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懂科普 >

综合知识

> 云南茶山16个山头

云南茶山16个山头

云南茶山16个山头

云南茶山共有16个山头,包括班章、易武、景迈、冰岛、倚邦、蛮砖、曼撒、莽枝、革登、老班章、布朗山、南糯山、攸乐、巴达山、景洪勐宋、勐海勐宋。

其中,老班章是普洱茶界鼎鼎大名的山头,易武茶山是六大茶山中面积最大的茶山,而景迈山则是一片具有上千年种植历史的万亩栽培型古茶园。

云南茶山共有16个山头,包括班章、易武、景迈、冰岛、倚邦、蛮砖、曼撒、莽枝、革登、老班章、布朗山、南糯山、攸乐、巴达山、景洪勐宋、勐海勐宋。

其中,老班章是普洱茶界鼎鼎大名的山头,易武茶山是六大茶山中面积最大的茶山,而景迈山则是一片具有上千年种植历史的万亩栽培型古茶园。

1. 金阳大寨

2. 陇川鸡足山

3. 武定骑马山

4. 安宁马金龙

5. 昆明大观山

6. 大理勐阿

7. 大理永宁

8. 曲靖麒麟山

9. 玉溪宜良峰木山

10. 保山保山

11. 西双版纳勐混山

12. 牟定牟定山

13. 普洱思茅山

14. 临沧滇东北山

15. 怒江六库山

16. 景洪蒙自山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西双版纳茶区13座古茶山?

西双版纳茶区13座古茶山

曼糯古茶山(勐海县)

茶山地理:勐海县最北临,属勐往乡勐社村。同普洱的澜沧和思茅区交界。这里是澜沧江出普洱市,进入西双版纳的第一站,海拔1200-1300米,年降水量1300-1400毫米。

古树产地:大寨、上寨,中寨。

茶山历史:这里曾是勐海通往澜沧的古道,历史上曾经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区。后来勐海通往澜沧的道路改道,曼糯茶区逐渐衰落。但仍保留了大量的古明树资源。

古树现状:曼胜古茶山在五六十年代经过较大破坏,很多古树被破掉种粮食。但目前仍保留了2000亩左右,茶山环境历经破坏,植被比较单一。

茶质特色:山野气韵清晰,苦涩明显,回甘较慢,香气较浓都。

勐宋(勐海)古茶山(勐海县)

释名:“山顶上的坝子”。

茶山地理:勐海县勐宋乡,东接景洪市,南连格朗和乡,隔流沙河与南糯山对望。其中那卡茶区海拔1600米,保塘茶区海拔1700-1800米。年降水量1400毫米。

古树产地:大安、南本、保塘新寨、保塘旧寨,坝檬、大曼吕、那卡(腊卡)。

茶山历史:是勐海最老的古茶区之一,那卡也是版纳最负盛名的产区之一,一百多年前即有汉人迁入经营茶叶生意。大曼吕等地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立了新式茶园,成为勐海茶厂的重要原料来源。

古树现状:勐宋地区的古茶园目前还有3000亩左右。其中以那卡茶的最为出名,保塘茶区保护的最为完好。那卡古茶园种植密度较大,其中有一定小叶种混生。目前保留有300多亩。保塘古茶区与森林灌木共生,古茶分布密度较低,散布在森林里,还保留了一定量较粗大的老树。

茶质特色:那卡、保塘等古树茶普遍茶香纯正,苦涩明显,山野气韵强,回甘较慢。

南糯山古茶山(勐海县)

释名:“(产)笋酱(之地)”。

茶山地理:勐海县格朗和乡,景洪至勐海公路旁,距勐海县城24公里。平均海拔1400米,年降水量1500-1750毫米。年平均气温16-18度。

古树产地:竹林寨、半坡寨、姑娘寨等

茶山历史:南糯山种茶历史悠久,享有盛名,传说当年诸葛亮南征时曾在此种茶,古濮人在此种茶的历史则十分久远,后来哈尼人迁入南糯山开始种茶。在和新中国成立后,这里都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区,时期这里是云南机器制茶的发祥地。八十年代大规模开发茶园时对古树有一定的破坏。

古树现状:目前南糯山古茶园约12000亩,是版纳地区最为著名和面积最大的古茶山。古茶园分布在9个自然村,由于分布较广,不同寨子的茶口感有一定区别以半坡老寨的茶最为出名。由于代经历史变迁,南糯山古树,矮化老树,台地茶并存,古树茶品质有所下滑。

茶质特色:汤质饱满,回甘较快,山野气韵较显。

帕沙古茶山(勐海县)

释名:“一座山,一条河”。

茶山地理:勐海县格朗和乡西南帕沙村,处于南糯山与布朗山之间,海拔1200-2000米,年平均气温22℃,年降雨量1500毫米。

古树产地:帕沙新寨、帕沙老寨、帕沙中寨、南干、老端等。

茶山历史:帕沙村唐宋时期即有哈尼先民居住种茶,目前仍保留相当数量古树。

古树现状:帕沙目前存留的古茶园有2900亩左右,每个寨子都有一定数量的古树资源。几百年树龄的古树存量很多,大树成片,基本未经矮化,保护较好,其中帕沙老寨的古树茶较为出名。

茶质特色:帕沙古树苦涩明显,但可以化开,清甜亦显,生津明显,山野韵足。

贺开古茶山(勐海县)

释名:“最先看到太阳之地”。

茶山地理:勐海县勐混镇贺开村,北连著名古茶山南糯山茶区,东邻拉达勐水库,西面腑望勐混坝子,海拔1400-1700米。

古树产地:曼弄新寨、曼弄老寨,邦盆老寨、曼迈、曼蚌、曼囡等。

茶山历史:贺开拉祜属古羌人余脉,很早就在贺开一代种茶。当地人以诸葛亮为茶祖,每年有仪式祭拜,还流传古茶树的传说。近代贺开也是版纳较为著名的茶区之一。

古树现状:贺开现有连片古茶园9000亩以上,分布于贺开、曼蚌2个村委会7个寨。贺开古茶园在西双版纳所有古茶园中连片面积最大,具有一定观赏价值。在曼弄新、老寨之间有十几株树龄近千年的大茶树。古茶园自然环境保护较为良好。

茶质特色:汤质饱满,略有苦涩,苦涩化甘较快,山韵明显。

布朗山古茶山(勐海县)

释名:布朗族聚居地。

茶山地理:勐海县布朗山布朗族乡,南与缅甸接壤。年降雨量1300-1500毫米,年平均气温18.7度。老班章和新班章海拔1600-1700米,老曼娥寨相对海拔较低,约1200米。

古树产地:老班章、新班章、老曼娥、曼新竜、曼糯等。

茶山历史:布朗山的布朗族是古濮人的后裔,濮人在云南种茶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上溯到商周时期。目前在老曼娥寨还保留有较大规模的古茶园。老班章古树在本世纪早期开始逐渐为人所知,从外形到滋味,都具有明显特点,茶友中有普洱茶之王的称誉,至今仍是普洱茶市场价格的重要参考点。

古树现状:目前老班章和新班章寨共有古茶园两千多亩,以老班章树龄较老,自然环境保护较好,新班章亦存有相当数量的古树。老曼娥寨的古茶园面积更大,有三千亩以上。总体来说,当地人为维护老班章声誉,茶园生态保护和管理不错,但和大多数名山一样,存在过度采摘的情况,茶质有所下降。

茶质特色:老班章茶外形肥壮,滋味浓烈,苦涩明显,生津回甘快而持久,茶气明显。老曼娥茶与老班章类似,苦涩度更重,化开时间更慢。

巴达古茶山(勐海县)

释名:“仙人脚印”。

茶山地理:勐海县西部,原属巴达乡,今属西定乡,西隔南览河与缅甸相望。海拔1580-2000米。

古树产地:曼迈、章朗、曼帕勒等。

茶山历史:巴达茶的出名主要是因为1962年发现的巴达野生大茶树,为云南成为世界茶发源地做出了贡献,勐海茶厂在巴达地区也有规模庞大的台地茶基地。其实除了野生茶和台地茶,巴达的栽培古树茶资源也很优秀,是当地的布朗族先民种植的,章朗古寨已有超过1400年历史。

古树现状:巴达章朗、曼迈等地的古树茶园自然环境保存较好,茶园与森林共生,古茶树自然生长,大多没有矮化,有少量小叶种,古茶园共有两千亩以上。

茶质特色:山韵饱满,香气纯正,苦涩明显,汤中有甜,回甘快而明显。

易武(慢撒)古茶山(勐腊县)

释名:“美女蛇居住之地”。

茶山地理:包括易武正山、漫撒茶山、曼腊茶山等。易武勐腊县城北方,距勐腊110公里。年平均气温17.2度,年平均降水1500-1900毫米,慢撒在易武之北,同归易武茶区。

古树产地:易武、慢澈、麻黑、落水洞、刮风寨、老丁家寨、曼秀、大漆树等。

茶山历史:易武早在千年之前就有古濮人种植茶树,明末清初之后,随着六大茶山声名鹊起,大量外地人迁入经营茶叶生意。早期慢撒地区茶叶生产贸易量很大,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转至易武。清末时一些普洱茶历史上著名的茶庄开始出现,如鸿庆号、同庆号、同兴号、安乐号、乾利贞号等等。

古树现状:在古六大茶山中面积最大、产量最大。清朝后期以来一直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区。目前易武茶区保留有少量没有矮化的分散古树和大量矮化的古树茶园。这些茶园自然环境相对较好,保证了茶的山场气韵。不过因为易武茶成名早,古树存在过度采摘和养护不当的情况,近年来茶质有所下降。

茶质特色:易武茶汤水柔和顺滑,口感清甜,苦涩感较弱,回甘较好。有“茶中皇后”的称号。

倚邦古茶山(勐腊县)

释名:“有茶树、水井之地”。

茶山地理:勐腊县最北部,今属象明乡管辖,涵盖19个自然村,面积360平方公里,海拔跨度较大,从600米至1900米皆有分布。其中曼松茶山海拔1340米。

古树产地:倚邦、曼松、嶍崆、架布、曼拱、麻栗树等。

茶山历史:倚邦茶区历史悠久,至今仍保留一定量的五百年以上的古树。尤其是清代曼松茶成为贡茶,令倚邦茶声名远播。有“吃曼松,看倚邦”之说,至今仍然有很多追捧者。

古树现状:倚邦茶区的独特之处在于大叶种和小叶种茶树混生。在曼拱、倚邦、麻栗树等地还保留有小规模的古茶园,其中不乏中小叶种古树。名声较大的曼松茶区,因为历经破坏,古树存量很小。

茶质特色:苦味很淡,涩比苦略显,回甘较快,香气独特,微有蜜韵。

蛮砖古茶山(勐腊县)

释义:亦称 “曼庄”,“大寨子”。

茶山地理:勐腊县象明乡南部,东部与易武茶区接壤,面积约300平方公里。海拔1100米左右。

古树产地:曼庄、曼林、曼迁、八总寨等。

茶山历史:曼专种茶历史悠久,清代时已有盛名,《本草拾遗》和《滇海虞衡志》都提到六大茶山“以倚邦、蛮专者味较胜”。历史上茶园多但茶号少,清末民初时多卖给易武茶号加工“易武七子饼一半是蛮砖茶”。

古树现状:综合来说,蛮专茶区是西双版纳古六大茶山中古树资源保存最好的茶区。不仅老树保留较多,生态环境保存的也较好,基本没有经过矮化。但是近年来也开始出现了一些不好的势头,比如为了增加产量,砍伐茶园的大树以增加光照,这会对茶质产生不好的影响。

茶质特色:汤质饱满厚滑,山野气韵较强,杯底留香持久,回甘快而持久,苦涩较轻,喉韵深沉。

革登古茶山(勐腊县)

释名:“很高之地”。

茶山地理:勐腊县象明乡安乐村,莽枝与倚邦茶区之间。海拔1300米左右。

古树产地:值蚌、新发。

茶区历史:六大茶山中面积最小,《普洱府志》记载有一棵特大的茶王树,但今已不存,也是破坏较为严重的古茶山之一。

古树现状:古茶园历经破坏,少部分存留在密林中,近年来被清理出来,大小叶种混生。

茶质特色:山韵明显,苦涩较弱,回甘较好,汤质顺滑。

莽枝古茶山(勐腊县)

释名:“(诸葛亮)埋铜(莽)之地”。

茶山地理:革登茶山西南,与革登同属勐腊县象明乡安乐村,海拔1400米左右。

古树产地:秧林、红土坡、曼丫、江西湾、口夺等。

茶区历史:千年前已有少数民族在此居住种茶,至少在元代已有成片的茶园,清初,莽枝茶山的牛滚塘已是六大茶山北部重要的茶叶集散地。清雍正时期因为牛滚塘事件与土司发生矛盾,引发对西双版纳进行改土归流、成立普洱府,从而带来六大茶山以至于整个普洱茶的繁荣时期。

古树现状:莽枝古茶山历经破坏,存留已经不多,而且存在为了增加光照来增加产量,破坏古茶林中大树的情况。古树茶品质有明显下降。

茶质特色:与革登茶类似,茶气稍逊。苦涩较弱,回甘较快,杯底香较好。

攸乐古茶山(景洪市)

释名:基诺族的世居地,基诺族过去称攸乐人。

茶山地理:景洪市基诺乡,基诺山东西长75公里,南北宽50公里,是古六大茶山中现存最大的古树茶区,海拔575至1691米,平均气温18-20度,年降水量1400毫米。

古树产地:龙帕、司土老寨、么卓、巴飘等。

茶山历史:传说基诺人是诸葛亮军队的后裔,基诺山种茶的历史非常久远。清代攸乐山产量很大,毛料主要供易武、倚邦等地加工,著名的“可以兴”茶砖就是用攸乐茶制作的。

古树现状:古茶园多分布于1200米至1500米之间,面积约3000亩,几百年的古树存留很多。因其交通便利,近年来存在过度采摘的情况,茶质有所下降。

茶质特色:和易武相近而苦涩略重,回甘较好,山韵明显,水质略薄。

勐库普洱茶排名山头

勐库普洱茶山头排名为:大雪山、攸乐山和老班章。

1、大雪山

大雪山位于云南临沧地区双江县勐库镇。若论普洱茶,必言大叶种,“勐库大叶茶,品种称英豪”,云南双江勐库镇是云南大叶种茶的发源地。勐库大叶种茶属乔木型、特大叶类、早芽种,在茶业界享有较高的美誉度。

1984年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评定了第一批30个茶树良种,勐库大叶茶、勐海大叶茶、凤庆大叶茶榜上有名。大雪山雄踞双江县勐库镇西北,是孕育勐库大叶茶的摇篮。在大雪山中上部,海拔2200至2750米,人迹难至的原始森林中,分布着目前已发现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野生古茶树群落,大部分树龄在千年以上。

2、攸乐山

攸乐山在云南普洱茶历史上“辈分”很高,曾位居六大茶山之首。现今,攸乐山行政名称为基诺山,主要聚居着基诺族。攸乐山区属北来势带高原气候,是云南大叶茶的中心产地之一,早在1700多年前就有栽培著作权,历史上最高产量达到2000担以上。

3、老班章

“老班章”地处布朗山深处。布朗山位于西双版纳勐海县的境内,靠近中缅边境,是著名的普洱茶产区,也是古茶园保留得最多的地区之一。布朗山乡包括班章、老曼峨、曼新龙等树寨,其中,最古老的老曼峨寨子已有1400年历史。

普洱茶有哪些比较出名的山头

普洱茶著名山头(三大茶区的大概位置)

1、临沧产区

临沧以前叫“缅宁”,后来因濒临澜沧江而得此名并沿用至今。这里是中国佤文化的荟萃之地,茶树品种众多,号称“茶树基因库”,同时,它也是世界著名的“滇红”之乡。

2、普洱市(原思茅)产区普洱茶著名山头

很多刚入行的普洱茶爱好者都有过这样一个疑问:是因为普洱茶很出名所以才将思茅改为普洱市的吗?其实不然。清朝雍正年间,思茅(今普洱市)就是普洱茶最大的集散地之一,当时的在此地设立了“普洱府”以方便管辖。由此看来,改名之举倒是有着追溯历史的意味。

3、西双版纳产区

西双版纳是举世闻名的普洱茶发祥地和“茶马古道”源头。相比其它产区,西双版纳有着更为丰富的茶山资源。在西双版纳,你能看到熟悉的各个名山、名寨的身影,简直就是个普洱茶大宝库著名的普洱茶古六大茶山(易武、倚邦、蛮砖、莽枝、革登、攸乐)均在西双版纳境内。

云南六大茶山

六大茶山指的是澜沧江内六大茶山,即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曼撒(易武)、攸乐(基诺);江外六大茶山,即南糯、贺开、勐宋、景迈、布朗、巴达。六大古茶山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内。

六大茶山指的是澜沧江内六大茶山,即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曼撒(易武)、攸乐(基诺);江外六大茶山,即南糯、贺开、勐宋、景迈、布朗、巴达。六大古茶山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内。

云南古树茶的六大名山是那些?

云南古树茶的六大茶山依次是易武、倚邦、攸乐(基诺)、曼撒、蛮砖和革登。

清乾隆进士檀萃《滇海虞衡志》载,“普茶名重于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蛮砖、六曰曼撒,周八百里。

这“周八百里”不仅指茶山的面积,而且也表明“六大茶山是连成一片的。西面是攸乐茶山,中间是革登、莽枝、倚邦、蛮砖茶山,东面是曼撒茶山。

明隆庆四年(公元 1570年),车里宣慰使刀应勐将其管辖地划为12个版纳时,“六大茶山”为一个版纳——“茶山版纳”。这是为适应茶叶,特别是贡茶的生产而必须的。

扩展资料:

古“六大茶山”三国前就有茶树种植,三国以后茶就作为商品与外地贸易,晋时逐渐发展,唐,宋已形成茶叶商品基地。明洪武年间被划作一个单独行政区域。清中叶茶山鼎盛,产品远销四川、、港澳、南阳个地,普洱茶从此闻名中外。

古“六大茶山”不但是西双版纳各族人民过去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曾经吸引内地数十万同胞前来开发,这对于繁荣边疆经济,加强各民族的团结交往,起到巨大的作用。

由于种种原因,清末及时期“六大茶山”逐渐走向衰落,到解放前夕茶叶生产更跌到低谷。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党的领导下,各级十分重视茶叶生产,“古六大茶山”逐渐恢复生机,普洱茶生产走出低谷,重放光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六大茶山

云南产普洱茶的八大山脉是哪几个

普洱是“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也是普洱茶的原产地。

说到“茶马古道”,就不能不说到普洱市,思茅就曾经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

出现于景谷3540万年前的宽叶木兰化石(茶树始祖),还有拥有活标本2700年的镇沅千家寨野生世界“茶树王”和上千年的澜沧邦崴过渡型古茶树、1800多年的景迈山万亩人工栽培古茶园,足以证明茶叶在普洱市历史上的重要性。

普洱市野生茶树群落分布广泛,主要在无量山、哀牢山和澜沧江两岸。

普洱市茶山分布 普洱市史上有名的八大茶区,即景迈、邦崴、千家寨、无量山、板山、佛殿山、营盘山、牛洛河,分布在普洱市的东西南北四方。

从行政区划来说,主要茶产区有思茅,景东,景谷,澜沧,镇沅,江城等,还要提到目前逐步被发掘的困鹿山。

具体茶区信息如下表。

景迈: 澜沧县惠民乡,惠民乡与勐海县勐满乡相邻 现存有千年万亩古茶园,芒景(布朗族寨)和景迈(傣族寨)是云南所有古茶园中连片面积最大的,十分壮观。

主要分布在景迈、芒景、芒洪、翁居、翁洼等村寨。

古茶园为布朗族所种,居住已有1300多年。

老茶树上所寄生之石斛科植物—螃蟹脚,成为茶区另一特色产品。

邦崴: 澜沧县富东乡邦崴村 村里附近有数百亩老茶林,产量不大。

著名的千年“邦崴古茶树”是迄今全世界范围内发现的唯一古老的过渡型大茶树,确定了中国、云南普洱是世界茶叶起源地和发祥地的地位 景谷:古称“勐卧”,意为“有盐井之地” 景谷县,地处无量山脉西南侧 历史悠久,是唯一发现茶树起源始祖宽叶木兰化石的地方,至今约3540万年。

普洱沱茶(团茶) 原创地。

全县栽培百年以上古茶园3万亩,野生茶群落面积6.2万亩,主要分布在正兴镇黄草坝、通达,益智乡曼竜、苏家山,凤山乡顺南光山,景谷乡文山、文东等地,其中又以景谷乡(小景谷)古茶园面积为最多,品质也列于前茅。

小景谷各村基本都有古茶园分布,其中最有代表性和名气最大的是苦竹山和文山顶两处古茶园片区 困鹿山:宁洱县凤阳乡,地处无量山系南段 困鹿山古茶园在清代曾是清宫贡茶的指定生产地,故又称“困鹿山皇家古茶园”。

困鹿山古茶树群落地跨凤阳、把边两乡,总面积1万亩,其中凤阳乡宽宏村的困鹿山境内有1939亩,属半栽培型茶树群落与阔叶林混生形成的原始森林。

是目前宁洱县境内发现的面积最大、保护最完整的古茶树群落。

著名影星张国立出资认养了三号古茶树。

镇沅 & 千家寨:“威镇沅江”或“粮仓小城” 镇沅县 镇沅县位于滇西南哀牢、无量两山中段,境内群山并列,山区面积占97.7%,种茶历史悠久。

野生茶树起落主要分布在哀牢山中部和无量山支脉的老乌山、大亮山一带,栽培型古茶树主要分布于海拔1700至2100米的自然村寨周围。

古茶树面积总量高达26万亩,其中野生茶树、栽培型茶树面积分别达23万亩和3万亩。

千家寨茶山位于镇沅县九甲乡和平村原始森林,属哀牢山系,野生茶树群落万余亩,集中连片的4200亩。

著名的2700年千家寨1号古茶树,系目前发现的最大最老的野生古茶树。

景东 & 无量山: 景东:“坝子城” 无量山古称蒙乐山,以“高耸入云不可跻,面大不可丈量之意”得名 景东县 景东县产茶历史悠久,属普洱茶老产区。

景东野生茶树分布面积28.6万亩,其中无量山居群23.5万亩,哀牢山居群5.1万亩。

栽培古茶园3.71万亩。

其中老仓福德古茶山1.6万亩,主要分布在安定乡、文龙乡;金鼎古茶山0.75万亩,主要分布在林街乡、景福乡、大朝山东镇;漫湾古茶山0.3万亩,主要分布在漫湾镇;御笔古茶山0.5万亩,主要分布在锦屏镇、文井镇;哀牢山西坡古茶山0.56万亩,主要分布在花山乡、大街乡、太忠乡、龙街乡。

无量山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景东、南涧两县境内,地处无量山狭长山地的中上部。

无量山两坡气候存在一定的差异,气候垂直分布明显。

江城 & 牛洛河 三江环绕,故名“江城” 江城县,与越南、老挝国境相连 历史上,江城茶叶生产经过了一个萌芽、兴盛、衰落又到发展的过程。

以牛洛河茶厂等为龙头,现代茶园面积达到12.8万亩(未含大树茶),出口欧洲,畅销国内。

牛洛河自然保护区,山上有森林与草场植被交错茂密,动植物呈垂直分布,较适合茶树生长,以万亩生态茶园闻名全省。

佛殿山 西盟县 西盟县境内存活有古茶树共五大群落总面积2.85万亩,佛殿山野生古茶树群落最大有9000亩 营盘山 思茅区城区东南郊十余公里 营盘山万亩有机茶园2.4万亩,被建设成为观光旅游的“中华普洱茶博览苑” 板山 宁洱县勐先乡原始林带 清代较早的贡茶产地,在板山金竹林箐、茶山箐及白草地一带发现大量栽培型茶树群落

普洱20个山头特种及口感

普洱20个山头特种及口感

老班章

关键词:普洱一王霸道强劲;产区:勐海产区一布朗山。凭借着较早的茶树种植历史和滋味“老班章”近年来稳坐普洱茶的“头把交椅”,而老班章也因村寨而得名。

特点:茶气霸道,苦味入口即化,嘴里持久甘甜且香气高远。袅袅不绝,茶汤一入口,强烈的香气就贯穿始终。与香气同样强烈的是苦味!霸道而强大阳刚。但这种苦多集中于舌面。瞬间化开后两颊生津,水路顺滑。

刮风寨

关键词:高标准的普洱茶浓烈野性;产区:易武产区一刮风寨。刮风寨的古茶树基本没有经过人为矮化,与原始森中的古树混生,保持着自然生长,古树茶品质优。

特点:甜醇中含天然浓郁的蜜香,柔滑细腻中藏着强劲却内敛的茶气,苦涩而含蓄,喉韵绵延悠长。尤以后期变化之美见长,新茶初品甜味当先,喉韵深,香气足。后期变化汤水厚实,滋味饱满,苦底和涩味退。

冰岛

关键词:香高甜爽产区临沧;产区-冰岛老寨。不使用化肥等无机物,是纯天然、无污染、原生态的茶叶,冰岛古树茶年代久远,老树新芽,所以品质特优,故冰岛茶被誉为云南普洱的“皇后”

特点:冰岛茶兼具东半山茶的香高味扬、口感丰富饱满,甘甜质厚及西半山茶质重气强,茶气强而有力,气足韵长。入口苦涩低到没有感觉,香气人,香甜的的茶汤会从口腔上颚一直弥漫到整个鼻腔,经过喉咙会有丝丝凉气。

曼松

关键词:皇室贡茶 甜润细腻;产区:动腊产区一倚邦茶山。曼松贵为“皇家贡茶”,茶价与冰岛班章相比不分上下,如今稳坐普洱茶第1梯队。

特点:甜润,喝的时候口里很甜,喉头很甜,茶气足而暖。只要喝一点点,身体就会发热,是其它茶山远远比不上的。

老曼峨

关键词:布朗族先民栽种纯粹苦韵;产区:勐海产区一布朗山。老曼峨产地在勐海布朗古茶山核心产区--“大班章茶区”。树龄老,生态好,相应茶质好、茶气足,山野气韵很强。

特点:条形肥壮厚实、紧结品毫、汤色剔透明亮、滋味浓烈厚实、久泡有余香,耐冲泡,入口苦味重一些,但化得很快,回甘很好,茶品独特的滋味独具绵长和清爽。

那卡

关键词:品质好 名气重香高味浓;产区:勐海产区一那卡。

特点:山野气较强,杯底留香较好,苦涩较显,苦更突出,汤中带甜,回甘较快较好,汤饱满,香纯正。那卡茶没有“布朗山”的苦,没有“帕沙茶”的涩,香气高过冰岛茶。

弯弓

关键词:易武茶中极品 纯净迷人;产区:易武产区一弯亏。弯弓大寨曾是古曼撒茶区的核心区域。弯弓,曾是茶马古道上的著名寨子,曾是易武茶山辉煌的两个寨子之一。

特点:汤色金黄璀璨,柔和,滋味粘稠饱满,甜度很高很纯。入口留存度很高独具魅力的原始森林芳香,回甘生津较好。回甘生津一直延续,喉韵绵延悠长。有较强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困鹿山

关键词:皇家御用茶园 香韵优雅;产区:普洱产区一困鹿山。茶树特点:树龄长,产量少,树种类别多,植被覆盖率高。

特点:香气浓郁且稳实,气韵上扬而沉实,微苦,有涩感,但易化,滋味甘甜且醇厚鲜爽,茶汤内含物丰富,性质稳定后劲较强,喉底生津明显而韵味足。

昔归

关键词:临沧茶区班章“茶气强劲”;产区:临沧产区一昔归。昔归茶,属邦东大叶种,因为当地每年只采春茶和秋茶两季,所以茶树保护得比较好,茶质比其他村寨要好得多。

特点:内质丰富十分耐泡,茶汤浓度高,滋味厚重。香气高镜,茶气强烈却又汤感柔顺,水路细腻并件随着浓强的回甘与生津,且口腔留香持久。

麻黑

关键词:易武老二 韵味足 柔中带刚;麻黑产区:易武产区一麻黑。麻黑原属古慢撒茶区,为古六大茶区之一,因在茶马古道旁而得名。麻黑是易武茶山中茶园面积广,产量最大的片区。

特点:香扬水柔,而麻黑茶更以阴柔见长,江内茶中之上品。汤糯、柔、清、雅,花果香。早春香气极好,留杯时间长,汤色油光透亮,口感宽广饱满,细腻。

邦崴

茶区位置:云南省思茅地区澜沧县。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大叶种野生茶。

特色:香甜质重饱满,舌面与上频中后段微苦涩、甘韵强而集中于舌面,香型层次明显。

易武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动腊县,古六大茶山茶区,原属古代曼撒茶区。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大叶种栽培野“生茶。

特色:香气口感类似曼撒、属香扬水柔、刺激性较低的的茶品,与曼撒茶区相同,近年汤质较薄。

贺开

特色:条索黑亮紧结、稍长汤色金黄明亮,稍苦涩,涩显于苦。苦化甘较快,涩稍长,汤质饱满,山野气韵较强,杯底香明品,且较持久。

勐库

茶区位置:云南省临沧双江地区。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大叶种野·生茶。特有勐库种。

特色:茶质肥厚度大,香型特殊、劲扬,不如六大茶山茶区汤质滑柔,舌面甘韵与上颗中后段香气饱满,口感刺激性稍高。

景迈

茶区位置:云南省思茅地区澜沧县。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大叶种野生野放茶。

特色:茶青颜色青绿,条索较短,以轻发酵甜香著称之茶区,上颚中后段的清甜略带花香为其特色,与面中段甘韵表现佳,汤质滑、较薄。

布朗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劲海县,原属国营劲海茶厂初制所所在地。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大叶种野生野放茶。

特色:口感刺激性稍强,舌面上颚中后段稍苦,香浓味重,区别于班章茶。

莽枝:茶区位置:云南西双版纳动腊县,古六大茶山茶区。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省中小叶种栽培野.生茶。

特色:中小叶种以特殊香型著称,与倚邦、革登香型口感类似。上颚香甜微蜜感、汤柔、舌面刺激感较强。

勐库

茶区位置:云南省临沧双江地区。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大叶种野·生茶。特有动库种。

特色:茶质肥厚度大,香型特殊、劲扬,不如六大茶山茶区汤质滑柔,舌面甘韵与上颗中后段香气饱满,口感刺激性稍高。

曼撒

茶区位置: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县,古六大茶山茶区。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云南大叶种栽培野.生茶。

特色:香扬水柔,在香甜茶系列中很有特色茶品。舌面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优质茶品甘韵遍及两颊,近年汤质较薄。

帕莎

香气高扬,汤水柔软,舌面回甘生津持续,喉咙没有千燥感,反而很清爽。层次变化明显,有层次变化,略苦无涩。

临沧茶区有哪些山头?

临沧茶区的山头包括坝糯、冰岛、懂过、勐库大雪山、永德大雪山、忙肺、忙麓昔归、邦东、马台、白莺山、岩子头、香竹箐等,临沧产茶区域主要分布在双江县、永德县、临翔县、云县、镇康县等地。

临沧地处北回归线,境内群山起伏,峰峦叠嶂。总体属于东南带山地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18.5℃。

坝糯茶山地理位置:

勐库大叶种是首批国家级良种,历代皆为云南名茶,相传是距今三百年前由西双版纳引进至勐库后变种。勐库古茶山以冰岛为界分东、西半山,所产之茶各具特色。坝糯大寨是勐库东半山茶的代表,也是现存古茶树最多的寨子。

此茶汤质充满阳刚之气,高香、劲扬、味刚,口感丰富饱满,甘甜质厚,茶气强而有力,气足韵长。

麻烦给下云南的六大茶山的名字还有产茶的特点

古六大茶山 -- 地埋位置及概况

说明:1、攸乐茶山  2、蛮砖茶山  3、漫撒茶山  4、莽枝茶山  5、倚邦茶山  6、革登茶山 

云南省是世界是茶树的原产地,同时也是普洱茶的故乡,古今中外负有盛名,普洱茶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西双版纳是普洱茶的小故乡,据西双版纳傣族贝叶经记载,早在一千多年前,西西双版纳就有茶树栽培,在西双版纳勐海县南糯山上至今还生长着八百年年前人工栽培的古茶树,被称为“茶树之王”。据南宋李石《续博物志》记载:“西藩之用普洱,已自唐时,”西藩:就是指地区的兄弟民族,普茶就是说普洱茶,可见自唐代就有普洱茶了。

清朝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写道:普洱茶出自云南的普洱府,产于悠东山、革登茶山、倚邦茶山、漫撒茶山、革登茶山。普洱茶是以地名作茶的专用名词,一直沿用至今。易武是普洱茶的原产地。

六大古茶山在香港、韩国、台湾、广东、深圳等地有很高的知名度,六大古茶山包括悠乐茶山、倚邦茶山、漫撒茶山、革登茶山、莽枝茶山它们都在易武的周围,古茶山的野茶树生长在原始森林中,其营养成份是任何一种矮化茶树和新培植茶树都无法相比,野生大茶树生长环境自然、特殊,全世界罕见,其原料主要用来加工普洱茶,因此易武的普洱茶内质极其特别,在期间,许多陈年普洱茶在大火中毁灭,目前存在世上的正品野生普洱茶少之又少。

古时,易武的普洱茶主要用来进贡,又有瑞贡天朝、正山贡茶之称,历史上“茶马古道”就是以易武为中心经思茅达到普洱府,最后在交易,所以还有人称普洱茶为易武茶。

古六大茶山 -- 革登茶山

《普洱府志》载:“其治革登山,有茶王树,较众茶独高大,土人常采茶时,先具酒醴祖祭于此。”由此可知革登茶山早就闻名。

革登茶山位于孔明山下,紧靠攸乐茶山,傍依鸡怪山,历史上年产茶500担之多。茶属大叶种型,因茶芽粗肚,满披银茸,民间种之为“大白茶”。在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公元1796——1850年),八角树寨有株茶王树,光春茶就能收干茶一担。革登茶山过去的新校都有20多厘米的盆大了。祭祀古茶树的碑石到是随处可见,足以证明茶农封古茶王树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告诫后人古茶树确需保护。解放前革登茶山已荒芜,茶农人走寨远,解放后逐渐恢愎发展,现年生茶万担以上。

古六大茶山 -- 莽枝茶山  

 莽枝茶山,位于蛮砖茶山南面,和革登茶山相聊,与孔明山遥遥相望。传说是诸葛亮埋铜锣之地,故名。从象明乡越架布河,过大石房,穿秧林寨就到了莽枝茶山。莽枝茶山面积范围不大,但茶叶质量较好、味美。明、清时期茶山与旺,茶叶年产达万担之多。从立在茶山的碑石刻文中可以看出常年茶山与旺发达景象。该碑立于乾隆十一年冬(元1746年)。

由于多种原因,莽枝茶山在解放前夕,已经荒芜,几百户人家的勐芝大寨已成为原始密林,遗存的部分茶农后代,已搬迁到茶山后的秧林寨,封茶山的历史漠然知晓。原始密林中还可看到一块块面积大小不一的茶林,以及从多的交杂在一起的大叶种茶与小叶种茶树。一座葬于清嘉庆十七年(公元1813年)的茶商墓孤寂地守候在茶山。茶山由于多年无人管理,有的茶树长得几丈高,仍然茶花怒放,青枝绿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曾后,在各级的重视下,茶山乡民开始封茶山进行管理,茶叶产量逐步提高,每年出售给国家青毛茶2万多公斤

古六大茶山 -- 倚邦茶山  

 倚邦茶山(傣语称“磨腊”倚邦,即茶井之意),总面积为360平方公里,是多民族的高山区。倚邦茶,茶芽细长,银色生辉,味甘正,回甜爽口。历史上以生产圆茶(七子饼)而著名,年产茶万担以上。明、清时期,茶庄林立、商家云集,极为热闹。产品适销、港澳、南洋各地。由于茶质极好,每年都要进贡朝廷20担之多。

清朝为了加强封茶山的管理和贡茶的运送,于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从昆明经思茅至茶山(倚邦、易武)的崇山峻岭中修筑了一条由石板镶成的运茶马道,宽约2米,长达数百公里。从残存的部份马道上石板的磨损状况可以判断,当时筑路的辛和茶叶运输的繁忙景象。由于茶叶生产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倚邦就成为内地与边疆交往的、经济中心,各种商铺、学校、会馆应运而生。可惜表现茶山繁荤景象的建筑于解放前毁于火灾,如今仅有碎瓦断壁残存。今日倚邦茶山,除茶叶生产得到恢愎和发展外,西双版纳州又规划发展一个万亩级香料基地。这样,倚邦茶山将茶叶、香料比翼齐飞,前程无量。

古六大茶山 -- 漫撒茶山  

  慢撒茶山位于勐腊县易武乡以东,紧接老挝边境。慢撒茶山属大叶种茶,条索肥硕,条子宽大,结实,十足代表了普洱茶的雄壮男性之美,是普洱茶中个头最大的。

清乾隆年间是其辉煌时期,满山遍野都是茶树,年产万担以上,清咸丰壬子年(公元 1852 年)来自内地的很多汉族同胞在茶山与茶山各族兄弟共同种茶、制茶,所产“元宝茶”(圆茶),远近闻名,畅销国内外,慢撒茶山种茶历史悠久,茶农种茶制茶经验丰富,但到十委世纪,慢撒茶山,稍有衰落,而易武茶山则日起兴旺,光茶号就有十几家,因此,清朝前期中期史书列六大茶山时,只列“慢撒”后某些书籍又列为“易武”。由此使人产生了误解,认为易武和慢撒是两座茶山,实际上并不是,只是证明了两座茶山的兴衰,易武和慢撒都是泛指六大古茶山的茶,不是的两座茶山。是但在当地茶农细细区分,易武茶山和慢撒茶山却有不同的,慢撒茶山的茶叶稍微肥大一些,味也稍甜。

古六大茶山 -- 蛮砖茶山  

 蛮砖茶山位于野象山旁,磨者河畔,历史上年产茶万担以上,大都运往易武加工。销售。

蛮砖茶山是古“六大茶山”现今保存得较好的一座茶山,茶林不规则地散布在原始密林中,经茶农精心管理,至今仍年产茶万担之多。今天的茶农商品意识强,他们根据市场的需要在蛮砖村公所支书权存安带领下安排生产蛮砖贡茶,茶味独特,茶芽雪白晶亮,是抢手之货。1994年,州、县确定在蛮砖茶山新建万亩大茶园,在云南省茶叶科研所专家的指道下,万亩新茶园盘绕群山,株株茶树绿油飘香,喜看古茶山和新茶园交相争辉,茶叶生产蒸蒸日上

古六大茶山 -- 攸乐茶山

攸乐茶山(基诺山),东西长75公里,南北宽50公里,东北与革登茶山为邻,西南接小勐养、勐罕和勐宽三个坝子,现为景洪市的一个乡级行政单位。攸乐茶山历史上位居“六大茶山”之首,是云南大叶茶的中心产地,历史上最高产量达2000 担以上。攸乐山种茶,年代久远,相传茶是孔明遗种,故尊奉孔明为茶祖。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曾设过同知府和专管捕“盗”的普洱通判。1942年军队开进攸乐茶山,毅人放火,茶农四逃,茶山荒芜,茶叶生产受到严重破壤。解放后,拨款、拨粮救济茶农扶持茶叶生产。使产量逐渐上升。1993年攸乐茶山产茶1942担(97000多公斤)。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州、市确定该地区为山区开发实验区,在有关科研单位的领导下,在大力发展茶叶生产的同时,还积极种植砂仁、橡胶等,使基诺同胞经济收入大增,生活明显改善,正在向小康迈进。

普洱茶与古“六大茶山”

经数千年品味,茶已经被人们确认为“真正的文明健康饮料”,是“礼貌与纯洁的化身”。诚可谓“美酒千杯难成知己,清茶一杯便可醉人”。

举世公认,茶树的栽培与茶叶的利用,始于中国。举世也同样公认,中国云南澜沧江流域的西双版纳和思茅地区,是茶树的发祥地。

遍布西双版纳的古茶树,提供了最有力的物证。西双版纳古“六大茶山”出产的大叶种茶,被冠以“普洱茶”的名称已经追溯到东汉时期,因民间有“武候遗种”的说法,所以普洱茶的种植利用,至迟在三国时期就已形成气候,距今1700多年。

谁知道云南普洱茶几大产区分别都包括哪些山头?顿首!

六大茶山一般指云南茶叶或普洱茶六大古茶山,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内。现在亦有澜沧江内六大茶山即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漫撒或易武、倚邦、攸乐(基诺)、漫撒、蛮砖和革登;江外六大茶山:南糯、南峤、勐宋、景迈、布朗、巴达的说法。

标签: 茶山 云南 山头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dongkepu.com/zonghezhishi/q0x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