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懂科普 >

综合知识

> 应城市美食

应城市美食

应城市美食

应城市美食有勾炉饼子、砂子馍、米发糕、干浆粑、汽水粑、月半粑等。

1、勾炉饼子:勾炉饼子制作时面上是四角突起的爪子,每爪子上铺以芝麻,放在炉中烘烤,用钩子勾出炉。

吃起来很焦,因为形同驴脚爪子因而又得名“驴脚爪子”。

2、砂子馍:砂子馍是长江埠特有的面点小吃。

砂子馍做得最好的要数喻连苟。

他做的砂子馍掰开后,能清楚地看见里面的一层层酥,竟有五六层之多。

别人做砂子馍是用猪油,他用麻油,而且他在和面时特别讲究风向。

他每天半夜起床和面,总是观察一下风向,若是南风,就少加点水把面和干;若是北风,就多加点水把面和清点,因为南风涨朝,北风收潮。

他把面揉开后,抹一层麻油后又合拢揉匀,如此反复五六次,面团和好放着待用,做砂子馍多用桶炉,其炉面形似“鸡窝灶”,便于放锅,炉子旁边有一个二层的木架,便于操作和摆放用具。

其操作过程是:将干净的鹅卵石(直径不足一寸)放入铁锅预热,不时加入食油搅拌鹅卵石,待鹅卵石在锅内发烫时,铲出一半放入备用锅中。

3、米发糕:米发糕也是大米碎细做成的食品,但做法与甑仁糕有些不同,甑仁糕是把大米磨成粉状,炒到半熟后蒸制,而米发糕需得吊浆发酵。

发酵后的糕种,上下呈珍珠眼,更有米酒清香味,蒸制时,如需要园形,就在蒸笼内放好一个个铁皮圈(一般月饼大小),上铺细白布,一瓢瓢把吊好的米浆倒入圈内;也可以直接倒入平铺细白布的蒸笼内,微上红绿丝,在旺火沸水锅上蒸二十分钟即熟。

用线划开,多为菱形;米发糕色泽洁白,绵软甜润,粉肉可口,是夏秋季节应时小吃。

4、干浆粑和汽水粑:干浆粑和汽水粑也是生受人们赞许的早点。

做干浆粑较有名气的要属刘金宝,他的蒸锅比别人大,用手在浆盆里一把把抓起米浆往锅里搭,一锅搭四层,米浆不跌不流,呈滴水型,搭完后盖上锅盖,凭听锅里的水响,指挥作火人如何烧柴。

上大汽后,停火焖一下,然后用锅铲铲起,粑子底黄肉白,焦香甘甜。

5、月半粑:月半粑,是每年元宵节的传统风味吃食。

在每年元宵节的前几天,人们便忙着筛滤大米,将筛下的细米磨成粉子;小伢们则提着竹篮沿河边地坡用小铁铲子挑回地菜(即荠菜或作地末菜),以作包馅,应城人俗称过元宵为过“月半”,因而这种细米粑也叫“月半粑”。

哪家做了粑子,还向左邻右舍、近亲好友馈送,相互祝福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圆圆满满。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应城市美食”主要包括:应城扒肉、花园红烧肉、麻花桂鱼、应城扒肉、花园红烧肉、麻花桂鱼,并且大部分用户都认为应城扒肉更好。

3:应城扒肉 如果你是一个肉食爱好者,不妨来孝感品尝一款应城扒肉。

1:花园红烧肉 红烧肉相信大家都应该吃过,而在孝感的花园县, 这里烹饪红烧肉的历史已然有三百多年。

虽然红烧肉是一款大众美味,但这里的红烧肉别具一格。

首先在猪肉的选择上,必须是当地的土猪,而且是那种散养性质,可以让猪经常在山上跑,增强猪肉的瘦肉层次,让烹饪的口感更加好。

毕竟相对于红烧肉的烹饪而言,红润油

麻花桂鱼,很早就是应城民间喜庆宴席中的一道传统名菜。

应城盛产桂鱼,而麻花又是本地的风味小吃食品,民间每在举办结婚喜庆时,常以鲜活桂鱼以及麻花之类的食品,于女方出嫁时馈赠。

“应城市美食”主要包括:应城扒肉、花园红烧肉、麻花桂鱼、应城扒肉、花园红烧肉、麻花桂鱼,并且大部分用户都认为应城扒肉更好。

3:应城扒肉 如果你是一个肉食爱好者,不妨来孝感品尝一款应城扒肉。

1:花园红烧肉 红烧肉相信大家都应该吃过,而在孝感的花园县, 这里烹饪红烧肉的历史已然有三百多年。

虽然红烧肉是一款大众美味,但这里的红烧肉别具一格。

首先在猪肉的选择上,必须是当地的土猪,而且是那种散养性质,可以让猪经常在山上跑,增强猪肉的瘦肉层次,让烹饪的口感更加好。

毕竟相对于红烧肉的烹饪而言,红润油

麻花桂鱼,很早就是应城民间喜庆宴席中的一道传统名菜。

应城盛产桂鱼,而麻花又是本地的风味小吃食品,民间每在举办结婚喜庆时,常以鲜活桂鱼以及麻花之类的食品,于女方出嫁时馈赠。

应城市美食有勾炉饼子、砂子馍、米发糕、干浆粑、汽水粑、月半粑等。

1、勾炉饼子:勾炉饼子制作时面上是四角突起的爪子,每爪子上铺以芝麻,放在炉中烘烤,用钩子勾出炉。

吃起来很焦,因来自为形同驴脚爪子因而又得名“驴脚爪子”。

2、砂子馍:砂子馍是长江埠特有的面同零岁点小吃。

砂子馍做得最好的要数喻连苟。

他做的砂子馍掰开后,能清楚地看见里面的一层层酥,竟有五六层之多。

别人做砂子馍是用猪油,他用麻油,而且他在和面时特别讲究风向。

他每天半夜起床和面,总是观察一下风向,若是南风,就少加点水把面和干;若是北风,就多加点水把面和清点,因为南风涨朝,北风收潮。

他把面揉开后,抹一层麻油后又合拢揉匀,如此反复五六次,面团和好放着待用,做砂子馍多用桶炉,其炉面形似“鸡窝灶”,便于放锅,炉子旁边有一个二层的木架,便却加状于操作和摆放用具。

其致切视谁牛问星操作过程是:将干净的鹅卵石(直径不足一寸)放入铁锅预热,不植城名差送突时加入食油搅拌鹅卵石,待鹅卵石在锅内发烫时,铲出一半放入备用锅中。

3、米发糕:米发糕也是大米碎细做成的食品,但做法与甑仁糕有些不同,甑仁糕是把大米磨成粉状,炒到半熟后蒸制,而米发糕需得吊浆发酵。

发酵后的糕种,上下呈珍珠眼,更有米酒清香味,蒸制时,如需要园形,就在蒸笼内放好一个个铁皮圈(一般月饼大小),上铺细白布,一瓢瓢把吊好的米浆倒入圈内;也可以直接倒入平铺细白布的蒸笼内,微上红绿丝,在旺火沸水锅上蒸二十分钟即熟。

用线划开,多为菱形;米发糕色泽洁白,绵软甜润,粉肉可口,是夏秋季节应时小吃。

4、干浆粑和汽水粑:干浆粑和汽水粑也是生受人们赞投无充宣乱在药许的早点。

做干浆粑较有名气的要属刘金宝,他的蒸锅比别人大,用手在浆盆里一把把抓起米浆往锅里搭,一锅搭四层,米浆不跌不流,呈滴水型,搭完后盖上锅盖,凭听锅里的水响,指挥作火人如何烧柴。

上大汽后,停火掌普试包焖一下,然后用锅铲铲起,粑子底黄肉白,焦香甘谈工伟创争序阿朝甜。

5、来自月半粑:月半粑,是每年元宵节的传统风味吃食。

在每花无陆渐破攻防年元宵节的前几天,人们便忙着筛滤大米,将筛下的细米磨成粉子;小伢们则提着竹篮沿河边地坡用小铁铲子挑回地菜(即荠班菜或作地末菜),以作包馅,应城人俗称过元宵为过圆祖草所板富便“月半”,因而这种细米粑也叫“月半粑”。

哪家做了粑子,还向左邻右舍、近亲好友馈送,相互祝福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圆圆满满。

其他比较有用的内容推荐1:

应城市美食有勾炉饼子、砂子馍、米发糕、干浆粑、汽水粑、月半粑等。

1、勾炉饼子:勾炉饼子制作时面上是四角突起的爪子,每爪子上铺以芝麻,放在炉中烘烤,用钩子勾出炉。

吃起来很焦,因为形同驴脚爪子丰活收婷因而又得名驴脚爪子。

2、砂子馍:砂子馍是长江埠特有的面点小吃。

砂子馍做现征氧铁胞百得最好的要数喻连苟。

他做的砂子馍掰开后,能清楚地看见里面的一层层酥,竟有五六层之多。

别人做砂子馍是用猪油,他用麻油,而且他在和面时特别讲究风向。

他每天半夜起床和面,总是观察一下风向,若是南风,就少加点水把面和干;若是北风,就多加点水把面和清点,因为南风涨朝,北风收潮。

他把面揉开后,抹一层麻油后又合拢揉匀,如此反复五六次,面团和好放着待用,做砂子馍多用桶炉,其炉面形似鸡窝灶,便于放锅,炉子旁边有一个二层的但态脱境粮越穿木架,便于操作和摆放用具。

其操作过程是:将干净的鹅卵石(直径不足一寸)放入铁锅预热,不时加入食油搅拌鹅卵石,待鹅卵石在锅内发烫时,铲出一半放入备用锅中。

3、米发糕:米发糕也是大米碎细做成的食品,但做法与甑仁糕有些不同,甑仁糕是把大米磨成粉状,炒到半熟后蒸制,而米发糕需得吊浆发酵。

发酵后的糕种,上下呈珍珠眼,更有米酒清香味,蒸制时,如需要园形,就在蒸笼内放好一个个铁皮圈感买氢钢(一般月饼大小),上铺细白布,一瓢瓢把吊好的米浆倒入圈内;也可以直接倒入平铺细白布的蒸笼内,微上红绿丝,在旺火沸水锅上蒸二十分钟即熟由看假至酒情。

用线划开,多为菱形;米发糕色泽洁白,绵软甜润,粉肉可口,是夏秋季节应时小吃。

4、干浆粑和汽水粑:干浆粑和汽水粑也是生受人们赞许的早点。

做干浆粑较有名气的要属刘金宝,他的蒸锅比别人大,用手在浆盆里一把把抓起米浆往锅里搭,一锅搭四层,米浆不跌不流,呈滴水型,搭完后盖上锅盖,凭听锅里的水响,指挥作火人如何烧柴。

上大汽后,停火焖一下,然后用锅铲铲万号河阶加雨哥伤起,粑子底黄肉白,焦香甘甜。

5、月半粑:月半粑,是每年元宵节的传统风味吃食。

来自在每年元宵节的前几天,人们便忙着筛滤大米,将筛下的细米磨成粉子;小伢们则提着竹篮沿河边地坡用小铁铲子挑回地菜(即荠菜或作地末菜),以作包馅,应城人俗称过元宵为过月半,因而这种细米粑也叫月半粑。

哪家做了粑子,五围音紧成完还向左邻右舍、近亲好友馈送,相互祝福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圆圆满满。

孝感什么好吃

孝感这四种特产美食,本地人和游客都爱吃,你吃过哪几种?

孝感,是湖北省地级市。因东汉孝子董永卖身葬父、行孝感天动地而得名。孝感是湖北省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武汉城市圈和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孝感市森林植物资源共有103科、288属、772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树种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树种6种,省级珍贵濒危树种31种。野生动物共有40余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5种。这里特产种类繁多,今天给大家随便介绍几种这里的特产。

安陆翰林鸡

安陆翰林鸡是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的特产。安陆翰林鸡制工精细,造形生动,形神兼备,质佳味美,造形美观,配以喜庆蛋糕,增加了宴会的欢乐气氛。“翰林鸡”,是楚北安陆市太白酒楼烹制的系列太白菜肴之一,此肴得名,是取李白曾供翰林职之意。其制作系用整鸡首先腌渍入味蒸至七成熟,然后去骨切块,上盘整理成原鸡形。

白湖莲藕

白湖莲藕是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的特产。应城白湖莲藕表皮光洁、节粗身长、皮薄鲜嫩、白里透黄、生吃甜脆、熟食粉香,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白湖莲藕主产于应城市郎君、长江埠地区,又名双脊白莲,简称白湖藕,是白湖地区清澈的湖水、优良的水质、疏软深厚的底泥经千百年孕育出来的特有品种,具有生长期短,成藕时间早,产量高,味道鲜的特点。

应城松花皮蛋

应城松花皮蛋是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的特产。应城无铅松花皮蛋个大质优,蛋白部分为半透明体,呈现茶褐色,光滑晶亮,有明显的松花纹理,蛋黄部分稀酥软嫩,凝而不固。早在公元1660年,应城就开始生产皮蛋,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清代,应城松花皮蛋被列为朝廷贡品,民间誉其为“蒲阳佳品”。

江汉鸡

江汉鸡是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的特产。江汉鸡采食少,生长速度慢,多为平地散养。其羽毛紧凑,外貌清秀,性情活泼,善于觅食,冠、肉髯、耳叶呈鲜红色。适应能力强,耐粗饲,肉质细嫩、味道鲜美

应城特色

应城市是湖北省的一个县级市,由地级孝感市代管。位于武汉、襄樊、荆沙大三角经济区域的中心点,市境东西宽43公里,南北长45公里,国土总面积1103.38平方公里,人口64万,其中城区面积14平方公里,人口13万。南朝宋孝武帝孝建元年(公元454年)置县。1986年6月撤县建市。应城土壤肥沃,川原秀丽,气候宜人,物产富饶,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今有“膏都盐海”的盛誉。

城市地区

中文名称

应城

面积

1168.3平方公里

外文名称

Yingcheng

人口

71万

别名

蒲城

方言

北方方言

行政区类别

县级市

气候条件

带季风气候

所属地区

中国湖北

著名景点

文峰塔、门板湾遗址、汤池温泉等

下辖地区

5个街道10个镇1个良种场

驻地

广场大道

火车站

应城火车站

电话区号

0712

车牌代码

鄂K

邮政区码

432400

地理位置

湖北省中部偏东

地区名人

杨业功杨德清喻林祥等

地方美食

松花皮蛋沙子馍猪油饼子等

地区GDP

116.38亿元

应城劝业有龙虾卖吗

有。截止2023年5月11日,应城劝业是应城市最有名的宵夜姐,是一条营业数十年的街,这条街的经营业务很多,包括19年的韩记饺子馆、龙虾、花甲、烧烤等,都是令人回味无穷的特色宵夜美食。

孝感市应城有哪些地方

探索孝感市应城,发现它的美妙之处

孝感市应城位于湖北省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城市。作为孝感市的一个县级市,应城有着自己的魅力和特色。以下是本文为您精心准备的应城之旅,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它的美妙之处。

应城古城墙,苍劲有力,彰显历史厚重感

应城古城墙是应城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城墙高14米,厚6米,全长3.5公里,是湖北省内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城墙之一。古城墙黄灰相间,苍劲有力,一眼望去便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站在城墙上向外眺望,可以看到远处的岳阳楼、信阳铁塔等山河名胜,心旷神怡。古城墙修葺一新,设置了文化展示馆,让游客们更好地感受应城的历史文化底蕴。

应城乔家大院,典型的江南园林建筑

位于应城市东门外的乔家大院是明清时期的私家园林建筑,也是湖北唯一保存完整的大型江南园林建筑。大院占地面积广阔,花木扶疏,水池曲径,古朴典雅。大院内有一些明清建筑和长廊、亭台、假山等景点,形成了一个充满艺术和文化气息的庭院。乔家大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瑰宝。

应城够吃喜鹊店,美食之旅不可错过的一站

作为应城最有名的餐厅之一,够吃喜鹊店以地道的湖北美食和独特的餐饮环境吸引了无数食客前来品尝。店内装修典雅别致,环境舒适,菜品种类繁多,以鸭肉、鱼肉、蜜汁至尊豆腐等应城地方特色菜为主,口味鲜美,让人回味无穷。其中,牛肉面、烤鱼、烧鹅、葱油饼等都是顾客赞不绝口的招牌菜。旁边还有一个广场,晚上可以和亲朋好友一同漫步,感受湖北省城市的氛围。

结语

应城拥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一座兼具传统文化和现代气息的城市。本文介绍了应城古城墙、乔家大院和够吃喜鹊店等应城具有特色的地方,欢迎大家来体验应城的风情和魅力。

汤池温泉度假村门口有什么好吃的

顺汤土菜馆

应城市 汤池温泉对面 - 距离47.2米

口口香土菜馆

应城市汤池温泉西路95号(近汤池温泉正对门) - 距离111.9米

乡里人家野味土菜馆

应城市汤池温泉西路(汤池电力培训中心对面) - 距离117.8米

古镇味道

应城市汤池镇 - 距离122.2米

生态酒店

应城市温泉西路32汤池温泉 - 距离185.8米

生态餐厅

应城市温泉西路32汤池温泉 - 距离198.7米

醉农庄

应城市皂曹线 - 距离207米

金太子美食轩

应城市皂曹线 - 距离227.2米

名泉土菜馆

应城市皂曹线 - 距离242.5米

贾记家常菜馆

应城市皂曹线 - 距离263米

桃花源酒家

应城市 汤池镇(近汤池温泉) - 距离396.8米

温泉酒家

应城市皂曹线 - 距离424.7米

醉味烧烤

应城市 温泉路 - 距离664.9米

会宾乡味馆

应城市八汤线 - 距离674米

应城市哪里有夹心大面包批发的

应城市光明大市场紫荆一路。应城市光明大市场紫荆一路有一家应城市艾文军面包店有夹心大面包批发的,经营范围包括糕点加工、销售。夹心面包(Sandwich bread),是一道由高筋面粉、白糖、鸡蛋等食材制作而成的美食。

应城过年有哪些习俗啊??急急急,写作文啊

应城和全国一样,过年充满着喜庆的气氛,并有着自己的习俗。这可以从应城关于过年的几首民谣中体会到。

腊月的民谣云:

二十一,打扬尘;二十二,炒炒米;

二十三,做水酒(米酒);二十四,过小年;

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办酒肉;

二十七,年饭毕;二十八,插红蜡;

二十九,样样有;三十夜,桃花谢;

初一早,年拜了,腰一躬,手一妥,

麻糕炒米都归我!

正月的民谣有:

正月正,麦草青,请七姐,问年成;

去也棱,来也棱,棱得七姐笑呵呵!

来也耍,去也耍,耍得七姐骑白马;

乌龙马,上天井,扫帚马,下地跨;

有年有月多和谐,正月十五闹灯台!

元宵夜,放花灯,门前花灯通夜明!

过小年,过大年,打开后门耕坂田;

父子兄弟莫偷闲,人人攒劲奔前程,

再争一个好年成!

人们一年辛苦劳作,平时难得相聚一叙,正月便成了亲朋沟通感情的最好时机,免不了为熟人、后辈说亲做媒,于是又有了民谣:

里头锅里炒炒米,外头锅里炒芝麻;

芝麻芝麻你莫炸,给你找个好人家;

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

只要你的花轿抬上门!

这些民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应城人过年的习俗。我不揣浅陋,试图借几件事说说应城人过年,不对和疏漏之处,请知情者不吝指正。

开年猪

冬至过后腊月二十三以前,是开(为求吉利,不叫杀叫开)年猪的时节。年猪一般是自家喂养的,大户人家可以很早买回家寄养。旧时的应城,开年猪是件马虎不得的大事,往往要认真斟酌一番,挑个良辰吉日。这一天,主人要邀来亲戚朋友、左邻右舍、当地的头面人物,名曰帮忙,实则共同庆贺丰收,分享果实,因此场面很热闹。

开年猪一般安排在下午。主人相中的屠户,多是本地壮汉或小伙,人缘好,会说话,最重要的是手艺精。屠户这一天在活路完成前,不会喝酒,怕误事,犯忌讳。猪在被开以前往往要饿一餐。猪从圈里出来,一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迅速抓住猪尾巴用力往上一提,使猪的两只后腿悬空,另外几个小伙上前揪耳捉脚,将猪腿上下交错地把猪牢牢按倒在宽大的凳子上,屠夫左手用力扳住猪的下巴,胳膊肘狠劲压住猪头,朝右手心吐一口唾沫,然后来回在裤腿上搓一搓,顺手拿起一把尺多长、磨得锃亮的刀。待猪一声叫完,正换气的一刹那,一刀直插猪的心脏,猪呜咽一声,血如泉水般地顺着刀锋飞喷出来,猪挣扎得更厉害了,叫喊声从鼻孔里直冒出来,带些沉闷。随着血有节奏地流出,猪肚子的起伏渐渐变小,声音也逐渐变轻,直至只有从鼻孔与嘴巴里冒出的热气,屠户与小伙子们的手才放心地慢慢松开。开年猪时,只有一刀见红,血流如注,才算吉利。紧接着,屠户将猪后腿根部割开一道口子,再用一根细长的钢条从切口处顺着猪皮在猪体内捅动,抽出钢条,将嘴对准切口,猛劲往里吹气,边吹边用条子在猪身上抽,不一会儿,猪浑身便鼓涨得像个大气包。等气散匀了,赶紧把猪放入装有开水的腰盆里滚一下,屠户开始挦毛,要刀刀见白,把肉刮红了或刮破了都被认为不吉利。不多久,一头“白胖胖”的肥猪就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猪头和猪尾巴要完整地下下来,在猪头皮上穿一小孔,把猪尾巴插在猪头上,做成“神府”。“神府”用来敬神祭祖,也可送到庙里求子、祀福,“神府”可腌制,可晒,但不能破坏,一直要供奉结束后才能吃。

开完年猪,主人会把鲜嫩可口的猪肝、腰花、以及剜下来的大块大块的座蔸送到厨房,做出丰盛的酒席,请大家尽情的享用,屠户这时就可放开量来喝酒了。猪下水、杂骨要熬好,先送父母、长辈,然后是侄儿侄女,再送乡邻、亲戚和朋友,也可直接送生的。要是那家不收,主人就一脸的“怨”气,硬要经过一番推来推去的谦让,直到收下才会乐呵呵地离开。最后主人得到净肉和神府。

开年猪是家境殷实的表现,但也不是所有的人家都自开自吃,手头松的,或者离集市远,平时赶集困难,就将整头猪全部留下自用, 想抽钱办年货的可卖出一部分净肉,也有几户人家合起来开一口猪的。净肉及用净肉灌制的香肠要腌制风干,以备随用随取。

开年猪这天,从烧开水到屠户把活做完,所有在场的人都不能说不吉利的话。

办年货

进入腊月,家家户户都开始办年货。旧时应城办年货一般是自己在家里加工或者到外面去买。

做年菜 做年菜一方面供正月自己食用,另一方面招待亲朋。应城习惯在正月初五以前每日三餐都吃现成的饭,以示来年不受厨事之苦。至于年菜做什么?做多少?那就要看家境、习惯和口味了。一般都要腌肉、腌鱼、腌鸡、灌香肠;打豆腐、压干子、千张,做圆子;腊月二十几还要开卤:卤顺风、拱嘴、腮帮、头皮、“赚头”、猪肚、心、肺、肝、肠、鸡、藕、千张等,这些都是过年时筵席上的美食。

做茶点 家家户户打糍巴,做汤圆、水酒(米酒);炒炒米、瓜子、蚕豆;做炒米麻糕、麻叶、云片糕、荷叶、酥糖、鸟花;炸翻油饺;备荸荠等地产。年糕因寓意“年年高升”, 所以是过年必备茶点。

做新衣 年货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添新衣。只要过得去的人家,大人小孩都要做新衣服,一是享受一年来的劳动成果,二是新年有一个新气象,为来年带来好兆头。大家人口往往把裁缝请到家里来做,人少的就把布料拿到裁缝铺里去做。小孩喜欢过年,一是“一年一件花袄子”,二是“天天吃肉吃糖果”,三是有烟花炮竹玩。

要在外面买的,一是敬神用的香蜡纸草、鞭炮,二是烟、酒、油盐酱醋以及过年要用的杂七杂八的东西。

腊八

腊八,远古称“蜡(扎)祭”,是庆祝农业丰收的盛大典礼。汉代以冬至后第三个戊日为“腊日”,到了南北朝才改十二月初八为腊八节,古代的春节从这一天起就算开始了。

多数人家这一天要熬腊八粥。腊八粥的来历其说不一,人们普遍接受的传说一是纪念佛祖释伽牟尼。传说释伽牟尼痛感人间生死病老之苦,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及其梵天创世学说,为了寻求解脱之道,毅然舍弃王位,遍游名山大川,寻访名师。就在十二月初八这一天,他因累、饿而晕倒在比哈邦的尼连河畔,恰巧被一位美若天仙的牧羊姑娘看见了,她用仅有的一点杂粮加上一些野菜煮了一锅粥,一口一口地喂他。多日粒米未进的释伽牟尼获救,在河里沐浴之后,*****在菩提树下诵经。突然灵窍大开,彻底觉悟,成了佛陀。所以腊月初八就成了佛的“成道节”,每逢此日寺院就用米、豆、香果煮粥供佛。笃信佛教的帝王也用腊八粥赏赐百官,慢慢地民间也以此相互馈送,形成习俗。

另一为人们接受的传说是一大户人家养一好逸恶劳之子,父母死后坐吃山空,不几年家里就一贫如洗。这年腊月初八,饥饿难忍,从仓里扫到一点杂粮,在院里捡了几颗枣熬粥充饥,端着能照见人影的稀粥,此子翻然悔悟,痛改前非,起早贪黑,辛勤劳动,日子慢慢地好了起来。为了记住过去,教育后代,每年腊月初八熬一锅杂粮稀粥,久而成俗。

还有一种传说是明太祖朱元璋少时为地主家放牧,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一年腊月初八这一天,他在野外放了一天羊后找东西充饥时,在田边发现一只长得肥肥的大老鼠慌慌忙忙地逃进一个洞里,朱元璋走近洞口,用树枝掏了掏,掏出了各种各样的粮食,有小米、玉米、花生、红豆等。他将这些杂粮洗净,煮成粥,吃起来美味可口。朱元璋做了皇帝后,钦定厨房做这种杂粮粥,并赐名“腊八粥”。御厨在粥中加入芡实、莲子、桂花、桃仁、小枣等,使这种粥格外香甜可口。后来,这种粥传到民间,一直相延至今。

腊八粥用豌豆、绿豆、红豆、豇豆、大米、小米、菱角米、莲子、栗子、红枣等熬制而成,吃时可加些糖,送礼时表面撒些青丝、红丝作装饰。初七要做好洗枣、淘米、泡豆、煮栗等准备工作,后半夜开始熬,天亮前熬好,初八清晨在佛前、祖先牌位前供上,然后相互赠送。有些人家在腊八这天吃素;有些人家还泡腊八醋,把剥好的蒜瓣洗净,放入坛中加入米醋封口,放在温暖处。临近除夕,蒜瓣仿佛翡翠一般,略带酸味,米醋也变得酸中有辣,别具一番风味。

小 年

应城的小年是“官三民四亡人二十五”,就是说凡是家有秀才以上功名的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黎民百姓是二十四,长者过世是二十五。小年的来源有一个传说:从前一大户人家的千金出嫁后,于腊月满脸憔悴忧愁地回了娘家。她与丈夫感情不合,每天得干很重的活,还经常遭丈夫拳打脚踢,婆婆姑姑也她,待她比家里的狗都不如。这次回娘家,女儿想在娘的身边多呆几天,等过了年再回去。可这在旧社会是绝不许的,过了门的女儿一定要到婆家过年。左右为难的娘想出了一个主意:给女儿过一小年,也放鞭炮,也谢年,一切做法都与过大年一样,就是规模小点,日子就定在廿四。让她过了小年,再送她回婆家...... 后来这个习惯便传开了,女儿都到娘家过罢小年再去婆家过大年。现在的小年已没有这个意义了。

小年这天的主要活动有祭灶和打扬尘。

打扬尘 也称“扫年”、“扫尘”,源于“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以求送穷、除病、祈吉祥,天长日久演变为年终大扫除。这大扫除也是有故事的:传说人身上都有三尸神,他常在玉帝面前说民间的坏话,每年还在家家户户的屋檐墙角用蜘蛛网做上记号,企图让玉帝在过年时杀了大家。灶王爷知道后很着急,就说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否则就拒不进门。大家遵照嘱咐,清扫尘土,掸去蜘蛛网。除夕夜,天神奉旨下界查看,发现人间美好无比,根本不像三尸神说的那样,人间免去了一场灾难。从此就有了“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据《吕氏春秋》记载,在尧舜时代就有这一风俗了。应城“尘”与“陈”谐音,扫尘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是辞旧迎新的意思,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

小年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打扬尘,讲究的人家打扬尘时把家具、陈设通通搬到室外,擦拭干净,长期沉积在屋内角落的灰尘、蜘蛛网彻底扫净,旧年画、门神、对联都要撕掉。有佛堂和财神楼、祖先堂的也要打扫干净。

祭灶 祭灶源于“纪灶”,是纪念教人用火熟食的先灶者,在夏季举行。据说汉代有个叫阴子方的人,在腊月某日做早饭时,忽见“灶神”现形,急忙拜祷,并杀黄羊祭祀,此后他人财两旺,世代昌盛,人们争相效仿,沿袭成俗。

旧时,差不多家家都设有“灶王爷”的神位。灶王爷又被称作“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的神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也有的人家直接将神像贴在墙上。神像有单座和双座之分,如果奉祀人无配偶,则只供单座像。神像上大都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横额是“一家之主”。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里,到了腊月二十四,要上天汇报这一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多在黄昏入夜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敬香,燃蜡,供放糖果、煮熟的荸荠、毛芋,清水、料豆、秣草,后三样是为灶王坐骑备的。祭灶时,把糖融化,涂封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应城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由男主人主祭,按尊卑长幼依次三叩首。待香、蜡将尽时,再次叩拜,把灶王神像从神龛上请下来,和着纸钱、填好的司命照及草料一并焚烧,边烧边念“好话传上天,坏话丢一边”,再把凉水泼在地上,有的人家还放鞭炮。祭灶仪式至此结束。灶王爷除夕夜再回来。

此日忌宰杀、忌借火、忌做针线活。

除 夕

农历腊月三十夜晚为除夕,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古人在新年前一天击鼓驱逐“疫疠之鬼”,谓之“逐除”。它还有除傩、除夜、岁除、大除、大尽等雅称,民间俗称大年三十、年关,是一年之中除旧布新、祈福禳灾的最后一个夜晚,这一天的主要活动有三项:吃年饭、敬神祭祖,贴春联、贴门神、贴年画,守岁。

吃年饭 也叫团圆饭。一家大小围坐一桌吃饭,俗称围炉。古人席地而坐,围着炉子吃。有桌子后,将炉子放在桌子下,在炉的四周摊铺制钱,象征财旺。

应城人吃年饭多选择双日,一般是在腊月三十。如家里当年有人过世,就在腊月二十五吃年饭,第二年在二十六,第三年在二十七,第四年就没有约束了。吃年饭有两个时段,一是半夜起来吃年饭,一直吃到天亮,叫越吃越亮,多是生意人家;普通人家下午开始吃年饭,一直吃到点灯,也叫越吃越亮。

吃年饭前要敬神,把猪神府供在神龛上,摆上果品,几碟小菜,几杯酒,几小碗饭,敬香,燃蜡,长者在神龛前作揖磕头,接着全家人依次作揖磕头,烧纸,把神龛上的酒徐徐洒在地上。一般在马棚、猪圈、鸡舍等处也要上供、烧香。敬神完毕,开始祭祖。桌上上几个小菜,摆上碗筷,不能摆椅凳,据说祖先是不坐的,把自家大门打开一条缝,长者站在门边恭请祖先到家里来过年,并做出背人的姿势,把祖先一一背上座位,开始斟酒,劝酒,然后依次把酒洒在地上,上饭请祖先吃。饭毕,将桌子抬起,转一周,安排下一席,而后客气地送祖先走,并请祖先明年再来过年。送走祖先就放鞭炮,上大菜,自己吃年饭。席间,下辈给长辈敬酒,长辈对下辈说些鼓励的话,并要给压岁钱,同辈相互祝贺。以前做好的鸡鸭鱼肉,美味佳肴,这一餐可以尽情的享用。年夜饭一般都煮得很多,因人们从初一到初五都不做饭。吃年饭的菜也多有吉祥之意,如菜头取意好彩头,长年菜取意长寿,圆子取意团圆,鱼不吃完取意年年有余,青菜取意清清吉吉(来年清静平安),年饭吃得越慢越好,取意长久。年饭吃完,就可以贴对联、关财(大)门了。

贴春联 也叫贴对联、贴对子,源于“桃符”。据《山海经》记载:很早以前在东海度朔山上,有一棵巨大桃树的枝条弯曲成拱门,是魔鬼下山必经之路,玉帝命神荼、郁垒二神在此把守,如有魔鬼为害百姓,就用苇索喂虎。战国时期,百姓为了镇邪,就在桃木板上绘神荼、郁垒像,或写 “神荼、郁垒”四字,悬于大门两侧,名为“桃符”,每年春节更换一次,所谓“总把新桃换旧符”。到了秦汉时期,悬挂桃符贺新年已成民间习俗。五代十国的后蜀国君孟昶在桃符上书写联语:“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被称为“桃符对句”,这是最早的春联。

用红纸书写春联始于明朝,据《簪云楼杂记》载,朱元璋除夕传旨:“公卿士庶人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他还把写好的春联赏赐给大臣。由于朱元璋的偏爱与提倡,春节贴春联风靡全国,一直流传下来,并逐渐发展,内容极大地丰富,规格也不断地变化。

贴门神 源于桃符。古人把大自然的许多现象都归咎于鬼魅作祟,盼望得到“神”的保护,就在桃木上或画或刻神荼、郁垒之像,挂在门侧。到南北朝时神荼、郁垒演化为威武的将军形象,以后又出现历史上著名的文臣武将和神话人物,如秦琼、尉迟恭。相传唐太宗身体不爽,昏沉沉觉得寝宫外有鬼魅呼号,杂有抛砖扔瓦之声。次日,太宗把此事告知群臣,秦琼、尉迟恭自告奋勇在宫外戎装警卫,果然一夜平安无事。太宗大喜,但又觉得二人长期守夜,过于辛苦,于是命画工画二人手执兵器、腰悬弓箭的图像贴在宫门两侧,邪祟遂息,世代相传,演为门神。钟馗成为门神则是由于唐玄宗病中梦见一大鬼捉住一小鬼,挖其双眼而食,并自称钟馗,生前武举不第,死后决心消除天下妖孽,玄宗的病因此痊愈,于是命吴道子画钟馗像悬于宫门,日久也就成了门神。随着历史的发展,门神的队伍不断扩大,不仅出现了“五子门神”、 “天官赐福”、“福禄寿”等驱、卫家宅、保平安、降吉祥的多功能门神,就连历史小说中的著名将领、爱国英雄和智能人物,像关羽和关平、岳飞和岳云、杨继业和杨延昭等横刀立马、威风凛凛的形象都成了门神,他们生前是保家卫国的勇将,死后成守护家园的门神。

门神长约45厘米,宽约35厘米,在每扇门偏上三分之一的部位各贴一张,如是单门,可贴文武比干、麒麟送子等门神。

贴年画 也叫门画,源于桃符。年画的出现不晚于汉代,唐代有了年画作坊,但宋以前的年画几乎都是手绘的,宋熙宁五年(1072年),宋神宗赵顼命把皇宫收藏吴道子手绘的钟馗像摩拓制版印刷,赐给大臣,这是木版印刷年画最早的记载。年画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吉祥喜庆类,历史故事类,戏曲类,人物类,花鸟鱼虫类等。年画的画幅有大有小,格式有单张、四扇屏、连环画等。临近春节,屋里贴几张年画可以烘托节日的喜庆气氛。

守岁 三十夜围炉守岁,整夜不睡,“三十夜晚醒一宿,来年精神一整年”。旧时没有收音机、电视机,吃过年饭,大人就坐在火炉边,剥着平时难得一见的花生、瓜子,吃着糖果,打麻将、推牌九、玩纸牌、摇骰子;小孩子放鞭炮、点灯笼,尽情欢乐。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到晚上10点多钟,一家之主手举点燃的香,分别朝诸神的方向磕头,表示迎请,然后来到厨房灶边,象征性地放一小挂鞭炮,算是接了灶神。

除夕必须把水缸内盛满水,意为财源横溢。

进入腊月,人们就要忌口,只说吉利话,不说破口话,所谓“腊时腊月,不能瞎说”。小孩如说溜了嘴,旁边的大人马上会“呸”“呸”几声,并说“童言无忌”。如果摔碎了碗碟等物,大人会说“碎碎平安”(岁岁平安)、“越挞越发”。

春 节

春节源于远古社会的“腊祭”,即神农氏时代的“索鬼神而祭祀”,“合聚万物而索享之”的“岁终出祭”。春节是现在的叫法,古时有元旦、元日、元辰、元朔、元正、元春、元朝、端日、朔旦、岁朝、新正和正日等诸多名称。辛亥后改公历1月1日为元旦。1949年,规定夏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应城常把春节称作“过年”或“年关”。

关于“年”还有一个传说。在遥远的古代,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性情凶残,力大无穷。“年”每逢新春前后缺少食物时,就窜到村庄伤害人畜,所以每到这时就人心惶惶,担忧“年”的袭扰。慢慢地人们发现它有三个弱点:一怕红色,二怕火光,三怕声响。于是在“年”将来的时候,家家户户门边挂一块红色桃木板,门前燃起火堆,在村里敲敲打打,彻夜不停,“年”终于吓得不敢出来。人们欢欣鼓舞,准备丰盛的食物庆祝胜利。从此每到这个时节就举行这样一次活动,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个欢快的节日,叫“过年”。以前的红桃木板演变成了红纸,并在上面写上吉祥的话语,火堆演变成了灯笼,敲敲打打演变成了放鞭炮。

出天方 又叫“出天行”。旧时鸡叫头遍,打开财(大)门,户主高喊:“财门大打开,金银滚进来”,并带着全家老小在门外摆上祭品,燃香、烧纸、敬酒,向着“财神”方向磕头,鸣鞭迎神,祈求新年财源茂盛,老小平安。出天方后,全家回屋关门,用扫帚从门口向内扫三下,以把财宝扫进屋内。旧时城关一些商户、市民在出天方后不进家门,根据各自的愿望,去百子庵、广福寺、城隍庙、财神庙、寿宁禅寺等地烧香,祈祷许愿。有些老家在农村的城关居民,出天方后就回到乡下上坟,在祖坟前祭拜,燃香、烧纸、放鞭炮。

拜年 出天方后,晚辈依次给长辈磕头,叫“辞岁”,也叫拜年,长辈要给孩子压岁钱。这压岁钱有来历,传说很久以前有一种叫“祟”的怪物,专在除夕深夜到各家摸睡熟孩子的头,轻者次日发烧头痛,重者变得呆傻,闹得有孩子的人家每到除夕就提心吊胆。有一夫妻50多岁得一宝贝儿子,这年三十,八仙路过此地,算出这孩子将要被“祟”所害,于是变成八杖铜钱,让老夫妻用红纸包好,放在孩子枕边,半夜“祟”果真来到孩子身边,刚要伸出魔爪摸孩子的头,枕边就发出一道刺眼的金光,“祟”吓得落慌而逃,孩子躲过一场灾难。从此家家仿效,因“岁”与“祟”谐音,逐渐演变成“压岁钱”。

拜年一般初一拜父母、宗族、邻里,初二拜舅家,初三拜岳父母,随后再拜其它亲戚朋友。各家大人小孩在拜邻里时,一般不携带礼品,但每家都喜欢他人到家中拜年,并以各种瓜果、点心、烟茶热情款待。拜邻里时在每家停留时间不长,谓之“拜跑年”。拜跑年有“宁漏一村,不漏一户”之说。去亲戚家拜年要携带烟酒、点心、水果之类的礼物,旧时到了亲戚家先拜佛堂,再拜祖先,最高礼仪是在神龛前行三跪礼,然后按辈分拜年,道“您过年好”、“恭喜发财”之类的吉祥话,同辈受拜要躬身作揖还礼,口称“不敢当”,同时也接受亲戚的晚辈拜年,主人要给小孩压岁钱。拜年不超过正月十五。大年初一这一天,有些信佛人家,戒杀吃素,说是正月初一吃素,可代替全年。

新香 又称“烧新香”或“烧新灵”。邻里或亲朋家若上一年有人去世,初一、初二邻里或亲朋好友首先要去给死者拜年(谓之“亡人为大”),即到墓前为死者烧纸、鸣鞭、磕头。然后再到死者家中给其家庭拜年,主人要设宴款待。

迎送财神、挑财水 正月初二黎明前起床,一是出门迎着财神方位磕头,叫迎财神。也有人往各大商铺、富户送财神像,高喊“送财神来了!”送财神的总要说些吉利话:“金银财宝滚进来”、“左厢堆满金银库,右边财宝堆满屋”等,以此赚点小钱。二是挑“财水”,城里的富户人家由卖水人送“财水”以取吉利,主人要多给财水钱。晚上,人们把财神像取下烧掉,同时还烧三支香、三叠纸钱,并作三个揖,以祈求财神保佑家人在新的一年财源滚滚、幸福美满。

旧时人们常年劳作,难得相聚,春节便成了人们相聚叙情的最好时节,慢慢地话题便扯到了儿女或亲朋后代的身上,许多年轻人的姻缘就此敲定。

禁忌 春节不能说“死”、“杀”之类的不吉利的话,不能骂人;忌摔坏器具;初一至初三不能做针线活,不扫地倒垃圾,一般不把门开着;不能洗衣服;初能下米做饭,不许动刀,相传这天是米的生日;初一至初能卧床说话,否则一年多病。

正月十五元宵节

元宵节也叫上元节、月半、灯节。其来历众说纷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是: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此后每年正月十五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故把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人们在这个夜晚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吃元宵 元宵也称“汤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煮、煎、蒸、炸皆可。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年正月十五,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漂浮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 “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楚昭王命人仿制,逐渐演变成“汤圆”。因“汤圆”与“团圆”字音相近,象征全家团团圆圆。应城人还有元宵节吃春卷和月半粑的习俗,有“吃了月半粑,准备种庄稼”之说。

燃灯 源于一个神话传说:很早以前,天上有一只神鹅落到人间,被猎人射伤。玉帝非常生气,下旨在正月十五派天兵天将到人间放火。天宫中一位善良的仙女冒险下凡,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人们。于是人们想出一个办法,家家户户挂起红灯,燃放烟火。天兵打开天门,看到人间火光一片,以为火已经烧起来了,就去禀告玉皇大帝,不必再下凡放火了。这样,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都保住了。从此,每逢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放鞭炮,一直延续到现在。

猜灯谜 又叫“打灯谜”,出现在宋朝。南宋时,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所以流传下来。

玩龙灯 玩龙灯早在汉代就已十分流行。元宵节这天,人们把扎制的巨龙高擎手中,尽情挥舞玩耍,其中既有对龙的顶礼膜拜之敬,又有祈求神龙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意。玩龙灯有“单龙戏珠”和“双龙戏珠”两种,并有鞭炮、锣鼓和唢呐伴奏助威。

舞狮子 舞狮子也流行于汉代。舞狮子常伴随锣鼓声进行,锣鼓的节奏为“天——下——太平”三个音节,以示人们欢庆节日、渴望天下太平、安居乐业的心愿。在自家门前舞狮子时,人们要放鞭炮,驱赶。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述各类活动,在应城也多为开展。

应城附近的旅游景点

  应城,湖北省直辖、孝感市代管县级市,位于湖北省中部偏东、孝感市西南,东临漳、涢水与云梦县为界,东北与安陆市毗连,接下来是我为您整理的应城附近的旅游景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应城孔庙

  应城的孔庙在应城公园内,是一处具有千年历史的建筑景点和儒学圣地。

  应城孔庙作为儒学圣地,源于黉学。唐·显庆元年(656年),韦思谦任应城县令,始建黉舍。至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令谢良佐于县署衙的东边,修建了学宫(即孔庙)。南宋·绍熙年间(1194年),刘炳宰应城,兴建儒学,后毁于兵火。明·洪武三年(1370年),知县贾严又重建。明·景泰七年(1456年),知县夏玑修殿、庑、门池;明·天顺五年(1461年),知县周锋又增饰一新,并建明伦堂。八年(1464年),推官章禺于堂前辟两斋:左曰“日新”,右曰“讲习”,后为讲堂。不久,又毁于兵祸。

  孔庙正式建成并传于后世,则是在明·成化七年(1471年),由知县汪清主持,重建大成殿五楹,高三丈,并有大成门、东西庑、明伦堂以及泮池、石桥、门前三坊和石龟等,建筑规模颇为壮观。大成殿总面积209平方米,殿高10米,歇山重檐,斗拱翘角,殿内宽敞轩昂,屋脊为宝瓶顶与吻兽,造型壮丽,结构精巧。殿前台基一米有余,植有古柏两株,苍翠挺拔,西边一棵曾遭雷击,数年后重发新枝;殿后植有桂树两株。双柏、双桂相映,更增几分古香。而孔庙大门前的泮池和建造于泮池上的石拱桥,夜晚又有“双月映照”(在桥的两边泮池中,能看到一左一右的明月),使古柏、双月映照的孔庙,更显得庄严肃穆。大成殿内,供有“至圣先师孔子”塑像,并有“至圣先师孔子赞并序”的碑文,系清·户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张至书奉康熙二十五年七月初四勒文敬书,由湖广德安府应城知县许霖吉立。殿中还悬列清朝历代皇帝御赐的匾额: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御书“万世师表”,雍正二年(1724年),颁额“生民未有”,乾隆元年(1875年),颁额“与天地参”,嘉庆四年(1799年),颁额“圣集大成”,道光元年(1821年)颁额:“圣协时中”;咸丰元年(1851年),颁额“德齐帱载”;顺治二年(1863年),颁额“圣神天纵”;光绪元年(1875年),颁额“斯文在兹”。为纪元盛典,殿左为祭器库,右为乐器库;东西庑之南为所。殿后有魁星阁,阁壁彩绘魁星像。另有戟门,在两庑前,即大成门,左建名宦祠,右建乡贤祠。

  在封建王朝科举时代,孔庙历为县级生员的考场。每逢开科之时,四乡学子即赴考应试,县试及第即为庠生,取得府试资格,府试及第即为“郡庠生”,也就是秀才。再经省试及第称举人,凭朝延会试及第为进士。科第蝉联,成为历代莘莘学子步入仕途的必经之路。在应城,明清两朝中进士者达40人之多。孔庙外的北边,还置有射圃,是监考武生的考场。每逢孔子的忌日,全县生员则相聚于孔庙,举行“祭礼”。而在送学之日,则集新进生员于大堂,簪挂花红,新进生员行庭参礼,知县拱立搭揖,鼓乐吹导,率领谒文庙,诣大成殿,阶下行三拜九叩首礼。

  孔庙虽历代有所毁,而各朝又都有所兴建,且渐臻完善。诸如“崇圣”、“忠义”、“孝悌”、“贺文忠公”诸祠以及“名宦祠”、“乡贤祠”等也相继修建。千百年来,孔庙一直成为应城尊儒兴学的圣地传承于世。至今古迹犹存,形貌仍在。

   烧香台寿宁禅寺

  距应城城东五里处,有一座迭起的小山丘,在300年前的明末清初,就被人们命名为烧香台。

  传说很早以前,祖神爷看中了这里是块风水宝地,准备在此显灵。但这里地处古云梦泽岸,时有鱼腥气随风吹来,祖神爷闻不得腥味,就放弃了这里而选中了木兰山。应城的善男信女去朝木兰山就在此歇脚。后来形成一种习俗,即大年初一出方后,主人不进家门,径直上路,行至这里,天已大亮,在此燃香一炷,心默大愿,以示其诚。于是烧香台就此得名。

  时至明末清初,有一名叫嘉太的和尚云游到此,便搭建了一个三角草棚,设一神龛供人们烧香朝拜,周围百姓始称草庙。不久,嘉太和尚四处化缘,在乡民绅士的资助下修建了一座明三暗五的祖神殿,并带有月光、月亮两位徒弟。每月的初一、十五、二十三,每年的正月初一、二月十九、三月三、四月初八、腊月初八等佛教节日,香烟缭绕,鞭声不绝。这里即以烧香台传名于世。

  烧香台是距应城城关最近的山岗,为应城城东的制高点,且地处要冲,所以兵家常在此扎驻,为兵家必争之地。清?咸丰四年(1854年)正月,太平天国将领陈玉成在黄州击溃官军后,乘胜攻陷汉阳。正月十九,占领应城长江埠,俘杀巡检凌金榜。三月十三驻军烧香台,与应城知县翁吉士派遣的白楚杰部交锋,大胜白楚杰,攻克应城。

  烧香台因其势突兀而起,巍然而立,既像一条巨龙雄踞于城关的东方,凝聚着应城的山水灵气;又像一座伟岸的丰碑,镌刻着各个时代的历史文化。陈门王氏贞节牌坊,就是封建文化在此留下的一个印记。牌坊与祖神殿平行,相距约80米,修建于十四年(1925年)冬月。牌坊高6米,四石柱前四只石狮栩栩如生。坊后立有国民陆军部次长蒋作宾作序的石牌。序文楷书苍劲有力,实是不可多得的书法珍品。

  烧香台,冬去春来,春意盎然:绿草如茵的地面,青翠欲滴的松枝,春风徐徐送来阵阵鸟语缕缕花香,常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因此,这里成为人们“三月三”踏青节的春游胜地。近百年来,每年的“三月三”,特别是居于城关的青年男女,三五为伴,相邀至此踏青春游,欢声笑语,嬉戏追逐,作诗吟咏,引吭高歌,极尽其乐。

  “寿宁禅寺”始建于宋朝,原名通济庵,为宋时道远禅师的道场。原址在湖北省应城市城北七星桥附近,屡遭洪水泛滥,冲毁于明朝万历年间,迁至城北倒口地改名寿宁寺。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移建于城东门外,寺庙自宋到清十分兴旺,寺内仅花园占地数千平方丈,殿堂、楼阁一千多间,僧侣千人。每年香客数以万计。

   应城汤池温泉

  汤池温泉位于应城市22公里的汤池镇,由湖北汤池温泉旅游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建成的,整体占地560亩,按国家AAAA景区标准建造,集温泉沐浴、休闲保健、生态、红色旅游以及完善的住、餐、娱、购配套于一体的旅游度假休闲景区。汤池温泉储量丰富,水温高达72℃—79℃,日产量10400吨,属国内已发现的产量最大的温泉资源(目前国内经营的温泉项目中,产量最大的为4000吨)。其水中含有益人体矿物质48种,平均每吨水矿物质含量35千克之多,尤以对人体最有益的氡和氢含量之多而受青睐。不仅对心血管和消化道疾病具有良好的辅助疗效,而且对镇惊安神、清热怯痰、祛翳明目、解毒生肌、通脉活血等也具有一定医疗保健作用。丰富的矿物质含量,温和的水质和充沛的储量,是国内罕见的保健型温泉。

  汤池温泉融合温泉自然、闲适、动感、健康等特质的同时,着意突出温泉产品的文化性和差异化,星罗棋布于景区中的温泉池有动感池区、儿童池区、养生池区、异国风情池区、生态池区及情侣池区等88种风格各异、大小不一的功能温泉池。温泉池区内设有大型泊浪池、温泉滑道、环状漂流河、八色汤、玉女汤、沐芳园、日式温泉汤屋、温泉食坊、休息平台等。在泡浴的同时游客还可在休息厅、按摩中心接受专业的擦修按摩、中医理疗及纯正的南洋SPA。

  景区环境优美宁静、空气清新,27000多棵名贵树木郁郁葱葱,1000多株百年以上的古树苍翠挺拔。

  景区内建有500多间各类客房,可同时容纳1000多人住宿,其中由名师设计、洋溢欧陆风情的26幢别墅,共有200多个房间,可同时容纳400多人,既可成幢包宿,又可单间分租,设施完善,加上温情式服务,一定会圆您一个美妙的温泉之梦!景区设有7间大小会议厅组成的国际会议中心,不同规模会议室可容纳20—450人的各种会议接待,内置高品质投影、进口音响及上网终端设备等,可为各类会议团体开会、商务展示等活动提供一流高效的服务。

  格调雅静的“温泉中餐厅”,可供您品尝各系菜肴及别具特色的山间田园风味小吃、时令鲜蔬,给您平添许多旅游乐趣。餐厅设有10 多间豪华的包房,加上大厅餐位,共可容纳约500人同时用餐。美食醉游人,100多种正宗特色传统名菜小吃,令您回味无穷!为了让您真正体验休闲和放松的乐趣,景区还设有夜总会、健康中心等多种休闲娱乐项目。

  景区人文底蕴深厚,唐代大诗人李白游历江南时,曾隐居汤池,留下“神女殁幽境,汤池流大川”的诗篇佳句,“汤池”之名即来源于此;前领导人陶铸于 1937年在此举办农村合作事业训练班(简称汤池训练班);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也曾在汤池休养度假,并与汤池女由昆相恋、结合,又为游客提供了文化靓点等。为响应国家旅游局提倡红色旅游的号召,景区在前领导人陶铸纪念馆(建筑群20000多平方米)、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纪念馆等基础上建立了红色教育基地,是各大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校学生进行红色教育的理想场所。素质训练基地设有攀岩、跳级、绳索天梯等项目,并聘请专业教练给学员进行专业技术指导,非常适合各类团体进行现代人才素质教育和专业培训。

  泡温泉以前,最好先了解温泉的种类,并根据自身条件进行选择,才能真正达到泡温泉的预期目的。汤池温泉设有108个风格各异、大小功能不一的温泉池,包括动感、养生、异国风情等风格的池区,如求宁静禅味的日式温泉;突现地方特色的矿盐浮浴池,先进的气泡冲击,喷洒出强有力气泡,进行人体周身穴位按摩;石膏保健池采用天然的`应城石膏精制而成,可躺、可卧,石膏中所含的矿物质在泉水的作用下渗出,对治疗胃疼、腰酸、关节疼痛等有显著的作用;具有民俗沐浴特色的桃花池,形似桃花,池中放入桃花粉,在温泉水的作用下慢慢渗出三奈粉、三叶豆威等有机化合物,能疏通经络,扩张血管,滋润皮肤,去斑等功效。

   应城公园

  应城公园,亦称人民公园,蒲阳胜地。现有园地面积虽只有140亩,(其中水面40亩),却也小巧玲珑,格调高雅,布局合理,韵味无穷,建筑错落有致,景色流光溢彩,是人们陶情冶性、晨晚健身、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应城公园建成于1931年,在当时是鄂中地区唯一的一座县级公园。座落在应城县城的城区中心,曾招徕孝感、云梦、安陆、汉川、京山、天门诸多县市的人民群众慕名游览。如今,当你置身应城宾馆客房楼上,倚窗远眺,公园景色尽收眼底。

  九年(1920年),邑中名士李基鸿、王育之、赵保民等倡议在城中修建公园,供百姓娱乐,扬蒲城文明。后由于资金聚集困难,加之园址不好定夺,以致议而未决。十四年(1925年),陈荫三从法国留学归来,获悉兴建公园之事,认为是造福桑梓的好事,于是他积极奔走筹划,主动察勘园址,自荐建园方略,最后选中东门内,毗连孔庙的一块山水相连的地方为园址,并认为这样的园址不仅有自然风光,还有人文特色。经多方协商,建园工作由陈荫三负责总体规划,在征求汉口中山公园总设计师吴国炳的意见后,绘成了建园蓝图。但因资金欠缺,难于及时动工。十八年(1929年),筹建会在以往倡捐的基础上,又向彭仲民、盛兰芳、彭幼岩、杨啸岩、龙昌泰等洞商富户募捐,加之膏盐公司、锤业公会的捐助,共集资银圆1万元。经过承建招标,在黄陂营造商“丁天星”夺标后,于十九年(1930年)动工,历时一年,建成了总面积约220多亩(其中水面50亩)的“应城公园”。迄今已有70多年历史。

  应城公园根据园中地形地貌特点,低处蓄水,高处筑台,摹仿自然而优于自然,景因园异,园因景美,布局得体,别具风格。公园胜景闻名于鄂省内外。但好景不长,建园仅7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就践踏了这座公园。驻应日军将公园辟为练兵场,树木被砍,房屋被毁,除水阁凉亭幸存外,其余景点设施均被破坏殆尽,园内一片废墟,“白杨早落,塞草前衰。”“通池既已夷,峻隅又以颓,”“凝足寂听,心伤已摧”(鲍照《芜城赋》)。

  新中国建立后,应城公园回到了劳动人民手中,遂改名为“人民公园”。0历届县、对公园重建倾注了满腔热情,投入了数百万元资金,进行了近十次大大小小的维修、扩建,把公园逐步建设成现今的规模。

  公园的正门面对宽阔的古城大道,大门是我国古典风格的牌楼建筑,飞檐拱斗,画图描彩,金碧辉煌,一块“蒲阳胜地”的金匾嵌入牌,更显得典雅、气派。还有两条木雕楹联,一下就把人引入了胜景。果然是“春意闹,燕舞莺歌,秋声鸣,鼓蛙鸣蝉,朗朗乾坤,春去秋来几度赋。大成殿,古桧劲竹;小瀛洲,飞瀑流泉,区区园林,大观小景数重天。”

  频临古城墙脚下,湖水岸畔,是新修的鹅卵石道,人们走在卵石道上,可以增腿力,健身体,常有人沿道走上几圈,第一天走了,第二天又来走,反复循环,人们妮称为“健身路”。

  水阁凉亭,本名“清沁阁”,一楼底部绘有蝙蝠环绕的龙凤呈祥图案,地面嵌有金丝的双鹿同看图。站在亭上,微风轻拂,水波不兴,树映水面,景融水中,令有于置身瀛洲之感。

  被称作“孔池”的人工湖,湖面约40亩,红男绿女,泛舟湖上,吹拉弹唱,欢歌笑语令人荡气回肠。湖东有蘑菇形小亭伸入水中,湖南港汉中,有大小13片水泥构件成的荷叶桥;湖西北是一条依湖而建的蜿蜒曲回的长廊,游人可游可坐,亦可凭拦远眺。

  过石桥,有一六角凉亭,名曰:“风华亭”,游人聚坐亭中,或闲聊,或听戏曲票友清唱几段京、汉、楚戏,叫好掌声不断。与风华亭隔路相望的是紫藤长廊,长廊上面枝叶荫蔽,夹果串串,游人小憩廊中,凉意顿生,甜味缭缭,泌人心脾。此处的东、西还有几座绿茸茸青草覆盖的小山丘,或有幼儿在草坪上翻滚嬉戏,或有老人躺在草丛,仰天享受和煦的阳光,暖融融舒筋展骨。

  园西“至圣门内”是尚存的千年孔庙古建筑,乃儒学圣地,赞孔子的碑文犹在,古柏翠竹环绕。在“至圣门”的前侧,是花卉盆景园,各类鲜花植于盆中,尽显花姿百态。

  应城公园已成为人们的休闲胜地、怡情佳地、健身场所。人们信步其中,可得山水之乐,可观园林之美,可享健身之益,可发幽古之情,可激迫今之志。

请问湖北下属哪些地方有地方特色美食?

湖北省现下辖1个副省级市、11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3个直管市、1个林区。

黄 石 市 : 黄石港区、西塞山区、下陆区、铁山区、阳新县、大冶市

襄 樊 市: 襄城区、樊城区、襄阳区、南漳县、谷城县、保康县、老河口市、 枣阳市、宜城市

荆 州 市 :沙市区、荆州区、江陵县、县、监利县、石首市、洪湖市、 松滋 市

宜 昌 市 :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猇亭区、夷陵区、秭归县、远安县、 兴山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宜都市、当阳市、枝江市

十 堰 市: 茅箭区、张湾区、郧县、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丹江口市

孝 感 市 :孝南区、孝昌县、云梦县、汉川市、大悟县、应城市、安陆市 

武 汉 市 :江岸区、江汉区、桥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 东西湖区,汉南区、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 

荆 门 市 :东宝区、沙洋县、京山县、钟祥市、掇刀区

鄂 州 市 :鄂城区、华容区、梁子湖区

黄 冈 市 :黄州区、团凤县、浠水县、蕲春县、黄梅县、英山县、罗田县、 红安县、麻城市、武穴市

咸 宁 市 :咸安区、通山县、崇阳县、通城县、嘉鱼县、赤壁市

随 州 市 :曾都区、广水市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县、咸丰县、巴东县、宣恩县、 来凤县、鹤峰县

潜 江 市

仙桃市

天门市

神农架林区 

扩展资料

湖北,简称“鄂”,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武汉,因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地处中国中部,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介于东经108°21′42″—116°07′50″、北纬29°01′53″—33°6′47″之间。全省总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

湖北省位居华中腹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先秦时期,从哲学到文学,产生了老子、庄子、屈原,历经800年,楚国创造了灿烂的楚文化。湖北还具有光荣的传统,从武昌辛亥首义到新中国成立,为中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新民主主义时期,湖北有70万英雄献出了宝贵生命。

湖北水资源丰富,素有“千湖之省”之称,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丹江口水库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起点。是中部地区最大的综合交通通信枢纽,有“中国立交桥”之称,武汉新港是中部首个亿吨大港。

湖北是中国重要的科教基地,拥有普通高校129所,在校大学生人数140.18万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有2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有5所。科教文化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数量曾连续7年位居全国前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湖北

应城的经济

全市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初步核算,201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1.52亿元,剔除物价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0.8%(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8.89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13.98亿元,增长12.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8.65亿元,增长12.8%。三次产业比重为19.3:56.6:24.1,与上年相比,一产业下降1.3个百分点,二产业上升1.2个百分点,三产业上升0.1个百分点。

实现内联引资88.25亿元,增长19.1%;引进外资3720万美元,增长15.5%。实施建设项目492个,其中新开工项目445个,新开工项目中3000万元以上项目154个,增长123.2%。在建项目中,过亿元建设项目42个,比上年增长40%。 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70.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0%(下同),其中农业产值29.50亿元,增长1.6%;林业产值0.62亿元,下降10.1%;牧业产值27.29亿元,增长2.9%;渔业产值15.03亿元,增长12.7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74万元,增长1.4%。

年末常用耕地面积57.31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145.23万亩。全年粮食产量36.2万吨,增长2.5%;棉花产量0.43万吨,下降18.9%;油料产量3.37万吨,增长13.1%;蔬菜产量54.86万吨,水果产量1.82万吨,分别下降0.9%和增长15.2%。

人工造林面积4.08万亩,育苗面积0.34万亩,成林抚育面积3.07万亩。茶叶产量486吨,增长11.5%。

牲猪存栏47.86万头,出栏48.13万头,分别增长5.4%和2.4%;大牲畜存栏3.53万头,减少9.9%;家禽出笼1976.4万只,增长3.3%;畜禽肉产量7.61万吨,禽蛋产量11.35万吨,分别增长8.1%和9.0%。

淡水养殖面积19.36万亩,增长4.1%。水产品产量6.68万吨,增长3.7%,其中淡水养殖产量6.12万吨,增长4.8%。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239吨,与上年持平;农用化肥施用量12.38万吨,下降2.8%;农药使用量529吨,下降0.2%;农用柴油使用量10001吨,增长12.5%。 工业经济持速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83家,比上年新增1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2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4.7%;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479.5亿元,增长19.7%,其中驻应中省属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3.8亿元,下降18.4%;市直工业实现总产值46.5亿元,增长16.3%;办事处和镇办工业实现总产值386.31亿元,增长25.4%;开发区工业实现总产值22.8亿元,下降5.1%,办事处工业、镇办工业和开发区工业依然是支撑和拉动全市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电力消耗22.45亿千瓦时,下降6.7%,万元GDP能耗降低率超过5%。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2013年 2012年 纤维石膏 万吨 63.2 65.1 纯碱 万吨 132.2 137.6 烧碱 万吨 2.9 2.86 氯化铵 万吨 133.3 75.9 原盐 万吨 333.9 304.17 药用瓶塞 亿只 30 36 膏粉 万吨 88.23 87.36 饮料酒 千升 24560 33016 水泥 万吨 105 133.81 复混肥 万吨 70.09 51.6 制衣 万件 896.75 638.38 棉纱 吨 7497 9820 面条 吨 6679 6613 包装袋 万吨 7.87 7.65 大米 万吨 56.3 36.57 服装 万件 896.75 638.38 食物油 吨 10063 11386.5 饲料 吨 37223.3 22618 机床 台 103 69 工业企业效益继续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利额过百万元以上企业达到153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83.6%。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350.4%。 指标名称 单位 实绩 比上年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 350.41 22.14 总资产贡献率 % 19.11 1.85 成本费用利润率 % 4.11 -0.25 资本保值增值率 % 105.61 2.84 全员劳动生产率 元/人 364534 23259.02 流动资产周转率 次 3.93 0.54 资产负债率 % 59.52 0.61 产品销售率 % 98.92 -1.41 工矿企业安全事故死亡0人,财产损失额0元。

质量兴市,成果突出。2013年全市“湖北名牌产品”新增4个,复评1个;制定了《2013年质量振兴工作计划》,发放质量兴企绩效评价指南110份;全面履职、惠企惠民,免费为市民检修家用血压计62台,免费检定市场公平秤196台,全年共完成检定业务3490台(件),检定合格率达98%,强检覆盖率100%;推广服务标准化和农业标准化,4家被纳入湖北省首批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应城糯米”成为应城市第一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完成企业标准制订、修订21个,标准备案58个,标准注册登记、年审82家,采用国家标准2家;计量合格确认1家;新办理、换证、年检、变更组织机构代码1659家;新增商品条码系统成员6家,办理商品条码续展注册13家。狠抓重点产品执法打假和区域整治,共办理各类行政执法案件26起,为企业(用户、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2万元,立案查处近百万元的假冒伪劣产品,捣毁制假窝点1个;强化特种设备、食品质量和产品质量监管,对111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231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用特种设备3389台(套)进行重点巡查监管;督促企业自查备案196家,企业自查备案率100%;发现一般安全隐患28起,整改28起,整改率100%。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3.25亿元,增长32%。50个重大项目预计完成投资140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77%。在全部固定资产投资中,城镇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43.35亿元,增长35.7%。农村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26.49亿元,农村私人完成投资6.9亿元,分别增长14.2%和6.2%,房地产开发项目完成投资6.5亿元,下降85.7%。

建筑市场秩序好转。严格市场准入,企业登记备案率100%,工程施工合同备案率100%,新建工程报建率100%,施工图审查合格率100%,新建项目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节能达标率100%,推广应用绿色建筑项目1个(矿山公园博物馆)。加强工程质量监管,工程监管率100%,查处整改率100%,验收竣工项目合格率100%,竣工备案率90%,质量水平整体提升,创省“楚天杯”优质工程1项、孝感市优质工程2项。 交通建设投资快速增长,运输能力大幅提升。完成交通投资1.65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实施了八汤线西十村至联丰村段改造工程、雷(湾)潘(集)线改造工程,危桥改造6座,包括雷新线三台湖二桥、应云线新颜桥、杨田线岗上桥、短港桥、雷潘线吴河桥、长江埠花子桥;完成八汤线路“刷黑”工程19公里、云长线汉宜线路肩硬化工程全长12公里、大西线王井至盐矿立交桥段改造、长江赛孚工业园两条连接线道路及桥梁建设工程、中节能应城光伏太阳能项目道路工程、同村公路建设计划60公里、汉宜线14.3公里大修工程。进一步提高运输服务质量,新开通7路公交并投入10台运营,延伸3路公交;更新客车6台,新增货车184台,营运客车、危险品货车的车辆等级评定率达到100%。完成客运量1435万人次,客运周转量66913万人公里;货运量695万吨,货运周转量58830.14万吨公里;完成装卸量876万吨。

邮政服务业快速发展。完成业务总收入4400万元,邮政储蓄余额突破24亿元;代理储蓄业务收入3000万元,增长18.7%;代理保险业务保费188万元,实现函件收入220万元。分销业务收入110万元,增长10%,邮政代办点覆盖率达90%以上。 通信行业实现稳步升级。完成经营收入5131万元,累计新增移动用户26656户,网上用户达到48412户,新增宽带用户7663户,网上用户达到40370户,新增固话321户,网上用户达到64634户。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0.64万,新增宽带端口8364线,部分新建小区实现光纤到户全覆盖,成功改造老城区宽带网络,实现所有行政村通宽带目标;新建2处3G基站,实现3G网络覆盖全市各乡镇、行政村。

电网基础建设全面推进。加快推进35千伏田店、汤池输变电工程建设;做好220千伏长江、35千伏义和输变电工程各项前期工作。累计完成售电量9.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3%;累计实现售电均价585.55元/千千瓦时,同比下降4.69元/千千瓦时;累计完成线损率3.9%,同比下降1.74个百分点;实现内部概念利润1.14亿元,同比增长39.78%;电费回收率100%。 市场销售平稳较快增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49亿元,增长13.4%,其中批发业完成17.96亿元,零售业完成67.79亿元,住宿和餐饮业完成10.75亿元,分别增长7.4%、15.6%和10.5%,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旅游业蓬勃发展。新增旅游接待饭店5家、星级农家乐13家。累计接待游客183.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26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2.2%和20.7%。旅游宣传形式多样,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应城国家矿山公园项目完成主体工程,进入装修招标阶段;八汤线旅游公路改造,形成一线串珠的旅游格局;汤池温泉运动拓展中心顺利建成,规模宾馆相继开业,农家乐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白杨美食一条街完成美化工作。

外贸出口持续增长。完成各类产(商)品出口创汇7706.3万美元,增长25.2%。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完成财政总收入17.29亿元,增长26.9%;完成税收收入12.82亿元,增长27.9%;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2.00亿元,增长26.2%,各项税收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比重达到62.7%。

信贷总量保持合理适度增长。各类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76.07亿元,增长18.3%,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8.73亿元,增长18.4%;发放各项贷款77.97亿元,增长14.6%。

保险机构完成各类保费收入8419.9万元,降低15.8%;其中财产险完成4239万元,增长20.6%;人寿险完成4180.9万元,降低61.9%。支付各类赔款3933.5万元,赔付率46.7%。

孝感什么好吃

孝感这四种特产美食,本地人和游客都爱吃,你吃过哪几种?

孝感,是湖北省地级市。因东汉孝子董永卖身葬父、行孝感天动地而得名。孝感是湖北省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武汉城市圈和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孝感市森林植物资源共有103科、288属、772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树种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树种6种,省级珍贵濒危树种31种。野生动物共有40余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5种。这里特产种类繁多,今天给大家随便介绍几种这里的特产。

安陆翰林鸡

安陆翰林鸡是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的特产。安陆翰林鸡制工精细,造形生动,形神兼备,质佳味美,造形美观,配以喜庆蛋糕,增加了宴会的欢乐气氛。“翰林鸡”,是楚北安陆市太白酒楼烹制的系列太白菜肴之一,此肴得名,是取李白曾供翰林职之意。其制作系用整鸡首先腌渍入味蒸至七成熟,然后去骨切块,上盘整理成原鸡形。

白湖莲藕

白湖莲藕是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的特产。应城白湖莲藕表皮光洁、节粗身长、皮薄鲜嫩、白里透黄、生吃甜脆、熟食粉香,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白湖莲藕主产于应城市郎君、长江埠地区,又名双脊白莲,简称白湖藕,是白湖地区清澈的湖水、优良的水质、疏软深厚的底泥经千百年孕育出来的特有品种,具有生长期短,成藕时间早,产量高,味道鲜的特点。

应城松花皮蛋

应城松花皮蛋是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的特产。应城无铅松花皮蛋个大质优,蛋白部分为半透明体,呈现茶褐色,光滑晶亮,有明显的松花纹理,蛋黄部分稀酥软嫩,凝而不固。早在公元1660年,应城就开始生产皮蛋,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清代,应城松花皮蛋被列为朝廷贡品,民间誉其为“蒲阳佳品”。

江汉鸡

江汉鸡是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的特产。江汉鸡采食少,生长速度慢,多为平地散养。其羽毛紧凑,外貌清秀,性情活泼,善于觅食,冠、肉髯、耳叶呈鲜红色。适应能力强,耐粗饲,肉质细嫩、味道鲜美

应城特色

应城市是湖北省的一个县级市,由地级孝感市代管。位于武汉、襄樊、荆沙大三角经济区域的中心点,市境东西宽43公里,南北长45公里,国土总面积1103.38平方公里,人口64万,其中城区面积14平方公里,人口13万。南朝宋孝武帝孝建元年(公元454年)置县。1986年6月撤县建市。应城土壤肥沃,川原秀丽,气候宜人,物产富饶,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今有“膏都盐海”的盛誉。

城市地区

中文名称

应城

面积

1168.3平方公里

外文名称

Yingcheng

人口

71万

别名

蒲城

方言

北方方言

行政区类别

县级市

气候条件

带季风气候

所属地区

中国湖北

著名景点

文峰塔、门板湾遗址、汤池温泉等

下辖地区

5个街道10个镇1个良种场

驻地

广场大道

火车站

应城火车站

电话区号

0712

车牌代码

鄂K

邮政区码

432400

地理位置

湖北省中部偏东

地区名人

杨业功杨德清喻林祥等

地方美食

松花皮蛋沙子馍猪油饼子等

地区GDP

116.38亿元

应城劝业有龙虾卖吗

有。截止2023年5月11日,应城劝业是应城市最有名的宵夜姐,是一条营业数十年的街,这条街的经营业务很多,包括19年的韩记饺子馆、龙虾、花甲、烧烤等,都是令人回味无穷的特色宵夜美食。

孝感市应城有哪些地方

探索孝感市应城,发现它的美妙之处

孝感市应城位于湖北省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城市。作为孝感市的一个县级市,应城有着自己的魅力和特色。以下是本文为您精心准备的应城之旅,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它的美妙之处。

应城古城墙,苍劲有力,彰显历史厚重感

应城古城墙是应城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城墙高14米,厚6米,全长3.5公里,是湖北省内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城墙之一。古城墙黄灰相间,苍劲有力,一眼望去便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站在城墙上向外眺望,可以看到远处的岳阳楼、信阳铁塔等山河名胜,心旷神怡。古城墙修葺一新,设置了文化展示馆,让游客们更好地感受应城的历史文化底蕴。

应城乔家大院,典型的江南园林建筑

位于应城市东门外的乔家大院是明清时期的私家园林建筑,也是湖北唯一保存完整的大型江南园林建筑。大院占地面积广阔,花木扶疏,水池曲径,古朴典雅。大院内有一些明清建筑和长廊、亭台、假山等景点,形成了一个充满艺术和文化气息的庭院。乔家大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瑰宝。

应城够吃喜鹊店,美食之旅不可错过的一站

作为应城最有名的餐厅之一,够吃喜鹊店以地道的湖北美食和独特的餐饮环境吸引了无数食客前来品尝。店内装修典雅别致,环境舒适,菜品种类繁多,以鸭肉、鱼肉、蜜汁至尊豆腐等应城地方特色菜为主,口味鲜美,让人回味无穷。其中,牛肉面、烤鱼、烧鹅、葱油饼等都是顾客赞不绝口的招牌菜。旁边还有一个广场,晚上可以和亲朋好友一同漫步,感受湖北省城市的氛围。

结语

应城拥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一座兼具传统文化和现代气息的城市。本文介绍了应城古城墙、乔家大院和够吃喜鹊店等应城具有特色的地方,欢迎大家来体验应城的风情和魅力。

汤池温泉度假村门口有什么好吃的

顺汤土菜馆

应城市 汤池温泉对面 - 距离47.2米

口口香土菜馆

应城市汤池温泉西路95号(近汤池温泉正对门) - 距离111.9米

乡里人家野味土菜馆

应城市汤池温泉西路(汤池电力培训中心对面) - 距离117.8米

古镇味道

应城市汤池镇 - 距离122.2米

生态酒店

应城市温泉西路32汤池温泉 - 距离185.8米

生态餐厅

应城市温泉西路32汤池温泉 - 距离198.7米

醉农庄

应城市皂曹线 - 距离207米

金太子美食轩

应城市皂曹线 - 距离227.2米

名泉土菜馆

应城市皂曹线 - 距离242.5米

贾记家常菜馆

应城市皂曹线 - 距离263米

桃花源酒家

应城市 汤池镇(近汤池温泉) - 距离396.8米

温泉酒家

应城市皂曹线 - 距离424.7米

醉味烧烤

应城市 温泉路 - 距离664.9米

会宾乡味馆

应城市八汤线 - 距离674米

应城市哪里有夹心大面包批发的

应城市光明大市场紫荆一路。应城市光明大市场紫荆一路有一家应城市艾文军面包店有夹心大面包批发的,经营范围包括糕点加工、销售。夹心面包(Sandwich bread),是一道由高筋面粉、白糖、鸡蛋等食材制作而成的美食。

应城过年有哪些习俗啊??急急急,写作文啊

应城和全国一样,过年充满着喜庆的气氛,并有着自己的习俗。这可以从应城关于过年的几首民谣中体会到。

腊月的民谣云:

二十一,打扬尘;二十二,炒炒米;

二十三,做水酒(米酒);二十四,过小年;

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办酒肉;

二十七,年饭毕;二十八,插红蜡;

二十九,样样有;三十夜,桃花谢;

初一早,年拜了,腰一躬,手一妥,

麻糕炒米都归我!

正月的民谣有:

正月正,麦草青,请七姐,问年成;

去也棱,来也棱,棱得七姐笑呵呵!

来也耍,去也耍,耍得七姐骑白马;

乌龙马,上天井,扫帚马,下地跨;

有年有月多和谐,正月十五闹灯台!

元宵夜,放花灯,门前花灯通夜明!

过小年,过大年,打开后门耕坂田;

父子兄弟莫偷闲,人人攒劲奔前程,

再争一个好年成!

人们一年辛苦劳作,平时难得相聚一叙,正月便成了亲朋沟通感情的最好时机,免不了为熟人、后辈说亲做媒,于是又有了民谣:

里头锅里炒炒米,外头锅里炒芝麻;

芝麻芝麻你莫炸,给你找个好人家;

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

只要你的花轿抬上门!

这些民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应城人过年的习俗。我不揣浅陋,试图借几件事说说应城人过年,不对和疏漏之处,请知情者不吝指正。

开年猪

冬至过后腊月二十三以前,是开(为求吉利,不叫杀叫开)年猪的时节。年猪一般是自家喂养的,大户人家可以很早买回家寄养。旧时的应城,开年猪是件马虎不得的大事,往往要认真斟酌一番,挑个良辰吉日。这一天,主人要邀来亲戚朋友、左邻右舍、当地的头面人物,名曰帮忙,实则共同庆贺丰收,分享果实,因此场面很热闹。

开年猪一般安排在下午。主人相中的屠户,多是本地壮汉或小伙,人缘好,会说话,最重要的是手艺精。屠户这一天在活路完成前,不会喝酒,怕误事,犯忌讳。猪在被开以前往往要饿一餐。猪从圈里出来,一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迅速抓住猪尾巴用力往上一提,使猪的两只后腿悬空,另外几个小伙上前揪耳捉脚,将猪腿上下交错地把猪牢牢按倒在宽大的凳子上,屠夫左手用力扳住猪的下巴,胳膊肘狠劲压住猪头,朝右手心吐一口唾沫,然后来回在裤腿上搓一搓,顺手拿起一把尺多长、磨得锃亮的刀。待猪一声叫完,正换气的一刹那,一刀直插猪的心脏,猪呜咽一声,血如泉水般地顺着刀锋飞喷出来,猪挣扎得更厉害了,叫喊声从鼻孔里直冒出来,带些沉闷。随着血有节奏地流出,猪肚子的起伏渐渐变小,声音也逐渐变轻,直至只有从鼻孔与嘴巴里冒出的热气,屠户与小伙子们的手才放心地慢慢松开。开年猪时,只有一刀见红,血流如注,才算吉利。紧接着,屠户将猪后腿根部割开一道口子,再用一根细长的钢条从切口处顺着猪皮在猪体内捅动,抽出钢条,将嘴对准切口,猛劲往里吹气,边吹边用条子在猪身上抽,不一会儿,猪浑身便鼓涨得像个大气包。等气散匀了,赶紧把猪放入装有开水的腰盆里滚一下,屠户开始挦毛,要刀刀见白,把肉刮红了或刮破了都被认为不吉利。不多久,一头“白胖胖”的肥猪就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猪头和猪尾巴要完整地下下来,在猪头皮上穿一小孔,把猪尾巴插在猪头上,做成“神府”。“神府”用来敬神祭祖,也可送到庙里求子、祀福,“神府”可腌制,可晒,但不能破坏,一直要供奉结束后才能吃。

开完年猪,主人会把鲜嫩可口的猪肝、腰花、以及剜下来的大块大块的座蔸送到厨房,做出丰盛的酒席,请大家尽情的享用,屠户这时就可放开量来喝酒了。猪下水、杂骨要熬好,先送父母、长辈,然后是侄儿侄女,再送乡邻、亲戚和朋友,也可直接送生的。要是那家不收,主人就一脸的“怨”气,硬要经过一番推来推去的谦让,直到收下才会乐呵呵地离开。最后主人得到净肉和神府。

开年猪是家境殷实的表现,但也不是所有的人家都自开自吃,手头松的,或者离集市远,平时赶集困难,就将整头猪全部留下自用, 想抽钱办年货的可卖出一部分净肉,也有几户人家合起来开一口猪的。净肉及用净肉灌制的香肠要腌制风干,以备随用随取。

开年猪这天,从烧开水到屠户把活做完,所有在场的人都不能说不吉利的话。

办年货

进入腊月,家家户户都开始办年货。旧时应城办年货一般是自己在家里加工或者到外面去买。

做年菜 做年菜一方面供正月自己食用,另一方面招待亲朋。应城习惯在正月初五以前每日三餐都吃现成的饭,以示来年不受厨事之苦。至于年菜做什么?做多少?那就要看家境、习惯和口味了。一般都要腌肉、腌鱼、腌鸡、灌香肠;打豆腐、压干子、千张,做圆子;腊月二十几还要开卤:卤顺风、拱嘴、腮帮、头皮、“赚头”、猪肚、心、肺、肝、肠、鸡、藕、千张等,这些都是过年时筵席上的美食。

做茶点 家家户户打糍巴,做汤圆、水酒(米酒);炒炒米、瓜子、蚕豆;做炒米麻糕、麻叶、云片糕、荷叶、酥糖、鸟花;炸翻油饺;备荸荠等地产。年糕因寓意“年年高升”, 所以是过年必备茶点。

做新衣 年货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添新衣。只要过得去的人家,大人小孩都要做新衣服,一是享受一年来的劳动成果,二是新年有一个新气象,为来年带来好兆头。大家人口往往把裁缝请到家里来做,人少的就把布料拿到裁缝铺里去做。小孩喜欢过年,一是“一年一件花袄子”,二是“天天吃肉吃糖果”,三是有烟花炮竹玩。

要在外面买的,一是敬神用的香蜡纸草、鞭炮,二是烟、酒、油盐酱醋以及过年要用的杂七杂八的东西。

腊八

腊八,远古称“蜡(扎)祭”,是庆祝农业丰收的盛大典礼。汉代以冬至后第三个戊日为“腊日”,到了南北朝才改十二月初八为腊八节,古代的春节从这一天起就算开始了。

多数人家这一天要熬腊八粥。腊八粥的来历其说不一,人们普遍接受的传说一是纪念佛祖释伽牟尼。传说释伽牟尼痛感人间生死病老之苦,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及其梵天创世学说,为了寻求解脱之道,毅然舍弃王位,遍游名山大川,寻访名师。就在十二月初八这一天,他因累、饿而晕倒在比哈邦的尼连河畔,恰巧被一位美若天仙的牧羊姑娘看见了,她用仅有的一点杂粮加上一些野菜煮了一锅粥,一口一口地喂他。多日粒米未进的释伽牟尼获救,在河里沐浴之后,*****在菩提树下诵经。突然灵窍大开,彻底觉悟,成了佛陀。所以腊月初八就成了佛的“成道节”,每逢此日寺院就用米、豆、香果煮粥供佛。笃信佛教的帝王也用腊八粥赏赐百官,慢慢地民间也以此相互馈送,形成习俗。

另一为人们接受的传说是一大户人家养一好逸恶劳之子,父母死后坐吃山空,不几年家里就一贫如洗。这年腊月初八,饥饿难忍,从仓里扫到一点杂粮,在院里捡了几颗枣熬粥充饥,端着能照见人影的稀粥,此子翻然悔悟,痛改前非,起早贪黑,辛勤劳动,日子慢慢地好了起来。为了记住过去,教育后代,每年腊月初八熬一锅杂粮稀粥,久而成俗。

还有一种传说是明太祖朱元璋少时为地主家放牧,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一年腊月初八这一天,他在野外放了一天羊后找东西充饥时,在田边发现一只长得肥肥的大老鼠慌慌忙忙地逃进一个洞里,朱元璋走近洞口,用树枝掏了掏,掏出了各种各样的粮食,有小米、玉米、花生、红豆等。他将这些杂粮洗净,煮成粥,吃起来美味可口。朱元璋做了皇帝后,钦定厨房做这种杂粮粥,并赐名“腊八粥”。御厨在粥中加入芡实、莲子、桂花、桃仁、小枣等,使这种粥格外香甜可口。后来,这种粥传到民间,一直相延至今。

腊八粥用豌豆、绿豆、红豆、豇豆、大米、小米、菱角米、莲子、栗子、红枣等熬制而成,吃时可加些糖,送礼时表面撒些青丝、红丝作装饰。初七要做好洗枣、淘米、泡豆、煮栗等准备工作,后半夜开始熬,天亮前熬好,初八清晨在佛前、祖先牌位前供上,然后相互赠送。有些人家在腊八这天吃素;有些人家还泡腊八醋,把剥好的蒜瓣洗净,放入坛中加入米醋封口,放在温暖处。临近除夕,蒜瓣仿佛翡翠一般,略带酸味,米醋也变得酸中有辣,别具一番风味。

小 年

应城的小年是“官三民四亡人二十五”,就是说凡是家有秀才以上功名的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黎民百姓是二十四,长者过世是二十五。小年的来源有一个传说:从前一大户人家的千金出嫁后,于腊月满脸憔悴忧愁地回了娘家。她与丈夫感情不合,每天得干很重的活,还经常遭丈夫拳打脚踢,婆婆姑姑也她,待她比家里的狗都不如。这次回娘家,女儿想在娘的身边多呆几天,等过了年再回去。可这在旧社会是绝不许的,过了门的女儿一定要到婆家过年。左右为难的娘想出了一个主意:给女儿过一小年,也放鞭炮,也谢年,一切做法都与过大年一样,就是规模小点,日子就定在廿四。让她过了小年,再送她回婆家...... 后来这个习惯便传开了,女儿都到娘家过罢小年再去婆家过大年。现在的小年已没有这个意义了。

小年这天的主要活动有祭灶和打扬尘。

打扬尘 也称“扫年”、“扫尘”,源于“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以求送穷、除病、祈吉祥,天长日久演变为年终大扫除。这大扫除也是有故事的:传说人身上都有三尸神,他常在玉帝面前说民间的坏话,每年还在家家户户的屋檐墙角用蜘蛛网做上记号,企图让玉帝在过年时杀了大家。灶王爷知道后很着急,就说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否则就拒不进门。大家遵照嘱咐,清扫尘土,掸去蜘蛛网。除夕夜,天神奉旨下界查看,发现人间美好无比,根本不像三尸神说的那样,人间免去了一场灾难。从此就有了“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据《吕氏春秋》记载,在尧舜时代就有这一风俗了。应城“尘”与“陈”谐音,扫尘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是辞旧迎新的意思,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

小年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打扬尘,讲究的人家打扬尘时把家具、陈设通通搬到室外,擦拭干净,长期沉积在屋内角落的灰尘、蜘蛛网彻底扫净,旧年画、门神、对联都要撕掉。有佛堂和财神楼、祖先堂的也要打扫干净。

祭灶 祭灶源于“纪灶”,是纪念教人用火熟食的先灶者,在夏季举行。据说汉代有个叫阴子方的人,在腊月某日做早饭时,忽见“灶神”现形,急忙拜祷,并杀黄羊祭祀,此后他人财两旺,世代昌盛,人们争相效仿,沿袭成俗。

旧时,差不多家家都设有“灶王爷”的神位。灶王爷又被称作“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的神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也有的人家直接将神像贴在墙上。神像有单座和双座之分,如果奉祀人无配偶,则只供单座像。神像上大都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横额是“一家之主”。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里,到了腊月二十四,要上天汇报这一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多在黄昏入夜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敬香,燃蜡,供放糖果、煮熟的荸荠、毛芋,清水、料豆、秣草,后三样是为灶王坐骑备的。祭灶时,把糖融化,涂封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应城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由男主人主祭,按尊卑长幼依次三叩首。待香、蜡将尽时,再次叩拜,把灶王神像从神龛上请下来,和着纸钱、填好的司命照及草料一并焚烧,边烧边念“好话传上天,坏话丢一边”,再把凉水泼在地上,有的人家还放鞭炮。祭灶仪式至此结束。灶王爷除夕夜再回来。

此日忌宰杀、忌借火、忌做针线活。

除 夕

农历腊月三十夜晚为除夕,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古人在新年前一天击鼓驱逐“疫疠之鬼”,谓之“逐除”。它还有除傩、除夜、岁除、大除、大尽等雅称,民间俗称大年三十、年关,是一年之中除旧布新、祈福禳灾的最后一个夜晚,这一天的主要活动有三项:吃年饭、敬神祭祖,贴春联、贴门神、贴年画,守岁。

吃年饭 也叫团圆饭。一家大小围坐一桌吃饭,俗称围炉。古人席地而坐,围着炉子吃。有桌子后,将炉子放在桌子下,在炉的四周摊铺制钱,象征财旺。

应城人吃年饭多选择双日,一般是在腊月三十。如家里当年有人过世,就在腊月二十五吃年饭,第二年在二十六,第三年在二十七,第四年就没有约束了。吃年饭有两个时段,一是半夜起来吃年饭,一直吃到天亮,叫越吃越亮,多是生意人家;普通人家下午开始吃年饭,一直吃到点灯,也叫越吃越亮。

吃年饭前要敬神,把猪神府供在神龛上,摆上果品,几碟小菜,几杯酒,几小碗饭,敬香,燃蜡,长者在神龛前作揖磕头,接着全家人依次作揖磕头,烧纸,把神龛上的酒徐徐洒在地上。一般在马棚、猪圈、鸡舍等处也要上供、烧香。敬神完毕,开始祭祖。桌上上几个小菜,摆上碗筷,不能摆椅凳,据说祖先是不坐的,把自家大门打开一条缝,长者站在门边恭请祖先到家里来过年,并做出背人的姿势,把祖先一一背上座位,开始斟酒,劝酒,然后依次把酒洒在地上,上饭请祖先吃。饭毕,将桌子抬起,转一周,安排下一席,而后客气地送祖先走,并请祖先明年再来过年。送走祖先就放鞭炮,上大菜,自己吃年饭。席间,下辈给长辈敬酒,长辈对下辈说些鼓励的话,并要给压岁钱,同辈相互祝贺。以前做好的鸡鸭鱼肉,美味佳肴,这一餐可以尽情的享用。年夜饭一般都煮得很多,因人们从初一到初五都不做饭。吃年饭的菜也多有吉祥之意,如菜头取意好彩头,长年菜取意长寿,圆子取意团圆,鱼不吃完取意年年有余,青菜取意清清吉吉(来年清静平安),年饭吃得越慢越好,取意长久。年饭吃完,就可以贴对联、关财(大)门了。

贴春联 也叫贴对联、贴对子,源于“桃符”。据《山海经》记载:很早以前在东海度朔山上,有一棵巨大桃树的枝条弯曲成拱门,是魔鬼下山必经之路,玉帝命神荼、郁垒二神在此把守,如有魔鬼为害百姓,就用苇索喂虎。战国时期,百姓为了镇邪,就在桃木板上绘神荼、郁垒像,或写 “神荼、郁垒”四字,悬于大门两侧,名为“桃符”,每年春节更换一次,所谓“总把新桃换旧符”。到了秦汉时期,悬挂桃符贺新年已成民间习俗。五代十国的后蜀国君孟昶在桃符上书写联语:“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被称为“桃符对句”,这是最早的春联。

用红纸书写春联始于明朝,据《簪云楼杂记》载,朱元璋除夕传旨:“公卿士庶人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他还把写好的春联赏赐给大臣。由于朱元璋的偏爱与提倡,春节贴春联风靡全国,一直流传下来,并逐渐发展,内容极大地丰富,规格也不断地变化。

贴门神 源于桃符。古人把大自然的许多现象都归咎于鬼魅作祟,盼望得到“神”的保护,就在桃木上或画或刻神荼、郁垒之像,挂在门侧。到南北朝时神荼、郁垒演化为威武的将军形象,以后又出现历史上著名的文臣武将和神话人物,如秦琼、尉迟恭。相传唐太宗身体不爽,昏沉沉觉得寝宫外有鬼魅呼号,杂有抛砖扔瓦之声。次日,太宗把此事告知群臣,秦琼、尉迟恭自告奋勇在宫外戎装警卫,果然一夜平安无事。太宗大喜,但又觉得二人长期守夜,过于辛苦,于是命画工画二人手执兵器、腰悬弓箭的图像贴在宫门两侧,邪祟遂息,世代相传,演为门神。钟馗成为门神则是由于唐玄宗病中梦见一大鬼捉住一小鬼,挖其双眼而食,并自称钟馗,生前武举不第,死后决心消除天下妖孽,玄宗的病因此痊愈,于是命吴道子画钟馗像悬于宫门,日久也就成了门神。随着历史的发展,门神的队伍不断扩大,不仅出现了“五子门神”、 “天官赐福”、“福禄寿”等驱、卫家宅、保平安、降吉祥的多功能门神,就连历史小说中的著名将领、爱国英雄和智能人物,像关羽和关平、岳飞和岳云、杨继业和杨延昭等横刀立马、威风凛凛的形象都成了门神,他们生前是保家卫国的勇将,死后成守护家园的门神。

门神长约45厘米,宽约35厘米,在每扇门偏上三分之一的部位各贴一张,如是单门,可贴文武比干、麒麟送子等门神。

贴年画 也叫门画,源于桃符。年画的出现不晚于汉代,唐代有了年画作坊,但宋以前的年画几乎都是手绘的,宋熙宁五年(1072年),宋神宗赵顼命把皇宫收藏吴道子手绘的钟馗像摩拓制版印刷,赐给大臣,这是木版印刷年画最早的记载。年画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吉祥喜庆类,历史故事类,戏曲类,人物类,花鸟鱼虫类等。年画的画幅有大有小,格式有单张、四扇屏、连环画等。临近春节,屋里贴几张年画可以烘托节日的喜庆气氛。

守岁 三十夜围炉守岁,整夜不睡,“三十夜晚醒一宿,来年精神一整年”。旧时没有收音机、电视机,吃过年饭,大人就坐在火炉边,剥着平时难得一见的花生、瓜子,吃着糖果,打麻将、推牌九、玩纸牌、摇骰子;小孩子放鞭炮、点灯笼,尽情欢乐。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到晚上10点多钟,一家之主手举点燃的香,分别朝诸神的方向磕头,表示迎请,然后来到厨房灶边,象征性地放一小挂鞭炮,算是接了灶神。

除夕必须把水缸内盛满水,意为财源横溢。

进入腊月,人们就要忌口,只说吉利话,不说破口话,所谓“腊时腊月,不能瞎说”。小孩如说溜了嘴,旁边的大人马上会“呸”“呸”几声,并说“童言无忌”。如果摔碎了碗碟等物,大人会说“碎碎平安”(岁岁平安)、“越挞越发”。

春 节

春节源于远古社会的“腊祭”,即神农氏时代的“索鬼神而祭祀”,“合聚万物而索享之”的“岁终出祭”。春节是现在的叫法,古时有元旦、元日、元辰、元朔、元正、元春、元朝、端日、朔旦、岁朝、新正和正日等诸多名称。辛亥后改公历1月1日为元旦。1949年,规定夏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应城常把春节称作“过年”或“年关”。

关于“年”还有一个传说。在遥远的古代,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性情凶残,力大无穷。“年”每逢新春前后缺少食物时,就窜到村庄伤害人畜,所以每到这时就人心惶惶,担忧“年”的袭扰。慢慢地人们发现它有三个弱点:一怕红色,二怕火光,三怕声响。于是在“年”将来的时候,家家户户门边挂一块红色桃木板,门前燃起火堆,在村里敲敲打打,彻夜不停,“年”终于吓得不敢出来。人们欢欣鼓舞,准备丰盛的食物庆祝胜利。从此每到这个时节就举行这样一次活动,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个欢快的节日,叫“过年”。以前的红桃木板演变成了红纸,并在上面写上吉祥的话语,火堆演变成了灯笼,敲敲打打演变成了放鞭炮。

出天方 又叫“出天行”。旧时鸡叫头遍,打开财(大)门,户主高喊:“财门大打开,金银滚进来”,并带着全家老小在门外摆上祭品,燃香、烧纸、敬酒,向着“财神”方向磕头,鸣鞭迎神,祈求新年财源茂盛,老小平安。出天方后,全家回屋关门,用扫帚从门口向内扫三下,以把财宝扫进屋内。旧时城关一些商户、市民在出天方后不进家门,根据各自的愿望,去百子庵、广福寺、城隍庙、财神庙、寿宁禅寺等地烧香,祈祷许愿。有些老家在农村的城关居民,出天方后就回到乡下上坟,在祖坟前祭拜,燃香、烧纸、放鞭炮。

拜年 出天方后,晚辈依次给长辈磕头,叫“辞岁”,也叫拜年,长辈要给孩子压岁钱。这压岁钱有来历,传说很久以前有一种叫“祟”的怪物,专在除夕深夜到各家摸睡熟孩子的头,轻者次日发烧头痛,重者变得呆傻,闹得有孩子的人家每到除夕就提心吊胆。有一夫妻50多岁得一宝贝儿子,这年三十,八仙路过此地,算出这孩子将要被“祟”所害,于是变成八杖铜钱,让老夫妻用红纸包好,放在孩子枕边,半夜“祟”果真来到孩子身边,刚要伸出魔爪摸孩子的头,枕边就发出一道刺眼的金光,“祟”吓得落慌而逃,孩子躲过一场灾难。从此家家仿效,因“岁”与“祟”谐音,逐渐演变成“压岁钱”。

拜年一般初一拜父母、宗族、邻里,初二拜舅家,初三拜岳父母,随后再拜其它亲戚朋友。各家大人小孩在拜邻里时,一般不携带礼品,但每家都喜欢他人到家中拜年,并以各种瓜果、点心、烟茶热情款待。拜邻里时在每家停留时间不长,谓之“拜跑年”。拜跑年有“宁漏一村,不漏一户”之说。去亲戚家拜年要携带烟酒、点心、水果之类的礼物,旧时到了亲戚家先拜佛堂,再拜祖先,最高礼仪是在神龛前行三跪礼,然后按辈分拜年,道“您过年好”、“恭喜发财”之类的吉祥话,同辈受拜要躬身作揖还礼,口称“不敢当”,同时也接受亲戚的晚辈拜年,主人要给小孩压岁钱。拜年不超过正月十五。大年初一这一天,有些信佛人家,戒杀吃素,说是正月初一吃素,可代替全年。

新香 又称“烧新香”或“烧新灵”。邻里或亲朋家若上一年有人去世,初一、初二邻里或亲朋好友首先要去给死者拜年(谓之“亡人为大”),即到墓前为死者烧纸、鸣鞭、磕头。然后再到死者家中给其家庭拜年,主人要设宴款待。

迎送财神、挑财水 正月初二黎明前起床,一是出门迎着财神方位磕头,叫迎财神。也有人往各大商铺、富户送财神像,高喊“送财神来了!”送财神的总要说些吉利话:“金银财宝滚进来”、“左厢堆满金银库,右边财宝堆满屋”等,以此赚点小钱。二是挑“财水”,城里的富户人家由卖水人送“财水”以取吉利,主人要多给财水钱。晚上,人们把财神像取下烧掉,同时还烧三支香、三叠纸钱,并作三个揖,以祈求财神保佑家人在新的一年财源滚滚、幸福美满。

旧时人们常年劳作,难得相聚,春节便成了人们相聚叙情的最好时节,慢慢地话题便扯到了儿女或亲朋后代的身上,许多年轻人的姻缘就此敲定。

禁忌 春节不能说“死”、“杀”之类的不吉利的话,不能骂人;忌摔坏器具;初一至初三不能做针线活,不扫地倒垃圾,一般不把门开着;不能洗衣服;初能下米做饭,不许动刀,相传这天是米的生日;初一至初能卧床说话,否则一年多病。

正月十五元宵节

元宵节也叫上元节、月半、灯节。其来历众说纷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是: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此后每年正月十五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故把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人们在这个夜晚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吃元宵 元宵也称“汤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煮、煎、蒸、炸皆可。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年正月十五,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漂浮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 “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楚昭王命人仿制,逐渐演变成“汤圆”。因“汤圆”与“团圆”字音相近,象征全家团团圆圆。应城人还有元宵节吃春卷和月半粑的习俗,有“吃了月半粑,准备种庄稼”之说。

燃灯 源于一个神话传说:很早以前,天上有一只神鹅落到人间,被猎人射伤。玉帝非常生气,下旨在正月十五派天兵天将到人间放火。天宫中一位善良的仙女冒险下凡,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人们。于是人们想出一个办法,家家户户挂起红灯,燃放烟火。天兵打开天门,看到人间火光一片,以为火已经烧起来了,就去禀告玉皇大帝,不必再下凡放火了。这样,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都保住了。从此,每逢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放鞭炮,一直延续到现在。

猜灯谜 又叫“打灯谜”,出现在宋朝。南宋时,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所以流传下来。

玩龙灯 玩龙灯早在汉代就已十分流行。元宵节这天,人们把扎制的巨龙高擎手中,尽情挥舞玩耍,其中既有对龙的顶礼膜拜之敬,又有祈求神龙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意。玩龙灯有“单龙戏珠”和“双龙戏珠”两种,并有鞭炮、锣鼓和唢呐伴奏助威。

舞狮子 舞狮子也流行于汉代。舞狮子常伴随锣鼓声进行,锣鼓的节奏为“天——下——太平”三个音节,以示人们欢庆节日、渴望天下太平、安居乐业的心愿。在自家门前舞狮子时,人们要放鞭炮,驱赶。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述各类活动,在应城也多为开展。

应城附近的旅游景点

  应城,湖北省直辖、孝感市代管县级市,位于湖北省中部偏东、孝感市西南,东临漳、涢水与云梦县为界,东北与安陆市毗连,接下来是我为您整理的应城附近的旅游景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应城孔庙

  应城的孔庙在应城公园内,是一处具有千年历史的建筑景点和儒学圣地。

  应城孔庙作为儒学圣地,源于黉学。唐·显庆元年(656年),韦思谦任应城县令,始建黉舍。至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令谢良佐于县署衙的东边,修建了学宫(即孔庙)。南宋·绍熙年间(1194年),刘炳宰应城,兴建儒学,后毁于兵火。明·洪武三年(1370年),知县贾严又重建。明·景泰七年(1456年),知县夏玑修殿、庑、门池;明·天顺五年(1461年),知县周锋又增饰一新,并建明伦堂。八年(1464年),推官章禺于堂前辟两斋:左曰“日新”,右曰“讲习”,后为讲堂。不久,又毁于兵祸。

  孔庙正式建成并传于后世,则是在明·成化七年(1471年),由知县汪清主持,重建大成殿五楹,高三丈,并有大成门、东西庑、明伦堂以及泮池、石桥、门前三坊和石龟等,建筑规模颇为壮观。大成殿总面积209平方米,殿高10米,歇山重檐,斗拱翘角,殿内宽敞轩昂,屋脊为宝瓶顶与吻兽,造型壮丽,结构精巧。殿前台基一米有余,植有古柏两株,苍翠挺拔,西边一棵曾遭雷击,数年后重发新枝;殿后植有桂树两株。双柏、双桂相映,更增几分古香。而孔庙大门前的泮池和建造于泮池上的石拱桥,夜晚又有“双月映照”(在桥的两边泮池中,能看到一左一右的明月),使古柏、双月映照的孔庙,更显得庄严肃穆。大成殿内,供有“至圣先师孔子”塑像,并有“至圣先师孔子赞并序”的碑文,系清·户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张至书奉康熙二十五年七月初四勒文敬书,由湖广德安府应城知县许霖吉立。殿中还悬列清朝历代皇帝御赐的匾额: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御书“万世师表”,雍正二年(1724年),颁额“生民未有”,乾隆元年(1875年),颁额“与天地参”,嘉庆四年(1799年),颁额“圣集大成”,道光元年(1821年)颁额:“圣协时中”;咸丰元年(1851年),颁额“德齐帱载”;顺治二年(1863年),颁额“圣神天纵”;光绪元年(1875年),颁额“斯文在兹”。为纪元盛典,殿左为祭器库,右为乐器库;东西庑之南为所。殿后有魁星阁,阁壁彩绘魁星像。另有戟门,在两庑前,即大成门,左建名宦祠,右建乡贤祠。

  在封建王朝科举时代,孔庙历为县级生员的考场。每逢开科之时,四乡学子即赴考应试,县试及第即为庠生,取得府试资格,府试及第即为“郡庠生”,也就是秀才。再经省试及第称举人,凭朝延会试及第为进士。科第蝉联,成为历代莘莘学子步入仕途的必经之路。在应城,明清两朝中进士者达40人之多。孔庙外的北边,还置有射圃,是监考武生的考场。每逢孔子的忌日,全县生员则相聚于孔庙,举行“祭礼”。而在送学之日,则集新进生员于大堂,簪挂花红,新进生员行庭参礼,知县拱立搭揖,鼓乐吹导,率领谒文庙,诣大成殿,阶下行三拜九叩首礼。

  孔庙虽历代有所毁,而各朝又都有所兴建,且渐臻完善。诸如“崇圣”、“忠义”、“孝悌”、“贺文忠公”诸祠以及“名宦祠”、“乡贤祠”等也相继修建。千百年来,孔庙一直成为应城尊儒兴学的圣地传承于世。至今古迹犹存,形貌仍在。

   烧香台寿宁禅寺

  距应城城东五里处,有一座迭起的小山丘,在300年前的明末清初,就被人们命名为烧香台。

  传说很早以前,祖神爷看中了这里是块风水宝地,准备在此显灵。但这里地处古云梦泽岸,时有鱼腥气随风吹来,祖神爷闻不得腥味,就放弃了这里而选中了木兰山。应城的善男信女去朝木兰山就在此歇脚。后来形成一种习俗,即大年初一出方后,主人不进家门,径直上路,行至这里,天已大亮,在此燃香一炷,心默大愿,以示其诚。于是烧香台就此得名。

  时至明末清初,有一名叫嘉太的和尚云游到此,便搭建了一个三角草棚,设一神龛供人们烧香朝拜,周围百姓始称草庙。不久,嘉太和尚四处化缘,在乡民绅士的资助下修建了一座明三暗五的祖神殿,并带有月光、月亮两位徒弟。每月的初一、十五、二十三,每年的正月初一、二月十九、三月三、四月初八、腊月初八等佛教节日,香烟缭绕,鞭声不绝。这里即以烧香台传名于世。

  烧香台是距应城城关最近的山岗,为应城城东的制高点,且地处要冲,所以兵家常在此扎驻,为兵家必争之地。清?咸丰四年(1854年)正月,太平天国将领陈玉成在黄州击溃官军后,乘胜攻陷汉阳。正月十九,占领应城长江埠,俘杀巡检凌金榜。三月十三驻军烧香台,与应城知县翁吉士派遣的白楚杰部交锋,大胜白楚杰,攻克应城。

  烧香台因其势突兀而起,巍然而立,既像一条巨龙雄踞于城关的东方,凝聚着应城的山水灵气;又像一座伟岸的丰碑,镌刻着各个时代的历史文化。陈门王氏贞节牌坊,就是封建文化在此留下的一个印记。牌坊与祖神殿平行,相距约80米,修建于十四年(1925年)冬月。牌坊高6米,四石柱前四只石狮栩栩如生。坊后立有国民陆军部次长蒋作宾作序的石牌。序文楷书苍劲有力,实是不可多得的书法珍品。

  烧香台,冬去春来,春意盎然:绿草如茵的地面,青翠欲滴的松枝,春风徐徐送来阵阵鸟语缕缕花香,常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因此,这里成为人们“三月三”踏青节的春游胜地。近百年来,每年的“三月三”,特别是居于城关的青年男女,三五为伴,相邀至此踏青春游,欢声笑语,嬉戏追逐,作诗吟咏,引吭高歌,极尽其乐。

  “寿宁禅寺”始建于宋朝,原名通济庵,为宋时道远禅师的道场。原址在湖北省应城市城北七星桥附近,屡遭洪水泛滥,冲毁于明朝万历年间,迁至城北倒口地改名寿宁寺。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移建于城东门外,寺庙自宋到清十分兴旺,寺内仅花园占地数千平方丈,殿堂、楼阁一千多间,僧侣千人。每年香客数以万计。

   应城汤池温泉

  汤池温泉位于应城市22公里的汤池镇,由湖北汤池温泉旅游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建成的,整体占地560亩,按国家AAAA景区标准建造,集温泉沐浴、休闲保健、生态、红色旅游以及完善的住、餐、娱、购配套于一体的旅游度假休闲景区。汤池温泉储量丰富,水温高达72℃—79℃,日产量10400吨,属国内已发现的产量最大的温泉资源(目前国内经营的温泉项目中,产量最大的为4000吨)。其水中含有益人体矿物质48种,平均每吨水矿物质含量35千克之多,尤以对人体最有益的氡和氢含量之多而受青睐。不仅对心血管和消化道疾病具有良好的辅助疗效,而且对镇惊安神、清热怯痰、祛翳明目、解毒生肌、通脉活血等也具有一定医疗保健作用。丰富的矿物质含量,温和的水质和充沛的储量,是国内罕见的保健型温泉。

  汤池温泉融合温泉自然、闲适、动感、健康等特质的同时,着意突出温泉产品的文化性和差异化,星罗棋布于景区中的温泉池有动感池区、儿童池区、养生池区、异国风情池区、生态池区及情侣池区等88种风格各异、大小不一的功能温泉池。温泉池区内设有大型泊浪池、温泉滑道、环状漂流河、八色汤、玉女汤、沐芳园、日式温泉汤屋、温泉食坊、休息平台等。在泡浴的同时游客还可在休息厅、按摩中心接受专业的擦修按摩、中医理疗及纯正的南洋SPA。

  景区环境优美宁静、空气清新,27000多棵名贵树木郁郁葱葱,1000多株百年以上的古树苍翠挺拔。

  景区内建有500多间各类客房,可同时容纳1000多人住宿,其中由名师设计、洋溢欧陆风情的26幢别墅,共有200多个房间,可同时容纳400多人,既可成幢包宿,又可单间分租,设施完善,加上温情式服务,一定会圆您一个美妙的温泉之梦!景区设有7间大小会议厅组成的国际会议中心,不同规模会议室可容纳20—450人的各种会议接待,内置高品质投影、进口音响及上网终端设备等,可为各类会议团体开会、商务展示等活动提供一流高效的服务。

  格调雅静的“温泉中餐厅”,可供您品尝各系菜肴及别具特色的山间田园风味小吃、时令鲜蔬,给您平添许多旅游乐趣。餐厅设有10 多间豪华的包房,加上大厅餐位,共可容纳约500人同时用餐。美食醉游人,100多种正宗特色传统名菜小吃,令您回味无穷!为了让您真正体验休闲和放松的乐趣,景区还设有夜总会、健康中心等多种休闲娱乐项目。

  景区人文底蕴深厚,唐代大诗人李白游历江南时,曾隐居汤池,留下“神女殁幽境,汤池流大川”的诗篇佳句,“汤池”之名即来源于此;前领导人陶铸于 1937年在此举办农村合作事业训练班(简称汤池训练班);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也曾在汤池休养度假,并与汤池女由昆相恋、结合,又为游客提供了文化靓点等。为响应国家旅游局提倡红色旅游的号召,景区在前领导人陶铸纪念馆(建筑群20000多平方米)、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纪念馆等基础上建立了红色教育基地,是各大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校学生进行红色教育的理想场所。素质训练基地设有攀岩、跳级、绳索天梯等项目,并聘请专业教练给学员进行专业技术指导,非常适合各类团体进行现代人才素质教育和专业培训。

  泡温泉以前,最好先了解温泉的种类,并根据自身条件进行选择,才能真正达到泡温泉的预期目的。汤池温泉设有108个风格各异、大小功能不一的温泉池,包括动感、养生、异国风情等风格的池区,如求宁静禅味的日式温泉;突现地方特色的矿盐浮浴池,先进的气泡冲击,喷洒出强有力气泡,进行人体周身穴位按摩;石膏保健池采用天然的`应城石膏精制而成,可躺、可卧,石膏中所含的矿物质在泉水的作用下渗出,对治疗胃疼、腰酸、关节疼痛等有显著的作用;具有民俗沐浴特色的桃花池,形似桃花,池中放入桃花粉,在温泉水的作用下慢慢渗出三奈粉、三叶豆威等有机化合物,能疏通经络,扩张血管,滋润皮肤,去斑等功效。

   应城公园

  应城公园,亦称人民公园,蒲阳胜地。现有园地面积虽只有140亩,(其中水面40亩),却也小巧玲珑,格调高雅,布局合理,韵味无穷,建筑错落有致,景色流光溢彩,是人们陶情冶性、晨晚健身、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应城公园建成于1931年,在当时是鄂中地区唯一的一座县级公园。座落在应城县城的城区中心,曾招徕孝感、云梦、安陆、汉川、京山、天门诸多县市的人民群众慕名游览。如今,当你置身应城宾馆客房楼上,倚窗远眺,公园景色尽收眼底。

  九年(1920年),邑中名士李基鸿、王育之、赵保民等倡议在城中修建公园,供百姓娱乐,扬蒲城文明。后由于资金聚集困难,加之园址不好定夺,以致议而未决。十四年(1925年),陈荫三从法国留学归来,获悉兴建公园之事,认为是造福桑梓的好事,于是他积极奔走筹划,主动察勘园址,自荐建园方略,最后选中东门内,毗连孔庙的一块山水相连的地方为园址,并认为这样的园址不仅有自然风光,还有人文特色。经多方协商,建园工作由陈荫三负责总体规划,在征求汉口中山公园总设计师吴国炳的意见后,绘成了建园蓝图。但因资金欠缺,难于及时动工。十八年(1929年),筹建会在以往倡捐的基础上,又向彭仲民、盛兰芳、彭幼岩、杨啸岩、龙昌泰等洞商富户募捐,加之膏盐公司、锤业公会的捐助,共集资银圆1万元。经过承建招标,在黄陂营造商“丁天星”夺标后,于十九年(1930年)动工,历时一年,建成了总面积约220多亩(其中水面50亩)的“应城公园”。迄今已有70多年历史。

  应城公园根据园中地形地貌特点,低处蓄水,高处筑台,摹仿自然而优于自然,景因园异,园因景美,布局得体,别具风格。公园胜景闻名于鄂省内外。但好景不长,建园仅7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就践踏了这座公园。驻应日军将公园辟为练兵场,树木被砍,房屋被毁,除水阁凉亭幸存外,其余景点设施均被破坏殆尽,园内一片废墟,“白杨早落,塞草前衰。”“通池既已夷,峻隅又以颓,”“凝足寂听,心伤已摧”(鲍照《芜城赋》)。

  新中国建立后,应城公园回到了劳动人民手中,遂改名为“人民公园”。0历届县、对公园重建倾注了满腔热情,投入了数百万元资金,进行了近十次大大小小的维修、扩建,把公园逐步建设成现今的规模。

  公园的正门面对宽阔的古城大道,大门是我国古典风格的牌楼建筑,飞檐拱斗,画图描彩,金碧辉煌,一块“蒲阳胜地”的金匾嵌入牌,更显得典雅、气派。还有两条木雕楹联,一下就把人引入了胜景。果然是“春意闹,燕舞莺歌,秋声鸣,鼓蛙鸣蝉,朗朗乾坤,春去秋来几度赋。大成殿,古桧劲竹;小瀛洲,飞瀑流泉,区区园林,大观小景数重天。”

  频临古城墙脚下,湖水岸畔,是新修的鹅卵石道,人们走在卵石道上,可以增腿力,健身体,常有人沿道走上几圈,第一天走了,第二天又来走,反复循环,人们妮称为“健身路”。

  水阁凉亭,本名“清沁阁”,一楼底部绘有蝙蝠环绕的龙凤呈祥图案,地面嵌有金丝的双鹿同看图。站在亭上,微风轻拂,水波不兴,树映水面,景融水中,令有于置身瀛洲之感。

  被称作“孔池”的人工湖,湖面约40亩,红男绿女,泛舟湖上,吹拉弹唱,欢歌笑语令人荡气回肠。湖东有蘑菇形小亭伸入水中,湖南港汉中,有大小13片水泥构件成的荷叶桥;湖西北是一条依湖而建的蜿蜒曲回的长廊,游人可游可坐,亦可凭拦远眺。

  过石桥,有一六角凉亭,名曰:“风华亭”,游人聚坐亭中,或闲聊,或听戏曲票友清唱几段京、汉、楚戏,叫好掌声不断。与风华亭隔路相望的是紫藤长廊,长廊上面枝叶荫蔽,夹果串串,游人小憩廊中,凉意顿生,甜味缭缭,泌人心脾。此处的东、西还有几座绿茸茸青草覆盖的小山丘,或有幼儿在草坪上翻滚嬉戏,或有老人躺在草丛,仰天享受和煦的阳光,暖融融舒筋展骨。

  园西“至圣门内”是尚存的千年孔庙古建筑,乃儒学圣地,赞孔子的碑文犹在,古柏翠竹环绕。在“至圣门”的前侧,是花卉盆景园,各类鲜花植于盆中,尽显花姿百态。

  应城公园已成为人们的休闲胜地、怡情佳地、健身场所。人们信步其中,可得山水之乐,可观园林之美,可享健身之益,可发幽古之情,可激迫今之志。

请问湖北下属哪些地方有地方特色美食?

湖北省现下辖1个副省级市、11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3个直管市、1个林区。

黄 石 市 : 黄石港区、西塞山区、下陆区、铁山区、阳新县、大冶市

襄 樊 市: 襄城区、樊城区、襄阳区、南漳县、谷城县、保康县、老河口市、 枣阳市、宜城市

荆 州 市 :沙市区、荆州区、江陵县、县、监利县、石首市、洪湖市、 松滋 市

宜 昌 市 :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猇亭区、夷陵区、秭归县、远安县、 兴山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宜都市、当阳市、枝江市

十 堰 市: 茅箭区、张湾区、郧县、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丹江口市

孝 感 市 :孝南区、孝昌县、云梦县、汉川市、大悟县、应城市、安陆市 

武 汉 市 :江岸区、江汉区、桥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 东西湖区,汉南区、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 

荆 门 市 :东宝区、沙洋县、京山县、钟祥市、掇刀区

鄂 州 市 :鄂城区、华容区、梁子湖区

黄 冈 市 :黄州区、团凤县、浠水县、蕲春县、黄梅县、英山县、罗田县、 红安县、麻城市、武穴市

咸 宁 市 :咸安区、通山县、崇阳县、通城县、嘉鱼县、赤壁市

随 州 市 :曾都区、广水市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县、咸丰县、巴东县、宣恩县、 来凤县、鹤峰县

潜 江 市

仙桃市

天门市

神农架林区 

扩展资料

湖北,简称“鄂”,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武汉,因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地处中国中部,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介于东经108°21′42″—116°07′50″、北纬29°01′53″—33°6′47″之间。全省总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

湖北省位居华中腹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先秦时期,从哲学到文学,产生了老子、庄子、屈原,历经800年,楚国创造了灿烂的楚文化。湖北还具有光荣的传统,从武昌辛亥首义到新中国成立,为中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新民主主义时期,湖北有70万英雄献出了宝贵生命。

湖北水资源丰富,素有“千湖之省”之称,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丹江口水库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起点。是中部地区最大的综合交通通信枢纽,有“中国立交桥”之称,武汉新港是中部首个亿吨大港。

湖北是中国重要的科教基地,拥有普通高校129所,在校大学生人数140.18万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有2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有5所。科教文化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数量曾连续7年位居全国前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湖北

应城的经济

全市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初步核算,201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1.52亿元,剔除物价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0.8%(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8.89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13.98亿元,增长12.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8.65亿元,增长12.8%。三次产业比重为19.3:56.6:24.1,与上年相比,一产业下降1.3个百分点,二产业上升1.2个百分点,三产业上升0.1个百分点。

实现内联引资88.25亿元,增长19.1%;引进外资3720万美元,增长15.5%。实施建设项目492个,其中新开工项目445个,新开工项目中3000万元以上项目154个,增长123.2%。在建项目中,过亿元建设项目42个,比上年增长40%。 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70.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0%(下同),其中农业产值29.50亿元,增长1.6%;林业产值0.62亿元,下降10.1%;牧业产值27.29亿元,增长2.9%;渔业产值15.03亿元,增长12.7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74万元,增长1.4%。

年末常用耕地面积57.31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145.23万亩。全年粮食产量36.2万吨,增长2.5%;棉花产量0.43万吨,下降18.9%;油料产量3.37万吨,增长13.1%;蔬菜产量54.86万吨,水果产量1.82万吨,分别下降0.9%和增长15.2%。

人工造林面积4.08万亩,育苗面积0.34万亩,成林抚育面积3.07万亩。茶叶产量486吨,增长11.5%。

牲猪存栏47.86万头,出栏48.13万头,分别增长5.4%和2.4%;大牲畜存栏3.53万头,减少9.9%;家禽出笼1976.4万只,增长3.3%;畜禽肉产量7.61万吨,禽蛋产量11.35万吨,分别增长8.1%和9.0%。

淡水养殖面积19.36万亩,增长4.1%。水产品产量6.68万吨,增长3.7%,其中淡水养殖产量6.12万吨,增长4.8%。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239吨,与上年持平;农用化肥施用量12.38万吨,下降2.8%;农药使用量529吨,下降0.2%;农用柴油使用量10001吨,增长12.5%。 工业经济持速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83家,比上年新增1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2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4.7%;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479.5亿元,增长19.7%,其中驻应中省属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3.8亿元,下降18.4%;市直工业实现总产值46.5亿元,增长16.3%;办事处和镇办工业实现总产值386.31亿元,增长25.4%;开发区工业实现总产值22.8亿元,下降5.1%,办事处工业、镇办工业和开发区工业依然是支撑和拉动全市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电力消耗22.45亿千瓦时,下降6.7%,万元GDP能耗降低率超过5%。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2013年 2012年 纤维石膏 万吨 63.2 65.1 纯碱 万吨 132.2 137.6 烧碱 万吨 2.9 2.86 氯化铵 万吨 133.3 75.9 原盐 万吨 333.9 304.17 药用瓶塞 亿只 30 36 膏粉 万吨 88.23 87.36 饮料酒 千升 24560 33016 水泥 万吨 105 133.81 复混肥 万吨 70.09 51.6 制衣 万件 896.75 638.38 棉纱 吨 7497 9820 面条 吨 6679 6613 包装袋 万吨 7.87 7.65 大米 万吨 56.3 36.57 服装 万件 896.75 638.38 食物油 吨 10063 11386.5 饲料 吨 37223.3 22618 机床 台 103 69 工业企业效益继续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利额过百万元以上企业达到153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83.6%。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350.4%。 指标名称 单位 实绩 比上年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 350.41 22.14 总资产贡献率 % 19.11 1.85 成本费用利润率 % 4.11 -0.25 资本保值增值率 % 105.61 2.84 全员劳动生产率 元/人 364534 23259.02 流动资产周转率 次 3.93 0.54 资产负债率 % 59.52 0.61 产品销售率 % 98.92 -1.41 工矿企业安全事故死亡0人,财产损失额0元。

质量兴市,成果突出。2013年全市“湖北名牌产品”新增4个,复评1个;制定了《2013年质量振兴工作计划》,发放质量兴企绩效评价指南110份;全面履职、惠企惠民,免费为市民检修家用血压计62台,免费检定市场公平秤196台,全年共完成检定业务3490台(件),检定合格率达98%,强检覆盖率100%;推广服务标准化和农业标准化,4家被纳入湖北省首批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应城糯米”成为应城市第一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完成企业标准制订、修订21个,标准备案58个,标准注册登记、年审82家,采用国家标准2家;计量合格确认1家;新办理、换证、年检、变更组织机构代码1659家;新增商品条码系统成员6家,办理商品条码续展注册13家。狠抓重点产品执法打假和区域整治,共办理各类行政执法案件26起,为企业(用户、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2万元,立案查处近百万元的假冒伪劣产品,捣毁制假窝点1个;强化特种设备、食品质量和产品质量监管,对111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231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用特种设备3389台(套)进行重点巡查监管;督促企业自查备案196家,企业自查备案率100%;发现一般安全隐患28起,整改28起,整改率100%。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3.25亿元,增长32%。50个重大项目预计完成投资140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77%。在全部固定资产投资中,城镇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43.35亿元,增长35.7%。农村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26.49亿元,农村私人完成投资6.9亿元,分别增长14.2%和6.2%,房地产开发项目完成投资6.5亿元,下降85.7%。

建筑市场秩序好转。严格市场准入,企业登记备案率100%,工程施工合同备案率100%,新建工程报建率100%,施工图审查合格率100%,新建项目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节能达标率100%,推广应用绿色建筑项目1个(矿山公园博物馆)。加强工程质量监管,工程监管率100%,查处整改率100%,验收竣工项目合格率100%,竣工备案率90%,质量水平整体提升,创省“楚天杯”优质工程1项、孝感市优质工程2项。 交通建设投资快速增长,运输能力大幅提升。完成交通投资1.65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实施了八汤线西十村至联丰村段改造工程、雷(湾)潘(集)线改造工程,危桥改造6座,包括雷新线三台湖二桥、应云线新颜桥、杨田线岗上桥、短港桥、雷潘线吴河桥、长江埠花子桥;完成八汤线路“刷黑”工程19公里、云长线汉宜线路肩硬化工程全长12公里、大西线王井至盐矿立交桥段改造、长江赛孚工业园两条连接线道路及桥梁建设工程、中节能应城光伏太阳能项目道路工程、同村公路建设计划60公里、汉宜线14.3公里大修工程。进一步提高运输服务质量,新开通7路公交并投入10台运营,延伸3路公交;更新客车6台,新增货车184台,营运客车、危险品货车的车辆等级评定率达到100%。完成客运量1435万人次,客运周转量66913万人公里;货运量695万吨,货运周转量58830.14万吨公里;完成装卸量876万吨。

邮政服务业快速发展。完成业务总收入4400万元,邮政储蓄余额突破24亿元;代理储蓄业务收入3000万元,增长18.7%;代理保险业务保费188万元,实现函件收入220万元。分销业务收入110万元,增长10%,邮政代办点覆盖率达90%以上。 通信行业实现稳步升级。完成经营收入5131万元,累计新增移动用户26656户,网上用户达到48412户,新增宽带用户7663户,网上用户达到40370户,新增固话321户,网上用户达到64634户。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0.64万,新增宽带端口8364线,部分新建小区实现光纤到户全覆盖,成功改造老城区宽带网络,实现所有行政村通宽带目标;新建2处3G基站,实现3G网络覆盖全市各乡镇、行政村。

电网基础建设全面推进。加快推进35千伏田店、汤池输变电工程建设;做好220千伏长江、35千伏义和输变电工程各项前期工作。累计完成售电量9.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3%;累计实现售电均价585.55元/千千瓦时,同比下降4.69元/千千瓦时;累计完成线损率3.9%,同比下降1.74个百分点;实现内部概念利润1.14亿元,同比增长39.78%;电费回收率100%。 市场销售平稳较快增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49亿元,增长13.4%,其中批发业完成17.96亿元,零售业完成67.79亿元,住宿和餐饮业完成10.75亿元,分别增长7.4%、15.6%和10.5%,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旅游业蓬勃发展。新增旅游接待饭店5家、星级农家乐13家。累计接待游客183.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26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2.2%和20.7%。旅游宣传形式多样,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应城国家矿山公园项目完成主体工程,进入装修招标阶段;八汤线旅游公路改造,形成一线串珠的旅游格局;汤池温泉运动拓展中心顺利建成,规模宾馆相继开业,农家乐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白杨美食一条街完成美化工作。

外贸出口持续增长。完成各类产(商)品出口创汇7706.3万美元,增长25.2%。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完成财政总收入17.29亿元,增长26.9%;完成税收收入12.82亿元,增长27.9%;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2.00亿元,增长26.2%,各项税收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比重达到62.7%。

信贷总量保持合理适度增长。各类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76.07亿元,增长18.3%,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8.73亿元,增长18.4%;发放各项贷款77.97亿元,增长14.6%。

保险机构完成各类保费收入8419.9万元,降低15.8%;其中财产险完成4239万元,增长20.6%;人寿险完成4180.9万元,降低61.9%。支付各类赔款3933.5万元,赔付率46.7%。

标签: 应城市 美食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dongkepu.com/zonghezhishi/3lmm0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