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懂科普 >

综合知识

> 茶经最经典的话

茶经最经典的话

茶经最经典的话

茶经最经典的话是:“茶,一味温润。不独温润于口腔,亦温润于心田。”这句话强调了茶能够温润人的口腔和心田,同时也表达出了茶的温柔、感性和独特的魅力。这句话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描述,更是对茶文化的深刻阐释和赞颂。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陆桐说茶经】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

茶经曰: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

这句话是茶经第一章中非常有名的句子,包括当今很多的茶从业者都会时不时引用,但这段话并不是很好理解,如果用现在人的固有认知去思考,反而会觉得有所矛盾,让我们来解析一下。

解析:这一句讲的是茶叶的种植环境,什么样的土壤适合种植茶叶。上述的三种土壤,和我们一般情况下直译理解都不太一样;以烂石为例,它指山石经长期风化形成的山间土壤,这种土壤有两个优点,第一点:它的排水性优秀;茶叶在生长期既喜欢水分滋养,同样也害怕水分一直排不出去导致烂根。第二点:这类的风化土壤一般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和腐殖质,是茶叶生长不可或缺的优质养分。其实砾壤也并不是我们所说的沙土,当然黄土更不是指黄土高原的那个黄土,这就是为什么说直译理解会产生歧义。

这一句话看着抽象,实际上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去理解。相信爱茶之人都知道武夷岩茶的正岩、半岩、洲茶和外山吧,就让我们以它们之间土壤的区别来说明。

正岩产区:武夷景区茶园土壤绝大部分为火山砾岩和页岩组成,土壤下部为石英岩,中部为砾岩、红砂岩、页岩、凝灰岩及火山砾岩,五者相间成层,层次十分清晰。这个就相当于茶经里所说的烂石。

半岩产区:九曲溪下游穿过武夷单斜山内部,将景区分为溪南和溪北(占三分之二)两个地区,地壳运动后的火山岩风化成了肥沃的土地,茶园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高。正如史料记载的“溪北地厚溪南次”,所以九曲溪以北是正岩产区,以南是半岩产区,与正岩类似的土壤中夹杂着半风化母岩及石砾,这样的土壤,就相当于我们所说的砾壤,这种土质也不算差。(毕竟半岩的武夷岩茶也不便宜)

洲茶和外山:洲茶大多为武夷山三条溪流靠武夷岩两岸的冲积土,这类的土壤也有一定的营养物质,但对比真正的半岩和正岩山场气息还是有一定差距。像外山大多为红壤土、黄壤土,这类的土地大多没有那么疏松,排水性较差,营养物质相对而言也不足。介于二者之间用来代表黄土我认为是合适的。

如果这样理解还有困难,我们不妨可以再举一个这样的例子,武夷山核心产区的土壤好比“上者生烂石”,一般的低山茶产区的土壤好比“中者生砾壤”,平原茶区就可以用“黄土”来表示了。要说生长于这三种土壤茶叶的区别,个人认为最鲜明的特点应该是山场气息,内含物质丰富和贫瘠的地方,生长出来的茶还是有区别的,这也是我倡导的“一款茶好看固然重要,但健康和好喝更重要”。

三两知己一杯浅茶是什么意思

      需要有的知己,不用太多,两三个就好。品茶的话,不用太多,一杯就足够。

      三两知己,一杯清茶。这句话应该取意于“两三知己余闲坐,细品茶禅一点清”这句话。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与两三个知己好友一起闲坐在一起,细细的品味茶中真意。

      其关键意境在于,和好友一起闲坐品茶,清心静坐,抿一口清茶,何其快哉。该句一说出自陆羽《茶经》,但有人人考证说《茶经》中本来是没有这句话的,应该是后人假其名所作出的。但是目前并没有权威说法。

0026茶之上者生烂石

古人认为好茶成长如人的成长,需要艰苦环境的磨练。苏轼《病中夜读朱博士诗》诗云“崎岖烂石上,得此一寸芽”。茶之上者历经烂石恶劣环境的磨练,才能产出好的茶叶。正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

唐代茶圣陆羽的传世之作《茶经》中有“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指在不同的地方生长的茶树,产出的茶叶品质有高下之分。这句话望文生义可以解读成:上等茶树长在烂石头上,中等茶树长在夹杂石块的土地上;下等茶树则长在黄土地上。

气候寒冷的地方茶树无法生长,平原之地也不适宜种植茶叶。中国茶产地大多分布在南方海拔不太高、温度适中的山地、丘陵地区。

去过茶园的朋友不知是否注意到:茶园都分布在山地、丘陵上,茶园一般也称茶山。

这些山地、丘陵土地贫瘠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但山丘的沙质土排水好、矿物质含量高、微量元素丰富,反而有利于茶树生长。

土壤是由岩石经各种风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演变成具有肥力的各种土壤。风、水以及重力慢慢把风化程度高的土壤带到山丘低处。因此,山顶岩石风化程度最低,山脚岩石风化程度最高。

烂石指靠近山顶、海拔高的茶园由于岩石风化程度较低,土壤中碎石含量高。这些茶园肥沃度低,但是矿物质含量更高、排水更好,因此茶树产量低但茶青质量最好。

栎壤指在山坡上的茶园土壤砂粒多、粘性小,有机质和矿物质丰富,透水和透气性良好。这些茶园沙质土壤上的茶树根系发达,有利于茶树生长。

现代科学把土壤分成黄土、红土和黑土。黑土一般分布在寒冷的东北地区,那里气候条件下茶树无法生长。

南方的土壤大多为红土和黄土。红土粘性强且含水率高,不适合种植茶树。黄土土质疏松、透水性好,适合茶树生长,所以茶产区土壤均为黄土。

茶经中的“下者生黄土”应该是指种植山脚茶园黄土中基本没有沙砾,虽然排水性好,但是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比山顶和山坡上的茶园含量低。

茶树要种植在排水良好的土地上,茶叶中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含量越高品质越好。从山顶到山脚的土壤中的沙石含量、矿物质、微量元素以及排水性都是从高到低递减,因此从高到低不同海拔茶园产出的茶青品质也逐次降低。

再者,山顶茶园由于山顶云雾缭绕、昼夜温差大,产出的茶青品质也更高。

因此,我将“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这句话理解成:同一山地、丘陵上,海拔越高的茶园出产的茶叶品质越好。

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什么意思

出自茶圣陆羽《茶经》

直译是:第一种叫法是“茶”,第二种叫法是“檟(jia)”,第三种叫法是“蔎(she)”,第四种叫法是“茗”,第五种叫法是“荈(chuan)”。

就是说,茶有五种叫法。

南方有乔木,北方有相思

1、“南方有佳木,君子当如乔”是出自于茶经的第一句话,意思是“南方有很多质量好的树木,而你正如其中一个乔木一般,甚是出众!”这是夸奖对方的一种比喻修辞手法!

2、南方有佳木,十年蔚成林 杜牧的《题扬州禅智寺》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 路,歌吹是扬州.南方有佳木,十年蔚 成林.

3、在《爱人》上一篇非常爱情 里面写的南方有佳木,临风自。 顾盼百媚生,嫣然欲销魂。 花开无人折,含笑待恩承; 我心向往之,可否得雨露?

《茶经》中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是谁说的?

《茶经》作者为南宋陆羽,这句话出自该书,应该为作者本人的叙述。这句话的意思是 茶作为一种人们生活中的饮品,是从神农氏开始的,而到了鲁国的周公才将其发扬光大,传播开来。

茶经中“夫茶于所产处,无不佳也,盖水土之宜。离其处,水功其半,然善烹洁器,全其功也。”的白话文意思是?

这两句话出自《煎茶水记》。意思是:若在茶的原产地煮茶,没有不好的,这是因水土合宜的原故。离开产地则水的功效减半,但若有佳妙之烹法与清洁的茶器,亦可保全十分的功效。

茶宜精行俭德之人这句话是谁说的

茶宜精行俭德之人这句话是陆羽说的。

1、唐代的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说: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将茶德归之于饮茶人的应具有俭朴之美德,不单纯将饮茶看成仅仅是为满足生理需要的饮品。

2、所谓茶德,简言之,是指饮茶人的道德要求。进一步而言,是将茶艺的外在表现形式上升为一种深层次、高品位的哲学思想范畴,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和道德风尚。

3、茶德是指茶自身所具备的美德。茶有八德,康、乐、甘、香、和、清、敬、美。“茶德”的概念自唐代从中国传播到日本、韩国等,丰富了这些国家的茶文化内涵。

陆羽简介:

1、陆羽(733年-804年),别名陆疾,字鸿渐、季疵,号竞陵子、桑苎翁、东岗子,唐朝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有“茶山御史”之称。

2、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对茶叶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760年,他从栖霞山麓到苕溪(今浙江吴兴),隐居山间,耗时著成《茶经》,使茶叶成为一门的学问,对世界茶文化产生深刻影响。

3、陆羽所著《茶经》三卷十章七千余字,分别为:卷一,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卷二,四之器;卷三,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

道茶话水。品觉人生味,难言甘倒茶。 但久悟回,隐涩酸甜苦中魅。是什么意思?

茶话(一)

茶是水写的文化,不仅能洗胃,更能洗心。无论大隐于市,还是小隐于野,他们都要喝茶。赵州和尚教人佛法,皆曰吃茶去。茶不入禅,皆为俗事。禅不入心,皆为文字。拈花微笑,喝茶悟道。酒越喝越糊涂,茶越喝越清醒。品至清至洁的茶,悟至灵至静的心。

茶前应敬神农,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喝茶当学卢仝,“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开门七件事,雅俗共尝,品味人生。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的发源地,现在只剩下掺茶倒水。所谓茶艺,本末倒置花拳绣腿,能泡出壶好茶吗?曾进茶坊,因惜茶贵,而将茶喝白。过后肚里翻江倒海,回家呕吐。之后再不上茶楼,一惧茶价,二怕茶劣。不以真心待茶,永远不入茶道。

男人喝普洱保健,女人普洱瘦身。老人喝普洱益寿,小孩喝普洱开胃。听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说,普洱茶好就好在保持了原生态,而原生态是不能用科学去定义的。科学的精神,并非唯我独尊,而是不断超越。

茶话(二)

二十多年前,父亲爱去茶铺喝早茶,喝完茶回家天还没有亮。我们爱下午去喝茶,虽然同在一个茶铺,但始终不见面。有一天,记不清是什么原因,天未亮我们就去喝茶。看见父亲独自坐在椅上,似醒非醒的正在喝茶。我非常后悔,忘记了父亲会来在这里喝早茶,只好硬着头皮上前问早。那时孩子对大人,还是很敬畏。

十多年前,扩路拆了那家田园茶铺。老茶客四分五散,父亲从此再也没有出去喝过早茶,我们的纯真年代也一去不返。之后,找到一家风景如画的河边茶铺,一至喝到现在。其间,陆陆继继增加了一些女茶客(我们的妻子)和一些小茶客(我们的孩子)。见证我们成长的地方,除去家就是茶铺。心灵从小到大在茶水中浸泡得平和,精神在长年累月的久坐中松懈。长久守着清淡生活,也会尝出其中真味。

几年前戒掉烟酒,更离不开茶。过后,渐渐放下爱茶之心,喝茶如水。记得有家茶楼名字取得真好,叫圆缘园。品茶,真正品的是自己和人生。茶之至道,解渴而已。茶之真味,是对别人真有所关心。或者无为,或者有为也不是为自己。

最近,我有个同学是云南女婿,象传教士一样传播普洱茶。喝过的人都说好,还教亲人朋友喝。普洱对身心的洗涤,几乎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值得一尝。世道人心必要归正,或许普洱可作一道具,希望如此。

茶话(三)

喝茶时,反复聆听描述主佛普度众生的音乐,无限慈悲感人至深。心内无数听众,五体投地洗耳恭听。音乐从无中来向无中去,贯穿自己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一首乐曲,包涵整个宇宙的信息。一听不会忘记,再听心内振奋,三听无限感激,反复听会融进去。恭听佛的心曲,人要如何珍惜!

没有什么比茶更能溶于水,没有什么比水更近于道。茶的灵魂入水,水的灵魂入心,心的灵魂入道。做好人行善事,与道没有间隔。反之则如,茶苦水涩,茶艺无存。茶人渴望回归自然,永远追求纯真。茶人复舒茶叶的灵魂,茶叶唤醒茶人的心灵。一花一草一茶,皆可明心见性。如果人与茶没有感应,所谓茶道只是笑话。茶道即人道,人若不立,茶不足道。

吃茶去,本是句日常用语,从赵州和尚嘴里说出来,就成为著名话题。同样是茶,因人而异。万物为人而生,人只可善用,而不可亵渎上天的礼物。茶是水中至善,为什么不去喝,不去品,不去悟呢?

茶话(四)

水为茶母,壶为茶父。壶刚水柔,茶性毕露。喝别人泡的茶,总不如自己泡的亲切,有如养子亲子之别。古时贵为至尊,也会亲自泡茶。茶道森严,好象为人父母力求尽善尽美。没有深切的呵护,何来四溢的灵气?

独自在家饮茶,感悟在心,妙不可言。去朋友处对饮,相互坦然,话题绵绵。三人饮茶如三江汇合,浊水瞬间激变为清流,令知情者骇然。男女老少聚饮,古今中外一席话,三教九流一壶茶。茶艺是为了泡壶好茶,茶道是为了做个好人。不去喝永远尝不到好茶,不去做永远成不了好人。天天喝茶可以改善自己的肠胃,日行一善可以改变自己的世界。如果喝茶无感,无异于喝水。

品陈年普洱,象杯鹿血,茶烟似画,下喉如丝绸。人善待茶,茶也会善报人,更何况人善待人呢?先要救己,才能救人。救世必先救心,用水洗身,用茶清心。从古到今饮普洱的习惯,喝得唏哩呼噜,悟到惊天动地。

茶话(五)

心神不宁,茶道无存。静中惊天地,定里换乾坤。茶本世间俗物,茶美而心愈静。因茶而忘俗,因心而忘茶,因道而忘心。镜能照面,茶能照心。茶能承载人赋与的精神,人能领悟茶本身的内涵。品茶,是人与自然造化的良性互动。

佳茗似佳人,如何动其心?最硬的钻石和最软的甜言,瞬间能打动女人的心。茶心飘渺,趁热而来,随烟而去。以捕茶之心捕自心,尽得茶道奥妙。心观世间,如梦如幻如露如电,何况一杯茶呢?一杯茶掺来倒去,还是一杯茶。放下千思万虑,才是茶道功夫。学茶道的目地,不在茶而在道。上渡船的目地,不在渡船而在彼岸。

普洱醒酒第一,消食立竿见影。如今吃进肚里的东西存在严重隐患,如果有缘得喝普洱可解。中秋家宴后,泡壶又红又浓又纯的普洱,欣赏又明又圆又大的月亮。

茶话(六)

一杯茶已经深不可测,一个人更是难以捉摸。一个人喝一杯茶,一定会有所得。茶杯轻握在手,茶水入肚完全能消受,真实的拥有。生命太浓如酒,难以控制。生命太淡如水,了无生趣。不浓不淡,品茗论道学神仙。

酒连喝数杯会醉得一塌糊涂,茶连饮数杯如醍醐灌顶。肠胃会影响思维,欲静思虑先净肠胃。茶道并非越精致越好,也许粗茶淡饭境界更高。如果不能直指人心,茶道只是世间小道,不过娱人悦己而已。三教九流推崇茶道,绝非仅限于此。人若专心于茶,茶也不会负人。

天下没有两块滋味完全相同的普洱,世上没有两颗一模一样的人心。瞬息万变的心去品千变万化的普洱茶,妙不可言啊!三杯普洱下肚,没有不说好的。净化肠胃的有普洱茶,净化心灵的有什么呢?

茶话(七)

所谓茶道,借茶言道。道生天地,天地生茶,茶中有道。水对于生命已经是恩赠,茶更是奢侈。我们只是无休止的向自然索取,而又回报给了上天什么呢?得喝好茶是福气,证明心还有感觉。惜缘吧,不仅仅是茶。

眼里无茶,心中有道。高僧连佛经也能放下,何况是茶。凡艺无止境,凡道不可测。<<茶经>>上说茶也有弊病,再好的东西也要理智对待。先有牛饮,后有细品。知人知茶,恰到好处而止。茶本清淡,心本清静,用人性泡出茶性。茶道,一分在茶,九分在人。天生万物以养人,人若因喝茶而感恩上天,茶之功德。人类绝不会因为只知索取不知回报,而成为万物之灵。茶喝到嘴里是恩赠,喝到心里是感恩。

各地都有好茶,只是好茶难求。茶水天天在体内循环,茶不可不察啊!茶应该是物美价廉的日用品,而不是大海捞针的奢侈品,毕竟民以食为天。快餐是垃圾食品,花功夫慢饮茶,也是一种回归传统吧。

茶话(八)

茶是水的艺术,遵循传统,应为茶之正道。以茶入禅,应为茶之至道。茶之缘深且广,入世出世只在张口闭口之间。所谓茶话,喝茶聊天,十分自然。酒会过后一片空白,茶会过后犹在品味。惜茶惜人惜缘,也许此次相聚过后,可能永远不会再见。

有的茶喝到嘴里,有的茶喝到肚里,有的茶喝到骨子里。清中思静寂,香中思变化。品茶,对嘴而言难,对心而言易。其实哪里是在静心品茶,分明是在反观自身。人生百年好象茶烟起灭,有人留下一缕清香,有人随风飘散。清幽如茶,转眼即逝,何况繁似华花。心叹世间无常,小住几日,唯有离去。

离茶而无道,非茶道也。心困于壶壶杯杯茶茶水水,永远不会破茶而得道。茶使心静如水,守住死寂不异于疲于奔命。难啊难啊,雾中不见物,迷中不见道。手里端杯茶,就能破迷吗?

茶话(九)

茶水壶,三位一体。放茶如放盐,斟酌再三。水温如观火,一瞬即逝。老壶如老校,倍增茶香。和谐如茶,执行如水,地方如壶。如果是好壶,白水也可泡出茶香,真能无为而治。如果劣迹斑斑,只会糟蹋好茶,浪费好水。

平时喝得神清气爽,水舞足蹈的茶,一次聚饮时,只有苦涩的水味。泡茶的人坐立不安,出茶的人焦眉愁眼,品茶的人沉默寡言。换了无数种茶,也都无一丝茶香。眼看天黑,主人不得不请出百年老壶。结果,依然颜面扫尽。没等吃饭人散去大半,吃完饭又去一位非常严谨的朋友家尝茶。存茶的书房发出淡淡的茶香,茶具都非常精美,平时他是看着秒表泡茶。这次,同样一败涂地。难道,竟然真是水出了问题?几天前,我们还在自夸,家乡山清水秀,自来水也可泡茶。进入冬天枯水季,浅浅的流水仅供利益集团饮用,老百姓只能喝污染严重的地下水。水能鉴茶,茶能验水。最根本的水都污染了,还空谈什么提高生活质量呢?再也不敢说,家乡不象别的城市那样尘沙飞扬了。

普洱熟茶,色重于味,七八分老茶的形,二三分老茶的魂。普洱生茶,味重于色,野性十足,天生丽质。加以岁月,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陈年普洱,已经造化出一个世界,喝进肚里留在心中。茶香象烟花绽放,瞬间感动,终身难忘。

茶话(十)

身心柔静,品茶从入口到下腹的千般滋味,已然忘我。对茶的色香味,重视而不注重。道在人心,一不在口腹。身动而后心动,润物细无声。茶集美善一身,一肚衷肠诉于有缘人。没有为她生命的绽放与逝去,而感动流泪,就没有明白茶的内涵之于人的意义。

白瓷好象掐住茶的脖子,只看见茶的一张脸。青瓷观茶,从头到脚一览无遗,亭亭玉立。白瓷大行,青瓷绝迹,优雅无存。玻璃杯泡茶,更是彻底庸俗。机器代替身体,电脑代替人脑,最后只剩下的眼睛。茶一点一点的浇灌我们枯萎的生命,她是神农的灵草,观音菩萨的圣水。日本茶道起点不高,一直在滑翔。而我们从山峰跌到山谷,摔得粉身碎骨。两者的过去和现在,都无法相比。复兴民族回归传统,非一人之力,只是昼思夜想而已。

上帝曾画彩虹之约,普洱是上天告诉人们,传统就是好的信物。她朴实无华越陈越香,一旦溶入水中就会释放出惊人的魅力。金壁辉煌的的过去早已轰然倒塌,谁在创建更加绚丽的未来呢?历史丰碑铭刻的只会是他们,而绝不会是他们。结局未到,善恶已明。

茶话(十一)

美难求易失,聚集精气神泡出茶的色香味,一气呵成。茶道,一个动作不多,一个动作不少。茶美,源于细微的积累。泡好茶修好心,人若成仙茶亦灵。茶如此利我们,我们如何利茶?敬天爱地,天人合一。

一天喝下无数杯茶,指尖闻到茶香,感觉好象醉了。记不清从哪年起,心就不再休息。一次一次超越自己,极限只是下一次突破的起点。生活好象一成不变,心在经历千锤百炼。身体的细胞,好象变成一颗颗灼热的沙粒。知道乾坤倒运,看着中华被人戏,如何让自己保持平衡?泡壶茶喝,身心受益,转忧为喜。化茶有形于无形,炼成济世救心良药。

一次右手不便,左手泡茶,喝起没有平时爽滑。用心泡茶,千变万化。茶美绝不仅仅因为水温,茶人注入了自己的精神。好茶当然有灵性,更重要的是经过万物之灵的手塑造出灵魂。越是赞美造物主的伟大,越是深知人类的神奇。

茶话(十二)

茶不浓不淡最好,浓到不苦淡到不簿也行。同样的茶,十个人会泡出十种味。虽然只是些微差别,但那正是不同风格。茶的最高境界是自然,自然的最大特点是变化。茶之奇妙,在于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捕捉茶最佳变化的过程中,心在不知不觉的恢复本能,这就是茶道的奥秘。凡有利于心,皆可谓之道。喝自然的茶,明自己的心。

心静身安,围坐在小桌前煮茶喝。茶忍受煎熬升华成汤,最彻底的奉献成就最高的价值。茶不煮如钢不炼,怎能与醍醐甘露抗衡呢?古法之妙,用过方知。你一句赞语,我一份感激,都是茶的至高荣誉。深感天地之造化,茶之美妙,渐渐入道。如果喝茶无感无思无悟,那么就是在喝水。敬万物如生命,才不愧为万物之灵。佛观一碗水,八万四千虫,智慧越大越彻知万物。反复琢磨,印证一二句茶经。不明昔时茶,不知今日人,茶道难续。茶贵人贱,离道甚远。

杯中的茶水,是茶人的一份心意。茶美境美不如人美,人美在形更在心。借茶传心以花示意,自然已具万美,只需善用而已。茶洗去尘污,使心思纯朴。茶道不厌其烦,以坚茶人之心,过后知大道至简。喝茶只是喝茶,真功夫在茶外,在心内。

茶话(十三)

生日家宴,煮普洱当热饮,冬天吃得脚心发热。过后,吃蛋糕配红茶,异常香甜。茶入家宴,其乐融融。茶为国饮,天下太平。茶至俭至善,平和而具深蕴,最使人潜移默化。茶水入肚,茶性入心,久饮肌骨轻通仙灵。茶圣陆羽,虽无孔子之大,也如孔子之精。茶人欲复茶道,喝茶不济煮茶去。

茶泡出来是水,煮出来是汤。茶与食相通,泡茶与煮茶就象泡面与煮面,完全是两个概念。煮茶喝过后再喝泡茶,寡然无味犹如吃夹生饭。精美的紫砂壶,腰斩了正宗的煮茶道。我们可以给宠物洗澡穿衣,为什么就不能为自已花点功夫煮煮茶喝呢?真正的品味生活,也许并不取决于金钱,而在情趣。如果生命没有乐趣,那么造物主就不是慈悲而是残忍。茶不是使满足的快乐,而是发自内心的愉悦。

盖碗花茶端在手,如与小家碧玉相厮守,别无所求。铁观音好象大家闺秀,点点滴滴,尽露风流。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茶香可求,心清不可求。香不香在茶,清不清在心。把追求茶香的功夫,花在向内清心上,已在茶道中。

茶话(十四)

茶有滋味,有香味,有韵味。彻底释放茶的底蕴,唯有煮茶。何时兴煮茶,何时茶道兴。泡茶如山坡,煮茶如山峰。茶之至高感人至深,仿佛品出几世轮回。无不盛赞茶煮出来的韵味,好象醍醐甘露,心被彻底征服。好茶加上好法,才能留住人和心。

煮陈年藏茶,清亮如泉,甘甜似糖,感受到雪域高原的纯净圣洁。之前泡过更好的藏茶喝,因为没有泡出底蕴而被忽略。真爱茶就煮茶吧,其实喝茶是跟茶诀别啊!看着桌上的插花,虽然美丽也很残忍。失去身体的花容不忍多看,心静感应万物都是生命。人类在大自然面前越谦卑,才越伟大。只有我们摆正位置,才能真正成为万物之灵。

茶可试水,试人,试心。听说三千年的老茶树,喝一口就会起一身鸡皮疙瘩。确实太珍稀,不该再用来满足口腹之欲。三千年茶树值得敬畏,五千年历史更应该尊重。没有两棵相同的茶树,没有两片相同们茶叶。用心品茶,领悟自然造化之道。

茶话(十五)

听人介绍,去佛家茶艺馆喝茶。选址险绝,摆设怪异,茶水苦涩。慕名而去,落荒而逃。真空不是无,清静不是冷。茶水壶人景物,样样俱佳组成坤卦。陆羽说茶,味至寒,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站在茶厂堆积如山的茶前,寒气袭人手脚皆冷。

普洱可洗心,藏茶可传神。茶与人合一多么舒畅,人与道合一何其逍遥。品遍天下名茶而不化,困于口腹不得解脱,不如一气贯通。茶商淡泊而精明,善待茶与人,广传茶之盛德。敬茶敬人敬心,茶是心灵的宗教。茶友之缘,清淡而悠远。该谈古论今归于身心,一席话了几世愿。过去越来越明了,未来越来越清晰。茶之味要用火煮,茶之蕴要用心悟。好茶不如好法,至法在心可以无茶。

第一碗茶敬佛,其余施于众人,最后一碗归己。茶一接到手,犹如揭开新娘盖头。如果女人象茶,男人快活似神仙。夫妻恩爱,爱可一时,恩可一世。相互牵手,彼此交心,情只为你浓。浓极而苦,再美也不能失去理智。幸福必须经历无数,仿佛茶之清气绝不可污。

茶话(十六)

寺庙的老茶,不仅陈化还纯化,甚至神化。环境能改变人,不能改变茶吗?花儿不经佛手,又怎么会传道呢?看得见的拈花微笑,看不见的佛恩浩荡。人不悟道,只会倒茶不会茶道。茶喝白了也就无味,道说白了也就无趣。不喝茶而知茶意,不闻道而悟其心,天地都会笑。

心静如水,哪还在乎喝不喝茶。身在红尘,茶的确是最佳道具。什么是茶之本意,上天为什么会造化出茶呢?花为悦目,茶为清心。茶艺不离鲜花,集美善于一身。斗室虽小,聚天地之精英,赏之不完品之不尽。心越细微,天地越广阔。天女散花,天神施茶,心被感化。任何能使心与神相通的,都是圣物。心开神在,一朵花一杯茶,可能成为千古佳话。穿过花的眼,透过茶的心,悟到人的真。

放不下茶的心,打不开茶道的门。放下到不能再放下即为得,简化到不能再简化就是道。重复表面相同的饮茶,感悟每次不一样的变化。用完整的心,去品茶的整个过程。袅袅茶烟遮挡不住天人奥秘,功夫深自然成。

茶话(十七)

鸡为荤汤,茶为素汤。鸡汤补身,茶汤补心。营养过剩,道德无存。可少吃鸡,宜多喝茶。心已象火焰山,哪来那么多齐天大圣能借来芭蕉扇。不如学愚公,一杯一杯喝茶,或许最终能把心火熄灭。茶叶只是茶叶,包含无穷无尽内涵的恰恰是深究茶的心。

心是一念,与茶合一至为善。若再放下茶,心空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境由心生,喝茶可以暂时放下红尘,使心得以休整。谁也不愿先放松手里拔河的绳,心就一直紧绷。抓紧绳最终会得到什么呢?松开绳最终会失去什么呢?得失都只是一根绳。再笨的人都不会把自己的手脚绑起来,再聪明的人有时也会作茧自缚。眼里的广阔不是因为天上的几朵云,心中的空灵不是因为水中的几片茶。分辨色香味的是眼鼻舌,没有分别的是心,喝茶如喝水。

室外架炉煮茶,天地也不大,茶壶也不小。心中天地如壶,眼里壶象天地。大也可小,小也可大,随意变化。一茶一水一壶,一人一景一物,都是同一来源。茶香水甜壶古,人灵景幽物雅。环环相连,一尘不染,可心洗心。明造化之理,享真正自由。茶中不变的,那就是道了。

茶话(十八)

心象水明澈,思如茶精微。春暖花开茶香更浓,趁热连饮数碗。身与水溶,心与道合,沉浸茶境。生命如泉涌动,身体不由舒展,嘴里不禁呼笑。久思理也会迷,长饮茶也会醉。天下没有最好的茶,只有最爱喝的茶。

据说以前有人喝茶喝得倾家荡产,虽然极端,却也唯美。茶的精华溶留于水中,人的价值体现在哪里?人不利人,哪来价值?理解别人,错在自己;原谅别人,解脱自己;帮助别人,成全自己;照亮别人,修正自己。别人如镜,照明我心。人与人之间没有一个美好关系,一切理想都是空谈。女儿主动叫我煮茶喝,先敬母亲一碗,露出难得一见的轻松笑脸。吃过团年饭,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喝茶,亲情比茶浓。

好茶如好言,朴实无华,韵味悠远。健康的饮食和健全的文化,为人所必需。常见曝光饮食之毒,难闻披露文化之害。杆子使人弯腰,笔杆子使人匍伏。正用为大善,邪用为大恶。茶入肚可以解毒,入心使人清醒。茶之礼先人后己,茶之义清浊自知。酒象纠纠武夫,茶如谦谦君子。

茶话(十九)

茶艺茶道都是由心而发,只是艺有形而道无形。茶艺可以安身,茶道可以安心。与其繁琐不如简练,与其勉强不如自然,与其浓妆不如素面。没有形神合一,千万不要上台表演。茶水的流动可以表演,心灵的变化怎样体现。茶道在人,人道在心,心道在己。

春茶美如春花,最美丽也最易失。藏着记忆走过四季,待到明春再品春茶。在大河边喝茶,河水枯干见底,河底如人脚底。一只白鹭呆呆的站在淤泥里,它们的到来曾经以为重归自然,现在看来只是回光返照。河水泛滥还可以逃离,没有河水了,逃都逃不掉了。喝水都没有了,更别说喝茶。无穷的,使我们失去了有限的资源。的尽头不是幸福,而是毁灭。珍惜茶,更应珍惜水。不要注重末节,更不要忽视根本。

私心深入骨髓,事事皆与愿违。天道为公,大地无私,自私自利只能生活在自己狭小的空间。日本茶道的和敬非常好,清寂里面有问题,并没有得到真传。掺茶倒水脱离不开生活环境,参惮悟道也脱离不开自身根基。道象水一样无穷尽,人象杯一样有极限。悟到道的无限,其实只是达到自身的极限而已。茶的精神是彻底奉献,饮茶也要与人分享。所谓修养,就是为别人着想。

茶话(二十)

花美在自然的色,茶美在自然的味。欣赏自然,如同赞美母亲,一体相连。夜晚,万家灯火,人们都在屋里看电视。我坐在朋友家的露台上,喝茶聊天,仰望月亮的笑脸,星星的璀璨。一阵阵清风送来凉爽,也使乌云卷走了天上的美景。在城市,自然的名字叫奢侈。

炎炎夏日,一壶凉茶好象装入体内的空调。天越来越热,地越来越干,人越来越急,一杯茶能解决什么问题?凉茶一杯接一杯的豪饮,人越来越清醒。人为的灾难,只有自然的恩赐才能挽救。江河比钱财更加宝贵,茶叶比时装更有品味。人心千变万化,茶心始终如一。喝着至真的茶,扪心自问,自己假不假?茶是大自然最朴素的艺术品,只要还有一点真心,人都会有感应。茶是试真心的圣水,多多的喝吧!

身体象碳,精神象灰,茶不能使人起死回生。一杯茶似一口井,水源在心。张开嘴茶水才会流进体内,打开心茶性才能渗入灵魂。生命完全开放与自然彻底交流,茶把好的洗净,坏的冲走。小小的一杯茶,能够运行大大的一个良性循环。不要小看了茶,更不要小看了自己。

如何理解“苦茶,久食羽化”这句话?这句话出自哪部文献?

意思是:长期性喝苦茶可以羽化成仙,全是方士用于欺诈众人的不正确观点。蒙版源于古时候阴阳学,古代修道士修练到完美,跳出来生死轮回、生死轮回,是谓羽化成仙,飘舞乎如遗世而,称羽化成仙。方术之士。古代自称能访仙炼药而求长生不死的人。信念谶纬理论,善于为周天子拜祭神鬼,炼药延年,也称法力之人。在周王朝被赏赐同名的官衔,兼任刑狱。

周王朝官称。掌皇城四方采地的狱讼。特指从业医、卜、星、相类岗位的人。这儿的方士显而易见就是指第一个字义。《茶经》是国内乃至全球现有最开始、最详细、最全方位介绍茶的第一部学术论文,被称作茶百科辞典,唐朝陆羽着作。该书是关于茶叶生产制造的历史时间、流源、现况、生产技术及其喝茶手艺、茶艺基本原理的综合型著作,是性的茶学专业学术论文,精辟的农学专业作品,论述茶道文化的书。

将一般茶事升为为一种美好的文化艺术艺术,促进了中国茶道的发展趋势。陆羽(733—804),字鸿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使” 。是唐朝知名的茶学者,被称作“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陆羽一生嗜茶,专注于茶艺,以著全球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世界。

他也很擅于作诗,但其诗词作品现阶段世界上留存的并不是很多。他对茶有浓烈的兴趣爱好长期性执行调查分析,了解油茶树种植、繁育和生产加工技术性,并善于品铭。唐代上元节初期(公年760年),陆羽归隐江南地区全国各地,撰《茶经》三卷,变成全世界第一部茶著。《全唐文》中撰乘载《陆羽个人传记》。曾撰写过《谑谈》三卷。他打开了一个茶的时期,为全球茶叶发展趋势提出了巨大贡献。

标签: 茶经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dongkepu.com/zonghezhishi/nl4wk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