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懂科普 >

综合知识

> 汾阳小子贾樟柯

汾阳小子贾樟柯

汾阳小子贾樟柯

贾樟柯是一位中国著名的电影导演和编剧,他出生于山西省汾阳市。2004年,他凭借导演处女作《小武》赢得了第57届戛纳电影节的某种程度的认可。他的电影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电影节的重要奖项。贾樟柯的作品通常反映中国社会现实问题和人性的复杂性,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他常被视为中国新浪潮电影的代表,是中国电影界最具影响力的导演之一。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贾樟柯被时代撞到那些

关于贾樟柯,曾经有人说“贾樟柯拍的乡土题材的电影都能够非常好的反映出一些社会现象,是非常好的反映中国社会的素材。”

那么贾樟柯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1.成绩斐然,著作等身

贾樟柯,男,47岁,汾阳人,著名导演。国际作家和作曲家协会联合会副。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副会长,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院长,平遥国际电影节发起、创立人。

曾经执导过多部电影,获得了多项国际电影节展奖项。

1998年,《站台》获得威尼斯电影节最佳亚洲电影奖。

2006年《三峡好人》获得第63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

2015年,贾樟柯本人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终身成就“金马车奖”。

2.敢想敢做,矢志不渝

贾樟柯,想人所不敢想,做人所不敢做。

如果已经对绘画有造诣,那好好画画不好吗?贾樟柯偏不。

机缘巧合之下他迷上了电影,于是立志要考电影学院。甚至失败了两次都不带放弃的。最后终于如愿以偿,圆了儿时的梦想。

如果导演的片子已经很多,好好做导演不好吗?贾樟柯偏不。

那时候他一有了片子就跑各种电影展。中国国内没有电影展啊,他只能一趟一趟往国外跑。

他想:要是中国能办个电影展多好啊。他这么想,也这么做了。于是在编剧,导演之后,贾樟柯又多了个中国平遥国际电影展助推人的头衔。

如果大家都沉迷好莱坞,那好好走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不好吗?贾樟柯偏不。他的镜头始终聚焦在那个剧烈变革的时代,将社会微缩在其中,将一系列社会现象融在仅仅两个小时的表达之中,塑造出一个个鲜明却又普通的小人物。

他始终将中国乡土现实主义风格贯彻到底。

3.饮水思源,不忘初心

贾樟柯,来自山西,生长在山西,走出了山西,又回到了山西。

作为一名电影人,他将自己的镜头对准了这片自己土生土长的大地。

他从家乡社会的点点滴滴中寻找灵感,他凭借家乡社会的乡土人情获得声名,他带着家乡社会的微缩景观走出山西,走入世界。

他怀着感恩的心回到家乡,将国际电影展办在平遥,为山西带来新的机遇。

4.扎根乡土,传递真情

贾樟柯说:“当一个社会急匆匆往前赶路的时候,不能因为要往前走,就忽视那个被你撞倒的人。”

在这样的理念下,他始终坚持将镜头对准那些在极速发展的社会中被落下、被撞倒,甚至是被抛弃的人群。

我们不得不承认,那些人物太小了,小到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也许无足轻重。

那样的人物太多了,在下一条街的街头,在我家的楼下,在你家的门前,比比皆是,转角可见。

以如此庞大社会的一角为目标,以如此忙碌的社会中静谧的一方土地为场地,以如此渺小又平凡的一群人为素材,贾樟柯其人,洞察力和敏知度可见一斑。

贾樟柯镜头下的人物性格鲜明,让人印象深刻。在看他的电影时,甚至让人感觉,这个角色就是你,那个角色就是我。

《江湖儿女》中,那一群意气风发的“社会青年”,那一派“唯我独尊”的地痞流氓作风,那一腔兄弟最大,儿女情长影响人走江湖的自矜和自大。

走在街上,那叼着烟,烫着头,蹦着迪的少男少女们,不正是那“江湖中人”吗?

《山河故人》中,在澳洲留学许久的男孩长大后回到家中。他不会中文,吃不惯中餐,走不惯乡间土路,住不惯茅草土屋,但他依旧保存着脖子上的那一串钥匙,二十年未曾变。这是独属于中国人的乡土情结,是一种来自家人的牵绊,更是一种来自家乡的呼唤。

看到这里的你,又有多久,没有回过家,没有看看家里的亲人了呢?在你眼中,他们是不是逐渐陌生,逐渐变的难以理解,你们之间是不是难以沟通了呢?相比于语言不通,文化鸿沟,我们与家人之间的那点嫌隙,是不是早已微不足道了呢?

5.总结

当一个个老实巴交却受遍苦楚与委屈的人拿起手中的刀,那种他们想要抗争却难以挽回的无力展现的淋漓尽致。

当斌哥留下一句“走咧”就不知所踪,那样一些人对江湖是如此执着,又或者除了江湖,他们无处可去。

当那个男孩对着他的父亲说“你根本不知道我在想什么”,那代际之间越来越难以跨越的障碍,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心中的刺。

这些都深深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当中,难以被剔除,因为他们扎根在社会变迁的土壤中,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根发芽;它们常常被忽视,因为他们如此的普遍以至于我们习以为常。

这些,是时代的遗产。

贾樟柯,一个用电影照进现实的人;一个生长于乡土社会,扎根在乡土社会的人;一个不忘初心,描绘着家乡,造福着家乡的人。

贾樟柯,一个敢于将光鲜外表下被忽略的镇痛之根源所在血淋淋地剖开的人;一个让我们不得不去直面由人类自身所带来的问题的人;也是一个阻止我们陷入一个又一个悲剧的人。

贾樟柯简介 导演贾樟柯简介

1、贾樟柯,1970年5月24日出生于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中国影视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作家,上海大学温哥华电影学院院长,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学院。

2、1997年,执导故事片《小吴》获得第4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推广联盟奖和沃尔夫冈斯托德奖、第三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奖。2000年,导演的故事片《平台》获得第5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推广联盟奖。2006年,故事片《三峡好人》获得第一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导演奖,该片获得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2007年,导演纪录片《无用》获得第6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组最佳纪录片奖。2010年,获得第63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贾樟柯人物介绍

贾樟柯

贾樟柯,1970年5月24日出生于山西省汾阳市,中国内地男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作家,上海大学温哥华电影学院院长,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

1997年,执导的剧情片《小武》获得第4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促进联盟奖和沃尔福冈·施多德奖及第3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奖。2000年,执导的剧情片《站台》获得第5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促进联盟奖。2006年,凭剧情片《三峡好人》获得第1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导演奖;该片获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2007年,执导的纪录片《无用》获得第6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最佳纪录片奖。2010年,获第63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2013年,凭电影《天注定》获得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2014年,获得第38届圣保罗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2015年,获第6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终身成就“金马车奖”;同年,电影《山河故人》获第5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创剧本奖。2016年,获第18届孟买国际电影节杰出艺术成就奖和第38届开罗国际电影节杰出艺术成就奖。2018年5月,获第29届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成为获得该奖项的第7位华人;10月,凭影片《江湖儿女》获得第54届芝加哥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银雨果奖和第25届明斯克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2019年,凭借剧情片《江湖儿女》获得第13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编剧奖、2018年度导演协会年度导演。

2019年,出演电影《不浪漫》,担任男主角。

中文名:贾樟柯

外文名:JiaZhangke

别名:贾科长、赖赖

国籍:中国

出生地:山西汾阳

出生日期:1970年5月24日

职业:导演、编剧、演员、作家、商人

毕业院校: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

主要成就: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

第63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第3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奖

第18届孟买国际电影节杰出艺术成就奖

第38届开罗国际电影节杰出艺术成就奖

第6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代表作品:江湖儿女、三峡好人、小武、站台、山河故人、天注定等

职务:制片人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贾樟柯从小体现出文学天赋,中学时已经在《山西文学》发表小说。高中时创办诗社,即便没考上大学,山西省作家协会也愿意吸纳他为成员。考大学时数学太差,父母把他送到太原去上山西大学的一个美术班,好准备考美术院校,当时贾樟柯常去学校附近的一个“公路局电影院”看电影。

1991年,贾樟柯开始考北京电影学院,1993年考上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在校期间,为了实现童年时期的导演梦,他组织“青年电影实验小组”,开始电影实践。

演艺经历

1994年冬,在北京电影学院读大二的贾樟柯,筹拍剧情片《小山回家》,该片获得香港国际影片展短片竞赛单元最佳故事片奖。1998年2月18日,自编自导的剧情片《小武》获得第4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促进联盟奖和沃尔福冈·施多德奖;9月,凭借执导的剧情片《小武》获得第3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奖。

2000年9月4日,自编自导的剧情片《站台》在中国上映,该片入围第5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获得第5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促进联盟奖。2002年5月23日,自编自导的剧情片《任逍遥》在第5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首映,并获得第5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2003年11月28日,拍摄的纪录短片《公共场所》在法国上映。

2004年,担任第22届都灵国际电影节评委会;4月,自编自导的剧情片《世界》上映;该片入围第6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2005年3月,担任第27届法国真实电影节国际评委;同年,担任日本山形国际电影节评委。2006年,执导的纪录片《东》在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获得由意大利艺术协会和意大利纪录片协会颁发的“2006开放奖”和纪录片奖;4月,担任剧情片《赖小子》制片人;4月20日,参演喜剧电影《血战到底》;9月,自编自导的剧情片《三峡好人》获得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2007年3月,凭借执导的剧情片《三峡好人》获得第1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导演奖;接着,参演纪录片《小贾回家》;同年,获达沃斯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称号;5月,担任第6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短片及电影基石单元评委会;6月,凭借影片《三峡好人》获得第28届德班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6月23日,自编自导的剧情短片《我们的十年》在中国台湾上映;7月,担任第60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8月,执导的纪录片《无用》获得第6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最佳纪录片奖。

2008年3月,获得第10届法国杜维尔亚洲电影节杰出艺术成就奖;5月,贾樟柯凭《二十四城记》入围第6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9月,执导的爱情短片《河上的爱情》入围第55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大师展映单元;10月23日,与执导公益短片《黑色早餐》;同年,被英国《卫报》评选为全球十大环保人物。2009年3月,出版回忆录《贾想Ⅰ:贾樟柯电影手记2008—2016》;4月,出版书籍《中国工人访谈录──关于集体记忆的故事》;6月11日,担任惊悚片《荡寇》监制。

2010年5月,执导的纪录片《海上传奇》入围第6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该片是首部入围该单元的中国纪录片;同年,创办旨在助推新导演成长的“添翼计划”,并担任监制和主要投资人;8月,获得第63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9月,执导的剧情短片《河上的爱情》在意大利上映;11月16日,贾樟柯的“语路计划”在北京正式启动,他担任监制,扶植6位新锐导演拍摄12部纪录片。

2011年9月,监制并制片剧情短片《爱的联想》;10月,拍摄的纪录片《海上传奇》获得第2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片提名;同年,拍摄纪录短片《语路》;11月,担任第6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评委会;11月4日,担任制片人和监制的作品《Hello!树先生》上映。2012年5月5日,监制并出品由宋方执导的剧情片《记忆望着我》。2013年5月18日,凭借自编自导的剧情片《天注定》获得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7月31日,与金基德等人联合拍摄致敬第70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短片《威尼斯70周年:重启未来》。

2014年5月,担任第6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7月,在韩寒执导的剧情片《后会无期》中饰演苏米三叔;同月,获得第10届亚美尼亚金杏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8月29日,担任剧情片《忘了去懂你》制作人;同月,获得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节终身成就奖;9月6日,发布电影文稿《天注定》;10月,获得第38届巴西圣保罗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2015年2月7日,担任剧情片《城堡》制作人;同年,执导剧情短片《人在霾途》;5月20日,凭借《山河故人》入围第6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11月,电影《山河故人》获得第5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创剧本奖。

2016年1月1日,在由张猛执导的喜剧电影《一切都好》中饰演澳门大叔;2月17日,担任剧情片《枝繁叶茂》制作人;3月,凭电影《山河故人》获得第10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编剧奖;7月,执导的剧情短片《营生》入围第69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9月,担任第64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10月20日,获得第18届孟买国际电影节杰出艺术成就奖;11月15日,获得第38届开罗国际电影节杰出艺术成就奖。

2017年1月,担任第11届亚洲电影大奖评审团;10月19日,与沃尔特·塞勒斯联合执导剧情片《时间去哪儿了》。2018年1月5日,出版回忆录《贾想Ⅱ:贾樟柯电影手记2008—2016》;5月,自编自导的犯罪爱情片《江湖儿女》入围第7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5月30日,获第29届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成为获得该奖项的第7位华人;8月,受邀担任第71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评委会;10月20日,凭借《江湖儿女》获得第54届芝加哥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银雨果奖;11月9日,凭借影片《江湖儿女》获得第25届明斯克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2019年1月,执导广告短片《一个桶》;1月25日,担任剧情片《海上浮城》监制;3月17日,凭借自编自导的剧情片《江湖儿女》获得第13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编剧奖;4月,担任第2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评委;4月26日,凭借电影《江湖儿女》获得2018年度导演协会年度导演;同年,拍摄纪录片《一个村庄的文学》;10月11日,由贾樟柯监制、白客主演的影片《不止不休》先导版预告片曝光;11月3日,由河濑直美、贾樟柯监制,鹏飞编剧并执导的剧情片《又见奈良》在日本奈良开机;12月,出演程耳执导的电影《不浪漫》,担任男主角。

商业经历

2006年8月,联合周强、余力为等人共同创立电影投资制作公司——北京西河星汇影业有限公司。2012年,成立意汇传媒(北京)有限公司并担任第二大股东。2015年,与曹国熊、王宏、吴晓波等人成立主做商业电影开发的上海暖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并担任第一大股东,次年完成3000万融资。

2016年,入股李径宇创办的北京以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并以法定代表人身份一口气在汾阳老家注册三个公司:汾阳市贾樟柯艺术中心有限公司、汾阳市种子影院有限公司、山西山河故人餐饮有限公司。2019年5月9日,在山西吕梁汾阳贾家庄村,由贾樟柯筹建的种子影院正式开业。

个人生活

1996年,贾樟柯与同是北京电影学院学生朱炯交往。1999年,贾樟柯与朱炯结婚。2009年4月,贾樟柯承认自己是单身,侧面证实与朱炯已经离婚。

1999年,贾樟柯到太原师范学院挑选演员时遇到当舞蹈教师的赵涛,两人第一次合作电影《站台》。2011年9月11日,贾樟柯宣布与演员赵涛结婚,并附上在威尼斯拍摄的婚纱照。2012年1月7日,贾樟柯与赵涛在山西汾阳举办婚礼。

贾樟柯的父亲在汾阳县城学校当语文老师,2006年去世;母亲在糖业烟酒公司当售货员;贾樟柯二姨家的表弟是演员韩三明,之前做煤矿工人。

主要作品

导演作品

编剧作品

监制作品

制片作品

摄影作品

剪辑作品

书籍作品

参演电影

一切都好-2016,饰演澳门大叔

汾阳小子贾樟柯-2015,饰演贾樟柯

后会无期-2014-07-24,饰演苏米三叔

天注定-2013,饰演老板

无涯:杜琪峰的电影世界-2013,饰演贾樟柯

小贾回家-2007,导演戴米安·欧诺

血战到底-2006,导演王光利

任逍遥-2002,导演贾樟柯

社会活动

2009年6月,当选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2012年7月,受邀成为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影像语言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2015年5月5日,特邀当选为山西省青联副;10月20日,担任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副会长。

2016年6月3日,当选为国际作家和作曲家协会联合会(CISAC)副;6月14日,受邀担任上海大学温哥华电影学院院长。

2017年4月,被评为2017“感动山西”十大人物。2018年1月,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同年,当选最高人民特约观察员、监督员。

获奖记录

人物评价

媒体评价

他的首片《小武》摆脱了中国电影的常规,是标志着中国电影复兴与活力的影片;他具有勇敢的创新精神,是继安东尼奥尼之后最会处理时间和空间的导演。他的电影一直带领人们理解当代社会,拥有一种描绘社会现实的纪实风格,在中国经济起飞之后,他的电影总在提醒人们关注人在其中的境遇。(法国《电影手册》、戛纳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开罗国际电影节综合评)

贾樟柯追求影像对现实表象的穿透力,特立独行,用镜头语言去描绘一个巨大的社会转型时代普通人所要承受的代价和命运发生的转变。他直言批评当代中国电影缺乏对真实生命的关注,对中国现实的强烈人文关注显得尤为可贵。他的电影一般被定义在现实主义或写实主义的范畴内,但在某些作品中也加入了超现实主义元素,这些元素的加入是为了将观众从过去电影完全表现现实、复述现实的规律中解脱出来,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的读解角度,带有些许后现代意味。(东方早报网、《今日影评》综合评)

贾樟柯的影像世界正在逐步成为理解中国的一种特殊方式,亦在重新诠释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与曾经流行的批判现实主义相比,贾樟柯的叙事更为沉静和不张扬,从不做单纯的道德判断,而是通过个性鲜明的纪实性风格一一拓展;与现代虚无主义相比,贾樟柯更是从不故弄玄虚,倾力专注于历史变迁中的细枝末节,在冷酷的现实中保持着一种温暖的基调。他的电影天才地结合了经典形式和前卫方法,在动荡变化的现实中准确地描绘出人类心灵深处的核心危机,发展了德西卡、罗西里尼所开创的美学传统,在当代继续发掘出现实主义电影崭新的美感。(西安晚报数字报刊、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节综合评)

贾樟柯对于身处其中的世界极为敏感,擅长将个体的、私人的经历与体验翻译成集体记忆及共通的时代特质,擅于捕捉当下决定性的一刻、并将之置于历史的棱镜下考量,常常能将一个角落翻译成世界或将世界翻译成一个角落,他热爱凝视那些经常被忽略的平常面孔,使用非职业演员,将普通人的生活翻译成某种生机勃勃的东西,某种更加形而上、而非物质化的东西。他用精湛的现实主义手法,真实呈现中国普通百姓,展现他们在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的背景中设法规划自己的人生,尤其体现出了年轻一代的希望及挫折,他的工作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获得高度赞扬。(腾讯网、福冈亚洲文化奖评委会)

世界观众因为贾樟柯的电影而开始了独特的了解人性之旅,他目光和现实相交织的时候,总能有闪电般的发现,他的电影清晰的描绘了人类的遭遇。当现实逐渐发生微妙变化时,贾樟柯一直敏锐调整着自己的角度与步伐,未来他依然是可能打通中国电影与商业市场通道的探索者。(法国杜维尔亚洲电影节、凤凰网文化评)

名人评价

贾樟柯是亚洲电影闪电般耀眼的希望之光,是一位杰出的电影天才,从他的电影中可以看到震撼人心的美感,以及他与生俱来的对时间和空间的掌控力,这些都给予观众独特的视角,看到当代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他的电影摒弃传统的文学性叙事方式,直接引导观众进入影片人物所生活的环境,与影片人物同呼吸,共同感悟人生,具有真正的电影感;他的电影超越了国家与地域的界限,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已经成为世界电影史重要的组成部分。他的作品独特的电影美学,启发和影响了从欧洲、亚洲到南美很多导演的创作,他的名字已经载入了世界电影的史册。(德国电影评论家乌利希·格雷格尔、洛迦诺国际电影节艺术总监奥利维耶·佩尔、巴西圣保罗国际电影节瑞娜塔、导演沃尔特·塞勒斯综合评)

贾樟柯眼睛怎么了

眼睛受伤。贾樟柯眼睛受伤了,因为之前长达三个月的剪辑工作,贾樟柯每天工作超过十四个小时,由于长期面对闪烁的电脑屏幕,造成了眼睛受伤,不得不带着墨镜。贾樟柯(Jia Zhangke),1970年5月24日出生于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华语影视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作家,山西传媒学院山西电影学院院长,上海大学温哥华电影学院院长,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

没有青春的人,都爱在午后眯一觉

01

从《小武》开始,贾樟柯就一直致力于书写乡村历史,历史中照见的是他人和社会。只不过,在他人的故事中,我们总也会读出自己的心事。

2000年《站台》上映的时候,贾樟柯30岁。

而立之年的他在《站台》中与自己的青春做了一次漫长的告别。

两个半小时的电影中,无限伤感自心头涌起,崔明亮在荒地上点亮的那堆野火,映照着满腹的心事,最后随着炉子上开了的水壶的汽鸣声渐渐走远。熟悉贾樟柯的观众都知道,他的电影一直以来都充满着强烈的人文主义关怀。他关心小人物的生命,关注中国底层社会的变迁,《站台》延续了这一特点,但又稍稍不同。

像姜文的作《阳光灿烂的日子》向青春致敬一样,贾科长的《站台》也同样是献给青春的序曲。只不过这首曲子依旧充斥着汾阳的味道,充满着对家乡的认知与记录,这是贾樟柯电影的底色,也是他个人的成长印记。

影片中的崔明亮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似乎与汾阳这座小城格格不入,恐怕就连他自己也觉得自己不属于汾阳。当代表着远方的火车鸣着长长的汽笛到来时,这群年轻人前赴后继地欢呼着,那个时候,青春就像是随意的风一样可以载着所有的梦想驶向远方。

02

小县城出生、长大的少年少女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张军从广州为崔明亮寄来的明信片上写着:花花世界真好。然而从汾阳走向世界的贾樟柯深知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却也很无奈。于是当崔明亮问起张军在广州怎么样时,从花花世界回来的少年眼神里充满了闪躲,说了句:还行吧。

《站台》中的贾科长是沉默的。

这种沉默在荧幕上表现出来就是镜头在每一段故事后的停留,故事结束后镜头依旧静止不动。摄像机对准生活,导演迫观众去观看,去了解,去揣摩,而当你终于开始稍稍能够明白电影中年轻人们的心事时,青春也就开始悄悄远去……

想要考“省歌”的尹瑞娟最终接替父亲的工作成了一名,一直热爱着外面世界的钟萍终于一去无回。失恋后的张军续了长发又剪短,一直喜欢着尹瑞娟的崔明亮跟随文工团四处辗转终又回到汾阳。

一切都在变化着,人们不再年轻,生活开始像一杯温吞水般混沌,影片最后尹瑞娟抱着孩子在房间里外来回踱步,崔明亮穿起了西装,头发梳成大人模样……

关于这一幕,贾科长在自己的电影随笔《贾想》中写道:“没有了青春的人都爱在午后眯一觉。”

青春远去,人们无限伤感。

03

然而即使在个体的青春岁月中,我们依旧能够看到汾阳小子贾樟柯对记录时代变迁的执着。从影片刚开始的歌颂毛的演出、崔明亮与张军身上的喇叭裤到钟萍的发型以及后来的霹雳舞团,中国社会的变化在其中一览无余。

而在这种变迁下仍旧不变的是来自小人物的喘息和挣扎,这里的小人物代表就是崔明亮的表弟三明,也是后来《三峡好人》中的寻亲者韩三明。

韩三明比崔明亮还小的年龄和与年龄不相匹配的沧桑提醒着观众这是一个从没有过青春的人,对于这些“被前进的时代撞倒的人”的讲述在《站台》中虽然不多,但却成为一种无法抹去的悲凉底色。

在我看来《站台》的精彩,正是因为这份悲凉。

2000年没有来临时,我们对未来的时代充满无限憧憬,正如《站台》中那首《站台》的歌词所写的一样:“我的心在等待,永远在等待。”人们等待着千禧年的到来,似乎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然而集体允诺犹如神话,汾阳大地上一群年轻人仍旧迷茫与烦恼,他们不知道明天将会以何种方式来到。

直到多年以后,当汾阳小子贾樟柯带着他的电影走向戛纳,走向世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汾阳县城的小武,崔明亮,尹瑞娟们。而那贫瘠的,不堪入目的土地和那被沙土扬起的无限自卑的青春,也随着走远了……

江湖儿女原型

2018年4月份戛纳电影节期间,贾樟柯在接受采访时就说过,让他想要拍出这部电影的是一个叫小东的人,所以这个小东就是电影中斌哥的原型,在导演的儿时印象中,小东是个叱咤风云的男人。他在打架的时候以一敌多,也可以在下大雨时抱着不认识的小孩蹚过洪水。

  据贾樟柯回忆,到了后来小东有了工作,也开始了恋爱。早上上学时,会看到他骑着自行车,带着他的女人沿街而上。传说,他跟女朋友同居。七十年代末,在贾樟柯的眼中这可是惊世骇俗的事情。

  许多年以后,长大的贾樟柯在汾阳见到了一个坐在门口吃面的中年男人,凝视了许久之后,他发现那个头发稀疏、身体发胖的大叔就是小东。“他那样专注地吃一碗面,与世无争。我无法把他此刻吃面条时的专注和他过去战斗时的专注联系起来。我离开他,异常恍惚。”

  而在恍惚之后,贾樟柯也在想小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再到几年前,贾樟柯听到一个故事:在某个城市,如果两个年轻人发生争执,当地会有提供服务的公司,一个电话打过去,付费,公司就会派很多兄弟过来撑场面。往往是争执双方拨打了同一家公司的电话,两个人叫来助阵的其实是同一家公司的“同事”。这就是一单生意,男人的血性已经转化成可以出售的服务。再后来,就有了《江湖儿女》的故事。

  贾樟柯说:“我决定拍《江湖儿女》,从2001年讲述到2018年元旦,故事的起点还是山西。‘江湖’意味着动荡、激烈、危机四伏的社会,也意味着复杂的人际关系;‘儿女’意味着有情有义的男男。”

  《江湖儿女》的故事从山西大同开始,斌哥(廖凡 饰)在当地是呼风唤雨的大佬,野心勃勃;他的女友巧巧期盼的则是安稳的日常生活。一次街头火并中,巧巧为保护斌哥而开。随后被捕入狱,五年后巧巧出狱去到南方寻找斌哥,想要为两人的关系讨个说法。

贾樟柯是党员吗

贾樟柯不是党员。贾樟柯,中国导演,山西汾阳人,贾樟柯获颁第38届开罗国际电影节杰出艺术成就奖。现担任国际作家和作曲家协会联合会副,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副会长,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院长。

贾樟柯:是我追随着汾酒走向了世界

最近,忙于电影拍摄的国际著名导演贾樟柯在百忙之中回到了老家汾阳,他的五部电影片段集锦“叕”一次在家乡播放。与以前不同的是,这次观看电影的不仅有汾阳老乡,还有专家学者、各级领导、酒企领袖、外宾代表以及慕名而来的参展商、游客;相同的是,这五部电影里都有汾酒。关于汾酒,贾樟柯的一句话哽咽了现场无数人。

酒是超越语言的东西

9月28日,2017山西(汾阳·杏花村)世界酒文化博览会在汾阳会展中心开幕,中国17大名酒企负责人和全球500多家酒类行业企业代表齐聚汾阳。酒博会以“相约汾阳 品味世界清香”为主题,是中国酒类行业展会唯一以酒文化为主题的国际展会。这不仅是汾阳当地的一件大事,也是全世界酒业都在关注的大事。

在酒博会开幕式暨汾酒封藏大典上,贾樟柯5部电影里有关汾酒的片段一一展现在全世界面前,汾酒与电影情节、人物情感融为一体,每一个镜头都是那么的自然、亲切、暖心。开幕式主持人、央视著名主持人阿丘看完影片之后,把贾樟柯导演请上了舞台。

贾樟柯动情地说:“我有很多好朋友、同学他们还在汾酒厂工作,他们的生活也跟酒联系在一起。我很小的时候,酒就进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情感交流里面。酒是种超越语言的东西,就跟电影一样,电影语言是种独特的语言,酒也是一种独特的语言。不同文化的、背景的,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一杯酒就可以沟通情感。特别是我老家的汾酒,我带着它走遍了五湖四海,就像是带着我家乡的水土。”

对汾阳人而言,每个人的血液里都流淌着汾酒,散发着清香。汾阳是中国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生产基地,中华名酒第一村——杏花村就在这里。无论是从地理环境、自然构造、山川灵气,还是水土气候、酿酒原料与水质、技艺品质等方面来说,汾阳都是首屈一指的,不可替代的。在汾酒的影响下,汾阳形成了成熟的白酒产业集群,带动了社会经济,也推动了全国酒业的整体发展。以白酒产业为龙头的汾阳市杏花村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35.8平方公里,总投资300亿元,近期投资200亿元。这里人人爱酒、处处产酒、时时售酒,彰显了喜人的酒乡气象。

我是汾酒的“自来水”

在阿丘问到贾樟柯的酒量时,贾樟柯说:“我酒量不怎好,但爱喝。昨天晚上,恰逢我们的新电影《江湖儿女》的拍摄告一段落,拍摄组的同仁去家里开了一坛2014年的头锅原浆汾酒。”事实上,在重大的日子、特殊的纪念日,与重要的人开一坛高度的头锅原浆汾酒,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习惯,大家细品慢饮,畅舒情怀。

阿丘说:“以前经常在贾导的电影里看到汾酒的影子,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这个‘植入’挺好啊,老家的酒。后来我发现,这不是商业行为,而是汾酒这个有文化意味的,家乡的好酒,已经深深‘植入’了贾导的心里头。”

贾樟柯则表示:“我是汾酒的‘自来水’(笔者按:自带干粮当水军,指免费、自发的做宣传),情愿为汾酒免费‘植入’,因为汾酒也深深寄托了我的感情。”

为了表达对贾樟柯的谢意,汾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常建伟为贾樟柯送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

常建伟饱含深情地说:“贾导的电影中把汾酒等汾阳元素都体现了,对于为家乡做出这么大贡献的老乡,汾酒应该表示感谢,他这份情感我觉得是植入到骨子里的,无法磨灭的。我们特制了五坛头锅原浆汾酒,将五部有特殊意义的电影名称刻在了酒坛上送给贾导,也祝愿贾导的事业越来越好。希望贾导在以后拍电影时,继续关心家乡事业、关心汾酒发展。也特别希望,贾导的电影传播到世界的同时,把汾酒带向世界,让世界品味来自中国的清香。”

是我追随着汾酒走向了世界

贾樟柯为现场嘉宾介绍了5部影片与汾酒的关系,从1998年的《小武》,到《站台》、《三峡好人》、《山河故人》,到2017《逢春》,汾酒与贾樟柯的电影一直结缘,寄托了电影主人公的浓浓情感。《逢春》为祝贺“金砖五国”领导人会晤,五国艺术家共同拍摄的短片集《时间去哪儿了》之一,由贾樟柯执导。《逢春》里,汾酒除了常规的饮用、助兴之外,还展现了另外一个功能,片中的父亲扭伤了肩膀,儿子拿一杯汾酒点燃之后放在父亲肩膀上,帮他疏通经络。

贾樟柯表示:“这些都源于我小时候的记忆。一点也不夸张的说,汾酒在日常生活中,就是我们情感交流的非常重要的载体。刚才320万拍下一坛30年头锅原浆汾酒的金总提到了与豪放,我觉得应该对全世界的朋友讲,除了与豪放,汾酒里还蕴含着两个字——情义。”

听完贾樟柯导演的介绍后,主持人阿丘感慨道:汾酒里有、有豪放还有情义,不是朋友喝了汾酒交朋友,是朋友喝了汾酒情义会更深。希望汾酒为贾导带来更多灵感,贾樟柯的电影走向世界,也希望带着汾酒走向世界。

贾樟柯则马上拿起话筒说:“我纠正一下,汾酒早我很多年就已经走向了世界,是我追随着汾酒走向了世界。在1915年巴拿马万博博览会上汾酒就荣获最高奖。”

这句话,让现场的很多人都为之动容,贾樟柯作为蜚声国际的大导演,为传播中国文化做出了很大贡献。但他始终不忘汾阳乡情,不断在电影中体现汾阳元素、汾酒情结,一次次将汾阳、汾酒介绍给世界,但他此刻却强调自己是追随汾酒的脚步走向世界,展现了一个大师的胸怀和涵养,更展现了他对家乡、对汾酒深入到骨子里的热爱。

一句话,蕴含着大师修养、汾酒情结、故土情怀,话一出口,便引发了现场嘉宾的情感共鸣。最后,贾樟柯、阿丘、常建伟共同举起现场酿出的原浆汾酒,将这万千情怀一饮而尽。

贾樟柯提到的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是当时为了庆祝巴拿马运河开凿通航而举办的第一次大型世博会。会址设在美国旧金山市,展期长达9个半月,总参观人数超过1900万人,开创了世界博览会历时最长、参加人数最多的先河。据国家图书馆珍藏的1917年出版的《中国参与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记实》(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中国代表团团长陈琪所著)记载,山西汾酒成为唯一获得甲等大奖章的白酒品牌。

汾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得最高奖,标志着汾酒走向了国际化和现代化,也是中国酒走向世界的标志性事件。这次博览会也打开了“中国制造”的世界视野,极大刺激和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进程。1949年汾酒又成了新中国第一国宴用酒,见证了开国之辉煌。汾酒有着6000年的酿造史、1500年的成名史、800年的蒸馏史和300年的品牌史,被誉为“国酒之源,清香之祖,文化之根”,承载着中国酒魂,其历史文化底蕴之深,是业界历来所公认的。其产品品质之好,更是有口皆碑。可谓是:名酒名导,相得益彰,享誉国际,民族自豪。

贾樟柯什么时候结婚

贾樟柯有两段婚姻,第一个妻子朱炯系北京电影学院1990届摄影系的高才生,国际有名的策展人,二人1996年认识,三年后结婚。之后感情不和,贾樟柯和赵涛因为《站台》相识,2011年正式结婚。

1996年,贾樟柯的第一部作品《小山回家》引起校友朱炯的注意,两人交往逐渐密切。1999年二人结婚,同年也是贾樟柯拍摄《站台》与赵涛相识。

婚后的几年时间里,贾樟柯和朱炯聚少离多,感情逐渐变淡,后来,朱炯去了外国。

关于贾樟柯朱炯离婚时间不详,只知道2011年9月11日,贾樟柯和御用女主角赵涛同时在微博宣布,两人在威尼斯结婚,还附上了两人在威尼斯拍的婚纱照,看起来十分幸福。

2012年1月7日,贾樟柯赵涛在山西汾阳老家举行婚礼,贾樟柯像个大男孩一样非常腼腆,而赵涛也十分美艳,二人的爱情收获了无数祝福,他们的结合堪称事业感情双丰收。

《山河故人》:我所理解的贾科长以及关于“艺术成功学”的偏见

       去看贾科长的新片《山河故人》点映之前,我预先已经做好了“看不懂、看不惯、看不下去”等等这种类似的思想准备,毕竟文青圈子里推崇的贾科长一定是有一种更高级而含蓄的内容表达在自己的电影当中。于是,在整个观影过程当中,我都处在高度集中的状态,有种生怕错过任何细节而不能理解科长的良苦用心的纠结感,但整部电影看完下来,电影存在一种生硬的拧巴感,科长还是科长,艺术上的探索和坚持都在,但故事的底子已然偏薄弱,我看到的贾樟柯变了。

         我尝试从一个普通影迷的角度,去分享一下我在观看这部电影的同时所想到的一些问题。

        “每个人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电影中赵涛的这句台词,揭示整部电影的主题。所谓《山河故人》其实寓意“青山可移,故人永在”。电影用三段式的故事,所探讨的依然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诉求。故事从赵涛饰演的女主人公的生活情感开始,到多年后远在异国的儿子归乡寻母结束。

       电影伊始,1999年,贾樟柯所讲述的是一个挺俗套的三角恋故事,沈涛与张晋生和梁子的爱恨纠葛,导致了梁子远走河北,当初的情感遭遇了崩溃,这段故事当中的情感可以看做是一种关于爱情与友情的挣扎,虽然表达直接但却不够打动人心;2014年,身患绝症的梁子回到了家乡,再见到沈涛的时候,已是物是人非,此时的复杂的情感又一次涌上了心头,是人情冷暖亦或是人生无常?,这里的情感开始回归平淡变得很克制,也许,每个人生命里最先开始流逝的是当初错过的情感;2025年,董子健饰演的沈涛远在澳洲的儿子,对于母亲的记忆他非常模糊,但在内心又渴望母爱的存在,他恋上了比他年长很多的大学老师张艾嘉,两个孤独的灵魂的相遇在遥远的异国他乡,折让他产生了一些迷惘,他决定回到故乡千里寻母,而远在故乡的母亲则仿佛又回到了年轻的时候,在大雪中独舞~到了第三段故事当中,整个情感的起伏经过了前两段的烘托,得到了宣泄,私以为第三段的故事最能表达整部电影的主题。

      贾樟柯借用一个山西家庭的变迁所还原的是对于当下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思考,一个普通家庭的命运与情感的转变所代表的是大时代下国人的漂泊和流散。贾科长的野心很大,但是承载这种野心的故事却不够具备足够的视野和情怀,甚至可以说,这个故事本身在创作上有许多不完美的地方,比如当结尾道乐面向大海呐喊“涛”的时候,而身在万里之外的山西的沈涛则像从梦中惊醒一般在大雪里独舞,这个段落当中实际打破了之前风格的冷峻和克制,所呈现的不过是一个有些讨巧的HAPPY ENDING!

      本片给我最大的感觉实际上是一部形式大于内容的作品。即便在本片当中,贾樟柯在电影当中尝试了很多艺术化的探索,但无法掩饰的是故事创作方面的苍白和乏味。按照导演的说法,自己所拍的这部电影最根本的命题是想讨论跨越时空界限的“情感”,所以这种情感能否打动人心就成为了关键。然而在整个观影过程中,我都没有办法真正的深入到剧中主人公所处的那种情感漩涡当中,这就好比蜘蛛精在二当家的精神世界里打了个冷颤一般,处于一种隔靴搔痒的尴尬状态里。

       另一方面,之所以说这部电影的形式大于内容是因为电影中带有许多生硬的隐喻和符号在其中,这种极端风格化的尝试从电影的开始直到电影结束,贯穿全片。比如,前后画面比的不协调,科长采用了4:3、16:9、2.35:1三种不同的银幕比,标明了三段故事所发生的时间;诸如两次出现的关刀少年、屹立不倒的文峰塔、迪斯科舞曲、失事的飞机……这些符号被用做留白一样的东西穿插在整部电影当中,尽管科长本人解释说这是自己想要表达的只是每个人生活里的经历过的一些事情,本身并不存在价值,但它的确发生了。这是一种精心设计过的荒谬感或者说是超现实感,这种极度个人化的隐喻式表达让这个故事看起来略有些“装过度”,没错,形式没有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反而已经影响了电影的内容的纵向输出和表达。

      在我周围的文青圈子里,有一大自称文艺片爱好者兼科长嫡系脑残粉的文青团体们,在他们疯狂的为贾科长的新片在朋友圈或是微博怒刷好评的时候,我开始有些犹豫。按照文青们的说法,贾樟柯的这部电影一定是极为优秀的,其中的内涵,运用的艺术手法,乃至运镜选景都一定是充满了很复杂的含义,我深以为这种内涵意蕴不是我这种普通观众所能理解的,这一定是我不够专业,造成了与文艺片导演的知识脱节。

      一般看来,第六代导演所坚持与贯彻的思想主题是一直在关注自身所处的时代,并试图在电影中展现自己对于时代变革的思考。以《山河故人》为例,贾科长在大谈中国人的乡愁之外,又不忘对于中国社会的现状进行思索和表达。电影中不乏一些社会现实问题的反馈(比如反腐,比如马航等等),这些元素的使用证明着贾樟柯在努力创新和突破,这是值得称道的地方。尽管我贾科长在宣传这部电影上,可以说用了心,甚至故事方面想要去采用更为接地气的表达方式,但却多少有点文过饰非。这是一部剪报式的电影,太多的符号存在,太多的刻意,空洞而乏味正是这部电影最大的硬伤。

      但是,当贾科长尝试用商业化的手法去包装这部电影,却又在艺术风格上难以取舍,所以,这部电影或许在艺术上仍有值得称道的地方,然依然无法走入主流大众的审美视野当中。一部略显平庸的贾科长作品依然可以说好过大部分的国产电影,这种情怀促使我走进了电影院去观看。但却根据贾科长的见面会上的采访说,自己接下来会筹备自己准备了七年的商业作品《在清朝》,我多少有些怀疑和担忧,究竟贾科长的艺术成功学,还可以走多远……

      我得承认,贾樟柯是第六代导演里我个人最喜欢的导演,尽管我之前从来没有机会在大银幕上观看过科长的作品,以贾樟柯所代表的电影一直是以艺术标准纵横于欧洲精英奖电影节,但在国内却甚少获得机会公映。所以,在我看来,《山河故人》与贾樟柯之前的作品的最大的差异在于:科长开始尝试商业与艺术并重的道路,有人评价说,这是贾樟柯最商业化的电影。诚然,这是贾樟柯导演作品里目前看来野心最大的作品,不仅采用了更大规模的投资,更极致的影像技术来表达了自己对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思考,甚至在作品中出现了植入广告~这是一部很用心的作品,在国产电影市场当中质量和素质都属上乘,但如果参照值设定为科长之前的作品,则稍显平庸。

      多年过去,山河依旧,然而贾科长已经不再是《站台》上的那个汾阳小子,只是,观众期待的“故人”却没有在电影里看到;说到底,贾科长想要突破,却不小心弄丢了自己……

标签: 小子 贾樟柯 汾阳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dongkepu.com/zonghezhishi/elkly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