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懂科普 >

综合知识

> 贺年食品有哪些

贺年食品有哪些

贺年食品有哪些

贺年食品有红烧鱼、四喜丸子、卤牛肉、饺子、汤圆等。

1、红烧鱼:寓意年年有余,以谐音对新一年的祝愿。

2、四喜丸子:丸子自古就是年夜饭的必有一道菜,团团圆圆是丸子的美好寓意。

3、卤牛肉:寓意牛气冲天,是很好的下酒菜。

4、饺子:是年夜饭必不可少的一道传统美食,寓意招财进宝。

5、汤圆:寓意团团圆圆,是年夜饭的饭后小甜点。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贺年食品是指在中国农历新年期间常见的传统食品,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贺年食品:

1. 年糕:年糕是贺年期间最重要的食品之一,象征着“年年高升”。

它通常由糯米制成,有各种口味和形状,如甜年糕和咸年糕。

2. 饺子:饺子是农历新年期间必不可少的食品。

它们通常以肉、蔬菜或海鲜为馅料,形状像金元宝,寓意着财富和好运。

3. 春卷:春卷是一种油炸或煎炸的卷状食品,通常以蔬菜和肉类为馅料。

它们形状细长,象征着金条,寓意着财富和长寿。

4. 脆饼:脆饼是一种薄脆的糕点,有时会在上面刻上祝福的话语或图案。

人们常常在贺年期间互相赠送脆饼,表达祝福和友谊。

5. 糖果和糕点:贺年期间,人们也会享用各种糖果和糕点,如花生糖、杏仁糖、酥皮点心等。

这些甜食象征着甜蜜和幸福。

6. 干果和瓜子:干果和瓜子是贺年期间常见的零食。

人们喜欢在亲朋好友聚会时分享这些小吃,增进友谊和团结。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贺年食品,不同地区和家庭可能还有其他特色的食品。

贺年食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它们代表着团圆、吉祥和幸福。

“贺年食品有哪些”主要包括:年糕、饺子、汤圆、春卷、春饼、糖瓜、煎堆、糍粑、鲫鱼、年糕、饺子、汤圆、春卷、春饼、糖瓜、煎堆、糍粑、鲫鱼,并且大部分用户都认为年糕更好。

年糕 年糕多是以糯米(江米)或糯米粉为原料,添加不同的辅料制成的节令食品。

过年吃年糕的传统习俗,从周代就开始了。

年糕有黄、白两色,象征金银。

既寄寓了五谷丰登、生活富足的美好愿望,又取“年高”的长寿之意。

如今的年糕已经发展成色彩丰富、形状各异的新年美食。

饺子:是年夜饭必不可少的一道传统美食,寓意招财进宝。

汤圆:寓意团团圆圆,是年夜饭的饭后小甜点。

汤圆:寓意团团圆圆,是年夜饭的饭后小甜点。

春卷 春卷,又称春饼、春盘、薄饼,是*民间节日的一种传统食品。

春节之时,准备几样小菜,烙上一叠薄薄的小饼,这味道不仅仅是美食,还包含着新年的美好味道。

糍粑 糍粑同样也是春节里一道可口的点心,全家人高高兴兴的一起打糍粑为春节做准备,口感香甜,其乐融融。

芝麻酥、花生酥 芝麻酥和花生酥也是过年不可

春饼:又称春卷,是用面粉烙制而成的薄饼。

吃春饼讲究包着菜一起吃,从头吃到尾,意为“有头有尾”,代表吉利。

糖瓜 北京有句民谣———“糖瓜祭灶”,首先进入节日的食品便是“祭灶”用的糖瓜、关东糖等。

糖瓜外形圆圆胖胖,由麦芽糖制

煎堆华北地区称麻团,东北地区称麻圆,海南又称珍袋,是中国油炸面食的一种,流行于广东地区。

煎堆以糯米粉团炸起,加上芝麻而制成,有些包在麻茸、豆沙等馅料,有些没有,也是广东常见的贺年食品,有“煎堆辘辘,金银满屋”之意。

糍粑 糍粑同样也是春节里一道可口的点心,全家人高高兴兴的一起打糍粑为春节做准备,口感香甜,其乐融融。

芝麻酥、花生酥 芝麻酥和花生酥也是过年不可缺乏的食物,制作方法是以芝麻和花生仁为原料,将川糖煎成糊状再与炒熟的芝麻和花生仁搅拌,倒入锡盒内铺*压实,用刀切成小方块。

江米条 江米条的外表香甜,酥

鲫鱼:“鲫”与“吉”谐音,吃鲫鱼寓意接下来的一年都会走好运。

“贺年食品有哪些”主要包括:年糕、饺子、汤圆、春卷、春饼、糖瓜、煎堆、糍粑、鲫鱼、年糕、饺子、汤圆、春卷、春饼、糖瓜、煎堆、糍粑、鲫鱼,并且大部分用户都认为年糕更好。

年糕 年糕多是以糯米(江米)或糯米粉为原料,添加不同的辅料制成的节令食品。

过年吃年糕的传统习俗,从周代就开始了。

年糕有黄、白两色,象征金银。

既寄寓了五谷丰登、生活富足的美好愿望,又取“年高”的长寿之意。

如今的年糕已经发展成色彩丰富、形状各异的新年美食。

饺子:是年夜饭必不可少的一道传统美食,寓意招财进宝。

汤圆:寓意团团圆圆,是年夜饭的饭后小甜点。

汤圆:寓意团团圆圆,是年夜饭的饭后小甜点。

春卷 春卷,又称春饼、春盘、薄饼,是*民间节日的一种传统食品。

春节之时,准备几样小菜,烙上一叠薄薄的小饼,这味道不仅仅是美食,还包含着新年的美好味道。

糍粑 糍粑同样也是春节里一道可口的点心,全家人高高兴兴的一起打糍粑为春节做准备,口感香甜,其乐融融。

芝麻酥、花生酥 芝麻酥和花生酥也是过年不可

春饼:又称春卷,是用面粉烙制而成的薄饼。

吃春饼讲究包着菜一起吃,从头吃到尾,意为“有头有尾”,代表吉利。

糖瓜 北京有句民谣———“糖瓜祭灶”,首先进入节日的食品便是“祭灶”用的糖瓜、关东糖等。

糖瓜外形圆圆胖胖,由麦芽糖制

煎堆华北地区称麻团,东北地区称麻圆,海南又称珍袋,是中国油炸面食的一种,流行于广东地区。

煎堆以糯米粉团炸起,加上芝麻而制成,有些包在麻茸、豆沙等馅料,有些没有,也是广东常见的贺年食品,有“煎堆辘辘,金银满屋”之意。

糍粑 糍粑同样也是春节里一道可口的点心,全家人高高兴兴的一起打糍粑为春节做准备,口感香甜,其乐融融。

芝麻酥、花生酥 芝麻酥和花生酥也是过年不可缺乏的食物,制作方法是以芝麻和花生仁为原料,将川糖煎成糊状再与炒熟的芝麻和花生仁搅拌,倒入锡盒内铺*压实,用刀切成小方块。

江米条 江米条的外表香甜,酥

鲫鱼:“鲫”与“吉”谐音,吃鲫鱼寓意接下来的一年都会走好运。

中国传统春节吃什么?

中国春节吃饺子、鸡、鱼等。

1、饺子,饺子在中国古代是祭祀食物,而它的外形酷似元宝,有招财的好意头。

2、鸡,鸡是中国家庭最常见的家禽,其音同吉利的吉,所以很多人觉得吃鸡就像是把吉利带回家,而一些方言中鸡也有家的意思,吃全鸡意思是全家团聚。

3、鱼,俗话说,年年有余(鱼),大吉大利,因此春节在吃饭时很多家庭会故意剩下一些,来印证有余这两个字,而有的家庭也故意春节吃鱼头,第二天吃鱼身,取得是连年有余之意。

春节的餐桌上有哪些美食

春节的餐桌上有哪些美食

  春节的餐桌上有哪些美食。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不仅家里的气氛会变得非常的热闹,同时餐桌上的美食也是非常丰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春节的餐桌上有哪些美食

  春节的餐桌上有哪些美食1

   1、饺子

  俗话说“好吃不过饺子”,在北方人的血脉里,“饺子”是奔腾的“大动脉”,缺之不可。饺子有 许多吉利的寓意,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同时又表示辞旧迎新之意;此外,饺子形似中国古代用金、银铸造的 “元宝”,吃饺子便有了“招财进宝”的寓意。一家人围坐一起一边包饺子一边又有说不完的话,那种 温馨的.家庭气氛才是人们至今仍然珍视饺子的最重要原因。

   2、油角

  油角是广州家常小吃的一种,各个地方口味不同,所用原料也不尽相同,有的是甜的,再有就是菜 的,方法基本相同,就是所用陷料不同,甜的包糖,咸的换成蔬菜即可。在广东过年,油角少不了。以 前,离春节还有十天廿日,家家户户就要开油镬,炸煎堆油角了。开开油镬炸些煎堆油角,是为求来年 的日子也像那只油镬似的—油油润润、富富足足。

   3、糍粑

  糍粑同样也是春节里一道可口的点心,尤其是在南方的武夷山一代最为盛行,全家人高高兴兴的一 起打糍粑为春节做准备,其乐融融。糍粑是以糯米为主料,清浸泡后搁蒸笼里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舀里 舂至绵软柔韧。趁热将饭泥制作成可大可小的团状,搁芝麻炒香磨粉拌白砂糖(或是黄豆炒香磨粉拌白砂 糖)的盘里滚动,即可取食。口感香甜。大凡有喜事,当地人都要做红糖拌糍粑招待客人,以表吉利。

   4、汤圆

  元宵节吃汤圆,团团圆圆。汤圆是中国的代表小吃之一,历史十分悠久。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 当时各地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各种果饵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 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 改称元宵。

   5、春卷

  春卷是过年时餐桌上一道不可缺少的美食,春卷又名又名春饼、薄饼,是福州民间流行的传统小 吃,历史悠久有迎春喜庆之吉兆。春卷是由古代的春饼演化而来的。据古书陈元靓的《岁时广记》中记 载:“在春日,食春饼,生菜,号春盘。”清代的《燕京岁时记》也有:“打春,是日富家多食春 饼。”可见春日做春饼,食春饼的民俗风情由来已久。

   6、煎堆

  煎堆华北地区称麻团,东北地区称麻圆,海南又称珍袋,是中国油炸面食的一种,由于流行于广东 地区,因此也是广东油器的一种。以糯米粉团炸起,加上芝麻而制成,有些包在麻茸、豆沙等馅料,有些没有。也是广东及港澳地区常见的贺年食品,有“煎堆辘辘,金银满屋”之意。

   7、年糕

  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吃年糕。年糕有黄、白两色,象征金银,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 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所以前人有诗称年糕: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 银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另有老北京传统老字号以“年糕钱”为名。

  春节的餐桌上有哪些美食2

   1、东北过年吃:粘豆包

  东北民俗中有“腊七腊八,冻掉下巴”的谚语,所以要吃粘豆包粘住下巴。粘豆包是东北人过冬的美食,现在在许多农家饭庄里依然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主食小吃。

   2、北京人过年吃:春饼

  北京人春节吃春饼,并讲究炒菜,它要韭黄、粉丝、菠菜切丝炒一下,拌和在一起,称为和 菜,卷春饼吃。另外还有春饼夹酱肘丝、鸡丝、肚丝等熟肉的吃法,而且讲究包起来从头吃到 尾,叫“有头有尾”。

   3、蒙古人过年吃:烤全羊

  蒙古族人春节第一餐是全家人围坐在蒙古包内的火炉旁,向长辈献辞岁酒后饱餐烤羊腿和煮水饺。

   4、安徽人过年吃:萝卜

  安徽一些地方春节第一餐时每人要咬一口生萝卜,名为“咬春”,可“除菌防病,新年吉 祥”。

   5、湖北人过年吃:鸡汤

  湖北过年要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寓意“新年抓财”,“有希望的后生”要吃鸡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飞,当家人则吃鸡头,有“出人头地”之意。

   6、江苏人过年吃:青菜、黄豆芽、芹菜

  苏州一带,春节的餐桌上必有青菜(安乐菜)、黄豆芽(如意菜)、芹菜(勤勤恳恳)。

   7、福建闽南人过年吃:面条

  福建闽南人,春节第一餐吃面条,寓意“年年长久”。漳州一带春节第一餐吃香肠、松花蛋和生姜,寓意“日子越过越红火”。

春节吃的食物有哪些春节吃的食物有哪些寓意

转眼间又到了春节,春节的时候家长会准备很多好吃的,自己出去串门的时候也会准备很多好吃的,春节有些什么是必吃的食物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酥糖

流行地域:全国范围。

酥糖是一种传统的春节应时糕点,呈长条和麻将形,块型整齐,用蜡纸包好,酥糖霄中均匀分布着麦芽糖骨子,吃时酥糖入口即化,香甜腻口,还记得那种满口留香的感觉。

豆儿酱

流行地域:北京。

老北京人家里还要打“豆儿酱”———种由肉皮、豆腐干、黄豆、青豆、水芥做成的凉菜,此外还有“芥末墩儿”,也是一种凉菜,用来佐酒和开胃。

糖瓜

流行地域:北方地区。

北京有句民谣———“糖瓜祭灶”,首先进入节日的食品便是“祭灶”用的糖瓜、关东糖等。糖瓜外形圆圆胖胖,由麦芽糖制成,甜中略有些酸味儿,是很好的零食,可惜现在已不多见了。

手工饺子

流行地域:北方地区。

一提到过年,大家印象都应该是“吃饺子”,可见饺子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种非常传统的美食。春节是中国最大的节日,所谓无饺不成年,过年的饺子可是规矩多多。每到年三十上午,家家户户砰砰咚咚地便开始剁馅,有时候还会在一锅饺子内挑几个“幸运饺”包上硬币或者花生,吃到的人寓意着一年都会有好运,那种美滋滋的感觉还真是让人怀念啊。

金币巧克力

流行地域:全国范围。

很多糖果品牌都会在过年时将巧克力包装成金币的样子,人们喜欢购买这样的巧克力放在客厅招呼来串门的客人,小时候总被那“金灿灿”的样子吸引,现如今我们只是拿来逗小孩子一笑罢了。

糖莲子

流行地域:两广地区。

广东人过年爱吃糖莲子,白白的莲子外裹上一层糖霜,莲子的内芯有点苦,但裹上糖后,甜甜的,既好吃又不会上火。

腊味

流行地域:南方地区。

过去腊味在秋冬季节特别受欢迎,它的独特风味是经历了长年累月的改良创新而形成的。色泽鲜明,口味鲜甜,香味独特,食在口中感觉脆嫩,美味可口。

红瓜子

流行地域:全国范围。

以前的人平日嗑瓜子叫做穷磕,而年三十晚上嗑瓜子叫做磕穷,是摆脱贫穷的意思,所以就传下来年三十要嗑瓜子的习俗。红瓜子曾经是过年时必不可少的小零嘴,一家人聚在一起聊天喝茶再磕一把红瓜子,年味儿十足!可现在红瓜子在众多坚果的冲击下,地位已远不如过去了。

酥炸开口笑

流行地域:老北京。

色泽金黄,口感酥脆,油润绵甜的小食品。将和好的面团摘成小剂子,喷上适量的水,然后沾上白芝麻仁炸至其浮上油面时,表面裂开口就出锅了,仿佛吃一个开口笑在新的一年就能笑口常开。

粘豆包

流行地域:北方地区。

粘豆包”也叫“年豆包”,顾名思义,就是过年时包的年饽饽。粘豆包大都是黄米面做成,馅是豇豆、红小豆或绿豆的。黄米面是由糜子磨成,糜子品种也不一样,有黑糜子、红糜子,他们的粘度色泽大不相同,最好的造型是底宽上窄,光滑圆润,小巧玲珑。要整整齐齐摆在盖帘上,口感香甜软糯。

炸蛋散

流行地域:广东地区。

炸蛋散也是过年不可缺少的香酥小吃,主要原料就是鸡蛋和面粉,炸蛋散有甜口和咸口两种,刚出锅时那种香香脆脆的口感非常好吃。

猫耳朵

流行地域:全国大部分地区。

顾名思义就是长着像小猫耳朵一样的油炸小零食,裹着白糖,有的软乎儿,有的焦脆。毕竟那时生活水平不高,很多人小时候也只有过年才吃得到。

汤圆

流行地域:南方地区。

汤圆,因它“飘”在碗里,像是一轮明月挂在天边,象征团圆吉利之意,主要是南方人爱吃的春节食品。在糯米粉中包以豆沙、果仁或肉馅等。旧时在江浙地区还流行在汤圆中包一个小钱,谁吃到,谁就有“好运道”。不少地区都流行吃汤圆,但以宁波汤圆和成都汤圆最为有名。

芝麻酥、花生酥

流行地域:全国大部分地区。

制作方法和打炒米相类似,以芝麻和花生仁为原料,将川糖煎成糊状再与炒熟的芝麻和花生仁搅拌,倒入锡盒内铺平压实,用刀切成小方块。芝麻酥和花生酥也是过年不可缺乏的食物。

油果

流行地域:南方地区。

制作油果要先将糯米碾成粉,将糖煮成糖液与糯米粉搓均匀,搓越久越松软。搓成粉团后再捏成一个个状似乒乓球大小的粉团,表面粘上白芝麻再放进油锅中烧炸,将粉团炸成深红色即可起锅。过年时将油果蒸软作为下酒料,这是在小时候新年期间每餐不可缺少的食肴。

手打年糕

流行地域:北方地区。

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是过年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有南北风味之别,北方年糕的口味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可干脆沾糖吃。而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和汤煮诸法,味道甜咸皆有。

荸荠

流行地域:北方地区。

过年吃荸荠,新年亲人需“必齐”。在北京,除夕买了“荸荠”表示年货已备齐。除夕的黄昏时分,能够听到乒乒乓乓在案板上剁饺子馅的声音从各家传出来。就在这时候,胡同里会传来一声声“卖荸荠喽!卖荸荠喽”的叫喊。人们买完荸荠彼此笑笑,点头称喏,算是提前拜了年。

橘子

流行地域:全国大部分地区。

逢年拜节,柑橘一定是桌上贡拜品,就连送礼也要拿数粒柑橘,讨个好意头。由于中国人对数目字敏感,一般都会以8粒、9粒或双数凑成。新春佳节互赠橘子的风俗,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紧密相连的。在潮州,人们把柑橘叫大桔,它的谐音又是“大吉”,因而,到亲戚家贺年都要带柑橘,主人就拿自家的大桔和贺客带来的互换,以便互尽好意,各得吉祥。新春时节,民间用橘子相互馈赠以求吉利,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大吉大利,小小的橘子也就成了人们的护身符。

甘蔗

流行地域:北方地区。

过年正好是吃甘蔗的时节,而且寓意节节高。象征着人们希望能够一年甜到头,对来年的美好期盼。

春节是我国一年一度必过的传统节日,那春节的美食都有哪些呢?

春节是我国一年一度必过的节日,春节对我们来说不仅仅只是一个传统节日,更多的是归属感,春节到来的时候,漂泊在外、四处奔波的人们都会回到家乡,团聚新春,一起吃吃团年饭,唠唠嗑。

美食篇:

说到年味美食,当然少不了我们四川。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川妹子,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四川的过年必吃美食吧!

一、烟熏腊肉,腊香肠

凉晒的腊肉、香肠

在四川,人们为了庆祝新年的到来,早在腊月刚刚开始就会准备贺年的美食,而在腊月最早迎来的食物就是——过年猪。从古至今,都有杀年猪的传统,一户人家在杀过年猪的时候会请来周围的邻居帮忙,在当天就会用刚刚处理出来的新鲜猪肉做满满的一大桌席,被叫做“泡汤”。一头大肥猪被巧手的四川人切开,按照不同部分的肉质不同制作成香肠、腊肉。而香肠和腊肉的制作工艺也是可以使猪肉方便储存的。 

切片腊肉

人们会把这些切好的猪肉用绳串起来,挂在厨房里的房梁上吊在灶的上方。柴火灶在做饭炒菜的时候,火舌会从灶底升起。挂在灶上方的年猪肉被这么从灶里伸出来的火舌舐着,同时又被柴火烧出的烟熏制,慢慢地,一块白花花的猪肉在这种烟火气中被熏制成金,肉香四溢。偶然间,年猪肉上的肥油因为高温而滴落,触碰到那张扬的火舌时,发出滋滋的声响,那醉人的熏肉香气不禁让人垂涎。腊肉制作成型后就已经非常的诱人了。在加工炒制的过程中,放点蒜苗或者折耳根,苕粉可以说是人间绝品了。

切片腊肠

腊肠的制作方法其实也和腊肉相差不多的,首先要调制好灌肠里面的肥瘦比例和口味,然后灌在肠衣里面,挂在柴火灶上面熏制。

制作好的腊肉可以储存一年以上的时间,而且越是熏得久的腊肉香肠就越香!

二、赖汤圆

赖汤圆

过年一家人团圆,那么象征团圆的汤圆总不能少。在成都有一种很著名的小食叫做“赖汤圆”,这种汤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百年前。赖汤圆和一般汤圆不一样,吃起来不粘牙,也不粘筷子,软糯的口感却不腻口,十分爽滑。

赖汤圆之所以不粘牙,是因为它与其它汤圆的制作方法不一样,这种赖汤圆是用汤圆粉做的。通常汤圆都是用糯米粉制作的,因为糯米的特性,吃起来会有一点粘口。而汤圆粉却是用糯米粉和大米粉按照一定的比例勾兑好,再搓成面团制作成汤圆。加入了大米粉,减轻了糯米粉粘稠的口感,所以用汤圆粉制作的汤圆既能像普通汤圆那样软糯,又不像普通汤圆那样粘牙、腻口,吃的时候还有一种爽滑感。

醪糟赖汤圆

且在煮制汤圆的过程中,会加上我们的醪糟,醪糟是用糯米泡好后铺上纱布上锅蒸,再加酒曲发酵而成,这也是过年必不可少的,加上醪糟煮制的汤圆,口感极佳,因为是来自大米和糯米的甜糖分,所以甜度适宜,加上一点红枣枸杞,也是很适合养生吃的!

三、九大碗

九大碗

四川的“九大碗”是很闻名的。不管是吃坝坝席,还是搬家或者白喜事,甚至是过节过年,都会有“九大碗”的出现。现在很多饭店也会有九大碗在卖。它的特色注重的是蒸菜,原意是以蒸菜的九大菜而得名。分别为:软炸蒸肉、清蒸排骨、粉蒸牛肉、蒸甲鱼、蒸浑鸡、蒸浑鸭、蒸肘子、夹沙肉、咸烧白。

九大碗

但是在四川部分地方的九大碗也是有一定差异的,他们会把其中一些菜换为酥肉、扣,还有包圆(就是肉酱和面粉调制蒸制而成的)。可别小瞧了这些蒸制食品,其实口味是相当丰富的,我们四川人吃的食物都是色香味俱全的。如果来过四川一定要来试一试“九大碗”。

四、口水鸡

口水鸡

一直都有这样一句话:“无鸡不成宴”,在过年的饭桌上鸡是必需品。鸡肉大家都喜欢吃,而且做法也是多种多样,可以炒着吃,炖着吃,蒸着吃。四川人喜欢把鸡做口水鸡,口水鸡带有鲜明的四川特色,口水鸡是四川达州的一道传统名菜,佐料非常的丰富,鸡肉滑嫩Q弹,没有一个人吃了不叫好的,是年夜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口水鸡之所以叫口水鸡是因为有很多花椒,吃了会麻到嘴巴瘫痪不由自主流口水。

口水鸡

其实口水鸡也算是一道荤凉菜,虽然是凉菜,但是它的做工是非常将就的,在煮制鸡肉的时候,用汤用火和用的鸡肉都是非常讲究的,我们用的鸡肉一般都会选择鸡腿肉,因为相比较鸡的其他部位的肉来说,腿部的肉是弹性比较好的,而其他部位的肉则会要柴一些,要想口水鸡口感Q弹,那是必须要用到鸡腿肉的。在煮制的过程中要注意好时间和火候,这样子才会煮制出最适宜的鸡肉口感。煮好以后捞出来过完凉水,加上丰富的佐料,一道诱人的“口水鸡”就诞生了。

五、东坡肉

东坡肉

东坡肉其实也就是红烧肉。在年夜饭的时候有这道菜是因为红烧肉红皮赤壮,寓意着你每天都红红火火,是一个很好的意头菜来的。东坡肉如其名,就是由四川眉山的东坡居士“苏轼”研制出来的,一般选用半肥半瘦的猪肉,多用精品五花肉切成约二寸许的方正形猪肉做食材。东坡肉做出来以后薄皮嫩肉,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口。

东坡肘子

其实不只是五花制作出来的东坡肉,还有我们的东坡肘子,做法与东坡肉相差不多,软糯咸香,都是我们在过年的时候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味佳肴。

六、红烧鱼

红烧鱼

红烧鱼的鱼的寓意同“余”即剩余,多出来的,祝福年年有余,余之财富。付出的是辛劳,得到的就是财富,余留下来的是健康。红烧鱼烧制一定要炸制过,而且配料一定要丰富,具有浓厚的川味特点。

七、粉蒸肉

粉蒸肉

粉蒸肉糯而清香,酥而爽口,有肥有瘦,红白相间,嫩而不糜,米粉油润,五香味浓郁。而且用料不限,牛肉羊肉鱼肉猪肉都能蒸,红苕南瓜土豆都能打底。

我们四川的过年菜中也还有很多寓意吉祥的内容,比如热菜中的“发财海皇羹”寓意发财;传统锅料的“毛血旺”寓意一年更比一年好;“香菇菜心”寓意亲情浓郁;“香考桂鱼”寓意年年有余;“酒酿汤圆”则寓意团团圆圆。

过年,最重要的当然是一家子齐齐整整,所以菜式都是全鸭(樟茶鸭)、全鱼(香烤桂鱼)、全蹄膀的,体现“全”的概念;含猪耳、牛尾的菜(汤)则代表“有头有尾”。

四川的菜肴是相当丰富的,在过年的时候吃的菜肴其实远远不只是这些,每家每户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去制作一桌年夜饭,上面这些菜肴则是比较经典的年菜。不过不管吃的是什么,最重要的还是一家人能够团聚坐在一起好好吃一顿热乎乎的年夜饭!

习俗篇:

大家都知道北方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南方的小年是腊月二十四,而在四川,其实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就已经开始过年了。而且四川过年的习俗很多,年味很浓。

一、祭灶

祭灶

在腊月二十三,则是“祭灶”的日子,“祭灶”也就是送灶王爷。灶王爷一年到头为大家服务辛苦了,这一天他要离开各家各户,回天庭“述职”。所以在这一天,吃过晚饭后,四川人会把灶头打扫干净,点上香烛,摆上果酒之类的祭品,然后在锅中放一盏清油灯,好为灶王爷上天照路。同时还要燃放鞭炮,为灶王爷践行。不过现在日子过得好了,很多家庭都是烧气的,这样子的习俗就很少见了。

二、打扬尘

打扬尘

在腊月二十四,则是“打扬尘”的日子,也就是四川人民一年一度的大扫除。“打扬尘”一般是全家老小一起出动,因为马上要辞旧迎新,所以除了扫地抹灰以外,还要举着扫帚,将天花板上、屋檐下每一个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屋前屋后的水沟也要在这一天清淘干净。

打扫

整个屋子都会被打扫得非常干净,因为在四川如果腊月没有讲卫生打扫好,正月是不可以随便扫的,据说是会把好运气给扫走,不过我个人觉得,这样子的习俗是很好的,能发动全家打扫卫生,营造一个感觉整洁的过年环境。

三、团年

团聚

大年三十一家人聚在一起,在我们四川是被叫做团年的,因为四川人对过年家人团聚是非常注重的,所以才会叫做团年,在大年最后一天的团年的时候,一家人不论分散到天涯海角,都会尽力的团聚起来,一家人坐在一起聊聊天,吃团圆饭的。

四、初一的规矩与“走人户”

大年初一,是新年第一天。在四川过初一,有很多规矩要遵守,我印象中有这些规矩:

初一不能扫地,不用刀、针,不倒垃圾、不往外泼水。

初一早上要吃一碗汤圆,寓意团团圆圆。

初一起床后第一句话必须说吉利话。

初一当天忌说死、病、穷、不够、没有、少了等不吉利的话。

初一当天忌哭闹、吵架、打烂东西(如果不小心打烂东西必须马上说“碎碎平安”)。

初一这天的活动,各家不一,有的去进庙上香,有的去扫墓祭祖,有的去赶集玩耍——这一天有些大的集市、会馆会举办耍龙灯、舞狮等活动,或者请戏班子来唱戏。

拜年

一般从初二起,四川人就开始“走人户”了,“走人户”是贯穿初二到十五的活动,四川人所说的“走人户”就是走亲戚、串门。大家都会穿戴一新,然后依次到亲戚家里拜年,并带上糕点、水果作为礼物。

走人户

“走人户”时小孩子是最开心的,每到一处,除了能吃上好吃的,还能收到“新年钱”,因为拜年时的规矩是必须给小孩子发压岁钱。小时候只要跟着大人去走亲戚,都是可以收到红包的,不过呢,你收到的红包大人最后是会还礼的啦~

五、看川剧、逛灯会

自贡灯会、川剧

媳妇、姑爷回娘家,在农村比较远的还要住几天。晚上(城市中)逛灯会。白天场(庙会)茶馆非常热闹,有许多川剧、评书等表演。我们四川自贡的灯会一直都是榜上有名的,自贡还有专门的灯会节,去身临其境的感受就真的明白什么叫做灯光的艺术。在娱乐方式多元化的今天,虽然古老的戏剧形式早已呈现出式微的态势,但川剧仍拥有不断创新的文化土壤,拥有作为一种小众艺术所独具的风格魅力。

所以一般注重传统文化的四川人聚在一起都会选择去看看川剧的,这不仅仅是对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家乡文化热爱的一种体现。

六、洗脚

洗脚

洗脚洗得高来年运气好。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洗脚的场面都十分热闹,大人会一边讲这个习俗,一边亲自示范,小孩们半信半疑,嬉笑着挽裤腿,照着大人的方式洗一遍脚。

七、捡柴

捡柴

大年初一去“捡柴”,我相信生长在四川的伙伴们应该都不陌生。大年初一“捡柴”的习俗就是每逢大年初一大人就会带上孩子一起到公园或者是有树木枝的地方捡一个柴棍带回家,捡柴谐音“捡财”,寓意来年财源滚滚。

八、偷青

采青

所谓偷青也就是采青,就是在正月十五晚上,趁着月色,去别人的地里偷点绿色蔬菜,比如蒜苗、芹菜、白菜、青菜、葱、豌豆尖什么的,但也就是意思一下,偷点别人的运气,去掉自己的诲气就行,没人会真偷。习俗很重要,但是我们也要适度,千万不要趁着习俗去大偷特偷哦~

四川是一个美食、习俗非常多的地方,而且也是独具特色的,作为一个从小在四川长大的川妹子,我表示我们四川的年味其实很浓的,不过应该都是小时候的年味更重一点,在我很小的时候,每一年都在期待着过年,因为过年在外边工作的爸爸妈妈都会回家,他们会给我们买很多好吃的,而且我们有压岁钱收,可以放火炮,可以穿上一身新的衣服去找小朋友玩耍,小时候多么的单纯可爱,没有烦恼。

各位在外漂泊奋斗的朋友们,不管你离家乡多么的远,在可以的情况下,多回回家,陪陪老人,过一个好年,落叶归根,乡愁是我们每个人都逃不掉的。如果真的没有回家,没有关系的,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只要我们还在祖国,那么哪里都可以是家!快过年了,自己动手做做家乡特有的美食吧!新年快乐!

春节传统食品有哪些

春节传统食品有哪些

  春节传统食品有哪些?春节是一个喜庆的节日,在春节到来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吃一些美食,因为这样才有过年过节的气氛,那么春节传统食品有哪些呢?下面就跟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春节传统食品有哪些1

   1、饺子

  饺子是北方年夜饭餐桌必不可少的食物,饺与交谐音,取“更岁交子”之意。另外就是饺子外形如元宝,春节吃饺子意为“招财进宝”,人们还会将硬币包在饺子里,吃到该饺子的人在新的一年里会有好的财运。

   2、年糕

  早期苏州百姓为纪念伍子胥,过年的时候都要做年糕,后来逐渐在全国各地盛行,比如山东的红枣年糕、北京的百果年糕、福建芋艿年糕及红、白糖年糕、宁波的水磨年糕、苏州的桂花糖年糕等。年糕谐音“年高”,是春节必备的应景食品,寄托了人们“年年高”的期望。

   3、鱼

  春节饮食讲究好寓意,当然少不了鱼,一般为餐桌上最后一道菜,有些地方这道菜基本留下来不吃的,意为“年年有余”。并且有些地方对挑选年夜饭里的鱼也是有讲究的,鲢鱼为连年有余,鲫鱼和鲤鱼为大吉大利,鲑鱼则为富贵有余。

   4、馄饨

  在江苏靖江,不管是招待客人还是逢年过节或者办喜事,都一定要吃馄饨。除夕早上,家家户户就开始剁菜馅包馄饨,从年三十一直要吃到正月十五,“馄饨就酒,越吃越有”,寄托了靖江人对新一年的美好愿望。

   5、汤圆

  四川地区大年初一的早餐要吃汤圆,这天的汤圆叫“元宝”,吃汤圆叫“得元宝”,取其团圆、、甜美之意。扬州人新年第一天要吃四喜汤圆,寓意事事如意、合家团圆;上海人年初一早饭也是吃汤圆,寓意圆满、有财有势。

  春节传统食品有哪些2

   春节传统美食盘点

   1、饺子

  过年北方民间少不了吃饺子,把肉、鸡蛋、香菇、白菜等混合做成馅,也可用糖、花生、枣、栗子等做成甜馅包成饺子。因为饺子的形状与元宝相似,过年时吃饺子有“财运亨通”的美好寓意。饺子最早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三国,并且从唐代开始成形为与现在近似。现在过年与家人一边包饺子、一边看春晚已经成为了不少家庭的必备节目。

   2、 年糕

  南北方都有吃年糕的习惯,用糯米粉与粘米粉混合做成,或者将米磨粉制糕。根据饮食喜好可以做出不同的菜式,蒸、炒、汤煮、油炸都适宜。过年吃年糕寓意“年年高”,祝愿今年胜旧年。年糕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江浙水磨年糕、塞北黄米糕等。

   3、 糍粑

  糍粑在南方很多地区流行,特别是福建武夷山一带,家家户户都在过年前一起打糍粑。用糯米作为主料,浸泡后蒸熟,放到特定的石舀里,用木棍反复捶打使其绵软。做好以后的糍粑可以放在芝麻粉或者是糖上滚一圈,香甜可口,是小孩和喜甜人士的最好零食之一。

   4、 元宵

  元宵,在南方也叫汤圆,用馅做法丰富,用糯米团根据口味喜好包裹豆沙、芝麻、栗子、枣泥甚至是肉馅等等,放到热锅里开水煮熟即可。因为元宵呈现圆形形状,春节吃元宵包含着人们“团团圆圆”的美好愿望。

   5、 煎堆

  煎堆,也叫麻团、麻圆。广东过年有吃煎堆的传统食俗,俗话为“煎堆辘辘,金银满屋”。用糯米粉团包上豆沙馅,外面粘上白芝麻,放油锅油炸臌胀,有些地方更有越膨胀越“发”的说法,寓意为“发财”。煎堆是广东地区家家户户春节必不可少的贺年油炸食品。

   6、 春饼

  春饼用面粉烙制成薄饼,包上一些蔬菜一起进食,有喜迎春季、祝愿丰收的寓意。北京人习惯在每年的立春吃春饼,称为“咬春”。现在春饼的做法已经越来越多样化和丰富,除了蔬菜以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加入肉丝、酱料制作成丰富的卷饼。

   7、 灶糖

  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河南等北方地区流行吃灶糖。灶糖用麦芽糖和芝麻做成,在祭灶王的时候用以供奉,意为用糖粘着灶王爷的嘴,让其在玉皇大帝跟前不多说自家坏话,而是多说好话,祝愿新的一年年家里一切顺利。

西昌贺年食品有什么

大兴蒜苔、西昌洋葱、琅环小香葱、樟木樱桃、民胜核桃、兴胜草莓、凤凰葡萄、黄联关大德石榴。 西昌食品企业生产的特色食品:苦荞茶、手撕牦牛肉、各类山珍(袋装干货)、板鸭。

春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春节吃什么传统食物1

   北方人春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我国北方人春节第一餐吃饺子,饺子颇似元宝,寓有进宝之意。饺子中有的馅里放糖,用意是吃了新年日子甜美;有的馅里放花生(称长生果),用意是吃了人可长寿;有一个饺子馅中放一枚制钱,用意是谁吃到了就“财运亨通”。新年里面条和饺子同煮,叫做“金丝穿元宝”。新年饮食都要取吉利的用语。各地饺子的做法和食法不同,北京的清水煮饺,东北的老边饺子,江南的水煎饺,玉润玲珑,馅鲜味美。

  四川、重庆地区的人春节第一餐吃汤圆。用自制的汤圆粉或市场上出售的干汤圆粉制成各种馅心的汤圆,润甜可口。

   重庆人春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重庆人过年“扣肉”“灌海椒”不可少为了准备好这顿年夜饭,一些必不可少的传统主菜不提前十天半月准备是不行的。其中最主要的当数“扣肉”和“灌海椒”。“扣肉”看似简单,但要做到真正肥而不腻、嫩滑爽口,是要下一番工夫的;“灌海椒”则是把糯米面拌上佐料后填入一个个掏空的海椒中,然后放入咸菜罐子里封存半个月。到了除夕,拿出来用油一炸就可以上桌了。

  湖南人春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湖南大部分地方,春节第一餐要吃“年糕”,意为“一年更比一年好”,而居住在湖南的苗族人民,春节第一餐吃的是甜酒和粽子,寓意“生活甜蜜,五谷丰登”。

  湖北人春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湖北一些地方,过年要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寓意“新年抓财”,“有希望的后生”要吃鸡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飞,当家人则吃鸡头,有“出人头地”之意。秭归人春节第一餐吃油炸的白蒿,取其谐音“百好”以图吉利。沙市一带,春节第一餐要吃鸡蛋,意谓“实实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二个煮得很嫩,可透过蛋白见蛋黄的“荷包蛋”,意即“银包金,金缠银,得金得银”。

   上海人春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上海人年夜饭不喝汤,一般人家年夜饭席上,发芽豆和黄豆芽总是有的,因为这象征着升和发,十分吉祥如意。至于上海旧俗说是除夕吃饭时不宜淘汤,传为淘了汤吃饭的话,第二年外出办事或旅行,会要遭到雨淋的。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了。

   广东人春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广东部分地区春节第一餐要吃“万年粮”,即掏出或蒸出足够春节三天家人吃的饭菜,寓意“不愁吃喝”之意。潮州一带,春节第一餐常吃用米粉和萝卜干油炸而成的“腐圆”,喝茨实、莲子等熬成的“五果汤”,寓意“生活甜美,源远流长”之意。

   安徽人春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合肥的饭桌上有一碗“鸡抓豆”,意思是“抓钱发财”。管家人要吃一只鸡腿,名为“抓钱爪”,意味着明年招财财进宝。安庆的当家人要在饭前先吃一碗面条,叫“钱串子”。安徽一些地方春节第一餐时每人要咬一口生萝卜,名为“咬春”,可“除菌防病,新年吉祥”。安徽南部仅肉类菜肴就有红烧肉、虎皮肉、肉圆子、木须肉、粉蒸肉、炖肉及猪肝、猪心、猪肚制品,另外还有各种炒肉片、炒肉丝等。皖中、皖南餐桌上有两条鱼,一条完整的鲤鱼,只能看却不许吃,既敬祖又表示年年有余,另一条是鲢鱼,可以吃,象征连子连孙,人丁兴旺。祁门家宴的第一碗莱是“中和”,用豆腐、香菇、冬笋、虾米、鲜肉等制成,含义为“和气生财”。

   江西人春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赣南的年夜饭一般为12道菜。江西南昌地区一般十多道菜,讲究四冷、四热、八大菜、两个汤。南昌地区必食年糕、红烧鱼、炒米粉、八宝饭、煮糊羹,其含义依次是年年高升、年年有鱼、粮食丰收、稻米成串、八宝进财、年年富裕。

   台湾人春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在台湾,除夕之夜,外出的亲人除非特殊情况,都得回家“围炉”。岛内全家人都要欢聚在一起“围炉”,即一家男女老少团团围坐在火炉或火锅旁吃年夜饭(或叫“团圆饭”)。这一餐当然要格外丰盛。吃年夜饭“围炉”时,八仙桌下安放新炭炉和一把新葵扇,扇上和炉上贴有红纸书写的“春”和“福”字。台湾有句俗语说:“年夜没返没某(妻),清明没返没祖”,说的便是年夜合家团聚的意义。如果在外亲人无法赶回,就要空出一个位子放那人的衣物,表示团聚。围炉时要说吉利话,如“吃红枣,年年好!”、“吃年饭,年年赚!”等。

   江西人春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江西鄱阳地区,春节第一餐要吃饺子和鱼,意为“交子”和“年年有余”,有的在饺子中放糖块、花生和银币,意味着“生活甜蜜”、“长生不老”、“新年发财”。

   广西人春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广西部分地方春节第一餐吃甜食,表示新的一年生活美好,甜蜜如意。壮族人春节第一餐要吃白斩鸡、酿豆腐、油堆等。

   云南人春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云南的白族人,春节第一餐要喝泡米花糖水,祝愿新的一年里日子像糖一样甜。苗族人家家户户喜欢吃奶饼、手抓肉、油饼等。

   福建人春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福建闽南人,春节第一餐吃面条,寓意“年年长久”。漳州一带春节第一餐吃香肠、松花蛋和生姜,寓意“日子越过越红火”。

  江浙一带部分地方,春节第一餐吃由芹菜、韭菜、竹笋等组成的“春盘”,寓意“勤劳长久”。

   新疆人春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新疆维吾尔族人春节第一餐吃以大米、羊肉、葡萄干做成香喷喷的普罗,还吃用面粉、羊肉等做成的包子和用带骨羊肉做成的手抓羊肉。

   蒙古人春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蒙古族人春节第一餐是全家人围坐在包内火炉旁,向长辈献辞岁酒后,饱餐烤羊腿和煮水饺。

   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春节对联大全

  1、黄山松鼠跳;绿野早春归

  2、子时春意闹;鼠岁笑声甜

  3、黄莺鸣翠柳;金鼠恋苍松

  4、鼠颖题春贴;鹊舌报福音

  7、百年推甲子;福地在春申

  8、碧野青蛙叫;黄山松鼠鸣

  9、丙辉觇瑞应;子庶登

  10、丙辉腾瑞气;子庶乐丰年

  11、苍松随岁古;子鼠与年新

  12、春潮传喜讯;鼠岁报佳音

  13、春风拂绿柳灵鼠跳松青

  14、春燕鸣暖树金鼠跳青松

  15、鹊语红梅放鼠年喜气浓

  16、人欢为体健;鼠硕因年丰

  17、豕去呈丰稔;鼠来报吉祥

  18、豕去春无限;鼠来岁有余

  19、鼠来豕去远;春到景更新

  20、鼠为生肖首;春乃岁时先

  21、鼠至调新律;鸡鸣早报春

  22、欣有鼠须笔;喜题燕尾书

  23、新妆鼠嫁女;美景艳迎春

  24、子年春到户;鼠岁喜临门

  25、子时春意闹;鼠岁笑声甜

  26、子时岁交替;鼠节春更新

  27、子为地支首;鼠乃生肖先

  28、子夜松涛劲;鼠年鹊语香

  29、子夜岁交替;鼠年春更新

  30、子夜钟声响;鼠年爆竹喧

春节吃什么传统食物2

   春节传统食物

  一、饺子

  饺子是春节时期的传统食物,对于北方人来说,春节食物怎能少了饺子呢,饺子不仅吃起来美味,寓意也很深刻,它有着“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所以在过年时吃饺子就寓意着新的一年能走财运。而且饺子馅料的选择和寓意有着直接的联系,比如说韭菜馅的饺子有着久财的意思,白菜馅饺子有着百财的意思,香菇馅的饺子有着鼓财的意思,酸菜馅的饺子有着算财的意思等等,所以说水饺是春节期间少不了的美食。

  二、鸡

  春节期间鸡肉是不能少的一道美食,鸡和吉同音,吃鸡肉寓意着百事大吉,而且吃鸡肉也很讲究,鸡翅给年轻的人吃,有着大展宏图的意思,鸡腿给长辈吃,有一家的顶梁柱意思。在过年期间我们吃的食物热量比较高,所以很多地区的人都会在烹饪后将鸡肉去皮,来减少脂肪的摄入,也能保证鸡肉的鲜美。

  三、鱼

  年年有余(鱼)是中国比较传统的说法,所以在春节这个吉祥的日子里,鱼肉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不少家庭为了吃出连年有余的好兆头,会在除夕夜吃一条,大年初一吃一条,这样就是连年有余了。不过呢,我们还有另一种说法,就是在除夕夜吃鱼尾,大年初一吃鱼头,这样也是连年有余,有头有尾。

  四、年糕

  春节吃什么传统食品,其实最主要的还是一些寓意吉祥的,比如年糕。全国各地几乎都用江米面和黍子黏面做成黏糕(也叫年糕),寓意“年年高”。春节吃的食物大部分是节前准备好的,北方多吃馒头。南方是头几天淘米,名叫万年粮米,意思是年年有余粮。年糕也是汉族过新年的必备食物。做年糕的谷物有多种,各地作法不尽相同。其中以江南的水磨黏糕最为着名。北方则吃白糕或黄米黏糕,西南少数民族习惯吃糯米粑粑。

  五、元宵

  正月十五北方吃元宵,南方吃汤圆。元宵在宋代时就很流行,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通常是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原料为馅,用糯米粉包裹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团圆圆、生活美满之意。

  六、年夜饭

  年夜饭要吃得愈慢愈好,每样菜都要吃一口。有几道菜肴,因含有吉祥意味,在年夜饭中是不可少的,如:[长年菜](芥菜)要一根一根从头吃到尾,年首才能长长久久;[菜头]表示好彩头;[全鸡]象征全家福([鸡]与[家]谐音);吃[蚶]与[胖]谐音,取其发福之意;吃鱼丸、虾丸、肉丸,乃指[三元及第]之意(即状元、会元、解元)。餐桌上唯有鱼不能吃,表示[年年有余]之意。

   春节的传说

  有一年,世上大乱。玉帝得知后,降下御旨:要派一位大神去管理人间的衣食住行。可是,没有神仙肯接旨。

  这时候,南天门外传来一声吆喝:“这差事我干啦!”抬头看时,是光头顶、胖乎乎、笑哈哈的弥勒佛。却说这弥勒佛来到人间,第一件事就是让人们过一个痛快年,吃好的,穿好的,不干活。他还要大家把各路神仙都请到,香箔纸锞,准备齐全。到了初一,家家都要起五更,放鞭炮。

  这样又过了几天,到了初五,天刚蒙蒙亮,忽然传来一阵吵闹声。吵闹者是姜太公的老婆(专管茅房、粪土的脏神),正在跟弥勒佛吵架呢。原来,人们请神仙时把她给忘了。弥勒佛只好说:“这样吧!今儿是初五,让人们再为你放几个炮,包一次饺子,破费一次吧!”——这就是“破五”的来历。

  不想这几声炮响传到天宫,玉帝以为人间又出了什么事,便派财神去察看。财神来到人间一看,到处都是香箔纸锞,高兴得就忘了回去。

  玉帝等啊等,财神还是没有回来,便亲自到人间察看。他一看,人们啥活都不干,非常生气,召来弥勒佛喝道:“你怎么尽让人们吃好的,穿好的,不干活?”

  弥勒佛笑嘻嘻地说:“你要我管人们的衣食住行,可并没有叫我让人们干活呀!”玉帝一想,也对,既然已经这么办了,那一年只能有此一次,开春以后就要下地干活。

  从那以后便留下了旧例,一年有一次春节。

春节吃什么

春节期间比较适合吃海带萝卜汤。

1、把萝卜削皮切成小块,用1500毫升水,以大火煮沸后放萝卜、海带、姜片。

2、待水再度滚时转成小火,直到萝卜、海带煮熟烂,最后加入用纱布包着的其他药材,再煮15分钟即可。

点评:海带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和食物纤维,与利水的萝卜同煮,特别适合多吃大餐油腻食物的春节食用。

有哪些地方的春节美食?

大家好哇,我的家乡在美丽的潮汕地区,这里靠近海边,有着丰富的美食,小吃尤多,富有地方风味和美食特色,以及有着有趣的过年特色风俗,下面我给你们分享一下我的家乡的年味美食以及特色风俗吧。


 年味美食

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民俗特色小吃,丰富多样,也代表了当地的习俗。而潮汕地方更是有很多精致、有特色、美味的小吃。除夕前几天,潮汕地区家家户户开始准备制作各式粿品,以备过年之用。

下面我来介绍我家乡过年常做的几种美食小吃。

红桃粿

在潮汕地区,过年过节常要做粿来祭祀,而光是粿就有好几种,有甜粿、米粿、萝卜粿、鼠壳粿、糯米粿和红桃粿等等,其中我们家最常做的粿就是红桃粿啦。

 红桃粿的外皮为低筋面粉,酵母粉,糯米粉和面做成,馅料为糯米,花生,香菇,或白萝卜芹菜等配料制成。

其外表形状像一个桃子,颜色也是粉红色的,所以取名为红桃粿。潮汕人认为红色是吉祥如意、好意头的象征,而粿在制作过程需要发酵,故取其“发”的好意义。桃果象征长寿,所以制作桃粿也反映了祈福祈寿的愿望。

这种桃粿是过年过节祭祖家家户户都会做的一种食品,是潮汕人的一种习俗。它的味道也非常香,软软糯糯的,很有弹性,馅料丰富,而且不易腻,可炸可蒸可煮,形式多样,非常好吃。

红桃粿

酥饺

外皮用料为手工面擀皮,馅料是白糖,花生,芝麻,而且简单易做,每次我都会在家里帮我妈妈一起做,先拿起一张薄薄的饺皮,把适量的馅料放上去,再对折合在一起,最后捏上一些褶纹,全做完后再由我妈妈放到锅里油炸而成,酥饺是否好吃,离不开对火候把控,将之炸至金黄酥脆,便可出锅。

“酥饺”的外表形状像弯月,边缘上捏些间隔相等优美的褶纹,颜色也金黄金黄的,油炸出来又好看又酥香,外皮酥酥脆脆,馅料香甜可口,可以当零食一样解解馋,吃上一个忍不住吃下一个,小孩子也非常喜欢吃,馅料里糖浆的甜、花生和芝麻的香,让人口齿生香。

酥饺不仅是潮汕人春节、元宵的必备供品之一。而且在农历正月前几天,潮汕地区家家户户的茶几上总摆着几盘酥饺,要是有亲友来拜年,便围在茶几边,边喝工夫茶边吃酥饺,气氛温馨和谐,非常惬意。

酥饺

卤味

潮汕过年常见卤味之中有卤鹅、卤鸭、卤猪脚、卤五花肉、卤鸡爪等等,卤味在潮汕地区也是不同地方有着不同口味,有的偏甜,有的偏咸香的,但大体上都有一个卤汁的香味。

在我们家乡每次过年前许多家庭就会早早买一些鸡鸭鹅、猪肉等放在冰箱,过年前几天拿出来,加上一些卤料,进行卤制。那个香味,让闻到味道的人都忍不住想咬上一口。

在卤味中,尤其是隆脚饭,是我家乡一道有名的菜肴,也是经典的小吃。曾经还上过《舌尖上的中国》。

陈晓卿曾在《舌尖上的中国》这样描述:“隆脚,皮下脂肪丰盈醇厚,大师傅在小火慢炖的锅里,一刻不停地用卤水淋浇,直至油脂尽除,汁味尽入……”。

在过年前,许多家庭都会买猪蹄进行卤制,我家也不例外。每次过年我妈都会买猪蹄隆脚,将其洗干净,卤制好放进高压锅,煮出来的猪脚非常弹嫩糯香,色香味俱全,香气四溢,而且肥而不腻,入口香爽,一咬里面的肉立马散开,加上潮汕特有的开胃菜——酸咸开胃的菜脯更是绝了。

隆脚饭

鱼丸和虾枣

潮汕地区多为沿海地区,每逢过年过节,许多人就会买许多海鲜备用,特别是鱼和虾,用来制作成鱼丸和虾枣。

在我的家乡,以鱼或以虾为主料做成的鱼丸和虾枣,是潮汕一道地道且有特色的美食,每次都有外地人前来品尝。在经过油炸之后,鱼丸和虾枣颜色金黄,入口酥松,肉质非常弹牙,但由于整个做工比较复杂,花费时间较多,一般情况下也只有过年或者一些比较重要的节日才会做。每次我回家最想吃到的就是这个了,香甜可口,毫无腥味,非常入味,吃过一次就难以忘记那个味道,在外地上大学有时候很想念吃上家乡的鱼丸和虾枣。

潮汕特色虾枣

牛肉丸

相信许多人都吃过潮汕牛肉丸吧,牛肉丸为潮汕特色美食,以柔、润、鲜、爽而美名远扬。据说潮汕牛肉丸还入选了今年的北京冬奥会餐桌哦,牛肉丸在经过潮汕人多年的探索与积累,也有了独特的风味和口感。在我们家乡,过年过节更是少不了牛肉丸的出现,正宗的潮汕牛肉丸,选用新鲜牛腿肉,纯靠完全人工手打,肉质细嫩,口感鲜香浓郁,有时候还会在打牛肉丸的时候加进一些嫩筋,增加了点嚼劲。每次我家过年打火锅必下锅煮,一口咬下去弹牙爆汁!

每次我在外地上大学吃的牛肉丸感觉跟家里的真的是天壤之别,这也难怪好多人买牛肉丸就要专买潮汕牛肉丸。而且不只潮汕当地人喜欢吃,很多外地游客甚至就奔着尝尝正宗潮汕牛肉丸而来。

潮汕牛肉丸


特色风俗

在潮汕地区里,许多传统的过年习俗还保存完好。因此在我印象当中,我对在家乡过春节的氛围感受,为年味比较足,有趣好玩。

在这个月里,潮汕人的春节从“办年货”开始,到“闹元宵”结束,是潮汕人最忙也最热闹的时候。

采囤

过年前,在日历上找一个吉利且适合打扫的日子,用竹叶、榕叶、甘蔗尾或长扫把将屋顶,天花板,门窗,犄角旮旯进行打扫清洁,把蛛丝、灰尘都清除干净,听我妈妈说这就叫“采囤”。 “采囤”是潮汕地区的传统习俗,这一习俗寓意为把一年来的晦气都清出去,迎接新春的到来。

家家户户都要彻头彻尾大扫除,陆陆续续将家里的门窗、桌椅、砖墙、被子蚊帐、坐垫抱枕等等清洗干净,所以每次我寒假放假回家在过年那一段时间都非常忙,不是在洗这件东西,就是在清洗那件东西。

清洗完毕,将每样物品归位后,布入眼帘的是整齐摆放而又干净整洁的大小物件,小时候家里采囤完了之后看到家里摆放整齐,干净空阔了许多,心情也舒坦了许多,正所谓,清掉晦气,新年新气象是也。

潮汕“采囤”

“神上天”之日

在我们家乡,农历十二月廿四日被称为“神明”上天“述职”之时。下界诸神要向玉皇大帝朝贺述职,报告一年来下界人间善恶诸事。人们在这一天会举行一些祭祀活动。“神上天”这一日,各家各户都会祭拜灶神。在我们家乡,这位灶神叫“申面公”,也有名为司命帝君,简称司命公。

《风俗通义》中记载所祀小神就有司命这位帝君,他主管和生命有关的事物。《管子。囿蓄》说:“五谷食米,民之司命也。”屈原《楚辞》称司命帝君主灾咎、主寿。

妇女们在农历十二月廿四日这天,天还没亮就要起床,先要把锅拿到屋外巷头清除黑黑的烟渍污垢,俗称“耙鼎”。从送司命公上天后,各家各户就开始清理室内卫生,从这一天起,要等到过年后正月初四“神落天”后才能再“耙鼎”,意思是不要惊动司命公。如果玉皇大帝不信司命公的话,再派人巡视时,看到人间百姓真的把村社家内打扫得干干净净,又虔诚地祷求玉皇大帝赐福赐寿,不会再有谎言。玉皇大帝就会更加信任司命公,把为百姓消灾咎、添福寿、增五谷、饲大猪诸事交由司命公管理。

在潮汕,人们对供奉的神灵称呼为“老爷”,家家户户的妇女们要把这一年里贴的各种“老爷符”撕下来,以及把平时随身携带的老爷符都拿出来聚集在一起,再把香枝取下来,然后一起放入袋子里或桶里,再火化后拿去放在河边,随流飘走。

农历腊月廿四日

过年前的准备

家家户户的住宅打扮得焕然一新后,等待新年的到来。除夕前家家户户不但忙碌打扫清洗房子,还要张罗备办各种年货,年货一般以红色外包装为主,象征喜庆吉利。对于潮汕人来说,过年还要准备许多肉类和素食祭拜,肉类一般有鸡、鹅、鸭、鱼肉和猪肉等等,而水果则尤其要买柑桔、橘子、青橄榄等水果,作为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亲友的佳果,非常丰富。

 除了准备吃的,潮汕人在年前还要理发,即在过年前,要“剃个雅头过大年”,潮汕俗语有“有钱无钱,剃头过年”。潮汕人爱清爽整洁,在年前,男性一定要理发,女性则一般为“挽面”,“挽面”是潮汕女性理发美容的一种特别手艺,即用线将额前、鬓角的汗毛拔掉,后修出弯弯的月牙眉,以容光焕发迎新年。

潮汕人还喜欢用洗澡来图吉利,“洗涤污秽,消灾免祸”,年三十这天潮汕人都得“洗白白”。而且这一天还要早洗澡,每到这天我妈在下午就会开始催促我们该早点洗澡了。在除夕这一天就要贴对联了,以及挂福字、贴春花。到了晚上就有人家开始放鞭炮了,这一一都是跟“年”的传说有关,为了驱赶怪兽“年”,防止它来伤害百姓,同时驱邪避凶,潮汕地区至今仍保留这些习俗。

贴对联

除夕夜

除夕夜里,家庭主妇们忙着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年夜饭。因为这个时候是一年中家里人聚的最齐的时候了,祭拜完毕,将祭祖用的饭菜重新热过再上桌,一家人团团围坐,围着桌子里谈笑风生,热热闹闹的聊天,一片喜气洋洋。

除夕夜送压岁钱是也潮汕过年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这些压岁钱不是直接递送,而是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红包里,我们家乡俗称为“压腰”,寓意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

长辈给晚辈送压岁钱

拜年

拜年,又称为“拜正”。一般是正月初早餐后,大人携小孩都穿上新衣服,带上礼物到亲友家拜年,互相问候,说一些恭贺发财添福等吉利话;主人以橘子(大桔)、青橄榄、油柑、糖果等摆至客厅,一边聊天,一边共品工夫茶和酥饺。

客人赠上橘子祝主人吉祥如意,主人要以橘子回赠,俗谓转敬式换吉,意在回敬美好祝愿。所以,在潮汕地区,拜年的人无论带了多少礼物,其中橘子(大桔)是不可少的。大桔取其谐音“大吉”,带多带少都没有关系,一定要是双数,双数寓意吉利。大人看到对方的小孩,也会给他们包上红包,祝他们学业有成,顺顺利利,健健康康。

拜年

正月“营老爷”

潮汕地区特有春节“劳热”活动,又称“营老爷”,是潮汕最重视的祭祀活动,不同地方迎老爷的日子不完全一样,一般都在农历正月轮流于各乡村举行,祭祀活动目的是祈求风调雨顺,全村平安。

各村表演节目,小朋友们挑着灯笼跳着舞,旁边的锣鼓喧天响,年轻姑娘们身穿美妙的旗袍或具有潮式风情的戏服,还有不少舞狮班及英歌队敲锣打鼓,整齐的着装异常鲜艳和美观,给这个节日增添了亮丽的色彩。所用乐器不在多,锣鼓敲起来,唢呐吹起来,优美的潮汕乐曲回荡在欢乐的节日里。“营老爷”是一种文化传承,营老爷中的儿孙旗、灯阵、灯河代表的是族群枝叶的繁衍,潮汕人也通过这项古老活动来增强族群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小时候每逢过年我最期盼的就是去看这个活动了,每次在正月前几天挑一天早上早起,吃早餐完穿上新衣服,然后就跟妈妈还有弟弟妹妹去观赏,现场非常热闹,锣鼓声和鼓掌声不断,大家都喜笑颜开,拿着手机拍短视频,分享此刻的欢乐与现场热闹画面。

潮汕“营老爷”

表演结束后就开始游神,游神队伍中的主角是武帝庙的关老爷,和来自十四乡各寺庙中供奉的老爷们。还包括之前表演节目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在镇中各处巡游,结束后把老爷们又送回武帝庙。整个游神环节从下午一直持续到晚上。新年夜晚,会有许多人盛放烟花,非常好看,将新年气氛烘托至。

 在正月里,还有一些人会手摇万年青叶(俗谓摇钱树)或手执书有“招财进宝”等吉利话语,将代表吉祥如意的小红纸贴于别人家门口两边的;或是吹唢呐、敲竹板、唱歌谣、说吉利话挨家贺年的人,都趁着讨点赏钱。而潮汕人过年讲究吉利,正月一般不会说脏话或直接拒绝,都会给点小零钱打发他们。所以现金在我们家乡还是经常使用的,过年还要准备一些零花钱以给这些人。

初二、初三日各乡镇组织一些新春文娱活动,不仅有搭戏棚演潮剧、做皮影戏外,还有大锣鼓队、虎狮队、英歌队等沿街挨村寨表演。活动丰富多样,白天夜晚人们成群结队尽兴游赏观看,呈现一片迎春的热闹喜乐气氛。

正月初七食“七样羹”

在潮汕地区有传说,农历正月初七是“始祖人”的生日,女娲氏开天辟地,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因而潮汕人把初七称为“人日”。 潮汕正月初七就有吃七样羹的传统,潮汕有一句俗语:“七样羹,七样羹,大人愈吃愈后生(年轻),奴仔(孩子)吃了变红雅(脸红润),姿娘(姑娘)吃了像朵花。”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吃“七样羹”。大人、小孩每人至少吃上一大碗。食七样菜,其实就是品尝生活,也是取个好兆头。按潮汕话的谐音来说,七样羹的寓意分别是:厚合菜(合家平安)、大芥菜(大发财)、春菜(春来发芽)、芹菜(勤劳致富)、菠菜(潮汕音飞龙菜,寓意飞龙在天)、大蒜(诸事精算)、韭菜(长长久久)。

七样羹”煮法十分简单随便,各种蔬菜取适量,生菜落锅,热火煮熟,便成了原汁原汤的潮汕美食“七样羹”。正月初七取七种寓意美好的蔬菜一锅煮是潮汕地区民间一种特色食俗,寄托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祈望。

将七样羹将煮成一锅


以上就是我的家乡——潮汕地区的年味美食还有特色风俗,它们都包含了许多美好寓意,当然实际上的美食和风俗肯定不止这几种啦,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潮汕文化源远流长,欢迎你们来潮汕游玩呀,相信这里的美食以及特色风俗肯定让你流连忘返!

春节的美食有哪些

饺子、汤圆、春饼、粘豆包等。

1、饺子

饺子是北方人过年必吃的食品,因其形似元宝,被人们赋予“招财进宝”的寓意,人们还把寓意吉祥的硬币、糖果等包在馅里面。吃到硬币象征新年发财,吃到糖果表示来年生活更甜美。

2、汤圆

南方过年的标配是汤圆。上海、江苏等地正月初一的早餐要吃汤圆,寓意团圆美满。            

3、春饼

春饼又称春卷,是用面粉烙制而成的薄饼。吃春饼讲究包着菜一起吃,从头吃到尾,意为“有头有尾”,代表吉利的意思。

4、粘豆包

粘豆包又叫“年豆包”,粘豆包一般是用黄米面做成的红豆、绿豆或豇豆馅的糕点,是东北人春节期间喜欢吃的一种粘食。

标签: 贺年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dongkepu.com/zonghezhishi/ml0gd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