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懂科普 >

综合知识

> 斗茶香兮薄兰芷的意思

斗茶香兮薄兰芷的意思

斗茶香兮薄兰芷的意思

这是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一句诗句,“斗茶香兮薄兰芷,梦乡遥指且盈盈”。意思是斗茶的清香,像淡淡的兰芷香味,使人心生遥想梦乡之感,连指尖也充满了柔软的香气。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兔毫连盏烹云液,能解红颜入醉乡什么意思

兔毫连盏烹云液,

能解红颜入醉乡。

其意指用兔毫建盏烹建溪上好的茶饼,香云缭绕,能使在旁的美女都陶醉进入梦乡。

北宋名臣范仲淹在与浦城籍的同僚章岷斗茶时写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一诗曰:

黄金碾畔绿尘飞,

紫玉瓯心雪涛起。

斗茶味兮轻醍醐,

斗茶香兮薄兰芷。

其意思说:用贵如黄金的小龙凤团茶饼飞快碾出的茶末尤如绿色的尘沫,放在建窑烧成的紫玉瓯中用沸水冲泡,茶水如雪花涌起,好看极了。斗茶出的那美味连佳肴美酒也逊色,斗茶出的那香味就连兰花荷花也不如。

【茶诗之页】:范仲淹的斗茶歌

范仲淹(989~1052),北宋名臣,杰出的思想家、家、文学家。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及第,官至参知政事,卒后追赠兵部尚书、楚囯公,谥“文正”,故世称范文正公。他与香溪范氏是宗亲,又与杜氏五高家族有交集,与我们兰溪可谓颇有缘份。他的名篇《岳阳楼记》至今脍炙人口,并有300多首诗词传世,其中的斗茶歌,时人认为可与卢仝的七碗茶诗媲美。

范仲淹的这首斗茶歌,题为《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谨录全诗如下: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水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露芽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终朝采掇未盈檐,唯求精粹不敢贪。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分圆中蟾。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吁嗟天产石上英,不愧阶前蓂。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卢仝敢不歌,陆羽须作轻。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赢得珠玑满斗归。

范仲淹斗茶歌,从茶的产地和采制写起,重点写斗茶和自己对茶饮的感受。引经据典,大气磅礴;佳句叠出,畅快淋漓;首尾呼应,一气呵成,不愧为茶诗之冠。

他写制茶“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分圆中蟾。”,写斗茶“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写品茶“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真是茶香氤氲,饮之身心俱清,如醍醐灌顶,胜若登仙。又写屈子招魂、刘伶醉酒,卢仝放歌、陆羽传经,果然“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茶胜于灵芝,优于美酒,令酒价减半,药市黯淡,连商山四皓也停止了采芝,首阳先生也停止了采薇。于是这首斗茶歌也成了千古绝唱。

范仲淹的茶诗除了斗茶歌,还有《鸠坑茶》诗,是《潇洒楼》六咏之一,也是在桐庐任上作的。诗云:“潇洒桐庐郡,春山半是茶。轻雷何好事,惊起雨前芽。”一并录在此处,供大家欣赏。

2018.12.23施福山于黄龙洞寓

文章以“以茶为媒”为题,其内涵和作用是什么?

茶作为一种精神文化,是从品茗斗茶开始的。茶饮具有清新、雅逸的天然特性,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身心,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教、道教和儒家的“内省修行”思想。因此我国历代社会名流、文人客、商贾官吏、佛道人士都以崇茶为荣,特别喜好在品茗中,吟诗议事、调琴歌唱、弈棋作画,以追求高雅的享受。

早在唐宋时代之前,茶已成为文人学者的描写对象,诸如借茶写人事,抒发胸怀,感悟人生。今天我们不仅可以读到茶圣陆羽的名著《茶经》,而且还可以读到如唐代杜甫、宋代苏东坡、元代耶律楚材、明代徐渭等著名诗词宗师们的咏茶佳句。仔细翻阅古代的文学艺术作品,我们还可以看到,茶还是绘画家、音乐舞蹈家,乃至宗教文化中的永盛不衰的重要题材。

范仲淹《斗茶歌》全文是什么?

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先铜,瓶携江上中泠水

黄金碾畔绿尘飞,紫玉瓯心雪涛起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其间品第胡可欺,十目视而十手指

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品茶:在古诗里品茶

品茶:在古诗里品茶   

  闲来品茗,常有书卷相伴,喝茶读古诗,那是一种别样的享受。茶泡古诗,从古人的诗句中品味着茶香,便有了更多对茶韵的感悟和理解。

  

  喝茶喝到境界的,莫达于唐人卢仝,卢仝自号玉川子,爱茶成癖,诗风浪漫,后人尊他茶中亚圣,他的“七碗茶诗”之吟,脍炙人口:“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诗中神逸的笔墨,描写出了饮茶的好处,古人对茶透彻的见解,也让今人对茶尤爱之。

  

  握一卷古诗书,片片新茶立于水中,伸展旋转。杯净盏新,书香扑面,茶香缭绕。宋朝苏轼《汲江煎茶》中写道:“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诗句煎茶,新茶活水化月,随缘自适,悠然自得。独自煎茶品尝,茶汤明亮清澈,精华浮于碗面。碧云般的热气袅袅而上,吹也吹不散。

  

  每读古诗,赏着杯中清茶,便对茶有了更深的了解。宋人范仲淹有《斗茶歌》诗,斗茶又称茗战,即评比茶叶品质的优劣。这首《斗茶歌》说的是文人雅士以及朝廷命官,在闲适的茗饮中采取的.一种高雅的品茗方式,主要是斗水品、茶品和煮茶技艺的高低。诗中写道:“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诗中说斗茶,必须要了解茶性、水质,以及煎后效果。“斗茶”,具有很强的胜负的色彩,其实就是一种茶叶的评比形式和社会化活动。可见当时茶已深人民间,茶的活动也很丰富,饮茶品茶已经很普遍了。

  

  谈到茶,我们不得不想到茶圣陆羽,《茶经》系统地总结了当时的茶叶采制和饮用经验,全面论述了有关茶叶起源、生产、饮用等各方面的问题,开中国茶道的先河。茶经有诗云:“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这是写早春茶芽诗句,语言清淡准确,传神生动,像这样的诗句茶经到处都是,很多描写茶的文字就是茶诗,茶经语言色调柔和,化静为动,动静相映,把茶写活了。

  

  一杯好茶的确能涤净尘虑,抚平烦躁。在古诗里品茶,诗韵伴茶香,使茶有了更多的文化气息和生活底蕴。从那千年的古韵里,我依然能够读出浓浓的茶香,这香味萦绕在身边,扑鼻而来。

  

  

从范仲淹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看古代“斗茶”二三事

在自然界的万千物象中,哪能缺少茶这样的精灵? 正因为有了茶,陆羽为她写下了《茶经》而传世,卢仝为她写下《七碗茶歌》而歌唱,一向以俭朴儒者风范为名的范仲淹都写下了《斗茶歌》而为人传诵。

中国是茶的故乡,饮茶的风尚,源于中国。到唐朝时,饮茶之风已非常盛行。这一期间,官府开始征收茶税,陆羽的《茶经》也成书。 宋代时,中国主要产茶区南移到了东南沿海的福建,茶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实施茶叶专卖,周边其他少数民族还都接受来自中原的茶叶并嗜茶成瘾, 同时,民间“斗茶”之风也兴盛起来。

这篇文章我们主要介绍一下北宋时间的斗茶之风,而且,你可能不知道,后来日本在我们的影响下也出现了斗茶。那日本的斗茶和中国的斗茶又有什么不同呢?

北宋建国时便与茶结缘,这跟继承了五代南唐民间饮茶的遗风以及朝廷的爱好有很大关系。 很多人都认为宋微宗是北宋饮茶、斗茶的创始者,上行下效,宋代因此茶风鼎盛,其实不然。

宋太祖赵匡胤建隆年间(960-963)就沿南唐制度,在建安设置北苑贡茶。由此可见,从北宋开国到徽宗的几位皇帝其实都嗜好饮茶,而斗茶之风,更早在建安民间便已兴起。 在蔡襄《茶录》中也曾提及过,当时称之为“试茶”。

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初,朝廷开始派贡茶使到北苑督造贡茶。同时又特颁龙风团茶的模型,为造制龙风饼茶做准备,自此成为北宋龙凤贡茶的开端。 而范仲淹就处于北宋中早期贡茶迈向兴盛的年代,面对宫廷与文人士大夫之间茶风鼎盛的状况,也不由地写下了为古今好茶者所传诵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水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露芽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终朝采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贪。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圆中蟾。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吁嗟天产石上英,不愧阶前蓂。

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卢仝敢不歌,陆羽须作经。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赢得珠玑满斗归。

范仲淹的政绩以及文学上的成就为世人所熟知,然而,他也喜品茗试泉,是北宋“斗茶”论者的先声,却鲜为人知。 以范仲淹的俭朴儒者风范,尚如此歌颂斗茶,感叹茶的魅力,实是因为斗茶风靡一世,无与伦比。 以斗茶为诗题的《斗茶歌》,不仅早于同时代的梅尧臣、欧阳修、蔡襄等人有关斗茶的诗作,而且还是可列为第一篇专论斗茶的诗作。 虽然范仲淹的《斗茶歌》是赞扬斗茶的先论,但却不是意在鼓励斗茶风气,而是崇尚以儒家积极入世、养廉励志思想来作茶事。由此可见其儒家俭朴、清白而有德义的精神,以及体恤农民之苦并为国谋福的睿智。

唐朝时 煮茶,多用茶釜(铁锅)。将碾碎的茶叶和少量盐放入锅中煮开后,用勺将茶汤分盛入盏中即可。 宋代时 ,煮水不再用铁锅,改用长颈、带盖的汤瓶。团饼茶在丝绸小袋中捶碎熟碾,过筛后,茶粉直接放入盏中。汤瓶中水煮沸后,将沸水倒入茶盏,并用竹制茶宪不停搅拌,直到茶汤表面形成厚厚的泡沫为止。 这就是宋朝最常见的点茶方式,待客礼佛一概如此。

在960年前后,宋朝陶谷写成《清异录》,其《茗蕣录》一门记录了当时品茶习俗的新变化:

(茶至唐始盛)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像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茶百戏。

从茶百戏开始,一种新的品茶方式—— “斗茶”(又叫“茗战”) ,便开始从建州地区流行起来。斗茶之风很快盛行到全国各地。文人、诗人、无不好斗茶,并因此发展了极为繁复的茶汤品鉴过程,其风之盛就像今天的品酒会。衡量斗茶的胜负,主要有三个评判标准: 一是,茶质优劣;二是,茶色鉴别;三是,点茶技术高拙

首先,从茶质优劣看,斗茶所用茶叶以采于建州的腊茶为上。 当时北苑贡茶院出产的茶叶就是宋时茶中的上上品,名日“腊茶”。制作腊茶的工序繁复考究,包括采新茶、拣、洗、蒸、榨、研、压模造茶、焙、用婆罗洲的龙脑和膏封茶,最后盖上有装饰图案的封印。 由于制作工艺极其繁杂,又有皇家贡茶的尊崇,腊茶一直是市面上待价而洁的奢侈品。据史载,一团饼腊茶当时曾卖到铜钱四十贯。 11世纪,蔡襄也在《茶录》中记载,茶色以白为贵,“而饼茶多以珍膏油其面,故有青黄紫黑之异。善别茶者,正如相工(以替人占相为业者)之瞟人气色也,隐然察之于内。以肉理润者为上”。

其次,茶色为斗茶要点之一,斗茶贵于白,即上品茶汤的标准是盏面有一层厚厚的乳花,乳花越鲜白越好。《茶录 》中对于斗茶“茶色”就有记载:“黄白者受水昏重,青白者受水鲜明,故建安人斗试,以青白胜黄白。” 在宋徽宗的 《大观茶论》 中也有记载:“点茶之色以纯白为上,真青白为次,灰白次之,黄白又次之。”可见,斗茶以白色为贵,纯白又赢青白一筹。

最后,点茶技术的高低,也是影响斗茶输赢的重要因素。 参加斗茶的文人雅士要在 碾茶、筛茶、候汤(掌握汤水的温度)、点茶(令茶汤盏面起沫) 等各个环节一展风采。

点茶以前 ,必须先热茶盏。用冷盏盛茶汤,茶不浮。 点茶时, 茶和水的量必须恰到好处。盏中放入细研茶末后,注入少许沸水,先调成膏。再拿汤瓶往茶盏中点水,由于很难观察到汤瓶中汤水是否煮沸及其煮沸程度,斗茶时通常通过听水声来分辨汤水的老嫩,当水煮到“如风入松,如水过溪”时就是恰到好处。要注意的是, 点水时不能破坏茶面,同时用茶匙旋转击打茶汤,使其泛起极小的泡沫汤花,称之为“乳聚面” ; 把茶末搅匀,汤花浮面紧贴盏面、盏沿(碗壁周围)不退的,称之为“咬盏” , 为点茶中胜出者 ; 如茶沫或汤花与汤分开,不咬住盏面,即成“云脚散”(水脚散),开始会在碗内留下一圈水痕。先出现这种迹象的便是输家。

所以,通俗一点来说,判断斗茶的判断标准主要是:看谁通过搅拌,能使茶汤表面形成厚厚的泡沫,且经久不散。

另外,斗茶之风盛行也催生了新的茶具。 唐朝时,人们最欣赏的茶汤呈浅黄绿色,越窑的青釉瓷和河北邢窑的白瓷最能呈现这一汤色的美。而到了宋代,上品的茶汤标准是盏面有一层厚厚的乳花,且乳花越鲜白越好。 这就需要有合适的茶碗来衬托茶色,以建窑的厚胎黑釉茶盏最佳,如福建建窑兔毫盏、吉州窑木叶纹盏、剪纸贴花茶盏等就曾风靡于世。

其中又以紫黑釉兔毫盏最负盛名, 茶盏内壁的兔毫纹是釉面里的细微气泡在烧制过程中破裂产生的窑变。烧制过程中,由于气泡破裂,融化了的含铁矿物质会产生流动并结晶,在茶盏内壁纵向形成黄棕色的兔毫纹。 除了釉面黑,釉质光洁以外,人们喜欢用建窑茶盏斗茶的另一个原因是建窑茶盏壁与底厚,易于保温;碗形和碗底大,易于茶匙搅拌起沫。

在日本,西大寺每年都会举行名为“茶盛”的盛大茶会,用以迎接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凯旋的武士们。武士们回到家乡后,都会参加一种名为 “物合”的搏戏 打发闲暇时光。搏戏的内容五花八门,包括绘画、斗鸡、斗虫、插花、扇技、贝壳、香熏、铠甲等,而且往往伴有活动。另一种颇为时尚的娱乐活动则是连歌会,一群志趣相投的同仁围坐在特殊装饰的小屋中,集体创作连歌。

在室町幕府时代早期,日本人受这些物合搏戏的启发,又在中国宋朝流行的斗茶影响下,也发展了自己的斗茶。日本斗茶是一种分辨茶味的比赛,其主要内容是区别本茶和非茶。 具体环节就是: 在十个茶盏中会盛四种茶汤,每三盏中盛有同一种茶汤,剩下的一盏称为“客茶”。参加游戏者只有一次机会将客茶区分出来。参加比赛的人中,能正确分辨不同茶汤的碗数最多者获胜。

随着饮茶之风日渐炽盛,幕府将军甚至下令拆除了天王寺宝塔尖上的九个风铃(铜制镏金),用来熔铸茶釜。1336年,佐佐木道誉(别名婆娑罗)在大原举办了盛大的斗茶会,参加比赛的名茶品种多达百余种,茶会上摆放着各式精美茶点。参赛者投下了各式昂贵的赌注,包括名香、精致的丝绸锦缎、金粉、盔甲、宝剑等等。获胜者通常会把奖品转赠给他心爱的舞者。 面对如此毫无节制、纵情声色的比赛,新当权的足利将军不禁喟叹:

“人们沉溺于女色搏戏,还沉迷于斗茶会和连歌会中不能自拔,下的赌注之大简直无法估量。”

当时,连歌僧正彻还记录了当时的三类饮茶人:

第一类是嗜茶的雅客。 他们的茶具总是一尘不染,摆放整齐,并以收藏各类茶具为人生最大乐事,包括建窑和天目窑茶盏、茶釜、盛水器等;

第二类是喝茶客。 他们对茶具并不讲究,喝茶时无论什么碗都可以拿来一用 。 如果用的是宇治的茶叶,他们也会稍事评论:“这是第三茬新叶……从时令上讲是三月以后采摘的。”

还有一类则是所谓的饮(音“印”)茶人。 这类人喝茶时从不讲究茶叶优劣,只要是茶叶,就可以拿来彻泡。他们喝茶多用大碗,只图喝个痛快,从来不去想茶好喝不好喝。

15世纪下半叶,应仁之乱(1467~1480)席卷日本全境,京都再度成为废城,一度流行的斗茶之风也无迹可寻了。

所以,对比一下宋朝斗茶和日本斗茶:

一方面,宋朝斗茶相比日本斗茶更添一丝文人雅韵。比如:宋朝斗茶时,往往会选取山间、庭院、道院、僧寺等能体现精致文化品味的特殊场所;而且,斗茶,以茶汤鲜白为贵,这其中更是寄托了一种古代文人雅士淡泊明志、追求清白坦荡的高尚人文精神。日本斗茶相比之下则更显粗犷,人们只是为了追求享乐,安逸放纵。

另一方面,从当时有话语权的政客对待斗茶的态度来看,宋朝时,北宋名臣范仲淹面对斗茶之风虽作了一首《斗茶歌》,但实则是以儒家积极入世、养廉励志思想来作茶事,而非鼓励斗茶风气,彰显谋国为民之心境。而日本新当权的足利将军面对斗茶,只能发表喟叹,略有束手无策之意。

结语: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古代吃的“斗茶”文化。

首先, 从范仲淹的《斗茶歌》引出斗茶; 继而详细的介绍了宋代的斗茶之风, 斗茶不光有严格的标准,还能催生茶具的发展,这简直是一条巨大的文化产业链; 最后, 日本在宋朝斗茶的影响下竟然也出现了斗茶。

那二者有什么区别呢?

虽然宋代、日本的斗茶活动都很热闹,但我国宋代的斗茶更有文人雅韵风气。

蔡襄原文_翻译及赏析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家、茶学家。蔡襄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蔡襄

主要成就

书法艺术

主词条:宋四家

书法史上论及宋代书法,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他们四人被认为是宋代书法风格的典型代表。“宋四家”中,前三家分别指苏轼(东坡)、黄庭坚(涪翁)和米芾(襄阳漫士)。宋四家中,蔡襄年龄辈份,应在苏、黄、米之前。从书法风格上看,苏轼丰腴跌宕;黄庭坚纵横拗崛;米芾俊迈豪放,他们书风自成一格,苏、黄、米都以行草、行楷见长,而喜欢写规规矩矩的楷书的,还是蔡襄。蔡襄书法其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展卷蔡襄书法,顿觉有一缕春风拂面,充满妍丽温雅气息。其书法在其生前就受时人推崇备至,极负盛誉,最推崇他书艺的人首数苏东坡、欧阳修。苏东坡在《东坡题跋》中指出:“独蔡君谟天资既高,积学深至,心手相应,无穷,遂为本朝第一。然行书最胜,小楷次之,草书又次之……又尝出意作飞白,自言有翔龙舞凤之势,识者不以为过。””欧阳修对蔡襄书法的评价真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欧阳修说:“自苏子美死后,遂觉笔法中绝。近年君漠独步当世,然谦让不肯主盟。”(《欧阳文忠公集》)黄庭坚也说:“苏子美、蔡君漠皆翰墨之豪杰。”(《山谷文集》)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评论蔡襄的草书“以散笔作草书,谓之散草,或曰飞草,其法皆生于飞白,自成一家。存张旭怀素之古韵,有风云变幻之势,又纵逸而富古意。”《宋史·蔡襄传》称他:“襄工于手书,为当世第一,仁宗尤爱之。”许将《蔡襄传》说:“公于书画颇自惜,不妄为人,其断章残稿人悉珍藏,仁宗尤爱称之。”朱长文《续书断》:“蔡襄书颇自惜重,不轻为书,与人尺牍,人皆藏以为宝。仁宗深爱其迹……及学士撰《温成皇后碑》文,敕书之,君谟辞不肯书。”

从以上三段记载中,可以知道,蔡襄书法从天子到普通百姓都十分珍惜。由于他颇自惜,不妄为人书,所以传世作品较少。另外可以看出当时书坛的风气已完全转向了诗文尺牍,而书碑则被看作是一技夫役役之事,为士大夫所不屑为,甚至连帝王的敕命也已不能左右之。这与唐代以前的情况有着根本的不同。不是一个开宗立派的大师。

总体上看,他的书法还是恪守晋唐法度,创新的意识略逊一筹。但他却是宋代书法发展上不可缺的关纽人物。他以其自身完备的书法成就,为晋唐法度与宋人的意趣之间搭建了一座技巧的桥梁。

蔡襄传世墨迹有《自书诗帖》、《谢赐御书诗》,以及《陶生帖》、《郊燔帖》、《蒙惠帖》墨迹多种,碑刻有《万安桥记》、《昼锦堂记》及鼓山灵源洞楷书“忘归石、”“国师岩”等珍品。蔡襄擅长正楷,行书和草书,北宋著名书法家,为“宋四家”之一。蔡襄以督造小龙团茶和撰写《茶录》一书而闻名于世。而《茶录》本身就是一件书法杰作。

另有说法认为宋四家“苏黄米蔡”中的“蔡”,应该是蔡京,只因其“人品奸恶”,后来人们用蔡襄取代了蔡京。

水利贡献

蔡襄出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奏减五代以来丁口税。并修建中国第一座海港大石桥万安桥(洛阳桥),它被称作“福建桥梁的状元”(茅以升)。它的建成,对福建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自唐后期起,泉州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北宋时泉州港湾区帆墙林立,百舰争流,中外商贾荟集,各地货物集散。然而,万安渡成了福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极大障碍,交通问题远远适应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万安渡建桥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蔡襄等人先在江底沿着桥梁中线抛置了大量的大石块,形成一条横跨江底的矮石堤,作为桥墩的基址。然后用一排横、一排直的条石筑桥墩,这种石基的开创,是桥梁建筑史上的重大突破,近代称之为“筏型基础”。他并种海蛎以固桥基,于桥上下两侧滩涂上,植石以附蛎,以减缓江流速度,使不致动摇桥墩两侧基础。被认为是世界上生物用于建筑上的先例。

桥成之后,蔡襄拟订了千古传诵的《万安桥记》并刻石立碑,它真实地记载了建桥情况和桥的规模。“渡实去海,去舟而徒,易危而安,民莫不利”。全文共150多字,文辞极优美,同时它又是中国书法史上颇为著名的书法珍品

蔡襄曾组织人马,从福州始沿途栽植树至泉州、漳州,计长700里。它既可防止水土流失,又可遮掩道路,使过往客商在炎日酷暑之时,免受骄阳曝晒之苦。它成为洛阳桥的配套工程,此即《宋史》本传所说的“植松七百里以庇道路”一事。近一千年前的蔡襄已能注意到保持生态平衡,保护水土,确是高人一等。时人为此作诗赞之:“夹道松,夹道松,问谁栽之我蔡公,行人六月不知暑,千古万古摇清风。”

蔡襄在泉州积极组织民众抗旱,兴修水利,生产自救,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百姓负担。嘉祐三年(1058年),适泉州一地春夏之交久旱不雨,他特地三次带领到泉州飞阳庙祈雨,自责干旱不稔,是“郡守不德之故”。还写下《乞雨题西方院(有序)》:“年年乞雨问山神,羞见耕耘陇上人。太守自知才德薄,彼苍何事罪斯民。”他是以此举来劝告各僚属要关心民瘼,组织农民抗旱自救。不久恰好天降大雨,旱情解除,岁以大稔,王十朋因此赞他“爱民心有彼苍知”。

晋江龟湖塘可灌田数千亩。但是,沿塘百姓常为用水及管理维修堤岸等问题争吵、斗殴。加上土豪、无赖好事之徒插手搅浑,沿塘百姓冤冤相报,问题久而不能解决。蔡襄深入民间,详为考察,为更好地保护这一水利工程,加强排涝抗旱作用,以利农耕,相应加强相邻各乡林、黄、苏、郑、吴、蔡六姓的联谊,特制定《龟湖塘规》(后世称为《先宋塘规》),使龟湖有法可依。它明确规定六姓用水及管理维修问题,保证农田能及时得到灌溉。他在制定《龟湖塘规》时,按规定执行管禁,遇有重大违规者,则由陂首呈县府惩处。正因为有蔡襄的《龟湖塘规》在,龟湖塘维护了近千年,为濒湖农民流泽至今。据《晋江县志》载:“自蔡襄定塘规至明朝的五百年间,粮食产量往往二、三倍于他乡。”这是对泉州水利建设的贡献,后人因此为之立《德政碑》。

发展茶业

蔡襄不仅是家、文学家、书法家,而且也是茶学家。他为官清正,以民为本,注意发展当地经济,为福建茶业及茶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历史上著名的北苑御园,就是在建州,旧时又称建溪,建安(今在建瓯县)。种茶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唐代孙樵《送茶蕉刑部书》,书中记载:“晚甘侯”(唐代名茶中的一种)产于“建阳碧水丹山之乡,系月涧云龛之品”。当时建溪流域所产品茶统称“建茶”、“建茗”。五代时期,王审知在福建建闽国,北苑茶园成为专门生产贡茶的官家茶园。闽国灭亡之后,南唐后主李煜派专程到建安设立“龙焙”,监制“建茶进御”。指定“龙茶”。历史发展到了宋代。丁谓任福建转运使,监制御茶时,尤重御茶采摘制作的“早、快、新”。如“社前十日即采其芽,日数千工繁而造之、社即入贡”。由于采制甚精,在丁谓手中,北苑茶已誉满京华,号为珍品。

到了庆历年间(1041—1048年),蔡襄创造小龙团以进,被旨仍岁贡之”(《熊蕃北苑贡茶录》)。《苕溪渔隐丛话》也说北苑茶大小龙团“起于丁谓,而成于蔡君谟”。的确,蔡襄为福建转运使,把北苑茶业发展到新的高峰,他从改造北苑茶品质花色入手,求质求形。在外形上改大团茶为小团茶、品质上采用鲜嫩茶芽作原料,并改进制作工艺。为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有云:“茶之品莫贵于龙凤,谓之团茶。凡八饼重一斤。庆历中蔡君谟为福建转运使,始造小片龙茶以进,其品绝精,谓之小团。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值金二两”。欧阳修对蔡襄制作贡茶有非议,但他不得不承认蔡襄制作茶业的工艺之精。蔡襄之侄儿、蔡京之子蔡绦在《铁围山丛谈》中对蔡襄在发展北苑御园茶过程有较为详细而客观的记载,肯定了蔡襄负责监制北苑之茶制作精巧,形质至极,呼声最高还是“小龙团”的“密云龙”和“瑞云翔龙”。对于茶叶制作达到“名益新、品益出”、“益穷极新出、而无以加矣”的高水平程度,同时指出做茶要抓住季节“又茶茁其芽,贵在于社前则已进御”的新鲜感。可见“好茶争相品、盖因品质珍”。就蔡襄本人,对于建安之茶,他也在自己著作《茶录》中有专门论述建安之茶。其“点茶”条云:“建安斗试以水痕者为负,耐久者为胜”。同朝范仲淹在《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也提到“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斗茶味兮轻醒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可见北苑御园茶在北宋时期极负盛誉。这些如此辉煌时期是得益于蔡襄为福建转运使时的监制而精益求精的创新工艺。这茶业发展功绩是不可湮没的。

苏轼在《荔枝叹》中说,“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此诗作於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在蔡襄任福建转运使二十五年后,此时苏轼正被谪贬在广东惠州(今惠阳县)。作者初次尝到南方甜美的果品荔枝、龙眼,极为赞赏,就差点儿将“荔枝”比作“佳人”。但作者能浮想联翩,不禁联想到汉唐时代进贡荔枝给百姓带来了灾难。在诗中作者揭示了由于皇家的穷奢极欲、官吏媚上取宠、各地名产都将进贡的弊政。他笔锋又一转,对当时宋代的进茶、进花一并作了深刻的讽刺。这首诗给苏轼带来了许多声誉,但给蔡襄盖上了一顶“买宠”的帽子,这是不应该的。

总之,蔡襄在任福建转运使时,监制北苑贡茶在原有基础上有所争新。他先从改造北苑茶的品质花色入手,将“大龙团”改制为“小龙团”,提高贡茶的质量,达到“名益新、品益出”的技术革新、茶与茶艺术融为一体。蔡襄制好茶,致使苏东坡喜欢“龙凤团茶”,产生千古名句佳句。“从来佳茗似佳人。”苏东坡应该感谢蔡襄有了好茶才产生出千古名句佳句。蔡襄的督办,促进了北苑茶的发展。也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这种技术创新,使福建茶叶在北宋时期名列首位,应功归于蔡襄。

藏书之家

相关争议

据方志记载,蔡襄于宋庆历五年(1045年)4月至庆历七年 (1047年)11月,以右正言直史馆知福州;庆历七年 (1047年)11月至庆历八年 (1048年)10月,升任福建路转运使;嘉祐元年(1056年)8月至嘉祐三年(1058年)5月,以枢密直学士、礼部郎中再知福州。在福州担任要职的5年多时间里,“修复古五塘”是蔡襄的主要政绩之一,也是蔡襄研究的一个学术焦点。然而,“修复古五塘”的地点到底是在福州,还是在莆田(时称兴化军),或者是两地兼而有之,一直困扰著蔡襄研究者。事实上,古人对这一问题早有文献记载,也早有了答案。如果说福州的学者持第一种观点的话,还情有可原,比如肖忠生的论文《蔡襄对福州的贡献》。但莆田的学者金文亨发表的《北宋名臣——蔡襄》和杨祖煌撰写的《蔡襄的业绩》以及蔡庆发出版的《蔡襄评传》等,甚至连莆田市方志委新编的《莆田市志·蔡襄传》也采用了第三种的观点,那就更引人深思。

其实,只要仔细查阅宋、明时期的福建地方志和有关史料,并进行认真分析和对比,就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

首先,根据宋人的记载:

据梁克家《三山志》水利卷云:“嘉祐二年(1057年),蔡密学襄命三县疏导渠浦” ;“嘉祐二年,郡守蔡襄从乐游桥下开,沿城外至汤门、琴亭、湖心,至北岭下去思桥,北出河尾船场,散入堘北、小浦、中浦、石泉、安国以北。”《三山志》是福建保存至今年代最早的一部地方名志,作者梁克家,字叔子,福建晋江人,南宋状元,曾入阁任右丞相,后出知福州府。由他主纂的《三山志》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准和历史价值,在方志界享有盛誉,受到历代有识之士的珍视。该志成书于宋淳熙九年(1182年),距蔡襄逝世(1067年)不到120年时间,应该说记下的史料是比较可靠的。在这本志书里,虽然未设蔡襄人物传,但记录了他第二次担任福州郡守时兴修水利的史实,却没有记载蔡襄在福州“修复古五塘”之事。

又据黄岩孙《仙溪志·蔡襄传》云:“蔡襄字君谟,年十八试进士,为开封第一人。天圣八年,登进士甲科,…十月,以亲老出知福州,遂为福建都转运使,复古五塘以溉民田,又奏减闽人丁口税之半”。根据张国淦《中国古方志考》的统计,我国宋代修的方志约有700部,其中福建就有40多部,由于年代久远,宋代方志大都已失传,如今福建现存宋代的地方志只有《三山志》、《仙溪志》、《临汀志》3部,而《仙溪志》是如今全国唯一现存的宋代县志。作者黄岩孙,字景傅,福建泉州人,宋宝祐二年(1254年)任仙游县尉。该志成书于宝祐五年(1257年),距蔡襄逝世只有190年时间,况且仙游是蔡襄的家乡,蔡襄传的史料也是比较可信的。

另据欧阳修的《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公讳襄,字君谟,兴化军仙游人也。天圣八年,举进士甲科,…四年,以右正言直史馆,出知福州以便亲,遂为福建路转运使,复古五塘以溉田,民以为立,为公立生祠于塘侧,又奏减闽人五代时丁口税之半。”欧阳修与蔡襄同朝为官,应该说同时代的人记下来的事情是更可靠的。

此外,《宋史·蔡襄传》亦云:“蔡襄字君谟,兴化仙游人。举进士,……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开古五塘溉民田,奏减五代时丁口税之半”。元人脱脱编纂《宋史·蔡襄传》的材料基本上出自欧阳修的《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

喻政修纂的万历版《福州府志·蔡襄传》亦云:“蔡襄字君谟,仙游人。庆历间,由左正言直史馆,乞郡养亲,出知福州。未几,改转运使。复五塘以溉民田,又奏减五代时丁口税之半。……嘉祐初再知福州,复疏导附城湖浦”。该志水利卷记载与《三山志》相同,也没有记载蔡襄第一次知福州时有“修复古五塘”之举,只记录了他第二次担任福州郡守兴修水利的事情。

后世纪念

纪念馆

主词条:蔡襄纪念馆

蔡襄纪念馆位于莆田市城厢区东海镇大埔村,金沙宫旁。

蔡襄墓

主词条:蔡襄陵园

蔡襄墓(蔡襄陵园)位于福建仙游枫亭锦岭将军山下,旧福厦公路西侧。1961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海内外蔡襄后裔把其墓重建为“蔡襄陵园”,历时三年,于1999年竣工,占地面积20亩,仍保持宋代艺术造型,增建“山门”、仪门、围墙、端明楼、四垂亭、书法碑廊、以及管理房和停车场,重塑文武石仲翁、石羊石马、石虎,铺平石墓埕、水泥通道等附属设施。墓陵占地一亩,建造古老壮严,围墙绿树参天,绿草成茵,环境幽静优美。陵园前方“仪门”,高7.5米,白色花岗石构筑,横匾前书“庆历名臣”,后书“刚正廉明”;山门及前门,分别刻有对联:“跨海筑桥不尽黎民歌惠政,挥毫飞龙凤何曾勋业掩文章”,“忠国兴邦三谏有诗誉扬端明殿,惠民利涉万安无险功业洛阳桥”,“公慑奸魂千古乾坤留正气,诚承祖德万家荔谱永留芳”,表达了后人对蔡襄一生品德及其功业的崇高评价和敬仰。

人物生平

蔡襄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二月十二日(1012年3月7日) 。家族世居仙游县枫亭驿,初务农,曾为泉州吏员。母亲卢氏,惠安县德音里(今后龙乡)圭峰村名士卢仁之女。蔡襄童年时受到外祖父的严格教育。

蔡襄十五岁参加乡试,十八岁游京师,入国子监深造。天圣八年(1030年),参加开封乡试,获第一名。

天圣九年(1031年),蔡襄登进士第十名。次年,授漳州军事判官,在职四年。

庆历三年(1043年),蔡襄主持谏院衙署。他遇事从不回避,奏疏忠诚恳切,大都关系天下利弊、一时缓急。蔡襄认为国家安危取决于人事,君主要知人善任、辨别邪正。由于有蔡襄这样的人直言敢谏,那些权贵心怀畏惧,多有收敛。

庆历四年(1044年),调任福州知州。庆历六年(1046年)秋,改任福建路转运使。蔡襄在福州见百姓患病不就医而向巫觋求拜,多为蛊毒所害,撰《圣惠方后序》,刊刻于碑,劝病者就医治疗,并采取措施,取缔巫觋,“禁绝甚严,凡破数百家,自后稍息。”蔡襄还撰《福州五戒文》,以戒除陋俗。蔡襄倡议官吏,发动百姓,从福州大义至泉州、漳州七百余里的大道两旁栽植松树,荫庇大道,故民谣歌颂道:“夹道松,夹道松,问谁栽之,我蔡公;行人六月不知暑,千古万古摇清风”。

庆历八年(1048年),蔡襄因父亲去世而离职。

皇祐三年(1051年),回朝修《起居注》,参与政事。次年,迁任起居舍人、知制诰兼判注内诠。

嘉祐元年(1056年),蔡襄再知福州。在任上劝学兴善,传播医治蛊毒的药方,教育民众遵法为善,改变陋习,监督官吏深得民心。

宋仁宗至和、嘉祐年间(1054年—1063年),蔡襄两次知泉州,第一次自至和三年二月至嘉祐元年六月,第二次自嘉祐二年七月至嘉祐五年秋。蔡襄在泉州任上,首先整顿吏治。当时晋江县令章拱之贪赃枉法,蔡襄奏疏,把他革职为民。后朝廷发现这是冤案,蔡襄因而被贬。他又修建沿海州县城池,加强军事防备,教习舟船熟记水势,防备海寇。泉州城东郊有洛阳江,下游出海口江面宽五里,有渡口名万安渡。“每风潮交作,数日不可渡”,“沉舟被溺,死者无算”。并奏请减免漳、泉、兴三州身丁钱一半,大大减轻民众负担。

蔡襄知泉州时期,连年发生旱灾,他调动民力,加强水源管理,制定《龟湖塘规》,制止用水纠纷。他任转运使期间又在郡南小乌石山访得一泉,通知泉州地方官好好管理,供民众饮用和灌田。治平年间(1064年—1067年),晋江县令王克俊在摩崖刻“蔡公泉”三字以为纪念。

嘉祐六年(1061年),被授为翰林学士、权理三司使,主管朝廷财政。此时,宋廷财政入不敷出,“积贫”已深。蔡襄善于理财,“较天下盈虚出入,量入以制用。划剔蠹,簿书纪纲,纤悉皆可法”。不久,宋英宗继位,正式任命蔡襄为三司使。蔡襄撰《国论要目》一文,阐述改革主张,提出择官、任才、去冗、辨邪佞、正刑、抑兼并、富国强兵的改革方案。英宗不但不采纳,反而夺其三司使职。蔡襄在朝廷难于容身,请求外任。

治平二年(1065年),蔡襄出知杭州,拜端明殿学士后才去上任。次年十月,母亲卢氏去世,蔡襄护丧南归。

治平四年(1067年)八月十六日(9月27日),蔡襄在家中逝世,享年五十六岁,追赠吏部侍郎,后加赠少师。葬在枫亭蔡岭,欧阳修撰《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

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其曾孙蔡洸为蔡襄奏请谥于朝,孝宗赐谥“忠惠”。

逸闻趣事

百衲碑

韩琦曾在家乡修建昼锦堂,欧阳修为其撰文,蔡襄书丹,时人称之为“三绝”。蔡襄每一个字都一定写数十张,等到字合于法度之后才采用,世人称其为“百衲碑”。

诗名远扬

景祐三年(1036年),范仲淹与宰相吕夷简争执,被黜知饶州。当时秘书丞余靖上书请求修改诏命;太子中允尹洙上疏自讼和范仲淹是师友关系,愿一起降官贬黜;馆阁校勘欧阳修责备高若讷身为谏官,对范仲淹被贬之事一言不发,蔡襄当时也作《四贤一不肖》诗,攻击高若讷。此诗在东京流传,人们都争着传写,买书的人在街上售卖此诗,获利颇厚。辽朝的使者来访,偷偷将其买回。后来张中庸出使辽朝经过幽州时,在舍馆看见有人将蔡襄此诗写在墙上。

置髯何处

蔡襄有一把美胡须。仁宗一天偶然回头问蔡襄说:“你的胡须非常漂亮,晚上睡觉时把它盖在被子之下吗,还是把它放在外面呢?”蔡襄无法回答。回到家后,晚上睡觉时,蔡襄思索仁宗的话,把胡须放在被子里面和外面,都感到不适,一个晚上无法睡着。

蛇精转世

蔡襄知福州时,曾因病多日到官署办公,每天晚上都梦到登上鼓楼靠著鼓睡着。通判奇怪击鼓之人多日没有在三更打鼓,那人回答说这几天有一条大蛇盘踞在鼓上,他因而不敢接近。蔡襄病愈后,向通判说了自己的梦,正巧与击鼓之人说的话相同,人们便认为蔡襄是蛇精。

上元罢灯

蔡襄在福州任职,一次适逢上元日,他让百姓点七盏灯,陈烈制造大灯一丈多,上面用大字写道:“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贫家一盏灯,父子相对哭。风流太守知不知?犹恨笙歌无妙曲。”蔡襄看见后,下令罢灯。

事母至孝

蔡襄对待母亲非常孝顺,他曾经步行碰到一个妇人,样貌非常衰老,蔡襄询问她的年龄,她说:“我活了一百单二岁了。”蔡襄拜了又拜后说:“希望我的母亲的年纪也能像您一样。”后来果然像他说的一样。

地下阎罗

蔡襄病重时,兴化郡守李遘梦到一位神仙紫绶金章,自称是来迎接下任的。李遘询问是谁,神仙说:“我是阎罗王,蔡襄将要接替我。”次日,蔡襄即去世,李遘作挽诗道:“不向人间为冢宰,却归地下作阎罗。”

廿一日酉

蔡襄的诗文瑞雪满京都,宫殿尽成银阙。常对素光遥望,是江梅时节。如今江上见寒梅,幽香自清绝。重看落英残艳,想飘零如雪。——宋代·蔡襄《好事近》

好事近

瑞雪满京都,宫殿尽成银阙。常对素光遥望,是江梅时节。

如今江上见寒梅,幽香自清绝。重看落英残艳,想飘零如雪。可笑夭桃耐雪风,山家墙外见疏红。为君持酒一相向,生意虽殊寂寞同。——宋代·蔡襄《南剑州芋阳铺见腊月桃花》

南剑州芋阳铺见腊月桃花

可笑夭桃耐雪风,山家墙外见疏红。

为君持酒一相向,生意虽殊寂寞同。醉后归来月满衣,重重花影帽帘欹。人行道畔犹相笑,未似山翁倒接{上四下离}。——宋代·蔡襄《醉后》

醉后

醉后归来月满衣,重重花影帽帘欹。

人行道畔犹相笑,未似山翁倒接{上四下离}。查看更多蔡襄的诗文>>

茶韵文化其实就是文化的一个历史,哪里有详细的茶韵文化的介绍呢?

韵者味也。茶韵即各种茶的独特的韵味或风韵。   

善于品茶的人,都讲究欣赏茶韵,特别是名茶的独特韵味。如“铁观音”,有香高而秀、蜜底兰香的“观音韵”;武夷“岩茶”有岩骨花香的“岩韵”;台湾“冻顶乌龙”有味浓甘润的“喉韵”;“凤凰单枞”有天然花香的“山韵”;“龙井茶”的香气清鲜而持久,有滋味甘美醇厚的“风韵”……品味和鉴赏名茶的这些独特的韵味,是一种美的艺术享受。   

文人学者中多品茗行家。[清代]著名学者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有一段谈到武夷岩茶的韵味:“余游武夷,……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拭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拭一二杯,令人释燥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只故。”袁枚在浅酌慢饮中,把武夷岩茶比作美玉,把龙井和阳羡茶比作水晶,说明它们的韵味各有独到之处。[宋代]范仲淹《和章珉从事斗茶歌》曰:“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诗人对武夷茶推崇备至,把武夷茶比作仙茶,评为天下第一。“斗茶味兮轻醍,斗茶香兮薄兰芷。”他夸赞武夷茶的滋味,胜过甘美无比的醍醐,香气胜过清幽高雅的兰芷。寓意深长,倍增茶韵。   

古代诗人在自己的诗作中,对于茶的韵味常有评论。陆游称颂铁观音的独特韵味是“舌根常留甘尽日”。[清代]陆次之说:“龙井茶,真者甘香不冽,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之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这个评语探幽入微,没有对龙井茶独特风韵的深刻体会,似得不出如此高论的。   

鉴赏各类名茶的风韵,像名茶的行家那样,需要在幽静的氛围里,慢慢品尝,仔细体味。如此才能进入[南宋]大诗人陆游所说的奇妙境界:“细啜襟灵爽,微吟耻颊香。”

普洱茶的茶艺

普洱茶相对来说,冲泡比较随意,但是要讲起茶艺,还得运用十八道功夫茶,

第一道

焚香静气,活煮甘泉

焚香静气:焚点檀香,造就幽静,平和气氛。

泡茶用山溪泉水为上,用活火煮到初沸为宜。苏东坡是一个精通茶道的茶人,他总结泡茶的经验说:“活水还须活火烹”,活煮甘泉即用旺火来煮沸壶中的山泉水

第二道

孔雀开屏

叶嘉酬宾

孔雀开屏是向嘉宾介绍今天泡茶所有的精美的茶具。

“叶嘉”是苏东坡对茶叶的美称,叶嘉酬宾就是请大家鉴赏乌龙茶的外观形状。

第三道

孟臣沐淋

乌龙入宫

孟臣是明代制作紫砂壶的一代宗师,孟臣沐淋就是用开水将壶里壶外烫洗一遍,其目的是消提高壶温。

把茶叶放入烫好的壶内称之为乌龙入宫。

第四道

高山流水

春风拂面

武夷岩茶讲究“高冲水,低斟茶”,因此称为高山流水,即悬壶高冲使茶叶随着水浪上下翻滚。

接着用壶盖轻轻刮去壶表面泛起的白色泡沫,称为春风拂面。

第五道

乌龙入海

重洗仙颜

头一道茶汤一般不喝,可以拿来汤洗茶杯,称为若琛出浴。或者直接注入茶海称为乌龙入海。

再向母壶中注入开水后,在壶的表层再次浇淋一层白开水,称为重洗仙颜。

第六道

玉液回壶

再注甘露

将母壶中泡好的茶注入子壶,称这为玉液回壶。

母壶中的茶水倒干净后,趁着壶热再注入开水,称为再注甘露。

第七道

祥龙行雨

凤凰点头

将子壶中的茶汤快速且均匀地注入闻香杯中,就好像祥龙行雨,甘霖普降。

当子壶中茶汤剩少许时,再用点斟手法,点斟一遍称为凤凰点头,表示欢迎嘉宾。

第八道

珠联璧合

鲤鱼翻身

将品茶杯倒扣在闻香杯上就称为珠联璧合,表示有情人终成眷属。

再将两个紧扣的杯子翻转过来,称之为鲤鱼翻身,取鱼跃龙门之意,表示事业辉煌腾达。

第九道

捧杯敬茶

众手传盅

茶从离泡茶者最近的嘉宾传递给最远的嘉宾,称为众手传盅,表示传递友情。

第十道

喜闻幽香

鉴赏佳茗

喜闻幽香是三闻中的头一闻,将闻香杯轻轻地提起,用两只掌心,慢慢地来回搓揉,这样杯底的茶香就能溢出来了。

然后再观其汤色,琥珀色是优质茶色。

第十一道

三龙护鼎

初品奇茗

端杯又有一定的讲究,拇指、食指护杯沿,中指托住杯底,称之为三龙护鼎。女士可使用兰茶指。

然后品茶,小口细啜。

第十二道

再斟流霞

二探兰芷

再斟流霞,就是斟上第二杯茶。《全唐诗题武夷》中有一句说“空中萧鼓几时回,只得流霞酒一杯”,借流霞比喻岩茶艳丽的汤色。

二探兰芷就是第二次闻香。范仲淹在《斗茶歌》中说“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意思是茶香更胜那兰芷之香。

第十三道

二品云腴

喉底留甘

云腴是古人对茶叶的一种美称,二品云腴就是品这第二道茶。

第十四道

三斟石乳

荡气回肠

石乳是元代一种贡茶,三斟石乳就是斟第三道茶,闻第三道茶又与前两次不同,是用口腔来闻,大口,大口地将茶香吸入,再从鼻子徐徐呼出,犹如吸烟一般。

第十五道

含英咀华

领悟岩韵

细细体会领悟茶韵。

第十六道

君子之交

水清味美

“君子之交淡如水”,在品了三杯后,斟上一杯清纯的白开水,将白开水含在口中,过一会儿再咽下去,会感到口中有一种甘甜,此时无茶胜有茶。

第十七道

名茶探趣

游龙戏水

上好的岩茶可冲泡到“七泡有余香”,“九泡色香味全”,有兴趣的话,可以上试一试。

第十八道

宾主起立

尽杯谢茶

最后,借清茶一杯,感谢茶人栽制佳茗的恩典,并希望各位嘉宾成为永远的朋友.

标签: 兰芷 茶香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dongkepu.com/zonghezhishi/gv50p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