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懂科普 >

综合知识

> 浪淘沙结构特点

浪淘沙结构特点

浪淘沙结构特点

浪淘沙结构特点是:七绝词,每句四个字,共28字。

《浪淘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隋朝以前,社会流行清商乐,自晋代五胡乱华以后,由于战争、通商、婚姻等原因,域外的燕乐传入中土并与本土的清商乐结合,遂形成诗乐结合的大势。

唐朝统治者更加注重吸收外来音乐以建成具有大唐特色的新乐,甚至将音乐的创造当成是民族的骄傲和国家强盛的象征。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浪淘沙结构特点是:七绝词,每句四个字,共28字。

《浪淘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隋朝以前,社会流行清商乐,自晋代五胡乱华以后,由于战争、通商、婚姻等原因,域外的燕乐传入中土并与本土的清商乐结合,遂形成诗乐结合的大势。

唐朝统治者更加注重吸收外来音乐以建成具有大唐特色的新乐,甚至将音乐的创造当成是民族的骄傲和国家强盛的象征。

李煜《浪淘沙》的思想价值和艺术特色

这首《浪淘沙》是李煜降宋后被掳到汴京软禁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故国、家园和往日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反映出词人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的凄凉心境。

上阕两句采用了倒叙的手法,梦里暂时忘却了俘虏的身份,贪恋着片刻的欢愉。

但美梦易醒,帘外潺潺春雨、阵阵春寒惊醒了美梦,使词人重又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

梦里梦外的巨大反差其实也是今昔两种生活的对比,是作为一国之君和阶下之囚的对比。

写梦中之“欢”,谁知梦中越欢,梦醒越苦;不着悲、愁等字眼,但悲苦之情可以想见。

李清照在《声声慢》中这样写“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愁情毕现。

“帘外雨潺潺”,这雨似乎更是词人心间下起的泪雨;“春意阑珊”,春光无限好,可是已经衰残了,就象美好的“往事”一去难返;“罗衾不耐五更寒”,禁不住的寒意,不仅来自自然界,更来自凄凉孤冷的内心世界。

李煜《菩萨蛮》词有句:“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所写情事与此差同,但此处表达情感更显委婉含蓄。

“独自暮凭栏,无限江山”,“莫”一作“暮”。

“莫凭栏”是说不要凭栏,因为凭栏而望故国江山,会引起无限伤感,令人无以面对;“暮凭栏”意谓暮色苍茫中凭栏远眺,想起江山易主,无限往事,“暮”也暗指词人人生之暮。

两说都可通。

李商隐曾在《无题》诗中写下“相见时难别亦难”,表达了人们普遍的情感。

降宋后被掳到汴京,告别旧都金陵是多么难舍难离,《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中“最是仓皇辞庙日”一句表达的正是这种情感。

这里却说“别时容易”,可见“容易”是为了突出一别之后再见之难;“见时难”似也包含着好景难再,韶华已逝的感慨。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就象水自长流、花自飘落,春天自要归去,人生的春天也已完结,一“去”字包含了多少留恋、惋惜、哀痛和沧桑。

昔日人上君的地位和今日阶下囚的遭遇就象一个天上、一个人间般遥不可及。

“天上人间”暗指今昔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际遇。

一说“天上人间”是个偏正短语,语出白居易《长恨歌》:“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意谓天上的人间,用在这里暗指自己来日无多,“天上人间”便是最后的归宿。

这首词表达惨痛欲绝的国破家亡的情感,真可谓“语语沉痛,字字泪珠,以歌当哭,千古哀音”。

词的格调悲壮,意境深远,突破了花间词派的风格。

表达惨痛欲绝的国破家亡的情感,真可谓“语语沉痛,字字泪珠,以歌当哭,千古哀音”。

词的格调悲壮,意境深远,突破了花间词派的风格。

词的上片写梦醒后感情上的急剧波动;下片写凭栏时对人生的留恋。

上片前三句和后两句是采用倒装句法,为使梦中之欢和醒后之悲,两者相反相成,互为映衬,从而造成心理时空上的转换和交替。

以实写之现实愁苦来造成反差,引导出虚拟之梦境欢娱,以突出自己被俘之“客”身,竟要作“贪欢”之美梦的潜意识活动。

梦是潜意识的心灵投影,梦是自由而模糊的感情联想。

词中正是通过“梦里”的“贪欢”,把词人内心深处虽然微弱但却顽强、不甘心死亡的生存意志艺术地表现出来了。

诗人不是直抒胸臆,而是融情于景。

伤春晓凄凉,罗衾冰似铁,听春雨潺潺,春光迟暮尽,以衬托俘虏和帝王两种人生选择的天渊之别,及其内在转化的人生悲剧。

《浪淘沙 》这首诗的上片在构思上很有特点,试分析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

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白浪一望无边,与海相连,岸边的沙子也是一望无际.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海浪从不停歇的淘着沙子,于是沧海桑田的演变就这样出现

这首诗指出了潮汐涨落的规律和巨大力量,潮汐不断冲击着海岸,使海岸不断发生变迁.尽管这种变化不易测量,但洪涛变平野,绿岛成桑田在不知不觉地发生着.

《浪淘沙》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

思想内容:

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

直上银河,同访牛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

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写作特色:

这首诗,前两句采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黄河奔流不止,流经万里的气势,并且,将黄河奔腾、颠簸、咆哮的状态描写的淋漓尽致。

本诗的后两句则是运用联想的手法,把黄河奔流比作是去山上和牛郎织女相会,想法比较独特,构思比较新颖,不仅能使大家感受到黄河的不凡气势,与此同时,也将黄河不认输、不怕艰难险阻勇于拼搏的精神,其实这也是在写刘禹锡自己,表明自己也是不怕前路的艰难险阻,敢于坚持自己的梦想,与理念,不放弃的精神。

作者:刘禹锡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释

1.浪淘沙: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

2.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

天涯:天边。

3.银河:古人以为黄河和银河相通。

4.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

他和织女因触怒天帝,被分隔在银河两岸,每年只

许他们在农历七月初七相会一次。

  

今译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

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

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简要分析李煜《浪淘沙》的语言特色

这是一首“含思凄婉”的哀歌,在低沉悲怆的格调中,传达出这位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和对命运的无奈。

先写梦醒后的情景:帘外春雨潺潺,晨寒阵阵袭来,零落的残春景象使他倍增凄苦。

再写梦中的情景:睡梦中回到华美的古国宫殿,贪恋着片刻的欢乐,而忘了自己身为囚徒。

这种倒叙的手法运用,使梦中之“欢”和梦醒之“苦”形成极大的反差,更突出现实的处境让他无法忍受。

词末词人连用“流水”、“落花”、“春去”三个比喻,长叹过去美好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再用“天上人间”比喻今昔生活的天壤之别,将自己的悲苦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这首词,纯用白描手法,将情与景、梦境与现实、欢乐与悲哀有机地交织在一起,语言真率,生动自然,句句出自肺腑;无一句刻意雕琢,而语语凄切动人,极富艺术感染力,是一首以情动人的佳作。

浪淘沙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浪淘沙(其一)

1、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

和柳宗元交谊很深,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

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

《竹枝词》《杨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为文长于说理。

有《刘梦得文集》。

2、解释词语(1):【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

这里形容黄河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浪淘】波浪淘洗。

【风簸】大风掀起波浪。

【天涯】指极远的地方。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

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

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初七的夜晚相会一次。

3、古诗今译:弯弯曲曲的万里黄河挟带着泥沙,狂风劲吹,波涛滚滚,巨大的水势如同来自天涯。

现在我们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一起到牛郎和织女的家中做客。

4、景物特点:这是一首描写黄河雄伟气势的著名诗篇。

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民族光辉灿烂文化的发源地,黄河,古往今来,无数诗人为她放声歌昌。

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流不复回”,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这些诗,极写黄河的源远、势猛,至今众口传诵。

“黄河之水天上来”,著意渲染的是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奔腾不息的动态美。

“黄河远上白云间”,视角与河之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出一种静态的美。

刘禹锡这首黄河诗开篇与众多的黄河诗篇一样,著力描写九曲黄河大浪淘沙之势。

紧接著张骞穷河源遇牛郎织女的典故,再把“黄河之水天上来”更君形象化。

在王之涣、李太白之外,另辟一番境界,增添了一层奇妙的神话色彩。

该词描写了浪和沙的砥砺和亲吻,但是一切都是为了达到人生的至纯境界,为了理想,多受点苦是必要的。

比喻作者坚韧不拔,经历丰富,开朗豁达的情怀。

5、解释词语(2):1.浪淘沙: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

2.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

天涯:天边。

3.银河:古人以为黄河和银河相通。

4.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

他和织女因触怒天帝,被分隔在银河两岸,每年只许他们在农历七月初七相会一次。

《浪淘沙》(其一)的后两句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黄河?

用夸张的手法写出黄河向下游奔涌的磅礴气势。

再写沿着黄河逆流而上,可到银河。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作者:唐代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译文: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到今天我们可以沿着黄河径直到银河,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扩展资料:

这首诗通俗易懂,常见诸儿童读物。

刘禹锡写诗常借物抒情言志,牛郎和织女是天上的星宿名称,和高高在上、距己遥远的朝中之位相似。

刘禹锡本在高处任职,由于谗言遭到贬谪下放的不公待遇,但诗人为苍生造福的社会理想永不改变。

刘禹锡渴望回到能够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位,有一番作为,纵然是恶浪频袭也不改入世的初衷。

由此可见,诗人百折不挠、积极进取的精神是多么让人欣羡!这首诗用夸张等写作手法抒发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气势大起大落,给人一种磅礴壮阔的雄浑之美,一不留神就会落后于诗人的思路。

浪淘沙其九抓住了什么特点来写?

[唐]刘禹锡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

令人忽忆萧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

唐代诗人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仿屈原《九歌》,学习民歌的表现手法,写了《浪淘沙词九首》。

九首词浑然一气,以我国主要河流黄河、长江、淮水、浙江为背景,描写了江河波高触山,涛声吼地,浪淘风簸,沙堆似雪的壮伟景象。

这首词的前两句,写流水淘沙,不息不止,前波未灭,后波又起的生生不息景象,是对整个乐章歌咏大浪淘沙的总结。

如果说,前面描状的波高浪大、淘漉泥沙是横向展示现实的图景,则这儿就是纵向显现历史的足迹;如果说前面的描摹是在空间内展开,则这儿的探寻就是在时间中开掘。

它以一种历史的深沉感形象地反映出事物运动不息的客观规律,既增加了全诗的容量与厚度,使诗章立体化,又超出了描写大浪淘沙自然景观的诗歌主题,具有着生活哲理的内容。

刘禹锡很注意在诗章中通过自然现象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有名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就以千帆竞发,万木争荣表现了事物的新陈代谢;这儿,又以“前波未灭后波生”展示出事物运动的生生不息。

可贵的是,刘禹锡这类诗句并不是干巴巴的哲学教条,而是充满了鲜丽跳脱的形象。

以形象寓哲理,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洪波巨浪、泥沙俱下的宏伟画面,既有色彩,又有气势,似乎还能听到呼啸不断的涛声,而且一浪赶过一浪,一浪盖过一浪,迭起、绵绵不绝。

这样阔大的动态景观使人惊心怵目,意动神摇,于不知不觉间产生哲理的思考。

李煜《浪淘沙令》赏析

浪淘沙令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赏析一:

李煜(937-978),五代十国时南唐的最后一个君主,史称“李后主,”也是著名的词作家。

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

李煜文、词及书、画创作均丰。

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这“帘外雨”,“五更寒”,是写梦后所感。

残梦初醒,听见窗外响起潺潺雨声,不仅觉得“罗衾”之外阵阵春之寒意。

词句所写之物皆是现实,然而我们不难看出其中所蕴含的词人内心深处的凄凉。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这其中的“一晌贪欢”写的是梦中之事,只有在梦中,才有可能忘记自己此时阶下囚的身份。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莫凭栏”,是不敢凭栏远望,因凭栏而见故国江山,将引起无限伤感;是晚眺江山遥远,深感“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流水落花春去也”,与上片“春意阑珊”相呼应,同时也暗喻自己已经时日不多,不久于人世。

天上与人间,今非昔比,感时伤怀,词人恍惚中要归去矣。

作品从生活实感出发,抒写了人生经历中的真切感受,表达了对故国的怀恋知情,自然明净,含蓄深沉,哀婉动人。

此外,在词的上阕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倒叙的手法,先写现实“罗衾不耐五更寒”,回过头来再写梦中的“一晌贪欢”,今夕对比,更加含蓄地突出了现实心境的凄凉。

李煜在《菩萨蛮》中有“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之词句,所写情事与此差不了多少,但《菩萨蛮》写得直率,此词则写得曲折婉转。

赏析二:

这首词歌咏伊尹和吕尚“历遍穷通”的遭际和名垂千载的功业,以抒发作者获得宋神宗的知遇,在上大展宏图、春风得意的豪迈情怀。

它不同于一般古代诗人词客种笼统空泛的咏史作品,而是一个家鉴古论今的真实思想感情的流露。

全词通篇叙史论史,实则以史托今,蕴含作者称赞明君之情,这正是本篇的巧妙之处。

起句“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从穷、通两个方面落笔,写伊尹、吕尚前后遭际的变化。

伊尹,原名挚;尹,是他后来所担任的官职。

传说他是伊水旁的一个弃婴,以“伊为氏,曾佣耕于莘(《孟子·万章》):“伊尹耕于有莘之野 。

”莘,古国名,其地在今河南开封附近 ),商汤娶有莘氏之女,他作为陪嫁而随着归属于商 ,后来得到汤王的重用 ,才有了作为。

吕尚,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太公望 ”。

传说他直到晚年还是因顿不堪 ,只得垂钓于渭水之滨,一次 ,恰值周文王出猎 ,君臣才得遇合,他先辅文王,继佐武王,终于成就了灭商兴周之大业。

伊、吕二人的经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都是先穷而后通,度过了困窘之后才遇到施展抱负的机会的,所以说他们“历遍穷通 ”;吕尚显达的时候,年岁已老了,所以称作“衰翁 ”。

封建时代的士人由穷到通,总有一定的偶然因素、侥幸成分,也就是说,能够由穷到通的毕竟是少数,此并言“伊吕两衰翁 ”,伊尹佐汤时年老下否,书无明文,此是连类而及。

值得思考的问题是:“若使当时身不遇 ”。

作者颇有自许之意。

“若使”即假如。

当伊、吕为耕佣、钓叟之时,假如不遇商汤、周文,则英雄终将老死岩壑。

伊、吕是值得庆幸的,但更多的士人的命运却是大可惋惜的,因为那些人没有被发现、被赏识、被任用机会,他们是“老了”的英雄,亦即被埋没了的英雄。

下片,“汤武偶相逢”中的“偶”已经点明了“君臣遇合”的偶然性,可是,一旦能够遇合,那就会出现“风虎云龙”的局面。

《易·乾·文言》:“云从龙,风从虎,对人作而万物睹 。

”意思是说,云跟随着龙出现,风跟随着虎出出,人世间如果出现了圣明的君主,那末 ,在谈笑之间就轻而易举地完成了兴王道、建国家的大事业。

伊、吕有真实的本领,果然能够做出一番事业来,这样,才真正称得起是人才。

因这是问题的实质之所在,所以“兴王”一句在全词中是很有分量的。

结尾,也是对这一句的引申,说伊、吕不仅功盖当世,至今超越千载,也没有人能够与之匹敌。

在歌颂伊、吕的不朽功业的背后,伊、吕的遭适明主和建立功业对于王安石来说,无疑是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他从中受到了鼓舞,增强了推行变法的决心和勇气

赏析三: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九引《西清诗话》云:“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云:‘帘外雨潺潺’云云,含思凄惋,未几下世。

”由此可知,词作于他死前不久。

可以说是李煜后期词的代表作之一。

词的上片,以倒叙起始,描写梦醒之后的所闻:帘垂夜深,潺潺的雨声透过帘栊,不断地传入耳中;眼看那美好的春光,在这潺潺雨声的伴和之下,即将成为过去。

词写晚春深夜,雨声潺潺,表现出无限惜春、伤春之情,环境是清苦的,情调是凄楚的。

特别是这“春意阑珊”,既是眼前节令的实况,又是国家衰亡、个人的生命亦即将完结的象征。

如此情景,又怎能不引起词人心头的阵阵悲凉呢?更何况又是在“五更寒”的这样一个时刻!

五更的寒冷,即使身盖罗衾,也抵挡不住,忍耐不了。

故“罗衾不耐五更寒”,是在写梦醒后之所感。

这“感”,首先是感觉到五更时天气的奇寒,而这样的奇寒,又是通过“罗衾不耐”来表现的。

这是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一种借外物以抒写王观感受的艺术手法。

岑参写八月胡地的奇寒云:“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是这种手法的成功运用。

其次,更为重要的是,这不仅是写身寒,而且是写心寒;身寒终究有个极限,并可尽量设法抵御和忍耐,而心寒——心头的悲凉,则是无限的,无法忍受的了。

古人论词的结构,妙在断断续续,不接而接。

“罗衾不耐五更寒”句,就具有如此之妙。

它与下面两句,一写梦后,一写梦中,看似不接,实则词意紧紧相接。

写梦后的“罗衾不耐五更寒”,既是突出了梦后内心的悲凉,又为描写梦中的情景作了铺垫:既然梦醒之后是如此痛苦悲凉,那么,还不如长梦不醒了。

因为“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只有在梦里,才能忘记自己是“客”——南唐的亡国君,大宋的阶下囚,也只有在梦里,才能享受到那片刻的欢乐。

这种以梦后之苦去与梦中之乐相映衬,从而更见梦后之苦的可憎与梦中之乐的可爱的写法,确实是很高明的。

可惜,梦中之乐是虚幻的,梦后之苦是实在的、残酷的,并且,不管主观上如何贪恋那梦中之乐,终究不过是“一响”而已。

这样写进一步突出了国亡被俘后处境的可悲可怜。

词的下片,起曰:“独自莫凭栏”。

“独自”,说明词人的孤独;“莫凭栏”,则是因为凭栏远眺,是为了要看到昔日的宫阙阁楼,以满足思念故国之情,然而,汴京距金陵甚远,中间有“无限关山”的阻隔,因而只能是欲见不得,徒唤奈何而已。

更何况这“无限关山”,也不再是南唐的国土,而是宋朝的属地,看到这已经沦丧的国土和易主的江山,岂不是只能增加心中的悲苦吗?所以,“莫凭栏”,不是词人不想凭栏,而是不能凭栏,是为避免思见故国而勾起无限悲苦所采取的一种强制行动,这种心绪实际上更为凄楚、更为悲凉。

“别时容易见时难”——“别时”,指当初投降被俘,辞别金陵,被押往汴京之时;“见时”,指现在囚禁汴京,思念故国,欲再重见旧地之时。

前者“容易”后者“难”,在这一易一难的鲜明对照之中,蕴含着词人多少故国的情思,夹杂着多少伤心和悔恨啊!要知道,这里的“别”,不是暂时的别离,而是永久的别离,因而也是人世间最为痛苦的别离,更何况这样的别离是如何的.“容易”——国家竟是那样轻而易举的就灭亡了,这岂不是痛上加痛吗?这样的难于再见,不就是对词人的死刑宣判吗?

文学作品的艺术力量在于真实而同时又具有普遍性。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引《复斋漫录》说:“《颜氏家训》云:‘别易会难,古今所重。

江南饯送,下泣言离。

北间风俗,不屑此事,歧路言离,欢笑分首。

’李后主盖用此语耳。

故长短句云:‘别时容易见时难’。

”由此可见,“别时容易见时难”,既是李煜独特经历和思想感情的真实表现,也是对普遍存在的离愁别恨的高度概括,这又正是它千百年来能够打动读者的原因。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词意凄绝,充溢着无可奈何的情绪。

这里词人以生动的比喻,进一步把集合着悲凉、痛苦、伤心、悔恨,交织着绝望与希望的感情,推向了。

落红逐水流,春光已逝去,世事变化急速,好景一去不复返。

从前在“天上”过着自在自由的帝王生活,而今在“人间”却是暗无天日的俘虏生活,一天一地,差别是何等巨大!这种从“天上”降到“人间”,亦即由至高无上的皇帝成为被人轻贱的俘虏的生活巨变,对李煜个人来说,是个悲剧,但也正是这样的特殊经历,给李煜的创作带来了活力。

一方面,被囚禁、被侮辱的“人间”生活,使他的内心极其痛苦,并得以在创作中极其真实的表现出来,使作品具有感情上的动人力量;另一方面,从帝王到俘虏的生活经历虽然是李煜所特有的,但经历生活的巨变却是一般人也常有的,这就使得那些虽然没有李煜那样独特经历的人,也能受到感染,从而使作品获得了长久的生命力。

这首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划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

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李重光之词,神秀也。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金荃、浣花,能有此气象耶?”

李煜<<浪淘沙>>及其赏析

端 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这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

题目“端居”,即闲居之意。

诗人远别家乡和亲人,时间已经很久。

妻子从远方的来信,是客居异乡寂寞生活的慰藉,但已很久没有见到它的踪影了。

在这寂寥的清秋之夜,得不到家人音书的空廓虚无之感变得如此强烈,为寂寞所咬啮的灵魂便自然而然地想从“归梦”中寻求慰藉。

即使是短暂的梦中相聚,也总可稍慰相思。

但“路迢归梦难成”(李煜《清平乐》),一觉醒来,竟是悠悠相别经年,魂魄未曾入梦。

“远书归梦两悠悠”,正是诗人在盼远书而不至、觅归梦而不成的情况下,从心灵深处发出的一声长长的叹息。

“悠悠”二字,既形象地显示出远书、归梦的杳邈难期,也传神地表现出希望两皆落空时依然怅然若失的意态。

而双方山川阻隔、别后经年的时间、空间远隔,也隐见于言外。

次句写中宵醒后寂寥凄寒的感受。

素秋,是秋天的代称。

但它的暗示色彩却相当丰富。

它使人联想起洁白清冷的秋霜、皎洁凄寒的秋月、明澈寒冽的秋水,联想起一切散发着萧瑟清寒气息的秋天景物。

对于一个寂处异乡、“远书归梦两悠悠”的客子来说,这凄寒的“素秋”便不仅仅是引动愁绪的一种触媒,而且是对毫无慰藉的心灵一种不堪忍受的重压。

然而,诗人可以用来和它对“敌”的却“只有空床”而已。

清代冯浩《玉溪生诗笺注》引杨守智说:“‘敌’字险而稳。

”这评语很精到。

这里本可用一个比较平稳而浑成的“对”字。

但“对”只表现“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之状,偏于客观描绘。

而“敌”则除了含有“对”的意思之外,还兼传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寥凄寒意境,而又不得不承受的那种难以言状的心灵深处的凄怆,那种凄神寒骨的感受,更偏于主观精神状态的刻画。

试比较李煜“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便可发现这里的“敌”字虽然下得较硬较险,初读似感刻露,但细味则感到它在抒写客观环境所给予人的主观感受方面,比“不耐”要深细、隽永得多,而且它本身又是准确而妥帖的。

这就和离开整体意境专以雕琢字句为能事者有别。

三、四两句从室内的“空床”移向室外的“青苔”、“红树”。

但并不是客观地描绘,而是移情入景,使客观景物对象化,带上浓厚的主观色彩。

寂居异乡,平日很少有人来往,阶前长满了青苔,更显出寓所的冷寂。

红树,则正是暮秋特有的景象。

青苔、红树,色调本来是比较明丽的,但由于是在夜间,在迷蒙雨色、朦胧夜月的笼罩下,色调便不免显得黯淡模糊。

在满怀愁绪的诗人眼里,这“阶下青苔与红树”似乎也在默默相对中呈现出一种无言的愁绪和清冷寥落的意态。

这两句中“青苔”与“红树”,“雨中”与“月中”’“寥落”与“愁”,都是互文错举。

“雨中”与“月中”,似乎不大可能是同一夜间出现的景象。

但当诗人面对其中的一幅图景时(假定是月夕),自不妨同时在心中浮现先前经历过的另一幅图景(雨夕)。

这样把眼前的实景和记忆中的景色交织在一起,无形中将时间的内涵扩展延伸了,暗示出像这样地中宵不寐,思念远人已非一夕。

同时,这三组词两两互文错举,后两组又句中自对,又使诗句具有一种回环流动的美。

如果联系一开头的“远书”“归梦”来体味,那么这“雨中寥落月中愁”的青苔、红树,似乎还可以让我们联想起相互远隔的双方“各在天一涯”默默相思的情景。

风雨之夕,月明之夜,胸怀愁绪而寥落之情难遣的,又岂止是作客他乡的诗人一身呢!诗人远别家乡和亲人,时间已经很久。

妻子从远方的来信,是客居异乡寂寞生活的慰藉,但已很久没有见到它的踪影了。

在这寂寥的清秋之夜,得不到家人音书的空廓虚无之感变得如此强烈,为寂寞所咬啮的灵魂便自然而然地想从“归梦”中寻求慰藉。

即使是短暂的梦中相聚,也总可稍慰相思。

但“路迢归梦难成”(李煜《清平乐》),一觉醒来,竟是悠悠相别经年,魂魄未曾入梦。

“远书归梦两悠悠”,正是诗人在盼远书而不至、觅归梦而不成的情况下,从心灵深处发出的一声长长的叹息。

“悠悠”二字,既形象地显示出远书、归梦的杳邈难期,也传神地表现出希望两皆落空时依然怅然若失的意态。

而双方山川阻隔、别后经年的时间、空间远隔,也隐见于言外。

次句写中宵醒后寂寥凄寒的感受。

素秋,是秋天的代称。

但它的暗示色彩却相当丰富。

它使人联想起洁白清冷的秋霜、皎洁凄寒的秋月、明澈寒冽的秋水,联想起一切散发着萧瑟清寒气息的秋天景物。

对于一个寂处异乡、“远书归梦两悠悠”的客子来说,这凄寒的“素秋”便不仅仅是引动愁绪的一种触媒,而且是对毫无慰藉的心灵一种不堪忍受的重压。

然而,诗人可以用来和它对“敌”的却“只有空床”而已。

清代冯浩《玉溪生诗笺注》引杨守智说:“‘敌’字险而稳。

”这评语很精到。

这里本可用一个比较平稳而浑成的“对”字。

但“对”只表现“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之状,偏于客观描绘。

而“敌”则除了含有“对”的意思之外,还兼传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寥凄寒意境,而又不得不承受的那种难以言状的心灵深处的凄怆,那种凄神寒骨的感受,更偏于主观精神状态的刻画。

试比较李煜“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便可发现这里的“敌”字虽然下得较硬较险,初读似感刻露,但细味则感到它在抒写客观环境所给予人的主观感受方面,比“不耐”要深细、隽永得多,而且它本身又是准确而妥帖的。

这就和离开整体意境专以雕琢字句为能事者有别。

三、四两句从室内的“空床”移向室外的“青苔”、“红树”。

但并不是客观地描绘,而是移情入景,使客观景物对象化,带上浓厚的主观色彩。

寂居异乡,平日很少有人来往,阶前长满了青苔,更显出寓所的冷寂。

红树,则正是暮秋特有的景象。

青苔、红树,色调本来是比较明丽的,但由于是在夜间,在迷蒙雨色、朦胧夜月的笼罩下,色调便不免显得黯淡模糊。

在满怀愁绪的诗人眼里,这“阶下青苔与红树”似乎也在默默相对中呈现出一种无言的愁绪和清冷寥落的意态。

这两句中“青苔”与“红树”,“雨中”与“月中”’“寥落”与“愁”,都是互文错举。

“雨中”与“月中”,似乎不大可能是同一夜间出现的景象。

但当诗人面对其中的一幅图景时(假定是月夕),自不妨同时在心中浮现先前经历过的另一幅图景(雨夕)。

这样把眼前的实景和记忆中的景色交织在一起,无形中将时间的内涵扩展延伸了,暗示出像这样地中宵不寐味,那么这“雨中寥落月中愁”的青苔、红树,似乎还可以让我们联想起相互远隔的双方“各在天一涯”默默相思的情景。

风雨之夕,月明之夜,胸怀愁绪而寥落之情难遣的,又岂止是作客他乡的诗人一身呢!

刘禹锡《浪淘沙》赏析

背诵赏析注释译文

浪淘沙·其一

刘禹锡 〔唐代〕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译文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

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

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见唐·刘禹锡《浪淘沙》。

淘:用水冲洗。

簸:摇动。

自:来自。

这两句大意是:九曲黄河之中有无数的砂砾,它们随同黄河流经万里,经受了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簸荡,从天涯一直来到这里。

诗人歌咏九曲黄河中的万里黄沙,赞扬它们冲风破浪,一往无前的顽强性格。

我们引用时可取其象征意义,歌颂与它们有着共同特点的事物或人们。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采用了张骞为武帝寻找河源和牛郎织女相隔银河的典故,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牵牛织女家,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

浪淘沙结构特点是:七绝词,每句四个字,共28字。

《浪淘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隋朝以前,社会流行清商乐,自晋代五胡乱华以后,由于战争、通商、婚姻等原因,域外的燕乐传入中土并与本土的清商乐结合,遂形成诗乐结合的大势。

唐朝统治者更加注重吸收外来音乐以建成具有大唐特色的新乐,甚至将音乐的创造当成是民族的骄傲和国家强盛的象征。

李煜《浪淘沙》的思想价值和艺术特色

这首《浪淘沙》是李煜降宋后被掳到汴京软禁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故国、家园和往日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反映出词人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的凄凉心境。

上阕两句采用了倒叙的手法,梦里暂时忘却了俘虏的身份,贪恋着片刻的欢愉。

但美梦易醒,帘外潺潺春雨、阵阵春寒惊醒了美梦,使词人重又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

梦里梦外的巨大反差其实也是今昔两种生活的对比,是作为一国之君和阶下之囚的对比。

写梦中之“欢”,谁知梦中越欢,梦醒越苦;不着悲、愁等字眼,但悲苦之情可以想见。

李清照在《声声慢》中这样写“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愁情毕现。

“帘外雨潺潺”,这雨似乎更是词人心间下起的泪雨;“春意阑珊”,春光无限好,可是已经衰残了,就象美好的“往事”一去难返;“罗衾不耐五更寒”,禁不住的寒意,不仅来自自然界,更来自凄凉孤冷的内心世界。

李煜《菩萨蛮》词有句:“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所写情事与此差同,但此处表达情感更显委婉含蓄。

“独自暮凭栏,无限江山”,“莫”一作“暮”。

“莫凭栏”是说不要凭栏,因为凭栏而望故国江山,会引起无限伤感,令人无以面对;“暮凭栏”意谓暮色苍茫中凭栏远眺,想起江山易主,无限往事,“暮”也暗指词人人生之暮。

两说都可通。

李商隐曾在《无题》诗中写下“相见时难别亦难”,表达了人们普遍的情感。

降宋后被掳到汴京,告别旧都金陵是多么难舍难离,《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中“最是仓皇辞庙日”一句表达的正是这种情感。

这里却说“别时容易”,可见“容易”是为了突出一别之后再见之难;“见时难”似也包含着好景难再,韶华已逝的感慨。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就象水自长流、花自飘落,春天自要归去,人生的春天也已完结,一“去”字包含了多少留恋、惋惜、哀痛和沧桑。

昔日人上君的地位和今日阶下囚的遭遇就象一个天上、一个人间般遥不可及。

“天上人间”暗指今昔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际遇。

一说“天上人间”是个偏正短语,语出白居易《长恨歌》:“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意谓天上的人间,用在这里暗指自己来日无多,“天上人间”便是最后的归宿。

这首词表达惨痛欲绝的国破家亡的情感,真可谓“语语沉痛,字字泪珠,以歌当哭,千古哀音”。

词的格调悲壮,意境深远,突破了花间词派的风格。

表达惨痛欲绝的国破家亡的情感,真可谓“语语沉痛,字字泪珠,以歌当哭,千古哀音”。

词的格调悲壮,意境深远,突破了花间词派的风格。

词的上片写梦醒后感情上的急剧波动;下片写凭栏时对人生的留恋。

上片前三句和后两句是采用倒装句法,为使梦中之欢和醒后之悲,两者相反相成,互为映衬,从而造成心理时空上的转换和交替。

以实写之现实愁苦来造成反差,引导出虚拟之梦境欢娱,以突出自己被俘之“客”身,竟要作“贪欢”之美梦的潜意识活动。

梦是潜意识的心灵投影,梦是自由而模糊的感情联想。

词中正是通过“梦里”的“贪欢”,把词人内心深处虽然微弱但却顽强、不甘心死亡的生存意志艺术地表现出来了。

诗人不是直抒胸臆,而是融情于景。

伤春晓凄凉,罗衾冰似铁,听春雨潺潺,春光迟暮尽,以衬托俘虏和帝王两种人生选择的天渊之别,及其内在转化的人生悲剧。

《浪淘沙 》这首诗的上片在构思上很有特点,试分析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

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白浪一望无边,与海相连,岸边的沙子也是一望无际.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海浪从不停歇的淘着沙子,于是沧海桑田的演变就这样出现

这首诗指出了潮汐涨落的规律和巨大力量,潮汐不断冲击着海岸,使海岸不断发生变迁.尽管这种变化不易测量,但洪涛变平野,绿岛成桑田在不知不觉地发生着.

《浪淘沙》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

思想内容:

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

直上银河,同访牛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

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写作特色:

这首诗,前两句采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黄河奔流不止,流经万里的气势,并且,将黄河奔腾、颠簸、咆哮的状态描写的淋漓尽致。

本诗的后两句则是运用联想的手法,把黄河奔流比作是去山上和牛郎织女相会,想法比较独特,构思比较新颖,不仅能使大家感受到黄河的不凡气势,与此同时,也将黄河不认输、不怕艰难险阻勇于拼搏的精神,其实这也是在写刘禹锡自己,表明自己也是不怕前路的艰难险阻,敢于坚持自己的梦想,与理念,不放弃的精神。

作者:刘禹锡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释

1.浪淘沙: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

2.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

天涯:天边。

3.银河:古人以为黄河和银河相通。

4.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

他和织女因触怒天帝,被分隔在银河两岸,每年只

许他们在农历七月初七相会一次。

  

今译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

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

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简要分析李煜《浪淘沙》的语言特色

这是一首“含思凄婉”的哀歌,在低沉悲怆的格调中,传达出这位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和对命运的无奈。

先写梦醒后的情景:帘外春雨潺潺,晨寒阵阵袭来,零落的残春景象使他倍增凄苦。

再写梦中的情景:睡梦中回到华美的古国宫殿,贪恋着片刻的欢乐,而忘了自己身为囚徒。

这种倒叙的手法运用,使梦中之“欢”和梦醒之“苦”形成极大的反差,更突出现实的处境让他无法忍受。

词末词人连用“流水”、“落花”、“春去”三个比喻,长叹过去美好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再用“天上人间”比喻今昔生活的天壤之别,将自己的悲苦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这首词,纯用白描手法,将情与景、梦境与现实、欢乐与悲哀有机地交织在一起,语言真率,生动自然,句句出自肺腑;无一句刻意雕琢,而语语凄切动人,极富艺术感染力,是一首以情动人的佳作。

浪淘沙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浪淘沙(其一)

1、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

和柳宗元交谊很深,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

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

《竹枝词》《杨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为文长于说理。

有《刘梦得文集》。

2、解释词语(1):【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

这里形容黄河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浪淘】波浪淘洗。

【风簸】大风掀起波浪。

【天涯】指极远的地方。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

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

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初七的夜晚相会一次。

3、古诗今译:弯弯曲曲的万里黄河挟带着泥沙,狂风劲吹,波涛滚滚,巨大的水势如同来自天涯。

现在我们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一起到牛郎和织女的家中做客。

4、景物特点:这是一首描写黄河雄伟气势的著名诗篇。

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民族光辉灿烂文化的发源地,黄河,古往今来,无数诗人为她放声歌昌。

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流不复回”,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这些诗,极写黄河的源远、势猛,至今众口传诵。

“黄河之水天上来”,著意渲染的是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奔腾不息的动态美。

“黄河远上白云间”,视角与河之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出一种静态的美。

刘禹锡这首黄河诗开篇与众多的黄河诗篇一样,著力描写九曲黄河大浪淘沙之势。

紧接著张骞穷河源遇牛郎织女的典故,再把“黄河之水天上来”更君形象化。

在王之涣、李太白之外,另辟一番境界,增添了一层奇妙的神话色彩。

该词描写了浪和沙的砥砺和亲吻,但是一切都是为了达到人生的至纯境界,为了理想,多受点苦是必要的。

比喻作者坚韧不拔,经历丰富,开朗豁达的情怀。

5、解释词语(2):1.浪淘沙: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

2.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

天涯:天边。

3.银河:古人以为黄河和银河相通。

4.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

他和织女因触怒天帝,被分隔在银河两岸,每年只许他们在农历七月初七相会一次。

《浪淘沙》(其一)的后两句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黄河?

用夸张的手法写出黄河向下游奔涌的磅礴气势。

再写沿着黄河逆流而上,可到银河。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作者:唐代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译文: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到今天我们可以沿着黄河径直到银河,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扩展资料:

这首诗通俗易懂,常见诸儿童读物。

刘禹锡写诗常借物抒情言志,牛郎和织女是天上的星宿名称,和高高在上、距己遥远的朝中之位相似。

刘禹锡本在高处任职,由于谗言遭到贬谪下放的不公待遇,但诗人为苍生造福的社会理想永不改变。

刘禹锡渴望回到能够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位,有一番作为,纵然是恶浪频袭也不改入世的初衷。

由此可见,诗人百折不挠、积极进取的精神是多么让人欣羡!这首诗用夸张等写作手法抒发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气势大起大落,给人一种磅礴壮阔的雄浑之美,一不留神就会落后于诗人的思路。

浪淘沙其九抓住了什么特点来写?

[唐]刘禹锡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

令人忽忆萧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

唐代诗人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仿屈原《九歌》,学习民歌的表现手法,写了《浪淘沙词九首》。

九首词浑然一气,以我国主要河流黄河、长江、淮水、浙江为背景,描写了江河波高触山,涛声吼地,浪淘风簸,沙堆似雪的壮伟景象。

这首词的前两句,写流水淘沙,不息不止,前波未灭,后波又起的生生不息景象,是对整个乐章歌咏大浪淘沙的总结。

如果说,前面描状的波高浪大、淘漉泥沙是横向展示现实的图景,则这儿就是纵向显现历史的足迹;如果说前面的描摹是在空间内展开,则这儿的探寻就是在时间中开掘。

它以一种历史的深沉感形象地反映出事物运动不息的客观规律,既增加了全诗的容量与厚度,使诗章立体化,又超出了描写大浪淘沙自然景观的诗歌主题,具有着生活哲理的内容。

刘禹锡很注意在诗章中通过自然现象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有名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就以千帆竞发,万木争荣表现了事物的新陈代谢;这儿,又以“前波未灭后波生”展示出事物运动的生生不息。

可贵的是,刘禹锡这类诗句并不是干巴巴的哲学教条,而是充满了鲜丽跳脱的形象。

以形象寓哲理,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洪波巨浪、泥沙俱下的宏伟画面,既有色彩,又有气势,似乎还能听到呼啸不断的涛声,而且一浪赶过一浪,一浪盖过一浪,迭起、绵绵不绝。

这样阔大的动态景观使人惊心怵目,意动神摇,于不知不觉间产生哲理的思考。

李煜《浪淘沙令》赏析

浪淘沙令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赏析一:

李煜(937-978),五代十国时南唐的最后一个君主,史称“李后主,”也是著名的词作家。

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

李煜文、词及书、画创作均丰。

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这“帘外雨”,“五更寒”,是写梦后所感。

残梦初醒,听见窗外响起潺潺雨声,不仅觉得“罗衾”之外阵阵春之寒意。

词句所写之物皆是现实,然而我们不难看出其中所蕴含的词人内心深处的凄凉。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这其中的“一晌贪欢”写的是梦中之事,只有在梦中,才有可能忘记自己此时阶下囚的身份。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莫凭栏”,是不敢凭栏远望,因凭栏而见故国江山,将引起无限伤感;是晚眺江山遥远,深感“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流水落花春去也”,与上片“春意阑珊”相呼应,同时也暗喻自己已经时日不多,不久于人世。

天上与人间,今非昔比,感时伤怀,词人恍惚中要归去矣。

作品从生活实感出发,抒写了人生经历中的真切感受,表达了对故国的怀恋知情,自然明净,含蓄深沉,哀婉动人。

此外,在词的上阕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倒叙的手法,先写现实“罗衾不耐五更寒”,回过头来再写梦中的“一晌贪欢”,今夕对比,更加含蓄地突出了现实心境的凄凉。

李煜在《菩萨蛮》中有“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之词句,所写情事与此差不了多少,但《菩萨蛮》写得直率,此词则写得曲折婉转。

赏析二:

这首词歌咏伊尹和吕尚“历遍穷通”的遭际和名垂千载的功业,以抒发作者获得宋神宗的知遇,在上大展宏图、春风得意的豪迈情怀。

它不同于一般古代诗人词客种笼统空泛的咏史作品,而是一个家鉴古论今的真实思想感情的流露。

全词通篇叙史论史,实则以史托今,蕴含作者称赞明君之情,这正是本篇的巧妙之处。

起句“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从穷、通两个方面落笔,写伊尹、吕尚前后遭际的变化。

伊尹,原名挚;尹,是他后来所担任的官职。

传说他是伊水旁的一个弃婴,以“伊为氏,曾佣耕于莘(《孟子·万章》):“伊尹耕于有莘之野 。

”莘,古国名,其地在今河南开封附近 ),商汤娶有莘氏之女,他作为陪嫁而随着归属于商 ,后来得到汤王的重用 ,才有了作为。

吕尚,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太公望 ”。

传说他直到晚年还是因顿不堪 ,只得垂钓于渭水之滨,一次 ,恰值周文王出猎 ,君臣才得遇合,他先辅文王,继佐武王,终于成就了灭商兴周之大业。

伊、吕二人的经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都是先穷而后通,度过了困窘之后才遇到施展抱负的机会的,所以说他们“历遍穷通 ”;吕尚显达的时候,年岁已老了,所以称作“衰翁 ”。

封建时代的士人由穷到通,总有一定的偶然因素、侥幸成分,也就是说,能够由穷到通的毕竟是少数,此并言“伊吕两衰翁 ”,伊尹佐汤时年老下否,书无明文,此是连类而及。

值得思考的问题是:“若使当时身不遇 ”。

作者颇有自许之意。

“若使”即假如。

当伊、吕为耕佣、钓叟之时,假如不遇商汤、周文,则英雄终将老死岩壑。

伊、吕是值得庆幸的,但更多的士人的命运却是大可惋惜的,因为那些人没有被发现、被赏识、被任用机会,他们是“老了”的英雄,亦即被埋没了的英雄。

下片,“汤武偶相逢”中的“偶”已经点明了“君臣遇合”的偶然性,可是,一旦能够遇合,那就会出现“风虎云龙”的局面。

《易·乾·文言》:“云从龙,风从虎,对人作而万物睹 。

”意思是说,云跟随着龙出现,风跟随着虎出出,人世间如果出现了圣明的君主,那末 ,在谈笑之间就轻而易举地完成了兴王道、建国家的大事业。

伊、吕有真实的本领,果然能够做出一番事业来,这样,才真正称得起是人才。

因这是问题的实质之所在,所以“兴王”一句在全词中是很有分量的。

结尾,也是对这一句的引申,说伊、吕不仅功盖当世,至今超越千载,也没有人能够与之匹敌。

在歌颂伊、吕的不朽功业的背后,伊、吕的遭适明主和建立功业对于王安石来说,无疑是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他从中受到了鼓舞,增强了推行变法的决心和勇气

赏析三: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九引《西清诗话》云:“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云:‘帘外雨潺潺’云云,含思凄惋,未几下世。

”由此可知,词作于他死前不久。

可以说是李煜后期词的代表作之一。

词的上片,以倒叙起始,描写梦醒之后的所闻:帘垂夜深,潺潺的雨声透过帘栊,不断地传入耳中;眼看那美好的春光,在这潺潺雨声的伴和之下,即将成为过去。

词写晚春深夜,雨声潺潺,表现出无限惜春、伤春之情,环境是清苦的,情调是凄楚的。

特别是这“春意阑珊”,既是眼前节令的实况,又是国家衰亡、个人的生命亦即将完结的象征。

如此情景,又怎能不引起词人心头的阵阵悲凉呢?更何况又是在“五更寒”的这样一个时刻!

五更的寒冷,即使身盖罗衾,也抵挡不住,忍耐不了。

故“罗衾不耐五更寒”,是在写梦醒后之所感。

这“感”,首先是感觉到五更时天气的奇寒,而这样的奇寒,又是通过“罗衾不耐”来表现的。

这是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一种借外物以抒写王观感受的艺术手法。

岑参写八月胡地的奇寒云:“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是这种手法的成功运用。

其次,更为重要的是,这不仅是写身寒,而且是写心寒;身寒终究有个极限,并可尽量设法抵御和忍耐,而心寒——心头的悲凉,则是无限的,无法忍受的了。

古人论词的结构,妙在断断续续,不接而接。

“罗衾不耐五更寒”句,就具有如此之妙。

它与下面两句,一写梦后,一写梦中,看似不接,实则词意紧紧相接。

写梦后的“罗衾不耐五更寒”,既是突出了梦后内心的悲凉,又为描写梦中的情景作了铺垫:既然梦醒之后是如此痛苦悲凉,那么,还不如长梦不醒了。

因为“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只有在梦里,才能忘记自己是“客”——南唐的亡国君,大宋的阶下囚,也只有在梦里,才能享受到那片刻的欢乐。

这种以梦后之苦去与梦中之乐相映衬,从而更见梦后之苦的可憎与梦中之乐的可爱的写法,确实是很高明的。

可惜,梦中之乐是虚幻的,梦后之苦是实在的、残酷的,并且,不管主观上如何贪恋那梦中之乐,终究不过是“一响”而已。

这样写进一步突出了国亡被俘后处境的可悲可怜。

词的下片,起曰:“独自莫凭栏”。

“独自”,说明词人的孤独;“莫凭栏”,则是因为凭栏远眺,是为了要看到昔日的宫阙阁楼,以满足思念故国之情,然而,汴京距金陵甚远,中间有“无限关山”的阻隔,因而只能是欲见不得,徒唤奈何而已。

更何况这“无限关山”,也不再是南唐的国土,而是宋朝的属地,看到这已经沦丧的国土和易主的江山,岂不是只能增加心中的悲苦吗?所以,“莫凭栏”,不是词人不想凭栏,而是不能凭栏,是为避免思见故国而勾起无限悲苦所采取的一种强制行动,这种心绪实际上更为凄楚、更为悲凉。

“别时容易见时难”——“别时”,指当初投降被俘,辞别金陵,被押往汴京之时;“见时”,指现在囚禁汴京,思念故国,欲再重见旧地之时。

前者“容易”后者“难”,在这一易一难的鲜明对照之中,蕴含着词人多少故国的情思,夹杂着多少伤心和悔恨啊!要知道,这里的“别”,不是暂时的别离,而是永久的别离,因而也是人世间最为痛苦的别离,更何况这样的别离是如何的.“容易”——国家竟是那样轻而易举的就灭亡了,这岂不是痛上加痛吗?这样的难于再见,不就是对词人的死刑宣判吗?

文学作品的艺术力量在于真实而同时又具有普遍性。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引《复斋漫录》说:“《颜氏家训》云:‘别易会难,古今所重。

江南饯送,下泣言离。

北间风俗,不屑此事,歧路言离,欢笑分首。

’李后主盖用此语耳。

故长短句云:‘别时容易见时难’。

”由此可见,“别时容易见时难”,既是李煜独特经历和思想感情的真实表现,也是对普遍存在的离愁别恨的高度概括,这又正是它千百年来能够打动读者的原因。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词意凄绝,充溢着无可奈何的情绪。

这里词人以生动的比喻,进一步把集合着悲凉、痛苦、伤心、悔恨,交织着绝望与希望的感情,推向了。

落红逐水流,春光已逝去,世事变化急速,好景一去不复返。

从前在“天上”过着自在自由的帝王生活,而今在“人间”却是暗无天日的俘虏生活,一天一地,差别是何等巨大!这种从“天上”降到“人间”,亦即由至高无上的皇帝成为被人轻贱的俘虏的生活巨变,对李煜个人来说,是个悲剧,但也正是这样的特殊经历,给李煜的创作带来了活力。

一方面,被囚禁、被侮辱的“人间”生活,使他的内心极其痛苦,并得以在创作中极其真实的表现出来,使作品具有感情上的动人力量;另一方面,从帝王到俘虏的生活经历虽然是李煜所特有的,但经历生活的巨变却是一般人也常有的,这就使得那些虽然没有李煜那样独特经历的人,也能受到感染,从而使作品获得了长久的生命力。

这首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划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

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李重光之词,神秀也。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金荃、浣花,能有此气象耶?”

李煜<<浪淘沙>>及其赏析

端 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这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

题目“端居”,即闲居之意。

诗人远别家乡和亲人,时间已经很久。

妻子从远方的来信,是客居异乡寂寞生活的慰藉,但已很久没有见到它的踪影了。

在这寂寥的清秋之夜,得不到家人音书的空廓虚无之感变得如此强烈,为寂寞所咬啮的灵魂便自然而然地想从“归梦”中寻求慰藉。

即使是短暂的梦中相聚,也总可稍慰相思。

但“路迢归梦难成”(李煜《清平乐》),一觉醒来,竟是悠悠相别经年,魂魄未曾入梦。

“远书归梦两悠悠”,正是诗人在盼远书而不至、觅归梦而不成的情况下,从心灵深处发出的一声长长的叹息。

“悠悠”二字,既形象地显示出远书、归梦的杳邈难期,也传神地表现出希望两皆落空时依然怅然若失的意态。

而双方山川阻隔、别后经年的时间、空间远隔,也隐见于言外。

次句写中宵醒后寂寥凄寒的感受。

素秋,是秋天的代称。

但它的暗示色彩却相当丰富。

它使人联想起洁白清冷的秋霜、皎洁凄寒的秋月、明澈寒冽的秋水,联想起一切散发着萧瑟清寒气息的秋天景物。

对于一个寂处异乡、“远书归梦两悠悠”的客子来说,这凄寒的“素秋”便不仅仅是引动愁绪的一种触媒,而且是对毫无慰藉的心灵一种不堪忍受的重压。

然而,诗人可以用来和它对“敌”的却“只有空床”而已。

清代冯浩《玉溪生诗笺注》引杨守智说:“‘敌’字险而稳。

”这评语很精到。

这里本可用一个比较平稳而浑成的“对”字。

但“对”只表现“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之状,偏于客观描绘。

而“敌”则除了含有“对”的意思之外,还兼传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寥凄寒意境,而又不得不承受的那种难以言状的心灵深处的凄怆,那种凄神寒骨的感受,更偏于主观精神状态的刻画。

试比较李煜“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便可发现这里的“敌”字虽然下得较硬较险,初读似感刻露,但细味则感到它在抒写客观环境所给予人的主观感受方面,比“不耐”要深细、隽永得多,而且它本身又是准确而妥帖的。

这就和离开整体意境专以雕琢字句为能事者有别。

三、四两句从室内的“空床”移向室外的“青苔”、“红树”。

但并不是客观地描绘,而是移情入景,使客观景物对象化,带上浓厚的主观色彩。

寂居异乡,平日很少有人来往,阶前长满了青苔,更显出寓所的冷寂。

红树,则正是暮秋特有的景象。

青苔、红树,色调本来是比较明丽的,但由于是在夜间,在迷蒙雨色、朦胧夜月的笼罩下,色调便不免显得黯淡模糊。

在满怀愁绪的诗人眼里,这“阶下青苔与红树”似乎也在默默相对中呈现出一种无言的愁绪和清冷寥落的意态。

这两句中“青苔”与“红树”,“雨中”与“月中”’“寥落”与“愁”,都是互文错举。

“雨中”与“月中”,似乎不大可能是同一夜间出现的景象。

但当诗人面对其中的一幅图景时(假定是月夕),自不妨同时在心中浮现先前经历过的另一幅图景(雨夕)。

这样把眼前的实景和记忆中的景色交织在一起,无形中将时间的内涵扩展延伸了,暗示出像这样地中宵不寐,思念远人已非一夕。

同时,这三组词两两互文错举,后两组又句中自对,又使诗句具有一种回环流动的美。

如果联系一开头的“远书”“归梦”来体味,那么这“雨中寥落月中愁”的青苔、红树,似乎还可以让我们联想起相互远隔的双方“各在天一涯”默默相思的情景。

风雨之夕,月明之夜,胸怀愁绪而寥落之情难遣的,又岂止是作客他乡的诗人一身呢!诗人远别家乡和亲人,时间已经很久。

妻子从远方的来信,是客居异乡寂寞生活的慰藉,但已很久没有见到它的踪影了。

在这寂寥的清秋之夜,得不到家人音书的空廓虚无之感变得如此强烈,为寂寞所咬啮的灵魂便自然而然地想从“归梦”中寻求慰藉。

即使是短暂的梦中相聚,也总可稍慰相思。

但“路迢归梦难成”(李煜《清平乐》),一觉醒来,竟是悠悠相别经年,魂魄未曾入梦。

“远书归梦两悠悠”,正是诗人在盼远书而不至、觅归梦而不成的情况下,从心灵深处发出的一声长长的叹息。

“悠悠”二字,既形象地显示出远书、归梦的杳邈难期,也传神地表现出希望两皆落空时依然怅然若失的意态。

而双方山川阻隔、别后经年的时间、空间远隔,也隐见于言外。

次句写中宵醒后寂寥凄寒的感受。

素秋,是秋天的代称。

但它的暗示色彩却相当丰富。

它使人联想起洁白清冷的秋霜、皎洁凄寒的秋月、明澈寒冽的秋水,联想起一切散发着萧瑟清寒气息的秋天景物。

对于一个寂处异乡、“远书归梦两悠悠”的客子来说,这凄寒的“素秋”便不仅仅是引动愁绪的一种触媒,而且是对毫无慰藉的心灵一种不堪忍受的重压。

然而,诗人可以用来和它对“敌”的却“只有空床”而已。

清代冯浩《玉溪生诗笺注》引杨守智说:“‘敌’字险而稳。

”这评语很精到。

这里本可用一个比较平稳而浑成的“对”字。

但“对”只表现“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之状,偏于客观描绘。

而“敌”则除了含有“对”的意思之外,还兼传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寥凄寒意境,而又不得不承受的那种难以言状的心灵深处的凄怆,那种凄神寒骨的感受,更偏于主观精神状态的刻画。

试比较李煜“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便可发现这里的“敌”字虽然下得较硬较险,初读似感刻露,但细味则感到它在抒写客观环境所给予人的主观感受方面,比“不耐”要深细、隽永得多,而且它本身又是准确而妥帖的。

这就和离开整体意境专以雕琢字句为能事者有别。

三、四两句从室内的“空床”移向室外的“青苔”、“红树”。

但并不是客观地描绘,而是移情入景,使客观景物对象化,带上浓厚的主观色彩。

寂居异乡,平日很少有人来往,阶前长满了青苔,更显出寓所的冷寂。

红树,则正是暮秋特有的景象。

青苔、红树,色调本来是比较明丽的,但由于是在夜间,在迷蒙雨色、朦胧夜月的笼罩下,色调便不免显得黯淡模糊。

在满怀愁绪的诗人眼里,这“阶下青苔与红树”似乎也在默默相对中呈现出一种无言的愁绪和清冷寥落的意态。

这两句中“青苔”与“红树”,“雨中”与“月中”’“寥落”与“愁”,都是互文错举。

“雨中”与“月中”,似乎不大可能是同一夜间出现的景象。

但当诗人面对其中的一幅图景时(假定是月夕),自不妨同时在心中浮现先前经历过的另一幅图景(雨夕)。

这样把眼前的实景和记忆中的景色交织在一起,无形中将时间的内涵扩展延伸了,暗示出像这样地中宵不寐味,那么这“雨中寥落月中愁”的青苔、红树,似乎还可以让我们联想起相互远隔的双方“各在天一涯”默默相思的情景。

风雨之夕,月明之夜,胸怀愁绪而寥落之情难遣的,又岂止是作客他乡的诗人一身呢!

刘禹锡《浪淘沙》赏析

背诵赏析注释译文

浪淘沙·其一

刘禹锡 〔唐代〕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译文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

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

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见唐·刘禹锡《浪淘沙》。

淘:用水冲洗。

簸:摇动。

自:来自。

这两句大意是:九曲黄河之中有无数的砂砾,它们随同黄河流经万里,经受了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簸荡,从天涯一直来到这里。

诗人歌咏九曲黄河中的万里黄沙,赞扬它们冲风破浪,一往无前的顽强性格。

我们引用时可取其象征意义,歌颂与它们有着共同特点的事物或人们。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采用了张骞为武帝寻找河源和牛郎织女相隔银河的典故,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牵牛织女家,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

浪淘沙结构特点是:七绝词,每句四个字,共28字。

《浪淘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隋朝以前,社会流行清商乐,自晋代五胡乱华以后,由于战争、通商、婚姻等原因,域外的燕乐传入中土并与本土的清商乐结合,遂形成诗乐结合的大势。

唐朝统治者更加注重吸收外来音乐以建成具有大唐特色的新乐,甚至将音乐的创造当成是民族的骄傲和国家强盛的象征。

李煜《浪淘沙》的思想价值和艺术特色

这首《浪淘沙》是李煜降宋后被掳到汴京软禁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故国、家园和往日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反映出词人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的凄凉心境。

上阕两句采用了倒叙的手法,梦里暂时忘却了俘虏的身份,贪恋着片刻的欢愉。但美梦易醒,帘外潺潺春雨、阵阵春寒惊醒了美梦,使词人重又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梦里梦外的巨大反差其实也是今昔两种生活的对比,是作为一国之君和阶下之囚的对比。写梦中之“欢”,谁知梦中越欢,梦醒越苦;不着悲、愁等字眼,但悲苦之情可以想见。李清照在《声声慢》中这样写“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愁情毕现。“帘外雨潺潺”,这雨似乎更是词人心间下起的泪雨;“春意阑珊”,春光无限好,可是已经衰残了,就象美好的“往事”一去难返;“罗衾不耐五更寒”,禁不住的寒意,不仅来自自然界,更来自凄凉孤冷的内心世界。李煜《菩萨蛮》词有句:“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所写情事与此差同,但此处表达情感更显委婉含蓄。

“独自暮凭栏,无限江山”,“莫”一作“暮”。“莫凭栏”是说不要凭栏,因为凭栏而望故国江山,会引起无限伤感,令人无以面对;“暮凭栏”意谓暮色苍茫中凭栏远眺,想起江山易主,无限往事,“暮”也暗指词人人生之暮。两说都可通。李商隐曾在《无题》诗中写下“相见时难别亦难”,表达了人们普遍的情感。降宋后被掳到汴京,告别旧都金陵是多么难舍难离,《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中“最是仓皇辞庙日”一句表达的正是这种情感。这里却说“别时容易”,可见“容易”是为了突出一别之后再见之难;“见时难”似也包含着好景难再,韶华已逝的感慨。“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就象水自长流、花自飘落,春天自要归去,人生的春天也已完结,一“去”字包含了多少留恋、惋惜、哀痛和沧桑。昔日人上君的地位和今日阶下囚的遭遇就象一个天上、一个人间般遥不可及。“天上人间”暗指今昔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际遇。一说“天上人间”是个偏正短语,语出白居易《长恨歌》:“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意谓天上的人间,用在这里暗指自己来日无多,“天上人间”便是最后的归宿。

这首词表达惨痛欲绝的国破家亡的情感,真可谓“语语沉痛,字字泪珠,以歌当哭,千古哀音”。词的格调悲壮,意境深远,突破了花间词派的风格。

表达惨痛欲绝的国破家亡的情感,真可谓“语语沉痛,字字泪珠,以歌当哭,千古哀音”。词的格调悲壮,意境深远,突破了花间词派的风格。

词的上片写梦醒后感情上的急剧波动;下片写凭栏时对人生的留恋。上片前三句和后两句是采用倒装句法,为使梦中之欢和醒后之悲,两者相反相成,互为映衬,从而造成心理时空上的转换和交替。以实写之现实愁苦来造成反差,引导出虚拟之梦境欢娱,以突出自己被俘之“客”身,竟要作“贪欢”之美梦的潜意识活动。梦是潜意识的心灵投影,梦是自由而模糊的感情联想。词中正是通过“梦里”的“贪欢”,把词人内心深处虽然微弱但却顽强、不甘心死亡的生存意志艺术地表现出来了。

诗人不是直抒胸臆,而是融情于景。伤春晓凄凉,罗衾冰似铁,听春雨潺潺,春光迟暮尽,以衬托俘虏和帝王两种人生选择的天渊之别,及其内在转化的人生悲剧。

《浪淘沙 》这首诗的上片在构思上很有特点,试分析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

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白浪一望无边,与海相连,岸边的沙子也是一望无际.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海浪从不停歇的淘着沙子,于是沧海桑田的演变就这样出现

这首诗指出了潮汐涨落的规律和巨大力量,潮汐不断冲击着海岸,使海岸不断发生变迁.尽管这种变化不易测量,但洪涛变平野,绿岛成桑田在不知不觉地发生着.

《浪淘沙》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

思想内容:

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写作特色:

这首诗,前两句采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黄河奔流不止,流经万里的气势,并且,将黄河奔腾、颠簸、咆哮的状态描写的淋漓尽致。本诗的后两句则是运用联想的手法,把黄河奔流比作是去山上和牛郎织女相会,想法比较独特,构思比较新颖,不仅能使大家感受到黄河的不凡气势,与此同时,也将黄河不认输、不怕艰难险阻勇于拼搏的精神,其实这也是在写刘禹锡自己,表明自己也是不怕前路的艰难险阻,敢于坚持自己的梦想,与理念,不放弃的精神。

作者:刘禹锡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释

1.浪淘沙: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

2.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天涯:天边。

3.银河:古人以为黄河和银河相通。

4.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他和织女因触怒天帝,被分隔在银河两岸,每年只

许他们在农历七月初七相会一次。   

今译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

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

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简要分析李煜《浪淘沙》的语言特色

这是一首“含思凄婉”的哀歌,在低沉悲怆的格调中,传达出这位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和对命运的无奈。先写梦醒后的情景:帘外春雨潺潺,晨寒阵阵袭来,零落的残春景象使他倍增凄苦。再写梦中的情景:睡梦中回到华美的古国宫殿,贪恋着片刻的欢乐,而忘了自己身为囚徒。这种倒叙的手法运用,使梦中之“欢”和梦醒之“苦”形成极大的反差,更突出现实的处境让他无法忍受。词末词人连用“流水”、“落花”、“春去”三个比喻,长叹过去美好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再用“天上人间”比喻今昔生活的天壤之别,将自己的悲苦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这首词,纯用白描手法,将情与景、梦境与现实、欢乐与悲哀有机地交织在一起,语言真率,生动自然,句句出自肺腑;无一句刻意雕琢,而语语凄切动人,极富艺术感染力,是一首以情动人的佳作。

浪淘沙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浪淘沙(其一)

1、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和柳宗元交谊很深,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竹枝词》《杨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为文长于说理。有《刘梦得文集》。

2、解释词语(1):【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这里形容黄河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浪淘】波浪淘洗。【风簸】大风掀起波浪。【天涯】指极远的地方。【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初七的夜晚相会一次。

3、古诗今译:弯弯曲曲的万里黄河挟带着泥沙,狂风劲吹,波涛滚滚,巨大的水势如同来自天涯。现在我们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一起到牛郎和织女的家中做客。

4、景物特点:这是一首描写黄河雄伟气势的著名诗篇。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民族光辉灿烂文化的发源地,黄河,古往今来,无数诗人为她放声歌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流不复回”,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这些诗,极写黄河的源远、势猛,至今众口传诵。“黄河之水天上来”,著意渲染的是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奔腾不息的动态美。“黄河远上白云间”,视角与河之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出一种静态的美。刘禹锡这首黄河诗开篇与众多的黄河诗篇一样,著力描写九曲黄河大浪淘沙之势。紧接著张骞穷河源遇牛郎织女的典故,再把“黄河之水天上来”更君形象化。在王之涣、李太白之外,另辟一番境界,增添了一层奇妙的神话色彩。

该词描写了浪和沙的砥砺和亲吻,但是一切都是为了达到人生的至纯境界,为了理想,多受点苦是必要的。比喻作者坚韧不拔,经历丰富,开朗豁达的情怀。

5、解释词语(2):1.浪淘沙: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

2.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天涯:天边。

3.银河:古人以为黄河和银河相通。

4.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他和织女因触怒天帝,被分隔在银河两岸,每年只许他们在农历七月初七相会一次。

《浪淘沙》(其一)的后两句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黄河?

用夸张的手法写出黄河向下游奔涌的磅礴气势。再写沿着黄河逆流而上,可到银河。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作者:唐代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译文: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到今天我们可以沿着黄河径直到银河,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扩展资料:

这首诗通俗易懂,常见诸儿童读物。刘禹锡写诗常借物抒情言志,牛郎和织女是天上的星宿名称,和高高在上、距己遥远的朝中之位相似。刘禹锡本在高处任职,由于谗言遭到贬谪下放的不公待遇,但诗人为苍生造福的社会理想永不改变。

刘禹锡渴望回到能够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位,有一番作为,纵然是恶浪频袭也不改入世的初衷。由此可见,诗人百折不挠、积极进取的精神是多么让人欣羡!这首诗用夸张等写作手法抒发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气势大起大落,给人一种磅礴壮阔的雄浑之美,一不留神就会落后于诗人的思路。

浪淘沙其九抓住了什么特点来写?

[唐]刘禹锡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

令人忽忆萧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

唐代诗人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仿屈原《九歌》,学习民歌的表现手法,写了《浪淘沙词九首》。九首词浑然一气,以我国主要河流黄河、长江、淮水、浙江为背景,描写了江河波高触山,涛声吼地,浪淘风簸,沙堆似雪的壮伟景象。

这首词的前两句,写流水淘沙,不息不止,前波未灭,后波又起的生生不息景象,是对整个乐章歌咏大浪淘沙的总结。如果说,前面描状的波高浪大、淘漉泥沙是横向展示现实的图景,则这儿就是纵向显现历史的足迹;如果说前面的描摹是在空间内展开,则这儿的探寻就是在时间中开掘。它以一种历史的深沉感形象地反映出事物运动不息的客观规律,既增加了全诗的容量与厚度,使诗章立体化,又超出了描写大浪淘沙自然景观的诗歌主题,具有着生活哲理的内容。刘禹锡很注意在诗章中通过自然现象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有名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就以千帆竞发,万木争荣表现了事物的新陈代谢;这儿,又以“前波未灭后波生”展示出事物运动的生生不息。可贵的是,刘禹锡这类诗句并不是干巴巴的哲学教条,而是充满了鲜丽跳脱的形象。以形象寓哲理,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洪波巨浪、泥沙俱下的宏伟画面,既有色彩,又有气势,似乎还能听到呼啸不断的涛声,而且一浪赶过一浪,一浪盖过一浪,迭起、绵绵不绝。这样阔大的动态景观使人惊心怵目,意动神摇,于不知不觉间产生哲理的思考。

李煜《浪淘沙令》赏析

浪淘沙令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赏析一:

李煜(937-978),五代十国时南唐的最后一个君主,史称“李后主,”也是著名的词作家。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李煜文、词及书、画创作均丰。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这“帘外雨”,“五更寒”,是写梦后所感。残梦初醒,听见窗外响起潺潺雨声,不仅觉得“罗衾”之外阵阵春之寒意。词句所写之物皆是现实,然而我们不难看出其中所蕴含的词人内心深处的凄凉。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这其中的“一晌贪欢”写的是梦中之事,只有在梦中,才有可能忘记自己此时阶下囚的身份。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莫凭栏”,是不敢凭栏远望,因凭栏而见故国江山,将引起无限伤感;是晚眺江山遥远,深感“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流水落花春去也”,与上片“春意阑珊”相呼应,同时也暗喻自己已经时日不多,不久于人世。天上与人间,今非昔比,感时伤怀,词人恍惚中要归去矣。

作品从生活实感出发,抒写了人生经历中的真切感受,表达了对故国的怀恋知情,自然明净,含蓄深沉,哀婉动人。此外,在词的上阕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倒叙的手法,先写现实“罗衾不耐五更寒”,回过头来再写梦中的“一晌贪欢”,今夕对比,更加含蓄地突出了现实心境的凄凉。李煜在《菩萨蛮》中有“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之词句,所写情事与此差不了多少,但《菩萨蛮》写得直率,此词则写得曲折婉转。

赏析二:

这首词歌咏伊尹和吕尚“历遍穷通”的遭际和名垂千载的功业,以抒发作者获得宋神宗的知遇,在上大展宏图、春风得意的豪迈情怀。它不同于一般古代诗人词客种笼统空泛的咏史作品,而是一个家鉴古论今的真实思想感情的流露。全词通篇叙史论史,实则以史托今,蕴含作者称赞明君之情,这正是本篇的巧妙之处。

起句“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从穷、通两个方面落笔,写伊尹、吕尚前后遭际的变化。伊尹,原名挚;尹,是他后来所担任的官职。传说他是伊水旁的一个弃婴,以“伊为氏,曾佣耕于莘(《孟子·万章》):“伊尹耕于有莘之野 。”莘,古国名,其地在今河南开封附近 ),商汤娶有莘氏之女,他作为陪嫁而随着归属于商 ,后来得到汤王的重用 ,才有了作为。吕尚,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太公望 ”。传说他直到晚年还是因顿不堪 ,只得垂钓于渭水之滨,一次 ,恰值周文王出猎 ,君臣才得遇合,他先辅文王,继佐武王,终于成就了灭商兴周之大业。伊、吕二人的经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都是先穷而后通,度过了困窘之后才遇到施展抱负的机会的,所以说他们“历遍穷通 ”;吕尚显达的时候,年岁已老了,所以称作“衰翁 ”。封建时代的士人由穷到通,总有一定的偶然因素、侥幸成分,也就是说,能够由穷到通的毕竟是少数,此并言“伊吕两衰翁 ”,伊尹佐汤时年老下否,书无明文,此是连类而及。值得思考的问题是:“若使当时身不遇 ”。作者颇有自许之意。“若使”即假如。当伊、吕为耕佣、钓叟之时,假如不遇商汤、周文,则英雄终将老死岩壑。伊、吕是值得庆幸的,但更多的士人的命运却是大可惋惜的,因为那些人没有被发现、被赏识、被任用机会,他们是“老了”的英雄,亦即被埋没了的英雄。

下片,“汤武偶相逢”中的“偶”已经点明了“君臣遇合”的偶然性,可是,一旦能够遇合,那就会出现“风虎云龙”的局面。《易·乾·文言》:“云从龙,风从虎,对人作而万物睹 。”意思是说,云跟随着龙出现,风跟随着虎出出,人世间如果出现了圣明的君主,那末 ,在谈笑之间就轻而易举地完成了兴王道、建国家的大事业。伊、吕有真实的本领,果然能够做出一番事业来,这样,才真正称得起是人才。因这是问题的实质之所在,所以“兴王”一句在全词中是很有分量的。结尾,也是对这一句的引申,说伊、吕不仅功盖当世,至今超越千载,也没有人能够与之匹敌。在歌颂伊、吕的不朽功业的背后,伊、吕的遭适明主和建立功业对于王安石来说,无疑是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他从中受到了鼓舞,增强了推行变法的决心和勇气

赏析三: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九引《西清诗话》云:“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云:‘帘外雨潺潺’云云,含思凄惋,未几下世。”由此可知,词作于他死前不久。可以说是李煜后期词的代表作之一。

词的上片,以倒叙起始,描写梦醒之后的所闻:帘垂夜深,潺潺的雨声透过帘栊,不断地传入耳中;眼看那美好的春光,在这潺潺雨声的伴和之下,即将成为过去。词写晚春深夜,雨声潺潺,表现出无限惜春、伤春之情,环境是清苦的,情调是凄楚的。特别是这“春意阑珊”,既是眼前节令的实况,又是国家衰亡、个人的生命亦即将完结的象征。如此情景,又怎能不引起词人心头的阵阵悲凉呢?更何况又是在“五更寒”的这样一个时刻!

五更的寒冷,即使身盖罗衾,也抵挡不住,忍耐不了。故“罗衾不耐五更寒”,是在写梦醒后之所感。这“感”,首先是感觉到五更时天气的奇寒,而这样的奇寒,又是通过“罗衾不耐”来表现的。这是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一种借外物以抒写王观感受的艺术手法。岑参写八月胡地的奇寒云:“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是这种手法的成功运用。其次,更为重要的是,这不仅是写身寒,而且是写心寒;身寒终究有个极限,并可尽量设法抵御和忍耐,而心寒——心头的悲凉,则是无限的,无法忍受的了。

古人论词的结构,妙在断断续续,不接而接。“罗衾不耐五更寒”句,就具有如此之妙。它与下面两句,一写梦后,一写梦中,看似不接,实则词意紧紧相接。写梦后的“罗衾不耐五更寒”,既是突出了梦后内心的悲凉,又为描写梦中的情景作了铺垫:既然梦醒之后是如此痛苦悲凉,那么,还不如长梦不醒了。因为“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只有在梦里,才能忘记自己是“客”——南唐的亡国君,大宋的阶下囚,也只有在梦里,才能享受到那片刻的欢乐。这种以梦后之苦去与梦中之乐相映衬,从而更见梦后之苦的可憎与梦中之乐的可爱的写法,确实是很高明的。可惜,梦中之乐是虚幻的,梦后之苦是实在的、残酷的,并且,不管主观上如何贪恋那梦中之乐,终究不过是“一响”而已。这样写进一步突出了国亡被俘后处境的可悲可怜。

词的下片,起曰:“独自莫凭栏”。“独自”,说明词人的孤独;“莫凭栏”,则是因为凭栏远眺,是为了要看到昔日的宫阙阁楼,以满足思念故国之情,然而,汴京距金陵甚远,中间有“无限关山”的阻隔,因而只能是欲见不得,徒唤奈何而已。更何况这“无限关山”,也不再是南唐的国土,而是宋朝的属地,看到这已经沦丧的国土和易主的江山,岂不是只能增加心中的悲苦吗?所以,“莫凭栏”,不是词人不想凭栏,而是不能凭栏,是为避免思见故国而勾起无限悲苦所采取的一种强制行动,这种心绪实际上更为凄楚、更为悲凉。

“别时容易见时难”——“别时”,指当初投降被俘,辞别金陵,被押往汴京之时;“见时”,指现在囚禁汴京,思念故国,欲再重见旧地之时。前者“容易”后者“难”,在这一易一难的鲜明对照之中,蕴含着词人多少故国的情思,夹杂着多少伤心和悔恨啊!要知道,这里的“别”,不是暂时的别离,而是永久的别离,因而也是人世间最为痛苦的别离,更何况这样的别离是如何的.“容易”——国家竟是那样轻而易举的就灭亡了,这岂不是痛上加痛吗?这样的难于再见,不就是对词人的死刑宣判吗?

文学作品的艺术力量在于真实而同时又具有普遍性。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引《复斋漫录》说:“《颜氏家训》云:‘别易会难,古今所重。江南饯送,下泣言离。北间风俗,不屑此事,歧路言离,欢笑分首。’李后主盖用此语耳。故长短句云:‘别时容易见时难’。”由此可见,“别时容易见时难”,既是李煜独特经历和思想感情的真实表现,也是对普遍存在的离愁别恨的高度概括,这又正是它千百年来能够打动读者的原因。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词意凄绝,充溢着无可奈何的情绪。这里词人以生动的比喻,进一步把集合着悲凉、痛苦、伤心、悔恨,交织着绝望与希望的感情,推向了。落红逐水流,春光已逝去,世事变化急速,好景一去不复返。从前在“天上”过着自在自由的帝王生活,而今在“人间”却是暗无天日的俘虏生活,一天一地,差别是何等巨大!这种从“天上”降到“人间”,亦即由至高无上的皇帝成为被人轻贱的俘虏的生活巨变,对李煜个人来说,是个悲剧,但也正是这样的特殊经历,给李煜的创作带来了活力。一方面,被囚禁、被侮辱的“人间”生活,使他的内心极其痛苦,并得以在创作中极其真实的表现出来,使作品具有感情上的动人力量;另一方面,从帝王到俘虏的生活经历虽然是李煜所特有的,但经历生活的巨变却是一般人也常有的,这就使得那些虽然没有李煜那样独特经历的人,也能受到感染,从而使作品获得了长久的生命力。

这首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划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李重光之词,神秀也。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金荃、浣花,能有此气象耶?”

李煜<<浪淘沙>>及其赏析

端 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这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题目“端居”,即闲居之意。

诗人远别家乡和亲人,时间已经很久。妻子从远方的来信,是客居异乡寂寞生活的慰藉,但已很久没有见到它的踪影了。在这寂寥的清秋之夜,得不到家人音书的空廓虚无之感变得如此强烈,为寂寞所咬啮的灵魂便自然而然地想从“归梦”中寻求慰藉。即使是短暂的梦中相聚,也总可稍慰相思。但“路迢归梦难成”(李煜《清平乐》),一觉醒来,竟是悠悠相别经年,魂魄未曾入梦。“远书归梦两悠悠”,正是诗人在盼远书而不至、觅归梦而不成的情况下,从心灵深处发出的一声长长的叹息。“悠悠”二字,既形象地显示出远书、归梦的杳邈难期,也传神地表现出希望两皆落空时依然怅然若失的意态。而双方山川阻隔、别后经年的时间、空间远隔,也隐见于言外。

次句写中宵醒后寂寥凄寒的感受。素秋,是秋天的代称。但它的暗示色彩却相当丰富。它使人联想起洁白清冷的秋霜、皎洁凄寒的秋月、明澈寒冽的秋水,联想起一切散发着萧瑟清寒气息的秋天景物。对于一个寂处异乡、“远书归梦两悠悠”的客子来说,这凄寒的“素秋”便不仅仅是引动愁绪的一种触媒,而且是对毫无慰藉的心灵一种不堪忍受的重压。然而,诗人可以用来和它对“敌”的却“只有空床”而已。清代冯浩《玉溪生诗笺注》引杨守智说:“‘敌’字险而稳。”这评语很精到。这里本可用一个比较平稳而浑成的“对”字。但“对”只表现“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之状,偏于客观描绘。而“敌”则除了含有“对”的意思之外,还兼传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寥凄寒意境,而又不得不承受的那种难以言状的心灵深处的凄怆,那种凄神寒骨的感受,更偏于主观精神状态的刻画。试比较李煜“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便可发现这里的“敌”字虽然下得较硬较险,初读似感刻露,但细味则感到它在抒写客观环境所给予人的主观感受方面,比“不耐”要深细、隽永得多,而且它本身又是准确而妥帖的。这就和离开整体意境专以雕琢字句为能事者有别。

三、四两句从室内的“空床”移向室外的“青苔”、“红树”。但并不是客观地描绘,而是移情入景,使客观景物对象化,带上浓厚的主观色彩。寂居异乡,平日很少有人来往,阶前长满了青苔,更显出寓所的冷寂。红树,则正是暮秋特有的景象。青苔、红树,色调本来是比较明丽的,但由于是在夜间,在迷蒙雨色、朦胧夜月的笼罩下,色调便不免显得黯淡模糊。在满怀愁绪的诗人眼里,这“阶下青苔与红树”似乎也在默默相对中呈现出一种无言的愁绪和清冷寥落的意态。这两句中“青苔”与“红树”,“雨中”与“月中”’“寥落”与“愁”,都是互文错举。“雨中”与“月中”,似乎不大可能是同一夜间出现的景象。但当诗人面对其中的一幅图景时(假定是月夕),自不妨同时在心中浮现先前经历过的另一幅图景(雨夕)。这样把眼前的实景和记忆中的景色交织在一起,无形中将时间的内涵扩展延伸了,暗示出像这样地中宵不寐,思念远人已非一夕。同时,这三组词两两互文错举,后两组又句中自对,又使诗句具有一种回环流动的美。如果联系一开头的“远书”“归梦”来体味,那么这“雨中寥落月中愁”的青苔、红树,似乎还可以让我们联想起相互远隔的双方“各在天一涯”默默相思的情景。风雨之夕,月明之夜,胸怀愁绪而寥落之情难遣的,又岂止是作客他乡的诗人一身呢!诗人远别家乡和亲人,时间已经很久。妻子从远方的来信,是客居异乡寂寞生活的慰藉,但已很久没有见到它的踪影了。在这寂寥的清秋之夜,得不到家人音书的空廓虚无之感变得如此强烈,为寂寞所咬啮的灵魂便自然而然地想从“归梦”中寻求慰藉。即使是短暂的梦中相聚,也总可稍慰相思。但“路迢归梦难成”(李煜《清平乐》),一觉醒来,竟是悠悠相别经年,魂魄未曾入梦。“远书归梦两悠悠”,正是诗人在盼远书而不至、觅归梦而不成的情况下,从心灵深处发出的一声长长的叹息。“悠悠”二字,既形象地显示出远书、归梦的杳邈难期,也传神地表现出希望两皆落空时依然怅然若失的意态。而双方山川阻隔、别后经年的时间、空间远隔,也隐见于言外。

次句写中宵醒后寂寥凄寒的感受。素秋,是秋天的代称。但它的暗示色彩却相当丰富。它使人联想起洁白清冷的秋霜、皎洁凄寒的秋月、明澈寒冽的秋水,联想起一切散发着萧瑟清寒气息的秋天景物。对于一个寂处异乡、“远书归梦两悠悠”的客子来说,这凄寒的“素秋”便不仅仅是引动愁绪的一种触媒,而且是对毫无慰藉的心灵一种不堪忍受的重压。然而,诗人可以用来和它对“敌”的却“只有空床”而已。清代冯浩《玉溪生诗笺注》引杨守智说:“‘敌’字险而稳。”这评语很精到。这里本可用一个比较平稳而浑成的“对”字。但“对”只表现“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之状,偏于客观描绘。而“敌”则除了含有“对”的意思之外,还兼传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寥凄寒意境,而又不得不承受的那种难以言状的心灵深处的凄怆,那种凄神寒骨的感受,更偏于主观精神状态的刻画。试比较李煜“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便可发现这里的“敌”字虽然下得较硬较险,初读似感刻露,但细味则感到它在抒写客观环境所给予人的主观感受方面,比“不耐”要深细、隽永得多,而且它本身又是准确而妥帖的。这就和离开整体意境专以雕琢字句为能事者有别。

三、四两句从室内的“空床”移向室外的“青苔”、“红树”。但并不是客观地描绘,而是移情入景,使客观景物对象化,带上浓厚的主观色彩。寂居异乡,平日很少有人来往,阶前长满了青苔,更显出寓所的冷寂。红树,则正是暮秋特有的景象。青苔、红树,色调本来是比较明丽的,但由于是在夜间,在迷蒙雨色、朦胧夜月的笼罩下,色调便不免显得黯淡模糊。在满怀愁绪的诗人眼里,这“阶下青苔与红树”似乎也在默默相对中呈现出一种无言的愁绪和清冷寥落的意态。这两句中“青苔”与“红树”,“雨中”与“月中”’“寥落”与“愁”,都是互文错举。“雨中”与“月中”,似乎不大可能是同一夜间出现的景象。但当诗人面对其中的一幅图景时(假定是月夕),自不妨同时在心中浮现先前经历过的另一幅图景(雨夕)。这样把眼前的实景和记忆中的景色交织在一起,无形中将时间的内涵扩展延伸了,暗示出像这样地中宵不寐味,那么这“雨中寥落月中愁”的青苔、红树,似乎还可以让我们联想起相互远隔的双方“各在天一涯”默默相思的情景。风雨之夕,月明之夜,胸怀愁绪而寥落之情难遣的,又岂止是作客他乡的诗人一身呢!

刘禹锡《浪淘沙》赏析

背诵赏析注释译文

浪淘沙·其一

刘禹锡 〔唐代〕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译文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见唐·刘禹锡《浪淘沙》。淘:用水冲洗。簸:摇动。自:来自。这两句大意是:九曲黄河之中有无数的砂砾,它们随同黄河流经万里,经受了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簸荡,从天涯一直来到这里。诗人歌咏九曲黄河中的万里黄沙,赞扬它们冲风破浪,一往无前的顽强性格。我们引用时可取其象征意义,歌颂与它们有着共同特点的事物或人们。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采用了张骞为武帝寻找河源和牛郎织女相隔银河的典故,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牵牛织女家,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

标签: 浪淘沙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dongkepu.com/zonghezhishi/0jg4e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