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懂科普 >

综合知识

> 大观茶论

大观茶论

大观茶论

《大观茶论》是唐代陆羽所著的一部茶经,是中国茶学的经典之一。全书分为十二篇,涵盖了茶树、茶叶、泡茶、茶道等方面的知识,精华概括为“煮、饮、赏、问、制、效、饵、形、种、源、疑、赢”。

《大观茶论》首次提出了“茶具”的概念,提出了煮茶水、茶点(即茶饼)、配制、茶量等概念、原则和方法,对茶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此书强调茶的品质、制作工艺和饮用方法,讲究精细、雅致、朴素,给人以浓郁韵味的感受。另外,这一茶经还涉及到了中国茶文化中的一些卓越人物和事迹,增强了古人的文化价值。

如今,在全球茶文化交流中,《大观茶论》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成为推广中国茶文化的重要学术参考书之一。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大观茶论原文及翻译

原文:

尝谓首地而倒生,所以供人求者,其类下一。谷粟之于饥,丝[上台下木]之于寒,虽庸人孺子皆知常须而日用,不以时岁之舒迫而可以兴废也。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中澹间洁,韵高致静。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矣。

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尤团凤饼,名冠天下,而壑源之品,亦自此而盛。延及于今,百废俱兴,海内晏然,垂拱密勿,幸致无为。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熏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故近岁以来,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且物之兴废;固自有时,然亦系平时之汗隆。时或遑遽,人怀劳悴,则向所谓常须而日用,犹且汲汲营求,惟恐不获,饮茶何暇议哉!世既累洽,人恬物熙。

则常须而日用者,固久厌饫狼籍,而天下之士,励志清白,兢为闲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较筐箧之精,争鉴裁之别,虽下士于此时,不以蓄茶为羞,可谓盛世之情尚也。呜呼!至治之世,岂惟人得以尽其材,而草木之灵者,亦得以尽其用矣。偶因暇日,研究精微,所得之妙,后人有不自知为利害者,叙本末列于二十篇,号曰茶论。

翻译:

自古以来人们认为,大地上生长万物是为了满足人们活的需求。万物种类各一,稻谷栗米用来充饥,蚕丝棉麻用来御寒,常人和小孩都知道这些是日常生活必需品。不论年景好坏,都要生产。至于茶,它凝聚了闽瓯山川的灵秀气韵,寄寓着美好的禀性。饮着茶,驱除了心灵的郁结,荡涤了心中的愁闷。茶带给人们清闲而平和的感受,这种妙处就是平常人和妇孺之流所能领会的了。牋饮茶时,内心淡泊、纯和,气质高雅,意态宁静。

这谅不是那种举止慌乱,手足无措的人能够消受得起的情趣。我在大宋建朝之初,每年专门派使者在建溪一带焙制茶叶进贡,“龙团”、“凤饼”等茶名冠天下,而壑源的珍品也从此繁盛。延至今日,百废俱兴,天下安定,君臣勤勉治国,有幸造就了无为而治的升平盛世。官宦、富商和平民都沐浴着朝廷的恩泽,受到道德教化的熏陶,社会上风行高雅,盛行饮茶、品茗风气。所以近年来,茶叶采摘越发精细,制作工艺越发精巧,茶的品质等弟越发高中,烹水点茶的技艺越发高妙,无不达到空前境地。事物兴盛或衰败固然取决于时运,但是也和世道时局盛衰相关联。

如果时局动荡,人心慌乱,百姓劳累病苦,日常生活所需还要疲于奔命,为衣食温饱忧患,谁还会闲心考虑饮茶这等雅事呢?现如今,世代相承太平无事,人们生活安适和乐,物质充裕,那些日常所需的生活用品,长期以来就已经很充足,到处丢弃,而天下知识分子,一心向往清静、高雅,大家争先恐后地追求着闲静、雅致的生活,人们无不醉心于金石音乐,品评新茶。人们争相比较茶筐包装的精巧,争着品评判别茶叶的高下。即使是不读书,没有文化素养的人,在这样的时代也不会以收藏茶叶为羞耻之事,真的可以称得上是盛世的情趣和时尚啊!唉!在极其太平的时代,岂止是人尽其才,就是那些灵秀的草本也能物尽其用啊!我偶尔清闲无事,在研究中体会到茶事的精深微妙,领会了其中的奥妙,又担心后人不知利弊,所以叙述茶事的本末,分为十二篇,命名为《茶论》。

大观茶论的作者

大观茶论的作者是:宋徽宗-赵佶。

一、大观茶论的的简介:

《大观茶论》原名《茶论》,为宋徽宗赵佶所著的关于茶的专论,因成书于大观元年(1107),故后人称之为《大观茶论》。

全书共二十篇,对北宋时期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记述。其中“点茶”一篇,见解精辟,论述深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宋以来我国茶业的发达程度和制茶技术的发展状况,也为我们认识宋代茶道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大观茶论》从侧面反映了北宋以来我国茶业的发达程度和制茶技术的发展状况,也为我们认识宋代茶道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自问世以来,《大观茶论》的影响力,和传播力非常巨大,不仅积极促进了中国茶业的发展,同时极大地推进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使得宋代成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时期。

二、作者简介:

宋徽宗,名赵佶(公元1082~1135年),神宗11子,哲宗弟。哲宗病死,太后立他为帝。在位25年,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

赵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

《大观茶论》原文欣赏

【原文】

天时:茶工作于惊蛰①,尤以得天时为急。轻寒,英华渐长;条达而不迫,茶工从容致力,故其色味两全。若或对[1]郁燠②,芽甲奋暴,促工暴力随稿,晷刻所迫,有蒸而未及压,压而未及研,研而未及制,茶黄留积,其色味所失已半。故焙人得茶天为庆。

【注释】

①茶工作于惊蛰:惊蛰,二十四节气之广。在每年农历二月上旬。

②时[1]燠:[1],读音yang4,日出。燠,读音yu4,闷热。

[1]:“炀”字火旁换日旁。

【原文】

采择:撷茶以黎明,见日则止。用爪断芽,不以指揉,虑气汗熏渍;茶不鲜洁。故茶工多以新汲水自随,得芽则投诸水。凡牙如雀舌谷粒者为斗品①,一一旗为拣芽②,一二旗为次之,余斯为下。茶之始芽萌则有白合,既撷则有鸟带③,白合不去害茶味,鸟带不去害茶色。

【注释】

①凡芽如雀舌谷粒者为斗品:雀舌谷粒,茶芽刚刚萌生随即采摘,精制成茶后形似雀舌谷粒细小嫩香。后世“雀舌”成一种优质茶名。斗品,品位最上等的茶。

②一一旗为拣芽:一一旗,即一芽一叶,芽未展尖细如,叶已展有如旗帜。又称“中芽”。下文一二旗即一芽二叶。

③白合、乌带:百合,指两叶抱生的茶芽。乌带,当为“乌蒂”,茶芽的蒂头。

《大观茶论》的作者是谁?

《大观茶论》的作者是宋徽宗赵佶。

《大观茶论》宋徽宗赵佶著于大观年间(1107年—1110年)。《大观茶论》对宋代的茶叶生产过程宋代茶具和宋代“斗茶”艺术多有详细叙述,是一部重要的茶学专著,也是世界上唯一的由在位帝王撰写的茶学专著,全书共二十章。

《大观茶论》详尽地介绍了点茶的技艺:

量茶受汤调如融胶,环注盏畔,勿使浸茶,势不欲猛,先须搅动茶膏,渐加击拂,手轻筅重,指绕腕旋,上下透彻如酵孽之起面,疏星皎月灿然而生。

第二汤自茶面注之,周回一线。急注急上,茶面不动,击指既力,色泽惭开,珠玑磊落。

三汤多置,如前击拂,渐贵轻匀,同环旋复,表里洞彻,粟文蟹眼,泛结杂起,茶之色十已得其六七。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大观茶论

《大观茶论》阅

《大观茶论》原名《茶论》因其著于宋大观年间,遂改称《大观茶论》。

《大观茶论》的作者是宋徽宗赵佶,宋徽宗这个名字对大多数人来讲或许不是那么的响亮,他还有个绝对醒目的标签。

赵佶是《水浒传》中那个满朝奸邪、一片黑暗的大宋朝的主人,是历史上出了名的艺术家皇帝。他在艺术上的造诣非常高,自幼爱好笔墨、丹青、骑马、射箭、蹴鞠,尤其在书法绘画方面,更是有着非凡的天赋。

身为宋朝第八位皇帝的赵佶继承了北宋建国以来一百多年的发展成果,将他的艺术才情与最高权力相结合,为中国艺术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与之相伴的却是一个王朝的衰败。

所谓“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说的就是宋徽宗赵佶。

《大观茶论》是继陆羽的《茶经》之后,第一本全面论述一个时代主流茶道艺的书,书中除了完整的展示了宋代的点茶艺术之外,还提出了一些重要理念,深刻的影响了中国茶文化的观念和一些传统习俗,在茶文化史上占据了意义非凡的地位。

《大观茶论》一共二十个章节,分别从茶叶的原料,器具,技法,多方角度出发,综合性的阐述了茶在制作过程中各个环节对滋味,香气,色泽的影响。

赵佶认为,茶饮文化是“盛世之清尚”虽然被归属到饮食之流,但却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意义,只有在安定繁荣,物质丰富的社会才能得以发展。而宋朝各阶层竞相崇尚茗饮的风俗仿佛在无声的歌颂着大宋的繁盛昌荣,自得之情溢于言表。

茶的种植讲究“阳崖阴林”,即向阳的山坡,有阴凉的平地。

(1)茶应当在“轻寒”的惊蛰时节开始采摘制作,因为天气微寒,茶叶生长舒缓,制茶时间相对宽裕,所以此时做出来的茶色泽滋味才是最好的。

(2)采茶应当在夜露未干的的侵晨,茶叶表面露水对采摘下来的茶叶有一定的保鲜作用。

(3)采摘的时候用指甲而不用指肚,可使茶叶不受手中汗气的污染。

(4)为了保证茶叶的鲜洁采茶工人通常会携带清水罐,把采摘下来的茶叶投到清水中。

(5)拣茶,把茶按原料等级区分出来。宋代的拣茶工序是在制茶之前,现代则是在茶制成之后,制成之后再挑拣,不合用之叶对茶内质的损害已经形成,此时挑拣只不过使茶叶外形整齐而已,所以相比而言前者的做法更合理一些。

涤茶惟洁,濯器惟净,蒸压惟其宜,研膏惟热,焙火惟良。

制茶过程中对卫生的要求最早就是始于宋徽宗,要求涤茶,濯器惟求洁净。

宋代制茶中有两道工序叫做蒸芽和压黄,相当于现代的杀青和揉捻,是形成绿茶色香味的核心工序。赵佶早在宋代就已然发觉其不可比拟的作用,写出蒸压惟其宜的原则。除此之外还提出研膏要趁热,焙火时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则性。

宋徽宗对各有特性的贡茶推陈出新,乐此不疲,他在位的二十六年共添造了38款新品贡茶,这一嗜好对中国茶文化传统影响至深,尝试茶树品种和地域差异的各种茶叶,成为爱茶人的一种偏好,极大地丰富了中国茶叶的品茗种类,和消费者感官体验。

茶碾和茶罗

茶碾,银制最好,熟铁次之,碾槽要深而陡峭,碾轮要薄而锋利。

茶罗,要求“绝细”而“面紧”,这样筛过的茶末才能“入汤轻泛,粥面光凝,尽茶色”

碾茶要“用力”而“快速”不能时间过久,久了铁会影响茶色;罗茶要轻而平,不怕多罗筛几次,但要求很细的茶粉末不亏耗。

只有如此,点汤之后茶末才会漂浮,茶汤表面的沫饽才会像粥的表面一样凝结,华美,尽显茶之色泽。

兔毫盏

兔毫盏是宋代点茶茶艺的代表性茶具之一,茶盏的釉色以青黑为佳,底要深而宽,深则茶韵而厚,宽则方便茶筅点击拂弄,因为宋代饮茶追求色白,所以深色的釉茶盏更能突出茶汤的白。

茶筅

茶筅也是宋代点茶茶艺的代表性茶具之一,最初点茶用的是茶匙,北宋中后期使用茶筅取而代之。茶筅使用竹子制作,筅身厚重能够有力操控,筅帚纤细可以分散力道及时击拂稍微过头也不至于产生浮沫,使点茶的进程和效果更佳。

汤瓶

倒水注汤的好坏取决于汤瓶的瓶嘴,瓶嘴口要大而且有些直,这样注汤时水流有力不散乱,瓶嘴末端要圆小而陡峭,便于节制水流不会滴沥,茶汤表面就不会被破坏。

宋代点茶除了汤瓶注水之外,水杓取水的方式也同样普遍,宋徽宗在这里主要强调了水温对茶的影响,取水时水杓的大小以一茶盏的宜,多了要归其余,少了又要再取一次,反复之间茶盏里的茶必然凉了。

水为茶之母,陆羽在《茶经》中提出“山水上,江水次,井水下”,赵佶则总结出“水以轻清甘洁为美”的原则,“轻”表示水的矿物杂质含量低,“甘”则表示水的滋味甜美,相比陆羽,后者更具有科学性。

点茶是宋代主流的茶饮方式和技艺,也是本书占据篇幅最多的一个章节,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详细的记述了点茶的要点,并将点茶过程中注汤击拂分为七个步骤,每一步骤虽然须臾短暂,但点茶人却能从中得到不同的感官体验。

点茶的第一步是调膏,将罗好的茶末置于盏中,然后注入少量的开水将其调成均匀的茶膏,然后一边注水一边用茶筅击拂,依次进行六次之后盏中乳末翻腾上涌,充满茶盏,周边凝结不动,此时方可饮用,《桐君录》说“茗有饽,饮之宜人”。

赵佶实际上已经明确的把评茶分为色、香、味、形四个方面,其中“茶以味为上”标明了味的重要性,而“甘香重滑,为味之全”,芽头和芽叶的对味道的作用和影响。苦能生甘的道理

宋时饮茶有在茶中加入香料的习惯,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宋徽宗这一代,赵佶在《大观茶论》中说到“茶有,非龙麝可拟”此后贡茶不再加入龙脑等香料,也是中国饮茶进入清饮方式的开端。

因为斗茶的需要,宋代茶叶崇尚白色,所以要求在压黄的过程中尽量榨尽汁液,否则色浊味重,但其实就蒸青绿茶而言,绿色的茶叶味道胜于白色,这点到了南宋时期才逐渐纠正。

古时茶叶的贮存一直是个难题,因为茶叶自身的吸附性很强,很容易受潮、串味,贮藏期间反复烘焙会损耗茶气,不烘焙的话茶饼的色泽滋味亦会散失。

《大观茶论》之前,茶叶贮藏主要依靠焙茶笼,靠火焙去润湿藏茶。赵佶改进了藏茶的方法,首先是密封藏茶,这一理念可以是说是最实质性的改变,至今仍为茶界所采用;其次是多次烘焙,一年或多年后再次烘焙,可以使茶叶常年收藏不减损品质。

刘素说茶 茶人赵佶  大观茶论的人文情怀 四

茶事会  说茶 《茶人赵佶  大观茶论的人文情怀》四

《大观茶论》,一共为二十篇文章 。 详细论叙了宋徴宗赵佶对于茶叶的至高见地与境界,文章甚超陆羽。一位皇帝,应为天下兴亡而心操虑顾才是。而此一种才情,却降落到一位帝王身上,自然是上天的一种赋予。整篇文章细述了茶叶从采摘,到加工制作完成的整个工艺流程。皇帝陛下更似一位现代茶科所的研究员。依此一段文字所述,仿佛亲自远踏山岗体验过采摘茶叶的心得与见解。

《大观茶论》原文:"一  地产

  植产之地,崖必阳,圃必阴。盖石之性寒,其叶抑以瘠,其味疏以薄,必资阳和以发之。土之性敷,其叶疏以暴,其味强以肆,必资阴荫以节之(今圃家皆植木以资茶之阴)。阴阳相济,则茶之滋长得其宜。"

白话文翻译:"茶树一般生于高山丘壑,若茶树生长自山崖,应首选阳光照射充沛的地域去采摘。如果是圃地园子,则要选择阴凉的地方。因生长于岩石之中的茶树性味较寒,岩石不利于茶树的生长,通常叶细弱瘦,茶叶的滋味就显得淡薄。所以须借助阳光的温焙使得茶树健长。而茶园中生长的茶树,地肥水足,长势较快。茶滋味气烈刚强,易产生出燥口刺激的韵味。因而需要采选生长在阴凉之处的茶叶,以此相互平衡茶叶的滋味,调合阴阳的统一,才能制作出上好的茶叶。

大观茶论•宋徽宗

尝谓首地而倒(dào)生,所以供人求者,其类不一。

谷粟之于饥,丝枲(xǐ)之于寒,虽庸人孺子皆知,常须而日用,不以时岁之舒迫,而可以兴废也。

至若茶之为物,擅瓯(ōu)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bǐng)。

祛(qū)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

中澹(dàn)简洁,韵高致静。则非遑(huáng)遽(jù)之时,可得而好尚矣。

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而壑源之品,亦自此而盛。

延及于今,百废俱兴,海内晏(yàn)然,垂拱密勿,幸致无为。

译文:

茶论 (白话文)

咱们试着这样理解,大地上生长出来的作物,可以满足人们需求的,它们的种类和作用,是不一样的。

稻谷栗米用来充饥,蚕丝棉麻用来御寒,就算是最平常的人和小孩都知道,这些是日常生活必需品。不论年景好坏,不因你宽裕,还是窘迫,它都是必要的事物,是不得不需要的。

如果说到茶这样事物,它最能够展示浙江南部和福建地区的秀华气韵,集聚山川神奇灵妙的赐予。

品饮茶时,可以消除胸中郁结,荡涤愁闷。能达到清醒洁净,将人引入平缓协调的感觉中。这样的妙感,不是平常人所能随意领会到的啊!

品饮茶时,人心内在恬阔安然,简单干净,情趣上升,达到安定无声的境界。当人惊惧不安的时候,是无法感受到这种喜好和尊崇的。

本朝从一开始建立,每年都整理规范从建溪上贡的茶品,如今“龙团”“凤饼”优秀的茶品,已超越其它茶品,成为天下第一。壑源的茶品,同样优秀丰富起来。这样发展到今天,很多放置的事情,一起盛行起来,天下一派闲适舒朗,君臣勤勉谨慎,国家安定,很高兴步入这样和谐的环境。

《大观茶论》的作者是谁

《大观茶论》的作者是谁

该书是宋代皇帝赵佶关于茶的专论,成书于大观元年(1107)。全书共二十篇,对北宋时期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记述。

大观茶论的作者简介

宋徽宗,名赵佶(公元1082~1135年),神宗11子,哲宗弟。哲宗病死,太后立他为帝。在位25年,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 赵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

谁能准确翻译一下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告诉我白茶是不是好东西,跪谢。 选自宋微宗的大观白茶。

白茶自成一种,和一般茶树不一样 它的枝条柔软易铺散开,它的叶片呈浅黄白玉石一样的颜色,且薄。它在悬崖石林中才少有生长,不是人为可以栽种的。贡茶产地中心地带能拥有的概4,5户。每户大概1.2株,能出产的茶叶仅仅2.3茶饼。新发出的芽叶少,特别难加工。水分一旦没了,就变成了普通茶叶。需要制造的好,点茶掌握得当。正阳泡的茶才外观浅黄明亮,汤色清澈。就好像一块白玉镶嵌在矿石中,其他的没有能和他相比的。贡茶中心产地以外的茶山所产的也有,但是品质没有中心产地出产的好

白茶是好东西 且稀少 难烹制

有位帝王写就传世茶经一本的是谁

茶 叶类著作中以陆羽 的《茶经》 为最早。陆羽(733——804)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字鸿渐,自称“桑苎翁”,又号“东冈子”,“竟陵子”。原本为弃儿,后为僧人收养,因不堪师傅,离开了寺院,并一度曾为伶工,后隐居。上元初(760)又至苕溪(今浙江湖州)隐居。在湖州的顾渚山,陆羽与皎然、朱放等人论茶。顾诸山在浙江湖州,是个著名的产茶区。据《郡斋读书志·杂家类》载,陆羽还著有《顾渚山记》2卷,当年陆氏与皎然、朱放等论茶,以顾渚为第一。陆羽和皎然都是当时的茶叶名家,分别著有《茶经》和《茶诀》。后来陆龟蒙 在此开设茶园,深受前辈的影响,他写过《茶书》一篇,是继《茶经》、《茶诀》之后又一本茶叶专著。可惜《茶诀》和《茶书》均已失传。唯有陆羽的《茶经》3卷传世。

《茶 经》 分三卷十门,即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其中“一之源”记茶的生产和特性;“二之具”记采茶所用的器物;“三之造”记茶叶的加工,这两节的中心是叙述饼茶的制法,即用甑蒸茶叶,用杵臼捣茶,放入铁模中,拍以为饼,用锥刀开孔,用竹贯茶放入焙炉中焙之,最后剖竹或纫榖树皮串茶,每串有一定的重量,名之曰穿。“四之器”记茶叶加工时所用的器物;“五之煮”记述茶叶的饮用方法,把茶饼以缓火炙过,用木质研碾为粉末,用罗筛为茶末,煮时用鍑沸汤,一沸之时调以盐少许,二沸之时一边搅动一边放入茶末。饮茶之时,因为茶色以淡黄为贵,所以要酌入越州出产的青瓷茶具中,乘热啜饮浮其上的精英部分。“六之饮”,介绍了饮茶方法,列举了觕(粗)茶、散茶(煎茶)、末茶(粉茶)、饼茶(砖茶)。“七之事”中掇拾古书中有关茶的文字,叙述了茶的历史。这部分所占的篇幅较长。“八之出”,叙述茶的产地,并按上、次、下三个等级评价各地茶叶的优劣。“九之略”,讲述野外茶叶加工的有关事宜。“十之图”,即将上述九个方面的内容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置诸座隅,以备便览,实际内容还是九个方面。全书系统总结了唐以前种茶经验和自己 的体会,包括茶的起源,种类,特性,制法,烹煎,茶具,水的品第,饮茶风俗,名茶产地以及有关茶叶的典故和用价值等,是世界第一部关于茶叶的专著。

《茶 经》 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系统地记载了我国古代有关茶事活动的历史,从而说明我国是世界上茶树的原产地。《茶经·一之源》记载:“茶者,南方 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这是对茶树的原产大树种的描述,比英国人1823年在印度发现的原产大树种要早一千多年。《茶经》还从植物学和古农学的角度,记录了茶树的植物形态、命名 、生态环境、种植方法,以及自古以来种茶的加工制作和饮方法等,表明我国是茶叶的故乡。二,《茶经》对饮茶功的探讨,为茶叶学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动力和基础.书中把饮茶的作用概括为几个可以理解和验效的方面,即饮茶有解热渴,驱凝闷,缓脑疼,明眼目,息烦劳,舒关节,荡昏寐等,同时《茶经》中还具体提出,饮茶能“醒酒”,“令人不眠”,长期饮茶能“有力悦志”,“增益思考”,“轻身换骨”();茶叶还被列入医处方,主治“瘘疮”,“小儿惊厥”等症。三,《茶经》总结,推广了迄唐代中期我国先进的造茶工艺.把造茶法归结为采,蒸,捣,拍,焙,穿,封七道工序,并提出了制茶质量的鉴别方法“别”。使得造茶有个完整的概念和统一的规范,便于推广。这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在《茶经·二之具》和《茶经·三之造》中。四,《茶经》记载了一整套茶的煮饮法。总结出了被后人概括称为的“煎茶法”的煮饮法,正如唐代皮日休在“茶经序”中所......

《茶经》一本什么样的书?

《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由中国茶道的奠基人陆羽所著。此书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是一部划时代的茶学专著。它不仅是一部精辟的农学著作又是一本阐述茶文化的书。它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能。它是中国古代专门论述茶叶的一类重要著作,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自唐代陆羽《茶经》到清末程雨亭的《整饬皖茶文牍》,专著共计100多种 。包括茶法、杂记、茶谱、茶录、茶经、煎茶品茶、水品、茶税、茶论、茶史、茶记、茶集、茶书、茶疏、茶考、茶述、茶辩、茶事、茶诀、茶约、茶衡、茶堂、茶乘、茶话、茶荚、茗谭等。绝大多数都是大文豪或大官吏所作,可惜大部分已经失传。此外,在书中有关茶叶的诗歌、散文、记事也有几百篇。

陆羽,名疾,字鸿渐、季疵,号桑宁翁、竟陵子,唐代复州竟陵人(今湖北天门)。幼年托身佛寺,自幼好学用功,学问渊博,诗文亦佳,且为人清高,淡泊功名。一度招拜为太子太学、太常寺太祝而不就。760年为避安史之乱,陆羽隐居浙江苕溪(今湖州)。其间在亲自调查和实践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悉心研究了前人和当时茶叶的生产经验,完成创始之作《茶经》。因此被尊为茶神和茶仙。《茶经》分三卷十节,约7000字。卷上:一之源 ,讲茶的起源、形状、功用、名称、品质;二之具,谈采茶制茶的用具,如采茶篮、蒸茶灶、焙茶棚等;三之造,论述茶的种类和采制方法。卷中:四之器,叙述煮茶 、饮茶的器皿,即24种饮茶用具,如风炉、茶釜、纸囊、木碾、茶碗等。卷下:五之煮,讲烹茶的方法和各地水质的品第;六之饮,讲饮茶的风俗,即陈述唐代以前的饮茶历史;七之事,叙述古今有关茶的故事、产地和药效等;八之出,将唐代全国茶区的分布归纳为山南(荆州之南)、浙南、浙西、剑南、浙东、黔中、江西、岭南等八区,并谈各地所产茶叶的优劣;九之略,分析采茶、制茶用具可依当时环境,省略某些用具;十之图,教人用绢素写茶经,陈诸座隅,目击而存。《茶经》系统地总结了当时的茶叶采制和饮用经验,全面论述了有关茶叶起源、生产、饮用等各方面的问题,传播了茶业科学知识,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开中国茶道的先河。且《茶经》是中国古代最完备的茶书,除茶法外,凡与茶有关的各种内容,都有叙述。以后茶书皆本于此。

自陆羽著《茶经》之后,茶叶专著陆续问世,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茶事的发展。代表作品有宋代蔡襄的《茶录》、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明代钱椿年撰、顾元庆校《茶谱》揣张源的《茶录》,清代刘源长《茶史》等。

中国茶经从一开始就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初,茶为僧人提供不可替代的原料,而僧人和寺院促进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创立中国茶道的茶圣陆羽在其《茶经》中就有着不少对佛教的颂扬和对僧人嗜茶的记载。在茶事实践中,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越来越多的思想内涵方面的共通之处;禅茶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产生的。

公元758年左右,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一卷茶叶专著------《茶经》。《茶经》的问世,是中国茶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标志,是唐代茶业发展的需要和产物,是其当时代中国人民关于茶的经验的总结。作者详细收集历代茶叶史料、记述亲身调查和实践的经验,对唐代及唐代以前的茶叶历史、产地、茶的功效、栽培、采制、煎煮、饮用的知识技术都作了阐述,是中国古代最完备的一部茶书,使茶叶生产从此有了比较完整的科学依据,对茶叶生产的发展起过一定积极地推动作用。 《茶经》是唐朝的陆羽(733--804)创作的。《茶经》一问世,就成为人所至爱,被盛赞为茶业的开创......

茶对中国人的影响

这是蒐集到的资料,希望能对你的论文有些帮助。

中国茶文化基础知识

1、为什么说中国是茶的故乡?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在我国古代文献中称颂茶树为“南方之嘉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茶”字的演变与确定,也从一个侧面告诉人们,茶的祖国是中国。茶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的称谓。中国的茶文化及饮茶习俗在汉、唐、宋代就已向中国周边地区辐射,明清以后更传至欧美,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些都证明我国是茶和茶文化的发祥地,中国是茶的故乡。

2、为什么说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

第一、从茶树的自然分布来看:目前所发现的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属,380余种,而我国就有15属,260余种,且大部分分布在云南、贵州和四川一带。已发现的山茶属有100多种,云贵高原就有60多种,其中以茶树种占最重要的地位。从植物学的角度,许多属的起源中心在某一个地区集中,即表明该地区是这一植物区系的发源中心。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在我国西南地区的高度集中,说明了我国西南地区就是山茶属植物的发源中心,当属茶的发源地。

第二、从地质变迁来看:西南地区群山起伏,河谷纵横交错,地形变化多端,以致形成许许多多的小地貌区和小气候区,在低纬度和海拔高低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导致气候差异大,使原来生长在这里的茶树,慢慢分置在热带、带和温带不同的气候中,从而导致茶树种内变异,发展成了热带型和带型的大叶种和中叶种茶树,以及温带的中叶种及小叶种茶树。植物学家认为,某种物种变异最多的地方,就是该物种起源的中心地。我国西南三省,是我国茶树变异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地方,当是茶树起源的中心地。

第三、从茶树的进化类型来看:茶树在其系统发育的历史长河中,总是趋于不断进化之中。因此,凡是原始型茶树比较集中的地区,当属茶树的原产地。我国西南三省及其毗邻地区的野生大茶树,具有原始茶树的形态特征和生化特性,也证明了我国的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

3、为什么名茶多出于名山或高山?

名山和高山往往出名茶,这与名山和高山的地理环境有关。高山云雾缭绕,这对茶树的生长极为有利,能促使茶叶中的氨基酸、多酚类等物质合成速度加快。有些名山虽然海拔不高,但小气候条件较好,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制得的茶叶香气浓,滋味鲜爽。

4、茶叶分为哪几大类?其主要工艺流程是什么?

在制茶的过程中,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

黄茶类:工艺流程:杀青(闷黄)→揉捻(闷黄)→干燥(闷黄)

黑茶类:工艺流程:杀青(闷)→揉捻→渥堆→干燥

白茶类:工艺流程:萎雕(长时间)→干燥(长时间)

红茶类:工艺流程:萎雕→揉捻→发酵→干燥

青茶类:(乌龙茶)工艺流程:萎雕→做青→炒青→揉捻→干燥

绿茶类:工艺流程:杀青→揉捻→干燥

5、茶叶的保健成份主要有哪些?

茶叶中含有300多种具有营养和保健作用的化学成分。主要营养素有: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糖类、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其中维生素多达10余种,泡茶时多数可溶解在水中,能被充分利用。另外,茶叶中还含有具备多种功能的药效成分,诸如茶多酚、咖啡碱、脂多糖等。这些都是茶叶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经常适当饮用茶水,将对人体健康大有好处。

6、饮茶为什么能减肥?

饮茶有降低血脂、减肥健美的功能。我国唐代的《本草拾遗》中记载有“茶久食令人瘦,去人脂。”可见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现茶叶有减肥作用。人体肥胖,主要是皮下及内脏等处有多余的脂肪类物质沉积。茶叶中含有咖啡碱、黄烷醇类、维生素类等物质能促使脂肪氧化,除去人体多余......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这句诗出自哪里

是佚名诗。

意思是——独坐山上的小房子里等待月亮升起,知心朋友来了,也没有什么好招待的,只有一杯清茶奉上。 表现出一种恬静,适意的生活态度。

宋朝茶文化有哪些特点

答;关于宋代的茶叶文化在唐代茶文化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深化,并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品位,宋代茶文化与唐代茶文化一起,共同构成了茶文化史上的一段灿烂篇章。

1、茶学的深入

宋代茶学与唐代茶学相比,在深度上多有建树。由于茶业的南移,贡茶以建安北苑为最,所以不少茶学研究者在研究重心上也倾向于建茶,特别是对北苑贡茶的研究,既深且精,在学术专题上形成了强烈的时代和地域色彩。这些研究以著作的形式流传下来后,为当今宋代茶史、茶文化的研究,提供了详实的资料。

2、在宋代茶叶著作中,比较著名的有叶清臣的《述煮茶小品》蔡襄的《茶录》、宋子安的《东溪试茶录》、沈括的《本朝茶法》、赵佶的《大观茶论》等。在宋代茶学作者中,有作为一国之主的宋徽宗赵佶,有朝廷大臣和文学家丁谓、蔡襄,有著名的自然科学家沈括,更有乡儒、进士,乃至至今都不知其真实姓名的隐士"审安老人"。

3、从这些作者的身份来看,宋代茶学研究的人才和研究层次都很丰富。在研究内容上包括茶叶产地的比较、烹茶技艺、茶叶型制、原料与成茶的关系、饮茶器具、斗茶过程及欣赏、茶叶质量检评、北苑贡茶名实等等。

4、宋代茶学由于比较专注于建茶,所以在深度上,系统性上与唐代相比都有新的发展。

宫廷皇室的大力倡导 ,宋代茶文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宫廷皇室的影响。无论其文化特色,或是文化形式,都或多或少地带上了一种贵族色彩。于此同时,茶文化在高雅的范畴内,得到了更为丰满的发展。封建礼制对贡茶的精益求精,进而引发出各种饮茶用茶方式。

5、宋代贡茶自蔡襄任福建转运使后,通过精工改制后,在形式和品质上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号称“小龙团饼茶”。欧阳修称这种茶“其价值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宋仁宗最推荐这种小龙团,珍惜备加,即使是宰相近臣,也不随便赐赠,只有每年在南郊大礼祭天地时,中枢密院各四位大臣才有幸共同分到一团,而这些大臣往往自己舍不得品饮,专门用来孝敬父母或转赠好友。这种茶在赐赠大臣前,先由宫女用金箔剪成龙凤、花草图案贴在上面,称为“绣茶”。

宋徽宗赵佶写有一部茶书,名为()。

《大观茶论》

宋徽宗赵佶写有一部茶书,名为《大观茶论》,大观茶论共二十篇,对北宋时期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记述,此书的问世也极大地促进了茶业的发展,也为我们认识宋代茶道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献资料。

“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这是对宋徽宗最简短有力的评价。赵佶多才多艺,实足的一个被推上皇帝之命的资深文艺青年,做皇帝他不行,做艺术青年他太在行,一生擅长书画艺术音乐,为世人留下不少书画优秀作品,但立国一百六十年的北宋王朝,也是毁在他的手中。

喜好喝茶的宋徽宗专门在皇宫内建閤贮茶,并写下了一本《大观茶论》详实记录下了宋朝茶事。

江泳带你读懂《大观茶论》26:宋代点茶详解1

原文:

     点茶不一,而调膏继刻。以汤注之,手重筅轻,无粟文蟹眼者,谓之静面点。

        盖击拂无力,茶不发立,水乳未浃,又复增汤,色泽不尽,英华沦散,茶无立作矣。

        有随汤击拂,手筅俱重,立文泛泛,谓之一发点。盖用汤已故,指腕不圆,粥面未凝,茶力已尽,雾云虽泛,水脚易生。

江泳解读:

        点茶的方法不尽相同,要先往茶盏中的茶末里加入少量的水,然后搅动成膏状,过了片刻注入沸水,用筅开始搅拌。搅拌时如果手重筅轻,茶汤中没有出现粟粒、螃蟹眼一样的泡沫,这叫做“静面点”。

        这大概是因为击拂无力,茶花没有被击打出来,沸水和茶膏没有融合,又再增添沸水,茶的色泽不能完全显现,精华散开,茶就不能击打出茶沫而保持住了。

        有的时候一边注入沸水一边不断的击拂茶汤,手和茶筅都很用力,这时茶的汤花很浮浅,这叫做“一发点”。 这是因为注水时间太长,指腕搅动得不够圆活,茶面不能像粥面一样凝结,而茶的力道散尽,茶面虽然也有云雾状的汤花,但很容易消失而在盏壁留下水的痕迹。

        点,就是点茶,把茶瓶里的沸水注入茶盏中击拂产生茶泡沫的过程。

        点茶,是宋代 一种喝茶的方式,然后在喝茶的基础上发展成了一种斗茶的方式。也就是说,先是用这种方式喝茶,然后文人雅士用点茶的方式来比拼,看谁的茶好,茶汤更好看,茶花更持久。

        对于宋代点茶的了解,我们今天主要通过宋代蔡襄的《茶录》和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来一窥全貌,这其中又以《大观茶论》说的最为详细,点茶需要分成七步,我们逐一讲解。而蔡襄则说清楚了点茶的相关细节。

        点茶的第一步是调膏,调膏的意思,就是往茶盏中的茶末中注入少量沸水,然后调成膏状。

        这里有个关键点,就是茶末和水的比例。蔡襄在《茶录》里说:“茶少汤多,则云脚散;汤少茶多,则粥面聚。建人谓之云脚、粥面。”意思是说:茶末少而水多了,云脚就会散开;水少而茶末多了,茶汤的表面就会凝结。这种情况建安人称为云脚、粥面。

        什么是云脚,就是茶末经过搅拌后在水面上形成的图案。图案散开了就叫云脚散。

        什么是粥面,就是茶末和水融合,茶末会在水的表面形成的一层薄膜,像粥膜一样。

        那多少茶末比较合适呢?蔡襄说“钞茶一钱匕,先注汤调令极匀。”意思是说放入一钱匕的茶末,先注入开水把茶末调的非常的均匀。钱匕,原是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古代有重量(铢、两、钱、斤等)、长度(尺、寸)及容量(�斗、升、合等)等计量方法。此外,还有可与上述计量方法换算的“刀圭”、“方寸匕”、“撮”、“枚”等较粗略的计量方法。 钱匕是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名。就是用汉代的五铢钱币量取药末至不散落为一钱匕;用五铢钱币量取药末至半边者为半钱匕;钱五匕者,是指药末盖满五铢钱边的“五”字至不落为度。因此钱匕也是古代的特殊计量单位。而一钱匕,相当于今天的2克左右。

        粟文蟹眼,指茶汤上的泡沫,像粟米的形状、螃蟹眼大小的形状。

        水脚,说的是茶汤花的泡沫在茶盏里消失后,在茶盏壁上留下的水痕。斗茶的时候,汤花持久,最后出现水痕的为优胜。所以赵佶说的“水脚易生”就是点茶的方法不对。

        所以说,点茶时调膏完成后,往茶汤里注入热水后击拂,需要控制好力度,力度太轻了不行,沸水和茶膏没有融合,茶的色泽不会显现出来。击拂太用力了也不行,这样茶的泡沫会比较浮浅而不能持久。

        怎么做才比较好呢,后面继续解读!

       下一篇:宋代点茶详解2

标签: 茶论 大观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dongkepu.com/zonghezhishi/9jzm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