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懂科普 >

综合知识

> 行茶十式步骤

行茶十式步骤

行茶十式步骤

1. 准备茶具:壶、杯、茶叶、茶艺道具等;

2. 准备水:使用纯净水或矿泉水烧开;

3. 清洗茶具:用热水和毛巾清洗茶具,保持干净和清洁;

4. 排列茶叶:取出准备好的茶叶,根据品种和量进行排列;

5. 预热杯子:倒入热水,加热杯子,提高保温效果;

6. 预热壶:倒入热水,加热壶子,提高保温效果;

7. 水温控制:根据不同茶叶的需求调整水温;

8. 泡茶:将茶叶放入壶中,在规定的时间内加水泡茶;

9. 倒茶:泡好的茶倒入杯中,根据个人喜好和习惯调整茶叶量和浓度;

10. 品茶:尝试不同的口感和香气,慢慢品味饮茶的乐趣。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行茶十式是哪十式(普洱茶)

一、主客行礼

行礼要求:茶师入座后,在座位上行15度示意礼,稍有停顿即可,同时行注目礼。

二、备茶

散茶取茶:均匀取三段;

直接用茶罐旋转倾倒于茶则;

计算好茶水比例,一次取茶适量。

三、温器

紫砂壶:注水轨迹由外向内环绕,先里后外。

盖碗:翻盖注水,复原倒水。随后,用温壶的水继续温烫公杯。

四、投茶、摇香、传嗅

在壶(盖碗)温度最高的时投茶,以便醒茶和发香。

投茶:平衡;

摇香:三次,唤醒干茶;

传嗅:盖碗向上欠一条缝,切忌对茶呼气。

五、温杯

此时再用公杯的水温杯,水先不弃,以便保温。

(以右手为轴向内温杯;手不可碰杯口,执2/3处;弃水时有送有收。)

六、润茶

注水及出汤相对快一些

练习高冲、低斟、定点等注水手法;

要求:连贯、稳、力度准确、角度严谨。

七、泡茶

观、止、行

观:观照自己,觉知当下

止:知止中正,止语止念

行:践行。借茶修为,以茶养德。

太极轨迹,张弛有度;

器要悬、忌碰撞;

盖碗、壶各有拿法;

滴水不漏是境界。

八、分茶

双手,低斟细流,公杯底切记朝向客人,下斜45*斟茶

正式茶会忌交叉;

九、请茶

手容恭,双手打开与肩同宽,四指微微向外打开15度角,同时行15度示意礼请大家自己取用茶。

十、品茶

左手持杯以为礼、右手托杯以为敬.感恩之心以为品,双臂抬起,让身体中正平衡,呼吸放松自然。示意茶友饮茶之后杯子送回原处,方便斟茶。重要商务服务以方便客人为主。

行茶十式(盖碗冲泡)

每一次行茶,都是唯一的一次,以全心的专注,全情的投入,去修养茶人沉静的定力。

行茶的“一招一式”只是指引和规矩,但在重复的过程中,使之形外神内,才是招式之外的真正含义。

茶师落座后,男士双手打开与肩同宽,掌心相对,轻握空拳;女士双手叠放,左手在上。

先行注目礼,再行善礼(见茶席间的常见礼仪),送上恭敬的态度,净场收心,以示行茶开始。

取上、中、下三段茶,上段茶为条索(颗粒)完整粗壮的;中段茶是较为完整的部分;下段茶则是相对细碎的茶,但不要碎末。

取三段茶的目的是要冲泡出醇厚饱满、滋味丰富的茶汤。

备茶时,右手取物,交予左手,双手配合,相互护持,以不越物为前提,取过茶则置于胸前,拿起茶罐,置于茶则上方,将茶叶倾倒在茶则上,如果一次倾倒不彻底,可以再从茶则的后端往前旋转,直至茶叶的用量足够。

右手将茶叶罐放回原处,再拿过左手中的茶则放回到原处,备用。(也可在茶友间传看干茶)

双手拿捏盖碗的盖子翻过来置于碗上,下斜15°,并留有缝隙,以便热水流进碗中。

先温碗盖,在碗盖的12点处注水,目的是让热水把碗盖和碗身全部温热。

左手护持于盖碗前方,右手取茶针抵住碗盖下方的缝隙处,左右手配合把碗盖从外及里地翻回初始状,之后送回茶针。

双手(手容恭)捧起盖碗,右手将盖碗以太极的轨迹行至公杯正前方立起,把碗里的水倒于公杯中,之后盖碗于右手中回到平正状态,再以太极的手法顺势将盖碗送回原处,然后左手接应,双手将盖碗放回碗托上。

盖碗最具包容性,可以冲泡任何茶叶,对茶汤不增不减,最能中正地体现茶汤的品质及特点。

投茶 :在盖碗温度最高时投茶,便于醒茶和发香。

右手将碗盖拿起,搭放于右手边的碗托边沿,右手取过装有茶叶的茶则交给左手,右手再取茶针双臂自然打开,双手配合,将茶叶快速投入盖碗,右手将茶针放回原处,左手将茶则交还右手,右手将茶则反扣放置原处,避免正面长期暴露沾染灰尘,最后右手将碗盖盖好。

摇香: 双手托起盖碗,右手拇指压住碗盖,四指并拢托碗底,于胸前水平摇荡三次,让茶在热气的呼唤下慢慢醒来。

闻香 :先侧面呼气,将盖碗的盖子面向自己向上打开一条约15°的缝隙再闻香,切忌不要往盖碗里呼气。

行双手礼将盖碗递给左手位的茶友,与其分享茶的干香。

在茶友闻香时,拿取装有热水的公杯,以泡茶器为中心,温热茶友所用的茶杯。

右侧的茶杯右手完成,右手(手容恭)取公杯下斜45°注水于茶杯中,之后直线下移至与主泡器平行的位置,左手护持,双手以右手为定位向里旋转两次90°,左手(手容恭)顺势取公杯开始温热左侧茶杯。

温杯的顺序左右都是从外往里,一样以环抱的手语表达欢迎恭敬之意。

温杯的水先不倒掉,以便保持茶杯的温度。

将每一片茶叶完全浸润,但注水及出汤的速度一定要快,再将润茶的水注入公杯,最后以太极的行茶手法倾倒于水盂中;也可将润茶的水直接倒入水盂中。

泡茶 是行茶十式的核心,是茶修精神的具体表达。

观照内心、觉知当下,泡一杯茶给自己,借一杯茶观照自己,希望在一杯茶里找到更好的自己,以美好分享美好。

知止中正、止语止念,泡茶的时候就和茶在一起,制心于茶,与茶无关的事情不做不想,修习止的智慧。

太极环抱式行茶出汤,在行茶中聚敛心神、修持静定,以行实修,重在践行。

行茶时,做到手臂的“肩、肘、腕、指”要松活自然,肢体和情绪都没有任何的紧张,自然放松,完成一泡“香、清、甘、活”的茶汤。

先将温热茶杯的水倒掉,取茶杯时以泡茶器为中心,不交叉,不越物。右边的杯子右手拿起左手接应,左边的杯子左手拿起右手接应,按逆时针旋转一周温热茶杯,手不可碰杯口,执2/3处,倒水时有送有收。

分茶时,不交叉,不越物,公杯向下倾斜45°分茶,公杯底切忌朝向客人,分茶至杯中七分满。(手法同“行茶五式——温杯”)

双手打开与肩同宽,手掌微微外开敞15°,上扬15°,同时行善礼,带着一颗恭敬的心,真诚亲善地请大家用茶。

左手持杯以为礼,右手托杯以为敬,感恩之心以为品。

饮茶时,坐姿中正,双臂自然举起,有利于呼吸的顺畅,气血循环的改善,同时也表达了对茶及茶人的恭敬之心意。

饮过茶之后,示意茶友将杯子放置原处,方便茶师再次斟茶,同时也会保持茶台的整洁有序。

茶道茶艺的几大步骤是什么

茶道的步骤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茶艺茶道的步骤,一起来看看。

茶艺茶道的步骤

  1、备具候用:将所用的茶具准备就绪,按正确顺序摆放好,主要有:紫砂水平壶、公道

  杯、品茗杯、闻香杯等。

  2、恭请上坐:请客人依次坐下。

  3、焚香静气:焚点檀香,营造肃穆详和气氛

  4、活煮甘泉:泡茶以山水为上,用活火煮至初沸。

  5、孔雀开屏:介绍冲泡的茶具。

  6、叶嘉酬宾:叶嘉是茶叶的代称,这是请客人观赏茶叶,并向客人介绍此茶叶的外形、色泽、香气特点。

  7、孟臣沐淋:用沸水冲淋水平壶,提高壶温。

  8、高山流水:即温杯洁具,用紫砂壶里的水烫洗品茗杯,动作舒缓起伏,保持水流不断。

  9、乌龙入宫:把乌龙茶拨入紫砂壶内。

  10、百丈飞瀑:用高长而细的水流使茶叶翻滚,达到温润和清洗茶叶的目的。

  11、春风拂面:用壶盖轻轻刮去壶口的泡沫。

  12、玉液移壶:把紫砂壶中的初泡茶汤倒入公道杯中,提高温度。

  13、分盛甘露:再把公道杯中的茶汤均匀分到闻香杯中。

  14、凤凰三点头:采用三起三落的手法向紫砂壶注水至满。

  15、重洗仙颜:用开水浇淋壶体,洗净壶表,同时达到内外加温的目的。

  16、内外养身:将闻香杯中的茶汤淋在紫砂壶表,养壶作用的同时可保持壶表的温度。

  17、游山玩水:将紫砂壶在茶船边沿抹去壶底的水分,移至茶巾上吸干壶底。

  18、自有公道:把泡好的茶倒入公道杯中均匀。

  19、关公巡城:将公道杯中的茶汤快速巡回均匀地分到闻香杯中至七分满。

  20、韩信点兵:将最后的茶汤用点斟的手式均匀地分到闻香杯中。

  21、若琛听泉:把品茗杯中的水倒入茶船。

  22、乾坤倒转:将品茗杯倒扣到闻香杯上。

  23、翻江倒海:将品茗杯及闻香杯倒置,使闻香杯中的茶汤倒入品茗杯中,放在茶托上。

  24、敬奉香茗:双手拿起茶托,齐眉奉给客人,向客人行注目礼。然后重复若琛听泉至敬奉香茗程序,最后一杯留给自己。

  25、空谷幽兰:示意用左手旋转拿出闻香杯热闻茶香,双手搓闻杯底香。

  26、三龙护鼎:示意用拇指和食指扶杯,中指托杯底拿品茗杯。

  27、鉴赏汤色:观赏茶汤的颜色及光泽。

  28、初品奇茗:在观汤色、闻汤面香后,开始品茶味。

  29、二探兰芷:即冲泡第二道茶。

  30、再品甘露:细品茶汤滋味。

  31、三斟石乳:即冲泡第三道茶。

  32、领略茶韵:通过介绍体会乌龙茶的真韵。

  33、自斟漫饮:可让客人自己添茶续水,体会冲泡茶的乐趣。

  34、敬奉茶点:根据客人需要奉上茶点,增添茶趣。

  35、游龙戏水:即鉴赏叶底,把泡开的茶叶放入白瓷碗中,让客人观赏乌龙茶“绿叶红镶边”的品质特征。

  36、尽杯谢茶:宾主起立,共干杯中茶,相互祝福、道别。

  茶道的步骤

  首先点火煮水,将沸水倾入紫砂壶、公道杯、闻香杯、品茗杯中,洁具提温。

  将茶叶放入茶壶中,多少以占其容积之七分为宜。——“乌龙入宫”

  沸水冲入茶壶中,“高山流水”,即高处直接冲入,使开水有力地冲击茶叶,之后盖沫(将溢出壶顶的泡沫刮去)——“春风拂面”。

  盖好壶盖,以沸水淋于壶上。即对茶壶进行淋顶。——“重洗仙颜”

  第一壶茶为洗茶不喝,沸水倒入壶中,迅速倒出。以初沏之茶浇冲杯子,称“洗杯”——“若琛出浴”

  第二壶茶,就可以准备斟茶了。

  将壶中茶倒入公道杯,为使每个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玉液回壶” 用茶夹将闻香杯、品茗杯分组,放于茶盘。 将茶分别倒入闻香杯,茶斟七分满。茶水亦应合好斟完,剩下之余津还需一点一抬头地依次点入四杯之中。此过程称为“关公巡城”和“韩信点兵”。四个杯中茶的量,色须均匀相同,方为上等功夫。

  主人将斟毕的茶,双手依长幼次策奉于客前,先敬首席,然后左右佳宾,自己最末。 将茶倒入品茗杯(将品茗杯扣在闻香杯上,一指扣品茗杯,两指夹闻香杯,向内翻转),轻嗅闻香杯中的余香。 最后,就可以品茗了,用三指取品茗杯(大指和二指捏杯两端,中指托杯底),分三口轻啜慢饮——“三龙护鼎”。

  佛道茶艺的步骤

  (一)莲步入场

  在平和优雅的佛乐声中,住持师和大师兄、二师兄、两位沙弥尼身着佛装,穿海青,披幔衣,轻移莲步,进入禅房。众尼拐弯走的是直角,佛家认为无方不圆,要修到功德,需要行走有方,拜佛有礼。行走坐卧,皆有佛理。

  (二)焚香顶礼

  进入禅房后按次序站于拜垫前,住持师到供桌前,右手持香,左手三指在前,右手三指在后,将香在灯上点燃,二指夹香,双手顶礼,心中默念:弟子恭敬供养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以香头点绕小圈,焚香行礼。小圈代表十 方法 界,十方是佛教中的空间,三世是佛教中的时间,佛、法、僧是佛教“三宝”,焚香顶礼,表达虔诚之意。

  (三)礼佛三拜

  焚香之后再拜佛,这是标准的佛教拜佛仪式。两足呈八字站好,曲膝弯腰,右手按于拜垫代表佛,左手按于拜垫左上方代表法,右手从移至右上方与左手并齐,两拇指相接,掌心向上翻莲花掌,五体投地,心中想着为众生接福接寿,左手接福,右手接寿。收掌虚握,手心向下,心想将福寿施于众生。古时的五福为长命、富贵、健康、道德、和平。礼佛三拜,为众生祈求福寿双全,与中国茶德的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相处、敬爱为人一脉相承,意蕴相通。

  (四)普施甘露

  住持师到供桌前,合十行礼,取净杯上一柱香点燃,摆放于供桌。右手持净杯绕香三匝,左手仰竖慧力智三指,右手持杯放于左手三指上,取柳枝放于杯上,竖二指靠杯边,走到拜垫前,右手中指在杯中水面写佛字,在左手腕处写佛字,并用柳枝蘸水点洒。然后长跪拜垫上,再用柳枝蘸水向左、中、右点洒甘露。再绕四周向四方普洒甘露。佛教教义含普施甘露,普渡众生。佛是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悟之佛,而迷与悟,惑与觉,只在吾人方寸之间。而茶也古称甘露,先苦后甘,其滋味在于自我品尝,而难以明示。可见茶佛一理,茶佛一味很有道理。

  (五)打坐禅定

  礼佛三拜后,住持师、大师兄、二师兄便要打坐参禅入定。禅定是佛教的基本修持方法,禅是静虑之意,定是指心专注一境而不散乱。坐禅要半跏趺而坐,头背正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且“过午不食”。茶叶性淡,醒脑提神,利于佛教修练禅定。所以佛家把茶叶称为“神物”,历来倡导 饮茶 ,达到止息杂虑,安静沉思,静心自悟。

  (六)抽衣净手

  在住持师、大师兄、二师兄禅定之时,沙弥尼即做泡茶的准备工作,脱去幔衣、海青,只留小衣,便于操作。按照佛教的习俗,将衣服整齐有序地折叠起来,放于垫上,默念“阿弥陀佛”,虔诚认真。然后净手,不仅为了卫生,也是一种礼貌。

  (七)烫杯泡茶

  两沙弥尼摆放好茶几。二师兄为主泡,两沙弥将茶具放在二师兄茶几上,然后生火烧水。五台山佛茶用的是佛地圣水——般若泉泉水。般若泉水具有清心保健的功效,是泡茶的佳品,曾有“茗啜般若智爽神怡”的美称。煮水用的是五台山千百年来传统的粘土火炉和无烟硬木木炭,有“圣火煮圣水”之说。壶是山西传统的泥沙壶,保留着泥土的自然本色,有良好的保味和保鲜作用。

  二师兄温壶烫杯,注入茶海,静心分茶,将茶三次分拨,置于壶内,默念“阿弥陀佛”。接着以“银河落天”手法注水入壶,然后以“菩萨点化”和“普渡众生”的妙法冲茶泡茶,使佛茶真正具有“佛”的含意。

  (八)敬茶献茶

  敬茶的顺序是先敬佛、再敬师,然后献宾客。第一杯敬佛、敬法,第二杯敬师、师兄。佛教讲究功德,主张清心寡欲,明心见性,品茶悟道。敬师之后,沙弥尼将茶奉献给各位来宾,宾客接茶时,端坐平视,双手合十,行合十礼,不需用手去接茶。茶放桌上要等住持举杯示意,才可端杯品尝。心静平和慢慢细品,徐徐入口,才能品出其味,领略情趣。佛茶品茶讲究宁静清逸的情趣,不仅仅是感观上的享受,而且也是精神上的建树。

  (九)收杯接碗

  要细心品茶之后,沙弥尼按顺序收杯。陆羽在《茶经》中说:饮茶者,应是“精行俭德之人”,佛教也规定“五戒”、“六度”,推崇精神的修养和生活的简朴,贯穿在茶 文化 和佛教文化之中。

  (十)问讯退场

  在欣赏享受完礼佛茶的意境和甘苦之后,住持师和众沙弥尼要向佛问讯、向宾客问讯,然后按顺序退场。希望礼佛茶以独特的魅力,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和无穷的回味。

十八道的茶道茶艺表演流程步骤

中国茶道发展迅速,目前有很多人都在茶道茶艺表演,那么你们知道茶道茶艺表演步骤是什么样子的吗?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十八道的茶道茶艺表演步骤,一起来看看。

十八道的茶道茶艺表演步骤

  1、清泉初沸:要泡好一壶茶,水质是很重要的,宋代文豪苏东坡 总结 经验 说:“活水还需活火烹”即活煮甘泉。

  2、倾茶入则:将特定的茶慢慢倾入茶则。

  3、鉴赏佳茗:我们所用的乌龙茶是著名的品种安溪“铁观音”,条索卷曲壮结,色泽鲜润,历来有美如观音重如铁,久泡有余香之称。

  4、茶壶淋霖:

  (1)起烫壶的作用。

  (2)烫盅。

  (3)冷却水:因第一泡是中温润泡,水温只需80度左右,起温壶温茶叶的作用,同时能使第二泡的色香味更好的发挥。

  5、乌龙入宫:(落茶)我们把茶壶比成宫殿,呈现出乌龙茶的身价。品饮乌龙茶讲究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头一泡冲出的茶汤我们一般不喝。

  6、若琛出浴:若琛是古代景德镇的一位制杯能手,因它制的杯白、小、薄,后人为了纪念他,把品茗杯也称若琛杯。

  7、悬壶高冲:(冲茶)高冲有利于激烫茶叶,使它的色、香、味更好的发挥。

  8、推泡抽眉:是用壶盖刮去泛起的白色泡沫。

  9、熏洗仙颜:冲洗壶身,同时观看茶熟。

  10、游山玩水:把壶底的余水沾干抹掉。

  11、关公巡城:将冲泡一分钟左右的茶依次巡回注入茶海,均匀分配茶汤,使每一杯茶浓度一样。而茶应倒七分满留下三分是情意,以表示我们对中国茶 文化 的情和意。

  12、韩信点兵:壶中茶少许时,一点一点均匀地滴入各茶杯中,以表达点点滴滴的茶香味一致。

  13、鲤鱼翻身:把闻香杯的茶倒入品茗杯中,将扣合的杯子翻转过来,称之为“鲤鱼翻身”。中国古神话 传说 ,鲤鱼翻身跃过龙门可化龙而去,我们借助这道程序祝福在坐的各位嘉宾,生活美满,事业发达。

  14、喜闻幽香:把闻香杯轻轻提起,将空杯角触及鼻端,深呼吸,喜闻幽香。

  15、三龙护鼎:(端杯)艺术上端品茗杯的姿势,拇指和食指轻扶品茗杯沿,中指顶住杯底。

  16、鉴赏汤色:(看茶)请看看茶汤的颜色是否清澈明亮。

  17、细品佳茗:一杯茶分几小口慢慢啜饮,您会感到口鼻生香,喉低回甘。

  18、重赏余韵:重赏品茗空杯的余香。

  铁观音十八道茶艺表演

  第一道:“若琛出浴”茶是至清至洁,天寒地域的灵物,用开水烫洗一下,本来就已经干净的品茗杯和闻香杯。使杯杯底做到至清至洁,—尘不染,也是对各位嘉宾的尊敬。

  第二道:“火煮山泉”泡茶用水极为讲究,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是一个精通茶道的茶人,他总结泡茶的经验时说:“活水还须活火烹”活煮甘泉,即用旺火来煮沸壶中的山泉水,今天我们选用的是纯净水。

  第三道:“叶嘉酬宾”叶嘉是宋代诗人苏东坡对茶叶的美称,叶嘉酬宾是请大家鉴赏茶叶,可看其外形、色泽,以及嗅闻香气。这是铁观音,其颜色青中常翠,外形为包揉形,以匀称、紧结、完整为上品。

  第四道:“孟臣沐淋”孟臣是明代的制壶名家(惠孟臣),后人将孟臣代指各种名贵的紫砂壶,因为紫砂壶有保温、保味、聚香的特点,泡茶前我们用沸水淋浇壶身可起到保持壶温的作用。亦可借此为各位嘉宾接风洗臣,洗去一路风尘。

  第五道:“若琛出浴”茶是至清至洁,天寒地域的灵物,用开水烫洗一下,本来就已经干净的品茗杯和闻香杯。使杯身杯底做到至清至洁,—尘不染,也是对各位嘉宾的尊敬。

  第六道:“乌龙入宫”茶似乌龙,壶似宫殿,取茶通常取壶的二分之一处这主要取决于大家的浓淡口味,诗人苏轼把乌龙入宫比做佳人入室,他言:“细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在诗句中把上好的乌龙茶比作让人一见倾心的绝代佳人,轻移莲步,使得满室生香,形容乌龙茶的美好。

  第七道:“高山流水”茶艺讲究高冲水,低斟茶。

  第八道:“春风拂面”用壶盖轻轻推掉壶口的茶沫。乌龙茶讲究“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功夫茶的第一遍茶汤,我们一般只用来洗茶,俗称温润泡,亦可用于养壶。

  第九道:重洗仙颜:意喻着第二次冲水,淋浇壶身,保持壶温。让茶叶在壶中充分的释放香韵。

  第十道:“游山玩水”功夫茶的浸泡时间非常讲究,过长苦涩,过短则无味,因此要在最佳时间将茶汤倒

  第十一道:“祥龙行雨”取其“甘霖普降”的吉祥之意。“凤凰点头”象征着向各位嘉宾行礼致敬

  第十二道:“珠联璧合”我们将品茗杯扣于闻香杯上,将香气保留在闻香杯内,称为“珠连璧合”。在此祝各位嘉宾家庭幸福美满。

  第十三道:“鲤鱼翻身”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鲤

  鱼翻身跃过龙门可化龙而去,我们借这道程序,祝福在座的各位嘉宾跳跃一切阻碍,事业发达

  第十四道:“敬奉香茗”坐酌淋淋水,看间涩涩尘,无由持一碗,敬于爱茶人。

  第十五道:“喜闻幽香” 请各位轻轻提取闻香杯45度,花好月圆,把高口的闻香杯放在鼻前轻轻转动,你便可喜闻幽香,高口的闻香杯里如同开满百花的幽谷,随着温度的逐渐降低,你可闻到不同的芬芳。

  第十六道:“三龙护鼎” 即用大拇指和食指轻扶杯沿,中指紧托杯底,这样举杯既稳重又雅观

  第十七道:“鉴赏汤色”现请嘉宾鉴赏铁观音的汤色呈金黄明亮。

  第十八道:“细品佳茗”一口玉露初品,茶汤入口后不要马上咽下,而应吸气,使茶汤与舌尖舌面的味蕾充份接触您可小酌一下;第二口 好事成双,这口品下主要品茶汤过喉的滋味是鲜爽,甘醇还是生涩平淡;第三口 三品石乳,您可一饮而下。希望各位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充分享受那幽情雅趣,让忙碌的身心有个宁静的回归。

  茶道表演流程

  第一道净手和欣赏器具

  也就是洗手,喝茶卫生很重要,先引茶人荷,请来宾赏茶,然后是赏具:品茶讲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镇的瓷器或宜兴的紫砂壶为上,这个都是为了喝茶前有个放松心情的准备。

  第二道烫杯温壶

  就是把茶叶器具都用开水冲洗一次,目的也是为了卫生清洁,同时给茶具预热,这样出来的茶的味道更香,将沸水倾入紫砂壶、公道杯、闻香杯、品茗杯中,也有朋友说这叫洁具提温。

  第三道马龙入宫

  把茶叶放到器具里,也就是放茶过程到茶壶里,名字叫的好听,程序简单,表演可以适当加入花式,更具有茶韵。

  第四道洗茶

  将沸水倒入壶中,让水和茶叶适当接触,然后又迅速倒出。目的是为了把茶叶表面的不清洁物质去掉,还有就是把没炒制好的茶叶过滤掉。

  第五道冲泡

  把沸水再次倒入壶中,倒水过程中壶嘴“点头”三次,别一次把壶倒满,茶道的程序其实也只是好看而已,只有这步才是平时大家常用的,表演上有即所谓“凤凰三点头”,向客人示敬。

  第六道春风拂面

  完全是表现技巧美观需求,水要高出壶口,用壶盖拂去茶末儿,把浮在上面的茶叶去掉,为的是只喝茶水不要让上面浮的茶叶到口中。

  第七道封壶

  盖上壶盖,保存茶壶里茶叶冲泡出来的香气,用沸水遍浇壶身也是这个目的。

  第八道分杯

  准备喝茶开始的步骤,用茶夹将闻香杯、品茗杯分组,放在茶托上,方便加茶。

  第九道玉液回壶

  轻轻将壶中茶水倒入公道杯,使每个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给人精神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刺激,简单点说就是给客人每人一杯茶。

  第十道分壶

  然后将茶汤分别倒入每个客人的闻香杯,茶道的程序茶斟七分满,表示对客人的尊敬。

  第十一道奉茶

  把杯子双手送到客人面前注意倒茶礼仪,以茶奉客的中国古代礼仪之本。

  第十二道闻香

  这个是客人开始独自感悟的步骤,客人将茶汤倒入品茶杯,轻嗅闻香杯中的余香,最好能有陶醉状,表示对主人茶的欣赏和赞叹。

  第十三道品茗

茶道的茶艺步骤_茶艺茶道

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茶道的茶艺步骤,一起来看看。

茶道乌龙茶的茶艺步骤

  第一道:焚香静气,活煮甘泉

  焚香静气,就是通过点燃这支香,来营造祥和、肃穆、无比温馨的气氛。希望这沁人心脾的幽香,使大家心旷神怡,也单元您的行贿伴随着这支悠悠袅袅的香烟,升华到高雅而神奇的境界。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是一个精通茶道的茶人,他总结泡茶的经验时说:“活水还须活火烹”活煮甘泉,即用旺火来煮沸壶中的山泉水。

  第二道:孔雀开屏,叶嘉酬宾

  孔雀开屏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的羽毛,我敏捷孔雀开屏这道程序,向嘉宾们介绍今天的泡茶所用的精美的功夫茶具。

  “叶嘉”是苏东坡对茶叶的美称,叶嘉酬宾,就是请大家鉴赏乌龙茶的外观形状。

  第三道:大彬沐淋,乌龙入海

  大彬是明代制作紫砂壶的一代宗师,它所制作的紫砂湖北历代茶人叹为观止,视为至宝,所以后人把子砂壶称为大彬壶。大彬沐淋就是用开水浇烫茶壶,,其目的是洗壶和提高壶温。

  武夷岩茶属乌龙茶类,把武夷岩茶放入紫砂壶内称为乌龙入宫。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风拂面

  武夷茶艺讲究“高冲水,低斟茶。”高山流水即茶艺小姐将开水壶提高,向紫砂壶内冲水,使壶内茶叶随水浪翻滚,起到用开水洗茶的作用。冲水时要沿着壶的边沿冲,以免冲破“茶胆”。

  “春风拂面”是指用壶盖轻轻地刮去茶壶表面的白色泡沫,使壶内的茶汤更加清澈洁净。

  第五道:五龙入海,重洗仙颜

  品武夷岩茶讲究“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头一泡冲出的我们一般不喝,直接注入茶海。因为茶汤呈琥珀色,从壶口流向茶海好似蛟龙入海,所以称之为乌龙入海。

  “重洗仙颜”本是武夷九曲溪畔的一处摩崖石刻,在这里寓为第二次冲泡。第二次冲水不仅要将开水注满紫砂壶,而且在加盖后还要用开水浇淋壶的外部,这样内外加温,有利于茶香的散发。

  这道程序完成后,一般要根据茶的品种和当日的气温闷茶1—1.5分钟。闷茶的时间太短,茶色浅味薄,岩韵不明显。闷茶的时间若太长,则“熟汤失味”,且茶味苦涩。

  第六道:玉液移壶,再注甘露

  冲泡武夷岩茶要具备两把壶,一把子砂壶用于泡茶。称为“泡壶”或“母壶”;另一把容积相等的壶专门用于储存茶泡好的茶汤,称为“海壶”或子壶。把母壶中冲泡好的茶汤倒入子壶,称为玉液移壶。母壶中的茶水倒干净后乘热再冲水,称之为“再注甘露”

  第七道:祥龙行雨,凤凰点头

  江海壶中的茶汤快速均匀第依次注入闻香杯中,称为“祥龙行雨”,取其“甘露普降”的吉祥之意。

  当海壶中的茶汤所剩不多时则应将巡回快速斟茶改为点斟,这是茶艺小姐的手势一高一低有节奏地点斟茶水,形象地称之为“凤凰点头”,象征着香嘉宾行礼致敬。

  过去有人将这道程序称为“关公巡城,韩信点兵”饮这样说刀光剑影,杀气太重,有违茶道以“和”为贵的基本精神。

  第八道:龙凤呈祥,鲤鱼翻身

  闻香杯中斟满茶后,将瞄有龙图案的品茗杯倒扣在闻香杯上,称为龙凤呈祥。把扣合的杯子翻转过来,称为鲤鱼翻身。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鲤鱼翻身越过龙门可化龙而去。我们借助这道程序,祝福大家家庭和睦,事业发达。

  第九道:捧杯敬茶,众手传盅

  捧杯敬茶是由茶艺小姐用双手把龙凤杯捧到齐眉高,然后恭恭敬敬地向左侧第一位客人行注目点头礼把茶传给他,客人接到茶后不能独自先品为快,而应当也恭恭敬敬第香茶艺小姐点头致谢,并按茶艺小姐的姿势依次将茶传给下一位客人,直到传到离茶艺小姐最远的一位客人位置为止。然后再从左侧依次传茶。通过捧杯敬茶,众手传盅,可使大家心贴的更近,感情更亲近,气氛更融洽。

  当每位客人手中都得到一杯茶后,茶艺表演进入新的阶段。武夷功夫茶艺分为两个阶段,前九道程序是由茶艺小姐操作,为客人烧水、冲茶、斟茶、敬茶。从第十道程序开始,客人更直接参与茶事活动,宾主共同品茗赏艺。

  第十道:鉴赏双色,喜闻高香

  客人用左手将描有龙凤的茶杯端稳,用右手将闻香杯慢慢提起来,这是闻香杯中的热茶全部注入品茗杯中,随着品茗杯温度的升高有热敏陶瓷烧制的乌龙图案会从黑色变成五彩色。这时要观察杯中的茶汤是否呈清亮艳丽的琥珀色。

  喜闻高香,是武夷品茶中的头一闻,客人闻一闻杯底留香。第一闻,是闻茶香的纯度,看是否香高辛锐无异味。

  第十一道:三龙护鼎,初品奇茗

  用拇指、食指扶杯、用中指托住杯底的姿势来端杯品茶。这样拿杯即稳当有美观。三根手指寓为三龙。

  初品奇茗使武夷山品茶三品中的第一品。茶汤入口后不要马上咽下,而应吸气,使茶汤在口腔中翻滚流动,让茶汤与舌根、舌尖、舌面、舌侧的味蕾都充分接触,以便能更精确地品悟出奇妙的茶味。初品奇茗主要是品这泡茶的火功水平,看有没有“老火”或“生青”。

  第十二道:再斟流霞,二探兰芷

  再斟流霞是指客人斟第二道茶。《全唐诗·题武夷》中写道:“只得流霞酒一杯,空中瑟鼓几时回”。流霞原是寓酒,但在斟武夷岩茶时,茶汤清亮艳丽恰似流霞在杯中晃动,所以我们借用流霞来赞美武夷岩茶的汤色。

  宋代范仲淹有诗云:“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兰花之香是世人公认的王者之香。二探兰芷十第二次闻香。客人可细细地对比看看那清幽、淡雅、甜润、悠远、捉摸不定的茶香是否比单纯的兰花之香更胜一筹。

  第十三道:二品云腴,喉底留甘

  “云腴”是宋代书法家黄庭坚对茶的美称。“二品云腴”即品第二道茶。二品主要是茶的滋味,看茶汤过喉是鲜爽、甘醇,还是生涩、平淡。

  第十四道:三斟石乳,荡气回肠

  “石乳”是元代武夷山贡茶中的珍品,后来用来代表武夷茶。三斟石乳表示斟第三道茶。荡气回肠是第三次闻香。品啜武夷岩茶,闻香讲究“三口气”即不用鼻子闻,而是用口大口大口吸入茶香,然后像抽香烟一样,从鼻腔呼出,这样可以全身心地感受茶香,更细腻地辨别茶叶的香型特征。茶人们称这种闻香方法为“荡气回肠”。第三次闻香还在于鉴定茶香的持久性。

  第十五道:含英咀华,领悟岩韵

  “含英咀华”食品第三道茶。通过品饮了头两道茶,茶的生涩感已消失,从第三道开始回甘。清代大才子袁枚在品饮武夷岩茶时说:“品茶应含英咀华并徐徐咀嚼而体贴之”其中英和华都是花的意思,含英咀华就好像嘴里含着小花一样慢慢咀嚼,细细回味,只有这样才能领悟到武夷岩茶的“香清甘活”无比美妙的岩韵。

  第十六道:君子之交,水清味美

  “君子之交淡如水”,而那淡中之味恰似喝了头三道浓茶之后,再喝一口白开水。喝这口白开水千万不可急急咽下,而应当像含英咀华那样慢慢玩味。咽下白开水后,再张口吸一口气,这时你一定会感到满口生津、回味甘甜、无比舒畅。多数人都会有“此时无茶胜有茶”的感觉。这道程序反映了人生的哲理:平平淡淡总是真。

  第十七道:名茶探趣,游龙戏水

  好的武夷岩茶七泡有余香,九泡仍不失茶的真味。名茶探趣是请客人自己动手,看一看壶中的茶还能泡到第几道。

  游龙戏水是把泡后的茶叶放到清水杯中,让客人观赏经多次冲泡后充分舒展的茶叶叶片,行话讲:“看叶底”武夷岩茶属半发酵茶,叶底“三分红,七分绿”,称为“绿叶镶红边”。在茶艺表演中,由于乌龙茶的叶片在清水中晃动很像龙在水中玩水,故名“游龙戏水”。

  第十八道:宾主起立,尽杯谢茶

  茶道的基本内容

  1.中国茶文化美学的根可溯源到先秦和魏晋南北朝。奠定中国古典美学理论基础的宗师是大哲学家;

  2.其理论基础源于一些哲学命题;

  3.中国茶文化美学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吸收了佛,道,儒三教的哲学理论,并得益于大批思想家哲学家的推动;

  4.中国茶文化美学强调的是天人合一,从小茶壶中探求宇宙玄机,从淡淡茶汤中品悟人生百味;

  5.中国茶文化美学从哲学的高度,广泛深刻的影响着茶人,特别是从思维方式,审美情趣,艺术想象力及人格的形成。

茶道之泡茶流程_茶道泡茶

  茶道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茶道之泡茶流程,一起来看看。

  茶道之泡茶流程

  第一道净手和欣赏器具

  也就是洗手,喝茶卫生很重要,先引茶人荷,请来宾赏茶,然后是赏具:品茶讲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镇的瓷器或宜兴的紫砂壶为上,这个都是为了喝茶前有个放松心情的准备。

  第二道烫杯温壶

  就是把茶叶器具都用开水冲洗一次,目的也是为了卫生清洁,同时给茶具预热,这样出来的茶的味道更香,将沸水倾入紫砂壶、公道杯、闻香杯、品茗杯中,也有朋友说这叫洁具提温。

  第三道乌龙入宫

  把茶叶放到器具里,也就是放茶过程到茶壶里,名字叫的好听,程序简单,表演可以适当加入花式,更具有茶韵。

  第四道洗茶(醒茶)

  将沸水倒入壶中,让水和茶叶适当接触,然后又迅速倒出。目的是唤醒茶性,为泡好一杯茶做准备。也可以清洁茶叶表面的一些不干净物,还有就是把没炒制好的茶叶刮掉。

  第五道冲泡

  把沸水再次倒入壶中,倒水过程中壶嘴“点头”三次,别一次把壶倒满,茶道的程序虽然每道都有必要性,但这步泡茶都要用上的,也是平时大家常用的,茶艺表演上即所谓“凤凰三点头”,向客人示敬。

  第六道春风拂面

  刮去茶叶冲泡时的泡沫,茶艺表演是表现技巧美观需求,水要高出盖碗口,用壶盖拂去茶末儿,在用盖碗喝茶时,把浮在上面的茶叶去掉,为的是只喝茶水不要让上面浮的茶叶到口中。

  第七道封壶

  盖上壶盖,保存茶壶里茶叶冲泡出来的香气,用沸水遍浇壶身也是这个目的。

  第八道分杯

  准备喝茶开始的步骤,用茶夹将闻香杯、品茗杯分组,放在茶托上,方便加茶。

  第九道奉茶

  把杯子双手送到客人面前注意倒茶礼仪,以茶奉客的中国古代礼仪之本。

  第十道闻香

  这个是客人开始独自感悟的步骤,客人将茶汤倒入品茶杯,轻嗅闻香杯中的余香,最好能有陶醉状,表示对主人茶的欣赏和赞叹。

  第十一道品茗

  现在终于可以喝茶了,呵呵,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轻啜慢饮,然后放下,可以在谈话交流期间继续如此,显示茶在交流中的地位和必不可少身份。

  茶叶的冲泡方法

  1.百鹤沐浴(洗杯):用开水洗净茶具;

  2.观音入宫(落茶):把铁观音放入茶具,放茶量约占茶具容量的五分;

  3.悬壶高冲(冲茶):把滚开的水提高冲入茶壶或盖瓯,使茶叶转动;

  4.春风拂面(刮泡沫):用壶盖或瓯盖轻轻刮去漂浮的白泡沫,使其清新洁净;

  5.关公巡城(倒茶):把泡一、二分钟后的茶水依次巡回注入并列的茶杯里;

  6.韩信点兵(点茶):茶水倒到少许时要一点一点均匀地滴到各茶杯里;

  7.鉴赏汤色(看茶):观尝杯中茶水的颜色;

  8.品啜甘霖(喝茶):乘热细啜,先嗅其香,后尝其味,边啜边嗅,浅斟细饮。饮量虽不多,但能齿颊留香,唯底回甘,心旷神怡。

  在泡行茶过程中,身体保持良好的姿态,头要正、肩要平,动作过程中眼神与动作要和谐自然,在泡茶过程中要沉肩、垂肘、提腕,要用手腕的起伏带动手的动作,切忌肘部高高抬起。

  台湾茶道的泡茶步骤

  一、温壶:以热水淋茶壶,提高茶壶温度,才不至于在泡茶的时候水温被茶壶抢走,影响茶汤的风味。

  二、置茶:等待茶壶温热的时间里,将要泡的茶叶从茶仓中取出,放入茶则。这时可以请宾客赏茶,也借这个机会与客人交流,介绍他们认识此茶的特色,香气?颜色?外观?赏完茶后再放回原处。

  三、温润泡:将热水均匀地淋在茶叶上,使茶叶受热即可,不需要太多的水,淋上后立刻倒出来。目的在使某些比较紧结的茶(像阿里山石棹一带的珠露茶)舒张,这样茶汤才会均匀好喝,也有些人觉得这样比较清洁,但并不是每一种茶都适合温润泡这道手续。

  四、醒茶:将温润泡用的水完全倒到茶海当中,静待一段时间让茶叶舒缓。等待醒茶的时间可用茶海中的热水温闻香杯。

  五、冲泡:注水量以所泡的杯数决定,放入的茶种、与茶叶量多寡会影响冲泡所需的时间,至少需要四十五秒到一分钟,有些需要一分半钟,这段时间用可以用来温饮杯。

  六、奉茶:将茶壶内所泡的茶完全倒于茶海中使茶色、茶味均衡并沈淀杂质。将茶倒入闻香杯中约七分满,或用扣杯的方式,正面图样对正面图像,倒过来奉茶增添品茶的乐趣(基于卫生考虑,扣杯的方式只适用于第一泡)。

  七、品茶:将闻香杯中的茶倒入饮杯中,此时可品闻茶香。喝茶的时候不要手拿杯缘,如果以右手喝茶,应把中指放在杯腹十二点钟方位、拇指放六点钟方位,并以八点钟方位喝茶。并分成三次喝,感受热茶、温茶、与冷茶的滋味。

  泡完三泡茶后,将茶壶中的茶叶以茶匙舀至渣方,此时可请客人赏茶底。洗壶分两次,先注水后清一下湖盖,再把壶中的水倒掉。再来做第二次洗壶,水量要比较多,将茶海与茶杯一起用热水烫过清洗。

  将客人所使用的杯子收回,依序从右边开始回收,归位以后开始洗杯,可直接用循杯的方式洗杯,再将多余的茶汤与水可以倒入水方,即完成第一循的茶席。

盖碗泡茶的几个小技巧

盖碗泡茶的几个小技巧

  中国的喝茶历史非常悠久,泡茶也是很有讲究的,有的朋友就喜欢用盖碗泡茶,凡是对茶有点爱好的人,家里肯定有一只盖碗。鲁迅先生就在《喝茶》一文中写道:“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

  盖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又称三才碗。难怪有人说,给碗加个盖,它就不是一只普通的饭碗了!

  盖碗的三部分各有寓意,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你瞧瞧,中国古人是多么地有智慧,小到一只握在手里的茶具都蕴含着天地自然的哲学大义。难怪有人说,中国不是没有哲学,而是中国的哲学蕴藏在最简单的日常中。

  盖碗和茶壶不同,它是将冲泡与饮用合二为一的茶具。盖碗茶分为个人使用与多人使用两种方式。个人使用不难理解,电视剧里不常有盖碗泡茶端给客人饮用的待客之礼嘛。在《铁齿铜牙纪晓岚》中,乾隆不也总拿着一个青花瓷盖碗批奏折嘛。

  盖碗泡茶先学这几招

  说到盖碗的'泡茶法,赤椒的王琼老师将之总结为行茶十式。收起惊讶的嘴巴,王琼老师说了,这是最简单的茶席和最简单的泡茶方式。由于干货太多,我们将盖碗行茶十式分为两集讲解。想喝好茶,就别嫌麻烦咯。

  行茶一式:主客行礼

  茶师在座位上端坐,现行注目礼,然后身体向前倾斜15度,行善礼,表示泡茶开始。它表示了茶师对茶友、对茶以及对自然的尊敬。

  行茶二式:备茶

  备茶就是把茶放到茶则上。用右手取茶则,置于左手掌心,再用右手取茶罐,把茶叶从外及里旋转,让茶叶出到茶则上。

  这个动作一定要反复练习,我试过,一不小心就会把茶叶撒得到处都是,那可真是一个大写的尴尬呀。还要记得,把用过的茶罐和茶则放回原处。每一件器物都要有所规矩,有所位置,各司其职。

  行茶三式:温器

  双手将碗盖翻开,把碗口比作钟表,在12点处注水,热水从碗盖流入碗身,让整个盖碗从里到外的温透。

  然后,右手执茶针,在碗口的6点处作支点,左手在12点处把碗盖翻回原处,此时双手捧起盖碗,将盖碗的水倒入公杯,继续温烫公杯。请记得,一定要双手。我以前总是单手执盖碗,真是失礼呀!

  行茶四式:投茶、摇香、闻香

  投茶:温器之后的第一时间将茶叶投入碗中,用茶碗里的热气和湿气来做第一次醒茶。这真是三观呀!有和我以前一样,认为醒茶是在注水之后的盆友请举手!

  摇香:双手稳稳地握住盖碗,在胸前震荡三次,有利于干茶更好地发香。下次再觉得自己家的茶不够香,想想是不是遗漏了这一步。

  闻香:闻香时切忌往碗里吐气。先把身体里的浊气吐净,然后把盖碗面向自己,打开15度的缝隙,吸气……果然很香!

  行茶五式:温杯

  还记得刚才倒入公杯的热水吗?温杯就要用到这部分热水了。温杯的顺序,无论是左边还是右边,都是从外及里,以环抱的手礼表达欢迎恭敬之意。记得,右边的事情右手做,左边的事情左手做。别忘了,温后把公杯送回原处。

  行茶六式:润茶

  王琼示范的盖碗泡茶,用的是条索形的高香乌龙茶——武夷岩茶大红袍。对于这款茶的冲泡,王琼老师选用定点旋冲的手法。

  还是把碗口视作钟表,在7点半的地方以45度角注水,用水流与盖碗的作用力产生一个漩涡,由此带动的旋冲力度能让碗里的茶更好地释放它的内质。

  润茶之后要快速出汤,记得不要倒在公杯里,要直接倒到水盂里,因为润茶的茶汤一般不作饮用,直接弃掉。

  出汤之后,碗里的茶会留出一个空位,此时,要把空位转向自己,在空位处注水,这样冲泡的茶汤会更加和谐(说白了,就是不要直接往茶叶上浇水)。

;

茶艺接待礼仪的步骤

茶艺接待礼仪的步骤

茶艺接待礼仪的步骤,在生活中很多朋友都很喜欢喝茶,茶艺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茶艺中包含很多艺茶的技能品茶的艺术,艺茶从选茶到奉茶都是很有章程的,下面分享茶艺接待礼仪的步骤,

茶艺接待礼仪的步骤1

欢迎 在一个完整的装席展示中,禁主人应该首先向来宾行礼以示欢迎。最常见的欢迎礼当属鞠躬礼,并分为站立式、坐式和跪式三种。 站立式鞠躬时男土的动作要领是:两手平贴大腿徐徐下滑,上半身平直弯腰,弯腰时吐气,直身时吸气。弯腰到位后略做停顿,再慢慢直起上身。女士行礼与男士基本相同,只是将双手交握于身前。行礼的速度宜与他人保持一致,以免出现不协调感。 茶席中的坐式鞠躬礼也有男女的不同标准。男士双手握空拳,齐肩宽置于茶桌上,上半身平直前倾,前倾时吐气,直身时吸气。女士与男士的动作区别主要在手部,女士双手交叠于胸前茶桌上,在行礼时保持头部与身体的一致以及视线的自然下移并回正。

在一些特殊的茶席中还会用到跪式鞠躬礼。主客之间的“真礼”以跪坐姿势为预备,背颈部保持平直,上半身向前倾斜,同时双手从膝上渐渐滑下,全手掌着地,两手指尖斜对,身体倾至与膝盖间只留一拳空当(切忌低头不弯腰或弯腰不低头)。稍作停顿慢慢直起上身,弯腰时吐气,直身时吸气。客人之间的“行礼”,两手仅前半掌着地。 在欢迎礼后,还应该彬彬有礼地致辞欢迎应邀者光临,并介绍茶席设计的主题与思路。一般来说,茶席的欣赏形式比较自由,对主讲者没有严格的规范要求,可即席发言,随感而发。

备水水为茶之母,精茗蕴香,借水而发。从礼仪的要求来看,备水需要先备洁净的水,更考究的做法是试水,使客人体会到好水沏好茶的良苦用心。沏茶讲究水的活、甘、清、轻。“活”是指活水,如山润流动的山泉;“甘”是指水味之甘甜,是优质泉水的特点;“清”是指水源清澈纯净、不见杂物;“轻”是指水的比重较小,即水的硬度较小。其次,水以现烧的为好,尤其大火快烧最好。 同时,不同的茶类对冲泡水温有不同的要求;同一种茶类,如果茶叶品质不同,对冲泡水温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此外,冲泡水温的高低,对茶叶内含物质的浸出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要选用合适的煮水器来确保彻茶的水温恰到好处,既不要影响茶品的口感和色泽,又要避免茶叶浮及杯口而妨碍饮茶与交谈。

净具茶席中的'茶具要清洁干爽,茶杯内外不能有丝毫污垢,可以在客人的视线之内清洁茶具,即便是干净的茶杯,也要用开水烫洗一下,这样会给客人带来舒适安心的感受。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净具已不仅仅是一项行茶的程序,而具有相当的礼仪上的意义。

示茶在茶冲泡之前,可以先将茶叶的品种特点进行介绍,并展示干茶,供客人依次传递嗅赏。取茶时应逐步添加为宜,不要一次放人太多,如果茶叶过量,取回的茶叶千万不要再倒人茶叶罐。向壶内或杯内投茶时,应使用茶匙或茶荷投放适量的茶叶,切忌用手抓茶叶,以免杂味混淆影响茶叶的味道。

沏茶彻茶时动作要轻柔持重,通常的做法是把茶壶上下拉三次沏成,称为“凤凰三点头”。这是一种传统的行茶礼仪,是对客人表示敬意,同时也表达了对茶的敬意。上下三次寓意三鞠躬,表达主人对客人有敬意有善心,因此手法宜柔和,不宜太快、太猛烈。同时,水注三次冲击茶汤,更多激发茶性,也是为了泡好茶。

茶艺接待礼仪的步骤2

茶艺不仅仅能规范人们的行为,而且能塑造“茶人”的形象,人们在交际的时候,都是从人的服装,言谈举止来判断一个人的人品,对于茶艺人来说不仅在仪表方面要特别注重,而且在仪态上也要给人温文尔雅的感觉,淡雅的妆容,整齐的发型,和干净的手是一个茶艺人最基本的要求,尤其是手部的举止要求。

泡茶的时候大家首先看到的就是茶艺人的手,在泡茶的时候避免使用护手霜和化妆品,这样不仅会污染茶具而且也会影响茶本身的香气,茶艺人的手很重要,不过泡茶的技能也要非常流畅,茶艺人在泡茶时一举一动都非常重要,规范性的手势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泡茶的时候,提壶,揭盖,注水,行礼都是有规定的章程。

茶艺人不管是站姿,坐姿还是蹲姿也要遵循茶艺人本身的职业,在语言上也要礼貌让人感受到茶艺人身上散发出的儒雅之气,态度谦和有礼会让人印象深刻,最重要的就是眼神和微笑,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个人的眼睛清澈有光会很吸引人,面带微笑会带给人亲切感,茶艺人是非常儒雅的职业,从颜值到技能要求都是非常高的。

随着饮茶的全球化,茶在国外也备受大家的喜欢,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外宾客对茶文化也非常有兴趣,因此茶艺人在对待国外宾客的时候也要非常注意,涉外礼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平等,尊重国外宾客的人格国格以及各国的风俗习惯,各国礼仪的禁忌也需要了解清楚,以免造成不愉快。

茶艺人在接待外宾的时候,一定要礼貌用语,礼貌行动,让外宾感受到茶艺人的热情,不能以貌取人,要谨记“来者都是客”的原则。

绿茶行茶法(具体操作步骤)

西湖龙井行茶法

西湖龙井茶是绿茶中最有特色的茶品之一,在很大程度上,龙井茶又是中国茶的代名词。明人高濂在《四时幽赏录》中评价说:“湖之泉,以虎跑为最;两山之茶,以龙井为佳。”乾隆下江南时,对在龙井狮峰山下胡公庙品饮的龙井茶赞不绝口,将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龙井茶以狮峰山、梅家坞、虎跑村、龙井村所产为最佳。下面介绍西湖龙井茶的表演程式。

表演用具:优质龙井茶、透明玻璃杯、水壶、清水罐、水勺、赏泉杯、赏茶盘、茶匙、干净的硬币等。表演程式及解说:

(一)初识仙姿

龙井茶外形扁平光滑,享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之盛誉。优质龙井茶,通常以清明前采制的为最好,称为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的稍逊,称为雨前茶,而谷雨之后的就非上品了。明人田艺衡曾有“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之语。(《煮泉小品》)

(二)再赏甘霖

“龙井茶、虎跑水”是为杭州西湖双绝,冲泡龙井茶必用虎跑水,如此才能茶水交融,相得益彰。虎跑泉的泉水是从砂岩、石英砂中渗出,流量为43.286.4立方米/日。现在将硬币轻轻置于盛满虎跑泉水的赏泉杯中,硬币置于水上而不沉,水面高于杯口而不外溢,表明该水水分子密度高、表面张力大,碳酸钙含量低。请来宾品赏这甘霖清洌的佳泉。

(三)静心备具

冲泡高档绿茶要用透明无花的玻璃杯,以便更好地欣赏茶叶在水中上下翻飞、翩翩起舞的仙姿,观赏碧绿的汤色、细嫩的茸毫,领略清新的茶香。冲泡龙井茶更是如此。现在,将水注入将用的玻璃杯,一来清洁杯子,二来为杯子增温。茶是圣洁之物,泡茶人要有一颗圣洁之心。

(四)悉心置茶

“茶滋于水,水藉于器”。茶与水的比例适宜,冲泡出来的茶才能不失茶性,又充分展示茶的特色。一般来说,茶叶与水的比例为1:50,即100毫升容量的杯子放入2克茶叶。现将茶叶用茶则从茶仓中轻轻取出,每杯用茶2-3克左右。置茶要心态平静,茶叶勿掉落在杯外。敬茶惜茶,是茶人应有的修养。

(五)温润茶芽

采用“回旋斟水法”向杯中注水少许,以1/4杯为宜,温润的目的是浸润茶芽,使干茶吸水舒展,为将要进行的冲泡打好基础。

(六)悬壶高冲

温润的茶芽已经散发出一缕清香,这时高提水壶,让水直泻而下,接着利用手腕的力量,上下提拉注水,反复三次,让茶叶在水中翻动。这一冲泡手法,雅称凤凰三点头。凤凰三点头不仅为了泡茶本身的需要,为了显示冲泡者的姿态优美,更是中国传统礼仪的体现。三点头像是对客人鞠躬行礼,是对客人表示敬意,同时也表达了对茶的敬意。

(七)甘露敬宾

客来敬茶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也是茶人所遵从的茶训。将自己精心泡制的清茶与新朋老友共赏,别是一番欢愉。让我们共同领略这大自然赐与的绿色精英。

(八)辨香识韵

评定一杯茶的优劣,必从色、形、香、味入手。龙井是茶中珍品,素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佳茗之称。其色澄清碧绿,其形一旗一,交错相映,上下沉浮。通常采摘茶叶时,只采嫩芽称“莲心”;一芽一叶,叶似旗、芽似,则称为“旗”;一芽两叶,叶形卷曲,形似雀舌,故称“雀舌”。闻其香,则是香气清新醇厚,无浓烈之感,细品慢啜,体会齿颊留芳、甘泽润喉的感觉。

(九)再悟茶语

绿茶大多冲泡三次,以第二泡的色香味最佳。因此,当客人杯中的茶水见少时,要及时为客人添注热水。龙井茶初品时会感清淡,需细细体会,慢慢领悟。正如清代茶人陆次之所说:“龙井茶,真者甘香而不洌,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于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为益于人不浅,故能疗疾,其贵如珍,不可多得也。”品赏龙井茶,像是观赏一件艺术品。透过玻璃杯,看着上下沉浮的茸毫,看着碧绿的清汤,看着娇嫩的茶芽,龙井茶仿佛是一曲春

天的歌、一幅春天的画、一首春天的诗。让人置身在一派浓浓的春色里,生机盎然,心旷神怡。

(十)相约再见

鲁迅先生说过:“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今天我们在此共饮清茶也是一种缘份。“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愿有缘再次相聚,谢谢大家。

茶道步骤,最好有图解

工具:茶壶、随手泡、茶盘、茶托、茶池(茶海)、茶洗、茶杯(品茗杯、功道杯、闻香杯)、茶针、茶勺、茶夹\x0d\x0a\x0d\x0a茶壶(紫砂壶),是泡茶的咯;随手泡,是煮水的;茶盘,是沏茶时用来放茶杯的。茶托,是客人面前用来放茶杯的;茶池,是放在茶盘下面用来放洗杯的废水;茶洗,是一个大碗,用来洗茶杯的;品茗杯,是用来喝茶用的;功道杯,是在斟茶前,要把茶水从茶壶倒入公道杯,之后才倒入品茗杯的。闻香杯,是用来暖手和闻茶香的;茶针,用来通壶嘴;茶勺,是用来装茶叶的;茶夹,就是用来夹住茶杯,进行洗茶杯等工作。\x0d\x0a\x0d\x0a步骤:温壶,烫杯,装茶,高冲,盖沫,淋顶,洗茶,洗杯,分杯,低斟,奉茶、闻香、品茗。\x0d\x0a\x0d\x0a首先点火煮水,将沸水倾入紫砂壶、公道杯、闻香杯、品茗杯中,洁具提温。\x0d\x0a\x0d\x0a将茶叶放入茶壶中,多少以占其容积之七分为宜。——“乌龙入宫”\x0d\x0a\x0d\x0a沸水冲入茶壶中,“高山流水”,即高处直接冲入,使开水有力地冲击茶叶,之后盖沫(将溢出壶顶的泡沫刮去)——“春风拂面”。\x0d\x0a\x0d\x0a盖好壶盖,以沸水淋于壶上。即对茶壶进行淋顶。——“重洗仙颜”\x0d\x0a\x0d\x0a第一壶茶为洗茶——“若琛出浴”,不喝,沸水倒入壶中,迅速倒出。\x0d\x0a\x0d\x0a以初沏之茶浇冲杯子。称:洗杯。\x0d\x0a\x0d\x0a第二壶茶,就可以准备斟茶了。“玉液回壶”——将壶中茶倒入公道杯,为使每个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x0d\x0a\x0d\x0a用茶夹将闻香杯、品茗杯分组,放于茶盘。\x0d\x0a\x0d\x0a将茶分别倒入闻香杯,茶斟七分满。茶水亦应合好斟完,剩下之余津还需一点一抬头地依次点入四杯之中。此过程称为“关公巡城”和“韩信点兵”。四个杯中茶的量,色须均匀相同,方为上等功夫。\x0d\x0a\x0d\x0a主人将斟毕的茶,双手依长幼次策奉于客前,先敬首席,然后左右佳宾,自己最末。\x0d\x0a\x0d\x0a将茶倒入品茗杯(将品茗杯扣在闻香杯上,一指扣品茗杯,两指夹闻香杯,向内翻转。),轻嗅闻香杯中的余香。\x0d\x0a\x0d\x0a最后,就可以品茗了,用三指取品茗杯(大指和二指捏杯两端,中指托杯底),分三口轻啜慢饮。——“三龙护鼎”。

标签: 十式 行茶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dongkepu.com/zonghezhishi/w79o9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