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懂科普 >

综合知识

> 崂山茶的来历

崂山茶的来历

崂山茶的来历

崂山茶是中国著名的绿茶,产地在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传说汉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在崂山修炼时,发现当地野生茶树叶子鲜绿丰茂,便采摘制成茶叶,用来饮食、治病。后来,崂山茶逐渐成为一种贵族饮品,深受人们的喜爱。

据考证,崂山茶的种植历史至少有一千年。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其诗中便称赞了“崂山茶好东西”;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在《谈龙说凤》中也有这样的描述:“崂山茶为天下名品,山高林密,气候宜茶,故出茶清甘滑利。”

崂山茶因其鲜绿鲜香、味美爽口、营养丰富而备受人们推崇。在世界各地都有很高的声誉,成为中华茶文化的代表之一。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青岛绿茶的崂山茶的历史

喜欢喝茶的青岛人都知道“崂山绿”,它吸收了山水精华,汤碧色青,品之回味无穷。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崂山茶并不是“坐地户”,而是从千里之外“移民”而来。

1.南茶“北嫁”入崂山

A、1957年黄山引种茶苗 太平山试种  1957实行绿化与生产相结合的方针,山东省将茶苗移植试验范围确定为青岛、日照、临沂三市,并首先在青岛开始了移植试验。1957年冬,茶苗移植试验起动,引种的是皖南,浙江良种。最初在太平山南麓苗圃试种。第一次是青岛市从黄山运来2年生的茶苗5000株,进行试植,无一成活。

B、1958年杭州引种 太平山试种  1958年又试行育苗驯化,由杭州引种进行试验,在中山公园太平山南麓的空旷地带试种。首先是在花木苗圃地里进行,出苗率达70%左右,通过打荫棚、设风障,半数以上安全渡过了第一个冬天,育苗驯化的第一个阶段获得初次成功。

C、1959年移植试验  1959年,驯化小苗出圃后的移植试验,选地移植效果良好,成活率也达到70%,春雨之后,部分避风位置较好的茶树又从根部发出了新芽,有30丛茶树得以成活,虽然数量不大,但是还是很鼓舞人心的,为下一步移植奠定了事实依据。( 通常我们所说的崂山茶“南茶北引”成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的,即第一棵茶树真正成活 )。

D、1960茶园培植  1960年作了培植茶园的尝试,省林业厅拨给青岛市茶种800斤,在原有苗圃地内进行了较大数量的播种育苗培植。

E、1962引种成功  1962年在崂山县下宫风景区进行直播茶苗试验,当时播种的约有5万多丛,折合40多亩,但由于长期缺乏管理,死亡率很大,存活仅1万丛,引种成功。在上清宫附近海拔300米的一块坡地上发现了1962年直播的茶树27丛,期间并没有人对其实施防冻措施,然茶苗竟能够安全越冬,可见崂山极适宜茶树的生长。

F、驯化培植  1963年以,开始进行驯化培植,主要是进行开园移植采取一次直播定植的试验。重新调整了茶树管理小组,在茶树的正常管理中,采取勤中耕、常除草、多施肥的办法,促使茶苗生长快、生长旺盛、植株强壮从而增强了茶苗本身对严寒、干旱和季风侵袭的抵抗力。

G、南茶北引 落地生根  1964年采到了第一批茶籽,1965年播种出苗完全正常,青岛茶树第二代的出世,说明茶树不仅能在青岛落户,而且也能世代相传的定居下来,现在可以肯定地说在青岛完全有条件大量发展茶树。 (真正的大面积积极开始)

2.入乡容易随俗难  “南茶北引”成功了,但产地有限,产量很低,在社会上几乎没有影响。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茶树种植技术有所发展,但技术很不普及,制茶技术只有极少几个人掌握,上市量非常有限。加之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低,到90年代初期崂山茶种植面积也就1000亩左右。

3.崂山茶“反客为主”  90年代中后期,崂山茶获得大发展。扶持,资金支持,技术指导,鼓励种植,改粮为茶。茶树种植面积年均增加1000亩左右,注册商标几十个,种植技术和制茶技术越来越精湛,知名度越来越高,花茶日渐从当地人的桌上退出,崂山茶成了不可替代的饮品。

2004年5月青岛市首届“崂山茶节”成功举办,60多个品种的崂山茶参展,万里江,云雾茶等名茶风靡海内外,崂山茶文化的研究也在兴起。  崂山区茶叶种植面积达12000余亩。  从第一批茶树“客人”移居崂山算起,崂山茶的历史已近半个多世纪。到今天,崂山“客茶”已经成为我国茶叶市场上的一支崛起的新生军。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它就是地道的“坐地户”了。

崂山茶的相关传说

崂山深山里面长有茶树,这在当地是普遍为大家所能接受的说法,关于崂山茶的传说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民间故事:若干年以前,崂山太清宫处来了一位年轻的白面书生。据说,该书生原籍杭州,家境殷实,只因自小有两大嗜好,一是酷爱品茗饮茶,二是广习琴棋书画,而于八股学业上则聊无用心,所以屡试不第,遂心灰意冷,终致携琴揣茗,离家出走,遍访华夏名山大川,广寻天下画朋琴友。一日,来到崂山太清宫处,但见山清水秀,石奇草异,浩瀚大海,一碧万顷,清风徐来,花香鸟鸣,大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超然物外的愉悦心境。遂借居庙中,早晚与庙中道士或品茗论道,或抚琴赏乐,乐不思蜀,竟在此住了下来。话说东海龙王的三女儿一日闲暇游玩来至崂山太清宫,似神仙窟宅、类灵异府地的崂山美景,深深地吸引了这位在寂寞深宫中长大的小龙女。走在绿荫小径上,忽然和煦的细风,从绿树掩映的山路深处送来了一阵委婉幽雅的琴声。循着琴声,来到一处道舍窗外。但见屋内一白面书生正在抚琴,面前的几案上放着一杯热茶,袅袅上升的热气中,股股浓郁的茶香沁人肺腑。近观白面书生,耳闻阳春白雪,嗅品浓郁茶香,小龙女醉了。于是他们相爱了,结为夫妻,崂山就成了他们的家。游山玩水,品茗抚琴,终日厮守相伴,其乐融融。却说光阴如梭,转眼已是数月。忽一日小龙女见书生面带愁容,经再三究问,原来书生自杭州带来的茶叶已经没有了,崂山当地又没有茶,断了吃茶这一嗜好之源,令书生整日无精打采、心思不安,大有回归故里的意思。小龙女一听,原来如此,笑对书生说:“相公,崂山乃天下神山,不管是江南的,还是塞北的,只要是世上有的,崂山就有,何况是一株茶呢。崂山巨峰顶下、比高崮上,就有一株神茶,赶明天,我和您一起去采回来,茶叶不就有了吗?”小龙女说完,从头上摘下一支珠花簪子,扬手一扔,只见这支簪子随风飘飘摇摇,朝着比高崮飞了上去。待到第二天书生和小龙女来到比高崮上时,但见崮顶上石缝中,已经长出了数株翠绿鲜嫩的茶树来了。从此以后,书生和小龙女也就在崂山安居乐业、白头偕老了。

这个崂山茶的民间故事,是20多年前,一位80多岁的宋姓老人在当时的崂山林场里给周围的人讲的。老人还讲了下面一个故事。

崂山比高崮附近有两座庙。东南不远处的一座叫“铁瓦殿”,此庙初建于何时没有记载,只知曾于明朝万历年间重修过,据说因为当时所用的屋瓦都是从江南定制的铁瓦,因而称“铁瓦殿”,但因清朝康熙初年遭雷击引发火灾而成废墟。西南不远处的一座叫“白云庵”,建成于明朝嘉靖年间,略早于铁瓦殿的重修,至清朝康乾时期,因已经无人居住而逐渐倾废。故事说,早年间有一位住在铁瓦殿的老道士,因为年纪大了,为延缓体衰、祛病健身,所以经常出门爬山,一为锻炼身体,二为采集山药,坚持数年,自觉确实有益。邻近的白云庵里住着一位老道姑,年纪跟老道士相仿,也经常出门爬山,有时候与老道士相伴一起走上一段山路,不过,很少见到老道姑采集山珍草药一类的东西。令老道士百思不解的是,虽两人年纪相仿,但多年来自觉自己坚持不懈的锻炼和药补,确实于身体有益,可是终究年纪不饶人,一年一年,老相益深。再看老道姑,锻炼是一样的,虽从未见老道姑服用什么灵丹妙药,但老道姑多年来始终是鹤发童颜。想至此,老道士自愧弗如,见面时就觉矮人三分,时间一长,竟因此而病,一直卧床不起。忽一日,但闻“吱呀”一声,铁瓦殿柴扉轻启,老道姑来到了老道士的病榻前。只见道姑从怀中摸出一小纸包,从中取出几片黑褐色的树叶状的东西,放在碗里,冲上开水,扶起老道士,给他喝了几口。昏睡中的老道士正迷迷糊糊危在旦夕,忽然觉得一股热流入口后直冲丹田,只听得“啊”一声,老道士缓过气来了。睁开眼的老道士见老道姑坐在自己身旁,知道是老道姑救了自己一命。遂转问老道姑给自己喝的是什么药。老道姑回道,是比高崮上神茶叶子,并且告诉他说,自己就是因为常年喝这种神茶水,所以体质健壮,百病不染,容颜不衰。老道士恍然大悟,只觉得精气神又回到了自己的躯体内。从此,每日与老道姑一起到比高崮下寻捡神茶落下来的叶子,常年饮用,两人相偕百岁之后无疾而终。

崂山茶源远流长,有记载的历史可上溯到千年前,传说在崂山的名峰中,最富有神秘色彩的要数“天茶顶”了。它的神秘就在于那棵富有传奇性的“天茶”。天茶顶位于巨峰东侧“明霞洞”北面。海拔近千米,远望巍峨雄伟,直刺青天,山势陡峭险峻,悬崖石壁如刀削斧斫,古人说它“鸟飞不过,兽迹难通”最奇的是东面绝崖之处,石峰中竟凌空生长着一颗古老的茶树。几百年来,春天泛绿,夏季葱茏,深秋凋落,从来没有人敢攀登采摘,所以称为“天茶”。于是引起不少有趣的传说。民间相传在天茶顶上住着一个老道士一个小道士。一天老道士派小道士下山采购日常用品。小道士办完事后一看天色还早。就在集市上转转。闻到一股诱人的香味,一看是卖牛肉的。小道士这个馋啊。忍不住买了几斤。回山的路上翻山越岭的走饿了,再加上也怕发现了受罚。就把牛肉拿出来狼吞虎咽的吃了。晚上睡觉的时候小道士就觉得腹胀难耐,不止。老道士进来问明原由就出屋了。不一会拿来一碗绿莹莹的透着奇香的汤水,小道士喝后感觉肚里一阵咕噜噜的响,腹胀感觉神奇的消失了。小道士翻身跪谢,并问刚才喝的是什么。老道士呵呵笑道:“此乃天茶也。”自此天茶顶上有神茶的传说也流传了下来。

青岛的崂山茶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1958年,毛指示在“在山坡上多多种茶,种树”,当时的谭启龙倡导“南茶北移”的尝试,青岛市园林局从安徽黄山购5000株茶苗在青岛中山公园试种。但是,因为气候、土壤等条件以及品种的适应能力所致,当年树苗几乎全部死亡。1959年,青岛市园林局吸取经验教训,从浙江引入抗寒能力强的茶树品种,选择适宜茶树生长的崂山林场引种育苗,终于奇迹般地试种成功,结束了中国几千年茶不生北方的历史。接着,先后在崂山太清宫、王哥庄、姜家村、晓望村等地引种,到20世纪70年代,崂山茶的种植面积近百亩。九十年代以后,崂山区委加大对崂山茶栽培种植的激励和资金扶持力度,崂山茶的种植进入迅速发展的轨道。“海上第一名山”的崂山是我国海岸线上唯一海拔超过千米的高山,山青海碧、云雾缭绕。气候温暖湿润,光照较强,霜期也较南方长,加之昼夜温差大,茶树生长发育慢,采摘间隔时间长。所以茶叶有充分的时间积累营养成分,故崂山茶叶鲜茶叶面厚实,内含营养物质丰富。有大量的多酚类、芳香物质和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有益人体健康的成分。加之崂山山泉水的滋润使崂山茶本身有一种天然的、独特的豌豆面香、山栗子面的香气。“南茶北引”的举措铸就了青岛又一闪亮的品牌,40多年的精心培育和辛勤耕耘,使崂山茶蠃得了“江北第一茶”“茶中新贵”的声誉。

中国茶的神奇魅力,不仅在于其事关民生,更在于其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在茶的滋养下,浸透出“廉、美、和、敬”的中华文化。茶在中国,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修养之道。提倡茶为国饮,有助于培养清廉之风,节俭之风,清明之气。作为生活与文化的载体,茶无所不在,通过对茶文化的弘扬,以茶行道,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这应该成为当前中国茶的一项使命,也是崂山茶深入发展的一个目标。

茶乃天地之精华,苍生之殊荣!

崂山茶的相关文化

崂山,是“海上第一名山”,有“神仙宅窟”“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之美誉。独特的地理环境,肥沃的土地,优质的水源培育出的崂山茶,色、香、味、形俱佳,名扬海内外。

崂山是道教名山,秦皇汉武都曾来此仙山祈福增寿。素有“神仙之宅,灵异之府”的美称。崂山的风透着仙气,崂山的水透着灵气。崂山是一座让道教通体浸染的山。海波山色相映,云光紫气变幻。

崂山种茶已有悠久的历史。崂山茶相传原由金丘处机,明张三丰等崂山道士自江南移植,亲手培植而成,数百年为崂山道观之养生珍品。清顾炎武曾品作诗赞崂山,蒲松龄曾饮茶《聊斋》写绛雪。崂山茶的成品茶属于绿茶,由精选崂山鲜茶用现代工艺加工而成。崂山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光照较强,霜期也较南方长。饮用崂山茶。特别是茶内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高,茶汤浓醇鲜爽,饮后颊齿留香,令各地好茶者赞不绝口。因此,崂山茶与崂山矿泉水、崂山耐冬花并称“崂山三绝”,享名天下,冠盖东方。

崂山茶史悠久,绚丽多彩,在几百年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含,托情寓义、理性升华,个性独具、形神完美,极具大家风范,在中国茶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同国内其他茶文化源地相比,崂山茶文化有诸多独到之处。一是内聚山海文化的特质。茶实嘉木英,其香乃天育。崂山茶,集天地之灵气,纳山海之精华,实是名山名水孕育出的名品。被誉为海上名山第一的崂山,是我国海岸线上唯一海拔超千米的高山,山青海碧,云雾缭绕,气候适宜,加上富含矿物质的天然泉水,造就了崂山茶色、形、香、味、意俱佳的品质,位居崂山三绝之首,远有美名。

名山蕴名泉,名水育名茶。作为中国种茶纬度最高、土壤、气候等生长环境最好的北方茶,崂山茶汲取山中泉水,沐浴大海朝阳,浸润海雾紫气,生就了色泽翠绿,香清味醇的气质,是绿茶中的上品,被誉为“茶中新贵”。

“茶中新贵”是在第九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上对崂山茶的评价。国际茶文化研讨会被誉为茶叶界的“奥林匹克”,是世界茶界最高规格的国际性学术会议,每两年一届,1990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八届。该研讨会还按照奥运会的申办形式确定主办地,已分别在中国杭州、常德、昆明和韩国汉城、中国广州、马来西亚吉隆重坡、中国雅安等地举办。2006年5月26日,第九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在青岛举行,青岛由此成为我国北方第一个举办这一国际茶叶界盛会的城市。这次盛会与国际接轨,凸显仙山圣水崂山茶的茶中新贵地位,叫响江北名茶第一的品牌,促其进一步提质升级扩大规模,是青岛崂山茶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飞跃。

崂山素有景色优美、气候宜人而闻名于世。冬季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气温为零下1.2℃,夏季最热的8月平均气温为25℃,全年平均气温12.2℃。当中国北方早以冰封雪飘之时,青岛市、崂山依旧温暖如春,当南方酷暑难耐之时,青岛市、崂山却凉如初秋,所以一年四季(尤其春、夏、秋)云雾缭绕,空气温度大,白昼温差较大,崂山土地肥沃,崂山水充沛。该地区被山东省农业厅命名为无公害农业生产基地。为此很适合崂山绿茶种植和生产。由于独特的气候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崂山绿茶生产周期长(即采摘间隔时间长)鲜茶叶叶面厚实,所以茶叶所含营养成份丰富,茶叶本身有一种天然的、独特的、豌豆面香味,山栗子面的香气,经科学论证确认绿茶是六大保健食品之一,为此深受消费者喜爱。

崂山茶的简介

崂山的胜景在于它的山景和海景并存,山中又有溪有瀑,有僧、有道,山峻石奇,别有洞天。崂山不仅有奇峰异石,更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奇特的地理环境, 名山蕴名水,名水育名茶,这是品茶人的讲究。崂山是“海上第一名山”,有“神仙宅窟”、“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之美誉。由于崂山地区濒临海洋,空气中污染较少,形成的降雨、降雪洁净,而这些雨雪所形成的水源又经过多级岩层的循环渗透,吸收了多种有益人体的矿物质,因此崂山泉水矿化度低,水质清纯,口感甘甜清冽。

1930年德国人通过检验发现,崂山矿泉水水质优异,于是设厂开采生产,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这真正成就了“仙山圣水崂山茶”的显贵地位,成就了中国江北第一名茶。作为中国最北方的绿茶所具有的生长周期长的特点。

茶图鉴 | 崂山绿茶:“我的由来”(一)

各位茶友大家好啊,这里是为您科普各类茶叶讯息的端仔。

自上个星期起,全国大部分地区开始迅速降温,想要回暖, 多穿件棉衣可不如喝一杯热茶 。对于很多朋友而言,到了冬天最期待的,莫过于一群知己茶友围坐一起,品茗聊天、话话家常~

趁着空闲,端仔也想要考一考各位茶友: “叶片厚,豌豆香” 是描述的哪一种茶呢?

“叶片厚=古树茶?豌豆香=龙井茶?”

其实,说起“叶片厚,豌豆香,滋味浓,耐冲泡”, 崂山绿茶不遑多让 !

崂山绿茶,历史虽没有那么久远,却也被公认为是中国优质茶之一 。

那么, 崂山绿茶的起源 大家了解吗?今天,端仔就先带茶友们了解一下:崂山绿茶是怎么诞生的。

崂山绿茶的命名,顾名思义,就是简单的“地区+茶种”。

没有像碧螺春、龙井等得名来的浪漫又有历史色彩,也没有同安吉白茶、大红袍之类的名字仿佛障眼法,就是最直接简单的告诉你, 它是绿茶,产自崂山 。

崂山绿茶,其实是 “南茶北引” 的优秀结晶。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有民间农业科技人员提出了“南茶北引”的设想 。

茶树喜湿喜温,需要良好的水质与酸性土壤,而被誉为 “北国小江南” 的青岛崂山,是北方少有适合茶树生长的适宜区。因此,“南茶北引”工程以青岛崂山为起点之一正式开展。

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很多人并不看好这个项目。

《茶经》中提到: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茶树自古就生长在气温温和湿润的南方,中国古籍上几乎找不到任何有关“北方种植茶”的文字记载,西方科学家也曾经断言: “北纬30度以北地区不能种茶。”

虽困难,但 经过7年时间,青岛市建设局林园管理处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1957年

开始移植茶苗,由于运输过程中损坏茶苗根部导致培植失败。

1958年

再次试种茶苗,出苗率达70%。

1960年

进行茶苗移植实验。

1964年

加工试制毛茶,并采摘到第一批茶种。

1965年

青岛茶树第二代诞生。

此后,青岛崂山茶叶的种植技术和制茶技术越来越精湛,崂山绿茶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崂山绿茶产地也被誉为中国纬度最高的规模化茶叶产区。 在2006年10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崂山绿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关于崂山绿茶的系列科普还未结束

如何品饮崂山绿茶?如何鉴别崂山绿茶?

想系统了解茶知识,欢迎大家持续关注茶文库!

与 茶文库 ,品一方茶,会天下友

共饮时光味道,汇聚茗茶精髓

关于崂山传说故事

崂山,古称劳山、牢山,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黄海之滨,是中国著名的 旅游 名山,被誉为“海上第一仙山”。那你知道关于崂山 传说 故事 有哪些吗?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的关于崂山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崂山传说故事 篇【1】

  说金山派祖师孙紫阳真人看荷花妍丽,心想冬天气温下降,花儿却如此娇艳,此地必是 风水 宝地,定有灵气,于是每日皆至荷花池畔,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如醉如痴,不思茶炊。一日,小徒见师傅修行艰苦,便下山买来水饺,五体投地跪于师傅面前祈请恩师进食。孙真人忽一念顿生,认为万物皆有灵性,他想与己朝夕相伴的荷花也会品尝人间烟火,尤其观百丛之中一株别有其异,与众不同,只见玉霜冰雪之中,花色不减,傲视严冬。孙真人便把水饺放于花上,孰知须臾花儿更嫣,且热气腾腾,顷刻间水饺被荷花裹住而吞食。此后孙真人必命小徒端斋饭献于花前。此花在孙真人之培育下修成正果变成仙子,她为感激仙人而想以身相许。孙真人看花虽修形,色心不减,便找人替代自己而成全其思欲之事。后来孙真人得道仙去,明霞洞曾一度兴旺,山下人谋事无不去明霞洞求神护佑,以得前程坦荡事业锦绣。某年山下有一书生进京赶考,进入京城,在一店内刚要安歇,忽然身边立有一位长髯飘飘的老者。老者对书生说:我知道你是前来赶考的,我与你同乡,来京数载不曾回家,想劳你捎一封书信,不知是否能如愿 ? 书生说:你我同乡,又同在乡外,这举手之劳何足挂齿,拿来便是。书生说着,只见老者从袖中拿出信函一封递给自己,书生看信封上没落任何字迹,刚要问稍往何处。老者说:“你知道崂山明霞洞有一处荷花池吧 ? 芽书生点点头。老者又说:到荷花池就说石门开石门开,京城稍的书信来就可,且记且记。说完老者不见了踪影。书生感觉此事蹊跷,如在梦中,明霞洞离书生家近在咫尺,却从没有看到有如此一白发老者。

  没多久,书生考试毕起程返乡,没进家门,便直奔崂山明霞洞荷花池而去。书生在荷花池畔按老者所授秘

  语刚在口中念过,突然眼前豁然开朗,金光速现,霞光万道,紫气腾腾,院内金玉铺地,一片豪华。目前景色,书生看得目瞪口呆。没过多久,自门里蹒跚着走出一位老妈妈,虽已花甲,但风韵犹存,慈眉善目,和蔼可亲。在她身后紧随一少女,其步态袅娜轻盈,颜色十分,甚是迷人。她们把书生引进舍内,舍内如桂花飘香,四周珠光宝器映目,梦寐也不曾想过有如此巨富家赀,豪华绝顶,真是皇室不比。老妈妈让少女给书生端饭,书生推辞。少女进厨房拿出一碗,从鼻子里哧啦啦濞出一碗鼻涕,须臾便变成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老妈妈让书生吃下,书生暗自思忖,污秽难睹,何谈下咽 ? 如此华丽之堂,却端来令人作恶之食,真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书生起身告辞。老妈妈见书生不食,面有尴尬之色,遂从兜里掏出一块手帕,转身从盆里抓出一把豆芽包裹于内递于书生,要书生回家与家人同享。书生半推半就塞与衣袋。老妈妈和少女把书生送出门外,互道保重。须臾,亭台楼阁如梦幻泡景迅速不见,惟荷花池依然如故。书生甚感诧异,他觉得拿几个豆芽回家太过寒酸,便拿出手帕向荷花池里一抖,把豆芽尽抛于内,看那手帕洁净,书生不忍丢弃便带在身边。回家把此蹊跷事同老母细说一番,母亲让其拿出手帕细细端祥,只见上面有一粒金豆芽。书生反悔自己不该一时莽撞把金豆芽丢掉,母亲说:金银财宝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何必贪恋财色。后来书生考中状元并封有官职,其辞官不授,携母隐遁山林。 书生虽归隐山林,其所经历之事一传十,十传百,被一南方蛮子知道,蛮子精通风水,他深知荷花池内藏 有宝物,要想掘得此宝,需在冬日炼就赤臂卧雪和赤脚穿冰之,在夏日炼就头顶暴日坐怀不乱之心法,有此方能思谋成真。一日蛮子选择良辰吉日到山上,每每沉静,脑中思想得宝之后富甲一方之荣耀,更想美女缠身之快事。如此一来,六欲难舍七情牵缠而不能得法。冬去春来,眨眼机遇将要错过,他想不如早一天得到早天享受,免得夜长梦多被他人掘走。想到此,他用巨斧凿开山石,放走池内水源。当池水流尽,深露一洞,容人有余,蛮子顺洞入内,只见里面光芒四射,美女云集,华丽非凡。眼前景色令蛮子如醉如痴,他见身边美女妖野非常,樱嘴微启,秋波频送,衣裙飘然使其不能自制,忍不住近前一步,刚要贴近女子,只听一声巨雷,便人事不知。待恍惚醒来,明霞洞珠光宝气尽皆不见,自己身失水中,有一道长将其捞起,把池边损坏之处堵住说:贪恋女色功不深,欲多常伤精炁神;自己勤劳多行善,他人之物手莫伸。蛮子听后深感惭愧。自此荷花池水浊而不清,冬日也少有寒荷开放。

  今日明霞洞游人如织,香火鼎盛,只要靠近她,就能领略道教的博大、宽容和源远流长,更能领略道教金山派这片世外桃源的神韵。

  关于崂山传说故事 篇【2】

  崂山当地人的老人都知道“皮子精”,所谓皮子就是草狐狸,皮子精就是草狐狸修行而得道,中国北方有很多关于皮子精的传说,有一些是负面的,其实任何生灵都有善恶之分 崂山的“皮子精”一直广为流传,皮子精的事解放前出现率还是挺高的,经常有人遇到皮子精,到80年代后彻底绝迹,今天就讲一个崂山的确广为流传的“皮子精”传说!

  北洋时期,崂山地区出现了一个皮子精,比较年轻,道行不是很高,会化作人形,也会学些人话,但是都不完美,经常穿帮出错,它经常在崂山的午山、沙子口、南九水、竹子庵、白云洞一带活动,非常好学,努力的模仿人类一举一动,经常会在山坡上亮亮嗓子,学上几句顺口流、 绕口令 、也会在田间地头化作人形走几步,但是往往出错,引得农笑,这时候它就会害羞然后跑掉,所以它不太喜欢和青壮年接触,倒是喜欢和忠厚的老人天真的 儿童 接触,当地的村民也因为它的滑稽 幽默 和天真无邪的性格喜欢它,一天中午头,在午山村,坡上还有一位老伯在锄草,皮子精看了看人少,就清了清嗓子,跳到老伯的身后,把老伯晾砸一旁的衣服穿上,然后带上草帽, 咳嗽 一声说 “大爷!你看我像不像个人?”老伯回头一看这伙计,头带斗笠,身穿褂子,还的确有几分相像,但是仔细一看袖子里的还是狐狸的爪子,而且扣子也错位了,于是大笑说“不像!一点不像”皮子精一听,非常难过,大哭着跑开了,老伯一看皮子精哭了,很内疚!半个月后老伯锄草锄了一半累了,坐在 树下休息,皮子精又在出现了,还是穿上了老伯的衣服还扛起锄头,咳嗽一声说 “大爷!你看我像不像个人?”老伯一看这次变的比上次好多了,赶紧夸到:"像!真像!一看就是老种地的了”皮子精一听高兴极了,一口气把剩下的草都锄完了!喝下老人倒的三大碗茶水蹦蹦跳跳的走了!

  后来皮子精有时候还会出道观,身着一身道袍,带着道帽,两只狐狸耳朵还在外面,抢下老道挑水的单子,放在自己肩上帮老道把水送回道观,

  皮子精又出现在竹子庵,老百姓们都在地里劳作,皮子精来到山坡山一块大石头上,唱了几句戏,又唱了几句小曲,然后问“邻守们(邻居们)好听吗? 村民们都大笑着说:”公鸭子动静!(声音)不好听”,皮子精很难过,这时候一个农妇的三岁儿子喊道 “真好听、哥哥再唱一个” 跟着父母到地头干活的儿童们也跟着喊起来,"好听!小哥哥再唱!”

  皮子精高兴的手舞足蹈,一会儿学喜鹊叫!一会变成小狗在石头上倒立!一会儿又唱柳腔(地方戏)一会儿又模仿集市上小贩自卖自夸 !,村民们一直看到太阳落山,才离开,都忘记了手里的农活!

  有一天傍晚,来了一只大马虎(狼)在村子外面转悠,这时候农夫带着三岁的儿子到河边挑水,这只马虎盯上了孩子,在农妇挑水回家的时候袭击了农妇,趁妇受伤倒地,叼起孩子撒腿就跑,农妇大声呼救,村民们都拿着火器出来营救,但是马虎已经没了踪影,村民们寻不到、赶不上干着急,这时候皮子精听到了村民的呼救声,就跑到了大石头上,喊道:“邻守们,怎么了?”山下的村民们喊道:“马虎把小孩叼走了”皮子精一听赶快跟着马虎和孩子的气味寻去,这时候一个老头把皮子精喊住,把自家大狗上的项圈摘下给皮子精带上,说这是保命的,这个项圈是双层牛皮外刺钉子的,就刺猬皮一样,事不宜迟,皮子精寻迹而追,跑了几十里地终于赶上了马虎和孩子,皮子精一看 亲娘来!好大的一只马虎,体型比自己大了3倍不止,而且肚子上肿胀,一看就是刚生了小狼的母马虎这期间的母马虎最暴躁,自己根本不是对手,但是皮子精有智慧,他寻思了一下,变成了一只大型的狮子狗,拦住了马虎的去路,他想靠狮子狗的大体型来吓唬住马虎,让马虎知难而退,放下孩子,不料

  那大马虎开始看到皮子精变成的大狮子狗很害怕,想退缩,后来因为育崽心切,不肯放下到手的猎物,于是向皮子精扑去..........

  那大马虎扑向皮子精,只见皮子精顺势往后一跳,跳入河边水中,从水中抓起两只癞,抖手一变,瞬间把两只癞变成了两只小狼崽子,在马虎的眼前晃了几下随手抛向河,那马虎一见两只狼崽顿时误认为是自己的崽子随即跳入河中,不一会就被湍急的河水冲出了去,皮子精站在大石头遥望冲走的马虎,看到它冲出去好远才爬上岸,精疲力尽的一动不动,这时皮子精才放了心,他来的小孩身边看到小孩也就点皮外伤就领着小孩往村里走了, 走了一半天色晚了,正好到了皮子精的窝了,皮子精怕出意外万一那只马虎还有同伴在附近它们若一起来群殴我这脆弱的小体格完全招架不住!于是就带着小孩到自己窝里睡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就把小孩送到回家,路上还给小孩在兜里弄了很多好吃的零食,一边走一边吃,不一会就到了小孩家门,小孩的父母家人一晚上没睡,看到小孩回来万分高兴,相拥而泣!这时皮子精已经回到了山里! 小孩的父母问小孩是否害饿?小孩说不饿路上出了很多美味可好吃了,家人问这美味是什么东西,小孩就从兜里掏了一些出来,大人们仔细一看!什么美味!原来是些青蛙腿干和掰成一段一段的蛇干 !

  关于崂山传说故事 篇【3】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崂山脚下有位年轻樵夫上山砍柴,他漫山遍野边走边砍,累了便来到山上的巨石稍事休息。当日风和日丽万里无云,远远望见棋盘石上有两位老者在 下棋 ,他好奇地攀岩而上,见两位气度不凡的老人端坐棋盘两旁,一位留有白胡须,另位则为黑胡须,棋间虽旗子飞来飞去落于棋盘间,但始终未见二者动手摆动棋子,亦未能听到仙者言语。樵夫惊异过后,不禁被棋盘上的布局吸引其中,黑白两色棋子,虽似“四子棋”,但却风云变幻、精彩纷呈,于是樵夫也不言语,静静立于棋盘旁观棋揣摩。樵夫偶尔抬眼,却见身旁的青草时而黄、时而绿,好似无数眼睛一开一闭,心中也有一丝称奇,但贪恋棋局并未在意。二位仙人见他渐渐入迷,未有去意,便对樵夫说:兄弟快回家吧,年代已经很久了。樵夫虽然听后不解,但也只好抱拳离去。

  回到家中,樵夫见到自家房屋破旧不堪,早已无人居住,更不知亲人去向何处,一瞬间如梦初醒,终于明白了“年代很久了”所示含义,认定二位长者乃是仙人无疑。于是他转身奔出村外,一口气追到海边,只见两位仙翁脚踏浪尖飘然东去。樵夫一急,大声叫道:“仙师,等等我!”原来他也想成仙。仙翁回头笑道:“你要是能跟上来,便带你走!”樵夫不顾一切地下海就追,一会儿工夫海水就淹到了脖子,下巴也浸在水中。仙翁回头一看,觉得樵夫痴心不改、诚信意决,便说道:“仰口,仰口,”樵夫赶紧仰起口来,刹那间,自己的身体飞升起来,紧步仙翁身后,东渡而去。

  因为樵夫诚心打动了仙人,升仙有道,人们就把这里称为“仰口”了。

猜你感 兴趣 :

1. 崂山民间故事

2. 崂山道士的故事传说

3. 崂山的民间故事

4. 崂山茶的由来传说

崂山茶是什么时间引进的?

2017年3月陕南引进了不同产茶后域的春茶一一崂山茶。

崂山的传说故事

崂山是道教发祥地之一。那你知道崂山的 传说 故事 有哪些吗?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的崂山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崂山的传说故事 篇【1】

  古代文人奉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就蒲松龄来说,因迫于生计,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坐馆授教,极少有时间外出 旅游 。查阅史料得知,蒲松龄除游幕宝应外,一生中仅游览过崂山和泰山。但可以看出,泰山留给他的印象远不及崂山深刻,这大概是崂山自古以来就富于神秘色彩,而蒲松龄天性中又具备一种追踪神秘事物热情的缘故。

  据《蒲松龄年谱》记载:康熙十一年(1672年)夏天,蒲松龄与高珩、唐梦赉、张绂等八人,同游崂山,并且非常幸运地看到了海市蜃楼。又据唐梦赉《志壑堂文集》卷十二《杂记》记载:“壬子(即康熙十一年)之夏,游劳山,见海市。时同行八人。初宿修真观,历上清、下清庵,登八仙墩,水尽山穷,连天一碧。再宿青玉涧,观日出。回至番辕岭,微雨初晴,东望海际,一城在白云中,堞数十仞,炮台敌楼,历历可数。俄见一人青衣出,路南行。后一人肩挑雨具从之,向西望,若凝眸。吾辈者同人方惊疑,云去时未见此城,且迁海以 后,宁复有存岛乎?询之土人从行者,乃曰:‘此海市也,是处 为沧州岛。’”

  崂山,古称“劳山”、“牢山”或“辅唐山”,被誉为“神仙之宅、灵异之府”。在这里有幸目睹难得一见的崂山海市,对蒲松龄等人来说,是可遇不可求、令人终生回味的神奇经历。因此,同行诸人多有不同形式的文字记载。尤其是唐梦赉,以杂记、诗、词、曲多种样式对于观日出、见海市的奇遇作了非常详细的描述。蒲松龄则写了《崂山观海市作歌》,为我们复现了崂山海市的真实面貌。诗中写道:

  山外水光连天碧,烟涛万顷玻璃色。

  直将长袖扪三台,马策欲挝天门开。

  方爱澄波净秋练,乍睹孤城悬天半。

  埤堄横亘最分明,缥瓦鱼鳞参差见。

  万家树色隐精庐,丛枝黑点巢老乌。

  高门洞辟斜阳照,晴光历历非模糊。

  襁属一道往来者,出或乘车入或马。

  扉阖忽留一线天,千人动谯楼下。

  转眼城郭化山丘,猎马百骑皆兜牟。

  小坠腾骧逐两鹿,如闻鸣镝声飂飕。

  飙然风动尘埃起,境界全空幻亦止。

  人生眼底尽空花,见少怪多勿须尔。

  君不见:当年七贵赫如云,炙手热焰何腾熏。

  诗的大意是:海市开始时如万顷碧波,澄净可见,忽又变为天边孤城,女墙(矮墙)分明,琉璃瓦清晰可见,城中房屋隐于树丛之中,树上有归巢的乌鸦。这一切在海市中的夕阳照耀下,连同洞开的城门极为清晰。城外绵延不断的道路上,许多人或乘车或骑马,从城门进进出出。接着,又像是关上了门户,孤城内外的景观隐去了,再度出现的是城门望楼下上千的人群在动;转眼间,城郭又化为山,有百余人骑着马、戴着头盔正在打猎;一瞬间,狂风大作,尘土飞扬,所有景物全都消失得无影无踪。这首七言歌行,描写了作者在崂山观海市所见的奇幻景象,流露了作者否定现实的消极思想。

  蒲松龄游览崂山之后,给我们留下了两篇脍炙人口的小说《崂山道士》和《香玉》。可以说,这是蒲松龄游览崂山的最大收获。崂山“景因人显”,从而丰富了旅游景点的 历史 文化 内涵,其知名度也因此大大提高。

  原在崂山太清宫旁建有蒲松龄写书亭,后坍塌。近年来在“关岳祠”旁恢复了蒲松龄写书亭。此亭为一飞檐、红柱、木结构的小亭。亭西侧的白粉墙,即蒲松龄笔下的“穿墙壁”。人们大多认为,《崂山道士》就是在写书亭内构思而成的。据说当年蒲松龄月夜独坐亭中凝思,忽见对面墙上有人一闪而过,像是穿墙而去,原来却是送茶道士的影子。蒲松龄由此受到启发,写了《崂山道士》。这面墙也被称为“穿墙壁”,成为崂山的一个景点。《崂山道士》这篇故事写的是一个名叫王七的游手好闲年轻人,“少慕道,闻崂山多仙人,负芨往游”,在宫中见到一位白发垂颈的道长,苦苦哀求,被收为徒。一月后,因难受其苦,产生回家的念头。一天日暮时分,王七师傅的两位朋友来访,师傅便 剪纸 成月,室内光亮,嫦娥由月中跳下,为饮酒人歌舞,后三人又移入月中。这一表演使王七大开眼界,打消了回家念头。又一个月后,王七决意回家,临行前苦求师傅教其穿墙术。王七按其指点,一试而过,大喜过望。师傅告诉他,要洁身自好,否则就不灵验。王七回家后,将师傅的告诫抛到九霄云外,想在妻子面前炫耀一番。结果不仅没有穿墙而过,反而在头上撞了个大包。这个故事告诫世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光明磊落,心地坦白,否则总有一天会被无形的墙撞得头破血流。

  在崂山太清宫有一株高约7米、胸径约60厘米的特大号山茶花,因开花在每年11月到次年3月,故又称耐冬,古书中也叫曼陀罗。树下立着一块木牌,上书:此耐冬——山茶,即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中《香玉》篇之绛雪。《香玉》写的是胶州一位姓黄的书生在宫中读书时,与由白牡丹所幻化的女子香玉浪漫而缠绵的爱情以及与由耐冬所幻化的女子绛雪的深厚友情。小说中的绛雪是一位孤傲清高、极有个性的女子。她有着之美的君子胸怀,正是在她的帮助下,黄生与香玉生死相许的爱情才得以超越阴阳阻隔而再续前缘。黄生由此感叹:“香玉吾爱妻,绛雪吾良友也!”因此,这篇小说中绛雪的形象最为动人。这一人物的言行,无疑也使太清宫这株饱经风霜的耐冬蕴含了更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的内涵,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纯美的人性魅力。目前,在崂山头东二十多公里的长门岩海岛上,有大小不同、形状不同、树龄不同的耐冬树六百多棵,树龄最高的达一千三百多岁。每年开花季节,碧绿的枝头、翠叶丛间,生出朵朵璀璨晶莹的红玛瑙,万紫千红,争奇斗艳,如盘的花朵间,丛丛黄蕊闪烁着万点金星。远远望去,整个小岛既像一座绿莹莹的翡翠谷,又像一座红光满天的火焰山。长门岩是名副其实的“耐冬王国”。明代诗人杨慎曾写诗赞美耐冬:绿叶红花斗雪开,黄蜂粉蝶不曾来。海边珠树无颜色,羞把玉枝照玉台。

  作为香玉原型的那株白牡丹,据说也不是蒲松龄凭空杜撰的,而是从崂山关于牡丹的传说中受到了启发。不过,这个传说中的牡丹,生长地却是在上清宫。明代大学士高弘图在他的《崂山九游记》中曾饶有兴致地记载了这一传说。据他所见,上清宫当时确有一株白牡丹,看起来年代已久。道士们给他讲述了关于这株牡丹的神奇故事:一百多年前,这株白牡丹被“大力者”连根掘走。几年后白牡丹从他那儿逃了出来。当晚宫中道士梦见有白衣人叩打宫门,高兴地叫喊:“我回来了!我现在回来了!”第二天早晨,道士们到原来种白牡丹的地方一看,果然花的根茎又出现在土中,并吐出了新芽。“大力者”庭院中从崂山掘去的那株白牡丹,却在这一年枯死了。这个美丽的传说,据高弘图说,在他游览崂山时还为人们津津乐道。蒲松龄很可能在游览中听到了这个流传已有二百余年的白牡丹传说,于是在《香玉》中对它作了艺术加工,塑造了美丽多情的香玉,但把白牡丹所在地从上清宫“移”到太清宫。令人惋惜的是,这棵美丽的白牡丹后来被无知的小道士砍掉了,留下了永久的遗憾。

  蒲松龄一生仅到过崂山一次,逗留时间也不太长。在他以崂山为背景的这两篇小说中,虽然并不能找出他在崂山写作的证据,但是完全可以肯定,这两篇小说的创作的确是以蒲松龄游崂山的所见所闻所感为前提的,是驰名中外的崂山及其美丽传说成就了这两篇小说。

  崂山的传说故事 篇【2】

  “摸摸老龙头,一世永无愁;摸摸老龙尾,做事有头有尾;摸摸老龙背,长命到百岁。”走到太清宫的“逢仙桥”旁, 导游 总是会以这样的开场白来介绍眼前的这棵1100多岁的老榆树,因其树形特别,犹似龙头,被人们称为“龙头榆”。

  此树高 18.8米,树围 4.1米。相传植于唐代,据记载,此树是五代时崂山著名道士李哲玄亲手所植。李哲玄来到崂山后,在原有的“三官殿”和“三清殿”基础上,又建起了“三皇殿”,进一步完善了太清宫的建筑布局,并率领宫中道士重修道路,栽植树木花卉,整理泉池及水排沟渠,使太清宫的园林提高到当时国内同类庙宇的最高水平。而“龙头榆”旁有一大石,刻有“逢仙桥”和宋太祖赵匡胤敕封崂山道士“华盖真人”的记事。相传刘若拙在一个 大雪 后的 除夕 清晨,在此处遇到一位老人,交谈一番后,觉得老人的学问高深。待老人离去时才发现半尺深的积雪上竟没有老人行走的脚印,方知遇到了仙人,而这仙人,正是这“龙头榆”成仙的化身。

  崂山的传说故事 篇【3】

  五代时期,青州有一个唤作东方信的大户人家子弟,生性不爱读书,偏好修道炼丹,笃信黄老之术。

  东方信的父亲东方煜原是唐朝末年朝廷的一品大员,后因权臣结党营私,宦官舞弊蒙上,他不堪置身于朝唐沆瀣之中,又因碍了朝廷显贵的眼,便一气之下辞官不做,回到青州做起富家郎。

  那时潘镇割据严重,军阀混战不休,五代十国,你方唱罢我登场,分明是个跳梁小丑云集的时代,借用一句老话,“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东方煜回到青州后,每日养花种草,闭门谢客,厅堂深深,每日读书消遣度日。

  至于东方信,他也不甚去管,反正 天下 混乱纷争,这官也没有什么好做的,书也没有什么好读的,这兵 自然 也没有什么好当的。只要东方信不是太不安分,他喜欢修仙炼丹,那也由他去得。

  东方信虽然不爱读书,但是自小却是聪慧异常,才华意气,谈词爽朗,真个是美玉良金,隋珠和璧,端的是人中龙凤。转眼到了十七岁,东方煜欲找媒人,说一良家美眷与他,谁知他一点心思也无。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东方煜岂能容他胡闹,便请了媒人王婆,安排了一桩亲事与他。那姑娘也乃是一位乡绅家的,名字唤作苏琴,面孔不白不瘦,身材不长不短,虽不是绝色佳人,但也不甚丑陋。但是性情十分古怪,风趣全无,尤其讨厌东方信炼丹修道。

  东方信十分苦闷,便有了离家出走的年头,但天下虽大,何处是他去处。有一天夜里,东方信在偏房炼丹,夜色渐深,他迷迷糊糊睡着了。忽然看见一个白发老人凌空走来,那老人童颜鹤发,峨冠高耸,一副仙风道骨模样。

  老人自称是普济真人李哲玄,言东方信与道教有缘,让他去崂山太清宫找自己的师侄华盖真人刘若拙,他日苦心,定得大道,说必忽而不见。你道这李哲玄是谁,他就是周太祖郭威敕封的道化普济真人,是一位道行极深的长寿道长,他羽化的地方就在崂山太清宫。

  东方信踟蹰良久,终究还是下定决心去崂山,家中之事让他不堪其扰,更坚定了他的道心。他暗地里收拾好行囊盘缠,留下书信告知家人,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出发了,他不会知道自己这一走就是十年。

  历经两个多月的时间,东方信终于来到了崂山,他在太清宫西南山麓的驱虎庵寻见了华盖真人刘若拙。至于这华盖真人,明末黄宗昌在《崂山志》里有载,说他”丹颜皓首,不自知其年,不履不冠,冬不炉,夏不扇”,内功修养极为高明。

  东方信随着华盖真人在崂山苦修,在刘若拙的指点下,如鱼得水,如虎添翼,进境之快,就连刘若拙也自叹弗如。后来华盖真人被宋太祖赵匡胤封为“左街道录”,肃清天下道流,离开了崂山。东方信便自己在山中修行。

  时光荏苒,转眼间十年过去了,那一夜万籁俱寂之时,东方信游刃于山间诸峰,海上一轮明月高挂,倾洒着柔和清辉。东方信心无挂碍,不管眼前山石土墙,信步横穿而过,后衣袂纷飞,迎风而起,犹如九天谪仙,在空中飞扬激荡,修成大道。

  要知道这穿墙之术乃是道家最为难以的道术之一,穿墙之人必须从不说谎,道心坚定心地纯良,且从没有为害过朋友,否则必然会撞得头破血流。古往今来修成之人,极为罕见。

  东方信得道之后,心情已如羚羊挂角,不休不闹,不怨不恨,无迹可寻。回到家后,他取了自己练成的三枚仙丹,一枚赠予自己的发妻,两枚赠予自己的父母,言可增寿二十年,后飘然而去。

  从那以后,东方信遨游于神州各地,忽而南,忽而北,忽而太行,忽而昆仑。时常听闻有人曾见他御风飞翔,为人福祉奔波,且不留痕迹,人们赠予他一个道号“飞冥真人”。

猜你感 兴趣 :

1. 崂山民间故事

2. 崂山道士的故事传说

3. 崂山的民间故事

4. 崂山茶的由来传说

崂山茶属于什么茶,喝崂山茶的好处

崂山茶精选崂山鲜茶用现代工艺加工而成,具有的生长周期长、品质优良、叶肥味厚的特点。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崂山茶属于什么茶,了解一下喝崂山茶的好处。

一、崂山茶属于什么茶崂山茶是中国江北第一名茶,那么崂山茶属于什么茶?崂山茶属于绿茶,又称不发酵茶,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

传统的崂山茶系主要分三大类:崂山绿茶,崂山石竹茶,崂山玉竹茶。

因为不发酵茶,所以茶叶内的天然物质,如茶多酚,咖啡碱及大部分维生素都能得以保存,它又含丰富维生素c,据指有预防感冒功效。

二、崂山茶的特色与功效1、崂山茶的特色崂山茶是绿茶的一种,色绿、味香,汤醇是这种茶叶的最大特色,加工好的崂山茶,茶叶卷曲,新鲜,色泽碧绿,而且具有浓郁的板栗香气。

平时取三到五克放在茶杯中,冲入九十五度左右的开水,能看到茶叶慢慢舒展的样子,特别美。

2、崂山茶能延缓衰老崂山茶与大多数绿茶一样,都含有茶多酚和类黄酮等多种天然的抗氧化成分,这些物质进入人体以后可以清理人体内的自由基,也能减少人体内部氧化反应的发生,抑制自由基的产生,从而也就提高人体组织细胞活性,起到了延缓衰老的重要作用。

3、崂山茶能减肥瘦身减肥瘦身也是崂山茶的重要作用之一,崂山茶中含有大量的茶碱和咖啡因,这些物质进入人体以后会转化成活性蛋白酶和一些三酸甘油酯解脂酶,能有效减少脂肪在人体内的堆积,经常饮用能减肥瘦身,会让人们的身材变得越来越苗条。

崂山茶的红炉点雪

红炉点雪,茸芽细嫩,色泽翠绿,汤色清澈莹黄,味感醇厚浓郁,芳气弥漫于绛唇皓齿间,若兰馨香扑鼻而来,回味隽永。此茶只在每年的谷雨前后十余天内采崂山狮峰顶上云雾间之嫩芽,揉制窨焙,其它季节则弃置不取,故而弥足珍贵。

传说中西王母所采撷东夷之长生不老药,即为此茗。为防人盗采,西王母派雄狮为其严加把守,故而其峰曰狮子峰。

狮峰观日,为崂山著名八景之一。

初晨,由狮峰东望,红彤彤燃烧的一团火球穿过绵绵的云层,从黝黑的海面上冉冉升起,喷薄而发。刹那间,山、海、天、云绛红一色,天人合一,浑然一体。海面上云蒸雾腾,波澜起伏,蔚为壮观。

红炉点雪,瞬息之间达禅宗之大化境界,为佛家至高禅理。

谈禅煮茗,枕流漱石,抚鳌偕蟾,于瓦屋纸窗之下,偕二、三个素心人,有红袖添香,素手汲泉,啜一杯红炉点雪,品读茶禅一味,“茶烟袅袅笼禅榻”的闲适优雅,自是人生一大乐事。诚如弘一大师所言:“禅意的人生,是人生的第一境界。”

南有铁观音、大红袍,北有红炉点雪!

“拾得云几片,常在杖头担。”一盏红炉点雪,偷得浮生半日闲!

崂山茶鉴别方法

1.汤色:取两只白瓷盖碗,分别放入等量的崂山绿茶和南方绿茶,洗茶后倒满水静侯几秒钟,然后从上往下看,崂山茶茶汤清澈,象透明玻璃;南方绿茶茶汤则稍显浑浊,似白糖水。

2.叶底:冲泡几遍后待茶叶充分舒展再观察叶底。崂山茶的叶底芽叶完整、整齐,很少能看到茶梗;南方茶打眼一看全是长梗。(因南方茶生长迅速拔节快故节间长)

3.滋味:南方茶似乎很香,但口感淡而涩苦,冲泡几遍后涩味更重;崂山茶香气清而不腻,茶汤厚实,不苦不涩,口感纯净,高档崂山茶更是入口即甜,喉头回甘,香气清雅。

4、观叶,南方绿茶与崂山绿茶由于生长的地理环境不同,冲泡以后的叶片的形状也就不同。南方绿茶冲入水后,卷曲的叶片马上打开,打开的叶片平、直,表面光滑,其中有许多较大的半截叶片;崂山绿茶冲入水后,卷曲的叶片伸展较慢,有些叶片到最后也不能够完全伸展开,即便是伸展开的也是皱皱的,其中偶有较小的残片。

5、品尝,南方绿茶前三泡口味较重一些,但入口不滑、不绵,较涩,回甘、回味不好,三泡以后,口味变淡;崂山绿茶一泡没有什么味道,二泡口味稍好,三泡以后渐入佳境,那种特有的清雅、幽香的碗豆香味开始显露出来,茶汤入口滑、绵,微苦,回味悠长,回甘较好。六泡以后口味逐渐变淡

如何泡茶?说着简单,要泡出一杯好茶还真要学点窍门。各种茶叶的泡法也不一样,一杯茶泡不好,好茶叶也糟蹋了。崂山绿茶  现在最讲究喝绿茶,而绿茶也最讲究泡。首先是水,不是什么水都能泡好绿茶的。陆羽在《茶经》中说最好的水是:“ 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这是历史上的情况,时过境迁,大城市中很难得到这种山水和江水,地表水受到污染。因此,现在看来最好就是地下水,地下水含矿物质多,比较硬,北方城市的自来水多为地下水,其中不加氯的最好。南方城市自来水多数是地表水,污染情况比较严重,有的地表水都达不到三类水质,所以加氯较多,用这样的水泡茶就差了许多。现在许多人喜欢用纯净水泡差,这并不好,因为这种水质太纯净,没有必要的矿物质,泡出来味道并不好。如果城市自来水加氯太多,使用瓶装的矿泉生态水还是很好的,因为这种水的质量是上乘的,是和地下矿泉水并无差别。崂山绿茶当然能求得无污染的地表水也还是上乘。  其次就是水温,一般讲述水温不宜过高,80度最佳。关于水温比较难以控制,因为不可能用温度计测试水温,因此这是一个经验问题。大家在电视剧中看到剧中人喝茶时用杯盖子篦茶叶,说明水温不高,因此茶叶还漂在水面上,需要用杯盖篦茶叶。经验说明,水温太高一下子就把茶叶烫熟了,越是新茶,越要注意水温。如果泡出来叶子一半漂在水面,另一半慢慢往下沉,水的颜色是翠绿色,这说明水温正合适,也说明茶叶质地为上乘。如果水温太高,90度左右就会把茶叶烫熟,茶叶很快沉到杯底,茶水的颜色呈黄褐色或者深褐色,这说明水温太高。所要注意的是绿茶的陈茶,即使水温不高,泡出来也是黄褐色。这种茶虽然也能喝,但质地与新茶相比差多了。  再之就是茶具。品茶,特别是上乘绿茶应该用玻璃杯或者用盖碗,最好不用茶壶。茶壶泡的时间一长,一时喝不完,颜色就变成深褐色,这种茶就没有味道了。关于一杯茶,用多少茶叶,一般说普通玻璃杯,每一杯5克左右。千万不能太多。太浓的茶味道并不好,对身体也无益处,特别是不常喝茶的人,茶叶的用量可以更少一点。  一杯上等绿茶,喝上三遍也就差不多了,参茶时杯子里要留三分之一的茶水,千万不要等到喝干后再参茶。  还有一点就是喝茶的时间最好是上午,中午以后可以适度喝点茶,特别是老年人,晚上不要喝茶,因为茶对神经有亢奋作用,所以不但是一个适度用量,当然还有个喝茶的时间问题。  花茶的茶基也是绿茶,只是质地比较差,泡法与泡绿茶基本方法一样,所不同的是花茶比较经泡,所以可以用茶壶泡,然后再倒到杯子里喝。北方人特别喜欢花茶,而且用大茶壶泡,这并没有不妥,关键一条水温仍然不能太高。一般90度为最适宜。用刚刚开的水就很不合适,这和泡绿茶是一个道理,只不过这种茶叶比较老,所以水温应当适当提高。所用茶叶数量也不能太多,如果用大茶壶泡可以适当增加茶叶。  至于红茶,属于暖性,适合冬季饮用,水温要高,水一定要使用开水。茶叶也比绿茶放得多,有的红茶还需要煮,这种茶的喝法各地很不一样。一般讲只要注意水温要高,茶叶量适当多一点就可以了。其他有关红茶的冲泡知识会在后续专题中提到。  喝茶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享受,许多问题要亲自动手慢慢体会,总而言之茶是一个好东西,多用了也有害处。

“崂山茶”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

记者从青岛市工商局获悉,“崂山茶”已于近日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这是我市继“胶州大白菜”之后获得注册的第二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目前此类商标全省共有16件。

据市工商局商标处有关人士介绍,地理标志是由“原产地名称”逐步发展而来的,在国际上被广泛运用于农副土特产品、传统的工业产品和手工艺品等诸多领域。我国《商标法》规定:地理标志是指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地理标志既是产地标志,也是质量标志,更是一种知识产权,它的出现,源于消费者对特色产品的消费需求和生产者对特色产品生产地域的保护需求。

据了解,目前,实施地理标志注册保护是欧盟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通行做法,也是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相关规定的要求。在我国,主要可以通过申请集体商标或证明商标、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等两种方式获得地理标志保护。

截至去年底,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共核准注册地理标志288件,农副产品约占97%,手工艺品和矿产品约占3%。“崂山茶”获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意味着其品牌的认知度将大幅提高,有助于产品向全国市场推广。

标签: 崂山 来历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dongkepu.com/zonghezhishi/mlr8v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