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懂科普 >

综合知识

> 凤阳花鼓的由来

凤阳花鼓的由来

凤阳花鼓的由来

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凤阳花鼓起源于凤阳府临淮县(今凤阳县东部)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汉族民间表演艺术。凤阳花鼓,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突出,由一人或二人自击小鼓和小锣伴奏,边舞边歌。历史上艺人多以此为出门乞讨的手段,凤阳花鼓因此而传遍大江南北。代表曲目有《凤阳歌》《鲜花调》《王三姐赶集》《秧歌调》等。凤阳花鼓主要分布于安徽省凤阳县燃灯、小溪河等乡镇一带。2006年5月20日,凤阳花鼓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Ⅴ-36。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安徽的《凤阳花鼓》属民歌的哪一类?它的创作背景是什么?主要表达了什么诉求?

《凤阳花鼓》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传统民间表演艺术。

创作背景:历史上,朱元璋建立明朝,徙江南巨户到凤阳府。由于凤阳府地区人口激增,灾荒也不断,导致这些迁徙的江南巨户希望回到江南,但朱元璋严禁他们离开凤阳府,所以他们想出了假扮卖艺、以打花鼓唱曲为生的方式离开凤阳府。

又因明清两代,由于凤阳府(今皖北地区)一带是“三年恶水三年旱、三年蝗虫灾不断”的长年灾区,每年秋后都有成群结队的妇女外出卖唱求生。

同时也有身背花鼓流落各地卖唱的职业艺人。明末流传范围继续扩大,表演盛况空前。清末,凤阳花鼓流传更广,有的甚至漂洋过海到东南亚一带活动。

《凤阳花鼓》表达了民间喜收、欢度节日和反映劳动人民幸福生活的一种民间歌舞表演形式。

扩展资料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凤阳花鼓的形式和内容也随之起了很大变化。凤阳花鼓成了凤阳人自娱自乐的工具。花鼓演唱在城乡更加普及,凡是遇到喜事,或接待宾客,凤阳人总要热情表演一番,以表达欢乐的心情。一直以来,凤阳县的孩子们还在节庆时跳这一地方特色的舞蹈,保持着古城的特色。

花鼓的打法、舞步、花势、演唱等揉进了现代歌舞的技巧,在保持浓郁的地方特色的同时,形式更加活泼多样,气氛更加热烈欢快,凤阳花鼓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凤阳民间花鼓艺术团体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民间艺术表演和比赛活动,参加多部影视片的拍摄,并在全国获奖。凤阳花鼓还走出国门,到日本表演,获得赞誉。

凤阳花鼓这种流浪卖艺的传统民间歌舞表演,在新中国成立后,被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保留下来,并成为我国传统民间喜收、欢度节日和反映劳动人民幸福生活的一种民间歌舞表演形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凤阳花鼓

花鼓的历史起源

作者:jay

链接:https://www.hu.com/24088f877bde5938/674fd8c33e8f0f64/341399836ac5/6d49d9c53e820e6f.p>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凤阳花鼓起源于明朝初年,当年,洪武初年,朱元璋刚刚统一天下,不知该在哪里定都,而且他本人有浓厚的思想情绪,当时拟定他的家乡凤阳为“中都”,凤阳鼓楼就是那个时候修建中都留下来的,可是凤阳自古贫穷,没有基础,所以朱元璋就想移民来带动家乡凤阳的经济发展,移民分为四种人:

1. 工匠,此乃第一批移民,因为首先要修建中都,其次要修建大量民居,所以这种技术移民是必不可少的

2.士兵,一般都是给朱元璋当兵的,有天令无法抗拒。前两种移民大都很无奈,都是谈不上怨恨.

3.江淮一带的富人,在元朝末年,江浙一带主要是由一个叫张士诚的人所占据的,张士诚是私盐贩子出生,为人很讲义气,对当地很有威望,受人民拥戴。后来朱元璋每次攻打江浙地区都受不到当地人民拥护,很是气恼,后来张士诚兵败,朱元璋为了惩罚这些富户,就把他们移民到凤阳的偏远地区(ps:当时朱元璋为了光大祖籍,把凤阳设为二十四个县,相当于一个省,而且设有巡抚),这些人非常怨恨朱元璋。而且朱元璋下令这些人不得回家,可是富多思念家乡,所以想了一个方法,富人扮成乞丐,在冬天回到家乡,大多是为了祭祖等行为,等到春天再回去凤阳种地。(ps:当时出远路要有路条-相当于介绍信,如果没有,就会被当地的官府抓住,所以很多人出去讨饭,但是不得不回来,所以那时一到冬天(农闲)就会有乞丐成群的奇异景象)

4.罪犯,为了弥补劳力的不足,所以让罪犯到凤阳来弥补劳力,但是这些都是社会不稳定因素。

这么一大帮人到了凤阳,可是凤阳自古土地贫瘠,所以这么多人到了凤阳反而什么干不了,而且后来朱元璋决定建都应天(南京),中都反而停止了修建,于是很多人家道中落,沦为乞丐.

这是一种普遍的认为凤阳乞丐形成的一种解释,当然还有一种说法,说是朱元璋登基时,很多凤阳老乡前去祝贺,席间大家都很开心,朱元璋就说了:等你们回去的时候,什么活也别干了,你们以后就唱着过日子吧。”,很多人一听,好日子啊,结果回家就把东西全挥霍完了(真是群实诚孩子),结果朱元璋愣是没动静,所以很多人家道中落,沦为了乞丐。不过他们倒也真是唱着过日子了,不过是拿着花鼓到处行乞了,这也是叫花子的形成。

————————————————

以上为凤阳乞丐的形成原因,接着咱们就说那凤阳花鼓了。

从本文章结尾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凤阳花鼓的鼓条形似筷子,鼓形似碗状,其实就是当年凤阳乞丐们行乞的工具逐渐演变过来的,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凤阳花鼓是清朝时才逐渐形成的,我们可以从歌词里看出来这一点“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麦田地,小户人家卖儿郎,惟有我家没得卖,肩背锣鼓走街坊。”我们不难认为明朝人是不敢唱这些词的。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凤阳花鼓的鼓条形似筷子,鼓形似碗状,其实就是当年凤阳乞丐们行乞的工具逐渐演变过来的,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凤阳花鼓是清朝时才逐渐形成的,我们可以从歌词里看出来这一点“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麦田地,小户人家卖儿郎,惟有我家没得卖,肩背锣鼓走街坊。”我们不难认为明朝人是不敢唱这些词的。

不过凤阳花鼓确实是在明朝就有的,当时有个对于我们现在的凤阳花鼓来说改了调换了词的曲儿,叫秧歌行,词是这样的‘‘凤阳妇女唱秧歌,年年正月渡黄河,背面吹雪沙扑面,咚咚腰鼓自婆婆,南来北往如飞燕,如此艰辛实可怜。”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当时的乞丐们吃尽了苦,受尽了累,但是依然不敢骂人啊

花鼓戏的由来

      花鼓戏是一种湖南省的汉族戏曲剧种,它源自湘南民歌发展而成,从一旦一丑演唱发展到“三小”演唱。起源于元朝末年,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明朝中后期,凤阳花鼓流传到江浙一带。满清康熙年间,凤阳花鼓被改了曲词名,流传到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

      清乾隆年间,二人演唱的凤阳花鼓被改编为6到8人、甚至更多人表演的凤阳花鼓歌舞。乾隆年间,凤阳花鼓开始在宫廷中表演,清末,凤阳花鼓流传更广。湖北、安徽、江西、河南、陕西等省亦有同名的地方剧种。

      各地花鼓戏的传统剧目约有四百多个,音乐曲调三百余支。按其结构和音乐风格的不同可分为川调、打锣腔、牌子、小调四类,都有粗犷爽朗、地方色彩浓郁的特点。花鼓戏曲调活泼轻快,旋律流畅明快。比较著名的有《刘海砍樵》、《打鸟》等传统戏,后来还创作了《双送粮》、《姑嫂忙》、《三里湾》等不少现代戏。如《打铜锣》、《补锅》、《送货路上》、《野鸭洲》等已摄制成影片。

江南百景图凤阳花鼓是谁的珍宝

江南百景图凤阳花鼓是谁的珍宝:凤阳花鼓是根植于凤阳汉族民间的戏曲艺术瑰宝,有凤阳“一绝”之美称。

拓展资料:

凤阳花鼓介绍:

1、凤阳花鼓是一种很特殊的民间曲艺,它和凤阳这个地方的特殊性有关,明朝开国君主朱元璋是凤阳人。在建立明王朝之后,为了更好地建设家乡,朱元璋强制将江浙之地的大批士民迁徙到凤阳耕种土地,并严禁他们回乡。这样的举措短时间内固然能开发大量的耕田,然而时间一长,就产生了土地不足的问题。

2、再加上各种天灾的影响,凤阳的老百姓在冬春之际不得不外出乞讨谋生。而为了吸引更多人施舍,乞讨者就编出了一套套唱词,并配合着花鼓的敲击来进行演唱——这就是传说中凤阳花鼓的由来。它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或二人自击小鼓和小锣伴奏,边舞边歌,男敲小镗锣,女打小花鼓,有时增加乐器伴奏。

3、“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牛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可以说,凤阳花鼓是一种用血泪凝成的曲艺。凤阳花鼓作为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传统民间表演艺术自明朝兴起流传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4、凤阳花鼓安徽的民歌,在明清时代的时候就已经很流行,这首歌是属于民间小调。歌词里面所代表的意思就是安徽省凤阳县,当时居民处于明清初朝的时候,生活情况很艰苦,并且还暗讽朱元璋,并没有更好去照顾自己家乡的百姓,让这些百姓在家乡里面无法生存下去。

5、凤阳花鼓的曲目,大概有近百种,其其中知名度高的就是《凤阳歌》。凤阳花鼓的曲词逐渐增加了对新社会的歌颂,曲调也变得更为热烈欢快。如今它已经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和重视。

标签: 由来 凤阳花鼓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dongkepu.com/zonghezhishi/y785j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