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懂科普 >

综合知识

> 陈曼生紫砂壶

陈曼生紫砂壶

陈曼生紫砂壶

陈曼生是中国紫砂壶艺术的大师,被誉为“紫砂壶界的活化石”。他的作品在全球拍卖市场上备受瞩目和追捧,是收藏家追求的收藏之一。陈曼生的紫砂壶是以传统的制作技艺为基础,同时充满了创新、时尚和现代感,彰显着他无愧于“紫砂大师”的称号。他的作品不仅外观精美,而且细节处的处理非常精细,每一款作品都有深刻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不肥而坚,是以永年的紫砂壶石瓢壶的由来

在有关“曼生壶”的史料中并没有发现有“石瓢”的记载,曼生瓢铭文七行十四字:“不肥而坚,是以永年。曼生作瓢壶铭。”这就是说,这种砂壶最初的称谓是“瓢壶”而非“石瓢壶”。

传承的紫砂器型很多,每一种都有它特定的含义,每一种都是前人精心创作的结晶,每一款都见证了紫砂文化的发展过程,其中数石瓢最为经典。

石瓢因其古朴简练的造型深受壶友的喜爱,更是艺人必做的壶型之一,从创作至今,石瓢的附属款又有景舟石瓢、子冶石瓢、汉棠石瓢与乳鼎石瓢等,但最开始石瓢并非叫石瓢,我就来理下石瓢名称的演变过程。

陈曼生缘何以“瓢”冠以此壶之名呢?

在各式“曼生壶”中多有以葫芦为原形的铭壶,如:葫芦壶、匏瓜等。

葫芦是一种一年声草本植物,其果实 有呈“8”字形,有呈梨形,民间将果实之干壳或纵向剖开两半或横向截去部分,便成了盛器,亦即瓢。

陈曼生可能就是依据后者葫芦瓢的原形设计壶形而将此壶命 为“瓢壶”的。当然,为使用方便实用,成型的瓢壶与原形相比,在形态上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如为方便提盖子,便于清理茶渣,壶盖为压盖,壶口为阔口;为使用 摆置稳当,壶身上小下大更加夸张,使重心下垂。

“瓢壶”何时改称“石瓢壶”?有文章说,“这应该从顾景舟时期说起,顾引用古文“弱水三千,仅饮一瓢”从而改称“石瓢”,从此相沿均称石瓢壶;

又说“陈曼生与朱石梅分别在其参与的瓢壶铭文:“煮白石,泛绿云,一瓢细酌邀桐君”和“梅花一瓢,东阁招邀”也是顾老为之更名的直接依据。

紫沙壶大师有哪些

紫砂壶大师有:供春、时大彬、陈曼生、瞿应绍、陈鸣远等。

1、供春

供春又称龚春,正德嘉靖年间人,生卒不详,是历史上第一位做紫砂壶出名的紫砂艺人。 其本为一书童,所制茗壶精巧实用,其名遂传于后世,在紫砂中,一款树瘿形的紫砂壶,即被称之为供春壶。

2、时大彬

时大彬号少山,又称大彬、时彬,明万历年间人,著名紫砂“四大家”之一时朋的儿子。他是紫砂茗壶发展史上的一位里程碑式人物,当时被公认为“超越千古”的第一大家。

3、陈曼生

陈曼生论官衔,他只做到了七品县令;论制壶,他也不会。但他一身才华,创立“曼生十八式”,开创了紫砂文人壶的新风潮,成为紫砂界的不朽传奇。

4、瞿应绍

瞿应绍号子冶,清代书画家,其亦爱好紫砂,自号壶公,其善刻竹、诗文,瞿子冶将书法绘画与紫砂壶结合起来,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文人风貌。

5、陈鸣远

陈鸣远被认为是时大彬之后又一紫砂大家!其光器、花器、杂件无一不精,乃是紫砂全才,其作品亦为后世推崇,和正瓜壶、传香壶都是千万天价作品。

紫砂壶介绍

紫砂壶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无锡宜兴丁蜀镇又名宜兴紫砂壶。据说紫砂壶的创始人是中国明朝的供春。因为有了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紫砂壶才这样珍贵,令人回味无穷。更加上紫砂壶泡茶的好处、和茶禅一味的文化,这就又增加了紫砂高贵不俗的雅韵。

列举三位文人墨客和紫砂结缘的事例他们采取何种载体和形式结缘?说出结缘过程、成果、意义。

1、梅尧臣曾在闲暇之时去过几回宜兴,在那里,他将南岭的活泉水用来烹北园之茶,用紫砂器来装已经泡好的茶。固有“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流传千古。文人煮茶,多了一些文艺的气息,饮茶吟诗,让所用之壶,所饮之茶因诗人的接触而更添文化韵味。

2、在郁郁不得志之时,苏东坡弃官来到蜀山山脚的凤凰村,只因这里有好茶、好水、好壶,在这里品茗游玩不失为一大乐事。让苏东坡仍感遗憾的就是紫砂壶太小了,该怎么办呢?于是就萌发了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大一点的紫砂壶。某一天夜里,书童提着灯笼来送点心,苏东坡在看到灯笼的那一刻立刻就有了想法:何不照着灯笼的样式来做一把壶?于是世间从此就多了一把名壶——东坡提梁壶。

3、陈曼生对于紫砂壶的迷恋程度远远超出了赏玩的范围,曾亲自参与制作紫砂壶。同时也与杨彭年展开合作,他们的相互配合让壶更加具有价值。陈曼生设计出了“十八式壶“,让杨彭年制作,最后陈曼生在壶上题诗铭文,于是流传下来的”曼生壶“备受追捧,人人以得此壶为荣。此壶,寄托了诗人的情怀,让人记住了壶。在紫砂壶上题刻之风,由曼生开创,后人不断继承。

4、明代制壶大师——时大彬,结识了许多文人,他根据文人品茶的理论和对茶具大小深浅的要求,开始改制小壶,他制造的紫砂壶,不只大小适应品茶的需求,而且造型质朴,迎合这些文人雅士的审美品味,文人墨客们对大彬壶倍加赞誉,于是有“时壶名远甚,即遐陬绝域犹知之”的佳句。

扩展资料:

中国历史上的文概没有不喜欢茶与紫砂壶的。据奥玄宝《茗壶图录》:紫砂壶质地古朴淳厚,不媚不俗,与文人气质十分相近。文人玩壶,视为"雅趣",参与其事,成为"风雅之举"。

紫砂器的构造拥有自由和灵性,可以暖手温心,可以成全一种委托生命想象的大美,于是品呷香茗、把玩砂壶渐渐成为的文人们的爱宠,人生感情寄寓其中,枕石醉陶已经足矣。若果既能诗书立世,双能游戏人生,在一把紫砂壶上寻找入世与出世的平衡点,那岂不妙塔哉!

紫砂壶排行榜

紫砂壶历史悠久,壶型繁多,其中有十把壶被称为“中国紫砂十大历史名壶”,这十把壶分别是:供春壶、仿古壶、石瓢壶、掇球壶、鱼化龙壶、井栏壶、风卷葵壶、梅报春壶、提壁壶、一捆竹壶。

1、供春壶

供春壶是明代正德、嘉靖年间,江苏宜兴的制壶名艺人“供春”所创。“供春”是中国紫砂文化的开创者,还被称为“紫砂壶陶始祖”,而他做的“供春壶”也被称为世界第一壶。细看供春壶,不难看出,这把壶是仿照大银杏树的树瘿所做,造型别致,紫砂色。现藏于北京历史博物馆。

2、仿古壶

经典紫砂壶型之一,是清代道光、咸丰间宜兴制壶名手邵大亨所传,仿古本意仿鼓,细看壶身便知,上收下敛,中间鼓腹,如一扁鼓。不知什么时候,“仿鼓”成为了“仿古”,可能是后人仿制“仿古壶”,成为了仿古代壶型的意思了。

3、石瓢壶

“壶中百变,首推石瓢”,石瓢壶之经典,是其他器型无法媲美的。石瓢样式很多,可细分为子冶石瓢、景舟石瓢、汉棠石瓢、高石瓢等,但最终万海归宗,同出一源,为陈曼生所创十八式之一。陈曼生善于制壶,还是当代书画家、篆刻家,以至于他做的壶欣赏和收藏极高,在紫砂艺术界造诣极高。

4、掇球壶

原型为“莲子壶”,创始人是名家邵大亨,经后人揣摩,又制出友廷掇球、寿珍掇球。在宜兴陶瓷博物馆内,陈列着这三种样式的掇球壶,它们代表的是三位名匠大师,也代表了三个不同时代的三种风格。

5、鱼化龙壶

此壶将鱼、龙、云的元素与壶身融合,也叫“龙壶”“鱼龙戏浪壶”,是明末紫砂艺人陈仲美所创。直至清代道光、咸丰时期,名家邵大亨精心设计,才得到如今的“鱼化龙壶”,成为了后人争相模仿的壶型,特别是近代紫砂名家范大生,现当代紫砂名家朱可心、汪寅仙、何道洪等都制作出精美的“鱼化龙壶”,使这一经典壶型得以延续和发展。

6、井栏壶

井栏壶是陈曼生首创壶型,属曼生壶系列之一。井栏原型来自民间的井栏,水井四壁用“井”字形木架从下而上垒成,用来保护井壁使其不塌陷,而凸出地表的则是井栏。一日,曼生的丫环在井边弯腰取水,曼生以此景激发灵感,作“井栏壶”,寓意学识有如人生必备之水,唯不停汲取,才能修身养性,颐养天年。

7、风卷葵壶

此壶是清代杨凤年制造,杨凤年是清嘉庆、道光年间制宜兴紫砂壶名艺人杨彭年的胞妹,擅长花货。风卷葵壶属经典花货,是花器中的圣物,以风卷葵花入壶,既应物象形,又气韵生动,现藏于宜兴陶瓷博物馆。

8、梅报春壶

此壶的作者是“花货巨匠”朱可心,他善长花货造型,喜以松、竹、梅为题材,而这把“梅报春壶”是朱可心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以梅花报春为题,运用雕镂、捏塑的装饰手法,以泥绘画,生动展现了梅花及树枝之态;而梅花有着迎春报喜、平安吉祥的寓意,是很多玩壶人都喜欢的壶型,百看不厌,越看越爱。

9、提壁壶

“壶艺泰斗”顾景舟所传之壶,此壶因盖面恰似一玉璧而得名。只见壶体呈扁圆柱形,平盖,扁圆钮、微曲线造型,是当代紫砂茗壶之一。顾老此生作品并不多,此作是顾氏毕生的经典之作,前后花了数十年,曾经多次制作、修改壶器造型,泥料选用70年代上乘紫砂原料特拼而成,说是国之瑰宝,也当之无愧。

10、龙头一捆竹壶

是邵大亨创制,器身造型以六十四根细竹围成,腰间束带以圆竹装饰,壶底四周有四个腹部伸出的八根竹子做足,上下一体。壶盖微凸伏羲八卦方位图,盖钮为太极图。壶流、壶把则饰以飞龙形象,将易学哲理巧妙地构思于紫砂壶上。壶盖内钤“大享”阳文楷书瓜子形印。

姓陈的紫砂壶大师

有两位,陈曼生和陈鸣远,都是真大师!

陈曼生,主张制壶创新,倡导“诗文书画,不必十分到家”,但必须要见“天趣”。他把这一艺术主张,付诸紫砂陶艺。形成壶界两大贡献。

第一大贡献,是把诗文书画与紫砂壶陶艺结合起来,在壶上用竹刀题写诗文,雕刻绘画。

第二大贡献,他凭着天赋,随心所欲地即兴设计了诸多新奇款式的紫砂壶,为紫砂壶创新带来了勃勃生机。

陈曼生与杨彭年的合作,堪称典范。现在我们见到的嘉庆年间制作的紫砂壶,壶把、壶底有“彭年”二字印,或“阿曼陀室”印的,都是由陈曼生设计、杨彭年制作的,后人称之为“曼生壶”。陈曼生使紫砂陶艺更加文人化,制作技术虽不如明代中期精妙,但对后世影响很大。他与当时的制壶名家杨彭年合作,由他或是他的朋友题铭,这种富于文人艺术的紫砂壶,以“曼生壶”知名于时,尤为后世宝爱。

陈鸣远出生于紫砂世家,所制茶具、雅玩达数十种,无不精美绝伦,他还开创了壶体镌刻诗铭之风,署款以刻铭和印章并用,款式健雅,有盛唐风格,作品名孚中外,当时有“海外竞求鸣远碟”之说,对紫砂陶艺发展史建立了卓越功勋。

家里有一个曼生壶,有陈曼生老师的铭词“一勺水,八斗才”,把手底部有“彭年”字样。请老师帮忙看一下。

前辈好,我来说两句。您这把是托款壶,与曼生、彭年无关。从壶的图图看(后三张图与此壶无关)泥料、款式确有古意神韵,壶身铭刻曼生句子,增添不少分量。但我认为,一则这不是曼生壶。鸿寿小官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凡是他的壶壶底款落名定是阿曼陀室,您的这壶没有这样的惯例,即便算万千漏一,也轮不到少峰盖印。此外陈鸿寿是个才子,当时西泠八家之一,其篆刻功底了得。您这壶壶上铭刻的几个字功力不够,落款名刻的也另类,不像出自曼生手笔。二是这不是彭年做的。陈鸿寿与杨彭年合作多年,强强联手。杨的作品线条明快,做工规整,力道十足,尤其方圆变化古朴稳健。前辈这把壶流身把空间比例偏失,颈肩过渡不清,身筒臃散缺乏张力,不像出自二泉之手,至于彭年小钤更显失范。那么,既然否定了是曼生、彭年的作品,干脆顺带说说这壶的出处吧!清代道光年间,江苏有个姓蔡的小子是富二代文化人,小名叫少峰(大名蔡锡恭)。他是个壶痴,专门花了银两让彭年做了把托款壶,壶上的名堂更您这把一样,即底款落少峰,壶把钤彭年,壶身刻了一句“一勺水八斗才曼生”字样。只是那小子托款的是扁石壶式。您这把壶应该是走蔡锡恭的路子,拿清道光年份说事的。就事论事不对勿怪,对不起了!晚辈云衣山人,如若想骂敬请联系。追问你好前辈,我不懂壶,只是家里恰巧有把,之前爷爷年轻时当会计时候用的茶壶,后来家里一直拿来喝茶。再后来感觉铭的字有点意思就查了一下,感觉是把好壶就发上来让懂壶的老师帮忙看一看。

那按照您的意思,这把壶既不是曼生的,也不是蔡锡恭的吗?

再就是您说的跟我这壶有相同铭文的那款,您那儿有图片吗?可否看一看呢,谢谢

追答对不起了,无意遇见了您的提问,没多想随便说了几句,不对不妥不准之处还望谅解。从泥料看像是老东西,只是不好单从泥料判断,可能的话上几张腹内、墙唇、水孔等图图估计会更贴切些。

对了,您提出的那把壶壶,我记得很清楚是扁石壶式,也是刻字落款跟您作品一样。当时引申我对谢灵运的“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感慨过,所以留下记忆。我尽快去泥料处查找,到时拍给您。

紫沙壶大师有哪些

紫砂国家级大师名单

顾景舟1915年,顾景舟出生于江苏宜兴,一个世界闻名的紫砂壶产地。景舟原名景洲,是我国近代陶艺家中最有成就的一位的工艺美术大师,被称为“壶艺泰斗”,其声誉可与明代的时大彬媲美。

紫砂壶大师有:供春、时大彬、陈曼生、瞿应绍、陈鸣远等。供春供春又称龚春,正德嘉靖年间人,生卒不详,是历史上第一位做紫砂壶出名的紫砂艺人。

紫砂壶名家:黄玉麟、程寿珍、俞国良、范大生、陈光明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蒋蓉、徐秀棠、吕尧臣、汪寅仙等。部分名家介绍:供春供春(约1506—1566),又称供龚春、龚春。

紫砂壶名家排名紫砂壶十大名家

1、顾景舟(1915-1996),原名景洲。别称:曼希、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自号壶叟、老萍。顾景舟是公认的紫砂壶名家排名第一,是当代七大紫砂老艺人之一。

2、紫砂壶名家排名:顾景舟、徐秀棠、吕尧臣、汪寅仙、徐汉棠。顾景舟顾景舟(1915-1996),原名景洲,别称:曼希、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自号壶叟、老萍。

3、紫砂艺人排名前500名有:明代紫砂壶名家:供春、董翰、赵梁、时朋、元畅。清代紫砂壶名家有:陈鸣远、杨彭年、邵大亨、惠孟臣、陈曼生。紫砂壶名家:黄玉麟、程寿珍、俞国良、范大生、陈光明等。

紫砂壶大师有哪些

1、紫砂壶十大名家有:供春、时大彬、陈鸣远、王南林、陈曼生、杨彭年、邵大亨、徐飞龙、瞿子冶。供春供春是公认的紫砂壶的鼻祖。供春是吴颐山的家僮,陪主人在金沙寺读书时,“窃仿老僧心匠”,走上紫砂壶的创作之路的。

2、顾景舟1915年,顾景舟出生于江苏宜兴,一个世界闻名的紫砂壶产地。景舟原名景洲,是我国近代陶艺家中最有成就的一位的工艺美术大师,被称为“壶艺泰斗”,其声誉可与明代的时大彬媲美。

3、徐秀棠徐秀棠,1937年12月出生于宜兴蜀山紫砂陶艺世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现任无锡市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江南大学客座教授,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获奖作品有《坐八怪》、《雪舟学画》等。

紫砂艺人排名前500名

紫砂艺人排名前500名有:明代紫砂壶名家:供春、董翰、赵梁、时朋、元畅。清代紫砂壶名家有:陈鸣远、杨彭年、邵大亨、惠孟臣、陈曼生。

紫砂壶名家:黄玉麟、程寿珍、俞国良、范大生、陈光明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蒋蓉、徐秀棠、吕尧臣、汪寅仙等。

部分名家介绍:

1、供春

供春(约1506—1566),又称供龚春、龚春。明正德嘉靖(公元1522年~1566年)年间人,生卒不详。是紫砂壶的鼻祖,是因为他对紫砂壶推广的作用。供春是跟僧人学做的壶,可能制造紫砂壶的年代要远远早于供春。

宋代就有用紫砂制作的各种陶罐、陶壶,但是僧人只是自己做自己用,供春是第一位由于做紫砂壶出名的人。

2、陈曼生

本名陈鸿寿(1768-1822),清浙江钱塘(今余杭)人,名鸿寿,字子恭,号曼生,一号种榆道人,曼公,曼龚,夹谷亭长,胥溪渔隐等,“西泠八大家”之一,擅长古文辞,精于雕琢,以书法篆刻成名,其文学、书画、篆刻样样精通,才气过人。

3、黄玉麟

生于清末(1842-1914),继邵大亨之后又一重要的制壶大家,他所制的壶选泥讲究,作品莹洁圆润,精巧而不失古意,灵妙天然。有说他“每制一壶,必精心构选,积日月而成,非其重价弗予,虽屡空而不改其度”。

4、顾景舟

1915年生于江苏宜兴川埠乡上袁村,18岁拜名师学艺。三十年代后期至上海制壶仿古。1954年进入宜兴蜀山陶业合作社。被海内外誉为“壶艺泰斗”,作品为海内外各大博物馆、文物馆收藏。

5、汪寅仙

1943年6月16日-2018年2月28日,女,汉族,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紫砂壶大师排名大全 名单

明代紫砂壶名家:供春、董翰、赵梁、时朋、元畅。清代紫砂壶名家有:陈鸣远、杨彭年、邵大亨、惠孟臣、陈曼生。紫砂壶名家:黄玉麟、程寿珍、俞国良、范大生、陈光明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蒋蓉、徐秀棠、吕尧臣、汪寅仙等。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何道洪、邱玉林、李守才、曹婉芬、徐安碧等。

紫砂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收藏一些名家的紫砂作品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我们首先要了解紫砂壶的发展历史,明代是紫砂壶的初创时期,而清代是紫砂壶的发达时期。

是紫砂壶不断融入新技术的时期,而现代的则是紫砂壶技艺和文化的呈现高峰时期。从明代到现在紫砂壶已经有百年的历史,在这期间有无数的紫砂艺人为之奋斗。

顶尖水平

其中每个时代留下不少大家耳目能详的一些紫砂名家,大师。这些名家,大师同时也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紫砂创作的顶尖水平。陈鸣远被后世尊为紫砂花货宗师,他仿照古代青铜器制作的花货紫砂器具意趣盎然,开创了在壶体上镌刻诗铭之风。

署款刻铭和印章并用,极大地提升了紫砂壶的艺术价值。杨彭年与陈曼生合作,制作曼生壶,他们的合作是艺人与文人深入交流,全面合作的典范。杨彭年制作的紫砂壶雅致玲珑,随手捏成,天衣无缝,被人推为当世杰作。

紫砂壶经典壶型中的曼生十八式,你知道是哪18式吗?

前几日有壶友问我曼生十八式都有哪些壶,经过两天的收集整理后,这里给大家做个分享,文中讲解了曼生十八式的来源故事和每款作品的命名及释义,希望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大家对曼生十八式有更加清晰的认知。

何为曼生十八式

曼生十八式是由清代的书画家、篆刻家,当时被称为“西泠八家”之一的陈鸿寿字曼生设计,再经紫砂匠人杨彭年和杨凤年兄妹手作的十八种壶型。后人为了纪念他们,故命名为“曼生十八式”或简称“曼生壶”。

曼生十八式的由来

据相关资料记载,嘉庆年间,陈曼生曾在宜兴周边的溧阳做,后来结缘紫砂壶并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为壶友经常到宜兴拜访制壶人,后经人推荐结识了杨彭年和杨凤年兄妹。“公余之暇,辨别砂质,创制新样,手绘十八壶式,请杨彭年、邵二泉等制壶”,无论是设计还是制壶,陈曼生和杨彭年兄妹都非常注重紫砂壶的形意结合,皆有独到之处,渐渐被大众认可,因此紫砂壶史上便有了“曼生十八式”的命名。

曼声十八式的特点

曼生十八式的特征明显,诗文、金石或砖瓦文字皆是有意刻在紫砂壶的腹或肩部,十分明显,而且通常也会在壶身明显的位置加注“曼生”、“曼生铭”、“阿曼陀室”或“曼生为七芗题”等落款。陈曼生把金石、书画、诗词与造壶工艺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创作了一种独特而成熟的紫砂壶艺术风格,开创了文学书画篆刻与壶艺完美结合的先河,因其独特的壶艺风格,曼生壶在壶史上留下“壶随字贵,字依壶传”的经典名言。

曼生壶的壶型和铭文

曼生十八式之所以能传颂至今且经久不衰,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制壶者对于创作的热情和执着。今天,虽然紫砂壶市场环境差,但也有一些制壶艺人始终坚守底线,不会因为图谋名利而偷工取巧,又或迷失本心与壶商沆瀣一气。

标签: 紫砂壶 曼生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dongkepu.com/zonghezhishi/p7ym3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