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懂科普 >

综合知识

> 村医的事迹怎么写 村医蓝云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村医的事迹怎么写 村医蓝云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1.村医蓝云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被称为“生命的守护神”——43岁的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丛村村医蓝云,他身患癌症4年多,仍坚持带病行医,担心自己不久于人世后无人给村民看病,又送妻子到卫校学医,继续为群众看病……

村医的事迹怎么写 村医蓝云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当我坐在电视机前,我内心是何等的感动:当我们与家人团聚,享受着现代物质文明的种种便利时,在大山的那一边,有多少人忍受着不堪忍受的贫穷与苦难,蓝云医师在那样贫困的环境中扎下了根,奉献自己,服务他人,多少次在山间独行,多少次在暗夜中行走,有了他,村里少了死在送往乡卫生院路上的小孩与老人,有了他,村里的人们不再为疾病担忧害怕,他就是他们的守护神,是最无私的白衣天使。

蓝云的先进事迹,感动了社会各界,在河池掀起了学习先进典型,立足岗位创先争优的热潮。蓝云同志心系群众,以大局为重,身患绝症后仍以顽强的毅力穿行在大化之间,含辛茹苦救治病人,表现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党的队伍里有着这样一个为国家为人们坚贞不移无私贡献的优秀农民医生,他的故事传遍山城,触动着每一个人的神经,感动着每一个人的心灵。究竟是什么让他长期“冲在一线”面对艰难困苦不畏惧?是什么让他为救死扶伤坚守执着?是什么让他扶危济困慷慨相助?又是什么让他身患重病却对本职岗位不离不弃?蓝云同志之所以能获得群众的拥护,在于他心系民情,为民解忧,倾心付出,服务群众不摆架子、从不放弃。

蓝云同志为了帮助山里贫困百姓看病,四处奔走、日月兼行,积劳成疾,但出色的完成了本职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如果仅仅是牢骚抱怨、推脱逃避,往往无济于事,难有收效。蓝云同志的诸多事迹都告诉我们,要履行好职责,就必须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耐心。而这正是我们年轻工作者必需的品德要求。

当我看到蓝云身患重病还冲在一线的先进事迹时,其“心系工作,惟独没有他自己”的精神再一次感动了我。扪心自问,作为健健康康的我们,平时的工作再苦再累,这点付出其实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要多想想得到了什么,不抱怨我们付出什么;多思考还有什么差距,不自满于小小的成绩,不固步自封停滞不前。**曾说过:“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为人民服务不难,难的是蓝云十几年来始终如一地做到了这一点,这种矢志不渝的“恒心”告诉我们,任何成绩的获得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久地追求和坚持。确实,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事业,无不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付出和努力。必须坚持不断学习、提升素质、追求创新。只有拥有“恒心”的支撑并贯穿工作始终,个人的潜能才可能被发掘,工作的素养才能被培育,良好的业绩才能被获得。

2.关于一些医德高尚的医生的事迹

孙思邈发扬我国古代医师行医的优良传统,要求医生具有高尚的医德。他说,一个高尚的医生,一定要以普救病人的痛苦为职责,不贪名声,不图金钱,对病人应该有高度的同情心,治疗工作要有始有终。病人来请看病,不能计较他们的穷和富、美和丑,应该一视同仁,都给以尽心治疗。遇到危险的病症,不要先想到自己的利害得失,瞻前顾后。如果遇到传染病人,医生虽然要保持清洁,讲究卫生,却不能有所顾虑,害怕接近他们。遇到需要出诊的时候,不管山路怎样险阻,天气怎样冷热,或者是在夜晚,自己尚未吃饭,都要立刻出发。

孙思邈认为,一个好的医生还应该有好的医学修养。要熟读古代的医学经典,也要广泛地涉猎其他著作,使自己具有比较丰富的文化知识,从而加深在医学上的造诣。

结合当时医学界存在的问题,孙思邈说,有的人只读了三年书,就骄傲地说天下没有他治不了的病。但是等他治了三年病之后,才懂得自己懂得的实在太少了。他还批评有一种人,偶然治好了一次病,就以为自己天下第一,骄傲得了不得,这是医生致命的弱点。

孙思邈自己具有高尚的医德,堪称典范。他对病人爱护备至,一心为病人着想。他把一些病人接到自己家里,耐心为他们治疗。有的患者皮肤溃烂,他不怕脏、不嫌臭,热情地为之擦药治疗;有的脖子很粗,难以下咽,他便让人喂饭,千方百计地让病人吃下去;有人久病不愈,性情变得很暴躁,他就耐心地给以开导安抚。他还常常翻山越岭,走村串户,深入群众,治病救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当时,许多病人都为他高尚的医德深深感动。

孙思邈认为,医生不仅要治病,而且要劝人防病。他告诫人们,讲究卫生,可以预防疾病。要经常劳动,但不要过度疲劳。他要人们不要随地吐痰,吃饭要细嚼慢咽,不要吃过饱,喝酒不要过量,饭后要漱口,睡觉不要蒙头、不要张口等等。他自己栽种药物,早晚做按摩、气功和打太极拳,活了101岁。由于长寿,宰相魏征等人在修齐、梁、周、隋等朝的史书时,都曾征求他的意见,请他提供资料。

孙思邈对医药学的伟大贡献,和他的高贵品质,千百年来为人们所称颂,人们尊他为“药王”,并且用各种方式来纪念他。他曾隐居在五台山,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五台山改名为“药王山”,在山上建了“药王庙”,塑像立祀。庙里有“拜真台”,相传唐朝皇帝曾在这里封他为“真人”。庙里还有一个“太玄洞”,据说是孙思邈当年隐居的石洞,洞里有他的塑像,洞旁有一座亭,内竖八个石碑,叫做“千金宝要碑”,是在1124年北宋时期建立的,上面刻着“千金方”中的部分药方。庙里有个洗药池,据说是孙思邈洗药的水池。在药王山的南山上,有一个1081年刻的石碑,上面详细记载着孙思邈的生平事迹。

3.卫生小标兵事迹怎么写

今天,我要当家里的小标兵,但不是站岗的小标兵,是卫生小标兵。

就是我负责一天家里的卫生,扫地呀,擦桌子呀等等等。但是妈妈好像也不能闲着,因为我妈妈怕我闯祸。

开始打扫卫生了,我是小标兵,妈妈让我安排打扫的顺序。妈妈说:“但那些擦玻璃呀很危险的事让我来做,那些你能做的事你来做。”

我说:“好吧,你来擦玻璃,我来扫地擦地。“后来我们一起擦冰箱,妈妈来打扫厕所,我来打扫左边的屋子,妈妈来打扫右面的屋子。

干了整整一上午,累得我们俩个腰酸痛背打扫完了以后,妈妈问我感到了什么我说我感到了父母的辛苦。

4.我要写一份关于全国农村先进村医生报告

农民健康的守护人 ——记“全国优秀乡村医生”、上杭通桥村卫生所所长刘桂荣 10次搬迁,从泥巴房到明亮的砖房,从简易的卫生室发展到现在初具规模的乡村甲级卫生所,3次被评为“省级文明村卫生所”,成为农民心中一个护佑生命的“港湾”。

35年坚守,从热血青年的赤脚医生成为乡村名医,扎根乡村、救死扶伤,为当地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成为国家卫生部首次表彰的200名“全国优秀乡村医生”之一,作为福建省唯一的代表,他出席了今年春节前夕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表彰大会。在今年5、6月闽西遭受特大洪灾侵袭期间,他站在救灾第一线,积极抢救群众生命财产,配合县乡医疗队做好村卫生防疫工作。

6月29日,他到龙岩出席了市优秀**员表彰大会。 他就是“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市优秀**员、上杭县湖洋乡通桥村卫生所所长刘桂荣。

7月6日,我们慕名来到通桥村卫生所采访他。 忙,不断地学,不停地忙 我们来到通桥村卫生所的时候,刘桂荣恰好没有出诊,但陆续到来的病人使我们的采访变得断断续续。

来自邻县武平县武东乡的刘明东老人也冒着高温来到卫生所,不过这次他不是来看病。他说,这两个月服用了刘桂荣开的药后,神经衰弱症状减轻了许多,所以专门准备了一些土特产来看望刘医生并表示感谢。

看着刘桂荣忙碌的身影,听着村民和他的同事、病人的介绍,我们了解到了这位乡村医生不平凡的事迹。 通桥村是一个典型的闽西山村,有1700多人,分散在9个自然村,方圆20多公里。

1953年7月,刘桂荣出生在这个山村。贫寒家境造就了刘桂荣自强不息的性格。

那时的农村缺医少药,群众就医十分不便,他亲眼目睹了邻居的孩子发高烧,因无医无药,被病魔折磨致死。此事震撼了他幼小的心灵,他立志要当一名医生。

1970年,刘桂荣初中毕业后,村里选送他去乡卫生院培训学习,结业后,他回到家乡通桥村做起了“赤脚医生”。在上级的支持下,刘桂荣与另外两人创办起通桥村卫生所。

刚开始,刘桂荣只能诊治一些头痛脑热、皮外伤之类的常见病。在临床实践中,面对不断变化的病情,尤其是疑难病症,刘桂荣常常感到束手无策。

他深深感到,治病救人,光有满腔热情不行,必须有真才实学。他走上了不断自学的路子。

他到县医院跟班、进修,总爱问一些疑难病症的诊治办法;他每月固定从微薄收入中省出钱来购买医药书籍,一有空便啃、钻。杏林百家学说,开阔了刘桂荣的医学视野,提高了他的医学水平。

为了方便乡亲们就诊,刘桂荣坚持24小时接诊,他的卫生所长年“关门难”,过年过节他都难得有休息的时候。无论严寒酷暑、风霜雨雪,只要有病人求助,刘桂荣都会带上急诊包十万火急地赶到患者家中,认真地为病人看病打针,指导服药。

他被打断睡梦是家常便饭,有时一夜要出诊几次。35年来,刘桂荣行走在崎岖的山村路上,足迹遍布了通桥村的每一个角落,累计诊治病人12万人次。

干,为民谋福,痴心不改 乡村医生不仅承担着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任务,还承担着疫情报告、预防保健、卫生知识宣传等农村公共卫生工作。正是刘桂荣这些“赤脚医生”们,用自己的脊梁,撑起了保护农民健康的重担,精心打造最基层的预防保健网。

打预防针是一件苦差事。疫苗需要冷藏,必须尽快注射。

于是每当疫苗一到,刘桂荣就和两名同事背起装有冰块的保温箱上山,为适龄儿童注射疫苗,几十年从未间断。30多年来,通桥村计划免疫接种工作一直走在全县前列,近年适龄儿童“五苗”全程接种率达100%。

刘桂荣从不进贵药,不开大处方。为了让村民小病不出村,他尽量购齐药品。

他坚持从主渠道进货,严格执行规定的药品价格,确保病人医疗用药安全有效和合理消费。药监部门从未在所里检出过期、伪劣药品。

村卫生所开办35年来没有发生过医疗事故。 35年来,在刘桂荣的带领下,通桥村卫生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1999年在村委会和群众的支持下进行了第十次搬迁,把旧的土木房子拆除,新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二层楼房一幢,面积达240平方米,设有中西药房、诊室、注射室、观察室、预防接种室。

卫生所服务范围也从本村覆盖到周边包括邻县的七八个村,服务群众面达3000多人。卫生所先后多次被评为“省级文明村卫生所”,市、县“先进村卫生所”、“示范村卫生所”、“放心村卫生所”。

合,集体办医,形成合力 35年来,刘桂荣一直坚持集体合作办医。他说:“一根筷子容易断,十根就难折了。”

上世纪80年代初,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合作医疗生存的基础发生了变化,其他村的卫生所纷纷解体,村医有的到县乡街头开诊所,有的改行做起了生意。但刘桂荣仍坚守在通桥。

有人说他傻,说要是他单独出来开诊所,凭他的医术,早就发了。他却说,我走了,还有谁来这山沟为村民看病啊? “分吧,别人都在分了。”

刚开始,刘桂荣面对所里的其他医生的劝说也有动摇,可又一想,要是各自为战,恶意竞争,就会失去团结互助的力量,不利于医术的交流和提高,更不利于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在日常工作中,刘桂荣始终做到率先垂范,严格。

5.卫生委员的个人事迹200字

小学“卫生之星”先进事迹材料

大到一个城市,小到一个班级,环境卫生,就像一个人给人的第一印象那样重要。学生需要在一个窗明几净的环境中读书,教师也乐于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学。但是让小学生把班级卫生搞得井井有条,确非易事。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十分注重教室的环境整洁,把培养学生的卫生习惯作为一项重点内容来抓,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班干部的卫生意识。班级中的中队委员大都是一些学有余力的孩子,一周五天上学,我要求他们干部轮流每周一天做到“早出晚归”。所谓的“早出”,就是轮到的班干部要在这一天比较早的到校,为教室开窗通风,打扫卫生;所谓“晚归”就是轮到的干部要在别的同学离开教室之后,做好清校工作,摆放好课桌椅,擦干净黑板,清理垃圾桶。这个措施大大增强了中队委员的主人翁意识和班级责任感,使他们“英雄有了用武之地”,班级环境也进入了良性循环。

二、动员班级学生全员参与。班级的环境整洁主要靠的是大家,光靠班干部的努力那只是杯水车薪。为了让每个同学都能积极维护班级的卫生环境,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我让在校午餐后的学生回到班级先把班级地面上的垃圾、灰尘、污渍清理干净。经验是在实践中积累的,能力也是在实践中培养的。在劳动中,他们互帮互助,分工合作,有一个专门负责收集垃圾的同学,有一个专门清理垃圾的同学,这些可都是他们自告奋勇的选择。由于大家把打扫当成了每日必做的工作,班级变成了最干净、最赏心的一个。

三、落实卫生责任。劳动委员主要对班主任负责,每周作好各组值日安排,并时时提醒组长,再由组长具体分配本组人员任务,以确保责任到人,并作好记录,认真监督。劳动委员还要每天要做好记录。

总之,通过以上的班级卫生管理达到卫生整洁,班上同学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和团结互助的美德。同时,给劳动委员和卫生组长提供了展示他们组织领导才能的平台,并在班主任的指导中得以提高。也减轻了班主任和劳动委员的工作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dongkepu.com/zonghezhishi/9x4p5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