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懂科普 >

综合知识

> 茶膳发展分为几个阶段

茶膳发展分为几个阶段

茶膳发展分为几个阶段

茶膳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古代:古代的茶膳是贵族阶层的专利,表现为独特的宫廷菜肴、精美的烹饪技巧和讲究的礼仪。

2. 宋朝:宋朝时期茶膳发展迅速,茶与食品的结合已成为一种日常饮食习惯,并表现为广泛流行的茶楼和茶馆。

3.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的茶膳发展了许多特色菜肴和烹饪技巧,茶与茶食的结合已不仅是宫廷文化,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社交活动。

4. 现代:现代茶膳已经成为一种茶文化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健康饮食,茶与茶食的结合也更加注意健康与营养。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茶的发展历史

一、茶的起源

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纪录,已经无法确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么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时代是有说法的。并且也可以找到证据显

示,确实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饮茶习

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

但是也有人能够找到证据指出,饮茶的习惯不仅仅是中国人发明的,在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地方也是饮茶的发明地,例如印度、非

洲等。1823年,一个英国侵略军的少校在印度发现了野生的大茶树,从而有人开始认定茶的发源地在印度,至少是也在印度。中

国当然也有野生大茶树的记载,都集中在西南地区,记载中也包含了甘肃、湖南的个别地区。茶树是一种很古老的双子叶植物,与人

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在国内,也有关于茶树的最早原产地的争论,有好几种说法。今人不少人认定在云南,有一学者在认真研究考证以后断言,云南

的西双版纳是茶树的原产地。人工栽培茶树的最早文字记载始于西汉的蒙山茶。这在《四川通志》中有载。

其实到底在哪里现在对我们饮茶者来说并不重要。也许具有文化意义。我们可以先来看看学术界的一些说法:

饮茶的发源时间:

1.神农时期: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

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归到这里以后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为如此,神农才成为农之神。

2.西周时期: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

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并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了。

3.秦汉时期:西汉。王褒《僮约》:"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近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陪葬清册中有

"�一笥"和"�一笥"竹简文和木刻文,经查证"�"即"槚"的异体字,说明当时湖南饮茶颇广。

我们现在还饮用着与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之流相同的饮料,确实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够给我们很多的遐想。

饮茶发源的地点考证:

对这一点的探求往往集中在茶树的发源地的研究上来。关于茶树的发源地,有这么几种说法:

1.西南说:"我国西南部是茶树的原产地和茶叶发源地。"这一说法所指的范围很大,所以正确性就较高了。

2.四川说:清·顾炎武《日知录》:"自秦人取蜀以后,始有茗饮之事。"言下之意,秦人入蜀前,今四川一带已知饮茶。其实

四川就在西南,四川说成立,那么西南说就成立了。四川说要比西南说"精密"一些,但是正确的风险性会大些。

3.云南说:认为云南的西双版纳一代是茶树的发源地,这一带是植物的王国,有原生的茶树种类存在完全是可能的,但是这一

说法具有"人文"方面的风险,因为茶树是可以原生的,而茶则是活化劳动的成果。

4.川东鄂西说:陆羽《茶经》:"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巴山峡川即今川东鄂西。该地有如此出众的茶树,是否就有人

将其利用成为了茶叶,没有见到证据。

5.江浙说:最近有人提出始于以河姆渡文化为代表的古越族文化。江浙一带目前是我国茶叶行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历史若能够

在此生根,倒是很有意义的话题。其实我认为在远古时期肯定不只一个地方有自然起源的茶树存在。有茶树的地方也不一定就能够发

展出饮茶的习俗来。前面说到茶是神农发明的,那么它在哪一带活动?如果我们求得"茶树原生地"与"神农活动地"的交集,也许就有

答案了,至少是缩小了答案的"值域"。

发明饮茶的方式:

人类是怎样发明饮茶习惯的?或者说茶是怎样起源的?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始终是茶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因为做为任何一个茶学

学者或茶学工作者,如果连"茶是怎样来的"都不能解释的话,那就太不够了。而现在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有多种答案:

1.祭品说:这一说法认为茶与一些其他的植物最早是做为祭品用的,后来有人偿食之发现食而无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药

用",最终成为饮料。

2.药物说:这一说法认为茶"最初是作为药用进入人类社会的。"《神农百草经》中写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

解之"。

3.食物说:"古者民茹草饮水","民以食为天",食在先符合人类社会的进化规律。

4.同步说:"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为口嚼的食料,也可能作为烤煮的食物,同时也逐渐为药料饮用。"这几种方式

的比较和积累最终就发展成为"饮茶"是最好的方式。

以上这几种说法中最无用的就是第四种,它把前面的三种说法加在一起,就成为了自己"万无一失"的解释了。也许这种解释就是

最恰当的了。

现在我们可以论证茶在中国被很早就有认识和利用,也很早就有茶树的种植和茶叶的采制。但是也可以考证,茶在社会中各阶层

被广泛普及品饮,大致还是在唐代陆羽的《茶经》传世以后。所以宋代有诗云"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也就是说,茶发

明以后,有一千年以上的时间并不为大众所熟知。

茶树的起源:

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被称为茶的祖国,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

然而,同任何物种的起源一样,茶的起源和存在,必然是在人类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之前,直到相隔很久很久以后,才为人们发现和

利用。人类的用茶经验,也是经过代代相传,从局部地区慢慢扩大开了,又隔了很久很久,才逐渐见诸文字记载。

茶树的起源问题,历来争论较多,随着考证技术的发展和新发现,才逐渐达成共识,即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并确认中国西南地

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由于地质变迁及人为栽培,茶树开始由此普及全国,并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

(一)起源及原产地

茶树起源于何时?必是远远早于有文字记载的3000多年前。历史学家无从考证的问题,最后由植物学家解决了。他们按植物分

类学方法来追根溯源,经一系列分析研究,认为茶树起源至今已有6000万年至7000万年历史了。

茶树原产于中国,自古以来,一向为世界所公认。只是在1824年之后,印度发现有野生茶树,国外学者中有人对中国是茶树原

产地提出异议,在国际学术界引发了争论。这些持异议者,均以印度野生茶树为依据,同时认为中国没有野生茶树。其实中国在公

元200年左右,《尔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树,且现今的资料表明,全国有10个省区198处发现野生大茶树,其中云南的一株,树

龄已达1700年左右,仅是云南省内树干直径在一米以上的就有10多株。有的地区,甚至野生茶树群落大至数千亩。所以自古至今,

我国已发现的野生大茶树,时间之早,树体之大,数量之多,分布之广,性状之异,堪称世界之最。此外,又经考证,印度发现的野

生茶树与从中国引入印度的茶树同属中国茶树之变种。由此,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遂成定论。

近几十年来,茶学和植物学研究相结合,从树种及地质变迁气候变化等不同角度出发,对茶树原产地作了更加细致深入的分析和

论证,进一步证明我国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主要论据,简单地讲,有三个方面:

1.从茶树的自然分布来看

目前所发现的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属,380余种,而我国就有15属,260余种,且大部分分布在云南、贵州和四川一带。已发现的

山茶属有100多种,云贵高原就有60多种,其中以茶树种占最重要的地位。从植物学的角度,许多属的起源中心在某一个地区集中,

即表明该地区是这一植物区系的发源中心。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在我国西南地区的高度集中,说明了我国西南地区就是山茶属植物的

发源中心,当属茶的发源地。

2.从地质变迁来看

西南地区群山起伏,河谷纵横交错,地形变化多端,以致形成许许多多的小地貌区和小气候区,在低纬度和海拔高低相差悬殊的

情况下,导致气候差异大,使原来生长在这里的茶树,慢慢分置在热带、带和温带不同的气候中,从而导致茶树种内变异,发展

成了热带型和带型的大叶种和中叶种茶树,以及温带的中叶种及小叶种茶树。植物学家认为,某种物种变异最多的地方,就是该

物种起源的中心地。我国西南三省,是我国茶树变异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地方,当是茶树起源的中心地。

3.从茶树的进化类型来看

茶树在其系统发育的历史长河中,总是趋于不断进化之中。因此,凡是原始型茶树比较集中的地区,当属茶树的原产地。我国西

南三省及其毗邻地区的野生大茶树,具有原始茶树的形态特征和生化特性,也证明了我国的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

二、茶的传播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然而,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形成为我国和东方

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

中国茶业,最初兴于巴蜀,其后向东部和南部逐次传播开来,以致遍及全国。到了唐代,又传至日本和朝鲜,16世纪后被西方引

进。所以,茶的传播史,分为国内及国外两条线路。

1.茶在国内的传播

茶树是中国南方的一种"嘉木",所以,中国的茶业,最初孕育、发生和发展于南方。

(1)巴蜀是中国茶业的摇篮(先秦两汉)

顾炎武曾经指出,"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即认为中国的饮茶,是秦统一巴蜀之后才慢慢传播开来,也就是说,中国

和世界的茶叶文化,最初是在巴蜀发展为业的。这一说法,已为现在绝大多数学者认同。

巴蜀产茶,据文字记载和考证,至少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此时巴蜀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茶区,并以茶为贡品之一。

关于巴蜀茶业在我国早期茶业史上的突出地位,直到西汉成帝时王褒的《童约》,才始见诸记载,内有"烹荼尽具"及"武阳买茶"

两句。前者反映成都一带,西汉时不仅饮茶成风,而且出现了专门用具;从后一句可以看出,茶叶已经商品化,出现了如"武阳"一类

的茶叶市场。

西汉时,成都不但已形成为我国茶叶的一个消费中心,由后来的文献记载看,很可能也已形成了最早的茶叶集散中心。不仅仅是

在秦之前,秦汉乃至西晋,巴蜀仍是我国茶叶生产和技术的重要中心。

(2)长江中游或华中地区成为茶业中心(三国西晋)

秦汉统一中国后,茶业随巴蜀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而增强。尤其是茶的加工、种植,首先向东部南部传播。如湖南茶陵的命名,

就很能说明问题。茶陵是西汉时设的一个县,以其地出茶而名。茶陵邻近江西、广东边界,表明西汉时期茶的生产已经传到了湘、

粤、赣毗邻地区。

三国、西晋阶段,随荆楚茶业和茶叶文化在全国传播的日益发展,也由于地理上的有利条件,长江中游或华中地区,在中国茶文

化传播上的地位,逐渐取代巴蜀而明显重要起来。

三国时,孙吴据有现在苏、皖、赣、鄂、湘、桂一部分和广东、福建、浙江全部陆地的东南半壁江山,这一地区,也是这时我国

茶业传播和发展的主要区域。此时,南方栽种茶树的规模和范围有很大的发展,而已茶的饮用,也流传到了北方高门豪族。

西晋时长江中游茶业的发展,还可从西晋时期《荆州土记》得到佐证。其载曰"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说明荆汉地区茶业的明

显发展,巴蜀独冠全国的优势,似已不复存在。

(3)长江下游和东南沿海茶业的发展(东晋南朝)

西晋南渡之后,北方豪门过江侨居,建康(南京)成为我国南方的中心。这一时期,由于上层社会崇茶之风盛行,使得南方

尤其是江东饮茶和茶叶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茶业向东南推进。这一时期,我国东南植茶,由浙西进而扩展到了

现今温州、宁波沿海一线。不仅如此,如《桐君录》所载,"西阳、武昌、晋陵皆出好茗",晋陵即常州,其茶出宜兴。表明东晋和南

朝时,长江下游宜兴一带的茶业,也著名起来。

三国两晋之后,茶业重心东移的趋势,更加明显化了。

(4)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中国茶叶生产和技术中心(唐代)

如前所言,六朝以前,茶在南方的生产和饮用,已有一定发展,但北方饮者还不多。及至唐朝中期后,如《膳夫经手录》所载"

今关西、山东,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中原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都嗜茶成俗,于是南方茶的生产,随

之空前蓬勃发展了起来。尤其是与北方交通便利的江南、淮南茶区,茶的生产更是得到了格外发展。

唐代中叶后,长江中下游茶区,不仅茶产量大幅度提高,就是制茶技术,也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这种高水准的结果,就是湖

州紫笋和常州阳羡茶成为了贡茶。茶叶生产和技术的中心,正式转移到了长江中游和下游。

江南茶叶生产,集一时之盛。当时史料记载,安徽祁门周围,千里之内,各地种茶,山无遗土,业于茶者七八。现在赣东北、浙

西和皖南一带,在唐代时,其茶业确实有一个特大的发展。同时由于贡茶设置在江南,大大促进了江南制茶技术的提高,也带动了全

国各茶区的生产和发展。

由《茶经》和唐代其它文献记载来看,这时期茶叶产区已遍及今之四川、陕西、湖北、云南、广西、贵州、湖南、广东、福建、

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河南等十四个省区,几乎达到了与我国近代茶区约略相当的局面。

(5)茶业重心由东向南移(宋代)

从五代和宋朝初年起,全国气候由暖转寒,致使中国南方南部的茶业,较北部更加迅速发展了起来,并逐渐取代长江中下游茶

区,成为宋朝茶业的重心。主要表现在贡茶从顾渚紫笋改为福建建安茶,唐时还不曾形成气候的闵南和岭南一带的茶业,明显地活跃

和发展起来。

宋朝茶业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的变化,江南早春茶树因气温降低,发芽推迟,不能保证茶叶在清明前贡到京都。福建气候

较暖,如欧阳修所说"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作为贡茶,建安茶的采制,必然精益求精,名声也愈来愈大,成为中国团茶、

饼茶制作的主要技术中心,带动了闵南和岭南茶区的崛起和发展。 由此可见,到了宋代,茶已传播到全国各地。宋朝的茶区,

基本上已与现代茶区范围相符。明清以后,只是茶叶制法和各茶类兴衰的演变问题了。

2.茶在国外的传播

由于我国茶叶生产及人们饮茶风尚的发展,还对外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朝廷在沿海的一些港口专门设立市舶司管理海

上贸易,包括茶叶贸易,准许外商购买茶叶,运回自己的国土。唐顺宗永贞元年,日本最澄禅师从我国研究佛学回国,把带回的茶种

种在近江(滋贺县)。815年,日本嵯峨天皇到滋贺县梵释寺,寺僧便献上香喷喷的茶水。天皇饮后非常高兴,遂大力推广饮茶,于

是茶叶在日本得到大面积栽培。在宋代,日本荣西禅师来我国学习佛经,归国时不仅带回茶籽播种,并根据我国寺院的饮茶方法,制

订了自己的饮茶仪式。他晚年著的《吃茶养生记》一书,被称为日本第一部茶书。书中称茶是"圣药"、"万灵长寿剂",这对推动日本

社会饮茶风尚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宋、元期间,我国对外贸易的港口增加到处,这时的陶瓷和茶叶已成为我国的主要出口商品。尤其明代,采取积极的对

外,曾七次派遣郑和下西洋,他游遍东南亚、阿拉伯半岛,直达非洲东岸,加强了与这些地区的经济联系与贸易,使茶叶输出量

大量增加。

在此期间,西欧各国的商人先后东来,从这些地区转运中国茶叶,并在本国上层社会推广饮茶。

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荷兰海船自爪哇来我国澳门贩茶转运欧洲,这是我国茶叶直接销往欧洲的最早纪录。以后,茶叶

成为荷兰人最时髦的饮料。由于荷兰人的宣传与影响,饮茶之风迅速波及英、法等国。

1631年,英国一个名叫威忒的船长专程率船队东行,首次从中国直接运去大量茶叶。

清朝之后,饮茶之风逐渐波及欧洲一些国家,当茶叶最初传到欧洲时,价格昂贵,荷兰人和英国人都将其视为"贡品"和奢侈品。

后来,随着茶叶输入量的不断增加,价格逐渐降下来,成为民间的日常饮料。此后,英国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茶客。

印度是红碎茶生产和出口最多的国家,其茶种源于中国。

印度虽也有野生茶树,但是印度人不知种茶和饮茶,只有到了1780年,英国和荷兰人才开始从中国输入茶籽在印度种茶。现今,最

有名的红碎茶产地阿萨姆。即是1835年由中国引进茶种开始种茶的。中国专家曾前往指导种茶制茶方法,其中包括小种红茶的生产

技术。后发明了切茶机,红碎茶才开始出现,成了全球性的大宗饮料。

到了19世纪,我国茶叶的传播几乎遍及全球,1886年,茶叶出口量达268万担。西方各国语言种"茶"一词,大多源于当时海上贸

易港口福建厦门及广东方言中"茶"的读音。可以说,中国给了世界茶的名字,茶的知识,茶的栽培加工技术,世界各国的茶叶,直接

或间接,与我国茶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总之,我国是茶叶的故乡,我国勤劳智慧的人民给世界人民创造了茶叶这一香美的饮料,这

是值得我们后人引以自豪的。

三、茶的发展

随着茶叶的传播,目前茶叶的生产和消费几乎遍及全国和世界五大洲的国家和地区。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加之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因此茶叶的生产和消费居世界之首。我国地跨六个气候带,地理区域东起台湾基

隆,南沿海南琼崖,西至藏南察隅河谷,北达山东半岛,绝大部分地区均可生产茶叶,全国大致可分为四大茶区,包括江南茶区、江

北茶区、华南茶区、西南茶区。全国茶叶产区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尤以浙江和湖南产量最多,其次为四川和安徽。甘肃、

和山东是新发展的茶区,年产量还不太多。近年来,我国茶园面积已达1600多万亩,年产茶叶40万吨左右,茶叶出口量达13.5万

吨左右。与此同时,随着我国茶叶生产的发展,全国茶叶科研机构和教育机构也得到了较大发展,已建立健全了科研和教育网络,大

量的研究成果已推广应用,科学种茶、科学制茶和茶业管理的水平正在不断提高,这为我国茶叶生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茶叶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并成为三大饮料之一,所以世界茶业的发展速度也很快。目前,世界五大洲中已有50个国家种植

茶叶,茶区主要集中在亚洲,茶叶产量约占世界茶叶产量的80%以上。

茶叶生产和饮用已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人们对茶叶的需求也出现新的要求。这是因为,在社会发展中,一旦人们对衣、

食、住、行的要求得到了满足,就特别注重保健和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茶,这种天然保健饮料必将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

与此同时,由于它含有大量的对人体起着一定的保健和防病的成分,更会吸引大量消费者去饮用它。茶叶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

的伴侣。

中国古代重要茶事进程录:

◆原始社会

神农时代传说茶叶被人类发现是在公元前28世纪的神农时代,《神农百草经》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之说,当为茶叶药用之始。

◆西周

据《华阳国志》载:约公元前一千年周武王伐纣时,巴蜀一带已用所产的茶叶作为"纳贡"珍品,是茶作为贡品得最早记述。

◆东周

春秋时期婴相齐竟公时(公元前547---公园前490年)"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茶而已"。表明茶叶已作为菜肴汤料,供人食

用。(据《晏子春秋》)

◆西汉(公元前206--24年)

公元前59年,已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的记载,这表明四川一带已有茶叶作为商品出现,是茶叶进行商贸的最早记载。

《僮约》

◆东汉(公元25--220年)

东汉末年、三国时代的医学家华佗《食论》中提出了"苦荼久食,益意思",是茶叶药理功效的第一次记述。

◆三国(公园220 265)

史书《三国志》述吴国君主孙皓(孙权的后代)有"密赐茶荼以代酒",是"以茶代酒"最早的记载。

◆隋(公元581--618年)

茶的饮用逐渐开始普及,隋文帝患病,遇俗人告以烹茗草服之,果然见效。于是人们竞相采之,并逐渐由药用演变成社交饮料,

但主要还是在社会的上层。

◆唐(公元618--907年)

唐代是茶作为饮料扩大普及的时期,并从社会的上层走向全民。

唐太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开始在顾渚山(今浙江长兴)建贡茶院,每年清明前兴师动众督制"顾渚紫笋"饼茶,进贡皇朝。

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纳赵赞议,开始征收茶税。

公元8世纪后陆羽《茶经》问世。

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日本僧人最澄大师从中国带茶籽茶树回国。是茶叶传入日本最早的记载。

唐懿宗咸通15年(公元874年)出现专用的茶具。

◆宋(公元960--1279年)

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年)开始在建安(今福建建瓯)设宫焙,专造北苑贡茶,从此龙凤团茶有了很大发展。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元年间(公元1107年)亲著《大观茶开》一书,以帝王之尊,倡导茶学,弘扬茶文化。

◆明(公元1368--1644年)

明太祖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设茶司马,专门司茶贸易事。

明太祖朱元璋与洪武24年(公元1391年)9月发布诏令,废团茶,兴叶茶。从此贡茶由团饼茶改为芽茶(散叶茶),对炒青叶茶

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1610年荷兰人自澳门贩茶,并转运入欧。1916年,中国茶叶运销丹麦。1618年,皇朝派钦差大臣入俄,并向俄皇馈赠茶叶。

◆清(公元1644--1911年)

1657年中国茶叶在法国市场销售。

康熙8年(1669年)印数东印度公司开始直接从万丹运华茶入英。

康熙28年(1689年)福建厦门出口茶叶150担,开中国内地茶叶直接销往英国市场之先声。

1690年中国茶叶获得美国波士顿出售特许执照。光绪31年(1905年)中国首次组织茶叶考察团赴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考

察茶叶产制,并购得部分制茶机械,宣传茶叶机械制作技术和方法。

1896年福州市成立机械制茶公司,是中国最早的机械制茶业。

四、饮茶史

中国饮茶历史最早,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早在神农时期,茶及其药用价值已被发现,并由

药用逐渐演变成日常生活饮料。我国历来对选茗、取水、备具、佐料、烹茶、奉茶以及品尝方法都颇为讲究,因而逐渐形成丰富多

采、雅俗共赏的饮茶习俗和品茶技艺。本文旨在简单叙述饮茶方式和习俗的发展和演变,其大体可分为几个阶段:

春秋以前,最初茶叶作为药用而受到关注。古代人类直接含嚼茶树鲜叶汲取茶汁而感到芬芳、清口并富有收敛性快感,久而久

之,茶的含嚼成为人们的一种嗜好。该阶段,可说是茶之为饮的前奏。

随着人类生活的进化,生嚼茶叶的习惯转变为煎服。即鲜叶洗净后,置陶罐中加水煮熟,连汤带叶服用。煎煮而成的茶,虽苦

涩,然而滋味浓郁,风味与功效均胜几筹,日久,自然养成煮煎品饮的习惯,这是茶作为饮料的开端。

然而,茶由药用发展为日常饮料,经过了食用阶段作为中间过渡。即以茶当菜,煮作羹饮。茶叶煮熟后,与饭菜调和一起食用。

此时,用茶的目的,一是增加营养,一是作为食物解毒。《晏子春秋》记载,"晏子相景公,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又

《尔雅》中,"苦荼"一词注释云"叶可炙作羹饮";《桐君录》等古籍中,则有茶与桂姜及一些香料同煮食用的记载。此时,茶叶利用

方法前进了一步,运用了当时的烹煮技术,并已注意到茶汤的调味。

秦汉时期,茶叶的简单加工已经开始出现。鲜叶用木棒捣成饼状茶团,再晒干或烘干以存放,饮用时,先将茶团捣碎放入壶中,

注入开水并加上葱姜和桔子调味。此时茶叶不仅是日常生活之解毒药品,且成为待客之食品。另,由于秦统一了巴蜀(我国较早传播

饮茶的地区),促进了饮茶知识与风俗向东延伸。西汉时,茶已是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王褒《童约》已有"武阳买茶"的

记载。三国时期,崇茶之风进一步发展,开始注意到茶的烹煮方法,此时出现"以茶当酒"的习俗(见《三国志.吴志》),说明华中地

区当时饮茶已比较普遍。到了两晋、南北朝,茶叶从原来珍贵的奢侈品逐渐成为普通饮料。

隋唐时,茶叶多加工成饼茶。饮用时,加调味品烹煮汤饮。随着茶事的兴旺,贡茶的出现加速了茶叶栽培和加工技术的发展,涌

现了许多名茶,品饮之法也有较大的改进。尤其到了唐代,饮茶蔚然成风,饮茶方式有较大之进步。此时,为改善茶叶苦涩味,开始

加入薄荷、盐、红枣调味。此外,已使用专门烹茶器具,论茶之专著已出现。陆羽《茶经》三篇,备言茶事,更对茶之饮之煮有详细

的论述。此时,对茶和水的选择、烹煮方式以及饮茶环境和茶的质量也越来越讲究,逐渐形成了茶道。由唐前之"吃茗粥"到唐时人视

回答者:全心全意888 - 助理 3-24 22:03

中国茶叶的发展历史?

1、神农时代:5000年以前,神农时代利用生叶煮着喝,把茶叶拿来当药用。拿来当药用。

2、西周、东周:3000以前,开始人工栽培茶树,当菜食。拿来当药用。

3、秦代:2300年以前,开始当茗饮,调煮,羹饮。拿来当药用。

4、汉代:

(西汉)2000年以前,开始商业化,成都成为我国茶叶最早的集散中心。

(东汉)1500年左右,开始制作茶饼,以便运输。

5、唐代:1200年以前,受唐代经济、文化的影响;陆羽《茶经》的倡导;僧道生活和茶为教事吸收的影响,气候条件也有得于茶业的发展。拿来当药用。

6、宋代:1000年以前泡茶技艺的改进;水质的讲究;斗茶获得。拿来当药用。

7、元代:700年以前,制作散茶,重炒略蒸。拿来当药用。

8、明代:据今600多年,黄茶、黑茶和花茶的工艺相继形成。拿来当药用。

9、清代:300年以前,中国茶风靡世界,独步世界茶市,当时出口茶叶的只有中国,工艺以烘青和炒青为主,制作了乌龙茶、红茶、黑茶、花茶、绿茶、白茶。拿来当药用。

10、近代:

(1)1846-1886年是中国茶叶的兴盛时期(茶园面积不断的扩大,茶叶产量迅速增递,有力的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

(2)1886-1947年,是中国茶叶生产的衰落时期(、经济方面、国际茶叶市场竞争失败)。

(3)1950-1988年,是中国茶叶生产的恢复发展时期,的支持和重视,大力恢复旧茶园,建立新茶园,改进新品种,推行科学种茶,茶叶经济走向稳定发展之路。使得茶叶生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扩展资料

饮茶的三个阶段:

1、唐代煮茶法:煮茶前,先把茶叶碾成粉末,烧开水后将调料放入,再将茶粉撒入锅内。饮用时,趁热将茶渣和茶汤一起一起喝下去,谓之“吃茶”。

2、宋代点茶法:即用开水冲泡茶粉,并用茶搅拌后饮用,今日本的抹茶道就是起源于此。

3、明代泡茶法:明代改为整叶茶冲泡,为现代泡茶的开端。

茶区分布

1、世界产茶区

中国、日本、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巴基斯坦、肯亚、马来西亚、印尼、越南、阿根庭及中南美洲,各国产茶区之茶籽、茶苗及制茶技术皆由中国直接或间接引入。

2、中国四大茶区

中国作为茶叶大国,茶区东起台湾东部海岸,西至贡茶场,南至海南岛榆林海港,北到山东荣城市,包含西南、华南、江南、江北四大茶区。

(1)西南茶区

西南茶区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叶产地,包括云南、贵州、四川、东南部地区。西南茶区地形复杂,山脉高耸,气候多变,适合各种大叶种茶树的生长培育。中国的外销碎茶和边茶大多数产自这里,也是高档绿茶、普洱茶喝花茶的主要产地。文章来自:cha567 。多元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西南茶区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西南茶区,可以考证到中国茶大部分的演化史。

(2)华南茶区

华南茶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南部等地,这里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空气湿度大。而且这些地区多山地丘陵,自然环境优越,对于茶树的生长得天独厚。华南茶区的品种资源丰富,优良品种极多,茶树以乔木型和小乔木大叶种偏多。很多名茶,如铁观音、大红袍、凤凰单丛、六堡茶、西山茶等均产自这一茶区

(3)江南茶区

江南茶区以长江为界线,从长江抵达南岭,包括浙江、湖南、江西、安徽等地。江南茶区四季分明,春夏两季多雨,多丘陵地带,适宜茶树的生长。茶树以灌木型为主,是质优高档绿茶的集中产区,如西湖龙井、碧螺春等,在中国茶区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4)江北茶区

江北茶区从长江向北,直抵信阳,从西部的大巴山延伸到江苏北部,包括陕西南部,湖北北部,河南南部,安徽北部以及江苏北部等地区,江北茶区年平均气温较低,冬季漫长,降水量因地区不同各异。该茶区以生产绿茶为主,茶树均为灌木型中小叶种,生产的名茶有六安瓜片、信阳毛尖、紫阳毛尖等。

茶的历史

一、茶的起源

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纪录,已经无法确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么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时代是有说法的。并且也可以找到证据显

示,确实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饮茶习

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

但是也有人能够找到证据指出,饮茶的习惯不仅仅是中国人发明的,在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地方也是饮茶的发明地,例如印度、非

洲等。1823年,一个英国侵略军的少校在印度发现了野生的大茶树,从而有人开始认定茶的发源地在印度,至少是也在印度。中

国当然也有野生大茶树的记载,都集中在西南地区,记载中也包含了甘肃、湖南的个别地区。茶树是一种很古老的双子叶植物,与人

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在国内,也有关于茶树的最早原产地的争论,有好几种说法。今人不少人认定在云南,有一学者在认真研究考证以后断言,云南

的西双版纳是茶树的原产地。人工栽培茶树的最早文字记载始于西汉的蒙山茶。这在《四川通志》中有载。

其实到底在哪里现在对我们饮茶者来说并不重要。也许具有文化意义。我们可以先来看看学术界的一些说法:

饮茶的发源时间:

1.神农时期: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

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归到这里以后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为如此,神农才成为农之神。

2.西周时期: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

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并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了。

3.秦汉时期:西汉。王褒《僮约》:"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近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陪葬清册中有

"�一笥"和"�一笥"竹简文和木刻文,经查证"�"即"槚"的异体字,说明当时湖南饮茶颇广。

我们现在还饮用着与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之流相同的饮料,确实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够给我们很多的遐想。

饮茶发源的地点考证:

对这一点的探求往往集中在茶树的发源地的研究上来。关于茶树的发源地,有这么几种说法:

1.西南说:"我国西南部是茶树的原产地和茶叶发源地。"这一说法所指的范围很大,所以正确性就较高了。

2.四川说:清·顾炎武《日知录》:"自秦人取蜀以后,始有茗饮之事。"言下之意,秦人入蜀前,今四川一带已知饮茶。其实

四川就在西南,四川说成立,那么西南说就成立了。四川说要比西南说"精密"一些,但是正确的风险性会大些。

3.云南说:认为云南的西双版纳一代是茶树的发源地,这一带是植物的王国,有原生的茶树种类存在完全是可能的,但是这一

说法具有"人文"方面的风险,因为茶树是可以原生的,而茶则是活化劳动的成果。

4.川东鄂西说:陆羽《茶经》:"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巴山峡川即今川东鄂西。该地有如此出众的茶树,是否就有人

将其利用成为了茶叶,没有见到证据。

5.江浙说:最近有人提出始于以河姆渡文化为代表的古越族文化。江浙一带目前是我国茶叶行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历史若能够

在此生根,倒是很有意义的话题。其实我认为在远古时期肯定不只一个地方有自然起源的茶树存在。有茶树的地方也不一定就能够发

展出饮茶的习俗来。前面说到茶是神农发明的,那么它在哪一带活动?如果我们求得"茶树原生地"与"神农活动地"的交集,也许就有

答案了,至少是缩小了答案的"值域"。

发明饮茶的方式:

人类是怎样发明饮茶习惯的?或者说茶是怎样起源的?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始终是茶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因为做为任何一个茶学

学者或茶学工作者,如果连"茶是怎样来的"都不能解释的话,那就太不够了。而现在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有多种答案:

1.祭品说:这一说法认为茶与一些其他的植物最早是做为祭品用的,后来有人偿食之发现食而无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药

用",最终成为饮料。

2.药物说:这一说法认为茶"最初是作为药用进入人类社会的。"《神农百草经》中写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

解之"。

3.食物说:"古者民茹草饮水","民以食为天",食在先符合人类社会的进化规律。

4.同步说:"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为口嚼的食料,也可能作为烤煮的食物,同时也逐渐为药料饮用。"这几种方式

的比较和积累最终就发展成为"饮茶"是最好的方式。

以上这几种说法中最无用的就是第四种,它把前面的三种说法加在一起,就成为了自己"万无一失"的解释了。也许这种解释就是

最恰当的了。

现在我们可以论证茶在中国被很早就有认识和利用,也很早就有茶树的种植和茶叶的采制。但是也可以考证,茶在社会中各阶层

被广泛普及品饮,大致还是在唐代陆羽的《茶经》传世以后。所以宋代有诗云"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也就是说,茶发

明以后,有一千年以上的时间并不为大众所熟知。

茶树的起源:

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被称为茶的祖国,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

然而,同任何物种的起源一样,茶的起源和存在,必然是在人类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之前,直到相隔很久很久以后,才为人们发现和

利用。人类的用茶经验,也是经过代代相传,从局部地区慢慢扩大开了,又隔了很久很久,才逐渐见诸文字记载。

茶树的起源问题,历来争论较多,随着考证技术的发展和新发现,才逐渐达成共识,即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并确认中国西南地

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由于地质变迁及人为栽培,茶树开始由此普及全国,并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

(一)起源及原产地

茶树起源于何时?必是远远早于有文字记载的3000多年前。历史学家无从考证的问题,最后由植物学家解决了。他们按植物分

类学方法来追根溯源,经一系列分析研究,认为茶树起源至今已有6000万年至7000万年历史了。

茶树原产于中国,自古以来,一向为世界所公认。只是在1824年之后,印度发现有野生茶树,国外学者中有人对中国是茶树原

产地提出异议,在国际学术界引发了争论。这些持异议者,均以印度野生茶树为依据,同时认为中国没有野生茶树。其实中国在公

元200年左右,《尔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树,且现今的资料表明,全国有10个省区198处发现野生大茶树,其中云南的一株,树

龄已达1700年左右,仅是云南省内树干直径在一米以上的就有10多株。有的地区,甚至野生茶树群落大至数千亩。所以自古至今,

我国已发现的野生大茶树,时间之早,树体之大,数量之多,分布之广,性状之异,堪称世界之最。此外,又经考证,印度发现的野

生茶树与从中国引入印度的茶树同属中国茶树之变种。由此,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遂成定论。

近几十年来,茶学和植物学研究相结合,从树种及地质变迁气候变化等不同角度出发,对茶树原产地作了更加细致深入的分析和

论证,进一步证明我国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主要论据,简单地讲,有三个方面:

1.从茶树的自然分布来看

目前所发现的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属,380余种,而我国就有15属,260余种,且大部分分布在云南、贵州和四川一带。已发现的

山茶属有100多种,云贵高原就有60多种,其中以茶树种占最重要的地位。从植物学的角度,许多属的起源中心在某一个地区集中,

即表明该地区是这一植物区系的发源中心。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在我国西南地区的高度集中,说明了我国西南地区就是山茶属植物的

发源中心,当属茶的发源地。

2.从地质变迁来看

西南地区群山起伏,河谷纵横交错,地形变化多端,以致形成许许多多的小地貌区和小气候区,在低纬度和海拔高低相差悬殊的

情况下,导致气候差异大,使原来生长在这里的茶树,慢慢分置在热带、带和温带不同的气候中,从而导致茶树种内变异,发展

成了热带型和带型的大叶种和中叶种茶树,以及温带的中叶种及小叶种茶树。植物学家认为,某种物种变异最多的地方,就是该

物种起源的中心地。我国西南三省,是我国茶树变异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地方,当是茶树起源的中心地。

3.从茶树的进化类型来看

茶树在其系统发育的历史长河中,总是趋于不断进化之中。因此,凡是原始型茶树比较集中的地区,当属茶树的原产地。我国西

南三省及其毗邻地区的野生大茶树,具有原始茶树的形态特征和生化特性,也证明了我国的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

二、茶的传播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然而,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形成为我国和东方

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

中国茶业,最初兴于巴蜀,其后向东部和南部逐次传播开来,以致遍及全国。到了唐代,又传至日本和朝鲜,16世纪后被西方引

进。所以,茶的传播史,分为国内及国外两条线路。

1.茶在国内的传播

茶树是中国南方的一种"嘉木",所以,中国的茶业,最初孕育、发生和发展于南方。

(1)巴蜀是中国茶业的摇篮(先秦两汉)

顾炎武曾经指出,"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即认为中国的饮茶,是秦统一巴蜀之后才慢慢传播开来,也就是说,中国

和世界的茶叶文化,最初是在巴蜀发展为业的。这一说法,已为现在绝大多数学者认同。

巴蜀产茶,据文字记载和考证,至少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此时巴蜀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茶区,并以茶为贡品之一。

关于巴蜀茶业在我国早期茶业史上的突出地位,直到西汉成帝时王褒的《童约》,才始见诸记载,内有"烹荼尽具"及"武阳买茶"

两句。前者反映成都一带,西汉时不仅饮茶成风,而且出现了专门用具;从后一句可以看出,茶叶已经商品化,出现了如"武阳"一类

的茶叶市场。

西汉时,成都不但已形成为我国茶叶的一个消费中心,由后来的文献记载看,很可能也已形成了最早的茶叶集散中心。不仅仅是

在秦之前,秦汉乃至西晋,巴蜀仍是我国茶叶生产和技术的重要中心。

(2)长江中游或华中地区成为茶业中心(三国西晋)

秦汉统一中国后,茶业随巴蜀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而增强。尤其是茶的加工、种植,首先向东部南部传播。如湖南茶陵的命名,

就很能说明问题。茶陵是西汉时设的一个县,以其地出茶而名。茶陵邻近江西、广东边界,表明西汉时期茶的生产已经传到了湘、

粤、赣毗邻地区。

三国、西晋阶段,随荆楚茶业和茶叶文化在全国传播的日益发展,也由于地理上的有利条件,长江中游或华中地区,在中国茶文

化传播上的地位,逐渐取代巴蜀而明显重要起来。

三国时,孙吴据有现在苏、皖、赣、鄂、湘、桂一部分和广东、福建、浙江全部陆地的东南半壁江山,这一地区,也是这时我国

茶业传播和发展的主要区域。此时,南方栽种茶树的规模和范围有很大的发展,而已茶的饮用,也流传到了北方高门豪族。

西晋时长江中游茶业的发展,还可从西晋时期《荆州土记》得到佐证。其载曰"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说明荆汉地区茶业的明

显发展,巴蜀独冠全国的优势,似已不复存在。

(3)长江下游和东南沿海茶业的发展(东晋南朝)

西晋南渡之后,北方豪门过江侨居,建康(南京)成为我国南方的中心。这一时期,由于上层社会崇茶之风盛行,使得南方

尤其是江东饮茶和茶叶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茶业向东南推进。这一时期,我国东南植茶,由浙西进而扩展到了

现今温州、宁波沿海一线。不仅如此,如《桐君录》所载,"西阳、武昌、晋陵皆出好茗",晋陵即常州,其茶出宜兴。表明东晋和南

朝时,长江下游宜兴一带的茶业,也著名起来。

三国两晋之后,茶业重心东移的趋势,更加明显化了。

(4)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中国茶叶生产和技术中心(唐代)

如前所言,六朝以前,茶在南方的生产和饮用,已有一定发展,但北方饮者还不多。及至唐朝中期后,如《膳夫经手录》所载"

今关西、山东,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中原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都嗜茶成俗,于是南方茶的生产,随

之空前蓬勃发展了起来。尤其是与北方交通便利的江南、淮南茶区,茶的生产更是得到了格外发展。

唐代中叶后,长江中下游茶区,不仅茶产量大幅度提高,就是制茶技术,也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这种高水准的结果,就是湖

州紫笋和常州阳羡茶成为了贡茶。茶叶生产和技术的中心,正式转移到了长江中游和下游。

江南茶叶生产,集一时之盛。当时史料记载,安徽祁门周围,千里之内,各地种茶,山无遗土,业于茶者七八。现在赣东北、浙

西和皖南一带,在唐代时,其茶业确实有一个特大的发展。同时由于贡茶设置在江南,大大促进了江南制茶技术的提高,也带动了全

国各茶区的生产和发展。

由《茶经》和唐代其它文献记载来看,这时期茶叶产区已遍及今之四川、陕西、湖北、云南、广西、贵州、湖南、广东、福建、

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河南等十四个省区,几乎达到了与我国近代茶区约略相当的局面。

(5)茶业重心由东向南移(宋代)

从五代和宋朝初年起,全国气候由暖转寒,致使中国南方南部的茶业,较北部更加迅速发展了起来,并逐渐取代长江中下游茶

区,成为宋朝茶业的重心。主要表现在贡茶从顾渚紫笋改为福建建安茶,唐时还不曾形成气候的闵南和岭南一带的茶业,明显地活跃

和发展起来。

宋朝茶业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的变化,江南早春茶树因气温降低,发芽推迟,不能保证茶叶在清明前贡到京都。福建气候

较暖,如欧阳修所说"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作为贡茶,建安茶的采制,必然精益求精,名声也愈来愈大,成为中国团茶、

饼茶制作的主要技术中心,带动了闵南和岭南茶区的崛起和发展。 由此可见,到了宋代,茶已传播到全国各地。宋朝的茶区,

基本上已与现代茶区范围相符。明清以后,只是茶叶制法和各茶类兴衰的演变问题了。

2.茶在国外的传播

由于我国茶叶生产及人们饮茶风尚的发展,还对外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朝廷在沿海的一些港口专门设立市舶司管理海

上贸易,包括茶叶贸易,准许外商购买茶叶,运回自己的国土。唐顺宗永贞元年,日本最澄禅师从我国研究佛学回国,把带回的茶种

种在近江(滋贺县)。815年,日本嵯峨天皇到滋贺县梵释寺,寺僧便献上香喷喷的茶水。天皇饮后非常高兴,遂大力推广饮茶,于

是茶叶在日本得到大面积栽培。在宋代,日本荣西禅师来我国学习佛经,归国时不仅带回茶籽播种,并根据我国寺院的饮茶方法,制

订了自己的饮茶仪式。他晚年著的《吃茶养生记》一书,被称为日本第一部茶书。书中称茶是"圣药"、"万灵长寿剂",这对推动日本

社会饮茶风尚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宋、元期间,我国对外贸易的港口增加到处,这时的陶瓷和茶叶已成为我国的主要出口商品。尤其明代,采取积极的对

外,曾七次派遣郑和下西洋,他游遍东南亚、阿拉伯半岛,直达非洲东岸,加强了与这些地区的经济联系与贸易,使茶叶输出量

大量增加。

在此期间,西欧各国的商人先后东来,从这些地区转运中国茶叶,并在本国上层社会推广饮茶。

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荷兰海船自爪哇来我国澳门贩茶转运欧洲,这是我国茶叶直接销往欧洲的最早纪录。以后,茶叶

成为荷兰人最时髦的饮料。由于荷兰人的宣传与影响,饮茶之风迅速波及英、法等国。

1631年,英国一个名叫威忒的船长专程率船队东行,首次从中国直接运去大量茶叶。

清朝之后,饮茶之风逐渐波及欧洲一些国家,当茶叶最初传到欧洲时,价格昂贵,荷兰人和英国人都将其视为"贡品"和奢侈品。

后来,随着茶叶输入量的不断增加,价格逐渐降下来,成为民间的日常饮料。此后,英国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茶客。

印度是红碎茶生产和出口最多的国家,其茶种源于中国。

印度虽也有野生茶树,但是印度人不知种茶和饮茶,只有到了1780年,英国和荷兰人才开始从中国输入茶籽在印度种茶。现今,最

有名的红碎茶产地阿萨姆。即是1835年由中国引进茶种开始种茶的。中国专家曾前往指导种茶制茶方法,其中包括小种红茶的生产

技术。后发明了切茶机,红碎茶才开始出现,成了全球性的大宗饮料。

到了19世纪,我国茶叶的传播几乎遍及全球,1886年,茶叶出口量达268万担。西方各国语言种"茶"一词,大多源于当时海上贸

易港口福建厦门及广东方言中"茶"的读音。可以说,中国给了世界茶的名字,茶的知识,茶的栽培加工技术,世界各国的茶叶,直接

或间接,与我国茶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总之,我国是茶叶的故乡,我国勤劳智慧的人民给世界人民创造了茶叶这一香美的饮料,这

是值得我们后人引以自豪的。

三、茶的发展

随着茶叶的传播,目前茶叶的生产和消费几乎遍及全国和世界五大洲的国家和地区。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加之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因此茶叶的生产和消费居世界之首。我国地跨六个气候带,地理区域东起台湾基

隆,南沿海南琼崖,西至藏南察隅河谷,北达山东半岛,绝大部分地区均可生产茶叶,全国大致可分为四大茶区,包括江南茶区、江

北茶区、华南茶区、西南茶区。全国茶叶产区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尤以浙江和湖南产量最多,其次为四川和安徽。甘肃、

和山东是新发展的茶区,年产量还不太多。近年来,我国茶园面积已达1600多万亩,年产茶叶40万吨左右,茶叶出口量达13.5万

吨左右。与此同时,随着我国茶叶生产的发展,全国茶叶科研机构和教育机构也得到了较大发展,已建立健全了科研和教育网络,大

量的研究成果已推广应用,科学种茶、科学制茶和茶业管理的水平正在不断提高,这为我国茶叶生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茶叶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并成为三大饮料之一,所以世界茶业的发展速度也很快。目前,世界五大洲中已有50个国家种植

茶叶,茶区主要集中在亚洲,茶叶产量约占世界茶叶产量的80%以上。

茶叶生产和饮用已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人们对茶叶的需求也出现新的要求。这是因为,在社会发展中,一旦人们对衣、

食、住、行的要求得到了满足,就特别注重保健和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茶,这种天然保健饮料必将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

与此同时,由于它含有大量的对人体起着一定的保健和防病的成分,更会吸引大量消费者去饮用它。茶叶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

的伴侣。

中国古代重要茶事进程录:

◆原始社会

神农时代传说茶叶被人类发现是在公元前28世纪的神农时代,《神农百草经》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之说,当为茶叶药用之始。

◆西周

据《华阳国志》载:约公元前一千年周武王伐纣时,巴蜀一带已用所产的茶叶作为"纳贡"珍品,是茶作为贡品得最早记述。

◆东周

春秋时期婴相齐竟公时(公元前547---公园前490年)"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茶而已"。表明茶叶已作为菜肴汤料,供人食

用。(据《晏子春秋》)

◆西汉(公元前206--24年)

公元前59年,已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的记载,这表明四川一带已有茶叶作为商品出现,是茶叶进行商贸的最早记载。

《僮约》

◆东汉(公元25--220年)

东汉末年、三国时代的医学家华佗《食论》中提出了"苦荼久食,益意思",是茶叶药理功效的第一次记述。

◆三国(公园220 265)

史书《三国志》述吴国君主孙皓(孙权的后代)有"密赐茶荼以代酒",是"以茶代酒"最早的记载。

◆隋(公元581--618年)

茶的饮用逐渐开始普及,隋文帝患病,遇俗人告以烹茗草服之,果然见效。于是人们竞相采之,并逐渐由药用演变成社交饮料,

但主要还是在社会的上层。

◆唐(公元618--907年)

唐代是茶作为饮料扩大普及的时期,并从社会的上层走向全民。

唐太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开始在顾渚山(今浙江长兴)建贡茶院,每年清明前兴师动众督制"顾渚紫笋"饼茶,进贡皇朝。

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纳赵赞议,开始征收茶税。

公元8世纪后陆羽《茶经》问世。

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日本僧人最澄大师从中国带茶籽茶树回国。是茶叶传入日本最早的记载。

唐懿宗咸通15年(公元874年)出现专用的茶具。

◆宋(公元960--1279年)

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年)开始在建安(今福建建瓯)设宫焙,专造北苑贡茶,从此龙凤团茶有了很大发展。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元年间(公元1107年)亲著《大观茶开》一书,以帝王之尊,倡导茶学,弘扬茶文化。

◆明(公元1368--1644年)

明太祖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设茶司马,专门司茶贸易事。

明太祖朱元璋与洪武24年(公元1391年)9月发布诏令,废团茶,兴叶茶。从此贡茶由团饼茶改为芽茶(散叶茶),对炒青叶茶

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1610年荷兰人自澳门贩茶,并转运入欧。1916年,中国茶叶运销丹麦。1618年,皇朝派钦差大臣入俄,并向俄皇馈赠茶叶。

◆清(公元1644--1911年)

1657年中国茶叶在法国市场销售。

康熙8年(1669年)印数东印度公司开始直接从万丹运华茶入英。

康熙28年(1689年)福建厦门出口茶叶150担,开中国内地茶叶直接销往英国市场之先声。

1690年中国茶叶获得美国波士顿出售特许执照。光绪31年(1905年)中国首次组织茶叶考察团赴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考

察茶叶产制,并购得部分制茶机械,宣传茶叶机械制作技术和方法。

1896年福州市成立机械制茶公司,是中国最早的机械制茶业。

四、饮茶史

中国饮茶历史最早,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早在神农时期,茶及其药用价值已被发现,并由

药用逐渐演变成日常生活饮料。我国历来对选茗、取水、备具、佐料、烹茶、奉茶以及品尝方法都颇为讲究,因而逐渐形成丰富多

采、雅俗共赏的饮茶习俗和品茶技艺。本文旨在简单叙述饮茶方式和习俗的发展和演变,其大体可分为几个阶段:

春秋以前,最初茶叶作为药用而受到关注。古代人类直接含嚼茶树鲜叶汲取茶汁而感到芬芳、清口并富有收敛性快感,久而久

之,茶的含嚼成为人们的一种嗜好。该阶段,可说是茶之为饮的前奏。

随着人类生活的进化,生嚼茶叶的习惯转变为煎服。即鲜叶洗净后,置陶罐中加水煮熟,连汤带叶服用。煎煮而成的茶,虽苦

涩,然而滋味浓郁,风味与功效均胜几筹,日久,自然养成煮煎品饮的习惯,这是茶作为饮料的开端。

然而,茶由药用发展为日常饮料,经过了食用阶段作为中间过渡。即以茶当菜,煮作羹饮。茶叶煮熟后,与饭菜调和一起食用。

此时,用茶的目的,一是增加营养,一是作为食物解毒。《晏子春秋》记载,"晏子相景公,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又

《尔雅》中,"苦荼"一词注释云"叶可炙作羹饮";《桐君录》等古籍中,则有茶与桂姜及一些香料同煮食用的记载。此时,茶叶利用

方法前进了一步,运用了当时的烹煮技术,并已注意到茶汤的调味。

秦汉时期,茶叶的简单加工已经开始出现。鲜叶用木棒捣成饼状茶团,再晒干或烘干以存放,饮用时,先将茶团捣碎放入壶中,

注入开水并加上葱姜和桔子调味。此时茶叶不仅是日常生活之解毒药品,且成为待客之食品。另,由于秦统一了巴蜀(我国较早传播

饮茶的地区),促进了饮茶知识与风俗向东延伸。西汉时,茶已是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王褒《童约》已有"武阳买茶"的

记载。三国时期,崇茶之风进一步发展,开始注意到茶的烹煮方法,此时出现"以茶当酒"的习俗(见《三国志.吴志》),说明华中地

区当时饮茶已比较普遍。到了两晋、南北朝,茶叶从原来珍贵的奢侈品逐渐成为普通饮料。

隋唐时,茶叶多加工成饼茶。饮用时,加调味品烹煮汤饮。随着茶事的兴旺,贡茶的出现加速了茶叶栽培和加工技术的发展,涌

现了许多名茶,品饮之法也有较大的改进。尤其到了唐代,饮茶蔚然成风,饮茶方式有较大之进步。此时,为改善茶叶苦涩味,开始

加入薄荷、盐、红枣调味。此外,已使用专门烹茶器具,论茶之专著已出现。陆羽《茶经》三篇,备言茶事,更对茶之饮之煮有详细

的论述。此时,对茶和水的选择、烹煮方式以及饮茶环境和茶的质量也越来越讲究,逐渐形成了茶道。由唐前之"吃茗粥"到唐时人视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茶是如何传向世界各国的?

一、早期朝鲜半岛、日本僧侣在到中国学佛的同时,传去了茶叶、茶文化;

中国茶叶和茶文化,最早通过陆路和海路东传朝鲜半岛和日本,通过僧侣传播进行禅茶一味的文化交流。由于朝鲜和中国接壤兼有陆路和海路的缘故,专家认为茶入朝鲜半岛要早于日本。

茶入朝鲜半岛约在六世纪和七世纪,新罗时代(668-935)就有大批僧人到中国学佛求法,载入中国宋代,《高僧传》的就有近30人,他们中的大部分在中国用10年左右的时间专心修学后回国传教。

他们在中国时,就接触到饮茶,并在回国时将茶和茶籽带回新罗。韩国古籍《三国史记》载:“前于新罗第27代善德女王(公元632-647年在位)时,已有茶。”善德女王属三国时代(公元18-935)末期人,故韩国饮茶不会晚于七世纪中叶。

二、朝廷、官府作为高级礼品赏赐或馈赠给来访的外国使节、嘉宾;

日本关于饮茶的最早记载见《古事记》及《奥仪抄》两书:日本圣武天皇曾于天平元年(729年)四月,召集僧侣进禁廷讲经,事毕,各赐以粉茶,人人感到荣幸。又记载当时有高僧行基(658-749),到中国学佛求法的高僧最澄,回国时带去浙东茶籽在日本播种。

三、通过贸易,输往世界各地。

作为一种经济作物,中国茶传播到世界各地:如始于西汉,从甘肃、新疆经中亚、西亚,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丝绸之路”;始于唐代、盛于明清,经中国西南入藏传到印度、尼泊尔等南亚地区的“茶马古道”;明清时代,中国开始与欧、美各国进行海上茶叶贸易,清朝初期,开创的武夷山等中国东南茶区至俄罗斯恰克图的“万里茶路”,由此可见,这些著名的茶路、茶事,都是以贸易为主的商业行为。

扩展资料:

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茶文化起源地为中国。功夫茶文化则起源于中国广东省潮汕地区。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

直到现在,中华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中国各地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潮州凤凰单丛茶、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成都的盖碗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等。 

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喜爱品茶,各国茶文化各不相同,各有千秋;中国茶文化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悠久的文明和礼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茶文化

中国茶道的历史和怎样传承做法?

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当时社会上茶宴是一种很流行的社交活动。唐吕温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对茶宴的优雅气氛和品茶的美妙韵味,作了非常生动的描绘。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称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

宋徽宗赵佶是一个茶饮的爱好者,他认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闲和宁静、趣味无穷:“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

吴觉农先生认为:茶道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因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

庄晚芳先生认为:茶道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庄晚芳先生还归纳出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为:“廉、美、和、敬”他解释说:“廉俭育德、美真廉乐、合诚处世、敬爱为人。”

陈香白先生认为:中国茶道包含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道引导七种义理,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中国茶道就是通过茶是过程,引导个体在美的享受过程中走向完成品格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陈香白先生德茶道理论可简称为:“七艺一心”。

周作人先生则说得比较随意,他对茶道的理解为:“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为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

“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怡、真”应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因为,“和”是中国这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方法。“怡”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终极追求。

台湾学者刘汉介先生提出:“所谓茶道是指品茗的方法与意境。”

1977年,谷川激三先生在《茶道的美学》一书中,将茶道定义为:以身体动作作为媒介而演出的艺术。它包含了艺术的因素、社交因素、礼仪因素和修行因素等四个因素。

久松真一先生则认为:茶道文化是以吃茶为契机的综合文化体系,它具有综合性、统一性、包容性。其中有艺术、道德、哲学、宗教以及文化的各个方面,其内核是禅。

熊仓功夫先生从历史学的角度提出:茶道是一种室内艺能。艺能使人本文化独有的一个艺术群,它通过人体的达到人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目的。

人本茶汤文化研究会仓泽行洋先生则主张:茶道十一深远的哲理为思想背景,综合生活文化,是东方文化之精华。他还认为,“道是通向彻悟人生之路,茶道是至心之路,又是心至茶之路。

中国的茶道早于日本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中国的茶道可以说是重精神而轻形式,在各历史阶段也有不同的表现,各种茶也不尽相同,百花齐放,但都体现了“清、敬、怡、真”的茶道精神。

5、茶道的发展

唐代:唐朝茶文化的形成与当时的经济、文化、发展相关。唐朝疆域广阔,注重对外交往,长安是当时的、文化中心,中国茶文化正是在这种大气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形成还与当时佛教的发展,科举制度,诗风大盛,贡茶的兴起,禁酒有关。

民间和宫廷的共同参与,使唐代茶文化掀起了一个高峰。

陆羽《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盛于国朝,两都并荆渝间,以为比屋之饮”。“比屋之饮”,也就是家家户户都饮茶的意思,可以照见唐代国都长安等地饮茶的普遍程度。除了“两都并荆渝”之间以外,饮茶之风也是同样盛行,这种情况以《封氏闻见录》中记载的最为典型,“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可见,茶饮已经深入民间,成为生活之必需。

茶叶文化的通俗和高雅,代均具备十分丰富的内涵。在大众茶饮和宫廷茶饮之外,还有一个僧侣圈。这些人中有不少是陆羽的师友,如智积,怀海和尚,灵一和尚,及皎然、齐己等。是陆羽的茶艺老师,由于陆羽的烹茶技术提快,烹出的茶汤滋味有自己的特色,智积和尚到了非陆羽烹煮之茶不喝的地步。这也说陆羽从智积和尚的高超烹茶艺术中得到了精髓并有了新的发展。

茶与佛教的缘份很深,到了唐代这种缘份联系得更加紧密了。近年来陕西法门寺出土的唐僖宗时期的金银茶具,也反映出唐代佛的茶饮之间的特殊关系。

在唐代茶文化的发展中,文人的热情参与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典型的是诗歌中的茶诗创作。

唐代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光辉篇章。在唐诗中,有关茶叶的作品很多。比较著名的有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白居易的《琴茶》,齐已的《谢湖茶》、皎然的《访陆处士羽》等。这些茶诗的形式有古诗、律诗、绝句等,内容包括了名茶、茶人、煎茶、饮茶、茶具、采茶、制茶等各个方面。

唐代文人们以茶会友,以茶传道,以茶兴艺。使茶饮在文人生活中的地位大大提高,使茶饮的文化内涵更加深厚。同时,这些文化艺术作品也成了研究中国茶叶历史的宝贵资料。

众所周知,公元780年前后陆羽撰写的《茶经》三卷,是中国第一部茶叶专著,它标志着茶学系统的确立,在推动茶饮继续扩大的同时,也开创了茶叶专著撰写的先河。

自《茶经》后,不少有识之士,对茶叶及其相关内容进行了及时的总结,自唐代中,晚期至五代,出现了不少茶叶专著。如皎然《茶诀》三卷,张又新《煎茶水记》一卷,温庭筠《采茶录》一卷,佚名《茶苑杂录》一卷,裴汶《茶述》、温从云等的《补茶事》和毛文锡的《茶谱》等。

陆羽著《茶经》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陆羽是中国的“茶圣”。《茶经》是中国茶叶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是唐代及唐代之前茶叶科学和文化的系统总结。《茶经》建立了茶学的基本框架结构,直接促进了茶叶生产和饮用的快速发展。

饮茶习俗,走过了数千年的曲折路程,终于在唐代由混沌走向了文明,唐代的茶书编撰,从草创走向哲理,奏响了茶文化历史上优美的序曲。

宋代:唐朝是以僧人、道士、文人为主的茶文化,而宋朝则进一步向上向下拓展。一方面是宫廷茶文化的出现,另一方面是市民茶文化和民间斗茶之风的兴起。宋代改唐人直接煮茶法为点茶法,并讲究色香味的统一。到南宋初年,又出现泡茶法,为饮茶的普及、简易化开辟了道路。宋代饮茶技艺是相当精致的,但很难溶进思想感情。由于宋代著名茶多数是著名文人,加快了茶与相关艺术融为一体的过程。像徐铉、王禹、林通、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黄庭坚、梅尧臣等文学家都好茶,所以著名诗人有茶诗,书法家有茶帖,画家有茶画。这使茶文化的内涵得以拓展,成为文学、艺术等纯精神文化直接关连部分。宋代市民茶文化主要是把饮茶作为增进友谊、社会交际的手段,(北宋汴京民俗,有人搬进新居,左右邻居要彼此“献茶”;邻居间请喝茶叫“支茶”。这时,茶已成为民间礼节。

宋代茶文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宫廷皇室的影响。无论其文化特色,或是文化形式,都或多或少地带上了一种贵族色彩。于此同时,茶文化在高雅的范畴内,得到了更为丰满的发展。宫廷皇室的大力倡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封建礼制对贡茶的精益求精,进而引发出各种饮茶用茶方式。宋代贡茶自蔡襄任福建转运使后,通过精工改制后,在形式和品质上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号称"小龙团饼茶"。欧阳修称这种茶"其价值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宋仁宗最推荐这种小龙团,珍惜备加,即使是宰相近臣,也不随便赐赠,只有每年在南郊大礼祭天地时,中枢密院各四位大臣才有幸共同分到一团,而这些大臣往往自己舍不得品饮,专门用来孝敬父母或转赠好友。这种茶在赐赠大臣前,先由宫女用金箔剪成龙凤、花草图案贴在上面,称“绣茶”。

宋代是历史上茶饮活动最活跃的时代。在以贡茶一路衍生出来的有“绣茶”、“斗茶”;作为文人自娱自乐的有“分茶”;作为民间的茶楼、饭馆中的饮茶方式更是丰富多彩。

宋代民间饮茶最典型的是在南宋时期的临安(今杭州)。南宋建都临安之时,由于南北饮茶文化的交流融合,以此为中心的茶馆文化崭露头角。现在的茶馆在南宋时被称为茶肆。据吴自牧《梦粱录》卷16中记载,临安(今杭州)茶肆在格调上模仿汴京城中的茶酒肆布置,茶肆张挂名人书画、陈列花架、插上四季鲜花。一年四季卖奇茶异汤,冬月卖七宝擂茶、馓子、葱茶......,到晚上,还推出流动的车铺,作应游客的点茶之需。当时的临安城,茶饮买卖昼夜不绝,即使是隆冬大雪,三更之后也还有人来提瓶卖茶。

杭城茶肆分成很多层次,以适应不同的消费者,一般作为饮茶之所的茶楼茶店,顾客中“多有富室子弟,诸司下直等人会聚,习学乐器,上教曲赚之类”。当时称此为“挂牌儿”。有的茶肆,“本非以茶点茶汤为业,但将此为由,多觅茶金耳”。时称“人情茶肆”,有的“专是五好打聚处,亦有诸行借工卖会人会聚行老”,时称“市买”。再有一些茶肆,专门是士大夫期朋会友的约会场所,著名的“蹴球茶坊”、“蒋检阅茶肆”等。还有一种称为“花茶坊”的茶楼,楼上专门安置妓女诱客,这些茶肆名为茶坊,实为场所。

"绣茶"的艺术是宫廷内的秘玩。据南宋周密的《乾淳风时记》中记载,在每年仲春上旬,北苑所贡的第一纲茶就列到了宫中,这种茶的包装很精美,都是用雀舌水芽所造。据说一只可冲泡几盏。大概是太珍贵的缘故,一般舍不得饮用,于是一种只供观赏的玩茶艺术就产生了。这种绣茶方法,据周密记载为:“禁中大庆会,则用大镀金,以五色韵果簇龙凤,谓之绣茶,不过悦目。亦有专其工者,外人罕见”。

另一种称为“漏影春”的玩茶艺术,是先观赏,后品尝。“漏影春”的玩法大约出现于五代或唐末,到宋代时,已作为一种较为时髦的茶饮方式。宋代陶谷《清异录》中,比较详细地记录了这种做法:“漏影春法,用镂纸贴盏,糁茶而去纸,伪为花身。别以荔肉为叶,松实,鸭脚之类珍物为蕊,沸汤点搅”。“绣茶”和“漏影春”是以干茶为主的造型艺术,相对于此,“斗茶”和“分茶”则是一种茶叶冲泡艺术。

“斗茶”是一种茶叶品质的相互比较方法,有着极强的功利性,它最早是应用于贡茶的选送和市场价格品位的竞争。一个“斗”字,已经概括了这种活动的激烈程度,因而“斗茶”也被称为“茗战”。

如果说“斗茶”有浓厚的功利色彩的话,那么“分茶”就有一种淡雅的文人气息。“分茶”亦称“茶百戏”、“汤戏”。善于分茶之人,可以利用茶碗中的水脉,创造许多善于变化的书画来,从这些碗中图案里,观赏者和创作者能得到许多美的享受。

宋代茶学由于比较专注于建茶,所以在深度上,系统性上与唐代相比都有新的发展。宋代茶叶文化在唐代茶文化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深化,并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品位,宋代茶文化与唐代茶文化一起,共同构成了茶文化史上的一段灿烂篇章。

元朝:元朝时,北方民族虽嗜茶,但对宋人繁琐的茶艺不耐烦。文人也无心以茶事表现自己的风流倜傥,而希望在茶中表现自己的清高气节,磨练自己的意志。在茶文化中这两种思潮却暗暗契合,茶艺渐渐返朴归真。

南宋时期,中国茶业和茶文化继续蓬勃发展,但与此同时的北方金人统治区域中,却相对冷落。

元代统治者虽非汉族,在统一过程中也有不少伤农行为,但于此同时也推行过一些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措施。如由元代官府编印《农桑辑要》等等。在元朝出版的别二部书《农书》和《农桑撮要》中,把茶树栽培和茶叶制造作为重要内容来介绍。这表明元朝统治者对茶业还是支持和倡导的。

元代茶饮中,除了民间的散茶继续发展,贡茶仍然延用团饼之外,在烹煮和调料方面有了新的方式产生,这是蒙古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汉族人民的生活方式相互影。在茶叶饮用时,特别是在朝廷的日常饮用中,茶叶添加辅料,似乎已经相当的普遍。元代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集中地记述了当时的各种茶饮。

与加料茶饮相比,汉族文人们的清饮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饮茶方式上他们也与蒙古人有很大的差别,他们仍然钟情于茶的本色本味,钟情于古鼎清泉,钟情于幽雅的环境。

如赵孟頫虽仕官元朝,但他画的《斗茶图》中仍然是一派宋朝时的景象。他的许多诗句也毫无“酪味”,依然一派清新:

“夜深万籁寂无闻,晓看平阶展素菌。茗碗纵寒终有韵,梅花虽冷自知春......”

元代的文人们,特别是由宋入元的汉族文人,在茶文化的发展历程中,仍然具有突出的贡献。追求清饮,不仅是汉族文人的特色,而且不少蒙族文人也相当热衷于此道,特别是耶律楚材,他有诗一首,十分明白地唱出了自己的饮茶审美观:“积年不啜建溪茶,心窍黄尘塞五车。碧玉瓯中思雪浪,黄金碾畔忆雷芽。卢仝七碗诗难得,谂老三瓯梦亦赊。敢乞君侯分数饼,暂教清兴绕烟霞”。

在由元到明朝中期的茶文化有两个特点,一是茶艺简约化;二是茶文化精神与自然契合,以茶表现自己的苦节。

明朝:由于茶类和新的生产技术的发展,明代茶叶生产方式和茶叶饮用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饮茶对人们的生活观念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

明代兴起的饮茶冲泡法,是基于散茶的兴起,散茶容易冲泡,冲饮方便,而且芽叶完整,大大增强了饮茶时的观赏效果。明代人在饮茶中,已经有意识地追求一种自然美和环境美。明人饮茶艺术性,还表现在追求饮茶环境美,这种环境包括饮茶者的人数和自然环境。当时对饮茶的人数有“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名施茶”之说,对于自然环境,则最好在清静的山林、俭朴的柴房、清溪、松涛,无喧闹嘈杂之声。

明代散茶的兴起,引起冲泡法的改变,原来唐宋模式的茶具也不再适用了。茶壶被更广泛地应用于百姓茶饮生活中,茶盏也由黑釉瓷变成了白瓷和青花瓷,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衬托茶的色彩。除白瓷和青瓷外,明代最为突出的茶具是宜兴的紫砂壶。紫砂茶具不仅因为沦饮法而兴盛,其形制和材质,更迎合了当时社会所追求的平淡、端庄、质朴、自然、温厚、闲雅等的精神需要。紫砂壶的制造出现了许多名家,如时大彬、陈远鸣等,并形成了一定的流派,最终形成了一门的艺术。因而说,紫砂艺术的兴起,也是明代茶叶文化的一个丰硕果实。 清代:随着封建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也较明代有显著提高,茶叶产量和茶叶贸易相当发达,饮茶之风进一步从文人雅士、人墨客所创造的小圈子里走出来了,真正踏进寻常巷陌,走入了千家万户。

清代以来,茶书的编撰并没有随着茶业的发展而进一步创新,而品饮技术和茶馆文化却深入民间。

在我国南方的广东、福建等地盛行工夫茶,工夫茶的兴盛也带动了专门的饮茶器具。如铫,是煎水用的水壶,以粤东白泥铫为主,小口瓮腹;茶炉,由细白泥制成,截筒形,高一尺二、三寸;茶壶,以紫砂陶为佳,其形圆体扁腹,努嘴曲柄大者可以受水半斤,茶盏、茶盘多为青花瓷或白瓷,茶盏小如核桃,薄如蛋壳,甚为精美。

清代是我国茶馆的鼎盛时期。茶馆作为一种平民式的饮茶场所,如雨后春笋,发展很迅速,据记载,就北京有名的茶馆已达30多座,清末,上海更多,达到66家。在乡镇茶馆的发达也不亚于大城市,如江苏、浙江一带,有的全镇居民只有数千家,而茶馆可以达到百余家之多。

茶馆是中国茶文化中的一个很引人注目的内容,清代茶馆的经营和功能特色有以下几种:

饮茶场所,点心饮食兼饮茶,

听书场所。

除了上面几种情况外,茶馆有时还兼场所,尤其是江南集镇上,这种现象很多。

再者,茶馆有时也充“纠纷裁判场所”。“吃讲茶”,邻里乡间发生了各种纠纷后,双方常常邀上主持公道的长者或中间人,至茶馆去评理以求解决。如调解不成,也会有碗盏横飞,大打出手的时候,茶馆也会因此而面目全非。

现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茶叶从1949的年产7500T发展到1998年的60余万T。茶物质财富的大量增加为我国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个以宏扬茶文化为宗旨的社会团体--"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陆羽茶文化研究会”,1990年“中国茶人联谊会”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湖洲成立,1991年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州西湖乡正式开放。1998年中国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建成。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各地茶艺馆越办越多。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已开到第五界,吸引了日、韩、美、斯及港台地区纷纷参加。各省各市及主产茶县份份主办"茶叶节",如福建武夷市的岩茶节、云南的普洱茶节,浙江新昌、泰顺、湖北英山、河南信阳的茶叶节不胜枚举。都以茶为载体,促进全面的经济贸易发展。

饮茶习俗

一、茶的起源

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纪录,已经无法确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么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时代是有说法的。并且也可以找到证据显

示,确实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饮茶习

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

但是也有人能够找到证据指出,饮茶的习惯不仅仅是中国人发明的,在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地方也是饮茶的发明地,例如印度、非

洲等。1823年,一个英国侵略军的少校在印度发现了野生的大茶树,从而有人开始认定茶的发源地在印度,至少是也在印度。中

国当然也有野生大茶树的记载,都集中在西南地区,记载中也包含了甘肃、湖南的个别地区。茶树是一种很古老的双子叶植物,与人

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在国内,也有关于茶树的最早原产地的争论,有好几种说法。今人不少人认定在云南,有一学者在认真研究考证以后断言,云南

的西双版纳是茶树的原产地。人工栽培茶树的最早文字记载始于西汉的蒙山茶。这在《四川通志》中有载。

其实到底在哪里现在对我们饮茶者来说并不重要。也许具有文化意义。我们可以先来看看学术界的一些说法:

饮茶的发源时间:

1.神农时期: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

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归到这里以后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为如此,神农才成为农之神。

2.西周时期: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

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并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了。

3.秦汉时期:西汉。王褒《僮约》:"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近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陪葬清册中有

"�一笥"和"�一笥"竹简文和木刻文,经查证"�"即"槚"的异体字,说明当时湖南饮茶颇广。

我们现在还饮用着与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之流相同的饮料,确实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够给我们很多的遐想。

饮茶发源的地点考证:

对这一点的探求往往集中在茶树的发源地的研究上来。关于茶树的发源地,有这么几种说法:

1.西南说:"我国西南部是茶树的原产地和茶叶发源地。"这一说法所指的范围很大,所以正确性就较高了。

2.四川说:清·顾炎武《日知录》:"自秦人取蜀以后,始有茗饮之事。"言下之意,秦人入蜀前,今四川一带已知饮茶。其实

四川就在西南,四川说成立,那么西南说就成立了。四川说要比西南说"精密"一些,但是正确的风险性会大些。

3.云南说:认为云南的西双版纳一代是茶树的发源地,这一带是植物的王国,有原生的茶树种类存在完全是可能的,但是这一

说法具有"人文"方面的风险,因为茶树是可以原生的,而茶则是活化劳动的成果。

4.川东鄂西说:陆羽《茶经》:"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巴山峡川即今川东鄂西。该地有如此出众的茶树,是否就有人

将其利用成为了茶叶,没有见到证据。

5.江浙说:最近有人提出始于以河姆渡文化为代表的古越族文化。江浙一带目前是我国茶叶行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历史若能够

在此生根,倒是很有意义的话题。其实我认为在远古时期肯定不只一个地方有自然起源的茶树存在。有茶树的地方也不一定就能够发

展出饮茶的习俗来。前面说到茶是神农发明的,那么它在哪一带活动?如果我们求得"茶树原生地"与"神农活动地"的交集,也许就有

答案了,至少是缩小了答案的"值域"。

发明饮茶的方式:

人类是怎样发明饮茶习惯的?或者说茶是怎样起源的?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始终是茶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因为做为任何一个茶学

学者或茶学工作者,如果连"茶是怎样来的"都不能解释的话,那就太不够了。而现在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有多种答案:

1.祭品说:这一说法认为茶与一些其他的植物最早是做为祭品用的,后来有人偿食之发现食而无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药

用",最终成为饮料。

2.药物说:这一说法认为茶"最初是作为药用进入人类社会的。"《神农百草经》中写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

解之"。

3.食物说:"古者民茹草饮水","民以食为天",食在先符合人类社会的进化规律。

4.同步说:"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为口嚼的食料,也可能作为烤煮的食物,同时也逐渐为药料饮用。"这几种方式

的比较和积累最终就发展成为"饮茶"是最好的方式。

以上这几种说法中最无用的就是第四种,它把前面的三种说法加在一起,就成为了自己"万无一失"的解释了。也许这种解释就是

最恰当的了。

现在我们可以论证茶在中国被很早就有认识和利用,也很早就有茶树的种植和茶叶的采制。但是也可以考证,茶在社会中各阶层

被广泛普及品饮,大致还是在唐代陆羽的《茶经》传世以后。所以宋代有诗云"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也就是说,茶发

明以后,有一千年以上的时间并不为大众所熟知。

茶树的起源:

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被称为茶的祖国,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

然而,同任何物种的起源一样,茶的起源和存在,必然是在人类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之前,直到相隔很久很久以后,才为人们发现和

利用。人类的用茶经验,也是经过代代相传,从局部地区慢慢扩大开了,又隔了很久很久,才逐渐见诸文字记载。

茶树的起源问题,历来争论较多,随着考证技术的发展和新发现,才逐渐达成共识,即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并确认中国西南地

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由于地质变迁及人为栽培,茶树开始由此普及全国,并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

(一)起源及原产地

茶树起源于何时?必是远远早于有文字记载的3000多年前。历史学家无从考证的问题,最后由植物学家解决了。他们按植物分

类学方法来追根溯源,经一系列分析研究,认为茶树起源至今已有6000万年至7000万年历史了。

茶树原产于中国,自古以来,一向为世界所公认。只是在1824年之后,印度发现有野生茶树,国外学者中有人对中国是茶树原

产地提出异议,在国际学术界引发了争论。这些持异议者,均以印度野生茶树为依据,同时认为中国没有野生茶树。其实中国在公

元200年左右,《尔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树,且现今的资料表明,全国有10个省区198处发现野生大茶树,其中云南的一株,树

龄已达1700年左右,仅是云南省内树干直径在一米以上的就有10多株。有的地区,甚至野生茶树群落大至数千亩。所以自古至今,

我国已发现的野生大茶树,时间之早,树体之大,数量之多,分布之广,性状之异,堪称世界之最。此外,又经考证,印度发现的野

生茶树与从中国引入印度的茶树同属中国茶树之变种。由此,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遂成定论。

近几十年来,茶学和植物学研究相结合,从树种及地质变迁气候变化等不同角度出发,对茶树原产地作了更加细致深入的分析和

论证,进一步证明我国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主要论据,简单地讲,有三个方面:

1.从茶树的自然分布来看

目前所发现的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属,380余种,而我国就有15属,260余种,且大部分分布在云南、贵州和四川一带。已发现的

山茶属有100多种,云贵高原就有60多种,其中以茶树种占最重要的地位。从植物学的角度,许多属的起源中心在某一个地区集中,

即表明该地区是这一植物区系的发源中心。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在我国西南地区的高度集中,说明了我国西南地区就是山茶属植物的

发源中心,当属茶的发源地。

2.从地质变迁来看

西南地区群山起伏,河谷纵横交错,地形变化多端,以致形成许许多多的小地貌区和小气候区,在低纬度和海拔高低相差悬殊的

情况下,导致气候差异大,使原来生长在这里的茶树,慢慢分置在热带、带和温带不同的气候中,从而导致茶树种内变异,发展

成了热带型和带型的大叶种和中叶种茶树,以及温带的中叶种及小叶种茶树。植物学家认为,某种物种变异最多的地方,就是该

物种起源的中心地。我国西南三省,是我国茶树变异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地方,当是茶树起源的中心地。

3.从茶树的进化类型来看

茶树在其系统发育的历史长河中,总是趋于不断进化之中。因此,凡是原始型茶树比较集中的地区,当属茶树的原产地。我国西

南三省及其毗邻地区的野生大茶树,具有原始茶树的形态特征和生化特性,也证明了我国的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

二、茶的传播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然而,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形成为我国和东方

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

中国茶业,最初兴于巴蜀,其后向东部和南部逐次传播开来,以致遍及全国。到了唐代,又传至日本和朝鲜,16世纪后被西方引

进。所以,茶的传播史,分为国内及国外两条线路。

1.茶在国内的传播

茶树是中国南方的一种"嘉木",所以,中国的茶业,最初孕育、发生和发展于南方。

(1)巴蜀是中国茶业的摇篮(先秦两汉)

顾炎武曾经指出,"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即认为中国的饮茶,是秦统一巴蜀之后才慢慢传播开来,也就是说,中国

和世界的茶叶文化,最初是在巴蜀发展为业的。这一说法,已为现在绝大多数学者认同。

巴蜀产茶,据文字记载和考证,至少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此时巴蜀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茶区,并以茶为贡品之一。

关于巴蜀茶业在我国早期茶业史上的突出地位,直到西汉成帝时王褒的《童约》,才始见诸记载,内有"烹荼尽具"及"武阳买茶"

两句。前者反映成都一带,西汉时不仅饮茶成风,而且出现了专门用具;从后一句可以看出,茶叶已经商品化,出现了如"武阳"一类

的茶叶市场。

西汉时,成都不但已形成为我国茶叶的一个消费中心,由后来的文献记载看,很可能也已形成了最早的茶叶集散中心。不仅仅是

在秦之前,秦汉乃至西晋,巴蜀仍是我国茶叶生产和技术的重要中心。

(2)长江中游或华中地区成为茶业中心(三国西晋)

秦汉统一中国后,茶业随巴蜀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而增强。尤其是茶的加工、种植,首先向东部南部传播。如湖南茶陵的命名,

就很能说明问题。茶陵是西汉时设的一个县,以其地出茶而名。茶陵邻近江西、广东边界,表明西汉时期茶的生产已经传到了湘、

粤、赣毗邻地区。

三国、西晋阶段,随荆楚茶业和茶叶文化在全国传播的日益发展,也由于地理上的有利条件,长江中游或华中地区,在中国茶文

化传播上的地位,逐渐取代巴蜀而明显重要起来。

三国时,孙吴据有现在苏、皖、赣、鄂、湘、桂一部分和广东、福建、浙江全部陆地的东南半壁江山,这一地区,也是这时我国

茶业传播和发展的主要区域。此时,南方栽种茶树的规模和范围有很大的发展,而已茶的饮用,也流传到了北方高门豪族。

西晋时长江中游茶业的发展,还可从西晋时期《荆州土记》得到佐证。其载曰"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说明荆汉地区茶业的明

显发展,巴蜀独冠全国的优势,似已不复存在。

(3)长江下游和东南沿海茶业的发展(东晋南朝)

西晋南渡之后,北方豪门过江侨居,建康(南京)成为我国南方的中心。这一时期,由于上层社会崇茶之风盛行,使得南方

尤其是江东饮茶和茶叶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茶业向东南推进。这一时期,我国东南植茶,由浙西进而扩展到了

现今温州、宁波沿海一线。不仅如此,如《桐君录》所载,"西阳、武昌、晋陵皆出好茗",晋陵即常州,其茶出宜兴。表明东晋和南

朝时,长江下游宜兴一带的茶业,也著名起来。

三国两晋之后,茶业重心东移的趋势,更加明显化了。

(4)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中国茶叶生产和技术中心(唐代)

如前所言,六朝以前,茶在南方的生产和饮用,已有一定发展,但北方饮者还不多。及至唐朝中期后,如《膳夫经手录》所载"

今关西、山东,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中原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都嗜茶成俗,于是南方茶的生产,随

之空前蓬勃发展了起来。尤其是与北方交通便利的江南、淮南茶区,茶的生产更是得到了格外发展。

唐代中叶后,长江中下游茶区,不仅茶产量大幅度提高,就是制茶技术,也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这种高水准的结果,就是湖

州紫笋和常州阳羡茶成为了贡茶。茶叶生产和技术的中心,正式转移到了长江中游和下游。

江南茶叶生产,集一时之盛。当时史料记载,安徽祁门周围,千里之内,各地种茶,山无遗土,业于茶者七八。现在赣东北、浙

西和皖南一带,在唐代时,其茶业确实有一个特大的发展。同时由于贡茶设置在江南,大大促进了江南制茶技术的提高,也带动了全

国各茶区的生产和发展。

由《茶经》和唐代其它文献记载来看,这时期茶叶产区已遍及今之四川、陕西、湖北、云南、广西、贵州、湖南、广东、福建、

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河南等十四个省区,几乎达到了与我国近代茶区约略相当的局面。

(5)茶业重心由东向南移(宋代)

从五代和宋朝初年起,全国气候由暖转寒,致使中国南方南部的茶业,较北部更加迅速发展了起来,并逐渐取代长江中下游茶

区,成为宋朝茶业的重心。主要表现在贡茶从顾渚紫笋改为福建建安茶,唐时还不曾形成气候的闵南和岭南一带的茶业,明显地活跃

和发展起来。

宋朝茶业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的变化,江南早春茶树因气温降低,发芽推迟,不能保证茶叶在清明前贡到京都。福建气候

较暖,如欧阳修所说"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作为贡茶,建安茶的采制,必然精益求精,名声也愈来愈大,成为中国团茶、

饼茶制作的主要技术中心,带动了闵南和岭南茶区的崛起和发展。 由此可见,到了宋代,茶已传播到全国各地。宋朝的茶区,

基本上已与现代茶区范围相符。明清以后,只是茶叶制法和各茶类兴衰的演变问题了。

2.茶在国外的传播

由于我国茶叶生产及人们饮茶风尚的发展,还对外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朝廷在沿海的一些港口专门设立市舶司管理海

上贸易,包括茶叶贸易,准许外商购买茶叶,运回自己的国土。唐顺宗永贞元年,日本最澄禅师从我国研究佛学回国,把带回的茶种

种在近江(滋贺县)。815年,日本嵯峨天皇到滋贺县梵释寺,寺僧便献上香喷喷的茶水。天皇饮后非常高兴,遂大力推广饮茶,于

是茶叶在日本得到大面积栽培。在宋代,日本荣西禅师来我国学习佛经,归国时不仅带回茶籽播种,并根据我国寺院的饮茶方法,制

订了自己的饮茶仪式。他晚年著的《吃茶养生记》一书,被称为日本第一部茶书。书中称茶是"圣药"、"万灵长寿剂",这对推动日本

社会饮茶风尚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宋、元期间,我国对外贸易的港口增加到处,这时的陶瓷和茶叶已成为我国的主要出口商品。尤其明代,采取积极的对

外,曾七次派遣郑和下西洋,他游遍东南亚、阿拉伯半岛,直达非洲东岸,加强了与这些地区的经济联系与贸易,使茶叶输出量

大量增加。

在此期间,西欧各国的商人先后东来,从这些地区转运中国茶叶,并在本国上层社会推广饮茶。

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荷兰海船自爪哇来我国澳门贩茶转运欧洲,这是我国茶叶直接销往欧洲的最早纪录。以后,茶叶

成为荷兰人最时髦的饮料。由于荷兰人的宣传与影响,饮茶之风迅速波及英、法等国。

1631年,英国一个名叫威忒的船长专程率船队东行,首次从中国直接运去大量茶叶。

清朝之后,饮茶之风逐渐波及欧洲一些国家,当茶叶最初传到欧洲时,价格昂贵,荷兰人和英国人都将其视为"贡品"和奢侈品。

后来,随着茶叶输入量的不断增加,价格逐渐降下来,成为民间的日常饮料。此后,英国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茶客。

印度是红碎茶生产和出口最多的国家,其茶种源于中国。

印度虽也有野生茶树,但是印度人不知种茶和饮茶,只有到了1780年,英国和荷兰人才开始从中国输入茶籽在印度种茶。现今,最

有名的红碎茶产地阿萨姆。即是1835年由中国引进茶种开始种茶的。中国专家曾前往指导种茶制茶方法,其中包括小种红茶的生产

技术。后发明了切茶机,红碎茶才开始出现,成了全球性的大宗饮料。

到了19世纪,我国茶叶的传播几乎遍及全球,1886年,茶叶出口量达268万担。西方各国语言种"茶"一词,大多源于当时海上贸

易港口福建厦门及广东方言中"茶"的读音。可以说,中国给了世界茶的名字,茶的知识,茶的栽培加工技术,世界各国的茶叶,直接

或间接,与我国茶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总之,我国是茶叶的故乡,我国勤劳智慧的人民给世界人民创造了茶叶这一香美的饮料,这

是值得我们后人引以自豪的。

三、茶的发展

随着茶叶的传播,目前茶叶的生产和消费几乎遍及全国和世界五大洲的国家和地区。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加之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因此茶叶的生产和消费居世界之首。我国地跨六个气候带,地理区域东起台湾基

隆,南沿海南琼崖,西至藏南察隅河谷,北达山东半岛,绝大部分地区均可生产茶叶,全国大致可分为四大茶区,包括江南茶区、江

北茶区、华南茶区、西南茶区。全国茶叶产区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尤以浙江和湖南产量最多,其次为四川和安徽。甘肃、

和山东是新发展的茶区,年产量还不太多。近年来,我国茶园面积已达1600多万亩,年产茶叶40万吨左右,茶叶出口量达13.5万

吨左右。与此同时,随着我国茶叶生产的发展,全国茶叶科研机构和教育机构也得到了较大发展,已建立健全了科研和教育网络,大

量的研究成果已推广应用,科学种茶、科学制茶和茶业管理的水平正在不断提高,这为我国茶叶生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茶叶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并成为三大饮料之一,所以世界茶业的发展速度也很快。目前,世界五大洲中已有50个国家种植

茶叶,茶区主要集中在亚洲,茶叶产量约占世界茶叶产量的80%以上。

茶叶生产和饮用已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人们对茶叶的需求也出现新的要求。这是因为,在社会发展中,一旦人们对衣、

食、住、行的要求得到了满足,就特别注重保健和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茶,这种天然保健饮料必将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

与此同时,由于它含有大量的对人体起着一定的保健和防病的成分,更会吸引大量消费者去饮用它。茶叶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

的伴侣。

中国古代重要茶事进程录:

◆原始社会

神农时代传说茶叶被人类发现是在公元前28世纪的神农时代,《神农百草经》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之说,当为茶叶药用之始。

◆西周

据《华阳国志》载:约公元前一千年周武王伐纣时,巴蜀一带已用所产的茶叶作为"纳贡"珍品,是茶作为贡品得最早记述。

◆东周

春秋时期婴相齐竟公时(公元前547---公园前490年)"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茶而已"。表明茶叶已作为菜肴汤料,供人食

用。(据《晏子春秋》)

◆西汉(公元前206--24年)

公元前59年,已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的记载,这表明四川一带已有茶叶作为商品出现,是茶叶进行商贸的最早记载。

《僮约》

◆东汉(公元25--220年)

东汉末年、三国时代的医学家华佗《食论》中提出了"苦荼久食,益意思",是茶叶药理功效的第一次记述。

◆三国(公园220 265)

史书《三国志》述吴国君主孙皓(孙权的后代)有"密赐茶荼以代酒",是"以茶代酒"最早的记载。

◆隋(公元581--618年)

茶的饮用逐渐开始普及,隋文帝患病,遇俗人告以烹茗草服之,果然见效。于是人们竞相采之,并逐渐由药用演变成社交饮料,

但主要还是在社会的上层。

◆唐(公元618--907年)

唐代是茶作为饮料扩大普及的时期,并从社会的上层走向全民。

唐太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开始在顾渚山(今浙江长兴)建贡茶院,每年清明前兴师动众督制"顾渚紫笋"饼茶,进贡皇朝。

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纳赵赞议,开始征收茶税。

公元8世纪后陆羽《茶经》问世。

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日本僧人最澄大师从中国带茶籽茶树回国。是茶叶传入日本最早的记载。

唐懿宗咸通15年(公元874年)出现专用的茶具。

◆宋(公元960--1279年)

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年)开始在建安(今福建建瓯)设宫焙,专造北苑贡茶,从此龙凤团茶有了很大发展。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元年间(公元1107年)亲著《大观茶开》一书,以帝王之尊,倡导茶学,弘扬茶文化。

◆明(公元1368--1644年)

明太祖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设茶司马,专门司茶贸易事。

明太祖朱元璋与洪武24年(公元1391年)9月发布诏令,废团茶,兴叶茶。从此贡茶由团饼茶改为芽茶(散叶茶),对炒青叶茶

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1610年荷兰人自澳门贩茶,并转运入欧。1916年,中国茶叶运销丹麦。1618年,皇朝派钦差大臣入俄,并向俄皇馈赠茶叶。

◆清(公元1644--1911年)

1657年中国茶叶在法国市场销售。

康熙8年(1669年)印数东印度公司开始直接从万丹运华茶入英。

康熙28年(1689年)福建厦门出口茶叶150担,开中国内地茶叶直接销往英国市场之先声。

1690年中国茶叶获得美国波士顿出售特许执照。光绪31年(1905年)中国首次组织茶叶考察团赴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考

察茶叶产制,并购得部分制茶机械,宣传茶叶机械制作技术和方法。

1896年福州市成立机械制茶公司,是中国最早的机械制茶业。

四、饮茶史

中国饮茶历史最早,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早在神农时期,茶及其药用价值已被发现,并由

药用逐渐演变成日常生活饮料。我国历来对选茗、取水、备具、佐料、烹茶、奉茶以及品尝方法都颇为讲究,因而逐渐形成丰富多

采、雅俗共赏的饮茶习俗和品茶技艺。本文旨在简单叙述饮茶方式和习俗的发展和演变,其大体可分为几个阶段:

春秋以前,最初茶叶作为药用而受到关注。古代人类直接含嚼茶树鲜叶汲取茶汁而感到芬芳、清口并富有收敛性快感,久而久

之,茶的含嚼成为人们的一种嗜好。该阶段,可说是茶之为饮的前奏。

随着人类生活的进化,生嚼茶叶的习惯转变为煎服。即鲜叶洗净后,置陶罐中加水煮熟,连汤带叶服用。煎煮而成的茶,虽苦

涩,然而滋味浓郁,风味与功效均胜几筹,日久,自然养成煮煎品饮的习惯,这是茶作为饮料的开端。

然而,茶由药用发展为日常饮料,经过了食用阶段作为中间过渡。即以茶当菜,煮作羹饮。茶叶煮熟后,与饭菜调和一起食用。

此时,用茶的目的,一是增加营养,一是作为食物解毒。《晏子春秋》记载,"晏子相景公,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又

《尔雅》中,"苦荼"一词注释云"叶可炙作羹饮";《桐君录》等古籍中,则有茶与桂姜及一些香料同煮食用的记载。此时,茶叶利用

方法前进了一步,运用了当时的烹煮技术,并已注意到茶汤的调味。

秦汉时期,茶叶的简单加工已经开始出现。鲜叶用木棒捣成饼状茶团,再晒干或烘干以存放,饮用时,先将茶团捣碎放入壶中,

注入开水并加上葱姜和桔子调味。此时茶叶不仅是日常生活之解毒药品,且成为待客之食品。另,由于秦统一了巴蜀(我国较早传播

饮茶的地区),促进了饮茶知识与风俗向东延伸。西汉时,茶已是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王褒《童约》已有"武阳买茶"的

记载。三国时期,崇茶之风进一步发展,开始注意到茶的烹煮方法,此时出现"以茶当酒"的习俗(见《三国志.吴志》),说明华中地

区当时饮茶已比较普遍。到了两晋、南北朝,茶叶从原来珍贵的奢侈品逐渐成为普通饮料。

隋唐时,茶叶多加工成饼茶。饮用时,加调味品烹煮汤饮。随着茶事的兴旺,贡茶的出现加速了茶叶栽培和加工技术的发展,涌

现了许多名茶,品饮之法也有较大的改进。尤其到了唐代,饮茶蔚然成风,饮茶方式有较大之进步。此时,为改善茶叶苦涩味,开始

加入薄荷、盐、红枣调味。此外,已使用专门烹茶器具,论茶之专著已出现。陆羽《茶经》三篇,备言茶事,更对茶之饮之煮有详细

的论述。此时,对茶和水的选择、烹煮方式以及饮茶环境和茶的质量也越来越讲究,逐渐形成了茶道。

中国烹饪发展史的第一,第二,第三高潮期,分别在哪个历史时期?

中国烹饪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先秦,汉魏六朝、隋唐宋元和明清四个时期。

先秦时期 (一)新石器时代的烹饪 新石器时代由于没有文字,烹饪演变的概况,只能依靠出土文物、神话传说以及后世史籍的追记进行推断。这个时代的烹饪好似初出娘胎的婴儿,既虚弱、幼稚,又充满生命活力,为夏商周三代饮食文明的兴盛奠定了良好的基石。 (二)夏商周三代的烹饪 1、 烹调原料显著增加,习惯于以"五"命名。如"五谷"(稷、黍、麦、菽、麻籽), "五菜"(葵、藿、 头、葱、韭), "五畜"(牛、羊、猪、犬、鸡),"五果"(枣、李、栗、杏、桃),"五味"(米醋、米酒、饴糖、姜、盐)之类。"五谷"有时又写成"六谷"、"百谷"、总之,原料能够以"五"命名,说明了当时食物资源已比较丰富,人工栽培的原料成了主体,这些原料是其中的佼佼者,以及选料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 2、 炊饮器皿革新,轻薄精巧的青铜食具登上了烹饪舞台。我国现已出土的商周青铜器物有4000余件,其中多为炊餐具。青铜食器的问世,不仅抻于传热,提高了烹饪工效和菜品质量,还显示礼仪,装饰筵席,展现出奴隶主贵族饮食文化的特殊气质。 3、菜品质量飞速提高,推出著名的"周代八珍"。由于原料充实和炊具改进,这时的烹调技术有了长足进步。一方面,饭、粥、糕、点等饭食品种初风雏型,肉酱制品和羹汤菜品多达百种,花色品种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可以较好运用烘、煨、烤、烧、煮、蒸、渍糟等10多种方法,烹出熊掌、乳猪、大龟、天鹅之类高档菜式,产生影响深远的"周代八珍"。"周代八珍"又叫"珍用八物",是专为周天子准备的宴饮美食。它由2饭6菜组成,具体名称是:"淳熬"(肉酱油浇大米饭)、"淳母"(肉酱油浇黍米饭)、""炮豚"(煨烤炸炖乳猪)、"炮牂"(煨烤炸炖母羊羔)、"捣珍"(合烧牛、羊、鹿的里脊肉)、"渍 "(酒糟牛羊肉)、"熬"(类似五香牛肉干)、"肝 "(烧烤肉油包狗肝)。"周代八珍"推出后,历代争相仿效。元代的"迤北(即塞北)八珍"和"天厨八珍",明清的"参翅八珍"和"烧烤八珍",还有"山八珍"、"水八珍"、"禽八珍"、"草八珍"(主要是指名贵的食用菌)、"上八珍"、"中八珍"、"下八珍"、"素八珍"、"清真八真"、"琼林八珍"(科举考试中的美宴)、"如意八珍"等等,都由此而来。 4、 在饮食制度等方面也有新的建树。如从夏朝起,宫中首设食官,配置御厨,迈出食医结合的第一步,重视帝后的饮食保健,这一制度一直沿续到清末。再如筵宴,也按尊箅分级划类。 此外,在民间,屠宰、酿造、炊制相结合的早期饮食业也应运而生,大粱、燕城、邯鄣、咸阳、临淄、郢都等都邑的酒肆兴盛。所以,夏商周三代在中国烹饪史上开了一个好头,后人有"百世相传三代艺,烹坛奠基开新篇"的评语。 (三)春秋战国的烹饪 春秋战国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过渡的动荡时期。连年征战,群雄并立。战争造口频繁迁徒,刺激农业生产技术迅速发展,学术思想异常活跃。此时烹饪中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因素,为后世所瞩目。 秦汉魏六朝时期 秦汉魏晋南北朝起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六国,上止于公元589年隋文帝统一南北,共810年。这一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早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镇都有较大的发展。民族之间的沟通与对外交往也日益频繁。在主义集权的封建国家里,烹饪文化不断出现新的特色。这一时期的后半段,战争频繁,诸候割据,改朝换代快,统治阶级醉生梦死,奢侈腐化,在饮食中寻求新奇的刺激。由此,烹饪就在这种社会大变革中演化,博采各地区各民族饮馔的精华,蓄势待变,焕发出新的生机。 隋唐宋元时期 这一时期属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中期,先后经历过隋、唐、五代十国、北宋、辽、西夏、南宋、金、元等20多个朝代,统一局面长,时间短,政局较稳定,经济发展快,饮食文化成就斐然,是中国烹饪发展史上的第二个。 明清时期 清朝后期社会统治日见衰朽,由于帝国主义的侵扰,中国被套上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枷锁。统治阶级骄奢淫侈,贪求无厌,烹饪迅猛发展,宫廷菜和官府菜大盛。以"满汉全席"为标志的超级大宴活跃在南北,中国饮膳结出硕大的花蕾,达到了古代社会的最高水平,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满汉全席作为中国清朝的大型宴席流传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但真正见识过满汉全席的人并不多,可以说,人们对满汉全席是"只闻其名,未见其面。" 满汉全席是中国最著名、规模最大的古典宴席,主要由满族烧烤、茶点和汉族经典菜肴组成,菜品达100道以上,如果按照每天3餐进餐,通常要3天9餐才能吃一遍;再加上奢华的制作原料、精湛的烹饪技艺、开席时宏大的场面及隆重的礼仪,使满汉全席成为中国古典宴席之冠。 满汉全席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其鲜明的文化特征,不仅赋予满汉全席一种独特的魅力,更使满汉全席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瑰宝。 中华时期—引进新食料和西餐 20世纪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大量向中国倾销商品,牟取暴利。其中就有机械加工生产的新食料,如味精、果酱、鱼露、蛇油、咖哩、芥末、可可、咖啡、啤酒、奶油、苏打粉、香精、人工合成色素等。这些食料引进后,逐步在食品工业和餐饮业中得到应用,使一些食品风味有所变化,质量有所提高,这在沿海大中城市更为明显。新食料的引进,对传统烹调工艺产生了"撞击"(如味精逐步取代高汤用鸡、鸭、肉、骨等料精心滤熬的鲜美原汤),有些制菜规程相应也有改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烹任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大体上可以分作三个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第一阶段是1949年至1956年,属于复苏时期。由于政局稳定,经济回升,烹饪逐步恢复了历史上一些好的传统,这一阶段走的是上坡路,各方面初见成效,奠定了大发展的基础。第二阶段是1957年至1976年,属于动荡时期。由于运动频繁和自然灾害不断,经济停滞,烹饪发展受到挫折,在20年间又跌入低谷,元气大伤。第三阶段是1977年至今,属于跃升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随着改革开放,经济迅猛增长,"旧貌换新颜",中国烹饪迎来了黄金之春,20年的巨大成就超过了历史上的100年。从目前趋势看,它仍处于加速运转的良好状态中,会育出更加肥硕的花蕾。

早在公元前3世纪或4世纪,茶道在哪国流行起来

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

茶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

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

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

茶道被誉为是道家的化身。

茶道源于中国,之后又传入西方。

茶道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中国茶道 (11张)

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由此可见,最早最完善的茶道流程就是唐代陆羽所创的煎茶茶道。吕温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对茶宴的优雅气氛和品茶的美妙韵味,作了非常生动的描绘。

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已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对茶饮在修身养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

宋徽宗赵佶是一个茶饮的爱好者,他认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闲和宁静、趣味无穷:“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

南宋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荣西将茶种从中国带回日本,从此日本才开始遍种茶叶。在南宋末期(公元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禅师来到我国浙江省余杭县的径山寺取经,交流了该寺院的茶宴仪程,首次将中国的茶道引进日本,成为中国茶道在日本的最早传播者。日本《类聚名物考》对此有明确记载:“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开山南浦昭明由宋传入。”日本《本朝高僧传》也有:“南浦昭明由宋归国,把茶台子、茶道具一式带到崇福寺"的记述。

直到日本丰臣秀吉时代(公元1536~1598年,相当于我国明朝中后期)千利休成为日本茶道高僧后,才高高举起了“茶道”这面旗帜,并总结出茶道四规:“和、敬、清、寂”,显然这个基本理论是受到了中国茶道精髓的影响而形成的,其主要的仪程框架规范仍源于中国。

中国的茶道出现很早,但遗憾的是中国虽然很早提出了“茶道”的概念,也在该领域中不断实践探索,却没有能够旗帜鲜明地以“茶道”的名义来发展这项事业,也没有规范出具有传统意义的茶道礼仪。中国的茶道可以说是重精神而轻形式。有学者认为必要的仪式对“茶道”的旗帜来说是较为重要的,没有仪式光自称有“茶道”,虽然也不能说不可以,搞得有茶就可以称道,那似乎就泛化了,最终也“道可道,非常道”了。

泡茶本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简单得来只要两个动作就可以了:放茶叶、倒水。但是在茶道中,那一套仪式又过于复杂或是过于讲究了,一般的老百姓肯定不会把日常的这件小事搞得如此复杂。

事实上中国茶道并没有仅仅满足于以茶修身养性的发明和仪式的规范,而是更加大胆地去探索茶饮对人类健康的真谛,创造性地将茶与中药等多种天然原料有机地结合,使茶饮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得以大大地增强,并使之获得了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就是中国茶道最具实际价值的方面,也是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重视和喜爱的魅力所在。[2]

唐代的饮茶方式和唐代的茶汤与我们今天的概念完全不同。唐代饮茶,是将茶饼切碎碾成粉末,过“罗” (“罗”,就是筛子。“茶罗”是一种专门用来筛茶粉的茶具)后加入沸水中煮成糊状,同时还要往里加盐、葱、姜、桔皮、薄荷等,类似于一种可怕的“胡辣汤”。也难怪这种彻底怪味、想象起来都让人觉得不堪下咽的“茶汤”能提神,能让人喝了不打瞌睡。[3]

唐代的茶道向后世流传,在经历了元朝统治的一百年后彻底在中国的土地上湮灭。反倒是日本茶道中保留了一部分唐代茶道的内容。元代兴起的茶叶泡水一直传到了今天,但这里已经没有了“道”的成分。今日盛行于中国的所谓“茶道”、“茶文化”,所谓“‘勤和简静’的茶道思想”,以及诸多扭捏姿态,全是近三十年来好事者向壁捏造故弄玄虚的胡扯。所谓“茶文化的研究”,自然更是瞎掰居多。还有更荒诞的所谓沤了若干年的一个普洱茶饼子价渝百万的宣传,则简直形同欺诈。这正是所谓器之不存,道亦不复。[3]

所以,尽管“茶道”这个词从唐代至今已使用了一千多年,但至今在《新华词典》、《辞海》、《词源》等工具书中均无此词条。

茶道属于东方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在于东方文化往往没有一个科学的、准确的定义,而要靠个人凭借自己的悟性去贴近它、理解它。早在我国唐代就有了“茶道”这个词,例如,《封氏闻见记》中:“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唐代刘贞亮在《饮茶十德》中也明确提出:“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文学家王心鉴《咏茶叶》 诗中说:千挑万选白云间,铜锅焙炒柴火煎。泥壶醇香增诗趣,瓷瓯碧翠泯忧欢。老聃悟道养雅志,元亮清谈祛俗喧。不经涅槃渡心劫,怎保本源一片鲜。

茶道通过品茶活动来表现一定的礼节、人品、意境、美学观点和精神思想的一种行为艺术。它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同时配以情绪等条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被称为美学宗教,以和、敬、清、寂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则是继承唐宋遗风。

深入挖掘中国文化内涵,深入研究探索中国文化的复兴。茶文化既属中国文化范畴,即为以礼规范在品茶的各个细节,讲究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和饮者的修养、情绪等共同形成的一种意境之美。

茶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内涵一种具体表现,谈茶文化必须结合中国汉文化而论之。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的文化内涵礼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然而,世界上的茶树原产地并不是只有中国一个,在世界上的其它国家也发现原生的自然茶树。但是,世界公认,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有着卓越的贡献,这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把它发展形成为中国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并且逐步地传播到中国的周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

秦汉以前 [4] 巴蜀是中国茶业的摇篮

顾炎武曾道:“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认为饮茶是秦统一巴蜀之后才开始传播开来,肯定了中国和世界的茶叶文化,最初是在巴蜀发展起来的。这一说法,现已被绝大多数学者认同。

巴蜀产茶,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或更早,巴蜀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茶区,并以茶为贡品。

关于巴蜀茶业在中国早期茶业史上的突出地位,直到西汉成帝时王褒的《童约》,才始见诸记载,内有“烹荼尽具”及“武阳买茶”两句。前者反映成都一带,西汉时不仅饮茶成风,而且出现了专门用具﹔从后一句可以看出,茶叶已经商品化,出现了如“武阳”一类的茶叶市场。西汉时,成都不但已形成为中国茶叶的一个消费中心,由后来的文献记载看,很可能也已形成了最早的茶叶集散中心。不仅仅是在秦之前,秦汉乃至西晋,巴蜀仍是中国茶叶生产和技术的重要中心。

三国两晋  长江中游成为茶业发展壮大

秦汉时期,茶业随巴蜀与各地经济文化而传播。首先向东部、南部传播,如湖南茶陵的命名,就是一个佐证。茶陵是西汉时设的一个县,以其地出茶而名。茶陵邻近江西、广东边界,表明西汉时期茶的生产已经传到了湘、粤、赣毗邻地区。三国、西晋阶段,随荆楚茶业和茶叶文化在全国传播的日益发展,也由于地理上的有利条件和较好的经济文化水平,长江中游或华中地区,在中国茶文化传播上的地位,逐渐取代巴蜀而明显重要起来。

三国时,孙吴据有东南半壁江山,这一地区,也是这时中国茶业传播和发展的主要区域。此时,南方栽种茶树的规模和范围有很大的发展,而茶的饮用,也流传到了北方高门豪族。西晋时长江中游茶业的发展,还可从西晋时期《荆州土记》得到佐证。其载曰“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说明荆汉地区茶业的明显发展,巴蜀独冠全国的优势,似已不复存在。

南渡西晋之后,北方豪门过江侨居,建康(南京)成为中国南方的中心。这一时期,由于上层社会崇茶之风盛行,使得南方尤其是江东饮茶和茶叶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中国茶业向东南推进。这一时期,中国东南植茶,由浙西进而扩展到了现今温州、宁波沿海一线。不仅如此,如《桐君录》所载,「西阳、武昌、晋陵皆出好茗」,晋陵即常州,其茶出宜兴。表明东晋和南朝时,长江下游宜兴一带的茶业,也著名起来。三国两晋之后,茶业重心东移的趋势,更加明显化了。

唐代  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茶叶生产和技术中心

六朝以前,茶在南方的生产和饮用,已有一定发展,但北方饮者还不多。及至唐朝中后期,如《膳夫经手录》所载「今关西、山东,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中原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都嗜茶成俗,于是南方茶的生产,随之空前蓬勃发展了起来。尤其是与北方交通便利的江南、淮南茶区,茶的生产更是得到了格外发展。唐代中叶后,长江中下游茶区,不仅茶产量大幅度提高,就是制茶技术,也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湖州紫笋和常州阳羡茶成为了贡茶就是集中体现。茶叶生产和技术的中心,已经转移到了长江中游和下游,江南茶叶生产,集一时之盛。当时史料记载,安徽祁门周围,千里之内,各地种茶,山无遗土,业于茶者十之七八。同时由于贡茶设置在江南,大大促进了江南制茶技术的提高,也带动了全国各茶区的生产和发展。由《茶经》和唐代其它文献记载来看,这时期茶叶产区已遍及今之四川、陕西、湖北、云南、广西、贵州、湖南、广东、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河南等十四个省区,几乎达到了与中国近代茶区约略相当的局面。

宋代  茶业重心由东向南移

从五代和宋朝初年起,全国气候由暖转寒,致使中国南方南部的茶业,较北部更加迅速发展了起来,并逐渐取代长江中下游茶区,成为茶业的重心。主要表现在贡茶从顾渚紫笋改为福建建安茶,唐时还不曾形成气候的闵南和岭南一带的茶业,明显地活跃和发展起来。

宋朝茶业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的变化,长江一带早春气温较低,茶树发芽推迟,不能保证茶叶在清明前贡到京都。福建气候较暖,如欧阳修所说「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作为贡茶,建安茶的采制,必然精益求精,名声也愈来愈大,成为中国团茶、饼茶制作的主要技术中心,带动了闵南、岭南茶区的崛起和发展。由此可见,到了宋代,茶已传播到全国各地。宋朝的茶区,基本上已与现代茶区范围相符,明清以后,茶区基本稳定,

日本茶道文化的发展

日本茶道受到中国茶道的影响,日本茶道的历史 文化 发展状况了解吗?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日本茶道文化的发展,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日本的茶道精神

  学术界对日本茶道精神的解释主要使用三个概念:(一)和敬清寂;(二)一期一会;(三)独坐观念。这些概念与禅的思想是相联系的。

  在日本茶道中, 饮茶 被视为是参究佛法、修行得道的艺术活动。日本茶号称是日本文化的代表和结晶。茶道四谛——“和、敬、清、寂”是茶道的规范和法则,是日本茶道精神最主要的思想理念。

  “一期一会”一词出自江户末期最大的茶人井伊弼所著茶论《茶汤一会集》。井伊说:追其本源,茶事之会,为一期一会,即使同主、同客可反复多次举行茶事,也不能再现此时此刻之事。每次茶事之会,实为我一生一度之会。由此,主人要千方百计,尽深情实意,不能有半点疏忽。客人也须以此世再不能相逢之情赴会,热心领受主人的每一个细小的匠心,以诚相交。

  “独坐观念”一语也出自井伊弼的《茶汤一会集》。面对茶壶一只,独坐茶室,回味此日茶事,静思此时此日再不会重演,此刻茶人的心里不禁泛起一阵茫然之情,又用起一股充实感。茶人此时的心境可称为“主体的无”。

  日本茶道流派较多,各个流派的做法又有所不同,尽管如此,他们的基本精神仍是一致的,也就是“一期一会”的精神。一期一会为日本茶道用语,一期即人的一生,一会即仅有一次。一期一会强调要将一碗茶当做一生的唯一、最后一碗茶,要怀着感激的心态品味香茶,故在整个日本茶道礼仪中,鞠躬礼贯穿始终。

  日本茶道历史

  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早在唐代时便有“茶道”这个词。随着中国茶的对外传播,茶道随之传到国外,与当地的风土人情相融合,开出了茶道中的朵朵奇葩。

  9世纪时,日本僧人前往中国求学取经,将佛教传入日本,同时也使饮茶在日本普及开来。15世纪中后期,日本茶道的开山之祖田珠光开创了禅与茶相结合的、力求简洁的草庵茶风。后来他又将使日本茶事活动从娱乐互动的领域拓展到了艺术、哲学、宗教的领域,获得 “道”的地位,正式开创了日本茶道。

  1586年,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被任命为茶道高僧,他还原了茶道淡泊寻常的本来面目,使茶道从物质因素的束缚中挣脱了出来。明治维新之后,茶道有所衰落,直至二战之后,随着日本经济的复苏和发展,茶道才开始兴盛和流传。

  日本茶道与中国茶道大小异

  茶道由品茶演绎而来,品茶有如品味人生的过程,品位不同的茶有如品位不同的人生。她带给你幸福、高贵、陶醉,让你感受苦涩、卑微、风雨。令你沉思、明白责任、懂得包容。

  人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动物,虽然可能是无限的,但实际需求仍然是有限度的。日本元禄时代的茶书《南方录》中,立花实山阐述千利休所追求的日本茶道的理想形式时说:“小草庵的茶之汤,首先要依佛法修行得道为根本。追求豪华房宅、美味食品,乃俗世之举。屋,能遮雨;食,能解饥,足矣,此乃佛之教诲,茶之汤之本意也。

  汲水、取柴、烧水、点茶,供佛,施人,亦自饮;立花,焚香,此等行为皆为践行佛祖之举止也。”

  《南方录》开篇这段对日本茶道真谛的阐释文字,非常精当地概括出了日本茶道的最大特色,即它是基于对人的、对作为人的最低需求进行深刻反省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文化,它不仅恰到好处地满足了修习者的生物性需求,同时还得体地满足了修习者的社会性需求,并且亦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修习者的情感需求。日本茶道的这一特色,就集中体现在其主要的修行内容--“茶事”上面。

  “茶事”概说

  学习日本茶道,其基本程序是先学习行礼、寒暄的 方法 ,接下来是学习每一个茶道具的操作方法及其相关知识,然后是由浅入深地学习各种点炭、点茶的方法及其相关知识。这些分步修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完成一次理想的“茶事”。那么,什么样的“茶事”,才是茶人理想中的“茶事”呢?

  在具体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对“茶事”一词的含意,进行简单地整理和界定。由于日语的表记本身受中国汉字的影响很大,所以日语中使用的许多汉字与我们中国的现行汉字不但字形一样,而且在字意上也一样或者很相近。但是,我们切不可因此就望文生义,想当然地把日语中的汉字词等同于汉语来理解,如对待“茶事”和“茶会”这两个词就要格外注意这一点。

  在汉语中,自古以来,“茶事”一词很少用来表达“吃茶”的含义,它大多是用来表示茶的 种植 、采摘、制作、销售等茶业方面的事情;只有“茶会”这个词才是专门用来表达吃茶含义的词,但需特别注意的是,汉语的“茶会”也只有吃茶的含义,并没有特意将吃茶礼仪与 饮食礼仪 合并而行之意。

  与之相对,日语中的“茶事”与“茶会”则不同,它们都有吃茶之意。而且,在16世纪之前,“茶事”与“茶会”的含义区分不是很明确。例如,在《看闻御记》中,到处可见“茶事”与“茶会”的记录,细考其含义,基本都是指“斗茶”游戏之会而言的。对于《看闻御记》的记录者--后崇光院贞成亲王而言,斗茶游戏可谓是他及其周边的王公贵族们最为喜欢的游戏方法之一。这些王公贵族及其属下们每次举行这样的斗茶游戏时,都要预先决定一个“御头”(即负责人)并且大家轮流坐庄。一般情况下,“御头”要负责准备赌品,有时也会由参会者“赌品各持参”(《看闻御记》嘉吉三年正月二十四日条等)。赌品的内容也是各色各样,“有茶会,赌品为三色绵、圆镜一面、扇子一把、厚纸一束”(《经觉私要钞》宽正三年正月四日条等)。而且,“茶前一献”,即每次举行斗茶游戏前还要先喝上一杯酒,然后才开始斗茶。胜者各取所赢之物,赌品如有剩余,则用掷色子的方式来进行分配。“茶了酒宴催兴”,斗茶结束后往往还会尽情地大吃大喝一顿,大有一种小赌怡情的感觉。不过,有时这种斗茶游戏会连日进行,甚至会“朝行藏庵顺茶事……晚又茶事”夜以继日地斗茶(《看闻御记》永享七年七月十九日至二十三日条等),这就有点儿难以用“小赌”名之,大概该称之为“豪赌”了吧。

  但是,大体上自16世纪中后期开始,随着日本茶道的形成和发展,文献中逐渐趋向于用“茶会”来称呼一般意义的饮茶,而将“茶事”限定为日本茶道的专用语。那么,二者的区别何在呢?“所谓茶事,即通过点一碗浓茶,总括主客交流的所有要素,综合所有的文化,创造出新的美,时而作为一种社交活动来进行,时而作为一种庄严的仪礼来举办,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千宗室:《正午之茶事》“序言”,淡交社1985年)。简言之,“茶事”,就是食礼与茶礼的精美结合,即“茶事”不单包含饮茶,还伴有怀石料理的应酬,茶事的参加人数最多在5人左右,其更加重视和追求精神层面的内容;而“茶会”则多指单纯的饮茶,不伴有怀石料理的应酬,参加人数少可几十、数百,多可达几千,其重视的更多的是饮茶的社交性。在现代日本,有时举办茶会时,也会采取与“茶事”极为近似的形式,即分设“茶席”和“点心”席,在“茶席”专门喝茶,在“点心”席主人为客人提供一点儿简单的饭菜,简单得有时甚至就是一份盒饭或者一小碗荞面条,根本谈不上礼仪上的应酬。所以,我们在谈到日本茶道时,将其主要的修行内容“茶事”翻译成“茶会”是不够准确的,中文文献中对日本茶道的专业用语“茶事”的处理,直取其形意而不做翻译的做法,源自清人黄遵宪,笔者亦赞同其做法。

  日本茶道举办的茶事,种类很多,根据举办茶事的主题来进行分类的话,则既有以赏雪、月、花为主题的季节性茶事,也有庆祝某人新婚或逝世几周年之类的茶事等;若根据茶事具体举办的时间来分,则又可分为“拂晓茶事、早晨茶事、正午茶事、晚间茶事、临时茶事”这样五种。

  举办茶事时,主人在决定了茶事的主题、时间、地点以后,一般要充分考虑到客人回复的时间,大约在举办茶事的一到两个星期以前,正式向客人发出请帖,请帖里要注明茶事的时间、地点以及所邀请的客人。在现代社会,由于通讯手段愈来愈发达,亲密朋友间往往也会通过传真、电话来发出邀请,但在一般情况下,如举办正午茶事,主人都会用毛笔亲自书写请帖,函寄相邀。客人收到请帖以后,如果决定参加茶事,就要在举办茶事的两三天前给主人答复,并且要在正式举办茶事的前一天,去向主人当面致谢,这被称为“前礼”,而且在茶事结束的第二天,客人还要再一次到主人家,向举办茶事的主人表示感谢,这被称为“后礼”。

  茶事是“用餐仪礼”与“饮茶仪礼”的一种组合。一次正规的茶事,一般是由“前席(初座)”、“席间休息(日语称之为‘中立’)”、“后席(后座)”这样三部分构成。客人按约定的时间由茶庭进入茶室,先是主客的礼仪性寒暄,随后是点炭(初炭)、为客人献上怀石料理、茶点心。客人用完怀石料理、点心后退席至茶庭中小憩,此即所谓的“中立”。客人席间休息时,主人则要迅速重新整理和装饰茶室,一切准备停当后,按着约定好的击打方法敲铜锣以通知客人再次入席。这席间休息后的茶席即所谓的“后席”。“后席”的主要内容是点浓茶、点炭(后炭)、上茶点心、点薄茶、主客互致感谢辞别之礼。

  “一汁三菜”的怀石

  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因为人是动物,所以人也自然有着与动物一样的维持个体延续之需求,即“生物性需求”或“生理要求”。“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饮食”则是人的最基本的生物性需求。日本茶道的特色之一就在于,“茶事”将饮茶礼仪与用餐礼仪合而为一,首先满足了人的最基本的生物性需求。

  前席进餐→席间休息→后席吃茶,这种茶事的形式,大约是在日本天文年间(1532-1555)形成的(筒井hóng一:《怀石之研究》,淡交社2002年版,第56-57页)。日本茶道成立初期的茶事料理,是对本膳料理的一种简化。日本室町时代的正式料理--本膳料理,也被称作是七五三料理,一般是在摆放一个食案(一之膳),在其两侧摆两个食案(二之膳、三之膳),再多的时候还会在对面摆出四之膳至七之膳,而且一般在每个膳里各要摆放上七种、五种、三种点心。“绍鸥的时候,直到十年前,大家还会不吝金银准备二之膳、三之膳”(《山上宗二记》)。由此可见,茶事的料理虽然没有本膳料理那么正式,但在茶事成立初期也是相当讲究的。而且,由于过度追求满足客人的口福,如元龟3年(1572)的《乌鼠集四卷书》所述:“准备料理时的要点是,给山区的客人准备海河之物,给海滨之人准备山野之物。依此类推,给居住北方的人准备南国食物”,结果导致茶人将能否给客人献上珍奇物品看得很重要,茶事料理中的猎奇想法非常严重。

  但是,随着茶人对茶事的精神层面追求的加强,促动了茶人对作为日本茶道的料理的反省和深思,因而使带有二之膳、三之膳的茶事料理逐渐遭受到了被排斥的命运,于是才有了“怀石”料理的问世。《南方录》“墨引”卷中的“应在适当时候添炭,然后奉上怀石”,这大概是茶书中把茶事料理称作“怀石”的首次记录。

  那么,为什么要使用“怀石”一词呢?“怀石在禅林亦称作药石,僧人将温暖的石头抱在怀中抵挡饥饿感,因此有了‘怀石’的名称。禅林所谓的小食、夜食等,与药石和点心意同,吃得都十分简单清淡。‘怀石’是非常适合称呼草庵茶料理的文字,颇具有chà意并且非常有意趣”(《吃茶南方录坤》)。也就是说,茶人将日本茶道的茶事料理命名“怀石”,是受了佛教禅宗的影响,是茶人为了追求“chà”的意境和体现“chà”的精神而特意选定的名称。“小草庵的茶之汤,首先要依佛法修行得道为根本。追求豪华房宅、美味食品,乃俗世之举。屋,能遮雨;食,能解饥,足矣,此乃佛之教诲,茶之汤之本意也。”(《南方录》)“怀石”之意,可以说恰好顺合了日本茶道之本意。“怀石”这一重视日本茶道精神意义的表记,是在天明7年(1787)以后才得到了统一,并固定下来(筒井hóng一:《怀石之研究》,第92-95页)。

  理想的怀石料理,一般由“一汁三菜”构成。所谓一汁三菜,就是一种酱汤和一小碟生鱼丝、炖煮菜蔬、烧烤菜蔬。“草庵的料理,汁一,菜二或三,酒也要少些。过分费心思预备丰盛的料理是不适合chà茶室的(《南方录》)。”以《南方录》为首的茶书,都一致认为是千利休改革了以往的茶事料理,并吸收了禅院精进料理做法,才创立了一汁三菜的怀石。“利休在举办茶会时,料理超过三菜的极为稀少。”(《给宗甫公古织的疑问书》);“从前招待贵人是二汁三菜,但自利休改正后,即使是贵人也是仅用一汁三菜或一汁两菜,chà者一汁一菜。”(《茶道古典全集》第3卷,第438页)在chà茶形成的过程中,也唯有千利休是彻底遵照其师武野绍鸥“无论是何等珍奇客人也不可超过一汁三菜”的要求来做的。即使是对现世最大的当权者,只要是草庵的茶事,茶席里的料理也必须符合chà茶的精神趣向。(筒井hóng一:“会席料理”,载《京料理的历史》,柴田书店1979年)

  在对日本茶道的礼仪做法尚没有家元制度下这么容易统一的时代,关于“怀石”的形成,将其归功于某个个人是否妥当,或许还有值得商榷之处,历史如何,也还有待于历史学家们今后的努力。总之,从一味追求饱口福的“会席”、“会膳”,到“食,能解饥,足矣”这一契合日本茶道之本意的“怀石”的诞生,可以说实现了茶人从生物性需求向社会性需求、情感性需求的飞跃,也将日本茶道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精神层面。“怀石”不仅满足了茶人要“吃饭”这一生物性需求,而且因其是为宴请招待客人而制作的饭菜,自然也免不了要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性作用。按照日本茶道的礼法,在进食“怀石”的前席,一般壁龛上都会挂着一幅昭示着茶事主题的禅僧墨宝,主客间基于此进行“怀石”的应酬,虽不像在禅堂进餐那样要很庄重地合掌唱诵“食事五观文”,但彼此在同一主题下,共享一期一会的时空,可以说,这不仅满足了彼此交往的社会性需求,同时也实现了彼此间情感的互动,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彼此的情感需求。

请问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中国的唐代是近五千年中气温最为温暖的一个时期,所以,茶树的栽培北限可以扩展到海州(今江苏连云港)一带。但是,到了宋代,气温要比唐代低2-3℃,因此,南方的茶叶生产优势就更加突出了。宋朝茶业的发展着重反映在福建茶业的崛起,茶类生产的演变。宋元茶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与茶叶生产的关系非常密切,而且,更具有自己的时代特色。

1、宋代茶业的发展

⑴茶业重心南移

宋代贡焙从顾渚改为建安,主要是为保证清明前能送到京城,以赶上皇室的清明郊祭并赐享国戚近臣,而宜兴、长兴的茶树因气温较低而发芽推迟,很难保证在清明前贡到汴京。欧阳修有诗句说"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正说明建茶萌发时间很早。

建茶作为贡物,最早是从五代闽和南唐时开始的,而且很有地方特色。根据吴任臣《十国春秋.闽康宗本纪》中记载:通文二年(公元937年,"国人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命建州制的乳茶,号曰京挺腊茶之贡。……始罢阳羡茶。"因而可以说,贡焙南迁,宋朝罢顾渚紫笋改贡建安、腊面茶,是宋朝沿承南唐的旧制,是一个历史过程。

随着贡焙的南迁,闽南和岭南一带的茶叶生产明显发展了起来。《太平寰宇记》中对南方产茶的记载要比唐朝详细和丰富。其"江南东道"一节中记载:"福州土产茶,南剑州土产茶,有六般白乳、金字、蜡面、骨子、山挺、银字;建州土产茶,……出茶"。

这些记载,比陆羽《茶经》中有关南国产茶的资料要详细得多。这正反映了由于气候转寒,促使南部的茶业,较北部更加迅速地发展了起来。

⑵茶类的演变

宋元茶叶生产发展中的一个特点,是由团饼为主趋向于以片茶、散茶的为主。北宋前期,茶叶生产主要是以团茶、饼茶为主,这是属于紧压茶类,特别是在北苑贡茶中,这类团饼茶的制作技术和技巧,日趋精湛,不断创新,无论是在外形和内质上,都达到了团饼茶 的最高峰。

由于宫廷用茶要求,煮茶方式和品饮方式与民间乡饮有很大的不同之处,所以团饼茶在作为宫廷之用时,有其独特的价值。但是,团饼茶的制作工艺和煮饮方式都比较繁琐,对于一般的普通饮用者来说,则多有不适合的地方。他们总是希望价值低廉且煮饮方便。于是,在过去团饼茶工艺的基础上,就出现了蒸而不碎,碎而不折的蒸青和蒸青末茶。

宋朝时,对那些团状、饼状的紧压茶常称之为"片茶",而对那些散状的茶叶,当时又称为"草茶",或"散茶"。

到元代,散茶明显超过团饼茶,成为主要的生产茶类,元代中期的《王祯农书》中,记载当时的茶叶有"茗茶"、"末茶"和"腊茶"三种。"茗茶"就是有的史籍中所说的芽茶或叶茶;"末茶"是把散茶碾成碎末的产品,而"腊茶"则是腊面茶的简称,就是团饼茶。"腊茶"在元代"惟充贡茶,民间罕之"。所以说,在元朝,至少在元朝中期以前,由《王祯农书》记述的实际情况来看,除贡茶仍采用紧压茶之外,我国大多数地区和大多数民族中,一般只采制和饮用叶茶或末茶。

到了元末明初,"民间止用江西末茶,各处叶茶"(叶子奇《草木子》。宋元时期的茶类中,团饼代表着一种传统工艺的产品,而散茶则是一种新兴的产品。散茶的技术在民间也发展得很快,它与团饼茶的工艺技术,其实是并行而存在,并行而发展的。在北宋团饼茶生产占统治地位时,散茶的生产和技术仍然取得了明显的发展。

宋元茶类的改制,是顺应多数茶叶消费者,为简化制茶,减少烹饮过程需要的一种自然的发展结果。宋元时期的茶类转型,为后来转入明清的散茶大生产,进而走向近代发展之路,奠定了技术基础。

2、宋代茶文化的发展

宋代茶叶文化在唐代茶文化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深化,并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品位,宋代茶文化与唐代茶文化一起,共同构成了茶文化史上的一段灿烂篇章。

⑴茶学的深入

宋代茶学与唐代茶学相比,在深度上多有建树。由于茶业的南移,贡茶以建安北苑为最,所以不少的茶学研究者在研究重心上也倾向于建茶,特别是对北苑贡茶的研究,既深且精,在学术专题上形成了强烈的时代和地域色彩。这些研究以著作的形式流传下来后,为当今宋代茶史、茶文化的研究,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在宋代茶叶著作中,比较著名的有叶清臣的《述煮茶小品》、蔡襄的《茶录》、宋子安的东溪试茶录》、沈括的《本朝茶法》、赵佶的《大观茶论》等。

在宋代茶学作者中,有作为一国之主的宋徽宗赵佶,有朝廷大臣和文学家丁谓、蔡襄,有著名的自然科学家沈括,更有乡儒、进士,乃至至今都不知其真实姓名的隐士"审安老人"。从这些作者的身份来看,宋代茶学研究的人才和研究层次都很丰富。在研究内容上包括茶叶产地的比较、烹茶技艺、茶叶型制、原料与成茶的关系、饮茶器具、斗茶过程及欣赏、茶叶质量检评、北苑贡茶名实等等。

宋代茶学由于比较专注于建茶,所以在深度上,系统性上与唐代相比都有新的发展。

⑵宫廷皇室的大力倡导

宋代茶文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宫廷皇室的影响。无论其文化特色,或是文化形式,都或多或少地带上了一种贵族色彩。于此同时,茶文化在高雅的范畴内,得到了更为丰满的发展。宫廷皇室的大力倡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封建礼制对贡茶的精益求精,进而引发出各种饮茶用茶方式。宋代贡茶自蔡襄任福建转运使后,通过精工改制后,在形式和品质上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号称"小龙团饼茶"。欧阳修称这种茶"其价值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宋仁宗最推荐这种小龙团,珍惜备加,即使是宰相近臣,也不随便赐赠,只有每年在南郊大礼祭天地时,中枢密院各四位大臣才有幸共同分到一团,而这些大臣往往自己舍不得品饮,专门用来孝敬父母或转赠好友。这种茶在赐赠大臣前,先由宫女用金箔剪成龙凤、花草图案贴在上面,称为"绣茶"。

⑶各种茶饮方式活动的兴盛

宋代是历史上茶饮活动最活跃的时代。在以贡茶一路衍生出来的有"绣茶"、"斗茶";作为文人自娱自乐的有"分茶";作为民间的茶楼、饭馆中的饮茶方式更是丰富多彩。

宋代民间饮茶最典型的是在南宋时期的临安(今杭州)。南宋建都临安之时,由于南北饮茶文化的交流融合,以此为中心的茶馆文化崭露头角。现在的茶馆在南宋时被称为茶肆。据吴自牧《梦粱录》卷16中记载,临安(今杭州)茶肆在格调上模仿汴京城中的茶酒肆布置,茶肆张挂名人书画、陈列花架、插上四季鲜花。一年四季"卖奇茶异汤,冬月卖七宝擂茶、馓子、葱茶……",到晚上,还推出流动的车铺,作应游客的点茶之需。当时的临安城,茶饮买卖昼夜不绝,即使是隆冬大雪,三更之后也还有人来提瓶卖茶。

杭城茶肆分成很多层次,以适应不同的消费者,一般作为饮茶之所的茶楼茶店,顾客中"多有富室子弟,诸司下直等人会聚,习学乐器,上教曲赚之类"。当时称此为"挂牌儿"。有的茶肆,"本非以茶点茶汤为业,但将此为由,多觅茶金耳"。时称"人情茶肆",有的"专是五好打聚处,亦有诸行借工卖会人会聚行老",时称"市买"。再有一些茶肆,专门是士大夫期朋会友的约会场所,著名的如"蹴球茶坊"、"蒋检阅茶肆"等。还有一种称为"花茶坊"的茶楼,楼上专门安置妓女诱客,这些茶肆名为茶坊,实为场所。

"绣茶"的艺术是宫廷内的秘玩。据南宋周密的《乾淳风时记》中记载,在每年仲春上旬,北苑所贡的第一纲茶就列到了宫中,这种茶的包装很精美,共有百夸,都是用雀舌水芽所造。据说一只可冲泡几盏。大概是太珍贵的缘故,一般舍不得饮用,于是一种只供观赏的玩茶艺术就产生了。这种绣茶方法,据周密记载为:"禁中大庆会,则用大镀金,以五色韵果簇�龙凤,谓之绣茶,不过悦目。亦有专其工者,外人罕见"。

另一种称为"漏影春"的玩茶艺术,是先观赏,后品尝。"漏影春"的玩法大约出现于五代或唐末,到宋代时,已作为一种较为时髦的茶饮方式。宋代陶谷《清异录》中,比较详细地记录了这种做法:"漏影春法,用镂纸贴盏,糁茶而去纸,伪为花身。别以荔肉为叶,松实,鸭脚之类珍物为蕊,沸汤点搅"。绣茶"和"漏影春"是以干茶为主的造型艺术,相对于此,"斗茶"和"分茶"则是一种茶叶冲泡艺术。

"斗茶"是一种茶叶品质的相互比较方法,有着极强的功利性,它最早是应用于贡茶的选送和市场价格品位的竞争。一个"斗"字,已经概括了这种活动的激烈程度,因而"斗茶"也被称为"茗战"。

如果说"斗茶"有浓厚的功利色彩的话,那么"分茶"就有一种淡雅的文人气息。"分茶"亦称"茶百戏"、"汤戏"。善于分茶之人,可以利用茶碗中的水脉,创造许多善于变化的书画来,从这些碗中图案里,观赏者和创作者能得到许多美的享受。

3、元代的茶饮和茶文化

南宋时期,中国茶业和茶文化继续蓬勃发展,但与此同时的北方金人统治区域中,却相对冷落。

元代统治者虽非汉族,在统一过程中也有不少伤农行为,但于此同时也推行过一些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措施。如由元代官府编印《农桑辑要》等等。在元朝出版的别二部书《农书》和《农桑撮要》中,把茶树栽培和茶叶制造作为重要内容来介绍。这表明元朝统治者对茶业还是支持和倡导的。

元代茶饮中,除了民间的散茶继续发展,贡茶仍然延用团饼之外,在烹煮和调料方面有了新的方式产生,这是蒙古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汉族人民的生活方式相互影。在茶叶饮用时,特别是在朝廷的日常饮用中,茶叶添加辅料,似乎已经相当的普遍。元代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集中地记述了当时的各种茶饮。

与加料茶饮相比,汉族文人们的清饮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饮茶方式上他们也与蒙古人有很大的差别,他们仍然钟情于茶的本色本味,钟情于古鼎清泉,钟情于幽雅的环境。

如赵孟頫虽仕官元朝,但他画的《斗茶图》中仍然是一派宋朝时的景象。他的许多诗句也毫无"酪味",依然一派清新:

"夜深万籁寂无闻,晓看平阶展素菌。茗碗纵寒终有韵,梅花虽冷自知春……"

元代的文人们,特别是由宋入元的汉族文人,在茶文化的发展历程中,仍然具有突出的贡献。追求清饮,不仅是汉族文人的特色,而且不少蒙族文人也相当热衷于此道,特别是耶律楚材,他有诗一首,十分明白地唱出了自己的饮茶审美观:"积年不啜建溪茶,心窍黄尘塞五车。碧玉瓯中思雪浪,黄金碾畔忆雷芽。卢仝七碗诗难得,谂老三瓯梦亦赊。敢乞君侯分数饼,暂教清兴绕烟霞。

标签: 阶段 茶膳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dongkepu.com/zonghezhishi/5jz7g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