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懂科普 >

综合知识

> 把大一的生活写成散文怎么写 1000字大学生散文

把大一的生活写成散文怎么写 1000字大学生散文

1.1000字大学生散文

为了几十虚拟分而写篇散文,不大现实吧:) 还是转几篇给你看看吧 青青校园,生活多姿多彩;动漫年代,激情波澜壮阔。

把大一的生活写成散文怎么写 1000字大学生散文

不再怪异,绿荫下,凉椅上,一对对亲密的恋人相拥相吻;无需惊讶,舞台上,操场上,一场场精彩的节目彼起彼伏;不要羡慕,自修室,图书馆,一个个勤奋的身影,废寝忘食。这一切在大学校园里司空见惯。

年轻的时代,青春的生命,在优美淡雅的大学校园里跳动,我们可以感受无处不在的动感,体会校园生活纷纷秒秒的精彩。 大学,一个相对中小学开放自由的校园,在每一个不轻意间都会上演一场精彩,一张有过故事的书桌,一个拥有风景的窗台,一片孕育浪漫的草坪,一句相当经典的话语……都是校园生活的一段剪影。

在大学校园里,我们可以无所顾忌地追求时髦,可以充分的享受甜蜜浪漫的爱情,可以勤奋于书本之间,搏击理想的天空,当然我们还可以同时享有这些,一箭多雕。因为年轻,生命格外敏感;因为年轻,生活更加精彩。

但是校园里还有另类的风景。 (一) 书桌上的爱情观 爱情,是大学校园生活的一段主旋律。

有人说恋爱是大学生的必修课,也有人说恋爱是大学生的选修课,尚且不谈该属何课。爱情的产生是人类生理发育的必然趋势。

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少,渴望爱情,追求浪漫,于是间,校园里茫茫人群中洋溢着爱的气息。 爱情,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在图书馆的某张书桌上,透露出笔者们的思想心迹,几句淡淡的话语折射出他们的爱情观 ——“我很爱她,可是她并不爱我,为此我选择放弃!” ——“同学!就这样放弃自己所爱的人吗?” ——“你这是爱她吗?爱就不要轻言放弃!” ——“爱一个人就是要让她幸福,要相信自己能给她幸福,所以你不应该放弃。”

我不想去描绘恋人们花前月下,甜言蜜语,也无权畅谈大学生爱情的是非,只想透过以上的几句话,感受笔者们的爱情观念。一个诉说失恋痛处的同学,大胆的书写了自己的选择;几个热心的读者客观的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当那个同学再次坐在那张桌前,看着上面补充的话语时,会有何感想呢?这张桌是他发泄的对象,虽然方式并不文明,也不雅观,但是。或许让他有所收益。

书桌上的爱情观告诉我们:课桌文化在不雅文字间折射着大学生生活的内心世界,或许这会是课桌文化的一份益处。 (二) 异常壮观的备考期 考试是学生无法逃避的现实,是老师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也是大学生最忙碌的终点。

或许,大学生是学生阶段的特殊体,考试也就相对的特殊化了。 大学生的自由让考试周显得异常痛苦,尤其是那些抱着“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心态的同学,考试周就是“黑色星期五”。

平常逃课,自由散漫惯了,一到考试就不得不让全身每一根神经紧张起来,演绎着异常壮观的,雄浑的备考期。 大学里的考试大部分集中在学期末的二周内,除考试外没有正常的上课内容,故空闲时间则成了最佳的“临时抱佛脚”期,而图书馆,课室楼,校园里的每个角落都成了奋斗的战场,抱书的身影,埋头奋笔疾书的壮举,随时随地皆可见。

为了在图书馆自修室拥有一席之地。不惜早早地离开温暖的被窝,赶在他人之前寻找最佳奋战点;为了多看几道题多记几个知识点,不惜抱书边走边看,以至以身撞物却不觉痛;为了有好一点的成绩,两天两夜不合眼,通宵达旦为考试。

每个同学抱着不同的目的,演绎着异样精彩的备考期。 图书馆爆满的忙碌身影,自修室浓烈的学习气息,校园里空前盛况的学习氛围,告诉我们:一种异样的精彩,一份不寻常的辛苦,一段耐人寻味的日子。

后记 精彩的大学生活里,充斥着方方面面的特殊化,异样性。大学生活的自由,让飞翔的空间更广,价值的透点更亮,怪异的精彩更鲜明! 纪伯伦的组歌的赏析 《浪之歌》赏析 这是一篇借物抒怀之作,也是纪伯伦著名散文诗篇之一。

读完《浪之歌》,透过浪花、海岸这些形象,我们不禁想起了诗人自己,想起他对祖国炽热而苦苦的恋情。熟悉诗人的人都知道,他的祖国——处于封建主义、殖民主义统治下的黎巴嫩——给予他的并不是很多。

远在他少年时代,为了生存,他同家人不得不背井离乡,不远万里来到美国求生。后来,立志报国的诗人,又被“莫须有”地遭到放逐。

在自己的国土上,连立足之地也没有,不得不长期旅居异国,身老他乡。然而,这种因贫穷和统治阶级的罪恶而造成的与故土的别离,不仅没有淡化他对祖国的思恋,冷却他炽热的赤子深情。

相反,他爱之更深,思之也更切,他除将海外流离的阿拉伯作家组织起来,共同为祖国独立和自由民主而抗争呼号,还常常在自己的诗作里,对祖国寄寓深厚的恋情。《浪之歌》便是这类诗歌的代表作。

他借助海浪与海岸这对热恋形象,曲折表达了他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和火热的衷肠。 诗中的海浪形象是极为感人的。

她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爱的热烈,爱的深沉。黎明,她信誓旦旦地在情人耳畔许下忠诚的誓愿;傍晚,她又为爱情唱着祈祷的诗篇。

潮涨时,她热情洋溢,紧紧与情人拥抱;潮退了,她难舍难分,依恋地扑倒在情侣的脚下。面对她这诚挚炽烈的情爱,海岸是异常。

2.散文怎么写

凡文以意为主”。

散文的“意”是存在于深厚的生活土壤和浩瀚的生活海洋中的。要获得它,必须依靠我们对生活的深入观察、感受、理解。

因此,散文立意只要从生活实际出 发,凭着鲜明的感受,锋锐的观察能力,同人民同时代共同跳动的脉博,深厚的感情,丰富 的想象,深沉的思索,就会感到我们生活中洋溢着的诗意。这诗意,就是使我们心灵受到触 动的东西,使我们眼睛豁然开朗的东西,思想突然升华的东西,感情更为纯洁的东西,它就 诗的灵感。

我们要为自己的散文立意就要赶紧捕捉住它。因为这里面有心灵的颤动,思想的 闪光。

刘白羽说:“哪怕是微弱的闪耀也比没有闪耀要好,这才不是一般的照相,这才是文 学。” 譬如,一个作家去看茶花,品种繁多,美不胜收的茶花引起了他的思索:“茶花是美啊。

凡是生活中美的事物都是劳动创造的。是谁白天黑夜、积年累月,拿自己的汗水浇着花,象 抚育自己儿女一样抚育着花秧,终于培养出这样绝色的好花?应该感谢那为我们美化生活的 人。”

这就是思想的闪耀,作家十分宝贵它,就及时把这个意思记下来。后来,他听一位花 匠介绍一种茶花说:“这叫童子面,花期迟,刚打开骨朵,开起来颜色深红,倒是最好看的。”

并没有引起思索,但他是记住这种茶花的名称的。过了一会,恰巧一群小孩也来看茶花,这 事引起了作家的注意,他看见孩子们一个个仰着鲜红的小脸,甜蜜蜜地笑着,唧唧喳喳叫个 不休,心灵猛然一颤,不禁脱口说出:“童子面茶花开了。”

而花匠听了这话省悟后说:“真 的呢,再没有比这种童子面更好看的茶花了。”这话使得一个念头突然跳出他的脑海,他说:“我得到一幅画的构思。

如果用最浓最艳的朱红画一大朵含露乍开的童子面茶花,岂不正可 以象征着祖国的面貌?”于是,作家就把看茶花引起的感受、思索写成一篇文情并茂的散文 《茶花赋》。这个作家就杨朔。

而读者、评论者通过阅读就可以悟出作家写此文的立意:歌 颂如花的祖国,歌颂美化祖国的劳动人民。 (二)善于构思 构思是写作者对生活素材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提炼 的过程。

写作者要在构思中为散文的思想内容寻找尽量完美的艺术形式,使思想性与艺术性 达到和谐的统一。因此,构思要解决立意、选材、创造意境、确定体裁、基本手法、布局谋 篇等问题。

这里着重讲讲确定体裁、寻找线索、创造意境三个问题。 第一、确定体裁。

散文的体裁灵活多样。我们有了一个好的意思(思想),并且选取了 表现这一意思(思想)的材料,那么就要考虑:是写成书信体,还是写成日记体?是写成随 笔,还是写成偶感?是写成游记,还是写成回忆录?是写成序或跋,还是写成读后感?确定 具体体裁的原则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

譬如到苏州旅游之后,你感到要向父母 报告一下自己的游踪和观感,你就可以写成书信;你在游玩中遇到一些使你感动的人或事, 你就可以写随笔、漫录;你在游玩虎丘、狮子林、寒山寺、西园、留园等地之后,觉得寒山 寺的钟特别吸引人,并引起你的遐思,你就可以写成如《社稷坛抒情》那样诗意浓郁的抒情 文;你如果是旧地重游,吃到苏州某种土特产而忆起往事,则可以偏重于回忆,写成《小米 的回忆》那样的回忆式的散文……总之,要根据立意内容来确定表现形式--具体的体裁。 第二、寻找线索。

散文的材料应该是很“散”的,每一个材料都是一颗珍珠,但这些珍 珠互相之间有内在的联系,我们写作者要寻找一根线,用笔作针,将这些散乱的珍珠穿起来, 成为一串光彩夺目的珠圈、项链。那末,有哪些东西可以作为线索呢? 一是感情线索。

我们的感情在生活中发生变化,如由厌恶到喜爱,或从喜欢到厌恶,就 可以用这条感情的线索把一些似乎没有关联的材料联结起来。如杨朔写《荔枝蜜》就是利用 感情线索,才把儿时记忆、从化疗养、荔枝树林、苏轼诗词、喜尝蜂蜜、参观蜂场、赞扬蜜 蜂、农民劳动和夜晚梦蜂等事串连起来的。

二是事物线索。如曹靖华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今天仍然需要发扬延安时期“小米加步 枪”的艰苦奋斗精神,就搜罗记忆中有关小米的往事,用小米把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下的事件组合在一起。

许多托物咏志的散文也是以物为线索的,如茅盾的《白杨礼赞》。 三是人物线索。

如写某一个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活动,可以用这个人物作为线 索串连起来,也可以用另一个人物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物、不同内容的事物串连 起来。这个人物还可以是写作者本人——“我”。

四是思绪线索。如面对某一事物、景物沉思遐想,“鹜趋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 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就能通过联想与想象,把有关的 材料组织在一起,表达原定的主题思想。如秦牧的《土地》、杨朔的《海市》、贾平凹的《丑 石》等。

五是景物线索。“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通过景物描写,在写景中融进写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天山景物记》、《西湖即景》。

六是行动线索。如游记以游程行踪为线索。

刘白羽写《长江三日》就以游程为主线来写, 当然,全文。

3.怎样把一篇文章改成散文形式

散文的写作方法

首先,必须明确一个散文写作观念,即散文的唯一内容和对象是作者的感情体验。有了散文的内在结构——感情体验,只要再明确外在结构的核心就可以写好散文。外在结构的核心是细节。散文和小说一样,建立在细节的描写和叙述的基础上,但细节的排列组合方式不同。可以说,小说组合细节是“以盘盛珠”,而散文则是“以线穿珠”。小说的“盘”是一个社会的横切面,具备冲突,各种阶层、力量的人物或隐或显,而细节只能在这样的“盘”中有机地展开。散文的“线”,就是感情体验,或多或少,随手拈来,任情挥洒——以感情体验的表现为准。由此,我们说散文(应称艺术散文),是最自由的文体,散漫如水,手法灵活。

只要弄清这些,写真实自我及由此生发的个性口语、感情体验和细节描写,就掌握了散文写作的要领,什么章法(如文眼)、意境等等一般化认识都不必过于拘谨地学习,其他文体理论知识和写作基础理论都会讲到。

散文主要分为记叙散文和抒情散文(仍按传统的不明确的说法)两种。

4.散文怎样写

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

人间万像、宇宙万物、各色人等、宏观微观无不涉及,而这些材料一旦出现在文章中,就立即刻上了作者的主观感悟,代表着作者的人生经验、观点感受。所以,同样的材料,不同的作者所看到的内涵是不同的。这里,我们把散文的取材叫“形”,把作者的感悟叫“神”。

散文的文体特点就是:

形散神聚。即所有的材料经过作者巧妙的构思联想,这些看似无关联或关联不紧密的材料(形散),但它们都指向同一主旨。这就是散文形散神聚的好处,可以让文章活泼灵动,变化多端。 散文的写法较其他文体更活泼自由,不拘一格。常见的方式是抒情,即使是记叙,也是带有强烈感情的。散文常把记叙、抒情、议论等融为一体,夹叙夹议。散文的结构追求自然而然的境界。在材料选取上,一般运用联想手法。

总体来看,

抒情的散文有时气势磅礴,有时低吟轻唱;记叙的散文如诗如画,曲径通幽;议论的散文情真意切,精彩纷呈……但是不管作者怎样安排文字,怎样组织材料,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表达他对人生或自然的特殊感悟。 入笔细微,以小见大。一般的散文写作,我们可以从细小的方面入笔,做到以少胜多,以小见大。实际上,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一涕一笑;事物中的一枚叶片、一粒沙土……都可以体现出大的主题。对于一个有心人来说,这些小的事物同样可以写出好的文章。 夹叙夹议,感情真实。不论何种感情,都要真实的表现出作者的状况。散文因为有对生活和事物的感悟,就得有夹叙夹议的的表达方式。

5.散文应该怎么写

散文基于社会和人生背景的小感触,注意描写客观生活触发下思想情感的波动和片断。

散文格式:大体有纪实性(直抒式)、想象式、哲理式和象征式四大类。

1、纪实性(直抒式) 即“意在象表”,比较外露。比如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等。或者说是心灵感受外部世界基本上是原原本本的,是什么就在心灵投影什么,很少变化。直抒胸臆的散文诗通常用此种方式。

2、想象式 指的是散文诗作者感受外部世界时,往往浮想联翩,由此及彼,由具像到抽象。

3.表述某一个哲理 这种散文诗和其他散文诗的区别是它有理性直接和间接地介入,以新的哲理发现和表述为特点。写作是为了表述某一个哲理为目的。

4、象征式 是通过物象与心意在某象征物中若即若离的吻合来暗示诗意。

扩展资料:

散文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读散文要识得“文眼”。“文眼”的设置因文而异,可以是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细节、一缕情丝,乃至一景一物。并非每篇散文都有必要的“文眼”。

2.注意散文表现手法的特点。散文常常托物寄意,对所写的事物作细致的描绘和精心的刻画。读文章就要抓住“形”,由“形”见“神”,深入体会文章内容。

3.注意展开联想,领会文章的神韵

4.品味散文的语言。好散文语言凝练、优美,又自由灵活,接近口语。优美的散文,更是富于哲理、诗情、画意。

5.领会作品的内涵。阅读散文就要进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想像、联想和补充。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散文

6.散文改怎么写

做到“形散而神不散”,明确并把握中心,用心去感受体会。

散文中,“我”居重要地位,并非必须以第一人称去描写,而是要突出“自我”,张扬个性,表达出自己真实情感或者意见及主张。散文也是一种虚实结合,因实出虚的艺术,要以客观外物铺开心灵之路。

总之,处处有情,有性灵之美。一)精于立意 “凡文以意为主”。

散文的“意”是存在于深厚的生活土壤和浩瀚的生活海洋中的。要获得它,必须依靠我们对生活的深入观察、感受、理解。

因此,散文立意只要从生活实际出 发,凭着鲜明的感受,锋锐的观察能力,同人民同时代共同跳动的脉博,深厚的感情,丰富 的想象,深沉的思索,就会感到我们生活中洋溢着的诗意。这诗意,就是使我们心灵受到触 动的东西,使我们眼睛豁然开朗的东西,思想突然升华的东西,感情更为纯洁的东西,它就 诗的灵感。

我们要为自己的散文立意就要赶紧捕捉住它。因为这里面有心灵的颤动,思想的 闪光。

刘白羽说:“哪怕是微弱的闪耀也比没有闪耀要好,这才不是一般的照相,这才是文 学。” 譬如,一个作家去看茶花,品种繁多,美不胜收的茶花引起了他的思索:“茶花是美啊。

凡是生活中美的事物都是劳动创造的。是谁白天黑夜、积年累月,拿自己的汗水浇着花,象 抚育自己儿女一样抚育着花秧,终于培养出这样绝色的好花?应该感谢那为我们美化生活的 人。”

这就是思想的闪耀,作家十分宝贵它,就及时把这个意思记下来。后来,他听一位花 匠介绍一种茶花说:“这叫童子面,花期迟,刚打开骨朵,开起来颜色深红,倒是最好看的。”

并没有引起思索,但他是记住这种茶花的名称的。过了一会,恰巧一群小孩也来看茶花,这 事引起了作家的注意,他看见孩子们一个个仰着鲜红的小脸,甜蜜蜜地笑着,唧唧喳喳叫个 不休,心灵猛然一颤,不禁脱口说出:“童子面茶花开了。”

而花匠听了这话省悟后说:“真 的呢,再没有比这种童子面更好看的茶花了。”这话使得一个念头突然跳出他的脑海,他说:“我得到一幅画的构思。

如果用最浓最艳的朱红画一大朵含露乍开的童子面茶花,岂不正可 以象征着祖国的面貌?”于是,作家就把看茶花引起的感受、思索写成一篇文情并茂的散文 《茶花赋》。这个作家就杨朔。

而读者、评论者通过阅读就可以悟出作家写此文的立意:歌 颂如花的祖国,歌颂美化祖国的劳动人民。 (二)善于构思 构思是写作者对生活素材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提炼 的过程。

写作者要在构思中为散文的思想内容寻找尽量完美的艺术形式,使思想性与艺术性 达到和谐的统一。因此,构思要解决立意、选材、创造意境、确定体裁、基本手法、布局谋 篇等问题。

这里着重讲讲确定体裁、寻找线索、创造意境三个问题。 第一、确定体裁。

散文的体裁灵活多样。我们有了一个好的意思(思想),并且选取了 表现这一意思(思想)的材料,那么就要考虑:是写成书信体,还是写成日记体?是写成随 笔,还是写成偶感?是写成游记,还是写成回忆录?是写成序或跋,还是写成读后感?确定 具体体裁的原则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

譬如到苏州旅游之后,你感到要向父母 报告一下自己的游踪和观感,你就可以写成书信;你在游玩中遇到一些使你感动的人或事, 你就可以写随笔、漫录;你在游玩虎丘、狮子林、寒山寺、西园、留园等地之后,觉得寒山 寺的钟特别吸引人,并引起你的遐思,你就可以写成如《社稷坛抒情》那样诗意浓郁的抒情 文;你如果是旧地重游,吃到苏州某种土特产而忆起往事,则可以偏重于回忆,写成《小米 的回忆》那样的回忆式的散文……总之,要根据立意内容来确定表现形式--具体的体裁。 第二、寻找线索。

散文的材料应该是很“散”的,每一个材料都是一颗珍珠,但这些珍 珠互相之间有内在的联系,我们写作者要寻找一根线,用笔作针,将这些散乱的珍珠穿起来, 成为一串光彩夺目的珠圈、项链。那末,有哪些东西可以作为线索呢? 一是感情线索。

我们的感情在生活中发生变化,如由厌恶到喜爱,或从喜欢到厌恶,就 可以用这条感情的线索把一些似乎没有关联的材料联结起来。如杨朔写《荔枝蜜》就是利用 感情线索,才把儿时记忆、从化疗养、荔枝树林、苏轼诗词、喜尝蜂蜜、参观蜂场、赞扬蜜 蜂、农民劳动和夜晚梦蜂等事串连起来的。

二是事物线索。如曹靖华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今天仍然需要发扬延安时期“小米加步 枪”的艰苦奋斗精神,就搜罗记忆中有关小米的往事,用小米把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下的事件组合在一起。

许多托物咏志的散文也是以物为线索的,如茅盾的《白杨礼赞》。 三是人物线索。

如写某一个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活动,可以用这个人物作为线 索串连起来,也可以用另一个人物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物、不同内容的事物串连 起来。这个人物还可以是写作者本人——“我”。

四是思绪线索。如面对某一事物、景物沉思遐想,“鹜趋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 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就能通过联想与想象,把有关的 材料组织在一起,。

7.怎么写散文

一、精于立意 “凡文以意为主”。

散文的“意”是存在于深厚的生活土壤和浩瀚的生活海洋中的。要获得它,必须依靠我们对生活的深入观察、感受、理解。

因此,散文立意只要从生活实际出 发,凭着鲜明的感受,锋锐的观察能力,同人民同时代共同跳动的脉博,深厚的感情,丰富 的想象,深沉的思索,就会感到我们生活中洋溢着的诗意。这诗意,就是使我们心灵受到触 动的东西,使我们眼睛豁然开朗的东西,思想突然升华的东西,感情更为纯洁的东西,它就 诗的灵感。

我们要为自己的散文立意就要赶紧捕捉住它。因为这里面有心灵的颤动,思想的 闪光。

刘白羽说:“哪怕是微弱的闪耀也比没有闪耀要好,这才不是一般的照相,这才是文 学。”(《早晨的太阳》序) 譬如,一个作家去看茶花,品种繁多,美不胜收的茶花引起了他的思索:“茶花是美啊。

凡是生活中美的事物都是劳动创造的。是谁白天黑夜、积年累月,拿自己的汗水浇着花,象 抚育自己儿女一样抚育着花秧,终于培养出这样绝色的好花?应该感谢那为我们美化生活的 人。”

这就是思想的闪耀,作家十分宝贵它,就及时把这个意思记下来。后来,他听一位花 匠介绍一种茶花说:“这叫童子面,花期迟,刚打开骨朵,开起来颜色深红,倒是最好看的。”

并没有引起思索,但他是记住这种茶花的名称的。过了一会,恰巧一群小孩也来看茶花,这 事引起了作家的注意,他看见孩子们一个个仰着鲜红的小脸,甜蜜蜜地笑着,唧唧喳喳叫个 不休,心灵猛然一颤,不禁脱口说出:“童子面茶花开了。”

而花匠听了这话省悟后说:“真 的呢,再没有比这种童子面更好看的茶花了。”这话使得一个念头突然跳出他的脑海,他说:“我得到一幅画的构思。

如果用最浓最艳的朱红画一大朵含露乍开的童子面茶花,岂不正可 以象征着祖国的面貌?”于是,作家就把看茶花引起的感受、思索写成一篇文情并茂的散文 《茶花赋》。这个作家就杨朔。

而读者、评论者通过阅读就可以悟出作家写此文的立意:歌 颂如花的祖国,歌颂美化祖国的劳动人民。 二、善于构思 构思是写作者对生活素材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提炼 的过程。

写作者要在构思中为散文的思想内容寻找尽量完美的艺术形式,使思想性与艺术性 达到和谐的统一。因此,构思要解决立意、选材、创造意境、确定体裁、基本手法、布局谋 篇等问题。

这里着重讲讲确定体裁、寻找线索、创造意境三个问题。 第一、确定体裁。

散文的体裁灵活多样。我们有了一个好的意思(思想),并且选取了 表现这一意思(思想)的材料,那么就要考虑:是写成书信体,还是写成日记体?是写成随 笔,还是写成偶感?是写成游记,还是写成回忆录?是写成序或跋,还是写成读后感?确定 具体体裁的原则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

譬如到苏州旅游之后,你感到要向父母 报告一下自己的游踪和观感,你就可以写成书信;你在游玩中遇到一些使你感动的人或事, 你就可以写随笔、漫录;你在游玩虎丘、狮子林、寒山寺、西园、留园等地之后,觉得寒山 寺的钟特别吸引人,并引起你的遐思,你就可以写成如《社稷坛抒情》那样诗意浓郁的抒情 文;你如果是旧地重游,吃到苏州某种土特产而忆起往事,则可以偏重于回忆,写成《小米 的回忆》那样的回忆式的散文……总之,要根据立意内容来确定表现形式——具体的体裁。 第二、寻找线索。

散文的材料应该是很“散”的,每一个材料都是一颗珍珠,但这些珍 珠互相之间有内在的联系,我们写作者要寻找一根线,用笔作针,将这些散乱的珍珠穿起来, 成为一串光彩夺目的珠圈、项链。那末,有哪些东西可以作为线索呢? 一是感情线索。

我们的感情在生活中发生变化,如由厌恶到喜爱,或从喜欢到厌恶,就 可以用这条感情的线索把一些似乎没有关联的材料联结起来。如杨朔写《荔枝蜜》就是利用 感情线索,才把儿时记忆、从化疗养、荔枝树林、苏轼诗词、喜尝蜂蜜、参观蜂场、赞扬蜜 蜂、农民劳动和夜晚梦蜂等事串连起来的。

二是事物线索。如曹靖华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今天仍然需要发扬延安时期“小米加步 枪”的艰苦奋斗精神,就搜罗记忆中有关小米的往事,用小米把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下的事件组合在一起。

许多托物咏志的散文也是以物为线索的,如冰心的《樱花赞》。 三是人物线索。

如写某一个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活动,可以用这个人物作为线 索串连起来,也可以用另一个人物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物、不同内容的事物串连 起来。这个人物还可以是写作者本人——“我”。

四是思绪线索。如面对某一事物、景物沉思遐想,“鹜趋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 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就能通过联想与想象,把有关的 材料组织在一起,表达原定的主题思想。如秦牧的《土地》、杨朔的《海市》、贾平凹的《丑 石》等。

五是景物线索。“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通过景物描写,在写景中融进写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天山景物记》、《西湖即景》。

六是行动线索。如游记以游程行踪为线索。

刘白羽写《长江三。

8.大一生活感言~

第一篇:大一生活感言(一)——献给所有大一的孩子们 时间匆匆不等人,如今大四了,突然明白了很多,也突然觉得应该留下点什么。

有很多东西错过了才知道。所以为了避免让后来的孩子们走弯路,我在此谈谈我的感受: 1,多了解信息。

信息社会获取信息至关重要。这里的信息包括很多东西,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大学的生活情况,以便自己分清主次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很多,比如学校的论坛,一般大学都会有论坛,听听大家在学校的一些故事想法,还有到达学校之后主动地与学姐学长接触,而社团也算是一个很好的地方,让你获得更多的信息,学长们都是过来人,明白的相对比较多,还有网上的很多关于大学生的生活等等都能给你启示。总之你要明白,进入大学的第一年,你最关键的是熟悉环境, 2,千万不要补考。

从我的经历来讲,我感触最深的是大一时的茫然,使得我补考了一科,现在才知道这件事情对我后来的生活有着多大的影响,因为补考过所以你会扣很高的智育分,从而导致你与奖学金擦肩而过,从而也不能尽早获得推优的资格;因为补考你不能申请双学位;因为补考你不能顺利保研,即使后来你的成绩很好很好;因为补考你会不能顺利的获得应该的荣誉,因为你给辅导员找你茬的借口;因为补考你在部门可能就没有晋升的机会……总之,补考带给了我们一连串的问题,如果早知如此,当初就应该努力了,因为也仅仅只差了三分。3,多看书。

进入大学,如果你不能确定自己要干什么,比较忙从的话,书是很不错的选择,你可以专门看关于大学生涯的一些书,关于大学生必须要做的一些事呀,也许书不是很好,但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特别推荐一本《剪裁人生》挺不错的,从中你可以看学到很多。还有很多的好书我之后会单独拿出来推荐。

在找不到做什么事情的时候,看书,看尽量多的书,你会在后来明白,也许我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但是看书让我比其他人了解更多,多了一个资本,更加的专业。而且看书本事就是对我们的学习成长都有帮助的事情。

4,尽早做职业生涯规划。人有了目标才能有行动。

所以多看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书,让你对认识自我,定位自我等有一个大致的认识,以便你能够按照自己的目标自己的步骤来安排大学生活。我个人是非常赞同大家提早作出一个职业生涯规划的,也许大一时做出来的还不是很完善,但随着不断的成长,你可以不断地去改进,从而让你走得更清晰。

对照我和一个有做职业生涯规划的朋友,我觉得他大学过得更充实。虽然我在不断地成长中也获得很多,但是这不是一个系统的成长,他的目标更明确,将来他要考研,所以他在专业上花费了更多的时间,而且他从进入大学开始就有个一个大致的规划,他在大二就开始着手复习考研,到了大四他已经很自信地认为自己没有问题了,很佩服他的毅力。

我想这跟他个人的性格有关,但更多的是他有目标,他及早地确立的生涯规划。5,管理好你的人脉资本。

到了大学,其实真的就是进入了一个小社会,当然是一个相对比较单纯的社会。你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人,学会如何与这些人交往就变得至关重要,不过无论是什么样的人,有几点是共通的,第一是,绝对尊重任何人,不管别人怎么样,这是你的原则,尊重他人;第二,待人真诚,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只会让人家讨厌你,做人要问心无愧,不要把别人当傻子;第三,你可以优秀,但不要通过打压别人,你要让人家心服口服,很多人会很功利,很看重一些荣誉,所以会以贬低别人抬高自己,或者使用一些技巧,这种人即使做得很好,但不得人心;第四,珍惜身边的人,有些人属于不知好歹型,身边的人对他的好,他可以熟视无睹,不要做这样的人,自己宿舍的人,自己班上的人都要认真对待,因为缘分相聚,不容易啊,在此基础上,你可以结交一些你认为不错的人,当然千万记住人要有知己,泛泛之交要有,但知己最重要;第五,宽容大度,也许别人不待见你,没有关系,你也要正常对待别人,也许别人的所作所为所言有意或无意伤害到你,没有关系,你好好做你自己,不要在乎太多;第六,以礼待人,但是不要太过,自然最好,不管是什么时候,礼貌待人都是必要的,礼貌并不是见外,这是大家必须要明白的,但是礼貌不能过,要自然流露,不要给人刻意之感;第六,经常微笑,人可以不漂亮,可以不富有,但是不可以不微笑,经常对身边的人微笑,让他们也被你感染,一直认为自然的微笑最迷人了;第七,换位思考。

这一点可能是很难做到的,因为我们人与人的不同经历造就了不同的个体,我们是思想是差别很打的,我们无法做到完全地换位,但是你必须要有这样的意识,也许不能做到完美,但是你在尽力去做,有时候你会做的很好,处理得让人满意,并且你在帮人家解困时可以赢得别人更多的信任……还有很多,大家自己去慢慢体会,慢慢去琢磨,人要自己学会成长。 我的大学生活,我最自豪的是我和同学关系都很好,特别是男生们,和他们的关系很清楚,也很好,这是很难得到,宿舍的女孩子也对我很好,呵呵,这是我的幸运,我觉得。

9.怎样写散文

散文文体应当是精悍的散文的文体,首先应当是精悍的。

我们从浩繁的论述散文特点的文字里,可以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散文是一种最精悍的文学体裁。所以,仅从形式上着眼,散文的精悍,同文体的精悍是合二而一的。

散文文体的精悍,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反映生活的集中。前面已经讲过,“集中在一点上”,“尖锐地”反映事物,是散文的突出特征之一。

一篇散文,总是力求把一件事物、一种感受的最精彩的一点写出来。最忌材料的庞杂、冗漫。

尽管有时旁征博引,说古论今,但其材料也是经过了精心剪裁取舍的。如周作人的《山中杂记》,无论从取材,还是从行文上看,乍读都给人以支离、繁杂的感觉,但仔细一读,就会发现其“杂”中有“精”,似散漫而未尝无伏线。

每一章文字,皆有一统一的主旨和情调。 二是语言的精确。

我们说,散文的语言既要简炼,又要畅达,简炼与畅达统一的基础就是准确。没有语言的精确,状一物,写一事,费辞甚多,尚不能达情尽意,又何谈文体的精悍!杨朔的文体,是众所公认的短小精悍,干净利落的。

显然这是同他语言上的精确、简炼分不开的。试以他对散文《海市》开头几句的加工修改为例:初稿是:我的故乡蓬莱是座偎山抱海的古城,景致却不错。

不是小,倒也有点小小的。特别是城北丹崖山陡乱壁上的那座凌空欲飞的蓬莱阁,更有气势。

你走到阁上,倚着栏杆一望,只望见海天茫茫、那种空明清碧的景色,真可以把五脏六腑洗得于干净净。 经过三次修改,(一、二两次修改稿的文字在此从略),最后定稿发表时的文字是这样的:我的故乡蓬莱是个偎山抱海的古城,城不大,风景却别致。

特别是城北丹崖山峭壁上那座凌空欲飞的蓬莱阁,更有气势。你倚在阁上,一望那海天茫茫、空明澄碧的景色,真可以把你的五脏六腑洗得干干净净。

通过两稿比较,可以看出:两处较多的、重要的改动是: (1)将初稿中的文字:“景致却不错。不是小,倒也有点小小的”删去,改写成:“城不大,风景却别致”。

由原来的十五个字,锤炼作七个字。文字减少了大半,而对蓬莱古城特点的描写,却更加准确而突出了。

(2)将初稿中的“你走到阁上,倚着栏杆一望”,改为“你倚在阁上”,既交待出观景的地点,又写出观景者悠然自得的情趣;而将那“一望”的动作留给下文:“一望那海天茫茫……”这就写出了那种放眼远望的开阔气势;又将“空明清碧”改为“空明澄碧”,而“清”作“澄”,不仅词义更加精确,而且读起来也感到音调更加铿锵和谐了。 不难看出:初稿的文字不够准确、简炼;定稿的文字,则十分简洁,故其文体也显得短小精悍了。

三是表意的透彻。透彻,这是更深刻的精确。

散文的状物写景,表情达意,不只要求一般的清晰、准确,而且还总是力求做到非常的强劲、透彻。所写的内容,不光使人一目了然,而且还要有“力透七札”之感。

这种透彻,也就是老舍说的“一针见血”地把事物写出来的功夫。读透彻的描写,会使人感到有着“剥去一层”的明晰,古人云:“剥去一层,方有至理可言”,犹如“凿开顽璞,方始见玉”。

散文家的文字,不论是抒情、描写或议论,都应当有这种开璞见玉的透彻。 透彻同真正的含蓄并不矛盾。

真正的含蓄,可以说是透彻的极致,是透彻的一种“变形”的表现。批评家们认为:艺术上的“朦胧”,是一种“深奥之明白”;“幽默”,实在是一种非凡的“机智”;“反语”,正是把真相看穿的产物。

总之,上面所说的“集中”、“精确”、‘“透彻”,乃为文体精悍的三要求。 散文文体应当是清新的美好的文体给予读者的感觉,总是十分清新的。

就象郑振择所描述的那样:譬若清新的朝曙,皎洁的夜月,翠绿的森林,澄明的碧湖,今天看他是如此的可爱,明天看他也是如此的可爱,今年看他是如此的美丽,明年乃至无数年之后看他,也固是如此的美丽。…… 如何得此清新之文体呢?主要途径有二: 一是洗去陈词滥调。

一篇散文,如果文字中夹杂一些陈词滥调,就象是皎洁的夜月被云彩遮掩,澄碧的湖面漂着一些纸屑、油垢,其皎月。碧湖给人的清新之感,便消失了。

二是不断创造新的形式和文体。郑振择在《新与旧》一文里,着重谈的就是新形式的创造。

他说:我们称某某体的文艺为新的文艺,乃是说,这种文体是新鲜的,是尚待大作家去运用他的,他的声是清新的,他的形是特异的,可以使厌见厌闻陈腐文体的人,心神为之一爽,并不是说所有这种新的某某体的作品都是好的。 他的文章里,还批判了所谓“旧皮袋装新酒”的观点,他说:“我们要知道旧的形式既已弃敝而使人厌倦,即使有天才极高的人,有意境极高的想象,而一放在旧形式中,亦觉的拘束掣肘,蒙上了一层枯腐的灰色尘,把意境和文才都毁坏无遗”。

清新的文体,常使人耳目为之一新,精神为之一爽,具有引人人胜的魁力和长久的生命力。那些散文名字的文体,之所以使人“可爱”,甚至有不少人争相模仿,其原因就在它是“清新”的,不仅在语言文字上,务去陈词滥调,而且在构思上,结构上,描写手法上,……都有自己的创新。

当前,我们散文创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文体。

标签: 大学生 散文 写成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dongkepu.com/zonghezhishi/ro5wv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