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懂科普 >

IT科技

> 马化腾的微信怎样赚钱

马化腾的微信怎样赚钱

微信只是腾讯旗下的一项业务,腾讯还有很多的其他业务可以挣钱。微信的主要功能是社交软件,现在能够给微信带来收入的是这个软件的支付功能,在你来我往的交易中就有很多可以挣钱的机会。而且腾讯最赚钱的应该是他的游戏业务,当下很火的英雄联

用微信赚钱的方法有很多,不管做什么。

腾讯公司还有其他的软件包括;QQ、腾讯视频、腾讯新闻等各种不同类型的软件,虽然微信不收费,但是其他的软件中是有收费项目的。除了软件本身的利润之外,这些软件内部的广告投放地也是非常吸金的,毕竟,使用率高各大广告商肯定是争相进行合作,

我们一定要做安全,可靠的,可以提现的。

马化腾在中国还是很有钱的,但是跟比尔盖茨来比的话,但还是差那么一点点。他用那个QQ跟微信用户量确实很大,它主要是靠这个赚钱。他做游戏的话不是他自己开发的,他只是把别人的游戏买过来用版权,它是实际上赚的也是不是很多。

一起来看看吧。

QQ创始人是腾讯老总马化腾,微信是副总张小龙。据说老马也参与了微信的改进功能。传言谁的微信隐私泄露了,他就会大骂前者,而不骂后者

1.做微商,利用微信赚钱的第一要诀就是做微商。

微信现在还是免费的。不排除以后收费。就跟QQ一样,刚开始也是免费的。后来的广告。游戏道具,QQ会员等等都是收入来源。

马化腾的微信怎样赚钱

2.微信游戏,写游戏教程啦,玩游戏直播啦,都是大把赚钱的途经。

众所周知,中国互联网有BAT这三座大山。只要你想在互联网行业创业,风投第一个问题就会问你,如果BAT进入你的领域,你怎么办? 我觉得吧,在中国谁也找不出腾讯这样模仿能力极强的公司了。从早年的QQ,到现在的微信,都不是腾讯自家的产品。当然

3.公众号,微信公众号写的文章可以获得用户打赏的。

一亿红包,为什么我不能转这么多,哦,我没有那么多钱,哎,继续努力吧,马化腾,嗯,确认过了,不认识

马化腾的微信怎样赚钱 第2张

4.收广告费,朋友圈好友非常多的人,可以帮一些广告商发一些广告,收取广告费。

那当然了,马化腾如果不是天天用微信和QQ,那他用什么呢,现在主流的聊天工具就是微信和QQ可了,而作为这两大主流聊天工具的创始人必定每天都在使用微信和QQ,也要顺便提点意见什么的让程序员们修改一下,让这两个聊天工具更加人性化。对了马化

马化腾的微信怎样赚钱 第3张

注意事项: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赚钱方式。不要盲从,要从正规渠道赚钱。

1993年,毕业于深圳大学计算机系的马化腾选择了自己的专业本行,到深圳润讯做寻呼软件开发工作。工作之余,这个文静的年轻人最大的爱好就是上网。当时的深圳,真正了解互联网的人还不多,马化腾是最早的一批网虫之一。一个偶然的机会,马化腾看

扩展阅读,以下内容您可能还感兴趣。

微信也是马化腾的创造出来的?

具体来说是马化腾当时的研发经理张小龙创造出来的,现在张小龙是腾讯副总裁。

马化腾从什么依据开发qq和微信

1993年,毕业于深圳大学计算机系的马化腾选择了自己的专业本行,到深圳润讯做寻呼软件开发工作。工作之余,这个文静的年轻人最大的爱好就是上网。当时的深圳,真正了解互联网的人还不多,马化腾是最早的一批网虫之一。一个偶然的机会,马化腾看到了基于windows系统的ICQ演示,他开始思考是否可以在中国推出一种类似ICQ的集寻呼、聊天、电子邮件于一身的软件。1998年11月,马化腾利用炒股所得的资金与大学同学张志东注册了自己的公司,这就是腾讯之始。 跟其他刚开始创业的互联网公司一样,资金和技术成了腾讯最大的问题。"先是缺资金,资金有了软件又跟不上。"他们常常为了一个项目倾巢而出,马化腾的名片上也仅仅印了一个"工程师"头衔,当时的主要业务只是为深圳电信、深圳联通和一些寻呼台做项目,QQ只是公司的副产品。这家由十几个人组成的公司力量单薄得可怜,创业的艰难让马化腾和他的同事们疲于奔命。马化腾回忆,在那时的深圳,这样的公司有上百家,他当时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公司能生存下来。 公司创建3个月后,马化腾和他的同事们终于开发出第一个"中国风味"的ICQ―― OICQ,这就是QQ的前身。可是这个后来风靡全国并为腾讯公司创造巨大财富的聊天工具并没有给当时的腾讯人带来太多喜悦,因为那时国内也有好几款同类的软件,用户也不多,没有人看好马化腾的OICQ。 然而这位1971年出生的倔强的潮州人不肯服输,他认定这个聊天工具中隐含着巨大的商机。马化腾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QQ放到互联网上让用户免费使用,可是就连马化腾本人也没有料到,这个不被人看好的软件在不到一年就发展了500万用户。大量的下载和暴增的用户量使马化腾兴奋的同时,也让腾讯难以招架,因为人数增加就要不断扩充服务器,而那时一两千元的服务器托管费让小作坊式的腾讯公司不堪重负。没有资金更新设备,工作人员也快发不出工资,"我们只能到处去蹭人家的服务器用,最开始只是一台普通PC机,放到具有宽带条件的机房里面,然后把程序偷偷放到别人的服务器里面运行。" 眼前的困难迫使马化腾把自己的公司转给他人,但由于和很多内容提供商没有谈拢,马化腾下定决心留下这个给自己带来麻烦的"孩子",并把它培养长大。于是他四处筹钱,国内筹不到就寻找国外的风险投资。功夫不负有心人,几经周折,马化腾遇到了IDG和盈科数码,"他们给了QQ220万美元,分别占公司20%的股份",利用这笔资金,马化腾给公司买了20万兆的IBM服务器。"当时放在桌上,心里别提有多美了",马化腾喜不自禁地回忆。 不过马化腾很清楚,光靠国外的风险投资是不够的,他开始想办法从客户身上挣钱,因为如果每个用户愿意花1至2元的话,就是近4亿元的收入。有一次他发现韩国有种给虚拟形象穿衣服的服务,于是马化腾把它搬到了QQ上。他还找来了诺基亚和耐克等国际知名公司,把这些公司最新款产品放到网上,让用户下载。所有注册用户都可以得到他们一如既往的免费服务,以满足其即时通信需求,而想享受到更具*力的体验性增值服务,就必须付出相应的费用。这一措施使腾讯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轨道。目前这一块业务增长很快,有超过40%的用户已尝试过购买。 2004年前三季度,腾讯盈利达3.28亿。今年6月份,腾讯成功在香港上市,又募集了2亿美元的资金。当年弱不禁风的小树苗终于长成了参天大树。

希望采纳

微信之父为什么甘愿在马化腾背后?

微信之父不是马化腾,这么有才华的人,为何甘心躲在马化腾背后?不知道大家对“BAT”这个代号有没有概念,其实它指代的,是我们每个人手机上都会有的三个软件,或者说是互联网的三大企业——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还记得我国什么时候有的互联网吗?回顾这段发展历程,在1989年的时候,我们开始了互联网建设,到1995年正式接通了网络,从此我们也进入了一个可以上网的互联共同时代。互联网的兴起,也带动了一大批新兴行业和公司。其中,要说最为受人关注,影响最大的,就要属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了。它们也被人成为互联网的三剑客或者三大巨头。

说起微信,它似乎早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是如果仔细研究的话,我们会发现,关于微信我们还有很多不知道的发展历史。如同支付宝和马云一样,大家都习惯性地将微信和马化腾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真正的“微信之父”,却是另有其人的。这个人就是张小龙。在20年前的时候,张小龙开发了Foxmail这一款中文邮箱,它后来成为了一款非常有名的软件,使用范围也是非常广的,遍布世界各地。不过后来Foxmail被博大进行了收购,没过多久,在2005年的时候,腾讯又对Foxmail展开收购。这一次,张小龙也一同进入了腾讯公司,担任腾讯广州研究院负责人。

张小龙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2010年的时候,他提议打造一个全然不同的移动互联网app,之后便确立了微信这一项目,而且也获得了很好的结果。2011年微信正式被推出,在短短几年内,就成了各大应用商店最为热门的app之一,也是每个人手机上必备的软件。现在微信不仅可以聊天,也是重要的支付软件。

有人也因此表示疑惑,张小龙有这样的想法和能力,为何甘心屈居于腾讯旗下,而不是打造自己的企业和品牌呢?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张小龙在腾讯是非常自由的,腾讯也给了他很多的特权。所以,张小龙在腾讯也可以尽情施展自己的想法和能力,工资高,又不受*,张小龙自然也不愿意离开,承担自己创业的风险。另外,张小龙本人也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所以他只愿奉献想法,打造自己的产品,创造新的可能,但并不想争名夺利。其实,科技界需要的也正是张小龙这样的人,有能力但并不看重个人利益,而且为社会为大众创造更多方便,改变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

微信“存款”上线,马化腾联手工行放大招究竟为何?

阿里旗下蚂蚁金服近期余额宝“姊妹篇”,马化腾就出手了,腾讯微信联手“宇宙最大行”工行进军银行储蓄市场。

按照央行公布的,银行的个人定期存款市场规模超过50万亿,远比目前全市场7万亿货币基金规模要大。

尽管此前支付宝、京东金融等互联网机构也推出类似产品,但都是和小银行的合作,综合实力完全不能工行相提并论。

在此前宝宝类互联网货币基金领域上,腾讯明显输给了阿里!而腾讯此次联手工行,有意在更大的市场上“战胜”阿里或蚂蚁金服。

近日,微信支付钱包入口上线了一个新服务——银行储蓄。目前,这个功能目前还只是部分用户可见,可能很快推广。

在点击银行储蓄可跳转至工商银行存款产品。用户同意“工商银行定存相关协议”可免费开通工商银行存款账户,选择存入存款,三年期利率3.85%,随时可取,并且不需要跳转到工商银行就可以操作。

除了3年期定存,还有相应更短周期的2年、1年、6个月、3个月和7天定存,按不同档次计息。

三年3.85%的利率水平大概是什么水平呢?据记者了解,目前六大行给出的年利率相对较低,三年定存利率一般为2.75%。

中小银行和地方性银行因为存在竞争关系,利率相对较高,三年期定存大概能到3.5%左右,个别地方性银行可能更高一点。

据融360大数据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9月,各期限定期存款利率继续下降,其中3年期平均利率是3.335%。

这次腾讯联手工行,只是腾讯的金融战略中的一部分,集合更早之前,腾讯测试中类似支付宝花呗的“分付”产品,腾讯的金融大战略,有大幅追赶此前领先的阿里系蚂蚁金服的味道!

腾讯此前测试了“分付”的产品,计划在今年四季度推出信用支付产品“分付”。这一产品功能类似于花呗,可以先使用“分付”进行付款,然后再把账单延期或分期付款。

在信用卡分期付款中,蚂蚁金服的“花呗”是市场领导者,早几年就已经布局,成为市场领导者。有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中期,支付宝花呗用户规模超过1亿,其中90后用户占47.25%。从金额来看,早已是千亿级。

在宝宝类互联网货币基金领域,同样是阿里系蚂蚁金服遥遥领先。2013年6月余额宝推出以来,规模快速增长并超过万亿,腾讯理财通随后不断追赶。

余额宝产品加上对接的其他货币基金总规模超过2万亿,而腾讯理财通只有几千亿,两者规模差距还是很大。

从近期的新动作来看,腾讯在金融领域开始进攻了,推出的产品和支付宝正面竞争,未来能否在某些领域逆袭阿里系,人们都在拭目以待!

为什么腾讯的马化腾那么有钱

腾讯历经18年的跨越式发展,已经是亚洲市值最高的公司,总市值达到2万亿港币,总回报更高达惊人的19801%,而在《财富》公布的“2016年全球50位最伟大领袖”榜单中,马化腾亦位列第12名,成为唯一上榜的中国商界领袖。那么,腾讯凭什么成功呢?创始人马化腾有什么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呢?

【一】做保姆、不当家;让“一棵大树”变成了“一片森林”。

19年前,腾讯初创的时候是一个非常小的公司,为了养活我们第一个2C(对消费者)的产品QQ,我们当时甚至需要接一些2B(对企业)的小生意。然而从第一天开始,我们几个创办人就非常看重用户的需求和体验。那个时候大家没日没夜地为用户着想,无论是听到用户的一点抱怨也好,还是网络的反响也好,我们根本就是二话不说,完全不用发号施令,大家会自发地去做调整和改进。我觉得,这种完全从用户价值出发的理念,感觉非常好。虽然创业阶段已经过去很久了,我们看到直到今天我们公司的产品里,整体上仍然保留着这种强用户导向的品质,用户的任何不满或者时间拖延,我们都会觉得很难受。我想,这是腾讯能够走得那么远的一个重要原因。

腾讯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我们的开放战略。以前腾讯像个八爪鱼,什么都做,过去几年我们逐渐回归到自己的核心业务,专注做连接,聚焦在内部称为“两个半”的核心业务上:一个是社交平台,一个是数字内容,还有半个是正在发展中的金融业务。核心业务以外的领域,都交出去给各行各业的合作伙伴。我很喜欢“半条命”这个说法。“半条命”意味着需要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并且我们基本不去主导和控股,而是尽量成为帮助者,让他们自主地成长为独立的公司和平台。这种“去中心化”的开放战略,让“一棵大树”变成了“一片森林”,现在看来这也是腾讯能够长那么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未来无法想象,专注于你的特长领域,奇迹就会产生!

我从大学到工作,一开始就靠写代码养活自己,算是个典型的程序员。当时我更多的是想做个产品,没有太多想过开个公司,领导什么人。连我父母都没有想到,我这个书呆子还可以开公司。现在想想,如果我当时一个人单*匹马地开公司,肯定走不远的。我觉得当时走对的第一步是找一些合作伙伴,我的缺陷他们可以弥补。

我们最早的创业团队里,有四位是我的中学或大学同学,大家都知根知底,互相之间的互补性很强。比如我对产品比较在行,我知道我要什么,怎么去实现,这方面我想得比较清楚;张志东(腾讯原首席技术官)是个学霸,技术能力很强;陈一丹(原腾讯首席行政官)从政府部门出来,他虽然技术不强,但善于组建团队,对行政、法律和政府接待都很有经验。正因为我们都不是全才,所以需要互相补充,这也带来腾讯的风格比较民主,有事大家一起商量,没有出现“一言堂”的局面。

后来腾讯的风格也是这样,比较民主一点,比较多元化一点,让不同的声音出来,我觉得这是好事情。对,关键时候还是要强一点。比如说实在讲不通,该动手得动手。现在来看,这种风格让我们后来避免了孤家寡人的情况,也让很多中途加入的人才,能够带着创始人的心态在公司里成长起来。腾讯现在高层和中层人才梯队比较厚实,也跟早期形成有一定的关系。

【三】:创业要一群人互补短长,千万别单干!

如果要创业,最好不要单*匹马。要发挥自己所长,同时要找伙伴一起来做,这样能够弥补自己不足。在这个过程中,尊重彼此不同的声音,寻找互补和共识。企业发展起来之后,更是如此。要保持开放协作的心态,寻找合作伙伴一起来发展,孤木难成林,只有集中力量在自己的优势上,把其他交给合作伙伴,这样才能真正把生意做成生态,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创新从解决用户痛点开始。为创新而创新,容易让工作变型。有时小步快跑,从专注解决一个用户痛点开始,往往更有效果。很多创新往往是自下而上的,总是在不经意的边缘地方出现。公司内部往往需要一些冗余度,容忍失败,允许适度浪费,鼓励内部竞争和试错。创新往往意味着巨大的不确定性,不创造各种可能性就难以获得真正的创新。

留意跨界。要想进入一个成熟产业里挑战原来的企业是很难的,因为这个产业重兵把守,完全是一片红海,但是两片红海的交接处和跨界部分,往往可能是一片蓝海,就像我当初选择了在互联网和传统通信的跨界领域做了QQ,当时没有多少人看好,但是现在看其实是一个巨大的蓝海。未来的创新和很多传统行业的转型,往往可能通过跨界进行,很多产业不是一成不变的,这里面如果抓到机会的话,会是创业的好方向。

【四】微信是以快速短邮件为原型发展起来的!

当时有个大的背景就是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转变。对腾讯来说,当时要解决的一个很大问题是从PC到移动怎么打。当时我们说,大家要抢移动时代的“船票”,都生怕落后了搭不上这艘船。因为用户向智能手机的迁移是非常惊人的,记得诺基亚前一年市场份额还是70%、80%的规模,后一年就一下子掉下来,被安卓、苹果这类智能手机迅速替代了。互联网企业反应过来的才能活下来,没反应过来就死掉了,这是一个真正的危急时刻。

更重要的是,新浪微博那时已经起来,甚至开始从社交媒体转向社交网络,比如有些学校用微博做班级之间的通信,这对我们可以说是个实实在在的挑战。当时的第一反应是我们也要做微博。但这很难,同样的产品是没有办法去战胜对手的,你只有找到一个不一样的角度去突破,满足用户在智能手机上移动通信的需求,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当时我们内部有三个团队报名来做这个叫“微信”的产品,互相之间不告诉对方研发的进展。这里面包括当时无线事业群的团队,还有张小龙的团队。张小龙他们此前负责做QQ邮箱。当时公司高管用黑莓手机来收手机邮件,这个团队负责开发过一个手机邮箱,初衷是让每个员工都能很方便地使用手机邮件。因为他们有这个经验,后来也加入去做微信这个新项目。这个团队很快研发出来了新产品,今天的微信,其实就是以快速短邮件为原型的。

微信出来后不断迭代,推出了很多创新功能,比如语音、“附近的人”、“摇一摇”等。同时,它又把界面和操作做得非常简洁清晰,用户体验很好。在微信自身强大的内生增长能力展现出来后,我们还把QQ用户关系链导入,这使得它获得更迅速的用户增长。微信其实还跟米聊、易信、来往等对手进行了非常激烈的竞争,最后在移动IM(智能制造)领域站稳下来,拿到了一张宝贵的“船票”。

【五】良好的内部竞争机制,给予团队试错的机会!

其实这也是我们慢慢摸索和总结出来的经验,内部一些良性的竞争是很有必要的,往往自己“打”自己,才会更努力,才会不丢失一些大的战略机会。因为你如果不做,这个行业里总有人站出来,做一个抓住机会的产品。正因为微信是从内部竞争的打拼中脱颖而出,这让它足够强壮,能够在外部竞争中站立得住。

我们的经验是,在公司内部往往需要一些冗余度,容忍失败,允许适度浪费,鼓励内部竞争和试错。创新往往意味着巨大的不确定性,不创造各种可能性就难以获得真正的创新,有时候为创新而创新反而会让创新动作变型。

我们也走过弯路,我们过去搞了一个研发中心,还真的说你们就干创新,结果发现干的都是重复性的产品工作,并没有做到真正的创新。我们事后回头看,很多创新点,并不是我们搞一个创新部门,你们只干创新,就能做出创新来。别的部门就不做创新吗?现实不是这样的,很多创新往往是自下而上的,总是在不经意的边缘地方出现。比如微信,不在成熟无线业务里面诞生,反而是在以前做邮箱的广州研发中心诞生。今年我们有款很受用户青睐的游戏叫“王者荣耀”,它是由不太受人关注的成都团队做出来。如果企业完全自上而下,说看好了往哪边走,这样往往企业没有活力,很僵化,尤其在互联网变化特别快的产业非常危险。

【六】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相结合,成熟业务和新业务配合。

我很喜欢一个比喻叫“兄弟爬山”,大家努力看谁先跑到山顶。因为这有点像我们内部竞争的方式。在试错阶段,原则上鼓励大家都可以来试,正如前面提到的自下而上的方式。评判试错结果是有个客观标准的,也就是用户和市场说了算。当然在腾讯往往是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两种方式的结合。对成熟的业务,我们采取比较稳健的管理方式,但对于新兴的模糊地带则需要鼓励自下而上的试错。一旦新兴业务成熟时,就不能完全失控,我们会通过成熟业务来帮助未成熟业务。比如一旦微信成形,腾讯会以全公司力量支持微信,包括核心的QQ关系链,也包括各种营销资源,以及与公司其他产品和业务的联动。

【七】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反复强调用户导向!

我首先想到了“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前面也提到我们从创业开始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强用户导向”的理念,并一直延续下来,比如在过去国内不太理想的互联网环境中,如何让QQ不掉线,如何让它更快地传送文件等等,这些都是我们针对“用户痛点”进行的创新。这些创新可能看起来不显眼,但是确确实实地解决了当时用户普遍存在的需求。我们做开发的时候往往要避免纯粹的“炫技”,也就是搞一些体现自己很厉害,但用户不需要的东西。这种对待用户需求的务实态度,也让腾讯逐渐形成了比较强的应用型创新能力和技术落地的能力。

标签: 马化腾 微信 赚钱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dongkepu.com/itkeji/r9mg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