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懂科普 >

综合知识

> 思明牌的名字怎么写

思明牌的名字怎么写

1.灵牌位怎么写

写XXX之灵位即可,有关系的话还可以在前面加上称呼。

思明牌的名字怎么写

亡人未出殡之前在灵柩前所用的牌位叫xxxxxx之灵柩,出殡后所用的牌位叫xxxxxx之灵位。去世三年之内灵位不能撤,三年之后撤掉灵位,换为”神主”xxxxxx之神主。灵位,不同于墓碑,不能写成“XX之墓”。

父灵:先严X公老大人之灵位,也可在公字的左下侧小一个字号写上”讳xx”,xx为父名。母灵:先慈X氏老孺人之灵位,也可在氏字左下侧小一个字号写上”讳xx”,xx为母名。

扩展资料:

牌位起源

原为儒教所用,记入死者官阶及姓名之木牌。宋代时,佛教禅宗采用牌位为死者及生者用。目前,佛教牌位分为:消灾牌位,为生者(活人)用,是此人的禄位,大都用红色或粉红色纸张代替木牌。

僧尼为此牌位主人行法事,以求诸佛菩萨如被此活人消灾免难,事业发达,凡事顺利。不必说,信者需付大笔金钱才能立此牌位。

往生牌位,为死人所设的牌位,大都用黄色纸张。僧尼为其行法事以助亡者神识(类似灵块)早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般佛教家庭的牌位大都用木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牌位

2.麻将的玩法,各个牌的名字(+图片)

各个地区有不同的玩法,先介绍最常见的国标麻将,以下都是基本规则,详细翻数就要看你要玩哪种麻将了 麻雀或麻将是一种於东亚与东南亚地区(尤其是华人社区)广泛流行的四人牌戏,也是常见的赌博工具之一。

不同地区的游戏规则(尤其是计分方法)均有所出入,但多以斗快凑合特定牌组为取胜目标。麻将的牌张主要分「筒」(饼)、「索」(条)、「万」三门,每门有三十六只牌,其中序数从「一」至「九」的牌各四张(故三门合共 108 只牌),另加七种番子牌,包括「东、南、西、北」四种「风牌」各四张及「中、发、白」三种「箭牌/三元牌」各四张(合共 28 张),总共 136 只。

此外还有「花牌」,其功能及数目视乎地区而异。以广东麻将为例,花牌有「春、夏、秋、冬、梅、兰、菊、竹」各一,故此一副广东麻将共有 144 只。

「一条」在不同的麻将中有不同的图案,一般广东麻将顾「麻雀」之名而思义,图案为「一根树枝、一只麻雀」,日本麻将则多用孔雀,其他图案则多为花草。麻将牌分普通和大型两种尺寸。

大尺寸源出广东十三张麻将,因牌张数少大则方便;普通尺寸原本并无差异,近年为适合十六张麻将,日本麻将尺寸则更小。古代麻将有纸制、骨制、竹制或象牙制,现代麻将则多以塑胶制成。

一副麻将除了牌张,还有骰子及其他道具,例如日本麻将有「点棒」,而广东麻将则有一块用来识别庄家及显示风向的塑胶道具。麻将一般供四人耍乐,四人各坐一方,称为「脚」。

不够人数时,二人或三人亦可(此谓「缺脚」)。近年有许多麻将的电脑游戏及电子游戏出品,让人可以与电脑对战或透过网上与人对战。

这类游戏以日本麻将居多,中文地区则多为网路麻将游戏。庄家 「庄家」本是「桩家」,是明代马吊已有的用语。

[编辑] 圈 「圈」字顾名思义,就是庄家又轮了一圈的意思。此语可见於多部晚清小说,例如《负曝闲谈》 (1903-04)[8]。

[编辑] 放铳 出冲(香港)/放枪(台湾)/放炮(大陆) 「冲」於明代马吊中其实解「下注」(明代马吊玩法是斗牌,不是麻将的凑牌,故有下注之举),但演变至现代的「出冲」(今多误写为「出冲」)或近音的「放枪/铳」,则变成带「输掉注码」的含意。至於「放炮」一语,最早见於清末小说《九尾龟》(1910)[12]的「开大炮」。

[编辑] 生张、熟张 「生张」指未被打出或只打出过一只的牌张,此语同样见於清末小说《九尾龟》(1910)[12]。相对生张,台上比较多见的就称为「熟张」。

[编辑] 胡牌 胡牌(台湾)/食糊(香港)/和牌(大陆) 当麻将玩家将牌凑成了一定的组合,获得胜利,就称为「和牌」。「和」字显然可追溯至「默和牌」及「碰和牌」,但由於天九也有所谓「游和」及「碰和」的玩法,而天九牌张又可追溯至宋代的「宣和牌」,因此「和牌」这个术语,也许从清代以前已经沿用。

「和牌」在现代又称为「胡牌」或「食糊」,后二者的出处已不可考,不过可能跟「湖」字有关。从明、清开始,出现了不少以「和」字变音为名的游戏名称,例如以「虎」为名的「看虎」、「鬭虎」及后来的「客家六虎牌」,以「湖」为名的「看湖」、「游湖」(「看虎」及「游和」的别称)、「东莞游湖」(不同刚才那个「游湖」,是另一种牌戏)或「十五湖」等等。

由於「湖」字的使用变得广泛,「和牌」的「和」也许因而被带「湖」音的字代替。[编辑] 自摸 「自摸」指胡牌所用的那一只牌是赢家自己摸回来,而非其他玩家打出。

此语见於晚清小说《负曝闲谈》 (1903-04)[8]。[编辑] 听牌 听牌{定口}-(台湾及大陆)/叫糊(香港) 此术语指玩家只差一只牌即可胜出。

「听牌」的出处不详,「叫糊」则显然是为了对应「食糊」而来。由於各地规则不同,胡牌的种类和方法亦有出入,但一般而言,通过改变组合,一副牌可听的牌张可以多於一只。

以下举广东麻将为例,玩家手上有十三张牌:那麽以下任何一只也可胡牌:[编辑] 碰 「碰」出自「碰和牌」,指一副三只同样的牌张。留意在「碰和牌」中,它指的是牌组本身,而不是组成牌组这个行为,所以即使牌组的第三只牌是玩家自己摸回来而不是别人打出,一样叫做「碰」,与现代的用法稍有不同。

[编辑] 吃 吃牌(台湾及大陆)/上牌(香港) 这两个术语的出处不详。由於香港人称胡牌为「食糊」,所以「吃牌」这个词语最容易引起混淆。

[编辑] 翻 多数麻将玩法计算筹码时,都是以某个基数乘上二的某个幂次方来计算。这个幂,就称为翻。

例如「三翻」就是二的三次方,即八倍。这里「翻」字很明显是用来表达自乘多少次的意思,不过今人多将它误写为无意义的「番」。

「翻」这个术语,可见於晚清小说《负曝闲谈》 (1903-04)[8]。[编辑] 底 此语早见於《官场现形记》(1903)[5]及《负曝闲谈》 (1903-04)[8]。

清末民初的麻将玩家约战的时候,会以一「底」几多钱来说明预期的最大输赢总数,例如一百元一底,就是预期胜负最多在一百元上下。可是这个底数其实无大意义,原因是实际决定输赢的,是各人胜出牌局之翻数,以及总共打几多圈。

即使商定一底一百元,总输赢超出此数的情况亦常见,不过这个术语仍然沿用至今。根据《清稗类钞》(。

标签: 思明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dongkepu.com/zonghezhishi/orl5q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