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懂科普 >

综合知识

> 张弼士故居风水考察

张弼士故居风水考察

张弼士故居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龙门镇,是清朝末年著名的地理学家、民族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张之洞的故居。

张弼士故居风水考察

从风水角度来看,张弼士故居的位置非常有利。首先,故居位于青阳县龙门镇的中心位置,周围山势峻峭,环境优美。其次,故居前面是一条宽阔的护城河,既能起到护城的作用,又能增加居住者的气场。最后,故居的房屋结构采用了传统的“厅堂式”,相对宽敞、通风的房间设置,使得家中气场更加畅通。

另外,张弼士本人是一位非常注重风水的人,在故居的设计和布置中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故居中的室内摆设和陈设均符合传统的风水准则,如将书房、卧室、客厅等不同的地方对应着不同的五行,以及在屋内设置各种吉祥物等等。

综上所述,张弼士故居虽然不是按照实用性或美观性来设计的,但是从风水角度来看,却非常合理和优秀。它充分结合了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传统的风水准则,使得整个故居非常符合气场和谐、物阜民丰的精神气质。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客家房屋构形有上中下两至三堂和左右横屋、也有加前或后围龙屋。分别的附在的风水含义是什么?

客家先民们把风水学上的“地理五诀”(龙、穴、砂、水、向)运用到围龙屋建筑上,追求与“地理五诀”达成和谐统一,实际上就是在追求与大自然在空间上达到和谐统一。

1、 龙、穴

围龙屋大多建于丘陵坡地,面水背山,风水术上的“来龙”即指屋后的山势,雄伟的山梁谓之吉。为了将龙脉引进和留在屋内,故围龙屋有龙厅、龙神、龙门和龙厅背等。龙厅后不能开门,否则会泄气,同时又必须是空的,不能堆放任何东西,为的是避免压了龙脉。龙厅背是上堂祖先神龛背后的空间,中有一小门正对屋后的龙厅,谓之龙门。龙脉从龙厅进入,经龙门、五星石伯公、龙厅背而入上堂。五星石伯公是风水术所称的“龙穴”,亦是整个围龙屋风水的穴眼,因为地位重要,所以有专门的神位来供人祭拜。五块石头中以正中的那一块为最大、最方正。调查中,当地人常依据“天圆地方”来推断此即为五行中的土,至于其它四块分别代表哪四行,这连风水先生都回答不上来。

2、 砂

围龙屋址的选择,首先注重房屋方向,要坐北朝南,房屋中轴线要与子午线一致。其次注重屋周前后左右四方的山水形态,讲究直观的佳山胜水的组合之妙,以期“协神道而大宁”[3]。其理想的空间模式为:“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客家都住在山区,对山形山势尤为重视,“山地观脉,脉气重于水”[4]。围龙屋大多依山而建,后山是聚落所依,龙脉所在,人运所系,尤关兴衰成败。故后山要山势雄伟,有如龟背,且来势辽远,有“玄武”之气。前方要开阔秀丽,有“朱雀”之象;左右要山势逶迤,水势迂徐,左右环抱,有龙虎相护之意。如果秀峰丽水,前后相济,左右环萦,有“坐坎向离,形如奔江之龟,且西来水环抱,如献金牌”[5]的意象,更是上乘之地。宅外大自然环境中的山水成为围龙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蕉岭丘逢甲故居便是背依雄山,山岚不时氤氲成云;前方两山迤逦而至,左右掩映;两山之间,一丘呈一弧形徐徐而起,有如沧海旭日。宅外山水构成“岭云海日”共生的意象,故丘逢甲的诗集也以居室山水意境命名:《岭云海日诗钞》。

3、 水

在选址中,另一个环境要素受到同等重视,这就是“水”。因为“山之气运,随水而行。” [6],水能聚“气”,能使家族兴旺发达、事业风顺、财源广进,这是历经磨难的围屋主人魂萦梦牵的。为何“水”能聚“气”?“气”到底为何物?《葬书》云:“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而为生气。”[7]可见“气”,其真实形式就是自然界中的“云”和“雨”,也就是“水”之源。“水”对人类来讲当然是十分重要的生存要素。其实不仅对人,地球上所有有生命的东西都离不开水。而人类生存、发展又离不开各种生物。地球正因为是“水的行星”才成其为人类及其它多样的生命最适合的家园,蕴育了人类的文化与文明。围龙屋“尚水”实在是为保障客家文化兴旺创造良好生态条件。这种文化追求映射于将水与围龙屋建造的结合,要么傍水而建,要么营造水面如屋前水塘增补“聚气”的不足,这已成为围龙屋常见建构。那么,水为何与“聚气”相连?从环境学视角考察,实际上这是一种舒适和实用体验。水自身是灵气的景观,满足人们赏心悦目的精神需求;水的热容量大,当水面迎接夏季风时,能有效降低室内温度,增加其湿度,宜于人的居住;池塘水也能在旱季确保室内井水水位稳定;水,尤其是流动的水,其降解污染物和排污功能都是及其明显的;水面的综合利用如灌溉、洗涤、防火、种植荷莲,养殖鱼等提高了其实用性和观赏性。在以柴草为主要燃料和土木构架建筑物的时代,池塘水体的防火功能特别紧要。

4、 向

《天玉经》说:“先定来山后定向,联珠不相放。”[8]。围龙屋“屋场”朝向选址过程就是这样的。如前所述,粤东北客家聚居于山区丘陵地带,山脉纵横驰骋,谷地狭小,盆地发育不成熟,地形地貌复杂。因此,在“屋场”选择时,要想完全按照《宅经》等宅书的要求寻找到特别好的“屋场”比较困难。但现存的大量围龙屋大多取得风水好“屋场”和面向的佳境,足见粤东北客家民系在营造围龙屋文化时精心和费心,绝不像有人所认为“不讲究风水,楼址选择灵活。”[9]。围龙“屋场”的方向,一般根据其所处地形、地势、山水大势而定的,基本是面南、东南、东。我们调查的实例绝大部分为坐北向南如梅县南口德堂、兴宁叶堂千倾堂、丰顺丰良镇邹家围等,其余多东南和东朝向,如五华县下坝“忠厚传家”面向东南,梅县隆文镇秉彝庄朝东等,莫不如此追问你好!在此表示感谢!

你有没听说过“附”在“房屋结构”另层含义:如房屋比为“家人和奴仆”,或者说主上堂为主人,下堂、正房、廊阁、走廊过道等象征家人妻妾子孙?应怎样才和谐孝顺?横屋、外围、附为奴仆佣工人,怎样才奴不欺主,就象请来的工人听使唤。建筑应怎样设计各间门楼、厅堂、廊阁、走廊过道的高低阔狭?怎样才使风水格局和谐?

张裕张弼士在马来西亚的故居在马来西亚哪里?

槟城是华人之城,是色彩之城,有一栋百年老宅——张弼士故居,被《孤独星球》评为世界“十大豪宅”之一,因独特的宝蓝色外墙脱颖而出,“百花丛中一点蓝”,因此又称“蓝屋”。

蓝屋的主人,是有着“东方的洛克菲勒”美誉的张弼士。说到张弼士,或许大家还会有些懵,但一提到“张裕”葡萄酒,许多人便恍然大悟。张弼士,正是张裕公司的创始人。

出生在广东大埔县的张弼士,16岁只身远赴南洋谋生。他从一家米店的勤杂工干起,经过艰苦打拼,先后创办垦殖公司,开办远洋轮船公司,开设药行,号称“南洋首富”。

从此,他亦商亦官,走上仕途,在获得清授予官衔的南洋富商中,数张弼士的地位最高蓝屋从1897年动工,据说请来了苏州的设计师傅和近百位风水先生,历时七年才竣工完成。

蓝屋挑高仅两层,但前后却有38间房间、5口天井、7条楼梯、220扇窗。中国苏州园林的特色庭院、潮州“四点金”格局的中式大院、花了整整三年手工打磨的百叶窗木条、苏格兰进口的新艺术主义彩绘玻璃窗……

所有细节都透露着令人惊艳的东西合璧与奢华大气。领略这座房子最好的方式是亲自入住,目前它已经被打造成为一家精品酒店;或者,长达一个钟的导程也可让你一瞥其华丽的内部结构。

围龙屋的文化精神

第一、反映了客家人团结互助、敬老尊贤、礼貌文明、知书达理的传统美德。围龙屋内的大小天井一般配置有小型假山、鱼池和盆景,正屋后面半园“花头”和正门前面半月形池塘四围均载有各种花木和果树,围龙屋背后的山头林木叫“龙衣”,严禁砍伐,整座建筑掩映在万绿丛中,一年四季鸟语花香,环境优美而静雅。

围龙屋内的柱、梁、枋、门等雕绘上山水花鸟、飞禽走兽等栩栩如生的图案,并涂上鲜艳夺目的油漆,显得金碧辉煌,古色古香,十分壮观、气派。一般来说,一座围龙屋聚居着一个近亲家庭,相互之间和睦共处,尊老爱幼。逢年过节,男女老少齐集正屋上厅祭拜祖宗,在正中大门前的禾坪上舞龙舞狮,敲锣打鼓,尽情欢乐,呈现出一派喜悦、祥和景象。

第二、客家围龙屋的风格是原始住宅风格的传承。据考古资料,处于黄河流域的原始社会中后期的半坡氏族和龙山氏族,他们居住的区域就是由几十座样式为方形和圆形的土夯房屋组成。这说明客家人的居住观念潜意识地蕴含了对祖先某些住宅经验的复苏和借鉴。

第三、围龙屋的建筑特色也是古代阴阳思想的投射。

集中体现在讲求建筑物体与天然地形的协调统一,而合符“天人合一”的哲学道理。如遇上不尽如人意的地形则通过增加半月形花台或池塘或建筑半门调整座向,以达到阴阳平衡和适应环境。这种阴阳思想,后来又夹杂了不少讲究“风水屋场”的巫术文化,如俗谚:“风水人间不可无,全凭阴阳两相扶”等。

第四、体现了传统的宗族观念。客家民居建筑规模宏大,一方面,呈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习性。因为,客家不论是在长途跋涉的游离中,还是新到一处人生地不熟的居地,都有一家一户所难于克服的困难,得靠本姓本族人聚居在一起;另一方面,屋内住户按辈份高低及尊卑来分配房间,其建筑中心位置都安放祖宗牌位,供后人拜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家人这种传统家族伦理思想。

客家人建了新屋,一般都要举行“搬新屋”礼俗,叫“出煞”。要请风水先生驱赶“三煞”之后,才会平安吉利。迁居之日,大摆宴席,祭祀神灵。

价值体现

广东省梅州市现存的客家围龙屋总数有两万余座,遍布于梅州全市各县(市、区),一般都有二三百年乃至五六百年历史。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具有巨大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梅州客家围龙屋共有2万多个,其中,价值最高、规模最大的客家围龙屋主要分布在梅州的梅县区、梅江区、大埔县和兴宁市,比如梅县区的仁厚温公祠和万秋楼,梅江区的承德楼,大埔县的张弼士故居和花萼楼,兴宁市特色古民居【辛亥遗址】何子渊故居等。围龙屋的客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从建筑风格到民风民俗处处展示了客家的人文历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被众多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璀璨的明珠、世界上的民居建筑奇葩、一部读不完的百科全书。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的评定标准,只要具备六项条件之一的即可获得批准,而梅州的客家围龙屋经比对符合其中四项,完全具备“申遗”条件。

梅州决定正式开始启动客家围龙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以下简称“申遗”)工作。客家围龙屋“申遗”对提高梅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梅州文化软实力,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将确定目标、全力以赴,通过“申遗”工作,把梅州客家建筑文化的主要代表——客家围龙屋,打造成世界级的文化旅游品牌。

很久以前,客家人为防御外敌及野兽侵扰,大多数客家人选择聚族而居,因此建造了围龙屋。客家围龙屋的主体结构大多为 “一进三厅两厢一围”。普通的围龙屋占地8亩左右,大的围龙屋占地30亩以上。一间围龙屋就如同一座巨大的城堡。屋内分别建有多间卧室、厨房、大小厅堂、水井、猪圈、鸡窝等设施,形成了一个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的场所。

客家围龙屋目前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云南的“一颗印”并列一起,被中外建筑家称之为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物。至今,客家人已走出了封闭的围龙屋,围龙屋正成为一种历史的遗迹,一种独特的景观。

代表建筑 双墙围龙屋

双墙围龙屋助居民躲战祸,有201年历史,墙体至今保存较为完好 。

一马蹄形状的高大围墙将 “四角楼”包裹住,“四角楼”正门前有一弯半圆形的小池塘,两者有机结合,使整个建筑群呈椭圆形布局,远远望去,非常吸引眼球。这就是记者日前在惠东县白花镇看到的一处古屋群。据该古屋群的后人介绍,该建筑群为练氏祖先所建,当地人习惯称为“练屋”。“练屋”始建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至今已有201年的历史。

历史 双层围墙阻洪水救居民

祖先建好 “四角楼”后,先在外面建了一道围墙,由于围墙较矮,附近的居民经常翻过围墙偷东西,练氏祖先便再筑了一道比较高的围墙,便形成了今天的双围墙结构。“练屋”围墙全长近300米,低处望去,两面围墙宛然盘旋,似有长城的磅礴气势。据测,外墙墙高近6米;内墙墙高约3米,墙宽均为0.3米左右。两围墙之间相隔约半米宽,每隔2米左右有一石制横梁嵌于两围墙之间,起相互牵引和加固作用。外墙每隔2米处有一眼。

1940年秋,日寇近千人从惠阳霞涌登陆,直扑白花墟,当地居民及附近群众便迅速潜入双墙里面躲藏。日寇攻入“练屋”后,见空无一人,又不敢贸然搜寻,便恼羞成怒,火烧围龙屋,幸好当年围龙屋只被烧毁一部分,经后人的维护,现在已基本修缮。而当年100多名群众就是借助围墙才躲过此灾难。

1979年,当地曾爆发了一场洪水,“练屋”周围的许多房屋都倒塌了,但“练屋”的双层围墙却坚固无比,使得“练屋”安然度过这场水灾。

“练屋”最高峰时曾住着80多户700多人,而现在只有10多户人在此居住。

结构 堂屋内部为三进式结构

“练屋”正是一方形的堂屋,堂屋正门前是一块用来晒谷、乘凉的大禾坪,禾坪两侧开东、西两门。从东门走进“练屋”,映入眼帘的是这块近200平方米的长方形大禾坪,禾坪东西两侧各有一座石制的桅杆。禾坪是客家围龙屋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到收割的季节,客家人都会在这里打稻晒谷,俗称禾坪。在禾坪前面是一个半月形的池塘,面积近200平方米。据有关资料显示,客家围龙屋不论大小,门前必有一块禾坪和一个池塘,这除了有装饰作用外,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池塘既是天然的肥料仓库,也是污水自然净化池,更有浇灌菜地、蓄水防旱,以及防火等功用。而半月形池塘与半月形建筑群形成了一个椭圆形,不仅使围龙屋整体美观,还寄予了人们“家家团圆,事事”的美好愿望。

堂屋是围龙屋最主要的部分,其四角各有一座角楼,故称为“四角楼”。“练屋”的四座角楼为双层建筑,楼顶为青瓦铺成的三角形檐顶。从檐顶到地面约有8米高。“四角楼”内部为“三进”式结构,“三进”有上、中、下三厅,厅与厅之间是用一口天井连接的,并用木制屏风隔开。正厅左右又分两厢,俗称横屋。在横屋的尽头,又筑有十多间围墙形的房屋,把正屋“围龙”起来。在“三进”的最里面是正堂,正堂中端有一副雕刻精美的灵阁,灵阁正中供奉着练氏祖先的排位,灵阁上方刻有“文德堂”三字,左右两侧是一副对联,写着 “遵祖宗二字格言曰勤曰俭,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读惟耕。”这副对联是他们的祖训,意思是教育后世子孙要勤俭节约,只有专心读书和努力耕作才是置业持家的最好出路。

传说 建屋缘于“五鬼送银”

文德堂供奉的“粤文公”正是“练屋”的始建人练扬俊。“练屋”始建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至今已有201年的历史。据《练氏宗谱》记载,练扬俊,号粤文,为国学生。他是从现白花镇谟岭村迁往该地兴建此屋。

对于当时练扬俊为何能有这么大的财力兴建这座围龙屋,有一个“五鬼送银”的传说:练扬俊当年是靠打油、榨糖为生。一天,村子里突然来了5个运盐人,挑着10担白盐想找地方暂时存放。他们挨家挨户地寻找,但只有心地善良的练扬俊答应运盐人的要求,腾出自家的房子让运盐人存盐。过了很久,练扬俊始终不见运盐人回来取盐,于是去查看存盐,谁知10担白盐竟然变成了10担白银。后来,练扬俊就用这意外之财兴建了这座“练屋”。 然而“五鬼送银”毕竟只是传说,练家的这位祖先是靠勤奋劳动、节俭持家才兴建起这座祖屋的。练家早年多出木匠,最鼎盛时期,在这练屋内住着近百名木匠。在解放前,练家就有四五间木厂,专门生产家具、水车和农具等,还有油坊、糖厂、布店、豆腐坊等,兴盛一时。“练屋”能有今天的规模,也是后世子孙不断维修的成果。

练志峰说,粤文公建好 “四角楼”后,练氏祖先便在这里繁衍生息,随着人口的不断壮大,练氏祖先还在“四角楼”两侧增建了近60间散屋,这些散屋目前仍保存完好。这样,加上原来的“四角楼”,整座“练屋”占地近百亩。

马来西亚的14个州有什么历史?清告诉我(最迟星期五解答)pls

狮城是新加坡。。。 -_-|||

马六甲:

圣保罗教堂 - 在荷兰城处有一个阶梯,攀登上去就是圣保罗山,圣保罗教堂就座落在此。 1521 年时,一位葡萄牙将军 DUARTE COELHO 在此兴建一座小教堂,他希望它会是这座城市中最先进的天主教堂。当荷兰人接管马六甲后,它被改称为圣保罗教堂。 1753 年 CHRIST 教堂建造完毕,圣保罗教堂就被弃而不用。后来,荷兰人将它改为埋葬有名望的人之墓园。圣保罗教堂里有一座圣法朗西斯的坟墓,他生前经常到访这间小教堂。 1553 年时,他被埋葬于此,后来,他的遗体才被移往印度的 GOA 。这里竖立了一座圣法朗西斯的大理石雕像,为纪念他 400 多年前曾经到此居留,并作出他的贡献。站在山丘的教堂上,可以俯瞰整座城市。在此还可以观赏到许多很有特色的荷兰墓碑。

THE STADHUYS 荷兰城- 位于城市广场上,这座荷兰城有着厚重的木门、深红色的墙壁及锻铁铸成的铰链,它是荷兰殖民统治者所遗留下来最重要的遗迹。建于 1641 年至 1660 年之间,荷兰城被认为是东方世界最古老的荷兰建筑物。它是荷兰砖瓦砌工及木工技艺的最佳呈献之其中一个例子。整栋建筑粉刷成橙红色,向来是荷兰总督的官邸。如今荷兰城内包含了马六甲历史博物馆、人种博物馆及文学博物馆。

峇峇娘惹古迹博物馆- 海峡华人或峇峇娘惹是吸取了马来文化的华裔贵族后裔。在郭陈祯禄路上,有着一整排 19 世纪海峡华人的店屋及古老屋子,这里俨然是小型的峇峇娘惹博物馆。这些巴罗克风格的建筑物是典型富裕华人的住家。长型的屋子,屋内又非常宽敞,里边有一个天井,可以容许阳光及雨水进入屋内。那些厚重的木制家私,皆是以中国的红木制成的,其设计则融合了中国、英国维多利亚及荷兰风格。有些家私拥有丰富的珍珠母镶嵌了盛开的樱桃花及各种鸟类。屋里的陶瓷则是这些海峡华人特地向江西省及广东省,要求定制而进口的。

青云亭 - 此庙建于 1646 年,是马来西亚最古老的华人庙宇,庙内有碑铭纪念明朝大使郑和将军第一次到访马六甲。

青云亭里有许多厚重的木门。庙宇的屋顶是以玻璃及瓷土作成的中国神秘动物来作装饰。庙内的装饰同样庄严,主要的祭拜大厅供奉着三座祭坛,佛、儒、道各一座。所有的建筑材料及工匠,皆是从中国引进来的。

三保庙 - 三保庙就在三保山的山脚下,这座庙是为郑和而建,后人已经将这位明朝的大使当作神明来崇拜。此庙建于 1795 年。

槟城:

旧关仔角的康华丽堡,俗称炮台,无疑是槟城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也是自英殖民地时代,槟城历史的发源点。

217年前,经与吉打苏丹订立割让槟榔屿条约后,东印度公司的莱特上校於1786年8月11日带领水兵,登陆今旧关仔角。他正式宣布槟榔屿为威尔斯太子岛,并以纪念当时英王乔三世之名命后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市镇为乔治市。

为了防御荷兰、法国、海盗等威胁,东印度公司就在最尖角建了四角星形保垒。起初的木栅堡垒是以Ms Nibong Palm所筑构,并以当年的印度总督Lord Cornvalis取名为康华丽堡。1793年,靠印度囚犯的输入,莱特重新建造一座和原来一模一样的砖造棱堡。我们在平地上,其实很难看出棱堡有何特别,除非从高处往下看,才会明了棱堡的形状和意义。

所谓棱堡,是海洋贸易的殖民地时代帝国主义者所建的港口要塞堡垒。最基本的是个四方型,在四角处凸出棱角以架大炮,平面看来像个星形。

康华丽堡就是属於这基本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早年的康华丽堡同时是东印度公司的军事和行政中心,内部拥有军火库、营房、办公室及小教堂等。现只遗存库房及小教堂。围绕康华丽堡一周,原有27尺宽,6尺深的濠沟。东西面各有引桥衔接堡门。自从1816年英法对抗结束后,康华丽堡已失去其军事防御意义。之后,随著乔治市的发展而被摆置一旁。1923年,濠沟被填平为草坪,南边的在战后被辟成停车场。

2005年,国家博物馆在康华丽堡的四面尝试挖掘,恢复一段濠沟,唯没有再盛水。作为槟城,甚至是新马重要的历史遗存,康华丽堡在1977年是首批被法定为国家古迹。然而奇怪的是,当局却在堡内操练场建了很不协调的现代露天剧场。

90年代还私营化,经过一段很不适当的经营管理。

莱特街的街头,起自土库街、炮台路、King Edward Place的十字路口,也是旧关仔角钟楼和圆环的所在地。

我们现在所看到旧关仔角钟楼,并非许多人认为中的非常古老。它其实是20世纪初的1902年才建立起来,至今刚好101年。

1897年适逢英女王维多利亚登基之60周年,各英殖民地皆举行盛大的钻禧纪念庆典。为了永久纪念,据邝国祥的槟城散记写道,当地特示意槟城富绅郑景贵和谢增煜,建大钟楼一座。

而48岁的百万富翁谢增煜来个自请独承。唯这件事却拖到1900年才签合约,将耗资3万5千元的钟楼於1902年建竣并交给地方时,维多利亚女皇已逝世了。(见Penang Past and Present 1786-1963)。

谢增煜太平局绅乃巨贾胡泰兴太平局绅的女婿,不仅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槟榔屿富豪,大园主,还练得一手好书法,以“臂窠大字”著名。可惜钟楼没留下他的手迹,而只是刻印著英文字体,“This Clock Tower was Presented to Penang by Cheah Chen Gok Gsyn is commemoration of her Mejasty Queen Victoria\'s,意此钟楼为谢增煜赠与槟城,以志维多利亚女王登基钻禧纪念——1837-1897”。

钟楼高60英尺,象徵维多利亚女王在位60年。钟塔外观分为4层,每一层有不同的立面处理,并逐层缩小平面。地面底座是个八角形平面。朝土库街的那面为正方,门口有个八字开阶梯。第二层实为两楼,中间四面皆凸半圆露台,台底收锥形,窗头设马蹄拱。第三层亦是四方形四面各设一面大时钟。顶屋重复八角平面,由八根短柱撑顶一个底盘出檐的大葱顶。

这殖民地——蒙兀儿(Colonial-Mogul)或“Raj”式样显然受到当时吉隆坡大厦如高等法庭(The Sultan Abl Samad)建筑的影响。那是一种试图将印度回教建筑与欧洲古典建筑结合,以便体现回教地域的色彩,不过槟城的公共建筑物就只一列。其他还是走新古典主义路线。

由於钟楼的造形别致,独然矗立,又与四周如炮台、机关大楼构成优美的都市景观,自建成后不只成为乔治市的地标之一,更是明信片最受宠爱摄取的景物。唯战后周遭的改变使它渐失色。80年代一栋马来商会大楼庞然大物一盖,钟楼便被比矮成微物了。

涂成浅橙色,葱顶银色,70年代楼身油上黄配白边框,葱顶亦涂上。90年代楼身改涂浅灰底白框。最近一个月,钟楼又刚一番油漆,葱顶涂的是一种轻浮的艳橙色。

其实如果比较1905年左右钟楼刚建成的明信片,就可知道历来改涂的多不正确色彩。原有的楼身是灰白色,二层似乎是浅\的红砖色。而大葱顶正确的是黑色!

卧佛寺 (Wat Chaiya Mangkalaram),建於19世纪的卧佛寺,位於车水路。该佛寺融合了中国、泰国和缅甸的建筑风格,华丽且精雕细琢。寺内供奉著一尊长达33公尺,排名世界第叄大的卧佛像,仅次於缅甸和泰国的大佛。

槟城蛇庙,建於1873年,原是一间清水师祖庙,名为「清云岩」。蛇庙的称呼,是在庙建好后,来了数条青蛇在里头居住。而每当清水祖师宝诞时,更有无数的青蛇从后山涌入庙,成为一大奇景,因此「蛇庙」就享誉各地。蛇庙距离槟城国际机场3.2公里。

张弼士故居- 张弼士故居被称为蓝屋, 是在1897年动工兴建的,用了整整七年才完工。张弼士是客家人, 他不同于他在槟城的客家朋友,其他人选择建比较时髦的屋子,蓝屋是根据风水而建立的。工匠在中国引入,材料是从苏格兰输入。动工那年,张弼士任清驻新加坡总领事,兼辖槟城、马六甲及附近英国殖民地事务。因此,他经常往返新槟两地。蓝屋竣工,他已升任商务考察大臣,光绪皇帝曾接见他,并授予太仆寺正卿衔(位列二品,当时满清官阶分九品,一品最高。县令列七品,州官也不过四品),在获得清授予官衔的南洋富商中,数张弼士的地位最高。

张弼士是19世纪末华人发财致富,亦官亦商,权力与财富相结合的一个典型。张弼士才16 岁,便只身从中国来到南洋, 开创他的大业。曾被中国清任命为驻槟城首任领事、新加坡总领事、侍郎(相当于副)、任命他为考察外埠商务大臣,兼槟学大臣等职,被当地誉为清朝最后的。他于1916 年过世时, 显赫一时, 英国亦为他下半旗致哀。张弼士学语言的天分很高,除了南洋通行的各种华族方言外,他还能讲英语、荷兰语与马来语。他晚年还经常穿洋服,偶尔也吃西餐。蓝屋外观虽是很中国,但内部陈设却是华洋融合,体现了中西合璧。

科林回教堂- 坐落在椰脚街的科林回教堂,是槟城最古老及最大的回教堂。该回教堂建于1883年,原本属方形并附设长廊及斜脊屋顶,后来再经过扩建。1926年,由回教和印度教徒捐赠及礼聘而来的建筑师将它髹上摩尔式建筑色彩。科林回教堂是以印度南方柯林部落首领的名字命名的。该首领是当年追随法兰西•莱特的印度雇佣兵。回教堂的乳白色外表及金圆顶更是一大特色。

马里安曼印度庙- 这座位于皇后街的印度古庙建于1833年,具有传统的南部印度达罗毗荼建筑风格,是槟岛最早建立的印度神庙。其大门入口和四壁都塑有巧夺天工的神像,生动且真。寺内富丽堂皇,放置了很多印度教神像,其中以苏伯马廉神像最为瞩目。它是以金、银、钻石和翡翠所装饰,是一件价值不菲的宝物。寺庙入口处有一座高塔,上面刻有形态生动、色泽绚丽的各式人物,可谓金碧辉煌。每逢大宝森节,信徒们都会用花车载着神像游街。

吉打:

古丁古梅故居(KU DIN KU MEH)- 1848年生于吉打州的ANAK BUKIT,他14岁就担上吉打州狱长。除了是名马来文和泰文学家,KU DIN也是1894年法律书藉编写人。 1897年,吉打苏丹阿都哈密(SULTAN ABDUL HAMID HALIM SHAH)委任古丁为色都(SETUL)最高专员。当时,色都、加映和普吉岛都是在泰国管辖的吉打县内。 由于古丁对色都的政经农教发展,使他被誉为色都开创之父。1902年,古丁开始被誉为色都王,并且允许使用东姑哈鲁汀(TENGKU BAHARUDDIN BIN TUNKU MEH)的称号。 1909年,在曼谷条约(PERJANJIAN BANGKOK)下,色都被纳人泰国版图。在古丁的管理期间,色都港口与槟榔屿及RAGOON有密切的贸易关系。古丁本身也有几艘船只从泰南出口燕窝、木 材、椰子等等到槟岛。 古丁后来与一名槟城女子结婚,他们的办公室兼住家就在槟榔律路。暹罗(今泰国)一直保留古丁的职权直至他1916年退休。古丁在1932年逝世,并且 安葬在色都。

古丁有一本关于色都(SATUN)的生涯日记,这本手写记载是用爪哇文记录,如今收藏在泰国曼谷的国家档案局里。

华盍街大教堂- 1786年抵达槟榔屿立后,莱特引进了首批来自吉打港口的罗马天主教徒到来定居。这批欧洲人和缅甸或暹逻人通婚的后裔,之前由于而从普吉岛迁至吉打。大教堂是由加诺神父在1786年所创,在1857年它从教堂街迁至华盍街。现今教堂旁建筑物是由马尼苏神父所建办。1861年,这座教堂可容纳一千二百人,在1955年被格升为槟城主教教区之后,大教堂就被翻新重修,以便迎接槟城第一任教主Kanan Mongsignor Francis Chan神父。以前,教徒聚集在教堂建筑后巷(Lorong Argus)一带,如今剩下的寥寥无几。其中,有一间建筑是建于19世纪的英印混合式特色洋屋。

客家民居所保留的哪些民俗文化让你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久远

客家民居建筑主要有围楼、走马楼、五凤楼、四点金、殿堂式、围龙屋和中西混合式等,围龙屋是其中最普遍也是最具特色的。它与北方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中国民间五大传统民居建筑形式,被誉为“中国古建筑的奇葩”,“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客家民居不但在外型上具有独特的“客”味,在具体的细节中也能突出地反 映“客”的文化特征。门楼乃客家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蕴含着浓郁的“客家”文化底蕴。客家民居建筑 的独特外形及其浓郁的客家文化特征早已受到了中外客家学研究者的重视,①然而,客家民居门楼却似乎被忽略,在对客家民居建筑的研究中几乎未作探讨。本文旨在对此作一初步的探讨,从客家民居门楼的设置及其装饰艺术,揭示其设计中的民俗与文化内涵。

一、 客家门楼的类型及影响门楼安置的因素

门楼是一栋大型建筑物的最主要甚至是整栋建筑物的通道 口,是人和物进出的主要通道。客家民居的门楼通常包括大门、侧门、斗门三大类。大门是整个民居的中心,其位置与造型、装饰都是非常重要的。有安全、交通、分隔、采光、保温等功能,还具有风水、象征功能。围龙屋、五凤楼、土楼等所有的客家民居都必有大门。门的造型和色彩对客家民居的整体装饰效果影响很大,因此,一般都将其纳入建筑总设计的重中之重。围龙屋的大门两旁,设方形石座,有的设石狮。大门进去则是下厅,过天井之后则是上厅。

侧门是围龙屋、五凤楼等府第式客家民居特有的门类,是堂屋两侧横屋的外大门,呈对称在大门两边。小的民居有一对,大的民居有三对,根据两边的横屋排数而定。

有些客家民居正大门前有禾坪,其周围有高高的墙,在墙的两端各开一个大门,叫“斗门”。外围门楼的功能有如现代住宅小区的出口和保卫室。客家民居通过房屋的外墙和围墙把整座民居、门坪、池塘等围成相对、而紧骤的一个区域。一般来说,整座民居里居住的都是叔伯、妯哩等近亲,传统的近亲意识比较浓郁。

一方水土养一方文化,因自然气候、地理环境等条件的不同而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带有鲜明的、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的文化。客家民居门楼的安置与客家人的生活与生产以及具体的生产生活方式、环境息息相关,也与客家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心理有关,贯穿着独特的理念。

1.百年开基观念

在客家人看来,客家民居的修建将是百年立基的开始,而客家门楼的安置则是整个建筑中的关键事项,甚至被认定将影响整个家族未来发展是否兴盛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它的朝向、它的安置时刻、它的大小规格甚至于它细微局部的装饰如色调设计等,所有这些都有着严格的规定性。

敬祖是中国传统家族制度的一个核心。客家人的敬祖思想表现得更显着更强烈,他们对祖宗的崇敬在客家民居中得到充分的表现,不管是土楼、五凤楼,还是围龙屋,祖堂总是处在中轴线上,是整座民居的中心,祖堂正对大门人口,开间比环周的房间显着加宽,一进民居大门,一眼就能看见它显要突出的地位。

2.家族、宗族观念的影响

客家人有着强烈的家族聚居观念。客家地处山岭重叠的山区,往往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其间溪流密布,山水之间大小不一的盆地便成为客家先民南迁时~村一族聚居的好地方。光绪《嘉应州志》说:粤东“无平原广陌,其 田多在山谷间,高者恒苦旱,下者恒苦涝。”严酷 的生存环境也往往要求他们共同开发耕作。为适应当时当地的环境,客家人的民居建筑也形成 了典型的集群居住特征,通廊式方楼、圆楼突出地显示出了家族宗族的群体性。居于中心的祖祠显示着宗族的尊严,而防盗、防火、饲养、加工储藏等各种生活设施综合在一起,血缘近亲聚居在一个屋顶之下 ,连为一体,达到在生活和生产中互助合作 的目的。这种建筑形式显然有利于家族宗族的安居乐业和兴旺发达。而所有这些观念则都使整个建筑处于一个宏观的整体之中,使门楼往往成为整个建筑的核心出口,维系着整个家族的大统一。

3.劳动和生活条件的影响

客家生活除去出外谋生的外,留下者多以农业为主,因此,农业生活对房屋布置也起着很大的影响。为了从事农业生产方便及就近看守农作物,住宅常常建于所垦种的田野中,造成住宅各个分散,并不紧密排列的布局。为了要解决农务上打谷、晒谷、扬谷及其它杂粮整 理的需要,一般住宅大门外就都有禾坪的设置。再外筑围墙、池塘和斗门,使之显得相对与安全。

4.门楼突出的防护功能

客家民居的外墙很厚,围龙屋除中间大门及横屋前端的小门外 ,很少再设其他门户出入。土围楼就只有一个大门出入。整座民居窗户开得少而且狭小,具有特别强的防御性。一方面则是因为客家人所有的“家当”都集中在楼内,必须给予很好的保护,另一方面是对“敌人”或者“外人”的防范。客家住宅大都建于平地山坡交界的地方,前置禾坪、后设堂楼、左右夹峙横屋以及“围龙”、炮楼、眼,既可以护卫自己,又可以居高临下,击退敌人。为了避免敌人的侵入,所有民居在房屋内部的门却开得极多窗也很大,可以畅行无阻。这既使敌人难于攻入,而自己却能迅速调配力量。此外,春房、磨房、鸡舍、猪圈、牛栏、柴房、谷仓、水井等设于宅内,在必要时可作为老弱妇孺及贵重财物的避难场所。

5.地理环境和风水观念

客家民居非常注重地理环境,包含龙脉(山神地理走势)风水等,特别是其中的风水观念,门楼则是其中的决定性因素。客家先民热衷于祈求自己住宅的安全与族人的平安。汉族本来就有信赖风水先生的习俗,而客家人显得尤为热心。所谓风水,是以相看墓地、家宅的防卫和形状来判断凶吉的迷信;所谓风水先生就是鉴定风水的人。迷信风水与客家住宅的兴建有着很大的关系。因为讲究风水,必须慎重地观测研究其来龙去脉,选择优良的位置。因此往往找到的位置不一定是在自己的土地上,而必须以高价购买,所以对客家人来讲,要盖房子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不但是选择地形注重风水,就是选择吉日良辰兴工,又必须与全家的出生时辰相配合房子的高矮大小式样 ,除财力因素外,基地的高低房屋的方向及建筑的结构都决定于“地理风水”的要求。因此,尽管同在一个地方,有些是圆楼,有些是方楼,主要是依靠风水先生鉴定的结果而修筑的根据古老的传说,面向正南,可以人丁兴旺,所以建筑大都采取朝南的方向。但在客家山区民居的方向依山形而定的多,理想的座北朝南并不多见。因而有些在地理环境上不能向南的,也都尽可能使大门单独朝向南方,使一些住宅出现大门与住宅本身方向不一致。此外,受门前有水可以“聚积财富”、“有财有势”的观念的影响,如果建筑附近有河的,大门都面向河流上游,以示财势源源而来。没有河流的,则在禾坪前面砌筑鱼塘来象征它,希望取得吉利的兆头。当然,造夯土墙需大量的泥土,挖塘的泥土起到重要作用。

二、客家民居门楼装饰的社会文化与审美特征

建筑装饰是附加于建筑构件上的一种艺术处理,如柱梁的雕饰、屋面脊饰、外檐装饰,大门入口装饰等。其艺术特征是充分利用材料的质感和工艺特点进行艺术加工,恰当地选择我国传统的绘画、雕刻、书法、色彩、图案等多种艺术特点,相互结合,灵活应用,从而达到建筑风格和美感的协调和统一在客家传统的民居建筑中,所有这些装饰的目的除了美化建筑物外,也有着严肃的心理和文化意义,尽管它们在生活中不一定会影响建筑本身的实用价值。

1.客家民居门楼装饰的一般社会意义

在我国传统封建等级社会中,民居建筑的装饰是显示户主地位和财富的标志。据史料记载,民宅使用装饰装修的制度规定极严。宋制规定“非官室寺观,毋得彩画棱宇及朱黑漆梁柱窗雕。”明制规定,“庶民所居房舍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及彩色装饰”。直到清代,有关民居建筑装饰的制度才被放宽,南北各地民宅装饰有了很大发展,不但在木材上施以雕饰,而且充分运用了传统的石雕、砖雕等优秀工艺,各地各民族结合和发挥各地区的传统技艺和特点,创造了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装饰 。

在客家民居的 门楼装饰中,也深刻地体现表现门第贵贱观念。门楼装饰中的各种木雕、石雕绘画装饰,其目的是把装饰部位显示出来为人们观赏,也是表现门第贵贱的一个重要部位,故户主都不惜花费资财,从用料、式样、题材到色彩、装饰等各方面,竭其能力而为之。有些在海外的客家华侨不惜花重金从海外运来材料,耗时多年建一客家民居。

客家民居主大门是客家礼仪、礼俗的重要场所和必经之地,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般地说,客家礼仪活动,如敬祖、嫁娶、做寿、乔迁、回乡等都首先要进大门。而平时则无所谓大门侧门,只要方便即可。因此,大门的装饰大都尽可能用木雕、石雕装饰梁柱,图画装饰墙 面。这足以说明大门的地位以及风俗特点。

2.客家民居门楼装饰与表达祈望心理的文化特征

现存的较完整的传统客家民居主要是清中期和清晚期时的建筑,典型的如粤东大埔县黄塘乡张弼士故居“光禄第”、大埔百侯的“通尔第”、黄砂乡的“进士第”、梅县松口铜琶村谢姓“荣禄第”等。这些建筑外型堂皇美观,布局严谨,多采用我国民族传统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和“穿斗式”混合结构,且其用料讲究,多采用三合土或青砖为墙,雕梁画栋,工艺精美。清晚期,客家华侨将传统的客家房屋结构结合西洋的建筑艺术,在故乡修建了一些中西混合式民居,典型的有梅县白宫的“联芳楼”、程江乡的“万秋楼”等,其外观上吸收了西洋的艺术装饰,内部则仍然是道地的客家民居传统结构。

从现存完整的客家民居看,门楼装饰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意匠特征。它的表现充分运用了我国传统的象征寓意和祈望的手法,将客家人的哲理、伦理等思想和审美意识结合起来。门楼装饰的象征性,通常是形声或形象来表达。如用狮、麒麟表示吉祥、瑞庆、权势,牡丹有富贵之意义,用莲花托大斗(斗与升同形),斗中置三层,意为连升等。这些图案花纹大多反映了客家民众的吉祥愿望,幸福追求,欣赏趣味,美学观念以及风俗习惯等。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门楼的楹联、匾额是极有特色的建筑装饰,也是民族精神和文化在建筑上的一种体现。这个传统随着客家人的南迁也带进了坐落在偏僻山区的民居中,并生根发展。门楼上首先是楼名。在客家民居中,几乎每一座楼都要取一个楼名。楼名大多用吉祥文字组合,讨吉利祥和的兆头如梅州梁姓人的承德楼、梅县桥溪的继善楼、大埔百侯的通尔第等。其次是楹联,很多以楼名作藏头嵌字联,作为大门的对联,进一步阐明涵义、催人奋进构成传统族训的核心。如大埔的方形石楼泰安楼泰然一室,安住层楼;怀永第:怀远于德,永享其隆维新楼:维系循良世泽,新绳教友家风;等等。客家民居内各户房门都张贴对联,可以说是有门必有对联。客家门楼的对联往往是无声的教诲,它对恪守封建伦理与家族规范持续不断地起着灌输、训诫、警策的作用,教育子孙后代如何做人、如何处世、如何奋斗、如何成才,从而形成客家民居内部独特的文化氛围,体现了客家人的价值观念与审美理想,是客家人重教思想在民居建筑中的一个很有特色的表现。

此外,客家人在新屋建成,进住之前要“出煞”是为着净宅而进行的赶鬼驱邪仪式。新迁的第一日,当日凌晨,正厅放大桌一张,桌上有白米一斗,干谷二斗,泥刀、油尺、墨斗、大红包等。厅堂正中放八仙桌数张,摆到大门前,桌上用白棉布数丈,直铺到门口,风水先生头裹红巾,身穿素衣,左手抓雄鸡,右手握七星宝剑,口中念咒,把鸡杀死,鸡血洒在白布上,直出大门,把鸡丢在大门外,泥水匠、木匠用红木棒大力打布,齐出大门,随即鸣炮、打锣鼓,大闹助威送出大门。“出煞”完毕后,早上吉时进新屋,进屋时,请本族有名望有多子多孙的老人夫妇 “开大门”,男左女右,站于大门,等待外面祭门神完毕,由老夫妇开门,开门时,说吉利话:“左开门,财丁来”“右开门,富贵来”。合说:“财丁富贵一齐来”。主家即掌灯入门,家具随进。此俗,如今的客家乡村依然流行着。新迁时,大门的装点最隆重,一般要贴乔迁对联,在大门上方还要挂大块红布,以镇凶避邪。

3.客家民居门楼装饰的审美情趣

客家民居门楼装饰的目的,首先是为了使门楼建筑物美观悦 目,并不是随意使用装饰就能表达出来的。因而也是客家民居外观装饰最重点部位,无论在装饰题材,用料工艺、色彩,甚至尺度处理上都是最突出和隆重的。客家民居门楼外观属比较庄重朴实的屋檐式。较富裕的住家常对大门两侧墙面进行装饰,墙裙、墙基、门楣用麻石雕饰。檐下梁枋用木雕,木雕装饰结合实用功能在建筑构件上进行装饰,增加了建筑的精巧与美观,大门上方的梁柱木雕通常采用通雕或空雕法,外观表现简朴粗犷,适合于远视。门屏等雕饰则用浅浮雕、工艺精致,适合于近观。门楼装饰中的收口部位,通常进行雕饰处理,既藏拙又美观。如大门梁架的桃尖粮头,有的地方称为楚尾或倒吊莲花。

因为客家民居很少大面积使用鲜艳耀眼的色彩 ,而多以白、灰或以材料原色为主,因而在门楼装饰的色彩处理上,常以较为鲜艳的色彩进行重点装饰。如红、黑、金、绿等,光彩夺目,鲜艳的色彩增加了立面变化,打破了客家民居建筑单一而朴素的色彩感觉。

总之,客家门楼在客家建筑中是如此之重要,甚至已经成为决定客家民居的最基本因素,它寄托着客家人对未来的憧憬,也成为他们对未来的信心之源。比如,全家人的生活似乎都受到门楼朝向的指引。因此,当客家人建新房时,总爱去找风水先生,寻求的最佳朝向。当觉得家里人不太顺畅时也往往会归咎于门楼朝向。直到今天,客家农村地区,甚至在非常现代化的城市中间的高级公寓中都常常可以看到经过特别“纠偏”的门户朝向。客家门楼特殊的建筑过程、客家门楼的特殊组成及其上面的一些装饰都有着特殊的文化内涵,如,门外的狮子具有特殊的镇邪作用,门上的一些绘画亦有着同样的意义。显然,客家门楼浓缩了客家文化特色,深刻地反映了客家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或许,所有这些皆可称之为客家人的“门楼心态”,在客家人的生活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大埔西河旅游景点故居介绍 大埔西河景区

梅州大埔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梅州大埔旅游必去十大景点有大埔县、三河坝、李光耀故居、韩江源、西岩茶乡度假村、大东坪山梯田旅游区、三河坝战役纪念园、五虑山公园、三河古镇、花等楼。

1、大埔县

隶属广东省梅州市,地处广东省东北部、韩江中上游,区域总面积2467平方公里。大埔县有“华侨之乡、文化之乡、陶瓷之乡、名茶之乡”之誉,境内著名的旅游景点有三河坝、李光耀故居、韩江源、西岩茶乡度假村、大东坪山梯田旅游区等。

2、三河坝

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三河镇,因梅江、汀江、梅潭河三江在境内交汇而得名。是一个只有10平方公里的不起眼的粤东小镇,有史家称之“得此控闽赣,失此失潮汕”也曾经在清朝拥有重要盐运枢纽历史。4块清朝时期古石碑,记录了三河镇鲜为人知的清朝重要盐运枢纽历史。

3、李光耀故居

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高破镇党溪村唐溪,李光耀被誉为“新加坡国父”。中翰第面前是一片开阔的田野,正对李光耀故居,正对面两山对峙,左边鹰嘴山气势不凡,有如金凤起舞。

右边蛇头岗蜿蜓起伏,又似潜龙欲奔,风景秀丽,一派田园风光。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晰,正是亲近大自然的好去处,平日里不乏外地人士前来游玩。

4、韩江源

为背男牵女的母亲石雕像,位于梅江、汀江、梅潭河交汇处的韩江河畔,意为世界客都的人文秀区梅州大埔与潮汕平原一衣带水,同饮母亲河水成长。巨大的石雕母亲高9.8米,重136吨。该建筑分基底平台和石雕像两部。

5、西岩茶乡度假村

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枫朗镇西岩山上,西岩山是大埔名山,粤东奇峰,位于大埔县东南部与饶平县交界处。主峰海拔1256m,度假村种植以白叶单丛和黄枝香为主的茶田2万多亩,集自然生态、“三高”农业与旅游度假为一体。

6、大东坪山梯田旅游区

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大东镇坪山村,地处闽粤两省四县交界处,是集“观梯田风景、饮神奇泉水、瞻将军故居、游特色民居”于一体的国家3旅游景区。

坪山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资源丰富,文物古迹众多,自然生态优美,因其有始建于元未的形态原始、线条优美的干亩梯田而享有“广东元阳”的美誉。

7、三河坝战役纪念园

三河坝战役纪念园位于三河镇汇东村笔枝山顶,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梅州市和大埔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8、五虑山公园

五虎山公园位于大埔县城五虎山麓,公园占地34万平方米,园区林木葱楚,曲径通幽。公园新增建了部分观赏亭、休息台、石阶路径,在核心景区新辟有《大埔赋》《大埔志》《古邑风华》石雕和正气园、莲花石、龙龟碑、石雕壁画、清风路等融入廉洁文化的典雅景观。

9、三河古镇

三河古镇位于梅州大埔县西部,因梅江、汀江、梅潭河三江在境内交汇合成韩江而得名三河(又称三河坝),是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三河坝战役所在地。三河古镇是广东省第一批三个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已有上千年历史。

10、花等楼

花考楼位于大埔县大东镇联丰村,距县城有45公里,建于明万历36年(公元1608年),距今有近400年的历史,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花楼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86平方米,属土木结构的圆形建筑。

请问谁知道大埔县在哪里吗?我 想去哪里旅游。

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埔客家民俗文化村张弼士故居位于广东省大埔县西河镇车龙村。距大埔县城17公里。是集民俗与自然、观赏与游玩于一体的旅游景区。中国葡萄酒之父、张裕酿酒公司创始人张弼士的故居——光禄第、云禄第。“光禄第”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整座建筑坐东向西、土木结构、粗犷严谨、堂皇大观,建筑面积4180平方米,是典型的三堂四横一围的客家围龙屋,也是一座美伦美奂的典型中国园林式豪宅,代表清代(十八及十九世纪)的中国革丽建筑。整栋建筑雕梁画栋,不论寝室、书房、正厅、厚重木门、庭院或花园,一概气派非凡。屋内也珍藏许多稀奇的瓷器、雕像、雕刻、挂毯、刺绣及古董。对街五栋蓝屋,原为和主宅相连的佣人住所。梯田菜地、河流沙滩、翠竹绿树、老牛牧童构成一派田园风光。大埔又名“万川”,到处都是看点: “四点金”、“走马楼”、“五凤楼”、“纵列式多杠楼屋”、 九厅十八井,风水、龙势、坐向,花萼楼、泰安楼、衍翼楼等

花萼楼位于大埔县大东镇联丰村,距县城有45公里,建于明万历36年(公元1608年),距今有近400年的历史,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花萼楼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86平方米,属土木结构的圆形建筑。共有三环,内环为一层30个房间,二环为二层60间,外环为三层120间,共有210个房间。楼高11.9米,楼的墙体用生土夯筑而成,底层宽2米。顶层宽1.3米,楼顶为木梁灰瓦。楼的第一层不设窗,第二、三层墙上设有内小外大呈三角的眼,整座楼只有一个大门供出入,大门框用厚而宽的花岗岩石板组成,大门板钉上坚厚的铁皮,这些门窗设施是为抵御外人侵扰而特意设计的。楼内有面积为283.4平方米的圆形天井,用大小不等的鹅卵石铺成,中心装饰着一个直径3米的古钱币图案,寓意着人们祈求丰衣足食的心愿。天井一侧有口古井,用于防火和生活之用。楼内还有砻、碓等常用生活设施。整个土楼布局合理、通风采光、冬暖夏凉。

梅州大埔有哪些旅游景点

湖寮泰安楼、登山公园、双髻山森林公园,百侯诸多特色建筑,枫朗西岩山、大东保存比较完整的圆土楼花萼楼、坪山万亩梯田,大麻陶瓷工业、党溪李光耀故居,光德鸟子石,银江银隆顶、针菜基地,大麻阴那山万福寺、特色老街道,三河汇城三江源雕像、古城墙、中山公园、翁万达墓、茶阳老县城风貌、西河客家民俗文化村张弼士故居等等。

更多关于梅州大埔有哪些旅游景点,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围龙屋是怎样的~?

客家民居建筑的风格和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变化,有圆寨、围龙屋、走马楼、四角楼等。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围龙屋。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据历史学家考察,这种民宅建筑与中原贵族大院屋型十分相似,这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客家先民原系中原汉人,因战乱、灾荒等原因辗转南迁赣、粤、闽交界山区落籍繁衍。客家先民南迁定居岭南后,不但传播了中原的先进耕作技术,而且建筑民宅保持了原有的传统风格。

围龙屋的整体布局是一个大园型,在整体造型上,围龙屋就是一个太极图。围龙屋前半部为半月形池塘,后半部为半月形的房舍建筑。两个半部的接合部位由一长方形空地隔开,空地用三合土夯实铺平,叫“禾坪”(或叫地堂),是居民活动或晾晒的场所。“禾坪”与池塘的连接处,用石灰、小石砌起一堵或高或矮的石墙,矮的叫“墙埂”,高的叫“照墙”。半月形的池塘主要用来放养鱼虾、浇灌菜地和蓄水防旱、防火,它既是天然的肥料仓库,也是污水自然净化池。 后半部的房舍建筑,正中为方形主体建筑。有“三栋二横”,一围层;有“三栋四横”,二围层。最小的围龙屋的建筑面积也在上千平方米,大的则上万平方米。有的大围龙屋居住着上百户人家,几百口人。普遍为“三栋二横”一围屋居多。三栋二横围龙屋,有上、中、下三厅,各厅之间均有一口天井,并用木制屏风隔开,屏风按需要可开可闭。厅堂左右有南北厅、上下廊厕、花厅、厢房、书斋、客厅,居室等,错落有致,主次分明。建筑结构前低后高,这样就有利于采光、通风、排水、排污。

正屋——横屋外层便是半月形的围屋层,有的是一围层,有的二围层,围龙屋由此而得名。弧形的围屋间,拱卫着正屋,形成一道防御屏障,围屋间窗户一般不大,是天然的了望孔、射击孔,便于用弓箭、土、土炮等武嚣抗击来攻之敌。围龙屋的建筑设计其实与当时客家人的处境有极大关系。客家人是唐宋以来由中原南迁的汉人,多居住在偏僻的山区,受当地人的排挤和欺侮,为了团结御侮求生存,他们不得不聚族而居,也不得不建造具有防御性的城堡式住宅——围龙屋,以抵御盗匪和当地人的侵扰。围龙屋还建有坚固的多层“角楼”,既可用来储备粮食、草料,又可居高临下射击来犯之敌。如遇盗匪前来扰劫,只要把大门、半门一关,村民们便携武器进入围龙屋和角楼,进行抗击。

设计特点

以土楼、围龙屋、殿堂式围屋为代表的客家传统民居,类型不一,风格有异。然而,其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以及合族聚居性,则是它们突出的共同特点。

坚固性

现在的福建、广东一带的圆形、方形土楼,一般都有200-300年乃至500-600年的历史。它们历经风雨洗刷,强烈地震,台风袭击,至今安然无恙,巍然屹立在丛山峻岭之中。如此坚固的民居,与精心选择屋址,科学的设计,用料及施工方法分不开。现仅从土楼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方法作一些说明。

土楼的墙壁,下厚上薄,厚处有的竟达1.5米。夯筑时,先在墙基挖出又深又大的墙沟,夯实在,埋入大石为基,然后用石块和灰浆砌筑起墙基。接着就用夹墙板夯筑墙壁。土墙的原料以当地粘质红土为主,掺入适量的小石子和石灰,经反复捣碎,拌匀,做成俗称的“熟土”。一些关键部位还要掺入适量糯米饭,红糖,以增加其粘性。夯筑时,要往土墙中间埋入杉木枝条或竹片为“墙骨”,以增加其拉力。就这样,经过反复的夯筑,便筑起了有如钢铁混凝土似的的土墙,再加上外面抹了一层防风雨剥蚀的石灰,因而坚固异常,具有良好的防风,抗震能力。据《永定县志》记载,1918年发生大地震,白天柝柝有声,历时20分钟,夜里继续震动,但土楼始终挺立无恙。

安全性

历史上,客家本是中原汉人,他们南迁至闽粤赣边区山区后,为防止土著和盗匪的打劫及猛兽的袭击,他们建造的土楼、围屋,皆防范严密,甚为安全。例如,宛如古城堡似的土楼,一、二层不设朝外的窗子,或只开设眼似的细长石窗,三楼四楼和每个房间都有朝外的大窗,既利于采光,流通空气,又成了了望敌情和向外射击的孔。土楼大门的门框,门槛都是条石,门板厚约10厘米。有的大门上斜挖了几个嵌有竹筒的护门孔,倘有土匪攻门,可往下射击和浇开水。有的土楼大门还安装了防火水柜、水槽,若来犯之敌放火烧门,只要一按开关,水便顺门而下,以灭火护门。土楼本来已坚固异常,但为防万一,有的土楼还夯筑了夹墙。万一外墙被炮火轰开,土楼仍有夹墙支撑,安然无恙。土楼内有各种齐全的生活设施:设于天井的深水井,是被围困时的水源,楼内有砻、碓等加工粮食的设备。这一切都使匪敌久攻不下。至于那些四角建有高耸碉楼的“四点金”,更是领盗匪望而却步。 围龙屋

封闭性

客家民居,不论土楼还是围屋,五凤楼,四角楼,里面的每一个房间,厅堂,天井,都以走廊,巷道,楼梯相通,住户生活方便。然而,它们对外则是全封闭的。土楼一般只开一个正门一个后门,或一个正门两个侧门,围屋,围龙屋的各横屋,半环形围屋,皆设有门楼。万一有盗匪打劫,只要把门一关,便封闭得严严实实的。

合族聚居性

客家土楼,围龙屋,五凤楼等,一般都规模庞大。永定“承启楼”有300多个房间,面积5376平方米。“遗经楼”有五层楼,面积10336平方米,光是厅堂便有51个。难怪日本一位建筑学教授看了永定土楼后写道:“这动人的客家土楼,与其说是一幢庞大的住宅,不如说是一座小城市”。 如此庞大的民居,正是为了适应聚族而居的特点。“承启楼”最多时曾住80户,600多人。家乡罗氏围龙屋,有300多个房间,为罗氏50户人家,350人所共居。住户虽多,但由于房间、厅堂、天井也多,能以厅堂及天井和若干房间组成一个个生活小单元,又令住户各各得其所,显得幽雅,舒适。

值得一提的是土楼、围屋的“心脏”——祖宗祠堂。这里是族长聚集各户家长议事的地方。逢年过节,合族的每家都挑着各种供品,到这里祭祀祖先。男儿娶亲,须在祠堂拜天地,叩祖先,宴宾客。闺女出嫁,向列祖辞行后,方可罩上盖头,踏着象征团圆的大圆匾出阁。老人谢世,祠堂成了举哀发丧的灵堂。就这样,一座祠堂将合族融洽地凝聚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隐含的文化精神

第一、反映了客家人团结互助、敬老尊贤、礼貌文明、知书达理的传统美德。围龙屋内的大小天井一般配置有小型假山、鱼池和盆景,正屋后面半园“花头”和正门前面半月形池塘四围均载有各种花木和果树,围龙屋背后的山头林木叫“龙衣”,严禁砍伐,整座建筑掩映在万绿丛中,一年四季鸟语花香,环境优美而静雅。围龙屋内的柱、梁、枋、门等雕绘上山水花鸟、飞禽走兽等栩栩如生的图案,并涂上鲜艳夺目的油漆,显得金碧辉煌,古色古香,十分壮观、气派。一般来说,一座围龙屋聚居着一个近亲家庭,相互之间和睦共处,尊老爱幼。逢年过节,男女老少齐集正屋上厅祭拜祖宗,在正中大门前的禾坪上舞龙舞狮,敲锣打鼓,尽情欢乐,呈现出一派喜悦、祥和景象。

第二、客家围龙屋的风格是原始住宅风格的传承。据考古资料,处于黄河流域的原始社会中后期的半坡氏族和龙山氏族,他们居住的区域就是由几十座样式为方形和圆形的土夯房屋组成。这说明客家人的居住观念潜意识地蕴含了对祖先某些住宅经验的复苏和借鉴。

第三、围龙屋的建筑特色也是古代阴阳思想的投射。集中体现在讲求建筑物体与天然地形的协调统一,而合符“天人合一”的哲学道理。如遇上不尽人意的地形则通过增加半月形花台或池塘或建筑半门调整座向,以达到阴阳平衡和适应环境。这种阴阳思想,后来又夹杂了不少讲究“风水屋场”的巫术文化,如俗谚:“风水人间不可无,全凭阴阳两相扶”等。

第四、体现了传统的宗族观念。客家民居建筑规模宏大,一方面,呈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习性。因为,客家不论是在长途跋涉的游离中,还是新到一处人生地不熟的居地,都有一家一户所难于克服的困难,得靠本姓本族人聚居在一起;另一方面,屋内住户按辈份高低及尊卑来分配房间,其建筑中心位置都安放祖宗牌位,供后人拜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家人这种传统家族伦理思想。客家人建了新屋,一般都要举行“搬新屋”礼俗,叫“出煞”。要请风水先生驱赶“三煞”之后,才会平安吉利。迁居之日,大摆宴席,祭祀神灵。

价值体现

广东省梅州市现存的客家围龙屋总数有两万余座,遍布于全市各县(市、区),一般都有二三百年乃至五六百年历史。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具有巨大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梅州客家围龙屋共有2万多个,其中,价值最高、规模最大的客家围龙屋主要分布在梅县、梅江区、大埔县和兴宁市,比如梅县的仁厚温公祠和万秋楼,梅江区的承德楼,大埔县的张弼士故居和花萼楼,兴宁市特色古民居【辛亥遗址】何子渊故居等等。围龙屋的客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从建筑风格到民风民俗处处展示了客家的人文历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被众多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璀璨的明珠、世界上的民居建筑奇葩、一部读不完的百科全书。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的评定标准,只要具备六项条件之一的即可获得批准,而梅州的客家围龙屋经比对符合其中四项,完全具备“申遗”条件。

梅州决定正式开始启动客家围龙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以下简称“申遗”)工作。客家围龙屋“申遗”对提高梅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梅州文化软实力,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将确定目标、全力以赴,通过“申遗”工作,把梅州客家建筑文化的主要代表——客家围龙屋,打造成世界级的文化旅游品牌。

很久以前,客家人为防御外敌及野兽侵扰,大多数客家人选择聚族而居,因此建造了围龙屋。客家围龙屋的主体结构大多为 “一进三厅两厢一围”。普通的围龙屋占地8亩左右,大的围龙屋占地30亩以上。一间围龙屋就如同一座巨大的城堡。屋内分别建有多间卧室、厨房、大小厅堂、水井、猪圈、鸡窝等设施,形成了一个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的场所。

客家围龙屋目前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云南的“一颗印”并列一起,被中外建筑家称之为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物。至今,客家人已走出了封闭的围龙屋,围龙屋正成为一种历史的遗迹,一种独特的景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说客家民居是世界民族奇葩是因为客家民居什么?

第一、反映了客家人团结互助、敬老尊贤、礼貌文明、知书达理的传统美德。

围龙屋内的大小天井一般配置有小型假山、鱼池和盆景,正屋后面半园“花头”和正门前面半月形池塘四围均载有各种花木和果树,围龙屋背后的山头林木叫“龙衣”,严禁砍伐,整座建筑掩映在万绿丛中,一年四季鸟语花香,环境优美而静雅。

  围龙屋内的柱、梁、枋、门等雕绘上山水花鸟、飞禽走兽等栩栩如生的图案,并涂上鲜艳夺目的油漆,显得金碧辉煌,古色古香,十分壮观、气派。

一般来说,一座围龙屋聚居着一个近亲家庭,相互之间和睦共处,尊老爱幼。

逢年过节,男女老少齐集正屋上厅祭拜祖宗,在正中大门前的禾坪上舞龙舞狮,敲锣打鼓,尽情欢乐,呈现出一派喜悦、祥和景象。

  第二、客家围龙屋的风格是原始住宅风格的传承。

据考古资料,处于黄河流域的原始社会中后期的半坡氏族和龙山氏族,他们居住的区域就是由几十座样式为方形和圆形的土夯房屋组成。

这说明客家人的居住观念潜意识地蕴含了对祖先某些住宅经验的复苏和借鉴。

  第三、围龙屋的建筑特色也是古代阴阳思想的投射。

  集中体现在讲求建筑物体与天然地形的协调统一,而合符“天人合一”的哲学道理。

如遇上不尽人意的地形则通过增加半月形花台或池塘或建筑半门调整座向,以达到阴阳平衡和适应环境。

这种阴阳思想,后来又夹杂了不少讲究“风水屋场”的巫术文化,如俗谚:“风水人间不可无,全凭阴阳两相扶”等。

  第四、体现了传统的宗族观念。

围龙屋

客家民居建筑规模宏大,一方面,呈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习性。

因为,客家不论是在长途跋涉的游离中,还是新到一处人生地不熟的居地,都有一家一户所难于克服的困难,得靠本姓本族人聚居在一起;另一方面,屋内住户按辈份高低及尊卑来分配房间,其建筑中心位置都安放祖宗牌位,供后人拜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家人这种传统家族伦理思想。

  客家人建了新屋,一般都要举行“搬新屋”礼俗,叫“出煞”。

要请风水先生驱赶“三煞”之后,才会平安吉利。

迁居之日,大摆宴席,祭祀神灵。

价值体现

广东省梅州市现存的客家围龙屋总数有两万余座,遍布于全市各县(市、区),一般都有二三百年乃至五六百年历史。

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具有巨大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梅州客家围龙屋共有2万多个,其中,价值最高、规模最大的客家围龙屋主要分布在梅县、梅江区、大埔县和兴宁市,比如梅县的仁厚温公祠和万秋楼,梅江区的承德楼,大埔县的张弼士故居和花萼楼,兴宁市特色古民居【辛亥遗址】何子渊故居等等。

围龙屋的客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从建筑风格到民风民俗处处展示了客家的人文历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被众多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璀璨的明珠、世界上的民居建筑奇葩、一部读不完的百科全书。

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的评定标准,只要具备六项条件之一的即可获得批准,而梅州的客家围龙屋经比对符合其中四项,完全具备“申遗”条件。

  梅州决定正式开始启动客家围龙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以下简称“申遗”)工作。

客家围龙屋“申遗”对提高梅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梅州文化软实力,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将确定目标、全力以赴,通过“申遗”工作,把梅州客家建筑文化的主要代表——客家围龙屋,打造成世界级的文化旅游品牌。

  很久以前,客家人为防御外敌及野兽侵扰,大多数客家人选择聚族而居,因此建造了围龙屋。

客家围龙屋的主体结构大多为 “一进三厅两厢一围”。

普通的围龙屋占地8亩左右,大的围龙屋占地30亩以上。

一间围龙屋就如同一座巨大的城堡。

屋内分别建有多间卧室、厨房、大小厅堂、水井、猪圈、鸡窝等设施,形成了一个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的场所。

  客家围龙屋目前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云南的“一颗印”并列一起,被中外建筑家称之为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物。

至今,客家人已走出了封闭的围龙屋,围龙屋正成为一种历史的遗迹,一种独特的景观。

马来西亚有哪些历史建筑物

狮城是新加坡。。。 -_-|||

马六甲:

圣保罗教堂 - 在荷兰城处有一个阶梯,攀登上去就是圣保罗山,圣保罗教堂就座落在此。 1521 年时,一位葡萄牙将军 DUARTE COELHO 在此兴建一座小教堂,他希望它会是这座城市中最先进的天主教堂。当荷兰人接管马六甲后,它被改称为圣保罗教堂。 1753 年 CHRIST 教堂建造完毕,圣保罗教堂就被弃而不用。后来,荷兰人将它改为埋葬有名望的人之墓园。圣保罗教堂里有一座圣法朗西斯的坟墓,他生前经常到访这间小教堂。 1553 年时,他被埋葬于此,后来,他的遗体才被移往印度的 GOA 。这里竖立了一座圣法朗西斯的大理石雕像,为纪念他 400 多年前曾经到此居留,并作出他的贡献。站在山丘的教堂上,可以俯瞰整座城市。在此还可以观赏到许多很有特色的荷兰墓碑。

THE STADHUYS 荷兰城- 位于城市广场上,这座荷兰城有着厚重的木门、深红色的墙壁及锻铁铸成的铰链,它是荷兰殖民统治者所遗留下来最重要的遗迹。建于 1641 年至 1660 年之间,荷兰城被认为是东方世界最古老的荷兰建筑物。它是荷兰砖瓦砌工及木工技艺的最佳呈献之其中一个例子。整栋建筑粉刷成橙红色,向来是荷兰总督的官邸。如今荷兰城内包含了马六甲历史博物馆、人种博物馆及文学博物馆。

峇峇娘惹古迹博物馆- 海峡华人或峇峇娘惹是吸取了马来文化的华裔贵族后裔。在郭陈祯禄路上,有着一整排 19 世纪海峡华人的店屋及古老屋子,这里俨然是小型的峇峇娘惹博物馆。这些巴罗克风格的建筑物是典型富裕华人的住家。长型的屋子,屋内又非常宽敞,里边有一个天井,可以容许阳光及雨水进入屋内。那些厚重的木制家私,皆是以中国的红木制成的,其设计则融合了中国、英国维多利亚及荷兰风格。有些家私拥有丰富的珍珠母镶嵌了盛开的樱桃花及各种鸟类。屋里的陶瓷则是这些海峡华人特地向江西省及广东省,要求定制而进口的。

青云亭 - 此庙建于 1646 年,是马来西亚最古老的华人庙宇,庙内有碑铭纪念明朝大使郑和将军第一次到访马六甲。

青云亭里有许多厚重的木门。庙宇的屋顶是以玻璃及瓷土作成的中国神秘动物来作装饰。庙内的装饰同样庄严,主要的祭拜大厅供奉着三座祭坛,佛、儒、道各一座。所有的建筑材料及工匠,皆是从中国引进来的。

三保庙 - 三保庙就在三保山的山脚下,这座庙是为郑和而建,后人已经将这位明朝的大使当作神明来崇拜。此庙建于 1795 年。

槟城:

旧关仔角的康华丽堡,俗称炮台,无疑是槟城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也是自英殖民地时代,槟城历史的发源点。

217年前,经与吉打苏丹订立割让槟榔屿条约后,东印度公司的莱特上校於1786年8月11日带领水兵,登陆今旧关仔角。他正式宣布槟榔屿为威尔斯太子岛,并以纪念当时英王乔三世之名命后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市镇为乔治市。

为了防御荷兰、法国、海盗等威胁,东印度公司就在最尖角建了四角星形保垒。起初的木栅堡垒是以Ms Nibong Palm所筑构,并以当年的印度总督Lord Cornvalis取名为康华丽堡。1793年,靠印度囚犯的输入,莱特重新建造一座和原来一模一样的砖造棱堡。我们在平地上,其实很难看出棱堡有何特别,除非从高处往下看,才会明了棱堡的形状和意义。

所谓棱堡,是海洋贸易的殖民地时代帝国主义者所建的港口要塞堡垒。最基本的是个四方型,在四角处凸出棱角以架大炮,平面看来像个星形。

康华丽堡就是属於这基本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早年的康华丽堡同时是东印度公司的军事和行政中心,内部拥有军火库、营房、办公室及小教堂等。现只遗存库房及小教堂。围绕康华丽堡一周,原有27尺宽,6尺深的濠沟。东西面各有引桥衔接堡门。自从1816年英法对抗结束后,康华丽堡已失去其军事防御意义。之后,随著乔治市的发展而被摆置一旁。1923年,濠沟被填平为草坪,南边的在战后被辟成停车场。

2005年,国家博物馆在康华丽堡的四面尝试挖掘,恢复一段濠沟,唯没有再盛水。作为槟城,甚至是新马重要的历史遗存,康华丽堡在1977年是首批被法定为国家古迹。然而奇怪的是,当局却在堡内操练场建了很不协调的现代露天剧场。

90年代还私营化,经过一段很不适当的经营管理。

莱特街的街头,起自土库街、炮台路、King Edward Place的十字路口,也是旧关仔角钟楼和圆环的所在地。

我们现在所看到旧关仔角钟楼,并非许多人认为中的非常古老。它其实是20世纪初的1902年才建立起来,至今刚好101年。

1897年适逢英女王维多利亚登基之60周年,各英殖民地皆举行盛大的钻禧纪念庆典。为了永久纪念,据邝国祥的槟城散记写道,当地特示意槟城富绅郑景贵和谢增煜,建大钟楼一座。

而48岁的百万富翁谢增煜来个自请独承。唯这件事却拖到1900年才签合约,将耗资3万5千元的钟楼於1902年建竣并交给地方时,维多利亚女皇已逝世了。(见Penang Past and Present 1786-1963)。

谢增煜太平局绅乃巨贾胡泰兴太平局绅的女婿,不仅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槟榔屿富豪,大园主,还练得一手好书法,以“臂窠大字”著名。可惜钟楼没留下他的手迹,而只是刻印著英文字体,“This Clock Tower was Presented to Penang by Cheah Chen Gok Gsyn is commemoration of her Mejasty Queen Victoria\'s,意此钟楼为谢增煜赠与槟城,以志维多利亚女王登基钻禧纪念——1837-1897”。

钟楼高60英尺,象徵维多利亚女王在位60年。钟塔外观分为4层,每一层有不同的立面处理,并逐层缩小平面。地面底座是个八角形平面。朝土库街的那面为正方,门口有个八字开阶梯。第二层实为两楼,中间四面皆凸半圆露台,台底收锥形,窗头设马蹄拱。第三层亦是四方形四面各设一面大时钟。顶屋重复八角平面,由八根短柱撑顶一个底盘出檐的大葱顶。

这殖民地——蒙兀儿(Colonial-Mogul)或“Raj”式样显然受到当时吉隆坡大厦如高等法庭(The Sultan Abl Samad)建筑的影响。那是一种试图将印度回教建筑与欧洲古典建筑结合,以便体现回教地域的色彩,不过槟城的公共建筑物就只一列。其他还是走新古典主义路线。

由於钟楼的造形别致,独然矗立,又与四周如炮台、机关大楼构成优美的都市景观,自建成后不只成为乔治市的地标之一,更是明信片最受宠爱摄取的景物。唯战后周遭的改变使它渐失色。80年代一栋马来商会大楼庞然大物一盖,钟楼便被比矮成微物了。

涂成浅橙色,葱顶银色,70年代楼身油上黄配白边框,葱顶亦涂上。90年代楼身改涂浅灰底白框。最近一个月,钟楼又刚一番油漆,葱顶涂的是一种轻浮的艳橙色。

其实如果比较1905年左右钟楼刚建成的明信片,就可知道历来改涂的多不正确色彩。原有的楼身是灰白色,二层似乎是浅\的红砖色。而大葱顶正确的是黑色!

卧佛寺 (Wat Chaiya Mangkalaram),建於19世纪的卧佛寺,位於车水路。该佛寺融合了中国、泰国和缅甸的建筑风格,华丽且精雕细琢。寺内供奉著一尊长达33公尺,排名世界第叄大的卧佛像,仅次於缅甸和泰国的大佛。

槟城蛇庙,建於1873年,原是一间清水师祖庙,名为「清云岩」。蛇庙的称呼,是在庙建好后,来了数条青蛇在里头居住。而每当清水祖师宝诞时,更有无数的青蛇从后山涌入庙,成为一大奇景,因此「蛇庙」就享誉各地。蛇庙距离槟城国际机场3.2公里。

张弼士故居- 张弼士故居被称为蓝屋, 是在1897年动工兴建的,用了整整七年才完工。张弼士是客家人, 他不同于他在槟城的客家朋友,其他人选择建比较时髦的屋子,蓝屋是根据风水而建立的。工匠在中国引入,材料是从苏格兰输入。动工那年,张弼士任清驻新加坡总领事,兼辖槟城、马六甲及附近英国殖民地事务。因此,他经常往返新槟两地。蓝屋竣工,他已升任商务考察大臣,光绪皇帝曾接见他,并授予太仆寺正卿衔(位列二品,当时满清官阶分九品,一品最高。县令列七品,州官也不过四品),在获得清授予官衔的南洋富商中,数张弼士的地位最高。

张弼士是19世纪末华人发财致富,亦官亦商,权力与财富相结合的一个典型。张弼士才16 岁,便只身从中国来到南洋, 开创他的大业。曾被中国清任命为驻槟城首任领事、新加坡总领事、侍郎(相当于副)、任命他为考察外埠商务大臣,兼槟学大臣等职,被当地誉为清朝最后的。他于1916 年过世时, 显赫一时, 英国亦为他下半旗致哀。张弼士学语言的天分很高,除了南洋通行的各种华族方言外,他还能讲英语、荷兰语与马来语。他晚年还经常穿洋服,偶尔也吃西餐。蓝屋外观虽是很中国,但内部陈设却是华洋融合,体现了中西合璧。

科林回教堂- 坐落在椰脚街的科林回教堂,是槟城最古老及最大的回教堂。该回教堂建于1883年,原本属方形并附设长廊及斜脊屋顶,后来再经过扩建。1926年,由回教和印度教徒捐赠及礼聘而来的建筑师将它髹上摩尔式建筑色彩。科林回教堂是以印度南方柯林部落首领的名字命名的。该首领是当年追随法兰西•莱特的印度雇佣兵。回教堂的乳白色外表及金圆顶更是一大特色。

马里安曼印度庙- 这座位于皇后街的印度古庙建于1833年,具有传统的南部印度达罗毗荼建筑风格,是槟岛最早建立的印度神庙。其大门入口和四壁都塑有巧夺天工的神像,生动且真。寺内富丽堂皇,放置了很多印度教神像,其中以苏伯马廉神像最为瞩目。它是以金、银、钻石和翡翠所装饰,是一件价值不菲的宝物。寺庙入口处有一座高塔,上面刻有形态生动、色泽绚丽的各式人物,可谓金碧辉煌。每逢大宝森节,信徒们都会用花车载着神像游街。

吉打:

古丁古梅故居(KU DIN KU MEH)- 1848年生于吉打州的ANAK BUKIT,他14岁就担上吉打州狱长。除了是名马来文和泰文学家,KU DIN也是1894年法律书藉编写人。 1897年,吉打苏丹阿都哈密(SULTAN ABDUL HAMID HALIM SHAH)委任古丁为色都(SETUL)最高专员。当时,色都、加映和普吉岛都是在泰国管辖的吉打县内。 由于古丁对色都的政经农教发展,使他被誉为色都开创之父。1902年,古丁开始被誉为色都王,并且允许使用东姑哈鲁汀(TENGKU BAHARUDDIN BIN TUNKU MEH)的称号。 1909年,在曼谷条约(PERJANJIAN BANGKOK)下,色都被纳人泰国版图。在古丁的管理期间,色都港口与槟榔屿及RAGOON有密切的贸易关系。古丁本身也有几艘船只从泰南出口燕窝、木 材、椰子等等到槟岛。 古丁后来与一名槟城女子结婚,他们的办公室兼住家就在槟榔律路。暹罗(今泰国)一直保留古丁的职权直至他1916年退休。古丁在1932年逝世,并且 安葬在色都。

古丁有一本关于色都(SATUN)的生涯日记,这本手写记载是用爪哇文记录,如今收藏在泰国曼谷的国家档案局里。

华盍街大教堂- 1786年抵达槟榔屿立后,莱特引进了首批来自吉打港口的罗马天主教徒到来定居。这批欧洲人和缅甸或暹逻人通婚的后裔,之前由于而从普吉岛迁至吉打。大教堂是由加诺神父在1786年所创,在1857年它从教堂街迁至华盍街。现今教堂旁建筑物是由马尼苏神父所建办。1861年,这座教堂可容纳一千二百人,在1955年被格升为槟城主教教区之后,大教堂就被翻新重修,以便迎接槟城第一任教主Kanan Mongsignor Francis Chan神父。以前,教徒聚集在教堂建筑后巷(Lorong Argus)一带,如今剩下的寥寥无几。其中,有一间建筑是建于19世纪的英印混合式特色洋屋。

其实马来西亚的历史建筑物真的多不胜数,你自己看看吧!

http://www.itravelkaki.com/place.php?p=3

形容气味的词abb形式的

客家民居建筑的风格和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变化,有圆寨、围龙屋、走马楼、四角楼等。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围龙屋。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据历史学家考察,这种民宅建筑与中原贵族大院屋型十分相似,这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客家先民原系中原汉人,因战乱、灾荒等原因辗转南迁赣、粤、闽交界山区落籍繁衍。客家先民南迁定居岭南后,不但传播了中原的先进耕作技术,而且建筑民宅保持了原有的传统风格。

围龙屋的整体布局是一个大园型,在整体造型上,围龙屋就是一个太极图。围龙屋前半部为半月形池塘,后半部为半月形的房舍建筑。两个半部的接合部位由一长方形空地隔开,空地用三合土夯实铺平,叫“禾坪”(或叫地堂),是居民活动或晾晒的场所。“禾坪”与池塘的连接处,用石灰、小石砌起一堵或高或矮的石墙,矮的叫“墙埂”,高的叫“照墙”。半月形的池塘主要用来放养鱼虾、浇灌菜地和蓄水防旱、防火,它既是天然的肥料仓库,也是污水自然净化池。 后半部的房舍建筑,正中为方形主体建筑。有“三栋二横”,一围层;有“三栋四横”,二围层。最小的围龙屋的建筑面积也在上千平方米,大的则上万平方米。有的大围龙屋居住着上百户人家,几百口人。普遍为“三栋二横”一围屋居多。三栋二横围龙屋,有上、中、下三厅,各厅之间均有一口天井,并用木制屏风隔开,屏风按需要可开可闭。厅堂左右有南北厅、上下廊厕、花厅、厢房、书斋、客厅,居室等,错落有致,主次分明。建筑结构前低后高,这样就有利于采光、通风、排水、排污。

正屋——横屋外层便是半月形的围屋层,有的是一围层,有的二围层,围龙屋由此而得名。弧形的围屋间,拱卫着正屋,形成一道防御屏障,围屋间窗户一般不大,是天然的了望孔、射击孔,便于用弓箭、土、土炮等武嚣抗击来攻之敌。围龙屋的建筑设计其实与当时客家人的处境有极大关系。客家人是唐宋以来由中原南迁的汉人,多居住在偏僻的山区,受当地人的排挤和欺侮,为了团结御侮求生存,他们不得不聚族而居,也不得不建造具有防御性的城堡式住宅——围龙屋,以抵御盗匪和当地人的侵扰。围龙屋还建有坚固的多层“角楼”,既可用来储备粮食、草料,又可居高临下射击来犯之敌。如遇盗匪前来扰劫,只要把大门、半门一关,村民们便携武器进入围龙屋和角楼,进行抗击。

设计特点

以土楼、围龙屋、殿堂式围屋为代表的客家传统民居,类型不一,风格有异。然而,其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以及合族聚居性,则是它们突出的共同特点。

坚固性

现在的福建、广东一带的圆形、方形土楼,一般都有200-300年乃至500-600年的历史。它们历经风雨洗刷,强烈地震,台风袭击,至今安然无恙,巍然屹立在丛山峻岭之中。如此坚固的民居,与精心选择屋址,科学的设计,用料及施工方法分不开。现仅从土楼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方法作一些说明。

土楼的墙壁,下厚上薄,厚处有的竟达1.5米。夯筑时,先在墙基挖出又深又大的墙沟,夯实在,埋入大石为基,然后用石块和灰浆砌筑起墙基。接着就用夹墙板夯筑墙壁。土墙的原料以当地粘质红土为主,掺入适量的小石子和石灰,经反复捣碎,拌匀,做成俗称的“熟土”。一些关键部位还要掺入适量糯米饭,红糖,以增加其粘性。夯筑时,要往土墙中间埋入杉木枝条或竹片为“墙骨”,以增加其拉力。就这样,经过反复的夯筑,便筑起了有如钢铁混凝土似的的土墙,再加上外面抹了一层防风雨剥蚀的石灰,因而坚固异常,具有良好的防风,抗震能力。据《永定县志》记载,1918年发生大地震,白天柝柝有声,历时20分钟,夜里继续震动,但土楼始终挺立无恙。

安全性

历史上,客家本是中原汉人,他们南迁至闽粤赣边区山区后,为防止土著和盗匪的打劫及猛兽的袭击,他们建造的土楼、围屋,皆防范严密,甚为安全。例如,宛如古城堡似的土楼,一、二层不设朝外的窗子,或只开设眼似的细长石窗,三楼四楼和每个房间都有朝外的大窗,既利于采光,流通空气,又成了了望敌情和向外射击的孔。土楼大门的门框,门槛都是条石,门板厚约10厘米。有的大门上斜挖了几个嵌有竹筒的护门孔,倘有土匪攻门,可往下射击和浇开水。有的土楼大门还安装了防火水柜、水槽,若来犯之敌放火烧门,只要一按开关,水便顺门而下,以灭火护门。土楼本来已坚固异常,但为防万一,有的土楼还夯筑了夹墙。万一外墙被炮火轰开,土楼仍有夹墙支撑,安然无恙。土楼内有各种齐全的生活设施:设于天井的深水井,是被围困时的水源,楼内有砻、碓等加工粮食的设备。这一切都使匪敌久攻不下。至于那些四角建有高耸碉楼的“四点金”,更是领盗匪望而却步。 围龙屋

封闭性

客家民居,不论土楼还是围屋,五凤楼,四角楼,里面的每一个房间,厅堂,天井,都以走廊,巷道,楼梯相通,住户生活方便。然而,它们对外则是全封闭的。土楼一般只开一个正门一个后门,或一个正门两个侧门,围屋,围龙屋的各横屋,半环形围屋,皆设有门楼。万一有盗匪打劫,只要把门一关,便封闭得严严实实的。

合族聚居性

客家土楼,围龙屋,五凤楼等,一般都规模庞大。永定“承启楼”有300多个房间,面积5376平方米。“遗经楼”有五层楼,面积10336平方米,光是厅堂便有51个。难怪日本一位建筑学教授看了永定土楼后写道:“这动人的客家土楼,与其说是一幢庞大的住宅,不如说是一座小城市”。 如此庞大的民居,正是为了适应聚族而居的特点。“承启楼”最多时曾住80户,600多人。家乡罗氏围龙屋,有300多个房间,为罗氏50户人家,350人所共居。住户虽多,但由于房间、厅堂、天井也多,能以厅堂及天井和若干房间组成一个个生活小单元,又令住户各各得其所,显得幽雅,舒适。

值得一提的是土楼、围屋的“心脏”——祖宗祠堂。这里是族长聚集各户家长议事的地方。逢年过节,合族的每家都挑着各种供品,到这里祭祀祖先。男儿娶亲,须在祠堂拜天地,叩祖先,宴宾客。闺女出嫁,向列祖辞行后,方可罩上盖头,踏着象征团圆的大圆匾出阁。老人谢世,祠堂成了举哀发丧的灵堂。就这样,一座祠堂将合族融洽地凝聚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隐含的文化精神

第一、反映了客家人团结互助、敬老尊贤、礼貌文明、知书达理的传统美德。围龙屋内的大小天井一般配置有小型假山、鱼池和盆景,正屋后面半园“花头”和正门前面半月形池塘四围均载有各种花木和果树,围龙屋背后的山头林木叫“龙衣”,严禁砍伐,整座建筑掩映在万绿丛中,一年四季鸟语花香,环境优美而静雅。围龙屋内的柱、梁、枋、门等雕绘上山水花鸟、飞禽走兽等栩栩如生的图案,并涂上鲜艳夺目的油漆,显得金碧辉煌,古色古香,十分壮观、气派。一般来说,一座围龙屋聚居着一个近亲家庭,相互之间和睦共处,尊老爱幼。逢年过节,男女老少齐集正屋上厅祭拜祖宗,在正中大门前的禾坪上舞龙舞狮,敲锣打鼓,尽情欢乐,呈现出一派喜悦、祥和景象。

第二、客家围龙屋的风格是原始住宅风格的传承。据考古资料,处于黄河流域的原始社会中后期的半坡氏族和龙山氏族,他们居住的区域就是由几十座样式为方形和圆形的土夯房屋组成。这说明客家人的居住观念潜意识地蕴含了对祖先某些住宅经验的复苏和借鉴。

第三、围龙屋的建筑特色也是古代阴阳思想的投射。集中体现在讲求建筑物体与天然地形的协调统一,而合符“天人合一”的哲学道理。如遇上不尽人意的地形则通过增加半月形花台或池塘或建筑半门调整座向,以达到阴阳平衡和适应环境。这种阴阳思想,后来又夹杂了不少讲究“风水屋场”的巫术文化,如俗谚:“风水人间不可无,全凭阴阳两相扶”等。

第四、体现了传统的宗族观念。客家民居建筑规模宏大,一方面,呈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习性。因为,客家不论是在长途跋涉的游离中,还是新到一处人生地不熟的居地,都有一家一户所难于克服的困难,得靠本姓本族人聚居在一起;另一方面,屋内住户按辈份高低及尊卑来分配房间,其建筑中心位置都安放祖宗牌位,供后人拜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家人这种传统家族伦理思想。客家人建了新屋,一般都要举行“搬新屋”礼俗,叫“出煞”。要请风水先生驱赶“三煞”之后,才会平安吉利。迁居之日,大摆宴席,祭祀神灵。

价值体现

广东省梅州市现存的客家围龙屋总数有两万余座,遍布于全市各县(市、区),一般都有二三百年乃至五六百年历史。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具有巨大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梅州客家围龙屋共有2万多个,其中,价值最高、规模最大的客家围龙屋主要分布在梅县、梅江区、大埔县和兴宁市,比如梅县的仁厚温公祠和万秋楼,梅江区的承德楼,大埔县的张弼士故居和花萼楼,兴宁市特色古民居【辛亥遗址】何子渊故居等等。围龙屋的客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从建筑风格到民风民俗处处展示了客家的人文历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被众多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璀璨的明珠、世界上的民居建筑奇葩、一部读不完的百科全书。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的评定标准,只要具备六项条件之一的即可获得批准,而梅州的客家围龙屋经比对符合其中四项,完全具备“申遗”条件。

梅州决定正式开始启动客家围龙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以下简称“申遗”)工作。客家围龙屋“申遗”对提高梅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梅州文化软实力,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将确定目标、全力以赴,通过“申遗”工作,把梅州客家建筑文化的主要代表——客家围龙屋,打造成世界级的文化旅游品牌。

很久以前,客家人为防御外敌及野兽侵扰,大多数客家人选择聚族而居,因此建造了围龙屋。客家围龙屋的主体结构大多为 “一进三厅两厢一围”。普通的围龙屋占地8亩左右,大的围龙屋占地30亩以上。一间围龙屋就如同一座巨大的城堡。屋内分别建有多间卧室、厨房、大小厅堂、水井、猪圈、鸡窝等设施,形成了一个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的场所。

客家围龙屋目前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云南的“一颗印”并列一起,被中外建筑家称之为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物。至今,客家人已走出了封闭的围龙屋,围龙屋正成为一种历史的遗迹,一种独特的景观。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dongkepu.com/zonghezhishi/mlqkz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