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懂科普 >

综合知识

> 词牌名的来源

词牌名的来源

词牌名的来源

词牌的由来:所谓词牌,就是词的曲调名称。词牌总共有一千多个。初期的词,曲调与内容每每是一致的,如白居易的《忆江南》三首。到了后来,曲调、内容才分开,词牌只标明曲调,不再作为题目。人们为了便于记忆和使用,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词牌是如何定的?为啥叫词牌?

关于词牌的来源,大约有八种情况:

⑴ 本来是乐曲的名称,如《菩萨蛮》。

⑵ 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如《忆秦娥》、《如梦令》。

⑶ 本来就是词的题目,如《抛球乐》。

⑷ 以古代人名命名词牌,如《念奴娇》、《河满子》。

⑸ 由民间传说、文学典故而得名,如《鹊桥仙》、《雨霖铃》。

⑹ 引自外族的曲名,最典型的是《天仙子》。

⑺ 为所赋的对象而命名,如《临江仙》、《望海潮》。

⑻ 为避时局的麻烦,如《望江南》至元代改成《归塞北》。

词牌名的由来

关于宋词词牌的来历,主要有下面6种情况:来自乐曲的名称、摘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取自原词的题目、取自乐府、来自外域或边地、诗人自度或自制。

1、来自乐曲的名称。如《菩萨蛮》、《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这些有的来自民间,有的来自宫廷。词刚兴起时。曲调大多来自民间。唐、宋两代,民间谱制的相当多,有些曲调为文人所爱好,因而据以填制新词,后来就得到了广泛流传。

2、摘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早一首词的开头两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所以词牌叫《忆秦娥》,又叫《秦楼月》。

3、取自原词的题目。有些词牌本来就是词的题目。《浪淘沙》咏的是大浪淘沙,《更漏子》咏的是夜间景况。《抛球乐》咏的是抛球,《踏歌词》咏的是舞蹈等。

4、取自乐府。汉武帝时。曾委派擅长音乐的李延年为“协律都尉”。把制作乐曲规定为乐府的任务之一。此后,唐、宋两代也都设有类似的音乐机构,专门整理古乐和创制新曲。这些新曲后来有不少都成了词牌。

5、来自外域或边地。汉唐两代,西域和边地的音乐不断传入内地,那些地方的某些曲调也随之到处流行,有的就被采用为词调。

6、诗人自度或自制。唐宋两代,不少词人通晓音律乐理,能自己创制词调。例如宋代词人柳永、周邦彦、姜夔等人,既是词人,又是音乐家,他们的词集中就有不少自制新调。

词牌的由来

一、关于词牌的由来,有下面三种情况:

1、本来是乐曲的名称。

如《菩萨蛮》、《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这些有的来自于民间,有的来自于宫廷或官方。

2、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

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早一首词的开头两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所以词牌叫《忆秦娥》,又叫《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因为白居易的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又叫《忆江南》。

3、本来就是词的题目。《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更漏子》咏夜,《抛球乐》咏抛球,等等。这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一般在词牌下面或后面注明词题。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没有任何联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提到浪和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提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代号罢了。

二、经典词牌名的由来有:

1、青玉案:

取自东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释义:美人送给我锦绣段。(我)以什么来报答呢?(我有)青玉制就的几案。)” 。

2、卜算子:

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北宋时盛行此曲。

4、长相思: 

本为乐府名篇, 后来才成为唐教坊曲, 因南朝乐府中有“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释义:信中先说他常常想念着我,后面又说已经分离很久了)”一句,故名。

5、浪淘沙:

又名《浪淘沙令》《过龙门》《卖花声》。唐代教坊名曲。五代时起始流行长短句双调小令。五十四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多作激越凄壮之音。

6、破阵子:

原是唐开国时创制的大型武舞曲《破阵乐》中一曲,后改用为词牌。

7、念奴娇:

调名取自唐玄宗天宝年间著名歌伎念奴。念奴是在宋代被大量写入诗人的作品中,《全宋词》中最早用《念奴娇》作为调名的是沈唐。

8、渔歌子:

又名《渔父》,唐教坊曲名,词调由张志和创制。此曲起源于民间的渔歌。渔歌也是民歌的一种, 是沿海、沿江地区和湖泊港湾周围的渔民在打渔时借以消遣的曲调。这些渔歌类似现在沿海地区的咸水歌,歌词一般是齐言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词牌

五大词牌名的由来

词,又称长短句。人们为了便于记忆和使用,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

虞美人

【词牌由来】

相传虞美人花与美人虞姬有关。楚汉相争,西楚霸王兵败乌江,听四面楚歌,自知难以突破重围,便劝所爱虞姬另寻生路。虞姬执意追随,拔剑自刎,香消玉殒。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了一种鲜红的花,后人把这种花称作“虞美人”。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嘉,创作词曲,并以“虞美人”三个字作为词牌名。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踏莎行

【词牌由来】

踏莎行,原指春天于郊野踏青。作为词牌,相传为北宋寇准创制。据说,北宋寇准在一个暮春之日和友人们去郊外踏青,忽然想起唐代诗人韩翃“踏莎行草过春溪水”之句,于是作了一首新词,名为《踏莎行》。

《踏莎行·郴州旅舍》宋·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贺新郎

【词牌由来】

事实上,《贺新郎》的名字是叫《贺新凉》。清代《古今词话》记载了这个词牌的来历:东坡守杭州,湖中宴会,有官妓秀兰后至,问其故,以结发沐浴忽觉困倦对,座客颇生气。秀兰受责怪后,于酒席上摘石榴花献在座诸宾,未曾想更激怒了宾客。苏轼为此赋《贺新凉》,即“乳燕飞华屋”也。秀兰歌之,众人息怒而乐。以《贺新郎》为词牌的词大多感伤悲愤,和婚宴气氛不和。

《贺新郎·夏景》宋·苏轼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

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

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

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风惊绿。

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

共粉泪,两簌簌。

鹊桥仙

【词牌由来】

关于《鹊桥仙》这一词牌名的由来,一说是因欧阳修有词“鹊迎桥路接天津”一句,取为词名。又有一说,此调因咏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而得名。以上说法都表明了这一词牌与“鹊桥相会”的神话有关。古时关于“鹊桥”的神话,以东汉《风俗通》中“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的记载为最早。至唐时,民间传说更为普遍,诗人多有吟咏,该调当于此际产生。

《鹊桥仙·纤云弄巧》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水调歌头

【词牌由来】

相传隋炀帝在开凿大运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代发展为大曲(即大型歌舞曲)凡是大曲都有几个乐章组成,“歌头”就是开头一段。《水调歌》有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头”为中序的第一章,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欧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常天书院

常天书院秉承着“心如清水,身寄常天”的基本理念,始终以赤子之心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兢兢业业地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艺术价值,并让学员们发掘自己的艺术创造力。

常天书院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独特方式,系统教学,课程形式灵活多变,主攻书画培训课程、文化荟客厅与武医身心疗法三个方向。

标签: 词牌名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dongkepu.com/zonghezhishi/8dnrd5.html