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懂科普 >

综合知识

> 太极拳秘谱

太极拳秘谱

太极拳秘谱

《太极拳秘谱》是2008年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玉昆子。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24式养生太极拳拳谱

  现在养生, 太极拳 是很受欢迎的一种养生 方法 ,话说:“太极拳法意相连,招招式式细经研。守定中宫无极势,无形无象养真元。太虚太极吴有象,阴阳动静操做拳。”所以学太极一定要持之以恒。24式养生太极拳也是这样,那么24式养生太极拳具体怎么做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24式养生太极拳拳谱,欢迎大家阅读。

  24式养生太极拳拳谱

  简化太极拳动作名称

  第一组 1起势 2左右野马分鬃 3白鹤亮翅

  第二组 4左右搂膝拗步 5手挥琵琶 6左右倒卷肱

  第三组 7左揽雀尾 8右揽雀尾

  第四组 9单鞭 10云手 11单鞭

  第五组 12高探马 13右蹬脚 14双峰贯耳 15转身左蹬脚

  第六组 16左下势 17右下势

  第七组 18左右穿梭 19海底针 20闪通臂

  第八组 21转身搬拦捶 22如封似闭 23十字手 24收势

  一、 起势

  1、 两脚开立 2、两臂前举 3、屈膝按掌

  二、 左右野马分鬃

  1、 抱球收脚 2、转身上步 3、弓步分手

  4、坐腿转身撇脚 5、抱球收脚 6、转身上步 7、弓步分手

  8、坐腿转身撇脚9、抱球收脚 10、转身上步11、弓步分手

  三、 白鹤亮翅

  1、 跟步抱手2、坐腿转腰3、虚步分手

  四、 左右搂膝拗步

  1、 右臂前摆2、摆臂收脚3、屈臂上步4、弓步搂推

  5、坐腿转身撇脚6、摆臂收脚7、屈臂上步8、弓步搂推

  9、坐腿转身撇脚10、摆臂收脚11、屈臂上步 12、弓步搂推

  五、 手挥琵琶

  1、 跟步展臂2、坐腿引手3、虚步合手

  六、 左右倒卷肱

  1、转体撤手翻掌2、退步卷肱3、后坐虚步推掌

  4、转体撤手翻掌5、退步卷肱6、后坐虚步推掌

  7、转体撤手翻掌8、退步卷肱9、后坐虚步推掌

  10、转体撤手翻掌 11、退步卷肱 12、后坐虚步推掌

  七、 左揽雀尾

  1、转体撤手2、抱手收脚3、转体上步4、 弓步前棚 5、转身摆掌 6、后坐下捋 7、转身后捋 8、转体搭手 9、弓步前挤 10、弓步平分掌 11、后坐引手 12、弓步前按

  八、 右揽雀尾

  1、转身分手2、抱手收脚 3、转体上步 4弓步前棚 5、转身摆掌 6、后坐下捋 7、转身后捋 8、转体搭手 9、弓步前挤 10、弓步平分掌 11、后坐引手 12、弓步前按

  九、 单鞭

  1、坐腿转身,扣脚左云2、右云勾手收脚 3、转身上步4、弓步推掌

  十、 云手

  1、 坐腿转身勾手松开2、左云翻掌收步3、右云翻掌开步 4、左云翻掌收步 5、右云翻掌开步6、左云翻掌收步

  十一、 单鞭

  1、 右云勾手收脚 2、转身上步3、弓步推掌

  十二、 高探马

  1、跟步翻掌 2、坐腿屈臂3、虚步探掌

  十三、 右蹬脚

  1、 穿手收脚 2、上步翻掌 3、弓步分手4、提膝抱手 5、分手登脚

  十四、 双峰贯耳

  1、 收脚并手 2、落脚收拳3弓步贯拳

  十五、 转身左蹬脚

  1、 坐腿变掌,转身分手 2、提膝抱手 3分手登脚

  十六、 左下势

  1、 落脚转身摆手勾手2、屈膝开步3、仆步穿掌 4、弓步挑手 5、挑掌

  十七、 右下势

  1、落脚转身摆手勾手2、屈膝开步3、仆步穿掌 4、弓步挑手 5、挑掌

  十八、 左右穿梭

  1、 落脚转身撇脚2、抱手收脚3、上步错手4、弓步架推掌

  5、转身撇脚 6、抱手收脚7、上步错手8、弓步架推掌

  十九、 海底针

  1、 向前跟步2坐腿抽手3、虚步下插掌

  二十、 闪通臂

  1、 起身提手收脚2、上步翻掌3、弓步推掌

  二十一、 转身搬拦捶

  1、 后坐转身扣脚握拳2、摆脚搬拳3、收脚摆手 4、上步拦掌5、弓步打拳

  二十二、 如封似闭

  1、 插手翻掌2、坐腿引手3、弓步前按

  二十三、 十字手

  1、 坐腿转身分手展脚2、回身两手下落扣右脚

  3、收右脚、两脚成开立步4、两手举抱

  二十四、 收势

  1、翻掌分手 2、垂臂落手 3、并步还原

  秋冬养生技巧

  1、养阴注意多喝水

  干燥的秋冬季每天通过皮肤蒸发的水分在600毫升以上,因此补水必不可少。一个成年人每天喝水的最低限度为1500毫升,而在秋天喝2000毫升才能保证肺和呼吸道的润滑。

  虽然为了健康、减肥、美容等推荐每天多多饮水,但是在不口渴的情况下,一次性饮用大量的水,违反生理需求,就会造成反效果,水分超越身体必要量,细胞中水分含量上升膨胀,最坏的结果会引起“水中毒”,危害生命。正确的饮水量要根据个人每天的日常活动量进行调节,正常情况下,每天至少饮用1.5~2L水。每次的饮水量控制在1~2杯。

  2、穿衣注意保暖

  有些人比较粗心,天冷了没有及时添加衣服;有的人为了漂亮,本来穿得就少,还不扣外套。一早一晚天冷风大的时候,腹部很容易受寒。尤其是脾胃虚寒的女性,一旦遇到天冷,就会肚子疼、拉肚子,这是胃肠道的一种自然反应,最好最省事的办法就是多穿点,尤其是把腰腹部包得严实点。

  选择冬装的首要标准就是保暖。在众多的衣料中,羊毛、氯纶、腈纶、蚕丝、醋脂粘胶棉保暖性最高,而锦纶、丙纶、涤纶的导热性较高,不太适合用于御寒。衣料中所含的空气越多,保暖性就越好。厚的羊毛织物和蚕丝含空气量大,保暖性就好。尤其是羊毛织物的气孔不是直通的,因此,保暖性更佳。

  3、朝喝盐水晚喝蜜

  入秋后会经常觉得口渴,光喝白开水,不能抵御秋燥。人体水分,很快会被蒸发或排泄出体外,所以,应该“朝朝盐水,晚晚蜜汤”。就是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点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一举三得。

  盐有清热、凉血、解毒的作用,清晨起床后空腹喝一杯淡盐水,有利于降火益肾,保持大便通畅,改善肠胃的消化吸收等。蜂蜜有补中、润燥、止痛、解毒的作用。每天睡觉之前取蜂蜜10~20毫升,用温开水调服,不仅可以健脾和胃、补益气血,还有镇静、安神、除烦的作用。此外,盐水和蜂蜜水还有防止血压升高的效果。盐中含有大量的钠,可能会引起血压升高,而蜂蜜中钾含量较高,有助于排出体内多余的钠。

  4、饮食注意预防秋燥

  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等。还可适当多吃些辛味、酸味、甘润或具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特别是白萝卜、胡萝卜。 秋分 养生虽然以多吃“辛酸”果蔬为主,但也不可吃得太饱太撑,以免造成肠胃积滞。值得提醒的是,秋分后寒凉气氛日渐浓郁,如果本身脾胃不好、经常腹泻的人,水果吃多了容易诱发或加重疾病。

  对于运动者来说,每次锻炼后应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比如梨、芝麻、蜂蜜、银耳等,能有效预防秋燥。若出汗较多,还可适量补充些盐水。秋分的药膳可善用百合,比如:百合莲子羹、百合莲子瘦肉汤、银耳百合羹等。

  5、洗澡时间不要太长

  秋冬季洗澡的时间不要太长,这样会使皮肤表层的油脂失去保护,让皮肤更加的干燥瘙痒,严重还会引起皮肤发皱、脱水。建议盆浴时间20分钟最好,淋浴的话3至5分钟即可。很多人很喜欢热水澡,尤其有些鸡皮肤的妹子,有“滚烫的水能洗去鸡皮肤”的心理。但是其实水温过高也会破坏皮肤表面的油脂,让毛细血管扩张,加剧皮肤的干燥。建议洗澡水温在24度至29度最佳。

  秋冬季洗澡不要太勤快,很多人认为洗多了身体才会越来越干净,其实这样做只会让皮肤越来越干燥,反而会加重皮肤瘙痒的问题。导致表皮变弱,受到细菌和真菌的侵入,造成其他皮肤感染。

  6、多睡一小时

  中医认为,秋冬为阴令,秋时阴收,冬时阴藏。故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养收之道也;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养藏之道也。所以秋冬之季养生,注重阴之 收藏 及睡眠质量提高,则事半功倍。“秋季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是此时主要的睡眠养生之道。具体睡眠时间,建议每晚亥时(即9点-11点)休息,争取在子时(11点-1点)入睡。因为子时是阳气最弱、阴气最盛之时,此时睡觉,最能养阴,睡眠质量也最佳,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

  正常人睡眠时间一般在每天8小时左右,体弱多病者应适当增加睡眠时间。头北脚南定位准确。人体随时随地都受到地球磁场的影响,睡眠过程中,大脑同样受到磁场干扰。人睡觉时采取头北脚南的姿势,使磁力线平稳地穿过人体,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地球磁场的干扰,使睡眠更加香甜。睡觉姿势张弛有度,身睡如弓效果好,向右侧卧负担轻。

  7、多运动防秋乏

  要避免中午感觉疲乏,让全天都能保持充沛的精力,多数健身教练的建议是多做些中等强度的锻炼,也就是让心跳达到目标心率70%至80%的运动。专家说:“要倾听你身体发出的声音,如果你处在压力很大的工作环境中,那么剧烈运动或许不能让你感觉更舒服。做修复 瑜伽 效果可能会更好,这样你的大脑能够放松下来。”

  健身专家称,理想的安排是一周进行两到三次高强度锻炼,并加入瑜伽、健走或负重训练等强度较低的项目。即使在不疲劳的时候,有意识地伸几个懒腰,也会觉得舒适。伸懒腰时可使人体的胸腔器官对心、肺挤压,利于心脏的充分运动,使更多的氧气能供给各个组织器官。

  8、吃“果”不吃“瓜”

  民间有句俗语叫做“秋瓜坏肚”,一些美味的瓜类多属阴寒性质,吃多了会损伤脾胃,因此要适可而止。

  但一些“果类”却可以多吃。梨可润肺,能够消痰止咳,是秋天最提倡吃的水果。苹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钾,不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有益,还可止泻。龙眼有滋补、强壮、安神、补血等作用,对夜间失眠的老人尤为适宜。葡萄可以预防疲劳,有益气、补血、利筋骨、健胃、利尿等作用。

  9、记得补充维生素

  维生素在人体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身体抵抗外来侵害时各类免疫细胞的数量、活力都和维生素有关。因此,秋冬季感冒流行季节,别忘记每日服用维生素C片剂,也可以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例如猕猴桃、橙子。

  为使呼吸道黏膜经常保持湿润,还要补充维生素A,最佳来源是茴香、胡萝卜和甘蓝。此外,经常吃一小撮核桃仁或葵瓜子,它们富含维生素E。

  10、注意心理调节

  造成秋季抑郁症的原因主要是秋季阳光照射少,人体的生物钟不适应日照时间短的变化,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因而出现了情绪与精神状态的紊乱。他们往往觉得自己活着是有罪的,显得自卑、自闭,临床表现为情绪变得易怒、忧郁、易疲劳、精力衰退、注意力分散等,最后甚至会自伤、自杀。

  晒晒太阳,是比较适合季节性抑郁的方法。一般的症状,在换季的时候会有所发展,其表现主要有没有精神、情绪低落、工作效率下降等,但是这些不良的表现,在阳光照耀下会逐渐消失。还要适当补充营养。食物中含有氨基酸、维生素,对人们的精神健康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多疑症的人,如果缺乏某种营养物质,也是有可能会引起忧郁症的,因此,大家多吃含维生素B的食物,这种食物有:鱼、粗粮等。

24式养生太极拳拳谱相关 文章 :

1. 杨氏简化24式太极拳谱

2. 杨氏太极拳二十四式拳谱

3.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24式拳谱

4. 24式简化太极拳图解

5. 杨氏太极拳24式的养生功效

6. 24式养生太极拳教学视频

武当十三式太极拳拳谱

武当十三式太极拳拳谱如下:

01.起势:分脚举手,转腰摆臂下蹲,转身上步,弓步前指。

02.丁步点剑:上步穿剑,坐盘展臂,上步接剑,丁步前点。

03.回身点剑:退步举剑,回身下点(西南)。

04.仆步横扫:退步反穿剑指,仆步扫剑(由西南向东北扫)。

05.右左平带:收脚收剑,上步伸剑,弓步斜后带,收脚收剑,上步送剑,弓步斜后带。

06.分脚领剑:转腰撇脚分开两手,收脚绕剑穿剑指,上步绕剑,领剑提腿分脚。

07.叉步反撩:落脚绕剑,上步撩剑,后插步反撩(反撩剑方向东南)。

08.马步云抱:转身两手交叉,仰身带剑,分手云剑,马步合抱(东南-西北斜方向的马步)。

09.丁步截剑:收脚下截剑。

10.翻身崩剑:扣脚翻身崩剑。

11.弓步下刺:翻身提腿,落脚弓步下刺(东偏南30度)。

12.上刺:上步分手,再上步提腿上刺(走的是折线,由东南转东北约30度)。 

13.仆步穿剑:退步(西南退步)提剑,仆步穿剑压剑指。

14.蹬脚前刺:重心前移,分合虚步捧剑,蹬脚刺剑(方向西偏北30度)。

15.跳步平刺:落脚送剑,跳步平刺(弓步和刺剑方向均为西偏北)。

16.转身平刺:坐腿抽剑,扣脚提腿转身,弓步平刺(正北方向)。

17.穿剑行步:拉剑穿剑,摆剑行步四步(走一半圆形。(17、18两动共九步,走一个圆形)。

18.行步扣剑:剑尖下垂,1上步,2分手,3举剑,4上步,5扣剑(扣剑时背向起势方向)。

19.弓步下刺:上步,绕上步,分手,提腿转身,弓步下刺(东北方向)。 20.腾空跳刺:转身虚步分剑,垫步腾空跳,转身。

21.马步藏剑:腾空跳落地,马步藏剑(半马步的脚尖、剑尖、肘尖方向一致,均为正西)。

22.回身反刺:上步,扣脚,转身,撤步,探刺(反手)。

23.虚步崩剑:坐腿虚步上崩。(东)

太极拳的八大点穴秘谱

  太极拳的创编结合了中医原理,中医原理是太极拳的基础理论,练习太极拳能打通身体经络。太极拳的练习和穴位之间有哪些联系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的八大点穴秘谱。欢迎阅读!

  太极拳的八大点穴秘谱

  太极拳的本质虽然是武术,但是已经被现代人当做养生拳术,习练太极拳能打通身体经络,修复病灶。

  一、理

  盖世者习拳者多,得拳中精髓者少也。天下练太极者多如牛毛,成者似牛角,得之太极大成者更少也。

  世曰:拳不打力,力不打功,功不打术,术不打仙。吵架是骂人之苗,骂着是打斗之源,打斗是拼命之根。

  盖世拳法,无非内外两种拳法。然而太极者,阴阳之母,天地人合一。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宫为九宫,练法九九归一。无手到有手,有手到无手。乃炼精化气,练气成髓,练髓还虚。形无形,意无意,无意之中失真艺。

  太极者,拳中之母。阴阳变化,能生万物。一动俱动,形似车轮,绵里藏针。静如山岳,动如长江波浪。内外合一,刚柔相济,乃是四两神气破千斤之力。

  年有三百六十五天,人有三百六十五穴;年有十二个月,人有十二经络;年有四季,人有四肢;年有二十四节气,人有二十四关节;天有多少星辰,人有多少毛孔;人有二十四筋脉,天有风、雨、雷、电尔;人有心、肝、脾、肺、肾,地有金、木、水、火、土。

  二、门规

  太极者,上层练法,内有点穴闭户,分筋错骨更不轻易传人。本门有三不传,何为三不传?一曰:不传、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者。二曰:不传好奇者、不敬师者、贪酒色财气者。三曰:不传不勤学苦练者、好斗者。传其真法必须遵守这三不传,不可轻易传人。

  三、本门乃有点穴、打穴、拿穴是也

  点穴乃为单指点、双指点、三指点。打穴乃为拳打、掌打、肘打、气打、足打。拿住对方要穴为拿穴。手指抓住对方主要学位为抓穴。上者几种方法要毒、准、狠、意透其背。要做到不动则静,动者准、猛、狠。

  四、本门点穴法为三十六穴

  其十二大穴、十二中穴、十二。

  五、本门有绝命三穴

  练其本须功到、手到、敌到。按时辰点穴法乃为十大穴。不分时辰点穴为十二穴。点穴有绝命三穴当场死亡,或不出十二个时辰命亡。

  六、本门还有叫门法

  点穴者关键在于叫门,门叫不开,点身无效。叫门法乃为子踝丑腰寅在目,卯面辰期巳手执,午胸未腹申在心,酉背戌期亥骨续。先师曰:时到者经到;经到穴到;手点穴到人倒也。

  七、太极点穴之法

  有十二大穴、十二中穴、十二。有点死打活之法,有引进落空之法。点、拿、抓、打,阴阳不分,各有奥妙。

  点穴分为四季,即春东、夏南、秋西、冬北。每到一季节,把敌人引进一方去点,自有点穴道之法。

  八、本门明知点穴之法

  苦练点穴之功,无功不为点穴之大成也。练点穴之功,得点穴之功。练太极指之,各家不一,乃为内外结合练也。药水洗手之练法:一日两次苦练,百日苦练得成。太极阴阳金刚指练法分三部,一曰内丹功,即青龙探爪势(为静坐功)、松紧练法(即桩功,手法若干势)。

  后用药水洗法,练功时将药水烧热,将手泡进药水之中,待手泡热后,将手提出药水趁热练功。

  具体做法

  第一部面朝墙壁,距离两尺余,两脚分开,手五指定壁;随着功夫的增加,使两脚逐渐后移,直到身腰挺直,后臂与肩成直角后,再使五指点地;随着功力的增厚,逐步减为四指、三指、两指,指力已伟矣。

  第二部练后用药水再浸泡之热,将手提出,将沙袋放在与腰同高处。沙袋内装铁砂五斤,用猪血煮、绿豆五斤、山里红籽五斤,共为十五斤合在一起,装在四方沙袋里,趁热练习,五指一戳一百,久而久之,五指之功与腕低之劲相结合,内气久练成为太极金刚功。再做与人同高的木桩,内包棉花,外包牛皮,有头有四肢,把三十六穴都注上,乃练习点穴,要准,一丝不差,久练久之,蒙上眼睛再练点穴,如能点准,此功成矣。

  第三部药水,青木香五钱、生姜五钱、桂心五钱、百密五钱、陀僧五钱、宣木瓜五钱、路路通五钱、制川乌五钱、蛇床子四钱、地骨皮四钱、净红花四钱、土麻四钱、泽兰叶四钱、草乌四钱、透骨草四钱、象皮四钱、细辛四钱、当归四钱、虎骨一两浸泡三十天与药合在一起,两大碗河水浸之一时,药六天。

  太极拳点穴原理来源

  一、太极点穴术的历史渊源与分类

  太极点穴术源于中医针灸术。据中医重典《内经》记载,针灸穴位早在新石器时代已经运用砭石针刺穴位治病了,山东省境内发掘出了砭石实物。随着铁器的应用,砭石逐渐被金属针所取代,也就形成了今日所见的“针灸”。

  大约在唐朝时期,就有了“穴位损伤”的概念了。唐朝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有“在太阳穴,乃是命处,断然不可治矣”的记载。

  到了明朝中期,已经出现了不少论述点打穴位损伤的专科著作,其中《跌损妙方》可称得上是少林寺伤科及太极点穴术的开山祖师!异远真人独创了“血头行走穴道”的论述,成为点穴伤药方。此书也就成为少林太极点穴术的理论基础,历代僧人的点穴、治伤经验及实践与传承,也便有了各门派的各种“太极点穴术”。

  太极点穴术依照其使用功能,可分为医学太极点穴术(简称点穴疗法),武术太极点穴术,保健太极点穴术。而武术太极点穴术就是以防身、自卫、攻击为目的的,专打人体穴位的一门技击术。

  二、太极点穴术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太极点穴术与针灸术一样,以《内经》为理论基础,把阴阳五行学说、八卦学说、经络学说等学术思想融入其中。

  武术太极点穴术是以“十二时辰气血流注”和“血头行走穴道”等观点为实践依据的。得到武术、技击、医疗(跌打伤科)界的广泛认同。并广泛传承至今,且经现代科学验证了其科学性。在《救伤秘旨》中说:“跌打损伤,从古为技击家所秘,世传盖鲜。”

  三、太极点穴术与经脉、36要穴

  武术太极点穴术与医疗太极点穴术、保健太极点穴术不同,武术太极点穴术很直观地以人体十四正经的百余穴位为攻击目标。而其中又以三十六大穴,七十二为分别,且又分为死穴、昏穴、软麻穴等。

  据《少林寺点穴秘诀及秘传药方》记载,“点穴法中,主穴凡三十有六”,谚云“穴有死晕,点有轻重”,这“36穴”如下。

  “百会、太阳、鼻梁、人中、牙腮、开空、天井、肩井、气门、玄机、将台、期门、七坎、章门、丹田、下阴、白海、曲池、脉腕、阳冲、三阳焦、太溪、太冲、涌泉、天股、对口、凤眼、挂膀、凤凰眼、脊梁、凤尾、脊心、精促、笑腰、敲尻、踝骨”,以上三十六穴,点重不可救治。轻点也可令人晕倒。

  太极点穴术一般攻击的是十四正经,上述“36穴”除了分属十四正经外,尚有不在其列的经外奇穴。这十四正经是: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任脉、督脉。

  四、人体经脉、穴位是客观存在的

  《内经》以文字描述了十四正经的部位,唐代孙思邈曾绘制了十二经脉图等。北宋的《针灸铜人》则是考核学者针刺穴位正确与否的工具。

  大量研究已经证明,经脉、穴位是客观存在的。江西省有关院校通过低频电脉冲、毫针或其他方法刺激穴位所产生的得气感觉,从受刺激的穴位开始沿典籍记载(描绘)的经络路线传导的。

  有实验观察到气血在24小时中的运行状态,初步看到寅时时,受测试人双侧肺经发光子发射的数量测定值是对称的,而过了寅时以后,手太阴肺经中运行的气血的状态是不同的,其经脉的光子数值不对称。此实验说明人体经脉中运行的气血是按一定的规律客观运动的。而点穴秘传口诀“寅肺卯大胃辰宫”等确实有一定的科学性的。

  五、点穴伤人的成因

  点穴伤人主要是通过手、脚、器械等击打或日常生活意外损伤,或年老久病等其它因素导致的穴位受伤。

  武术点穴伤人通过击打人体表的穴位,破坏其人原有的正常平衡,损坏其部分正常功能,损伤其人部分经脉穴位,致使其人原有的皮肉、气血、脏腑、筋骨等机体组织发生病变。

  比如,点击其人期门穴,则期门穴所在的表皮或肌肉组织受损,可能有淤紫、疼痛、酸胀;期门穴所在的足厥阴肝经中运行的气血可能会停滞淤阻,进而影响其肝脏正常功能,此穴受伤久而不治则可能会面黄肌瘦、全身无力。被重点时,当场可能瘫软倒地,或昏迷!假如按时点穴,受伤更严重。

  又如,足少阴肾经受伤,就会使肾脏的功能紊乱,导致筋骨受损,出现腰背酸痛、手脚乏力、小便不利等症状。受伤的肾经上的相关穴位可能有压痛,小腹时冷时热,头晕。

  而膝部后弯处可能有痉挛、麻痹的感觉。诸如此类的现象,只有用经络学说才可能解释清楚。因为足少阴肾经起于涌泉穴,终止于俞府穴,循行经过足内踝、腿内侧、脐旁边、乳房下。乳房上直至颈下,此经受伤,所经过的部位都有病变可能。于是,就可能有以上的部分症状和感觉。

  古籍《金汤录》也有记载,历史上著名射手后羿曾被人点伤曲池穴,导致他无法射箭。

 

太极拳秘诀口诀

太极拳秘诀口诀如下:

太极拳法妙无穷,掤捋挤按雀尾生。斜走单鞭胸膛占,回身提手把招封。

海底捞月亮翅变,挑打软肋不容情。搂膝拗步斜中找,手挥琵琶穿化精。

贴身靠近横肘上,护中反打又称雄。进步搬拦肋下使,如封似闭护正中。

十字手法变不尽,抱虎归山采挒成。肘底看捶护中手,退行三把倒转肱。

坠身退走扳挽劲,斜飞招法用不空。海底针要躬身就,扇通臂上托驾功。

撇身捶打闪化式,横身进前招法成。腕中反有闭拿法,云手三进臂上功。

高探马上拦手刺,左右分脚手要封。转身蹬脚腹上占,进步栽捶迎面冲。

反身白蛇吐信变,采住敌手取双瞳。右蹬脚上软肋踹,左右披身伏虎精。

上打正胸肋下用,双峰贯耳招法灵。左蹬脚踢右蹬式,回身蹬脚膝骨迎。

野马分鬃攻腋下,玉女穿梭四角封。摇化单臂托手上,左右用法一般同。

单鞭下势顺峰入,金鸡占上风。提膝上打致命处,下伤二足难留情。

十字腿法软骨断,指裆捶下靠为峰。上步七星架手式,退步跨虎闪正中。

转身摆莲护腿进,弯弓射虎挑打胸。如封似闭顾盼定,太极合手式完成。

什么是太极拳:

太极拳起源于中国,在中国武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太极拳是一种传统的内家拳法,注重内心的平衡和身体的协调。太极拳的练习分为气功和套路两部分。

太极拳的气功主要包括站桩、呼吸、气运和调息等,其目的是调整身体的气血流通和内部器官的功能,使身体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套路部分是指一系列具有攻防技巧和美学表现的拳术动作,其特点是缓慢柔和,呼吸自然,动与静相结合。

太极拳的好处很多,可以帮助练习者调节身体机能,改善体质,增强抵抗力,预防和治疗疾病。同时,太极拳的练习也有助于调节情绪,增强自律意识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总之,太极拳是一门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是健身运动,更是一种内心修养的体现。通过太极拳的练习,人们可以得到身心上的平衡和和谐,逐渐达到“以柔克刚”的境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标签: 秘谱 太极拳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dongkepu.com/zonghezhishi/ml57p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