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懂科普 >

综合知识

> 篆书高怎么写

篆书高怎么写

1. 怎样写篆书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

篆书高怎么写

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悬针”较多。

篆书是最早的一种书体,其笔法比其他书体相对简单。篆书结字富有装饰性。

所以说“书法从篆书开始,学习者应当先学篆书。篆书体划严肃,布白严谨,学习篆书可以避免弱、俗、荒、斜的毛病。”

种类 大篆,大篆是籀文、古文、金文、石鼓的统称,其用笔与甲骨文味道迥异,风格浑厚朴茂,结体绚熳多姿。小篆,小篆是指秦始皇时命李斯等人实行“书同文”,以秦篆为基础,统一六国文字而出现的一种简化的规范文字。

小篆笔法圆融平正,结体典雅和平,而且有规可循,是识篆与了解文字本义的唯一门径。小篆发展到清代,线条变粗,而且突破笔画粗细、迟速、顿挫、轻重、方圆的变化。

小篆的另一个分支是汉篆,用笔上掺以方折的隶意,而入印的篆书更为方折,又称缪篆,即摹印篆。以下列推荐碑帖为例,详细讲解小篆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篆书推荐碑帖:大篆:《散氏盘》《毛公鼎》《虢季子白盘》《大盂鼎》《石鼓文》。当代临习钟鼎文字卓有成就的书法名家有王友谊、刘兴、冯宝麟、王镛等人。

小篆:《泰山刻石》《峄山碑》、李阳冰《三坟记》、吴昌硕篆书、吴熙载篆书、陆维钊篆书、杨沂孙篆书、邓石如篆书、赵之谦篆书。习篆宗法 清钱泳《书学·小篆》曰:“学篆书者,当以秦相李斯为正宗,所谓小篆是也。

惜所传石刻惟有(泰山》二十九字,及《琅娜台》刻石十二行而已。”按语:《泰山封山刻石》《琅琊刻石》为小篆极则。

临摹是学习书法艺术的必经阶段和入门途径,同时,更是书法家终生学习和掌握书法技法的唯一手段。同时,临摹也是书法创作的必由之路。

因为临摹的过程是对经典法帖审美价值的积累和修正原有书写习惯并使之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过程。我们的书法创作灵感也往往是在临帖的过程中被激发的,可以说临摹碑帖,为我们的书法创作提供了不尽的营养。

因而掌握正确的书法临摹的方法,对于有效地提升书法家的艺术创作水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不同的书体,在临摹的方法和难度方面是有所不同的,一般说来,篆书临摹难度要大于其他书体,这主要是由于篆书与我们相距太遥远,必然会对我们今天的理解与判断带来隔阂,古代对临习篆书技法的相关书论太少,当代又缺少系统而实用的篆书临习技法方面的读物,加之篆书的临摹与创作还需要有较高的学术含量,因而当代的篆书创作一直弱于其他书体。

(一)用笔 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说:“篆尚婉而通”,这五个字可以说是篆书用笔的度世金针,警世名言。“婉”和“通”虽仅二字,却准确揭示出对篆书用笔的基本笔势和篆书笔画质量的要求。

因此,临习篆书写应以中锋为主,中锋立骨,中锋才能使笔画圆实劲健,运笔应流畅,此乃正宗古法、风格神采所系。否则,极易写得板滞,要打破其板滞,用笔的虚灵是其关键。

篆书的捉笔须掌虚而指实,运笔讲求中含内敛、流畅通达,笔力藏于笔画之中,使气息浩浩然、绵绵然而首尾贯通。清人朱和羹认为:“笔不虚,则欠圆脱,妙在能合,神在能离,离合之间,神妙出焉。

此虚实兼到之谓也,”可谓得其三昧。一般说来,实笔,指用笔较为重而迟缓且墨浓;虚笔,指用笔较轻而急速且墨干。

用笔要虚实互出、润燥相生,才可以使得篆书的笔画(线条)节奏鲜明,韵律生动,行气贯通。故而,书篆宜虚实相生、润燥结合,宜圆转涩进,涩而通畅,才能使线条浑厚、通畅而又古拙、虚灵,从而表现出圆通劲健的力度来,形成毛、涩、松、畅的艺术效果。

此外,在临摹过程中还要注意线条粗细穿插和变化,切不可一味求均求匀。当然,我们在临习篆书的初级阶段,首先要把篆书的字形和笔顺搞清,不要以为其简单而被忽视。

到熟练之后,就可把注意力转向用笔,关注用笔的骨力、虚实、疾涩、润燥等细节,从而使临习走向更高级阶段,最终完成从形质向神采的过度。(二)结字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小篆成为官方统一的文字。

小篆体势修长,讲究对称,笔画停匀,用笔起收不露痕迹,体态端庄而妍美。自秦以后,历代的书法家大都把秦篆奉为圭臬,取修长的纵势为体貌。

唐代李阳冰为篆书者楷模。自唐而下,南唐有徐铉,宋代有张谦仲、喻湍石均为其时的篆书大家。

元代有赵孟頫、吾衍、周伯琦、吴叡,各以篆书擅名一时。明代徐霖则饮誉当代。

降至清中叶后,王澍、丁敬、钱坫、洪亮吉、孙星衍、莫友芝、杨沂孙,乃至近代罗振玉、章炳麟、王褆一脉,皆规模“二李”(李斯、李阳冰)——起笔藏锋敛毫,行笔中锋,收笔多垂露,笔画停匀,讲究对称,字型方整,结体疏松古拙。这些篆书名家或师《石鼓》、或参钟鼎籀书,虽然评者誉称其篆书“远接前秦”、“情参钟鼎”,然而,大致工致多于神情——用笔、结字均未能突破前贤的藩篱。

萧退庵老人认为小篆“必须能写得方,写得扁,方是好手”[i],可谓一语道破了篆书的结字特征。因此,在习篆时,应以方楷一字半为为宜。

以我个人的体会,将篆书写扁写方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这首先要练就过硬的手上功夫,并且要多从汉碑篆额的篆书上去感悟。

2. 大的篆书怎么写

大的篆书写法如下: 大的基本解释: 大[dà]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大厅。

2. 指大小的对比 :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 :大局。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 :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 :老大。

6. 敬辞 :大作。 7. 时间更远 :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 :大概。

大[dài] 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字形演变: 扩展资料:文言版《说文解字》: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

古文才也。凡大之属皆从大。

白话版《说文解字》:大,天大,地大,人也大。所以“大”字像人的形象。

大,这也是古文写法的“才”字。所有与大相关的字,都采用“大”作边旁。

相关词汇解释: 1、大方[ dà fang ] 解释:不俗气;无拘束。 曹禺 《雷雨》第一幕:“他举动活泼,说话很大方,爽快,却很有分寸。”

2、大写[ dà xiě ] 解释:跟“小写”相对。 汉字数目字的一种笔画较繁的写法,如“壹、贰、叁、肆、拾、佰、仟”等,多用于帐目和文件中。

3、大小[ dà xiǎo ] 解释:大与小;大或小。 刘半农 《瓦釜集·代自序》:“可见一种语言传布的区域的大小,和他感动力的大小,恰恰成了一个反比例。”

4、高大[ gāo dà ] 解释:又高又大。 李大我 《同心结》:“阿妈尼瘦小的身影在地上摇晃着,越来越变得高大。”

5、大家[ dà jiā ] 解释:众人;大伙儿。 老舍 《骆驼祥子》十:“他没法,也不会,把自己的话有头有尾的说给大家听。”

3. 超字篆书怎么写

一、超的篆书写法:

二、超的释义:

1、超过:~额。~龄。~音速。一连~了两辆车。

2、超出(一定的程度或范围):~级。~高温。~一流。

3、在某个范围以外;不受限制:~自然。~现实。~阶级。

三、相关组词:

超支 超载 超脱 超额

超常 超越 超编 超过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1、文言版《说文解字》:超,跳也。从走,召声。

2、白话版《说文解字》:超,跳跃。字形采用“走”作边旁,采用“召”作声旁。

三、相关组词:

1、超脱 [ chāo tuō ]

不拘泥成规、传统、形式等:性格~。他的字不专门学一家,信笔写来,十分~。

引证:蒋子龙 《开拓者》:“任何人都不能超脱时代的局限。”

2、超额 [ chāo é ]

超过定额:~完成任务。~百分之十。

引证:王慧芹 《三请周文增》:“生产任务是月月超额,年年超额。”

3、超常 [ chāo cháng ]

超过寻常;超出一般:~儿童(智商特别高的儿童)。竞技水平~发挥。

4、超升 [ chāo shēng ]

佛教用语,指人死后灵魂升入极乐世界。

5、超逸 [ chāo yì ]

(神态、意趣)超脱而不俗:风度~。笔意~。

4. 高孟波用篆体字怎么写

高孟波篆体字: 小篆介绍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公元前221年),在推行的“书同文”政策之下,由当朝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的统一文字汉字书写形式。

小篆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逐渐被隶书所取代。! 小篆特点:1、一是长方形,以方楷一字半为度,一字为正体,半字为垂脚,大致比例为3:2左右。

2、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3、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与对称是篆书的独特魅力。

4、四是上紧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体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缩的垂脚。

标签: 篆书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dongkepu.com/zonghezhishi/dwmpw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