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懂科普 >

综合知识

> 放纸鹞是不是民族商调式样

放纸鹞是不是民族商调式样

放纸鹞是不是民族商调式样

放纸鹞是民族商调式样。放纸鹞指的就是放风筝,是闽南地区过阳节的特有风俗,歌曲为民族调式的商调式,情绪欢快、活泼,歌词寓意深刻。风筝是五代以后的称谓,五代之前,北方习惯称纸鸢,南方则多叫鹞子,惠州的纸鹞称谓很明显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称,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风筝始见于春秋时期,初型均是鸟类。相传公输般(鲁班)削竹为鹤,成而飞之,作木鸢以窥宋城。这里的竹鹊、木鸢就是代风筝的雏型,不过当时没有纸,只能用竹木制成。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重阳节都有什么活动?

赏菊花,爬山,祭拜祖先。

重阳节简介: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有谁知道青州的重阳节都有什么习俗?

编辑本段节日习俗

赏菊

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 赏菊

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宋代《东京梦华录》卷八:“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者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而圆者‘金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 明代,在《陶庵梦忆》中记载有:“兖州绍绅家风气袭王府。赏菊之日,其桌、其炕、其灯、其炉、其盘、其盒、其盆盎、其看器、其杯盘大觥、其壶、其帏、其褥、其酒;其面食、其衣服花样,无不菊者夜烧烛照之,蒸蒸烘染,较日色更浮出数层。席散,撤苇帘以受繁露。” 清代赏菊,如《燕京岁时记》:“九花者,菊花也。每届重阳,富贵之家,以九花数百盆,架度广厦中前轩后轻(轩轾,车前高后低叫轩,前低后高叫轩,比喻高低优劣),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积者,曰‘九花塔’。”在《清嘉录》中记苏州赏菊活动说:“畦菊乍放,虎阜花农,已干盎(古代腹大口小的器皿)百盂担入城市。居人买为瓶洗供赏者,或五器七器为一台,梗中置熟铁丝,偃仰能如人意。或于广庭大厦堆垒千百盆为玩者,绉纸为山,号菊花山。而茶肆尤盛。”另如《金瓶梅》、《浮生六记》等书中也有赏菊之记载。至今,重阳节期间,各大公园也仍组织大型菊展,并将菊缚扎成各类动植物,人物等造型,十分美观。

登高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登高

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据《晋书》中《孟嘉传》载,九月重阳这天,晋朝大司马桓温及参军大将孟嘉等人登上龙山(今湖北江陵县西北的一座山),孟嘉观赏山景,连帽被风吹走也不知道。桓温叫人作文笑他,他也不示弱,作文答辩,一时传为佳话。 南朝时,梁人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记载一个神异的故事:汝南人桓景,随费长房游学,费长房要他在重阳这天让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系臂,并登高,饮菊花酒,才可免祸。桓景照办了,才逃脱灾祸。这个故事,生动地反映出重阳时人们的避邪除灾心理。 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如隋时孙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归。”记隋代风俗,已与后世近似。在南宋的《梦粱录》卷五载:“日月梭飞,转盼重阳。……是日‘孟嘉登龙山落帽,渊明向东篱赏菊’,正是故事。”南宋韩元吉《水调歌头·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负菊花开。试寻高处,携手摄展上崔嵬。放目苍崖万仞,云护晓霜成阵,知我与君来。古寺倚修竹,飞槛绝尖埃。”描写了重阳赏菊及登高观景的韵致。 明清时,北京地区登高颇盛,《燕京岁时记》云:“京师谓重阳为九月九。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提壶携楹,出都登高。南则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北则蓟门烟树、清净化域等处,远则西山八处。赋诗饮酒,烤肉分糕,询一时之快乐也。”不论文人百姓,都喜欢登高后在山上野餐、烤肉食用。有些贵戚富家则带上幕帐、烤具、车马、乐器,登高台、土坡,架起幕帐、桌椅,大吃爆烤羊肉或涮羊肉,并唱戏奏乐,听歌看舞。如清末慈禧太后,每年重阳于北海东的桃花山登高、野餐、烤肉,并架蓝布围障,防止闲人偷看。在玉渊潭钓鱼台等处,也集中了不少登高之客。故宫御花园里也有登高之山。 又如广州地区,游客多于重阳登上白云山,饮酒赋诗,热闹非凡,影响至今。在上海,附近无山丘,便把沪南丹风楼及豫园的大假山作为登高雅集之所,也很热闹。至年间干脆又登二十四层高的国际饭店。而近代的北京香山、山东的牛山、江西南昌的滕王阁等等,也都是登高胜地。尤其是滕王阁,因了唐代王勃于重阳节时在阁上写出千古名文《滕王阁序》,更闻名天下。至于湖北江陵龙山上的纪念晋代孟嘉落帽的落帽台古迹,也吸引着许多游客。 由于重阳为秋节,节后草木开始凋零,所以有称重阳节野游活动为“辞青”,与三月春游“踏青”之说法相对应。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重阳)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这也是一个颇有诗意的名称。 关于登高习俗的起源,有不同的说法: 一说可能源于古代对山神的崇拜,以为山神能使人免除灾害。所以人们在“阳极必变”的重阳日子里,要前往山上游玩,以避灾祸。或许最初还要祭拜山神以求吉祥,后来才逐渐转化成为一种娱乐活动了。(古代认为“九为老阳,阳极必变”,九月·九日,月、日均为老阳之数,不吉利。故而衍化出一系列避不祥、求长寿的活动,并非如魏文帝曹丕所称九为“宜于长久”之数。这是明代谢肇制《五杂咀》中的看法。 一说重阳时节,秋收已经完毕,农事相对比较空闲。这时山野里的野果、药材之类又正是成熟的季节,农民纷纷上山采集野果、药材和供副业用的植物原料。这种上山采集农民们把它叫做“小秋收”。登高的风俗最初可能就是从此演变而来的。至于集中到重阳这一天则是后来的事。那意思是以此作为一种象征,起点提倡作用,正像春天宜于植树,人们就定个植树节的道理一样。此外重阳节期间天气晴朗,气温凉爽,适宜于登高望远。

佩茱萸·簪菊花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 佩茱萸

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因为出产于吴地(今江浙一带)的茱萸质量最好,因而又叫吴茱萸,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树几乎可以长到一丈多高,叶为羽状复叶,初夏开绿白色的小花,结实似椒子;秋后成熟。果实嫩时呈,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茱萸叶还可治霍乱,根可以杀虫。《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古人认为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去灾。 重阳佩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很盛行,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称为茱萸囊,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重阳茱萸其实也和端午节的雄黄和菖蒲的作用差不多,目的在于除虫防蛀。因为过了重阳节,就是十月小阳春,天气有一段时间回暖;而在重阳以前的一段时间内,秋雨潮湿,秋热也尚未退尽,衣物容易霉变。这段时间又是桂花盛开之时,所以民间称之为“桂花蒸”,这时必须防虫。茱萸有小毒,有除虫作用,制茱萸囊的风俗正是这样来的。 但是在宋元之后,佩茱萸的习俗逐渐稀见了。其变化的因由大概要从重阳节俗的重心的潜移中去理。重阳在早期民众的时间生活中强调的是避邪消灾,随着人们生活状态的改善,人们不仅关注目前的现实生活,而且对未来生活给予了更多的期盼,祈求长生与延寿。所以“延寿客”(菊花)的地位最终盖过了“避邪翁”(茱萸)。

放纸鹞

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换句话说,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此习,除惠州流传的民谣中有叙述以外,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 放纸鹞

纸鹞亦现在的风筝。风筝是五代以后的称谓,五代之前,北方习惯称“纸鸢”,南方则多叫“鹞子”,惠州的“纸鹞”称谓很明显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称,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风筝始见于春秋时期,初型均是鸟类。相传公输般(鲁班)“削竹为鹤,成而飞之”,“作木鸢以窥宋城”。这里的“竹鹊”“木鸢”,就是代风筝的雏型。不过,当时没有纸,只能用竹木制成。清人笔记中说 “韩信率军十万围攻项羽于垓下,以牛皮制风筝一具,下置善笛之人吹思乡之曲,其声悲怨,楚军弟子八千人尽皆散去”。这里所说的汉代风筝,也只不过是牛皮制的风筝。东汉蔡伦造纸术面世后,始有纸制风筝,出现了“纸鸢”和“鹞子”的称谓。“风筝”之名的出现,据记是出现在五代,《询刍录》记曰:“风筝,即纸鸢,又名风鸢。初,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采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 鸣,俗呼风筝。”唐以后,风筝盛行,并定清明节为风筝节,宋已后更是在老百姓中间普及了。从这以后,风筝的形状已不局限于鹊、鸢、鹞等鸟类,虫、鱼、人神均有之,明清以后,风筝制作已成为一种十分精湛的手工艺术。 惠州民间的纸鹞,已非本来面目,多为四方平面,带一尾巴,其形状与民间所贴门神、神位相似,故疑为神状风筝的一种简化。在惠州民间,风疹制作极为简单,采竹一枝弯曲,一支直竖,撑住一张四方纸,贴上尾巴调好线,即可放飞。有一种不带尾巴,四方状纸稍大,称“阿婆鹞”,以放飞时平稳、安定而得名。 除此外,其他形状的纸鹞也偶而有之。 重阳这天,人们多伴以登高,于街道和旷野处放飞风筝,孩童、均有之,亦甚壮观。 按我国的传统习惯,放飞风筝多在清明。重阳放纸鹞可说是惠州民间特有习俗。其来由无从考究。但从惠州的领南气候观之,时间上似乎颇为恰当。清明前后为雨季,春雨不断,这时显然是不适合于放纸鹞的,而重阳前后秋高气爽,劲风不断,人们按传统习俗要登山登高,进行户外活动,此时放纸鹞,天时地利人和,是颇多为适合的。

吃重阳糕

重阳的饮食之风,除前所述的饮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还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 重阳糕

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饵,即古代之糕。《周礼》载饵用作祭祀或在宴会上食用。汉代又记有黍糕,可能与今天的糕已差不远。蓬饵,想必也类似于黍糕之类。至宋代,吃重阳糕之风大盛了。糕与高谐音,吃糕是为了取吉祥之意义,因而才受到人们的青睐。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 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糙干果;细花糕 有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 脯、乌枣之类;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但个儿较小,如同“金钱”一 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 据说,早年不家用发面饼夹上枣,栗诸果的, 或以江米、黄米面蒸成粘糕饼,似“上金”、“下银”的花糕。 有诗描述重阳糕的制作: 蔡云: 篝火鸣机夜作忙, 织工一饮登高酒, 依然风雨古重阳, 蒸出枣糕满店香。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重阳糕不仅自家食用,还馈送亲友,称“送糕”;又请出嫁女儿回家食糕,称“迎宁”。

饮菊酒

菊花,是我国名花,也是长寿名花。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由于菊的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 早在屈原笔下,就已有“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即服食菊花瓣。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五曾在重阳赠菊给钟蹈,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重阳节

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我国酿制菊花酒,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盛行。据《西京杂记》载称“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为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 晋代陶渊明也有“酒能祛百病,菊能制颓龄”之说。后来饮菊花酒逐渐成了民间的一种风俗习惯,尤其是在重阳时节,更要饮菊花酒。《荆楚岁时记》载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耳,饮菊花酒,令长寿。” 到了明清时代,菊花酒中又加入多种草药,其效更佳。制作方法为:用甘菊花煎汁,用曲、米酿酒或加地黄、当归、枸杞诸药。 由于菊花酒能疏风除热、养肝明目、消炎解毒,故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指出,菊花具有“治头风、明耳目、去瘘瘅、治百病”的功效。 古时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的。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齐用来酿酒,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传说喝了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从医学角度看,菊花酒可以明目、治头昏、降血压,有减肥、轻身、补肝气、安肠胃、利血之妙。时逢佳节,清秋气爽,菊花盛开,窗前篱下,片片金黄。除登高插茱萸外,亲友们三五相邀,同饮菊酒,共赏黄花,确实别有一番情趣。尤其是诗人们,赏菊饮酒,吟诗唱酬,给后世留下不少佳句。 由于菊花酒的缘故,重阳又成了祭祀酒业神的酒神节。如《山东民俗·重阳节》介绍,山东酒坊于重阳节祭缸神,神为杜康。在贵州仁怀县茅台镇,每年重阳,开始投料下药酿酒,传说是因九九重阳,阳气旺盛才酿得出好酒。每当烤出初酒时,老板在贴“杜康先师之神位”的地方点香烛,摆供品祈祷酿酒顺利(见《中国民俗采英录》)。在湖南宁远,每于九月九日“竞造酒,日重阳酒”。这些风俗说明,重阳与酒的关系极深。

编辑本段各地习俗

除了以上较为普遍的习俗外,各地还有些独特的过节形式。 重阳节在陕北正值收割的季节,有首歌唱道:“九月里九重阳,收呀么收秋忙。谷子呀,糜子呀,上呀么上了场”。陕北过重阳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场。晚上月上树梢,人们喜爱享用荞面熬羊肉,待吃过晚饭后,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爬上附近山头,点上火光,谈天说地,待鸡叫才回家。夜里登山,许多人都摘几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以之避邪。在福建莆仙,人们沿袭旧俗,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我国古代就有重阳“食饵”之俗,“饵”即今之糕点、米果之类。宋代《玉烛宝典》云:“九日食饵,饮菊花酒者,其时黍、秫并收,以因粘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清初莆仙诗人宋祖谦《闽酒曲》曰:“惊闻佳节近重阳,纤手携篮拾野香。玉杵捣成绿粉湿,明珠颗颗唤郎尝”。近代以来,人们又把米果改制为一种很有特色的九重米果。将优质晚米用清水淘洗,浸泡2小时,捞出沥干,掺水磨成稀浆,加入明矾(用水溶解)搅拌,加红板糖(掺水熬成糖浓液),而后置于蒸笼于锅上,铺上洁净炊布,然后分九次,舀入米果浆,蒸若干时即熟出笼,米果面抹上花生油。此米果分九层重叠,可以揭开,切成菱角,四边层次分明,呈半透明体,食之甜软适口,又不粘牙,堪称重阳敬老的最佳礼馔。 一些地方的群众也有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故俗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妈祖羽化的忌日,乡民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 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的活动充实了新的内容。1989年,我国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每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河北省

香河县九月九日,有姻亲关系的家庭会互相送礼,称为“追节”。永平府以重阳的天气占未来晴雨。重阳节若下雨,这几个日子也都会下雨。典周县境内无山,县民多于重阳节上城楼登高。

山东省

昌邑北部人家于重阳节吃辣萝卜汤,有谚语道:“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鄄城民间称重阳节为财神生日,家家烙焦饼祭财神。邹平则在重阳祭祀范仲淹,旧时,染坊及酒坊也在九月九日祭缸神。滕州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忌回娘家过节,有“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的说法。

陕西省

西乡县重阳节,亲友以菊花、菊糕相馈赠。士子以诗酒相赏。据说妇女此日以口采茱萸,可以治心疼。

江苏省

重阳节,南京人家以五色纸凿成斜面形,连缀成旗,插于庭中。长洲县重阳节吃一种叫做“骆驼蹄”的面食。无锡县重阳节吃重阳糕、九品羹。

上海市

上海豫园于重阳节办菊花会,以新巧、高贵、珍异三项评分定高下。

浙江省

绍兴府重阳节互相拜访,除非亲友家有丧事,才往灵前哭拜。桐庐县九月九日备猪羊以祖,称为秋祭。同时也在重阳节绑粽子,互相馈赠,称为重阳粽。

江西省

德兴县九月九日割晚稻。

安徽省

铜陵县以九日重阳为龙烛会,以迎山神。削竹马为戏,据说可以驱逐瘟疫。

湖北省

武昌县于重阳日酿酒,据说此所酿之酒最为清洌,且久藏不坏。应城县重阳节是还愿的日期,甚家皆于此日祭拜方社田祖之神。

福建省

长汀县农家采田中毛豆相馈赠,称为毛豆节。海澄县重阳节放风筝为戏,称为“风槎”。

广东省

连川重阳,童男童女皆至城外相聚答歌,州人围观。南雄府九月九日请茅山道士建王母会,想求取子嗣的青年妇女都会前来参加。阳江市重阳节放纸鸢,并系藤弓于其上,在半空中声音十分嘹亮。临高县民重阳节早起,大家齐声高喊"赶山猫",以此为安和富利之吉兆。

广西省

怀集县以重阳为元帝得道之辰。男女老少,倾城而出,赛神酬愿,皆用大炮。隆安县九月九日放任牛羊自行觅食,俗语说:“九月九,牛羊各自守”。

四川省

旧时南溪县读书人于此日在龙腾山岑山楼聚会,纪念诗人岑参,称为“岑公会”。民间旧俗,重阳前后要以糯米蒸酒,制醪糟。俗话说:“重阳蒸酒,香甜可口”。

山西省

山西晋南地区自古就有九月九日登高的传统习惯。饱览大好河山,观仰名胜古迹,成为节日的盛举。至今还在民间传诵着“乾坤开胜概,我辈合登高”,“东风留不住,冉冉起峰头”,“九月欣新霁,三农庆有秋”等名言。

河南省

中国开封菊花花会始办于1983年,开封是以菊花每年举行一次年会的唯一的城市。 一年一度秋风劲,岁岁黄花分外香。开封菊会就像一棵大树,深深植根于开封大地,深深植根于开封人民心中。它所产生的影响,就其广度而言,已远远超过了开封的地界,名扬海内外;就其深度而言,已远远超出了“赏菊”的特定含义,而是作为一种成功的载体和平台,展示着开封深厚的文化底蕴,演绎着经贸、旅游的“大戏”,推动着开封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 开封菊会之所以能够在古城热土上深深植下根来,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远在唐代就初具规模。唐代诗人刘禹锡对开封菊花“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的描述就可见一斑。至北宋,开封菊花更闻名遐迩。每逢重阳佳节,不仅民间有花市赛菊之举,而且宫廷内也养菊、插菊花枝、挂菊花灯、饮菊花酒,甚至还开“菊花花会”。《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赏菊游人“婆娑于市”、“游情寓意不一而足”之类的记载。明清时代开封养菊、赏菊之风依然盛行,清代乾隆皇帝南巡来到开封禹王台赏菊时,就留下了“枫叶梧青落,霜花菊白堆”的著名诗句,并被刻在当今禹王台公园保存的“乾隆御碑”之上。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开封人民酷爱菊花的传统习俗更浓。每年金秋10月,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养菊、赏菊者甚众,花市售卖菊花和沿街叫卖菊花则自成独特的风景,市园林部门还多次举办规模不等的菊展。1983年开封市第七届常委会第17次会议决定把菊花命名为开封市“市花”,每年10月18日至11月18日为“菊花花会”的会期。 南阳喊山大赛以“祝您长寿健康”、“白头偕老”、“家庭美满”等美好话语为主要内容,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喊出独特的心里话。届时,99位老人将一同参加登山比赛,登顶后进行喊山大赛,工作人员将借助分贝仪,根据选手的声音大小决出比赛名次。清丰县儿童于重阳节放纸鸢为戏。

重阳节有什么习俗?

1.赏菊

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

2.登高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

3.佩茱萸·簪菊花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

4.放纸鹞

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换句话说,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此习,除惠州流传的民谣中有叙述以外,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  

5.吃重阳糕

重阳的饮食之风,除前所述的饮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还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

6.饮菊酒

菊花,是我国名花,也是长寿名花。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由于菊的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 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扩展资料:

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

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祭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重阳节

关于重阳节的习俗

九月九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因“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所以古人认为,重阳节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只是近年来,人们对老人的推重,故此节日又被称为老人节。在这个传统节日里有下列习俗:

⭐1、登高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登高有以下几种寓意:

1、祈福和感恩

古代对山神有崇拜之情,以为山神能使人免除灾害,所以人们在“阳极必变”的重阳日子里,要登山拜神以求吉祥。《礼记·祭法》记载:“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

2、吉利之意

不过,也有说农历九月九日具有“宜于长久”的吉利之意。汉末曹丕在《九月与钟繇书》中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即登高会)。”因此,重阳登高、饮菊花酒、女子在手臂上系茱萸囊逐渐成为民间习俗。

3、登高采集

重阳时节,秋收已经完毕,农事相对比较空闲。这时山野里的野果、药材之类又正是成熟的季节,农民纷纷上山采集野果、药材和供副业用的植物原料。登高的风俗最初可能就是从此演变而来的。

⭐2、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吃重阳糕还有以下几种寓意:

1、步步高升

吃重阳糕的寓意,最早是由登高引申而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传说登高可以避祸。而不能登高或不想登高的人,就在家中吃糕。吃重阳糕源于“登高”的“高”,“糕”字与“高”同音,象征“人往高处走”、“步步高升”、“百事俱高”的祝福之意。

2、祛邪避灾

除此之外,重阳糕的寓意,还有祛邪避灾。明人谢肇制在《五杂俎》中记述:“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可迎福接吉,消灾避邪”;另一个寓意是敬老之举,江南流行一句话:“重阳不吃糕,老来与人告”。

3、送糕、迎宁

过去,在重阳这一天,人们有蒸制重阳糕孝敬老人的习俗。重阳糕不仅自家食用,还馈送亲友,称“送糕”;

⭐3、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重阳节正是菊花盛开时,每逢重阳节是最佳的赏菊时期。而菊花又被称为长寿之花,重阳节赏菊有祈求长生与延寿之意。所以,菊花又被称为“延寿客”。据说重阳节赏菊的风俗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

赏菊之风盛行在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

⭐4、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的活动充实了新的内容。1989年,我国重阳节定为老人节。第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羌族民居

羌族的羌族民居建筑 羌族建筑以碉楼、石砌房、索桥、栈道和水利筑堰等最著名。 羌族民间石匠农闲时常外出做工。举世闻名的四川灌县都江堰工程,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仍在造福利民,其中就凝聚有古代羌人的血汗和智慧。

四川省羌族人的特色民居璨欢建称为什么楼 习俗  羌族的禁忌有:妇女分娩时在门外挂枷单或背兜,忌外人入内,家有病人时在门上挂红纸条,忌外人来访;不能跨火塘或用脚踩三角架,也不能在三脚架上烘烤鞋袜衣物;忌坐门槛和楼梯;饭后不把筷子横在碗上,也不能倒扣酒杯。

婚俗  羌族结婚操办喜事,新郎要陪新娘回娘家,娘家要备好“回门酒”,亲友要向新婚夫妇馈赠礼物,并致词祝福。羌族民间有的地方还有“逗新郎”的习俗。即在回门酒的宴席上娘家人要给新郎用四尺长的筷子,而且还要在筷子的后面加几个用马铃薯做的筷子坠,要新郎使用这种筷子,隔着几盏油灯去夹用肉丁和豆粒做成的菜,如果因为筷子长,夹不起菜,或油灯烧着下巴,就要被罚酒,这种活动既是节日聚餐,也是一种娱乐。

食俗  羌族民间大都一日两餐,即吃早饭后出去劳动,要带上馍馍(玉米面馍),中午就在地里吃,称为“打尖”。下午回家吃晚餐。羌族主食大都离不开“面蒸蒸”。 常年食用白菜、萝卜叶子泡的酸菜,以及青菜做成的腌菜。

肉食以牛、羊、猪、鸡肉为主,兼食鱼和狩猎兽肉。散居在山区的羌族一般不常食新鲜猪肉,都是将猪宰杀后去毛,剖成两半或切成几大块,吊在房梁上熏烤制成“猪膘”,存放时间一般为一年。

羌族一般饮用的酒称为咂酒,咂酒的制法是用青稞煮熟拌上酒曲,封入坛内,发酵7―8天后即可饮用。每逢节日、婚丧、祭祀、聚会、待客或换工劳动,除饭菜丰盛外,还必备美酒。结婚吃“做酒”,宴客吃“喝酒”,重阳节酿制的酒称为重阳酒,需储存一年以上方可饮用,重阳酒因储存时间较长,酒呈紫红色,酒醇味香,是重阳节期间必不可少的美酒。

典型食品:羌族特别讲究药膳,较为典型的药膳菜有:羊肉附片汤;羊归汤;猪肉加杜仲1-2两清炖。以上三种都能补肾。黄芪炖鸡或黄芪(当归、党参也可)加上几两炖猪肉也能补血益气。虫草炖鸭,能滋阴补肺益肾。

节庆  农历十月初一为羌族年节。年节的宴会又称“收成酒”。年节这天全寨人到“神树林”还愿,焚柏香孝敬祖先和天神,要用荞麦粉做成一种馅为肉丁豆腐的荞面饺,有的还要用面粉做成牛、羊、马、鸡等形状不同的动物作为祭品。次日,设家宴,请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进行各项节日活动。

祈祷丰收的祭山会是全村寨的一种祭祀活动,除已婚的妇女不准参加外,全寨的人都要带上酒、肉和馍去赴会。会首由全寨各户轮流担任。届时会首要备好1只黑公羊、1只红公鸡、1坛咂酒、3斤猪肉、1斗青稞、13斤面做的大馍和香蜡、爆竹、纸钱等,按规定摆好,由“许”(巫师)主持祭祀,祈求天神和山神保佑全寨人寿年丰,并将山羊宰杀后煮熟,连同其他食品分给各户,过去称“散分子”。最后大家席地而坐,互相品尝各自的祭祀食品。

该答案来自南北游旅行网官方网站

羌族民居屋顶上四个角代表什么 5分 原本是置放白石的小型塔子,现在是取其形式用来做装饰。

羌族的民风民俗 春节舞龙、舞狮

春节舞龙、舞狮,在惠州的历史已十分悠久。自古以来,从正月初一至正月半(即正月十五),龙队、狮班穿街过巷,天天热闹非凡,颇有惠州的地方特色。

传统的舞龙、舞狮活动由民间自发组成,多为一街一龙,武班、乡村舞狮。

民间的舞龙具有典型的广东风格。所舞的龙自己扎造。龙头主骨架由竹料扎成,外表糊纸上漆,彩布作龙身,整条龙长达13丈,约合42米。舞龙时,最前面由日月牌、匾额、宫灯、扮色队(化装成历代的民间故事人物),鳌鱼、凤、狮、杂水(由人扮装的鱼虾蟹蚌等)在前面引路,最后才是活灵活现的龙。一路鼓乐不断, 一路鼓乐不断,人数从多,浩浩荡荡,穿街过巷,满城轰动。龙过之处,不时有长者带子、孙在龙的肚子下钻来钻去,谓“钻龙架”, 意思是望子成龙,舞龙时的“钻龙架”、“猎龙公”、“派龙贴”等民俗,颇有的地方特色。

民间的舞狮活动与舞龙有相同的特点。把狮扎好后,偿到元妙观“开眼”,并进行“抢青”活动。新春的第一天清晨,各路狮队由师爷携匣领路,狮子、锣鼓镲钹、手持各种冷兵器的武术队伍依序表演,所到之处,店家、住户鞭炮相迎,并封红包,热热闹闹,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才告一段落。

端午节龙舟竞渡

端午节,民间称之为“五月节”。赛龙舟,惠州民间称之为“扒龙船五月节”。节,扒龙船,龙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一至初六,都举行传统的赛龙舟活动,历经千年,常盛不衰。

每年农历“五月节”,多为河水涨满,“龙舟水”使各街(村)的龙船队兴趣倍增。以往的五月节,在东江河畔,完成了赛前仪式的龙船队沿江分批举行龙舟赛。参赛龙舟先是顺水而下,而后逆水而上,最后冲刺决出输赢。奖品多为花江(用竹串吊整幅衣布,上面贴满纸巾),设奖者也多为地方的殷商巨贾。得者把“花江”插在船头,沿江而上,以为荣耀

中秋赏月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

民间过中秋节仅次于春节的一个大型欢庆节日。

为了能过好中秋节,民间从节羊一个月就着手节日的筹备,购买月光饼(一种用白糯米粉加白糖做成的白饼),风粟、菱角、表榄、红柿、芋头、柚子、花生等吃物,当然,每家必不可少的是月饼和灯笼。

中秋节当天,远出他乡的人们各自回到家中最长者的家吃团圆饭,向家人讲述自己今年以来所做的事和下一步的目标,长年当家的人则多讲一些好话(激励的话)。当月光初升时,合家一起开月饼、点灯笼,开始一年一度的赏月。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间的赏月活动正在由庭走公共场所。目前,已具规模的有平湖赏月和汤泉赏月两个场所。

重阳节登高、放风筝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民间重阳节有登高和放风筝的习俗。

据民间传说,重阳节登高能给登高者带来好运,连续三年登高则能时来运转。从锻炼身体的意义上来盾,重阳节登高确实有其独到的益处。重阳节时值初秋,秋高所爽,此时登高,身心收益非平时可比,既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到高山这巅,举目远眺,山河秀色尽收眼底,令人精神振奋,心情舒畅。

现在,每年重阳节登高最为壮观的是罗浮山、九龙峰、象头山,市区的高榜山、丰山等,尤其是位于博罗的罗浮山,每年重阳节前夜(农历九月初八)十多万来自本市各县和东莞、增城、广州、深圳的登高者陆续登上罗浮山的顶峰飞去顶,通宵等待日出的人们在山顶围坐,互相祝福。日出时,烟花、炮竹响彻去霄,与初升的太阳交融在一起,颇为壮观,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到罗浮山登高的人数每年都有十多万最多时有三十多万,使罗浮山重阳登高成为岭南重阳节的盛事.

重阳节放纸鹞则是较为独特的习俗。民谣中唱道:九月九,是重阳;放纸鹞,线爱长。按我国传统习惯,放风筝一般多在清时时候。由于气候......>>

羌寨的羌、 *** 居之比较 羌族民居和藏族民居的单体建筑相似,一般都用石砌墙或夯土板筑墙体,为了适应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征,墙体都很厚重,商小如洞口。这种构造方式造成了扑朔迷离的室内照明环境。但是羌族与藏族住屋门窗开启方式截然不同。藏族民居大多单栋建造,受地形、气候影响,在一个村寨中每户门窗朝向都几乎一致,加以相同的装饰和色彩,远远望去整个村寨仿佛由一栋建筑组成。羌寨因密集建房,为避免各户相互干扰,对门窗的开启极为讲究。他们巧妙地利用建筑错落划分街道,转换天井以避开与邻家的视线干扰,因而其门窗设计显得十分随意。然而这种看似随意的建造方式却是经过巧妙组织的,大面积的开窗方式在高寒山区是绝对见不到的。藏族的土掌房、羌族的“邛笼”都是用厚重的墙体来蓄热保温,加之又有火塘主房的空间构成,可以获得入夜以后人体必需的室温。高海拔山区充沛的阳光和干爽的气候,造就了羌、 *** 居中的敞间和晒台。敞间是在建筑的顶层修建一个半室外的灰空间,向阳开敞,靠阴密闭。敞间与南方热带建筑中的通风屋顶或加顶的露台相似,这种加顶而又开敞的屋顶,是一种最理想的通风隔热的建筑格式。羌、 *** 居的敞间与晒台的结构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些地区尽管冬季降雪量大,但连续的降雪天并不多见,积雪总能在正午阳光的照耀下融化,所以传统的尧、 *** 居都是平屋顶。这一对比单就羌、藏建筑单体而言,由于未曾对藏族聚落进行详尽细致的调研工作,因此无法对羌、藏聚落形态进行纵向对比。但此次调研工作对我今后进一步研究藏族聚落形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羌族的建筑特色是什么? 羌族建筑,就近取材,利用附近山上的土、石等资源,先在选择好的地面上掘成方形的深一米至两米左右的沟,在沟内选用大块的石片砌成基脚。宽约三尺,再用调好的黄泥作浆,胶合片石。石墙自下而上逐渐见薄,逐层收小,石墙重心略偏向室内,形成向心力,相互挤压而得以牢固、安定。屋顶结构层次由下至上分别是主梁、掾子、劈材层、竹杆、黄刺。棕耙,颇具民族特色。这些坚韧古朴的建筑不绘图、不吊墨、不划线,结构匀称,棱角突兀,雄伟坚固,精巧别致,全用眼力砌石垒木,把整个山寨一气呵成连成一体,没有单门独户的房子是世界建筑史上绝无仅有的一大奇观,令人叹为观止,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考察。世界上大多数古堡都是传统的设东南西北城门或出口的建筑程式,而桃坪羌寨一反传统古城设东、西、南、北四门的建筑形式,筑成了以高碉为中心的放射状8个出入口。而8个出入口又以13个甬道织成四通八达的路网。寨内人进出自如,而外来人却如入八阵迷宫,非本寨人指引,不可通行。寨内的地底下,挖掘了众多的引水暗渠,上盖石板和土,一定距离间,留有活动石板,揭开即可取水。这些水渠方便、保密,在寨内编织成流经每栋碉楼的水网,为战时提供了巨大的生存空间。桃坪神奇的路网、水网、房顶,组成了羌寨内地上、地下、空中三种立体交叉的道路网络和防御系统,这也是桃坪羌寨建筑的奇特之处。

哪个民族的民居最奇特 各具特色,各有各的特点,我先给你列举两例:

客家民居

在闽西南和粤东的崇山峻岭中,有一种圆形围屋或土屋,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它有N多重特点:为了防止盗贼,采用了营垒是住宅。它们大多为3到6层楼,有100至200间房间呢!犹如橘瓣状,布局均匀,宏伟壮观。

傣家竹楼

踏上傣家人居住的土地,你就如同走进了绿色的世界。竹林深处不时传来鸡犬之声,那一栋栋竹楼都藏在浓绿的竹林中。“多起竹楼,傍水而居”就说明了傣家竹楼建在水边的特点。傣家竹楼的四周还用竹篱围着。里内种植着各种花果树木,可所谓“树满寨,花满园”。

羌族人的生活习俗 找百度百科   碉楼是羌族人用来御敌、储存粮食柴草的建筑,一般多建于村寨住房旁。碉楼的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形状有四角、六角、八角几种形式,有的高达十三四层。碉楼的建筑材料是石片和黄泥土。墙基深1.35米,以石片砌成。石墙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由下而上向内稍倾斜。修建时不绘图、吊线、柱架支撑,全凭高超的技艺与经验。建筑稳固牢靠,经久不衰。1988年在四川省北川县羌族乡永安村发现的一处明代古城堡遗址永平堡,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仍保存完好。   羌族民居为石片砌成的平顶房,呈方形,多数为3层,每层高3米余。房顶平台的最下面是木板或石板,伸出墙外成屋檐。木板或石板上密覆树丫或竹枝,再压盖黄土和鸡粪夯实,厚约0. 35米,有洞槽引水,不漏雨雪,冬暖夏凉。房顶平台是脱粒、晒粮、做针线活及孩子老人游戏休歇的场地。有些楼间修有过街楼(骑楼),以便往来。 此外羌族地区山高水险,为便利交通,1400多年前羌民就创造了索挢(绳挢)。两岸建石砌的洞门,门内立石柱或大木柱,柱上挂胳膊般粗的竹绳,少则数根,多则数10根。竹索上铺木板,两旁设高出挢面1米多的竹索扶手。[3]

编辑本段羌族歌舞

羌族人民能歌善舞,民间的说法是“没有歌不行,没有舞亦不行”。《汶川县志》说,羌民“丧葬有丧葬曲,相互舞蹈,以示悲欢,盖古风尚存也。”   羌族音乐原始古朴,属我国民族调式,以五声、六声为主。

[4]五声音阶的歌曲包括有以宫、商、角、徵、羽5个音作为调式主音(起讫音)的5种调式。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的五声式音阶,如徵羽、变宫、商、清角,以及宫、商、角、清角、徵,但是很少使用。六声音阶在羌族民间歌曲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在使用由徵、羽、宫、商角和徵、羽、宫、商、清角两种五声调式音阶的交替而形成的六声音阶歌曲中,角声与清角声不在一个乐句里或一个乐段里同时出现,并且只有以宫、商、徵、羽4声为调式主音(起讫音)的4种调式。民间歌曲中使用完整的七声调式音阶较少,一般都是通过以五声调式音阶或六声调式音阶进行交替及转调形成的七声,因而使用七声的歌曲仍具有五声调式色彩。   羌族舞蹈的基本特点有,保留着原始乐舞粗犷、古朴的风格,大多

是在民俗宗教祭祀活动中进行,舞者既通过舞蹈取悦祖先神灵,又得以自娱乐,以羊皮鼓、手铃等打击乐器伴奏,加深人民对神的崇拜和其神秘感;舞蹈动作的表现与歌词内容没有直接的联系,多数舞蹈是用歌来促使舞步的循环往复;同一乐句男领女合,动作完全重复,节奏的强弱起落同舞蹈齐奏起落结合巧妙协调。羌族舞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什么样的场合跳什么舞,均按功能和礼仪要求有一定的程序。羌族舞蹈按其形式和功能可以分为自娱乐性、祭祀性、礼仪性、 *** 性4种。   “萨朗”有“唱起来,摇起来”的意思,此舞在羌区最为盛行和普及,是很古老的自娱性舞蹈。“萨朗”音乐曲调欢快、流畅,节奏跳跃、明朗,歌词内容十分丰富。该舞可在室内外进行,男前女后,不限人数,围火塘或场院一圈,不封口,向逆时针边歌边舞。开始时,先男女轮唱一遍舞曲,然后共同起舞,速度由慢到快,跳到激烈时,领舞男子加快舞步,带头交换各种不同的舞蹈动作,或双腿交替重踏,或左右旋转,男女相互竞争,气氛逐渐热烈。舞至 *** 时,男子叫声“吓喂”,女子应和“哟喂!”一曲就此结束,接着再变换新的舞曲和步伐。   “席蹴步”在南部方言中有“办酒席时跳舞”的意思,是民间在丧葬、祭祀时举办酒席后进行的祭祀性舞蹈,没有固定的表演程序。此外还有反映丰收后喜庆心情的“瓦西切玛”、“江得里学”,赞美装饰物的“石奎余奎”。 “席蹴步”音乐曲调缓慢......>>

河源在重阳节那天有什么习俗吗?

在重阳节

河源市民一贯有登高望远、放纸鹞、

陪伴老人过节等习俗

登山在我市依然盛行

登高望远,遍插茱萸。重阳节这一天,许多市民喜欢择一山登高,其中,我市境内的笔架山、梧桐山、桂山、霍山、南越王山等成为市民青睐的地方。

“我们的风俗是要离家上山,躲避灾难的。”家住紫金县的张辉民告诉记者,重阳节也被称作避难节,许多人都有登高的习惯,所以,每到这一天,张辉民一家人都会早早起来吃早餐,然后去爬南越王山。

54岁的曾招娣在重阳节会和家人一起爬笔架山。她说,每年重阳节家人都要一起登山望远,以前在老家住的时候,也会选择附近最高的一座山登高。爬山的时候,她们会在口袋里装上糖果饼干,再拿上一个袋子。糖果饼干是为了在路上遇到“社神”时,充当祭祀之品。袋子则是为了采摘山稔子时用,“俗语说,九月九,山稔好浸(泡)酒,此时摘的山稔子,带回家可以直接用来泡稔酒”。

部分市民选择放纸鹞

放纸鹞(风筝),也是重阳节传统风俗之一。一些市民会在这一天选择放风筝,而视野开阔且空旷的市文化广场、东江湾公园等地成为市民的选择。

“小时候会自己做风筝,材料就用家里织箩筐剩余的竹心和报纸,再用浆糊糊好,就能做成简单的风筝放了。”市民陈城是一个业余的风筝爱好者,他表示,以前听过一个说法,重阳节这一天放风筝是可以辟邪的,所以自己会选择买些比较凶猛的动物风筝陪孩子们在文化广场放。

敬老爱老成为主流

重阳节,

也是传统的敬老节,

更多的市民会选择在这一天陪老人一起度过。

“我的父母都70多岁了,今年打算回老家陪他们过节。”43岁的江女士正在超市购物,购物车里放着一些糕点和牛奶。她告诉记者,父母都在老家居住,平时因为工作忙,没有时间回去,现在节日快到了,买点吃食和暖和的衣服带回去给老人家,陪老人家过节。

市民陈燕正计划着重阳节带父母以及家公家婆一起出去旅行。“父母们一天天衰老,趁着他们腿脚还行,带他们出去走走,到处去看看,让他们能享受晚年的幸福。当然,我觉得孝敬老人并不是只在节日,平时工作再忙,都要抽空多陪陪老人,跟老人一起谈谈心,聊聊天。”陈燕这样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每到重阳节,我市各地都会以“尊老敬老爱老”为主题举行相关的重阳节活动。

慰问孤老,传递温情

我市各单位和志愿者组织纷纷开展重阳敬老活动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

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重

南昌的节日习俗

1、九九插茱萸

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2、重阳登高会

登高是重阳节的重要风俗。汉代此俗当由汝南人桓景在九月九日登高以避灾故事而来。

3、放纸鹞

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此习,除惠州流传的民谣中有叙述以外,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

4、重阳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5、贴春联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

遥知兄弟登高处变差朱圩少一人可以看出重阳节有什么的习俗?

遥知兄弟登高处,变差朱圩少一人。这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与重阳节的习俗有关。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通常在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庆祝。重阳节有许多习俗,其中包括登高、佩茱萸、赏菊、放纸鹞、饮菊酒和吃重阳糕等。

登高是重阳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人们在这一天会爬山或登高的地方,感受秋天的清爽和美景,寓意远离疾病,祈求健康和长寿。而诗句中的“遥知兄弟登高处,变差朱圩少一人”则表达了思念远方亲人的情感。

佩茱萸也是重阳节的习俗之一。茱萸叶有避邪驱瘟的寓意,人们在重阳节会佩戴茱萸叶,或将其插在衣帽上,以驱除疫病,祈求平安。

赏菊、放纸鹞、饮菊酒和吃重阳糕也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赏菊是欣赏菊花的美丽,而菊花象征着秋天的富饶和吉祥。放纸鹞是将纸鹞放飞到空中,寓意扬起烦恼和不祥,迎接吉祥和美好的未来。饮菊酒则是喝一种以菊花为原料酿制的酒,寓意祛灾消病,祈求好运和健康。吃重阳糕则是品尝一种特制的糕点,象征着吉祥和团圆。

总的来说根据重阳节有登高、佩茱萸、赏菊、放纸鹞、饮菊酒和吃重阳糕等多种习俗。这些习俗代表着人们对健康、长寿、吉祥和团圆的祈愿,也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

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九节、菊花节等等,寓意平安、健康长寿。重阳节的形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在唐朝时期,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在这一天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共同庆祝重阳节。


重阳节来历

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原是一个欢乐的日子。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这一天,正值仲秋季节,天高气爽,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好时光。中国历代许多文人雅士,每当此时,登上高处,一面饮菊花酒,一面吟诗取乐,留下无数诗篇。九月,严寒的冬关即将降临,人们开始添置冬装,他们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时烧纸衣,让先人在阴间过冬。这一来,重阳节便演变为扫墓及为先人焚化冬衣的节日。

据文献记载,当时民间就有登高、饮菊花酒的风俗。我国人民对重阳佳节历来有着特殊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佳作。如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李白的《九月十日即事》:“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唐朝时,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曾记载了北宋时重阳节的盛况。《武林旧事》也记载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

明代,皇宫中宦官宫妃从初一时就开始一起吃花糕庆祝。九日重阳,皇帝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览胜,以畅秋志。

清代,明代的风俗依旧盛行。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1989年,中国将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敬老节”。


关于重阳节的传说

传说之一:

这是一个与道教有关的神话故事。相传东汉时期,有一瘟神在汝河出没,散布各种瘟疫,害得百姓死伤无数。当地一青年恒景看不下去,经历千辛万苦找到一位法力高强的神仙为师,学得武艺准备返乡杀瘟神时,他师傅送他一包茱萸叶和一瓶菊花酒。

恒景回乡之后登上高山与瘟神搏斗,经过几百个回合终于消灭瘟神,瘟疫也就此散去,此后人们就为纪念这件事就有了重阳节,其中重阳节时间九月初九乃是恒景返乡时杀瘟神的时间。经过时间的推移,重阳节当天也有了登高避疫、佩戴茱萸叶和饮菊花酒的习俗。

传说之二:

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从此重阳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重阳节的习俗

 1.赏菊    

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俗的组成部分。    

2.放纸鹞    

纸鹞亦现在的风筝。风筝是五代以后的称谓,五代之前,北方习惯称“纸鸢”,南方则多叫“鹞子”。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换句话说,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    

3.佩茱萸、簪菊花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也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佩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很盛行,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称为茱萸囊,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    

4.登高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   

5.饮菊酒    

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我国酿制菊花酒,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盛行。据《西京杂记》载称“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为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    


重阳节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进一步弘扬,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古老的春秋儒学文化遗风。这个民族性节日,不仅把中华民族古老历史的文化传统以及儒学精神得到传承与继承,而且还为后代教育睦邻友好、尊老爱幼和德行良好的孝道精神做贡献。

重阳节作文600字

九月九日重阳节到了。大院的重阳节有一种传统,喜欢晚餐凑在一起吃。几家约好,把吃食端到一桌上。夜幕降临,灯光闪耀,人们饮着菊花酒、二锅头,吃着丰盛的饭菜,欢聚畅谈,交流情感。一张张笑脸,一阵阵笑语冲出狭小的房间,大家互相祝福着健康长寿、事事平安,大杂院处处洋溢着祥和的气氛。

重阳那天,人们有敬老的风习,各家晚辈都要给上了年纪的老人多一些体贴。除了专给他们做些可口的吃食外,分家另过的亲属须慰问老者,出了嫁的闺女一早要回娘家探望父母,以报答养育之恩。有条件的人家,还要陪老人去看看热闹儿逛逛公园,这样会让老人心胸更加开阔,便于长寿。

赏菊花是市民多年传统风俗,戴菊花防灾去病也是人们旧时一大习惯。重阳节到来各大公园将举办菊花展,北海、天坛、紫竹院、植物园名声最大。

重阳节之时,北京正值秋风送爽,天高云淡的季节。到空旷之处放风筝,不但简便易行,也是很受人喜欢的一种娱乐活动。清代时老北京人放飞之举极为热闹盛行,店铺集市都出售各种纸鸢,花市卖的风筝种类最全质量上乘。

如今,曾经住过的大杂院早已变迁,昔日重阳节“又见花糕处处忙”的景象也已不见。但时逢佳节吉日,不由得又想起老邻居在庭院吃着花糕,喝着清茶说笑聊天的温馨,思念童年一起欢笑玩耍的小伙伴。不知不觉当中想起的诗词: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dongkepu.com/zonghezhishi/kl0xg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