中,正殿供奉1918年泰国国王所赠的释迦牟尼佛像。这里面临深谷,观赏云海、晚霞,景色极佳。

树灵塔是1936年为了伐木时安定树灵并祀其魂而立的纪念碑,旁边有日本人所立赞扬林学博士琴山河谷开发阿里山的纪念物,实际上它已成为日本侵略者榨取台湾资源的一个明证。

姊妹潭是两个相距一百来步彼此相依相偎的小湖,湖水清澈如镜,终年不涸。环潭树木倒影如画,并有凉亭、小桥点缀其间。高山植物园中植有不同气候带的植物数百种。高山博物馆中陈列有各种高山鸟兽、草本标本、矿物化石标本、高山族同胞的服饰用具,以及阿里山开发史料、阿里山地理模型等等。

离开阿里山,乘火车沿登山铁路下山,沿途风光也是十分引人入胜。

在阿里山登山铁路的两侧,分布着奋起湖、太和、茄冬仔、水社寮、瑞里、草岭等风景旅游区,也都各具特色。

奋起湖是阿里山铁路的中途站,原名粪箕湖,因该处地势颇似粪箕而得名。附近有四方竹、欲仙坪、鸳鸯洞、义母树、七星石、石狮象、树石盟、比翼树、灵枯树等胜景。其东南方的大冻山,原名粪箕山,海拔1976米,山巅有观日峰,也是一个观看日出奇景的好地方。从奋起湖车站向北徒步走大约3小时,可去太和风景区。这里有著名的蛟龙大瀑布,瀑布分四层,水量充沛,瀑布从海拔1600米的塔山群北部泻下,沿着峭壁,由一道分成四五道,再合成二道,再分成七八道……,最后直泻瀑底深渊中,水花飞溅,200米以内难以接近,其声势之浩大,景色之壮丽,可见一斑。此外这里还有卧船洞、仙人洞、花岗水帘卧等洞穴,石梦谷、回音谷等山谷,以及仙墨盘、九芎瘤、圣观音峰等景色。

奋起湖迤西,在交力坪车站北面不远处的瑞里风景区,也是一个清幽探胜的好地方。近年来,瑞里一阿里山连游,已成为一条旅游热线。瑞里地处阿里山脉的西部边缘地带,丘陵起伏,峰峦苍翠,一些断崖峭壁、瀑布溪流分布其间,到处山花野果、虫声燕语,充满野趣。这里有“瑞丽八景”,其中云潭大瀑布高200余米,自上而下共分三层,瀑底形成一大水池,景色十分壮观。千年蝙蝠洞排列着大小数千个天然石洞,绵延3000余米,每天晚上都有数千只蝙蝠在洞中宿夜,并作有规则的排列,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燕子崖是一块巨大的、具有天然缝隙的石壁,成千上万的燕子栖息在缝隙中。魔石岭一带巨石林立,竹林成片,藤树展奇,有时山猴成群,莺歌燕舞,奇趣盎然。此外,这里还有百果园、青年岭、情人桥、双溪瀑布、悬崖铁路桥、云山观日峰等景,各异其趣,令人留连忘返。

阿里山乡位于嘉义县的东南部,是台湾最著名的风景区——阿里山所在地。

阿里山乡地处阿里山脉的中心地带,全乡面积为428平方公里,人口约6000人,是台湾地广人稀的地区之一。居民以高山族中的曹人为主。

阿里山乡原名“阿里山”,是曹人最大的聚居区。境内是阿里山脉的崇山峻岭,位于东部的大塔山,海拔2663米。全省最长的河流——浊水溪的支流清水溪和曾文溪的支流大埔溪均发源于该乡。过去对外交通主要靠阿里山铁路支线,80年代期间新修筑的中横公路横贯该乡中部,还有90年代初通车的公路横贯该乡东南部,使交通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阿里山乡的曹人已改以狩猎为主为农业生产力主,除森林资源外,还出产爱玉子、山葵、栗子、红豆、香菇、高冷蔬菜等。其中以爱玉子和山葵最著称。这里的爱玉子为野生,以海拔1400~2000米生长的品质最优,每年9月至翌年1月为采收期,年产量在2万公斤以上,是全省最大的产区。山葵是该乡著名的特产,台湾俗称“三四味”,属十字花科,香辛作物,其根茎为高经济价值的特种调味料。山葵原产地系日本,本世纪初引进台湾,性喜阴湿寒冷的半阴地带,全省海拔2000米以上地区曾有种植,但以阿里山地区生长的最茂盛,品质最优,四季可采。山葵叶丛生,状似莲花叶,略小,颜色碧绿,根茎长约30~50厘米,圆柱形,生有须根,味道芬芳,辛冲味足,具有杀菌、利尿、发汗、清血、增加食欲之功效。这里生产的山葵主要供外销日本。

阿里山森林游乐区终年游人不绝,尤其在80年代台湾一些新的风景区尚未开发之前,一直居全省各风景区接待游人数量的首位。近10年来,阿里山还开辟了来吉风景区、屏遮那天然湖、丰山风景区等新景区,力求形成大阿里山观光旅游区。

参考资料:http://www.chinabe.net/d2kt/jxhs/zjzr/zg/002-009.jsp

用怎样小的小船呢照样子介绍阿里山神木?

阿里山神木 [ā lǐ shān shén mù]

在阿里山主峰的神木车站东侧,耸立着一棵高凌云霄的红桧大树,树身略倾侧,主干已折断,但树梢的分枝却苍翠碧绿,树高52米左右,树围约23米,需十几人才能合抱,巍巍挺立,虹劲苍郁,被人们尊为 “阿里山神木”。

台湾民间传说:关于阿里山神木的传说

台湾民间传说:关于阿里山神木的传说

  从前,因为阿里山全山上下不长一棵树、一棵草、一朵花,所以它又叫秃山。那么,这座秃山是怎样有了树木和花草呢?又为什么改名叫阿里山呢?当地有这样一个传说:

  从前,在这座秃山北面的一个沟岔上,住着一个以打猎为生的小伙子,名叫阿里。有一天,阿里到北山坡上去打猎,突然,看见山下有一只吊睛猛虎正在追赶两个采花姑娘。阿里急忙从山坡上跑下来,一下跳到老虎的背上,手起刀落,只听“咔嚓”一声,老虎脑袋被砍落在地,顺着山坡滚了下去。两个采花姑娘得救了。

  他刚要回北山坡上打猎,又见从天上落下来一个手持龙头拐杖的白胡老头,老头一边笑,一边拽着两个姑娘的胳膊往南山坡上拉。阿里是个见义勇为的好小伙,他见这两个姑娘刚脱离虎口,又遭到这坏老头子的耍戏,心中燃起阵阵怒火。他大喝一声:“住手!”便一个箭步冲到那个坏老头的面前,夺下他的龙头拐杖,狠狠地照着老头的前额打了一下。那老头痛得大喊一声,放开那两个姑娘,再看他的前额起了一个很大的疙瘩。他一甩袖子,向空中飞去,一转眼,就不见了。

  没过多久,晴天响起了雷声,那雷声由远而近,越来越大,只见那两个采花姑娘吓得浑身乱颤,她们焦急地说:“这下可糟了,这下糟了!”

  阿里奇怪地问:“这是怎么回事?”

  两个姑娘说:“我俩本是天宫里的仙女,听说台湾岛景色怡人,就偷偷来到这里。不想,遇见了恶虎,多亏你救了我俩的性命。谁知,由于贪恋这里的美景,误了回去的时辰。玉帝派老寿星下来捉拿我俩回天宫治罪。我们惧怕玉帝的刑法,不愿意回天宫。正在老寿星拉我们的时候,你却跑过来把他打跑了。 ( ) 他把这件事告诉了玉帝,玉帝震怒,下令让雷神用雷火将这一带的生灵全部烧死。”

  阿里听她俩这么一说,大吃了一惊,没想到自己做好事反而给这一带的生灵带来了大灾难,于是焦急地说:“难道就没有什么办法,搭救这一带生灵吗?”

  两个仙女说:“有倒是有,不过要有一个肯于牺牲自己性命的人,跑到南面那座秃山顶上,把雷火引开,使雷火不能蔓延,才能保住这一带的生灵。阿哥你赶紧躲到安全的地方去,我俩这就到秃山顶上去引雷火。”

  阿里摇着头说:“不,老寿星是我打的,祸是我惹的,怎么能让你们去呢?还是让我去引雷火吧!”说罢,他就拿起那根龙头拐杖,急忙向南边的那座秃山上跑去。不大一会儿,他就登上了秃山的山顶。他仰起头来,朝着天空高声喊道:“雷神!老寿星是我阿里打的,那两个仙女是我阿里放的,祸是我阿里惹的,这一切都是我一手造成的,与他人毫无关系!你那雷火,朝我阿里身上击吧!”

  这时,雷神正好来到秃山上空。他举起雷钻和闪锤,只听“轰隆”一声响,一个响沉雷,一下子把阿里的身体击个粉碎,雷火在秃山顶上燃烧起来。雷神见火着起来了,转身到天宫交差去了。因为这座山上光秃秃的,没有树木和花草,雷火还没燃烧到半山腰,就自己熄灭了。

  阿里虽然被雷火击死了,但他死后不久,这座秃山的漫山遍野却长出了一片片的树木。人们都说,这些树木,是阿里被雷火击碎了的皮肉和头发变成的。那棵神木呢?据说就是老寿星的那根龙头拐杖所变成的。那两个仙女,见到这种情景,深受感动,她们合计了一下说:“阿里哥是为我俩和大伙儿而死的,他死后,皮肉头发都变成了树木,为人们造福。我们俩就变成花草,好给阿里哥做伴,也为人们造福。”

  从此以后,这座一无所有的秃山有了漫山遍野的树木和花草,树木郁郁葱葱,花草飘香。人们为了纪念这个舍己为人的好后生,就把这座山改名叫阿里山。

阿里山神木是什么树种

阿里山神木是——桧柏

八年级上册 阿里山纪行 神木为什么被称为神木

据传,南宋时期,因境内有三株神松,就把这个地方取名为“神木寨”,驻兵守边。到了元代,蒙古族消灭了南宋,统一了中国。开国之君成吉思汗的陵墓就在内蒙古的伊金霍洛旗,伊旗和神木是近邻,蒙人爱屋及乌,也就将神木寨升格为神木县。

谁见过神松?既曰松树而又何言其神?神松神在哪些地方?近千年来,谁也没有考证过这些无根无底的问题。神木得名成了一个谜,谁也不愿揭开也揭不开的谜。

其实,神木就是神木,神松并未远走,它还留在原地,还在神木县。不过是已经转入了地下,化为了一种更坚实的形体。它就是煤,神府东胜煤田大量埋藏的煤。神木县已探明的煤炭储量达500亿吨,神府煤田被列为世界七大煤田之一。这些煤,就是神木走入地下的结果。

神木已得名近千年,神府的煤又不知在地下埋藏了几多岁月,怕是尚无人类存在以前就有了煤炭了吧。到了二十世纪末,人们才最终识破了它,寻宝者的目光才在这儿一齐聚焦。陕北有“神木”,名不虚传。

神木的煤炭资源不仅储量大,易开采,而且质量优良,具有低硫、低磷、低灰,中高发热量的特点,是理想的环境保护用煤。近年来,已成了国家的重点煤炭基地。大柳塔到内蒙古的乌兰木伦河一线,露天煤矿宛如长城蔚为壮观。在表土不足十米之下,便是十几米的煤层,去除了表土,掘煤机便可开到煤层前尽情挖掘。于是,一车又一车煤被运出去了,运到一切急需煤的工业基地去了。为了运这些煤,国家已先期在神木县修通了神朔铁路,包神铁路。现在,神延铁路也已开通。神木县沾了煤的光,已成了陕北的唯一的铁路交通枢纽。

据探测,神木的煤是一条条长长的地下走廊,以神木为中心,延续到府谷,延续到伊金霍洛旗,延续到东胜,还延续到横山一带。因此,说煤海似乎有点夸大,说煤河煤江呢,那就肯定是名副其实的。

当然,神府煤田的开采,仍然是经历了一个过程,仍然是遇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百年不遇的机遇。未经大规模勘探前,神木人就知道地下有煤,也祖祖辈辈地刨挖这些煤。但一是没有找到准确的位置,二是小打小闹,三是艰苦地挖出来也运不出去,有时只好眼睁睁看着它们自燃。因而,由“神木”幻化出来的煤炭就只能埋在地下等待,就只能是藏在深处无人识。

那末,储存着这样多的煤的神木县究竟是怎样的一块地方呢?神木东临黄河,和山西省隔河相望;北接内蒙古,是毛乌素沙漠的前缘境内丘陵密布,沟壑纵横;草滩绵延,沙梁翻滚;无疑,是一块荒凉的土地,历史上多次发生过战争,狼烟四起,喊声震地,白骨曝野,却少有商贾问津,少有通衢大道。

神木是陕西省土地面积最大的一个县,总面积7635平方公里,比太平洋中一个普通的岛国的面积还要大,更超过了中国东南沿海的商埠与。但神木却人烟稀少,最多时也不过是现在的二十几万人。自然地,是一块贫瘠的土地,历史上就只有饥民逃荒,不见富户荣归故里,人们对它是毫无留恋之意,毫无想往之心。

神木作为一块边陲之地,当然常有将军领兵驻守,这些将领对它的评价也多为贬词。北宋著名的宰相范仲淹在知延州任时,就多次到过神木,并且写下了一首词《渔家傲》。词曰: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词极其苍凉悲壮,描摹神木当时的情景是,连大雁都无留意,耳中只能听到肃煞的“边声”,目中只是长烟落日,亦即“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而为防敌寇,小小的一座在千山万壑中的孤城也时常紧闭了大门。有没有娱乐呢?有羌管,即少数民族吹奏的木管,在一片白茫茫的寒霜之时,将军饮着浊洒的边塞之地上吹的,这只能增加将士们的思乡之情。但是故乡在何处呢?在万里之外。何况屯兵守边就是为了防止敌人入侵,可如今敌人并未被打败,所谓“燕然未勒”,还未到燕然山上勒石祝捷的时候。这晨光是怎样的一种现状呢?放眼望去,就只能看见“空老玉门关”的将军的白发与士卒们思念亲人的眼泪了。历代的神木文人很欣赏这首词,《神木县志》中也将词的标题改为《麟州秋词》,可词里写到的这块边陲之地,倒确实令人望而生畏,是并不美好的。

如此荒凉贫瘠的神木,在北宋初年,却诞育了一个“麟儿”,这便是赫赫有名的抗辽名将杨继业。杨继业,许多人都认为他是山西人,就连杨家将演义中,也说他是在山西投的宋太宗。可据考证,他确切地是麟州新秦人,也就是神木县人。后人已不知道这杨继业的成长史,很难详尽地了解他和他的夫人佘赛花,是怎样在这块蛮荒的土地上崭露头角,后来又成了参天大树的。可他为抗辽而死,这在崇尚英雄的中国老百姓的眼中,自然就成了正义的化身,胜利的象征。

杨继业是宋太宗时的将领,范中淹守延州也在北宋中期,只比他迟了几十年。杨家将演义中把杨继业的子孙写成代代英雄,人人都是国之柱石,栋梁之材。但事实恐怕未必如此,范仲淹守边,为什么不见杨门后人或杨门族人?北宋与强大辽国尚可对峙,面对小小的西夏,又缘何“燕然未勒”呢?可见是朝中乏人,尤其是缺乏良将。这样所谓杨继业的杀敌立功,所谓佘太君的百岁挂帅,怕也就是仅其一身,仅其一世而已。

可我们还是不能漠视了养育了杨继业的神木。中华大地虽然处处皆热土,中华儿女虽然辈辈为捍卫白己的领上而英勇抗争,可有名有姓,头角峥嵘,且又经过了说书人多年演义的英雄人物,实在也可为这块土地添加光彩。

内陆省份陕西,水资源严重不足,就是属于长江流域的陕南,也鲜见大片大片的水域。而千山万壑、支离破碎的陕北黄土高原,更是十年九旱.水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水成了扼住农民咽喉的一只无情巨手。

但在陕西省的最北头,在毛乌素沙漠的深处,在神木县境内,却有一大批星星点点的小湖泊,当地人称为海子,这些海子,山于所处地理位置,只储水不能灌溉农田,很是令人可惜。其中的红碱淖海子,水面达10万亩,储水6亿立方术.水深在15米以上.是陕西省最大的淡水湖,但是多年以来、也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待字闺中,就那么默默无闻地闲搁置着。

榆林地区文化旅游部门的有识之士们最先发现了它的价值。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他们就有计划地陪同来榆林市的观光者,途经红碱淖海子,到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的成左思汗陵参观。久而久之,红碱淖成了和镇北台、红石峡并列的榆林市的工人景点之一。慕名而来的游客也逐年增多,塞上明珠红碱淖终于睡醒了,终于赢得人们的认识,迎来了问津者。盛夏到红碱淖.一湖清水,碧波荡漾,小船儿轻轻摇荡.直把游人送到湖心深处。这时候,好风徐来.山风乍起,使人有飘飘欲仙之感。一杯香茗,更能让游人宠辱皆忘,顿感心旷神怡。说实在的,游红碱淖的兴趣并不低于游西湖。在西湖,江南水乡,湖光山色,自然乐趣无穷。可放眼一望,近侧就是杭州市的街衢,仍能感觉得到是在繁华闹市区,并未远离人间烦恼。且游客太多,宛如开水锅中煮了饺子,往往使人愉悦中略感扫兴。可在红碱淖,就没有了这些陪衬物。放眼望去,周围是草滩,是沙丘,是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如果适逢游客不多,仅仅是一叶孤舟,那就不啻是到天河中游玩了一回一样,使人永生永世铭刻于心。

游湖归来,简易的当地群众居住的房窑里,好客的主人早已精心地给你准备了红碱淖的精灵,鲜鱼宴,供你品尝。红碱淖历来盛产鲫鱼,味道十分爽口。近年来,黄河鲤鱼也定居于此,鲤鲫联袂,二美相伴,更使游人一时品尝不出孰高轨下,只有连连咋舌,啧啧称叹。这可是在不毛之地塞外啊,这可是只产五谷杂粮的苦寒之地啊,一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造化,一旦被当地群众识破了奥秘,西湖也可移位塞外,北国也可成为“鱼米之乡”。

神府煤田建设开采以来,以大柳塔为中心,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不少的经纪人。大柳塔高红碱淖不远,红碱淖完全可以作为风景名胜地,修建渡假村,带动神木县的旅游事业迅猛发展。

神木的风景名胜,并不只红碱淖一处,还有县城西的二郎山。二郎山下,窟野河无昼无夜地流过。稍远处,还有一条秃尾河。窟野河与秃尾河,是神木县最大的两条河流,流程都比较长,走向平行,都是由西北流向东南,都是最终注人黄河。可两河的流量,显然窟野河又大得多。窟野河,发源于与神木紧邻的内蒙古的伊金霍洛旗。平常时,静悄悄地,很少听见水流声音,很少看见浪花翻滚。但到了陕北的雨季,就是每年的七八、九月份,尤其是上游下了大雨或暴雨后,它就愤怒了,狂放不羁了。山洪暴涨,泥沙俱下,汹涌的浪头,恶狠狠地直直竖起来,又恶狠狠地一头跌倒,摔得粉碎。前浪才消,后浪又起,又是直直竖起猛乍摔下。站到岸边看浪,常使人头晕目眩。而峰尖浪口,就不仅飘浮着一大堆枯枝败叶,黑乎乎一层,还裹带着地下的煤炭,将煤炭直冲人黄河中。毫无疑问,在陕北的诸多河流中,窟野河实在是很“野”的一条,一点也不驯顺。名曰“窟野”,名副其实。

二郎山就在窟野河岸边。唐时,诗人曹歧就有一首诗咏麟州(神木原名):“山城突兀枕寒流,界限华夷是此州。隔岸人家多上室,依稀僧岩半云楼。茄声便咽苍崖晚,月影婆婆碧树秋。行见穹庐归德化,将军何用试吴钩。”可见那时的二郎山,大概就已有了神庙。

后来,虔诚的、敬神畏鬼的神木人逐年增修,二郎山已成了一座神山,是九天诸神的聚集地。以二郎神为首的天宫诸神诸仙,都怡然自得地占有了一座小庙,端坐在专为他们设计的神位上。没有神位的,也可用壁画代之。总之是,乐陶陶,喜眯眯,终日接受善男信女的跪拜,终日冷眼他们根本不知晓的人间的烦恼。当然,也须终日接受香烟熏蒸,直到泥塑木雕也为之变色。

二郎山的神灵应不灵应?自然是没有佳县白云山的神的名气大。而且又因所处地理位置,以前也没有什么大的庙会,所以诸神诸仙的闲暇时间较多,多半倒是些不用为神木而外众多的老百姓操心的散仙。散仙无权,当然也就没有呵护一方土地的义务。

然这二郎山的神庙,又有它的十分奇特处。奇就奇在建筑设计的精巧,奇就奇在地理位置的得天独厚。原来,二郎山顶端,有一条绵延的山脊,山脊长约十数华里,是由较低处到较高处延宕上去的。神庙的设计,也就因地造型,从山脊低处修起,逐层向高处建,宛然成了一条山顶走廊。游二郎山,游客都会自觉不自觉地逢庙必进,逢庙必参观。因为你纵使不愿再拜识那些飘飘渺渺中的诸神话仙,不愿再看到在全国各处庙字里都可看到的那些神的千篇一律的尊颜,但你总须爱惜自己的体力。走了一小段狭窄也略带险要的山路后,碰见座小庙,进得庙来看看是何神主,借此也就略微小憩了。大概正是因了这奇特的建筑,沾了地理位置的光,二郎山才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近年来香火才一年更比一年繁盛。

随着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的连年建筑,随着神木镇一步又一步的城市化,随着煤炭基地的经济的突飞猛进的发展,二郎山也必然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城镇人口多了,闲暇之日总要找个去处,总要找块可供游玩的地方。上一回二郎山,自然无疑就是一次登山活动。而一边是登山游玩,一边也就领略了一些道教的知识,一举两得,谁又何乐而不为呢?

因为地近蒙区,历史上长期胡汉杂居,神木县的一些乡镇或村庄,就以蒙古语或其他少数民族的语言命名,使人无论如何都不能用汉语破译它的真正的含义,甚至觉得简直就有点古怪别扭。可历来都这么称呼,任何人也就见怪不怪,习惯成自然了。尔林兔,这是神木县一个较大的镇子,汉语就没法弄清它说的是什么。金鸡沙、申鸡、大保当、瓦罗,都可用汉字书写,也都有汉语的本意,可连写在一起,又不知所言为何。这只能证明现在的神木人,几乎是一律为汉人的神木人,是汉族和少数民族通婚后的子女,血管里不仅流淌着汉族的血液,也流淌着蒙古族或一些已经消亡了的少数民族的血液。现在的神木人,普遍操汉语,一种特有的陕北地方方言,听起来倒也很流畅,并没有少数民族的音调。但在生活习惯上,神木人嗜酒,神木人爱大块吃肉,就有点游牧民族的特色了。在神木朋友家里作客,饭菜怎么样且不必议论,酒是必备的,而且一定是度数较高的白酒,一定劝你开怀畅饮,甚至到酩酊时方休。在神木,饭吃好了没有就意味着酒喝好了没有。与其说在那个朋友家吃了一顿好饭,还不如说在这个朋友家美美地喝了一次酒。

神木群众历来好客,有朋自远方来,必然要请到家中小坐,筹备一餐饭予以招待。宴席上,主人还会殷勤地为客人唱神府民歌,而且是一首接一首,不停地唱。尤其在劝酒的时候,客人为保持慎重,不愿多喝了,主人就会唱民歌加以劝酒,直到你把已经斟满杯子的酒一仰脖子灌下去方休。有时,年轻的夫妇还会当着客人的面扭一回二人台,借以侑酒。

神木的民间文化艺术,和府谷合起来自成一个体系。二人台、神府民歌,就自立门户,是一种特殊的民间艺术品种。有人曾试着将神府民歌和众多的陕北民歌加以区别,独出心裁地将神府民歌命名为“神府曲子”,以示它的与众不同处。是论虽一时不能称作定论,但神府民歌的特有的韵味,却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神木的民间剪纸也颇具特色。在神木县农村,过年时节,随处可见粘贴在窗户纸上的红红绿绿的窗花。窗花剪纸多为单色,红就红,绿就绿,一剪子下去就是一张花鸟人物造型。骑马的人是绿人,马也是绿马;喂毛驴的人是红人,毛驴也是红毛驴。这单从颜色上来说,就和现实生活相差老远,谁见过绿人红毛驴?但那是艺术,农妇们心目中的艺术,它已经高于生活,你就再不能任意指点,妄加评论了。神木剪纸所以纸的颜色历来都是红色与绿色,这是因为这种剪纸作品一般要贴在白生生的窗户纸上,白底而红画绿画,就更为醒目,更能招惹门前走过的村人的注视,也更能使远方来的客人一目了然地加以欣赏。

因为境内多草滩,宜于放牧,神木县养羊较多。就地取材,神木出产地毯。神本制造地毯的年份已经很久了,过去,到延安一带擀毡弹毛的匠人“毛毛匠”,就多半是神府人。可见就是当地的农民,也有加工羊毛制作成品的技能。神木的地毯,花色好,质量好,造价较高,在全国评比中还得过第一。这样的奢侈品,过去,当神木还是贫困县的时候,就是只用来外销,或者出口,换回一定数额的人民币,以增加地方财政收人,以弥补农民家用的不足。现在,煤炭大量开采,绝大多数神木人已经不再为衣食操心,开始过上了小康生活。神木的地毯,内销也便一时火爆起来。在神木镇,在大柳塔,在尔林兔,日子过得好的人家,差不多都铺地毯,而且多半是当地产的地毯。这既是富裕生活的一种标志,也充分反映了当地居民的故土之情。“肥水不浇外人田”,制作地毯已经再不是为生存计了,地毯的图案花色设计制造,必然也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神木县由神松得名,关于神松,寻根问底者少,道听途说者多。而清道光年间的神木训导刘世瑞,却是一个好事之徒。他写了一首《登杨家城得神松旧处》的诗。诗曰:“欲寻神木识根由,直上谗岩到此游。好溯金时初建寨,还徵宗相旧题楼。勋传柱国杨家将,说误搓仙博望候。更莫浪传松见处,山城改徙自云州。”诗里既点出了神木的历史,又缅怀了杨继业,提到了北宋朝的另一个明宰相文彦博。但刘公不从地下找神松,偏从高阜处的谗岩间找神松,这就大谬不然了。难怪神木的煤已在暗无天日的地下不知静待了何许年。假使神木的资源不能得到开发,假使铁路、公路永远和神木无缘,单从土疙瘩林里刨饭吃,单从风沙草滩上找衣穿,神木当然就会永远是贫困县

标签: 阿里山 神木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dongkepu.com/zonghezhishi/p7yl9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