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懂科普 >

综合知识

> 品茶的三个境界

品茶的三个境界

品茶的三个境界

品茶的三个境界是得味、得韵、得道。得味是说饮茶的初级层次,品的是茶的类别、品种、优劣。得韵是指在饮茶过程中所感知的趣味和美感,包括饮茶的环境、茶具的选用、冲泡的程序等,这种趣味和美感会因时代、人、环境、心境的不同而有各自不同的风格。总的说来,茶所具备的基本品格是谦恭平和、温文尔雅。至于得道,则指的是在饮茶的不经意间灵光闪现,从而对人生之道有所感悟。因此茶的作用,有对心性的陶冶,是心灵意义上的养生,这种陶冶要有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当基础。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喝茶分为几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是“喝茶是茶”。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虽然茶起源于神农氏还只是一个传说,但却揭示了茶来源于普通百姓日常劳动的事实。可以断定,当初中国人将茶作为饮品,主要是由于茶能解渴甚至药用等本身之特性;茶最早也流行于民间,并由民间逐步流向王公贵族阶层。总之,茶为饮者之始,茶只是茶,并无后人所赋于的种种哲理与玄妙,这也算是喝茶最朴素的境界了。

今日人们口渴之际端杯即饮,漫长的商业谈判和商谈之中举杯随饮,无聊之际闲坐茶楼小饮打发时间,都算是喝茶之朴素境界,此时人们并不太在意如何冲泡和茶之味道。

第二种境界是“喝茶不是茶”。

茶流入王公贵族之后,喝茶被赋于了各种哲理和思想,人们喝的已经不再是茶。现在人们津津乐道的茶道、茶艺、茶文化即是“喝茶不是茶”的典型表现。就如茶道,人们认识不一,有最简单的“以茶水待客之道”之说,也有如已故的浙江农业大学茶学专家庄晚芳先生认为的“茶道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之谈,还有周作人“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为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之论。不管论述简单复杂,凡事一旦上升为道,就会被赋予一种超乎寻常的哲理与玄妙,一以言之,即是“茶以载道”。因此时空不同,所载之道也即不同了,譬如中国茶道吸收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精华,佛教强调“禅茶一味”以茶助禅,以茶礼佛,道家强调“天人和一 ”;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是“和、敬、清、寂”,要求人们通过饮茶进行自我思想反省,彼此思想沟通,于清寂之中去掉自己内心的尘垢和彼此的芥蒂,以达到和敬的目的;朝鲜茶道则提倡“中正”的茶礼精神,要求人们处事不偏不倚,不枉不正,都充分体现了“喝茶不是茶”的特点。

今日茶之流行于中国社会各界的最大原因应在于“茶可载道”,通俗的说是茶是可以任人和意淫的。商人眼里喝茶是制造金钱,文人眼里喝茶是创作,政客眼里喝茶是谋权,僧人眼里喝茶是求禅,道家弟子则喝出“重生、贵生、养生”之念。

第三种境界是“喝茶还是茶”。

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曾说过:“须知道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此话一语道破喝茶之本质,确实是从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琐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这与佛教之禅相似,禅也是要求人们通过静虑,从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所谓茶道、茶艺、茶文化,透过浮华背后还是原本之茶也。只是此时之茶,已然与朴素境界之喝茶有本质之飞跃,就如佛教修行特别强调“放下”一样,内六根,外六尘,中六识,这十八界都已放下。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轻松无比,看世界天蓝海碧,月明星朗,纵俗务繁杂,也能偷得浮生半日闲,解放被囚禁已久的行性。

喝茶的境界

喝茶的第一个境界,是解渴。跟喝开水一样,也许比白开水还要更加容易生津。

喝茶的第二个境界,是品味。白开水有点无味,茶比它多了一层滋味,好像更容易入口。解决渴的问题同时,还满足了味蕾。不同的茶有不同的滋味,有些清新淡雅,有些浓烈回甘,有些苦中带甜,有些甜中有涩。

喝茶的第三个境界,是解忧。通过一泡茶,让自己从繁杂中解放出来,回到当下。通过茶气茶香让重新链接身心,链接大自然,链接这个世界。不在人为创造的那个小小的窄窄的世界徘徊跌撞,而是徜徉在无边的心的海洋。有功底的,或许可以通过这泡茶打通任督二脉,到达另一个境界。那个境界的你我,又怎么可能会有人世的烦忧?

喝茶的第四个境界,是悟道。有人说,一定时常的打坐或者冥想,能让人的脑部处于一种特殊的状态,并且即使不再坚持打坐或者冥想了,也能维持这种状态。这样的状态,用佛教的语言说,也许就是“中正”。但是也许比中正再往上的那个状态,那个可以超越世俗烦忧的平和无为,就是悟道吧。但能达到这样状态,一来需要资质,二来需要努力,三来需要缘分。

我认识的茶友不多,毕竟才刚刚开始喝茶。能被称为“茶友”的人,其实已经进入了第三个境界。毕竟绝大多数只是把茶当成一种饮料的人们,太多太多。而商业中的茶也确实只有通过鼓励人们把喝茶代替水,才能实现把茶的生意做大。

那些能够喝茶解忧的人,也许茶道只是一种载体,帮助他从忧中解脱。即使没有茶,也能够找到其他的途径。选择茶,这种淡然有丰富滋味的大自然的物品,也许其实也等于已经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了吧。不要那么多纷争不要那么多烦忧,简简单单,清清淡淡像茶一样才是最适合。

至于我自己,喝惯了白开水,很容易在茶的滋味体会到美好,第三个境界也已经达成。至于接下来,是希望能悟道。

喝茶的三重境界

台湾作家林清玄说:“喝茶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茶’字拆开,人在草木间,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这“喝茶的最高境界”,虽然很向往,但因没有领悟过所以保留态度。倒是很同意南怀瑾先生说的:“境界包含一切境界,修道人有一分的成就,境界就有一分的不同,有两分的成就,就有两分的不同。人修到了某一种境界,人生的境界就开朗到某一种程度。”

对于不同人,或者人的不同阶段,喝茶的境界和体悟应该也是不同的。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唯有茶能入为“茶道”。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外无道,道外无人。一切道理需要人去发掘探索。人们在长期与茶打交道中,发现茶不是木然的,而是充满灵性的,并探索出茶于人生的哲理。

有人说,“茶没有品级高下之分,喝的是心情,是意境。”这是一种境界,还是虚无主义?也是因人而异。

人发现了茶有道性,不同的人喝同样的茶有不同的体会,宋代禅宗大师清原行思说参禅的三个层次:“第一层,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第二层,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第三层,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喝茶概也有这三种境界,喝茶是茶;喝茶不是茶;喝茶还是茶。有些人味觉相对麻木,并不能说出茶之细微差别,感觉茶就这个味,都一个样;有些人喝茶,味觉特别灵敏,能鞭辟入里品出个中滋味;而有甚者,已经超越了“色”的境界,一切滋味于其都是甘之若饴。

从世间的标准来说,茶自然是有品级高下之分。就碧螺春而言,明前春茶自古以来都是朝廷贡茶,只有达官贵人才有资格享用,时期,一斤碧螺春可以换75斤大米,普通老百姓是绝对舍不得喝的,即使现在老百姓有钱了,但喝明前茶依然自觉有越轨之嫌。只有贵客来了,才会将家中的好茶拿出来招待,而自己平时喝的常常是品级较低的茶,虽然茶叶粗糙,但是味道淳厚,倒也颇受当地老茶客的喜欢。夏天干完一场农活,举起茶缸咕咚咕咚一口气将茶灌下肚,那个沁人心脾、酣畅淋漓,倒也不失为一种单纯的快乐。

作为农民和普通老百姓,喝什么品级的茶,也需要与自己的角色相匹配,喝茶也要喝得舒服自在,心安理得。这是老百姓很淳朴的心理,也是喝茶的一重境界。

不过从品茶的角度来说,茶作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茶同样追求精益求精,成为文明进程中很重要的标志。

文人与茶自古佳话,手持清茶一杯书一卷,凭栏听雨任神思漫游,茶能提神益思,激发文人的创作灵感。一生嗜茶的白居易在苏州做官时,写下“细啜襟灵爽,微吟齿颊香,归来更清绝,竹影踏斜阳。”的茶诗。文人喝茶之曼妙,已是出于茶之功用之外,升为形而上之意趣矣!

茶者,察也。品茶,可以看出品茶人心的细密与觉知。“三口为品”,品茶要一口一口,细细品饮。俗话说慢慢来,急不得,也就是说,慢慢,则来,急,则不得。“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通过慢慢品饮,心才能静下来,心静下来了,才会有清晰的辨别能力,才会有敏锐的觉知力。

禅宗关于茶的公案最经典的莫过于“吃茶去”。赵州禅师让求法者曾来者去吃茶,不曾来者也去吃茶。吃茶,最平常的事。貌似最高深的佛理,其实都在平常朴素的生活中。赵朴初有首诗:“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吃茶去!”

茶还是那盏茶,生活还是那样的生活。可是,心不再远攀外缘,不再有所分别,不再执着外相,神台清明回归本来面目,如金刚经中所言,“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又是一层新的境界了。

喝茶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茶,解渴之物。饮茶的经历与心境,有相似也有不同。茶中的五种境界,你是在境里还是境外?

一、境外之境。

凡开始喝茶时,茶味都是一个样——苦的。茶味单一,味蕾尚未打开,甚至喝所有茶都是如此的感觉。此时,“茶味”尚未入境,故称“境外之境”。

二、初境。

喝茶一小段时间后,对茶渐渐有了分别的能力。可以喝到茶的苦涩甘甜,可以对茶的种类有了明显的分辨。再细分还是无法体会茶味,但已可以渐渐入境,故称“初境”。

三、韵境。

喝了更多的茶,可以更敏感的体会茶味的细节,开始能分辨入口时水与茶的结合度,茶汤的质感、厚度、绵度、饱满度,口感的留存度、生津、回甘、喉韵、舌底鸣泉等的茶味。此时,品茶者渐渐的追求茶的“韵”味,故称“韵镜”。

四、觉境。

“觉”,不是睡觉的“觉”,是“发觉”的“觉”。当此时,喝茶已经是喝一种感觉:人泡茶的感觉,茶给人带来的感觉,人与人之间的感觉。

当此时,初境与韵境已可渐渐不再在意,而惊“觉”于生命的感知,一种美好或不良的气息都可以轻松被你捕捉。前辈们常说:此茶一看已经知道是什么样的了,不需要喝。当说的是此境。当此时,你已完成对生命的觉醒,故称“觉境”。

五、修境。

既已达“觉境”,则应于觉悟后而入“修境”。茶本为药,而却多可学之处。如大地之平凡,却能生养万物,包容万物。低头向大地学习,对视则跟茶相见。

茶,性静而不燥,恬淡有度,平等待人。品茶或泡茶者,也该有此情志,以茶作媒,修心修身于平生,故称“修境”

喝茶的各个阶段是怎样的?

中国人喜欢喝茶,但只是一种自然随意的饮茶而已,网上有人给喝茶分了十八层境界。从不喝茶到爱茶再到戒茶,每一层都是一个炼狱,其实喝茶很简单,若一定要给它分阶段,窃以为三个阶段足以。

第一阶段:解渴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一个阶段就是处在迷茫的状态,喝茶只是为了解渴。刚开始喝茶了解不多,只知道茶好喝,愿意喝,对于品茶的意义,也只是一知半解。

这个阶段的喝茶人,不在乎喝茶的文化、内在,他们只知道,茶是可以解渴、提神的饮料。只要不会太苦太涩,容易入口即可。

对茶的认知还停留在表明,这种喝茶方式,也谈不上“品茗”。

第二阶段:知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二阶段是指有了追求的目标,在追逐的道路上,愿意花心力去追寻。

在这个阶段的饮茶人,会注重茶叶冲泡的技巧,愿意花心思去思考如何能泡好一壶茶。

茶有千滋百味,一个冲泡的手法、不同的冲泡器皿、高低不等的水温,对茶汤都有极大影响。喜欢喝茶的人,愿意善待每一片茶叶,喝茶本身是一种享受,喜欢喝茶的人则愿意慢慢去品,对每一个细节都想做到极致。

第三阶段:悟茶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之后,自然会豁然开朗,有所发现。

对茶,每个人慢慢都有自己的理解,即使不是上好的茶叶也无所谓,点一炷香,泡一壶茶,寻得内心世界的净土。

喝到最后,颇有“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味道,懂得品茶,却可以不再斤斤计较喝茶的细致功夫。

其实懂不懂茶并不重要,千利休禅师说:“须知茶道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喝什么茶也不重要,适合自己的茶才是好茶。喝茶就是“忙里偷闲,苦中作乐”。每个茶人心中都有一方清雅净土,可容花木,可纳雅音。日日在此间醒来,不问凡尘,静心享受其中!

品茶,可遇而不可求的五种境界是哪五种?

饮茶,是令人心情愉快的最佳方法,避开市井生活的喧闹,沉积下自己的情绪。伴随一片片茶在热水的滋养下伸展起来,那一丝香甜滑过咽喉的一瞬间,觉得全部生命也被涤荡了一样。但是,饮茶与饮酒还不一样,饮酒相比饮茶则简单的得多,或三五成群,或吆五喝六,拼个局便可以喝酒。随后,饮茶就需要人生境界,仅有使自己身临其中,才可以触摸到那类涤荡生命意境之美。饮茶,可遇不可求的5种人生境界,碰到一切1种,都绝不允许错过了:

一、孤影客来

“孤影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窗户外面寒风刺骨,雪花秋风瑟瑟,竹炉内灶火燃得红通通,泡茶的天然山泉水在竹炉上咕咕咕烧开着。一壶绿茶,如血一样的色调,孤影客人三杯五盏茶水吞下,浑身都暖和了很多。可在孤影到来的顾客,并不是过命的交情,便是难得一见的知心;此刻,除开新炖的一杯红茶,别的都和这类诗意没法配对。

二、庭院闲坐

日子久了,让一个人静下心来的形式,除开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便是寻一处庭院,一个人闲坐。找一首自身喜欢的歌,平时忙起来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认真倾听,尽管声音沙哑,但却能让全部心身恬静出来。一个人,什么都不需要去想,静座庭院,沏一壶铁观音茶叶。盖壶内的铁观音茶叶,在热水的影响下,伸展着腰伎,那类能围绕生命的香味,把一切纷杂的尘事都缓解起来。

三、蕉窗夜雨

连着数日的绵延秋风秋雨,一个人的心情也消沉到了极点。头上入境的秋雁,沙哑的鸣叫,像极心里那裂喉的呼喊。房间内的空荡荡,让本来就消沉的情绪降到零度,找一个靠窗的区域,置一张小方桌,摆着茶器。窗外的秋风秋雨滴下在硕大芭蕉叶上,发出淅淅沥沥的响声,即然难以释怀,何不暂且学会放下。一壶映出玫瑰花香的花草茶,怎么就那么香,品第一口突然感到他已经变得不再寂寥。有时,人就需要换一个角度进行思考,日子出过成了一地鸡毛,又何必去在乎过多。不经意挣脱,更不必管理,保留残荷听雨声,更无失一种残缺的美。

四、石松听泉

如果你实在摆脱不了,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对着空落落的大山叫喊,之后在宽阔中倾听自已的回声,你喊越强烈,回声便越跌宕。迅速情绪便恬静了下去,仰坐到康佳大石头以上闭上眼小歇,边上是涓涓的山泉水。那类好像静止不动了时光,静与动形成了一种阻隔时间与空间比照。保温水杯中的热水,可能就80摄氏度的样子,倒进玻璃茶杯中。几块嫩绿的龙井茶或带着毛绒的碧螺,在静止不动了空间内慢慢被滋养起来,一片片慢慢落下来,触到杯内的一瞬间又缭绕飘浮起来了,一个人就是这样静静地看着便能。

五、山寺魔归云

禅道几乎都和茶茗没法切分,那类没法渡船的劫,只有指望寒山寺的号声来涤荡。求几柱松脂,那类萦绕的香烛一瞬间能让一个人沉静,心里也瞬间变得变得不再心浮气躁与肤浅。沏一杯绿茶,那类略微沁出的苦,像极人生道路,冲沏过几次后,尽管还是那杯一清见底碧螺春茶,但却不那样苦了。

饮茶,可遇不可求的5种人生境界,就算碰到1种,也决别错过。

喝茶的境界

1.

渐入不惑之年,越发沉静下来。有些道理不到一定年龄没有一定经历,真是无法体会和领悟,比如喝茶。

原来对茶没有一点兴趣。总奇怪那些苦苦的叶子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并乐此不疲的去品尝。

小时候看到爸爸饭后必会泡上一壶茉莉花茶。那茶香远没有茉莉花香更吸引我。闻花香比喝茶更让我愉悦。也曾尝试着喝上几口茶汤,茶的苦涩味儿掩盖了茉莉花香,于我,难以下咽,于是放弃,宁肯喝白开水。但看着爸爸很享受的品着那质量并没有多上乘的茶水心满意足的样子,心底总有几丝困惑,茶怎么会有如此魅力,让爸爸每天都割舍不下?

长大后,学会了喝咖啡,喜欢它的香醇,浓烈。参加饭局,席间必会有各种茶水:崂山绿茶,正山小种(红茶)、大红袍(岩茶),不管哪一类茶,到我嘴里都是一样的,品不出它的妙处。

真正对茶感兴趣,不过是前年的事。那时与其说爱上茶不如说爱上泡茶和喝茶时的氛围和感觉。茶艺老师泡茶时的优雅闲适;看茶在水中慢慢舒展绽放的过程和样子;还有在泡茶人引导下,体味一泡两泡三四泡中每泡口感的不同,不由让我对这片树叶产生浓厚兴趣。

喝茶的境界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观点:喝茶更多喝的是感觉,是气氛,是感情。当茶在,人在,一切都对,都刚刚好的时候,任何茶都是好茶,反之,则索然无味。

2.

有天下午跟妈妈应发小之约去她家店里吃饭喝茶。她给我们泡了三款茶:一款正山小种,两款白茶(一年和三年)。

用她的话说:我妈妈几年都去不了她家几次,听说我妈妈来了,诚心邀请过来吃饭喝茶,会让她有家的感觉;我的妈妈在她心里就相当于于她的妈妈,这无形中也是对与我之间感情的重视和认可。她叫了自己刚刚中考完的闺女一起就餐,三代人相聚,自会在喝茶聊天中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今天与平时和她两人相聚果然不同。50后的妈妈,70后的我俩和90后的闺女,三代同聚,气氛活跃起来,话题也变得宽泛。喝茶过程中,每人都会将自己的感觉讲出来,然后大家一起品味体会。茶的品鉴变得庄重并富有仪式感。

正山小种的花果香和醇厚绵和,一年白茶的清淡爽口,三年白茶的回味悠长,在大家细细的描述与品尝中,茶的好坏没有多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品茶这个过程中的交流和情意传递。

3.

想起一次与一茶友共享台湾乌龙茶中的“东方美人”。

净水,温杯,从茶器选择到投茶量,冲泡温度再到冲泡时间,她都把握的刚刚好。

开始品茶,第一泡如邻家少女初长成的清新淡雅;第二泡像待嫁女子的羞涩婉约;第三泡里有般的万种风情……我们在她的引领下进入她说的感受中,不自觉间被她感染,仿若身临其境。

不过是一款茶,在她的演绎下有了出神入化的美。这次喝茶经历给我的印象尤为深刻。

当回家自己去冲泡同样的“东方美人”时,美人的美却无法如她冲泡时那般淋漓尽致的呈现。我想这就是一种境界,泡茶人将喝茶人带进了她营造的神秘美好的境界中。这种带入感需要功力。

吃饭,喝茶,品咖啡,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能心态平和,心境阳光,用一种郑重其事的态度去对待,就容易浑然忘我,乐在其中,便能进入一种境界,在境界中品出其中真味。

其实,那真味原就在心中,只需有一份用心和静心 。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喝茶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

茶饮到一定程度,便要讲究境界。第一是识茶。中国茶品类繁多,各有特色。饮者的最起码功夫,要一尝便知什么茶。至少也要懂得花茶、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的区别。其次便是要分辨得出茶的优劣。茶的品质差别极大,也极细。同是绿茶,龙井与碧螺春有差别;同是龙井,特级与一级有差别;同是乌龙茶,岩茶与铁观音有差别;同是岩茶,本山与外山有差别。虽然不必如专业茶师那么精确,至少也要闻得出香型,喝得出醇厚浅薄,这才能品出韵味。

有了识茶的基础,才能进入更高境界:首先是识水。茶既是一种饮料,就要讲究泡茶之水的质量。对此古人已有许多高论,经典的说法是“山泉最佳,井水次之,江水又次之”。而且要如王安石一样能喝得出江中水与江尾水的区别。今天情况已有许多变化。对于都市饮者来说,真正的泉水井水无处可觅,江水则污染得不能饮用。比较容易得到的就是优质矿泉水。注意不要用纯净水,更不宜用自来水。有了好水后,还要懂得冲泡的方法。一般来说,绿茶比较简单,八十度左右开水即可。乌龙茶的温度要求则较高,既要现烧,又不能沸滚太久。

有了好茶好水,还要有好的茶具。这便是识器。中国的茶器,是一门洋洋大观之艺术。最好的当然要数江苏宜兴紫砂壶。名壶价值胜过黄金。除此,还有许多茶器如德化、景德镇的瓷茶器也很漂亮。对于一般饮者来说,要懂得欣赏。但是最重要的是要懂得茶水与器具相配的道理。比如,乌龙茶要用“曼生壶,若琛瓯”,必须将茶水从壶里倒到小瓯里,考究的还配有拇指大小的闻香杯,先闻后饮,所以又叫功夫茶。绿茶就最好用玻璃杯,看茶叶在晶莹剔透中如花般绽放,未饮先醉,自然别有风味。识器的还一重意思是要能识大器。即饮茶时的外部环境。

品茶是一种高雅的休闲活动,可在陈设典雅的茶室中边饮边听若隐若现的轻音乐;可在朋友家中自泡自饮,随心所欲,慢慢啜品。可在花前月下,树旁水边,席地持壶,与自然为伍。不管什么环境,当以清静、洁净为上,方有情趣。识得水识得器,就该识人了。现在人们饮茶,已经不仅仅是解渴解乏,而是一种交际、休闲的方式。这也是如今都市中茶馆大兴的根本原因。俗话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若要使这茶饮的身心两畅,选择什么样的人一起喝茶就十分重要。因为喝茶跟喝酒不同,酒是越喝越热闹,越喝越兴奋,所以人多一些,杂一些不要紧。而茶呢,一般来说是越喝越清醒,越喝越淡泊,所以共饮者就不宜多,品格也要高雅。若与势利小人之流共座,就只会糟蹋好茶,败坏胃口。

茶禅的寓意和境界

  “茶禅一味”、“茶禅一体”是中国 传统 文化 中一个独特的现象,也是茶文化和禅文化合二为一的集中体现。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茶禅的寓意和境界,一起来看看。

   茶禅的寓意

  茶禅一味,“茶即禅”,品茶如参禅。 饮茶 因能清心寡欲、养气颐神,故向有“茶中带禅、茶禅一味”之说。故中华历来以茶香与书香、墨香齐名(号称“三香”),是高雅、安详、和谐之社会精神的体现。

  “茶禅一味”“茶即禅”--品茶如参禅。

  饮茶因能清心寡欲、养气颐神,故向有“茶中带禅、茶禅一味”之说。

  故中华历来以茶香与书香、墨香齐名(号称“三香”),是高雅、安详、和谐之社会精神的体现。

  文人墨客,清茶一杯,淡风论雅;芸芸众生,一茗在手,照样海阔天空。

  平易近人,宁静淡泊,雅俗共赏,这就是茶之性,茶之品。

  中国人与以茶为能事,清晨人坊吃早茶,班前泡一杯花茶,待客要奉上清茶,柴、米、油、盐、、酱、醋、茶,是日常生活中的必行之事。

  茶,最早是一味药有治病的作用,《 神农本草经》云:「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以后茶渐为中国人的主要饮料,那么,普通的一种茶,能升至茶文化,这里是因为 士大夫们参与茶事,赋予其一种文化理念,故而有种茶、制茶、烹茶、品茶等茶的成品工作。逐渐产生了一系列规则、制度、习惯、风俗与书法、绘画、美文、诗词、琴棋,互为表里,融和成为综合性的文化现象。

  茶文化内伸层面,又谓-- 茶道。《周易.系辞上》曰:「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茶道的内涵,不仅指茶法茶器,更是指具象中的道德、美学、哲学的理念,所谓茶道即人道。茶事极重「德行」, 陆羽的《 茶经》说:「茶性俭」、「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在茶事中体现为:「对己,简朴自律;对客,待之以礼」。

   “茶禅一味”的境界

  第一重境界:“茶禅一味”与日常生活的相融

  日常生活是“茶禅一味”,的基石:“茶禅一味”,是日常生活的升华这两者互为因果互相促进。

  ⒈茶叶与农禅

  佛门的茶事活动,与新式的禅林经济为特定的“农禅并重”密切相关正是农禅,为茶、禅的结合提供了物质基础。约八世纪中叶,马祖道一率先在江西倡行“农禅结合”的习禅生活方式,鼓励门徒自给自足。其弟子百丈怀海在江西泰新百丈山创《百丈清规》,并把世俗的生产方式移入佛门。约九世纪中叶,由于新型的禅林经济普遍得到发展,寺院栽茶、制茶就在这种自立求生、经济的背景下大规模兴起。加之如火如荼的寺院饮茶之风无疑也刺激了这种生产活动的持续展开。

  其时,著名的佛教寺院普陀寺,即拥有了普陀山的茶地僧侣从事茶树 种植 并积累了丰富的种茶、采茶制茶 经验 。据传,直至康熙、雍正年间普陀佛茶才开始少量供应朝山香客。而九华山佛茶大约也是唐时开始培育出来的。其僧人培植的“金地源茶”在当时就被誉为色味俱佳的名茶。四川蒙山生产的“蒙山茶”,相传最初是汉代甘露寺普慧禅师所培育。由于它的极为优异的质地,长期被奉为贡品,又被人们称为“仙茶”。著名的“乌龙茶”,亦即“武火岩茶”的前身,也是福建武火山当地的僧人所培育种植。据考,此茶在宋元后亦以武夷寺内僧人制作为最佳。清郭柏苍所著《闽产异录》载:“武夷寺僧多普江人,以茶坪为生。每寺请泉州人为茶师。 清明 之后 谷雨 前,江右采茶者万余人”。由于僧人技艺高超,又把不同时节采摘的茶叶,用不同的工艺分别制成“寿星眉”、“少莲子心”和“风味龙须”三种名茶,使其享有盛誉,经久不衰。浙江的径山茶,名声极高。径山为著名茶区,宋政和七年,徽宗赐径山寺名为“径山能仁禅寺”被唐太宗赐名“国一禅师”的僧人法钦,就在寺院亲植茶树,茶林遍野而茶风亦极盛。此外,还有唐代荆州玉泉寺附近山洞水边罗生一种野茶,经玉泉寺真公和尚加以曝制,使之“拳然重叠,其状如手,号为仙人掌茶”。李白曾对此茶赞不绝口,称其“能还童振枯,扶人寿也”。(《答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诗并序》)江苏洞庭山水月院的僧采制的“水月茶”是现在皖南“屯绿茶”的前身。在明降庆年间,僧大方制茶技法精妙,因而名扬四海,人称“大方茶”此茶流传至今,改名为“碧螺春茶”。还有浙江云和县惠明寺僧人种制的“惠明茶”,云南大理感通寺的“感通茶”亦是当地著名的佛茶。而“罗汉供茶”原由浙江天台山佛寺所供;“香林茶”则初为杭州法镜寺所供;“云雾茶”最早也是江西庐山、云居山及安徽黄山的寺院僧众培育或加下制作出来的闻名遐迩的好茶。

  总之,在由江西创辟“农禅并重”的风尚佛教僧众的种植茶树与茶叶制作加工活动积累了许多经验;长期的精心劳作,毕竟成就了茶业界繁荣,制成了诸多独具特色的名贵茶叶。正因为如此,故有“自古名寺出名茶”之说。唐宋时的禅寺,多建造在高山峻岭之中,僧人禅师往往时节一到便制茶。茶成了文人进入佛寺进行各类活动的最好中介,而僧人也是以茶来敬客,这成为唐宋时一派独特的文化气象。

  ⒉饮茶与坐禅

  佛教僧众坐禅饮茶的文字可追溯到晋代。《晋书·艺术传》记载,敦煌人单道开在后赵都城邺城(今河北临漳)昭德寺修行,除“日服镇守药”外,“时复饮茶苏一二升而已”。唐代陆羽曾在寺院学习烹茶术七八年之久,所撰《茶经》记载的“煎茶法”即源于丛林(佛教僧众聚居之所)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亦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禅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终使僧人饮茶成风,有的甚至达到“唯茶是求”的境地。

  “饭后三碗茶”成为禅寺“和尚家风” 宋代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一十六:“晨起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上堂吃饭了盥漱,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中唐后,南方许多寺庙都种茶,出现了无僧不茶的嗜茶风尚。唐代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就记载了山僧种茶、采茶、炒制及沏饮香茶的情景。饮茶为禅寺制度之一,寺中设有“茶堂”有“茶头”,专管茶水,按时击“茶鼓”召集僧众饮茶。

  ⒊茶事活动与禅宗仪礼

  茶在禅门中的发展,由特殊功能到以茶敬客乃至形成一整套庄重严肃茶礼仪式,最后成为禅事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深层的原因当然在于观念的一致性,即茶之性质与禅悟本身融为一体。正因为茶与禅能融为一体,所以茶助禅,禅助茶,“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茶有如此巨大功能,决非仅由其药用性质的特殊方面所决定,正如道教最旱在观念上把茶吸纳进其“自然之道”的理论系统中一样,禅门亦将茶的自然性质,作为其追求真心(本心)说的一个自然媒介。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事实中,这都是一个绝佳的无与伦比的自然媒介。它的无可替代性正是禅宗能将其真正作为一种文化而大大兴盛起来的根本原因所在。

  茶与禅的碰撞点,最旱发生于药用功能中,但不同的是,它一开始便与禅门最基本的工夫---禅定结合在一块。而禅定正是其他宗派也注重的,所以就连最富神秘色彩的佛教密宗在其重要场合也无法离开茶。

  实际上,佛教禅宗不仅对中国的茶树种植与茶叶加工的制作技术的发展,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由于禅茶精神对整个中国茶文化的渗透与普及,人人提高了茶文化的美学境界,这种境界首先体现在佛教茶文化的每一环节内。由此茶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品味也大大提高,可见禅宗的功劳之大。

  的确,禅僧高士能悟得禅理、茶性之间个中之味,与其本身的修养及其美学境界有关。他们注重精神追求,淡泊物质享受和功利名份。这是他们得以保持那份清纯心境,以随时进入艺术境界的前提。因而,“碾茶过程中的轻拉慢推,煮茶时的三沸判定,点茶时的提壶高注,饮茶过程中的观色品味,都借助事茶体悟佛性,喝进大自然的精英,换来脑清意爽生出一缕缕佛国美景。”(梁子《中国唐宋茶道》)这是一种纯粹的美的意境。

  佛教对各类“行茶仪式”的美学升华,一方面是山于茶事活动的普遍展开,场所日益增多,交流传播日益广泛,因而要求也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又因出现了一些精益求精又热心茶道的禅僧。此外,茶器的日益精良,也必然地推动着这一美学化的进程。那一套套顺应佛教仪轨的茶道形式——寺院茶礼,正是适应禅僧们的集体生活而必然形成的严格要求。

  第二重境界:“茶禅一味”与开悟顿悟的相通

  茶如果只像开水一样,仅是解渴;如果只像咖啡一样,仅是提神,断不能由单纯的物质成为文化的载体。在禅林公案中,茶与佛教的开悟顿悟相通达,终于发生了根木性的转变。

  ⒈“吃茶去”中禅意深

  根据目前已知的材料,“茶禅一味”作为固定词组的成型有一个发展过程。这一禅林法语与“吃茶去”的佛家机锋语有着内在的联系。“吃茶去”出自唐代名僧从谂,由于从谂禅师常住赵州观音寺,人称“赵州古佛”。赵州主张“任运随缘,不涉言路。”学人问:“如何是赵州一句?”他说:“老僧半句也无。”关于“吃茶去”这一公案,《五灯会元》卷四有较详细的记载:

  一人新到赵州禅院,赵州从谂禅师问:“曾到此间么?”答:“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一僧,答曰:“不曾。”师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为什么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唤院主,院主应诺,师仍云“吃茶去!”

  赵州三称“吃茶去”,意在消除学人的妄想,所谓“佛法但平常,莫作奇特想”。据说,一落入妄想分辨,就与本性不相应了。茶与禅渊源深长,“茶禅一味”的精练概括,浓缩着许多至今也难以阐述得尽善尽美的深刻涵意。佛教在茶的种植、饮茶习俗的推广、饮茶形式的传播等方面,其巨大贡献是自不待言:而“吃茶去’,三个字,并非提示那提神生津、营养丰富的茶是僧侣们的最理想的平和饮料,而是在讲述佛教的观念,暗藏了许多禅机,成为禅林法语“天下名山僧侣多”,“自古高山出好茶”。历史上许多名茶往往都出自禅林寺院。这对禅宗,对茶文化,都是无法回避的重头戏。尤其值得大书一笔的是,禅宗逐渐形成的茶文化的庄严肃穆的茶礼、茶宴等,具有高超的审美思想、审美趣味和艺术境界,因而它对茶文化推波助澜的传播,直接造成了中国茶文化的全面兴盛及禅悟之法的流行。

  2、饮茶与开悟

  自从谂禅师开启以茶入悟的法门之后,丛林中多沿用赵州的 方法 打念头,除妄想。例如,杨歧方会,一而云:“更不再勘,且坐吃茶”,再而云:“败将不斩,且坐吃茶,”三而云:“柱杖不在,且坐吃茶。”又如,僧问雪峰义存禅师:“古人道,不将语默对,来审将甚么对?”义存答:“吃茶去。”再如僧问保福从展禅师:“古人道非不非,是不是,意作么生?”从展拈起茶盏。还有,人称“百丈(道恒)有三诀:吃茶、珍重、歇、”(均载《五灯会元》)清代康熙年间,著名法师祖珍和尚为僧徒开讲说:“此是死人做的,不是活人做的白云恁么说了,你若不会,则你俱是真死人也,立在这里更有什么用处,各各归寮吃茶去。”(《石堂揭语》)。清代杨悼《游牟山资福寺呈霞胤师》诗云:“赵州茶热人人醉,卧听空林木叶飞。”至今杭州龙井附近,悬有古楹联:“小住为佳,且吃了赵州茶去;曰归可缓,试闲吟陌上花来。”总之,饮茶不仅可以止渴解睡,还是引导进入空灵虚境的手段。无怪乎,中教协会赵朴初先生1989年9月9日为《茶与中国文化展示周》题诗曰:

  七碗爱至味,一壶得真趣。

  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

  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也题诗:“赵州法语吃茶去,三字千金百世夸”。

  在禅宗眼里,任何事物都与道相通。“一切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 (《永嘉大师禅宗集证道歌》)“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景德传灯录》卷六)这里,最关键的是一个“悟”字,如一味追求俗世行为,就会“蒙蔽其真识,不可救药,终不悟也”。就正如求佛保佑的人,也是以一定的功利为目的,从而经常会成为悟的束缚。禅宗强调自悟自性,也就是对本性真心的自悟。

  ⒊“茶禅一味”的禅式理解

  显然,禅师论禅,是要排斥法执、我执,以便自悟本性。执,即束缚。就如“吃茶去”,如拘泥于此三字,死钻牛角尖有可能成为人们理解上即“悟道”的束缚。因此禅宗是要人们做到“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见性成佛道”。也就是说要达到“内外不住,来去自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坛经》)的精神境界。禅茶的深厚基础,缘真实体验的深刻性。正是在“悟”这一点上茶与禅有了它们的共同之点。所谓“体验有得处,皆是悟”,“必工夫不断,悟头始出”,“古人把此个境界看作平常”,都与茶及茶事活动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茶事及其活动本身就是一个极平常而自然的境界,然而真正要有高深的境界又必须是工夫不断,“悟头始出。”虽然“凡体验有得处,皆是悟”,但此体验本身即得来不易,必工夫不断,方可有悟。进而言之,悟虽可得,亦随时可失,所以说“得火不难,得火之后,须承之以艾,继之以油,然后火可不灭”。这就全然是一个保持境界的事了。禅宗的茶事活动之所以日益讲究,甚至将其化为一个艺术境界,奥妙全在于此。

  赵州和尚的“吃茶去”早已从具体实际生活上升到超脱物我的一种“悟”,从而具备了一种崭新而深刻的文化意义。如果我们仅仅依据茶的醒脑提神的药用功能,对禅宗的坐禅修持的证道法,倒有解释的用场,但对慧能以后禅宗那种“见性成佛”,不靠禅定的那种顺乎自然的境界,则很难解释得通。说到底“吃茶去”,是和“德山棒,临济喝”一样的破除执著的特殊方法,是要去除人们的执著,一任自心。

  为了使人“妄心不起”,就执著坐禅,这岂不是将人作为死物一般。须知“道须通流”,心若住而不动就是心被束缚。在禅宗看来,悟道成佛完全不须故意做作,要在极为平常的生活中自然见道。长庆慧禅师,二十余年坐破七个,仍未见性,直到一天偶一卷帘,才忽然大悟,即作颂口:“也大差,也大差,卷起帘来见人下有人问我解何宗,拈起拂子劈头打。”一旦豁然贯通靠的却是解去坐禅的束缚。因而真正深通禅机者,往往一切听之自然,自在无碍。“要眠即眠,要坐即坐”,“热即取凉,寒即向火”。慧能所以强调“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平常心是道,平常心外再无什么“道心”。就这点而言禅宗的确表现了“世间法即佛法,佛法即世间法”的世俗精神。而茶正好应合了这种世俗精神,体现了这种世俗精神,它平平常常,自自然然,毫无神秘之处,却又是世俗生活中不可少之物。有了它,便“日日是好日”,“夜夜是良宵”。茶之为物,在禅宗看来,真可悟道见性,因它是物又超越物,如“吃茶去”,就是悟道方式的机锋;又因它有法而又超越法,自在无碍,不须强索。正如临济义玄所说:“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饭,困来即卧,愚人笑我,智乃知焉”(《古尊宿语录》卷十一)这正是禅宗的精神所在;这种精神无不体现在禅宗的茶文化中。

  江西的黄龙慧南禅师,即由临济宗分出的黄龙宗的开山祖师,他就曾以“人人尽有生缘,上座生缘在何处了?”“我手何似佛手了?”“我脚何似驴脚了?”这三个牛头不对马嘴的提问,标榜为“黄龙三关”,而且“三十余年,示此三问”,借以“接引”僧众。这位黄龙宗的开山祖师,在郑重地 总结 “三关”的“自颂诗”中,特别地突出了“赵州茶”。据 ((五灯会元》载:“师自颂曰:‘生缘有语人皆识,水母何曾离得虾。但见日头东畔上,谁能更吃赵州茶。’”其实自赵州从谂禅师发明“吃茶法”这一偈语后,“赵州茶”也成为禅门径直使用的 典故 。从谂是南泉愿禅师的弟子,江西马祖道一禅师的徒孙,当时即名扬天下,人称“赵州眼光,爆破四天下”(《五灯会元·浮杯和尚条》)其时,“赵州茶”与“吃茶去”早已成为人们热知的“赵州关”。黄龙慧南禅师的“三关”当不会与“赵州关无关吧。前者与后者都是以茶连接的。其实从谂禅师曾留下许多著名禅案。如“大道透长安”、“无”、“庭前柏树子”等等。然至今仍传颂入口的不就是“吃茶去”吗。可见它是渗透了“茶禅一味”的文化意义,才穿透历史时空而被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所接受的。

  第三重境界:“茶禅一味”与平常心的相和

  开悟顿悟自然是高境界,而具备平常心是更高的境界。平常心的养成是和茶禅一味相和谐的、相协调的。而平常心的倡导,又是和江西密不可分的。

  禅宗的“一华(花)五叶”,孕育开放于唐宋时代,而它生根建基的上壤乃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江西大地。“五叶”之中的曹洞、沩仰、临济三宗以及临济分权而出的杨岐、黄龙二派,皆直接诞生于江西曹洞之名得自宜丰的洞山和宜宣的曹山,沩仰之名一半来自宜春的仰山,杨岐之名得自萍乡的杨岐山,黄龙之名得自修水的黄龙山,而临济宗名虽山义亥禅师传法河北临济村所起,但义玄受法参学处正是江西,宜丰的黄果山才是该宗的祖籍祖庭。“五叶”中的另两枝云门宗、法眼宗,分别由文偃禅师创建于广东云门山、文益禅师创建于南京清凉山,他们都是青原一系的法嗣,二宗的主要活动虽然当时不在江西,却与江西的关系甚为密切。云门宗主文偃创宗前遍参江西名山尊宿,在庐山、水修等地建寺修学,其宗门子嗣在江西活动的大有人在,像洞山的晓聪、契嵩,云居山的佛印,庐山的怀琏,都是名震人主的云门龙象。法眼宗主文益开悟于漳州罗汉院,得桂琛禅师法绪,然后受江西抚州牧的延请,住持抚州曹山崇寿院,开堂授徒。他在抚州传法,“四远之僧求益者,不减千计”。其门下诸如德韶、道钦、慧明等一批优秀徒众,皆学禅得法于崇寿院。文益晚年始受唐国主之邀,住金陵弘法,而其宗风禅法早在江西抚州就已经定型。云门、法眼二宗若要溯源其出,江西吉安的青原山,乃其寻根祭祖的圣庭。因此,也不妨这样说:江西是禅宗五宗七派的共同发源地。

  谈到江西禅宗,人们首先想到的自然是著名的禅师马祖道一。在中国禅宗发展史上,马祖道一确实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胡适先生在《论禅宗史的纲领》中对此曾有过这样一段评论:“达摩一宗亦是一种过渡时期的禅。此项半中半印禅,盛行于陈隋之间,隋时尤盛行。至唐之慧能、道一才可说是中国禅。中国禅之中,道家自然主义成分最多,道一门下不久成为正统。‘中国禅’至此始完全成立。”印顺禅师所著的《中国禅宗史》也持类似观点,认为马祖道一的洪州禅出现之后,才标志着禅学中国化的真正完成。作为继慧能之后出现的伟大禅师之一,马祖道一在禅学领域的影响自然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在于他提出了“平常心是道”这样一种充满中国特色的佛性理论。

  马祖道一此说一出,几乎成为后世洪州禅学的不二法门。特别是到了临济义玄手中更是将“平常心是道”的 口号 表述为“立处皆真”。义玄认为“佛教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 屙屎送尿,著衣吃饭,困来即卧。……你且随处作主,立处皆真”(《古尊宿语录》卷四)。主张人与道之间没有间隔,自然相契,,并有偈云:“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临济语录》)至此不难看出,“平常心是道”的佛性论,实际上已经把慧能开辟的南宗禅所独有的那种自在无碍、随心所欲的活泼宗风发展到了极致。

  慧能开辟的南宗禅向来提倡“直指人心,顿悟成佛”,而“直指”与“顿悟”的前提则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也就是要截断思维意识的逻辑运行线路。用宋代杨岐派著名禅师圆悟克勤的话来说,就叫做“截断众流”。圆悟克勤在《碧岩录》中总结当时风行的石门禅的禅风的特点时说道:

  云门寻常一句中,须具三句,谓之函盖乾坤句,随波逐流句,截断众流句。放去收来,自然奇特,如斩钉截铁,教人度不得。

  所谓“教人度不得”,也就是要截断人们思维意识的逻辑运行线路,使人们通常的思维活动在其中寸步难行。

  禅宗是中国士大夫的佛教,浸染中国思想文化最深,它比以前各种佛学流派更多地从老庄思想及魏晋玄学中的“道可道,非常道”及“言不尽意”、“少得意忘像”中吸取了精华,形成了以直觉观、沉思默想为特征的参禅方式,以活参、顿悟为特征的领悟方式;以自然、凝炼、含蓄为特征的表达方式改变了过去佛教灌输与说教的习惯,突出了自悟的知觉观照方式。禅宗常讲“平常心”,何谓“平常心”呢?即“遇茶吃茶,遇饭吃饭”(《祖堂集》卷十一),平常自然,这是参禅的第一步。禅宗又讲“自悟”,何谓“自悟”?即不假外力,不落理路,全凭自家,若是忽地心花开发,便打通一片新天地。“唯是平常心,方能得清净心境,唯是有清净心境,方可自悟禅机。”(葛兆光《佛影道踪》)既不要开悟也不要顿悟,而是能够自悟,平常心怎么不是一种更高超的体道呢?因此,清代湛愚老人《心灯录》称赞:“赵州‘吃茶去’三字,真直截,真痛快。”黄龙慧南禅师也有偈云:“相逢相问知来历,不拣亲疏便与茶。翻忆憧憧往来者,忙忙准辨满瓯花。”

茶道境界

中国茶道是修身养性,追寻自我之道。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如何从小小的茶壶中去体悟宇宙的奥秘?如何从淡淡的茶汤中去品位人生?如何在茶事活动中明心见性?如何通过茶道的修习来澡雪精神,锻炼人格,超越自我?答案只有一个——静。

老子说:“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庄子说:“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伏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老子和庄子所启示的“虚静观复法”是人们明心见性,洞察自然,反观自我,体悟道德的无上妙法。

道家的“虚静观复法”在中国的茶道中演化为“茶须静品”的理论实践。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写道:“茶之为物,……冲淡闲洁,韵高致静。”徐祯卿《秋夜试茶》诗云:

静院凉生冷烛花,风吹翠竹月光华。

闷来无伴倾云液,铜叶闲尝字笋茶。

中国茶道正是通过茶事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和一个空灵虚静的心境,当茶的清香静静地浸润你的心田和肺腑的每一个角落的时候,你的心灵便在虚静中显得空明,你的精神便在虚静升华净化,你将在虚静中与大自然融涵玄会,达到“天人和一”的“天乐”境界。

在茶道中,静与美常相得益彰。古往今来,无论是羽士还是高僧或儒生,都殊途同归地把“静”作为茶道修习的必经大道。因为静则明,静则虚,静可虚怀若谷,静课内敛含藏,静可洞察明激,体道入微。可以说:“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

中国四大茶道流派

贵族茶道

由贡茶而演化为贵族茶道,达官贵人、富商大贾、豪门乡绅于茶、水、火、器无不借权方和金钱求其极,很违情背理,其用心在于炫耀权力和富有。源于明清的潮闽工夫茶即贵族茶道。

雅士茶道

古代的“士”和茶有不解之缘,他们有机会得到名茶,有条件品茗,是他们最先培养起对茶的精细感觉;茶助文思,又最先体会茶之神韵。是他们雅化茶事并创立了雅士茶道。受其影响此后相继形成茶道各流派。可以说,没有中国古代的士便无中国茶道。

禅宗茶道

僧人饮茶历史悠久,因茶有“三德”,利于丛林修持,由“茶之德”生发出禅宗茶道。僧人种茶、制茶、饮茶并研制名茶,为中国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学的发展、茶道的形成立下不世之功劳。日本茶道基本上归属禅宗茶道。

世俗茶道

茶是雅物,亦是俗物。进入世俗社会,行于官场,染几分官气。行于江湖,染几分江湖气;行于商场,染几分铜臭;行于清场,杂几分脂粉气;行于社区,染几分市侩气;行于家庭,染几分小家子气。熏得几分人间烟火,焉能不带烟火气。这便是生发于“茶之味”以“享乐人生”为宗旨的。

道茶礼仪:

第一、茶具一定要洁净,包括茶杯、茶壶、托盘及装茶叶的罐、盒。

第二、取茶叶要用专用的器皿----竹制或木制的茶勺,也可用不锈钢或陶制的勺代替,不要用手抓

第三、要用双手敬茶,杯把在客人的右边。敬茶时要用茶托盘,如果没有,也要用小茶碟,一手托着小茶碟底部,一手扶着茶杯,双手捧上。手指不能触及杯沿。

第四、第一杯差要敬给来宾中的年长者,如果是同辈人,应当先请女士用茶。

第五、浅茶满酒。说的是给客人斟酒要倒满,敬茶只需七八分满。

茶文化:

茶作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饮茶嗜好遍及全球。在英国,茶被视为美容、养颜的饮料,形成了喝早茶、午后茶的时尚习俗,称茶为:“健康之液,灵魂之饮。”在法国人眼里,茶是“最温柔、最浪漫、最富有诗意的饮品。”在日本,茶不仅被视为是“万病之药”,而且在日本人在长期的饮茶实践中,使饮茶脱离了日常物质生活需要的范围,发展升华为一种优雅的文化艺能——茶道。

在我国,茶被誉为“国饮”。“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茶通六艺,使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茶被人们视为生活的享受,健康的良药,提神的饮料,友谊的纽带,文明的象征。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中,茶道是核心。茶道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备茶品饮之道,即备茶的技艺、规范和品饮方法;二是思想内涵。即通过饮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把思想升华到富有哲理的境界。也可以说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把当时所倡导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寓于饮茶的活动之中。这两个基本点,在唐人陆羽 《茶经》中都明显得到体现。

古代众多的茶道专著,尽管年代不同,流派不同,在泡饮技艺上却有一个共同点,即一切外部表现形式都是为反映茶的大自然美,反映茶的“鲜香甘醇”,绝非为表演而表演。因此中国茶道要求:(一)茶具必须清洗洁净;(二)主张用轻清之水煎茶,有条件时用泉水、江水,甚至用松上雪,梅花蕊上雪化水煎茶;(三)讲求水沸适度。(四)要求使用名贵优质茶具,并规定首先要将茶碗烫热或烤热,以便于茶汤香气充分升扬。

茶道

通过品茶活动来表现一定的礼节、人品、意境、美学观点和精神思想的一种饮茶艺术。它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同时配以情绪等条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被称为美学宗教,以和、敬、清、寂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则是承唐宋遗风。

茶道法则 茶道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唐代为克服九难,即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宋代为三点与三不点品茶,“三点”为新茶、甘泉、洁器为一,天气好为一,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为一;反之,是为“三不点”。明代为十三宜与七禁忌。“十三宜”为一无事、二佳客、三独坐、四咏诗、五挥翰、六徜徉、七睡起、八宿醒、九清供、十精舍、十一会心、十二鉴赏、十三文僮;“七禁忌”为一不如法、二恶具、三主客不韵、四冠裳苛礼、五荤肴杂味、六忙冗、七壁间案头多恶趣。

日本茶道

表现形式 中国茶道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两种。 ①煎茶。 把茶末投入壶中和水一块煎煮。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艺术品尝形式。②斗茶。古代文人雅士各携带茶与水,通过比茶面汤花和品尝鉴赏茶汤以定优劣的一种品茶艺术。斗茶又称为茗战,兴于唐代末,盛于宋代。最先流行于福建建州一带。斗茶是古代品茶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其最终目的是品尝,特别是要吸掉茶面上的汤花,最后斗茶者还要品茶汤,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才算斗茶的最后胜利。③工夫茶。清代至今某些地区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流风余韵。清代工夫茶流行于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广东的潮州。工夫茶讲究品饮工夫。饮工夫茶,有自煎自品和待客两种,特别是待客,更为讲究。

参考资料:百度

标签: 品茶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dongkepu.com/zonghezhishi/klm3v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