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懂科普 >

综合知识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历史教训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历史教训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历史教训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后人留下的历史教训有( )。 ①经济建设必须立足本国国情,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 ②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③要大力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 ④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58年以后,我国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指导下,走上了左倾的错误道路,典型的就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国民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重的经济困难,由此可知,我们应该吸取教训,经济建设必须立足本国国情,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要大力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建设,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左倾错误,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D项正确;ABC三项都具有片面性,不符合题意;故选D。 ---------------------------------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党在发展过程中有哪些经验和教训?

1、“大跃进”运动

“大跃进”运动是指1958年至1960年间,中国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极“左”路线的运动,是在八届三中全会及其以后不断地错误批判1956年反冒进的基础上发动起来的,是“左”倾冒进的产物。

“大跃进”打乱了国民经济秩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受到重大损失。从1958年11月开始,开始纠正“大跃进”运动中的问题。多次提出调整经济指标,“压缩空气”,并着手解决经济工作中的问题。

2、人民公社化运动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中国党在五十年代后期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中,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作的一项重大决策。它违背了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相适应的关系。

由于在合作化运动的后期已出现了过急过猛的问题,所以人民公社化运动也出现了急于向主义过渡的情况,刮起了“一平二调三收款”的“风”。1958年11月工作会议后,和开始逐步纠正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

3、文化大

文化大全称“无产阶级文化大”,是一场由发动,被反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在这场所谓的“大”中,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内的大批党政军领导干部、民主党派负责人、各界知名人士和群众受到诬陷和。党和的各级机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组织,长期陷于瘫痪和不正常状态。、检察、司法等专政机关和维护社会秩序的机关都被搞乱了。

扩展资料

实践证明,“文化大”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或社会进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大,既没有经济基础,也没有基础。

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文化大’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化大

20世纪50年代党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出现过的失误有哪些?从这些失误中吸取怎样的历史教训?

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犯了“左”倾错误,其主要标志是“大跃进”和人民原因:

我党缺乏领导经济建设的经验,对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估计不足,急于求成,对于掌握经济规律和科学知识的必要性认识不足经验。

教训:

①必须坚持事实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发展经济不能违背客观规律;

②不能机械照搬外国经验,必须制定符合国情的经济建设方针;

③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

④在坚持社会主义建设中,要集中发展生产力;

⑤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经济建设服务

⑥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公社化运动。

初二历史,一道材料题(共四个小题,3乙完,2未完)求答案就是第15题

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②对国情认识不足

③急于求成

2. 影响:工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发生严重困难,破坏了生态环境;

4. 经验教训是: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脱离实际的美好愿望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恶果。2、经济建设必须循序渐进,不可能产生“跃进式”的跳跃发展。瞎搞“大跃进”,势必造成浮夸风。3、社会主义发展有阶段性,超越发展阶段的“极左”思潮可能造成社会混乱,阻碍社会进步。

人民公社运动的背景,内容,影响及启示。

1、背景

人民公社化运动最初是由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小社并大社引起的。这本来是出于兴修水利、搞农田基本建设的需要,但在“大跃进”的背景下,却演变成一场不顾客观条件、争相推动农业集体生产组织向所谓更高级的形式过渡的普遍的群众性运动。

2、内容

成立人民公社,原来合作社的集体财产无偿调拨给人民公社。人民公社实行工农商学兵合一的政社合一的,既是一个经济组织,也是一级政权机构。人民公社的基本特点被概括为“一大二公”。

所谓“大”,就是规模比农业生产合作社大,基本上是一乡一社,甚至数乡一社。所谓“公”,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高。

3、影响

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造成农业生产的下降。

4、启示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对错误的纠正

1958年11月工作会议(第一次郑州会议)后,和开始逐步纠正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

1961年,主持制定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进一步明确了在现阶段人民公社实行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克服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人民公社化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dongkepu.com/zonghezhishi/kl8gn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