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懂科普 >

综合知识

> 茶道入门三篇

茶道入门三篇

茶道入门三篇

《茶道入门三篇》是2006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蔡荣章。

本书讲述了入茶道最急切需要知道的三篇课目,让读者从喝茶中获得茶的益处,体会到以茶为载体的思想、美学境界。

泡茶是茶道中最基本的环节之一,以下是泡茶的入门指南:

1. 准备茶具和茶叶:选择一把好的茶具和适合你口味的茶叶,使用清水洗净茶具。

2. 加水:将热水放入茶壶中,温润茶具。

3. 预热:将热水倒出,同时将茶叶放入茶具中,用150ml水浸泡30秒,倒掉茶叶液。

4. 泡茶:将恰到好处的温水倒入茶壶中,保持水温控制在70℃左右。

泡制龙井茶,将茶水注满茶杯即可。

5. 品茶:品尝茶汤的色泽、气味、口感等,根据个人口味和审美感受加入调料,如糖、蜜等。

6. 冲泡次数:根据茶叶的品质选择冲泡次数,每次泡茶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苦涩味增加。

一般茶叶可冲泡2-3次,部分优质茶叶可冲泡4-5次。

7. 收茶:品茶后将茶叶倒掉,清洗茶具,放干后收藏。

以上就是泡茶的简单介绍,要做到泡出一杯好茶需要多次的练习和体验。

逐渐掌握每个细节,展现出茶道的真谛。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茶道入门三篇的作品目录

制茶篇

第一章 茶的诞生

一、茶是如何制成的?

二、为什么有些茶看来很细嫩,有些看来较粗大?——芽茶与叶茶

三、茶青采下后要不要马上“下锅”?——晾青与萎凋

四、茶的色、香、味如何形成?——发酵

五、如何让茶固定在我们希望的状况下?——杀青

六、茶性的塑造——揉捻

七、茶的醇化——渥堆与陈放

八、制茶的完成——干燥

九、茶叶的另一种保存方式——紧压

十、第一类茶——不发酵茶

十一、第二类茶——全发酵茶

十二、第三类茶——部分发酵茶

十三、茶之精制

十四、茶之加工

十五、茶之商品包装

识茶篇

第二章 茶的识别

一、茶的分类

二、茶名的产生

三、茶之欣赏

四、茶之品质鉴定

五、茶人之喝茶修养

六、何谓比赛茶

七、台茶的特色

第三章 茶的产业

一、茶树品种

二、茶树栽培

三、季节与茶

四、地理环境

五、采青的气候与时辰

六、肥料、化学药剂与茶青品质

七、树龄与茶青品质

八、中国产茶概况

九、影响成茶品质的十大因素

泡茶篇

第四章 泡茶原理

一、爱茶人要与茶为友

二、泡茶的多重效用

三、泡茶要从有法到无法

四、从小壶茶锻炼泡茶基本功

五、一壶茶放多少茶叶?

六、浸泡多长时间?

七、浸泡时间的掌控因素

八、紧压茶如何冲泡?

九、前后泡的间隔时间也会影响泡茶

十、茶汤浓度的稳定度

十一、有无最低浸泡时间?

十二、时间与茶量的调节

十三、如何计算浸泡的时间?

十四、泡茶需要多高的水温?

十五、水温影响茶汤的特质

十六、水需烧开再行降温吗?

十七、哪些泡茶动作会影响水温

十八、如何判断水温?

十九、水质直接影响茶汤

二十、矿泉水适合泡茶吗?

二十一、茶壶质地与茶汤有关吗?

二十二、何谓茶汤的适当浓度?

二十三、如何控制茶汤的浓度?

二十四、茶汤浓度须力求一致吗?

第五章 茶道礼法

一、泡茶时的头发

二、泡茶与上妆

三、泡茶时的手饰

……

第六章 茶具搭配

第七章 小壶茶法

第八章 其他泡茶法

附录:有关术语英译

茶道入门三篇:制茶、识茶、泡茶的介绍

《茶道入门三篇:制茶、识茶、泡茶》是2006年中华书局出版社出版图书,作者是蔡荣章。该书是初入茶道最急切需要知道的三篇课目,一是“茶如何制成 ?第二是“ 各种茶的认识”。第三是“如何享用一杯茶?”包括冲泡与饮用。

茶道入门三篇:制茶、识茶、泡茶的前言

这本书谈的是初入茶道最急切需要知道的三篇课目,第一是“茶如何制成?”如果连茶是怎么形成的都不知道,那喝起茶来不就像瞎子摸象?第二是“各种茶的认识”,市面上的茶叶有那么多种类,它们的区别何在,如果没有一些理论性的理解,难以进入欣赏的领域。第三是“如何享用一杯茶?”包括冲泡与饮用。学茶当然要喝茶,而且也只有从喝茶中才能获得茶的益处,才能体会到以茶为载体的思想、美学境界。

非专业习茶的人要在短时间内掌握充分且正确的茶道入门知识是不容易的,笔者以从事二十五年茶道教学的经验,多次整理这类课程,皆希望使初学者能以最短的时间与精力理解并应用这些知识。为达到这个目的,在写法上,如“茶之制造”就不是依绿茶、乌龙茶、红茶、普洱茶等逐个介绍,而是综合叙述后再补以个别的差异;“茶的分类方式”改以消费者与市场为之,避开了以产业为本位的做法。冲泡与饮用的部分则以实际操作为基础,扎实、明确地求其实用,并配合以美学、思想的人文成分。

本书在制茶、识茶、泡饮三方面的探讨皆以茶文化之全面性为考量,也就是茶的种类包含了茶家族的全体成员;泡茶、品饮的方法不拘于任何流派与地域性,只论原理、原则的共通性。本书形式上看来是方法、技艺性的论述,然而隐藏其间的是茶道艺术、美学、思想本体架构,我们认为这是学茶的终极目标。

茶道之学在21世纪之初已形成了中国海峡两岸人们追求精致生活的热门学习项目,且明显地已掀起了世界性饮茶风气。此项优良传统文化之现代化与传播需要有效的教育方法与出版品,我们海峡两岸的茶人都非常感谢中华书局此刻出版此类基础书,这将非常有利于中华茶文化的振兴与全球性发展。本书若有何不当之处,欢迎各界先进提出指教。有关茶学英译部分,感谢在台学茶的美籍茶友Mr.Steven R.Jones与留学美国的台湾茶友李建德先生之协助。本书完稿之际,也感谢李佩芳茶友帮助图片与文字之计算机化处理。

蔡荣章

2006年3月于台北陆羽茶艺中心

茶道入门泡茶篇

茶道入门泡茶篇

  茶叶是中国的传统饮料,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茶道入门泡茶篇,一起来看看。

   茶道入门泡茶篇

  一:玻璃杯泡法(适用于各种细嫩名优绿茶、黄茶、白茶等的冲泡,可充分欣赏汤色和茶芽的浮沉、舒展、舞动)

  主要步骤:备器(玻璃杯、暖水瓶、茶叶罐、茶荷、茶匙、茶巾、水盂等)——布席——择水(矿泉水、纯净水、自来水等)——取火(取火点燃,烧水)——侯汤(急火煮水至初沸,90度左右)——赏茶(观茶形,赏茶色,闻干香)——洁杯——投茶(一般的茶水比为:1克:50毫升)——润茶(注水,右手紧握杯身基部,左手托住杯底,运动右手手腕逆时针转动茶杯,左手指轻托杯底做相应运动)——冲泡(凤凰三点头或高冲低斟法)——静蕴(一般1-3分钟)——奉茶——品茶——续水——复品——收具。

  二:盖碗泡法(适用于普通绿茶、花茶、黄茶、白茶、功夫红茶等)

  主要步骤:备器(盖碗、备水器、辅助器)——布席——择水——取火——侯汤——赏茶——洁碗——投茶——润茶(注水,右手持盖碗,左手托住碗底,运动右手手腕逆时针转动茶杯)——冲泡——静蕴(一般1-3分钟)——奉茶——品茶(闻香、观色、啜饮,动作要舒缓轻柔)——续水(当茶杯中只余1/3左右茶汤时,就该续水了)——复品(第二泡茶香最浓,滋味最醇)——收具。

  1、用保温杯泡茶。保温杯虽能保温,但茶叶中多种维生素和芳香油易在高温或长时间的恒温水中损失,茶的效用和口味也降低了。好的茶具应首推陶器类,具有一定透气性,冬天保温,夏天不馊,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所以紫砂茶壶享有盛名。普通的泡茶玻璃杯最合适。

  2、用沸水冲泡。有些人喜欢用刚开的水冲泡茶叶,其实这是非常有害的。刚烧开的水温度高,可使茶叶中不耐高温的营养素(如维生素C等)大量破坏,并且使茶的香味很快消失。泡茶的水温宜按茶叶老、嫩来分,老茶可用95℃的开水直接冲入;嫩茶则应低些,80℃左右比较适合。

  3、认为头遍茶好。有些人认为头遍茶浓,提神醒脑,所以爱喝头遍茶。殊不知,茶叶在栽培与加工过程中受到农药等污染,茶叶表面总残留一些农药,相应的头遍茶农药等有害物质浓度也高。所以应让头遍茶水发挥“洗茶”的作用,弃之不饮。

  4、冲泡次数过多:茶宜常饮而不宜多饮,应随饮随泡,不要搁置太久。茶叶泡的过久,内中很多对人体不利的物质被泡了出来。冲泡时间过长,茶叶中的茶多酚、类脂、芳香物质等可以自动氧化,不仅茶汤色暗、味差、香低,失去品尝价值;同时由于茶水搁置时间太久,受到周围环境的.污染,茶水中的微生物(细菌和真菌)数量增多,而影响卫生。茶泡三四杯后就没有再泡的必要了。

   日本茶道是如何泡茶的

  日本茶道分为抹茶道与煎茶道两种饮茶方法,源自中国唐代和宋代,如唐代“研膏腊面”抹茶、宋代的点茶和明代的煎茶几种。

  日本的茶道有烦琐的规程,如茶叶要碾得精细,茶具要擦得干净,插花要根据季节和来宾的名望、地位、辈份、年龄和文化教养等来选择。主持人的动作要规范敏捷,既要有舞蹈般的节奏感和飘逸感,又要准确到位。凡此种种都表示对来宾的尊重,体现“和、敬”的精神。

  日本茶道,以“和、敬、清、寂”四字,成为融宗教、哲学、伦理、美学为一体的文化艺术活动。

  现代的茶道,由主人准备茶与点心,还有水果招待客人,而主人与客人都按照固定的规矩与步骤行事。除了饮食之外,茶道的精神还延伸到茶室内外的布置;品鉴茶室的书画布置、庭园的园艺及饮茶的陶器都是茶道的重点。

  1、抹茶道,亦叫做“茶之汤”,使用的是末茶。其饮法是由宋代点茶道演化而来。只是宋代采用团茶,还需罗碾烹炙,而日本采用末茶,直接以茶末加以煎煮。

   抹茶道道基本流程

  备具洁器:将茶碗、茶筅用温水洁净,摆置抹茶基本茶席

  投茶注水:极其精细的抹茶倒入茶碗,将水温80℃左右,约20ml水注入茶碗

  调膏加水:用茶筅在碗中搅动,使抹茶与水融合,称为调膏

  击拂抹茶:继续加水约40-60ml,点打茶汤,至茶沫起

  奉茶敬客:点茶完成后,双手捧起茶碗,品饮或将抹茶奉给客人

  2、煎茶道。是明朝福建的隐元禅师带到日本的,流派众多,和目前国内的泡茶方法差不多,就是用铁壶或茶壶冲泡茶叶,分给茶客喝。

;

听说你喜欢喝茶,你可以看看这几本书

一入茶门深似海,从此白水是路人。

听说你也喜欢喝茶,我想给您推荐这几本书。

入门篇

《茶道入门三篇》

蔡荣章 《茶书入门三篇》

专修篇

《用心学泡茶》

何厚余 《用心学泡茶》

升华篇

《茶之书》(或《茶书》》

冈仓天心 [日] 《茶之书》

总而言之,喝茶是一种形式,借着喝茶的间隙,让时间的步伐缓一下,思考一下人生,体会一下当下,足矣。

推荐几本关于茶道方面的书籍

这些年下来,时不时都会收到茶友发来消息问,有没有什么关于茶知识的书籍推荐,可作为系统性学习,或者适合初喝茶的茶友看的书等等。仔细回想了一下,每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似乎都没有相对完整的答案回复他们。刚看到这个问题那我就简单的说说茶道方面的书籍,

在茶叶领域,正统的书籍有很多,比如推荐《茶叶审评与检验》,你能从中大致了解清楚评茶的主要方向有哪些,对于许多初学饮茶的茶客来说完全够用了,阅读起来也不难,通俗易懂。

还推荐《茶经述评》,这本书在我看来非常牛,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是对陆羽《茶经》的解读,同时还有自己的见解。但也有必要说的是,书中有些观点与现今存在些差异,但依然还是很值得阅读。还有一本《茶叶全书》,相当于一本茶叶百科全书。

当你有了正统作品、专业的论文期刊阅读经历后,再去看一些比较有新意的观点之时,你就能判断这些观点哪些能够对你有帮助,哪些不会被误导。

以上是我对茶书籍学习的一些看法,当然,也仅仅是供以参考。最关键一点,依然还是多喝多实践。

前些年我学茶道时也收集了不关于茶道的书籍,这些书均出自  古籍阁    的茶道电子书合集,包括了茶道从入门到精通的全部资料,非常全面

历年来收藏的茶道书籍目录:

《茶鉴赏手册》《[中国茶具百科·彩图版]》《[中国茶典]》《[中国茶疗]》《[中国茶韵]》

《[茶与中国文化]》《[茶与茶艺鉴赏]》《[茶当酒集]》《中华茶文化寻踪》

《中国十大名茶冲泡方法-茶道》《中国茶文化丛书:《数典》》

《中国茶文化丛书:《纪茗》》《中国茶文化丛书:《说泉》》

《中国茶文化丛书:《谈艺》》《中国茶文化今古大观》

《中国茶文化图典》《中国茶经》《[品茶录:中华茶文化]》

《[唐]陆羽撰、沉冬梅校注:茶经校注》《[图解茶经.经典图解畅销版]》

《[图解茶经:认识中国茶道]》《[日本茶道文化概论]》《中国茶经[全彩典藏版]》

《中国茶经·完整版版》《[茶文化与茶具]》《[茶文化博览·中国茶典]》

《[茶文化概论]》《茶艺风情.中华茶文化丛书07 》《茶艺风情.中华茶文化丛书07》

《茶路历程.中华茶文化丛书01》《中华茶文化基础知识.陈文华》

《中华茶文化丛书(全10册).9茶哲睿智》《中国茶系列.茶具清雅+中国茶具艺术与鉴赏》

《茶具清雅.中华茶文化丛书》《[茶道].文字版》

《中华茶文化基础知识》《中华茶文化寻踪》《[茶道入门三篇:制茶、识茶、泡茶·彩图版]》

《中国十大名茶及相关知识略》《弘扬茶文化 从零开始学泡茶》

《茶疗百疾》《中华茶文化丛书(全10册).10茶趣异彩》

《中华茶文化丛书(全10册).3茶具清雅》

《中华茶文化丛书(全10册).4茶道玄幽—中国茶的品饮艺术》

《中华茶文化丛书(全10册).5茶饮康乐》

《中国十大名茶及相关知识略》《中国文化新论丛书-茶与中国文化》

《中国禅茶文化精神及其社会价值》《中国茶叶大辞典》《中国茶文化丛书:《习茶》》

《中华茶文化丛书(全10册).6茶馆闲情—中国茶馆的演变与情趣》

《中华茶文化丛书(全10册).8茶典逸况—中国茶文化的典籍与文献》

《茶典.茶集2(茶艺、茶俗、茶诗文)中》《茶典逸况.中华茶文化丛书》

关于茶叶茶文化的杂志都有哪些

1,茶叶

期刊分类: 季刊 创刊年份: 1957

国内刊号: CN 33-1096/S 国际刊号: ISSN 0577-8921

邮发代号: 定  价: 5.5 元/期

2,杂志名称:《茶叶科学》半年刊

主办单位:中国茶叶学会

编辑出版:茶叶科学编委会编辑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0-369X

国内统一刊号:CN33-1115/S

邮发代号:32-101

国外发行代号:SA6717

联合征定代号:LD331115

创刊日期:1964.8

报刊版式:大16开80页

发行量(每期):2000册

(来源网络)

有关茶道的资料 (一百字左右)

我国说茶之功用,不外乎是清神、除烦、去腻,而日人却给茶加了+德:诸神加护、五脏调和、睡眼消除、烦恼自灭、孝善父母、息欢、安稳寿命(长寿)、诸人爱敬、天魔远离、临终不乱(武野绍鸥语) 。

茶艺六要素,包括人、茶、水、器、艺、境六大要素。六要素的完美组合才可使杀艺达到尽善尽美的超凡境界。人之美:人是茶艺最根本的要素,包括形体美、服饰美、仪态美等。

茶之美:在茶艺过程中,不仅是赏析茶的色、香、味、形之美,还可感悟到茶名之美。

水之美:评水是茶艺的一项基本功。精茶配美水,才能给人至高的享受。陆羽在《茶经》中有提到泡茶所用水: "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器之美:茶具的审美包括器形和组合两方面艺之美:包括茶艺程序编排的内涵美和茶艺表演的动作美、神韵美、服装道具美等。 境之美:中国茶艺要求品茶时做到环境、艺境、人境、心境俱美。

茶道一般人也没那个闲情雅致,这些年来我也看茶、找茶、喝茶、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同时也找了不少茶道方面的书看,

以下这些茶道方面的资料算是我多年收集于  古籍阁   的全部茶道、茶艺资料约一百多册,我不信还有比这最全面的茶道资料

茶道资料目录:

《(宋)蔡襄小楷茶录》

《(宋)蔡襄《茶录》》

《遵生八笺·茶经·饮膳正要·食物本草.精译》

《茶鉴赏手册》

《[中国茶具百科·彩图版]》

《[中国茶典]》

《[中国茶疗]》

《[中国茶韵]》

《[品茶录:中华茶文化].阮浩耕.扫描版》

《[唐]陆羽撰、沉冬梅校注:茶经校注》

《[图解茶经.经典图解畅销版].陆羽.扫描版》

《[图解茶经:认识中国茶道].紫图.扫描版》

《[日本茶道文化概论].滕军.扫描版》

《[礼仪与中国文化].顾希佳.扫描版》

《[舌尖上的香港.香港美食地图].刘彬.彩图版》

《[茶与中国文化].王国安.文字版》

《[茶与茶艺鉴赏].唐存才.扫描版》

《[茶当酒集].马未都著.扫描版》

《[茶文化与茶具].查俊峰.扫描版》

《[茶文化博览·中国茶典]》

《[茶文化概论]扫描版》

《[茶道]》 

《[茶道入门三篇:制茶、识茶、泡茶·彩图版].扫描版》

《中华茶文化基础知识》

《中华茶文化寻踪》

《中国十大名茶及相关知识略》

《弘扬茶文化 从零开始学泡茶》》

《茶疗百疾》

《中华茶文化丛书(全10册).10茶趣异彩》

《中华茶文化丛书(全10册).3茶具清雅》

《中华茶文化丛书(全10册).4茶道玄幽—中国茶的品饮艺术》

《中华茶文化丛书(全10册).5茶饮康乐》

《中华茶文化丛书(全10册).6茶馆闲情—中国茶馆的演变与情趣》

《中华茶文化丛书(全10册).8茶典逸况—中国茶文化的典籍与文献》

《中华茶文化丛书(全10册).9茶哲睿智》

《中国茶系列.茶具清雅+中国茶具艺术与鉴赏》

《茶具清雅.中华茶文化丛书03》

《茶典.茶集2(茶艺、茶俗、茶诗文)中》

《茶典逸况.中华茶文化丛书08》

《茶品悠韵.中华茶文化丛书02》 

《茶艺风情.中华茶文化丛书07》

《茶路历程.中华茶文化丛书01》

《中华茶文化基础知识.陈文华》

《中华茶文化寻踪》

《中国十大名茶及相关知识略》

《中国文化新论丛书-茶与中国文化》

《中国禅茶文化精神及其社会价值》

《中国茶叶大辞典》

《中国茶文化丛书:《习茶》》

《中国茶文化丛书:《数典》》

《中国茶文化丛书:《纪茗》》

《中国茶文化丛书:《说泉》》

《中国茶文化丛书:《谈艺》》

《中国茶文化今古大观》

《中国茶文化图典》

《中国茶经》

《中国茶经[全彩典藏版](张勃等)》

《中国茶经·完整版版》

《中国茶经(上)》

《中国茶经(下)》

《中国茶经(中)》

《中国茶艺全程学习指南》

《中国茶谱 宛晓春 中国林业出版社》

《中日茶文化交流史》 

《乌龙茶与健康》

《云南不同地区普洱晒青毛茶品质差异性研究》

《十大名茶的传说》

《吃茶养生记-一个宗教医学典型案例解析》

《品享茶文化 香飘海内外》

《图解茶经》

《图解茶经:认识中国茶道》

《宋诗与茶文化》

《日本茶道逸事》

《普洱茶冲泡技巧》

《普洱茶冲泡方法》

《普洱茶浅探》

《普洱茶道》

《民间保健药酒妙方》

《洋酒知识大全》

《煎茶水经》

《玉泉清茗——中国茶文化》

《红茶,绿茶,普洱茶,花茶等常识》

《茶 录》

《茶 疏》

《茶史初探》

《茶哲睿智——中国茶文化与儒释道》

《茶圣陆羽:中国茶文化的奠基人》

《茶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书系图文版》

《茶文化与科学饮茶》

《茶文化丛书-茶文化与品茶艺术》

《茶文化丛书-茶文化与茶具》

《茶文化博览1中国茶韵》

《茶文化博览·中国茶典》

《茶文化博览·中国茶饮》

《茶文化博览·中国茶馆》

《茶文化博览:中国茶疗+余悦.扫描版》

《茶文化散文丛书_一壶天地小如瓜》

《茶疏》

《茶禅一味-日本的茶道文化》

《茶经》

《茶艺》

《茶艺基本知识》

《茶艺师  中级

《茶艺师基础知识》

《茶道入门三篇_制茶、识茶、泡茶(蔡荣章)》

《茶道教学上》

《茶道教学下》

《茶道玄幽 中国茶的品饮艺术》

《茶集(茶艺、茶俗、茶诗文)上》

《茶集(茶艺、茶俗、茶诗文)下》

《茶集(茶艺、茶俗、茶诗文)中》

《解读中日茶文化的异同》

《认识中国茶道》

《论中国的茶艺及其在中国茶文化史上的地位》

《铁观音茶叶知识手册第一版》  》

《饮茶的宜与忌》

《(明)张源 茶录》

《08年白茶铁饼》

《中国普洱茶网:普洱茶从零开始学习教程》

《中国茶道》

《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的比较》

《乌牛早》

《云南有哪些普洱茶山?》

《冰川水》

《南崎铁观音》

《大明水记-宋-欧阳修》

《大红袍》

《大观茶论》

《天字砖》

《如何识别全手工壶》

《安宫牛黄丸》

《小青柑》

《少儿茶艺》

《岩茶》 

《怎样区分茶叶的优劣》

《易武茶山——普洱茶的转折》

《普洱茶》

《普洱茶茶艺流程_6718》

《水仙》

《江山绿牡丹》

《煎茶水记》

《白茶》

《紫砂壶》

《紫砂壶与功夫茶》

《紫砂壶制作工艺》

《紫砂壶如何养壶》

《紫砂壶的制作工艺》

《老树龙井》

《老白茶》

《茶六大类》

《茶具的保养》

《茶叶培训资料》

《茶叶小常识》

《茶叶的产地分布》

《茶叶知识全集》

《茶器》

《茶经》

《茶艺》

《茶马世家论普洱茶七子饼的鉴别》

《西湖龙井》

《野生芽苞》

《铁观音_40781》

《银杏茶1》

《陈年普洱砖》

《马头岩肉桂》

《马头岩肉桂17.5.5》

《马年糯山生饼》

《黄芪的主要药理》

《黄金茶》

中国茶道能修身养性吗?入门知识有哪些?

茶道,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茶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泡茶本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简单得来只要两个动作就可以了:放茶叶、倒水。但是在茶道中,那一套仪式又过于复杂或是过于讲究了,我们来看看它的过程

1、洗茶:将沸水倒入壶中,又迅速倒出。

2、冲泡:沸水再次入壶,倒水过程中壶嘴“点头”三次,即所谓“凤凰三点头”,向客人示敬。“春风拂面”:水要高出壶口,用壶盖拂去茶末儿。

3、封壶:盖上壶盖,用沸水遍浇壶身。

4、分杯:用茶夹将闻香杯、品茗杯分组,放在茶托上。“玉液回壶”:将壶中茶汤倒入公道杯,使每个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

5、分壶:将茶汤分别倒入闻香杯,茶斟七分满。

6、奉茶:以茶奉客。

7、闻香:客人将茶汤倒入品茶杯,轻嗅闻香杯中的余香。

8、品茗: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轻啜慢饮在古筝的伴奏下,主泡火熏香。净手,先引茶人荷,请来宾赏茶,然后是赏具:品茶讲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镇的瓷器。宜兴的紫砂壶。烫杯温壶是将沸水倾入紫砂壶、公道杯、闻香杯、品茗杯中,洁具提温。“乌龙入宫”:将乌龙茶放入茶壶。

喝茶、品茶、茶艺的最高境界——茶道

喝茶:将茶当饮料解渴。

品茶:注重茶的色香味,讲究水质茶具,喝的时候又能细细品味。

茶艺: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等。

最高境界——茶道: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达到精神上的享受。

茶道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唐代为克服九难,即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宋代为三点与三不点品茶,“三点”为新茶、甘泉、洁器为一,天气好为一,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为一;反之,是为“三不点”。明代为十三宜与七禁忌。“十三宜”为一无事、二佳客、三独坐、四咏诗、五挥翰、六徜徉、七睡起、八宿醒、九清供、十精舍、十一会心、十二鉴赏、十三文僮;“七禁忌”为一不如法、二恶具、三主客不韵、四冠裳苛礼、五荤肴杂味、六忙冗、七壁间案头多恶趣。

中华茶道,就其构成要素来说,有环境、礼法、茶艺、修行四大要素。中国的茶道出现很早,但遗憾的是中国虽然很早提出了“茶道”的概念,也在该领域中不断实践探索,却没有能够旗帜鲜明地以“茶道”的名义来发展这项事业,也没有规范出具有传统意义的茶道礼仪。中国的茶道可以说是重精神而轻形式。有学者认为必要的仪式对“茶道”的旗帜来说是较为重要的,没有仪式光自称有“茶道”,虽然也不能说不可以,搞得有茶就可以称道,那似乎就泛化了,最终也“道可道,非常道”了。

推荐几本关于茶道方面的书籍

茶道方面的书籍有许多,如:

《茶之书》,作者:冈仓觉三英。《茶之书》主要内容简介为茶文化体现了东方文化的深层精髓,茶的原理不仅止于一般所言的审美主义,而且与宗教、伦理合而为一。《茶道》,作者:周文棠。《茶道》讲述了茶从莽莽的原始森林中被先民发现,并加以利用,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从药用到饮用,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逐渐形成了具独特文化内涵的茶道文化。《茶道养生》,作者:林治。本书科学、全面、深入、系统地论述了以茶养身和以道养心的辨证关系,把神秘的东方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相互印证,把温馨浪漫的茶艺艺术与延年益寿,美容养颜的相结合,使人在美的享受中达到身体健康,心灵愉悦的目的,填补了我国养生学的一个空白。《茶道入门三篇》,作者:蔡荣章。本书讲述了入茶道最急切需要知道的三篇课目,让读者从喝茶中获得茶的益处,体会到以茶为载体的思想、美学境界。

标签: 茶道 三篇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dongkepu.com/zonghezhishi/ol99r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