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懂科普 >

综合知识

> 示踪物浓度变化特点

示踪物浓度变化特点

示踪物浓度变化特点

示踪物浓度变化特点:物料中示踪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不同示踪物的效果不一样。示踪物原指为阐明生物体内物质的运行情况而添加的某种物质。在法医学上常作为标记物,如同位素、荧光素、生物素、酶、胶体金、铁蛋白等。根据标记物的特性可标记在抗原或抗体上,以提高免疫反应的灵敏度。虽然也包括便于追踪的色素、荧光物质等,但一般多指各种同位素。也有时装在个体上,以作为提供行为学或生态学研究的遥测计。

示踪物浓度变化特点:物料中示踪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不同示踪物的效果不一样。示踪物原指为阐明生物体内物质的运行情况而添加的某种物质。在法医学上常作为标记物,如同位素、荧光素、生物素、酶、胶体金、铁蛋白等。根据标记物的特性可标记在抗原或抗体上,以提高免疫反应的灵敏度。虽然也包括便于追踪的色素、荧光物质等,但一般多指各种同位素。也有时装在个体上,以作为提供行为学或生态学研究的遥测计。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单釜与多釜的示踪物浓度变化特点

随时间的变化。单釜与多釜的示踪物浓度变化特点是物料中示踪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单釜式改质沥青生产技术应用研究是由昆明市西山区长胜能源开发燃料油厂完成的科技成果,登记于2003年9月11日。

元素(组份)进入地下水后的迁移

(一)弥散迁移

首先通过两个实验模型,说明弥散迁移现象。

模型1:在一口井中瞬时注入某浓度的示踪剂,则在附近观测孔中,可以观察到示踪物质不仅随地下水一起运移,而且逐渐扩散开来,超出了仅按平均实际流速预计到达的范围。示踪剂不仅沿水流方向纵向扩散,还有垂直于水流方向的横向扩展,不同时刻示踪剂的浓度分布(图3-3)不存在陡峻的突变界面。这种现象称为弥散。

图3-3 示踪剂的纵向、横向扩展(据J.Bear,1979)

模型2:装满均质砂的圆柱形管,用水饱和,在某时刻(t=0)开始注入含有示踪剂浓度为c0的水去驱替砂柱中不含示踪剂的水(原状水),在砂柱末端测量示踪剂的浓度变化〔如图3-4(a)〕。这是一维稳定流动。绘制示踪剂相对浓度

对时间t的曲线(称穿透曲线或传播曲线)〔图3-4(b)〕,曲线呈S形而不是图中虚线所示形状。以上事实也说明弥散现象的存在。因为如果没有弥散,示踪剂应该按水流的平均流速移动,含示踪剂的水和原状水的接触界面应该是陡峻的、突变的,即有一个以平均实际流速移动的直立峰面,曲线呈图3-4(b)中虚线所示形状。实际上,由于水动力弥散的结果,曲线呈“S”形。

图3-4 砂柱中一维稳定流的穿透曲线(据R.A.弗里泽J.A.彻里)

上述两个模型说明,在多孔介质中,两种不同成分的可以混溶的液体之间,存在一个不断加宽、浓度由高至低的过渡混合带,这种现象称为(水动力)弥散。形成弥散现象的作用,称为弥散作用。这是一个非稳定不可逆过程。由弥散作用引起的地下水中元素(组份)的迁移,称为弥散迁移。

弥散迁移主要是分子扩散迁移和机械弥散迁移。现分述如下:

1.分子扩散迁移

分子扩散是由于液体中所含溶质的浓度不均一,在浓度梯度的作用下,引起的溶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的定向扩散,以求浓度趋于均一的现象。分子扩散也可由温度差或压力差而产生。

当温度、压力一定时,由浓度梯度引起的纯分子扩散,可用斐克(Fick)线性定律描述:

水文地球化学基础

式中:

Im——溶质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扩散量,量纲〔ML-2T-1〕,

gradc——溶质在溶液中的浓度梯度,量纲〔ML-4〕;

Dm——分子扩散系数,表征该溶质在静止介质中扩散迁移的能力,其值相当于gradc=1时的扩散数量,量纲〔L2T-1〕。

式中右边的负号,说明溶质向浓度减少的方向扩散。

不同溶质的扩散系数各不相同,其值取决于扩散介质的物理状态和性质、扩散溶质及存在于系统中的其它溶质的性质和浓度、温度和压力。据C.P.克拉依诺夫的资料,Dm的取值如表3-1。

温度对扩散的影响在于随温度增高,扩散系数增大。

分子扩散不仅在液体静止时有,在液体运动状态下也有。不但有沿运动方向的纵向扩散,还有垂直于运动方向的横向扩散(见图3-5)。

表3-1 物态与扩散系数的关系

分子扩散迁移在地层中进行得很缓慢,特别在粘性土层或浓度梯度很小的情况下更为缓慢。据Φ.M.鲍切维尔等的资料,在粘土或捣实的亚粘土组成的防护幕上做试验,其分子扩散引起的溶质迁移为:当防护幕的厚度为1—2m时,相对浓度

时,要经过5—25年,

时,也要经过4—14年(c0为防护幕上面液体中某溶质的浓度;c为防护幕渗出的水中同一溶质的浓度)。

图3-5 分子扩散作用示意图

(a)纵向分子扩散效应;(b)横向分子扩散效应;(c)纵、横向同时存在的分子扩散效应

由此可见,元素在地下水中,由于分子扩散作用使溶质迁移的速度是很缓慢的,迁移的距离也是有限的。因此,如果研究近期(小于100a)的元素迁移问题时,分子扩散所起的作用是不大的,甚至可以忽略。但当研究的过程延续的时间以地质历史时期来衡量时,则分子扩散对地下水中元素的迁移,将起到重要作用。

2.机械弥散迁移

由于地下水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速度很不均匀,流速大的将溶质迁移得远,流速小的则迁移得近,这种由于实际流速(u)和平均流速

的差异而引起的溶质扩散迁移现象称为机械弥散(见图3-6)。由图可见,由于机械弥散作用,使示踪剂质点群不断向周围扩展,超出达西定律所表达的按平均流速预计的扩散范围。

图3-6 在粒状多孔介质中由机械弥散引起的稀释作用图解(据J.A.彻里等,1975)

通过对多孔介质中溶质迁移的理想模型研究,证实机械弥散也服从斐克(Fick)线性定律:

水文地球化学基础

式中:If——溶质在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弥散量,量纲〔ML-2T-1〕;

c——溶质在地下水中的浓度,mol;

——实际流速和平均实际流速,量纲〔LT-1〕;]]

其它符号意义同前。

机械弥散迁移可分为微观机械弥散迁移和宏观机械弥散迁移。

(1)微观机械弥散迁移

从微观上看,机械弥散的机制可有以下三种情况:

a.在多孔介质的单个孔管中,由于水溶液具有粘性,受介质孔壁的摩擦阻力的影响,使得靠近孔隙壁部分的水流速度趋近于零,向轴部流速逐渐增大,形成抛物面的实际流速分布〔图3-7(a)〕。管的中轴线处流速最大,溶质迁移得远。

图3-7 机械弥散的几种情况

b.由于空隙体积的大小不同,造成不同孔隙沿孔轴的最大流速各不相同,使溶质迁移的距离发生差异〔图3-7(b)〕。

c.由于空隙本身的弯曲,使质点的流线在沿水流方向上弯曲起伏的情况不同,从而造成溶质在流向上速度和迁移距离的差异〔图3-7(c)〕。

实际上这三种情况是同时发生的,综合起来形成微观机械弥散的机制。在引起横向机械弥散迁移时,除上述三种情况外,还与流线绕过岩石颗粒时,分支-合并有关(图3-8)。

图3-8的模型说明,随着水的流动,由于点状物质源的分支-合并作用,水中所含溶质的浓度有规律地持续降低(图中用数字清楚的表明了这一点),在峰面上各流束所含溶质的总和不变,形成中间浓度高,边缘浓度低的横向弥散。如果有几个流束或部分断面上含有溶质的流束进入时,同样可以形成分支-合并的横向弥散。

微观机械弥散迁移主要发生在均质岩石中。

(2)宏观机械弥散

在非均质岩层中,由于各部分的渗透速度不同,而引起的溶质迁移距离的差异,称为宏观机械弥散迁移。宏观机械弥散迁移的机制,原则上与微观机械弥散一样,仍是流速不均一所致,只不过研究的单元更大而已。

宏观机械弥散迁移的现象在自然界常见,例如,在渗透性不同的层状含水层中,溶质便沿渗透性好的岩层迁移得更快更远;在裂隙或溶隙宽度大小不等的岩层中,溶质沿宽大裂隙或溶隙迁移很快,而且迁移的距离也很远。

图3-8 分支-合并横向弥散示意图(据B.A.格拉鲍夫尼科夫等)

(a)一个流束物质进入时;(b)相对浓度的分布(以边缘最小浓度为1)图中的相对浓度

箭头表示流束的流向

事实上,多孔介质中液体流动时,分子扩散和机械弥散常是同时出现,是不可分的。以上的划分,带有某种人为性。由分子扩散迁移和机械弥散迁移造成的溶质在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弥散通量可用下式表示:

水文地球化学基础

式中D=Dm+Df,称为弥散系数,量纲〔L2T-1〕。

(二)渗流(或对流)迁移

物质随运动介质(地下水)一起的迁移称为渗流(或对流)迁移。在这里地下水起载体的作用。在运动的地下水中,物质可以随着水流一起迁移到很远的距离,故渗(对)流迁移常常是自然界引起物质迁移的主要方式。但在静止的地下水中,只有分子扩散迁移,没有渗流迁移和机械弥散迁移。

物质渗(对)流迁移的数量与物质的浓度和介质(地下水)的运动速度有关,可用下式表示:

水文地球化学基础

式中:Ik——溶质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渗流迁移量,量纲〔ML-2T-1〕;

c——溶质在地下水中的浓度,mol;

V——运动介质(地下水)的渗透速度,量纲〔LT-1〕。

(三)迁移方式判别

以上分析了元素(组份)在地下水中的三种迁移方式,在运动的地下水中均同时存在以上三种迁移方式,只是在不同的条件下,各种迁移方式所占的比重不一,各种迁移方式在迁移中所起的作用可用贝克莱特(Peclet)数来判别:

水文地球化学基础

式中:Pe——贝克莱特数;

V——渗透速度,量纲〔LT-1〕;

d——表示多孔介质特征的参数,可取介质颗粒的平均粒径,量纲〔L〕;

Dm——分子扩散系数,量纲〔L2T-1〕。

在一定的水-岩系统中,Dm一般近于常数,介质一定时,d也近于常数,此时贝克莱特数Pe与渗透速度V近于成正比。当V很小时,Pe也很小,说明以分子扩散迁移为主,机械弥散迁移可忽略不计;当V很大时,Pe也大,则以机械弥散迁移为主,分子扩散迁移相对来说很小,可忽略不计。1963年帕金斯(Perkins)和约斯顿(Johnston)通过试验得出:

当Pe<n·10-2(n<5)时,以分子扩散为主。

当n·10-2<Pe<10时,混合迁移,即分子扩散迁移和机械弥散迁移均起作用。

当Pe>10时,机械弥散迁移占优势。

J.J.弗里德在实验室做了松散多孔介质纵向弥散试验,根据试验资料,把迁移方式划分为五种弥散状态(图3-9)。

弥散系数(D)可通过室内试验或野外试验测定。室内试验一般借助于示踪剂溶液在砂柱或槽中进行。野外测定一般借助于示踪剂注入试验来实现。具体测定方法在此不作详细论述。另外,也可根据多孔介质特征,选用经验数据。

图3-9 示踪情况下纵向弥散试验实例(据J.J.弗里德)

(a):Dl/DM—Pe曲线图(b):DL/V·d—Pe曲线图(DL——纵向弥散系数)a—纯分子扩散;b—分子扩散为主也有渗流弥散;c—分子扩散不能省略,渗流弥散比重较大;d—纯渗流弥散;e—紊流状态的渗流弥散

放射性示踪法详细资料大全

放射性示踪法(radioactive tracer method)是将可探测的放射性核素添入化学、生物或物理系统中,标记研究材料,以便追踪发生的过程、运行状况或研究物质结构等的科学手段。这种放射性示踪物称为示踪原子或标记原子。词条介绍了方法的原理、特点、示踪剂的特性、以及放射性示踪法在化学、生物学、生物化学等方面的套用。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放射性示踪法 外文名 :radioactive tracer method 套用领域 :化学、生物学、生物化学等方面 涉及学科 :核化学、生物学、生物化学 过程 :标记、追踪 关键 :示踪原子或标记原子 定义介绍,原理,特点,特性,套用范围,发展展望,

定义介绍

放射性示踪法(radioactive tracer method) 由于放射性核素不断发出辐射,无论它运动到哪里,都很容易用探测器探知它的下落,因此可以用作示踪物来辨别其他物质的运动情况和变化规律。这种放射性示踪物称为示踪原子或标记原子。

原理

放射性一种带有特殊标记的物质,当它加入到被研究对象中后,人们可根据其运动和变化来洞悉原来不易或不能辨认的被研究对象的运动和变化规律。 示踪的套用,隐含着两个假定:一是放射性核素和它的稳定同位素化学性质相同;二是研究对象的化学特性不受放射性衰变的影响。第一个假定仅当同位素的质量效应很重要时才是不正确的,。第二个假定,只要示踪物的浓度很小就是正确的。

特点

1、灵敏度高 可探测<1 nCi, 10-14~10-13 g ;化学分析只能达到10-9 g。 2、测量简便、易分辨 不受非放杂质干扰,活体研究,体外测量。 3、提供原子、分子水平的研究手段 微观作用机理、动态变化过程。 4、合乎生理条件 不扰乱体内生理过程的平衡状态 。 5、能定位 核显像技术,组织器官、细胞、亚细胞水平定量定位。

特性

化学性质完全相同,但同位素化学性质相同,可正确反映研究对象在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中的性质和行为,而且核素的放射特性不改变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放射性示踪剂的选择 1、放射性半衰期 2、辐射类型和能量 β探测效率高,易于防护; 32P; 14C, 3H γ穿透性好, 100-600 keV; 99mTc, 111In, 201Tl 3、放射性比活度 原始比活度足够高; 4、放射性核素的纯度 检验放射性纯度和放射化学纯度;提纯 5、放射性核素的毒性 尽量选择低毒组核素; 90Sr 高毒 , 89Sr 中毒 6、示踪剂的生物半衰期 选择生物半衰期短的示踪剂,减少辐射剂量

套用范围

放射性示踪法在化学中的套用 1、分子结构的研究: 同位素交换反应 2、化学反应机理研究 (1)化学键的形成方式 (2)反应中发生的分子重排、异构、裂解、水解过程 (3)催化反应中吸附催化机理、吸附分子寿命 3、同位素稀释法 原理:放射示踪剂与待测物混合→分离→测量 实例:P&G公司测定洗衣粉中主要成分的残留量 4、放射分析法 原理:泛指用放射示踪剂测定浓度的各种方法 实例:50万年前北京猿人会不会用火 5、活化分析法 原理:中子辐照样品,通过活化生成的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衰变类型与能量等衰变特性进行鉴定。 套用:定性和定量地测定复杂样品原子组成的一种高灵敏度无损检验方法,套用于空气、水、土壤样品、地质样品、海洋系统和生物系统中痕量组分的分析。 实例:利用古画颜料矿物含量鉴别年代。 放射性示踪法在生物学中的套用 17世纪:光学显微镜发明标志着生物医学发展中的里程碑 20世纪:放射性示踪技术的诞生对生物学推进同样重要 1、研究植物的营养生理、对营养元素以及农药的吸附、转运、分配和积累规律 2、研究人和动物体内物质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情况 3、为分子生物学提供原子和分子水平的研究手段 4、套用于基因工程 放射自显影技术 原理: 放射性核素的电离辐射使照相乳胶感光,显示样品中的放射性分布,从而给出定位和定量信息 放射自显影技术 放射性示踪法研究光合作用 套用在光合作用 放射性示踪法在生物化学研究的套用 1、生物体内的物质代谢 2、确定代谢途径或中间代谢环节 3、找出代谢物在体内发生变化之后的产物 4、找出体记忆体在的各种生化物质的前身 1、传统实验方法 整体实验 离体实验 2、同位素示踪法 示踪量,不破坏体内生理过程的平衡 3H(T1/2=12.3 y), 14C(T1/2=5730 y), 液体闪烁测量; 加速器质谱法(AMS) 放射示踪法在医学上的套用 目前全世界80%的同位素用于医学主要核药物的分类 与诊断核药物: 进入体内的示踪剂,产生γ射线,通过体外监测装置记录示踪剂在体内的位置、不同器官浓度及随时间的变化。 如:扫描机、 γ相机、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 技术)、PET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技术) 显象:平面显象、三维断层显象、动态显象 治疗核药物: 利用放射性核素衰变时产生射线的辐照效应达到治疗的目的。 多为α、β衰变 剂量定位在体内某特定部位 如:131I-NaI:治疗甲抗、甲状腺癌

发展展望

1、核医学发展更加普及 2、形成相关高科技产业 3、社会效益显著:心血管病和肿瘤 今后的发展方向 珠联璧合: 核辐射探测技术的高灵敏度+现代计算机技术

放射性示踪剂的原理

使用放射性示踪物的原理是,一个在化学化合物中的原子被另一个相同化学元素的原子所取代。然而,这个取代原子其实是放射性同位素。这个过程通常被称为放射性标记。这个反应──放射性衰变与一般化学反应相互比较起来,可以产生更多的能量。因此,放射性同位素可存在于低浓度,它的存在也可由灵敏度高的辐射探测器检测,如盖革计数器(Geiger counter)和闪烁计数器 (scintillation counters)。乔治·查尔斯·德海韦西(George de Hevesy)获1943 诺贝尔化学奖:“在化学过程研究中使用同位素作为示踪物”(” for his work on the use of isotopes as tracers in the study of chemical processes”)。 其中放射性示踪剂主要被用于两种方式:

1. 当一个标记的化学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其中一个或多个产物会含有放射性标记。借由分析放射性同位素的状态可以得知欲了解之化学反应其机制的详细资讯。

2. 将某种放射性化合物引入生物体且放射性同位素提供了一个图像示出该化合物和它的反应产物分布在生物体的方式。

测定反应速率的物理方法有何特点?采用物理方法的条件是什么?

简易,直观,便于比较.

有参照物.相同时间,相同条件,来比较速率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谁提出的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1910年英国化学家F.索迪提出的。他提出化学元素存在着相对原子质量和放射性不同而其他物理化学性质相同的变种,这些变种应处于周期表的同一位置上,称做同位素。

放射性示踪法由于放射性核素不断发出辐射,无论它运动到哪里,都很容易用探测器探知它的下落,因此可以用作示踪物来辨别其他物质的运动情况和变化规律。这种放射性示踪物称为示踪原子或标记原子。

放射性一种带有特殊标记的物质,当它加入到被研究对象中后,人们可根据其运动和变化来洞悉原来不易或不能辨认的被研究对象的运动和变化规律。

示踪的应用,隐含着两个假定。一是放射性核素和它的稳定同位素化学性质相同;二是研究对象的化学特性不受放射性衰变的影响。

第一个假定仅当同位素的质量效应很重要时才是不正确的。第二个假定,只要示踪物的浓度很小就是正确的。

化学性质完全相同,但同位素化学性质相同,可正确反映研究对象在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中的性质和行为,而且核素的放射特性不改变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放射性示踪法

有机示踪物的条件、作用

有机示踪化合物是大气污染源排放的特征化合物,是各类污染源排放的指示物种,在污染源识别和利用受体模型进行源解析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研究采用衍生化预处理和GC/MS分析技术,对北京2002~2003年夏、秋、冬3个季节大气PM2.5样品中几类有机示踪化合物进行了定量检测,其中包括生物质燃烧源示踪物--左旋葡聚糖和β-谷甾醇,肉类烹饪等餐饮源示踪物--胆甾醇、化石燃料燃烧源示踪物--17α(H),21β(H)-藿烷类化合物,它们在北京各季大气中平均浓度分别为33.9 ng·m-3~116.7 ng·m-3,1.8 ng·m-3~10.7 ng·m-3,0.17 ng·m-3~2.9 ng·m-3,5.0 ng·m-3~13.8 ng·m-3.它们的季节变化规律还表明,生物质燃烧源和燃煤源分别在秋季和冬季对北京大气PM2.5污染有突出贡献.同时,还定性地检测到其它一些可能作为源示踪物的有机化合物,如甾烷类化合物,脱氢松香酸和邻苯二甲酸,值得今后深入研究.

测定停留时间分布的方法有哪些?

实验测定方法有两种,分为:脉冲法和阶跃法。

脉冲法,是当反应器中流体达到定态流动后,在某个极短的时间内,将示踪物脉冲注入进料中,然后分析出口流体中示踪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以确定停留时间分布。

阶跃法,是当设备内流体达到定态流动后,自某瞬间起连续加入示踪物流,然后分析出口流体中示踪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以确定停留时间分布。

同位素示踪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同位素示踪所利用的放射性核素(或稳定性核素)及它们的化合物,与自然界存在的相应普通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性质是相同的,只是具有不同的核物理性质。因此,就可以用同位素作为一种标记,制成含有同位素的标记化合物(如标记食物,药物和代谢物质等)代替相应的非标记化合物。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不断地放出特征射线的核物理性质,就可以用核探测器随时追踪它在体内或体外的位置、数量及其转变等,稳定性同位素虽然不释放射线,但可以利用它与普通相应同位素的质量之差,通过质谱仪,气相层析仪,核磁共振等质量分析仪器来测定。放射性同位素和稳定性同位素都可作为示踪剂(tracer),但是,稳定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剂其灵敏度较低,可获得的种类少,价格较昂贵,其应用范围受到;而用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剂不仅灵敏度,测量方法简便易行,能准确地定量,准确地定位及符合所研究对象的生理条件等特点: 在工业生产中,示踪原子为使用多种高效能的检验方法及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的方法提供了可能性,解决了不少技术上和理论上的问题。下面列举几种主要应用。 确定扩散速度  金属间扩散的速度随温度而变。如用电镀的方法将Ag、 Cu或 Zn沉积在另一种金属片的表面上,在特定温度中处理一定时间后,再从该金属片依序切下许多薄层,用探测仪器或放射自显影法测定每层的放射性,便可确定银、铜或锌在上述金属片内扩散的速度,以及温度对各种金属穿透深度的影响。

测定机械磨损  用中子照射使易磨损部位的材料活化,通过测定磨下的碎屑的放射性,即可测定磨损量。

测定流体流速  某一时刻在流管上端某处注入少量示踪剂,在流管下端另一处测定示踪剂的到达时间,再根据两处的距离即可测定流体的流速。如测定石油在输中的流速等。

合金结构分析  在一定比例的镍、铬、钨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放射性W,经熔炼后,将合金表面磨光,上面覆盖底片,进行放射自显影。所得图谱显示,钨在合金中分布成树枝状的斑纹。用这种方法,可以研究金属在不同冶炼过程中(或合金在热处理前后)的结构变化。 在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和日益受到重视的环境科学中,示踪方法也得到广泛应用。下面是一些主要的应用例子。 超薄厚度的测定  例如在用暗视野检查的电子显微镜标本上,常用真空蒸发的方法涂一层镉的薄膜。加微量具有放射性的Cr到镉中,测定一定面积薄膜的放射性。另外把含有不同重量的同一标记物的溶液在相同面积上蒸干并计数,作为标准。比较薄膜样品和标准的放射性,就可测出薄膜的重量,从而求出其厚度。此法可测出厚度薄至2.5×10m的量级。

溶解度的测定  把已知放射性比活度(见放射性)的Ba标记的硫酸钡溶于水中;当溶液达到饱和以后,取出一小部分来测量其放射性比活度。从测得的放射性比活度,就可算出单位体积内硫酸钡的含量或硫酸钡的溶解度。

化学反应的历程  例如在酯类的水解过程中,究竟是酰基-氧键(a)断裂,还是烷基-氧键(b)断裂呢,用含有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进行皂化后发现,标记原子进入到水后生成酸分子,而不进入到醇分子中去。这充分证明了,反应中被打开的是酰基-氧键,即是在a处断开的。

环境污染的检查  例如在制造荧光灯等接触汞的工业,需要探测空气中汞的浓度,以保证工人不会发生汞中毒。很方便的方法,就是用Hg来标记汞,然后用探测仪器测量车间空气中的放射性,检查汞有否超过最高允许浓度。

放射性核素也可用作监测沿海污染的手段。例如,以Br标记的溴化铵作为示踪剂,模拟释放到海洋中去的污水。将此示踪剂被注入到污水出口处,它的扩散和途径,反映了污水在大海中的稀释和运输。在不同水路测出的放射性位置及强度,代表特定情况下的水流图案。最后,依靠稀释曲线、水流方向及速度以及污染指示剂的消失率等数据,编成海岸不同位置的污染统计资料。

水利学考察  海洋湍流和大风对水流泥沙迁徙的影响是水利学工作经常需要考察的对象之一。有一种方法是将 Sc吸附在离子交换树脂,其大小接近于天然砂粒,然后将其投入河口或海岸附近水中,用放射性探测仪器追踪,便可研究各种自然条件的变化(如刮风)对砂流的影响,乃至泥砂淤积的地点和速度等。

放射性碳纪年法  见碳-14测定年代。

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的定义和基本原理是什么?有何优缺点?

定义: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radionuclidetracertechnique)是以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化合物作为示踪剂(tracer),应用射线探测仪器设备来检测其行踪,以研究示踪物在生物体系中的分布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技术。示踪原理: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主要是基于放射性核素示踪物与被研究物质的同一性和可测量性这两个基本性质。  

⑴同一性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和相应的非标记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化学及生物学性质。

⑵可测性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与相应的未标记化合物尽管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和生物学行为,但是它们的物理学性能却不同,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可发出各种不同的射线,且能够被放射性探测仪器所测定或被感光材料所记录。

基本类型: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按其被研究的对象不同,分为体内(invivo)示踪实验和体外(invitro)示踪实验。与其他类型的示踪方法(如酶标、荧光标记等)相比,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优点:

(1)灵敏度高。

(2)方法简便、准确性好。

(3)合乎生理条件。

(4)定性、定量与定位研究相结合。

缺点与局限性:

(1)需要专用的实验条件;

(2)需要具有一定专业训练的技术人员;

(3)有时需要必要的防护。

标签: 浓度 示踪物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dongkepu.com/zonghezhishi/40ozz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