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懂科普 >

学习教育

> 用用之于造句子

用用之于造句子

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依据现代语文学科特征,可延伸为写段、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功。造句来源清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纤巧胜。”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雕龙》 四:“造句也共同斟酌,由 乐华 用铅笔记录下来。”

下面为您提供关于【用之于造句】内容,供您参考。

1、第一,我们需要逐步改善民主选举制度,这样国家的权利就会真正属于人民,国家权利将会用之于民。

2、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付长青很懂这个道理,因此就有了长青街,长青学校,长青养老院等等惠民措施。

3、近来有书法教育学者,虽已提出笔形的概念且用之于实际教学,但在笔形的具体描述上并不周全。

4、唐玖对于自己目前的经济来源十分清楚,自己是靠着铁炉村发展起来的,自己发家后,就不可能忘记这些穷苦的百姓,正所谓取之于民,那还当用之于民。

5、幺鸡把昨天打劫三家银行的战利品都装上飞机,打算发给广大群众,这才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6、它告诉商人们一个道理,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才能与天地形成良性循环,才能生生不息。

7、梨能生津、润燥、清热、化痰,古代医家多用之于食道癌、贲门癌和胃癌。

8、因此水汪凼很大度地提出福利彩票既然是取之于民,自然也要用之于民。

9、时间不可空过,惟用之于有益的工作;一切无益的行动,应该完全制止。富兰克林。

10、我们的信念是取之于家长,用之于学生和学校。

11、威灵顿在英、法半岛战争之中任英军司令,其间他麾下的士兵渐渐精通取之于民用之于我。

12、那些帝王将相的墓中有无数财宝,但是能说这些好东西就属于墓主人吗?还不都是从老百姓身上搜刮剥削来的,取之于民,理应用之于民,怎么能让它们永远陪着那些枯骨沉睡在地下。

13、巴西普通市民殷吉人民日报拉美中心分社记者侯露露采访整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14、用之于维持的能量随着动物的体重增大而增加。

15、你要知道,这些人黑钻石可都是矿工们的血汗,被那些奸商们盗取,你这也是取之于民,将来用之于民不就得了?

16、个私协会会费要单独立账,保障会费取之于会员,用之于会员。

17、重要的一点是:它会造成能源涨价。但是它也能为政府带来几千亿美元的收入,而且奥巴马计划将这些钱用之于民。

18、用之于人,则空往而实来,缀而不失,以究其辞,可箝可横,可引而东,可引而西,可引而南,可引而北,可引而反,可引而覆,虽覆能复,不失其度。

19、他也要向海长空一样,拿贪官的钱给百姓,这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20、他认为在丹麦,尽管有高税收,但丹麦政府也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21、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路径来源于实践,用之于实践。

22、指明毕竟仅为道家高深内功之初阶,以之运使道家功夫,确可得心应手,但用之于别家功法,不免凿枘,未能尽臻其妙。

23、同时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概念用之于天然绿洲,构建景观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

24、用之于生产,是解决目前平菇发菌阶段杂菌污染行之有效的措施。

25、有人用孟德尔遗传学培育出新的作物品种,而纳粹德国却把它用之于他们邪恶的优生计划。

26、但这种私底下的品评无关宏旨,用之于国家的政策落实,就要贻害不浅了。

用用之于造句子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二、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三、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四、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五、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 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六、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随着信息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收音机、电视之后的主流媒体,并有将其整合的趋势。网民数量的激增使得网络话题的热议和网络语言迅速成为流行语。出现了很多新现象:网络造句——当某一新闻事件在网络迅速流传之后,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在网友们的推广下,成为造句的主体,并迅速在网络流行展开。比如李刚事件中,我爸叫李刚成为流行语,以它进行的造句活动在网络铺开。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给我一个李刚,我能撑起整个地球等。而在360与腾讯的3Q网络大战之后,一句“我很艰难的做出决定”也迅速流行。这类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将已有的诗句、文章等进行改变而成。

标签: 句子 用之于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dongkepu.com/xuexijiaoyu/gogko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