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懂科普 >

综合知识

> 兄弟阋墙的典故

兄弟阋墙的典故

兄弟阋墙的典故

兄弟阋墙,汉语成语,拼音是xiōng dì xì qiáng,意思是指兄弟之间的纠纷,也比喻内部争斗,出自《诗经·小雅·棠棣》。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历史上有哪些兄弟阋墙的故事呢?

说起兄弟阋墙,就是唐初的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发生在唐高祖武德九年,由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为争夺皇权在长安城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当时的被害是大唐太子李建成,也是在历史上一直被抹黑,被认为是一位平庸之辈,那么真实的李建成又如何呢?一.军事能力:

建唐初期,从晋阳起兵开始,西河、绛县、永丰、长安等军事活动中,李建成一直是冲锋陷阵,一马当先。长安也是李建成率先攻破的,奠定了唐都基础。

在李世民、李元吉、李瑗、罗成河北、山东叛军相继败退之后,也是李建成在危难中主动请旨,帅军出征刘黑闼,恩威并施,平定山东、河北一带多年的反叛势力。这充分说明了李建成的军事才能。 他的军功为建立大唐是不可抹去的。

就算有读者评论,李建成的军事能力或许稍逊李世民。但做皇帝首要的也是需要家的才能,而不光是军事才能。更不必说李建成慧眼识英,手下也网罗了魏征、王珪等人才,这些人才在后来都为李世民所重用,并且成为贞观年间一代名臣。可见李建成也是擅长招贤纳俊的。而他在第二次对刘黑闼作战中,采纳魏征的建议,以怀柔为主,武力为辅,迅速而彻底地平定了叛乱,也显示出他的和军事完美结合的才能。

二.能力:

李渊作为大唐开国之君,也非平庸之辈。大唐初期,危机四伏,李建成立为太子之后,留在长安协助李渊处理内政,也一切办得中规中矩,并未发生什么大错,这也说明了他是有很强的处理政务的能力的。在制定大唐律法,恢复经济,稳定局势,安定国内,镇守边陲,平定内乱,还要铲除高丽国、突厥、日本等奸细的和破坏,助理朝政方面,文治斐然。其中有名的“均田令”“租庸调制”等颁布和推行,极大地发展了农业生产,繁荣经济,富民强国,李建成功不可没。

三.人格修养

李世民在杀兄屠弟父做了皇帝之后,便责令当朝史官抹杀李建成、李元吉的功绩,不断的将李建成丑化成“喜酒色游畋”之徒。在诸多史书中,“资治通鉴”的记载最为平实可靠,原因是时间接近,唐朝又是前朝的事情。“资治通鉴”中肯定了李建成“宅心仁厚”,而至于说他喜欢饮酒、女色、游猎,老实说这可算不上什么大缺点,甚至李世民自己又何尝没有这些毛病?

据史书中记载,李元吉也曾多次在李建成面前表态,称自己愿亲自为他手刃李世民。有一次,李世民随李渊到齐王府,李元吉暗伏刺客欲于席间击杀李世民。反而是李建成心地仁厚,怕因此而惊骇了李渊,及时制止了他的行动。在后来激烈的争权斗争中,李建成更数次阻止了李元吉对李世民人身性命的攻击,就更是反映出他性情宽厚的一面。

后来的“杨文干事件”中,李建成受到李世民的诬陷时,东宫幕僚也都劝他据城起兵,而他却选择了遵旨前往拜谒李渊,这也说明了他的明智,更也证实了他的确没有造反之心。胸怀朗朗,有信心李渊会明察是非,查出他是无辜的。事后证明,李渊清醒镇静下来回心一想,自然马上意识到李建成作乱之事太过不近情理,十有是李世民诬陷所致。

总而言之,李建成决非史书上所载的那种心胸狭隘、无德无才的人。若他能继位, 据现有的史料推测,其政绩,至少可以媲美于隋文帝杨坚的“开皇之治”。在史学家的眼里,李建成的文武双全、军功政绩和他仁慈宽厚的悲剧人生令人痛惜而同情!

成者王侯,败则寇,历史已经发生的,是不可能改变的,我们应当从胜利者写的史卷的字里行间,却解读、去深思,这才是现代人成熟的表现!李建成本身就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他文武双全、仁慈大度,如果当了皇帝,也会创造一番不差于贞观之治的历史。

《兄弟阋墙》故事梗概

春秋时期,郑国郑武公在申地娶了个老婆,取名武姜——生了庄公和共叔段两兄弟。

庄公出生的时候,自然生产,脚先面世,吓着了姜氏,古人迷信。于是给庄公取名“寤生”,很不喜欢他。更喜小儿无赖,小儿子特见宠爱。有弟弟的哥哥是不是都深有同感——姜氏欲立共叔为继承人,经常在武公面前叨叨,武公不允——古有立长之传统。

后来,庄公继承的武公的爵位封国,姜氏又为共叔段求封地——兄弟分家。姜氏看中“制”这个地方,庄公不允。最后,共叔被封在一个叫做“京”的地方。打出名号——京城大叔!伯仲叔季是兄弟的排行,这京城大叔的大叔不是油腻大叔的大叔,注意区分。

祭仲说,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早圈起来,不能听之任之。否则愈演愈烈,发展壮大了就奈何不了他了。生根发芽,四处蔓延的杂草尚不可收拾,何况是您的弟弟!

庄公结论:多行不义必自毙,且看我的手段,如何收拾他!

既而,共叔命西北边疆二城听从自己的号令。

公子吕谏言:天无二日,民无二王!此事君王何以处置?若要大政交与大叔,请让在下去侍奉新主,否则,就除掉这个隐患吧!政出多门,民无所措手足——这也是拿人民说事!

庄公回答,不必担心,一切尽在掌握,自作必将自受。(哪来的自信?)

既而,大叔不再试探,直接将二城拿下,置于自己的势力范围,扩大到了廪延这个地方。

这回,子厚叹息道:这下好了,养虎遗患,势不可挡了。庄公似乎有主角光环,慢条斯理,不急不慌——不义不暱,做坏事还不藏着掖着,现在闹得欢,将来拉清单。。(有谋人之心,而使人知之,危矣!)

这边厢,修成浚池,招兵练甲,热火朝天。整军经武,集结完备,欲思一逞,姜氏为内应——何以至此啊,同样是儿子,差别怎么这么大捏!

间谍报告了举事日期。排兵布阵,子封挂帅,兵车二百乘(约摸两万人)!一战而下,京人降。段奔往鄢城。

大叔不尊兄长,不称为弟,如外国君主,故题目用克敌的克。。称庄公为伯,讥讽他长兄如父,却不教而诛。搞阴谋。欲擒故纵。不言出奔,有责备的意思。

后来啊,庄公把姜氏(内应)流放到了颍这个地方。同时,指天发誓,不及黄泉,永不相见。

扩展资料:

《兄弟阋墙》的典故原文:

“《诗经·小雅·棠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原文 诗经·小雅——《棠棣》 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有永叹。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肥生。 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瑟。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阋墙是什么意思?

原指兄弟相争,后引申为国家或集团内部的争斗。

《兄弟阋墙》的典故原文:

《诗经·小雅·棠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原文诗经·小雅——《棠棣》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有永叹。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每有良朋,烝也无戎。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肥生。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妻子好合,如鼓瑟瑟。兄弟既翕,和乐且湛。宜尔室家,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阋墙出自《诗经·小雅·棠棣》,其中最著名的词是兄弟阋墙,历史上有许多兄弟阋墙的事情,比如煮豆燃萁。三国时期曹丕嫉妒曹植,在登上皇位后想他。有天在大殿上命令曹植在七步之内做出一首诗。曹植就作出了著名的《七步诗》。

还有九子夺嫡。看过步步惊心的话,可能会更加形象一点。是发生在清朝康熙年间,以雍正皇帝登基为结局。夺嫡结束后也出现了弘皙逆案等事件。

兄弟阋墙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英文翻译是什么?

【典故出处】:《诗经 小雅 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成语意思】:指兄弟之间发生纠纷;也比喻内部争斗。阋:争吵;争斗。 【成语注音】:ㄒㄩㄥ ㄉㄧˋ ㄒㄧˋ ㄑㄧㄤˊ 【通用拼音】:xiōng di xi qiang 【拼音简写】:XDXQ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 *** 彩】: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兄弟阋墙,主谓式;作谓语、补语、分句;含贬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辨形】:阋,不能写作「闷」。 【英语翻译】:internal strife <brothers fight among themselves> 【近义词】:祸起萧墙、同室操戈 【反义词】:一致对外 【成语例句】:郭沫若《棠棣之花》第二幕:「而侠累那家伙,偏偏要兄弟阋墙,引狼入室!」

标签: 兄弟阋墙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dongkepu.com/zonghezhishi/nlnoy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