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懂科普 >

综合知识

> 径山茶发源地

径山茶发源地

径山茶发源地

径山茶发源地:答案是浙江省余杭区西北境内的径山。

径山茶发源地:答案是浙江省余杭区西北境内的径山。

径山茶的产地在浙江省余杭区西北境内的径山,此地多云雾、漫射光充足、常年湿润的环境,造就了径山茶独特的自然品质,茶叶的外形细嫩显毫,内质嫩香持久,制作时一般会采用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形式进行干燥,以确保径山茶的品质。

径山茶发源地位于中国福建省南安市径口镇。径山茶是以径山为主产区的一种名茶,因其香气高雅、滋味醇和而闻名。径山茶的茶叶颜色呈墨绿色,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香醇甘甜,带有淡淡的花香和果香,回味悠长。它具有清热解毒、降脂减肥、提神醒脑等功效,是深受广大茶友喜爱的茶叶品种之一。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日本茶道的起源居然是这里

一个茶叶小知识

径山茶

茶由饮而艺而道|日本茶道的起源

径山茶基本信息

别名:径山毛峰茶。

分类:绿茶。

产地: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外形:细嫩有毫。

色泽:翠绿。

汤色:嫩绿莹亮。

香气:馥郁。

滋味:鲜嫩鲜甜。

径山茶文化

唐天宝年间,行僧法钦在径山建寺,井亲手种下几棵茶树,第二年茶树便蔓延至整片山野。径山茶是浙江历史最为悠久的茶之一。

径山茶与山齐名,源于自然、崇尚自然,讲究真色、真香、真味的独特品质和风味。叶清臣、吴自牧、欧阳修、田汝成等名人对径山茶的独特品质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径山寺与径山茶在唐代闻名以后,由禅僧抚养、禅寺成长,一生嗜茶,精于茶道,被奉为“茶圣”的陆羽(733年-804年)慕名而至。陆羽一度隐居双溪将军山麓,并在径山植茶、制茶、研茶。唐上元元年(760年),陆羽写成了传世名著--《茶经》,其使茶由饮而艺而道,融茶禅于一味。

说说径山茶宴(1)

径山茶宴,诞生于余杭区径山镇径山万寿禅寺,始于唐,盛于宋,一直流传。

唐代,万寿禅寺对于饮茶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仪式,既是“由僧人、施主、香客共同参加的茶宴”,又是“品赏鉴评茶叶质量的斗茶活动”。

宋代,径山茶宴随佛教东传至日本,尔后逐渐发展为日本茶道,径山茶宴更是日本茶道之源,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20世纪80年代以来,浙江茶界的有识之士试图恢复,举办了多次仿效径山茶宴的仪式。

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径山茶宴为重要组成部分。

说说径山茶宴(2)

按照万寿禅寺里传统,每当贵客光临,住持就在明月堂举办茶宴招待客人。

径山茶宴堂设古雅,程式规范,主躬客庄。礼仪备至。依时如法,和洽圆融,蕴涌丰富。体现了禅院清规和礼仪、茶艺的完美结合,具有品格高古、清雅绝伦的独特风格,堪称中国禅茶文化的经典样式。

茶宴礼仪:

壹.张茶榜。

贰.击茶鼓。

叁.恭请入堂。

肆.上香礼佛。

伍.煎茶点汤。

陆.行盏分茶。

柒.说偈吃茶。

捌.谢茶退堂。

日本茶道的起源

日本僧人多次到径山参学,开展文化交流。据史料记载,“径山茶宴”是南宋时期从径山传入日本的,日本至今流行的“茶道”就是源于宋代径山寺内盛行的“茶宴”。

南宋淳祐元年(1241年),赴径山拜师的日僧圣一国师圆尔辨圆回国,“径山茶宴”也随之传入日本,他还将从径山带去的茶籽进行播种,又仿径山茶制作方法生产了日本的碾茶”。

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入宋到径山求法的日本高僧南浦昭明(1235-1380年)返乡,把在径山期间学到的种茶、制茶技术和茶宴礼仪在日本广为传播。径山茶从起初来客招待、品茶论佛,发展到宋代的“径山茶宴”。继而茶宴东渡扶桑“作客”,流传到了东瀛,演变发展为今天之“日本茶道”。

茶道起源于哪里

  茶树原产我国西南地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中国是茶的发祥地,被誉为“茶的祖国”。茶道起源于哪里?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茶道起源,一起来看看。

  茶道起源

  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在唐朝寺院僧众念经坐禅,皆以茶为饮,清心养神。当时社会上茶宴已很流行,宾主在以茶代酒、文明高雅的社交活动中,品茗赏景,各抒胸襟。唐吕温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对茶宴的优雅气氛和品茶的美妙韵味,作了非常生动的描绘。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已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称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对茶饮在修身养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宋徽宗赵佶是一个茶饮的爱好者,他认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闲和宁静、趣味无穷:“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

  南宋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荣西首次将茶种从中国带回日本,从此日本才开始遍种茶叶。在南宋末期(公元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禅师来到我国浙江省余杭县的经山寺求学取经,学习了该寺院的茶宴仪程,首次将中国的茶道引进日本,成为中国茶道在日本的最早传播者。日本《类聚名物考》对此有明确记载:“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开山南浦昭明由宋传入。”日本《本朝高僧传》也有:“南浦昭明由宋归国,把茶台子、茶道具一式带到崇福寺"的记述。直到日本丰臣秀吉时代(公元1536~1598年,相当于我国明朝中后期)千利休成为日本茶道高僧后,才高高举起了“茶道”这面旗帜,并总结出茶道四规:“和、敬、清、寂”,显然这个基本理论是受到了中国茶道精髓的影响而形成的,其主要的仪程框架规范仍源于中国。

  日本茶道起源于哪里

  中国是茶道的发源地,日本茶道收到中国茶道许多的影响,可以这么说,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中国对于日本寺院茶影响最大的,一是唐代陆羽的《茶经》,二是以兼具山园风味与禅林高韵而闻名中外的“径山茶宴”。

  径山是什么什么地方呢?径山处于我们现在的浙江省的余杭市,隶属天目山脉。这里山峦叠障,流水潺潺,古木参天。唐太宗贞观年间(627-649),僧人法钦偶遇此山,爱其秀丽奇拔,留恋不已,后在此创建寺院。唐太宗诏至阙下,赐他为“国一禅师”。

  法钦特别喜欢在寺庙里种植茶树,用茶树数株,采以供佛,不久茶林便蔓延山谷,鲜芳殊异。径山寺自此香火不绝,僧侣上千,并以山明、水秀、茶佳闻名于世,享有“三千楼阁五峰岩”之称。宋政和七年(1117),徽宗赐寺名为“径山能仁禅寺”。

  南宋开禧年间(1205一1207),宁宗亲笔赐额“径山兴圣万寿禅寺”,后改为“径山香林禅寺”。清高宗乾隆时,又定名为“径山兴圣万寿禅寺”。因此,自宋代起,径山寺遂有“江南禅林之冠”的誉称。

  径山是著名茶区,宋代时名茶就成为馈人礼品,寺院里饮茶之风颇盛。僧侣们常在雄丽的殿宇楼阁之下,聚会研经,并汲山中清泉,煎水烹茗。每年春季寺内经常举行茶宴,招待高贵的宾客,自然也要举行茶宴。

  径山茶宴,有一套固定和较为讲究的仪式。佛徒们围坐在一起,按照程序和教仪,依次献茶、闻香、观色、尝味、渝茶、叙谊。先由住持法师亲自调彻香茗佛茶,以表敬意。尔后命近侍一一奉献给赴宴者品饮,这便是献茶。

  僧客接茶后,先打开碗盖闻香,再举碗观色,接着才是启口“啧喷”尝味。一旦茶过三巡,便开始评品茶香、茶色,称赞主人品行。然后,说佛谈经,谈事叙谊。“径山茶宴”时既有鉴评各种优质茶叶的“斗茶”竞争游戏,还有把粉末茶用开水冲泡调制的“点茶法”。

  元明清各代都有景慕径山风光、寺中品饮高致的人到径山游览进香。如明代王洪、王徽、王澎、王沂等,曾在径山松源楼聚会品茗,并作联句:“登高喜雨坐僧楼,共语茶林意更幽。万丈龙潭飞瀑倒,五峰鹤树片云收。碑含御制侵苔碧,径起昙花拂暑秋。还拟凌霄好风月,海门东望大江流。”山堂夜坐,汲泉渝茗,芳香四溢,意畅心清,这也是对“径山茶宴”的生动写照。

  南宋时,日本佛教高僧大启禅师和圣一禅师,皆曾于公元1235年前后来径山结庐憩息,研究佛学,并将径山茶的碾饮之法(“末茶”)和茶具(“天目碗”)传到日本。公元1259年(南宋理宗开庆元年),南浦昭明和尚来中国,拜径山虚堂和尚为师。

径山古道怎么样

径山古道长3公里、宽1.5米至2.5米,沿古道景点有品茗区、东坡洗砚池、望江亭、半山亭、佛圣水等10余处。古道原来是香糕砖铺就的竖着拼成有万字纹,可惜年代久远,已破损不堪。2007年古道维修中,因找不到相同的砖头,修复的时候,就地取材,大部分用的红石板铺成,同一台阶内也有不小的坡度,犹未古人建路时的精致。是一处非常不错的旅游地。

径山位于浙江余伉乐乡境内,距余杭镇西北25公里,距杭州西北50公里。是天目山东北延伸的一个主锋,因山上有两条小径盘旋上天目山,而得名“径山”。从唐代宗年间法钦大师在山顶建径山寺以来,唐朝宰相李吉甫,宋代皇帝高宗、孝宗,清朝皇帝康熙、乾隆以及陆羽、苏轼兄弟、陆游、范成大等名士墨客,竟登径山,留下不少的文化遗迹。径山由刺天而立的晏生、朝阳、天显、堆珠、鹏博、凌霄、御爱等七峰组成,以凌霄峰最高,海拔616米。山上有径山寺,它是中国和日本的佛教临济宗的发祥地。此外,还有望江亭、佛圣水、罗汉石、放生池、东坡洗砚池等景点。苏东坡赞它“势若骏马奔平川”,是“此生更何几回来”的旅游胜地。

径山佛茶,茶质优异,自宋至清,为皇家御用“贡茶”,列为“六品”之一。为日本茶道源头。径山为我国佛教圣地之一,山顶有唐年间所建径山万寿禅寺。径山汇佛教文化、茶文化、诗文化于一炉。南宋开庆年问,日本佛教高僧禅师来到浙江径山寺攻研佛学,回国时带去了径山寺的“茶道具”、“茶台子”。井将径山寺的“茶宴”和“抹茶”制法传播到日本,启发和促进了日本茶道的兴起。日本佛教临济宗尊径山寺为祖庭,并历来以径山茶为其茶道的发源地。

径山六瀑位于径山景区的径山峡谷中,接近盘山公路。径山的竹海山涧中,数公里长的峡谷中有连绵的六处山间瀑布,最高落差20米,瀑宽0.9米,水量较大,形态各异,水质清洌。

除了山门到山顶的盘山公路外,尚有径山古道从桐桥村通往山上寺庙处,一路有几处茶田和茂密的毛竹林,有两个凉亭,大部分为石板铺成,小部分为台阶。

浙江有什么什么都闻名中外的物产

有西湖龙井、杭州丝绸、径山茶、金华火腿、绍兴酒等。

1、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属绿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并因此得名。具有1200多年历史 。

清乾隆游览杭州西湖时,盛赞西湖龙井茶,把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西湖龙井按外形和内质的优次分作1~8级。

特级西湖龙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清明节前采制的龙井茶简称明前龙井,美称女儿红。

西湖龙井茶与西湖一样,是人、自然、文化三者的完美结晶,是西湖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2、杭州丝绸

杭州丝绸,浙江省杭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杭州丝绸,质轻、柔软,色彩美丽,在中国传统丝织业中占据重要地位。距今四千七百年的良渚出土丝织物就已揭示了杭州丝绸的历史之久。

2011年9月1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杭州丝绸”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3、径山茶

径山茶,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径山茶叶外形细嫩有毫,色泽绿翠,香气清馥,汤色嫩绿莹亮,滋味嫩鲜。2014年05月1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径山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4、金华火腿

金华火腿,浙江省金华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金华火腿色泽鲜艳,红白分明,瘦肉香咸带甜,肥肉香而不腻,美味可口;内含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2001年,国家质监总局正式批准“金华火腿”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即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5、绍兴酒

绍兴酒,浙江省绍兴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绍兴酒,又称绍兴黄酒、绍兴老酒,随着时间的久远而更为浓烈,所以绍兴酒称老酒,越陈越香。

绍兴酒是绍兴的著名特产,生产历史非常悠久。据文献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绍兴酿酒业已很普遍。《吕氏春秋》载有越王勾践“投醪劳师”的故事,至今城内尚有“投醪河”遗址。

到南北朝时,绍兴老酒已成为贡品。在全国众多的酒类中,绍兴老酒是获奖次数最多的品种之一。 

2015年09月25日,访问美国期间,白宫国宴菜单用酒就是绍兴黄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湖龙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杭州丝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径山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华火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绍兴酒

比灵隐寺香火还旺的径山寺,连日本人也爱来,有何特别之处?

因为径山寺不仅是日本佛教临济宗的祖传地,更是日本茶道的发源地。

浙江的物产是什么东西

浙江的丰富物产是西湖龙井、杭州丝绸、径山茶、金华火腿、绍兴酒等。

一、西湖龙井,属绿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并因此得名。具有1200多年历史。

二、杭州丝绸,浙江省杭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三、径山茶,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径山茶叶外形细嫩有毫,色泽绿翠,香气清馥,汤色嫩绿莹亮,滋味嫩鲜。

四、金华火腿,浙江省金华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五、绍兴酒是绍兴的著名特产,生产历史非常悠久。据文献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绍兴酿酒业已很普遍。《吕氏春秋》载有越王勾践“投醪劳师”的故事,至今城内尚有“投醪河”遗址。

茶叶有哪些产地

主要的茶叶产地有安徽南部山区、西部大别山区,福建,云南,苏南,浙江西部山区。

中国茶叶历史悠久,各种各样的茶类品种,万紫千红,竟相争艳,犹如春天的百花园,使万里山河分外妖娆。中国名茶就是在浩如烟海诸多花色品种茶叶中的珍品。同时,中国名茶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名茶,有传统名茶和历史名茶之分。

接下来结合茶的品种以及产地进行简要分析:

1、龙井茶

龙井茶是我国的第一名茶,产于浙江省杭州西湖附近的山中,有"西湖龙井"、梅坞龙井"、"狮峰龙井",以龙井村狮子峰所产"狮峰龙井"最佳。龙井茶素有"色翠、香郁、味醇、形美"四绝之称。

2、 产于闽南安溪县。外形头似蜻蜓,尾似蝌蚪,颜色砂绿起霜,质地重如铁,美如观音,滋味清高醇美,回味甘甜,带有独特的"观音韵"。素有"七泡有余香"之美称。以西坪松林头魏荫铁观音发源地所产最佳,为乌龙茶之上品。

3、武夷岩茶

产于闽北武夷山。九十九岩,岩岩有一茶,一茶一名,独特采制,有"大红袍"、"铁罗汉"、"水金龟"、"白鸡冠"、"肉桂"等名枞。岩茶外形条索粗壮紧实,呈钉状,色砂绿蜜黄,鲜润光泽,泛"宝色"。花果香浓郁高长,滋味浓醇高爽,具独特的"岩韵"。

4、碧螺春

康熙所名。产于江苏吴县太湖中的洞庭山,成茶外形卷曲呈螺,银毫遍布,香浓芬芳,滋味醇厚,汤色嫩绿明亮,茶之珍品。"洞庭碧螺春,茶香百里最"。

5、黄山毛峰

产于安微黄山桃花溪。宋代贡茶。特级黄山毛峰堪称我国毛峰之极品,其形似雀舌,匀齐壮实,峰显毫露,色如象牙,鱼叶金黄,清香高长,汤色清澈,滋味鲜浓、醇厚、甘甜,叶底嫩黄,肥壮成朵。其中"金"和"象牙色是特级黄山毛峰外形与其他毛峰不同的两大明显特征。

6、君山银针

产于岳阳洞庭湖的青螺岛,有"庭帝子春长恨,二千年来草更长"的描写。外形芽头壮实笔直,茸毛披盖,色泽金黄光亮,称为"金镶玉";内质香气高纯,汤色杏黄明澈,滋味爽甜。冲泡时,芽头在玻璃杯中直挺竖立,状似群笋出土,又如尖刀直立,能三起三落,继而徐徐下沉杯底,极为美观。

7、六安瓜片

产于安微六安地区齐灵山,外形似瓜子,自然平展,叶缘微翘,色泽宝绿,大小均匀,不含芽尖、茶梗;清香高爽,滋味鲜醇回甘,汤色清澈透亮,叶底绿嫩明亮。依采制季节,可分三个品种:谷雨前提采的称"提片",品质最优;其后采制的称"瓜片";梅雨季节采制的称"梅片", 品质最差。

8、信阳毛尖

产于河南省南部大别山区的信阳县。信阳毛尖外形细、圆、紧、直、多白毫;内质清香,汤绿味浓。

9、都匀毛尖

产于贵州黔南布衣族、苗族自治州的都匀县。"三绿三黄"是都匀毛尖茶的特色,即干茶色泽绿中带黄,汤色绿中透黄,叶底绿中带黄。诗云:"雪芽芬芳都匀生,不亚龙井碧螺春,饮罢浮花清鲜味,心旷神怡似神仙"。

10、祁门红茶

产于安微省祁门县。祁门红茶条索紧秀,锋苗好,色泽乌黑泛黑光,俗称"宝光";内质香气浓郁高长,似蜜糖香,又蕴藏兰花香,汤色红艳,滋味醇厚,回味 永,叶底嫩软红亮。

杭州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杭州自古以来就是名茶产区,其地形和气候都非常适合茶叶的生长。好山好水才能种出好茶,杭州茶具有类型多样、品质优良的特点。茶文化是 杭州文化 的代表之一,其发展历史悠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杭州产茶历史悠久,杭州城市的繁荣和杭州的茶文化兴盛是相携并进的。隋唐之前杭州茶文化处于兴起阶段。三国两晋时期,钱塘江两岸经济文化逐渐发展,灵隐寺建成,佛教和道教等宗教活动逐渐盛行,西湖名山胜水也渐次开拓,茶随着寺庙道观的建立而被栽种传播。

  隋朝开通京杭大运河后,杭州因水陆交通的地理便利,一时成为东南物产聚散的“巨富名邑”,唐代杭城的繁华初显。此时,茶叶在杭州境内广为栽培。其中睦州鸠坑(淳安)、建德细茶、天目山茶(临安)、钱塘大方茶、余杭径山茶为当时记载的名茶。茶圣陆羽在余杭径山撰写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著作——《茶经》,《茶经》的广泛传播,为中国茶文化繁荣兴盛奠定了基础。陆羽及其《茶经》与杭州的缘分也足以为“杭为茶都”提供无与伦比的历史支持。

  南宋建都杭州,中国茶文化的中心也随之南迁至杭州。杭州饮茶之风日盛,大街小巷茶馆林立。中国茶文化和杭州城市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宋时,杭州西湖茶区所产的白云茶、香林茶、宝云茶均已被列为贡品。苏东坡两度在杭州为官,有诗“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恰如其分地描述出了杭城的气息。苏东坡常与高僧辩才法师在龙井狮峰山脚下的寿圣寺品茗吟诗,其手书的“老龙井”匾额至今尚存于狮峰山的岩石上,留下了千古佳话。

  南宋诗人陆游一生写了300多首茶诗,其中有名的“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正是对宋代杭城饮茶风俗的生动写照。先后到径山来参禅求学的日僧圆尔辩圆、南浦绍明等多人把径山茶和径山茶宴带回日本,启发和促进日本茶道的兴起,径山成为日本茶道之源,至今仍有不少日本茶人不远千里,源源不断地来径山寻祖祭宗。

  杭州茶叶历史在经历了唐宋年间的兴起和重大发展阶段后,在元明清时期,成为继往开来的一个重要时期。元代龙井茶初具美名,爱茶之人虞集写有《游龙井》饮茶诗,诗中“徘徊龙井上,云气起晴画。烹煎黄金芽,三咽不忍漱”的佳句广为传唱。杭州自南宋始已逐渐流行饮用散茶,明初朱元璋废止团茶,改贡散茶,清饮之风日盛,儒家茶人的清饮文化得到了极大的舒张和发展,杭城也有着相当大的引导和推动作用。明代的龙井茶已负盛名,明末清初,杭州已成为浙江最重要的茶产业集散地。

  清时,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四上龙井,题写六首龙井茶御诗,亲封“十八棵御茶树”,将西湖龙井茶上升为至尊地位。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对龙井茶情有独钟,在杭州这片奇山秀水里涌现了一大批爱茶、学茶、事茶之人,从唐至清的1200年间,涉及龙井茶的茶书就有120余种,如白居易、苏东坡、陆游、吴昌硕等文化人无不尽情泼墨,挥洒茶意,使龙井茶的文化底蕴也越发醇香弥久。后,西湖龙井茶逐渐成为中国名茶之首。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龙井茶区视察,高度关注杭州的茶文化和茶产业。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陪同外国元首来杭,龙井茶乡是必游之地;龙井茶还是我国国事活动中馈赠外国首脑的珍贵礼品,外国首脑品尝龙井茶后都赞不绝口。西湖龙井茶在中国十大名茶评比中都位居榜首,被誉为“绿茶皇后”。如今的杭州已成为我国茶叶科技和文化的交流研究中心,茶机构云集、茶产业发达、茶品牌响亮、茶名人辈出、茶文化厚重。茶作为文明的载体,承载着杭州数千年文化发展的辉煌成就。

中国作为全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为什么没有抹茶?

若不是好友的力荐,我是万万没想到原来杭州郊区的目的地,竟然就是日本抹茶以及茶道的源起。简而言之径山禅茶也就是现在正当红的抹茶的始祖,故而径山茶,也有着“禅茶”的美誉。而这一切还要从日本和径山寺的渊源说起。

也许你和我一样在去径山之前对于径山寺一无所知,其实它在历史上还是相当出名的,除了早先日本高僧圆尔辩圆将径山禅寺的宴茶方式传入日本,演变成今日的日本茶道之外,他也将中国佛教的博大精深传入了日本。

1235年,日本禅师圆尔辩圆,怀着虔诚的心来到了径山。他在径山寺习禅三年。回到日本时把径山的禅法和茶礼,也一并带了回去。对比日本今日的茶道表演,从点茶器具和礼仪,都完整继承了宋代禅院的茶礼,如今径山寺门前桌面新建的两个雕塑和石碑就是为了纪念整件事而建。

径山寺在南宋时期,就被称为“东南第一禅院”是临济宗的祖庭道场,位列江南“五山十刹”之首。南宋乾道二年(1166)孝宗皇帝游径山,亲笔书“径山兴圣万寿禅寺”可见对径山寺的重视和喜爱。

可惜的是历史上的径山寺至今还是原址的已经所剩无几,寺庙显然都是近年重修,人们也只有在门前的石像和石碑说明中去寻找历史。而这里丝毫没有影响径山寺在香客心中的地位和分量。

复建后的径山寺,简直就是脱胎换骨,一扫国内传统寺庙略显俗气的外观,而是采用了国内极为罕见的宋代建筑的风格,庄重古朴。每日的香火络绎不绝,可能更多的原因到这里祈福求学也确实灵验,一座相当有故事的寺庙。

那么为何令人心驰神往的抹茶在国内很难喝到,而我国更津津乐道的是茶叶呢?,道理很显而易见,因为抹茶的制作流程实在是太繁琐了,那么为何在日本仍然被奉为国粹,那是因为抹茶在日本也属于奢侈品,只有皇帝、贵族和极少数的高级僧侣才能够享受到,而茶道一直都是一种高雅的文化,能够喝到抹茶的绝对都是属于“文化人”。因为国情和历史的发展,我国的饮茶文化更推崇由繁至简,由高雅至通俗,真做到了同享,雅俗共赏。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茶是如何传向世界各国的?

一、早期朝鲜半岛、日本僧侣在到中国学佛的同时,传去了茶叶、茶文化;

中国茶叶和茶文化,最早通过陆路和海路东传朝鲜半岛和日本,通过僧侣传播进行禅茶一味的文化交流。由于朝鲜和中国接壤兼有陆路和海路的缘故,专家认为茶入朝鲜半岛要早于日本。

茶入朝鲜半岛约在六世纪和七世纪,新罗时代(668-935)就有大批僧人到中国学佛求法,载入中国宋代,《高僧传》的就有近30人,他们中的大部分在中国用10年左右的时间专心修学后回国传教。

他们在中国时,就接触到饮茶,并在回国时将茶和茶籽带回新罗。韩国古籍《三国史记》载:“前于新罗第27代善德女王(公元632-647年在位)时,已有茶。”善德女王属三国时代(公元18-935)末期人,故韩国饮茶不会晚于七世纪中叶。

二、朝廷、官府作为高级礼品赏赐或馈赠给来访的外国使节、嘉宾;

日本关于饮茶的最早记载见《古事记》及《奥仪抄》两书:日本圣武天皇曾于天平元年(729年)四月,召集僧侣进禁廷讲经,事毕,各赐以粉茶,人人感到荣幸。又记载当时有高僧行基(658-749),到中国学佛求法的高僧最澄,回国时带去浙东茶籽在日本播种。

三、通过贸易,输往世界各地。

作为一种经济作物,中国茶传播到世界各地:如始于西汉,从甘肃、新疆经中亚、西亚,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丝绸之路”;始于唐代、盛于明清,经中国西南入藏传到印度、尼泊尔等南亚地区的“茶马古道”;明清时代,中国开始与欧、美各国进行海上茶叶贸易,清朝初期,开创的武夷山等中国东南茶区至俄罗斯恰克图的“万里茶路”,由此可见,这些著名的茶路、茶事,都是以贸易为主的商业行为。

扩展资料:

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茶文化起源地为中国。功夫茶文化则起源于中国广东省潮汕地区。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

直到现在,中华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中国各地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潮州凤凰单丛茶、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成都的盖碗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等。 

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喜爱品茶,各国茶文化各不相同,各有千秋;中国茶文化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悠久的文明和礼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茶文化

标签: 山茶 发源地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dongkepu.com/zonghezhishi/gv0ek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