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懂科普 >

综合知识

> 人参的花期是多少天

人参的花期是多少天

人参的花期是多少天

人参的花期是多少天:答案是30天左右。

1、人参的花期是30天左右。

2、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开只开一次花,有且只有一次花期,花期为6-7月,结果的日期是6-9月。

3、人参有春、夏、秋三个播种期,通常种植3年后会开花,5-6年才会结果,生长年份越长越好。如果人参不开花结果,那么可能是因为温度不适宜和缺少营养。

1、人参的花期是30天左右。

2、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开只开一次花,有且只有一次花期,花期为6-7月,结果的日期是6-9月。

3、人参有春、夏、秋三个播种期,通常种植3年后会开花,5-6年才会结果,生长年份越长越好。如果人参不开花结果,那么可能是因为温度不适宜和缺少营养。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1、人参的花期是30天左右。

2、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开只开一次花,有且只有一次花期,花期为6-7月,结果的日期是6-9月。

3、人参有春、夏、秋三个播种期,通常种植3年后会开花,5-6年才会结果,生长年份越长越好。如果人参不开花结果,那么可能是因为温度不适宜和缺少营养。

一般人参开花结籽在什么时候

人参3年开花,5-6年结果,花期5-6月,果期6-9月;

人参伞形花序单一顶生叶丛中,总花梗长达30厘米,每花序有4-40余花,小花梗长约0.5厘米。苞片小,条状披针形;萼钟形,与子房愈合,裂片5,绿色;花瓣5,卵形,全缘,淡黄绿色;雄蕊5,花丝短。

人参浆果扁圆形,成熟时鲜红色,内有两粒半圆形种子。 

人参多生长在北纬40-45度,东经117.5°-134°之间,分布于辽宁东部、吉林东半部和黑龙江东部,河北、山西、山东有引种。苏联、朝鲜和日本也多栽培。

扩展资料:

生长环境

人参多生长在具有1月平均温度-23-5℃,7月平均温度20-26℃的气候条件下,耐寒性强,可耐-40℃低温,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

生长在气候条件为年积温2000-3000℃,无霜期125-150天,积雪20-44厘米,年降水500-1000毫米的地方,人参喜冷凉湿润气候。

喜斜射及漫射光,忌强光和高温。土壤要求为排水良好、疏松、肥沃、腐殖质层深厚的棕色森林土或山地灰化棕色森林土,土的pH值5.5-6.2为宜

人参出现花叶怎么办

01

人参的叶子是由3~7枚小叶构成的掌状复叶,边缘具细锯齿及刚毛;根肥大,肉质,圆柱或纺锤形,末端多分歧,外皮淡。叶为掌状复叶,具长柄;轮生叶的数目依生长年限而不同,一般1年生者1片三出复叶,2年复叶,最多可达6片复叶;小叶5,偶有7片。

02

开花习性

3年生以上的植株,每年都会开花。从人参出苗期到开花期需要26至29天。

在一个花序中,首先打开的是伞形花序的外边缘,然后依次向中心开放,例如,主花序旁边生出的小花序,这个花序只有一个花蕾,这个花蕾应该在主花序之前开放。如果小花序有多个花蕾,它就会比主花序开花晚。在单花序中,从第一朵花开放到最后一朵花开放的时间需要7到15天,但最常见的是在8到10天内。此时,花序开花数约占总花数的70%。一般来说,3年生人参平均需要7.3天,4年生人参平均需要8.3天,5年生人参平均需要9.8天。

03

人参花叶病是缺锌症,农田栽参易出现,多在展叶期后发生,早期叶片表现黄白色褪绿小斑点,沿叶脉间分布,叶表面有光泽,伸展正常,叶脉正常。随着病斑的发展,叶片上的斑点逐渐扩大,互相联合,后期呈褐色或红褐色斑块,叶脉也逐渐变黄,严重时叶肉穿孔或整个叶片脱落。

人参植株因缺锌,导致部分或全部叶片组织坏死,严重影响人参的正常生育和干物质积累,造成参根软绵不坚,须根脱落,使人参的产量降低。

04

防治方法

可在人参展叶期用0.2%硫酸锌溶液进行第一次叶面喷施,1个月后再喷施一次,可保证全年人参对锌元素的需要,防效可达98%以上。缺锌严重的地块可加大浓度,但最大浓度不能超过0.5%。硫酸锌可和任何农药混合喷施,均不影响各自的药效。

05

人参自古誉为“百草之王”“滋阴补生,扶正固本”之极品,含多种皂甙和多糖类成分,浸出液可被皮肤缓慢吸收且无不良刺激,能扩张皮肤毛细血管。

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增加皮肤营养,调节皮肤的水油平衡,防止皮肤脱水、硬化、起皱,人参活性物质抑制黑色素的还原性能,使皮肤洁白光滑,能增强皮肤弹性,使细胞获得新生,是护肤美容的极品。

将人参直接浸入50%甘油,10日后甘油搓脸,或将人参煎成浓汁,每日往洗脸水倒一点,用含人参的甘油搓脸或人参水洗脸,能让皮肤相当滋润。

人参在什么时候开花

  人参产于中国东北、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东部。人参的别称为黄参、地精、神草、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之一。以下是我收集的相关内容,欢迎查看!

   什么时候开花 :通常3年开花,5-6年结果,花期5-6月,果期6-9月。

   形态特征

  人参为多年生宿根草本,人参主根高30-60厘米,肥厚,肉质,黄白色,圆柱形或纺锤形,下面稍有分枝;根状茎(芦头)短,直立。

  人参茎直立,圆柱形,不分枝;一年生植株茎顶只有一叶,叶具三小叶,俗名“三花”;二年生茎仍只一叶,但具5小叶,叫“巴掌”;三年生者具有二个对生的5小叶的复叶,叫“二甲子”;四年生者增至3个轮生复叶,叫“灯台子”;五年生者增至4个轮生复叶,叫“四匹叶”;六年生者茎顶有5个轮生复叶,叫“五匹叶”。

  人参复叶掌状,小叶3-5片,中间3片近等大,有小叶柄;小叶片椭圆形或微呈倒卵形,长4-15厘米,宽2-6.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上面脉上散生少数刚毛,下面,最下1对小叶甚小,无小叶柄。

  人参夏季开花,伞形花序单一顶生叶丛中,总花梗长达30厘米,每花序有4-40余花,小花梗长约0.5厘米。苞片小,条状披针形;萼钟形,与子房愈合,裂片5,绿色;花瓣5,卵形,全缘,淡黄绿色;雄蕊5,花丝短;雌蕊1,子房下位,2室,花柱2,上部分离,下部合生。

  人参浆果扁圆形,成熟时鲜红色,内有两粒半圆形种子。

   生长环境

  人参多生长在具有1月平均温度-23-5℃,7月平均温度20-26℃的气候条件下,耐寒性强,可耐-40℃低温,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一般生长在气候条件为年积温2000-3000℃,无霜期125-150天,积雪20-44厘米,年降水500-1000毫米的地方,人参喜冷凉湿润气候。喜斜射及漫射光,忌强光和高温。土壤要求为排水良好、疏松、肥沃、腐殖质层深厚的棕色森林土或山地灰化棕色森林土,土的pH值5.5-6.2为宜。

   分布范围

  人参多生长在北纬40°-45°,东经117.5°-134°之间,分布于辽宁东部、吉林东半部和黑龙江东部,河北、山西、山东有引种。苏联、朝鲜和日本也多栽培。

   繁殖方法

   播种

  种子播种是生产上采用的主要方法,育苗移栽或直播均可。保护地栽培全年都可播种。北京地区利用日光温室栽培,可于初秋收获种子后即行播种,播后约10天左右出苗。露地栽培以春栽较适宜,早春于3-4月间在温室育苗,经霜后移植露地,或于4月下旬至5月露地直播。土人参的种子很小,以育苗移栽较好,同时播种的地畦必须精耕细耙,畦土要细碎,畦面要平整。

   分株

  生产上较少用此方法繁殖。春季气候较温和的`季节进行成活率较高,进行分株前将母株上的分枝培土,促使生根后分割出单株,如不带根则不易成活。

   扦插

  嫩枝扦插、露地扦插宜于春季进行,在温室中以气温在20-30℃时进行较为适宜。扦插材料要选择健壮的枝稍,长约6-8厘米,带2对叶片,于叶节下约0.5厘米处剪下,保湿备插。苗床土要用素沙土,或珍珠岩,不加肥料,按行距5-10厘米,株距5厘米,先用竹枝插小孔后再把插穗插入,入土深约为插穗的1/3,或斜向入土2/3。扦插完后浇水,适当覆盖遮光,保温保湿,但水分也不宜过多。清水扦插。插穗长以7厘米左右最合适,插穗截取后,放在阴凉处1-2天,使切口愈合,然后插于清水中,浸水深度2-3厘米,在28℃左右的温度下,2天即长出长1厘米左右的白根10条以上,即把长根的插穗移植在素砂土中,生长繁殖较直接扦插于土中快,成活率高。

人参有保质期吗?保质期是多久?

人参有保质期,保质期限是3年。

拓展资料

一、人参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叶片无气孔和栅栏组织,无法保留水分,温度高于32度叶片会灼伤,郁闭度0.7-0.8。通常3年开花,5-6年结果,花期5-6月,果期6-9月。产于中国东北,人参的别称为黄参、地精、神草、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之一。

二、人参为多年生宿根草本,人参主根高30-60厘米,肥厚,肉质,黄白色,圆柱形或纺锤形,下面稍有分枝;根状茎(芦头)短,直立。

三、人参自古誉为“百草之王”,含多种皂甙和多糖类成分,浸出液可被皮肤缓慢吸收且无不良刺激,能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增加皮肤营养,防止皮肤脱水、起皱,人参活性物质抑制黑色素的还原性能,使皮肤洁白光滑,能增强皮肤弹性,使细胞获得新生,是护肤美容的极品。

四、人参因含有较多的糖类、黏液质和挥发油等,所以容易出现受潮、泛油、发霉、变色、虫蛀等变质现象。人参的贮藏方法有几种:

1、常规保存法:对确已干透的参,可用塑料袋密封以隔绝空气,置阴凉处保存即可。

2、吸湿剂干燥法:在可密闭的缸、筒、盒的底部放适量的干燥剂,如生石灰、木炭等,再将人参用纸包好放入,加盖密闭。

3、低温保存法:这是较理想的方法。人参在收藏前要晒干,最佳的暴晒时间以上午9时到下午4时之间,但人参不宜长时间暴晒,同时供药用的人参已达到一定的干燥程度。一般只需将人参在午后翻晒1-2小时即可。待其冷却后,用塑料袋包好扎紧袋口,置于电冰箱冷冻室里,就能保存较长时间。

人参花什么时候开

人参通常3年开花,花期6--7月

人参长几年才开花

1、通常3年开花,5-6年结果,花期5-6月,果期6-9月。

  2、人参夏季开花,伞形花序单一顶生叶丛答中,总花梗长回达30厘米,每花序有4-40余花,小花梗长约0.5厘米。苞片小,条状披针形;萼钟形,与子房愈合,裂片5,绿色;花瓣5,卵形,全缘,淡黄绿色;雄蕊5,花丝短;雌蕊1,子房下位,2室,答花柱2,上部分离,下部合生。

人参的种植方法和时间

人参种子在采下来均可进行播种,需要经过20-21个月才能发芽,经过8-9个月催芽处理才能发芽。人参种子根据种子的发育程度和气候特点,分为三个播种时间:春播、夏播(伏播)、秋播三个时期。春播:4月下旬左右,当土壤解冻后,即可进行播种。催芽种子春播,当年可出苗。也可播种干子,翌年春出苗,但因播种后需要管理,故多不采用。夏播:又称之为伏播,多播种千子。无霜期短的地区要求在6月底播完。无霜期较长的地区,播干子可延迟到7月上、中旬。播水子,要在8月上旬以前播完为好,否则影响翌年人参的出苗。秋播:秋季播种,多于10月中、下旬播种催芽的种子。

人参的种植方法

1.选地:选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性、渗透性均良好,呈微酸性或中性土壤的荒山荒地或田园地,砂质壤土或壤土为最好,高温多湿、易干旱和排水不良土地不宜栽种。

2.整地:无论是选用生荒地或熟耕地,均应提前一年进行整翻地,其后休闲一年,此一年中多次耕翻,使土壤熟化,并结合耕翻施入适宜的基肥,栽种参前一个月左右,起土成垅,进而多次倒垅,打碎土块,拣除杂物。

3.做床:做床前应先选择好“阳口”(人参遮荫棒的高檐方向),一般东北产区采用“东北阳”(即荫棚高檐朝向东北)或“东阳”,关内各省宜采用“北阳”,参床一般做成宽110-130厘米,高25-30厘米,长任意确定,常取10-30m,床与床宽度方向的间距为作业道的宽度,一般宽150-300厘米,床上要耙细,床面做成龟背形高畦。做床同时可施人底肥,以腐熟的树叶或绿肥为好,也可适当掺人一些鹿粪、猪粪等农家肥料,但必须经充分腐熟,每平方米施肥量为腐叶肥5千克左右加绿肥6-8千克,再加用饼肥1.5-2千克,若用鹿粪、猪粪、羊粪等肥2-4千克即可,另外每平方米可加施过磷酸钙0.3千克左右。

人参种植时间要适宜,人参什么时间种植最好?

人参种植时间要适宜,人参什么时间种植最好?

人参多生长发育在北纬度40~45度中间,1月均值温-23~5℃,7月均值温20~26℃,抗寒性强,能耐-40℃超低温,生长发育适合温度为15~25℃,积温2000~3000℃,雷暴日125~150天,降雪20~44公分,降雨量500~1000mm。

土壤层为排水管道优良、松散、富饶、腐殖层浓厚的棕色山林土或山坡地灰化棕色山林土,pH值5.5~6.2。多生在以红松为主导的针阔混交林或落叶阔叶林下,疏密度0.7~0.8。人参一般3年开花,5~6年结果,开花期5~6月,结果期6~9月。

人参喜严寒、湿润气候,羽强光照照射,搞寒力强。种子可晾干储藏,种胚有形状后熟和生理学后熟特点;前面一种规定20~10℃变温,后面一种必须 2-4℃超低温,需时各为3~4个月,没有进行后熟的种子不可以出芽。对土壤层规定严苛,宜在含有土壤有机质,渗透性优良的砂类土壤、腐殖土壤种植,忌重茬。

人参用种子繁育为主导。催芽,将1份种子混拦3份河沙,装进催芽箱中,放置房间内或户外适度场地催芽,留意常常查验倾翻,操纵好温度和温度栽种,于6月中下旬播干籽(去年采摘干藏种子),8月初播当初采摘末没经晾干的种子,也可于春、秋天播催芽种子。以5cm×(4~5)cn播放,

填土3~4cm。栽种,春栽或秋栽。春栽于4月中、中下旬、宜在过冬芽出芽前栽完;秋栽于10月中、中下旬,宜在土壤层结冰前栽完。随起,随栽,一般按行株间距(15~30)×(6~12)cm,平栽或斜栽,填土5~9cm。搭棚分全荫棚、又透棚、单透棚或双透温室大棚等荫棚类型,可依据气候、土层及地形标准挑选。

人参栽培技术。种植人参的畦面要遮盖,出芽后,盖碎麦草或半沤肥枯叶,翻土锄草,一般每一年开展3~5次,避免土壤退化,清除野草病株,松土扶苗。施肥,旋耕根侧施有机肥料,

叶片喷洒磷肥或少量无素。调阳,伏前搞好扶苗,艺术插花(用青树技插在参畦边挡阳)和面条帘(用透光性花帘挂在参棚上挡阳)。疏花摘蕾,留种地,开花前期疏掉1/3~1/2花序中间花骨朵;生产制造田,开花前所有摘蕾。过冬防冻,结冰前畦面松土或遮盖枯叶,厚5~15cm。参畦四周或出风口处搭布防风障,防止冷害。

以上就是我的详细介绍,希望看完对你有所帮助。

人参多久开一次花?

据我说知,应该是3年一开花,人参花俗称:红榔头,红榔头是古人采药找到野山参的重要标志,在长白山脉,一片绿地,红榔头鲜艳的颜色给采药人指引,准确的找到野山参,随着长白山脉的开发,野山参几乎没有了,但是人参产量却是逐年增加,这和吉林有机人参的产量是有直接关系的!希望对你所帮助。

人参有哪些特征?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别名棒槌、中国人参、吉林人参,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原产中国、朝鲜及苏联。我国是人参生产古国,人参药用时间之早,栽培历史之久,分布之广,面积之大,产量之多,为其他产参国所不及。据《石勒列传》记载,我国人工栽培人参约始于西晋末年(公元313年)。但在旧中国,由于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束缚,人参生产发展缓慢,人参栽培面积小,产量低,分布区域也有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参业得到迅速发展,栽培区域不断扩大,栽培面积逐年增加,产量亦不断提高。主产区为东北三省,北京、河北、山东、山西、湖北、陕西、甘肃、新疆、浙江、江西、四川、贵州、广西、云南及福建等省区亦有栽培。以根入药,叶、花及种子亦供药用。人参根含人参皂甙Ra1Ra2、Rb1、Rb2、Rb3、Rc、Rd、Re、Rf、Rg1、Rg2、Rh1、Ro,20-葡萄糖-Rf,20(R)-Rg2,20(R)-Rh1,丙二酰基-Rb1、Rb2、Rc、Rd、Rs1Rs2、20(S)-Rg3。茎叶含人参皂甙Ra、Rb1、Rb2、Rc、Re、F1、F2、F3、Rg1。花蕾含人参皂甙Rb1、Rb2、Rc、Rd、Re、Rg1、F3。果实含人参皂甙Rb2、Rc、Rd、Re、Rg1。另外尚含有人参炔醇、β-榄烯等挥发油类、黄酮甙类、生物碱类、甾醇类、多肽类、氨基酸类、低聚糖、多糖、多种维生素及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等。近代药理研究证明,人参能调节神经、心血管及内分泌系统,促进机体物质代谢及蛋白质和RNA、DNA的合成,提高脑、体力活动能力和免疫功能,增强抗应激、抗疲劳、抗肿瘤、抗衰老、抗辐射、利尿及抗炎症作用。人参生品味甘、苦,性微凉;熟品味甘,性温。有补气救脱、益心复脉、安神生津、补肺健脾等功能。用于体虚欲脱、气短喘促、自汗肢冷、精神倦怠、食少吐泻、气虚作喘或久咳、津亏口渴、失眠多梦、惊悸健忘、阳萎、尿频、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症。对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症、肝病、糖尿病、贫血、肿瘤及老年病等亦有较好疗效;是一种“扶正固本”的强壮剂。

一、形态特征

株高约60cm。直根肥大,多分支,肉质;根茎短而直立,每年增生一节,俗称“芦头”,形态有马牙形(马牙芦),竹节形(竹节芦)或圆柱形(圆芦),顶生越冬芽,侧生不定根;主根粗壮,肉质,圆柱形,多斜生,下部有分枝,外皮淡;须根长,长有多数疣状物。茎直立,单一,不分枝。掌状复叶,轮生茎端,具长柄;一年生有一枚三出复叶,二年生有一枚五出复叶,三年生有二枚五出复叶,以后每年递增一叶,最多可达6片复叶。小叶片以两侧一对较小,中间比较大,椭圆形、长椭圆形或微呈倒卵形,长4—15cm,宽2—6.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下延,边缘具细锯齿,上面绿色或黄绿色,脉上疏生刚毛,下面光滑。伞形花序单独顶生,总花梗长可达30cm;花小,多数;花萼5裂;花瓣5,淡黄绿色;雄蕊5;雌蕊1,子房下位,2室,花柱上部2裂;花盘环状。果实浆果状,扁肾形,熟时鲜红色,少数呈或橙。内含种子2粒。种子肾形,黄白色或灰白色。染色体数为n=24,染色体组型公式为2n=22M+22SM+4ST(图14—1)。

图14—1 人参形态图

1.植株 2.根

二、生物学特性

(一)生育时期和全生育期

人参的生育时期可分为出苗期、展叶期、开花期、结果期及枯萎期。一、二年生人参没有开花期和结果期。人参生育时期出现的早迟与长短和地理位置、气候变化及栽培条件密切相关。我国东北人参主产区,地处中温带,通常出苗期在5月上、中旬;展叶期在5月下旬、6月上旬;开花期在6月上、中旬;结果期在7月中、下旬;枯萎期在9月下旬、10月上旬。全生育期一般为130—150天,少则100—110天,多则180天以上。中温带往北纬度越高,全生育期越短,出苗期亦相应推迟;中温带向南纬度越低,全生育期越长,出苗期亦相应提早。同一纬度下,随着海拔的增高,全生育期随之缩短,出苗期亦相应推迟。

(二)生长发育

1.地下部器官

(1)根

秋播或春播已完成后熟的种子,于4月中、下旬发出胚根伸入土中形成幼主根,接着在幼主根上长出幼支根。幼主根和幼支根中以含水为主,并呈半透明状,后渐木栓化。5—6月为主根伸长期,此后为主根生长旺盛期。根长可达5cm,并长出20—30条幼支根。6月上旬开始幼主根上部逐渐木栓化,至7月上旬形成白色主根。8月上旬幼支根开始木栓化,其中大部分失水脱落,少数成为白色支根。在主、支根木栓化时,其部分须根根毛随表皮脱落而更新。

从二年生开始,主、支根伸长变粗,须根发达,构成基础根系。此后,随着年生的增长,人参根系逐年发育、伸长、加粗、增重,形成主、支、须根发育均衡完备的根系。6年生人参根,主根长可达6cm以上,直径可达2cm以上,一般有2—3条支根,数十条须根,根全长可达35cm左右。一般平均单根鲜重约50—80g,有达300g以上者。据测定,四至六年生人参根的年增长量,一般随年生的增长而增加(表14—1)。

表14—1 二至六年生人参根的年增长量

据研究,多年生人参一年中生长的过程呈现S型曲线变化(图14—2)。人参出苗后,地上部器官开始生长,主要消耗参根中贮藏的营养,根重渐减,至出苗后的20—25天,参根减重达最低值;此阶段应特别注意提高参畦土壤温度,避免土壤湿度过大,促进出苗,防止烂根。人参进入开花期,地上部和地下部同时进入旺盛生长期,参根增重似直线增长,至出苗后的126—130天,即人参枯萎前,参根增重达最高值;此期应特别注意调光、供水、施肥,加强田间管理,满足人参生长对光、水、肥的需要。人参地上部枯萎后,参根不再增重,因呼吸消耗反而逐步减轻重量。

图14—2 四至六年生人参根生长曲线

(丁希泉等,1985)

人参根在一年的生长过程中,各时期的生长速度是不同的。据测定,四至六年生人参根的生长速度均呈单峰曲线,高峰期出现于出苗后的2—2.5个月的时期内(图14—3),而高峰期前后的40天范围内,人参根的生长速度基本接近最大生长速度的水平。此期应尽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栽培管理措施,保证人参生育健旺,提高光合效率。

图14—3 四至六年生人参根生长速度曲线

(丁希泉等,1985)

人参的根属于下缩型,或称收缩根,主根每年收缩,并把根茎往下拉,根茎1年长多长便拉下多深,而使根茎端部的越冬芽经常藏于土中。

因此,人参的生活型属于地下芽植物。由于主根具下缩特性,致使主根上产生环状横纹,并随年生而增加。下缩从主根上部开始,随年生增加,逐渐扩展到主根的中、下部。因此,生长年龄越大的人参,纹越细密而深,并多呈螺丝纹。

(2)根茎

或称地下茎,着生于主根端部,是主根连接地上部器官的枢纽。根茎上有越冬芽,每年春季抽出地上枝,秋季枯萎留下茎痕。茎痕的多少是判断人参生长年龄的重要依据。每个茎痕的外缘有一潜伏芽突起。在主根系生长不利或受害感病的情况下,根茎一般可长出1—5条不定根,起主根吸收和贮藏营养的功能。根茎的大小和形状与参龄、主根深入力和方向、生长环境及栽培条件等密切相关。根茎常为多年生植物所共有;根茎的形成是越冬及对其他不良环境的一种适应。根茎不仅是人参营养繁殖和更新的器官,而且是营养物质贮藏的地方。

(3)越冬芽

除由种子播种发芽长出的一年生苗外,二年生以上的人参植株(地上枝)都是由越冬芽生长发育形成的。着生于根茎端部的越冬芽,被以三枚白色芽鳞片。芽鳞腋内包有一个已完全分化的地上枝的芽原始体,当春季温度适宜时,越冬芽开始萌发,约经8—10天便可长出完整的地上枝。在鳞片腋内,在已完成分化的主芽两侧基部,各有一很小的圆锥状突起。一个是越冬芽原始体(较大,靠近茎痕一边),当春季地上枝抽出后,约从6月份开始分化,至7月中、下旬肉眼可见增大,冬前形成越冬芽,越冬后翌年春季抽出地上枝。另一个是休眠芽的原始体,系由一小群分生组织构成,很少分化,并位于前者的对面。当春季越冬芽抽出地上枝时,它位于其茎的基部;当秋季地上枝枯萎时,它留在茎痕边缘,处于休眠状态。这种休眠芽原始体每年茎痕残留一个。如果冬春期间,越冬芽由于某种原因受害时,这年便不能发芽长出地上枝来,再由越冬芽原始体形成新的越冬芽,越冬后于第三年长出地上枝来。如果不仅越冬芽受害,其中的越冬芽原始体也受害,则休眠芽原始体进行分化,形成越冬芽。如果整个越冬芽受害时(包括越冬芽和休眠芽原始体),将由最近的一年及二年以上的茎痕休眠芽原始体发育成几个新的越冬芽,翌春相应抽出1—3或更多的地上枝来。人工搿芽促进形成多茎参,就是利用这一原理。

越冬芽原始体发育成正常的越冬芽,即在适宜温度下可以萌发的越冬芽,必须通过以下两个阶段。

第一是高温阶段或称形态后熟阶段,温度为18—20℃,时间约为4—5个月,略与夏季自然条件相一致。在此阶段,越冬芽原始体发育成具有茎、叶和花序雏形体的越冬芽。

第二是低温阶段或称生理后熟阶段,需要温度为2—3℃,时间为4个月。经过分化成型的越冬芽,还必须通过低温后熟阶段,方能萌发出苗。

未经低温阶段的越冬芽,应用100ppm赤霉素液浸12小时,可代替低温作用,促进后熟,提早出苗。一般处理后约经20—30天便可出苗。

2.地上部器官(

1)茎是人参地上部起输导和支持作用的主要营养器官。人参的茎每年春季抽出,秋季枯死脱落。一年生的茎(实为叶柄)由种子发出;至二年生开始均由越冬芽发出。人参一般单茎,少有二茎、三茎或四茎者。一般认为,茎数的多少,与遗传性及气候、土质、年生、栽培地区和条件有关;降水量多的地区,易产生多茎。采用人工搿芽法可促进多茎的形成。人参的茎随年生的增加而增长、增粗。

(2)叶

是人参进行光合作用、气体交换及蒸腾作用的重要营养器官。随年生的增加,叶片数增多,叶面积增大。但在同一年生不同株间或不同栽培区,叶子发育程度多不一致。一般一年生叶面积为10—30cm2;至五、六年生一般可达1500cm2左右。比一般作物增长缓慢,且小。

人参属阴性植物,不耐强光,如果光照过强,在生长特征上如叶子状态、叶子大小和叶色等则表现出明显的适应现象和生长抑制作用。光强达60klx或50klx且持续时间较长时,表现为叶子竖起(即叶子伸展角度变小)、叶片呈卷曲状态(叶片两半沿中脉卷合),整个植株表现向光倾斜(倾斜的方向和角度略与最大直射光照时的太阳方位相一致),叶色变淡等等。这样可避免吸收过多的日光能,以减少叶面蒸腾或不使叶温剧烈增高而免于受害。如果强光照射时间过长,叶温达30—33℃时,叶片就会出现日灼烧(俗称日烧),枯萎脱落。因此,人参必须搭荫棚栽培。生长抑制作用表现为茎高变短,叶片变小(表14—2)。

表14—2 不同光状况对人参植株的生长特性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随着光照强度增高,叶子由浓绿或绿色变为淡绿或黄绿色,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以减少光量的吸收,避免过热而灼烧(表14—2)。

春季人参出苗时,叶子小而皱缩,之后逐渐展开,于展叶后一个月内(6月上旬至7月上旬)叶面积迅速扩大,此后很少扩展;叶片数既定,也不再增加。

(3)花

是人参的重要繁殖器官。人参的花芽在越冬芽分化时形成。一般三年生开花,少有二年生开花者。伞形花序的小花,随年生而增多,由十余朵至数十朵。

人参开花时,花序外缘先开,逐次向中心开放。每一花序的开花日数,少则需5天,多则需15天,一般为8—10天。每一朵花开放的时间,晴天需23—48小时;雨天需30—60小时。一日内,以7—13时开花频率最高。天气条件对开花很有影响。晴天高温开花多;雨天低温开花少。一般气温在17—20℃、相对湿度40—45%时,开花最多。

人参属于常异花授粉植物。异花授粉一方面有利于防止品种退化,但另方面在良种选育及繁育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异交,以免影响品种纯度。

(4)果实

人参果实成熟时子房壁内层木质化而形成坚硬的内果皮;子房壁外层变为肉质的红色果肉。每一果实内含二粒种子。五年生人参单株可采果实4—5g;果实出籽率(干重)为20—25%左右。

(5)种子

人参种子属于胚构造发育不完全类型。新采收种子的胚很小,仅由少数胚原细胞组成,长约0.3—0.4mm,宽约0.25mm,胚面积约为0.075mm2;胚乳长约5—6mm,宽约4mm,胚乳面积为胚面积的266倍。胚为锁形或半月形,位于胚乳腔中。因此,人参种子必须经过后熟过程,才能发芽出苗。后熟过程可分为胚的形态后熟和生理后熟两个时期。在胚的形态后熟期,胚原细胞在适当的水分、温度和氧气的条件下,逐渐分化、增大,胚长达1.0—1.3mm时,种子开始裂口,胚长达3.0—4.5mm时并分化出具有子叶、胚芽、胚轴和胚根的胚,形态后熟期基本完成(图14—4)。

图14—4 人参种子剖面图

1.新采收的人参种子 2.完成形态后熟的人参种子

人参种子完成形态后熟后,即使在适宜的发芽条件下也不发芽,还必须在低温条件下通过生理后熟期。此期形态上不发生任何变化,仅是胚体增大。

人参种胚形态后熟期需要18—12℃的变温,时间3—4个月;生理后熟期需2—4℃低温,时间2—3个月。种子后熟过程具有严格的顺序性,前期完不成,后期便不能进行;没有完成后熟的种子不能发芽。完成后熟的种子,一般胚长达5.0—5.5mm,或胚率(胚长/胚乳长×100)达100%时,在适宜的温度下,种子便发芽出苗。

人参种子的后熟过程,种子内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胚形态后熟初期,细胞解糖酶、蛋白质水解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较低,随着胚的生长逐渐提高。胚进入生理后熟阶段,各种酶的活性均显著提高,胚乳和胚内出现细胞色素氧化酶,并集中于根尖部。

应用生长调节剂可促进人参种子胚后熟,打破休眠。据朱桂香报道,人参种子催芽处理前,应用40ppm赤霉素浸种36小时,可使催芽时间至少缩短30—40天。据研究,应用赤霉素50ppm或100ppm浸种24小时或12小时,激动素50ppm或75ppm浸种96小时、100ppm和200ppm浸种24小时可代替低温,促进胚的生理后熟,时间缩短一半。

(三)光合特性

人参属于C3植物。研究表明,人参的δ13C为-26.80;PEPCase活性为14.33μ/mg port·mim;CO2补偿点为80—102ppm;其光合速率最大值为10.81/mgCO2/dm2·h;没有典型的C4植物叶的形态解剖特征。光合的日变化,一天中自上午9时至下午15时人参的光合速率最高。光合的年变化,一年中开花期和绿果期人参的日均光合速率最高。四年和五年生人参的年总光合率(PT)和年经济光合率(PE)及PE/PT(%)值最高。人参单株叶面积与参根的年增长量无明显相关,因此,人参宜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能。

(四)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光

人参为阴性植物,对光的要求较为严格。光照的强弱直接影响人参的发育、产量和质量。人参的光补偿点约400lx,由400lx至10klx,人参光合速率似直线上升多由10klx至33klx,人参光合速率增高缓慢(图14—5)。

图14—5 人参在不同光强下的光合强度

(王铁生,1983)

人参生育的最适光强,一般随纬度增加而提高。低纬度地区为7—10klx;高纬度地区为10—22klx。同一纬度或地理生态条件下,年生和生育季节的不同,要求的最适光强亦有不同。

2.温度

人参属温带植物。喜温和或冷凉气候,在年平均温度2.4—13.9℃、≥10℃积温为1800—3800℃、年降雨量500—2000mm的气候条件下均可栽培。在带的低纬度、高海拔山区,广西资源县同乐大队药材场(北纬26°3′,东经110°38′海拔1450m,年平均温度13.1℃、福建德化县戴云山九仙山参场(北纬25°43′东经118°06′海拔1650m,年平均温度12℃、云南丽江地区鲁甸拉美荣高山药物试验场(北纬27°09′、东经99°28′,海拔2350—2950m,年平均温度7—8℃,等单位也都引种栽培成功,并有相当栽培面积。

人参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12—15℃;最低温度为4—6℃;最高温度为30℃。人参不同生育期要求不同的温度(表14—3)。人参出苗期,温度高,上升快,有利出苗。展叶期温度低,展叶期持续时间长。气温低于15℃很少开花,超过25℃时开花率下降。

表14—3 人参不同生育时期对温度要求

生育期遇温度过高过低,对人参生育和光合功能器官都有不良的影响。夏季高温干旱,易发生茎叶日烧或萎蔫枯死。人参对轻霜(气温-3℃)有一定抵抗力;气温低于-5℃的严霜便受冻害。人参越冬休眠期,多因防寒不当,土壤温度骤变,会使越冬芽产生融冻型冻害,俗称缓阳冻。冻害发生前后,越冬芽受旱害、湿害、病菌侵染、机械损伤及土壤窒息等影响,便会促成冻害发生或加重冻害损伤。因此搞好越冬防寒和越冬管理,并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如防旱、排涝、防风、土壤消毒及栽优质参苗等,便可避免或减轻冻害的发生。

3.水分

水是人参生活的基本条件之一,又是利用其他生活条件如光、热、养分及空气等的重要条件和介质。掌握人参的生理生态需水规律,满足其生命周期中水分代谢的供求平衡,是获得人参高产优质的先决条件。

水分是人参种子催芽和后熟的首要条件。人参种子的吸水率为种子重的30—50%,故催芽前需充分使之吸水。种子后熟期砂藏的湿度为10—24%。种子吸水不足,影响催芽进程;水分过大,影响种子呼吸,而产生烂种。

人参不同生育期、不同年生需水情况不一。出苗展叶期,气温偏低,叶面蒸腾强度弱,需水不多;展叶后气温升高,叶面积迅速增大,根系不断伸长(6—7月)、增粗(7—9月),生理生态需水增多。生育期中不同土壤水分对人参植株生育状况有一定影响。在适宜水分比在水分不足(60%以下)或过湿(100%)条件下,有利于叶子生长,叶面积增大,叶片加宽。

生育期土壤水分大小对人参干物质的积累有重要影响。土壤相对含水量达80%以上,有利于人参生育和参根增重,从而干物质积累快,生物产量高,经济系数也大;生育的全期或中期土壤相对含水量均达100%时,或在60—80%时对人参干物质积累也有不利影响;土壤相对含水量为40—60%,则会严重影响参根增重,甚至减产。说明人参是一种怕干植物。全生育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为80%,人参光合速率最高为4.3CO2mg/dm2·h,故有利于干物质积累。

总之,人参属于中生阴性植物,既不耐旱又不耐涝。全生育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为80%的条件下,人参生育健壮,光合速率高,参根增重快,从而产量高,质量好;土壤水分不足时(60%)参根多表现烧须;土壤水分过大时(100%),参根易发生烂根。因此,土壤水分失常是造参减产的重要原因。休眠期土壤湿度过大,多发生冻害。人参随年生增长需水量增多,抗旱性增强。土壤干旱,参根发育不良,轻则表现“烧须”,重则萎蔫死亡。

据测定,人参的蒸腾强度为6.25g/h·m2,蒸腾系数为168,蒸腾效率为6。全生育期总需水量为135kg/m2。人参不同生育阶段水分腾发量和需水模系数如图14—6和表14—4。人参的日需水量和阶段需水模系数,是制定人参的灌溉制度和合理用水的重要依据。人参出苗期和开花期的日水分腾发量最大,此阶段满足人参生理生态需水至关重要。

图14—6 人参不同生育阶段日水分腾发量

(王铁生等,1987)

表14—4 人参需水模系数

4.矿质营养

人参叶面积有限,生长2年单株平均叶面积为0.59dm2;生长4年为5.48dm2;生长6年为13.64dm2;光合速率低,一般为6—9CO2mg/dm2·h。生长缓慢,栽培人参平均年增重为6—9g;野生人参仅为1—1.5g,高者可达3g。因此,人参对矿质营养的需要量要比一般栽培作物低。与碳素相比,矿质元素在人参体中虽然只占很小的比例,但它却是建参躯体和活跃生理机能的重要基础。据于得荣报道,人参植株内含有27种无机元素,平均含量在1000ppm以上的有Ca、K、S、N及Mg;平均含量>100—1000ppm的有P、Na、Fe及A1;平均含量>10—100ppm的有Zn、Ba、Sr及Mn;平均含量>1—10ppm的有B、Ti、Cu、Cr、As及Sn;其余<1ppm的有Pb、Ni、V、Li、Mo、CO、La及Gd(表14—5)。由此可见,人参对三要素的吸收比例约为N∶P∶K=2∶1∶4.4;人参对Ca的吸收约为K的1.4倍;Ca、S、Mg、Fe、Al、Zn、Ba、Mn及B等在人参地上部含量较高;而N和P则在根部含量较高。这些可作为人参科学施肥的理论和技术依据。

表14—5 人参植株内所含的无机元素(单位:ppm)

〔注〕取10株平均,重复二次。氮元素用自动定氮仪。

5.pH

人参喜微酸性土壤,pH4.5—5.8对人参生育最好,pH6.5以上对人参生育不利。

三、栽培技术

(一)品种

我国人参栽培历史悠久,但迄今为止尚没有由育种部门通过各种育种手段按科学方法人工创造的育成品种。东北是我国人参主产区,在产区的自然和生产条件下,经过长期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而形成了一些所谓农家品种或地方品种,如“大马牙”、“二马牙”、“长脖”、“圆膀圆芦”等,主要依据根的形态特征相区别并命名;此外,在生产中尚可发现不同基因型的表现型如“黄果种”(pprrhh)和“青茎种”(PPRRHH)等不同类型。据兰进报道,“大马牙”等4个地方品种在形态特征和总皂甙含量上有明显差异(表14—6)。“木马牙”生长快,产量高,总皂甙含量亦高;“二马牙”次之;“长脖”和“圆膀圆芦”生长慢,产量低,总皂甙含量也低。也有的研究者报道,上述4个品种在总皂甙含量上没有明显差异。目前,生产中栽培的人参是一个复杂的混系。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对主产区6个县的国营参场调查表明,人参不同品种的混杂现象相当严重,其中“大马牙”占总产量的44.5%,“二马牙”占40.0%,“长脖”占8.8%,“圆膀圆芦”占2.7%,其余占4.0%。人参产区可根据当地生态条件和栽培特点,对混杂群体进行选优提纯,从中选择具一定经济价值的,遗传性比较一致的、适应本地自然和生产条件栽培的地方品种进行栽培。据孙先报道,吉林省辉南县参场,从生产苗田中选优提纯“大马牙”品种大面积栽培,获得明显增产增收效果。8500m2良种田单产1.55kg/m2,比一般田单产1.25kg/m2增产0.3kg/m2,增收10余万元。

表14—6 人参不同品种的形态特征

(二)栽培制

人参的栽培制或栽培法,大体分为两种:一是直播法,播种后不移栽,连续生长4—6年收获,其间疏苗1—2次。这种栽培制节约栽参用地、遮荫苫材及生产用工,人参的产量、质量和经济收益也都不低。辽宁省新宾县旺清门乡,1978年收获五年生700m2直播田人参单产2kg,等内参占76%,比移栽田增产70%,增收20%,费用降低73%。是今后发展方向。日本和南朝鲜均有应用。美国和加拿大栽培西洋参,也都采用直播法栽培。二是移栽法,设有苗田和本田,播种后栽培期多移栽1次,如“1、5制”(

标签: 人参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dongkepu.com/zonghezhishi/v7q0l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