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懂科普 >

IT科技

> 道德经讲什么

道德经讲什么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

道德经讲什么

《老子》,又名《道德经》,战国时期老子所著,先秦道家经典。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

包罗万象,他包括宇宙及万物的起源于归宿--生于无而又归于无;治国修身之道(这个里面讲得太多了);打仗用兵之策; 为官从政之道。我曾经说过,君子用《道德经》无为之用,小人用《道德经》害人害己之用 可以说,真正读懂了《道德经》,上可得屠龙之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核心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

今天回答了两个类似的问题:我想,简单的说,《道德经》阐述了老子最基本的思想“慈、俭、不争”.复杂的说,借用麦小舟老师的话说《道德经》阐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伦理学说:植根于无私与慈爱的大德境界之上,体系完整,而且境界高远.二、民本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是为“反者道之动”,“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是道家、道教的最高经典。从古到今,注解它的书层出不穷:有以儒解老的,有以佛解老的,有从修行实操来解老的,有从权谋运用来解老的。各行各业,各类人群,好像都能从中得到启示,包括历代帝王也不例外。正如尼采

文约意丰,凝练明畅,琅琅可诵,节奏铿锵,常以比喻来表示深刻的哲理,犹如一组辞意洗练的哲理诗,采用大量的韵语,排比,对偶句式,文参差错,犹如鱼龙曼衍,变化多端。

作者:in nek 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393827/answer/3739122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道德经》讨论的问题本身其实很简单,但已经有成见的人很难明白。所以,在讨

扩展阅读,以下内容您可能还感兴趣。

老子的道德经主要讲了什么?

老子的道德经主要讲了人们要顺应世界的发展,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要顺其发展,我们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

道德经解读的最好的是哪个版本?

《道德经》在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很多版本。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道德经》版本,是在湖北荆门郭店楚墓中出土的战国竹简本。其次则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帛书本。在历史上流传最广的《道德经》版本则是汉代河上公本和曹魏王弼本。 据统计,清代之前,《道德经》版本有103种之多。古书在上千年的传抄、刻印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因此,在不断地出现校订本,迄今为止,校订本共三千多种。目前,学术界较为重视的版本,是王弼的版本,和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两个抄本,称为帛书甲本、乙本。帛书道德经,早王弼本400余年,近些年许多学者推崇帛书,但甲本缺字1400,乙本缺字600。 千百年来,为《道德经》作注疏者不计其数。元代正一天师张与材曾说:“《道德经》八十一章,注本三千余家。”据学者调查,流传至今的《道德经》注本约有一千余种。 现在的 通行本有:中华书局《老子注译及评价》陈鼓应 著 饶尚宽 译注 《老子——中华经典藏书》

《道德经》讲了什么?为什么它广受推崇

嘿嘿

好问题。

你的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可以写一本厚厚的书了。实际上,2000多年来,就你的问题,已经有无数的专著了。

简单说吧。《道德经》是2500多年前的国家图书馆馆长老子,在总结上古时期先辈们的社会管理军事管理等等方面的智慧,编撰出来的一本《管理哲学教材》,是写给领导者看的。《道德经》是中国古代最负盛名的一部巨著,是后来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哲学思想。当然老子也是被错读得最多的。

书中,老子讲述了把控整个宇宙的力量——“天道”极其天道的运行法则,要求国家的领导者,效仿天道来实施人道——社会的管理,或者说统治。以讲述天道和人道,展开了整篇文章。难得可贵的是,老子提出的核心思想,是领导者要放下自己的*,为百姓谋福利,这就是著名的“无为而治”思想。无为,是要求领导者不要对自己的*有作为,领导者放下*了,社会就可以长治久安。

也就对这个“无为”二字的误解,导致绝大多数人认为老子是消极的,误读《道德经》。

由于《道德经》是非常具有哲理的,所以很多人在学习的时候,按照老子指出的天道法则,效仿天道应用到其它领域,就创造了包括道教在内的各种理论和应用,并深深地融入了中华民族的骨髓,比如我们都能说出包括:上善若水;矫枉过正;宠辱不惊;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等等,都是出自《道德经》

可以说,正是老子的贡献,才给予我们中华民族极大的生存智慧,在后面近3000年间尽管遭遇无数灾难都可以顽强挺过来,使得中华文化延绵不断。

因此,我们应该多多学习《道德经》从中汲取先人的智慧,使我们个人、集体、国家发展得更好。

如果你想通俗的学习,我推荐你找一找罗大伦博士讲解的《每天聊点道德经》,在网上免费听。这是罗博士发的一个菩萨愿,要让中国人都能从老祖宗那里学到智慧提升境界,是免费公开发布的课程,不管什么层次的人都可以听懂。你可以搜:罗大伦《每天聊点道德经》。也有文字版。

《道德经》第一章讲的主要是什么?谁给写写第一篇的读后感

可以用语言描述出来的道就不是老子所说的“常道”,能用语言陈述出来的名就不是永恒的“常名”。也就是说老子所说的道与名都不是用语言文字能描述出来的,它们只是一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感觉。常道、常名、的常是看不到的,想要观察到它们的奥妙,就要学会怎样体会无的状态。

“无”是无形无相无声的,是宇宙形成之前的一种状态,是天地的开始;“有”是表示事物具体的产生,是能看到的物质的产生,是万物的母亲。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是一种无形,是一种感觉,一种美好的感受,是一种状态。“常有,欲以观其徼”,“常有”是一种有形,是一种状态,万物产生的具体形象。它们是宇宙产生的先后两个阶段,两个过程。

有和无同出一个根源,都来自于宇宙,这两种状态,同出一门而又不同的叫法,都很幽深幽远很神秘,从哲学角度讲就是指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一般是不生不灭的大道本源,是指能量层面的东西,个别是指物质方面的,是能量显相的能看到的物质的层面,是可生灭的。

老子所讲的道与儒家的道是不一样的,它不是孔孟之道,仁义之道。也不是指天道、地道、人道,它更加接近于自然法则之道,它是无名的,它是统领宇宙万物之门的,是宇宙的总根源,是宇宙运行的规律。

“无”比“有”多,无是生命的本源,是现象背后的部分,是创造的基石。“有”是物质,是小我的部分,是少数派。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

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

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函谷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成书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德经

道德经讲的是什么?没文化的人能看得懂吗?

《道德经》这部被誉为“万经之王”的神奇宝典,对中国古老的哲学、科学、*、宗教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无论对中华民族的性格的铸成,还是对*的统一与稳定,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的世界意义也日渐显著,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不遗余力地探求其中的科学奥秘,寻求人类文明的源头,深究古代智慧的底蕴。

推荐两本书,可有助你理解《道德经》(注:《道德经》又名《老子》)

《老子注释及评介》作者:陈鼓应 出版社:中华书局

《老子他说》作者:南怀瑾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标签: 道德经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dongkepu.com/itkeji/vjevd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