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懂科普 >

综合知识

> 科波拉奥斯卡最佳导演

科波拉奥斯卡最佳导演

科波拉奥斯卡最佳导演

获得奥斯卡奖最多的10位导演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是奥斯卡最佳导演的获奖者之一。他曾两次获得该奖项,分别是1973年的《教父2》和1975年的《-{zh-hans:珊瑚台;zh-hk:亞瑟王玆上;zh-tw:鯊魚大戰;}-》。此外,他还被提名过多次,包括1970年的《教父》和1990年的《起义情天》。科波拉是美国电影史上最著名的导演之一,他的作品在电影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历届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影片都有什么?

1.《西线无战事》(1930)

获第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

导演:刘易斯·迈尔斯通

2.《城市之光》(1931)*

卓别林最著名代表作

编导\主演:查理·卓别林

3.《一夜风流》(1935)

获第7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导演、男女主演奖

编剧:罗伯特·里斯金

导演:弗兰克·卡普拉

主演:克拉克·盖博 克劳德特·考尔白

4.《摩登时代》(1936)*

卓别林经典无声片

编导\主演:查理·卓别林

5.《乱世佳人》(1939)*

获第12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导演、女主角等8项大奖

编剧:西德尼·霍华德等

导演:维克多·弗莱明

主演:费雯·丽 克拉克·盖博

6.《绿野仙踪》(1939)

奥斯卡历史上最经典童话

导演:维克多·弗莱明

7.《蝴蝶梦》(1940)*

获第1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摄影奖

编剧:罗伯特·舍伍德 约翰·哈里逊

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主演:劳伦斯·奥利弗 琼·芳登

8.《公民凯恩》(1941)*

美国电影史最伟大的影片,获14届奥斯卡最佳剧本奖

编导\主演:奥逊·威尔斯

9.《卡萨布兰卡》(1942)*

获第16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导演奖

编剧:朱利叶斯·爱泼斯坦等

导演:迈克尔·柯蒂兹

主演:亨弗莱·鲍嘉 英格丽·褒曼

10.《黄金时代》(1946)

获第19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导演、男主角奖

导演:威廉·惠勒

主演 :弗雷德里克·驱

11.《罗生门》(1950)

获第22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脚本:桥本忍 监督:黑泽明

出演:三船敏郎 京町子 志村乔

12.《雨中曲》(1952)*

获第25届奥斯卡最佳歌舞片奖

编剧:贝蒂·康顿等

导演:金·凯利 斯坦利·杜南

主演:金·凯利 唐纳德·奥康纳 黛碧·雷诺兹

13.《罗马假日》(1953)*

获第26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原创剧本奖

编剧:戴尔顿·特隆波

导演:威廉·惠勒

主演:奥黛丽·赫本 格里高利·派克

14.《码头风云》(1954)

获第27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导演、男主角奖

导演:艾里亚·卡赞

主演:马龙·白兰度

15.《桂河大桥》(1957)

获第30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导演、男主角奖

编剧:皮埃尔·博尔等

导演:大卫·里恩

主演:亚历克·詹尼斯 威廉·霍顿

16.《宾虚》(1959)*

获第32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等11项大奖,是奥斯卡历史上得奖最多的影片。

编剧:卡尔·屠伯格 导演:威廉·惠勒

主演:查尔顿·赫斯顿等

17.《西区故事》(1961)

获第34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等10项大奖

编剧:欧内斯特·雷曼

导演:罗伯特·怀斯

主演:娜塔利·伍德 拉斯·坦布林等

18.《阿拉伯的劳伦斯》(1962)*

获第35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导演等7项大奖

导演:大卫·里恩

主演:彼得·奥尔图等

19.《音乐之声》(1965)*

获第3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导演等5项大奖

编剧:理查德·罗杰斯等

导演:罗伯特·怀斯

主演:朱丽·安德鲁丝等

20.《毕业生》(1967)*

获第40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导演:迈克尔·尼科尔斯

主演:达斯汀·霍夫曼

21.《2001 太空漫游》(1968)*

获第41届奥斯卡最佳视觉Ч�保�蟊黄牢�笆贰笆�缶�溆捌�敝�?

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

主演:基尔·杜里等

22.《白雪公主》(1937)*

获第11届奥斯卡特别奖,是迪斯尼最经典的动画片

制作:沃尔特·迪斯尼

23.《教父》(1972)*

获第45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男主角、编剧奖

编剧\原著:马里奥·普佐

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主演:马龙·白兰度 艾尔·帕西诺

24.《教父II》(1974)*

获第47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导演奖

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主演:艾尔·帕西诺 罗伯特·德尼罗

25.《飞越疯人院》(1975)

获第4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导演、男女主角奖

2 奥斯卡史经典影片

编剧:劳伦斯·豪本 勃·高德曼

导演:米洛斯·福尔曼

主演:杰克·尼科尔森 路易丝·弗莱彻

26.《洛奇》(1976)*

获第49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导演奖

编剧: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导演:约翰·艾维尔森

主演: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伯特·扬等

27.《星球大战》(1977)*

获第50届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等7项大奖,被称为“电影史上的里程碑”

编导: 乔治·卢卡斯

主演:马克·哈米尔 哈里森·福特 卡丽·费西尔

28.《夺宝奇兵》(1981)*

获第54届奥斯卡最佳剪辑、音响效果等4项大奖

编剧:乔治·卢卡斯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主演:哈里森·福特等

29.《 E. T. 》(1982)*

获第55届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等4项大奖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主演:亨利·托马斯 德鲁·巴里摩尔

30.《与狼共舞》(1990)*

获第6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导演等7项大奖

导演\主演:凯文·科斯特纳

31.《沉默的羔羊》(1991)*

获第64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导演、男女主角奖

导演:乔纳森·德米

主演:朱迪·福斯特 安东尼·霍普金斯

32.《终结者II》(1991)*

获第64届奥斯卡最佳化妆、视觉效果等4项大奖

编导:詹姆斯·卡梅隆

主演:阿诺德·施瓦辛格等

33.《辛德勒的名单》(1993)*

获第66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导演等7项大奖

编剧:斯蒂芬·蔡里安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主演:利亚姆·尼森 本·金斯利 拉尔夫·费因斯

34.《阿甘正传》(1994)*

获第67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导演、男主角等6项奖

编剧:艾力克·罗斯

导演:罗伯特·赞米基斯

主演:汤姆·汉克斯 等

35.《日》(1996)*

获第69届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

导演:罗兰·艾莫瑞奇

主演:威尔·史密斯等

36.《泰坦尼克号》(1997)*

获第70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导演等11项大奖,是电影史上最卖座的影片,至今票房已超过28亿美元

编导:詹姆斯·卡梅隆

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凯特·温斯莱特

37.《美丽人生》(1998)*

获第71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外语片等3项大奖

编剧:文森特·塞米拉

导演:罗伯托·贝尼尼

主演:罗伯托·贝尼尼 尼科莱塔·布拉斯基

38.《拯救大兵瑞恩》(1998)*

获第71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主演:汤姆·汉克斯 马特·达蒙

39.《美国美人》(1999)*

获第72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导演、男主角奖

编剧:安莱·波儿 导演:山姆·门德斯

主演:凯文·斯派西 安特妮·贝宁

40.《指环王III》(2002)*

获第76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11项大奖

导演:彼得·杰克逊

主演:伊利亚·伍德等

41.《号街车》(1951)

获第24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导演:伊利亚·卡赞

主演:费雯·丽 马龙·白兰度

42.《彗星美人》(1950)

获第2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导演等6项大奖

导演:约瑟夫·曼凯维奇

主演:贝蒂·戴维斯 安·巴克斯特

43.《现代启示录》(1979)

获第53届奥斯卡最佳摄影、音响效果奖

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主演:马龙·白兰度 马丁·西恩 罗伯特·杜瓦尔

44.《日瓦戈医生》(1965)

获第38届奥斯卡最佳剧本、服装设计等5项大奖

编剧:罗伯特·鲍特 导演:大卫·里恩

主演:奥马尔·沙里夫 朱丽·克里斯蒂

45.《邦尼和克莱德》(1967)

获第40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摄影奖

导演:阿瑟·佩恩

主演:沃伦·比蒂 费·唐娜薇

46.《愤怒的公牛》(1980)*

获第53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被影评人评为80年代美国最佳影片。

导演:马丁·斯科塞斯

主演:罗伯特·德尼罗 马迪克·马勘

47.《安妮·霍尔》(1977)

获第50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导演等4项大奖

导演:伍迪·艾伦

主演:伍迪·艾伦 戴安·基顿

48.《唐人街》(1974)

获第46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多项提名

导演:罗曼·波兰斯基

主演:杰克·尼科尔森 费·唐娜薇

49.《奇爱博士》(1963)

获第36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多项提名

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

主演:彼得·塞勒斯 乔治·斯科特

50.《杀死一只知更鸟》(1962)*

获第35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

导演:艾伦·派库拉 罗伯特·莫里根

主演:格里高利·派克等

51.《精神病患者》(1960)*

获第33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虽是一部小制作,但却引发了一场恐怖片的。

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主演:安东尼·伯金斯 珍妮特·李

科波拉的影路历程

在刚刚被英国某杂志评出“史上百位伟大导演”中,作为唯一一名上榜的女性,索菲亚·科波拉的经历堪称传奇。

索菲亚·科波拉的“凤凰三重奏”

英国权威电影杂志《电影大全》近日评选出“史上百位伟大导演”,曾执导《迷失东京》、《绝代艳后》的索菲亚·科波拉成为唯一一名榜上有名的女导演。《电影大全》给她的评语非常独特,“做演员她表现垃圾,但作为导演却很有主见,她的作品能打破固有框框,展现出她勇敢、冷傲及爱幻想一面。”

这位出生于好莱坞名门世家,集模特儿、摄影师、设计师、演员、导演、编剧于一身的女人,虽然被人评价为“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女人,她几乎得到了一切她想要的东西”,但也曾经遭受唾骂被电影界遗弃,然而沉寂多年后,作为导演的她只用了三部大银幕作品就让无数之前不屑的眼神变成惊叹和赞赏。

盛名所累:她曾被电影遗弃

1971年5月,好莱坞的名门望族——科波拉家族喜添千金。科波拉家族在电影界的地位绝不亚于界的肯尼迪家族和布什家族,这位一出世就被家族光环笼罩,不用飞上枝头已是凤凰的女婴,正是索菲亚·科波拉。

她的父亲,家族掌门人是曾获奥斯卡最佳导演,执导经典黑帮电影《教父》三部曲的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而有这样一位父亲的好处就是,索菲亚还在襁褓之中就被作为“道具”带上了银幕,在《教父》结尾作为接受洗礼的小婴儿出现,在无知无觉中便与观众打了个招呼。两岁时,她再次出现在《教父Ⅱ》中,饰演了一个在轮船上玩耍的儿童。从小索菲亚就跟着拍片的父亲奔波各地,“我在世界各地上学,就像一个随军的孩子。”在父亲的安排下,8岁的索菲亚开始了她的“正式演出”生涯,相继出演了老科波拉执导的《斗鱼》、《局外人》等多部影片和另外几位导演执导的电影,频繁在银幕上曝光。家族名望无疑给索菲亚带来很多机会和便利,但盛名之下的生活并不是一路凯歌。1990年,索菲亚18岁,坚持“上阵父女兵”的老科波拉在最后一刻用她替掉了由本已选定的薇诺娜·赖德在《教父Ⅲ》中出演的角色。这次的临阵易将非但未给第一次担纲主演的索菲亚带来任何赞誉,由于演技稚嫩,观众对科波拉家族“理所应当”有好表现的观念在索菲亚身上得不到回应,影片公映后媒体和对其大肆讨伐,人们嘲笑她的鹰钩鼻,批评她不够漂亮的脸孔,甚至在她饰演的角色被杀时影院观众齐声欢呼。当“可耻的裙带关系”,“一场令人发笑的表演,毫无前途可言”等刺耳的评论铺天盖地向索菲亚席卷而来,索菲亚遭遇了她人生第一个低沉期。

随后在《星球大战前传Ⅰ》里索菲亚的表演也被众人嗤之以鼻。第二年3月,美国“金酸莓奖”颁给她最差女配角奖和最差新人奖。面对这样的打击,在演完电影《InsideMonkeyZetterland》之后,索菲便无奈退出了银幕。

载誉而归:她因导演而成功

事业受挫的索菲亚离开了好莱坞,但或许天生注定和电影有不解之缘,作为演员表现失败的索菲亚将会以另一种身份回归电影界。

据说,在索菲亚还只有3岁时,有天老科波拉和太太突然在车上大吵起来,在吵得不可开交之际,索菲亚突然大喊一声:“Cut!”从那一刻起,老科波拉就认定这个小女儿将来会成为导演,因为她已经知道如何掌握失控的现场。1998年,离开电影界快10年的索菲亚尝试导演了一部仅长14分钟的短片《LickTheStar》。虽然短片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赢得了一些褒扬,索菲亚却还没有底气说“我要成为一名导演”。

1999年是索菲亚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她被小说《之死》吸引,那种对难以忘怀的青春期故事的描写牢牢抓住了她。“我很想把它拍成电影,”索菲亚说,“它激发了我的创作。”索菲亚开始埋首创作,最终拿出的剧本好得令电影公司不惜弃用原稿,甚至请她亲自执导该片。

这次索菲亚以导演身份重出江湖,耍出了一记漂亮的回马。

在《之死》中,索菲亚细腻地营造了一种哀怨的怀旧格调,流露出的青春期少女的深邃忧伤震惊了世界。影片一上映,就受到近乎狂热的欢迎。《之死》令索菲亚荣获了“好莱坞最佳年轻导演奖”和“MTV电影制作最佳新人奖”两项殊荣。在戛纳电影节首映时,它被盛赞为“让人为之一振的导演作,可以拿金摄影机奖的影片!”她通过自己的才华和努力,让人们重新把目光聚焦于科波拉家族。索菲亚兴奋地说:“第一次在如此声名显赫的家庭之外发出了自己的声音,真令人兴奋,这对我来说意义重大。

如果说《之死》让索菲亚顺利地在电影界立稳脚跟,那么第二部作品则把她推到了舞台的中心。2003年,由索菲亚再次编剧、导演,投资仅400万美元且只有了27天就拍摄完成的《迷失东京》使她再次成为焦点。索菲亚坦言自己是王家卫迷,该片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王家卫的《花样年华》。影片讲述了两个陌生美国男女在东京相遇的故事,索菲亚精妙到位的拿捏使影片流淌出不可抵御的忧伤和迷离却又不失温情脉脉。《迷失东京》成为当年最受瞩目的电影之一,获奖无数。其中包括威尼斯电影节最受欢迎影片奖、金球奖最佳电影剧本奖,囊括美国“精神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电影剧本和最佳男主角四项大奖,同时获得第76届奥斯卡金像奖4项提名并最终拿下最佳原创剧本奖。索菲亚因此成为第一个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的美国女导演。

2006年,索菲亚大胆地把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皇后玛丽·安托瓦内特搬上银幕。号称每次拍摄都需四小时的造型,被称为索菲亚“最野心勃勃的影片”的《绝代艳后》,在第79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中,摘得“最佳服装设计奖”桂冠。

作为一个只拍过三部电影的导演,在英国电影杂志《电影大全》近日“史上百位伟大导演”评选中,索菲亚赫然上榜,且成为唯一一位被选中的女导演。

索菲亚效应:时尚界的“缪斯女神”

在那段离开好莱坞的时间里,索菲亚对时装和摄影产生了浓厚兴趣。天意从来就偏袒这位天之骄女,她一直是时尚界炙手可热的宠儿。她所引领的潮流指标更被誉为“索菲亚效应”而风靡欧美,不断获得国际时尚媒体的赞誉。独特的衣着品位和设计风格令她在时尚圈里大放异彩,索菲亚还曾被美国时尚杂志《名利场》授予年度十佳衣着奖。

早在加州艺术学院上学的时候,身材高挑的索菲亚被著名时装大师朗格·斐邀请当“香奈儿”的代言人。除了在T形台上散发魅力之外,索菲亚更渴望成为一名艺术家,天资聪颖的她不断尝试每个艺术领域,曾浅尝绘画与摄影,另外还随设计师卡尔拉格福德学习服装设计。后来索菲亚加入服装品牌X-Large成为其合伙人,激发起索菲亚创业的劲头。经过一番努力,属于索菲亚的休闲时装品牌“MilkFed”终于诞生。1997年,MilkFed获时尚杂志评选的最佳时装品牌之一。

此外,她还身兼法国名牌LV设计总监马克·雅格布的潮流顾问,马克的个人品牌时装每季都以索菲亚为潮流指标。还将一款手提包命名为“Sofiabag”,这款红色的豪华鳄鱼皮手提包售价更是高达近7000美元,被列为马克·雅格布设计的十大手提包之一。

之后索菲亚又把精力转移到摄影跟视觉设计。她专为《时尚》、《》、《细节》等杂志拍照,这为她后来在电影里定位独特的视觉风格奠定了基础。

1974年的奥斯卡奖

奥斯卡最佳影片奖——《骗中骗》

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乔治·罗伊·希尔《骗中骗》/GeorgeRoyHill

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杰克·莱蒙《救虎记》/JackLemmon

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格伦达·杰克逊《金屋春宵/大丈夫》/GlendaJackson

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约翰·豪斯曼《力争上游》/JohnHouseman

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塔特姆·奥尼尔《纸月亮》/TatumO'Neal

(其他奖项参见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名单)

(以上为1974年暨第46届奥斯卡奖)

1974年上映,1975年获奥斯卡奖的电影:

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教父2》

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亚特·卡尼《老人与猫》/ Art Carney

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艾伦·波士汀《再见爱丽斯/曾经沧海难为水》/ Ellen Burstyn

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罗伯特·德尼罗《教父2》/ Robert De Niro <The Godfather Part II>

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英格丽·褒曼《东方快车谋杀案》/ Ingrid Bergman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教父II》/ Francis Ford Coppola <The Godfather Part II>

奥斯卡最佳导演有谁啊?

历届奥斯卡最佳导演一览

2009--凯瑟琳·毕格罗 《拆弹部队》

2008--丹尼·鲍伊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2007-- 乔尔·科恩、伊桑·科恩 《老无所依》

2006--马丁·斯科西斯 《无间行者》

2005--李安《断背山》

2004--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百万宝贝》

2003--彼得·杰克逊《指环王:王者归来》

2001-2002---朗-霍华德 《美丽心灵》

2000---斯蒂芬·索德伯格

1999---山姆-曼德斯(《美国丽人》)

1998---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 《拯救大兵瑞恩》

1997--- 詹姆斯·卡梅隆 ,《Titanic》(铁达尼号)

1996--- (安东尼明格拉(别问我是谁)

1995---梅尔·吉普森《勇敢的心》

1994---Robert Zemeckis(罗拔森米基斯),《Forrest Gump》(阿甘正传)

1993---斯蒂芬·斯皮尔伯格 《辛德勒的名单》

1992---克林特·伊斯特伍德《Unforgiven》(豪情盖天)

1991---Jonathan Demme,《The Silence of the Lambs》(沉默的羔羊)

1990---凯文·科斯特纳 ,《Dances With Wolves》(与狼共舞)

1989---(奥利华史东) 《七月四日诞生》

1988---Barry Levinson,《Rain Man》(手足情未了)

1987---(贝托鲁奇)(末代皇帝溥仪)

1986---Oliver Stone(奥利华史东) ,《Platoon》(杀戮战场)

1985---席尼·波拉克《Out of Africa》(非洲之旅)

1984---米洛斯·福曼《阿玛迪斯》

1983---詹姆斯·布鲁克 《亲密关系》

1982--李察·艾登保罗〈Gandhi〉

1981---Warren Beatty(华伦比提),《Reds》(乱世情天)

1980---劳勃·瑞福 《凡夫俗子》

1979--- 劳勃·班顿(Robert Benton) 《克莱默夫妇》 1978---麦可·西米诺(Michael Cimino) 《猎鹿人》

1977---伍迪·艾伦(安莉荷尔)

1976---约翰·艾维森,《Rocky》(洛奇)

1975---米洛斯·福曼飞越疯人院)

1974---弗朗西斯·科波拉 《教父二》

1973---乔治·罗·希尔,《The Sting》

1972---Bob Fosse,《Cabaret》(歌厅)

1971---威廉·佛瑞金(William Friedkin) 《霹雳神探》

1970--- 法兰克林·沙夫纳 《巴顿将军》(Patton)

1969---John Schlesinger,《Midnight Cowboy》(午夜牛郎)

1968---Carol Reed,《Oliver!》(新苦海孤雏)

1967---Mike Nichols,《The Graate》(毕业生)

1966---Fred Zinnemann,《A Man for All Seasons》

1965---罗伯特·怀斯(Robert Wise) 《音乐之声》

1964---George Cukor,《My Fair Lady》(窈窕淑女)

1963---Tony Richardson,《Tom Jones》

1962---David Lean,《Lawrence of Arabia》(沙漠枭雄)

1961---Robert Wise and Jerome Robbins,《West Side Story》(梦断城西)

1960---Billy Wilder,《The Apartment》(桃色公寓)

1959---William Wyler,《Ben-Hur》(宾墟)

1958---Vicente Minnelli,《Gigi》(金粉世界)

1957---David Lean,《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桂河桥)

1956---George Stevens,《Giant》(巨人)

1955---Delbert Mann,《Marty》(君子好逑)

1954---Elia Kazan,《On the Waterfront》(码头风云)

1953---Fred Zinnemann,《From Here To Eternity》(红粉忠魂未了缘)

1952---John Ford,《The Quiet Man》(蓬门今始为君开)

1951---George Stevens,《A Place in the Sun》

1950---Joseph L. Mankiewicz,《All About Eve》(彗星美人)

1949---Joseph L. Mankiewicz,《A Letter to Three Wives》

1948---John Huston,《The Treasure of the Sierra Madre》

1947---Elia Kazan,《Gentleman\'s Agreement》

1946---William Wyler,《The Best Years of Our Lives》

1945---Billy Wilder,《The Lost Weekend》

1944---Leo McCarey,《Going My Way》(与我同行)

1943---Michael Curtiz,《Casablanca》(北非碟影)

1942---William Wyler,《Mrs. Miniver》(忠勇之家)

1941---John Ford,《How Green Was My Valley》

1940---John Ford,《The Grapes of Wrath》

1939---Victor Fleming,《Gone With the Wind》(乱世佳人)

1938---Frank Capra,《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

1937---Leo McCarey,《The Awful Truth》

1936---Frank Capra,《Mr. Deeds Goes To Town》

1935---John Ford,《The Informer》

1934---Frank Capra,《It Happened One Night》(一夜风流)

1932/33---Frank Lloyd,《Cavalcade》

1931/32---Frank Borzage,《Bad Girl》

1930/31---Norman Taurog,《Skippy》

1929/30---Lewis Milestone,《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西线无战事)

1928/29---Frank Lloyd,《The Divine Lady》

1927/28---Lewis Milestone,《Two Arabian Knights》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介绍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 ),1939年4月7日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市1,家族为意大利移民。美国导演、编剧、制片人。大学读于霍夫斯特拉大学戏剧艺术系,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电影学院获电影硕士学位。21962年,拍摄了第一部电影作品《The Bellboy and the Playgirls》;1960年后期,开始了职业生涯,与罗杰·考曼一起制作低成本电影,并撰写剧本;1970年,因与埃德蒙·诺思合写传记电影《巴顿将军》而获得第4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引起人们的关注;31972年,执导了黑帮电影《教父》,获得第4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奖;41974年,编导了黑帮电影《教父2》因此获得第4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1979年,独资拍摄了冒险剧情片《现代启示录》,因该片获得第3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1990年,因执导黑帮电影《教父3》,获得第63届奥斯卡金像奖和第48届美国电影金球奖最佳导演提名;1992年,执导并监制了恐怖电影《吸血僵尸惊情四百年》,由此获得第19届土星奖最佳导演;1997年,编导了剧情片《造雨人》;2007年,执导了哲学冥想片《没有青春的青春》;2010年11月14日,获得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欧文·G·托尔伯格纪念奖(即终生成就奖);52011年,编导制作了惊悚剧情片《此刻与日出之间》。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演艺经历

1962年,科波拉拍摄了第一部电影作品《The Bellboy and the Playgirls》,此后一直在尝试着拍一些短片,其中还包括了电影。但这些作品只给他带来了一些赞誉,却让他逐渐地陷入到经济危机当中,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具有导演的天分。

1960年后期,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与罗杰·科曼一起制作低成本电影,并撰写剧本。

1969年,他与乔治·卢卡斯一起创建了美国活动画片(American Zoetrope)工作室。

1970年,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因与埃德蒙·诺思合写的传记电影《巴顿将军》而获得第4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此后,科波拉才引起人们的关注。

1971年,因为拍片欠账的缘故,封了科波拉的办公室。由于被上了绝路,科波拉不得不接下了派拉蒙公司《教父》的拍摄工作。

1972年,科波拉执导的黑帮电影《教父》上映,他有意识地去表现了美国黑手党的活动与美国政界、司法界的关系,而且还从同情的视角去表现了这些人物的“人性”。影片上映后在观众中引起了反响。影片耗资700万美元,却赚回3亿美元的票房收入。该片获得第45届奥斯卡金像奖包括最佳导演在内的11项提名,并获得最佳影片,科波拉获得最佳改编剧本奖。由此,科波拉赢得了投资人和观众的双重认可。

1974年,由于《教父》第一集取得的成功,派拉蒙公司提出了《教父2》的拍摄计划,该片仍由科波拉执导并参与了剧本的创作和影片的监制工作,该片获得了第47届奥斯卡金像奖11项提名并最终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在内的6项奖项,成为首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续集电影;而同年上映的,由科波拉编导的惊悚电影《对话》获第2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和金棕榈奖。

1979年,科波拉独资拍摄了冒险剧情片《现代启示录》。在该片中,他试图用哲学的观点来叙述以战争为代表的暴力如何使人异化的问题。为了拍摄这部影片,他不惜血本,共耗资3600万美元。此片推出后,美国评论界一片死寂,观众们对这部高成本新片也并没有表现出科波拉斯待的热情,在奥斯卡上也毫无作为,这使得他遭受了重大打击。不过科波拉因该片获得了第3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

1982年至1987年,科波拉相继执导了爱情片《心上人》,剧情片《斗鱼》,犯罪片《局外人》、《棉花俱乐部》,奇幻爱情片《佩姬苏要出嫁》和剧情片《石花园》等诸多影片,但大多反映平平,既无艺术成就也谈不上票房成绩。

1988年,科波拉离开了好莱坞。

1990年,科波拉执导了黑帮电影《教父3》,影片主角延续前作,但加入了安迪·加西亚饰演新一代人,导演的女儿索菲亚·科波拉也参加了演出。影片获得第63届奥斯卡金像奖和第48届美国电影金球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在内各7项提名。

1992年,执导并监制了由加里·奥德曼、基努·李维斯主演的恐怖电影《吸血僵尸惊情四百年》,该片全球票房超过2亿美元。科波拉因此获得第19届土星奖最佳导演。

1996年,科波拉拍摄了内蕴悲凉的喜剧片《家有杰克》,讲述一个患有早衰症的男孩杰克的故事。影片以喜剧形式向人们阐述了珍惜光阴的生活理旨,上映后受到好评。

1997年,编导了改编自美国作家约翰·格里森姆同名小说的剧情片《造雨人》。

2007年,10年没有电影问世的科波拉携哲学冥想片《没有青春的青春》回归影坛,该片改编自罗马尼亚作家兼哲学家米尔恰·伊利亚德的小说,拍摄达18个月。

2009年,编导并监制了参杂科波拉早年回忆的半自传性质电影《泰特罗》,该片在第62届戛纳电影节的“导演双周”单元以开幕影片的形式首映。

2010年11月14日,科波拉获得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欧文·G·托尔伯格纪念奖(即终生成就奖)。

2011年,编导制作了由艾丽·范宁、方·基默主演的惊悚剧情片《此刻与日出之间》,影片讲述了一个融合了哥特式恐怖和浪漫的故事,部分内容为3D版,是科波拉首次拍摄3D电影。

电影《教父》的导演是谁?他还有哪些经典的作品?

《教父》是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执导,是一部由马龙·白兰度、阿尔·帕西诺等主演的黑帮电影,影片于1972年3月24日在美国上映。该片改编自马里奥·普佐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以维托·唐·科莱昂为首的黑帮家族的发展过程以及科莱昂的小儿子迈克如何接任父亲成为黑帮首领的故事。

1973年该片获得第45届奥斯卡奖最佳电影、最佳男主角(马龙·白兰度)、最佳改编剧本奖(马里奥·普佐、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以及第30届美国金球奖剧情类最佳影片等多个奖项。2007年被美国电影协会选为“百年百佳影片第二位”。

1970年,他因《巴顿将军》一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剧本奖时,他的才能才得到了社会的承认。此后,科波拉又满怀热情地担任了导演的职务。他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把影片的立意与美国观众的需要、美国社会的注意力相结合。

1974年,科波拉又执导了《对话》一片。他十分巧妙地在影片中渲染了一种令人不安的气氛,从某一侧面反映出了美国公众当时出现的对美国和社会的那种惶惶不安情绪。影片广受好评,再次显示了科波拉杰出的导演才华。

同年,科波拉还导演了《教父2》,该片又当之无愧地赢得了当年奥斯卡六项大奖。1979年,他决定独资拍摄《现代启示录》。在该片中,他试图用哲学的观点来叙述以战争为代表的暴力如何使人异化的问题。为了拍摄这部巨片,他不惜血本,共耗资三千六百万美元。在拍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问题,而且上映后评论界一片死寂,观众也没有表现出他期望的热情,在奥斯卡上毫无作为,这使得他遭受了重大打击。

1982年至83年,他执导了影片《心上人》、《斗鱼》、《局外人》等影片,但都反响平平,八十年代的科波拉因此一蹶不振。但是,经历大劫的科波拉还是挺过了难关。

他是一位很有才华的导演,拍的电影都很经典。

电影《教父》的导演是谁?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Francis Ford Coppola

性别: 男

星座: 白羊座

出生日期: 1939-04-07

出生地: 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

职业: 制片人 / 导演 / 编剧 / 演员 / 副导演

影人简介  · · · · · ·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是名震世界影坛的大导演。1939年,他出生于美国底特律一个意大利移民家庭,其父是位音乐指挥家兼作曲家。科波拉童年时就混迹于剧院后台,还经常偷看父亲的演出。他从小就对电影十分着迷,17岁时,他进入了霍夫斯特拉学院戏剧系,在参加校内戏剧演出时,他几乎什么都能干。大学毕业后,科波拉进入加州电影学院专攻电影,其间,他应聘参加了好莱坞导演罗杰·考尔曼的摄制组,当了一名打杂工。

从加州电影学院毕业的科波拉起先充当的是编剧的角色。但一开始,名不见经传的他的作品往往被人忽视、贬低。直到1970年,他因《巴顿将军》(《PATTON》)一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剧本奖时,他的才能才得到了社会的承认。

此后,科波拉又满怀热情地担任了导演的职务。他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把影片的立意与美国观众的需要、美国社会的注意力相结合。1972年,科波拉执导了影片《教父》(《The Godfather》),他有意识地去表现了美国黑手党的活动与美国政界、司法界的关系,而且还从同情的视角去表现了这些人物的“人性”。他们并不是一般影片中常见的那种杀气腾腾的恶霸歹徒,而是同样重视家庭伦理的“严父”和“富有责任心”的“有志青年”。这种新的构思使美国观众有耳目一新之感,特别是影片宣传的那种奋斗精神与美国社会一贯提倡的“美国精神”十分契合,在观众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教父2》:清醒地孤独

01

《教父2》既是续集又是前传,他是黑帮影片的史诗般的巨著。他一边讲述着维托.柯里昂的创业史,一边又讲述迈克尔.柯里昂的守业史。

与第一代教父的江湖道义和朋友交情相比,第二代教父更现代化,也更加暴力和血腥。他将家族的事业扩大到无以复加,甚至企图买通参议员。

在遭遇合作对手的暗杀后,他决定报复。他一方面想让罪恶终止,让家族事业合法化,另一方面,他又被无形地大手推动着在罪恶的路上一去不复返。

他报复几乎没有还手之力的仇人劳斯,让曾经背叛过他的弗兰克自杀,甚至还派人杀了他的亲哥哥。

他伪装着坚强维持着家族的事业,却最后落了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02

同第一代教父维托相比,迈克尔迫于自己的家族责任感和荣誉感情况下接手了父亲的事业。他本来接受的是美式的教育,太太也是纯正的美国人,同自己意大利移民家族极不协调。

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经手自己的家族事业,但是这一天没有预兆的来到了。父亲老迈,大哥被算计杀害,二哥软弱愚蠢,只有自己能够撑起这个家族。

同自己的父亲维托不同的是,维托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和兴趣一步一步地建造自己的王国,尽管他做了许多违法的事情,但是更多的情况是温情脉脉的朋友间利益的交换。而迈克尔本身对这些做法是厌恶和抵触的,所以他才想要改变,并且给妻子承诺五年之内将家族事业合法化。

然而现实总是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妻子最终选择离开。这更加速了他的阴暗和孤独,而杀死自己的亲生哥哥则让这部电影的悲剧色彩更加浓厚。

03

影片刻画和揭示了两代教父由于性格不同、时代不同、境遇不同,造成了不同的结果。

导演科波拉在时隔两年之后,有了闪亮的光环和足够的投资,拍摄过程更加顺利。

它再现19世纪初纽约意大利街区以及时代风情的美术、缓慢低沉又略带悲怆的配乐一起,为故事营造出一个忧伤动人的情感基调。

这部电影获得了奥斯卡的多项提名,成就甚至超越了第一部《教父》最终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奖项。作为黑帮电影的史诗电影,他的一些经典镜头和经典台词,给人们以思考和启事。

电影的结局告诉我们,许多时候,我们生活轨迹和我们最初的期望和梦想总会相差很远。只是现实往往过于残酷。

迈克尔一直想改变、想停下、想回头,却被无形的大手推着向前走,他痛恨自己的无力,却仍然是为力,这种情节营造出一种生生不息、周而复始的宿命感。

迈克儿最终成为黑道伦理的卫道者,同时也成为一个冷酷无情而有落寞孤独的王者。

这些维护正义和爱的黑道伦理学,没有办法和人性的冲突达成和解。

在故事的最后,我们看到迈克尔独自坐在飘着落叶的树下,倍现孤独和悲凉。此时,他的亲人越来越少,而他还将面临家族中许多纷繁复杂或许会带有黑暗和罪恶的斗争。

对于他脸上逐渐消失的善良和温存,我们为力,当我们明白,罪恶无法阻止罪恶时,也就明白了这部电影的真谛。

科波拉的生平介绍

(弗朗西斯-科波拉之女)

索菲亚第一次走上银幕是1972年在她父亲执导的影片《教父》中饰演婴幼儿麦克·弗朗西斯·里兹。两岁时,她又在《教父2》中饰演了一个在轮船上玩耍的儿童。随后的几年中,索菲亚又继续在她父亲执导的四部电影中登台亮相过。后来,她还分别在蒂姆·伯顿导演的一部短片和尤瑞克·保加耶维奇执导的长片《安娜》中出演过角色。1990年,索菲亚·科波拉又在《教父3》中顶替了薇诺娜·赖德出演的角色。遗憾的是,该片却使她得到了“金酸梅奖”的两个奖项——最差新人奖和最差女配角奖。她最后出演的一部电影是1992年“InsideMonkeyZetterland”,此时她开始意识到她应该继承她父亲的事业,投身于导演。于是她考入加利福尼亚州艺术学院学习艺术创作。1998年索菲亚·科波拉执导了她的第一部影片《LicktheStar》,这是一部短片,由她亲自担任编剧。1999年她拍摄了第一片《之死》(TheVirginSuicides),并亲自创作了影片剧本。对于索菲亚来说,导演事业似乎是她的理想选择。索菲亚为此荣获了“好莱坞最佳年轻导演奖”和“MTV电影制作最佳新人奖”。2003年,她再次编写、制作并执导了另一片《迷失东京》。这是一部浪漫喜剧片,由比尔·莫瑞和斯嘉丽·约翰逊联袂主演。该片在威尼斯电影节上一举为科波拉女士赢得了“逆流最佳女演员奖”。作为老科波拉的女儿,索菲亚·科波拉以一部仅用27天就完成的《迷失东京》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迷失东京》是那种完全无法与《魔戒》这样的大片进行比较的电影。但这样一部小成本、非主流的影片却获得本届奥斯卡奖四项提名,并最终拿到一尊最佳原创剧本的小金人。科波拉家族的人仿佛都有点石成金的魔力,他们既可以完成《教父》这样的鸿篇巨制,也可以在类似《迷失东京》这样小制作的纯文艺片上赢得尊重。科波拉家族的人注定都是要搞电影的,经过十年沉寂,索菲亚终于以导演的身份重返影坛,而且出手不凡。2006年,索菲亚与克里斯汀·邓斯特再次合作,推出《绝代艳后》,该片同样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再次证明了索菲亚的导演功力。电影世家出身的新锐女导演索菲亚·科波拉(SofiaCoppola),07年11月证实她于二十八日产下一女,宝宝名字取为“罗咪”。这是她与法国摇滚歌手男友汤玛斯马尔斯的第一个孩子。三十五岁的索菲亚·科波拉(SofiaCoppola)曾以“爱情不用翻译”入围奥斯卡最佳导演。

索菲亚·科波拉(SofiaCoppola)是“教父”导演法兰西斯·柯波拉的爱女,她还在襁褓时期就曾在“教父”第一集客串亮相,从小与电影结下不解之缘。

“爱情不用翻译”是她执导代表作,不仅让影评眼睛为之一亮,更让她入围奥斯卡最佳导演。虽然未能如愿获得最佳导演奖,但她却成功勇夺奥斯卡最佳编剧。

索菲亚·科波拉(SofiaCoppola)曾有一次离婚纪录,前夫是知名导演史派克·李,一九九九年结婚,二零零三年离婚。

标签: 科波 奥斯卡 导演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dongkepu.com/zonghezhishi/40r3d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