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懂科普 >

综合知识

> 于字楷书怎么写

于字楷书怎么写

1. 巧字楷书怎么写好看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

于字楷书怎么写

《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这种汉字字体端正,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字体分类

1~3厘米的为小楷(小字),5厘米以上的为大楷(大字),之间的为中楷。但这仅仅是笼统的分法,实际上,现实生活里很少出现过小于1厘米的小字和大到1.8米的大字。

小楷

小楷,顾名思义,是楷书之小者,创始于三国魏时的钟繇。他原是位隶书最杰出的权威大家,所作楷书的笔意,亦脱胎于汉隶,笔势恍如飞鸿戏海,极生动之致。惟结体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仍存隶分的遗意,然已备尽楷法,实为正书之祖。到了东晋王羲之,将小楷书法更加以悉心钻研,使之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亦奠立了中国小楷书法优美的欣赏标准。

大楷

一般情况下,人们把一寸以上、数寸以下见方的真书称为大楷。较此更大的真书大字被称为“榜书”、“擘窠书”。根据历代书法家积累的经验,学习书法应先写大楷,作基本练习。掌握好大楷的点画、结构、布白,做到点画准确精到,结构疏密得当,则退而写小楷可

做到结体宽绰开张,点画规矩清楚;进而学榜书则能结密无间而气魄宏阔,不致涣散无神。

学习方法

中楷比较适合作大字要如小字,而作小字要如大字。(陈槱《负暄野录》)

楷书临习章法

其一,整齐一律。

其二,多样统一。

钢笔书法

楷书是汉字的主要书体。楷,是楷模,就是标准字体。钢笔楷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讲究用笔

笔画分明

结构方整

2. 楷书的杨字怎么写

杨字的楷书写法2113如下图:

读音: yáng

部首:木

外笔画:3

总笔画:7

郑码:fyod

五笔86:SNRT

五笔98:SNRT

仓颉:DNSH

笔顺编号:1234533

四角号码:47927

汉字5261首尾分解:木扬音

汉字部件分解:木扬音

笔顺读写:横、竖、撇、点、横折折折钩、撇、撇

释义:

1.从木从昜。“昜”意为“播散”。“杨”表示“子实带毛”,可以乘风远播的一种树木”。本义4102:一种子实可以乘风远播的树木。

2.杨柳科杨属植物的泛称。

3.落叶1653乔木,叶互生,卵形或披针形,柔荑花序,种类很内多。又如:白杨,赤杨。

4.姓。

扩展资料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山杨[shān yáng]

杨柳科。落叶乔木。叶近圆形。早春先叶开花,花序长条状下垂,花药红色。分布于 东北 及 黄河 中下游地区。

2.蒲杨[pú yáng]

蒲柳。

3.枫杨[fēng yáng]

落叶乔木,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坚果两侧有翘起的翅,木质轻软。种子可榨油。也叫柜(jǔ)容柳。

4.青杨[qīng yáng]

是中国北方的习见树种。

5.杨花[yáng huā]

指柳絮。

6.杨遂[yáng suì]

出生地不详。

3. 楷书的奕字怎么写

楷书的奕字写法如下:

奕:[ yì ]

基本解释

1、光明 :“奕奕”

2、累,重 :““奕世载德,不忝前人。”(意思:积累了世世代代的德行,无愧于祖先。)

3、大 :“息金消石,往小来奕。”(意思:事物间相生相克,相反相成之理。)

相关词汇:

奕奕、霍奕、焜奕、奕棋、悠奕、蒲奕 、赫奕、奕禩 、焕奕、博奕等。

扩展资料:

笔画顺序:

说文解字:

奕形声。字形采用“大”做边旁,“亦”也作声旁。本义:大。通"弈",下棋,闲习。

相关词汇解释:

1、奕致[yì zhì]

方言。标致。

2、奕丽[yì lì]

一种草本植物。

3、英奕[yīng yì]

容貌俊美而有神采。

4、奕世[yì shì]

累世,代代。

5、奕棋[yì qí]

弈棋,是一个汉语词汇,古代多指下围棋。

4. 楷书的郑字怎么写

郑字的楷书写法如下图:

拼音:zhèng

部首:阝

笔画:8

繁体:郑

五笔:UDBH

释义:

1.(形声。从邑,奠声。从邑,与地名、邦域有关。本义:周代诸侯国名,姬姓)。

2.同本义。

3.周西都畿内地。周宣王封季弟友(桓公)于此。在今陕西华县境。其后犬戎杀周幽王,桓公死之,其子武公与晋文侯定平王于东都,武公迁居东都畿内,都新郑,即春秋之郑国。战国时为韩所灭。

4.原指春秋战国时郑国的民间音乐,后与所谓雅乐对举,指与雅乐相背的“淫邪之音”。又如:郑音(本指春秋时郑国的音乐,后多指俗乐)。

5.姓。

6.郑重;慎重。又如:郑重其事(对某件事持慎重、认真、严肃的态度。

扩展资料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郑重 、郑草 、郑图 、郑圃 、后郑 、郑履 、郑生 、郑儛 、郑老 、许郑 、郑声 、郑花 、南郑 、郑服

1.郑重[zhèng zhòng]

严肃认真:~其事。~声明。话说得很~。

2.郑圃[zhèng pǔ]

古地名,郑之圃田,在今 河南省中牟县西南。相传为列子所居

3.后郑[hòu zhèng]

郑玄的别称。

4.郑儛[zhèng wǔ]

春秋战国时郑国的舞蹈。

5.郑老[zhèng lǎo]

指东汉郑玄。

5. 谢字的硬笔楷书怎么写

释义1.对别人的帮助或赠与表示感激:~~。

~仪。~忱(谢意)。

~恩。~意。

面~。致~。

感~。 2.认错,道歉:~过。

~罪。 3.推辞:~绝。

闭门~客。 4.凋落,衰退:~顶。

~世(去世)。凋~。

新陈代~。 5.告诉,询问:“使人称~:‘皇帝敬劳将军。

’” 6.逊,不如:“锦江何~曲江池?” 7.古同“榭”,建在台上的房屋。 8.姓。

详细释义 谢 〈名〉古邑名。在今河南省唐河南 于邑于谢,南国是式。

——《大雅》姓。如:谢女(指晋朝女诗人谢道韫);谢太博(即晋朝谢安;又被称为谢公,谢郎);谢家(指谢安家或指南朝宋的谢灵运家) 谢 〈动〉(形声。

从言,射声。本义:向人认错道歉)同本义 自谢曰。

——《战国策·赵策》长跪而谢。——《战国策·魏策》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史记·项羽本纪》惊谢曰。——清·周容《芋老人传》又如:谢咎(引咎自退;悔过;谢罪);谢错(认错赔不是);谢室(待罪之室)用言辞委婉地推辞拒绝 乃召拜黯为淮阳太守,黯伏谢不受命。

——《史记·汲黯列传》谢媒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楚而谢。

——唐·李朝威《柳毅传》谢客矣。——明·宗臣《报刘一丈书》子退而休之,谢医却药。

——宋·苏轼《盖公堂记》又如:谢医(谢绝医疗);谢金(谢绝礼金)辞去官职 若此儿不救,便当回舟谢职,无复游宦之兴矣。——《南齐书·王僧虔传》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

——唐·王维《送张五归山》又如:谢老(告老还乡);谢事(卸去官职);谢政(致仕退休);谢役(辞去差使);谢职(卸去官职)告辞;告别 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史记·李将军列传》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史记·魏公子列传》故不复谢。不报谢?过谢侯生。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又如:谢了扰(告辞);谢别(告别,辞别)告诉,告诫 谢汉使。

——《汉书·李广苏建传》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以言辞相问候 至府,为我多谢问赵君。

——《史记·赵广汉传》界上亭长寄声谢我,何以不为致问?感谢 休谢之。——《三国演义》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史记·项羽本纪》且谢曰。——唐·李朝威《柳毅传》虽死必谢。

又如:谢承(感谢;答谢);谢荷(感谢);谢候(致谢并问候);谢私(感谢私下帮助)逝去 诏曰:弟勰所生母潘早龄谢世,显号未加。——《魏书·彭城王勰传》又如:谢宾客(死亡的委婉说法);谢世酬谢 婚礼不许多用盘盒猪羊糖饼,不许厚礼物谢媒。

——明·海瑞《禁约》受人十万,谢客数千,又重馈部吏。——《潜夫论》又如:谢土(修建完毕,祭祀土神的礼义活动);谢犒(酬谢;犒劳);谢银(酬谢用的银子);谢灶诰(祭灶王爷的青词)衰败,衰落 宿觉名未谢,残山今尚存。

——宋·叶适《宿觉庵》花之既谢。——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逊让;不如 既鲸鲵折首,西夏底定,便宜诉其本怀,避贤谢拙。

——《宋书·王宏传》又如:谢拙(自谦愚笨而辞职)避免,避开 必以俪辞为文,何缘《十翼》不能一致,岂波澜既尽有所谢短乎?——章炳麟《文学总略》又如:谢短(避其所短)。

6. 出字行书的写法怎么写

以上为行书的写法 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

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折叠用笔特点 黄东雷行书作品集 黄东雷行书作品集 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

写得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得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牵丝。

行书是楷书的快写,是楷书的流动。经过对几组楷书与行书个字的分析,发现楷书与行书书写时,点画的写法,用笔需遵循的准则,如中锋,铺毫,逆入平出,提按起主,藏锋等都是一致的,只是行书书写时比较舒展,流动。

行书的用笔有以下几个特点: [1]点画以露锋入纸的写法居多; [2]以欤侧代替平整; [3]以简省的笔画代替繁复的点画; [4]以勾、挑、牵丝来加强点画的呼应; [5]以圆转代替方折; 出字在《新华字典》中的意思解释和说明 chū (1)<动词>由内向外走,与“入”相对。《国殇》:“~不入兮往不反。”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入则无法家拂士,~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又作<动词使动用法>使……出来。

《中山狼传》:“先生举手~狼。” (2)<动词>付出;支付。

《礼·王制》:“量入以为~。” (3)< 动>出发。

《肴之战》:“吾见师~,而不见其入也。”《触龙说赵太后》:“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

(4)<动词>脱离,离开。《梅花岭记》:“其气浩然,常留天地之间,何必~世入世之面目。”

《红楼梦》:“记得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家。” (5)<动词>离京为官,外放,外迁。

《张衡传》:“永和初,~为河间相。”《琵琶行》:“予~官二年,恬然自安。”

(6)<动词>发出,发布。《屈原列传》:“每一令~,平伐其功。”

(7)<动词>出产。《捕蛇者说》:“殚其地之~,竭其庐之入。”

(8)<动词>出现,发现。《教战守策》:“战者,必然之势也。

…… 不~于西,则~于北。”《醉翁亭记》:“……水落而石~者,山间之四时也。”

(9)<动词>超出,超过。《师说》:“古之圣人,其~人也远矣。”

《冯婉贞》:“敌~不意,大惊扰。” (10)<名词>花瓣。

任昉《述异记》:“花杂五色,六~。” (11)< 名>古代戏曲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

【出尘】1.超出尘俗。孔稚珪《北山移文》:“耿介拔俗之际,潇洒~之想。”

2.佛教用语。脱离烦恼的尘俗。

《四十二章经》二三:“故曰凡夫透得此门,~罗汉。” 【出贷】出钱。

【出合】1.皇子出就封国。《南齐书·江谧传》:“诸皇子~用文武主帅,皆以委谧。”

2.指阁臣出任外职。《梁书·江蒨传》:“初,王泰~。”

3.公文出嫁。元稹《七女封公文制》:“虽秾华可尚,~未期,而汤沐先施,分封有据。”

后用为女子出嫁的通称。 【出官】京官外调。

【出降】1.公主下嫁。2.指宫女出嫁。

【出没】1.隐现。2.出入,不一致,不相符。

【出妻】遗弃妻子。《荀子·解蔽》:“孟子恶败而~,可谓能自强矣。”

也指被遗弃的妻子。《仪礼·丧服》:“~之子为母期。”

【出首】1.自首。《晋书·华轶传》:“寻而轶败,(高)悝藏匿轶二子及妻,崎岖经年,既而遇赦,悝携之~。”

2.检举;告发。王实甫《西厢记》三本二折:“我将这简贴儿去夫人行~去来。”

【出赘】旧时指男子到女家成婚,成为女家的一员。

7. 赵孟頫楷书的创字怎么写

单就行书,中国自古共认的有三大家,排名如下: 第一名,东晋王羲之,代表作是《兰亭叙》,号称天下第一行书; 第二名,唐代颜真卿,代表作是《祭侄文稿》,号称天下第二行书; 第三名,宋代苏东起,代表作是《黄州寒食诗》,号称天下第三行书。

赵孟頫

单就行书,中国自古共认的有三大家,排名如下: 第一名,东晋王羲之,代表作是《兰亭叙》,号称天下第一行书; 第二名,唐代颜真卿,代表作是《祭侄文稿》,号称天下第二行书; 第三名,宋代苏东起,代表作是《黄州寒食诗》,号称天下第三行书。

8. 楷书园字大写怎么写

园(园 )yuán〈名〉

(1) (形声。从囗( wéi),袁声。形符为“囗”( wéi),表示范围。本义: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地方)

(2) 同本义 [garden]

园,所以树果也。——《说文》

种树曰园。——《三苍》

园圃毓草木。——《周礼·大宰》

以场圃任园地。——《周礼·载师》。注:“樊圃谓之园。”

于丘园。——《易·贲》

园有桃。——《诗·魏风·园有桃》

青青园中葵。——《乐府诗集·长歌行》

田园将芜。——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3) 又

园日涉以成趣。

(4) 又如:园头(禅寺内管菜园的人);果园;植物园;园公(即东园公。商山四皓之一;又指管理花园的仆人);园户(指唐宋时种植、制作茶叶的民家)

(5) 庭园;供人憩息、游乐或观赏的地方 [flower garden;grounds;place for public recreation]

白菟素鸠,游君园庭。——《隶释》

(6) 又如:园叟花丁(园丁与花匠);园叟(年老的园丁);公园;戏园;动物园;园客(游园的人)

(7) 帝王、后妃的墓地 [cemetery]。如:园陵(祖先的坟茔);园寝(建在帝王墓上的庙);园庙(帝王墓地所建的宗庙)

常用词组:园丁 园林 园陵 园圃 园田 园亭 园艺 园囿 园蛛 园子

9. 如何写好楷书字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

古人学书法有这一种说法:“学书须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大字以颜为法,中楷以欧为法,中楷既熟,然后敛为小楷,以锺王为法”。然根据多年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初学写字,不宜先学太大的字,中楷比较适合。

一般说来,写小字与写大字是大不相同的,其原则上是:写大字要紧密无间,而写小字必要使其宽绰有余。也就是说:写大字要能做到小字似的精密;而写小字要能做到有大字似的局促,故古人所谓“作大字要如小字,而作小字要如大字。”又苏东坡论书有“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有余”的精语。以上这些话怎么讲呢?因为我们通常写大字时,以为地位(面积)宽阔,可以任意挥洒,结果字体变成了松散空阔。写小字则正好相反,因为地空间太小,担心写不下就越难免要尽力局缩,往往局缩过当,反而变成蜷促。这都是自然而然的心理现象,极易触犯的毛病。所以苏公“大小难能”这句话,正是针对这种神情而发,更是经验老到之谈。

写小字的重心与笔画的配合,则与大字无大差异。至于运笔,则略有不同。小字运笔要圆润、娟秀、挺拔、整齐;大字要雄壮、厚重。大字下笔时用逆锋(藏锋),收笔时用回锋; 小字下笔时则不必用逆锋,宜用尖锋,收笔时宜用顿笔或提笔。譬如写一横,起笔处或尖而收笔处则圆; 写一竖,起笔或略顿,收笔则尖;撇笔则起笔或肥而收笔瘦:捺笔则起笔或瘦而收笔肥,同时也要向左向右略作弧形,笔画生动而有情致;点欲尖而圆,挑欲尖而锐,弯欲内方而外圆,钩半曲半直。运笔灵活多变,莫可限定。尤其是整篇字,要笔笔不同,而又协调一致,一行字写出来,错落有致,却又一直在一条线上,如是则行气自然贯串,望之如串串珍珠项链,神采飞扬。

小字为古代日用必需的书法,以前科举应试时,阅卷的人大半是先看字,然后再看文章。字如不好,文章再好也要受影响。朝考状元、翰林,尤注重书法。是故凡状元、翰林的小字,都是精妙的。一般读书,也都善写小字。如今硬笔盛行,用毛笔写小字的人不多,但用硬笔临写小楷字帖有事半功倍的明显进效,因此想写好硬笔字,不妨找本好的小楷字帖,加工练习。定能打下坚实基础,裨益终身,受用不尽。

小楷字帖甚多,传世的墨拓中,要以晋唐小楷的声名最为显赫。其中通常包括了魏时锺繇的《宣示帖》《荐季直表》,东晋王羲之的《乐毅论》《曹娥碑》《黄庭经》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唐钟绍京的《灵飞经》等。还有元赵孟頫、明王宠、祝允明等小楷作品的墨迹影印本也是非常好的范本。

锺繇书法,具古朴风格,惟传世作品《宣示表》《荐季直表》,无一确实者,多为后人传模或临作。欣赏好的摹拓本,可以想像其古雅书风。

标签: 楷书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dongkepu.com/zonghezhishi/4wjml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