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懂科普 >

综合知识

> 除了黄盖庞统还有谁参加了诈降

除了黄盖庞统还有谁参加了诈降

除了黄盖庞统还有谁参加了诈降

除了黄盖庞统还有阚泽、蒋奇、周瑜、蔡中、蔡和、甘宁等将领参加了诈降。黄盖诈降放火,庞统献连环计,将曹营所有战船用铁索连起来,徐庶知情不报,促成了火烧赤壁。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中有哪些主要人物?

1、诸葛亮:舌战群儒,促进孙刘结盟,抵抗曹操,火烧赤壁前,装神弄鬼借东风。

2、周瑜:群英会上使蒋干中离间计,让曹操中计杀了水军统领蔡瑁、张允,伙同黄盖上演苦肉计。

3、庞统:庞统使坏献连环计,建议曹操把船只链接起来。

4、黄盖:伙同周瑜上演一出苦肉计,实施诈降,趁机放火。

5、阚泽:冒死前往曹营送黄盖诈降信。

6、甘宁:东吴主将甘宁率军进攻,顺道把黄盖给救了。

扩展资料:

火烧赤壁战曹操败得太快,周瑜手中的第二梯队程普策应兵团,都没用上。还有预备队刘备军团,成了看热闹的啦啦队,所以军功章就没有程普和刘备等将领的份。至于曹操败走华容道、刘备借荆州等,都是火烧赤壁之后的事,这里不提。

火烧赤壁战行赏:一等功:周瑜;二等功:黄盖、甘宁;三等功:庞统、阚泽、诸葛亮(安慰)

三国演义中与黄盖一同诈降愿作魏军内应的吴国武将是谁

应该是甘宁吧,在黄盖被打后,蔡中蔡和跟甘宁说过,甘宁也假装同意

在黄盖诈降这件事上,周瑜、黄盖、阚泽个有什么贡献???急求!!!

周瑜是计谋的主要策划人,当他打黄盖时是要下很大决心的,而且实施计谋也是要很好的头脑的。

黄盖是计谋的实施者,他挨打也是要决心的,而且面对奸雄曹操是要很强的心理的。

阚泽是计谋的次要实施者,他在蔡和送去黄盖的假降书后又去了一趟曹营,递上降书,要知道,当时奸雄曹操差点看穿计谋,所以阚泽是冒最大风险的人。

综合上述几点,功劳排名为:阚泽、黄盖、周瑜

还有,黄盖诈降这计叫“苦肉计”,而此计是属于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实施的“连环计”中的一计,所以这里面还有一个实施者——庞统,所以换成我,打死我也不信庞统,用什么连环大船,简直是胡扯。

《三国演义》中的各种投降:有哪些著名的降将?

《三国演义》展现了东汉末年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在这段以乱世、英雄、战争、谋略为主题的历史长卷中,人物、事件成为组合这幅画卷的经和纬,交叉重叠,相纽相扣,再加上作者的妙笔生花,更显得惊心动魄,气动山河。

常言道胜败乃兵家常事。随着各种势力实力的起伏消长,各式各样的投降成为《三国演义》贯穿始终的重头戏。失败一方的被俘者,有的选择宁死不屈,有的选择无奈投降。多种投降类型,反映了当时、军事等方面的起伏变幻和统治集团对人才的需求。可贵的是,作者罗贯中匠心独运、有声有色地刻画了不少降将的形象,不是简单地把他们置于被谴责、受拷问的祭台上受审,而是将他们当作活生生的有自尊、有人格的人来对待,从中揭示出战乱时期投降类型的意蕴以及古人对投降文化本身的解读。

中国人受孔孟之道的影响,将气节、忠义看得比较重。“威武不能屈”、“杀身成仁”等思想一直被当作美德加以颂扬。即使在今天,这些传统观念也饱含着积极意义。当一个民族处于危难关头,当人们为正义而战时,确实需要一种大义凛然、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概,比如汪精卫、周佛海之流虽有一定本事,但是他们在民族危亡之际选择苟且偷生,投靠日寇,因而永远的被钉在了耻辱柱上。然而有趣的是,历史上的降将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受到谴责的,投降也并不一定就是遭人唾弃的叛变行为。中国文化的若干因子中暗含了对投降者的宽容。我们的古人对非常态情况下的转变立场,也就是投降,还是能够做一些很有讲究的分析,从而将一些已经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的人接纳进历史主流中来,给予一定的地位。忠于谁,投靠谁,既受到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同时更取决于个体大至建功立业、小到立足生存等客观现实。战争瞬息万变,形势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样,对投降者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在整部《三国演义》中就不显得那么另类了。

一、降将的分类

在整部《三国演义》中,反映和描写投降的情节数不胜数。有的三言两语带过;有的则详细叙述;有的更将其作为一个重大事件加以渲染。据统计,有过投降经历的武将多达101人。归纳起来,投降类型可以粗略地分为以下几种:

一、感恩而降的忠义之士。此类人物奉守“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原则,坚守“士为知己者死”的人生信条。他们一旦选择了主公,便为其效犬马之劳。唯有当原主公遇难或失意、大势已去之时,他们又感激新主公的知遇之恩,为其效劳,至死方休。如张辽、黄忠等人。

二、见风使舵的反复小人。他们有的苟且偷生,有的厚颜 *** ,有的见利忘义。如吕布、孟达之流。

三、挟怨背主的 *** 之徒。如侯成、苟安、范疆、张达等背主小人。

四、走投无路、投降者。在现有集团受到排挤、难以立足的情况下,不得已另谋出路,效忠于新的集团,忠贞不渝。如夏侯霸、姜维。

五、诈降之将。这是战争中常用的计谋,以诈降为诱饵。严格意义上不能算是降将。如赤壁之战中,黄盖献苦肉、阚泽献降书便是最成功的诈降案例。还有,吴国鄱阳太守周鲂诈降魏国、姜维假意投降钟会,他们有的失败了,有的成功了,但都引人入胜。

二、降将的写作手法

罗贯中通过对比与衬托的手法,渲染了一个个降将的形象。

假如这位降将在书中未来的地位很重要,且属于正面代表。那么此人要投降,一定不能太过直接。一般要分三步走:一是死忠于旧主以表其“忠”,二是被抓后宁死不屈以彰其“烈”,三是在新主公礼贤下士之后借坡下驴。这样逐步消除读者的心理障碍。

最经典的例子便是关羽了。罗贯中写作《三国演义》时,关羽在民间已经成神,故而涉及关羽这段并不光彩的历史时自然有所顾忌,必须十分小心。关羽虽然兵败被困于土山,兵疲将怯,无计脱身,陷人绝境。但云长性格高傲,绝不会轻易投降,张辽要说降关羽的难度极大。但文远胸有成竹,他说:“当初刘使君与兄结义之时,誓同生死;今使君方败,而兄即战死,倘使君复出,欲求兄相助,而不可复得,岂不负当年之盟誓乎?其罪一也。刘使君以家眷付托于兄,兄今战死,二夫人无所依赖,负却使君依托之重。其罪二也。兄武艺超群,兼通经史,不思共使君匡扶汉室,徒欲赴汤蹈火,以成匹夫之勇,安得为义?其罪三也”,同时又进一步指出:“今四面皆曹公之兵,兄若不降,则必死;徒死无益,不若且降曹公;却打听刘使君音信,如知何处,即往投之。一者可以保二夫人,二者不背桃园之约,三者可留有用之身”,一席话说的头头是道,把关羽的投降说得合情合理。与此同时,关羽作为败军之将,不仅慷慨言勇,而且还提出了极度苛刻的条件:“一者,吾与皇叔设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三者缺一,断不肯降”。这一番话的中心内容概括起来便是“降汉不降曹”,刻意为自己的变节行为辩护。但作者心知肚明,知道不管关羽如何振振有词,终究不能改变投降的事实。所以他大肆渲染关羽归顺曹操时的心态、处境、过程,一步步消除关羽投降曹操这一事实带来的负面效应。最终关羽并没有因投降而被丑化,他作为神的地位并没有受到动摇。这样的处理是颇具匠心的,读者读起来倒不像是关羽请降,而是在展示关羽“忠贞”的人格。特别有意思的是,为了彻底让关公带上“义”的光环,作者还特意设置了华容道义释曹操,并与前文相呼应。于是,降曹是义,放曹也是义。关公虽然投降,却仍可作为忠义的化身,并不妨碍他接受人们的顶礼膜拜。

不过最符合上面那个公式的例子,还是巴郡太守严颜。张飞受命率领一万精兵进入四川,来到了巴郡城下,守将严颜拒绝归降。于是书中详细描写了严颜与张飞的大战,最终严颜被翼德设计生擒。书中写到:“群刀手把严颜推至。飞坐于厅上,严颜不肯下跪。飞怒目咬牙大叱曰:“大将到此,何为不降,而敢拒敌?”严颜全无惧色,回叱飞曰:“汝等无义,侵我州郡!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飞大怒,喝左右斩来。严颜喝曰:“贼匹夫!砍头便砍,何怒也?”张飞见严颜声音雄壮,面不改色,乃回嗔作喜,下阶喝退左右,亲解其缚,取衣衣之,扶在正中高坐,低头便拜曰:“适来言语冒渎,幸勿见责。吾素知老将军乃豪杰之士也。”严颜感其恩义,乃降。”先通过详写严颜效忠刘璋,率部抵抗,再者被擒后,张飞“怒目咬牙大叱”想要吓唬他,但依旧宁死不降,最后张飞“亲解其缚,取衣衣之,扶在正中高坐”给足了严颜面子,使其能够顺着台阶,风光无限轻松而下。严颜感其恩义,乃降。于是严颜为前部,张飞领军随后。凡到之处,尽是严颜所管,都唤出投降。有迟疑未决者,颜曰:“我尚且投降,何况汝乎?”自是望风归顺,并不曾厮杀一场。之后众将的投降便全部略写,一笔带过。

有正面例子,当然也有反面例子。

所谓“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可怜蜀故伎,来舞魏宫前”,刘禅的贪生苟活与刘禅之子刘湛的慷慨赴死形成鲜明对比,为蜀汉的败亡画上了一个悲壮的句号。谯周等大臣面对邓艾大军,建议刘禅投降,刘湛说:“岂可听腐儒之言,轻废先帝之基业乎?”不料后主叱之曰:“汝小儿岂识天时!”刘谌苦谏无效,乃杀其三子,并割妻头,提至昭烈庙中,大哭一场,眼中流血,自刎而死。后人有诗叹曰:“魏兵数万入川来,后主偷生失自裁。黄皓终存欺国意,姜维空负济时才。全忠义士心何烈,守节王孙志可哀。昭烈经营良不易,一朝功业顿成灰。”

《三国演义》也描写了一些不愿屈膝的失败者,作者也表达了对他们应有的敬意,大死得十分壮烈。

但为了让投降者降得安心,罗贯中并不刻意将杀身成仁者与“弃暗投明”者作认真的对比,而意让读者自己去品评其灵魂的高下与人格的优劣。

吕布谋士陈宫本救过曹操,曹操也并不想杀他。徐州城破后,吕布虽勇,但被擒后向曹操乞命;陈宫虽为一介谋士,却视死如归,“今日有死而已”,“左右牵之不住”,大步流星地往白门楼下的刑场走去,唯恐后头正追上来的曹操改变了主意,乃“伸颈就刑”,着实令人肃然起敬。袁绍兵败,谋士沮授为曹兵所获。沮授大呼曰:“授不降也!”曹操厚待之,留于军中。他竟然盗马欲逃,临死时神色不变。

三国演义四十六回曹操派谁去江东诈降

第四十六回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亮在鲁肃前揭穿周瑜使蒋干 中计之事,瑜欲斩亮,令亮十日内造箭真十万枝。诸葛亮于大雾之日草船借箭。亮与瑜各写破操策于手心,皆“火”字。 操派蔡瑁族弟蔡中,蔡和诈降东吴,瑜将计就计。

黄盖夜见周瑜,愿为诈降之人,献苦肉计,瑜打黄盖。

曹操派去江东诈降的确实是蔡瑁族弟蔡中,蔡和。周瑜派去曹操处诈降的是黄盖与阚泽。

赤壁之战谁去下诈降书

《赤壁之战》东吴谋士阚泽下的诈降书,受刑的是黄盖。

出处是《三国演义》的第四十七回《阚泽密献诈降书,庞统巧授连环计》。描写阚泽是第一个识破周瑜打黄盖的苦肉计,后自告奋勇向曹操献诈降书,曹操识破后人面不改色,哈哈打笑,妙言让曹操相信了诈降书,是苦肉计中的关键人物。后于刘备御驾亲征东吴时,向孙权举荐陆逊为都督,间接上挽救了东吴的命运。

《赤壁之战》故事简要概括

开战之初,曹操的军队先从江陵向东退,与孙刘在赤壁会师。一开始战斗,曹军败北,只得退至长江北岸,周瑜率军驻守南岸。此时已经是寒冬,北风劲吹,曹操的军队爆发了瘟疫,士卒们原来不善水战,病倒后更难适应江面颠簸,哀叹不已。要解决这一问题,曹操听命于他人的建议,命令所有大小船只连成一条,试图建造一艘江上的航母。

周瑜部将黄盖见有机可乘,便献计主张火攻。周瑜然其计,于是黄盖假称向曹操投降。带领10艘船舰,乘着东南强风,驶向曹营。离曹营不到二里,黄盖等人突然点燃了船上的柴草,冲进了曹操船阵,大火中周瑜趁机引兵攻打曹营,使其全线瓦解。

“巧授连环计”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涉及哪两个人物?为什么要连环计?

名著:《三国演义》;人物:曹操、庞统;原因:庞统献连环计表面上是为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周瑜火烧战船作准备。

出处:第四十七回 阚泽密献诈降书 庞统巧授连环计 

黄盖、阚泽、甘宁诈降,阚泽来献书。曹操派去的细作也是如此说。曹操虽接收了降书,但还是很怀疑,想要派人再探江东。蒋干在之前传递错误消息,害得曹操错杀水军都督。此番,蒋干想要将功赎罪,愿意再探江东。江东有一人,名唤庞统字士元号凤雏,与伏龙诸葛亮齐名。

先前,周瑜曾经向庞统如何破曹,庞统也想到了火攻,还提出江面上用火攻的缺陷:一船着火,其余的船四散开来,根本不会波及到。并且也提到了解决办法:让曹军的船都钉在一起,也就是连环计。

周瑜正愁没人能使这招连环计,听得蒋干来了,大喜。周瑜派鲁肃和庞统商量好如何用计。这边接见蒋干,借故将蒋干赶出,送到庞统所在附近的西山庵。

蒋干心中忧虑,寝食难安,夜晚出门闲逛,听得书声琅琅,然后顺势找到了凤雏庞统,顺利的将庞统请到了曹操处。庞统以曹军多为北方人、不习水战、多生疾病为由,建议船只首尾相连。曹操不谙水战,被庞统所骗。

扩展资料

《三国演义》的素材主要来源于两个途径:其一是关于三国史事的历史文献;其二是民间不断流传的三国故事和民间创作。

一方面是上千年所积累和深化的史学家对三国历史的叙述和评价,另一方面是历朝历代民间三国传说的不断演化丰富,它们为《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

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由此就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庞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操

赤壁之战中,一共用了 条计谋,分别是:黄盖 ,阚泽 ,周瑜 ,蔡和 ,蒋干 ,诸葛亮 ,庞统 。

诸葛亮用激将法,说曹操攻打东吴是为了二乔,使周瑜下定决心抗曹。

蒋干使反间计,想用昔日同窗之情,让周瑜投降曹操。不料反中了周瑜的将计就计,给曹操带回一张假书信,使曹操杀了蔡瑁、张允。

周瑜想借刀杀人,让诸葛亮攻打曹操防守严密的粮仓,诸葛亮再用激将法,说自己精通水战陆战,而周瑜只精通水战而不精通陆战,所以不敢亲自去。周瑜中计,亲率大军攻打曹操的粮仓。

周瑜再用借刀杀人计,让诸葛亮十天内打造十万只箭,不然军法初置。可诸葛亮知道三天后有大雾,草船借箭,赚了曹操十万多只箭。

曹操又派出蒋干劝说周瑜,反而中了周瑜和庞统计策,将庞统带到曹营。曹操中了庞统之计,将战船用铁链连起来。

曹操派出蔡瑁的弟弟蔡和,让他做间谍,被周瑜看穿。

黄盖、周瑜使苦肉计,阚泽毛遂自荐,前往曹营送黄盖的“降书”,曹操中计。

诸葛亮借来东风,周瑜火攻曹操,曹操大败。

诸葛亮设下三重埋伏,但为了曹操不死,构成三足鼎立的形势,在华容道让关羽把守,因为曹操对关羽有恩。果然,关羽放了曹操。

赤壁之战中谁献的诈降计?

赤壁大战之前,周瑜苦思破曹之计。一日深夜,老将黄盖来到帐中,商议破曹以火攻为好。周瑜说:“ 我也这样想,所以才留下假投降的蔡氏兄弟,只是无人去曹营诈降。”黄盖自告奋勇,甘愿领此重任。当夜二人定下“苦肉计”。第二天,周瑜传各路将军帐下议事,命大将们各领三个月粮草,准备抗敌。黄盖反对说:“不用三个月,如果这个月能破敌就破,不能破敌,早点投降!”周瑜听后大怒道:“我奉命督军破敌,你敢动摇军心,推出去斩了。”黄盖骄傲地说:“我是东吴三世重臣,南征北伐时,你还不知在哪呢?”在场的将领们跪下替黄盖求情。周瑜狠狠地说:“看在众将面上,饶你不死,打一百军棍!”武士们把黄盖推倒在地,没打到五十下,已皮开肉绽,鲜血直流,几次晕死过去。黄盖的好友阚泽,根据周瑜的安排,带着黄盖早已写好的投降书前去诈降。不久,曹操又接到蔡氏兄弟的密信,说只要见到插有青牙旗的船只就是黄盖来投降了。结果在赤壁一战中,黄盖引火船冲入曹营,大江之上一片通红,把曹操用铁链连起来的几千条战船烧成

历史上有什么战争(中西皆可)有使用过诈降这

《苦肉计黄盖诈降》讲的是周瑜用苦肉计攻打曹操的故事。

周瑜佩服诸葛亮的才能,但也嫉妒他的才能,所以也想打一个漂亮的大仗。他觉得火攻曹营是一个不错的想法,但隔着一条江,需要有人里应外合诈降,黄盖自告奋勇。因为曹操生性多疑,黄盖假装与周瑜唱反调,被周瑜大打五十军杖,已经奄奄一息了,在大家的恳求下,周瑜说还有五十大仗先留着。黄盖就跑到曹操那去诈降,曹操相信了他。周瑜又安排庞统投靠曹操,庞统建议曹操把船连在一起,这样来自北方的士兵坐船就不晕了,曹操信了庞统,连在一起的船为后来的火烧赤壁,周瑜大胜曹操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标签: 庞统 诈降 黄盖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dongkepu.com/zonghezhishi/x7wwm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