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懂科普 >

综合知识

> 曾国藩传

曾国藩传

曾国藩传

《曾国藩传》是2009年由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萧一山。

《曾国藩传》详细介绍了曾国藩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事迹,重点记述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的过程,是第一部全面评述曾国藩的著作。

《曾国藩传》是由张宏杰所著的一本传记类书籍,主要讲述了清朝末年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曾国藩的一生事迹和贡献。

书中详细描写了曾国藩的家族背景、求学经历、政治成就、提倡教育、改革思想等方面,展现了其作为一位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的形象和价值。

同时,书中也对曾国藩和其时代背景做了分析,对于中国近代史的了解具有重要意义。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曾国藩传》: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锋芒毕露,人必非之

《曾国藩传》

曾国藩,家世卑微,天赋平平,却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创建湘军平定太平天国,把风雨飘摇的清朝挽大厦之将倾,被誉为大清“中兴第一名臣”,且最后全身而退,得到善终。

如果给清官分类的话,曾国藩应该归入“非典型类清官”。也就是说,骨子里清廉刻苦,表面上和光同尘。这是因为曾国藩的志向不是做“清官”,而是做大事。

读曾国藩传和李鸿章传可以说是了解中国近代史的经典之作。曾评价曾国藩:“对于近人名人,唯独服气曾文正”。认为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蒋介石也有“曾公乃国人精神之典范”的评价。可见曾国藩的厉害非同凡人。

精选书摘

今人尚巧。办事越巧妙,越少费力气,越走捷径,当然就越好。很多人办事,都追求高效率,甚至不择手段。然而曾国藩不这样。曾国藩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就是说,笨拙胜过机巧。办事笨拙,才靠得住。

做事平心静气,更多地考虑他人的心理,站在他人角度立场想问题;更多地揄扬他人,表扬他人的长处;做事有始有终,越到后来越慎重;接人待物要更诚更敬。

对于有志者来说,挫辱是最大的动力,打击是最好的帮助。咬紧牙关,把挫辱活生生吞下,就成了滋养自己意志和决心的营养。这构成了曾国藩生命经验中最核心的部分。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锋芒毕露,人必非之。

战略上有一条基本的原则,就是致人而不致于人,也就是要迫使对方按照自己的战略安排行动,迫使对方跟着我们的步子走,而不是按照对方的战略安排行动。说白了,就是将战略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易传》中说:“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当一个人的地位、权势、声望达到顶点的时候,也就是要走下坡路的时候。稍微处理不慎,会带来无法预计的危险。因此,越是辉煌的时候,越应该努力保持清醒的头脑,趋福避祸。

除了诚信外交外,曾国藩还提出了一个在当时看来非常超前的观念:在对外交往中,不要争面子,而要争里子。不要争小处,而要争大处。

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

学于古,则多看书籍;学于今,则多觅榜样。

作为学生,李鸿章与老师曾国藩一生有过密切合作,也有过多次冲突,但是高明之处在于,他从来没有与曾国藩撕破脸,懂得有进有退。这是曾国藩日后给李鸿章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晚年,曾国藩总结自己的人生体会说,人的一生,就如同一个果子成熟的过程:不能着急,也不可懈怠。人的努力与天的栽培,会让一棵树静静长高,也会让一个人慢慢成熟:“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

曾国藩传主要写了些什么内容?

《曾国藩传》细述曾国藩人生历程中的四件大事。第一、二章讲述曾国藩童年的传奇故事和他战胜自我、科举高第,并在官场上初获成功的早年经历。

重在展示曾国藩学习圣贤之道并以之涵培心志、自我砥砺的心路历程;从第三章到第八章描绘曾国藩团练湘军、风云际会,血战太平天国及进剿捻军的无言事功,重在揭示曾国藩在险恶万分的战场、官场中历尽千劫万难,最后达到“依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的人生境界的实践历程。

第九章则叙写曾国藩领导洋务运动的事业,备述他管窥世界潮流,顺时而动,身体力行,推动中国走向近代化之路的开拓精神;最后两章叙写他忘却人生荣辱,处理天津教案的历史事实,侧重介绍他“记大德,忘小怨”、老成持重的外交心态形成的曲折经历。

《曾国藩传》以高度凝练的笔法,再现了曾国藩立功、立德、立言的传奇人生,为读者提供一把打开曾国藩谋略宝库的金钥匙。

人物简介: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曾国藩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

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

其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扩展资料:

作品鉴赏:

《曾国藩传》深刻透辟地分析了曾国藩和学术思想的形成、发展、演变及对后世的影响;深入归纳了曾国藩的用人方略,概述了以曾国藩及其幕府为核心的集团的形成、发展、分化和主要特征、作用;同时,历史地科学地实事求是地总结评价了曾国藩的历史功过和历史作用。

青年时期说过“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则更是终生奉之为楷模。然而,是什么缘故使得人们对曾国藩毁誉参半?又为什么曾国藩的家书、日记现在如此广泛地得以出版,成为学者乃至普通读者的案头常备书?这本《曾国藩传》或许可以回答这些问题。

《曾国藩传》全文观点鲜明精当,见解深刻独到,是中国近代史研究和历史人物传记创作上的一部不可多得的力作。 为方便读者对全书有更全面的了解,书中另附由李鼎芳编的《曾国藩及其幕府人物》。 鉴于水平有限,在本书的编辑过程中出现的错讹还请广大读者予以斧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曾国藩传

请问曾国藩传主要是写的什么

《曾国藩传》细述曾国藩人生历程中的四件大事。第一、二章讲述曾国藩童年的传奇故事和他战胜自我、科举高第,并在官场上初获成功的早年经历。

重在展示曾国藩学习圣贤之道并以之涵培心志、自我砥砺的心路历程;从第三章到第八章描绘曾国藩团练湘军、风云际会,血战太平天国及进剿捻军的无言事功,重在揭示曾国藩在险恶万分的战场、官场中历尽千劫万难,最后达到“依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的人生境界的实践历程。

第九章则叙写曾国藩领导洋务运动的事业,备述他管窥世界潮流,顺时而动,身体力行,推动中国走向近代化之路的开拓精神;最后两章叙写他忘却人生荣辱,处理天津教案的历史事实,侧重介绍他“记大德,忘小怨”、老成持重的外交心态形成的曲折经历。

《曾国藩传》以高度凝练的笔法,再现了曾国藩立功、立德、立言的传奇人生,为读者提供一把打开曾国藩谋略宝库的金钥匙。

人物简介: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曾国藩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

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

其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扩展资料:

作品鉴赏:

《曾国藩传》深刻透辟地分析了曾国藩和学术思想的形成、发展、演变及对后世的影响;深入归纳了曾国藩的用人方略,概述了以曾国藩及其幕府为核心的集团的形成、发展、分化和主要特征、作用;同时,历史地科学地实事求是地总结评价了曾国藩的历史功过和历史作用。

青年时期说过“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则更是终生奉之为楷模。然而,是什么缘故使得人们对曾国藩毁誉参半?又为什么曾国藩的家书、日记现在如此广泛地得以出版,成为学者乃至普通读者的案头常备书?这本《曾国藩传》或许可以回答这些问题。

《曾国藩传》全文观点鲜明精当,见解深刻独到,是中国近代史研究和历史人物传记创作上的一部不可多得的力作。 为方便读者对全书有更全面的了解,书中另附由李鼎芳编的《曾国藩及其幕府人物》。 鉴于水平有限,在本书的编辑过程中出现的错讹还请广大读者予以斧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曾国藩传

曾国藩传的内容概括是什么?

《曾国藩传》细述曾国藩人生历程中的四件大事。第一、二章讲述曾国藩童年的传奇故事和他战胜自我、科举高第,并在官场上初获成功的早年经历。

重在展示曾国藩学习圣贤之道并以之涵培心志、自我砥砺的心路历程;从第三章到第八章描绘曾国藩团练湘军、风云际会,血战太平天国及进剿捻军的无言事功,重在揭示曾国藩在险恶万分的战场、官场中历尽千劫万难,最后达到“依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的人生境界的实践历程。

第九章则叙写曾国藩领导洋务运动的事业,备述他管窥世界潮流,顺时而动,身体力行,推动中国走向近代化之路的开拓精神;最后两章叙写他忘却人生荣辱,处理天津教案的历史事实,侧重介绍他“记大德,忘小怨”、老成持重的外交心态形成的曲折经历。

《曾国藩传》以高度凝练的笔法,再现了曾国藩立功、立德、立言的传奇人生,为读者提供一把打开曾国藩谋略宝库的金钥匙。

人物简介: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曾国藩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

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

其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扩展资料:

作品鉴赏:

《曾国藩传》深刻透辟地分析了曾国藩和学术思想的形成、发展、演变及对后世的影响;深入归纳了曾国藩的用人方略,概述了以曾国藩及其幕府为核心的集团的形成、发展、分化和主要特征、作用;同时,历史地科学地实事求是地总结评价了曾国藩的历史功过和历史作用。

青年时期说过“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则更是终生奉之为楷模。然而,是什么缘故使得人们对曾国藩毁誉参半?又为什么曾国藩的家书、日记现在如此广泛地得以出版,成为学者乃至普通读者的案头常备书?这本《曾国藩传》或许可以回答这些问题。

《曾国藩传》全文观点鲜明精当,见解深刻独到,是中国近代史研究和历史人物传记创作上的一部不可多得的力作。 为方便读者对全书有更全面的了解,书中另附由李鼎芳编的《曾国藩及其幕府人物》。 鉴于水平有限,在本书的编辑过程中出现的错讹还请广大读者予以斧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曾国藩传

曾国藩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曾国藩传》细述曾国藩人生历程中的四件大事。第一、二章讲述曾国藩童年的传奇故事和他战胜自我、科举高第,并在官场上初获成功的早年经历,重在展示曾国藩学习圣贤之道并以之涵培心志、自我砥砺的心路历程;从第三章到第八章描绘曾国藩团练湘军、风云际会,血战太平天国及进剿捻军的无言事功,重在揭示曾国藩在险恶万分的战场、官场中历尽千劫万难,最后达到“依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的人生境界的实践历程;第九章则叙写曾国藩领导洋务运动的事业,备述他管窥世界潮流,顺时而动,身体力行,推动中国走向近代化之路的开拓精神;最后两章叙写他忘却人生荣辱,处理天津教案的历史事实,侧重介绍他“记大德,忘小怨”、老成持重的外交心态形成的曲折经历。

《曾国藩传》是由中国最具影响的清史专家之一萧一山在四川三台撰写而成,详细介绍了曾国藩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事迹,重点记述曾国藩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的过程,是第一部全面评述曾国藩的著作。

曾国藩传的内容是什么?

《曾国藩传》细述曾国藩人生历程中的四件大事。第一、二章讲述曾国藩童年的传奇故事和他战胜自我、科举高第,并在官场上初获成功的早年经历,重在展示曾国藩学习圣贤之道并以之涵培心志、自我砥砺的心路历程;从第三章到第八章描绘曾国藩团练湘军、风云际会,血战太平天国及进剿捻军的无言事功,重在揭示曾国藩在险恶万分的战场、官场中历尽千劫万难,最后达到“依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的人生境界的实践历程;第九章则叙写曾国藩领导洋务运动的事业,备述他管窥世界潮流,顺时而动,身体力行,推动中国走向近代化之路的开拓精神;最后两章叙写他忘却人生荣辱,处理天津教案的历史事实,侧重介绍他“记大德,忘小怨”、老成持重的外交心态形成的曲折经历。

《曾国藩传》是由中国最具影响的清史专家之一萧一山在四川三台撰写而成,详细介绍了曾国藩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事迹,重点记述曾国藩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的过程,是第一部全面评述曾国藩的著作。

《曾国藩传》读书笔记

 

1811年11月26日,嘉庆十六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名曾子城

    1824年,道光四年,14岁开始科举考试

    1832年,道光十二年,22岁,已经连续5次落第的曾国藩,第六次和父亲一起参加科举考试,父亲曾麟书考取秀才,曾国藩,在院试时被悬牌批责“文理欠通”,这在当时是很严厉的批评,考官看他文笔不错,充发“佾(yi四声)生”,来年直接参加院试。

1833年秋,道光十三年,23岁,第七次参加科举,上一年被悬牌批责“文理欠通”的曾国藩苦苦反思,把自己的文章和他人的同题文章逐股对比,总结经验教训,曾国藩感觉打通了关节,悟到怎么写文章,才能表达自己的真见解、真感觉,把道理讲通讲透。这次直接院试,曾国藩终于成了“秀才”。

    1834年,中举人。

    1838年,道光十八年,28岁,高中进士,这在当时算“早售”,因为明清两代,进士的平均年龄是38岁,考试后,曾国藩改了名字,由曾子城改名曾国藩,接着曾国藩参加朝考,发挥出色,取得一等第三名,道光皇帝阅卷,读了曾国藩的文章,非常喜欢,改为第二名,授翰林院庶吉士。

    作者总结:艰难的科举经历对曾国藩是一次极好的自我教育,强化了他“愈挫愈奋”得性格特点,虽然自己比较笨,但也能走通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走不通的路,可见只要努力,天底下没有任何事是做不成的。艰难的科举过程还塑造了曾国藩独特的人生哲学,那就是“尚拙”:崇尚笨拙。他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笨拙胜过机巧,办事笨拙才靠得住。

    我的理解:除了通常意义的做事情要踏实,一步一个脚印,还要有恒心,有耐力,做一个长期主义者,如果一次没做好,那就两次,三次……

    1840年春,道光二十年,曾国藩参加散馆考试,被授予翰林院检讨一职,正式开启京官生涯。

    刚到北京的曾国藩是一个典型的湖南土包子,一口难懂的湘乡土话,长得土头土脑,穿着土里土气,重要的是他读过的书很少,从气质到观念都非常的鄙俗,曾国藩感到深深的自卑,而如何洗刷自己身上的鄙俗之气,成了他新的焦虑。另外除了见识上的不足,刚到北京时的曾国藩性格上也有很多的缺点:1,浮躁,坐不住。非常爱交朋友,非常爱聊天,非常爱开玩笑。2.为人傲慢,修养不好,就是觉得自己了不起,很自以为是,听不进不同的意见,因为修养不好,脾气暴躁,经常与人发生冲突。3,“虚伪”就是与人交往的时候容易顺情说好话,发出一些言不由衷的赞美,而且还喜欢夸夸其谈,不懂装懂。其实反思一下曾国藩的这些缺点也是我们常有的,但是他却能一一改正,这正是我们学习曾国藩的意义所在。

    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虚岁31岁,曾国藩拜访大儒唐鉴,请教读书之法,唐鉴建议他先读《朱子全集》,从这一年开始,曾国藩每天学习朱子,宋学。也是在这一年,他在家书中说,原来范仲淹、韩琦那样的大家和司马迁、韩愈那样的大文学家也不是高不可及,都是可以通过学习而达到他们那样的高度的,程、朱也是。曾国藩立志学做圣人。

    曾国藩学做圣人的方法就是“写日记”,现存最早的日记是1939年正月初一的,记了一年后中断,开始他的日记也记得很不得法,存在我们普通人在记日记时的常见问题:不连贯,不能坚持;记流水账;日记中对自己的要求并不能做到。中断了半年后,又决心重新写,结果还是老样子,唐鉴和倭仁告诉他日记不是这个写法。记日记最重要的目的是反省自己,唐鉴叫他学习倭仁的日记记法,首先把写日记当成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日记用恭楷来写,日记中规定的就一定做到,其次,日记的作用是“研几”,几就是细节,就是抓住生活中的细节,通过每一个细节来改变自己,不光要逐一反思自己的行为,甚至要反思检查自己大脑中转过的每一个念头。曾国藩效法倭仁写日记,还给自己安排每日学习内容。为了督促自己做到,他还把日记给老师亲人朋友看,让大家一起监督自己,因为事必有所激有所才能有所成。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一个人肯定会经受无数次的反复、失败、挫折甚至倒退。关键是不能放弃。曾国藩一生最崇拜的品质是“有恒”。要做到“有恒”,要“极耐得苦,故能艰难驱驰,为一代之伟人”。

  “在一次又一次的反复磨练中,曾国藩的气质性格渐渐发生着变化。他做事越来越有恒心有毅力,待人结物越来越宽厚、周到,真诚,朋友一天比一天多。他的品质越来越纯粹,站得越来越高,看得越来越远。”

    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39岁,曾国藩由“内阁学士兼任礼部侍郎衔”升补礼部右侍郎,由虚职变为实职,曾国藩很兴奋,工作更卖力,但是没多久,曾国藩就发现,虽然每天很忙,但是也做不了什么实事,“在官场上如同废物”,曾国藩有了弃官归家的想法。

    1850年,道光三十年正月,道光皇帝去世,咸丰登基,上台后,咸丰下诏“求言”,曾国藩心情激愤,写了一封《应诏陈言疏》严厉指出官场通病,得咸丰好感,后又写了一些其他信,结果发现咸丰并不像说的那种把他的建议当一回事,曾国藩又上疏直言皇帝的三个缺点希望打醒皇帝,结果惹怒咸丰,因为直言广场问题,得罪同僚,曾国藩受到排挤,处境艰难。想回家,却没有路费,甚至欠了一千多两,“京寓极艰窘”。

    1852年六月十二日,咸丰二年,42岁,被派往江西充任乡试正考官,七月二十五日,在赴江西途中,得知母亲去世,曾国藩绕道江西收程仪后回家奔丧。

    1852年十二月十三日,曾国藩接到上谕,命曾国藩“帮同办理本省团练乡民、搜查土匪诸事务。”

    1852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曾国藩做事雷厉风行,剿匪除恶,效果显著,他认为“乱世要用重典”,杀了很多人,人称“曾剃头”,但是地方官却不感激他,而是厌恶他,认为他太残酷,另外曾国藩一到长沙,就设置了一个“协办团练公馆”,以个人名义向全省发布公文,要把全省的社会治安工作管起来,这无疑动了别人的奶酪,这些曾国藩都了解,但是他不想妥协,因为他想做实事,想破一破这不好的官风,结果的结果……差点被兵痞杀了——这个起因也是因为曾国藩越权办事,让一些人不爽,借着曾国藩惩罚兵痞的机会,纵容兵痞差点杀了曾国藩。事件结果是曾国藩哑口无言,知道向皇帝控告也无用,曾国藩决定,不再和长沙官场纠缠争辩,带着募来的湘军,前往衡阳。

    1853年八月,43岁,曾国藩来到衡阳,赤手空拳创立湘军,困难重重,没钱,没权,没经验,没朋友帮忙……

    1854年初,44岁,咸丰四年正月,重视首战必捷的曾国藩听说靖港有少量太平军,攻打靖港,结果消息不准确,太平军比汇报的多很多,而且准备充分,再加上天气不利于作战,这一战彻底失败,曾国藩投河自杀,被救起。四月初五,湘军在湘潭取得胜利,后有轻易拿下武汉,很久没有收到过捷报的咸丰皇帝一高兴拟旨封曾国藩为湖北巡抚,后出于防范心理有收归旨意。

    1854年九月上旬,咸丰四年,九江大败,曾国藩的座船也被太平军俘获,在太平军近的关键时刻投水自杀,幸被人救起。曾国藩陷入江西困境,不仅有军事上的,也有上的,可以说“处处碰壁,步步荆棘”

    1857年二月十一日,47岁,咸丰七年,处境困难,痛苦万分的曾国藩接到父亲去世的讣告回家守孝,五月,曾国藩假期将满,因不想过那种“客位虚悬”的日子,奏请在家守孝三年,咸丰皇帝不批,催他立刻回到军中,曾国藩向咸丰皇帝摊牌,诉说困难,期望皇帝体谅他的苦衷,授予他职权,要不然就不去,结果皇帝批准他在家守孝三年。

    在家的曾国藩郁闷痛苦,得“不寐之疾病”,极度痛苦的曾国藩开始反思自己,他反思到,“自己在官场上一再碰壁,碰得鼻青脸肿,不光是皇帝小心眼,大臣多私心,自己的个性、脾气、气质、风格上的诸多缺陷,也是重要原因。回想自己以前为人处世,总是怀着强烈得道德优越感,自以为居心正大,人浊我清,因此高己卑人,锋芒毕露,说话太冲,办事太直,当然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他还写信给朋友,要他们给他多提意见,阅读好友来信,回忆既往,越来越清楚的看到自身的致命弱点。

    1858年初,48岁,咸丰八年,胡林翼抓住机会奏请曾国藩出山,本来咸丰皇帝还担心他不肯出山,哪知他一接到任命,立马出山。而再次出山的曾国藩与之前判若两人,变得更谦和了,更委屈求全了,对皇帝不再直言不讳,而是学会打太极,不再“慎于保举”,而是开始“同流合污”,

  1860年,50岁,咸丰十年,大清朝正规军江南大营大败,何桂清弃城逃走,两江总督职位空出,四月二十一日,咸丰下令赏曾国藩加兵部尚书衔,署理两江总督。

  1861年七月,51岁,咸丰十一年,从1860年四月起,曾国荃挖长壕围城,历时一年多,安庆城内终于粮断,苦战一天一夜,安庆收复。

  1861年七月十六日,咸丰十一年,咸丰去世,到死都没有收到安庆收复的捷报。八月二十六日,胡林翼去世。

  1861年,咸丰去世两个多月,太后慈禧和恭亲王奕欣发动政变。政变二十天后,曾国藩呗升职“钦差大臣两江总督曾国藩,着统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并浙江全省军务……”曾国藩得到朝廷支持,环境一片大好。

    1864年六月十六日,54岁,南京城破,还没有等来奖赏,六月二十六日却最先等来朝廷的责备,责备曾国荃城破时没有继续指挥战斗而是立刻写信表功,七月十一日,曾国藩收到朝廷寄来的信,追问,天京财富下落。后面行赏,曾国藩曾国荃被封侯封爵。为减少朝廷顾虑,曾国藩奏请弟弟辞职,同时自己主动裁撤湘军,朝廷对曾国藩态度大变,不再追究曾国荃的问题,放手让曾国藩治理两江,也不再追究南京财宝的下落。放手让曾国藩治理两江。

    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让曾国藩更了解洋人,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路深化并升级。“师夷智”不仅停留在购买使用西式武器上,还必须深入学习研究西式武器背后的秘密,是当时地方都抚中推动洋务运动,兴办近代工业最感兴趣也最努力的一人。

    面对洋人当时朝廷大多数人的外交思想落后,在他们眼里,天朝高高在上,外夷自当俯首称臣,与洋人打交道不以诚信,而以“羁縻”,磨,糊弄,而曾国藩的外交观念却不一样,他主张第一洋人也是人,对待外国人应该平等相待;第二,诚信外交;第三,在对外交往中,不要争面子,要争里子,不要争小处,而要争大处,“大事苦争,小事放松”,这些观念在现在看都是很好的。

    1865年,同治四年,55岁,三月,慈禧发动政变,革去奕欣职务,四月,曾国藩奉命北上剿捻,两江总督由江苏巡抚李鸿章署理。由于身体不适,奏请李鸿章帮忙,结果朝廷直接让李鸿章取代他。

    1868年七月,同治八年,58岁,因李鸿章沿用曾国藩的剿捻策略成功将捻军下去,曾国藩奉命升直隶总督,九月,曾国藩离开两江总督职位的时候,全程老百姓都来送别,热闹非凡。曾国藩在直隶,汰换,整顿吏治,一年后就效果显著。

    1870年,同治九年,60岁,天京教案发生,曾国藩奉命处理,调查“挖眼剜心”事件,在现在看来处理得很好,也避免了战争,但是那时候人民愚昧,认为曾国藩帮外国人,曾国藩背上“卖”的骂名, 七月二十六日,重压之下的曾国藩旧病复发,他又想到了学生李鸿章,奏请李鸿章来帮忙,朝廷让曾国藩调补两江总督,李鸿章补授机制总督。李鸿章来时,曾国藩基本把事情已经处理完。

    1871年八月,61岁,同治十年,曾国藩和李鸿章联衔上奏《拟选聪颖子弟赴泰西各国肄习技艺以培人才》

    1872年,曾国藩去世,生命最后关头,仍然勤奋有恒,工作,记日记。

   

                  享读者

《曾国藩传》‖曾国藩的为官之道:内圣外王,与光同尘

01

曾国藩在两江总督任上,接家人过来同住。

按照当时官场的惯例,庐州知府给曾国藩送去了大批居家日用品,从家具到被褥,一应俱全。

曾国藩从中选出七张草席留下,其余东西一概退还回去,还写信给唐知府,说自己非常感谢对方送来许多好东西。只是它们价值过于昂贵,自己不敢当。不过自己还是愿意承对方这个人情的,所以,留下了七张草席。

02

遵照当时的官场惯例,曾国藩将家人,欧阳夫人、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和女婿都接到到官衙一起生活。

整个总督府中,只有两个女仆。一个是欧阳夫人从湘乡老家带来的老妪,另一个是大女儿身边的小丫鬟。整个总督府的日常生活打理,都是欧阳夫人和两个女儿亲力亲为,自力更生。甚至连她们每日梳妆也不曾假手于人。

曾国藩还为家中的女眷制定了工作日程表:早饭后,做小菜点心酒酱之类,然后再纺纱绩麻;中饭后,做针线活儿;晚上,做鞋子。一天到晚,几乎不得空闲。

当时每晚南京城两江总督府内,曾国藩在烛光下阅读公文,全家老少女眷都在麻油灯下或纳鞋,或纺纱绩麻。

03

曾国藩在自己个人生活方面非常讲究清正廉洁。

不过,在官场上他没有选择独树一帜,反而是选择了从善如流。

比如在官场应酬上,他的所作所为与一般官僚并无二致。不过在遵从成规的基础上,尽量降低规模,简化形式,处处为他人考虑。

还有官场上的潜规则,曾国藩也是都是照老规矩办。比如说当时给京官的冰敬、炭敬,每年至少三千两;还有一项是程仪,是给出差路过本地的送路费,曾国藩曾给朝廷派到南方乡试的两名主考每人送了三千两银子;还有一项是别敬,是地方官入京办完事离京时送给京官的分手礼,曾国藩也曾在入京面圣后离京时,给江苏、安徽、江西籍以及湖南、湖北籍的京官总共送了一万四千两银子。

04

和清朝官场的绝大部分人一样,曾国藩的收入也分两种。

一种是合法收入,工资加上养廉银加起来一万八千两,曾国藩将其存放在布政使衙门,主要供自己的家庭开支所用。

还有一种就是官场上的“陋规孝敬“所得,包括盐运司送的”缉私经费“,上海海关、淮北海关等几个海关送的”公费“,曾国藩将其存放在财政司,主要供官场应酬打点用。

实际上,曾国藩在财务管理上,一直贯彻着公私分明的原则。

曾国藩的为官之道,骨子里清廉刻苦,表面上和光同尘。他肯定不是贪官,但也不同于中国古代清官代表海瑞那样一清到底。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海瑞一清如水,反衬出官场中其他人的不洁。这使的海瑞一生被官场排挤打击,无法调动任何力量,也无法办成一些真正有益国计民生的大事。

曾国藩的志向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所以他做事更注重效果,有意选择海瑞一尘不染之实,但竭力避免一清如水之名,内圣外王,与光同尘。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成就大事业。

《曾国藩传》—从量变到质变

       曾国藩,作为大清的“中兴第一名臣”,没有显赫的家事,没有过人的天赋,却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不仅在复杂的时代变局中超越了众人,成就最大,还能在最后全身而退,这都离不开他对自己苛刻、严格的高要求和注重分寸的处事风格。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对耐心和恒心最好的诠释了。

       14岁开始赶考,23岁中举人,前后6次落榜、被“悬牌批责”、遭众人嘲笑的经历都没有让他一蹶不振,自暴自弃。虽自知笨拙,却从未放弃科考,寻找捷径,反而更加的努力、勤奋,也正是因为他这种脚踏实地、踏踏实实的学习,耐心、扎实的知识积累,让他后续的科考之路畅通无阻。

       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这句话在曾国藩这并不生效。初为京官,浮躁、傲慢、虚伪的性格,落后的观念是他身上特有的标签,为了改掉这些缺点,记日记,成了他脱胎换骨的开始。从三十多岁到过世,日日反省,从未间断,持之以恒的坚持,一点一滴的改变,让他最终成为了一个品格高尚、受人爱戴的统帅。

       笨拙、扎实的做事方法,并不是只体现在他的自我管理上,还体现在了他领军打仗的过程中,结硬寨,打呆仗,是曾国藩打仗的方法,也正是这种变客为主,看似麻烦、呆笨的方法,让他平定了一场又一场的叛乱,拿回了一座又一座的城池,从而奠定了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当然他的广结人脉,和光同尘,圆滑柔软处事态度,也是他通过一个个困难的隘口,达到了胜利彼岸不可或缺的条件。

      纵观曾国藩的一生,真的是应了他那句“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由量变到质变,以“拙”成为当时成就最大的人的背后,是面对阻碍时耐心的解决和为达成目标时坚持不懈的恒心。

       想想现在的我们,太喜欢说“不会、不懂、不擅长了”,遇事浮躁、没有耐心、三分钟热度是我们的通病,让我们早早的放弃了自己本来就能做好的事情,从而错失了许多的机会。其次,面对自身性格中那些根深蒂固的缺点,我们更喜欢用“猛火煮”,坚持过一段时间后就觉得可以了,然后习惯性的放弃,但这并不会彻底改掉的我们的毛病,只有像曾国藩一样用一生的时间去“慢火温”,才能逐渐的化解。踏实努力、坚持积累,才能得到质的飞跃。

曾国藩传 谁写的

《曾国藩传》是2009年由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萧一山。

《曾国藩传》详细介绍了曾国藩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事迹,重点记述曾国藩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的过程,是第一部全面评述曾国藩的著作。

萧一山(1902-1978),名桂森,字一山,号非字。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19岁考入国立北京大学系。22岁凭一己之力,撰成“中国第一部体系完整的新式清代通史”——《清代通史》,被梁启超评为“技术罕见”。30岁获特款资助,往欧美各国考察。36岁撰成《清史大纲》和《曾国藩传》于四川三台。其故友之子作文叹其晚年之蹉跎:“我觉得萧一山的大多数成果,基本完成在他40岁左右之前(按:约1945年),而后来基本就没有什么成就。”

标签: 曾国藩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dongkepu.com/zonghezhishi/dlxqw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