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懂科普 >

综合知识

> 双曲线方程怎么写 双曲线的方程

双曲线方程怎么写 双曲线的方程

1.双曲线的方程

x2/2-y2/2=1 [编辑本段]·双曲线的第一定义 数学上指一动点移动于一个平面上,与平面上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始终为一定值2a(2a小于F1和F2之间的距离即2a[编辑本段]·双曲线的第二定义1.文字语言定义 平面内一个动点到一个定点与一条定直线的距离之比是一个大于1的常数。

双曲线方程怎么写 双曲线的方程

定点是双曲线的焦点,定直线是双曲线的准线,常数e是双曲线的离心率。2.集合语言定义 设 双曲线上有一动点M,定点F,点M到定直线距离为d, 这时称集合{M| |MF|/d=e,e>1}表示的点集是双曲线. 注意:定点F要在定直线外 且 比值大于1. 3.标准方程 设 动点M(x,y),定点F(c,0),点M到定直线l:x=a^2/c的距离为d, 则由 |MF|/d=e>1. 推导出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x^2/a^2)-(y^2/b^2)=1 其中a>0,b>0,c^2=a^2+b^2. 这是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标准方程. 而中心在原点,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标准方程为: (y^2/a^2)-(x^2/b^2)=1.[编辑本段]·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1、轨迹上一点的取值范围:x≥a,x≤-a(焦点在x轴上)或者y≥a,y≤-a(焦点在y轴上)。

2、对称性:关于坐标轴和原点对称。 3、顶点:A(-a,0), A'(a,0)。

同时 AA'叫做双曲线的实轴且∣AA'│=2a. B(0,-b), B'(0,b)。同时 BB'叫做双曲线的虚轴且│BB'│=2b. 4、渐近线: 焦点在x轴:y=±(b/a)x. 焦点在y轴:y=±(a/b)x. 圆锥曲线ρ=ep/1-ecosθ当e>1时,表示双曲线。

其中p为焦点到准线距离,θ为弦与X轴夹角 令1-ecosθ=0可以求出θ,这个就是渐近线的倾角。θ=arccos(1/e) 令θ=0,得出ρ=ep/1-e, x=ρcosθ=ep/1-e 令θ=PI,得出ρ=ep/1+e ,x=ρcosθ=-ep/1+e 这两个x是双曲线定点的横坐标。

求出他们的中点的横坐标(双曲线中心横坐标) x=【(ep/1-e)+(-ep/1+e)】/2 (注意化简一下) 直线ρcosθ=【(ep/1-e)+(-ep/1+e)】/2 是双曲线一条对称轴,注意是不与曲线相交的对称轴。 将这条直线顺时针旋转PI/2-arccos(1/e)角度后就得到渐近线方程,设旋转后的角度是θ' 则θ'=θ-【PI/2-arccos(1/e)】 则θ=θ'+【PI/2-arccos(1/e)】 带入上式: ρcos{θ'+【PI/2-arccos(1/e)】}=【(ep/1-e)+(-ep/1+e)】/2 即:ρsin【arccos(1/e)-θ'】=【(ep/1-e)+(-ep/1+e)】/2 现在可以用θ取代式中的θ'了 得到方程:ρsin【arccos(1/e)-θ】=【(ep/1-e)+(-ep/1+e)】/2 5、离心率: 第一定义: e=c/a 且e∈(1,+∞). 第二定义:双曲线上的一点P到定点F的距离│PF│ 与 点P到定直线(相应准线)的距离d 的比等于双曲线的离心率e. d点(│PF│)/d线(点P到定直线(相应准线)的距离)=e 6、双曲线焦半径公式(圆锥曲线上任意一点P(x,y)到焦点距离) 右焦半径:r=│ex-a│ 左焦半径:r=│ex+a│ 7、等轴双曲线 一双曲线的实轴与虚轴长相等 即:2a=2b 且 e=√2 8、共轭双曲线 双曲线S'的实轴是双曲线S的虚轴 且 双曲线S'的虚轴是双曲线S的实轴时,称双曲线S'与双曲线S为共轭双曲线。

几何表达:S:(x^2/a^2)-(y^2/b^2)=1 S':(y^2/b^2)-(x^2/a^2)=1 特点:(1)共渐近线 (2)焦距相等 (3)两双曲线的离心率平方后的倒数相加等于1 9、准线: 焦点在x轴上:x=±a^2/c 焦点在y轴上:y=±a^2/c 10、通径长:(圆锥曲线(除圆外)中,过焦点并垂直于轴的弦) d=2b^2/a 11、过焦点的弦长公式: d=2pe/(1-e^2cos^2θ) 或 2p/sin^2θ [p为焦点到准线距离,θ为弦与X轴夹角] 12、弦长公式: d = √(1+k^2)|x1-x2| = √(1+k^2)(x1-x2)^2 = √(1+1/k^2)|y1-y2| = √(1+1/k^2)(y1-y2)^2 推导如下: 由 直线的斜率公式:k = (y1 - y2) / (x1 - x2) 得 y1 - y2 = k(x1 - x2) 或 x1 - x2 = (y1 - y2)/k 分别代入两点间的距离公式:|AB| = √[(x1 - x2)² + (y1 - y2)² ] 稍加整理即得: |AB| = |x1 - x2|√(1 + k²) 或 |AB| = |y1 - y2|√(1 + 1/k²) 双曲线的概念 把椭圆定义中的“距离的和”改为“距离的差”,那么点的轨迹会怎样?它的方程是怎样的呢? 1.简单实验(边演示、边说明) 如图2-23,定点F1、F2是两个按钉,MN是一个细套管,两条细绳分别拴在按钉上且穿过套管,点M移动时,|MF1|-|MF2|是常数,这样就画出曲线的一支;由|MF2|-|MF1|是同一常数,可以画出另一支. 注意:常数要小于|F1F2|,否则作不出图形.这样作出的曲线就叫做双曲线. 2.设问 问题1:定点F1、F2与动点M不在平面上,能否得到双曲线? 请学生回答,不能.强调“在平面内”. 问题2:|MF1|与|MF2|哪个大? 请学生回答,不定:当M在双曲线右支上时,|MF1|>|MF2|;当点M在双曲线左支上时,|MF1||F1F2|时,无轨迹. 3.定义 在上述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双曲线的定义: 平面内与两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是常数(小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这两个定点F1、F2叫做双曲线的焦点,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做焦距. 教师指出:双曲线的定义可以与椭圆相对照来记忆,不要死记. (三)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现在来研究双曲线的方程.我们可以类似求椭圆的方程的方法来求双曲线的方程.这时设问:求椭圆的方程的一般步骤方法是什么?不要求学生回答,主要引起学生思考,随即引导学生给出双曲线的方程的推导. 标准方程的推导: (1)建系设点 取过焦点F1、F2的直线为x轴,线段F1F2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如图2-24) 建立直。

2.双曲线的一般式方程

双曲线的一般式方程

1、焦点在X轴上时为:

x^2/a^2 - y^2/b^2 = 1

2、焦点在Y 轴上时为:

y^2/a^2 - x^2/b^2 = 1

双曲线的主要特点:

轨迹上一点的取值范围

│x│≥a(焦点在x轴上)或者│y│≥a(焦点在y轴上)。

对称性

关于坐标轴和原点对称。

顶点

A(-a,0), A'(a,0)。同时 AA'叫做双曲线的实轴且│AA'│=2a.

B(0,-b), B'(0,b)。同时 BB'叫做双曲线的虚轴且│BB'│=2b.

F1(-c,0)F2(c,0).F1为双曲线的左焦点,F2为双曲线的右焦点且│F1F2│=2c

对实轴、虚轴、焦点有:a^2+b^2=c^2

在数学中,双曲线(希腊语“ὑπερβολή”字面意思是“超过”或“超出”)是定义为平面交截直角圆锥面的两半的一类圆锥曲线。它还可以定义为与两个固定的点(叫做焦点)的距离差是常数的点的轨迹。这个固定的距离差是a 的两倍,这里的a 是从双曲线的中心到双曲线最近的分支的顶点的距离。a 还叫做双曲线的半实轴。焦点位于贯穿轴上它们的中间点叫做中心。从代数上说,双曲线是在笛卡尔平面上由如下方程定义的曲线使得,这里的所有系数都是实数,并存在定义在双曲线上的点对(x, y)的多于一个的解。注意在笛卡尔坐标平面上两个互为倒数的变量的图像是双曲线。,双曲线的图像无限接近渐近线,但永不相交。

3.求双曲线的方程

由渐近线方程可知b/a=1/2,即a=2b。分2种情况,如果双曲线的实轴位于x轴,则其方程为

(x-1)的平方/(2b)的平方-y的平方/b的平方=1

将直线y=x-3代入上式,可得 3x的平方-22x+35+4b的平方=0 -------(1)

弦长的平方=2*[(x1+x2)的平方-4*x1*x2]-----(2),将1式中根与系数的关系代入到2式中,可解得b,好像是 b的平方=31/2。

如果双曲线的实轴平行于y轴,则其方程为

-(x-1)的平方/(2b)的平方+y的平方/b的平方=1

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计算,有请楼主自行计算。

4.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设双曲线方程:

x²/a²-y²/b²=1

渐近线方程:y=±bx/a

∵渐近线与抛物线准线交点为(-√2/2,-1)

∴抛物线准线:x=-√2/2

∴抛物线焦点:(√2/2,0)

∵双曲线右顶点与抛物线交点重合

∴a=√2/2

∴a²=1/2,y=√2bx

代入(-√2/2,-1)

-b=-1

∴b=1

∴b²=1

∴双曲线标准方程:

2x²-y²=1

标签: 双曲线 方程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dongkepu.com/zonghezhishi/lq0ln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