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懂科普 >

综合知识

> 茶园管理方案

茶园管理方案

茶园管理方案

1、垃圾清理

茶园中的垃圾应该被定期清理。任何在茶园中发现的垃圾,包括玻璃、瓶子、塑料等,应该被及时清理干净。

2、病虫害防治

茶园中经常出现病虫害,如茶藨子、茶毒蛾、茶翅大斑蝶等。因此,在茶果成熟期间,应该定期进行病虫害防治。

3、修剪管理

修剪茶树是茶园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可以促进茶树的生长和茶叶的产量。branch的去掉有助于空气流通、光线透过、有害物质排出等。

4、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在茶园中可以通过筑堤、挖渠和种植木本植物等方式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5、紫外线管理

阳光和热量对茶树生长有很大影响。因此,添加紫外线过滤网有助于茶树的生长和茶叶的产量。

6、配套农业做法

配套农业做法指一些养殖和种植技术。茶园管理中应采取科学合理的配套农业技术,如旱作穴栽、沟壑田、排水系统等。

7、施肥

茶园管理过程中,施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施肥可以降低土壤中的病虫害,抑制茶树生长过程中的病害,同时也可以增加茶叶的营养含量,提高茶叶的品质。

8、做好账户管理

茶园管理也要理财,每一笔资金的流动都需要有账户记录,避免乱花钱,做好账户管理就可以清晰掌握每一项流动资金。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茶园管理技术

良种新茶园建立以后,要使茶树茁壮成长,根深叶茂,达到速生高产,持续增产的目的,关键在于全面落实茶园管理技术措施,每年进行经常性的管理工作。根据茶树各个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外界环境条件的不同要求,采取适当措施,不断改造茶园土壤和环境条件以及茶树本身,使茶树内因和外因互相适应,发展其速生高产作用。

一、保护全苗

1、耕锄培土

新植茶园于当年10—11月间,在苗距三寸范围内,用手拨草,以免锄草伤根,影响成活,三寸以外的地方,浅耕1—2寸,在1尺以外的行间深耕4—5寸,并以茶行为中心理成1尺宽,1—2寸高的畦。

茶园管理技术

2、遮荫护苗

在茶行的空处间种满园花、苕子或高杆绿肥,能起冬季防霜防风保水的作用。

3、引水灌溉

有水源条件的地区,在干旱严重的2—4月间,引水灌溉1—2次。

4、防止牲畜踩踏

发展新茶园的地方,要利用空地集中放牧,同时要固定专人管理等,严防牲畜践踏。

5、防治地下害虫

幼龄茶园1—2年生的茶苗,易遭蛴螬咬根、大蟋蟀及地老虎咬苗,发现有虫危害,及时用杀虫剂进行防治。

6、补植缺株缺行

对新植茶园进行检查,缺株断行严重的每亩不足800株的茶园,次年6—7月,进行补植。

茶园管理技术

二、茶园土壤管理

土壤是茶树生长的基础,是供给茶树必要的水分和养分的基地。茶树生长发育好坏直接取决于土壤的性状。因此,为了要获得茶叶速生丰产,就必须处理好茶树与土壤的相互关系,处理好用地和养地的关系。

1、茶园耕锄

①幼龄茶园的深耕:第一次在春茶生长4—5月进行,茶树两侧-尺范围内,浅锄除草2—3寸,1尺以外中耕4—5寸深。第二次在夏季后7—8月,进行浅耕除草。第三次在秋茶后,10—11月间,进行中耕培土,近根-尺范围内浅耕,1尺以外中耕。

②青年茶园的耕锄:第一次在夏茶后期土板草旺的7—8月间,在茶蓬垂直下方范围内,浅耕除草2—3寸,茶蓬范围以外行间,中耕深5寸左右,松土埋草。第二次在10—11月间,茶蓬范围内浅耕,茶蓬以外行间,深挖5寸以上,翻土埋草。

③成年茶园的耕锄:第一次在7—8月间,茶蓬覆盖范围内中耕3—4寸深,茶蓬以外行间,中耕5寸以上,翻土埋草。第二次在10—12月间,进行深耕翻土,茶蓬范围内中耕除草,茶蓬以外行间,深耕6—7寸翻土埋草。

2、茶园水土保持

在进行耕锄的同时,必须注意水土保持工作,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①改坡地为梯地。

②整修梯面。

③保护梯壁。

④开栏山防洪沟。

⑤对坡度大的茶园采用刈割杂草和化学除草。

3、采用化学药剂除草

化学药剂除草是茶园管理中的-项先进而又有效的措施,既可减少锄头锄草损伤茶根,又可调节劳力,节省用工,促进茶树生长。

化学除草必须选用人畜安全,高效、底毒、低成本、使用简便的药剂。

茶园管理技术

三、茶园施肥

肥料提供茶树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是茶树有机体新陈代谢的物质基础,也是进行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物质基础。因此施肥对茶树生长发育,产量,品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茶树需肥的特点

①对肥料需要的连续性。

②茶树需肥的阶段性。

③营养需要的多样性。

④营养需要的集中性。

2、茶园施肥技术

茶园施肥技术与肥料种类、施肥次数和时期、数量、方法、土地条件等有密切关系,现分别叙述如下:

①肥料种类

有机肥常用的是:厩肥、堆肥、粪尿、绿肥、饼肥等。无机肥常用的有:尿素、过磷酸钙、钙镁磷、复合肥等。

②施肥次数和时间

茶树施肥分为施基肥和追肥两种。每年施基肥一次,在茶树茶叶接近停止生长的11月进行。追肥一年施2次,第一次在夏茶萌发前5月施用,第二次在夏茶后期7—8月间施用,春茶前还施一次催芽肥。

③施肥量

根据茶树树龄大小、产量不同决定施肥量,n、p、k三要素配合使用。树龄1——2年,亩施纯氨2—4千克,n:p:k比例为1:2:1。3—4年生茶树,亩施纯氮5—6千克,n:p:k比例为2:2:1。5—6年生茶树,亩施纯氮7—9千克,n:p:k比例为3:1:1。

④施肥方法

茶园施肥,一般采用开沟施肥,复土埋盖的方法,施肥沟开在树冠边缘垂直的地方。施肥沟深度为:基肥6—7寸,追肥2—3寸深。

⑤茶树根外追肥

把肥料按浓度兑入清水,配好的液体肥料,用喷雾器喷酒在茶树叶片背面,以喷湿为度。目前普遍使用的肥料有:尿素、铵、过磷酸钙、生物肥料等。

茶园管理技术

四、茶树修剪

茶树修剪能培养良好的树冠和广阔的采摘面,是获得茶叶高产优质的基本技术措施之一。茶树修剪,根据茶树的不同生育阶段和目的,分别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定型修剪

定型修剪主要指幼龄茶园的修剪,台刈更新后的茶树也要进行定型修剪。第一次定型修剪,当茶苗高达25公分以上,从离地15—20公分处剪去上部主轴。第二次定型修剪在第一次定型修剪的基础上,当树高达50—60公分时,在离地30—45公分处剪去上部枝叶,主枝留30公分高,侧枝留45公分高。第三次定型修剪在第二次定型修剪后,当树高达75——90公分时,在离地60—70公分处剪去上部枝叶,主枝留60公分高,侧枝留75公分高。

2、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是对青、壮年茶树而言,分为浅修剪和深修剪。浅修剪:每年在采摘面上剪去突出枝,有时将采摘面剪去3—4寸。深修剪:每隔4—5年进行一次,从树冠表面7寸—1尺处剪掉。

3、更新修剪

按茶树的衰老程度,分别采用重修剪和台刈两种方法。重修剪:凡茶树生长逐渐衰退,病虫害逐年增多,产量下降,但骨干枝还有生产能力的茶树。剪去树高的1/2或2/3。台刈:凡是茶树极度衰老,加强肥培管理,已不能恢复产量的茶树。从离地面6寸高处,剪去所有枝叶。

4、修剪时间

定型修剪最好在5月份。整形修剪在11月份,更新修剪在春茶结束后进行。

茶园管理技术

五、茶叶采摘

1、幼龄茶园采摘技术

①少采多养:待新梢长到4—6片叶时,采去顶芽,多蓄养建壮分枝。

②采高养低:修剪的剪口以上的新梢留2—3叶,采去顶芽。低于剪口的-律留蓄不采。

③采顶养边:采摘新梢顶端-芽二、三叶,新桩上留2—3片大叶。

④采弱养壮:生长力弱的对夹三叶留-叶采二叶,单片叶和对挟二叶全部采摘。

⑤采密养稀:在新梢较密处要少留叶片,适当蔬芽。新梢稀处留2—3叶采去顶芽。

2、壮年茶树采摘

①及时采:待新梢有10—15%长到合乎采摘标准时开采。

②分批多次采:根据茶树正常新梢的大小,做到先发先采,后发后采,达到标准的先采,达不到标准的下次再采,停止生长的单叶、对夹叶全部采下。

③合理留叶:春夏季留-叶,秋季留鱼叶采摘。

茶园苗圃怎么管理?提高茶苗移栽成活率应该注意哪些技术环节?

茶产业是中国传统产业,茶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朝代更替,时代迭变,茶的文化内涵不断丰富。下面我们简要介绍一下茶园苗圃的管理方法和提高茶苗移栽成活率应该注意的技术环节。

茶园苗圃的管理方法:

①浇水遮荫。扦插完后应立即浇水和用遮荫密度为75.0%~85.0%的塑料网遮荫,遮荫棚架高1.5m~1.7m。入冬前用塑料薄膜覆盖畦面,膜架高度40~50cm。②保水防涝。从扦插到生根阶段的畦面土壤含水量应达70.0%~85.0%,新芽长到1芽2叶后的土壤含水量为70.0%~80.0%,雨天要注意排水。③注意施肥。插穗长出新根时(通常为60d) 第- -次施肥,以后每10d~ 15d追肥一次,全年追肥8~10次,每次亩施尿素5 kg左右,兑水施用或撒施后淋水。④注意温度和光照。应于4~5月新梢第一次生长结束前后揭去覆盖薄膜,遇晴天高温应透气降温。8月份应撤去遮阳网,增加光照。

提高茶苗移栽成活率应该注意的技术环节:

①做好浇水抗旱工作。移栽后必须及时浇水,以后必要时每隔1~2周浇一次水。 ②注意遮阴防晒。有条件时可以用稻草、麦秆等扎成束插在茶面的西南方向挡住阳光。③间作绿肥。合理间作绿肥不仅可以解决肥源问题,还可增加土壤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如套种百喜草、圆叶决明等)。④进行根际覆盖。采用稻草、麦秆、绿肥等进行根际覆盖,可以提高茶苗的成活率,冬季覆盖还可以起到抗寒保温的作用。⑤药剂处理。可用50mg/L的NAA黄泥浆蘸根可以提高运输茶苗移栽成活率。⑥假植。对于当日未能移栽和装运的茶苗,应在阴凉的泥土沟里进行假植或包扎根部。

茶园管理如何才能提高茶叶品质 如何提升茶叶的质量

1、加强冬季施肥工作:冬季施足基肥,增施氮肥,充分发挥肥料的春季效应,使春茶优质高产。通常氮肥多集中在春茶采摘前作为催芽肥施用,冬季不施氮肥。据有关资料介绍,春茶所需的营养,特别是氮素营养,有80%以上是来自茶树上年冬季所吸收和贮存的氮素。所以冬季施足肥料是春茶增产的基础,而春茶采摘前的催芽肥,被茶树吸收利用的不到13%。因此,为了提高春茶质量,必须把春茶采摘前作为沟施的氮肥,抽出一部分放在上年冬季结合基肥施下。这样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配合增施部分氮肥,再将一部分氮肥进行春季叶面喷施,从而提高春茶对氮肥的利用率,增产效果明显。

2、改春季修剪为秋季修剪,促进春季茶芽早发多发:春茶采摘前轻修剪,茶树受到的创伤一时难以愈合,生长受到抑制,使茶树发芽推迟,发芽点减少,影响春茶产量,尤其是高档春茶的产量。而改为秋茶采摘后轻修剪,茶树有充裕时间愈合伤口,恢复生机,可促进春季茶芽早发多发和芽头肥壮,有利于多产高档春茶。生产实践证明,将春茶采摘前的轻修剪改为秋茶采摘后轻修剪,春茶开采期可提早5~7天,春茶产量提高10%以上。秋茶采摘后轻修剪,必须在茶树地上部停止生长后进行。

3、实行细嫩采摘,见芽就采,直接提高高档茶叶产量:传统的采摘方法是当茶园中的芽叶有10%~15%,达到采摘标准后才开始采摘,并要蓄养一段时间后再采摘1次。为了提高高档茶叶的产量,要打破传统的采摘模式,不搞“养大采”而实行细嫩采摘,见芽就采,即“芽头冒出一个及时采下一个”,舍得多投劳动力每天在茶园巡回采摘,尽量多生产一些高档名优茶叶,这样虽然茶叶产量比以往粗采的要下降一些,但产值和收益大大增加。

4、切实搞好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秋末冬初清理茶园,喷施石硫合剂封园,降低病虫越冬基数,预防早春茶小绿叶蝉、茶蚜、茶尺蠖等对嫩梢危害。如有病虫害发生,结合勤采及时给予控制,避免农药防治。

夏季做好茶园管理方法

  当前茶园进入夏季管理,茶树经过春茶采摘后,树体消耗了大量的营养物质,树势减弱,同时随着气温的升高,茶树病虫种群数量迅速增加,茶园杂草快速生长,如果管理不及时或不到位,将会直接影响到茶树的生长和夏、暑、秋三季茶叶产量和质量。为确保全年茶叶增产增收,夏季茶园管理必须抓好以下管理措施:

   幼龄茶园管理

  幼苗期管理主要指定植后一至二年内这段时间的管理。

  1、抗旱、补苗和除草:夏季茶园在无雨或干旱季节,要及时浇水抗旱,可在茶苗两旁各30厘米以内,盖草10厘米厚,既保温又能抑制杂草生长。若有缺株,须在建园1-2年内将缺苗补齐,最好补上同龄同大的茶苗。拔除畦内杂草,或根据土壤板结情况进行浅耕除草,一般不使用除草剂,若要用也只能用克芜踪除草剂。幼龄茶园可套种印度豇豆、绿豆、花生等绿肥,并及时数次刈青及埋青。

  2、肥水管理:茶苗种后约1个月,当萌芽或长新根时,距茶苗13-15厘米处,挖7-10厘米深的'浅沟,浇稀薄水肥,随即盖土。以后每隔15-30天施一次水肥,并逐渐增加施肥量。也可在夏季茶芽萌发前亩施6-10千克尿素。

   投产茶园管理

  1、土壤耕作技术。结合施肥畦内进行浅耕除草,深度约10厘米,茶园一般不使用除草剂,而用人工除草,梯壁宜用生草法管理,保留适当高度的草层。夏初茶树行间铺草防旱,厚约10厘米。低洼积水地块,应开设排水沟,防止茶园积水。高温干旱季节,连续7-10天不下雨或中午嫩叶轻度萎凋时及时浇溉。药剂除草选用克芜踪250-300倍液,喷药时喷头配置防护罩,预防药液喷到茶树上。

  2、施肥技术:早施催芽肥,夏茶催芽肥一般以速效性氮肥为主,促进茶树营养生长,新梢萌发整齐。一般于春茶结束后尽早进行。主要使用速效性化学氮肥,氮、磷、钾之比为2:1:1,用量依树龄及茶树鲜叶产量而定,约占全年的30%。施肥量,亩施碳铵30千克或尿素15千克或硫酸钾三元复合肥15千克+尿素5千克。当25%茶芽一芽一叶展开时,喷0.5%尿素或0.5%-1.0%过磷酸钙或植物动力1000倍液。施肥方法可施在茶树树冠滴水线垂直下位置,沟施或穴施,沟深8-10厘米,穴距30厘米,施后覆土。

  3、夏茶叶面喷肥技术:夏季气温高,常遇干旱,茶树根部受水分条件的,吸收能力弱,根部施肥效果差。进行叶面喷肥,可提高茶叶产量,增强新芽的持嫩性,有利于夏茶品质的提高。试验证明,茶树叶面喷肥,能够增产茶叶10%左右。

茶树繁殖|茶园管理

茶学基础。

茶树栽培:茶树繁殖,茶园管理:

1.茶园耕锄。

2.茶园施肥。

3.茶树修剪。

茶树繁殖:茶树繁殖分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两种方法,有性繁殖是利用茶籽进行播种,也叫种子繁殖。

无性繁殖亦称营养繁殖,是利用茶树的根、茎等营养器官,在人工创造的适当条件下,使之形成一株新的茶苗,如扦插、压条。

有性繁殖的方法有两种,即:苗圃育苗和茶园直播。

苗圃育苗便于苗期管理和培育出优良的苗木,茶园直播就是将经催劳处理后的茶籽,采用条式穴播的方法直接播种在新辟茶园内。茶树无性繁殖一般采用扦插繁殖的方法,苗木能保持母树的特征和特性,苗木的性状比较一致,有利于茶园管理,有利于扩大良种的数量。

茶园管理:茶园管理是茶叶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序,直接关系到茶叶的产量和茶叶的品质。

茶园管理包括:耕锄、施肥、茶树修剪等工作。

1.茶园耕锄:茶园耕锄可消除杂草、改良土壤结构、杀虫灭菌等。

茶园耕锄大致分春、夏、秋3次,春夏进行线耕深度约为10cm;秋季进行深耕,深度为20~30cm。

2.茶园施肥:

茶园施肥是茶园管理中重要的一环,每年要从茶树上多次采摘大批鲜叶,营养消耗多,这就需要不断地给茶树补充养料,否则会导致茶树树势衰退,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茶园施肥的原则是:

以有机肥料为主,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施用;以氨肥为主,磷、钾肥料相配合;在秋末冬初结合深耕施基肥(施有机肥料),在采摘季节施追肥(施用化肥)。

3.茶树修剪:

茶树修剪是培养茶树高产优质树冠的一项重要措施,合理修剪不仅能提高茶叶产量,增进茶叶品质,而且使得树冠适应极械化采采茶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

修剪的方法有:

幼年茶树定型修剪、浅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和台刈等。

延伸: 茶树种植。

茶树种植时期在每年11二3月下旬之间,雨季前后均可种植。不同茶区种植时期稍有不同,如南方,应以1月底为宜,否则2月以后,白天日照强,气温高,幼苗容易枯死。北方或高山茶区,气温较低,为配合雨季,可延至3月底种植。

茶树的种植密度,受土壤、地形、气候及品种影响,不尽相同。目前,我国采用的多丛密植栽种方式,大行距为1.5米:小行距为33厘米,共三小行;丛距为20厘米,每从移苗两三株,每亩约2万株。种植茶苗前应先施基肥,规划好行距,最好选择下雨后或微雨、浓雾、土壤湿润时,尽量避免在烈日下种茶。

茶苗移植尽量就近起苗,带土移植、随挖随种。种植后为减少叶片水分蒸发,应于离地面20厘米左右处行水平式剪枝,宜在幼苗两侧覆盖稻草或其他干草,以防止干旱,保护幼苗。

值得一提的是北方茶种植,早在20世纪60年代,有学者对南茶北移进行探索研究,但未突破北纬38°。

经相关技术人员反复试验,目前在北纬38.45°河北太行深山区已有少量茶树种植成功。

太行山区属于种茶的次适宜区,但气候特征也具有优质茶叶生产不可多得的天然优势:

茶叶生产季节气温低,光照较弱,昼夜温差大,茶树新梢生长缓慢,营养物质积累多,鲜叶中氨基酸、叶绿素含量高,这就决定了太行山区茶叶的良好品质,具有南方高山茶特点,河北发展茶叶生产有地理位置上具有南方茶区无可比拟的销售优势,经济效益显著。

因此在太行山区发展茶叶经济可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途径,能有效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在茶叶生产良种化、标准化、绿色化和产业化的同时,可有力地推动区域生态旅游产业、茶文化产业、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茶树种植方法和管理

一、播种

1、播种方法

以中小叶种栽培为主的地区,主要有单条栽和双条栽两种

(1)单条栽:一般的种植行距1.3-1.5米,丛距25-33厘米,每丛种植2-3株,每亩用苗2500-4000株。在气温较低或海拔较高的茶区,行距可适当缩小到1.2-1.3米,丛距缩小到20厘米左右。

(2)双条栽:在单条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种植方式,每2条以30厘米的小行距相邻种植,大行距为1.5m,丛距为25-33厘米,每丛种植2-3株,每亩用苗4000-6000株。与单条栽相比,双条栽具有成园和投产较快但同时保持了日后生产管理的便利性,目前已逐渐成为北方中小种地区主要的处植方式。

2、种前整地与施基肥

茶树能不能快速成园及成园后持续高产,首先是以种前深垦、种前基肥来决定的;种前深垦既加深了土层,直接为茶树根系扩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又能促进土壤进行一系列的理化变化,提高蓄水保肥能力,为茶树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水、肥、气、热条件;深垦结合施入一定量的有机肥料作为基肥,更能发挥深垦的作用,种前未曾深垦的必须重行深垦,已经深垦的,则开沟施入基肥,按快速成园的要求,应有大量的土杂肥或厩肥等有机肥料和一定数量的磷肥,分层施入作基肥。生产实践中的种前基肥用量相差较大,按大多数丰产栽培经验,种前以土杂肥为基肥应不少于15-25吨,磷肥50-100公斤,结合深垦,分层施于种植沟中。平整地面后,按规定行距,开种植沟

3、茶籽直播

(1) 播种时间 :南方地区11月底至次年3月均可播种,而北方地区则因土壤封冻,宜在3月中下旬播种,一般不要延迟到4月中旬以后播种。春播时应注意保管好茶籽,要保持适当的含水率,防止微生物污染和鼠、虫害。适宜的保存温度为5-7度和60%-65%的相对湿度。

(2) 层积催芽 :催芽可达到提早出土和提高出苗率的效果。将浸水饱和的茶籽和湿润的沙子(以手攥不出水为宜)按一层沙子一层茶籽堆藏,沙堆不要高于60cm,否则透气性差,容易沤烂茶籽。堆藏20天左右,随时检查茶籽发芽情况,待一半的茶籽露出胚根时就可播种

(3) 播种密度和深度 :整好地以后,开好种植沟,浇足水。采用条式等距离穴播,株距25-35cm,每穴3-5粒左右,播种深度3-5厘米,覆好土。

(4) 加强苗期管理 :主要有及时除草、抗旱、防冻、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4、苗木移栽

(1) 移栽时期 :田间圃地育成的茶苗,要选择茶苗地上部处于休眠时期进行移栽,有利于茶苗成活。同时,还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避免在干旱和严寒时期移栽。根据我国茶区的气候与生产情况,移栽可在秋末冬初或早春时进行。秋末冬初移栽有利于茶苗的成活,这是由于此时地上部虽然已经停止生长,而根系生长还在继续,茶苗越冬后,根系在翌年春天可较早进入正常生长。但是在冬季干旱或冰冻严重的地区,以选在春初进行较好,这时温度低、雨水足,栽后浇水数量和次数都可减少。

(2) 移栽技术 :茶苗移栽前,先要在待种植的茶园内开好沟,沟深35cm左右,施下底肥,然后选择无风的阴天起苗定植。实生苗的主根太长,可以剪短些;扦插苗在取苗前一天要浇湿圃地,以减少取根苗时伤根。从外地调运的茶苗,要注意包装与通气,并浇水提高其成活率。也可用黄泥浆沾茶根来提高茶苗的成活率。茶根在土中力求舒展,然后覆土踩紧,防止上紧下松,使泥土与茶根密切结合。移栽后若连续晴天,一般隔3-5天浇水一次,每次浇水要浇透,使根部土壤全部湿润。

(3) 做好保苗、补苗工作 :茶苗移栽后,一般生长幼弱,根系浅,抗旱力差,因此要做好护苗工作。一般可采用铺草或浅耕来提高抗旱能力,以采用铺草防旱效果较好,比未铺 草覆盖的茶园茶苗成活率提高20%以上。如果有缺苗的地方,应该及时补苗,必须是同龄茶苗,一般就地间苗补缺,或用“备用苗”补缺。补缺的方法和补后的管理,与移栽茶苗一样。

(4) 及时防治病虫害 :幼龄茶园由于苗木移栽前后生态环境改变,加上初期苗木生长势较弱,对病、虫的抵抗力不强,因此应加强病虫害防治。

二、成年茶树的周期修剪

为了维持茶树的旺盛生长,长期保持树冠的良好群体结构,方便操作管理,使茶树延长高产年限,除了加强肥培管理外,还必须通过年度修剪来进行。

1.常规茶园的周期修剪

(1)轻修剪。主要目的是平整树冠面,使发芽部位相对一致,调节芽数和芽重,控制树高,刺激下轮茶萌发,提高鲜叶质量等。轻修剪的深度应依据茶树品种、树龄、气候条件、茶园管理水平及树势状况而定。树势强健的修剪宜浅,只要剪去3~5厘米即可,树势较弱的修剪稍重,以剪去5~10厘米为宜。修剪偏重可使单芽重明显增加,但芽的密度减少,修剪较轻的则有利提高发芽密度,修剪时需根据茶园具体情况灵活掌握。轻修剪可以每年秋末冬初(11~12月)进行,也可隔年修剪一次。如在高寒山区为了早发春茶,多采春茶,轻修剪最好延迟到春末夏初(5月下旬)时进行。修剪的茶树以弧形为好,可增大发芽面和采摘面。修剪工具都采用绿篱剪(杭州、四川生产),有条件的地方也可用电动整枝机修剪(日本零件,杭州组装)。

(2)深修剪。茶树经过几年轻修剪和采摘后,树冠面的枝条会变得密集而瘦弱,为使采摘面上的枝条得到更新就需进行比轻修剪重的修剪,这种剪法称为深修剪。深修剪程度一般是剪去树冠面绿色层10~15厘米,即基本上剪掉上一年留下的全部枝叶,对大叶种茶树则需剪去20~30厘米才能达到目的。深修剪对当年产量有一定损失,不宜短周期进行,通常每隔3年搞一次较恰当。贵州省各茶区大多在春茶采后进行深修剪,这对当年产量的损失会相对少一些,而夏季高温多雨又有利于快速恢复。

2.密植茶园的修剪

密植茶园成园投产后,树冠已密接郁闭,下部叶片受光较差,茶蓬采摘面积,生产枝密度等均已保持稳定,提高产量的潜力受到一定。为使茶芽多发快长,在需要利用群体顶端优势而保证芽重的基础上加快新梢的生长速度,增加采摘轮次,从而提高生产率。这就需要在年度轻修剪时尽量减少对萌动芽的损害,充分利用秋冬季形成的越冬顶芽和上位肥壮腋芽的生长优势,从而实现继续增产。为此可采用抽枝修剪法,即只剪去蓬面的鸡爪枝和徒长枝。这种修剪法,绿色叶面损失极小,枝条受伤少而轻,越冬芽完好无损,既保证了芽的数量又增加了芽的重量,并且可以比一般轻修剪提早5~7天萌发,春茶提早10天以上开采,增产达二成以上。抽枝修剪不受时间和季节,一年中的任何时候都可进行,对密植茶园来说也是协调个体、群体矛盾的有效手段。连续抽枝修剪几年之后,若树高增长太快可用深修剪进行调节。密植茶园因树冠面大,往往使人行走道密接而影响农事操作,也影响茶园的通风透光,放在每年秋冬季(也可在春茶前)修剪一次边脚枝(也可用镰刀割)。

立夏茶园农事管理要点,茶园应该怎么浇水施肥

夏初到了,这意味着从春天到夏天万物开始繁茂生长。与此同时,大部分农作物已进入快速生长期。如初夏适宜的光、热、水等生长条件有利于茶树嫩芽的旺盛生长。此时,如果忽视对茶园的管理,可能会影响茶树的生长,最终导致产量下降。那么历下茶园的农业经营重点是什么呢?让我们了解一下。

注意节水排灌

初夏气温较高,适时灌水有利于保持茶树的正常生理代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沟灌或喷灌的方式对整个茶园进行彻底灌溉,以满足茶树的生长需要。在节水方面,有清理、修建茶园排灌系统、开建蓄水沟池、在茶园行间种草等多种方法,有利于减少茶园净流,提高蓄水效果。另外,夏季雨水较多,要及时做好排灌工作,避免内涝的影响。

除草和追肥

同时,丽霞茶园可滋生大量病虫害。因此,春茶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浅耕,松土除草。对于幼龄茶园,建议适当使用除草剂,并尽可能全园覆草,既能抑制杂草再生,又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夏茶后秋茶前的追肥量应占全年追肥总量的20%。一般每亩成熟茶园施用40-50公斤茶叶专用肥。

种植绿肥

如果入夏后出现干旱,导致茶树缺株、起垄,可根据密植茶园的种植规范,在深秋补苗,并浇足生根水,保证成活。此外,为增强幼龄茶苗正常生长的抗旱抗冻能力,增加土壤有机质,秋冬两季绿肥可在大排茶园间套种,明年4月上旬绿油油的。

适当修剪

夏季气温高,雨水充足,叶片成熟快,芽叶容易衰老。在春夏茶和夏秋茶的间隙期进行适当的修剪,可以促进茶芽的萌发,提高名茶的产量。

病虫害防治

经常防除杂草,保持茶园通风通透;修剪时,要小心地把病虫害的枝条剪掉;适时、分批、频繁收割,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为保证茶叶的绿色和无污染,应积极推广应用诱捕、人工清除等方法。

以上是丽霞茶园农业经营的要点。一般来说,夏季是茶叶生殖生长旺盛的时期,夏季茶叶管理直接关系到茶叶的整体产量和品质,因此对于茶农来说,要更加重视并积极实施。

茶园管理的阶段性 茶园的维护与管理

茶树是多年生的经济作物,在它漫长的一生中,既有从幼年到衰老不同的年龄时期,又有往复循环一年四季的发育周期,这些大小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生物学特性。

如在幼年阶段,营养生长十分繁茂,自然生长发育的特性表现为主干与侧枝生长的矛盾;在青、壮年阶段,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互相制约,但营养生长超过生殖生长,为生产收获的主要时期;到衰老阶段,更新与衰老不断斗争,但总的趋势是衰老与更新越来越失去平衡,衰老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直至失去生长的价值。可见各个阶段有着各自的特点。

同时,各个阶段又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前一阶段的生长发育,关系到后一阶段的生长发育。因此,从茶树的总的生长发育周期的各个阶段的矛盾分析,对于茶树的培育管理,要根据其不同的年龄时期、不同生产季节、不同气候和土壤特点,抓住各发育阶段的主要矛盾,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如幼年茶园的培育,在于护理幼树,加强营养,加速骨干枝与主根的生长,培养树冠,为加速成园和建立稳产、高产、优质茶园奠定基础。而成年茶园的管理是根据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长规律,调节好光、温、水、肥等条件,使茶树保持旺盛的、生长势,并不断更新树冠,整理树冠面,清除病虫枝、枯枝和细溺枝,尽量延长茶叶生产所持续的年限,以最大限度地获得高产、优质的茶叶。

茶厂需要制定的制度 措施办法有哪些

前言

:

茶叶质量管理体系是个系统工程,作为直接被人饮用的饮料,茶叶的

质量状况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

结合最近爆出的茶叶农残超标事件,

茶叶企业

加强质量管理方面的措施尤为必要。

作为龙头企业,

茶厂要树立起一个茶叶质量

安全的标杆,

以消费者利益为第一要求,

在此基础上去获得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们主要从茶园管理、

鲜叶处理、

茶叶初加工、

茶叶产品清洁等几个方面调查分

析茶厂的管理体系及施行的具体措施。

茶厂通过了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ISO9000

是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

理体系,其目的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建立和实施这一质量管理体系,

会使企业相关管理制度更趋完善,要求企业领导和员工均以身作则,互相信任,

共同创造企业价值。

1.

茶厂质量管理方面的基本信息

1.1

茶园管理方面

茶厂茶园

3500

亩左右,地处海拔

580

米的山上,远离市区、土壤呈酸性、

气候环境优良、适宜种植茶树。茶园专业管理人员一人,据其介绍,茶园没有设

立专门的质量管理制度,茶园管理大都依据经验进行,包括除草、杀虫、鲜叶采

摘等。除草方面主要靠喷施“草干灵”

“死得快”等除草剂,幼年茶园不喷施除

草剂而采用人工除草。茶园病虫主要有尺蠖类和螨类,除虫一般茶园喷施农药,

一年平均喷施

3.—

4.次;无公害茶园用黄板除虫。因所用农药是符合国家规定的

低毒农药,

而非三氯杀螨醇、

氰戊菊酯等国家明令禁止的茶树禁用农药,

故其成

品茶中农药残留量理应符合国家标准,

但要得出确切结论还要去国家认可的正规

部门去检测。

对茶叶喷施农药主要喷在茶树新梢部位,

鲜叶采摘也是这个部位;

新梢纤薄

柔嫩,

叶片单位重量的表面积比其他作物要大;

在喷药量相同的情况下,

茶树的

农药残留量要比其他作物要高。

茶树一年要采摘多次,

高峰期喷施农药次数也较

多,

农药来不及降解就有可能采摘,

且采摘后的鲜叶未经过清洗即进入加工流程。

所有的这些步骤都为茶叶的农药残留埋下了隐患。

茶厂在农药的喷施方面没有建

立具体的喷施标准,应多增加管理人员根据相应的国家标准适时适量喷施农药,

保证加工成的茶叶绿色健康对人体无害。

1.2

茶叶初加工

通过实地观察并走访初制车间的操作工人,总体来看,茶厂初制车间大致

可以实现清洁化生产,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下

:

加工大宗绿茶时,采摘的鲜

叶没有进行清洗、

鲜叶内的粗老叶片及其他杂物没有挑拣出来,

鲜叶收青后直接

进入摊青过程;

茶厂初制车间的鲜叶加工有具体的操作流程,

工人可以按照步骤

进行作业生产,

但没有形成一定的操作规范,

在按件核算工人工资的制度下,

多重视数量而忽视质量,无论是杀青、揉捻、还是烘干等过程均追求快,当

然这与洪峰期鲜叶采摘量过多要及时加工生产有关,

但这容易造成的一个后果是

加工的成品很难保证质量一致且成茶品质较低。

1.3

茶叶精制

精制车间主要对毛茶进行再加工,

通过对茶叶分级、

拼配等手段提高茶叶品

质。

在精制车间观察了解了大宗绿茶及定心系列的精加工流程。

这一生产环节因

主要靠机器加工,

均有一定的操作要求和规范,

工人按要求进行操作,

可以保证

经精加工的茶成茶品质一致。

且精加工车间卫生状况良好,

能保证加工环节的清

洁。

1.4

茶叶的审评

在审评室,

通过走访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到茶厂茶叶加工成成品后均要进行相

应生化指标的测定分析,

如茶叶内多酚类等物质的含量、

灰分等可直接在茶厂的

实验室进行测定。

农残、

重金属等一些指标要送样到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

试中心进行检测。

在这一环节有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

因茶叶地域性较强,

茶厂

主要执行的是市相关的标准,

发现有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即上报处理,

操作人员也

能按相关要求执行,

因这是茶叶出厂较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故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尤为重要。

对茶叶质量影响最大的两个指标是重金属含量和农残含量。加工过程的不清

洁是造成茶叶中铅、

铜等重金属超标的的主要原因,

生产过程中农药的不合理利

用是造成茶叶中农残超标的主要原因。

茶叶加工成茶后审评人员应及时测定分析

茶叶中重金属和农残含量,

对不合格茶叶进行相应处理,

对加工生产环节提出相

应的改进建议。

2.

对茶厂茶叶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价

茶厂基本建立了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相应的操作流程清晰明了,但距离

规范化、

清洁化生产还有一定的距离。

具体存在的问题如下:

茶园管理的不规范,

对除草剂、

农药等没有相应的具体施用标准;

初制加工的不规范,

对鲜叶没有及

时的清洁作业,

初制车间机械设备没有及时清洁保养等;

加工成茶后的检验,

厂只能进行一些基本生化成分的测定,

对复杂成分的测定还没有相应的设备。

通过了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

QS

等认证,但茶厂相关领导和工人没有严格

去执行,

可能因茶厂管理方面的原因致使工人的生产积极性较低,

因工人是茶叶

加工生产环节最重要的要素,直接关系到加工成茶的质量状况和最后的成茶品

质,故茶厂应实行一定的措施提高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3.

对茶厂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议

3.1

提高茶园管理标准,增加茶园管理的规范性

茶园是一个茶厂生存发张壮大的关键,茶园的管理在现代茶叶企业中越来

越重要,

茶厂应成立专门的茶园管理团队,

根据过往经验和科学分析制定相应的

茶园管理标准,何时施肥、何时除草、何时喷施农药、何时采摘应形成相应的制

度,

在不断的摸索总结中制定出使效益最大化的茶园管理标准并严格去执行。

时茶厂茶园应按照现代化茶园的要求对茶园重新规划,并尝试进行机械化作业,

茶园的机械化是现代茶园的一个发展趋势,

一方面可以降低茶厂成本,

另一方面

可以是茶叶品质保持稳定。

3.2

增强工人责任意识,实现车间的清洁化生产

鲜叶收青分级后,应将鲜叶中的杂物挑拣出;进行名优茶的加工生产时鲜

叶要及时清洗。

在加工阶段,

应制定每个生产流程的具体标准,

并让工人严格执

行,

实行岗位责任制,

对工人进行工资核算时不采用计件的方式,

而应在保质保

量生产的前提下按生产销售额对工人增发奖金,

提高工人生产的积极性。

按时清

洁车间,

保证车间的卫生状况符合相应的标准,

同时对加工机械也应进行保养清

洁工作,逐步形成车间生产的清洁化。

茶树种植生长期应该如何管理?

您好

茶树种植生长期管理具体包括土壤管理、树冠的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三个方面。

一、土壤管理的中心是尽量减少水土流失,进行合理施肥不断提高土壤肥力。一是根据茶树对养分的基本要求以及树龄、产量和土壤肥力确定施肥量。每采摘1000千克芽叶,一般约消耗氮12.5~15.0千克,磷2.0~2.7千克,钾5.0~7.0千克;二是按茶类、树龄和茶园类别确定氮、磷、钾比例。一般绿茶为3:1:1或4:1:1,红茶为2:1:1或3:1.5:1。磷钾比重幼苗期与幼年期要高于成年期,采种园要高于采叶园;三是施肥时需基肥与追肥、有机肥与无机肥、根部与叶面相结合。高温干旱季节进行茶园喷灌,有利于改善小气候,对提高茶叶产量与品质有显著作用。茶园铺草或地膜覆盖是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的有效措施。

二、树冠管理包括修剪、采摘等。一般在幼年期进行2~4次定型修剪。第一次修剪高度离地15厘米左右,以后每次提高15厘米定剪,以培育干枝,控制树冠高度。单条植树高控制在70~90厘米,矮化密植树高控制在55~65厘米。成年期每1~2年在树冠面上进行一次深度约2~3厘米的轻修剪,剪去表层青梗小叶,使新梢生长旺盛并便于采摘。老年期每隔约20年进行一次重修剪,离地30~40厘米处剪平,可使树冠更新复壮。对衰老的茶树在离地约10厘米处进行台刈,使树冠彻底更新。乔木型茶树台刈高度约为20厘米;对顶端生长优势强的品种,可采用弯枝法与分段修剪来培养树冠。采摘也是培养树冠的重要手段,要与修剪密切配合。定型修剪、重剪或台刈后的茶树宜少采叶,多留叶,使树冠迅速成长;轻剪的则可多采少留,只留鱼叶或一叶,使产量持续增长。

三、病虫害防治。较常见的病虫害有炭疽病、茶毛虫、茶尺蠖、茶丽纹象甲、假眼小绿叶蝉、茶橙瘿螨等。

防治措施:一是加强茶园管理,做好积水茶园的开沟排水;二是秋冬季清除园间枯枝落叶,摘除卵块,以减少第二年病菌数量及虫卵数量;三是增施磷钾肥,增强茶树抗病虫能力;四是药剂防治。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或多菌灵1000倍液等进行喷施;每年11月-12月用0.3-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封园防治炭疽病;用10%吡虫啉亩用15-20克或35%赛丹亩用50-60毫升防治虫害。

供您参考

标签: 茶园 管理 方案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dongkepu.com/zonghezhishi/9j9nj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