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懂科普 >

综合知识

> 无机化学中spdf是什么

无机化学中spdf是什么

无机化学中spdf是什么

无机化学中spdf是角量子数。角量子数即轨道角动量的量子数,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l来表示。从经典力学的概念可知,任何旋转体都有绕轴的角动量。角量子数l确定原子轨道的形状并在多电子原子中和主量子数一起决定电子的能级。电子绕核运动,不仅具有一定的能量,而且也有一定的角动量M,它的大小同原子轨道的形状有密切关系。例如时,即时说明原子中电子运动情况同角度无关,即原子轨道的轨道是球形对称的;如时,其原子轨道呈哑铃形分布;如时,则呈花瓣形分布。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spdf是什么意思

电子所在的原子轨道离核越近,电子受原子核吸收力越大,电子的能量越低.反之,离核越远的轨道,电子的能量越高,这说明电子在不同的原子轨道上运动时其能量可能有所不同.原子中电子所处的不同能量状态称原子轨道的能级.

根据原子轨道能级的相对高低,可划分为若干个电子层,K、L、M、N、O、P、Q….同一电子层又可以划分为若干个电子亚层,如s、p、d、f等.每个电子亚层包含若干个原子轨道.

原子轨道的能级可以通过光谱实验确定,也可以应用薛定谔方程求得.原子轨道的能级与其所在电子的电子层及电子亚层有关,还与原子序数有关.

E1s<E2s<E2p<E3s<E3p<E4s<E3d<E4p<E5s<E4d<E5p<E6s<E4f<E5d

规则E:np>(n-1)d>(n-2)f>ns

1、不同电子层能级相对高低K

有谁能不抽象的说下无机化学里的原子结构,即sp,sp3杂化和轨道的问题!和spdf等轨道的意思~~~

sp杂化表示含有一个s轨道,一个p轨道,共两个杂化轨道

sp3表示含有一个s轨道,3个p轨道,共四个杂化轨道

spdf分别对应主量子数n =0,1,2,3

对应轨道数有2n加1,即1,3,5,7

每个轨道上最多可容纳两个电子,即2,6,10,14

希望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化学中3p亚层是什么意思?

核外电子排布,按照中学课本中的描述,对电子按照其能量的不同,划分了不同的能量区域,即为电子层,分为KLMNOPQ,但事实上,在电子层的内部又根据每一层次中电子能量的不同而划分了电子亚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spdfg,电子的真实排布是按照填充各亚层而逐步排满的,方法依然是由低到高,顺次排布,在较高的电子层当中,由于出现了能级交错,我们还要遵循保里不相容原理.其中,第一电子层也就是K层,有亚层一个,叫1S,1.表示的是第一个电子层,S表示的是亚层S,有一个电子轨道,其最多可容纳两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因此K层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以下顺次为L层,有亚层两个即为S,P两个亚层,前者仍然容纳两个电子,后者则可容纳六个,有三个电子轨道,比如O原子,按照这个排列,我们先填充K中电子即为1S2,2表示的是S轨道被完全填满,共有两个电子,然后为L层,即为2S22P4,后面的P因为有三个轨道,没有被完全充满,因此在P中只有4.3P的意思是M 电子层中的P亚层.这部分知识在你上大学后,在无机化学中将会介绍,其中那个能级交错很麻烦,得记

化学中的spdf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你知道吗?

分子轨道理论将分子看成一个整体,通过原子轨道的线性组合,形成了一系列的分子轨道,电子从低到高依次填充在这些分子轨道上。与之前的价键理论相比,分子轨道理论主要解决了光电子能谱,尤其是精细光谱的问题,而价键理论是无法解释精细能谱的。例如甲烷CH4,这个非常简单的分子,其紫外光电子能谱却居然有两组吸收峰,一组能量较低的2个电子,以及一组能量较高的6个电子。根据价键理论,甲烷的四个C-H键是完全等同的,C采取sp3杂化与H原子的s轨道成sigma键。这就无法解释为什么有两组吸收峰,既然全同应该只有一组啊?当然我这么说有误导的嫌疑,但是价键理论解释得不够自然是肯定的。而使用分子轨道理论,则非常容易预测和解释这类问题。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分子的电子云概率密度分布事实上是可以测量的,故可以认为是已知量。因此需要一个理论来解释为什么概率云密度如此。价键理论实质上是用小范围内靠近的几个原子的轨道的线性组合来表述化学键,即杂化轨道理论。好处是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和使用,例如对于sigma键和pi键的阐述,双中心两电子键和三中心两电子键可以说是教科书中的经典。可是对于离域体系就很无力了,例如对于酰胺键还有超共轭的解释就不是那么自然。而分子轨道理论则是用所有的原子轨道的线性组合来表述化学键,这样通盘考虑问题好处很明显,也很自然,因为电子本来就在空间中呈现概率分布,一个密集区域的电子本来就可以来源于任何原子的任何轨道。但是分子轨道理论并不便于定性分析,这是硬伤。价键理论简单粗暴,对于未知分子的性质可以做快速预测,这个优越性是分子轨道理论做不到的。一个妥协是NBO和NLMO,它们通过对密度矩阵部分对角化,从而将分子轨道部分定域化,可以说是继承了分子轨道理论,从而发扬光大的进化版价键理论。请记住,只有可观测量是客观存在的,即电子云密度分布和光电子能谱是客观存在的,其余的分子轨道也好,原子轨道也好,都是为了解释这些实验现象而创造出来的,并不是可观测量。如果有更好的能解释和预测实验现象的理论,抛弃这些也不无不可。

sp杂化是什么意思?

s、p准确的说应该叫电子亚层。s只有一个电子轨道,p有三个电子轨道,每个轨道都能容纳2个电子。sp杂化指次外层中的s轨道与一个最外子的p轨道重叠形成能量介于二者之间的新轨道。2s2指第二层的S轨道上有两个电子排列

spdf轨道

原子轨道

部分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波函数图像定义原子轨道(Atomic orbital)是单电子薛定谔方程的合理解ψ(x,y,z)。若用球坐标来描述这组解,即ψ(r,θ,φ)<=>R(r)·Y(θ,φ),这里R(r)是与径向分布有关的函数,称为径向分布函数,用图形描述就是原子轨道的径向分布函数;Y(θ,φ)是与角度分布有关的函数,用图形描述就是角度分布函数

能级(电子亚层)

  如果用更加精细的光谱仪观察氢原子光谱,就会发现,原来的整条谱线又有裂分,这意味着量子化的两电子层之间存在着更为精细的“层次”,这被称为“能级”,每一电子层都由一个或多个能级组成,同一能级的能量相同。   描述能级的量子数称为角量子数(angular quantum number)用“l”表示。对于每一个电子层对应的主量子数n,l的取值可以是0、1、2、n-1,也就是说,总共有n个能级,因为第一电子层K的n=1,所以它只有一个能级,而n=2的L层就有两个能级,表现在光谱上就是两条非常相近的谱线。   从第一到第七周期的所有元素中,人们共发现4个能级,分别命名为s,p,d,f。从理论上说,在第八周期将会出现第五个能级。 

能级   s,p,d,f能级的能量有大小之分,这种现象称为“屏蔽效应”,屏蔽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核外电子间静电力的相互排斥,减弱了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s能级的电子排斥p能级的电子,把p电子“推”离原子核,p、d、f之间也有类似情况   总的屏蔽顺序为   ns>np>nd>nf   因为离核越远,能量越大,所以能量顺序与屏蔽顺序成反比   能量顺序为   ns<np<nd<nf   鲍林的近似能级图能级交错   同一电子层之间有电子的相互作用,不同电子层之间也有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称为“钻穿效应”,其原理较为复杂,钻穿效应的直接结果就是上一电子层的d能级的能量高于下一电子层s的能量。即,d层和s层发生交错,f层与d层和s层都会发生交错。   我国化学家徐光宪提出了一条能级计算的经验定律:能级的能量近似等于n+0.7l。

讲解一下化学电子层的fds什么的怎么看,,,,详解

高中还是大学?

根据能量高低判断。电子层可分为spdf等电子亚层,一般能量高低规律如下图

s层1个轨道,p层3个轨道,d层5个轨道,f层7个轨道

可以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判断出电子层上原子数,再判断亚层数。

如,第4周期元素,L层电子有的是8,有的是18,原因就在于4p能量高于3d,因而在4s排满后先排3d

关于化学1s2s还有sdpf轨道的初级问题

1.填充原子轨道的是原子的所有电子。2.如果一个原子有5个电子,那么,它是硼原子,它的电子在1s轨道中排2个,在2s轨道中排2个,在2px轨道上排1个,2py和2pz则为空轨道,不需要用到3s轨道,每个s轨道都只能容纳2个电子。3.电子的自旋是电子运动状态的一种描述方式,微观粒子的运动与宏观物质不同,比较抽象,自旋向上和向下是其本身的状态,不是受什么其它物质影响的,向上和向下也可以相互转变,不过需要足够大的能量突破自旋禁阻。spdf的不同有能层、能级、形状、大小的不同,其中s轨道是从第一能层开始就有的,也就是1s,2s,3s…而p轨道是从第二能层开始的,也就是2p,3p,4p…而d轨道是从第三能层开始才有的,也就是3d,4d,5d…而f是从第四能层开始的,也就是4f,5f,6f…元素周期表前七周期元素用到的原子轨道的能级顺序是1s,2s,2p,3s,3p,4s,3d,4p,5s,4d,5p,6s,4f,5d,6p,7s,5f,6d,7p…追答对于前面的问题,不同能层的同一种原子轨道,如1s,2s和3s,它们的形状相同,但是大小不同。

追问谢谢

电子式的电子排布有什么规律,比如s,为什么他的电子式是两对电子和两个成单电子,而不是三对电子

每个主电子层会分为若干电子亚层

每个电子亚层分为若干轨道,每个轨道上最多容纳两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

S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两个排布在3s亚层,s亚层只有一个轨道,只能容纳两个电子

两个排布在3p亚层,p亚层有三个轨道,能容纳6个电子,且电子填充轨道优先在所有轨道上排布上电子,然后再形成电子对。因此在3p层上的4个电子先在3px 3py 3pz三个轨道上排上3个电子,最后一个电子排入其中一个轨道形成一个电子对

能层符号为什么从K开始而不从A开始?能级符号spdf为什么不像能层符号一样有规律?要死记硬背么?

因为ABCD有其他的化学含义防止歧义

是需要死记硬背

因为并不是依次排满

而是按最低能量规则钻穿效应。

下附一图参考

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中,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这个规律在一些无机化学教材中叫做最大容量原理。我认为,该原理并不能全面反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真实情况,其一,它只适合于离核近的内电子层,且不是最大,而是等于2n2;其二,离核远的外电子层,实际排布的电子数则远远小于2n2,根本不能用此原理来描述。离核近的内电子层与离核远的外电子层,各有其电子容量的规律,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就是这两种规律结合而成的。为此,我总结出内电子层和外电子层的各自的容量规律,并将两者结合起来,称为“电子层容量原理”

标签: spdf 无机化学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dongkepu.com/zonghezhishi/z7m0d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