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懂科普 >

综合知识

> 参观新闻报道怎么写 参观新闻怎么写

参观新闻报道怎么写 参观新闻怎么写

1.参观新闻怎么写

新闻稿的格式有很多,而且都是在新闻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摸索出来的,不同时期格式也不一样。

参观新闻报道怎么写 参观新闻怎么写

一种是源于美国新闻界的“倒金字塔”式,这种格式由于迎合了受众的接受心理,于是得到了普遍的模仿,现在中国的很多都市报所使用的都是这种格式。

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在导语中写一个新闻事件中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新闻价值通俗来讲就是新闻中那些最突出,最新奇,最能吸引受众的部分),比如一场球赛刚刚结束,观众/读者/听众们最想知道的是结果,或者是某个球员的发挥情况,就先从这里写起。

其次,在报道主体中按照事件各个要素的重要程度,依次递减写下来,最后面的是最不重要的。同时注意,一个段落只写一个事件要素,不能一段到底。

因为这种格式不是符合事件发展的基本时间顺序,所以在写作时要尽量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来构思,按受众对事件重要程度的认识来安排事件要素。因而需要长期的实践经验和宏观的对于受众的认识。

另一种是一个中外结合体——新华体。我们国家的新闻报道一般是遵循时间顺序,但是这种“讲故事”的写法已经不适合受众的阅读习惯(一般人没有时间听你讲长篇大论),所以“新华体”在吸收中外新闻报道之长的情况下诞生了。

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把事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导语中简明地体现出来。

其次,在第二段进一步具体阐述导语中的这个重要部分,形成支持,不至于使受众在接受时形成心理落差。因而,第二段实际上是一个过渡性段落。

再次,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把“故事”讲下来。

以上是比较常见的消息报道的格式。

标题对于新闻报道很重要,甚至都出现了一个标题就是一条报道的情况。因而,标题要提炼新闻事件的“精华”,把最吸引人的地方体现出来,同时要简洁。如果需要可以在主标题前加上引题,在其后加上副题。如果要写作比较长篇的调查性报道、深度报道,就要注意在文中按照事件叙述明晰的需要,适当加一些小的标题,以概括一个部分的内容,便于受众阅读(针对印刷媒体而言)。

补充一点,最近很流行一种叫做“华尔街日报体”(DEE)的格式,这个格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在文首特写新闻事件中的一个“镜头”,一般是以一个人的言行为主,从而引出整个的新闻报道,比如央行关于房贷要加息的消息,新闻报道就可以从一个普通市民的住房贷款行为写起,比较能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除上述之外,要注意一些细节,比如文首要加电头,像“本报讯”;文中要尽量使用直接引语,尽量少地进行记者的观点表达;行文要流畅,不要艰涩等等。

最后,新闻报道实际上是一个很个性化和组织化的行为,个人可以有个人的特点,一个报纸可以有自己的原则。但是有一点不能放弃,就是任何格式都要以最快、最简洁、最能满足受众需要的格式去写,这是新闻报道的“真理”。

新闻分消息和通讯两种。

消息一般构成:标题 消息头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尾

2.200分追加:求关于领导视察工作的新闻报道如何写

范文:

北京市工业促进局领导视察建设中的百强工业园区

房地产门户-搜房网 2007年10月22日 17:33 搜房网

[提要]近日,北京工业促进局李树藩局长与相关领导,视察了百强工业园的建设工作,并与北京世纪百强家具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晓太一同对百强工业园的建设工作以及百强家具的未来发展等话题展开座谈。

近日,北京工业促进局李树藩局长与相关领导,视察了百强工业园的建设工作,并与北京世纪百强家具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晓太一同对百强工业园的建设工作以及百强家具的未来发展等话题展开座谈。李树藩局长在听取了陈晓太总经理对百强工业园建设工作及走国际化发展道路的介绍之后,对百强家具公司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对政府近期相关政策作了介绍。

座谈之后在陈晓太总经理的带领下领导们参观了建设中的5万平米双层厂房,目前厂房内部的防火喷淋设施已经过试水,大部分区格空间的防火卷闸门也安装完毕。预计2007年9月份,百强家具的实木工厂将首先迁入新园区。陈总介绍说,新厂房的设计和规划都是由德国专业公司完成,U型厂房的两个大的通道,分别是原材料入口和成品出口,原材料从入口进入之后经过内部的加工,从出口运出来的产品就可以直接送到用户家里了。陈总谈到公司下一步要引进相关设施打造透明式的家具生产模式,整个生产线全程实现信息化监控,让消费者在网络上就可以看到自己订制的家具在流水线上的生产过程。做家具行业的第一是百强永远的追求。

3.宣传报道怎么写

原发布者:周林L

宣传报道范文 团结协作共建美好家园 在日前竞争日趋激烈大浪淘沙的现代社会,一个企业若是想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除了创新能力外,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精神也是必不可少的。古人孙权曾说过:“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位于圣人矣。”德国伟大的作家叔本华也曾说过:“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这些都充分的说明了凝聚力和协作精神的重要性。 一棵小树弱不经风雨,但是百里森林可以并肩耐岁寒。我们公司也是一个团结、积极、向上的团队。如我们新员工刚入职时,公司组织的素质拓展训练中就可以看到,特别是高空跨越求生项目更能体现我们公司的团队协作精神。在公司领导的正确带领下,大家齐心协力,求真务实,为我们明天的成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础,任何个人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完成个人的夙愿,任何团体只有依靠团队的力量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诚然,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精神固然重要,但是同事和周围人之间的相互信任是大家团结的前提。信任别人本就是一种高贵的美德,与同事共事,首先就是要给予同事充分的信任。有时候,同事不经意的一句话,就能让你摆脱桎梏的束缚,让你醍醐灌顶,使问题迎刃而解。与周围的人共事,要多一份信任信任,多一份谦虚,多一份微笑,多一份宽容,多一份主动。营造出和谐的工作和学习氛围,每天读保持一种愉悦

4.以新闻报道写一篇作文

光明媚,春风习习,在这样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日子里,我们行知小学,要去春游啦!五年级的同学,要去玉皇山附近的丝绸博物馆、八卦宝田参观游览。

丝绸博物馆,是介绍有关中国丝绸的发展、兴衰以及展览历代各种丝绸作品,制作丝绸的工具还有丝绸的制作过程的展览馆。在馆里,我们的同学开了眼界,既看到了丝绸的复杂制作过程,也看到了蚕的出生,成长和死亡,在讲解员阿姨的解说下,我们明白了丝绸的出现,发展,技术从粗糙,变到细腻,知道了有关蚕的传说,参观了古人们穿的丝绸,锦罗绸缎绢,每一个都让我们不禁惊叹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细心。

八卦宝田的美丽景色也让同学们饱尽了眼福,一大片金灿灿的油菜花,紫莹莹而又散发着清香的薰衣草,同学们都拿起相机,或者和花儿们合影,或者给花儿们单独照相,一张张照片,代表了我们对它们深深的喜爱。即说这个八卦宝田从上往下看是一个八卦图呢,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除了花田,还有农田,一颗颗绿油油的菜,排着整齐的队列,在农田里,等待秋天的来到。

这次活动,既让我们有了很多新的知识,也让我们玩得很快乐,真是一次令人高兴的春游啊!

5.怎样写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怎样写出新意 新闻报道怎样才能写出新意?这是摆在新闻记者面前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因为针对不同类型的事情,记者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了不同的报道模式,这些模式指导着记者的写作方法,并影响着记者分析事物的思维方式。从受众一方来说,同样报道模式的新闻读多了,自然产生厌烦情绪,从而影响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

那么,新闻报道怎样写出新意呢? 一、跳出事情本身之外。新闻报道切忌就事论事。

因为就事论事,大家看到的都是同样事实,写出的报道就像一个模子制出来的,大同小异,很难有新意。苏轼有两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的确,许多事情如果不跳出其本身之外去看,那是发掘不了新意来的。以登山报道为例,它说到底不过是一种体育活动的报道。

无非是风雪严寒,高山峻岭,一批登山队员努力攀登,少数队员最后终于登上了顶峰。题材意义的开发则大都表现运动员的顽强精神。

这样报道当然有其道理,也有一定的思想意义,问题是登山运动都如此写,受众阅读时就没有了新鲜感。新华社记者郭超人当年采写我国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时,就没有仅仅是把它当作体育运动来写,而是从当时中苏关系恶化、许多人担心我们国家的建设难以为继的社会背景中来寻找此次活动的涵义。

事实上,苏联人曾扬言:没有了他们的参与,中国人单独攀登世界最高峰,“在80年代以前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此次登山活动实际上成了中国人民经受严峻考验的一个标志。

这篇报道以此作为全文的立足点,自然就获得了一种全新的意义。 二、挖掘事情背后的原因。

有的事情从表面上观察,与别的事情并无两样,例如火灾事件,大都经过起火、报警、救火等过程,火灾报道一般也按此步骤来写。受众接触这种报道多了之后,形成一种固有的认知模式,心理上自然缺乏新鲜感。

其实,火灾事件的经过虽然大体相同,但其引发原因却往往有所不同。如果从火灾原因入手作调查研究,岂不是能写出新意来?许多优秀报道正是在挖掘事情背后的原因上面体现新意的。

例如,有一年秋冬时节,北京城内酱油脱销达半个月之久,群众意见很大。当时北京的几家报纸都作了报道,并呼吁有关部门尽快解决问题。

作为一种社会新闻,这是一般报道所采取的方式,但问题的关键是:酱油脱销此一事情老百姓都看到了,当然是迫切要求解决,而新闻仅作如此报道,老百姓能满足吗?当然不满足,因为这些情况都是已知的。他们所要进一步了解的是此事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市场报》一位记者独具慧眼,从酱油厂多年失修而又久未能得以解决这一问题上,找到了事情的根源:“画圈的人多,办实事的人少”,而这正是当时我国经济体制中的一大问题。

文章的新意由此而生,并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三、换个角度看问题。

人们观察事物时,受其生活经历的影响,往往有特定的思维角度,从而决定了他对事物所作的分析与看法。记者在报道新闻事件时,往往因习惯而选取某一角度,并因此形成特定的报道方式。

这种报道方式反映了事情的基本性质,对受众认识事物是很有帮助的。比如近年来,反对宴会弊端的报道比较多,且多从反对浪费、搞好党风廉政建设这一角度来看问题。

应该说,这样分析确是抓住了事情的实质。但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受众接收同样的信息多了,该信息就对受众失去了吸引力。

因此,记者在报道某方面情况时,适当地变换一下分析角度是很有必要的,这一方面可以避免受众心理的单调感,另一方面又能给受众提供他未曾认识到的新问题。有篇题为《宴会必须改革———营养学家评宴记》的报道,就独辟蹊径,从营养学的角度揭露了宴会的弊端;报道还通过营养学家之口,发出警告:大吃海吃,谨防被“筵席下的担架”抬了出去。

由于变换了思维的角度,其选题与报道自然使人耳目一新。 四、从事情变动中找新意。

根据唯物辩证法的原理,事物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当其处于静止状态时,相对稳定,从外观上看不出来什么变化。

显然,对静止状态中的事物报道多了,受众似曾相识,读来自然缺乏新鲜滋味。而当事物处在运动状态中时,它相对于以往情况已产生变化,此时去加以报道,受众就会有耳目一新之感。

例如80年代中期,随着城市经济改革大潮的涌起,不少私营和个体经商户走上了“富裕之路”,有的还成了“暴发户”。对此一新生事物,许多媒体都作了热情的报道,介绍他们的“致富之路”,为社会所作的贡献,以宣传现行政策的正确性。

在开始出现阶段,属于“首变”、“先变”的事例当然具有新闻价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报道多了,后面出现的事例就没有了新闻价值,因为新闻毕竟是“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事情的报道”。那么,此类事情就完全没有报道价值了?也不尽然。

《哈尔滨日报》一位女记者发现,个体经商户虽然经济上富裕了,但其精神财富却很贫乏,以至于人们对其社会地位的评价并不高。她采访到一个个体经商户在餐馆吃饭时,热情邀请一位女大学教师同桌就餐而被婉言拒绝,个体经商户感叹道:“我们穷得只剩下钱了!”这显然是出现在个体户身上的新情况,女记者据。

6.报道活动的新闻怎么写

一、标题。标题不宜过长,也不要太短,10-20个字左右,但是标题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能不能吸引读者的目光完全是看你标题拟的怎么样,所以,在拟标题的时候要择取活动亮点,简述活动内容,力求上口,夺人眼球。

二、正文。正文主要需要运用简单明练的语言概述事件的主要内容,包括时间、地点、参与对象(适当时可加入主、承办方)参加人物(尤其是出席嘉宾),也可简单加入事件的意义。其实就是新闻五要素(5W: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因why、何事what)。

三、注意段落布局,要美观清晰。注意稿件的新闻性,真实性不可更改;标题太过文艺化,网络新闻要一句话标题,副标题不太适合;导语千篇一律,没有将最重要或最吸引人的部分吸进去; 稿件有细节描述,却抓不住重点,内容不丰富;人物原话引用较少,没有还原现场;新闻报道谨慎使用第一人称,只有当指谓群体时,才可能会出现我们这样的字眼。

四、概括陈述新闻事实,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等。第二段,陈述活动内容(过程),要简结。第三段,写活动意义,影响。

扩展资料

每则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标题一般包括引标题、正标题和副标题;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来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也可以暗含在主体中。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六要素(也就是记叙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新闻)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dongkepu.com/zonghezhishi/jp000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