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懂科普 >

综合知识

> 给患者喂饭时错误的说法是

给患者喂饭时错误的说法是

给患者喂饭时错误的说法是

给患者喂饭时错误的说法是先喂固态食物,后喂液态食物,正确的做法是先喂液态食物,后喂固态食物。给病人喂食时宜小口喂食,以便咀嚼和吞咽;进流质者可用吸管或水壶吸吮;卧床者应使其头转向一侧;注意速度适中,温度要适宜。在医院里,受雇于患者或患者家属方,协助护士对病号进行日常护理和帮助的工作人员,也有大多从事家政服务工作。护工比起一般的保姆合适,具有更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聘请护工最好到有关部门那里聘请,比较正规。

给患者喂饭时错误的说法是先喂固态食物,后喂液态食物,正确的做法是先喂液态食物,后喂固态食物。给病人喂食时宜小口喂食,以便咀嚼和吞咽;进流质者可用吸管或水壶吸吮;卧床者应使其头转向一侧;注意速度适中,温度要适宜。在医院里,受雇于患者或患者家属方,协助护士对病号进行日常护理和帮助的工作人员,也有大多从事家政服务工作。护工比起一般的保姆合适,具有更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聘请护工最好到有关部门那里聘请,比较正规。

给患者喂饭时错误的说法是先喂固态食物,后喂液态食物,正确的做法是先喂液态食物,后喂固态食物。给病人喂食时宜小口喂食,以便咀嚼和吞咽;进流质者可用吸管或水壶吸吮;卧床者应使其头转向一侧;注意速度适中,温度要适宜。在医院里,受雇于患者或患者家属方,协助护士对病号进行日常护理和帮助的工作人员,也有大多从事家政服务工作。护工比起一般的保姆合适,具有更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聘请护工最好到有关部门那里聘请,比较正规。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家长总是追着孩子喂饭,有哪些错误的喂饭行为有人还在做?

几天邻居家的两岁男孩闹闹因胃出血去了医院,到了医院检查原来是闹闹染上了幽门螺旋杆菌。闹闹的妈妈很不解,不知道闹闹为什么会染上这个细菌。

经过医生的询问,原来闹闹的奶奶每次给闹闹喂饭时,都会先将食物嚼碎,然后再喂给闹闹。

闹闹的幽门螺旋杆菌,就是通过奶奶的唾液而传染上的,闹闹的奶奶知道前因后果后十分后悔。那么,在日常的生活中,家长们有哪些错误喂饭行为呢?

给孩子喂饭的错误行为有哪些?

1、大人咀嚼食物后喂给孩子吃。

许多老人的思想里还存留着老观念,认为孩子的肠胃很脆弱,牙齿也不牢固,如果让孩子自己咀嚼食物,会伤害到孩子。所以有一些老人会将食物放在自己的嘴里嚼碎,之后再喂给孩子吃。其实这样的行为是完全不提倡的,大人的唾液中很容易携带细菌或病毒,如果传染给孩子,孩子很容易会患上胃炎或者胃溃疡。而且长此以往,孩子很容易失去咀嚼的能力,孩子也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

2、分散孩子注意力。

有些孩子吃饭很费劲,必须要家长连哄带骗才能让孩子吃口饭,许多家长在孩子吃饭时,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看动画片,然后趁着孩子不注意的时候,将食物放进孩子的嘴里。家长的这种行为很容易损伤到孩子的气管,而且孩子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注意力更无法集中在吃饭上,孩子更不容易养成好好吃饭的习惯。

3、让孩子用手抓饭。

孩子在小的时候不会使用或者使用不好筷子和勺子,于是很多家长为了图省事,便让孩子自己用手去抓饭吃。孩子的手上有很多的细菌和病毒,孩子每天接触到很多的事物,手会触摸到很多脏东西,如果孩子将脏东西吃掉,很容易出现拉肚子、肚子疼甚至是肠胃炎。许多孩子肚子里有蛔虫,也都是因为不讲卫生,用手抓东西吃的缘故。

家长该如何培养孩子好好吃饭?

1、主动。

孩子能够好好吃饭,主要在于让孩子主动,孩子只有自己主观意识上想要吃饭,才能吃好饭。所以,家长要培养孩子吃饭的意识,不要总是给孩子喂饭吃,否则孩子会养成被别人喂饭的习惯,认为吃饭就是需要家长喂的。

2、时间固定。

孩子小时候是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孩子每天在幼儿园玩游戏,会消耗大量的体力,所以吃饭就一定要及时。要每天给孩子吃饭的时间固定,不要让孩子饥一顿饱一顿,要定时定量地让孩子吃饭,让孩子养成到点吃饭的习惯。如果孩子的胃经常感觉饥饿或撑,那么孩子很容易出现肠胃疾病。

3、地点固定。

家长应该培养孩子在固定的地点吃饭,到了吃饭的时间,就去餐厅里吃饭,不要端着饭碗坐在沙发上或床上吃饭。这不仅是用餐的基本礼仪,也可以培养孩子好好吃饭的习惯。

住院期间病人不发生感染是护理目标吗

护理诊断(nursing diagnosis),是关于个人、家庭或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以及生命过程的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是为达到预期结果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这些结果是应由负责的。

护理诊断包括四个基本元素:诊断名称、定义、诊断标准、相关因素。

诊断

以简明扼要的文字描述护理对象的健康状况(现存或潜在的),它主要以“改变”、“障碍”、“缺失”、“无效”几个特定词语描绘健康状态的变化,但无法表明变化的程度。

定义

是对名称的一种清晰地,正确的表达。为简单明了地表达诊断的意义及与其他诊断的不同处。

标准

是作出该诊断的临床判断标准。这些判断标准是一个体征,或是一个症状,或是一群症状及体征,也可能是危险因素,而这些标准是个体或团体主动表达或被观察到的反应。这可以是主观的,也可以是客观的,主观资料、客观资料有主要和次要的两种:主要资料,是诊断缺定时必须出现的;次要资料,是诊断时可能出现的。

因素

是指临床或个人所造成的健康状态改变或其他问题产生的情况。而这些通常都是“与”护理诊断“有关”的。因人类个体天然的差异性及独特性,相关因素因人因病情不同而不同,相关因素可为病理生理性的(生物的或精神的)、心理上的,与治疗有关的、情境上的(环境或个人的)、成熟上的(即年龄上的)。

护理诊断的三种陈述方式:

一部陈述

只有P,用于健康的护理诊断。

(1)现存的:健康资料显示目前存在的健康问题。

(2)潜在的:健康资料显示有危害护理对象的因素存在,不采取护理措施将会发生的问题。陈述形式为:“有……危险”。

(3)可能的:有可疑的因素存在,但缺乏有力的资料支持,或有关原因不明。陈述形式为:“有……可能”。

(4)健康的:是对个体、家庭或社区具有向更高健康水平发展潜能的描述。陈述方式为:“潜在的……增强”,“执行……有效”。

二部陈述

即PE公式。如皮肤完整性受损:与长期卧床有关。PS用于现存和高危的护理诊断。

三部陈述

即PES公式:P(problem)问题即护理诊断的名称、E(etiology)病因即相关因素、S(symptoms or signs)症状和体征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

1.意识障碍 与脑水肿所致大脑功能受损有关

目标:患者意识障碍程度逐渐减轻,或意识清楚。

(1)严密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变化,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及呕吐物的性状与量,预防消化道出血和脑疝发生。

(2)使用气垫床,保持床单整洁、干燥,取平卧位或侧卧位,取下活动性义齿,定时翻身拍背,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和吸痰。

(3)给予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补充足够水分,鼻饲流质者应进行正确的鼻饲流程和管道护理。

(4)谵妄躁动者加床栏,必要时适当约束,防止坠床和自伤或伤害他人。

2.自理缺陷 与医源性、偏瘫或共济失调有关。

目标:患者能适应自理能力降低的状态,住院期间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1)给病人讲解清洁护理的重要性。

(2)做好晨晚间护理:洗脸、洗手、口腔护理、温水擦背、会阴檫洗、温水泡脚等增加病人舒适感。

(3)操作时注意保暖,避免暴露病人过久,预防感冒。

(4)保持床单元清洁、干燥。

(5)协助进食、穿衣、入厕等生活护理。

3.疼痛 与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症或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有关。

目标:病人能叙述加重或激发头痛的原因并能设法避免;头痛发作次数减少或程度减轻。

(1)向病人解释疼痛的原因。

(2)提供安静、舒适、光线柔和的环境,避免环境刺激,加重头痛。

(3)安慰病人,消除其紧张情绪,鼓励病人保持最佳心理状态。

(4)遵医嘱给予脱水剂和止痛剂,并观察用药后反应

(5)做各种操作规程时动作要轻巧,以免加重病人疼痛。

(6)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术,如:听音乐、分散注意力等。

4.营养失调:代于机体需要量 与吞咽困难、意识障碍等各种原因导致营养素摄入不足、消耗增加或丢失过多有关。

目标:机体获得足够热量,水电解质和各种营养物质,营养状态改善。

(1)协助病人采取舒适的体位,饭前保持心情愉快。

(2)选择软饭或半流汁,避免粗糙、干硬、辛辣的食物。

(3)给病人提供充足的进餐时间:喂饭速度要慢,每次喂食量要小,让病人充分咀嚼,吞咽后再继续喂。

(4)在进食期间保持安静,避免分散病人注意力。

(5)进食时,嘱病人不要说话,以免引起误吸。

(6)喂药前,将药片研碎,以利吞咽。

(7)准备好吸引器于病人床前,以防误吸。

(8)面瘫病人,应将食物放入健侧的舌后方。

(9)脑出血恢复期病人,鼓励并协助其自行进食,嘱病人细嚼慢咽,避免误吸。

(10)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鼻饲流质。

5.语言沟通障碍 与大脑语言中枢功能受损有关。

目标:患者能配合进行语言康复训练,语言表达能力逐步恢复正常。

(1)给病人解释不能说话的原因。

(2)注意保护病人的自尊心,因无法表达自己的需要及感情常使病人十分自卑。

(3)与病人交谈时要有耐心,态度要和蔼,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气氛,以免病人紧张或急躁。

(4)为病人提供安静的交流环境,给病人足够的时间做出反应

(5)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沟通方法,可以使用身体语言,给病人清楚、简单的指导。

(6)鼓励病人采取任何方式向工作人员及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

(7)可利用卡片、笔、本、手势、图片,提供简单而满意的双向交流方式。使用一些相应的提示物,如说床时指一下床等等

(8)尽量提问一些简单的问题,可以让病人用“是”、“否”或者点头,摇头来回答。利用读唇语获得病人要表达的信息。

(9)以轻松的、非指责性的方式为病人提供护理。指出取得的进步,鼓励病人。

(10)鼓励家属与病人交流。

6.躯体移动障碍 与脑缺血、缺氧导致运动功能受损有关。

目标:患者能适应卧床状态,配合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逐渐加强。

(1)给病人讲解活动的重要性。

(2)保持关节功能位,防止关节变形而失去正常功能。

(3)每2h~4h改变一次体位。

(4)每日做3-4次四肢的主动和被动活动锻炼。

(5)随着病情的稳定和肌张力的增加,逐渐增加肢体活动量。

(6)教会病人及家属锻炼和翻身的技巧。

(7)脑出血恢复期鼓励并协助病人做渐进性活动:

①协助病人在床上慢慢坐起。

②坐在床沿摆动腿部数分钟。

③下床时,使用辅助器具或由人搀扶。

④活动时间要逐渐延长。

(8)鼓励病人使用健侧手臂从事自我照顾的活动,并协助患侧手臂进行活动,促进功能恢复。

(9)加强对病人的保护,下床活动初期需有人陪伴,防止损伤。

7.吞咽障碍:与意识障碍或延髓麻痹有关。

目标:患者能掌握正确进食方式,不发生误吸,吞咽功能恢复正常。

措施:(1)评估吞咽障碍的程度。

(2)饮食护理:选择软饭,糊状或半流食物,避免粗糙干硬,刺激性食物。少量多餐,提供充分进食时间,进食后保持坐立位30-60min。必要时给予鼻饲。

(3)防止窒息:避免分散注意力,不用吸水管,床旁备吸引装置,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或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8.有受伤的危险 与意识模糊、肌无力、感觉缺失、大脑功能受损有关。

目标:患者能描述导致受伤的原因,并采取积极应对措施,不发生受伤。

(1)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每2~4h更换一次体位,每次改变体位时需监测血压、心率。

(2)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深呼吸和有效的咳嗽,必要时吸痰及提供呼吸支持。

(3)避免增加颅内压如保持情绪稳定,防止便秘。

(4)急性期病人体力活动,病情平稳后根据病人体力逐渐增加活动。

(5)观察病人体温,高热时给予降温措施。

(6)使用气垫床、垫枕以预防皮肤损伤。

(7)使用保护性约束,如床档、约束带,以防止病人受伤同时又允许其适当活动。

(8)把病人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病人伸手可及处,病人活动时适当提供帮助,保持周围环境中无障碍物。

9.有误吸的危险 与吞咽障碍有关。

目标:患者能描述引起误吸的原因并积极应对,不发生误吸。

(1)进食时,协助病人采用舒适体位,并将床头轻度抬高。

(2)喂饭动作要轻巧,给病人充分吞咽的时间。

(3)药物需研碎后再服用,以利吞咽。

(4)饭前一小时协助病人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

(5)指导病人正确使用饮水管,吸水时勿用力过猛,防止呛咳。

(6)进食前,床边备好吸引器,如有误吸,及时吸出。

(7)严重吞咽困难者,遵医嘱给予鼻饲。

10.便秘 与长期卧床、肠蠕动减少有关。

目标:患者能描述预防便秘的措施,不发生便秘或便秘时得到及时解决。

(1)指导病人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增加病人食物中的纤维素含量。

(2)保证充足的液体入量。鼓励病人多饮水,每天>1500ml。

(3)排便时,如果病情允许可以抬高床头,协助病人坐在便盆上排便。

(4)排便时不要太用力,可在排便用力时呼气,以预防生命体征发生改变。

(5)不习惯床上排便的病人,应向其讲明病情及需要在床上排便的理由,并在病人排便时用屏风遮挡,信号灯放在伸手易拿到的地方,然后工作人员离开,避免干扰病人。每日顺肠蠕动方向按摩腹部数次,增加肠蠕动,促进排便。

(6)在病人病情允许的范围内适当增加活动量。

(7)遵医嘱给大便软化剂或缓泻剂,必要时灌肠。

11.有感染的危险 与长期卧床、吞咽功能障碍引起坠积性肺炎、长时间留置导尿管、气管切开有关。

目标:患者能描述可能导致感染的原因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不发生感染。

(1)进食时协助病人采取舒适的体位。

(2)指导卧床病人进行深呼吸,恢复期病人鼓励多活动。

(3)注意口腔、会卫生。

(4)定时给病人翻身、拍背,由下向上,由外向内,并鼓励咳痰。

(5)气管切开处定时换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6)需要导尿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避免交叉感染、定时夹闭尿管,训练膀胱机能。

(7)维持足够的营养、水分和维生素。

(8)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减少污染机会。

1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偏瘫、感觉障碍有关。

目标:患者能叙述可能导致皮肤受损或压疮的原因,住院期间不发生压疮。

(1)避免局期受压,定时翻身。

(2)保持皮肤和床单元清洁、干燥,及时更换潮湿的衣服及被褥。

(3)有条件时使用安普贴薄膜保护易受压处皮肤。

(4)长期卧床的病人使用气垫床。

13.体温过高 与病毒感染、体温中枢受损有关。

目标:体温能得到有效控制,力求降至正常范围。

(1) 监测体温变化,观察热型。

(2)卧床休息,减少机体消耗。

(3)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药物降温。生命体征变化,并做好记录。

(4)降温过程中出汗时及时擦干皮肤,随时更换衣物,保持皮肤和床单元干燥,注意降温后反应,避免虚脱。

(5) 降温处理30min后测量体温。

(6)补充水分防止脱水,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营养丰富的半流质或软食。

(7)做好口腔护理。(修订2011-10-3临床护理实践指南第四章症状护理-发热护理)

14.排尿异常:尿失禁、尿潴留 与排尿功能受损有关。

目标:患者留置尿管期间不发生相关并发症,力求排尿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1)留置尿管的病人保持会清洁。

(2)病情应许鼓励病人多饮水,每天>2000ml。

(3)更换尿袋时,注意无菌操作,保持尿袋位置低于耻骨联合。

(4)制定病人排尿时间表,以避免膀胱过度充盈。

(5)尿失禁的病人要及时更换尿垫,并清洗会阴,防止皮肤破损。

(6)提醒饭后少喝水,睡前先排尿,夜间定时叫醒病人排尿。

15.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咳嗽无力及气管分泌物增多有关。

目标:病人能有效咳嗽咳痰,及时清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

(1)密切观察病情,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躁动不安、心率加快、发绀,应立即吸氧。

(2)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

(3)定时翻身、叩背。

(4)嘱病人保持安静,以减少氧的消耗。

(5)探视,减少交叉感染。

(6)必要时气管切开,使用人工呼吸机。

16.焦虑 与担心预后有关。

目标:患者住院期间情绪稳定,能采取有效方法应对或缓解焦虑。

(1)认识到病人的焦虑,承认病人的感受,对病人表示理解。

(2)主动向病人介绍环境,消除病人的陌生和紧张感。

(3)耐心向病人解释病情,消除心理紧张和顾虑,使能积极配合治疗和得到充分休息。

(4)使病人感到安全,必要时陪伴病人。

(5)经常巡视病房,了解病人的需要,帮助病人解决问题,鼓励病人当产生焦虑时告诉工作人员。

(6)通过连续性护理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7)说话速度要慢,语调要平静,尽量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

(8) 保持环境安静,避免让其他焦虑病人接触

(9)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术,如:缓慢的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音乐等。

17.知识缺乏 缺乏与疾病相关知识

目标:患者能描述疾病相关知识

(1)通过交谈确认病人对疾病和未来生活方式的顾虑,针对病人的顾虑给予解释或指导。

(2)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病人介绍病程及治疗。

(3)定时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提供适合病人所需的学习材料。

(4)鼓励病人提出问题,耐心给予解答。

18.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与意识障碍、偏瘫所致长期卧床有关。

目标:患者不发生肢体挛缩畸形等并发症。

(1) 早起康复干预:脑梗死只要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48小时后即可进行。脑出血可在病后10-14天开始。(重视患侧刺激和保护,保持良好的肢体位置,翻身和床上运动训练。

(2) 恢复期康复训练

(3) 综合康复治疗:针灸、理疗、按摩

给病人喂饭、喂水应做好哪些准备?

有些疾病患者,如偏瘫、痴呆、精神疾病患者,因病情而不能进餐者,需要护理人员(括家人)耐心的喂饭、喂水,以保证机体摄入必需的营养物质、水和电解质,促进病人康复和延长寿命。喂饭、喂水要根据病人的特点和心理状态,照顾到他的情绪,既要让他吃得可口,又要让他吃得开心,因此,喂饭、喂水是有一定要求的。下面介绍合理的喂饭和喂水的操作程序。

(1)喂饭前:

①环境的准备:卧室内应移去一切污物,如便盆、污尿布等,保持整洁无臭味。根据病人的爱好可播放一些音乐或戏曲等,使病人保持良好的情绪。

②饭菜的准备:根据病情和病人的咀嚼能力,饭菜要既有营养又有色、香、味,软硬适中,温度恰好,以促进病人的食欲,便于消化吸收。

③病人的准备:对卧床病人饭前按需要给予便器,用后撤去,协助用温水洗手,能坐起的尽量扶助坐起进食,不能坐起的可用枕头将头稍垫高,偏向一侧。病人胸前铺上餐巾(毛巾)。

④护理人员的准备:衣服整洁,洗净双手。

(2)喂饭时:护理人员态度要和蔼亲切,为了鼓励进食,要适当赞赏饭菜可口、味道鲜美;对咀嚼能力差的病人,要特别耐心,速度恰当,要求病人细嚼慢咽;进食时,不要与病人讲话,以免误咽食物入气管而引起呛咳,甚至引起窒息。对胃口特别好的病人要适当控制进食量,提倡少量多餐;对进食流汁的病人,可用小壶或吸管让病人自己吸吮,注意不要吸入过多空气。

(3)进食后:协助病人洗脸、漱口或作口腔护理,食后不要立即睡下,小坐片刻后,再扶助病人睡下,整理好被褥。

(4)喂水的用具:可用小茶壶喂水,如有带刻度的喂水壶更好,便于了解每天饮水量,或用弯头吸管(可任意弯曲成不同的角度)给病人吸水。

(5)对昏迷或其他原因不能由口进食者,可采用鼻饲法灌注食物和水。

坐在轮椅上可以给病人喂流食吗?

给病人喂饭最好是坐位,无论是坐在什么地方,都可以喂食,注意防止呛咳

精神病护理学

精神病是一种长期的慢性疾病,家属需要逐步适应自己的新角色,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此外,家属要多了解精神病人的家庭生活该怎么安排,做好精神病的预防护理,以防精神病病情再次复发。

1.根据病情,结合患者的体力,兴趣与专长,安排适宜的工娱活动,在活动中随时给予精神鼓励,热情辅导,以提高其兴趣。对精神病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医疗护理外,应该进行一些工娱护理,以引导改变病人的思维心境。以下给出一些工娱护理的方法。

2.对一般患者宜安排轻松愉快的娱乐活动和简易的手工劳作。如观看电视、电影、文艺演出,散步、看画报、糊信封(药袋)、拆纱头、户外除草、清洁环境等,使患者转移病态思维和放松思想情绪,感到自己有胜任工作的能力。

3.对忧郁、情绪低沉的患者,宜安置在人多、气氛活跃的环境中,选择色彩鲜艳的品种进行工疗,并让他们参加热情奔放、欢乐愉快的娱疗活动。

4.兴奋激动的患者,宜安排在人少、单调安静的环境中,选择患者愿意做的项目进行工疗,避免参加易引起兴奋的文娱活动。

5.对慢性衰退的患者,宜安排简单刻板的工疗项目,督促训练患者活动,使患者的智能,行为等精神状态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6.对有特长或康复期患者,可安排较为复杂的工娱活动,如排练文艺节目、绘画、球类比赛、缝纫、编结、制作精细的工艺品等。这些有利于患者智能的锻炼,工作能力的恢复,生活兴趣的提高,从而为其出院,重返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7.在组织患者户外活动时,应根据病情选择对象。做到“三防”(防消极、防冲动、防逃跑)患者重点看护或另行组织,严重者暂不予户外活动。

8.对服药量较多,体质较弱的患者不宜直接参加剧烈的活动,如接力赛跑、球赛、拔河。舞蹈等,可组织他们在旁观看。在活动过程中还须防止意外,做好应急处理。

9.在工疗过程中,应经常查点工疗用具,若有缺少,必须及时追查寻找,严防突然意外事件发生。

要时刻密切观察精神病患者的病情状况了解其存在的心理问题与需求,精神病患者提出的需求,能够办到的一定要力求办到,不能办到的应向精神病患者讲明情况以求得理解,最好用婉转的讲话技巧说服之。尽量减轻和消除精神病患者的不安心理,融洽护患关系,使他们体会到人们的关心、温暖而安心住院。

精神症单纯型也叫简单型。这种类型病人基本特点是:发病年龄小,青少年起病。绝大多数起病缓慢,持续进行。早期症状持续时间长,表现为日益加重的孤僻、被动、生活懒散,活动减少,情感淡漠,对亲友冷淡,行为退缩,日益脱离现实生活。单纯型是精神症预后最差的类型。病人一般无突出的幻觉、妄想症状,很少有兴奋、打闹行为。此型病人早期常不被人注意,往往病情发展较为严重时才被发现。

对单纯型精神症的病人护理的关键是早发现,尽早地带病人到医院接受系统的治疗。由于此型起病缓慢,开始又表现为不引人注意的阴性症状,因此早发现常取决于家属对病人的关心程度。若能及时觉察到病人与以往不同的行为,识别出病人的异常表现,及时带病人到医药检查确诊,使病人得到早期的治疗,还是能够争取获得较好疗效的。

单纯型精神症的病程较长,家属在护理上应作好长期的打算。病人经治疗症状好转后,一定要带病人定期门诊复查,并坚持长期的药物维持治疗,切不可随意停药或减药。同时要给予病人康复训练指导,争取保留病人的某些生活、劳动技能,例如为病人安排好作息时间,指导病人料理自己的生活,督促病人进行一些简单的劳动,从而延缓精神衰退的进展。

否认心理 精神病护理精神病人会给家庭的其他会员造成巨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由于精神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所以家属对病人易产生不良的态度和行为,常见的心理误区有:

精神病人的早期症状大多表现孤僻、生活懒散,性格改变、工作或学习能力下降、失眠等等。当家中有人出现上述现象时,家庭的其他成员由于缺乏精神疾病的常识以及没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常常否认病人这一系列的言行是精神病的早期症状。而总是往好的方面想,简单或错误地认为是“个性问题”或“思想问题”,耽误了冶疗精神病的时机。

忌讳心理

当病人的言行已表现出明显的异常时,家属才意识到他(她)患了精神病。但是,他们在焦虑、不安和恐慌之际,又生怕别人知道家中有人患了精神病,担心病人的婚姻和前途受到影响,所以,常常忌讳带病人到医院诊治。更有甚者抱侥幸心理,希望病人能不治自愈。

迷信心理

当患者出现幻觉、妄想,兴奋躁动、行为异常等精神症状时,家庭成员由于缺乏精神卫生常识,而错误地认为是撞鬼或中邪,大搞迷信活动,既延误了病情,又耗费了财力和物力。当病人治疗效果欠佳时,迷信江湖游医的“包冶”谎言,服偏方,秘方,使病情迁延难愈。

求治心理

病人症状加重后,家属已不可能顾及面子,开始懊悔自己的无知延误了治疗,于是迫切请求治疗,以减轻内心的自我责备。但过份的懊悔以及对治疗过于性急,无助于病人的康复。

厌倦心理

精神病人若不作系统,持久的治疗,就可转为慢性,有的患者还会反复发作。在这种情配下,有的家属开始对病人产生厌倦心理;不再送病人住院治疗,不督促他们长期;按时按量服药。

迁就心理

精神病人康复期的主要治疗手段是康复锻炼,康复治疗包括音乐,体育治疗,工疗等,以避免患者的社会功能受损,促进其早日康复。有的家属则认为患者有病,需要休养,而不让他们做事和工作,劳动,甚至连生活都给予照顾,百般迁就患者。

家属的这些心态和行为对于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是极为不利的。如果家庭能给病人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更多的关心,就有利于病情的缓解,减少复发,并降低对家庭、他人和社会的潜在危害,提高精神病人的生活质量。

精神病主要是人的大脑功能紊乱,不能控制自身行为的一种疾病。其主要表现为感觉、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异常,因而失去了正常的生活方式,也不能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甚至会妨碍社会治安。

1.对病人要随时看管和照顾,并要关心、体贴,做好思想工作。不要在病人面前交头接耳,使病人产生猜疑,精神受刺激而导致发病。要严密观察发病的诱因和先兆(例如自言自语等)。一发现有发病可能,即要做好预防工作,可给予镇静药。对狂躁的病人要随时跟随保护,及时藏好家中各种危险物品,防止自伤和伤人。精神病病人往往不相信自己患有精神病,大多数病人会拒绝治疗。因此,有些轻型的精神病可以在家中治疗,以减少对病人过多的刺激。为此,病人家属要掌握以下五个要点:

2.加强病人的饮食管理,适当给以营养丰富的饮食。对拒食者要劝其进食,食欲旺盛者要适当,做到合理定量。食品要以质软易消化的为主,不要吃带骨刺的食物。同时,要防止患者吃得太快,以免产生误咽或呃逆。

3.搞好病人的个人卫生。有些病人生活不能自理,家属应耐心协助,定期为病人洗澡、和理发,帮助病人洗脸、漱口、梳头等。对于女病人,要管好月经期卫生。注意防止病人受凉,随着天气的变化,给病人适时加衣、盖被。被子要经常晾晒,室内空气要流通。定时诱导病、小便,并观察便形,掌握次数。

4.鼓励病人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并促使其合群,爱与家属接近、交谈和充分暴露自己的思想。要多引导病人参加家庭的集体活动,做些手工方面的操作及适当的家务劳动,以训练其技能,陶冶其性格。要随时观察了解病人情绪,及时安慰并消除各种不良刺激,使其精神愉快。还可定时陪病人欣赏室内外花木,欣赏大自然风景,或外出散步,以及一同下棋等。总之,要适当满足病人的需要,消除其精神痛苦,以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5.要坚持给病人服药。家属应现场监督病人服药,防止病人将药物含在舌下及口腔的两颊部,待家属不在时,将药吐掉。

讲话的态度要专注而亲切,即使他看来注意力分散,也不要忽视他。讲话要缓慢、平和,内容要简明。如果要向他提问题,或吩咐他做事,每次只能说一件事。一下子说好几件事,就会使他无所适从。

经常用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你对他的关怀和挚爱,有时谈谈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或许可以创造一个比较愉快的气氛。

不论他在生活和工作中取得了多么微小的进步,都应加以鼓励,借此重建患者的自尊和自信,尽量避免抱怨和责备。

对于患者明显脱离现实的想法,不要试图去说服他,更不要同他争辩或嘲笑他,这样做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招致麻烦。

培养患者更多的兴趣爱好,适当地为患者提供社交的机会,并鼓励他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在与患者充分协商的基础上,为患者制定一个生活日程表。精神病是一种长期的慢性疾病,家属需要逐步适应自己的新角色,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心理支持

安全管理心理支持能增强病人的防御功能,增加其安全感,减轻焦虑恐惧的情绪。具体做法是:保持和睦的家庭气氛,尊重和理解病人,给病人以关心、鼓励、安慰,为他的某些病征作出解释,对他担心的事情提供保证。

精神病人在幻觉妄想支配下,可能会出现攻击他人、自杀、毁物等行为。还有的病人不承认有病,不安心留在家里,常伺机外走。因此,对病人的安全管理十分重要。在病人症状明显或病情不稳定的阶段,要有专人看护,有严重自杀企图和外走观念的要不离视线,一切对病人生命有威胁的物品不能带入病人的房间或活动场所。

服药

药物治疗是精神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所以要保证药物按量服入。但病人因否认自己有病,或认为药物有毒,或不能耐受药物副作用,常表现出拒药和藏药行为。因此,病人的药物应由亲属保管,服药要有专人督促检查,每次服药后要检查口腔及指缝,以防藏药或吐药,特别要注意防止病人蓄积药物后一次吞服自杀。服药后出现的如头晕、口干、流诞、便秘

等一般性反应,无须特殊处理,如出现双手震颤、坐立不安、动作迟缓、吞咽困难等,要去医院,医生会给予相应的处理。服药时间最好是中午饭后或晚上睡觉前,服药后要适当作息,最好不要外出。

饮食

精神病人有的认为食物有毒,拒绝进食,有的自称有罪而不肯进食,还有的病人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出现吞咽困难而影响进食,因此要根据病人的病情采取不同的方法,以保证病人营养的需要。认为食物有毒的可叫人先吃几口示范给病人看;自称有罪的可将饭菜搅拌在一起使其看上去像剩饭菜,劝慰病人服用;吞咽困难的要改用软食或流体食物,让病人缓慢进食。以上种种均不奏效,可给以鼻饲或去医院静脉输液。另外,有的病人出现乱食或暴饮暴食,要及时予以制止和。病人在进食时可能会出现噎食现象,一旦出现,要立即解救。

活动与睡眠

精神病人因意志活动减退,多表现为懒散、孤僻、回避社交,还有的病人专注于幻觉妄想的病态体验中,也喜卧床。因此,要督促病人参加活动,还应做一些简单轻微的劳动,这对于改善症状、增进食欲、解除便秘和促进睡眠都有益处。睡眠属于保护性抑制过程,睡眠的好坏预示着病人的病情好转、波动或加剧。因此,要巩固治疗效果,就要保证病人的睡眠,为病人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并按作息时间就寝,保持环境的安静,保持室内适当的温度与通风,睡前不进行有刺激性的谈话等。如病人实在入睡困难,可给予适当的药物催眠。

康复训练

当病人症状得以控制、自知力开始恢复时,要训练病人自己管理自己的衣、食、住、行,传授一定的疾病治疗知识,指导他如何调整心态,平衡压力,教会他控制情绪和进行人际交往的方法,以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

专家建议

精神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情感方面的因素,所以精神病的治疗必不可少的需要用到心理的一些疗法。针对感应性精神病的治疗,广州海军医院精神科的王文亮教授指出,精神病患者需要的不仅是一些医药的治疗,更多还是需要身边的亲人家属在心理上的安抚与帮助。

否认心态。精神病人早期多表现孤僻、懒散、暴躁、与亲人感情疏远、工作及学习能力下降等。当家中有人出现上述变化时,家庭中其他成员由于毫无心理准备和缺乏精神病常识,会否认这是一种精神病的先兆,而把病人的这些表现当成“个性问题”或“思想问题”。因此,不去找医生咨询,而是想方设法找原因,对病态给予“合理化”解释。处处顺着病人做“思想工作”,从而延误了早期诊断和治疗。

掩盖心态。当病人的言行已经明显异常了,家属才意识到他患了精神病。他们情绪焦急,心情恐慌,生怕别人知道家中有人患了精神病而有失“体面”,并担心病人的婚姻和前途受到影响。因此,采取一些掩盖措施,不带病人去精神病专科看病,仅求治于一般医院的内科或神经科,或私下找精神科医生,还要叮嘱医生替他们“保密”。有些甚至抱侥幸心理,希望不治自愈。

心急乱投医心态。病情加重以后,许多病人表现伤人、毁物、外逃、闹得家庭和单位不得安宁。病人的言行已无法管束,掩盖病情的种种做法宣告失败。此时家属已不可能顾及“面子”,心急如焚、急切求治,希望速战速决,力求根治。有的家属送病人住进精神病院后,不顾医护人员劝说三天两头探视,总觉得病人的病情好得不够快、要求医生换药治疗。有的看到治疗效果不明显,便责怪医生技术不行,欲另求高明。有的过早地接病人出院,另图良方。有的盲目相信报刊上的一些虚假广告和社会上的传闻,不远千里求医讨药。有的不惜花钱给病人买“补品”。这种心急乱投医的心态严重干扰了病人早期的系统治疗,弊多利少。

上述不良心态根源在于缺乏精神卫生常识、对精神病的耻辱感和恐惧害怕心理。那么面对精神异常的家属成员,家属该如何正确处理与对待呢?

首先,应弄清精神异常的性质与程度。若发现确实存在某些奇异的征象时,家属应及时找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咨询,弄清精神异常的性质和程度,并征求医生对处理的建议。

第二,抢时间尽早让病人就医,不要拖延或回避。切不可求神拜佛、请巫医神汉打卦,否则不仅会使病人遭受身体上的折磨、精神上的痛苦,更重要的是耽误了治疗,拖延了病情,增加了疾病治愈的难度。

第三,做好家庭护理,给予心理支持。家庭护理不仅包括对患者生活上的关照,督促其按医嘱服药,更重要的是给患者以心理上的鼓励与支持。家庭成员是精神病人最密切的接触者,是最重要的心理保护资源,家庭的态度与治疗是否及时、系统及治疗的成败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家庭成员应在充分谅解精神病人各种病态言行的基础上,关心爱护病人,尊重病人的人格,予以感情的支持和心灵上的慰藉,让病人感到家庭温暖,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心态,这对于促进疾病的恢复会起到良好的作用。

精神疾病患者饮食障碍的护理在住院期间,不少精神疾病患者因饮食障碍而出现病情的反复,甚至会出现一些意外,故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1 受妄想支配怀疑食物有毒而不肯进食时,可让患者参加分饭,也可让其与其他病友共同进餐,并允许他任选饭菜,还可以当着患者的面先尝几口患者的饭菜,以增加其安全感。

2 对有罪恶妄想的患者,可将饭菜搅乱,让他以为是残食饭菜而吃下去。应加强管理,油污桶应放在病区之外,防止患者食剩饭、脏食而发生躯体疾病。

3

对情绪抑郁、饮食不良的患者,应予以劝解,要了解患者的心境,给以关心同情,要多谈人生的美好,提高对生活的兴趣,努力说服患者自动进食。应选择容易消化的食品,注意食品的色、香、味,以刺激食欲,并加强诱导,用促进食欲的语言、与他人一同用餐以及喂食等方法增加患者对饮食的兴趣。

4 兴奋患者应与其他人分餐,保持进食环境安静,尽量避免外界环境的刺激,使其安心进食,并有专人护理,必要时可给予喂饭。

5 对食量过大不能自理的患者,应专人管理,避免用带刺、带骨的食品。食品应软,易消化,温度适宜,劝导患者细嚼慢咽,防食物梗噎。禁止给患者过硬的食物及水果。对暴食患者要适当节制其饮食,为其配餐时控制食物量,防止患者向其他人讨要食物。

6 当药物反应引起吞咽困难时,应及时报告医生,予以适当处理,同时暂不进食或缓慢进食,防梗噎,避免催促;老年患者要看护其缓慢进食,食品应软,注意选择易消化食品。

7 疑病症或疑病妄想患者,认为自己的胃肠道有病或患了不治之症,甚至胃肠道已经溃烂而不能进食,可予暗示其病已逐渐好转,并调整饮食的花色、品种,如牛奶、软饭等,使患者易于接受。

饮食对于人类的意义,不仅在于满足需要和维持生命,更重要的是通过摄取食物后,供给机体营养,维持各器官的生理功能,促进生长发育,修复组织,提高机体免疫力,达到预防疾病和保持健康的目的。精神疾病的饮食与治疗的实施有着密切的联系,了解患者的饮食状况,分析患者饮食障碍的原因,可以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有效的信息。加强饮食护理在这些方面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干预,对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具有重大的意义。

步骤

编辑

一、首先,病人及家属要了解一些精神卫生知识和概念,提高自我防御能力。

二、之后,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和处理好周围的人际关系,更好的适应社会、家庭生活和工作。

三、再者,树立信心,消除思想顾虑和自卑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适应及自我调节能力。

四、继而,严格按时按量遵医嘱服药,不要认为病情轻了,好了,就擅自减、停服药,要始终与医生保持联系,由医生根据病情指导调整和减停服药。

五、然后,适当体育锻炼及文娱活动,尽可能多干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杜绝饮酒、控制吸烟、注意休息、避免精神刺激,保持心态平衡。

六、最后,许多病人秋冬或开春季节病情易反复,这与气候变化,病人一时不能适应有关。因此,当季节转换时,及时增添衣物,平时加强体质锻炼,亦可防止或减少发病。

给我介绍一下全身瘫痪。

瘫痪是指因运动神经系统受到损害,以致躯体丧失随意运动。依据程度不同分为: (1)全瘫:完全不能作随意运动。常见于小儿麻痹症、创伤等疾病后。 (2)轻瘫:运动范围受和肌力减低。常见于脑梗塞后。 (3)单瘫:侵及一个肢体。常见于脑血管意外后。 (4)偏瘫:侵及身体的一侧。常见于小儿麻痹症、脑肿瘤。 (5)截瘫:侵及身体两侧的对称部位(如两下弦)。常见于腰椎外伤后。 (6)面瘫:侵及面掉经一侧。常见于倍尔氏病或外伤。 依据瘫痪的病变部位不同又分为: (1)硬瘫:侵及脊髓前角细胞以上至大脑皮层各部位锥体系统的疾患,又称为中枢性瘫痪或痉挛性瘫痪。 (2)软瘫:俊及脊髓前角细胞以下脊髓神经疾患以及颅神经运动核以下末梢神经疾患,又称为周围性瘫痪或弛缓性瘫痪。 家庭护理的主要措施: (1)一般护理。 ①合理安排病人的生活。如作息时间、治疗计划、文娱活动,生活必需品放在病人既能顺手取到,也能顺利放回的地方。 ②合理安排病人的饮食。根据疾病特点,保证充足而适当的营养,定时、定量,注意色香味。 ③给面瘫病人喂饭时,要从健侧慢慢往口中送入,注意锻炼其吞咽动作,切勿在病人吃饭时与之交谈,以免引起呛咳或使食物误入气管而造成意外。 ④加强个人卫生,协助其洗头洗澡、刷牙洗脸、换衣等。 ⑤注意保暖和安全,防止坠床。 (2)预防并发症。 ①预防褥疮:a.每隔2~3小时帮助病人翻身一次,更换卧姿; b.避免皮肤受压过久,以防局部组织坏死; c.保持病人皮肤完整,避免损伤; d.被褥、床垫要平整无皱,柔软; e.床面勿留任何食物残渣; f.常用温水擦澡; g.轻轻按摩骨头突出部分,但要防止揉破皮肤; f.必要时垫以气圈。 ②防止肺炎:给病人喂水喂饭时要耐心,不能操之过急;给病入翻身时,可用手捶捶背部或轻轻拍打背部,鼓励病人多作咳嗽动作,睡眠时以侧卧为佳。 ③防止肌肉萎缩:a.鼓励病人主动作肢体活动; b.帮助病人作肢体被动活动,如伸屈运动、按摩肌肉等。 ④防止血栓形成:a.每晚用温水给病人泡脚, b.协助病人做下肢活动; c.对下肢行按摩疗法; e.适当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或潘生丁。 ⑤防止便秘: a.进食易消化、富营养的食物,如鸡蛋、豆腐、鸡汤、玉米面等; b.进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芹菜、萝卜、白菜、油菜、苹果、桔、山楂等。 ⑥防止口腔感染:a.晨起用淡盐水漱口或擦洗口腔; b.协助病人饭后漱口刷牙; c.适当用口泰液、朵贝尔氏液漱口。 ⑦防止泌尿系感染: a.鼓励病人多饮水,尿量每天不低于1500毫升左右; b.不憋尿,及时排尿; c.女性病人注意外阴清洁,必要时用1:5000PP水擦洗。 ⑧防止精神衰退:注意病人的精神护理,给病人以体贴、关怀、照顾,使病人感到温暖、不孤寂,充满信心。 (3)康复治疗和护理。 ①瘫痪病人康复期应早期加强肢体功能锻炼,开始时动作要慢,先在床上作被动运动,逐步下床作室内活动,再至户外运动,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②康复期医疗体育锻炼: a.被动运动,靠器械完成,病人不在患部作肌肉的主动收缩; b.主动—辅助运动:在家人帮助和机械装置的辅助下,病人通过主动收缩所完成的操练; c.主动运动:在不加阻力或辅助的情况下,病人自己完成操练; d.抵抗运动:在有阻力的情况下,病人所完成的主动运动; e.牵张运动:用被动或主动的强制件动作完成的操练; f.精细运动:主要为手指、手腕的活动锻炼。目前家用康复治疗器械已间世,可根据病情选购使用。 ③恢复阶段早期:在家人协助下,通过被动运动防止姿势挛缩,强调肩部外展和外旋活动,后部作伸直与屈曲活动,前臂作旋转活动,腕部作背屈活动,手指作伸展活动。病人的膝关节下方应置一小枕,使踝及膝关节各呈屈曲;再用一块足档板支撑起垂足,并解除曾被的压力,便踝关节维持在900位置,以防下肢外旋和垂足。在下肢被动运动的常规手法中,应包括踝部的外展、伸直和内旋,膝部的伸展、屈曲及踝部的背屈等活动。家人在协助病人作被动运动时,可配合按摩、推拿、揉捏等手法,刺激神经机能,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关节挛缩及肌肉萎缩。 (4)健侧肢体应进行主动活动,防止废用性萎缩: a.病人用健侧手抬举患侧上肢,上下活动,最好在头部上方悬吊一横竿或绳子,也可沿床两侧固定一根光滑的木条,病人借此作上肢的简单操练,并不断地在床上改变体位; b.鼓励和教会病人多多使用未受累的手,自己进食、穿衣和大小便,有助于功能恢复。 c.病人恢复到一定程度时应增加联合运动、精细活动和大功能活动,并为职业性劳动作准备。 (5)晨练方法可选择五禽戏、铁布衫功、强壮功、内养功、仙人穿衣功等。 (6)在功能训练与体育锻炼中,要注意观察病要有人帮助其锻炼。 (7)记录锻炼效果,定期请体疗科医师复查与指导。 (8)耳针、手针瓜针灸、梅花针均可试用,有一定效果。 (9)中药大活络丹、华陀再造丸、丹参片等均可视病情选服,可同时选服维生素B1、B12,复合B,金维他,施尔康等。

采取什么方法给卧床病人喂食或喂水是正确的?

1、病人进食期间是进行饮食健康教育的最佳时机,护理人员应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及时地解答和讲解病人在饮食方面的问题,帮助病人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及违反医疗原则的饮食行为。2、喂饭时先将饭勺接触病人唇部,再将饭菜送入其口内;一般先给病人喂一口汤以湿润病人口腔、刺激其食欲,然后再喂其主食。喂汤时先让病人张大口,且适当抬头,从病人舌边缓缓倒入口中,切勿从正中直接倒入,以免呛入气管。每次喂食的量和速度要适中,温度要适宜,饭和菜、固体和液体食物应轮流喂食。对双目失明或眼睛被遮盖的病人,除遵守上述喂食要求外,还应告之喂食内容以增加其进食兴趣,促进消化液的分泌。

管喂饮食护理中应当注意什么问题

1、不能由口进食者,如昏迷、口腔疾患、口腔手术后。2、拒绝进食的患者,如精神病患者。3、早产婴儿和病情危重的患者。【评估】1、插管前评估:(1)患者病情、意识状态、活动能力。(2)患者的心理状态与合作程度,(3)患者鼻腔局部情况,如鼻粘膜是否肿胀、炎症,有无鼻中隔弯曲、鼻息肉等。(4)有无插管禁忌症:如食道静脉曲张、食道梗阻、食道肿瘤等。2、管饲饮食前评估:(1)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胃管是否通畅。(2)患者胃内是否有潴留。(3)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有无腹泻,出入量是否平衡等。【用物准备】半铺半盖无菌盘无菌巾内置:治疗碗、消毒胃管(婴幼儿用硅胶制婴儿胃管)、镊子、血管钳、压舌板、纱布、50ml注射器、治疗巾。无菌巾外置:消毒石蜡油、棉签、胶布、夹子或橡皮圈、别针、听诊器、弯盘、鼻饲流质(38-40℃),温开水适量(可患者自备)(一)插胃管法:1、洗手、戴口罩,衣帽整洁。2、备齐用物,携至床边,放妥。3、核对床号、姓名。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操作的目的、过程及操作过程中的配合方法。4、协助患者采取半坐位或坐位,无法坐起者取右侧卧位,适当抬高床头。5、将治疗巾围于患者颌下,昏迷者有假牙应取下, 检查并清洁一侧鼻腔,弯盘放于便于取用处。6、检查胃管是否通畅,测量胃管插入长度并作好标记。一般胃管插入的长度为45-55cm,相当于前额发际至胸骨剑突处,或由鼻尖经耳垂至胸骨剑突处的距离。用液体石腊油润滑胃管前端。7、一手持纱布托住胃管,另一手持镊子夹住胃管头端,沿选定的一侧鼻腔轻轻插入,当插至咽部时(约14-16cm),嘱患者作吞咽动作,当患者吞咽时,顺势将胃管向前推进,直至预定长度。8、在插管过程中,如患者出现恶心,可暂停片刻,嘱患者作深呼吸,缓解后再插入。如遇插入不畅,嘱患者张口,检查胃管是否盘在口中,或将管子回抽一小段,再小心插入。如发现患者出现剧烈呛咳、呼吸困难,紫绀等,表明胃管误入气管,应迅速拨出胃管,休息片刻后再重新插入。9、给昏迷患者插管时,由于其吞咽及咳嗽反射消失,胃管易误入气管,故插管前应先去枕平卧,头向后仰,当胃管插入15cm(大约在会厌部)时,左手将患者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将胃管徐徐插入至预定长度(见图13-5-1)。下颌靠近胸骨柄可增大咽部通道的弧度,便于胃管沿后壁滑行,避免误入气管,从而提高插管的成功率。 10、确认胃管在胃内,方法有:连接注射器于胃管后回抽,有胃液抽出;置听诊器于胃部,用注射器快速将10ml空气从胃管注入,能听到气过水声;将胃管末端放入盛水的碗中,看有无气泡逸出,如有大量气泡逸出,表明误入气管。11、证实胃管在胃内后,用胶布固定胃管于鼻翼及面颊部。(二)食物灌注法:1、注射器连接胃管末端,先回抽,见有胃液抽出,再注入少量温开水。2、缓慢灌注流质饮食或药液。3、鼻饲完毕后,再次注入少量温开水以冲洗胃管。4、将胃管末端反折,用纱布包好,再用橡皮圈或用夹子夹紧,用别针固定于枕旁或患者衣领处。5、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最好维持原体位20-30mim,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将注射器洗净,放入无菌巾内,所有用物每日消毒一次。6、洗手,记录鼻饲物的种类、量及患者的反应。(三)拔管法1、向患者解释,告知拔管原因。2、置弯盘于患者颌下,揭去固定的胶布,将胃管末端夹紧放于弯盘内。3、用纱布包裹近鼻孔处的胃管,轻轻前后移动胃管,嘱患者作深呼吸,在缓慢呼气时,轻快地一次完成拔管动作,并边拔管边用纱布擦胃管,到咽喉处迅速拔出,以免液体滴入气管。4、置胃管于弯盘中,移出患者的视线。5、清洁患者口鼻、面部,擦去胶布痕迹,协助患者漱口,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6、洗手,记录拔管时间和患者反应。【注意事项】1、操作前,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解释操作的目的和过程,取得患者的理解与配合,消除不必要的紧张、恐惧心理。2、插管时动作要轻,以防损伤鼻腔和食道粘膜,食道静脉曲张及梗阻者不宜插管。3、鼻饲速度不宜过快,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ml,间隔时间不少于2 h,如要注入药物时,应将药片碾碎溶于开水中方可注入。4、长期鼻饲者应每天进行口腔护理二次。胃管一般每周更换一次,晚间拔管,次晨再从另一侧鼻孔插入。

吞咽困难病人进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吞咽障碍严重的患者,一般早期采用鼻饲的方法,以防误吸、误咽引起窒息及吸入性肺炎,尤其是昏迷或出现假性球麻痹,不能自行进食的患者,而有一部分病人可有轻微的饮水发呛,可缓慢进食,但喂食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吞咽障碍的患者喂食时,食物容易从瘫痪处流出来,或潴留在瘫痪的颊部,因此给这些患者喂食的时候,应让患者处于健侧卧位,喂饭后喂一定的温开水,冲洗口腔,或用棉球擦洗口腔,以免口腔残留食物残渣,同时还要特别注意,洗净瘫痪侧的颊部。

二,给昏睡的患者喂食时必须唤醒,给这样的患者喂饭时,应一边呼唤,一边喂食,给它一定的刺激,使它在保持清醒的状态下进食。

三,要注意尽量食物中动物脂肪的含量,最好以植物油为主,为同时防止便秘,还应多吃蔬菜,水果等多纤维的食物,每天的食物总量要适应分配,一般早餐比中餐略多一点,晚餐少一些,这样可使吸收的脂肪在白天活动消耗掉。

饮食护理要注意什么?

饮食中要注意事项有哪些?

标签: 患者 喂饭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dongkepu.com/zonghezhishi/5j9ve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