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懂科普 >

综合知识

> 南北半球和南北纬的分界线

南北半球和南北纬的分界线

南北半球和南北纬的分界线

1.南北半球分界线是赤道。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全球可分为东、西、南、北四个半球。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地球的四个分界线是什么?

地球的四个分界线是:赤道、南北纬30°和南北纬°60、本初子午线、西经20°和东经160°。

1、赤道——南北纬度数、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长约4万千米。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作代号。

2、南北纬30°和南北纬°60——低纬、中纬和高纬的分界线

北纬30°~南纬30°:低纬度  

北纬30°~北纬60°和南纬30°~南纬60°:中纬度

北纬60°~北纬90°(北极)和南纬60°~南纬90°(南极):高纬度

3、本初子午线——东、西经度数的分界线

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上确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即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作代号。

4、西经20°和东经160°——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因为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基本上在大洋上通过,这样可以避免把非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分在两个半球。从20°W经0°经线至160°E属于东半球;从20°W经180°经线至160°E属于西半球。

扩展资料:

一、各大洲分界线

1、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2、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3、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4、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5、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6、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德雷克海峡。

7、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丹麦海峡。

二、世界大洋界线

1、太平洋与北冰洋的界线:白令海峡即楚科奇半岛的克利古贡角与苏厄德半岛的威尔士王子角连线。

2、太平洋与大西洋的界线:通过合恩角的经线即从火地岛沿德雷克海峡西端到查理斯角连线。

3、太平洋与印度洋的界线:沿马六甲海峡北端、苏门答腊岛西岸、爪哇岛南岸、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南岸,澳大利亚、巴斯海峡、塔斯马尼亚岛,再大致沿146°52'E到南极一线为界。

4、大西洋与印度洋的界线:通过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的经线(东经20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理分界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北分界线

南北纬分界线是什么

是赤道。赤道: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赤道是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其半径为6378.2km,周长为40075.02千米。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其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是划分纬度的基线。赤道的纬度为0°,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同时,赤道是地球上重力加速度最小的地方。

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怎么区分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北半球?

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赤道一0度纬线,

赤道以北0一90度为北纬,也是北半球

赤道以南0一90度为南纬,是南半球;

经度是以0度一本初子午线为基准向东0一180度为东经,向西0一180度为西经。

东半球是西经20度以东一东经160度

西半球是西经20度以西一东经160度,

南北纬分界线是什么?

赤道(即0度纬线):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南纬和北纬的分界线,也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附:经纬线中的“十线”

1.赤道(即0度纬线):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南纬和北纬的分界线,也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2.北回归线(北纬23.5度):是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这一天北半球的白昼时间最长。是北温带和热带的分界线。

3.南回归线(南纬23.5度):是太阳直射的最南界线,这一天北半球的白昼时间最短。是南温带和热带的分界线。

4.北极圈(北纬66.5度):是北温带和北寒带的分界线,此线以北有极昼极夜现象。

5.南极圈(南纬66.5度):是南温带和南寒带的分界线,此线以南有极昼极夜现象。

6.本初子午线(即0度经线):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也是零时区的经线。

7.180度经线:东经180度和西经180度这两条经线是重合在一起的,合称180度经线,因此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也相应地合而为一,其经线就是180度经线。所以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的钟点是相同的,但日期相差24小时(也就是一天)。180经线还是著名的国际日界线,即是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此线西侧是今天,则东侧是昨天。如下图所示:假如由东十二区向东跨越日界线到西十二区,那么日期就要减去今天,由5月1日变成4月30日,但钟点9时没有变化。

8.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国际上规定,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是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分界线。准确地说,西经20度向东到东经160度的范围属于东半球,西经20度向西到东经160度的范围属于西半球。

一、经纬线的特点(如下表)

经线 纬线

形状 半圆 圆圈

长度 都相等 由赤道向两极缩短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关系 相交于南北极 互相平行

由上表可知:

1.两条相向的经线才能组成一个圆圈,即经线圈。

2.度数越大的纬线,其长度却越短;度数相等的纬线,其长度则相等。

3.沿某条纬线一直向东(或西)走,最后能返回到原地;而沿某条经线一直向北(或南)走,最后不能返回到原地。站在北极向四周看,所有方向都朝南;而站在南极向四周看,所有方向都朝北。

参考资料:http://www.sbszx.net/printpage.asp?ArticleID=3015

二什么是经度?什么是纬度?

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赤道的弧线叫经线。每条经线的长度相等,并且都指示南、北方向。为了区别每一条经线,我们给经线标注了度数——经度。国际上规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为0度,即本初子午线。从0度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为180度。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弧线叫做纬线,纬线是圆,指示东、西方向。为了区别每条纬线,标注的度数就是纬度。赤道为0度,向南、向北各分为90度。

二、经纬度的判断

1.经纬度的特点

(1)纬度的特点

北纬 南纬

起点范围: 赤道以北 赤道以南

度数大小(度):0~90 0~90

度数增大方向: 向北增大 向南增大

(2)经度的特点

东经 西经

起点范围:本初子午线以东 本初子午线以西

度数大小(度):0~180 0~180

度数增大方向:向东增大 向西增大

2.纬度的判断

由上面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北纬向北度数是增大的,南纬向南度数也是增大的;东经向东度数是增大的,西经向西度数也是增大的。反过来其结果也是成立的,也就是说度数向哪个方向增大就是相应的经纬度。具体地说有这样的规律:度数向北增大的是北纬,度数向南增大的是南纬;度数向东增大的是东经,度数向西增大的是西经。如上图示:A点的经度——和纬度——A到B到C的度数是向东增大的,则A点就是东经了;而C到B到A的度数是向北增大的,则A点就是北纬了。至于度数是多少度一看就知道了。

三、划分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界限。

东西半球分界线:西经20度经线和东经160度经线。西经20度经线以东和东经160度经线以西为东半球。西经20度经线以西和东经160度经线以东为西半球。

四,4、日,月,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在当地的2时、8时、14时、20时分别测量气温,计算出的平均数就是当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是将全月各日的平均气温相加,除以该月的天数而得。年平均气温是将12个月的月平均气温累加后除以12而得。

五、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其原因

分布规律:世界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度向两极递减。

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

同纬度海洋与陆地气温并不相等。

原因分别为:太阳辐射由低纬向两极递减。

南半球表面物理性质比较单一。

海洋陆地存在热力性质差异。

六,世界1月、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北半球海陆上的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及其原因。

弯曲方向:1月份,北半球等温线向南弯曲,7月份,北半球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相反。

原因:同一纬度上,冬季比海洋冷,夏季比海洋热。

七、四种主要降水类型形成的原因

对流雨:近地面空气强烈受热时,引起热力对流运动,湿热空气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不断下降,水汽冷却形成降水。

地形雨:暖湿空气在前进途中,遇到地形阻挡,沿迎风坡爬升,空气中的水汽因冷却凝结而形成的降水。

锋面雨: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暖湿空气在抬升过程中,水汽冷却凝结形成的降水。

台风雨:暖湿空气绕台风中心旋转上升,其中水汽冷却凝结形成的降水。

八、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极其原因。

赤道多雨带: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副热带少雨带: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但在东岸,因受夏季风、台风影响,降水较丰富。

温带多雨带:受中纬西风和副极地低压控制,锋面、气旋活动频繁。东岸还受季风影响。

极地少雨带:受极地低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九、地球的公转引起的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有规律的运动并形成的四季变化。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向北移动。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的北限。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向南移动。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的南限。

十,回归运动是因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轨道面之间存在黄赤交角。直射点的位移导致一年内地球上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进而产生四季。

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为夏季,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为冬季,过渡季节为春季、秋季。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dongkepu.com/zonghezhishi/q047l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