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懂科普 >

综合知识

> 茶圣陆羽的故乡

茶圣陆羽的故乡

茶圣陆羽的故乡

茶圣陆羽的故乡:答案是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市)。

茶圣陆羽的故乡是中国安徽省泾县。这里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茶乡”,因为泾县盛产绿茶和黄茶,其中以“黄山毛峰”(一种名贵的绿茶)和“六安瓜片”(一种名贵的黄茶)著名。茶圣陆羽自幼生长在泾县,他是中国古代茶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撰写了《茶经》等著名著作,对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陆羽(约733年—约804年),名疾,字鸿渐,又字季疵,唐代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唐代茶学家。上元初年(760年),陆羽隐居苕溪(今浙江湖州),撰《茶经》三卷,对茶的性状、品质、产地、种植、采制、烹饮、器具等皆有论述。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陆羽生性诙谐,与女诗人李季兰、诗僧皎然交厚。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陆羽作为中国茶艺奠基人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陆羽的事迹在《新唐书》《文苑英华》《唐才子传》《全唐文》等文献中有所记载。陆羽的著作颇丰,不过大部分作品已散佚只存部分内容,唯有《茶经》三卷完整存世。他亦工于诗,但传世者不多。《全唐文》存文五篇,《全唐诗》存诗二首。(概述图参考资料)

陆羽(约733—约804),字鸿渐,唐朝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唐代茶学家。

陆羽所著《茶经》三卷十章七千余字,共十章,七千余言,分为上、中、下三卷。十章目次为: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在《茶经》中,陆羽除全面叙述茶区分布、茶叶的生长、种植、采摘、制造、品鉴外,有许多名茶首先为他所发现。如浙江长城(今长兴县)的顾渚紫笋茶,经陆羽评为上品,后列为贡茶;义兴郡(今江苏宜兴)的阳羡茶,则是陆羽直接推举入贡的。

被称为茶圣的陆羽是哪里人

陆羽(733-804年),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或云自太子文学徙太常寺太祝,不就。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他也很善于写诗,但其诗作目前世上存留的并不多。他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陆羽隐居江南各地,撰《茶经》三卷,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 《全唐文》有《陆羽自传》。 据《新唐书》记载: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复州竟陵人。不知所生,或言有僧得诸水滨,畜之。既长,以《易》自筮,得《蹇》之《渐》,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乃以陆为氏,名而字之。 幼时,其师教以旁行书,答曰:“终鲜兄弟,而绝后嗣,得为孝乎?”师怒,使执粪除圬塓以苦之,又使牧牛三十,羽潜以竹画牛背为字。得张衡《南都赋》,不能读,危坐效群儿嗫嚅若成诵状,师拘之,令剃草莽。当其记文字,懵懵若有遗,过日不作,主者鞭苦,因叹曰:“岁月往矣,奈何不知书!”呜咽不自胜,因亡去,匿为优人,作诙谐数千言。天宝中,州人酺,吏署羽伶师,太守李齐物见,异之,授以书,遂庐火门山。貌侻陋,口吃而辩。闻人善,若在己,见有过者,规切至忤人。朋友燕处,意有所行辄去,人疑其多嗔。与人期,雨雪虎狼不避也。上元初,更隐苕溪,自称桑苎翁,阖门著书。或独行野中,诵诗击木,裴回不得意,或恸哭而归,故时谓今接舆也。久之,诏拜羽太子文学,徙太常寺太祝,不就职。贞元末,卒。 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时鬻茶者,至陶羽形置炀突间,祀为茶神。有常伯熊者,因羽论复广著茶之功。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次临淮,知伯熊善煮茶,召之,伯熊执器前,季卿为再举杯。至江南,又有荐羽者,召之,羽衣野服,挈具而入,季卿不为礼,羽愧之,更著《毁茶论》。其后尚茶成风,时回纥入朝,始驱马市茶。 关于陆羽弃佛从文还有另一种说法: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陆羽主要生活在唐什么时期

陆羽主要生活在中唐时期。

陆羽(733—804),字鸿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他也很善于写诗,但其诗作目前世上存留的并不多。他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

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陆羽隐居苕溪(今浙江湖州),撰《茶经》三卷,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全唐文》中撰载有《陆羽自传》,曾编写过《谑谈》三卷。

扩展资料

陆羽的主要成就:

1、撰写了世界首部茶学专著《茶经》,陆羽经过长期的实地考察、亲身实践和博览群书,全面、科学地总结了前人植茶制茶的经验,系统地归纳了人们饮茶的方式、方法,并融入自己的研究心得,把中国文化的精粹内涵注入茶的饮用过程中,推出了博大精深的茶学百科全书《茶经》。

2、陆羽《茶经》极大地促进了茶业生产与发展。

3、陆羽《茶经》是中国茶道的奠基和茶文化的发轫,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

4、为后代茶人树立精行俭德的榜样。

陆羽的出生地,时代,主要经历

陆羽(733—804),字鸿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是唐代著名的茶学家,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陆羽是唐代著名的茶学家和诗人,因为在茶道上有很卓越的贡献,被世人美誉为“茶圣”。陆羽历时二十六年完成了巨著《茶经》,为中国乃至世界茶业做出了深远而悠久的影响。

陆羽一生淡泊名利,喜欢游历四方,热爱大自然和生活。陆羽著作《茶经》一面世,引起了社会各界很大的反响。

陆羽之前的时代,人们将“茶”字写作“荼”字,认为茶是一味药材。陆羽写成《茶经》之后,世人对茶有了多方位的认识。陆羽详细考察了茶的起源和茶的作用,便于世人选对茶来饮用。陆羽先后探访了淮南、浙西等地域,和当地的茶农探讨此处茶叶的生长方式。

风餐露宿、饥寒交迫是常有的状况,陆羽为了收集更多的茶叶标本,将生活窘迫抛至九霄云外。功夫不负有心人,陆羽共花费二十六年著称《茶经》一书,后人称它为“茶叶百科全书”。

书中讲述了茶叶诸多价值,有的茶叶毫不起眼,但是它却有很高的医药价值。当时的人拜读《茶经》时,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新鲜感,里面涉及的很多观点都是第一次听说,引起了读者很多兴趣。

正是因为陆羽所著的《茶经》一书,丰富可人们对茶的认知,后来有了“以茶入诗”、“以茶起舞”等活动,足以见之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性。

陆羽对茶有很高的兴趣,源于小时候跟随智积大师学习喝茶之道,对茶艺有了基础了解。因为爱好茶艺,陆羽一生漂泊四方,介绍和总结了各地的茶叶,最终花费26年时间著成《茶经》一书,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扩展资料:

一千多年前,复州竟陵西塔寺。一个深秋的早晨。离古寺不远的湖畔芦苇丛里,雁声大作,声音凄楚而悲怆。显然,大群鸿雁的声音,惊动了早起洒扫庭院的智积住持。

原来,一个被弃的婴儿占据了鸿雁的巢,他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陆羽,字鸿渐。陆为姓,羽为名,鸿渐为字,先生的名号。

陆羽最大的贡献就是对茶的研究,因此他被尊之为“茶圣”。他的《茶经》凡三卷,阐述茶的本源,采制和饮用的方法,所用器皿等等,十分详尽,使天下人都知道饮茶了。

前伦敦医药协会杰鲍勒爵士曾著文称“茶是伟大之慰藉物”,他认为“茶无疑为东方赠与西方最有利之礼物”。而陆羽先生的《茶经》却是全面系统地阐明了茶的意义及作用。

茶道,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精致讲究体悟的境界。陆羽的《茶经》,凡三卷,分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茶之器,茶之煮、茶之饮、茶之事、茶之出、茶之略、茶之图等章节。茶,是有生命的物事,生命的本质在于悉心呵护倍加珍惜。按《茶经》的步骤饮茶,也许会更加接近茶道吧。

陆羽之前,“荼”“茶”不分,一个“荼”字,两家共用。一种是草本植物,开黄花,味苦,可作蔬菜的,称“荼”。再一种木本植物,叶作饮料的“木字旁加贾字”,也称作“荼”。名同实异,难免混淆不清。

是先生为“茶”正了字,陆羽先生在著《茶经》时,把“荼”字减去一画作“茶”,其价值远远超出了文字学的范围,在自然科学史上也有它重要的意义。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圣的故事告诉我们,陆羽先生对茶的贡献具有世界意义,当我们心存茶道品啜香茗的时候,除了缅怀陆羽先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无量功德外,还当效法“茶圣”的那种艰苦勤学谦逊认真虚心的人生态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陆羽

茶圣陆羽是什么朝代的人 茶圣陆羽所属的朝代

1、茶圣陆羽是唐朝人。

2、陆羽(约733—约804),字鸿渐,唐朝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唐代茶学家,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3、陆羽生性诙谐,与女诗人李季兰、诗僧皎然交厚。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唐朝上元初年(760年),陆羽隐居苕溪(今浙江湖州),撰《茶经》三卷,对茶的性状、品质、产地、种植、采制、烹饮、器具等皆有论述。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

湖州有一条“陆羽古道”,被誉为浙江茶马古道,好多游客却找不到

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

说起“茶马古道”,相信很多人应该不会陌生,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马古道”主要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是 历史 上内地与边疆地区进行茶马贸易所形成的古代交通路线。可实际上,在我国东南地区的浙江省,还有一条与“茶马古道”齐名的“陆羽古道”,知道的游客却并不多。

“陆羽古道”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妙西镇的一座千年古村——妙山村,由于地理位置相对比较偏远,交通也不太方便,所以很少有游客会找到这里,更想不到这里还有一条与“茶马古道”齐名的“陆羽古道”。

大家应该都知道,唐朝著名的茶学家陆羽被后人称为“茶圣”、“茶仙”,因创作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举世闻名。早在陆羽二十多岁的时候,他就离开故乡,定居在湖州的苕溪之畔,所以浙江湖州可以算是陆羽的“第二故乡”。

顾名思义,“陆羽古道”指的就是陆羽曾经在湖州生活、游历等相关的 历史 遗存,具有非常高的人文 历史 价值,只不过,你想要在妙山村找到这条传说中的“陆羽古道”,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很多游客甚至找半天没找到,最后都放弃了。

主要原因就是,“陆羽古道”至今都还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商业 旅游 开发,相关的配套设施不齐全,游客只能将车停在村子里,然后徒步走进这里的湖州最高峰“霞幕山”内进行寻找,在山里,甚至连手机导航都无法准确定位,也就给这条“陆羽古道”增加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当我们在几乎呈现原始状态的深山里徒步跋涉了将近半小时之后,才终于看到了“陆羽古道”的牌坊,然而,让我们都大出意外的是,这寒酸的牌坊难道真的就是与“茶马古道”齐名的“陆羽古道”吗?要知道,“陆羽古道”也是“中国十大古道”之一啊!不会就这么草率吧?

而穿过“陆羽古道”的牌坊之后,更让我们难以置信,眼前所谓的“古道”几乎看不见正常的道路,四周杂草丛生,好多植物长得比人还高,如果不是在前面见到“陆羽古道”的牌坊,谁能想得到这里竟然是被誉为浙江“茶马古道”的“陆羽古道”?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那么,你有没有来过浙江湖州 旅游 ?对湖州的印象怎么样?你知道在湖州市吴兴区的“霞幕山”深处,竟然还藏有这么一条几乎没有什么游客能找到的“陆羽古道”吗?如果以后有机会再来湖州 旅游 的话,你还想不想来“陆羽古道”走走看看呢?欢迎大家留言评论哦!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态度的旅行家。

茶的祖宗陆羽是什么时期的人

陆羽(733年-804年),字鸿渐;唐朝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以着世界第一部茶叶专着----《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圣”,奉为“茶仙”,祀为“茶神”。

《新唐书·陆羽传》记:“羽嗜茶,着经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

他工于诗文,但传世不多。 陆羽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他原是个被遗弃的孤儿,他三岁的时候,被竟陵龙盖寺主持僧智积禅师在当地西湖之滨十得。后取得陆羽一名。在龙盖寺,他不但学得了识字,还学会了烹茶事务。尽管如此,陆羽不愿皈依佛法,削发为僧。

十二岁时,他乘人不备逃出龙盖寺,到了一个戏班子里学演戏。他虽其貌不扬,又有些口吃,但却幽默机智,演丑角很成功,后来还编写了三卷笑话书《谑谈》。 唐天宝五年(公元746年),竟陵太守李齐物在一次州人聚饮中,看到了陆羽出众的表演,十分欣赏他的才能和抱负,当即赠与诗书,并修书推荐他到隐居于火门山的邹夫子那里学习。后与一好友(崔国辅)常一起出游,品茶鉴水,谈诗论文。唐肃宗干元年(公元758年)陆羽来到升洲(今南京)钻研茶事。唐上元初(公元760年)至苕溪(今浙江湖州)隐居。在湖州的顾渚山,陆羽与皎然、朱放等人论茶。顾诸山在浙江湖州,是个着名的产茶区。据《郡斋读书志·杂家类》载,陆羽还着有《顾渚山记》2卷,当年陆氏与皎然、朱放等论茶,以顾渚为第一。陆羽和皎然都是当时的茶叶名家,分别着有《茶经》和《茶诀》。后来陆龟蒙 在此开设茶园,深受前辈的影响,他写过《茶书》一篇,是继《茶经》、《茶诀》之后又一本茶叶专着。可惜《茶诀》和《茶书》均已失传。唯有陆羽的《茶经》3卷传世。

陆羽一生鄙夷权贵,不重财富,热爱自然,坚持正义。《全唐诗》中载有陆羽一首诗,正体现了它的品格。 不羡黄金磊, 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 不羡暮登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 曾向竟凌城下来。 陆羽的《茶经》,是唐代和唐代以前有关茶业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茶经》一问世,即为历代人所宝爱,盛赞他为茶业的开创之功。宋代陈师道为《茶经》做序道:“夫茶之着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者也!” 陆于逝世后,后人尊其为“茶神”,肇始于晚唐。

陆羽是谁?他有什么传为佳话的事迹?

陆羽(733一804),字鸿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因著 《茶经》而名扬四海,被誉为“茶圣”、“茶宗”、“茶祖”、“茶 仙”、”茶神”。他出身于一个贫困的家庭。自幼好学,唐天宝十一 年(752)出巴山,涉峡州,考察茶事,结识不少社会名流。22岁,陆 羽潜心于茶事研究和著述。至乾元三年(760),开始隐居湖州苕溪一 带搜集采茶、制茶、饮茶的资料,四年后,他根据32州调查资料,写 成《茶经》初稿。其后,在大量读书,翻阅资料的基础上,《茶经》 才被修订成书,出版于建中元年(780)。《茶经》的内容十分丰富, 在七千余字的著作中,凡栽茶、采茶、制茶、饮茶等各方面的事宜都 写到了。他写工具和器皿的运用,不仅说明了技术问题,而且也说明 了文化的演变和区别。 作者在写《茶经》的过程中,还十分重视长兴顾渚山紫笋茶。他 将该地紫笋茶与别的茶种进行比较,说:“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 ,芽者次。”紫笋一名遂由此而得。陆羽向常州太守李栖筠推荐紫笋 茶为上品茶,可作贡茶入贡;常州大守以宜兴茶贡额不足,遂令长( 兴)宜(兴)共同交纳入贡。后经朝廷规定。山阳(湖州所辖长兴县 )山阴(常州所辖宜兴县)会集起来,一起入贡。每年立春后45日, 吴(吴兴,今湖州)、常(常州)两州刺吏在宜、长两县交界的悬脚 岭境会亭相聚,有歌有舞,人们像过节日一样。有白居易的诗为证: ”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合作一 家春。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 对病眠人。”湖州刺史杜牧《题茶山》诗,歌颂:“山实东吴秀,茶 称瑞草魁”。东吴地区的山水,首推顾渚秀丽;此山所出贡茶,自然 优于他处,当为“瑞草”之冠!诗人还有一首《人茶山下题水口草市 绝句》,直接写到长兴县水口乡,那是产、制紫笋茶的地方。 晚唐诗人皮日休的《茶人》,开头就写:“生于顾渚山,老在漫 石坞”,说茶人生在顾渚山,老在顾渚山,终身生活在这因生产贡茶 而闻名的地方。 陆羽在顾渚山一带写《茶经》,在贡茶院监制紫笋茶,提高了顾 淆紫笋茶的知名度。紫笋茶不仅唐时被列为贡茶,并历经宋、元、明 ;然至明朝,贡额大大减少,至清初名茶渐次失传。 解放后对紫笋茶的试制得到成功,并逐步有了发展。陆羽把湖州 、长兴看作第二故乡,湖、长人民也忘不了一代茶祖陆羽。湖州市早 就开设了陆羽茶馆,水口乡顾渚山麓也建造了陆羽山庄,陆羽茶庄。 重建忘归亭。重拓金沙泉。眼看清澈的山泉汨汨长流,遥想陆羽当年 聚集山僧野老品茗于此,我们今天在这里饮茶,也是人间一大快事呀 !(吕晴飞)

源远流长的湖州茶文化

说道茶的故乡,那一定只能是中国,五千年前神农为了实验各种植物的药性,以身试草,难免遇到有毒的茶,结果发现茶叶可以解毒,从此茶开始走入人们的视线。在中国有那么一个地方被赋予了“茶都”的美称,在源远流长的 湖州文化 ,茶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说,中国能有一个地方被赋予“茶都”的美誉,人们也许会联想到盛产龙井的杭州,以碧螺春闻名的洞庭……可在众多“茶家”的眼里,似乎却只有一个地方能背负如此盛名,这就是湖州。

  为何称湖州为“唐代茶都”?因为湖州不仅是唐代茶文化的发祥地,更是唐代的贡茶之都。唐代是中国茶文化史上特别辉煌的一个时期,其中有两件大事具有标志性的意义,一是《茶经》的完成。

  二是首开贡茶专门机构,建立有史以来第一个皇家贡茶基地,贡茶成为真正的制度性的行为,从而大大促进了茶叶特别是名茶生产和茶文化的发展。巧的是,这两个事件都发生在湖州,且时间上也大致相同,这对湖州茶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可见一斑。

  说到湖州,就不得不提“茶圣”陆羽,湖州就是陆羽的第二故乡。陆羽不仅精于茶道,也是中国古代茶文化的伟大传播者,也正是因为陆羽多次到顾渚山考察茶事,并向朝廷推荐了紫笋茶,才使紫笋茶成为贡茶。陆羽对茶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经常同朋友们谈茶、论茶、品茶,并对茶的种植、栽培、烹煮等了如指掌。

  把前人的经验和自己的观察加以总结后,陆羽写出了闻名世界的《茶经》,也为自己赢得了“茶圣”的美誉。而湖州,正是陆羽潜心研究茶道并着《茶经》之所。《茶经》的问世,是中华茶文化正式形成的标志,《茶经》系统地研究茶的起源和生长环境,茶的采制和煮饮方法,全面记载了茶史、茶区以及茶事等。

  它的问世与流传,加速了茶知识的传播,促成了世间饮茶之风盛行,加速了湖州茶文化的发展。关于湖州历代茶事活动的记载,至今还留存在顾渚山三处九块摩崖石刻中。

  湖州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茶圣陆羽在湖州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专着《茶经》,据考证,三国时期,东吴已成为当时茶业传播的主要地区,但消费还局限于上层社会,唐朝时茶叶的产销中心转移到浙江和江苏,湖州茶业开始特供朝廷,名扬天下,成为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我国古代贡茶分两种形式:一种是由地方选送,称为土贡;另一种是由朝廷指定生产,称贡焙。湖州,就是唐朝廷设立的历史上第一个专门采制宫廷用茶的贡焙院所在地,可见当时湖州茶叶的品质和名气。

《茶经》记载了是谁最早发现了茶?茶的故乡在哪?为什么把陆羽称为“茶圣”?茶的故乡在哪?

一、《茶经 七之事》载:“《神农·食经》: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这表明炎帝神农氏首先发现了茶。

二、茶的故乡在中国,具体说,在中国西南。

三、 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后人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我国的“茶圣”是谁?

陆羽(733年~804年),外号茶仙或茶圣。唐朝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 陆羽,字鸿渐,又号「茶山御史」。

《新唐书·陆羽传》记:「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

陆羽遍尝中国各地的名茶,并著有《茶经》述说。他的著作成为日后世人研究茶艺的经典。今时今日不少人都爱用「陆羽」来作茶艺或茶类产品的名称。

陆羽(783年--804年),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一生嗜茶,精於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於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圣」,奉为「茶仙」,祀为「茶神」。

他工於诗文,但传世不多。 陆羽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他原是个被遗弃的孤儿,他三岁的时候,被竟陵龙盖寺主持僧智积禅师在当地西湖之滨拾得。后取得陆羽一名。在龙盖寺,他不但学得了识字,还学会了烹茶事务。尽管如此,陆羽不愿皈依佛法,削发为僧。

十二岁时,他乘人不备逃出龙盖寺,到了一个戏班子里学演戏。他虽其貌不扬,又有些口吃,但却幽默机智,演丑角很成功,后来还编写了三卷笑话书《谑谈》。 唐天宝五年(公元746年),竟陵太守李齐物在一次州人聚饮中,看到了陆羽出众的表演,十分欣赏他的才能和抱负,当即赠与诗书,并修书推荐他到隐居於火门山的邹夫子那里学习。后与一好友(崔国辅)常一起出游,品茶鉴水,谈诗论文。唐肃宗乾元年(公元758年)陆羽来到升洲(今南京)钻研茶事。唐上元年(公元760年)隐居山间,阖门著述《茶经》。

陆羽一生鄙夷权贵,不重财富,热爱自然,坚持正义。《全唐诗》中载有陆羽一首诗,正体现了它的品格。 不羡黄金磊, 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 不羡暮登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 曾向竟凌城下来。 陆羽的《茶经》,是唐代和唐代以前有关茶业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茶经》一问世,即为历代人所宝爱,盛赞他为茶业的开创之功。宋代陈师道为《茶经》做序道:"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於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於茶者也!" 陆於逝世后,后人尊其为"茶神",肇始於晚唐。

标签: 茶圣 故乡 陆羽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dongkepu.com/zonghezhishi/jlpgj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