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懂科普 >

综合知识

> 故宫三大殿作者

故宫三大殿作者

故宫三大殿作者

故宫三大殿林徽因  ①北京城里的故宫中间,巍然崛起的三座大宫殿是整个故宫的重点,紫禁城内建筑的核心。以整个故宫来说,那样庄严宏伟的气魄,那样富于组织性,又富于图画美的体形风格,那样处理空间的艺术,那样的工程技术,外表轮廓,和平面布局之间的统一的整体,无可否认的,它是全世界建筑艺术的绝品,它是一组伟大的建筑杰作,它也是人类劳动创造史中放出异彩的奇迹之一。我们有充足的理由,为我们这“世界第一”而骄傲。  ②三大殿的前面有两段作为序幕的布局,是值得注意的。第一段,由天安门,经端门到午门,两旁长列的“千步廊”是个严肃的开端。第二段在午门与太和门之间的小广场,更是一个美丽的前奏。这里一道弧形的金水河,和河上五道白石桥,在黄瓦红墙的气氛中,北望太和门的雄劲,这个环境适当地给三殿做了心理准备。  ③太和、中和、保和三座殿是前后排列着同立在一个庞大而崇高的工字形白石殿基上面的。这种台基过去称“殿陛”,共高二丈,分三层,每层有刻石栏杆围绕,台上列铜鼎等。台前石阶三列,左右各一列,路上都有雕镂隐起的龙凤花纹。这样大尺度的一组建筑物,是用更宏大尺度的庭院围绕起来的。广庭气魄之大是无法形容的。庭院四周有廊屋,太和与保和两殿的左右还有对称的楼阁和翼门,四角有小角楼。这样的布局是我国特有的传统,常见于美丽的唐宋壁画中。  ④三殿中,太和殿最大,也是全国最大的一个木构大殿。横阔十一间,进深五间,外有廊柱一列,整个殿内外立着84根大柱。殿顶是重檐的“庑殿式”,中国传统建筑屋顶形式之一。由四个倾斜的屋面、一条正脊(平脊)和四条斜脊组成。瓦顶,全部用黄色的琉璃瓦,光泽灿烂,同蓝色天空相辉映。底下彩画的横额和斗、朱漆柱、金锁窗,同白石阶基也作了强烈的对比。这个殿建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已有255岁,而结构整严,完好如初。内部渗金盘龙柱和上部梁藻井上的彩画虽稍剥落,但仍然华美动人。  ⑤中和殿在工字基台的中心,平面为正方形,宋元工字殿当中的“柱廊”竟蜕变而成了今天的亭子形的方殿。屋顶是单檐“攒尖顶”,“攒尖顶”有多种形式,其共同点是顶部都有一个集中点,即“宝顶”。上端用渗金圆顶为结束。此殿是清初顺治三年(1646)的原物,比太和殿又早五十余年。  ⑥保和殿立在工字形殿基的北端,东西阔九间,每间尺度又都小于太和殿。上面是“歇山式”。“歇山式”是中国传统建筑屋顶形式之一,由四个倾斜的屋面、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和两侧倾斜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组成,形成两坡和四坡屋顶的混合形式。殿顶,它是明万历的“建极殿”原物,未经破坏或重建的。至今上面童柱上还留有“建极殿”标识。它是三殿中年寿最老的,已有337年的历史。  ⑦三大殿中的两殿,一前一后,中间夹着略为低小的单位所造成的格局,是它美妙的特点。要用文字形容三殿是不可能的,而同时因环境之大,摄影镜头很难把握这三殿全部的雄姿。深刻的印象,必须亲自进到那动人的环境中,才能体会得到。选自《林徽因文集•建筑卷》  【注释】①林徽因(1904—1955),中国著名建筑学家、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妻子。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②庑(wǔ)殿式:即庑殿式屋顶,由于屋顶有四面斜坡,又略微向内凹陷形成弧度,故又常称为“四阿顶”。汉族传统宫殿建筑的屋顶中以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为级别最高,其次为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③戗(qiàng)脊:戗脊又称岔脊,是古代汉族歇山顶建筑自垂脊下端至屋檐部分的屋脊,和垂脊成45度,对垂脊起支戗作用。(1)作者为什么说故宫是“世界第一”?(2)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语言表达上的效果。①它们与的建筑群构成一幅风景画。②内部渗金盘龙柱和上部梁藻井上的彩画虽稍,但仍然华美动人。(3)文中用列数字的方法来说明故宫三大殿的特点,请举出一例,指出这样写的好处。(4)下列说法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A. 作者将三大殿前面两段称为序幕的布局,第一段是美丽的前奏,第二段更是严肃的开端。B. 在一个庞大而崇高的台基上面,前后同立着三座大殿,台前路上都有雕镂隐起的龙凤花纹。C. 太和殿是全国最大的一个木构大殿,空间大,立柱多,历时久,而结构整严,完好如初。D. 中和殿是呈亭子形的方殿,屋顶富于变化,主体为重檐的庑殿式瓦顶,上端又有渗金圆顶。E. 保和殿在三殿中年寿最老,作为明万历的建极殿原物,它的每间尺度都比太和殿大。:

(1)因为故宫是一组建筑杰作。它气魄庄严宏伟,既富于组织性,又富于图画美;其空间艺术和工程技术高超,外表轮廓和平面布局之间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全世界建筑艺术的绝品。(2)①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以建筑的部分典型特征代指整个建筑,生动形象。②剥落是指物体表面的覆盖物成片地脱落,用来形容古建筑年久之后的状态,非常准确贴切。(3)比如描写太和殿:横阔十一间,进深五间,外有廊柱一列,整个店内外立着84根大柱。这样写一方面说明更准确,另一方面使说明更具说服力,使人信服。(4)BC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故宫各大殿中的匾额各写的是什么?都是谁写的?

北京故宫“太和”、“昭德”、“贞度”三大殿的匾额出自清末著名书法家王法良之手。

王法良,字弼臣,河北省任邱市人。1848年,出生于书香门弟,幼年学业不佳,其父清朝进士王金台便让他改练书法。未料,他一开始就出手不凡,不但字迹工整,而且秀拔苍劲。王金台大喜,便不时从京中买来名家字帖让他临摹。王法良也倍加勤奋,如饥似渴、如痴如醉地写、练。后他又得著名书法家、他的同乡王斌的指教,书艺大进。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慈禧太后命彩画故宫三大殿,更换匾额,招各地书法家试笔,仅翰林院就有20多位学士、进士应试,谁知皇上都不中意。

此时48岁的王法良也来到京中,他苦练几十年之后,临苏帖,仿隶书,皆能神似,他的颜体字能够乱真。翰林院大学士李鸿藻和王金台是同乡世交,他见王法良功力不凡,便向操办故宫彩绘的翁同龢推荐。于是王法良便前往一试。

未试之前,有一天,王法良把自己仿颜的字帖喷上黑豆水,又揉搓几遍,拿到“荣宝斋”书画店,掌柜即以400两纹银买下。

再说翁同龢这日闲逛,信步来到“荣宝斋”,见到王法良的仿颜帖,暗暗叫绝,竟以500两纹银买下。进得翰林院正遇李鸿藻,便拿出这幅仿颜帖对他说道:“此乃颜鲁公真迹,若有人有如此功力,皇上保能满意。”李鸿藻细看笑曰:“此乃王法良所书,不信揭开宣纸”。翁半信半疑,揭开上下层宣纸果见“弼臣书”之印,不禁大喜,忙禀报光绪帝,光绪遂命在三殿门前高搭彩棚,请王法良献书。慈禧又下旨“门字不准提勾,恐皇上出入有伤龙体”。王法良受旨后,高登棚台,蘸足笔墨,稳住笔锋,“太和”、“昭德”、“贞度”三匾额一一挥就。皇上一看喜不自胜,爱不释手,连连称赞。自此,王法良名声大震,慕名向他求书写碑者接踵而至,应接不暇。慈禧下旨重赏王法良,并赐他以厚禄,都被他一一谢绝。 此后,王法良回归故里,整日闭门研习书画,为家乡父老撰文写碑,直到晚年,1909年,王法良在老家病逝,享年61岁。

北京故宫是谁设计的?

设计者是蒯祥。

他是中国明代建筑匠师。生于明惠宗朱允炆建文元年,卒于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二年。今江苏吴县鱼帆村人(今属江苏苏州) 。世袭工匠之职,蒯祥的父亲蒯富,有高超的技艺,被明王朝选入京师,当了总管建筑皇宫的“木工首”。

蒯祥自幼随父学艺,蒯富告老还乡后,儿子已在木工技艺和营造设计上成名,并继承父业,出任“木工首”,后任工部侍郎。曾参加或主持多项重大的皇室工程,景泰七年(1456)任工部左侍郎。负责建造 的主要工程有北京皇宫(1417)、皇宫前三殿、长陵(1413)、献陵(1425)、隆福寺(1425),北京西苑(今北海、中海、南海)殿宇(1460)、裕陵(1464)等。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扩展资料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

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北京故宫由明朝皇帝朱棣始建,设计者为蒯祥(1397—1481年,字廷瑞,苏州人)。占地72万平方米(长961米,宽753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用100万民工,共建了14年。

有房屋9999间半,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7间(而此“间”并非现今房间之概念,此处“间”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间)。

故宫前部宫殿,当时建筑造型要求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四角上各有十只吉祥瑞兽。

故宫的设计者认为这样以显示皇帝的威严,震慑天下。后部内廷却要求深邃、紧凑,因此东西六宫都自成一体,各有宫门宫墙,相对排列,秩序井然。内廷之后是宫后苑。

故宫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

参考资料:故宫-百度百科

林徽因故宫三大殿的说明顺序

林徽因故宫三大殿的说明顺序是布局。

1、第一段由天安门,经端门到午门,两旁长列的千步廊是个严肃的开端。

2、第二段午门与太和门之间的小广场,更是一个美丽的前奏。这里一道弧形的金水河,和河上五道白石桥,在黄瓦红墙的气氛中,北望太和门的雄劲,这个环境适当地给三殿做了心理准备。

3、第三段太和,中和,保和三座殿是前后排列着同立在一个庞大而崇高的工字形白石殿基上面的。这种台基过去称殿陛,共高二丈,分三层,每层有刻石栏杆围绕,台上列铜鼎等。台前石阶三列,左右各一列,路上都有雕镂隐起的龙凤花纹。这样大尺度的一组建筑物,是用更宏大尺度的庭院围绕起来的。广庭气魄之大是无法形容的。

标签: 大殿 故宫 作者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dongkepu.com/zonghezhishi/0jvd8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